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改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精选12篇)
新华网吉林频道9月27日电(马扬 刘亚)在正在此间举行的200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成果展览会.第十届长春国际教育展上,部分教育界内部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在一些地区存在与教材不配套的现象,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实际有效作用。
远程教育资源是国家根据统一教材编制的,用的是国家中小学教材,是国家的标准,但由于一些地区在教学中使用的是地方版中小学教材,因此,具体到上课时,一方面,有国家的远程教育资源却用不上;另一方面,却存在没有专门的地方版中小学教材远程教学资源可以使用的现象。吉林省桦甸市教师进修学校教育技术部主任李维新说:比方说长春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与国家中小学《语文》教材就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
近年来,国家允许地方编写中小学教材,以兼顾地方教育状况,但是在地方中小学教材编制后,远程教育资源却没有更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资源的适用和使用。本届教育展上,不少农村中小学老师就反映,由于有些远程教育资源与学校使用的教材不匹配,使教师能直接使用的优秀资源大打折扣。
对此,长春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曹勋认为,这种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与教材不匹配的现象在全国比较普遍,虽然当前很多地方有远程教育设备,但远程教育教材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却远远没有跟上,教育资源开发的迫切性问题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他认为,当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与开发应该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可以更多关注其实际应用情境。
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 但它的实施与设想却是相差甚远, 可以说美术教育在一些农村小学基础教育中仍严重缺失。
经自身实践和调查发现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校的教育环境氛围和家庭氛围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这也正是影响农村美术教学的关键因素。
(1) 农村教师资源不够, 美术专业师资缺乏与浪费并存, 不具备专业美术知识一些基本素养以至于把一些美术课当作自习上。
农村学校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 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 他们极少经过艺术教育的培训, 即便是有专业美术教师由于师资不够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 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很多也是应付上级检查的, 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要统考的课。
我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先是在农村小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现在又教起了数学, 当起了班主任, 而我的不少同学也在小学教起了语文, 做了班主任, 到现在真正从事美术教学的同学屈指可数。在文化建设理念指导下教育系统应该注重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没有合格的教师队伍, 又怎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
(2) 农村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 随意性很强, 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 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 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 美术与考大学无关, 学不学无所谓, 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 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无论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 从家长到学生本人, 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 轻美育的认识, 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 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 慢慢的被潜移默化, 对于绘画的兴趣也会随之减少甚至被压抑。
(3) 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 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除了课堂还有校外的美术辅导班这个第二课堂, 可乡镇小学一般第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 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术熏陶和教育了, 所以农村孩子相对于城里孩子来说, 无论眼界还是手头练习都有所欠缺。
(4) 最重要的农村生活虽说得到很大改善, 但是仍然有限, 对于一些美术用具以及接触的相关事物也是少之又少, 使美术教育的正常进行存在很大的阻碍。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 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像中国画没有宣纸、毛笔等工具该如何去画好国画?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对于美术知识的普及, 由于没有多媒体, 对于一些需要欣赏的经典美术作品和美术新形式学生们根本接触不到, 没办法及时了解。对于基层教学都不能完全达到。
基于这些问题和原因,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强化领导意识, 改变教育观念, 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
其次应加强乡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 加大对乡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
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地制宜、自制教具和学具, 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为此, 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自制教具和学具, 充分发挥美术学习的灵活性, 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 使学生的更多精力参与美术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在边远的农村小学, 要让学生配齐美术用品是不太可能的, 有的学生甚至只有一支铅笔和一本图画本, 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只有更充分的了解学生和他们的生活。当然, 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 就该因地制宜作些调整, 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
(1) 在构图绘画的基础教学活动方面, 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 教学以线描为主, 不仅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 还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创造想象力。比如绘画可以以农村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 不仅形成特色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 在色彩教学方面, 以演示为主, 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 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人们的着装大多是少数民族服装, 其花样繁多, 是学习色彩最好的媒介。在游戏中穿插美术知识的讲解 (利用学生服装的颜色进行色彩认识教学:冷暖色, 对比色等进行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创造。
(3) 工艺课的灵活性相对于前边几种课型来说更大, 除了简单的剪纸, 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 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 没有橡皮泥, 可以在户外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操场周边的泥土, 泥土大小不受限制, 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美术材质随处可见, 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 学生特别有兴趣。
(4) 教学欣赏课时除了书本上的图片作品外, 还可以走出户外, 欣赏家乡的新变化, 让学生认识世界的同时培养他们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灵活进行课程教育, 比如让他们设计十年后家乡的样子、楼房的样子等等, 使学生的思维无限地得到延伸。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 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孩子兴趣上, 让他们创造出更多的可能。不再“教”教材, 而是要“用”教材, 应该走出课堂、跨出教材, 结合本土的实际特色, 挖掘乡土文化, 如山区学校可利用树枝、树叶、标本、泥等材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
关键词:美术教育; 留守儿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学校,各方面的资源与条件非常有限,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甚至没有开设美术课程,对正处于心理生长关键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这等于扼杀了他们的天赋与创造力。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应对,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制订切实有效的对策,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保证留守儿童得到了健康的成长,促进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一、游仙区徐家镇小学与忠兴镇雅乐居小学的竹文化
竹之文化源远流长。竹清新脱俗,高标峻伟,其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品格和迎风傲雪,直插云天的飒爽英姿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敬仰与歌咏。徐家小学与忠兴镇雅乐居小学别出心裁,打破传统的只在纸上写写画画美术教育,充分发掘竹之文化,竹之精神,竹之品位在学校艺术特色教育方面的无穷魅力,精心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乡、韵、源”三步曲。立足本校实际,开辟乡土竹文化资源,让学校艺术特色教育与民间民俗文化有机结合,以绵阳本土盛产竹为背景,以竹为原料,以竹为主调,开展农艺、剪纸、木工、雕刻、泥塑、彩绘、竹编、刺绣等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教育活动,竹、石、草、根,为我所用,取其形、神、色、义,通过师生灵巧的双手,编绘出脸谱、陶人、牧童、舞女、亭台、水磨、图腾、根雕、童话小屋等栩栩如生的艺术精品,敦厚淳朴,雅俗共赏,闪现出老师与学生们的奇巧智慧与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竹文化”展示室,以竹之节操品性“本固树德、性直身立、空心体道、节贞立志”为修身立命之典范,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像竹子一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虚怀若谷、坚忍不拔、励志图强、奋发有为,做德才兼备的人。
二、游仙区剑南路小学越王楼文化
剑南路小学位于悠悠涪江东畔,巍巍龟山脚下,远接富乐山,毗邻越王楼,剑南路小学依托越王楼文化,坚持以弘扬校园诗歌文化为主旋律,以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境界,按照“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注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着力构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让每位孩子享受诗意的童年。学校显性物态文化建设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主题突出,在现有条件下对校园环境实施整体改造,充分让“每堵墙说话”,使其每一布景都具有育人功能,用环境来营造诗一般的育人氛围。在校园的各个楼梯走道里、多功能室和教室的墙壁上,精心布置精美的童诗配画、三字经、弟子规、名家名诗及学生的优秀诗作,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童心诗朵”一角,以此来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学生能处处感受到诗的气息,诗的魅力,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
三、开元中学戏曲文化
开元中学学生对四川的地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常跟随老师在茶馆里看那“唱、做、念、打”幽默连篇、器乐帮腔、脸谱变换不停的川剧表演,川剧脸谱,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多采用象征寓意图案、动物形象和文字书法造型,夸张、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欣赏价值。创作脸谱既传承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有有显著提高,同时课堂中要创作出极具特色川剧脸还需要紧密的团队合作,增进同学间友谊。
四、五里路小学的汉文化
五里路小学地处绵阳之东,毗邻别具风格的汉平阳君阙,与风景秀丽的富乐山隔河相望。独有的自然和历史资源成就了该校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美术教育方面注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挖掘汉代美术教育资源为特色进行教学活动。从汉代的服饰、漆器和建筑入手,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具,以及废旧物品,结合环保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分项、分工。在材料的选择和技法的运用上,不断的实践、探究,找到方便孩子们全体参与的方法,真正的实现人与人、小组与小组、年级与年级的合作。从而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石马小学幸福陶乐园
陶艺、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用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制作陶艺的陶泥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看见陶泥我们就能感受童年的快乐。游仙区石马小学在美术教育方面充分培养孩子们审美创造能力,利用我們身边最质朴的材料,发掘泥土的魅力,通过孩子们动手、动脑创作出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泥塑、陶艺作品。孩子们在解放双手的同时,又启迪了孩子们的智慧,让孩子们感受快乐和幸福,这也与石马小学的校园幸福文化充分融合,为孩子们的终身幸福奠基,让学校成为成就孩子们幸福人生的乐园。石马小学的师生利用陶泥创作出了表现孩子们丰富乡村少年宫生活的泥塑人物、淳朴的乡村小景、生活艺术品、动物、戏剧人物脸谱等,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孩子们真正的感受到了陶艺的乐趣。
六、结语
葫芦藓是藓类代表植物。因受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季节、环境的影响,其生活史中各个阶段典型标本很难采集完整,因此,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参考其他教学成果,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培养观察葫芦藓,以此代替普通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进后的实验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培养原丝体;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对比、观察、讨论、归纳。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我指导下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提前完成,第三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由学生对比观察讨论后,归纳总结,统一认识。
1.培养原丝体
1.1制种指导学生采集成熟健壮的葫芦藓孢蒴,收集孢子。先配制10%的酒精浸泡灭菌,再用凉开水冲洗几次,然后浸入20℃左右的温开水中,将孢蒴打开放出孢子,制成悬浮液。
1.2选土选取腐殖土适量,风干后去除杂物并压碎,用家用蒸笼蒸煮灭菌后分别装入几个花盆中,用凉开水浸透,使上呈潮湿状。
1.3接种将孢子悬浮喷洒在花盆土壤表面,盖上玻璃,放入室内向阳处培养观察,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孢子萌发,两周内可见绿色的原丝体,并逐渐形成群体覆盖在土壤表面。不久,原丝体向下长出假根,向上分化出芽体。
1.4观察取少许带上原丝体置于清水中,淘洗干净,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假根、原丝体清晰可见。
2.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选取发育健壮的葫芦藓群落花盆,盖上玻璃,置于室内向阳处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并保持土壤潮湿环境。不久,雌雄枝陆续出现,继而其预部分化出颈卵器与精子器(分别位于雌孢叶和雄孢叶中),卵细胞受精后逐渐发育成孢子体。在培养的花盆群落中,由于不同的卵细胞受精时间早晚不同,因此可以见到孢子体不同发育阶段时期的各个形态。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清晰可见配子体与孢子体各部分的形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3.对比、观察、讨论、归纳
挑选出典型装片及标本收集起来让学生统一对比观察,然后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葫芦藓生活史中各个阶段的典型特征。
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艺术教育得不到重视,长期落后、举步不前。现针对甘肃农村地区存在的美术教育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苦,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更不愿被调入农村,导致师资队伍薄弱,业务素质低。尤其没有配备相应的美术教师,大多数偏远的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大多数任美术课的老师都是非专业的教师,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队伍老龄化,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在美术教育的大门口,缺少资金、更缺专业老师的现状就像两只拦路虎,把农村许多有艺术天分的儿童挡在了门外。
(二)落后的教育观念抑制美术发展。
在甘肃的大多数农村地区,美术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学生家长普遍对学习美术有很大偏见,学生幼时对画画感兴趣,大多数由于受偏见影响而放弃美术学习。对于是否会让学生参加美术学习班?如果学生将来选择美术这条路,又是否会支持?不能有准确决断,同时,农村学生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加,使农村家庭教育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因此,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负担,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向前发展的步伐。
(三)美术课程得不到重视。
美术课是我国中小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在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很少甚至从未接受过真正的美术教育,也很少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他们对美术的认知和领悟很有限。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没有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有的学校甚至无教材、无作业、无考核。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小学校,学生基本上无缘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大部分农村学校把美术课认为是“负课”,在我任教的这所学校的小学部,把美术课安排给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他们上课时照张简笔画图片投影在白板上让学生照着画在作业上,完成之后的所有时间就用于这三门“主课”的学习。
(四)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现代教育设备欠缺。
中国人均教育方面投入少,加上资金下拨后的层层克扣,使得直接用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比较微薄。美术教学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短缺,特别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拉远与城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距离。落后农村经济与普通农村相比,发展基础差、速度慢,农民收入少,政府教育资金困难大,更不用说和城镇相比。落后的经济是影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二、对落后农村美术教育策略
(一)加强对美术课的认识
美术教育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在心灵、涵养和塑造现代人的灵魂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不要求美术课和其他语文数学一样同等对待,只希望不要把美术课“拒之千里之外”,让其也有一席之地。我们没有图片,缺乏硬件设施,但我们有农村的田园生活、山清水秀、牛羊成群等,“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对山、树、小溪等的欣赏,还有对生活工具的欣赏,如我们吃饭的碗、碟子、杯子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也有美丽之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自己家乡环境的欣赏,在大自然的眷顾下农村有美丽的风景,自然的气息,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本地方的学生的农村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美术资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要加深认识美术教育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快农村美术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应选派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音、体、美教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课程安排要充分抓住每位老师的特长使“物尽其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在学校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开设如素描、简笔画、手工制作、泥塑、书法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可以把身边的物品利用起来,如用树枝、树叶、标本、泥等素材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
论文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们可以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发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汉语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的语言,是人们平时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生素质的提高、综合发展和其他科目的学习都与小学语文的学习有很大关系。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各地的语文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应引起人们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创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理念落后。虽然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多年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转变,但是受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传统守旧,教学方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更改和变换,但由于农村教师得到的教学培训不充分,致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透,不能全面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更新较慢,仍然以课本和教辅教学工具为主要,使学生感到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导致教学目的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四十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大等特点,而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非常不利,最终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再次,教学水平偏低。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普遍偏差,再加上工资待遇偏低,因此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任教,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这些教师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方言,致使其教学水平偏低,这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同时,教师大多是当地人,不但要料理家务,有的还要加班加点做农活,这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到教学工作。
最后,教学设施较差。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近几年,农村小学生源越来越少,村集体不愿意也无力对小学进行过多投资,同时,政府对农村小学的投入较少,因此,与城市的教学条件相比,农村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则显得落后和陈旧,甚至是缺少教学用具和设施。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高,但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是很薄弱。此外,农村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常常不完善,一是教师数量不够,受农村条件影响,有些教师在农村待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调到条件好的地方,而新的教师又不能及时补充,因此会导致教师不够用;二是部分学科教师缺乏,有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一致。上述情况在农村学校非常普遍,频繁地更换教师会使学生的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师资力量的完善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改进策略。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彻底摈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要尽量地多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丰富教学方法。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好奇心大,而且对同一事物很难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学生走神,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习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等,使教学内容富有趣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配备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的强弱,基础设施的好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配备上要逐步完善,要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对各学科的教师都要配齐配强,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以齐备的教师队伍和完善的教学设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最后,提高教学水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热爱教学工作。尤其是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致力于农村教育事业。作为政府而言,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努力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环境,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农村任教,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丰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农村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多下功夫,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在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习多媒体技术,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政府必须在硬件设施建设、教师师资力量配备上加大投入。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它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极为密切。 我们的教学任务一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 二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造就合格的劳动后备军。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较好地应用到实际中。 具体做法如下:
1.1依据教材实际, 深化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PPM浓度、体积比浓度、气体溶解度、化学肥料等内容, 大纲不作要求, 中考又不考, 教师可讲可不讲。 但是, 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 我们在教学中对这部分知识结合实际精讲。 如结合PPM浓度、体积比浓度的教学, 向学生介绍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 注意事项及用途;结合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的教学, 向学生介绍汽水的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结合二氧化碳是气体肥料的教学, 介绍温室大棚提高蔬菜产量的方法;对化学肥料的教学, 我们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化肥的作用、 使用方法及贮存运输的注意事项。 这样, 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 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1.2结合当地实际, 改革化学教学。
我们县是全省最重要的金橘产区。 我们利用 《酸的通性p H》的教学, 结合当地金橘的栽培, 介绍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方法。 有关资料表明:金橘根部喜欢在稍带酸性的土壤中生长, 其酸碱度范围尤以p H5—6为最适宜。 如我校2012届初中毕业生余天生同学利用这一知识, 首先在自己的果园试验, 发现在酸性太强的土壤里金橘叶子会出现不少花纹, 结的果实小而酸。 而在经过改良的土壤里, 金橘叶子滑润光滑, 结的果实大而甜。 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 现在他已成为我县金橘种植大户, 其金橘产品品质好, 供不应求, 远销全国各地。
我们县蕴藏丰富的石灰石。 为了讲好《石灰石》一节, 我们带领学生参观石灰厂和水泥厂, 了解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使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2010届毕业生林德辉同学回乡后利用本地石灰石和煤资源, 合资创办了小型石灰厂, 不但解决了本地居民买生石灰难的问题, 而且增加了他本人的经济收入。 我们还请县水泥厂的技术员专门来校讲授水泥产品的质量分析方法。 2013届毕业生中就有4人被水泥厂录用为化验员。 他们在原有化学知识的基础上, 经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很快适应了生产需要, 掌握了水泥产品的质量分析, 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在讲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时, 我们向学生补充介绍石灰水积存鲜蛋的方法。 因为石灰水能与鲜蛋呼出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生成碳酸钙沉淀而堵塞在鲜蛋壳的出气孔, 再加上石灰水有一定的杀菌能力, 从而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利用这种方法保存鲜蛋既可以丰富知识, 又可以提升经济效益。
讲授教材中不纯的氢气或不纯的一氧化碳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知识时, 我们一定要做好演示实验, 介绍注意事项, 分析原因, 阐明道理。 联系生活实际, 介绍城乡居民普及使用的石油液化气实际也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在使用时必须注意防止漏气。 当石油液化气在空气中含量达到2%~10%时, 遇到明火就会燃烧甚至引起爆炸。 通过介绍、推广介绍这类化学知识, 使学生感到学化学很实用, 丰富了知识, 增强了才干。
2.开展课外活动, 加强素质教育
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必须从改革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入手, 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开展课外活动可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 同时能弥补课堂上的不足。 在开展化学课外活动中, 以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为主要活动内容。 如“花卉营养液的配制”、“食盐的妙用”、“染发水、冷烫液的配制”、“封瓶口胶、尼龙粘胶剂的配制”、“水中花园制作”等。 课外活动中, 主要采取开放实验室, 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索, 达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家庭小实验也蓬勃发展。如用明矾、漂白粉处理河水、井水;用p H试纸测定家庭中食盐水、肥皂水、茶水、食用醋的p H;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用熟石灰与草木灰混合自制皮蛋, 等等。 学生每完成一个家庭小实验, 领略了获得成功的喜悦, 家长也为子女能学以致用而感到高兴。 浓浓的化学课外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习化学的情绪高涨, 而且对今后探索化学领域的奥妙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 转变思想观念,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挖掘课本教材, 注重教学与当地生产建设相结合, 既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又为当地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强大劳动后备力量,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腾飞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华少年, 2015 (17) .
[2]郭家祥.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策略.理科考试研究, 2015 (12) .
[关键字]:小学阶段 素质教育 因地制宜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学生德、智、美、体、劳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促进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详细分析小學教学中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
一、“以理服之”,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素质教育
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面向所有的学生,不要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认识到他们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根据学生们的优势,“因材施教”的开发学生们的潜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特长。让每位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都具备“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都走上不同的成长和成才之路,为学生们成为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有用人才做好准备。并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人才,音乐家、运动员、画家、作家、演员等等全都是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学生。管理学生最重要的管理学生们的内心,了解学生们的内心,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老师的真心和爱心是解决矛盾的万能钥匙。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开始阶段有着强烈的可塑性,因此,要教育学生为什么这样做,更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摆事实、讲道理是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用活生生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将道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们在其中领悟出一定的道理,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念和认识。
二、“以情动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认为,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从感情入手,将“感情”渗透在学习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感情入手慢慢感化学生,从感情入手,让学生接纳这个老师,接纳老师所讲的道理。比如说,在2008年汶川发生的8.0级的特大地震自然灾害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们开展一次爱国主义的教学。于此同时,倡议大家进行一次宝贵的“爱心之旅”,将自己同时不用的图书和文具以及穿旧的衣服捐给需要帮助的孩子。通过这样活动的举办,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还可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懂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爱心。当别人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及时的送去温暖的关怀。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要做一个冷漠的人。人一生的发展之中,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同等的重要,甚至比专业知识还重要。要做人,首先要有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只有这样,才可以被周人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三、“以严管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也不是在学习过程中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们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鼓励学生们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要争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指引者,及时的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将“开小差”的学生引入学习轨道上来。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管理学生,还要严格管理学生。但是,这里的严格管理学生,并不是指的“体罚”“虐待”学生,让学生害怕你。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做学生们的“良师”,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给学生们创造进一步发展和发挥的空间。当学生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怎么样去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不要一味的批评、职责学生。在生活上,要做学生们的“益友”,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心,跟学生们“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们的喜欢和爱戴。
四、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在新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全体师生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要想保证这项实践活动始终保持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并且取得良好的成绩,那就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从评价对象上来看,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包括班级、学生和老师三个部分,在考核内容上包括对德、智、美、体、劳这五个部分的全面考核。比如说,对学生们的考核要传统的“分数制”的等级制评价,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采取最终的结果性评价还要结合学生们的日常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文体活动以及思想品德等过程中评价,评价的方式由老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要全面的包括学生们的德、智、美、体、劳这五个部分。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为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此同时,对老师的评价也不要仅限于学科成绩的评价,更要注重老师是否有爱心、是否爱岗敬业、是否有责任心等等因素,加强对老师日常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的考核。对于班级的考核,要结合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对班级的班风班貌以及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以及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从四个大的方面:“以理服之”,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以情动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严管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详细分析小学教学中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宏君,潍坊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研究 [D].山东师范学,2012(02)
[2] 裴智轶,设计青岛市南区小学效能评价方案前的先行理论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08(09)
高校安全及法制教育需因地制宜的系统开展
文/郭诗华 田 婧
摘 要:基于中国高校的开放式大学校园管理理念,大学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社会经济、生活和城市建设的复杂性,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安全及法制教育。传统的法制及安全教育存在其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局限,难以让安全及法制教育发挥实用功能,也缺乏系统性,面对当今社会情况,高校应结合地区情况、学校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
关键词:校园管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轻重缓急、不同层次,只有在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他将安全需要排在人类各种需要的第二位,可见安全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当前,高校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校园内的各类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给学生本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严重的甚至影响到社会。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能力十分关键。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维护高校及社会的稳定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变得越来越重要,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在看到学校安全教育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影响当前高校安全和稳定的多种不利因素。如,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断出现,个体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网络有害信息时有出现,毕业学生因就业困难而引起的思想波动,校外学生公寓的管理上存在某些隐患,校区分散出现交通问题,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上的问题,学生在校内外受到的伤害等等。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创稳定和谐的校园,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国内高校针对在校大学生而开展和进行的法制教育则存在着教育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而实用性不够、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够、教育教学时间短而系统性不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国内大学对大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基本上依靠学校思想政治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进行教学教育,授课内容以国家统一的教材内容为主,授课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以熟悉、知晓国家主要法律、法规为目标,课程开设只针对大一新生。显然,这种法制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高校领导、专家以及一线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关注了这个问题,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进行了改革和一些新的尝试。如,聘请公安干警给在校大学生做报告,聘请法学专家给大学生作讲座,在大四学生毕业前集中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的培训等等,但从全盘来看,法制安全教育仍然存在着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强、教育重点不突出、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法制安全教育效率低、被学生接纳程度不理想、教育内容实用性较差。
相关专家学者们对改进法制及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不懈努力,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截至目前已经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要看到在理论日益丰富的`情况下,提出因地制宜设置法制安全教育内容的较少,提出与大学生成长规律来设计教育内容的也较为鲜见,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论教学没有突破框架以及理论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
笔者认为,要做好高校大学生安全及法制教育必须首先做到正确认识安全及法制教育的内涵。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不能理解为单纯的两门课程的学习,而是应该理解为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不间断的、系统性的、形式多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素质培养,这种社会素质培养的要求应该有两方面:法制知识的“入脑”和法律素质的“入心”。只有把安全与法制教育看成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项系统工程,才能真正地去审视我们现阶段工作的不足之处,才能真正地找出问题所在从而改进工作。
要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入手、从大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从大学生易于吸收接纳为原则,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做出变革,从持续教育、丰富方式来加强工作。
新时代,新情况。中国处于飞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中国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前或者5年前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圈因为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与世界互联的网络而极度扩张,所面对的社会事件也更加纷繁复杂。中国的法制也紧随社会和经济而快速发展,努力适应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在这种大形势下,不可能让当代大学生还拿着几年前或者几十年前的安全法制教育读本坐在课堂上来筑象牙塔,当代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工作亟待改革和加强。如何加强?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笔者认为,要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入手、从大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从大学生易于吸收接纳为原则,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做出变革,从持续教育、丰富方式来加强工作。
高等学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跟专业法学学科教育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安全及法制教育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体系教育,它更有侧重性,跟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高等学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跟大学生必修的法制基础课程又不一样,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体。
高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就是要把安全意识、法制意识融入大学生思维方式中,落实在日常言行中。安全及法制教育更是一个启发实践、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社会活动中具体问题的教学过程。因此,其教学方式必须立足于课堂但是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生活而又亟待形成体系,教学部门基于法学院系但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高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同时也是一项素质教育,在要求知识性内容能够良好的被大学生识记、理解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能够因为受到安全及法制教育而能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防灾应变训练,这是一种安全教育的创新方式,而需要提及的是,防灾应变、防盗以及其他安全法制应用训练只有少数高校能够定期举行,并且没有制度化,没有纳入安全及法制教育的体系中去,只是简单地当做一项学生活动或者是学校活动来开展,也没有应用到在校全体大学生当中,因此扩展高校安全及法制教育方式和途径的工作还需不断的实践和大胆的应用。高校安全及法制教育与其说是一门教学课程还不如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尤其是在当代年轻人文化选择迷茫、法制发展相对滞后、个体行为规则复杂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安全及法制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董浩,宋有,石广济。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廖星。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3]曹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调研与思考: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06)。
[4]陈耀辉。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5]欧阳剑波。略论高校安全教育模式的重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6]汪永高。加强高校安全文化教育的对策和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2004.
[7]任祥。大学生安全教育背景下心理危机干预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8]迈尔斯。最终的安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简介:郭诗华(1980-),男,湖北省大冶市人,西南林业大学宣传部理论学习科科长,民族学硕士,讲师。
田婧(1983-),女,贵州省遵义市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民族艺术硕士,助教。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为提升农村现代教育水平,奠定未来教育基石而构建的系列工程之一。它对于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意义。为此,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安装了“三种模式”的远程硬件设备;同时,中央电教馆将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与教材同步的优秀教学案例,通过卫星向全国免费播放。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同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为有效解决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水平较低等问题,开辟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崭新途径。师生们足不出校,便可领略到全国各类名师的风采,迅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实际距离。但通过走访、调研和试点校反馈的信息表明,绝大多数学校在远程教育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真正能用或用好这些资源的学校并不是很多,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效果明显。工作中,我们按照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远程教育设备由专人专管,使用的方法和成效具体可以总结以下。
一、高度重视,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自启动来,学校高度重视,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技术小组,具体负责接收、安装
和管理全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我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管理较好。
二、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规范行动。
三、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为了有效地把工作开展好,组织教师到其他项目校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取长补短,为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在网络技术普及迅速、日益发达的今天,鼓励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的老师直接上网学习。下载好详细目录,便于教师查找和借用。
三、抓好培训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关键。
(1)抓好教师、学生的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对农村远程接收及应用的学习,教师都做了详细的记录。2010年暑期,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对40位老师进行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使培训教师更加熟悉了业务。
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电脑的基本使用培训,使本校老师掌握了电脑的基本使用技巧。老师们平时编写教案、制作表格、打印论文、收集资料等,都可以到计算机教室来,不像以前,唯一获取知识的办法是订报刊,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适当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学校专门排了信息技术的课程表,每个班级每星期至少有一个课时,而且每次使用都有记录。信息技术课改变了以前枯燥乏味的上课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活力,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让学生能更轻松地获取知识。从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和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就可以想象出他们对电教课的喜爱,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了兴趣和信心,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2)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积极应用课件,此举,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示范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每一学期就有二十多位教师上了示范课,认真组织好每一学年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三种模式课赛活动,推荐教师参加镇级、县级课赛。
四、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工作
为保证我校的卫星接收、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为了顺利使用好项目设施,我校安排了两名技术人员负责接好、装好、管好设备,并按照有关制度指导组织教师用好设备。现在多媒体室、卫星接收和计算机室运行良好,能保证教师正常上课,要求管理教师对设备定期进行经常维护,有问题及时上报,排除一切困难使远程教育设备时常运行在最佳状态。
总之,远教设备正在改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虽然远教卫星提供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但我们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也要上,力争把我校远程教育工作做好做实。
三、今后努力方向
1、科学使用设备,确保资源接收顺利
远程教育的实质便是通过远程卫星接收系统把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空中课堂、分段分年级的各种教学资源、优秀课件等)接收存储起来,并充分地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从而达到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这一不足的目的。因此资源的接收、存储、整理、使用成为这一建设项目的几项主要工作。科学地使用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是这一项目建设工程的首要。我校要安排专门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老师作为设备的管理人,对资源的接收、储存、整理、分类、指导使用等进行管理。做到以下几项:
(1)、积极配合县电教室做好远程教育设备运行的技术服务工作。
(2)、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自行修复时应及时向电教室报告。保证设备专项用于接收下载资源,不挪作他用,保证设备使用安全,不发生安全事故。
2、合理使用资源,做到益于师生。
资源接收、储存完成后,资源的应用成为远程教育建设项目的再一个重要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我们的计划是:
(1)定期组织老师收看远程教育节目,要求老师有相关的记录,每周组织一至二次。
(2)组织老师参加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做好记录,以便日后工作中有所借鉴。
(3)定期开展资源应用教研活动,做好相关活动记录。
(4)主要学科教师每学期每人开展资源应用公开教学,不少于1次,要求有相关的教案,活动记录。
“稻草砖”的造价虽然只有红砖的一半, 但在保温性能上却是后者的6倍。黄永彬不仅建房成本降低了1万多元, 而且冬季的取暖费也省下不少。
当地建设部门的一项测算显示, 面积在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住宅, 改用稻草砖等新型节能材料后, 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费700元至1000元不等, 还可减少燃煤带来的污染排放, 可谓一举多得。
“从2009年开始, 我们结合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开展了农房建筑节能示范。国家对节能示范户每户补助2000元, 2010年共完成农房建筑节能示范1.5万户, 2011年将扩大到3万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表示, 农村建筑节能对整个国家建筑节能工作意义重大, 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做好了, 将是对整个国家建筑节能工作的有力促进。
建筑节能, 新农村建设的新课题
在农村, 建筑节能还是一个新话题。
过去相当长时期, 农村民用建筑商品用能总量和单位面积的商品用能耗都远低于城市建筑。近年来, 农村住宅建设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高峰期, 农村新建住宅面积在不断增加的同时, 村镇住宅能源的消耗也随之不断攀升。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曾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农村建筑、能源和环境综合调研。结果显示, 目前商品能源在整个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中已经占到60%, 生物质能只占40%。而在上世纪80年代, 我国农村使用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的比例占到80%以上。“这一方面说明,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有能力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能源, 另一方面也说明, 村镇住宅的能源消耗正不断增加。”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副所长杨旭东说。
对于农村建筑能耗偏高的现状, 杨旭东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农宅本身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欠佳。农宅墙体普遍过薄, 并且仅3%的农宅采用了简单保温措施。二是北方供热设备效率低。
近年来, 农村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增高趋势明显, 但从建筑物生命周期来看, 最主要的能耗还是产生在建成后的运行与使用上。专家表示, 如何营造出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农村建筑环境, 同时又不造成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长, 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城乡“有别”, 农村建筑节能要因地制宜
记者采访中发现,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 一些地方流行一种观点:要让农民跟上时代步伐, 农宅要向美观大方、舒适安全的楼房建筑转变。在推广中也出现了一些以城市建筑为蓝本的农村节能建筑, 在对既有农房节能改造上, 也盲目跟风城市模式。
“用对待城市的办法来要求农村建筑节能, 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农村建筑节能需要因地制宜, 需要充分吸收千百年留存下来的乡土节能智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 城市与农村的建筑节能有相当大的差别, 不能将城市的建筑节能模式、技术和标准照搬到农村去。
仇保兴告诉记者, 我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和用料中, 都蕴含着朴素的节能理念, 如果在进行节能改造时, 加强对这种乡土经验的传承和放大, 完全能以最小的成本投入, 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门成立了农房建筑节能技术指导 (专家) 组, 针对我国现有农居的资源分布、气候等实际情况, 探索既实用又节省的节能技术措施, 为各地农房建筑节能工作提供示范与技术参考。
实践中, 各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众多符合当地特色的农村建筑节能方法和举措, 受到广大农民欢迎。辽宁省提出农村住房朝向应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主立面朝向向南, 以最大程度利用太阳热能;甘肃省针对干旱少雨、日照充沛的特点, 向农户推广南向走廊修建全玻璃封闭的“暖廊”, 做法简单, 实用方便……
“我们认为, 农村用能特别是农村建筑节能, 应遵循小型化、低成本、免维修、无动力的原则, 要与农村的生态循环链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仇保兴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 农村的用能结构应以生物质能为主, 辅之以可再生能源和常规电能, 最好不再使用煤, 这是解决农村建筑能源问题的方向。
全面推广, 农村建筑节能要迈“两道坎”
“在农村推广建筑节能是一项比在城市更加艰巨的任务。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经济基础上, 我们都需要付出加倍努力。”对于农村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北京市建委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主任刘肖群深有感触。
据介绍,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新农村建筑节能改造, 并开始了一系列试点工作。不过, 在推广农村建筑节能之初, 商品化的运作方式与传统农村建筑的建设模式相比, 造价增加了很多, 大部分农村居民难以承担, 推广难度较大。
“在农村推进建筑节能, 必须把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进来, 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刘肖群坦言, 目前在农村推广较好、受欢迎的, 大多是那些成本较低、收效明显的节能建筑及技术。北京市有关部门加大科技研发, 探索出一套经济实用的农村建筑节能技术与推广模式。目前, 北京市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除成本这一制约因素外, 建筑节能推广方式的选择, 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 北京市启动节能改造试点初期, 想“招募”150户农户参加, 却怎么也招不满。一年之后再次招募时, 一下子就有2000多户农户主动要求参加试点改造, “这就是试点带来的示范效应。它提醒我们, 要通过典型引路等有效方式, 让农民眼见为实, 实实在在得实惠。”
当前, 农民建房大多为自建房, 很少请专业单位施工, 尽管不少地方为农民提供了节能建筑的标准图纸, 但受文化水平与专业知识的限制, 看不懂图纸, 无法建好节能房, 因此, 技术支持与试点示范在农村建筑节能推广中意义重大。
制定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援助计划, 实施精准扶贫。
一是参与制定福建省委办、省府办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二是研究农业部门的农村贫困家庭信息数据与省人社厅对接问题。2015年11月23日与省农业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村贫困家庭信息采集和数据交换工作的通知》。三是制定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援助计划, 通过开展就业援助, 实施精准扶贫。2015年11月18日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援助计划的通知》, 提出分5年组织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就业援助计划, 开展“一户一培训, 一户一就业”服务。计划2016年至2020年, 每年培训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5万人次、帮助3.68万人转移就业。
完善政策, 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2015年, 《福建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做好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的文件相继出台, 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同时, 加大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帮扶, 调派当地优秀的创业培训教师开办创业培训班, 根据返乡农民工创业意向, 派遣创业培训教师或创业服务专家, 开展“一对一”的创业后续跟踪服务。此外, 还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中的就业困难人员申请办理创业担保贷款, 鼓励和促进其自主创业实现转移就业。
以居住证管理为基础, 建立新市民积分管理制度。
石狮市为缓解人力资源短缺, 吸引外地人力人才到当地就业创业, 提升外来人员在石狮就业和居住的稳定性, 全国首创建立以居住证管理为基础的新市民积分管理制度。在石狮工作居住并持有流动人口居住证的人员, 或实施石狮市新市民积分管理后户口新迁入石狮的人员, 统称为“石狮新市民”。新市民分A、B类, A类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经商投资创业等人员, B类为产业工人、一线操作工等人员。针对A、B类人员, 分别建立一整套的有关新市民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工作居住时间、社会保险、专利发明、社会服务、表彰奖励、纳税情况、行政违规等方面的积分评估办法, 对新市民开展个人积分评估。新市民依据个人积分得分, 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帮扶等公共服务方面将享受相应的优惠待遇, 对积分排名靠前的新市民, 将给予相关荣誉和政治待遇。
运用现代通信手段, 首创手机“摇工作”平台。
2015年, 福州市全国首创“摇工作”手机服务免费终端平台升级到2.0版本。2.0版本从原来单纯找周边工作岗位信息扩展为热门岗位、高校毕业生岗位、招聘会摊位预定、公共就业 (人才) 服务机构等15个模块, 可随时为求职者搜索周边各类岗位招聘信息和岗位地图导引、发布个人求职信息, 也可随时为用人单位发布各类岗位招聘信息、查询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招聘会信息。“摇工作”平台以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 以市、县 (区)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补充, 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扫街式”的岗位信息采集, 深入辖区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 了解其需求, 及时将其岗位招聘信息录入“摇工作”平台数据库, 实现就业信息采集全覆盖, 岗位信息全市共享。目前, “摇工作”平台每天都保持2万多条有效岗位信息, 已有近40万用户下载使用。此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有效对接发挥积极作用。
开展村企用工调剂, 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南平市积极探索和推广“村企合作”调剂模式, 促进各县 (市、区) 和周边区域农村劳动力资源在一产和二产之间、生产淡季和旺季用工需求之间的科学调剂、分配流动。一是季节性使用农闲富余劳动力。针对一些企业用工高峰与农村劳动力农闲时间有重合的特点, 积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生产要求和农村劳动力特点, 组织安排农闲劳动力在用工旺季时上岗, 同时满足农业生产和企业的用工需求。其中建阳区从事亦工亦农的劳动力达到1.35万人, 建阳区锻压件厂、福建合众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大量吸纳了周边农村劳动力作为补充。二是企业到农村设置分厂、车间。部分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和产品特点, 将分厂、车间、加工点开办到乡镇、村。有些企业选择在生产旺季时, 让农民直接承接产品加工, 既解决了普工的不足, 又充分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的作用, 既照顾了家庭又实现了就业, 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如建阳区水吉镇豪森制衣厂和建阳区水吉镇加清服装厂几年来都分别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较集中地方成立加工点让农民承接订单加工, 延平区的永丰纺织在大横镇埂埕村、忆诚制衣在西芹村落户。
打造特色就业品牌, 扩大转移就业容量。
莆田市根据本地农村产业特色, 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近年, 莆田市古典木雕珠宝工艺行业迅猛发展, 依托仙游县榜头镇, 荔城区黄石, 秀屿区东峤镇等工艺品加工销售龙头区域, 实现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 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近11.5万人。莆田市还以仙游县园庄镇被国家授予“面包师之乡”为契机, 做大做好这一文章, 在现有的城厢区常太镇这个传统饮食劳务外出大镇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 实现政府引导培训, 亲友帮授技能,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累计转移就业达8万多人。漳州龙海市积极实施“一镇一品”的经济发展战略, 初步形成了九湖花卉、紫泥金定鸭、浮宫杨梅、东园蔬菜、东泗白对虾、白水瘦肉猪、程溪菠萝等7个特色农业专业乡镇和158个专业村, 培育了紫山集团、海新集团、格林食品、亚细亚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和1956家种养大户, 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多人。
2016年, 在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 就业形势无疑将更为严峻, 福建省劳动就业服务局将通过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等手段,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继续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是督促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加强基层就业工作平台能力建设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进一步加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资金投入, 保障基层就业服务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 进一步完善基层平台的就业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其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功能,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用工招聘会, 进一步搭建劳动力供需配置平台。二是做好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援助计划, 开展就业援助、实施精准扶贫。整合和认真落实现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推进就业的相关政策, 进一步完善帮扶措施, 千方百计地促进实现“一户一培训, 一户一就业”目标。三是应用基层平台服务场所LED电子屏幕、宣传栏等传统形式, 发布用工信息。同时, 进一步应用运用公共就业服务网站、微信、手机APP等信息化、现代化服务手段, 构建更加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继续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 指导各地以促进就业、服务企业为目标, 统筹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短期职业培训工作, 确保“春潮行动”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健全完善福建省职业培训服务平台, 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补贴查询功能, 方便劳动者及时知晓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情况;根据劳动者培训需求, 提供符合其需求的网络培训课程;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培训开班信息推送到求职、求培劳动者手中;完善职业培训平台服务功能, 为培训机构提供网上招生服务。
———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与创业帮扶
【因地制宜改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推荐阅读: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0-17
浅谈农村慢性病防治的改进对策11-19
加强和改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12-08
浅议影响农村学校党建的因素及改进对策01-05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11-04
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论文10-22
医院健康教育持续改进11-04
健康教育持续改进措施11-13
幼儿园教育改进措施11-29
小学数学作业改进措施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