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2-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最全的知识点及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

①生石灰—— CaO

②熟石灰——Ca(OH)

2③石灰石、大理石—— CaCO

3④食盐——NaCl

⑤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⑥纯碱、苏打——Na2CO

3⑦小苏打—— NaHCO3

⑧铁锈、赤铁矿——Fe2O3

⑨赤铁矿—— Fe3O4

⑩金刚石、石墨—— C

⑾干冰——CO

2⑿冰—— H2O

⒀天然气(甲烷)——CH4

⒁酒精(乙醇)—— C2H5OH

⒂醋酸(乙酸)——CH3COOH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的固体——Cu、Fe2O3 、P(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

4、FeO、MnO2 、铁粉

白色的固体——MgO、P2O

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

黄色的固体—— S

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OH)

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

3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

4、AgCl

溶于酸并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

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

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蓝色的溶液—— CuSO

4、CuCl

2、Cu(NO3)2等含Cu2+ 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O

4、FeCl

2、Fe(NO3)2等含Fe2+溶液

黄色的溶液——FeCl

3、Fe2(SO4)

3、Fe(NO3)3等含Fe3+溶液

三、常见气体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

3、SO

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

2、H

2、N

2、CO

2、CH

4、CO(剧毒)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

2、SO

2、SO

3、NO

2、HCl、)

中性气体(如:H

2、O

2、N

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中性气体(如:H

2、O

2、N

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

2、SO

2、SO

3、NO

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NH3)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 、红色固体:铜, 氧化铁

2、绿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 氢氧化铜,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5 、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 干冰,金刚石

7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 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 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 氯化铜溶液, 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 氯化亚铁溶液, 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 硫酸铁溶液, 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 、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三) 、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 二氧化氮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常见沉淀及颜色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

3浅绿色沉淀-----Fe(OH) 2 蓝色絮状沉淀----Cu(OH) 2

白色沉淀--- CaCO 3,BaCO 3,AgCl,BaSO 4,( 其中BaSO

4、AgCl 是不溶HNO 3 的白色沉淀,CaCO 3 、BaCO3 是溶于HNO 3 的白色沉淀) 白色微溶于水------Ca(OH) 2,CaSO 4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溶液颜色

蓝色:CuSO4 、Cu(NO3)2 等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FeCl2 、Fe(NO3)2 、FeSO4 等含Fe2+ 的溶液 黄色:FeCl3 、Fe(NO3)3 、Fe2(SO4)3 等含Fe3+ 溶液 紫红色:KMnO4 溶液 火焰颜色

淡蓝色: H

2、S(空气中) 蓝色:CO、CH4

蓝紫色:S(氧气中) 常见气体

无色无味:O

2、N

2、H

2、CO、CO

2、CH4 有刺激性气味:SO

2、NH

3、HCl 常见固体 黄色:硫磺( S)

暗紫色:高锰酸钾( KMnO4)、碘( I2) 绿色:Cu2(OH)2CO3 (铜绿)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红色: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2O3) 、红磷(P) 黑色:Fe3O4 、CuO、MnO2 、C 粉、Fe 粉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 :CaCO3 、BaCO3 、Mg(OH)2 白色沉淀(不溶于酸) :BaSO4 、AgCl 3 元素之最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Ca )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 C) 其它

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但通入CO2 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 溶液。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C) 5.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无水CuSO4

6.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 粉

9.与酸反应有CO2 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

10.与碱反应(研磨)有NH3 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 (碳铵)

一些常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H2O-18 ;CO2-44 ;CaCO3-100 ;HCl-36.5 ;H2SO4-98 ;NaOH-40 ;Ca(OH)2-74 ; 一些物质的俗称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2CO3- 纯碱、苏打;

NaHCO3- 小苏打;

Hg-水银; CO2- 干冰;

CaO- 生石灰;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CH4-沼气、瓦斯、天然气;

C2H5OH- 酒精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 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 溶液、KOH 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 气体可用: AgNO3 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 溶液、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CH4)或用CO、H2 还原CuO、Fe2O3 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 CO、SO

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CO 点燃烧掉; SO

2、NO2 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 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 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 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 H2O)、氯化氢气体( HCl,盐酸酸雾) (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 H2O)、氯化氢气体( 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 浓流酸、CaCl2 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 和CaO)、生石灰、 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 气体的试剂: AgNO3 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 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 象:黑色CuO 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 中。现象:黑色CuO 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 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 = 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点燃 白光

S+O2 =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 =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 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 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 =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 =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 = 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 △= 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 体

2KMnO4 = K2MnO4+MnO2+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 ↑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 ↑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点燃 △ MnO2 △ MnO2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 ↑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 = 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 = CO2( 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 = 2CO( 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高温 C+2CuO = 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3C+2Fe2O3 = 4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 = 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 = 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 点燃 △ △ 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 = 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 = CaCO3 ↓+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 = 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 CaCO3 ↓+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 = 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 (也可为KOH ) 现象:不明显 CaCO3 = CaO+CO2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3O4+4CO = 3Fe+4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O+CO = Fe+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2O3+3CO = 2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 △ 点燃 浑浊的气体生成

CuO+CO = 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 也可为KOH)+HCl==NaCl+H2O 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 ↓+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 百色固体溶解, 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高温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 ↑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 或KOH)+H2SO4=Na2SO4+2H2O 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 ↓+2HCl 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Zn+H2SO4=Zn SO4+H2 ↑现象:同上 Mg+ H2SO4=Mg SO4+H2 ↑现象:同上

Fe+ H2SO4=Fe SO4+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3 H2SO4=Al2 (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 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 Na CO3+2HNO3=2NaNO3+H2O+CO2 ↑

NaHCO3+HNO3=NaNO3+H2O+CO2 ↑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 或HNO3 、H2SO4)=Na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 +FeCl3(Fe(NO3)3 、Fe2(SO4)3)=Fe(OH)3 ↓+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 、FeSO4)=Fe(OH)2 ↓+2NaCl 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 、CuSO4)=Cu(OH)2 ↓+2NaCl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 、(NH4)2SO4)+NaOH(KOH)=NH3 ↑+H2O+NaCl 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 、MgSO4)+NaOH(KOH)=Mg(OH)2 ↓+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 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 Na 换成K 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 ↓+Na2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 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 Na 换成K 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 ↓+H2O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 ↓+2NaCl 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 ↓+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 ↓+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 ↓+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铜:

CuSO4(5H2O) = CuSO4+5H2O ↑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CuO+CO = Cu+CO2 现象: 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 = Cu+H2O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 (NO3)2+2Ag 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高温 高温 高温 属

CuCl2+2NaOH=Cu (OH) 2 ↓+2NaCl 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 (OH) 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Fe(Zn)+CuSO4=FeSO4+Cu 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Cu2(OH)2CO3 = 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铁:

Fe+2HCl=FeCl2+H2 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FeCl2+2NaOH=Fe(OH)2 ↓+NaCl 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 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Fe (OH) 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Fe (OH) 2+2HCl=FeCl2+2H2O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Fe+AgNO3=Fe(NO3)2+Ag 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Zn+FeCl2=ZnCl2+Fe 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银:

AgNO3+HCl=AgCl ↓+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AgNO3+NaCl=AgCl ↓+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

2AgNO3+Na2SO4=Ag2SO4 ↓+2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补充化学方程式:

3Ag+4HNO3( 稀)=3AgNO3+NO ↑+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

Ag+2HNO3( 浓)=AgNO3+NO2 ↑+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

Cu+2H2SO4( 浓)=CuSO4+SO2 ↑+2H2O 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Fe=3FeCl2 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2Na2O2( 过氧化钠)+2H2O=4NaOH+O2 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点燃

2=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点燃= Fe3O4

2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 点燃=

2CuO

2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 点燃=

2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 + O点燃 =

222H2

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点燃 =

22P2O

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点燃 =

2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 点燃=

2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点燃=

2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点燃2 =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点燃4 + 2O2 =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点燃2H5OH + 3O2 =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通电=

2O

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 Cu(OH)CO = △

2

2

3 2CuO + H2

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 2KClOMnO= 2

2KCl + 3O2

16.加热高锰酸钾: 2KMnO = △

4K2MnO4 + MnO2 + O2

↑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 18.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

=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2Cu + CO ↑ = 21.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O = 4Fe + 3CO↑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FeO = 3Fe + 2CO↑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 = Cu + CO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FeO =

2Fe + 3CO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FeO = 3Fe + 4CO 19.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

高温

2

加热

高温

232

高温 加热

342

2

高温

232

高温

34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2AlCl3 + 3H2 ↑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Cu + Hg(NO3)2 = Cu(NO3)2 + Hg (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 + 2HCl = CaCl2 + H2O (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Ca(OH)2 + SO2 = CaSO3 ↓+ H2O (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 HNO3+ NaOH = NaNO3 +H2O (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MgCl2 + H2O + CO2 ↑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HCl + AgNO3 = AgCl ↓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 + CuSO4 = Cu(OH)2 ↓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NaOH + FeCl3 = Fe(OH)3 ↓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2NaOH + MgCl2 = Mg(OH)2 ↓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2NaOH + CuCl2 = Cu(OH)2 ↓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NaCl + AgNO3 = AgCl ↓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 BaCl2 = BaSO4 ↓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 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 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4·5H2O

CuSO4 + 5H2O 加热

=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 5H2O

第二篇:分析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分析化学实验教案-中国科技大学-01

第一章

分析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1.1 实验室规则

(1) 课前应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内容、方法和基本原理。

(2) 实验时应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节约试剂。

(3) 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不要大声谈笑。

(4) 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各种现象,将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及时并如实地记在报告本上。根据原始记录,认真地分析问题、处理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5) 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保持工作地段的整洁。火柴、纸张和废品只能丢入废物缸内,不能丢入水槽,以免水槽堵塞。

(6) 实验完毕后,将玻璃容器洗净,公用设备放回原处,把实验台和药品架整理干净,清扫实验室。最后检查门、窗、水、电、煤气是否关好。

1.2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实验室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分析化学实验室在安全方面主要应预防化学药品中毒、操作过程中的烫伤、割伤、腐蚀等人身安全和燃气、高压气体、高压电源、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可能产生的火灾、爆炸事故以及自来水泄漏等事故。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水、电、煤气和易损的玻璃仪器,并常碰到一些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者易燃、易爆的物质。由于不正确或不经心的操作,以及忽视操作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往往都有可能够造成着火,爆炸和其他不幸的事故发生。因此重视安全操作,熟悉一般的安全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注意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发生事故不仅损害个人健康,还会危害到他人,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决不要麻痹大意,但也不能盲目害怕而缩手缩脚不敢做实验。

安全措施是为了保护实验的顺利进行,而决不是实验的障碍。为此必须熟悉和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熟悉实验室及其周围环境和水闸、电闸、灭火器的位置。

(2) 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物去接触电插销。实验完毕后及时拔下插销,切断电源。

(3) 易挥发的有毒或强腐蚀性的液体和有恶臭的气体,要在通风柜中操作(尤其是用它们热分解试样时),绝不允许在实验室加热。

(4) 为了防止试剂腐蚀皮肤或进入体内,不能用手直接拿取试剂,要用药勺或指定的容器取用。使用浓酸、浓碱及其他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试剂时,操作要小心,防止腐蚀皮肤和衣物等。浓酸、浓碱如果溅到身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洒到实验台上或地面上时要立即用水冲稀而后擦掉。取用一些强腐蚀性的试剂如氢氟酸、溴水等,必须戴上橡皮手套。

(5) 不允许将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引起意外事故,自行设计的实验必须和教师讨论,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

(6) 对易燃物(如酒精、丙酮、乙醚等)、易爆物(如氯酸钾),使用时要远离火源,敞口操作如有挥发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试剂用后要随手盖紧瓶塞,置阴凉处存放。低沸点、低闪点的有机溶剂不得在明火或电炉上直接加热,而应在水浴、油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中加热,用完后应及时加盖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7) 热、浓的高氯酸遇有机物常易发生爆炸,如果试样为有机物时,应先用浓硝酸加热,之与有机物发生反应,有机物被破坏后,再加入高氯酸。蒸发高氯酸所产生的烟雾易在通风橱中凝聚,经常使用高氯酸的通风橱应定期用水冲洗,以免高氯酸的凝聚物与尘埃、有机物作用,引起燃烧或爆炸,造成事故。

(8) 汞盐、砷化物、氰化物等剧毒物品,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氰化物不能接触酸,因作用时产生氰化氢(剧毒!)。氰化物废液应倒入碱性亚铁盐溶液中,使其转化为亚铁氰化铁盐类,然后作废液处理。严禁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废液缸中。用过的废物不可乱扔、乱倒,应回收或进行特殊处理。不可将化学试剂带出实验室。

(9) 酸、碱是实验室常用试剂,浓酸碱具有强烈腐蚀性,应小心使用,不要把它洒在衣服或皮肤上。所用玻璃器皿不要甩干。在倾注或加热时,不要俯视容器,以防溅在脸上或皮肤上。实验用过的废酸应倒入指定的废酸缸中。

(10) 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一切化学药品严禁人口。切勿以实验用容器代替水杯、餐具使用。决不允许用舌头尝试药品的味道。实验完毕后需将手洗净,严禁将食品及餐具等带入实验室中。

(11) 要特别注意煤气或天然气的正确使用,严防泄漏!在用煤气或天然气灯加热过程中,火源要与其他物品保持适当距离,人不得较长时间离开,以免熄火漏气。用完煤气或天然气灯要切实关闭燃气管道上的小阀门,离开实验室前还要再查看一遍,以确保安全。用完煤气后,或遇临时煤气中断供应时,应把煤气龙头关好,如遇漏气时,应停止实验,进行检查。

(12) 使用高压气体钢瓶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例如在原子吸收光谱实验室中所用的各种火焰,其点燃与熄灭的原则是:前者先开助燃气,再开燃气;后者先关燃气,再关助燃气(即燃气按“迟到早退”的原则开启和关闭)。乙炔钢瓶应存放在远离明火,通风良好,温度低于35℃的地方。钢瓶在更换前仍应保持一部分压力。

(13) 实验过程中万—着火,不要惊慌,应尽快切断电源或燃气源,用石棉布或湿抹布熄灭(盖住)火焰。密度小于水的非水溶性有机溶剂着火时,不可用水浇,以防止火势蔓延。电器着火时,不可用水冲,以防触电,应使用干冰或干粉灭火器。着火范围较大时,应尽快用灭火器扑灭,并根据火情决定是否进行报警。

(14) 使用汞时应避免泼洒在实验台或地面上,使用后的汞应收集在专用的回收容器中,切不可倒入下水道或污物箱内,万一发现少量汞洒落,应尽量收集干净,然后在可能洒落的地方洒上一些硫磺粉,最后清扫干净,并集中作固体废物处理。

(15) 启开易挥发的试剂瓶时,尤其在夏季,不可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脸部,以防万一有大量气液冲出时,造成严重烧伤。

(16) 如果发生烫伤或割伤,可先用实验室的小药箱进行简单处理,然后尽快去医院进行医治。

(17) 使用自来水后要及时关闭阀门,遇停水时要立即关闭阀门。以防来水后发生跑水,离开实验室前应再检查自来水阀门是否完全关闭。

(18) 实验完毕后,值日生和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应负责检查门、窗、水、煤气是否关好,电闸是否断开。

1.

3实验室中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实验室内备有小药箱,以备发生事故临时处理之用。下面介绍一些遇到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办法:

(1) 割伤(玻璃或铁器刺伤等)

先把碎玻璃从伤处挑出,如轻伤可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擦洗伤处,涂上紫药水(或红汞水),必要时撒些消炎粉,用绷带包扎。伤势较重时,则先用酒精在伤口周围擦洗消毒,再用纱布按住伤口压迫止血,立即送医院缝合。

(2) 烫伤

可用10%高锰酸钾溶液擦灼伤处,若伤势较重,撒上消炎粉或烫伤药膏,用油纱绷带包扎。

(3) 受强酸腐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擦上碳酸氢钠油膏。如受氢氟酸腐伤,应迅速用水冲洗,再用5%苏打溶液冲洗,然后浸泡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中半小时,最后敷上硫酸镁26%、氧化镁6%、甘油18%、水和盐酸普鲁卡因1.2%配成的药膏(或甘油和氧化镁2:1悬浮剂涂抹,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势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当酸溅入眼内时,首先用大量水冲眼,然后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最后用清水洗眼。

(4) 受强碱腐伤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1%柠檬酸或硼酸溶液洗。

当碱溅入眼内时,除用大量水冲洗外,再用饱和硼酸溶液冲洗,最后滴入蓖麻油。 (5) 磷烧伤

用1%硫酸铜,1%硝酸银或浓高锰酸钾溶液处理伤口后,送医院治疗。 (6) 吸入溴、氯等有毒气体

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汽以解毒,同时应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7) 汞泄漏

立即用滴管尽可能将汞拾起,然后用锌皮接触使成合金而消除之,最后撒上硫磺粉,使汞与硫反应,生成不挥发硫化汞。

(8) 触电事故

应立即拉开电闸,截断电源,尽快地利用绝缘物(干木棒,竹竿)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

(9) 火灾

酒精及其他溶于水液体着火,可用水灭火;汽油、乙醚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可用沙土扑灭;导线或电器着火时,先切断电源,用CCl4灭火器灭火。

以上事故如果严重,伤者应立即送医院医治。

1.4 实验室中的一些剧毒,强腐蚀物品知识

实验室常会用到一些剧毒或强腐蚀的物质,为了正确使用和处理这些物质,下面介绍一下它们的性质和处理办法。 (1) 氰化物和氢氰酸

如氰化钾、氰化钠、丙烯腈等,系烈性毒品,进入人体50 mg即可致死。甚至与皮肤接触经伤口进入人体,即可引起严重中毒。这些氰化物遇酸产生氢氰酸气体,易被吸入人体而中毒。

在使用氰化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大量使用这类药品时,应戴上口罩和橡皮手套。含有氰化物的废液,严禁倒入酸缸。应先加入硫酸亚铁使之转变为毒性较小的亚铁氰化物,然后倒入水槽,再用大量水冲洗原贮放的器皿和水槽。

(2) 汞和汞的化合物

汞的可溶性化合物如氯化高汞,硝酸汞都是剧毒物品,实验中应特别注意金属汞(如使用温度计,压力计,汞电极等)。因金属汞易蒸发,蒸气有剧毒,又无气味,吸入人体具有积累性,容易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切不可以麻痹大意。

汞的密度很大(约为水的13.6倍),作压力计时,应该用厚玻璃管,贮汞容器必须坚固,且应用厚壁的,并且只应存放少量汞而不能盛满,以防容器破裂,或因脱底而流失。在装置汞的容器下面应放一搪瓷盘,以免不慎洒在地上。为减少室内的汞蒸气,贮汞容器应是紧闭密封,汞表面应加入水覆盖,以防蒸气逸出。

若不慎将汞洒在地上,它会散成许多小珠,钻入各处,成为表面积很大的蒸发面,此时应立即用滴管或毛笔尽可能将它拾起,然后用锌皮接触使其成合金而消除之,最后撒上硫磺粉,使汞与硫反应生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废汞切不可以倒入水槽冲入下水管。因为它会积聚在水管弯头处,长期蒸发、毒化空气,误洒入水槽的汞也应及时捡起。使用和贮存汞的房间应经常通风。

(3) 砷的化合物

砷和砷的化合物都有剧毒,常使用的是三氧化二砷(砒霜)和亚砷酸钠。这类物质中毒一般由于口服引起。当用盐酸和粗锌制备氢气时,也会产生一些剧毒的砷化氢气体,应加以注意。一般将产生的氢气通过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后再使用,砷的解毒剂是二巯基丙醇,肌肉注射即可解毒。

(4) 硫化氢

硫化氢是极毒的气体,有臭鸡蛋味,它能麻痹人的嗅觉,以至逐渐不闻其臭,所以特别危险。使用硫化氢和用酸分解硫化物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5) 一氧化碳

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使用煤炉和煤气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中毒。煤气中毒,轻者头痛、眼花、恶心,重者昏迷。对中毒的人应立即移出中毒房间,呼吸新鲜空气,进行人工呼吸,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 常用的有毒有机化合物有苯、二硫化碳、硝基苯、苯胺、甲醇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也是很毒的,它们又常用作溶剂,用量大,而且多数沸点又低,蒸气浓,容易引起中毒,特别是慢性中毒,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和加强防护。

(7) 氟

氟单质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极毒,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氟、氟化氢和氢氟酸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却是腐蚀性最强的氢卤酸,如果皮肤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氟可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除氦、氖、氩)。

(8) 氯

氯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剧毒,与水部分发生反应,生成氢氯酸与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次氯酸,氧化性很强,可用于漂白。氯的水溶液称为氯水,不稳定,受光照会分解成氢氯酸与次氯酸。氢氯酸是一种强酸。氯有多种可变化合价。氯气对肺部有强烈刺激。氯可与大多数元素反应。

(9) 溴

溴单质在常温下为深红棕色液体,可溶于水,100g水能溶解约3g溴。挥发性极强,有毒,易蒸发成红色蒸气,蒸气强烈刺激眼睛、粘膜等,能损伤眼睛、气管、肺部,触及皮肤,轻者剧烈灼痛,重者溃烂,长久不愈。使用时应带橡皮手套。

溴的水溶液称为溴水。溴单质需要加水封存,防止蒸气逸出危害人体。溴有氧化性,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常温下与水微弱反应,生成氢溴酸和次溴酸。

其他遇到的有毒、腐蚀性的无机物还很多,如磷、铍、铊、铅的化合物,浓硝酸、碘蒸气等,使用时都应加以注意,这里不一一介绍。

1.

5灭火常识

(1) 一般有机物,特别是有机溶剂,大都容易着火,它们的蒸汽或其他可燃性气体、固体粉末等(如氢气、一氧化碳、苯、油蒸气)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到火花时(点火、电火花、撞击火花)就会引起燃烧或猛烈爆炸。

(2) 由于某些化学反应放热而引起燃烧,如金属钠,钾等遇水燃烧甚至爆炸。

(3) 有些物品易自燃(如白磷遇空气就自行燃烧),由于保管和使用不善而引起燃烧。

(4) 有些化学试剂相混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引起燃烧和爆炸(如将红磷与氯酸钾混在一起,磷就会燃烧爆炸)。

万一发生着火,要沉着快速处理。首先要切断热源、电源,把附近的可燃物品移走,再针对燃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但不可将燃烧物抱着往外跑,因为跑时空气更流通,会烧得更猛。常用的灭火措施有以下几种,使用时要根据火灾的轻重,燃烧物的性质,周围环境和现有条件进行选择:

① 石棉布:适用于小火。用石棉布盖上以隔绝空气,就能灭火。如果火很小,用湿抹布或石棉板盖上就行。

② 干沙土:一般装于砂箱或砂袋内,只要抛洒在着火物体上就可灭火。适用于不能用水扑救的燃烧,但对火势很猛,面积很大的火焰欠佳。砂土应该用干的。

③ 水:是常用的救火物质。它能使燃烧物的温度下降,但一般有机物着火不适用,因溶剂与水不相溶,又比水轻,水浇上去后,溶剂还漂在水面上,扩散开来继续燃烧。但若燃烧物与水互溶时,或用水没有其他危险时可用水灭火。在溶剂着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把火扑灭,再用水降温是有效的救火方法。

④ 泡沫灭火器:是实验室常用的灭火器材,使用时,把灭火器倒过来,往火场喷,由于它生成二氧化碳及泡沫,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而灭火,效果较好,适用于除电流起火外的灭火。

⑤ 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小钢瓶中装入液态二氧化碳,救火时打开阀门,把喇叭口对准火场喷射出二氧化碳以灭火,在工厂实验室都很适用,它不损坏仪器,不留残渣,对于通电的仪器也可以使用,但金属镁燃烧不可使用它来灭火。 ⑥ 四氯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沸点较低,喷出来后形成沉重而惰性的蒸气掩盖在燃烧物体周围,使它与空气隔绝而灭火。它不导电,适于扑灭带电物体的火灾。但它在高温时分解出有毒气体,故在不通风的地方最好不用。另外,在有钠、钾等金属存在时不能使用,因为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外,近年来生产了多种新型的高效能的灭火器。如1211灭火器,它在钢瓶内装有一种药剂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效率高。又如干粉灭火器是将二氧化碳和一种干粉剂配合起来使用,灭火速度很快。

⑦ 水蒸气:在有水蒸气的地方把水蒸气对火场喷,也能隔绝空气而起灭火作用。 ⑧ 石墨粉:当钾、钠或锂着火时,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可用石墨粉扑灭。

⑨ 电路或电器着火时扑救的关键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大。电器着火的最好灭火器是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当在着火和救火当中,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乱跑,因为这会由于空气的迅速流动而加强燃烧,应当躺在地下滚动,这样一方面可压熄火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火烧到头部。

1.6 实验室三废无害化处理

实验室所用化学药品种类多、毒性大,三废成分复杂,应分别进行预处理再排放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1.6.1 实验室废水处理

1.稀废水处理

用活性炭吸附,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对稀废水中苯、苯酚、铬、汞均有较高去除率。

2.浓有机废水处理

浓有机废水处理主要指有机溶剂收集、焚烧法无害处理,建焚烧炉,集中收集,定期处理。

3.浓无机废水处理

浓无机废水,以重金属酸性废水为主,处理方法有:

(1)水泥固化法

先用石灰或废碱液中和至碱性,再投入适量水泥将其固化。

(2)铁屑还原法

含汞、铬酸性废水,加铁屑还原处理后,再加石灰乳中和。也可投放FeSO4沉淀处理。

(3)粉煤灰吸附法

粉煤灰包含SiO

2、Al2O

3、CaO、Fe2O3等,属多孔蜂窝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当pH 4~7 时,Hg2+、Pb2+、Cu2+、Ni2+去除率达30%~90%。

(4)絮凝剂絮凝沉降法

聚铝、聚铁絮凝剂能有效去除Hg2+、Cd2+、Co2+、Ni2+等离子。

(5)硫化剂沉淀法

Na2S、FeS使重金属离子呈硫化物沉淀析出而除去。

(6)表面活性剂气浮法

常用月桂酸钠,使重金属沉淀物具有疏水性上浮而除去。

(7)离子交换法

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一种重要方法。

(8)吸附法

活性炭价格高,利用天然资源硅藻土、褐煤、风化煤、膨润土、粘土制备吸附剂,物美价廉。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

(9)溶剂萃取法

常用磷酸三丁酯、三辛胺、油酸、亚油酸、伯胺等,操作简便。萃取剂磷酸三丁酯可脱除高浓度酚,含酚废水多采用此法处理。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去除率达99%。表面活性剂Span-80对酚去除率也达99%。

4.废酸废碱液处理

对废酸废碱液,采用中和法处理后排放。

1.6.2 实验室废气处理

化学反应产生的废气应在排风机排入大气前做简单处理,如用NaOH、NH3·H2O、Na2CO

3、消石灰乳吸附H2S、SO

3、HF、Cl2等,也可用活性炭、分子筛、碱石棉吸附或吸附剂负载硅胶、聚丙烯纤维吸附酸性、腐蚀性、有毒气体。

1.6.3 实验室废渣处理

化学处理、变废为宝。如从烧碱渣制取水玻璃,盐泥制取纯碱、氯化铵,硫酸泥提取高纯硒,也可用蒸馏、抽提方法回收有用物质。对废渣无害化处理后,定期填埋或焚烧。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徐伟亮 主编,础分析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5 3 王明德,赵清泉,刘廉泉,分析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4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分析化学实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5 李雄志,杨仁柱,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 吉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实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7北京大学化学分析化学教研室,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柴华丽,马林,徐华华,陈剑鋐,定量分析化学实验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9. 金谷,江万权,周俊英,定量化学分析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10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陈焕光,分析化学实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12 阮湘元,苏亚玲,分析化学实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三篇: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WORD文档使用说明: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来源于PDFWORD2.com

本WOED文件是采用在线转换功能下载而来,因此在排版和显示效果方面可能不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 如果需要查看原版WOED文件,请访问这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文件原版地址:http://pdfword2.com/8bd573a19be1c63334c7fc75.pdf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 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 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 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冰醋酸)CH3COOH (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 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 白色固体: MgO、 P2O

5、 CaO、 NaOH、

Ca(OH)

2、 KClO

3、 KCl、 Na2CO

3、 NaCl、无水 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

2、Fe3O4▲KMnO4 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 为绿 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 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 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 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 : 白色↓: CaCO

3、 BaCO3 (溶于酸) AgCl、 BaSO4(也不溶于稀 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 ↓: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

3、SO

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

2、H

2、N

2、CO

2、CH

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 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 Cl 的化合物只有 AgCl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 SO42- 的化合物只有 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 CO32- 的物质只有 K2CO

3、Na2CO

3、(NH4)2CO3 溶于水,其他都不 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 于水。难溶性碱中 Fe(OH)3 是红褐色沉淀,Cu(OH)2 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 碱为白色。(包括 Fe(OH)2)注意:沉淀物中 AgCl 和 BaSO4 不溶于稀硝 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 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 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 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 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最早得出空气是由 N2 和 O2 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 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 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 (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

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 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2)磁铁矿 (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 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 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 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 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 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 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 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 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

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 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 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

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 性气体和粉尘)。

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 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 Hg 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 固体(如 Br2 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 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 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 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 H 原子就 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 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 8。(第一层为最外层 2 个 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 分子、 离子, 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 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 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 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 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 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 一定大于 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 化合价的改变。

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 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 ( 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 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 NH4NO3 (前面的 N 为-3 价,后面的 N 为+5 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

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 但不是金属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 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 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 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 NH4NO

3、 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 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 Na2CO3 溶液显碱 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 PH 不一定小于 7),如 NaHCO3 溶液显 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 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 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H2SO

4、 如: NaHSO4 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 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 含 H+的溶液)

23、 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 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NaOH、 如: Na2CO

3、

NaHCO3 溶液都显碱性, Na2CO

3、 而 NaHCO3 为盐。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 碱性溶液就是指含 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 Mn2O7 是金属氧化物, 但它是酸氧化物, 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 HMnO4) 即 ; 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 K2O、Na2O、BaO、CaO 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 是酸性氧化物(如 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 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 与金 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 价 (即生成亚铁盐)。

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 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 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 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 就越少。

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 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 Na 加入到 CuSO4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 =2NaOH+H2 ↑;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 NH3 、CH4

34、5g 某物质放入 95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 于 5%。 可能等于 5%,如 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 5%,如 K2O、Na2O、BaO、 SO3 等;也可能小于 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 Ca(OH)2 、CaO 等。 ◆相同条件下,CaO 或 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尊重他人劳动,转载请注明来自 [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http://pdfword2.com/] 本文【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网址:http://pdfword2.com/8bd573a19be1c63334c7fc75.pdf

第四篇: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4、淡黄色固体:硫

5、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6、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7、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8、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9、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常见溶液的颜色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

2、蓝色溶液:含Cu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4、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黄绿色气体:氯气

3、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

3、SO

2、HCl(皆为无色)

4、无色无味的气体:O

2、H

2、N

2、CO

2、CH

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5、有毒的,气体: 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液体:CH3OH(甲醇),汞;

固体:NaNO

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

波尔多液)

(四)、常见沉淀的颜色

1、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等

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是:CaCO

3、BaCO3 、BaSO3等

3、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是:Mg(OH)2 、Zn(OH)

2、Al(OH)3

4、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物是Cu(OH)2

5、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物是:Fe(OH)3

二、初中化学常见

1、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2、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3、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4、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5、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6、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7、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8、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9、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

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5、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CH4)前,要检验气体纯度。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

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

2、NO2用碱液吸收。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十一、常见气体的性质

(1)氧气O2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及用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a. 供呼吸;b. 炼钢;c. 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2)氢气(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 可燃性: a.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b.合成氨、制盐酸 c.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3H2 + Fe2O3 △ 2Fe + 3H2O

(3)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①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a.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b.制饮料、化肥和纯碱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②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4)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a. 作燃料 b. 冶炼金属②还原性: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第五篇: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鑫。❤。

ZX、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

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

一、溶解性表的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 碱溶铵钾钠钡钙,硫酸盐类除钡钙, 氯化物除银亚汞,碳磷酸盐多不溶

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

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选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9.8g。试回答:

(1)该同学所选的是

溶液。

(2)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

59.8g(氯化钾和氯化铜)+200g水+60g(氢氧化钾和水)=9.8g(氢氧化铜) 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于方程式计算,所以已知的是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写出反应方程式就能计算了 一.制氧气:

2KClO3 (MnO2,加热)= 2KCl + 3O2 ↑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二.制氢气: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 三.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不能用H2SO4)

第六篇: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理解物质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概念;

理解同素异形体和原子团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见高中第一邻课笔记)

2.掌握有关溶液的基本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等;(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3.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发生、干燥、收集装置;(见盐酸补充提纲) 常见物质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碳酸钠、氯化钠)检验与鉴别; 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见2.1提纲中粗盐提纯)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1.3揭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面纱

1.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历程:

古典原子论:惠施、墨子、德谟克利特;

近代原子论:道尔顿;

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孙;

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卢瑟福;

电子云模型:波尔。——了解

2.重要人物及成就:

道尔顿(原子论)、汤姆孙(发现电子及葡萄干面包模型)、伦琴(X射线)、贝克勒尔(元素的放射放射性现象)、卢瑟福(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3.原子的构成;(看第一章例题)

原子核的组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三者关系;原子、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 ①原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数种类

AZ X (+) 中子(不带电) 质子与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对中性原子:顾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垿数

对阳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ZAn+ e=Z-n, Z=e+n

对阴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ZBm+ e=Z+m, Z=e-m

②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即 A = Z + N

质量数(A) (原子核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值被称为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4.知道同位素的概念和判断;同素异形体;(看第一章例题)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①同位素讨论对象是原子。②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也不论其来源如何不同,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保持不变。(即丰度不变)

(见1.2提纲)

5.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简单计算);

a (设某原子质量为a g)

①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m12c×1/2 此相对质量不能代替元素的相对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是某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的乘积之和。

即:M = Ma×a% + Mb×b% + Mc×c% +

③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所得结果为该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看第一章例题)

6.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高低;理解电子层(K、L、M、N、O、P、Q)表示的意义; ①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②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填2n2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依次类推,(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为2的原子为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

7.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1~18号元素)、电子式的含义;

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原子、离子、分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见1~20号元素和第三章提纲)

第一章 拓展知识点 P173

常用的稀型离子有氖型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微粒的含义):

氖型离子:原子核外为10电子,包括N3&#;、O2- 、F-、Na+、Mg2+、Al3+。NH4+; 常见10电子微粒:分子(CH

4、NH

3、H2O、HF);原子(Ne);离子(N3&#;、O2- 、F-、OH-、Na+、Mg2+、Al3+、NH4+ 、H3O+)

第二章 开发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2.1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

2.2海水中的氯

2.3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1.海水利用:

海水晒盐:原理、方法、提纯;(见2.1提纲)

海水提溴:主要原理和步骤,三个步骤——浓缩、氧化、提取;(见2.3提纲)

海带提碘:简单流程步骤、仪器操作、原理;(见2.3提纲)

2.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氯碱工业):

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现象,氯气的检验;氢氧化钠用途

制HCl和盐酸:氯化氢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盐酸的用途;(见2.1提纲)

漂粉精:主要成分、制法和漂白原理;制“84”消毒液(见2.2提纲)

漂粉精漂白、杀菌消毒原理:Ca(ClO)2+2CO2+2H2O—→Ca(HCO3)2 +2HClO 2HClO—→2HCl+O2↑

3.氯气的性质:(见2.2提纲及卤素中的有关方程式)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水溶性和毒性;

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②与非金属反应、③与水反应、④与碱反应、⑤置换反应

4.溴、碘卤素单质的性质;(见2.3提纲)

溴的特性:易挥发

碘的特性:升华、淀粉显色、碘与人体健康

5.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见2.3提纲中几个递变规律)

Cl

2、Br

2、I2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递变规律;

Cl—、Br—、I—离子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递变规律;

6.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根据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基本)(见2.1提纲)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反应叫化还原反应。 反应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氧化剂: 降 得 还 还原剂:失 高 氧

具有 化合价 得到 本身被还原 具有 失去 化合价 本身被氧化

氧化性: 降低 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性:电子 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特征)(实质) (实质)(特征)

(注意: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只能被还原;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只能被氧化)(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能被还原,又能被氧化)

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还原剂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7.电离方程式: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反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②电离——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叫做电离。③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6个、强碱4个、大部分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酸、弱碱)

④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如酸、碱、盐在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离电成自由移动离子的式子。强电解质电离用“→”表示,弱电解质电离用“ ”表示

H2SO4 → 2H++SO42- H2SO4 H++HSO3- HSO3- H++SO32-

(多元弱酸电离时要写分步电离方程式,几元酸写靖步电离方程式。)

⑤电荷守恒——在溶液中或电离方程式,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 ⑥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凡是①难溶性物质②挥发性物质③水及其弱电解质④单质⑤氧化物⑥非电解质⑦浓H2SO4均写化学式)离子共存,出现①沉淀②气体③弱电解质④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第二章 拓展知识点 P181

1.Cl2与还原性物质反应:H2S、SO2(H2SO3)、HBr、 HI

2.氧还反应有关规律:

①电子守恒规律; ②性质强弱规律;③价态转化规律;④反应先后规律;

3.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比较:

①相同条件下,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使还原剂氧化程度大的(价态高的)氧化性强。

例如:2Fe+3Br2△2FeBr3 Fe+S△FeS,由于相同条件下,Br2将Fe氧化为Fe3+

上一篇:大班语言教案下一篇:大班实习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