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制教育案例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小学法制教育案例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现就小学语文中国学教育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教学案例阐述与分析,并提出该采取何种方法才能让国学在小学生教育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即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来将“国学文化”导入小学教育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案例分析

具体做法:

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思想教育渗透,平时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同形式课外活动的开展,营造特殊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而转化自己行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以上诸多问题很值得我们大家深思,认为小学语文国学教育非常有必要。在罗福琪校长大胆发现和引领下,我们董下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团队探索一项以学生教育思想为主,教师成长相适应的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研究。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根据课题的思想和目标,进行了学校环境的布置,教师的国学文化教育思想培训,课堂教学实践,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及跟踪调查等环节进行开展课题研究。回顾近五年来的教学工作践行,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研究取得明显的成果。结合问题,有序进行教育实践如下: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这一桥梁,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灯;雕琢学生温文尔雅的气质;塑造学生知书达理、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高尚的人生。从一则则有趣的歌谣中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的魅力。从一首首文采飞扬、通俗明快、质朴古奥的古诗文中,让学生感受诗人表达的各种情怀。在一至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国学文化的有童话故事、寓言、成语、名言、古诗、口语交际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内容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游子吟》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詩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通过语文老师睿智的引导,仅有30个字符的文章里,孩子能感受到一个慈母给将要远行的儿子的爱描得淋漓尽致,仿佛听见他们谈话的声音,看见他们离别时的情景,这就是中华民族古诗文的魅力,从而懂得感恩父母。在拓展教学中,2015我带的那届学生(田青青)仿写了一首表达自己感激母亲的诗:慈母为我收东西,女儿包里样样齐。临行句句叨不完,意恐在外迟迟归。(陈维美)送母亲去打工时写到:慈母要远行,包里收拾衣。叮嘱语不停,意恐迟迟归,等等,学生能仿照诗人孟郊的笔调把自己得到母爱的情怀表达出来。而且当时我把他们的作品在班级里展示出来,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学生学习氛围浓厚,感情得到了升华。

三年级教材里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早发白帝城》、《大林寺桃花》等几篇古诗文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诗意,想象诗歌里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对近几年来教师们执教案例收集,方法大同小异:图片展示、聆听诗人吟诗、学生模仿诵读、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学习拓展等环节进行教学。2018年9月,在张清平老师《题西林壁》的拓展教学片段里,陈志远同学仿写一句诗:不识草原真面目,只缘生在草原中;后面几个同学也陆续写到:不识龙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不识龙里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城中。真好,学生能体会到诗中有画,诗画一体文学艺术,发现自己家乡优美之处,仿照诗人表达自己热爱家乡河山之美。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各地有哪些节日习俗。收集并诵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利用朗朗上口的歌谣:引导学生分角色对读、说说自己对这些节日的理解、拓展练习等过程。在2016年我做得比较成功是拓展环节(把自己知道的节日编进歌谣里),熊祯悦、吴伦凤两个同学分别把知晓的节日编进课文歌谣里去:四月八,花米饭,枫香乌香满宅串。六月六,晒秋节,棉衣书本晒起来。当时我也补充了自己家乡的一个特别的节日分享给孩子们:七月半,七姑娘,唱唱跳跳见仙娘。后来把节日按时间顺序编排进去齐读、对读,轻快活泼朗诵表达了对传统节日及习俗喜爱之情。

大家都很熟悉课文《将相和》的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让学生懂得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以和为贵的道理,培养热爱祖国、团结合作的品质。像这样爱国篇的课文很多,一年级《我要上学》,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和六年级学习园地里日积月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等许多句、段、篇的片段教学,学生被生动的故事所感染,被作者爱国思想所触动。2018年9月,董下小学李正萍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中:用课件展示图片了解圆明园建筑历史时,辉煌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在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用视频播放,学生对可恶侵略者无比憎恨和对国家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感到心痛 ,在学生正处在热烈的爱与恨中,李老师话锋一转,设计问题:要想让自己的国家不再受人欺负,我们该怎么做?在前一课《少年中国说》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们很自豪、很坚决、很有担当地回答:我们要好好读书,长大报效祖国,异口同声地回答到道:少年强则国强。在此可看出,孩子心里已经萌发出爱国之情,等等。现实证明:在这一次国家(新冠性肺炎)灾难面前,学生们除了遵守法规(宅家)以外还积极捐钱出力,全校学生共捐6190元,五年级学生余测毫、潘德勇还出力在村寨口卡点值守。这些小小举动难道不证明孩子们爱国爱家爱他人吗?

以上仅仅是这五年来全体语文教师有关国学教育片段的一个缩影,研究期间,教师们都有步骤、有计划地利用了这十二册教材里有关中国学文化渗透,让学生们有了道德理性认识,但重中之重还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这也少不了环境影响。

二、营造环境让学生耳目濡染。

受“孟母三迁”故事的启发,结合本课题目标,学校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把校园围墙文化《弟子规》、《文明礼仪三字经》的宣传落到实处:每个学期开学第一课,班主任都会在班上引导学生温习《弟子规》、《文明礼仪三字经》,开学第二周进行班级背诵比赛。以后每周一的课间操全校集体背《弟子规》、《文明礼仪三字经》。并要求班上同学之间平时互相监督,对照《弟子规》《三字经》,互相抓“过”纠正自己,互相对照一言一行,学以致用。

每学期各班要求评选一次学生积德榜人物,每学年学校评选一次积德榜教师,在每年里六一儿童节前都会在学校宣传板上展示出学生和老师道德事迹,举行一次道德演讲。展板上那图文并茂的国学宣传,各班借班队会、课外活动、平时课间让学生随时阅览,潜移默化;教学走廊上张贴有中国著名的几大教育家的名言,教室的布置等等,让师生沉浸在充满国学文化氛围中学习和工作。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潜力得到拓展。

近几年来,学校重抓学生活动开展。有本学校开展的,也有请进来的。每年庆祝国庆节,全校都要举行一次“爱祖国、爱家乡书画比赛”,“祖国颂演讲比赛”,每年一次“祖国好家乡美作文比赛”,道德演讲,每次活动的内容丰富,教育意义深刻。每年学校都要邀请武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送课进校园。2018年5月,一次大型活动送课《我带你出去看看》,年轻老师用课件展示了各个名牌大学校区视屏播放,还详细给学生进行讲解,宽阔的运动场,操作先进、图书丰富的图书楼,垂柳依依、生机盎然的校园风景,热情奔放的大学生生活等等,这一堂很有意义的课,为农村孩子的理想打开了一扇窗,点燃了他们对大学梦的憧憬。在2017年3月17日,学校又请来了驰硕教育集团,在校园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研究了专场 “让人生充满爱”感恩教育公益演讲,精彩的演讲感动了全场所有人,没有一个不泪流满面,那堂生动演讲至今让大家记忆犹新思想受到震动,意义深远。

四、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跟踪。

平时通过家长座谈会和不定时走访了解每个学生在家表现和存在问题,老师都会有针对性地教育:老师和他谈话,同学对他帮扶,学校找机会让他们潜力得到施展,培养学生的自信等。凡是成功的例子,都会借助班会、学校队会、全校聚会时对他们事迹展示、行为表扬,让道德修养正能量在大集体中释放。近几年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好人好事不斷递增,大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成长。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从家长反馈,每个学期老师对学生孝、爱、勤、能各方面进行抽样调查中发现,五分之一学生在能和勤这两方面表现得不够理想。造成原因之一是家庭环境影响、家长不配合教育,过于溺爱,包办严重,让学生回家没有很好锻炼;原因之二是有时候老师忽略一些活动不积极、两耳不闻窗外事、性格内向学生的带动。但五分之四学生能尊敬父母、尊师爱幼、热爱学习、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完成家务等,每年都有学生被评为县级优秀学生、道德模范、学习标兵等。例如:

案例成果:

越玉泉:龙里县董下小学六年级学生,13岁,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从她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小事里,无时不刻都体现出诚信的道德品质。只要是老师交待给她的事情,或是分配给她的任务,她都会接受并认真完成。她总是义不容辞、言出必行帮助班上许多有困难的同学。越玉泉同学集体荣誉感很强,班级无论大小事情她都挂在心上,为班级荣誉出谋划策。她说:“如果答应了某件事,就要把它做好”。多守诚信的同学,让诚信永远照亮她的人生吧!

罗林海:龙里县董下小学六年级学生,13岁,是个活泼、大方、懂礼貌、懂事的孩子。6岁时因左腿被毒蛇咬伤,导致左腿截肢,靠假肢行走。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及患严重类风湿关节炎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爷爷。几年来,作为长子的罗林海同学虽然还是孩子,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穷家娃特有的、韧劲和感天地的孝心。为母亲承担家务,照顾爷爷和照顾弟弟妹妹。他孝敬、关心老人,对兄妹百般关爱、照顾,以爱心和温暖尽心竭力地报答着父母的养育之恩,于2015年度被评为县级十佳孝心少年。

颜正南:是我们教师中标杆,始终保持一个党员的形象,哪儿需要帮助,她就会出现在哪儿,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家庭上不计较个人得失,带病的她很坚强,在和病魔抗争的同时无微不至照顾身边曾经患了白血病的婆婆,后来又照顾患了唇癌的妈妈,她的举动感动了左领右舍、亲朋好友。她热心助人“爱管闲事”,只要需要她帮助的人和事从不落下一次,给腿脚不便的李奶奶理发,给不识文化的家长帮助辅导孩子学习,为同事排忧解难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她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曾经于2015年度被评为龙里县十大年度人物、2016年被评为黔南州十佳孝心,贵州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等,这与董下小学这个集体付出是分不开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罗福琪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研究团队共同努力下,学校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曾经被评为学校被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少工委授予“贵州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2015年度龙里县“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专题教育示范学校,2016年7月被中共龙里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龙里县2017年度校园安全稳定先进集体,龙山镇2018年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4月,学校被龙里县教育局评为龙里县2019年度党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龙里县2019年度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

案例反思:

1、实行小学语文国学文化教育改革,把教师们长期以来为了分数、高分率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必须培养学生有健康的理想,才会对美好事物产生憧憬和渴望,才会有远大的追求。充分利用语文课的这个载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实践,学生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2、实行小学国学语文教育研究,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具有了相同的课堂活动的计划,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观念。

3、实行小学国学语文教育研究,将对过去死气沉沉的学校变得活跃,有生气,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得到施展。

小学语文国学文化教育研究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不断进步大胆创新,尽职尽责地做好小学语文国学文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受益终生,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培养出一批批新时代道德素养高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细丹.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J]. 民营科技, 2010, 000(009):P.56-56.

[2]刘立志.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解析[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6, 000(010):113-113.

[3]宋杰. 基于小学语文案例式教学策略的构建研究[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7, 000(010):127.

作者:颜正南

第2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要切实发德育教育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与体育学科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去强身健体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完善人格培养。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的,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综合人才,不仅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体育课程在发展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上具有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将对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合理设置德育目标

以乒乓球教学为案例,合理设置德育教学目标,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发展他们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该节课的学习中,笔者认为应该设置以下三个方面的德育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球的荣誉感,二是发展学生坚定的、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三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认识态度。

教学步骤:

1.教学准备环节。引导学生围绕乒乓球桌进行慢跑,进行徒手模仿练习,进行热身,以便达到更好地学习状态。

2.教学过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推挡球练习,从易到难,一点点纠正学生的动作,巩固推挡球技术。然后,引导学生练习正手平击发球,并且与推挡球进行综合练习。整个练习过程是比较艰苦,一些学生可能难以坚持下来,学生之间个性比较鲜明,有自己的想法,也会产生分歧与矛盾。教师这个时候就要进行指导,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采取小组竞赛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小组内部成员的团结意识逐渐提升,一点点沉淀下来锻炼,逐渐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

3.拓展训练。选择那些体育技能强,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进行快速滑步的專项训练,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于挑战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

4.结束部分。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学生回到教室,为学生播放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的表现,展现运动员的艰苦与努力,让学生感受乒乓球为国家带来的荣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球背后的意蕴,让学生具有自觉维护国球的意识,一点点的热爱乒乓球,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以“鱼跃前滚翻”教学为案例。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复习前滚翻内容,将前滚翻与鱼跃前滚翻结合起来。

2.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与示范,将复杂的技术简单化,最主要的“蹬”、“撑”、“团”、“起”四个环节分解进行练习,采取引导、探究、合作等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自己利用标志线与小垫子纠正自身的动作,并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学环节由易到难,一点点的进行,逐步完成动作,让学生具有战胜困难进行。

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喜欢挑战、喜欢运动,但是身体协调性还比较差,对学习存在害怕心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说服、引导、评比、竞赛、表演、规范、鼓励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逐渐掌握动作要领,并且在教学中发展学生顽强、勇敢、坚毅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精神,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合作,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德育渗透

以“五步拳”的教学为案例。五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内容,通过五步拳的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强身健体中继承文化传统,树立热爱祖国与民族的感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理,具有明白是非的道德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教学步骤

1.教学准备。在准备环节,教师要进行将讲解示范,播放武术特长生的表演,整齐划一的动作,气壮山河的气势,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一个大致的动作表象,明确动作名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体验武术精神。

2.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武术步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石头剪刀布”进行游戏改编,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确武术的基本步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展现教学挂图,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练习,一人说动作名称,一人做出相应动作,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并且逐步掌握五步拳中的手、眼、身、法、部的动作,提升动作质量。最后,学生一起展示五步拳,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纠正与评比。

五步拳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华免租的礼仪传统与道德文化,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德育教育,都是武术教学的核心。五步拳中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识,发展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设置教学情境

以为“原地侧向投掷轻物”教学为案例。

教学步骤:

1.从人文精神入手,结合奥运赛事为背景,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将情境故事与教学技术两条线索贯穿在教学活动始终,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

2.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动作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动作分解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点点的进行练习。

3.利用“纸炮”作为教学辅助工作,利用左手瞄准器纠正角度,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学习,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整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奥运知识,体会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与意义。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德育渗透的价值与作用,在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德育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体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逐渐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运动,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子祥.体育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研究,2014(09):67—68.

[2]吴章明.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科视野,2015(08):56—57.

[3]陈亮.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6(07):23—24.

作者:石伟基

第3篇:基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案例分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任务。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这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于一个心理变动较大,且无法完整、准确表达自身心理状态的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心智不够成熟的阶段,教师应当在持续关注的同时,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因此,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向,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教学素养。本文将选取教学过程中较为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对该案例的具体内容和背景进行简要的阐述,并从学生的个体因素、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影响、教师的理念引导以及小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对该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教学思考。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分析

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与一般的学科和课程教学有所不同。学科和课程的教学过程都是基于十分客观的教学规划和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的切入要点,给予学生引导和思考,并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既需要教师进行统一的教学管理和观念传达,同时还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展开教育和引导。这种个体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程度。

一、案例背景

学生小华(化名),在刚刚进入四年级的学习后,出现了与以往反差较大的表现。首先,在课堂表现方面,小华与以往十分积极的学习状态不同,甚至以十分消极和懈怠的情绪来对待教师的课堂提问和与其他学生的学习互动;其次,在学习成绩方面,小华的各科成绩水平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优势科目英语下滑程度相对较小,而弱势科目数学成绩下滑严重。第三,从小华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出现了正确率较低、拖欠、不交作业的特殊情况;第四,通过对小华进行课后的观察以及其他学生的反馈,小华在人际交往和校园活动方面也表现出了相应的消极情绪。譬如,较为沉闷,不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逃避校园活动。这与小华以往的行为表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案例分析

(一)知识内容层面

在进入小学四年级后,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与以往相比都有了难度的提升。而这种难度的变化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要具备面对知识难度提升的良好心理素质。因此,知识内容层面的变化会给该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学生个体层面

该生在进入四年级的学习阶段后,无法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来适应各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学生无法及时更新和优化自身的学习方法来面对四年級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学生也缺乏心理调节和压力疏通的有效渠道。

(三)教师教学层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习生活中的各方面因素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而忽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换言之,教师对于学生心理状态的不重视,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根源问题。

(四)校园环境层面

事实上,不同的学生会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不同情况的心理状态转变或心理健康问题。而在校园管理过程中,校方无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问题来展开集体的教学教育工作。这不仅无法切实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校园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然而,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是维护校园环境、健全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家庭教育层面

学生在心理层面的转变,家庭环境往往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家长也应当及时发现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但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家长往往会忽视学生心理层面的成长和发展,并将学生的反常行为归咎于浅层的影响因素上。

三、解决对策

(一)关注学生心理成因,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

事实上,学生个人心理产生转变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只有探寻和发现学生的心理成因,才能够切实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由此,通过心理成因的发掘来对其进行疏导和开解,并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步骤,就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而对于小华这一类表现得较为沉闷的学生,教师应当循序渐进,找寻其感兴趣的内容来开启话题。

(二)分析知识内容难度,找到成绩提升突破口

对于该学生来说,知识内容的难度增加,是影响其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当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难度提升和学习过程中的吃力状况时,他们会本能地选择逃避和自我麻痹。这会使得学生无法找到学习过程中的阻碍成因。

因此,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规避逃避心理,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正视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发学生正向的、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健康心理。由此,在这种正向心理状态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找到成绩提升的突破口,消解自身的学习阻碍。

(三)收集整合学生意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处于小学四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思考能力。因此,学生自身对于课堂和教师的反馈,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要点。学生的个人反馈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审视课堂教学的全新视角。

因此,针对该名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典型现象,教师应当借助这一契机,收集和整理学生们对于不同学科和课堂教学的想法和思考,并在其中发现学生们真正的学习诉求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事实上,尊重和遵循学生的个人意见,也是从心理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安抚。

(四)开展校园教育互动,提供心理教育的辅助

教师应当从小华的个人案例中进行发散思考,观察和总结出这一阶段中学生普遍发生的转变。并由此来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阶段的学习生活。

除此之外,在校园的建设和管理中,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应当是校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应当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辅助。教师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变化、及时寻求帮助的良好意识。

(五)引导家长积极重视,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学生心理状态的教育和引导,不仅仅是校园教育的工作范畴,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由此了解学生的个人心理状态,并与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配合。

由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展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家长与学生才能够开展有效沟通,并借助亲情氛围来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

四、结语与思考

学生在心理层面的变化,不论是正向积极的、还是负面消极的,都与其学习生活中的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把握这些因素对于学生所造成的影响,探究它们的转变所能够带来的变化,就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艳秋.浅谈新时期如何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9(A5):5-6.

作者:刘雪英

第4篇:家庭教育案例-小学家庭教育案例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六年级班

陈佳俊

案例:

班上一名叫柳书宇的男孩,聪明,但极其懒惰,缺乏自觉性,不爱做作业,一份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就是不做,宁愿第二天被我罚做两遍也不做。这还是小事,更让我觉得可怕的是他很会撒谎,一次他告诉我语文练习册没带,还信誓旦旦地说绝对有完成,第二天一定带来,可第二天又说忘带了,第三天说练习册在妈妈家,他说前几天在妈妈那里写作业,今天妈妈出差了,他又去爸爸家生活几天。所以没有带来,我听后一下子懵了,到底这孩子家里是

什么个情况。经过和孩子的爸爸练习后得知这孩子是单亲家庭,孩子给了妈妈,有时妈妈工作忙,就来爸爸家住几天。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性,给了孩子以可乘之机。

原因分析:我知道柳书宇是个较叛逆的男孩,于是没有粗暴地批评他,我认为他这种说谎行为的形成,一定是有深刻的原因的。要把根源找出来,才能帮助他。于是我找到了他,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谈天,在谈天中我了解到:柳书宇的父母早年就离婚了,孩子给了妈妈,有时妈妈工作忙,就来爸爸家几天,双方老人又很疼这个孙子,平时要什么都会得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便养成了这种坏习惯。

教育对策:这个孩子较早熟,有些叛逆,于是我告诉他,人无完人,就算是你最佩服的人,也是会有缺点的,就好比老师也有非常多的缺点,但老师一直努力改正就会越来越好。你也一样有了错改正了就是棒小孩,而且你现在已

经是小学生了,学了这么多知识,应该懂得判断哪些事对,哪些事错。我又问他,你想不想成为一个比老师更棒的小男子汉,他很坚定地说想。那很好,那你就要学会“扬长避短”,聪明的他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了,以后我要把周围人好的地方学来,不好的地方不学,

从那次以后,这个孩子开始慢慢变好了,作业开始做了,撒谎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虽然有时那些毛病还是会反复,但是我相信,柳书宇已经开始懂事了,“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大王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大王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一、开展工作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的现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于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倍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2条中提出“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

权利”。因此,处于弱势地位的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为响应国家的政策,切实做好我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工作,我校迅速成立家长学校,积极应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

二、学校具体情况

1. 近年来,我校的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务工和个体子女占27%以上,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子女的身心受到众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从家庭中月收入情况看,月收入2000元以上学生家庭只有%,由于收入水平偏低,这决定了他们不能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有较好学习条件者只占33%,流动人口中有80%的学生和父母挤住在不足50平米的出租房内,没有专门的学习空间,缺乏必要的学习资料;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65%以上家长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其中还有部分家长为文盲,只有23%左右的家长达到高中水平,%左

右的家长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因此,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不能在学习及心理上给予子女必要而科学的家庭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流动人口子女成长过程中,学校将不得不承担着着比常住人口子女学校更为突出、艰巨而重要的教育任务。

2.由于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家庭教育知识匮乏,家庭教育氛围缺失,家庭教育内容狭隘,家庭教育方法简单,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一方面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锻炼了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承

受挫折的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使他们形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诸如;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且常常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催不做;态度、生活随便,不愿意接受纪律的约束,不讲卫生,不爱整洁,文明程度低;办事无目标、无计划,无条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与人交往时,常常表现为斤斤

计较而不能宽容大度,心胸狭窄等等。而且很多孩子随父母辗转迁移流动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理上难于找到归属和认同感;加之流动人口属社会弱势群体,使得这些孩子更为敏感、自卑、易受伤害。流动人口子女这些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成长体验,使得他们具有明显不同于城市常住人口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而这一点也往往为学校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学校的做法

1.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我们通过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市场、街道等场所发宣传单、办宣传栏,在学校橱窗开设宣传栏、邀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召开家长会等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孩子上学了任其发展、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树立为国教子的正确教子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

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立体的教育氛围。

2.注重家庭文化氛围创设,提高家庭教育影响力。家庭文化是最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读报„„这一切都有着教育意义。”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一个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家长言传身教带出来的。有的父母长期在外奔波,让爷爷奶奶在此照看几个孩子;有的是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有些家长除忙于生意外,则热衷于一杯酒、一支烟、

一副牌,当孩子埋头学习时,父母却只顾看电视、打扑克。有的家长自己一边搓麻将,一边叫孩子坐在旁边做作业。这样的环境,怎样教育出好学上进的孩子?我们通过家访、召开小型家长会等方式教育家长:作为家长,再忙、再苦再累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家庭教

育。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情况、思想水平、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不在家时可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在家时多谈论社会、生活、工作等积极的一面,多谈谈如何勤奋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的情况,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读读报等等。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再差,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不要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建立书香型家庭为契机,为孩开辟小书房或起居室,安置一张写字台、家庭图书、图片、花草盆景等,这对孩子拓宽知识面,培养高尚情趣,使其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3.校园积极创设各种环境,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我校通过开展“改陋习,树新风”情景剧、“话说追星”辩论会、“知恩、感恩”演讲比赛、“书

香校园”之读书报告会”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善、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校园人际环境。同时让流动人口子女所携的不同地域文化充实到我校的主流文化中,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呈现一种多元的状态,从而营造了宽容、民主、接纳、博大、共融的多元校园文化特色。

4.落实政策,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保驾护航。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已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我校结合实际,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文件,让流动人口子女能与我校的孩子一样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校积极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积极地开展流动人口教育活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我校在2016年南谯区教育局教育教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6年小学毕业检测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师生多次获得市级、区级的各种奖励。

大王办中心小学

2016年8月16日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五华县五华中学

许菊嫦

一、学生问题的发现

去年9月,我担任了高三级的语文课。进行了一个月的备考复习后,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统考。成绩出来后,我发现一个学生的理科总成绩由升级时的班32名前进到第3名,而且语文考了107分。印象中这个张小坤坐在最后一排,上课不喜欢发言,让人感觉有点桀骜不驯的样子。一下子进步那么大?是真实的成绩吗?

二、学生问题的深入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我了解了张小坤的一些情况:

1、这次成绩是他认真做题考出来的真实成绩。

2、高

一、高二时,他学习都抱随便态度,成绩起起伏伏,但从未进过班级前15名。

3、喜欢独立行事,不太跟人交流和交往,常常让老师觉得他很傲气。

4、生活与单亲家庭,

和母亲过日子。母亲在一个小工厂上班,为了生活,很少跟孩子交流。

5、他在家很懂事,生活自理能力强,家务活做得好,孝顺母亲。

6、他从未想过要读大学,高中混完了就出门打工。

三、学生调查结果与教育目标

张小坤由于生活与单亲家庭,缺乏关注与关爱,致使心理较为封闭;由于缺乏理性前途引导、教育,致使学习没有目标。

只要老师、家人给予关注,给予关爱,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引导,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学生;只要教育得当,给予扶持,他肯定能考上大学。

四、教育过程

针对以上情况,我首先采取赏识教育法。我主动找小坤谈心,从表扬他取得了好成绩开始,鼓励他要再接再厉,让他知道老师很关注他;特别是在班里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让他感受到做学习表率的光荣与快乐。我还常常不经意

地遇到他,跟他谈家人,谈学习,谈理想,谈将来,不经意地谈起听说他在家挺勤快、挺孝顺,表扬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很快,张小坤变了,性格开朗了,喜欢发言了,学习主动了。

其次,我采取学校家庭结合教育法。我主动联系小坤母亲,进行电话交流,让母亲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和在校的表现,把对小坤的教育方案告知她并取得她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了解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心愿,得到了她的支持,我便从现实出发,教育小坤要学好知识,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以图发展,也只有自己有真正的能力了,今后才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我明明白白告诉他,要想上大学,只有把这一年的时间拼进去。他有了触动,跟我说要实现上大学的目标。我在联班老师分析会上把他推介出去,让每一科的老师都给予他学习上的鼓励与关注,多提问,多检查,多分析,让他一步一个脚印,学得信心十足。 再次,我采取跟进教育方

法。小坤表现好了,考试进步了,我及时表扬;小坤学习松弛了,纪律松散了,我及时提醒;小坤遇到问题了,心情不爽了,我及时帮助解决和开导。在张小坤的学习路上,我做他的良师益友。

五、教育结果

张小坤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在今年的高考中,获得了516分,入围省2A线。

六、案例总结与反思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应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孩子。老师对他们的爱,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雨露和催化剂。

2、我们教师应该秉承 “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既关注全体,也照顾个别,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

3、作为教者,应全面了解学生,根据生情对应实施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时,既要耐心细致,又要不怕反复,要坚信学生是可造之材。

4、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耐性。可社会对教育的不重视、个别学生对老师的不尊重、教师权益的无法保障,让老师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耐心和耐性。家庭教育案例2

童童,7岁,父母均为大学学历,父亲是一家大型公司部门经理,母亲同一家公司的业务骨干,经济情况较好。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怕照顾不好童童,于是将童童送回清远的奶奶家抚养,直到5岁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刚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童童显得有些不习惯,父母发现他性格内向,不爱讲话,问他一些问题,只是通过点头或摇头来回答,是时候干脆一声不吭,以为是由于和父母生疏的关系而导致的,想着过段时间彼此熟悉了,这种情况就可以改善。一年后,父母发现童童的内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放学回到家,就自己找一些东西玩,做事情很拖拉,老师反映在学校也很少和同学交往。比起以前,童童的

脾气也显得比较大,容易发脾气,父母说两句就躲进自己的房间悄悄的流泪,父母不知道怎样才能和他很好的沟通,怕长此以往,会发展的更加严重。

专业分析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祖辈抚养。由于是隔代教育,老一辈过分宠爱,对孩子的要求不用开口就满足,使得童童从小缺乏语言训练。同时,老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儿的知识,仅限于孩子吃好、穿好,少了些互相交流。再加上童童性格又较为内向、敏感,自尊心比较强,怕自己讲错了被别人取笑,胆小、怕羞,最终就变得不爱讲话了。但是,孩子的语言器官本身并无损害,语言发育迟滞。童童刚从奶奶家到父母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父母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与孩子多亲近,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找一些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事情,如布置自己的房间等,从而锻炼孩子的能力,密切亲子关系,促使孩子自主的交际愿望,丰富孩子的词汇,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运用语

言进行交际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是属于不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父母需要耐性引导,也应给予时间慢慢说出内心的感受,这个时候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很重要。对于不易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父母,须在认同孩子情绪方面作出改善,有时孩子向父母发脾气,只为了找个对象宣泄,所以父母需注意不要给孩子太多不必要的训示或责难。通常可以引导孩子以画画或文字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有机会重组事件经过,并有机会作出检讨和反思。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分析他们遇到的问题,不一定是帮他们把一切问题都解决,而是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建议,帮助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案例: 某幼儿,5岁,父母均为大学学历,父亲是某公司销售经理,母亲是某公司业务骨干,家庭结构是三代同堂,经济情况较好。该幼儿性格内向,不爱讲话,如果问他一些问题,要么点

头,要么摇头,要么干脆一声不吭,不得已时偶尔蹦出一两个单词来。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很少说话,碰到生人就更不用说了。

分析: 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祖辈抚养。由于是隔代教育,老一辈过分宠爱,对孩子的要求不用开口就满足,使得该幼儿从小缺乏语言训练;同时,老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儿的知识,仅限于孩子吃好、穿好,少了些互相交流;加上,幼儿性格又较为内向、敏感,自尊心比较强,怕自己讲错了被别人取笑,胆小、怕羞,最终就变得不爱讲话了。但是,孩子的语言器官本身并无损害,其症状是不能像正常幼儿那样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发育迟滞。

精心装扮居室,力求体现童话环境

在为孩子开辟的小房间或划出的一角内,应当精心地加以布置。如墙上可以挂上些孩子爱的动物图片、幼儿活动图片、卡通人物图片等,适当的摆放一些动植物工艺品;家居布置颜色丰富

多彩,活泼、亲切;孩子的床单、被面、枕头、窗帘、衣裤、鞋帽等生活用品均可伴以童话图案,更可以请幼儿一起帮助布置、挑选。从而锻炼孩子的能力,使这片属于孩子的领地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可,同时密切了亲子关系,诱发幼儿自主的交际愿望,丰富孩子的词汇,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积极性。 有目的有选择地购买童话玩具

为孩子购买合适的玩具,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以适应孩子的不同年龄特征。既不能对购置有教益的玩具不屑一顾,只在孩子吃、穿、学习方面多花钱;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价格越高越能启发孩子的智力,一味追求高档玩具;事实上,有些简单的玩具更能唤起孩子的想象力,活跃孩子的思维。与此同时,要利用各种时间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来加强正确的语言示范,为孩子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提高孩子说话的兴趣和信心。

用童话语言熏陶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语言由单一词汇向句子表述发展,语意表达也由简单到复杂。而多讲一些童话故事,是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极好方法。童话中的词汇形象生动,极富趣味性,如“太阳公公”、“月亮姐姐”、“风伯伯”、“星宝宝”„„,易记、易读;也可以鼓励孩子多用童话语言,描述较为熟悉的猫、狗等动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地爱讲、会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用童话书籍、磁带、动画片启迪孩子

可以有步骤地购买童话书籍,并加以必要的讲解、指导,在孩子的头脑里不断积累童话故事;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听音乐、童话磁带,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和谐的精神和愉快的情感;动画片内容精彩,角色直观、形象,也能帮助孩子分辨是非,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在此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兴趣,可以要求幼儿推测童话中的

一些情节,进而续编、创编故事、儿歌,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另外经常带孩子去郊野,观察各种家禽动物,观赏迷人的自然风光;经常做一些童话游戏;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由意义的活动等,可以为孩子积累更多的说话材料,逐步使孩子真正的掌握语言。

第5篇:中小学教育热情教育管理案例

“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我见

——教育管理案例分析 XXXXXX

XXXX

XXX 案例背景: 案例过程:

RON CLARK从北卡罗莱纳前往纽约大都市一所中学开始了他新的教师生涯。他年轻充满热情富有创造力。他运用独特的教学规则和革新式的教学方法教育每个调皮的小捣蛋,为家境困难想要念书的女孩打通通往课堂的道路,让有着艺术天赋的男孩得以发挥特长。即使刚从肺炎中解脱出来,CLARK马上投入到他的调皮学生当中。

学校中的题材永远挖不完,我们知道中国的教育精髓,我们看过鬼冢的日式狂放教育,但是我们没有见过美国学校中如此热血的CLARK,年轻的学生有着各式各样烦恼和天赋,尖锐叛逆,在美国这个倡导自由的国家里CLARK和学生究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何况出演主角RON的演员可是在Friend和The West Wing的Matthew Perry哦。

克拉克没有退却,他第一堂课就教育孩子们要有梦想,说自己和学生们是一家人,自己永远不会离开。

也许影片做了艺术加工,电影中克拉克的学生在班级的表现,我们都是无法想像的。这简直是菜市场,根本不像是教室,学生都像小痞子,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克拉克充满热情的想要去改变这些学生们,但是,学生们根本不买账,到了第六天,看到教室一片狼藉的景象,克拉克决定放弃了,他无奈的对学生说,你们赢了。

就在这时,克拉克的女友鼓励他不要放弃。于是第二天,学生意外的发现,被他们气跑的克拉克居然还在教室里。接下来,克拉克一条条的制定班规,从行为规范入手,严格要求,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在面前放满了几十罐酸奶,他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们能认真听我讲话15秒,我就喝下一罐巧克力酸奶”。就这样,为了孩子们能专心听讲,一堂课下来,他硬是喝下了几十罐酸奶;他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学双跳,切实的走进孩子心中,赢得孩子的信任;他自编说唱词,带着孩子载歌载舞蹈记美国历史知识,巧妙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在快乐中学习。尽管病得很重,他仍然坚持上课,结果晕倒在黑板前,住院了,他也舍不得放下孩子,他让女友帮他摄像录像,放在班级的电视里进行视频教学。

克拉克老师和学生们一起为好成绩歌唱跳舞庆祝;

学生们运用他们学的诗,把她称作是他们的“光”,露安(米歇尔菲弗)决定留下来;

克来门特老师要走了,学生们被校长关在教室里不让送行,于是一架架纸飞机从教室的窗户里飞了出来,上面写着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

基丁经过教室去收拾自己的东西,学生们一个个都站到了桌子上,高喊“船长,我的船长!” 霍兰德先生退休那天,三十年来他教过的学生们都来为他送行,坐满了整个礼堂,在这里,他指挥演奏出他这一生最伟大、最壮美的一个乐章

2012年2月2日下午,“班主任尖峰论坛”群友湖南刘海美老师推荐了美国教育电影《热血教师》(the Ron Clark Story)。因为上班,所以只是现在网上搜索了解了一下,《热血教师》由马修·派瑞(Matthew Perry)主演,改编自美国教师罗恩·克拉克(Ron Clark)的真实事迹。影片选取了克拉克只身来到纽约执教于黑人区一所学校的一段典型经历,讲述他的为人师表、鞠躬尽瘁,将全校最差的一个班级教导成了全校成绩最好的一个。原形克拉克当老师属于半路出家,他的经历非常丰富,是个干劲十足思维活跃的家伙。当老师后,摸索出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强调对学生的尊重、鼓励以及和家长的良好沟通,同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和规范,学会尊重他人,以求在学校以至社会中容易被接受和交际。他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他用了种种方法,他编写有关历史的RAP歌曲,甚至有时不惜让自己出丑。他将他的教育经验写成了书——《教育的55个细节》(The Essential 55),书问世后大受欢迎,高居2003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七位。

然而,Clark老师完全出于自发有目的的家访。最后,他虽然遇到了不欢迎、不信任、不合作的家长和家庭,但是,Clark老师还真的获得了许多第一手的学生信息,比如,他了解到了胡里奥的调皮;了解到了泰肖恩跟坏孩子鬼混和绘画的潜能;了解到了莎美卡12岁就是3个孩子的母亲,放学后无瑕完成功课的现状……这样,家访极大地帮助了他对他的学生迅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见面第一节课,学生就不买帐,称呼Clark老师为“白痴”,和他对着干,打赌他最多周五就会辞职,下课后,学生无序混乱地离开教室。如果是在中国,我想很多的老师都会被教室的此种场景气疯而掉头就跑。但是,Clark老师极富爱心,没有去计较这些“需要”教育的孩子,而是满怀信心、耐心地去教育、帮助他们,去“转化” (我们常用的词)他们。他在教室里用两张大纸书写着“Dream Big, Take Risks”(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贴在教室墙上(美国教室的周围都摆放着电脑、模型、仪器、书架等教学用具,墙壁上根据需要都张贴着很多教育教学资料,相比我们的黑板报等多数情况下用于宣传的目的要实用得多),激励学生怀有梦想,努力去追求,去实现。每个人都应该种下梦想的种子,并去努力实现梦想!他向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Rule 1 We are a family(我们是一家人);Rule 2 We respect each other(我们互相尊重);Rule 3 We will follow the line to enter and exit the classroom or dining room(进出教室餐厅要排队)。这不仅仅是班级的要求,而且是为人处世和在公共场合的基本规范。育人在课堂,也应该延伸至社会!

教师必要时找台阶下,学会反思、调整、改变十分重要,值得学习!在讲枯燥的语法时实施“苦肉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Clark老师每讲15秒钟,他就叫调皮的胡里奥提醒他停下来喝一杯巧克力奶,让学生等待观看他吐的窘相。学生们自然开始了安静地期待着Clark老师的第一次课。课后,为了和学生拉近距离,Clark老师和学生打赌,他向学生学双跳,师生一起跳长绳,Clark老师开始时笨拙地摔过很多次跤,后来逐步熟练,最后快乐地和学生们一起游戏。师生关系渐渐开始融洽。这时,我问身边一起看电影读小学一年级的6岁半的儿子Gary, “你喜欢Clark老师吗?” “喜欢。”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老师能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而且他很幽默,不怕丢丑(因为Clark老师喝巧克力奶时喝得想吐,跳长绳时多次摔跤)。” 是啊,一个6岁半的孩子也喜欢这样的老师,幼小的孩子说的都是真话。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喜同乐,风趣幽默,表现自然,毫不做作的老师不正是学生所喜欢的老师吗?

他将学生难懂的美国历任总统编写成了节奏感极强的Rap歌曲,带头和学生们边唱边跳,不一会了,全体学生就攻克了这个难点。教师也要学会创造性地改编整合教材内容,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学科渗透,指导学法,帮助学生快速、有效、高兴地学习知识。不巧,学生的统考迫在眉睫,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之时,Clark老师积劳成疾,染上肺炎,在讲解重力时倒在了教室白板下。Clark老师生病住院期间,也没有忘记他的学生们,他在玛丽莎的帮助下,每天录制4个小时的录像课,播放给学生看。电影中出现了两个特写镜头,Clark老师在录像中提醒正在嚼口香糖的阿丽塔,提醒朝后面坐着的胡里奥转身向前听讲,Clark老师对学生们日常生活细节特点的观察做到了极致和神奇,

距离考试一周了,Clark老师终于回到了孩子们中间。学生们的作业令他失望地当着学生的面给丢到了身后。但是,他耐心地做着学生的考前心理调适,回忆他们为了统考一起奋斗准备三个月的互相学习经历和收获,打消他们“我们是失败者”的悲观思想,教会他们藐视考试。Clark老师一直把学生送进考场。 电影的最后是一个完美的喜剧结局,Clark老师在有家长参加的毕业典礼上颁发各科最高奖项的时候,特纳校长来喜上加喜宣布从教育部获取的信息:该班取得了全州统考最好的成绩!家长、学生、老师沸腾了,欢快地又跳起了Clark老师编排的美国总统RAP歌曲。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没有梦想,不敢有梦想,孩子们自暴自弃,但是电影结尾他们确实实现并超越了特纳校长提出的州统考成绩优异的梦想。正如获得整个街区英语和数学两个满分的莎美卡发表感言时所说,“是你鼓励我们敢于梦想”。老师,应该给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老师,应该托举起学生让他们高高自由地飞翔。

Ron Clark老师虽然是一位优秀的美国教师,也让我们也向他学习吧!多一点关爱,少一些责备;多一点和风细雨,少一些暴风骤雨;多一点平易近人,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点鼓励帮助;少一些大声呵斥 案例分析: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下,作为新理念教育改革背景的“新教师”,我认为,对待后进生,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坚持采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用发展性看待学生,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我们认为应做到这几点:

一、坚持孔子的“有教无类”的传统思想

施旭东,张苏(2008年)提出当代中国正在致力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 求教育充分体现公平原则,不仅使边远乡村、落

后地区和弱势群体享受入学机会的均等,

、尊重个体,做到有教无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万世宗师孔子曰:“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这样,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视学生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人。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千万不要奚落、嘲笑、侮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师最好的教学方法、最渊博的知识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接受才可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发展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关爱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成为我们的办学宗旨,实施“全员转化后进生”的活动。使学生从扬长开始树信心,从信心的树立起改陋习,从师生沟通之中感受师爱。

2、关爱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二、坚持关爱学生的教育原则,包容差异,特别是后进生

不會、調皮、有問題的學生特別需要老師教。耶穌說,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與其說Ron Clark是一個樂於挑戰高難度學生,春風化雨的良師益友,倒不如說他是一個耶穌基督教導的現代實踐者。

三.关注问题学生,以心换心 钦佩于他的敬业和对每个学生的了如指掌,比如说一句话不同学生的反应,谁的好奇最大,谁擅长涂鸦,谁有领导力……他赢取了学生的尊敬,源于他的执著、观察力、信心,并始终抱着许三多式的不放弃精神,不断地给予学生是最棒的,是让我为之骄傲的心理暗示。当学生放弃时,当学生说我们是最落后的,他说不,是领先的,不是失败者。领队人不能放弃,执著如此。

更钦佩于他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而且孩子更多的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有领导力的萨美卡疲于照顾弟妹,克拉克与其母谈心肯定了其的聪明潜质,说服家长信任自己并让她孩子继续上学多花点时间在功课上。寄养的汉肖姆与老师冲突不断,喜欢涂鸦,卡拉克充分肯定,并鼓励给他补课,当他抱着被打伤躺在下雨小巷中的孩子,感动不已。

热血教师,趁着我对于教育的热情尚未熄灭,趁着我骨子里不服输的干劲,在信仰的名义下,调整方式和心态,我也许不会那么痛苦和彷徨…… 克拉克点燃孩子们热情,指引他们方向,激发他们的兴趣,由此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好学的潜力无限的,我们呢?

三、做好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周华(2012年)提出,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表现在师爱的实施上,教师平等地

关爱学生,用心地培养学生,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付出,认

同教师的劳动,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引领,遵循教师的要求。而 师爱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谢禾华,袁海林(2010年)提出在教学中 , 热爱关心 学生 ,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

尊重学生个性 ,

营造宽松民主的教 学氛围 ,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以充沛的感情感染学生 , 启

发和鼓励学生创新 ,

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 促进每一 个学生健康成长 。

克拉克老师要做的是放下老师与成人双重的架子,争取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能够得到孩子们的认可与信任。克拉克让孩子们教他跳绳作为交换的条件,他教他们之时,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克拉克学会了跳绳,一是孩子们必须认真听讲。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他所要告诉孩子们的是,他克拉克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和孩子们是彼此平等的,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教与学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双方向的。克拉克向孩子们学习跳绳,孩子们就是老师,克拉克就是学生;而克拉克向孩子们讲授知识时,才恢复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这种双向的师生关系,是很难得的,教与学不是简单的此端与彼端,他们是相互的,教中有学,学中有教。

四、坚持因材施教

克拉克将这一群孩子慢慢“驯服”之后,教学渐渐走上了正轨,下面所要针对的是孩子们的个别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克拉克所要做的就是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孩子们想自己选定的方向努力发展。

最后的大考将近,克拉克已经很了解这群孩子的能力、实力和潜力了,因为以前的失败的阴影,孩子们对自己没有信心,而克拉克害怕的就是孩子们的胆怯与紧张会让他们不能正常发挥。他最后所要给予孩子们的就是勇气与自信,这比知识更重要。无疑的,克拉克成功了,孩子们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五、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李艳华(2010)年提出,“多元智力所内含的积极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能,但不同智能的发展水平是不相同

的,此时教师就应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择其优势智能

再开发适合其优势智能发展的有效教法,从而扬长避短地使其得到发展”

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六、坚持正面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周总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巴金“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污垢”,用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去鼓励他们奋发、努力,用各种奖励制度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出版各种专栏,张贴学生获奖光荣榜使他们学有榜样。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与体育节为学生展示才艺提供了平台,燃点了他们头脑中创造的火花。

七、转化思路

二.贴近学生,兴趣引导。

此点很高明,很重要,要能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克拉克老师虽然最初屡屡碰壁甚至甩门而出,但是其信仰和朋友的鼓励使之继续回到课堂,然后就改变了方式。

方式一,自虐,为了让学生耐心听课,每安静15秒就喝一杯巧克力,喝到反胃。

方式二,运动,参加别的老师都不屑的双跳,与学生打成一片,虽然在学生面前摔得四仰八叉,但是很可爱。这点似乎丁老前辈就做过。

方式三,奖惩分明,奖励为主,及时表达,听到他说的最多的就是"I AM PROUD OF YOU"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学生得了A的一根棒棒糖、学期末的小金人颁奖等。

方式四,RAP式背书,该方法来源于他受到了楼上HIP HOP的骚扰。将美国总统的历史编成RAP,在教室里和着节拍与学生扭成一片,相当自娱自乐。

第6篇:小学法制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类型: 法制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报送单位: 安远教育局安全股

供稿:(实名,单位+姓名)重石中心小学 罗志红 审稿: 检索主题词: 以案释法、 案例

法制教育案例分析

(一)情况介绍

以下通过青少年打架问题个案,从其行为,家庭成因,心理进行多方面分析。

姓名:赖智霖 ,男,年龄:12岁 ,平时表现为个性冲动,喜欢挑事,易激怒,有偷窃行为。

具体重大影响事件:1.班级中一同学与外班同学发生口角,赖智霖便帮同学动手与外班同学打架。2.在原校与其他年级同学因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便互生口角;后约定聚众斗殴,引发群体斗殴事件。3.午休时间带动三五名学生爬学校围墙出校外。4.五年级时曾偷拿家长大量现金去消费。

赖智霖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即使纠正与正确引导就会走向犯罪的深渊,最后让自己痛苦,让别人痛苦。

(二)成因分析

1 在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中了解其打架原因:

1、法律意识淡薄。

2、冲动心理,易造成激情犯罪(只要与别人口角,便易冲动引发斗殴事件)。

3、虚荣心理与自卑感(由于自己在班上成绩不太理想,想靠其他方面来证明自己是强者,来提高自己的关注度,同时也是自己在其他方面自卑的表现)。 赖智霖个性冲动,好强,有个人英雄主义行为与其家庭成长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其言行也是具有攻击性和强势性,当然这与攻击性人格不同,因为他的家庭成长与他正处于一个青少年的特殊时期综合判定他只是具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如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着年龄增长其攻击倾向可能转换为攻击性人格,从而危害社会。赖智霖父母在他读四年级的时候离异,父亲在他读五年级时因工死亡,其好强攻击性行为可能源于本能的保护家人与自我保护的原始冲动。在他的家庭中也许正需要一个强势的男性来支撑,让整个家庭强大,他的父母的离异,父亲的死亡,爷爷奶奶年迈,这样这种家庭责任感就潜意识的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不仅仅是他个人潜意识需要这样,他的家庭中成员都可能有这样的意识,从而他便养成一种强势的个性特点,日常学习生活中他就会便得更加敏感,对于他人普通的行为他都可能认为是对他的威胁行为,从而进行自我防御,转换为攻击他人。

2 他奶奶在家庭成长中也对其比较溺爱,在其这种过度防御中与他们在刘海的打架行为进行袒护,从而养成了自己认为只有靠武力保护自己的权益的惯性思维。在日常监管中对其控制力度不够,让本身处于逆反时期的她更加放任,在校外也结交一些不正当人员,在不正当群体中,一种群体影响力也对他自身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影响,导致其对人对事更加偏激,从而恶性循环。

(三)教育策略

青少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误入歧途,他们只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也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特性,他们的可塑性也很强,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共同联合起来,让学生健康的成长,从他们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个性特征及心理需要,观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

1、加强法律意识,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法制教育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对行为危害性的认识。

2、心理调适,采用“调整认知,调控情绪,指导行为”的策略。

对于学生打架问题要学校与家庭联合处理,正确引导,对于家庭教育在此就不多做谈论,主要对于学校方面对于学 3 生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打架的问题学生,应采用综合性的辅导对策来解决,即综合采用“调整认知,调控情绪,指导行为”的策略。“调整认知”就是通过改善与学生所处环境的关系,满足其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帮助其建立安全感,消除防备心理,从而降低防御机制,提高交往信心与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指导其调控情绪”帮住问题学生及时察觉,妥善处理,有效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提高处理自己和同学关系的能力,降低因发生口角而打架的可能性。“指导行为”,就是以明示,暗示,奖罚等手段对问题学生的交往行为进行及时的指导。

3、同伴教育。

同时我们将个别问题学生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通过集体的帮助,是改善问题学生所处的社交环境的一种方法。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大多是后进生,差生,在集体中教育养成一种集体约束感,让好的同学感染他们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可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必然会对他们产生一种积极有益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4、无私关爱,给予集体的温暖,回归主流。 要让问题学生多和其他学生接触,坚决杜绝孤立政策,在部分学校,对于问题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孤立他们,使得他们游离在集体之外,这样对问题学生的问题不仅不能解决反而会加深问题。要经常和问题学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让后 4 进生感觉到和其它学生一样是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满足他们的归属感,他们就会从心理上和同学融为一体,从而愿意顺集体潮流而上。老师也可经常关心后进生或者问题儿童,指导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在思想上可以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到集体给与的温暖,在给问题儿童辅导的过程中,及时给与他们正反馈,多给与他们肯定,让他们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他们的信心,减少他们的自卑感,从而是他们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产生报答老师和集体的责任感。让他们自信,自豪与责任感同在,激发他们强烈的上进心,并且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问题学生纠正和正确引导需要长久的努力,问题学生的行为思想具有反复性和可变性,我们需要长期的,日复一日的坚持对他们的关心,引导,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7篇: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平时很少管孩子。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对孩子不管不问,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因生活琐事经常打架,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原因,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面对现实,调整心态,改善家庭关系,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陪陪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开通热线,建立家校电话联系。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与任课教师、家长经常联系,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家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陪陪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课程,把家长集中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责。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 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4、多一些呵护成长的爱心。平时注意观察他的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并告知他们的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与其结对,经常找其谈心,随时掌握他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健康成长。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

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丰富课余生活,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为了孤独的孩子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外活动,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家长教师共同携手,方能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优良习惯。

板泉镇中心小学 张玉清

2012.4.9

第8篇: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涛涛

性别:男

年龄:十一岁 五年级学生(四年级下学期从外校转入)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性格方面表现: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缺乏宽容心,常与同学打架。

2、学习方面表现:该生聪慧,但自制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做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在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完成,自信心不足。

3、生活方面表现:真可谓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于物质上的要求,家长几乎有求必应;在校不能当好值日生,在家从不帮忙做家务,不懂得理解关心别人。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1、 他的父母虽然都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一直分居两地,三十多岁才有了这个孩子。他们同学的孩子大多已经上大学了,有的甚至大学毕业了。相比之下,年龄偏大的父母会更加疼爱孩子,甚至溺爱孩子。爷爷奶奶更是对迟到的孙子倍加呵护,容不得半点委屈。

2、父母对子女教育不能达成共识。孩子的母亲在机关单位工作,因为,她总觉得自己小时候经常被别人欺侮,吃了许多亏,

1 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再受到任何委屈。所以,孩子在和别的孩子闹别扭时,她支持孩子一定要赢,宁愿让孩子打了别人自己去赔礼道歉,也绝不能让孩子吃亏。为此,他的父母常常互相指责、争吵。由于他在学校和班级不合群、好惹事,比较孤独,上学期转学到我班。

3、家庭教育方式有偏差。孩子在0-6岁,采取的是放羊式教育,爷爷奶奶对他更是“有求必应”;上小学后,望子成龙心切,家长过分紧张,孩子温习时一直陪伴在侧,心想能及时辅导,但如此便令小孩丧失自我思考的机会,欠缺自信,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四、个案分析

1、苏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娇纵的爱是最可悲的,它是一种本能的、缺乏理智的爱。”父母对孩子百般溺爱,不仅给自己带来苦恼,而且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当今社会大部分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爱子心切,百般照管,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对孩子投入全部精力、倾入全部感情,把孩子放在一个全家人之上的特殊地位。这么一个地位上孩子,必定产生相应的思想,存在这个意识,必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你管不了他。

2、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与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小朋友会对他持拒绝态度,一般会说“我不爱跟他玩,因为他老是打人。”由于他爱惹事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易受老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

2 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鲍里斯·塞德兹说过: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家庭是创造幼儿健康人格的第一工厂。因此我认为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我便开始了转变他的工作。第一步是要取得他父母的支持和配合。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能接受,他的父母很是感激,要改变他的现状,更是喜出望外,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毕竟他们还受过高等教育。他父母积极地配合我分析了他性格形成的原因,找到自己在教育上的偏差和错误,制定了一个“改变计划”:

1、父母必须改变对他的态度,重新调整教育方法,应该用平常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欲速则不达,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学校、家庭相结合加强对其是非观念的教育,明确哪些事有危害性,是绝对不能做的。

3、他对于受一些小冤枉、小委屈最不能忍受,常常以牙还牙,甚至大打出手,不能小事化无,这一点需要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经常给他讲一些宽容的小故事,读读关于宽容的名言,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结合他本人的事例来感受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美好感觉。

4、以强项来淡化弱项。我发现,由于他从小参加过少年宫的美术培训,书法、画画有一定基础,我将班级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他。同时,鼓励他多参加活动,为他创造展示才华、为集体争光的机会,培养他的责任感、荣誉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他能融入这个集体。

5、学习上,鼓励他独立完成作业,大胆发言。家庭辅导时,不能一味告诉标准答案,要采用让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方式,发挥孩子的智慧。

6、根据他的家庭条件,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去走走,多到书店看看,增加他的知识面,提高他的阅读能力,为他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六、教育效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一学期的了解及教育,这位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期末,当我把“进步之星”奖状发给他时,他竟然当场跪下说:“谢谢老师!”,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自信和自尊。他妈妈也高兴地说,这是他上小学后获得第一张奖状。

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老师信任了,他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

第9篇: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金水闸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刘子帅 性别:男 年龄:11岁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约束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该同学今年11岁,体弱,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娇惯,使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又借故不上学,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烦。

四、个案分析

1、鉴于其父母对他的溺爱骄纵,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2、在班级里,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上学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他经常请假逃课,我让同学们主动和他玩、谈心,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使他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2、针对他身体弱,惰性强的缺点,多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刘子帅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身体强壮,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少年儿童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上一篇:国企党建工作情况下一篇: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