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精选8篇)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经了三次大冰期: 震旦纪 大冰期,石炭-二叠纪 大冰期,第四纪 大冰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 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 较长,寒冷期 偏短; 湿润期 与 干旱期 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 湿润期 为主。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 5000 年到前 1500 年的温暖期 期;另一次是 十五世纪 以来的 寒冷 期。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1.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
(1) 新教材用“章”取代了旧教材的“单元”, 这使得教材内容的条理性更强。
(2) 旧教材必修一中关于“地球上的水”的内容是在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第3、4、5 节, 新教材“地球上的水”则自成一章, 是继第一章“行星地球”和第二张“地球上的大气”后的第三章。
(3) 新旧教材正文和非正文所占比例不同。旧教材正文所占比例较大, 新教材非正文所占比例较大。例如, “海水运动”一节, 新教材的正文与非正文比例是1:4, 旧教材的正文与非正文所占比例是4:1。新教材正文部分用“读图思考”、“案例”、“活动”等编写, 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提供了便利。
2.教材内容的变化
(1) 旧教材关于“地球上的水”的内容在第三单元, 分别是:第三节“海水的温度与盐度”、第四节“海水运动”、第五节“陆地水与水循环”。新教材这部分内容自成一章, 一共三节, 外加一个“问题研究”, 即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问题研究为“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2) 旧教材中有而在新教材中删除的内容:海水温度和盐度、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陆地水体类型。 在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包括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旧教材中关于厄尔尼诺的知识只是文字性的表述, 新教材中不仅添加了拉尼娜现象的表述, 还辅之以图, 更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3) 新旧教材的图表有变化, 主要表现在:旧教材有17幅图, 一幅表;新教材有18 幅图, 因教材内容的变动新加了15 幅, 删除了旧教材的14 幅, 保留3 幅, 即“ 水圈的构成” (旧教材中图题为“陆地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 、“水循环示意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对旧教材的“洋流模式图”做了补充, 因“活动”栏目的需要添加了全球风带, 合并为“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新教材的图大多都分布在非正文部分。
(4) 新教材较之旧教材“活动”栏目占的篇幅较大, 且均位于正文部分, 一共有五个“活动”, 其中有四个就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 且设计的案例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问题设计也体现了很强的探究性。
(5) 新教材用章末的“问题研究”来深化本章内容, 较之旧教材章末的“自学园地”更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可操作性较强, 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旧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多偏重于地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有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 学生学习时会感到枯燥乏味, 晦涩难以理解。而新教材内容的变化, 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对地理新旧教材内容变化的思考
1.新旧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变化很大, 新教材非正文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大多内容以“活动”、“案例”等方式呈现, 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 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教师应努力研究如何把握好教材, 如何整合好教材。
2.新教材编排的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此理念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就是“地图思考”、“案例”、“活动”“问题探究”版块的设置和增多。因此, 教师应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设置的模块?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如何解决学生活动过多和课时不够的矛盾?
3.新教材较之旧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中图表的变化很大, 只保留了较少的图表, 绝大部分是依据课文内容新增的。因此, 教师应思考如何解读这些图表?如何运用这些图表来为教材正文服务?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4. 教师应思考在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材设置下, 学生的作业如何布置?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和评价?
5.新教材较之旧教材更加突出了人地关系, 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 教师应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一、总星系是不是天体系统
在必修1教材第3页图1.2中,关于“总星系”有如下描述: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我们都知道,天体系统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很显然,总星系的范围受限于人类的观测水平,它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所以笔者认为,总星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体系统,而应该是某个未知的天体系统的一部分。
二、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必修1教材第12页的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中说: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众所周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而每小时300万千米其实是太阳风暴爆发时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的速度,所以说,“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这句话的表述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误解。
三、“时”与“小时”的争议
“时”与“小时”这两个单位有没有区别?笔者以为区别是有的。一般而言,“时”指的是时刻的单位,比如“现在是上午8时”,而“小时”是指时间长度的单位,如“会议持续了2小时”。对此,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很好地区分,但在很多教材中却非如此。如必修1教材第13页中“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还有第19页图1.23中的白昼长短亦是以“时”为单位。教材为什么会如此表述呢?其实,教材中将“时”与“小时”混为一谈并非编者失误所致,因为从1993年起,我国量与单位标准中就明确规定,时刻和时间长度必须都用“时”作为单位。但有时候,我们按此表述很容易引起误解,如“飞机7时能到达北京”,这句话是指飞机会在7点钟到达北京,还是飞机需要7个小时能到达北京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以避免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四、海滩的形成
必修1教材第71页图4.5中,关于沙滩的形成有如下解释: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对此,笔者质疑如下: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一直在减慢呢?我们可以将海岸视作一个粗糙的坡面,波浪在向岸运动的过程中,受坡面和摩擦力的影响,速度是在逐渐减慢的,直至静止后,再向海回流,回流过程之初,波浪肯定是在做加速运动的,然后才在摩擦力和海水顶托作用下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是不合适的,而且沙滩的形成也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沙滩是波浪及其派生的沿岸水流综合作用的产物。外海波浪传入近岸浅水区,受到海底的摩擦作用,波锋变陡,波谷变缓,水质点运动轨迹呈现往复流动,而且向岸进流速度通常大于离岸回流速度,导致底部泥沙向岸搬运,并被上冲水流帶至海滨线上堆积,从而形成沙滩。
五、火山锥的形态
必修1教材第75页中关于火山锥的形态描述如下: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这种说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从本页中图4.15“日本的富士山”中得到验证。但本页的图4.14“火山示意”中所显示的火山锥形态却非如此。图中的火山锥坡面是一个典型的凸形坡,即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陡,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直观印象。
上述“教材”即教科书(课本)显然是取其狭义。作为师生共用的核心教学材料和课程载体,教科书理应具备本源性、学术性、权威性等众多属性,而其对知识表述的准确性乃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故此,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出,当是教师的务实之态。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 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 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 蕴藏丰富 ,需求量 小 ,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 煤为主,易引发 酸雨 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 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 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 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欧洲城市: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
我国城市: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
问题及改善
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
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根本的措施
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
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国际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生活、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
影响城市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主要区位因素
商业街: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商业小区:分布于居民小区内,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商业网点布局: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山区平原
形成沿谷地或交通线沿主要交通线
密度小大
效益资金和商品流通慢,效益较低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快;效益高
组织形式贷郎担、大篷车等较灵活方式商业街、商业小区等
当代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当代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最突出的表现是:
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和以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原因:
国际经济联系的密切得益于现代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等少数农产品、资本技术
进口大量初级产品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其它制成品
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发展中国: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中国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出口商品比较单一
工业化步伐加快,外贸出口商品构成中制成品比重有很大变化
仍处于不利的外贸地位
国际金融:
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
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
城市——交通、工业、人口过于密集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四大类)
乡村——资源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了生态破坏严重
例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要了解原因)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见以前各种环境问题的分析)
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人口压力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
环境问题的本质:
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速度,或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污染
20世纪60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的概念,其有以下三方面:
A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B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C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2)原则:要理解其含义——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可以中国为例说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1)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
C深刻的环境危机
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
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以留民营村为例)
个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知识摘要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 对地球的影响
A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 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摘要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知识摘要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 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摘要
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一、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材处理的方式上应注意的内容
1.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例如,在学习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热力环流时,可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风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通过切身体会,合作探讨,了解其中的奥妙;(2)提出问题,指导自学:1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如何运动?2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是怎样形成的?3热力环流是由于什么而形成的空气环流?4什么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5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6高空大气中的风、近地面的风是怎样流动的?(3)指导学生绘热力环流图;(4)分组讨论:海陆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5)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城市热岛环流有何意义?指导学生写作小论文等。
二、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地理必修一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生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其次,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地理大纲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
1.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建构掌握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例如,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的读图思考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从以下二个方面提问来点拨学生的思维:1《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子的问题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太阳大;第二个小孩子的问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冷,而中午的时候热。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我们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回答上面的问题,请思考讨论。2引申问题:为什么在远日点北半球却是夏至日,而在近日点北半球是冬至日,从这样来设计地理问题来展开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性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四、总结
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既包括文字表述又包含活动系统。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教学研究上,而且应该加强对活动教学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活动系统为研究内容,介绍其理论基础,分析其内容、分类、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活动系统分析基础理论
1.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发展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地理活动系统的设立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获得直观的感知和情感体验。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开展地理活动教学,符合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现代认知主义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是现代认知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强调学习是通过认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样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强调有意义学习过程要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活动系统一些内容恰当地运用认知同化理论中的“并列组合学习”等学习模式。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知识不能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认知主动积极获得。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活动系统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讨论和协商。建构主义理论如同新旧知识间的一座桥梁,实现新知识向内在知识的转化。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者的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表现,提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活动系统的设立遵循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活动系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过多的干预和干扰。活动系统更强调师生的相对平等性,如教科书语言表述开始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手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拉近了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教师与教科书是平等的关系,实现地理情感的共鸣,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地理学习过程的热情。
2. 教育学理论
活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主要受杜威活动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和以个体经验为主是杜威活动教育的思想和主张。活动系统是一个经验改造的过程,即将新知识通过活动系统这个“桥梁”的转化成为旧的知识架构,“活动”即实践的过程,能促使学生主动倾向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调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培养社会性习惯并适应新环境,这也是杜威“从做中学”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理念。
二、活动系统内容及分类
1. 活动系统的内容
通过统计发现地理必修1教材中共有38处活动,不均匀地分布在课本各章节中。由于地理必修1主要以自然地理相关知识为基础,所以活动系统内容主要围绕自然地理相关知识展开,包括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图1)。
2. 活动系统的分类及功能
(1)读图分析类。这类活动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内容最多,占全部活动系统的50%,通常都是根据章节所学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这种类型按照题目要求学生所阅读的地图内容不同,可以将此类活动按学生阅读的图标内容不同分为六类(表1所示)。
(2)阅读思考类。这类活动占全部活动的18%,一般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分析和思考后,分析并回答问题。在所有资料中,有些内容是通过表面现象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和规律,而有些内容本身就是新的知识点。
(3)课堂讨论类。这类活动占全部活动的8%,一般是课程内容的延伸,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外无明确答案的开放性话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4)绘图填表类。这类活动不仅能分析问题,而且培养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并强化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绘图填表类活动在必修1中有3项。这些活动全部都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题目相对难度偏低。
(5)实验操作类。这类活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自动手,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是基于对某一知识的学习后,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深化,在地理必修1中有3项。这些实验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效果要明显优于简单的文字阅读。
(6)问题分析类。这类活动在地理必修1中的内容相对较少,仅有2项,占全部活动的5%,这种类型多以问题形式出现,主要是通过对所学知识与原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7)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这类活动主要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通过书籍、报刊、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介手段搜集资料,归纳总结发表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在地理必修1教科书中的内容最少,仅有1项,占全部活动类型的3%。
高中地理必修1七类活动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彼此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表述,图中大圆表示所有的活动类型。中心的小圆表述七大类活动相互重叠的内容,大圆之间是同心圆结构,它兼具各种活动的特征,这也表明教材中活动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活动有效性教学实施策略
1. 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活动教学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教学目标制定、内容选取、活动形式设计及组织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激发地理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从而树立正确的活动学习观,这也是地理活动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是活动教学的组织者和施教者。地理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不仅会对活动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产生影响,也会对教学理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地理活动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教师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也不能设置条条框框干涉太多,应通过目标的明确、情景的创设、方法的指导及疑难的解答进行宏观调控。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07-03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10-09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07-04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10-27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热力环流教学设计10-09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09-20
高中地理图知识点梳理10-13
高中地理必考常识知识点11-0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教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