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作品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外国美术作品(精选8篇)

外国美术作品 篇1

美术品究竟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我们认为它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开发自己的头脑和发达双手,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维持生存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绘画、雕塑和音乐、舞蹈。人类脱离一般动物的标志是人能够依靠双手劳动来维持生存,最早制造的劳动工具从广义上讲它就属于美术品,因为它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但是我们现在论及的美术品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塑、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留存下来的洞窟壁画、岩壁浮雕和各种小雕像谱写了人类最早的美术篇章。旧石器时代美术

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品产生于原始社会蓬勃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奥瑞纳文化期。旧石器时代指公元前100万年到两万年之间,公元3万年前属奥瑞纳文化期,公元2万5千年前属索鲁特文化期,公元2万年前属马格德林文化期。由于当时冰雪覆盖大地,为避寒原始人类都居住在洞穴中,所以在远古的洞穴中留存下他们的绘画和雕刻创造。

旧石器时代美术的特点: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强调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

雕刻艺术是人类生活的形象记录。看来原始人制作雕像决不可能是有意识的艺术活动,更不可能有明确的审美观念,完全是出于功利的目的:通过制作“母神”形象和吉祥物角器来祈求种族的昌盛。尽管如此,原始艺术家还是在某种朦胧的审美意识驱使下,出于人类艺术创造的本能和敏感,找到了表达目的的合适手段,把自己的理想通过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把握和结合而传达了出来。所以人们视《维林多夫母神》和《手持角杯的裸女》是处于原始时代的人类最早创造的雕刻艺术精品,它们写下了人类雕塑艺术史的第一页。中石器时代美术

由于冰河的消退,气候逐渐转暖,中石器时代的绘画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随着人类狩猎工具的进步,对大自然的征服力的增强,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心,而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的主要对象。新石器时代美术

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建筑。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英格兰南部的圆型巨石栏“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典型的代表。

令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是,原始人为什么要画画呢?是否也像我们现代人装饰、美化居住环境呢?或者是为了欣赏?原始人没有现代人那么多闲工夫去欣赏艺术,他们作画都是为了生存的实用。他们画动物目的在于识别动物而去猎获动物。也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原始人出猎前,为了保证打猎成功而举行狩猎仪式,这种仪式是一种巫术。我们在画中动物的身上发现画有投掷器的箭头,类似长矛。由此推想,可能原始人认为,如果他们只要画出所要猎获的动物的画来,而且可能是用投枪和石斧击打着画中的动物,真实的动物也同样会屈服于他们的威力。所以原始人视绘画为魔力,相信画什么就能征服什么。据说,有一位现代画家去一个原始部落画画,画了他们的动物,他们很难过,表示的意思是:你们把它带走了,我们怎么生活呢?

在原始社会里,艺术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它们不是一开始就被当作纯粹的艺术品,而是当作有明确用途的东西。所以产生了多种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要合理地解释艺术的起源在某种意义上说恐怕比解释人类的起源更为困难。考古学家可以根据挖掘的实物论证人类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艺术的创造是一种在客观实践基础上的主观思维的过程。艺术品已经被创造出来,连创造者自己都很难说清创作冲动是来源于主客观的哪一种因素。所以,关于艺术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巫术说

原始人经常遭受自然界的袭击,对自然的一切现象都感到神秘,难以理解,企图发明各种能支配自然力的东西,如假面、泥人、雕刻、图画„„这些发明都是企图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去控制各种可怕的自然力量。首创人应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和弗雷泽(Fames Frazer)等人。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提到“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一些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 游戏说

这一理论的首创人是席勒和斯宾塞。席勒认为人类审美观念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标志;斯宾塞进一步明确并发挥席勒的观点,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美感起源于游戏的冲动。正如各类动物都有游戏活动一样,原始人类在劳动之余也要游戏的,要唱歌、跳舞、画画,把生活中看到和感受到的形象用画或刻的手段在想到岩石上、沙土、树木等地方,画的过程是游戏的过程,画完之后的欣赏也是一种游戏。摹仿说

这大概是最古老的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但和上述两种理论相比,影响较小。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都有过关于艺术摹仿自然的提法,但把它作为较系统的理论提出来的则是亚里士多德。他的艺术发生学的理论同他的艺术创作原理是完全一致的,即对西方艺术和艺术理论发生了巨大影响的“艺术摹仿说”,认为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越来越多的识别各类动植物,识别能力的提高导致了对它们的摹仿。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劳动说、装饰说等等。我们上溯历史走的越远,时代期待艺术服务的目的就越明确,也越离奇,令人不可思议。事实上,原始美术之所以成为艺术,不是由于那些制造这些物品的原始人们,而是由于那些购买和收藏它的欧洲人。它之所以是艺术,并非是因为那些制造和使用它的人说它是,它是由外来的宣判成了艺术。

在原始艺术是不是艺术的探讨中,原来一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主观主义的解释,即用现代欧洲人对“艺术”品的要求标准(如:个性、独创性、表现性等)去衡量原始艺术品,往往会得出原始艺术是艺术的结论。另外一种是客观主义的解释,主要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的看法,他们把原始艺术放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宗教文化背景下考察,认为原是艺术一般主要执行政治、宗教、经济等功能,而缺少审美功能,因而不是艺术。后来,当代美国分析哲学、美学的一位后起之秀布洛克(Gen Blocker),在批评了两种解释的片面性,清除了他们两方面加给原始艺术品概念的不正确涵义,同时吸收了二者的合理性,提出“经过修改的客观主义”原则,既顾及原始艺术的特定社会文化内涵,也估计其审美艺术特质的客观存在;既承认原始艺术产生时所包含的非审美功能,也注意发掘当时条件下原始艺术所包含的审美功能,从而得出原始艺术是艺术的结论,颇得信服。

外国美术作品 篇2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主张推进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而且在高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习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国外的风土人情和国外的思想理念, 对学生全面了解世界有着很多的好处。比如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部作品中描述了欧洲的风土人情, 带学生领略了欧洲人的爱情观, 学生发现了一种跟中国本土爱情观截然不同的观点, 他们所提倡的爱情是直接的、热烈的、甚至是可以付出生命的, 这就向我们描述了一种不同于中国的爱情观和世界,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国外文化。再如在课本中节选的《巴黎圣母院》中《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段节选向我们描述了法国十九世纪真实的风土人情, 学生们通过理解文学作品中对故事情节和围观人群心理活动和语言的描写, 更加充分的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由此可见,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录外国文学作品是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

(一) 教师在教学中的偏失

外国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 作品写作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这也是选录外国文学作品最大的教学重点。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 很多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讲解较少, 学生理解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时, 对写作背景不了解, 难免在理解上有偏差, 不能达到原本的教学效果。中外文化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 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中不注意讲解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 学生在学习上也会有较大难度。比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描述了很多的宫廷舞会和成年男子之间的决斗, 这与中国同时期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再加上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 教师讲解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再如在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我有一个梦想》, 这是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 演讲的背景是在美国黑人奴隶运动的背景下, 教师如果不能对这一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明确的讲解, 学生对作品中的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言语理解就不透彻, 选录这篇文章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教师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缺失就容易造成教学效果的折扣。

(二) 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由于在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中不要求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史, 所以很多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不重视, 而且在学习中没有完整的外国文学知识体系, 这对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也是很大的阻力。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 重点停留在可能会考试的内容上, 这种学习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误区。例如, 学生都知道在考试中可能会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作者和生平以及流派有考核, 学生在学习时就把作者和流派作为学习重点, 对文学作品中表述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一带而过, 这就导致了高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改革

(一)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在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之前一定要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 让学生先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性,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 适当地为学生扩充一些课本外的知识, 并注重对比外国的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者之间的异同,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着重要意义。我们通过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习惯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在很多外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体现出来, 例如《辛德勒名单》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都能体现出来,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述烘托心理活动。通过对比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 达到教学目标。另外, 在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中还应该突出外国作家的写作风格, 比如讲解莎士比亚的美妙诗句、欧亨利的意外结局、惠特曼的热情奔放的情感等等, 增加学生的文学涵养, 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魅力。

(二) 扩大阅读量

外国文学作品一直处于我们认知的真空地带, 这不仅是学生认知的空白, 很多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认知也存在很多的误差。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 教师和学生就应该共同进行外国作品阅读量的积累, 丰富自身的文学内涵, 理解外国作家的写作特点, 形成完整的外国文学体系, 这样就能保障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结语

在苏教版的语文课本中一共收录了29篇外国文学作品, 在语文课本中所占到百分之二十六, 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 苏教版的教材中选用外国文学作品的比例较高, 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学体系。另外教材中选录的外国文学作品的作者主要是文学家, 也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等等, 也体现了多元化的教学思想。所以,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当根据这些文学内容, 用与国内文学不同的角度进行教学, 从而更好地体现这些外国文学不同的风情。

参考文献

[1]戴哲.对话: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之道[J].文教资料, 2012 (22) .

[2]冯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外国文学作品人文精神的必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3) .

[3]李明琴.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 (上旬) , 2013 (5) .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建议 篇3

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尊重国外多元的文化。文学欣赏是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在享受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在学生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努力摆脱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等与标准化评价一脉相传的教育理念。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不能只从中国传统的思维入手去考虑问题,不能将中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强加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中,用中国人习惯的理念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只能片面甚至歪曲外国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例如必修五选取了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在这篇文章中罗素阐述他“为什么而活着”的第一个原因是“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这个内容,对于在相对保守国度中成长起来的视爱情为私物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国高中生来说,如此大胆的表述并不顾一切的追求,他们是惊讶不已的而又内心向往。

这里面存在着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师应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指导学生解读。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论道:“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也可以说,中国社会注重群体生存的价值观念由来已久。”而西方人的祖先则发源于贫瘠的岛国,以渔牧业为生,大多以个体的方式应对种种艰险的生存环境,群体观念相对淡薄。到了十八世纪,源自启蒙运动在欧洲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场彻底的思想大革命,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处世态度使得西方人不依附家庭和他人,完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们张扬个性,赞美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将维护个人利益作为建立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这一切都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成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巨大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创作背景和西方的人本思想及个性解放作相关的阐释,引领学生个性化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解读,对文章的解读不拘泥于单一的主题。在以往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带有很多政治色彩,如今,时代变了,许多外国作品有更多的内涵需要我们挖掘和解读。

其次是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对马丁·路德·金梦想的解读可以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马丁·路德·金的角色中去,更好地去理解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的梦想。通过对文本的了解,学生可以预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建议学生进入作者本人的角色,那么他针对自己同胞的处境会有怎样的梦想。教师和学生的对话,除了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深入到当今时事的探讨,奥巴马再次担任美国总统是否意味着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能够彻底地实现呢?美国黑人的地位是否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呢?这些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对话的方法使教师和文本之间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深入文本之中,探讨人物形象的意义和挖掘深层的内涵,有利于实现多元的解读;开展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其积极地思考问题,并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问题的前提下,共同探究合作,并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既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也能够提高学生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再次是对中外作品进行比较。思维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都证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联想和对比认知高度发达,常常显现出从单一到综合,从一个事物到其他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从旧的境界步人新境界的思考倾向。”在中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在对比和比较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外国文化,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必修一教材中的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谈到“(青年人)应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因为“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这样的表述,在我们国家是很难弄懂的,尤其对于涉世之初的青年学生来说。在我国,什么是“最有尊严的职业”呢?很难回答。普通民众当然认为是公务员、大学教授等,而如果不从事这样有尊严的职业就可能沦落为马克思所说的“奴隶般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将中外职业选择的价值观进行对比讲解,在我国,劳动者是光荣的,职业是平等的,所谓“尊严”完全来自于从业者的内心,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怀有崇高的自豪感。这种价值选择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我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奴隶工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篇文本中,作者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对职业的一种态度,这也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值所在。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也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最后,教师要加强对文艺理论的学习与运用。鲁迅也曾言“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任何读者都带有局限于自己生活阅历的不足,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也表现得十分充分。为了纠正这种阅读状况,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解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文艺理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再也不是简单地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而是要能够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讲求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探讨。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文艺理论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文艺理论强调对于文本的分析,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项链》这一文本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文艺理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来解构文本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性的学习,来理解文本需要表达的内容。

总之,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阅读外国文学著作,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理论素养,从而加深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把握。

外国美术 篇4

1“古风式的微笑”是指___B______雕塑上的一种特征。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中世纪

2古希腊雕像《掷铁饼者》的作者是____B_____。a菲狄亚斯 b米隆 c利西普斯 d波利克里特

3古希腊雕像《持矛者》的作者是_D________。a菲狄亚斯 b米隆 c利西普斯 d波利克里特 4 “红绘式”是指___C_____的一种风格样式。

a原始洞窟壁画 b古埃及绘画 c古希腊瓶画 d拜占廷壁画 5 著名群雕《拉奥孔》是古希腊_________的作品。a古风时期 b古典前期 c古典后期 d希腊化时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三杰,指的是__D_________。

a乔尔乔内、提香、委罗内塞 b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 c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 d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7 提香是____A_____的代表画家。

a威尼斯画派 b佛罗伦萨画派 c米兰画派 d荷兰小画派

8《天堂之门》是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的青铜浮雕,其作者是_B_________。a多纳泰罗 b吉贝尔蒂 c 马萨乔 d布鲁内莱斯基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件复兴古代裸体传统的雕塑作品,是____D_____所作的《大卫》。a米开朗基罗 b吉贝尔蒂 c布鲁内莱斯基 d多纳泰罗

10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画家__________热中于研究透视法,所撰写的《论绘画中的透视》在西方美术史上颇有影响。a吉贝尔蒂 b马萨乔 c弗兰切斯卡 d波提切利 11 《纳税银》的作者是______B_____。a乔托 b马萨乔 c乌切罗 d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的作者是____D______。a乔托 b马萨乔 c乌切罗 d波提切利 13《春》的作者是_____D_____。a乔托 b马萨乔 c乌切罗 d波提切利 《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_C________。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乔尔乔内 15 《岩间圣母》的作者是__C________。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马萨乔 《圣母子与圣安娜》的作者是____C______。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马萨乔

《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_____C_____。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乔尔乔内 18 西斯廷天顶画的作者是____A______。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乔尔乔内 19 雕塑《哀悼基督》、《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的作者是______A_____。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乔尔乔内 20 《雅典学院》的作者是______B_____。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丢勒 21 《西斯廷圣母》的作者是___B_______。a米开朗基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乔尔乔内 德国文艺复兴运动中最知名的画家是_____A______,其作品(如《亚当夏娃》),将北方哥特式艺术传统与南方的古典手法相融合。a丢勒 b拉斐尔 c凡•艾克兄弟 d乔尔乔内 23《根特祭坛画》的作者是___C________。a丢勒 b卡拉奇兄弟 c凡•艾克兄弟 d达·芬奇

24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是由____B______于1585年在波伦亚创建,又称“波伦亚学院” a米开朗基罗 b卡拉奇兄弟 c凡•艾克兄弟 d维米尔兄弟 25 卡拉瓦乔是17世纪__________(国家)的代表画家。a意大利 b荷兰 c法国 d西班牙 委拉斯贵支是17世纪__________(国家)的代表画家。a意大利 b荷兰 c法国 d西班牙 17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风格雕塑家是___C________。a鲁本斯 b米开朗基罗 c贝尼尼 d卡诺瓦 17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风格画家是___B_______。a普桑 b鲁本斯 c洛兰 d维米尔 油画《劫夺吕西普的女儿》的作者是_____B______。a普桑 b鲁本斯 c卡拉瓦乔 d委拉斯贵支

30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的作者是__d_______。a普桑 b鲁本斯 c卡拉瓦乔 d伦勃朗

31油画《阿尔卡迪亚的牧人》的作者是___A______。a普桑 b鲁本斯 c洛兰 d维米尔

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的作者是__D_________。a普桑 b鲁本斯 c卡拉瓦乔 d委拉斯贵支

油画《热尔桑画店招牌》的作者是_____C______。a夏尔丹 b鲁本斯 c华托

d布歇

油画《餐前祈祷》的作者是_____A_____。a夏尔丹 b鲁本斯 c华托 d布歇

______D____被称为“英国绘画之父”,他所撰写的《美的分析》(1753)是一本至今仍然具有影响的美学著作。a安格尔 b雷诺兹 c华托 d威廉·荷加斯

1768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成立时首任院长是__________B。a安格尔 b雷诺兹 c达维特 d威廉·荷加斯

达维特是法国_____A____风格的代表画家。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38 安格尔是法国_____A_____风格的代表画家。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拉斐尔前派 39 德拉克洛瓦是法国__B_______风格的代表画家。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40 库尔贝是法国____C_____风格的代表画家。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拉斐尔前派 41 雷诺阿是法国____D_____风格的代表画家。a拉斐尔前派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42 亨特和罗塞蒂被归于_________画派。a拉斐尔前派 b浪漫主义 c印象派 d后印象派

油画《荷拉斯三兄弟的誓言》的作者是___D_______。a德拉克洛瓦 b安格尔 c戈雅 d达维特 44 油画《泉》的作者是____B______。a德拉克洛瓦 b安格尔 c库尔贝 d达维特

西班牙浪漫主义艺术的代表画家是_____B_____。a德拉克洛瓦 b戈雅 c藉里柯 d达维特

油画《梅度莎之伐》的作者是____C______。a德拉克洛瓦 b安格尔 c藉里柯 d达维特 47 油画《画室》、《打石工》的作者是_____C____。a德拉克洛瓦 b藉里柯 c库尔贝 d达维特

48油画《蒙特枫丹的回忆》的作者是_____D____。a德拉克洛瓦 b米勒 c库尔贝 d科罗

49油画《日出·印象》的作者是_______B___。a马奈 b莫奈 c雷诺阿 d毕沙罗 50 凡高被归于___D______画派。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后印象主义 51 雕塑《加莱义民》、《巴尔扎克像》的作者是______B____,他的其他代表作还有《吻》、《思想者》等。

a米开朗基罗 b罗丹 c贝尼尼 d多纳泰罗

52克拉姆斯科依是俄国_____C____(画派)的创立者。a印象主义 b现实主义 c巡回展览画派 d超现实主义 53毕加索被归于_____B____画派。

a表现主义 b立体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野兽主义 54 达利被归于______C___画派。

a表现主义 b立体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形而上 55 基里柯被归于____D_____画派。

a表现主义 b立体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形而上 56 马蒂斯被归于______A___画派。

a野兽主义 b立体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形而上 57 康定斯基被归于_____CHOUXIANG___画派。a表现主义 b立体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形而上

《阿维尼翁的少女们》的作者是_____C______。a塞尚 b马蒂斯 c毕加索 d蒙德里安

《记忆的持续性》的作者是_______A__。a达利 b蒙克 c毕加索 d马蒂斯(多项选择题)

1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其最突出的代表是________。a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b拉斯科洞窟洞窟壁画 c列文特洞窟壁画 d卡瓦拉洞窟壁画 2 中世纪基督教教堂的样式,包括________。

a巴舍里卡式 b波伦亚式 c拜占庭式 d加洛林式 e哥特式 3 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有________。

a《自由引导人民》 b《梅度莎之伐》 c《希阿岛的屠杀》 d《蒙特枫丹的回忆》 e 《荷拉斯三兄弟的誓言》 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有________等人。a马奈 b塞尚

c雷诺阿 d莫奈e 凡·高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有________等人。a马奈 b塞尚 c雷诺阿 d高更 e 凡·高 德国表现主义的两个最典型的代表团体是________。a青骑士 b形而上 c达达 d波普 e 桥社 7 二战以后,纽约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又称“纽约画派”,其代表画家有________等人。a杰克逊·波洛克 b蒙克

外国美术史小结 篇5

《外国美术简史》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了解、学习世界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的美术成就,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构建多元文化价值观。本课程对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和艺术实践能力,提高解读世界各国美术作品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通过对各期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分析, 使学生对外国美术史的发展线索、各时代的审美特征、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及特色、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评价有初步的了解, 以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为专业学习和将来从事美术创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但是对于这门基础课,学生的兴趣普遍不是很高,认识不到理论知识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加上史论课内容比较枯燥,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备课及授课过程中,就比较注意以下几点:

1.《外国美术简史》这门课,共8章40小节,却只有 18个课时,这就造成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量大,所以就要求对于这门课,要有选择的讲解。在备课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强调重点,甚至直接省去课本中不重要的内容,作为学生的自学部分,从而使学生记住重要内容。

2.这门课涵盖门类广、杂,对于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领域要深入讲解。3.作为艺术史论课程,同学们的兴趣普遍不是很高,那么在这门课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重要的。为吸引学生,要准备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且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首先对这个内容感兴趣,才能愿意去听,愿意去学。比如讲解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时,简介他的生平及轶事,使大家提高兴趣。

4.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和吸收优秀艺术精华,运用于以后的设计之中。

外国美术史---绘画艺术 篇6

原始美术及古代美术

原始美术

考点1:旧石器时代美术

1.《维林多夫的维纳斯》:1909年在奥地利发现的最著名的原始圆雕。是奥瑞娜时期的雕塑。

2.《手持牛角的裸女》:是法国塞尔洞穴崖上的一块浮雕。

3.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是人类美术史最早的绘画记录,西方学者称为:史前的罗浮宫。

4.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西班牙,人称:史前的西斯廷教堂。壁画中最突出的是长约2米的《受伤的野牛》。

考点2:中石器时代美术

1.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考点3:新时期时代美术

1.新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代表是英国索尔兹伯里城的“斯通亨奇环状列石”又称巨石阵。

古代美术

考点1: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1.苏美尔-阿卡德美术

(1)建筑:这一时期以神庙为中心

(2)雕塑:这一时期雕塑以男女神像为主,代表《萨尔贡一世头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

(3)绘画:现存的苏美尔绘画代表作是乌尔王陵出土的镶嵌画《乌尔王军旗》

(4)工艺美术:金牛头竖琴。

2.巴比伦美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伦比国王汉谟拉比的法律汇编,最具代表性的契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3.亚述美术:成就体现在建筑和浮雕上,代表作是《垂死的母狮》。

4.新巴比伦美术: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著名建筑是伊什塔尔大门。

考点2:古埃及美术

1.古王国时期:金字塔--古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雕塑:圆雕《卡培尔王子像》《书史凯伊像》

2.中王国时期

3.新王国时期:建筑代表有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雕塑代表作有《纳菲尔蒂蒂王后像》,是埃及史上最美的作品之一。

4.埃及后期:衰败时期。

考点3:古代希腊美术

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1.荷马时期:《荷马史诗》这一时期又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2.古风时期:

(1)建筑: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多立克柱式,雅典的宙斯神庙是科林斯式。

(2)雕塑:《荷犊的男子》是古风时期的代表作。

(3)陶绘:黑绘和红绘两种,此外还有东方式。

3.古典时期

(1)鼎盛初期:出色的大师米隆,代表作《掷铁饼者》

(2)鼎盛中期:以雅典卫城最为出名,卫城的中心是著名的帕特农神庙。雕塑大师菲迪亚斯,代表作是《命运三女神》。波留克列特斯代表作《持矛者》《荷矛的战士》,他著有《法则》一书,把人体的头部和身体分为1:7

(3)鼎盛后期:普拉克西特列斯雕塑作品《牧羊神》《抱幼童酒神的赫尔墨斯》。利西波斯代表作《刮汗污的运动员》,提出了人的头部与身体全长之比是1:8的标准,这成为雕塑的重要特征。

4.希腊化时期:著名的建筑物有雅典的奥林匹亚神庙、帕加马的宙斯祭坛、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灯塔(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雕塑代表作《米洛斯的洛蒂忒》《拉奥孔群像》《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考点4:古罗马美术

1.建筑: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学理论《建筑十书》首次提出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代表有罗马万神庙(罗马帝国最为壮观的神庙建筑)、科洛西姆斗兽场(又称大圆剧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凯旋门(是罗马帝国为了庆祝军事远征胜利而建的,有图拉真凯旋门、塞维鲁凯旋、君士坦丁凯旋门)。

2.雕刻:肖像雕刻代表作《奥古斯都像》,浮雕代表和平祭坛、提图斯凯旋门图拉真纪念柱。

3.绘画:主要是装饰性壁画

考点5:古代亚洲美术

1.印度美术:印度伊斯兰教建筑的“新古典主义”代表作是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有“印度明珠”美誉。

2.日本美术:平安大和绘代表作是《源氏物语绘卷》‘江户时代是日本世俗美术最繁荣的时代,称“浮世绘”,以套色木刻版画为主。浮世绘画家有:葛饰北斋(代表作:《凯风快晴》《神奈川冲浪里》他还是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一位日本人)、安藤广重(代表作《东海道五十三次》《东都名所》)

欧洲中世纪美术

1.早期基督教美术

(1)壁画《善良的牧人》《预言者像》《约拿与巨鱼》《火刑中的三个犹太人》

(2)雕塑:《牧羊人》《两兄弟的石棺》

(3)建筑:建筑样式有:巴西利卡式、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

2.拜占庭美术:典型特征:大圆顶,华丽的彩色镶嵌画。风格是高贵、豪华。代表是圣索菲大教堂。镶嵌画:在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塔尔教堂。

3.罗马式美术:典型特征是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石墙厚重,窗户小而高,内部昏暗,采光少,风格是朴素、坚实。建筑代表是意大利比萨教堂建筑群。

4.哥特式美术:典型特征是高耸的尖顶,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风格是轻盈、灵巧、高耸挺拔。典型代表是法国巴黎圣母院、沙特尔大教堂(“理性之寺院”“法兰西的卫城”)、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又名杜莫主教堂,是世界上浮雕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14世纪初刀16世纪末,文艺复兴发端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考点1:发端时期

1.奇马布埃:意大利画家,现存作品有祭坛画《圣特里尼塔的圣母像》

2.乔托: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建筑师,是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创始人,西方美术史上的“但丁”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代表作《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哀悼基督》。

3.杜乔:代表作西埃那教堂的祭坛画《光荣圣母》

考点2:文艺复兴早期

这一时期著名的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安布里亚画派、威尼斯画派、帕多亚画派

1.马萨乔:是15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奠基者。代表作有《失乐园》《纳税钱》

2.多纳泰罗:意大利雕塑家、画家,是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开拓者,被称为“文艺复兴雕塑之父”。代表作《大卫》(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件全裸体画像,它标志着希腊、罗马的人体美术传统又得到了恢复);《圣乔治像》

3.布鲁内莱斯基:建筑师,代表作是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

4.吉贝尔蒂:天堂之门,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堂之门”。

5.波提切利:代表作蛋彩画《春》《维纳斯的诞生》

考点3:文艺复兴盛期

1.达·芬奇:文艺复兴盛期第一杰出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之一)

2.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代表作品《哀悼基督》《大卫》《摩西》《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绘画作品《创世纪》(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宗教题材的穹顶湿壁画)、《最后的审判》

3.拉斐尔:意大利杰出画家,以画圣母像而著称于世,代表作品《西斯廷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大公爵的圣母》《雅典学院》《教义的争论》。

考点4:威尼斯画派

1.贝里尼: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小树的圣母》

2.齐尔乔涅:代表作《卡斯泰尔弗兰科》《沉睡的维纳斯》《暴风雨》《田野合奏》《三个哲学家》

3.提香:欧洲油画之父,代表作《神圣与世俗的爱》《酒神节的狂欢》《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尼德兰文艺复兴

1.凡·艾克兄弟: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根特祭坛画》是15世纪尼德兰文艺复兴的杰作。一种多翼式祭坛组画,主体画《羔羊的颂赞》是最为精彩的部分。扬·凡·艾克是“色彩的创新者”“油画的发明者”,是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是15世界北欧后哥特式绘画的创始人,代表作《阿尔诺芬妮夫妇像》。

2.老彼得·勃鲁盖尔: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代表作《冬猎》《收割干草》《农民的婚礼》《农民的舞蹈》

德国文艺复兴

1.丢勒:德国文艺复兴的画家、版画家、理论家,德国美术史上他所处的时代称“丢勒时代”,代表作《四使徒》《启示录》(木板组画)、《亚当与夏娃》理论著作《绘画概论》《人体解剖学原理》

2.小汉斯·荷尔拜因:德国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素描画家。

代表作品《吉斯肖像》《大使像》《亨利八世像》。

17世纪美术

巴洛克艺术风格

1.意大利巴洛克

(1)贝尼尼:17世界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建筑家、戏剧家和画家,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圣德列萨祭坛》《大卫》《普罗塞比娜的掠夺》。建筑代表作: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

2.佛兰德斯巴洛克

出现了两个画派:一是南方的佛兰德斯画派,为宫廷、贵族服务,以巴洛克艺术为主;一个是北方的荷兰画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人和市民服务,以现实主义市民主义为主。

(1)鲁本斯:代表作《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基督下十字架》《苏珊娜·芙尔曼》《瞻仰圣母》《圣家族》

古典主义艺术

1.普桑: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代表作《阿卡迪亚的牧人》。

2.洛兰:法国古典主义风景画家,代表作《帕里斯的评判》《有舞者的风景》。

现实主义市民艺术

1.卡拉瓦乔:是第一个推出17世纪现实主义大门的人,代表作《基督下葬》《圣母升天》《诗琴演奏者》《圣马太与天使》

2.荷兰现实主义市民艺术

(1)伦勃朗: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现实主义绘画巨匠。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戴金盔的人》《迪安娜》《自画像》。

(2)哈尔斯:是欧洲油画史上最早运用兼工带写技巧的画家,代表作《吉卜赛女郎》。

(3)维米尔: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代表作《倒牛奶的女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丽莎”)、《花边女工》、《琴前的妇人》。

3.西班牙现实主义

(1)苏巴朗:代表作《圣母的童年》《阿隆索·罗特列开兹的幻想》。

(2)委拉斯凯兹:代表作《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欧洲绘画史上最卓越的现实主义肖像画名作之一,被后世奉为绘画之奇迹和典范)、《境前的维纳斯》《玛格丽特公主像》《宫娥》《纺织女》

4.法国现实主义艺术

(1)拉图尔:17世纪上半叶非常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人称“夜间画”,被人称“烛光画家”,代表作《油灯前的马格达丽娜》《使徒彼得的否认》《木匠圣约瑟》

18世纪美术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又称为“路易十五世”,洛可可样式最早出现在18世纪法国的细木家具上,以精湛的工艺著称。代表人物有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1.华托:是法国洛可可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画家,代表作《舟发西苔岛》《小丑》《热尔桑的画店》《猎人形》。

2.布歇:是洛可可艺术特征最充分的体现者,代表作《狄安娜出浴》《蓬巴杜夫人》。

3.弗拉戈纳尔:代表作《秋千》《浴女》《读书女孩》。

法国市民艺术

1.夏尔丹:18世纪法国市民艺术的代表,是杰出的风俗画家和著名的静物画家,代表作 《洗衣妇》《厨娘》《小孩和陀螺》《午餐前的祈祷》《铜水罐》。

2.乌东:18世界下半叶法国最著名的雕刻家,代表作《伏尔泰像》《富兰克林像》。

19世纪欧洲美术

新古典主义美术

1.大卫:是新古典主义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是新古典主义的宗师。代表作《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

2.安格尔: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的代表,代表作《泉》《大宫女》《土耳其宫女与女奴》《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

浪漫主义美术

1.戈雅:西班牙画家,是西方美术史上开拓浪漫主义艺术的先驱,是世界艺术史上才能最全面的画家之一,称为“画家中的莎士比亚”,代表作《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查理四世一家》《裸体的玛哈》《穿衣的玛哈》

2.热里科:是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故有“法国的米开朗基罗”之称,代表作《梅杜萨之筏》。

3.德拉克洛瓦:他的创作以人民争取自由的题材、对于人物情感的深入刻画、大胆构图和绚烂的色彩为主要特征,被称之为“浪漫主义的狮子”,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标志着积极浪漫主义发展的巅峰)。

4.吕德:浪漫主义雕刻家,代表作《马赛曲》(位于巴黎凯旋门上的高浮雕)、《那不勒斯渔童》

现实主义美术

考点1:法国现实主义美术

1.库贝尔:是第一位公开自称为现实主义者的画家,代表作《石工》《画室》《筛麦子的妇女》

2.杜米埃:19世纪法国著名讽刺漫画家、油画家啊、版画家,代表作《三等车厢》《带孩子的洗衣妇》

3.巴比松画派

(1)柯罗: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风景画的代表,他提出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称为19世纪风景画创作所遵循的方向。代表作《梦特芳丹的回忆》《纳尔尼河上的桥》。

(2)米勒:19世纪法国的农民画家,巴比松画派唯一以画人物著称,代表作《拾穗者》《播种者》《晚钟》《牧羊女》。

(3)罗丹:法国著名雕塑家,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代表作《加莱义民》《青铜时代》《地狱之门》《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

考点2:俄罗斯绘画

1.列宾:他的艺术代表了俄罗斯“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苏里科夫:俄罗斯民族绘画巨匠,代表作《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罗佐娃》《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村》称为历史画的“三部曲”。

3.特罗皮宁:俄罗斯浪漫主义画家,代表作《亚历山大·普希金肖像》《花边女工》《金秀女》。

考点3:英国、德国现实主义绘画

1.英国现实主义绘画:康斯特布尔:是英国现实主义风景画代表画家,代表作《干草车》《白马》《斯特拉福特磨坊》《水闸》《英国的运河》《玉米田》。透纳:代表作《雨、蒸汽和速度》

2.德国现实主义绘画:珂勒惠支代表作《织工暴动》;门采尔被称为“在历史画中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的第一个画家”

印象主义

1.马奈:是带领现实写实主义走向印象主义的关键人物,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弗莉·贝尔杰酒吧》《吹短笛的男孩》《奥林匹亚》

2.莫奈:印象派典型代表画家和印象主义最重要的发起人之一,擅长光色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代表作《日出·印象》《睡莲》(巅峰之作)、《干草堆》、《荷兰田野中的风车》

3.毕沙罗:代表作《红屋顶》《塞纳河和罗浮宫》《手拿树枝的农家女》。

4.雷诺阿:代表作《红磨坊的舞会》《包厢》

5.德加:代表作《调整舞鞋的舞者》《舞蹈课》《舞台上的舞者》《预演》《浴盆》

新印象主义

1.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新印象主义的经典之作。

后印象主义

1.塞尚:后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刀立体主义之间的重要画家,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现代绘画之父”,代表作《苹果篮》《圣维克多山》《玩纸牌者》《有苹果和橘子的静物》。

2.高更:代表作《手捧果物的女人》《红花与乳房》《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

3.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罗纳河上的星夜》《夜间咖啡店》《鸢尾花》《麦田上的乌鸦》《食土豆者》《播种者》《红色葡萄园》(是生前唯一卖出的作品)

西方现代美术

野兽主义

1.马蒂斯:野兽主义代表人物,晚年善于用剪纸艺术书法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代表作《红色的和谐》《舞蹈》。

立体主义

1.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主义画派的主要代表,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的著名杰作。1973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为题材创作了大壁画《格尔尼卡》。版画《和平鸽》、《梦》《哭泣的女人》《朵拉玛尔像》《带鸟的步兵》

2.莱热:是法国有独创精神的立体主义画家。立体派称为“机械立体派”代表作品《三个女人》《玩牌者》《拿书的女人》《两个女人与花》

未来主义

1911年-1915年流行于意大利的现代文艺思潮

1.巴拉:未来主义代表画家,作品《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

表现主义

1.蒙克:挪威表现主义画家,20世纪表现主义的先驱,代表作《呐喊》《青春期》《桥上的少女》。

抽象主义

1.康定斯基:是俄国画家,现实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代表作《即兴28号》,所写的论文《关于形式问题》《论艺术的精神》《点、线到面》《论具体人》等都是抽象主义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荷兰风格派

1.蒙德里安:是荷兰画家,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代表作《红、黄、蓝的构成》《百老汇的爵士乐》《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俄国至上主义

1.马列维奇:是俄国至上主义的创始人,代表作《白底上的黑色方块》《白底上的白方块》

维也纳分离派

1.克里姆特:“奥地利最伟大的画家”。代表作品《吻》(装饰性壁画)、《满足》《生命之树》《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像》

巴黎画派

1.莫迪利亚尼:是意大利画家,代表作《侧卧的裸女》。

2.夏加尔:是俄国画家,后期作品自由浪漫,具有梦幻特色。代表作《生日》《我与村庄》《七个手指头的自画像》

达达主义

1.杜尚:是法国艺术家,20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达达主义的代表及创始人。代表作品《泉》《L.H.O.O.Q》(都胡须的蒙娜丽莎)、《巧克力研磨机2号》《下楼梯的裸女》。

超现实主义

1.米罗: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代表作《向鸟投石子的人》《荷兰式家具室内》《哈里昆的狂欢》《加泰隆风景》《静物和旧鞋》。

2.达利: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感》。

3.马格里特:比利时画家,代表作《形象的叛逆》《错误的镜子》《受威胁的凶手》《比利牛斯山之城》

抽象表现主义

1.波洛克: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行动绘画”的先驱,代表作《秋韵:第30号》《薰衣草之雾:第1号》《蓝杆:第11号》。

2.克兰

波普艺术

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它的精神是准确地捕捉大众文化的内涵。

1.安迪·沃霍尔:代表作《玛丽莲·梦露》。

2.利希腾斯坦:代表作《嗯,大概》

后现代主义

1.超写实主义

2.观念艺术:又称概念艺术,代表作有约瑟夫·科苏斯的《一把和三把椅子》

3.大地艺术:代表作有罗伯特·史密森的《螺旋状的防波提》、克里斯托的《山谷大幕》

4.欧普艺术:代表人是法国画家瓦萨雷里,被誉为“欧普艺术之父”,代表作《斑马》(欧普艺术流派的第一件作品)、《阿尼》《织女星》

现代雕塑

1.亨利·摩尔:英国雕塑家,他迷恋骨行,力图在骨形中表现 一种雄健、强大的生命力。代表作有《斜椅的人行》《国王与王后》

2.贾科梅蒂:瑞士雕塑家、画家,主要表现人的孤独无援和“空无”的忧伤,把线作为人的基本组成因素,刻画出瘦长、憔悴、像幽灵似的人体,代表作《行走的人》《匙型女人》《鼻子》《笼子》。

3.布朗库西:罗马尼亚雕刻家。代表作《吻》《空间的鸟》《无尽的柱》《睡着的缪斯女神》《波嘉尼小姐》

现代主义建筑

1.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豪斯的创办人。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代表作有法古斯工厂、包豪斯校舍。

2.柯布西耶: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富激情的建筑师。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

3.密斯·凡德罗:代表作是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

4.赖特:美国建筑师,代表作是1934年设计的考夫曼住宅,称流水别墅。

其他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

1.水晶宫:英国伦敦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建筑,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建筑奇观之一。

2.埃菲尔铁塔: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是巴黎最高建筑,被法国人称“铁娘子”。

后现代主义建筑

1.悉尼歌剧院:由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设计,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

2.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位于巴黎,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

外国美术作品 篇7

一、多向度的比较与分析

语文教学中,老师经常会把相关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与鉴别,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弄清某个知识点,或获得某个方面的感悟,这就是比较教学法。由于外国文学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其语言习惯和语言风格也与中国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如果能在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构思技巧及语言特点等方面多向度地引入比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如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就可以将桑提亚哥的形象与沈从文《边城》中老船夫的形象作比较。从作品的美学价值向度来看, 这两个人物形象都体现了人格之美和人性之美,但又各不相同。桑提亚哥是一位“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毁灭”的硬汉形象,他虽然84天连续出海两手空空,但是仍然要在第85天坚持出海,他先与大鱼斗,再与群鲨斗,哪怕疲惫不堪,哪怕遍体鳞伤,也不放弃。《边城》中的老船夫是一位热心尽责、好客重义、善良隐忍的老祖父形象,他守着渡船,不收渡客分文;他疼爱外孙女,为其亲事操心并被所有人误解迁怒;他怕外孙女走母亲的老路,却又不能说出,只能在心里纠结,最终在绝望中死去。两位老人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西方文化在审美方面的不同,西方文化更欣赏坚忍顽强、永不屈服的精神;而中国文化则更喜欢充满温馨的人情味, 欣赏人性的淳朴、温厚和善良。两部作品都是悲剧, 但《老人与海》在悲剧中有抗争,显得壮烈;而《边城》的悲剧则显得不能自主和无奈。

从作品的社会价值向度来看,《老人与海》是想通过老人的形象表现人类对自身充满信心、对征服一切充满信心的强者品质,意在突出人的自我存在;《边城》是想通过老船夫的悲剧,向读者展示单纯简朴、恬淡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意在反思人性的迷失,呼唤传统的回归。

再如,教学《罗密欧与朱利叶》(苏教版高中必修五)这篇课文时,可与同一专题的《长亭送别》作艺术手法向度的比较。同样是诗的形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多用大胆直白的语言、长短错落的句式、排比对比的手法来赞美伟大的爱情,表现对爱情炽烈的追求。王实甫的词曲则选择暮秋时节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意象,与人物的离愁别恨融合在一起,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凄美的意境,渲染烘托出更加沉重的离情。这一向度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明白中西方文学作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差异。

语文课堂上比较分析法的运用,能启发帮助学生打开文本理解的大门。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设计时,教师先于学生寻找可比较的对象和比较点,并运用于教学中,便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各个向度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的效率。

二、多元化的理解与生成

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多义性,这个多义性,或来自于作品本身,或来自于时代的发展,或来自于读者的体验。因此,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有见仁见智的解读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一点在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选入课本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更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差异而生发出新的含义。因此,我们不能只守住一种理解,并将其奉为经典,而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融入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多元化地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生成学生自己独特的见解。

如对《项链》这篇课文的教学,一直以来“揭露资产阶级的丑恶,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这一结论像标签一样贴在这篇课文上,很明显,这种固化的理解已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虚荣心谁没有呢?当有些思维“另类” 的学生提出这样疑问的时候,就在提醒我们老师, 文学作品的理解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定论的,单一的主题解释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即使作者莫伯桑当时真的是想通过作品告诉我们这一观点,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品中的文字去读出自己的理解,毕竟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是允许读者进行二度创作的。

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在《项链》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1.小说开头叙述了玛蒂尔德的许多梦想。有人认为,这表现了她的虚荣心,表现了她向上爬的思想。你同意吗?

2.玛蒂尔德在晚会获得成功后,小说写她“陶醉在妇女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这样说,是赞美还是讽刺?

3.玛蒂尔德决心艰苦奋斗偿还债务,小说写她 “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英雄”一词与她舞会前后的形象是否矛盾?有人认为,这正表现了她诚信、 勇敢、勇于面对现实的品质,这才是小说的主题。你同意吗?

4.小说写道:“人生多么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有人认为这才是小说的主题,你同意吗?[1]

多元开放的问题最能生成多元的理解,我们可以想象出陈老师的四个问题一定会引起课堂上激烈的争论甚至争吵,学生们给出的答案也一定会千差万别。谁对谁错、谁优谁劣的评判似乎显得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已能真正走进文本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跟作者、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他们深入思考,关注莫泊桑对小职员的生活状况及精神境界的认识,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并作出自己的理解,这才是重要的,才是语文学习的本真。萨特说:“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对象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2]阅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但长期以来,在外国文学作品文本之上建立起来的一套权威而固化的解释体系一直束缚着师生的个性与灵气,它的不容置疑和居高临下打压着学生思维的自信,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完全隔开,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像陈日亮先生这样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深入文本的问题,去生成学生自己的多元化的理解。

三、多层面的切入与调动

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关键是解读文本,如何引导并调动学生去解读文本,这很有一番讲究。黄厚江老师指出:“不同的人解读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习惯方式,解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也各有一些基本的途径。这样的习惯方式和基本途径可以提高我们文本解读的效率,但长期采用这样固定不变的方式也会僵化我们的阅读方式和解读文本的思维,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很难有新的突破。”[3]因此他主张要寻求解读文本的新途径,采用新的切入方式解读文本。新的切入方式离不开眼光独到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也是读者情感与思维的兴奋点。

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苏教版高中必修四)这篇课文,只要学生认真读一遍文本就会发现问题:敲钟人伽西莫多渴得实在是不行了,他用“像动物的咆哮的声音”、“令人心碎的声音”喊着“给水喝”,可是,“人群中是找不出哪个好心的男人或女人敢于送给那受苦受难的人一杯水”,因为“那刑台的可恶的石级被当做十分可耻和丑恶的东西,善人们是不愿意上去的”,人们不但不给他一滴水喝,反而不停地用脏物和石块瓦片扔他,用恶毒的语言骂他。只有波希米亚姑娘一言不发地走近他,从胸前取出盛水的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的嘴边”。这时,敲钟人“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明明是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换来了伽西莫多的一滴泪,为什么题目偏偏说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标题与内容的矛盾肯定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而学生的疑问必将激发他们与文本对话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如果能把这个矛盾点作为切入点的话,就一定能引导学生去探究文本的更深刻内涵。文本的最后一句是: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从结尾可以看出,爱斯梅拉达的善行让敲钟人感动流泪,而敲钟人的这滴泪水也唤醒了观众如水一样的善性,这不正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吗。

再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经典文章, 多次入选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中很容易落入既定的模式和套路。如何将传统课文上得有新意,这就须要在寻找切入点上下功夫。作为一篇悼词,文章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哀悼,二是对马克思一生的功绩作出评价。对于第一方面的内容,文章第一节介绍逝世的时间、地点及情景,行文中饱含深情,最后一节直接表达悼念之情,这是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的。至于第二方面,由于内容较多,句子较长,文字表达与母语文学作品相比有明显不同,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从两个代词“这样”入手,让学生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则很容易弄清这部分所写的马克思的功绩。第一处“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这样”指代“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剩余价值”这两个发现,是对文章3、4段内容的概括和总结。第二处“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这样”指代上文马克思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其中理论创造主要是两个发现,即3、4段内容;革命实践在文章的第7节,包括宣传和组织革命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文章第6段是过渡段。这两个“这样”指代内容的确认, 不仅帮助学生弄清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还帮助他们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有很多,它分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的各个层面上,语文老师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之前,一定要把文本来来回回多读几遍,反复推敲,认真分析,去寻找可以扩展开来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设计点,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资源的融汇与整合

对于我国中学生而言,外国文学作品无论是其产生的背景、展示的生活,还是要表现的思想,与他们都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为了让他们真正想读并读懂这些异域的佳作,教学设计时可多在学习资源的融汇与整合上下功夫,尽量让学生入其境,知其心, 明其理,悟其趣。

首先,可在背景知识上作出必要的介绍。在对母语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时,我们也强调背景知识, 但基本上限于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如果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时仍然仅仅引入这些资源,肯定是不够的,它还不能完全解决中西方文化差异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因此还必须补充文学流派与风格、文化思想与传统、宗教信仰与习惯等更加丰富的资源。如入选多种版本教材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设计就要考虑多种资源的融汇:其一,可补充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状况,亚历山大三世为加强专制恐怖统治,暴力镇压思想异端,查封进步刊物, 限制言论自由,一时间,大街小巷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这样的介绍可让学生充分了解小说创作的背景,进而走进作品生活,与作品及人物进行深度对话。其二,可补充作者的创作风格,契诃夫被称为 “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主义”,他喜欢写小人物,并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他擅长心理刻画,喜欢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用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造成特殊的幽默讽刺效果。如果学生了解了这些,那么他们也就能接受作品中夸张的人和事,也会用心去赏析这貌似“荒唐而遥远” 的作品了。再如外国文学作品的异域色彩很大程度上来自不一样的宗教情结,因为《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是基督徒,所以他借钱给朋友不为取利, 面对苦难能默默承受,在学生阅读文本前补充链接这些资源,无疑会减少学生阅读的心理障碍,更方便他们理解文本内容。

其次,可整合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书本上的文字是静态的信息,相对而言,学生更乐意接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这些动态的信息,这些信息以其直观性和生动性刺激着学生的耳目。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向来就兴趣不大,而多媒体资源的融入,必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使他们更有兴趣随着这些资源去体会作品的意蕴。中学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现成的影视资源, 它们中有些与教材文本内容相近,有些就是教材文本的同名作品,这些影视作品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更灵活的整合空间。例如在学习《辛德勒的名单》一文时,就可以先播放同名影视作品中与课文节选内容重复的片断,学生观看时一定会被深深地震撼,结束放映后,他们沉浸在剧情中,沉浸在场景中,也沉浸在人物的命运中,其学习热情也一下子处于被激发状态,他们会更认真地对照着文本,更深入地理解文字,这样的学习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影像资源引入课堂只是作为辅助,决不能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而代替文本阅读,不然,就是喧宾夺主了。

摘要: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须从多向度的比较与分析、多元化的理解与生成、多层面的切入与调动、多资源的融汇与整合等四个维度着力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日亮《.项链》“文本多元解读”的整合[J].新语文学习,2010(6).

[2][法]萨特.为什么写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思考 篇8

一、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差异表现

由于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生长环境以及发展历史等因素,这造成了东西方文学作品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是现代初中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和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教学好外国文学作品,首先应当了解和教学初中学生东西方文学作品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让初中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精髓。外国文学作品与东方文学作品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民俗风情差异。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在千百年的发展和融合之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融合了与众不同的西方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第二,地理环境差异。不同国家拥有这不同的地理环境,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也融入了自身独有的地理文化。第三,宗教信仰差异。宗教信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外国文学作品中很多都体现了其强烈的宗教信仰色彩,比如说《圣经》《巴黎圣母院》《伊索寓言》等。第四,思维方式差异。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最能影响学生理解的就是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思维方式,它与东方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外国作品时,需要重点注意这一差异。

二、充分结合外国文化进行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初中语文课堂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为初中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现外国文学作品特有的文化。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两个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展示和网络平台功能,能够有效地将外国文化中的语言特色、文学创作环境以及创作思维等要点直观的展现到初中学生面前,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热情,让初中学生在欢乐课堂学习环境中,不断地提高自身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这一优势,将其作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承载和传播媒介,将外国语文文化巧妙地、自然地、合理地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从而有效地吸引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外国文学作品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初中学生对于外国语文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培养初中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文化差异是初中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需要重点克服和掌握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帮助初中学生克服和掌握这一要点,提高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初中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初中学生能够具备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初中学生在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教学方式的外国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打开自己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运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外国的文学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初中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色、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文学精髓等。以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伊索寓言·节选》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为例:“从前有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他独自一人在大雪中走着,忽然他发现了一条即将要冻死的蛇,好心的农夫不忍看其冻死了……”,从该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对于文学寓意、思考方式和创作手法方面,东西方文学作品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外国文学作品,初中学生必须具备开放性的思维,不能够用东方的文化思维去理解西方的文学作品,而是应当学会运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外国的文学作品,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到外国文学作品的精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充分地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差异基础之上,通过结合外国文化进行教学,培养初中学生开放性学习思维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质量。

上一篇:领导带班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方案下一篇: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