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比赛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比赛

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比赛 篇1

2016年6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县高中体艺教师高校课堂比赛和听评课活动。通过一天的比赛和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驱使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不断进取。

这次听评课活动共有来自全县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四位优秀教师参加,还聘请了三位资深教师担当评委。在课堂中老师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方式不断更新,并且很贴近学生实际。职教中心教师安中山一开场的左右手游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深受学生欢迎。古浪二中教师吴峥,结合教学内容,事先准备了多幅小型国画作品,学生能更形象直观的感受画面,也能更好的理解领会教学内容。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迫切需要的。为了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革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此谈谈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会。

本次赛课的题目是《托物寄情》。在这堂课中,我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计,使教学流程更清晰;在学习方式上,把权力充分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互动中展现个性,培养能力,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我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1.导入阶段:我深知一个好的开头对一节课的重要性,因此一开始我就选了一个高中生比较敏感的话题“花语”,借玫瑰花的美好寓意来表达自己对异性的爱慕之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走进主题。2.新授课阶段:(1)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欣赏《墨梅图》时,我先问:生活中同学们见过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又问:在这幅作品中为什么作者要画成墨梅?再问:王冕这样称赞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问题设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由简到难,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快,也更愿意开动脑筋去主动的解决这些问题。(2)在解释作品时,针对不同的作品,我先向学生介绍作品作者的人生经历,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最后和全班学生一起回答。(3)在评述作品时,我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思考讨论。如:出示作品《到前线去》与《怒吼吧,中国》,介绍完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创作背景后,我抛出问题,分组让学生集体讨论解决,学生们在一阵交头接耳之后,终于总结出来作者托何物寄何情的答案。而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完全被调动起来,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4)课堂小结时,以一句“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了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3.课后拓展阶段:我选择了一个国人皆知的钓鱼岛问题,播放了几张关于国人抗日的照片,让学生在照片幽默诙谐但态度明朗的语言中欣然接受了课外作业。

本节课我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课后我听取了各位评委及赛课老师的意见,反省自己,认真总结,希望能为我以后的教学找到突破口,我认为自己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易于学生理解,我的语言有点通俗,专业术语用的太少;2.由于时间关系,课后小结有点仓促。

在赛课活动中,通过学习借鉴,我认为要上好一堂美术鉴赏课,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学习与作品欣赏并重。高中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基础知识是美术欣赏所必需的“拐杖”,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开锁的钥匙。因此,课堂中必须贯穿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以好或不好,美或不美去评述它。否则,美术欣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2、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利有弊,但针对美术欣赏课,我觉得利大于弊。美术欣赏的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以往要上好它,教师要搜集大量教学挂图和幻灯片,上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上一节欣赏课,感觉好累。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只要打开课件,课堂中需要的图像,文字,声音随时出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掌握更多的知识。

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比赛 篇2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培养审美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美术, 更加注重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与美感, 而灵感与美感的培养则需要对美术充满兴趣。所以美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而激发兴趣则要使某人对某事物产生兴趣, 这关键在于让他对某事物产生好奇, 从中受到鼓舞与获得满足感。

激发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美术, 老师应该教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 然后将其描绘下来, 这种独特的美术作品将会刺激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在当中还加入一些正确有利的评价, 那就会产生强化学生兴趣的效果。这种联系身边美术的做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感知, 进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其次, 老师还可以利用声色影像营造一个轻松的艺术氛围, 这样, 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审美观的培养奠定基础。“世界并不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学生要形成审美观就要用心观察, 付诸实践, 将美描绘出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培养学生用独特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心去描绘事物的能力。通过观察、思考, 把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融入美术作品, 也将自己对事物的情感融入到美术作品中去。要以培养一个艺术家的心态去对待每位学生, 训练他们的鉴赏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让学生用真实的心灵去感受, 充分发挥其描绘美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应该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引导学生正确辨别生活中的美丑, 多注意生活中的美, 多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 才能培养健康的思考方式, 创造出有价值、有个性、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成果, 促进社会的和谐。老师的教学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美, 提高他们的审美观。注重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 培养他们的主动创新意识。就美术而言,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相当重要, 它对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整体创造能力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学生可以在美术教育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德, 还能获得社会实践经验。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是提高创新意识的关键。首先, 学生接触事物最直接的方法是“看”, 也就是观察。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看后评, 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艺术语言和美学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解读, 挖掘他们心中的审美潜能。而且通过思想的交流, 可以丰富学生的头脑中的知识。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通过“看”, 使学生把空洞的东西变成具体的表述语言或新的艺术形式, 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和学生的思想, 完成了艺术的再创造。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就容易被学生接受了。毕竟对初中学生而言, 具体可感的实物是教学中最具有吸引力的, 它能挖掘学生的潜力, 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及群体合作的精神, 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将美术应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将美术付诸于实践。最后,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将自己的创造思维运用到实践中来, 创造出具体的艺术成果。老师在课堂中可采用奖励诱导等方式, 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即兴创作, 或者是给出抽象命题,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进行创作, 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此, 教师应该留下一定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创新, 并更新教学模式, 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的导向。比如老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等。

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1. 课外活动

上文曾提到, 让学生体验生活可有益于培养审美观,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要求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接触生活, 感受课本上没有的事物, 有利于扩大他们的视野,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课外活动的形式有:

(1) 参加户外、下乡活动。走进生活, 贴近生活, 才能感受生活的真谛。社会上各个角落里都能发现美, 所以老师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知名建筑、画展等是不错的选择。

(2) 参加比赛。创造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因为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多媒体课件

不同于传统的书和单纯的文本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集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于一体的新型课件, 它表现力强, 能将枯燥的事物表现得生动活泼, 还有音像配音效果,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 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老师可以运用Authorware课件制作软件来制作漂亮的课件, 可加入用Flash制作的动画视频, 也可链接到用Dreamweaver制作的精美网页, 这样, 制作出来的课件层次分明、功能强大、效果强烈, 让学生们耳目一新, 起到活跃课堂,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方便老师教学、促使教师积极地探索特色教学, 而且其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受益匪浅。计算机融入到美术教学中的好处是方便教学、活跃教学, 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 也为学生学习绘画提供了新的平台。计算机提供的作图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 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 而且不局限于纸张等具体绘画工具, 用法简单便捷, 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现今“计算机入百姓家”也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3. 将网络美术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导入网络美术资源, 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完备、更系统。教学中需要的素材大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并且获取, 而且速度相当快, 这使学生可以在无限大的空间里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而且不受时间的限制, 学习的范围和角度都有所扩大。当然教师也可突破知识局限性, 从中增长知识, 改变传统单向的授课模式, 从而促进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学习, 学校的教学资源往往是有限的, 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网络资源正好弥补了这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比如金字塔建筑, 学生可以上网查找任何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进而自主欣赏与评析, 然后对金字塔建筑进行再创作。另外, 老师应更新教学模式, 根据自身的授课特点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并注意在课堂中将自己擅长的上课方法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施展自己的才华, 发挥最佳教学效果, 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知识源泉与创作天堂。

参考文献

[1]贺亮.新课改形式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育论坛, 2006 (12) .

[2]常锐伦.美术学科优化教学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王保军.论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J].文教资料, 2007 (21) .

[4]成晓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J].考试 (教研版) , 2007 (2) .

[5]赵虹植.初中美术新教材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教研究, 2007 (1) .

幼儿美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发现美;表达美;创作美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77-2

在美术教育领域,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和主动想像、创造有效的途径。美术活动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孩子眼里的世界,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色彩。无论是花草树木、可爱的动物,还是小朋友身边的生活的现象,无一不是孩子所追求的对象,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教师应该用一颗童心来引导孩子来表现他们心中美好世界,我园开展了《完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活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的落脚点是要落在有效教学上和有效互动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成为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在一所具有美术特色的幼儿园中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学习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一点简单的造型技巧。这些最基本的美术教育,因此,我主要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初步收到一些效果。新纲要中指出:“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一、发现美----初步认识周围的美好的事物

美术要表达的是周围的美好的事物,美在幼儿的身边,美在每个人的周围,关键是要捕捉它。幼儿最易发现的美是环境美。在环境布置方面上,我注意采用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形象,画面栩栩如生,色彩鲜明、调和,且符合童趣。教室除了摆放一些标本,使幼儿对动植物产生了兴趣。他们常常喜欢到标本处去看一看,小鸟为什么这么美丽?松鼠为什么有一个蓬松的大尾巴?刺猬为什么全身都是刺?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试着画一画这些标本的形象。“有趣,真有趣”这是孩子们的心理话。画小鸟时,要画出它的形体美,画出它的羽毛美。画松鼠时,就要画出它的大尾巴。

一次,我给幼儿画长颈鹿时,我问他们要画好长颈鹿,首先要画好什么啊?他们回答,应该首先画好长颈鹿的身体和长长的脖子,接着画四条腿,一下就抓住了动物的主要特征。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外,我还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当孩子们把画交给老师时,我总发现他们用信任的眼光在问我:“老师我画得好吗?”于是,我接过他们的画,用肯定的笑容来回答他们。我对幼儿的作品十分珍惜,每张作品我都会找出闪光点,然后给他们真诚的鼓励并提出努力方向。孩子们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美术活动,他们对美术活动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美是幼儿不易发觉的,也是他们无法画的,但是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环境。

幼儿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教育,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瞧,孩子们听说看碟片了、听音乐了,有的孩子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教师在根据教学要求和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稍加启发、引导,幼儿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发现美。在绘画《森林里的动物》时,因为有了多媒体方法的导入,每个幼儿都画得很投入、很认真,使呆板的课堂演变成尽情发挥的地方,让幼儿能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绘画的兴趣,每个孩子的动物的色彩和花纹都不同,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用自己的意愿来发现美。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美术教育领域,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和主动想像、创造有效的途径。美术活动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孩子眼里的世界,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色彩。无论是花草树木、可爱的动物,还是小朋友身边的生活的现象,无一不是孩子所追求的对象,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

二、表达美----培养幼儿对美好的事物的表达能力

美术是用构图、色彩来表达事物的。我在引导幼儿大胆构图时,并没有一味地要求幼儿画大、画满,而是用实物或图片来演示、提醒,使幼儿知道构图时,首先要把要表达的事物的主体表达清楚。表达一件什么事情,一个什么主题。例如画人物时,原来孩子们只会画僵硬的动作,不会使人物动起来。于是,我就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动态,有坐着、站着、半蹲、跳舞、踢毽子、做操、打球等,这样孩子们画人物的动态各不相同了,富有夸张变化的情趣。

一次“手形想象画”活动的最后部分,幼儿探索了自己各种手形的变化后,接着设计了自己喜欢的手形,并进行手形的想象和添画,为了能够更形象地加以介绍,幼儿将自己设计的成果都带了上来。幼儿开始自己评价作品了因为幼儿还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孩子们在上手形画里加上眼睛、鼻子、嘴巴,把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把变成了一个怪野兽,还有的把变成了犀牛、小山羊,再加密线条,来装饰动物们的身体。

幼儿一直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画出了各不相同的图画。孩子用借形想象的方法来添画活动。想象的培养是促进儿童思维活動、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反映儿童的创造天赋,所以我们要重视儿童绘画想象力的培养。打开他们的眼界,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视野中去体会和感悟。孩子们的作品就更能表达儿童的心声。

我在引导幼儿认识对比色,即冷色调和暖色调,教师就让幼儿先在各种色卡中找出感觉温暖、兴奋的颜色,再找出感觉沉静、冷的颜色。让幼儿尝试着怎样运用冷暖色调。另外,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欣赏不同情感色彩的音乐作品,忧伤的《白毛女》情感色彩是灰色和冷色的,欢快的《迎宾曲》的情感色彩则温暖、热烈的。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就学会了冷暖色调。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有关注幼儿的理念、教育内容生活化的理念。其中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要求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教学态度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活动过程重点和之间的联系,接着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引导带动和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

三、创作美----生动活泼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

我认为,幼儿的画画得像与不像不是第一位的,而能不能生动活泼地,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才是第一位的。在绘画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总是这样要求幼儿,画得要跟老师的不一样,这样引导孩子去想象,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老师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我有时也用这种方法。如写生画《鞋子》时,我不但鼓励幼儿画真实的鞋子,更鼓励幼儿画想象中的鞋子,引导幼儿通过借形想象来画鞋子,结果幼儿的作品各不相同,鞋子变成了卡车、飞机、小动物的家,40个幼儿有40个不同的构图,由此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便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在平时我还用游戏、比较讲解、录相演示,活动范例等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引起幼儿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如:《饼干想象画》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发展幼儿想象力。老师叫幼儿边吃边画。小朋友左手拿饼干,右手握笔,然后开始啊呜地咬一口,看看饼干是不是变了样?再把手中的饼干外形大胆地画在纸上。就这样边吃边画,直到饼干吃光了,画也画好了。画好后,给这些小生命添上手脚,把他们连起来。老师请小朋友看看你画的这些饼干外形象什么?找到了就把它的眼睛画出来。可以把纸四面转,往饼干的里面或外面添加都可以。看看这些饼干的形状像什么。幼儿一直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画出了各不相同的图画。

教师不仅在主题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创作。还要在随机教育中注重幼儿想象和动手能力的发展。秋天到了东东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的路上,捡到了一片树叶,她把树叶带到了教室里,我把它放在动手发现区里,课间小朋友拿着那片叶子仔细地观察着说:“有点像梧桐树的叶子”。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抢着说。有的幼儿说像枫叶;有的说像手掌;有的说像皇冠;有的说像扇子;又有孩子说像一座山;还有的说像飞机、像风筝…… 小朋友一连串的像……,听到孩子们说的这些话,令我很吃惊,一片小小的树叶,尽能使幼儿展开如此丰富的想象翅膀。

孩子们的树叶贴画作品内容丰富有跳舞的小人,有树林里小动物的故事,还有可爱的动物。

我们还尽量为幼儿创造机会,提供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让幼儿充分表现自我。如我们让幼儿到社会上开画展、现场作画、举办环保绘画义卖活动,并参加全国级的书画作品评比。

幼儿美术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教育,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新纲要中指出:“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区里主动探索、发现学习,使幼儿获得成功和自信,促进幼儿整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志焱.学前教育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孙民从.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4-5岁中班下学期[M].武汉: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

[3] 彭兵,陈瑞华.幼儿园探究性游戏课程及活动设计[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06

[4] 周蕾.幼儿园园本教育活动设计[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2004

[6] 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美术课程教学方案 篇4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赣版:赣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绘制浓密花的生长,学生观察到观察学习习近平行绘制图像的能力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用并行形式的组织屏幕,实践与线型建模。

教学困难:束缚花朵稀疏致密,高低低,天然形态。

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

坐在课堂常规,品味稳定,用工具检查。

二,审查,进口:

生动,形象,有趣地刺激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知识。欣赏教科书:在几

幅画中的花之间有什么区别?花一排花。一朵花问题:这朵花旁边一棵树,看起来很强壮,给了一种感觉?谁会描述呢?

提出主题

三,新课:

(突出艺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和个人风格,渗透道德教育,反映教义。)

1,享受奇异的`花。

问题:他们的种类,形状,颜色给了一种感觉?答:种类繁多,颜色鲜艳,形状各异。

2,公园里的花,他们高高矮矮,稀疏密集,茂密的树叶,搭配,朝向太阳盛开的鲜花喜欢可爱的笑容,喜欢我们的孩子快乐成长。

3,享受动画,了解每朵花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花头,花茎,马赛克

4,致密花朵和叶子各种形状,什么形状?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任何形状等。

5,老师展示各种美丽的花头。

6,涂装安排:

定位:画一条直线自然,休闲,高,密的其他线,充电全屏。

钩线描述具体图像:选择单色笔,在定位线上强而光滑Tim由各种形式的花,花,枝,叶制成。

装饰:颜色,选择各种颜色涂在花叶上,使屏幕色彩丰富多彩。

线,线,线,线,线,圆和其他纹理在花和叶子。

教学意图郁郁葱葱的花。通过描绘学生使用线模型和熟练着色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通过培养的美丽,从而知道如何珍惜自然和爱自然。

第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咨询点:个性化,关怀整体,灵活多变。定位钩线来描述具体的图像装饰

五,总结:

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比赛 篇5

初 中 组

休宁县海阳二中 盛文祥

材料一:

他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图1 图2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图1:出自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

图2:图片出自安徽历史教材,文字材料出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今年是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海上综合防御作战力量。

图 A

图B

图C

图A :开国大典时人民海军接受检阅(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

图B: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首次派出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军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图为执行护航任务的战舰之一“海口”号导弹驱逐舰(选自人民网)

图C: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选自新浪军事)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今年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曾播出电视系列片《李鸿章》,一时人们对李鸿章的评论众说纷纭,下列关于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B、淮军的创始人 C、代表清政府赴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D、率清军收复新疆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及简要说明:该题以影视作品为引子,以辨析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李鸿章的主要活动的区别能力,试题结合了安徽历史相关内容,属于识记层次的要求。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一副挽联,挽联中“此日”发生的大事对中国造成最大的影响是()

A、使我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B、大大加深了我国半殖民地程度C、使我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D、使我国完全沦为殖民地国家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及简要说明:本题以邓世昌挽联的内容考查学生对邓世昌事迹的了解以及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及签订的《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的理解,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辨析能力,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

3、今年是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那么我国近代化的海军创建于()时期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中国成立前夕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及简要说明:本题以时事热点,探究中国海军发展历史,较灵活地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属于运用层次的考查。

二、材料分析题(1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图1人物是在(1分)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1分),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精神?(2分)。

2、材料一中图2 的他是谁?(1分),由于他的指挥不当,使得北洋舰队在(1分)(填地名)全军覆没。

3、材料二中图A是开国大典阅兵仪式上,新中国第一支人民海军接受阅兵的图片,请你说出它的名称:(1分);图C是今年4月23日胡锦涛主席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的图片,我国的核潜艇在此次阅兵仪式上亮相。核潜艇是第 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请写出此次科技革命中我国的其他两项科技成果: ; ;(4分)

参考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誓死捍卫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他言之有理均可)

2、李鸿章;威海卫;

3、华东军区海军;3;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其他正确均可)

考查目标及简要说明:该题以我国海军发展为主线,综合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邓世昌和李鸿章的事迹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考察了人民海军建立的史实;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我国在本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成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概括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联系时政热点,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渗透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要求。

三、活动与探究题(20分)

1、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装备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但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全军覆没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应该是:(3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启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这件事说明了:(6分)。参考答案: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考查目标及简要说明:本题主要通过对比新旧中国海军的不同命运,考查学生对其原因的探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本题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准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功

能。

2、有关中国建航母的议论,近日随着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活动又热闹起来。很久以来,航母在一些人的心中就是一尊神。据说,每当遇到麻烦,美国总统就会问: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对于中国人,更加悠久的记忆,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的“紫石英”号事件。在中国腹地的长江上,当英国炮舰同准备渡江作战的解放军发生武力冲突时,我们听到的是丘吉尔在伦敦发出的咆哮:“派一两艘航空母舰到远东去实行报复。”(出自人民网军事专题报道)。

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其他学科内容及课外知识,写一篇“中国是否该建航母”历史小论文,要求: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从史出⑵、标题自拟,300字以内⑶、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否则会扣分。(11分)

参考答案:该建(1分);我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一些国家在我国部分岛屿从事非法活动,侵犯我国领海主权,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的领海主权,需要建造航母;(3分)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拥有航母是卫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的需要,不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任何威胁,同时对国际潜在的反华势力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3分)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航母可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3分)

不建(1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还相当落后,建航母耗资巨大,我们要把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3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3分);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目前海军拥有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先进装备,可以维护我国的海疆安全。(3分)

美术新课程培训教学设计(精选) 篇6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行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美术新课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做好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选自新课程培训教材《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三章。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法》全面阐述美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本节课位于教材中的第三章,本章重点向学员介绍了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之前每节课都要进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又是为教学设计服务的,因此教学设计在本章的教学中应当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1)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和注意事项;(2)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因为参训教师都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实战经验很丰富,只是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缺乏新理念的支持,所以教学设计可能会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我把“知识和能力目标”定为:能使学员对教学设计有科学的理论认识,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审视并指导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把“过程和方法目标”确立为:能够在案例中理论释疑,能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并尽可能提高教学设计的实践技能。这是因为参加培训的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通过学习,发现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能通过合作探究,来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同时,我希望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在同伴互助、分享经验中,体会到培训的实用性、启发性和愉悦性,因此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为:丰富教学经验,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教学设计的实践技能,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因为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实际的教学工作服务的,做好教学设计可避免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提高实践技能,是教学活动的关键。

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教学设计不仅要有可行性,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来拟定更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培训之前,为了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我大约用10分钟的时间,让学员做了一份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这份调查问卷包括教师自身缺乏的知识,专业能力,培训模式等多个方面„„„„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都是中小学一线的美术教师,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态度情感各方面都发展较为充分,他们的学习目的就是希望从教育经验出发,通过本次学习能够尽快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让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认知能力,更重视培养高级认知能力,尤其是认知能力模型中最上面的四类能力。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得边学边练。

根据这样的课程理念,我决定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本次教学。学员都是具有一定知识功底、教学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他们会逐渐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学习理论来解决问题,然后任务驱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布置作业,让学员的实践技能得到提高。

学员通过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合作探究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者自己将知识和经验之间生成联系和理解,才能生成新的知识和概念性的理解。

本节课需要一中午的时间。

根据以人为本,突出学员主体地位的理念,我以案例式教学法为基础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1.案例分析——2.学员学习—— 3.学员设计——4.优秀作业赏析——5.布置作业,强化技能

其中案例分析大约要用30分钟的时间,学员学习,学员设计和作业赏析三个环节大约各用50分钟的时间,因为这是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他安排30分钟。

在阅读案例之前,我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1、案例中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哪种教学模式?

2、案例中的的教学设计所存在的优缺点。

这是两个课前收集的教学案例。一个是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设计,一个是初中一年级的教学设计。

让学员任选一个教学设计,进行阅读,并思考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一同来“会诊”,使学员对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有所察觉。并作批判性的反思,进而揭示矛盾,发现并渴望用新课程理念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阅读案例,和对提出问题的思考,组织学员进行讨论:现在的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过多,2.方法过多,3、形式花样多,通过案例分析,学员能够对教学设计有科学的理论认识,并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审视指导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这样就实现了我所制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

学员有了疑问和不解,就有了学习的欲望。这时,进入第二个环节:学员学习,理论答疑。

这个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员学习教材资源,为第一个环节所提出的问题,找到相关的理论支持。

这个环节我是安样的:先是让学员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学员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掌握了一定自学方法,这部分内容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就能够很快的了解它,掌握它。

然后详细讲解教学目标的设计,因为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应该强调学生的感知,与原有的教学目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学员原有的经验会形成某种教学定势,因此这部分内容得详细讲解。

接着引导学员学习教学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再举例讲解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举例,学员能够把已有的经验与新知识、新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加有效,也更有意义;设计这个环节就是为了让学员能够用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第2个目标:理论释疑,解决问题。

学员通过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自选课文做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方案来。具有相同学习需要的成人能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因此做好教学设计以后,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交流。为了使交流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是因为每个学段的课程标准不同,我把参加培训的学员,按年级段分成低、中、高三个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认真做好“小组研讨记录”。而我也会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随机参与到讨论中,及时引导,适时总结。

这个环节的设计能让学员迅速的将学习的新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实践技能。是本节教学重点的体现,是提高学员教学设计能力的关键。研讨交流后,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学员有了再一次修正教学设计的冲动。让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修正好教学设计以后,让每个小组评选出一到两名优秀学员作业,进入优秀作业赏析环节。

组织学员观摩优秀案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比,有哪些优点和不足。通过这个环节,让学员新的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技能。这是本次教学的难点,是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评价一个教学设计好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把它付于实施,看能否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布置的作业就是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在学校给学生讲讲看,效果如何,写出反思。

到这里,我的教学过程就结束了。

这节课的板书,采用的是课堂再现的序列式板书。这样的设计简洁明了,能系统的显示教学环节,也能再现课堂内容,同时能够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让培训课堂成为老师们解决疑难、分享经验的平台,较好地完成了新课程培训任务,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研究 篇7

一、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 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实践表明, 在美术欣赏课程中, 学生通过积极而能动地反映审美客体, 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久而久之, 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性情, 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如欣赏油画家罗中立的代表作品《父亲》, 让更多的学生产生了自省的情感力量, 进而从中感受到了中国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憨厚、淳朴、勤劳和善良的良好品质;欣赏列宾、希施金、列维坦等关注自然的画作时, 唤醒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不得不承认, 这些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内容, 引发了学生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 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美术欣赏课程也在不断深化,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美术作品产生了更加生动而丰富的内容。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 学生能逐渐透过作品的形式层面和形象层面, 品味到作品中的深层意味。从某种层面而言,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心灵的独语状态, 而是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品味出人生境界、哲理思考、民族精神等理性内容, 进而在其内心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喜悦, 同时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意识, 从而树立合理、科学的审美观念。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

(一)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建立以自由为原则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 高校美术欣赏课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法, 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甚至于有些教师更是在美术欣赏中一讲到底, 完全没有学生的参与机会, 这就造成了教师过于投入而学生非常漠然的尴尬场面, 在这种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下, 学生只会依赖教师和课本, 主体意识非常淡薄, 久而久之, 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也将不复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让美术欣赏课真正发挥应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只提供给学生学习的范围,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向去自主探索。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而且还可以启发他们的心智, 培养他们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避免滔滔不绝地讲一大堆的理论, 而要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想法, 必要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 与学生共同讨论。例如, 在上第一节美术欣赏课时, 教师可以不急于进入正题, 而应先让学生谈谈美术有哪些功能, 让他们大胆地各抒己见。这时, 学生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踊跃发言, 如美术作品可以挂在家里装饰、点缀房间, 或者缓解人们烦躁的心情, 陶冶情操等等。如果教师在这一阶段不失时机地对他们加经引导, 学生就会在无意间落入“圈套”, 从而对美术课及美术作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实际效果远比教师枯燥的讲解要好得多。

(二)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营造美术欣赏的良好氛围

众多的教育实践表明, 在高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采用直观教学,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目前, 多媒体技术以其绚烂的表现形式、生动的音画语言, 为美术欣赏课城带来了一缕春风, 不仅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美术欣赏兴趣, 可谓一举多得。我们知道,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突出自身的主导地位, 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与欣赏, 这样的教学学过往往不会尽如人意。因此, 作为美术教师, 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合力, 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 在指导学生学习和欣赏有关“陶瓷艺术”和“古代建筑艺术”的内容时, 教师可将有关资料制成课件,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情境教学。而当这些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时, 这种图文并茂的手段更加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美术的辉煌成就。此时, 教师可适时地播放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配合教学, 真正使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加大了知识容量, 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进而产生学习美术的强烈愿望。

(三) 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 激活美术欣赏课的载体

在艺术教育中, 综合式艺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整体的人格发展, 既要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 又要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然而,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艺术课往往会按照某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纵向结构安排, 忽视了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导致学科内容过于分化。现代的大学生无论是道德观、价值观, 还是艺术思维方式等都与过去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别。他们普遍思维敏捷、具有强烈的开拓和冒险精神, 努力寻求心灵的自由, 因此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说教。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其灌输某种艺术观念, 或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 还会进一步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应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 给学生提供一种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方式让相邻的两个学科之间进行互相渗透和互相演绎,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众所周知, 美术和音乐都具有感情化、性格化的审美特点, 并能互相演绎和渗透, 进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功能, 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因此, 在实际的音乐欣赏过程中,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 选择与之相适合的音乐曲目。例如, 在指导学生欣赏有关圆明园的艺术作品时, 教师可在最后一个环节切入歌曲《龙的传人》, 并与学生共同演唱这首歌,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 永永远远地擦亮眼”。相信随着歌声和旋律的蔓延,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必将得以延续, 进一步增加艺术作品的感召力。

总之, 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高尚情操和审美意识的形成, 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 努力创建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进一步陶冶性情, 真正实现美术欣赏课的存在价值。

摘要:目前, 国内高校中普遍开设了美术欣赏课程, 这对于开阔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陶冶艺术情操, 启迪智慧, 健全人格, 发展个性, 提高创新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对高校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意义及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希望通过相关论述进一步帮助广大同仁更好地进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活动, 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艺术情操

参考文献

[1]谭大为.论美术欣赏课教学[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21) .

[2]杨锚.浅谈高校美术欣赏课[J].科技经济市场, 2007 (03) .

[3]俞志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创新[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8 (04) .

[4]王惠彬.高师美术欣赏课教学刍议[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22) .

设计适合幼儿创作的美术课程 篇8

案例一:“我也想尝尝月亮的味道”(大班)

现在的幼儿都看过很多绘本,有的绘本非常适合用来创作。《月亮的味道》描述了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意思的故事:一只小海龟想尝尝月亮的味道,因为够不着,依次请来了7位小动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最后小老鼠摘下来一片月亮与大家分享。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故事中小动物们用的叠加的方法,特别适合大班幼儿来创作长形画。于是我将故事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先给幼儿讲故事,启发幼儿说出小动物用了什么办法尝到了月亮,再问:“你们想不想也尝尝月亮的味道呢?”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除了用叠加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呢?”进一步的启发,不让幼儿受限于叠加这一种办法,任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他们会使用出你意想不到的方法。(见图一)第一幅画的小作者说:“我用了板凳,正着放的桌子、梯子,反着放的桌子,又用了个梯子,最后我用大铁钩子够到了月亮,月亮真好吃,我还要带一块给爸爸妈妈吃呢。”第二幅的小作者说:“我用柜子、冰箱,再加上一个好长好长的云梯,然后我用绳子套到了月亮,我舔了一口,好甜好甜。”第三幅的小作者跟我说:“我用了5个梯子,好不容易才够到月亮哦,你猜我在哪里?”我看了半天,说:“没找到你呀,你在哪里?”她说:“那个黑黑的小人就是我啦。”我又问:“我都没看出来,为什么那么小呢?”她说:“我都够到月亮了,你在下面离我那么远,所以看不清楚啊,只能看见我的后脑勺。”第四幅的小作者说:“我用了桌子和椅子,还有梯子,还是够不着,我就坐上热气球啦,后来热气球飞不动了,我用了一段好长的胶带,把月亮粘住啦,我尝了一口,有点芒果的味道哦,我想给其他的小朋友也尝一尝,他们一定没有吃过的。”多么可爱的想法!我想,这就是幼儿的视角,是最真实也是最珍贵的,是我们成人最想倾听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一个有趣简单的故事,就激发出幼儿各种不同的天马行空的“想法”,更让他们懂得去尝试、去感受、去分享。同一个主题下的作品,虽然他们都用了梯子,用法却各不相同,画面的背景处理也各具特色;对各自作品的表述,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而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轻松表达的愉悦心情也让我收获了快乐。其实类似的绘本还有很多,那些有趣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一定会捕捉到适合我们用来创作的素材。

案例二:“美丽的鞋垫”(中班)

美术活动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参与性和动手实践性,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审美文化修养和美化环境的意识及能力,从而使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一次在帮助一个小朋友脱掉鞋子准备午睡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小皮鞋里有一双手工制作的鞋垫,特别漂亮,后来得知这是外婆亲手缝制的鞋垫。这是多好的创作素材啊!我想与幼儿一起分享我发现的美丽鞋垫。我搜集了很多手工制作的鞋垫图片,让幼儿观察鞋垫上各种各样的图案,充分感受民间手工艺品的特色。接下来,我设计了让幼儿自己制作鞋垫的环节:提供一只鞋垫的模型(卡纸做的),让幼儿做出另外一只对称的鞋垫(只需将鞋垫模型反过来,在纸上画下轮廓再剪下即可),然后让幼儿给一双鞋垫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小朋友提出来:“可不可以两只鞋垫画不一样的图案呀?”“当然可以啦!只要把自己最想画的画出来就可以啦。”我想,既然我们设计的课程是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就应该让幼儿表达他们最真实的内心感受。图二的两双鞋垫虽然两只画得都不一样,但表现出了幼儿强烈的创作激情以及运用点线面的娴熟技法,画面的构图具有一定的情节,非常有意思。活动结束后,我将幼儿创作完成的鞋垫投放到美工区域活动中,一来美化了班级环境,二来通过展示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就感,并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

案例三:“变形记”(大班)

幼儿知觉中的选择也是极具个性的,在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独立的世界。当他们共同观察一个物像时,他们能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感受:稚拙的、规整的、活泼的形状和线条,以及对物象不同部位的注意和夸张表现:写实的、图示性的表现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幼儿知觉中主动探索的精神。我们经常会让幼儿画一些人,除了画些简单的肖像画以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大师的人像作品来供幼儿欣赏和创作。特别是毕加索的一些抽象人物作品,非常适合幼儿作。我选了3幅五官形象较为夸张的毕加索作品(图三):

为了突出毕加索作品夸张扭曲的人物形象,我刻意对作品进行了黑白处理供幼儿观察,但是我在材料上作了相应的调整,用白纸、黑色油画棒来画人,用灰色和白色简单涂色,再用餐巾纸揉擦出融合的效果,然后将人剪下贴在刮画纸上,再用木棒刮画出自己喜欢的背景,这样夸张的黑白五官形象与后面刮画出的彩色背景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图四是幼儿创作的作品:

第一幅:小作者突出头部的刻画,四肢部分设计的是机器人,十分有趣。

第二幅:小作者用两只大小悬殊的眼睛画出了毕加索人物作品风格,长长弯曲的胳膊和灵活的手指动作,更使得整幅作品生动起来。

第三幅:小作者模仿毕加索的作品,夸张的五官及扭曲的形象,眼睛画得不一样大,用眼泪突出人物的情绪变化,背景颜色虽然简单,但是内容很丰富。

第四幅:小作者运用圆润而流畅的线条,将人物的身体动态一气呵成,实属难得。嘴上衔着一朵花,手上拿着魔法棒,脚下却在走钢丝。背景仅仅是一些色块,却和黑白灰的人物主体相得益彰。

幼儿美术活动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可能,教师应尊重幼儿,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并肯定幼儿作品的创造性,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这也是设计适合幼儿创作的美术课程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朱家雄,林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修订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铁梅.绘画:儿童生命活动的本能显现.美术教育研究,2012(9)

上一篇:阑尾炎讲课稿下一篇:单位出纳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