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022-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西部农村金融生态优化

[摘要]金融是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要使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就必须从农村的金融着手。但是,我国西部农村现有的金融生态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双双落后的局面。研究分析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探索西部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具体路径,对我国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生态;西部农村;西部大开发

[

一、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现状

金融生态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金融组织内部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并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所以,要分析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就必须从金融组织本身及其所生存的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西部农村的金融组织

1.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在我国西部城市中,金融市场种类繁多、管理先进、规模庞大、机构健全。与之相比,在西部农村中金融组织则呈现较大的差距。首先,城市中现代化的交易系统无法延伸到农村,使得交易手段比较落后;其次,由于缺乏竞争,导致金融产品的种类单一,特别是金融电子化产品的缺乏使西部农村农户无法享受到现代金融的便利,这主要表现在银行和证券市场两个方面。

证券市场是资金需求者进行直接融资的重要金融市场,要想推进西部农村的金融发展、促进金融制度的市场化转变,西部农村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股票发行是我国西部资本市场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在筹资总额、上市公司的数量上,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根据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证券交易网点在我国西部大多数农村中并没有设立,更不用说信托投资公司等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这种情况使得我国西部农村农户参与各种金融商品的机会变得很少,至于金融衍生品等新兴的金融工具更是从未听说,农民的货币结余就只能是存款而别无其他选择。再加之我国目前处于负利率时期,银行给予的存款利率还没有通货膨胀率高,造成农户的储蓄贬值,更是使得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不断恶化。

银行资金信贷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像外汇、结算等业务在我国西部农村银行很难见到,一般都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在贷款方面,我国西部农村银行短期流动资产贷款、生产性贷款占较大比例,长期固定资产贷款、生活消费性贷款占较小比例。在存款方面,转账结算的往来账户、异地存款、信用卡等业务很少,主要为一般性储蓄。还有西部农村银行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贷款发放比较难,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于是西部农村银行将农户的储蓄用于向西部城市发放贷款,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

2.农业保险机制不完善。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农业保险可以对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进行一部分补偿,是除了政府救助的另外一种有效的补偿方式,是农户实现收益的一个保障。但是,由于西部农村的教育水平比较低,导致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比较低;由于西部农村农户的收入不是很高,所以对保费的支付意愿也比较低。此外,西部农村地区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利因素,如赔付率较高、理赔难、缺乏政策支持等。这些因素都间接导致了我国西部农村保险市场没有进入开发状态,西部农村农业保险的产品基本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3.正规金融机构服务弱化严重。当前,我国的金融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当中。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商业银行共从西部省份的农村地区撤并了4万个分支机构,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在西部农村地区基本是看不到的,未撤并的正规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也随着撤并大潮发生了改变,对数额小、分散的农业贷款业务受理量大幅度下降。除此之外,我国西部农村邮政储蓄主要业务为吸收存款;另一家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也不考虑非政策性业务;农村小额信贷公司限于“只贷不存”,存在资金总量不足、经营风险大等问题,导致可持续发展不足,农户无法长期获得稳定贷款;而村镇银行又处于发展阶段,在西部农村覆盖面小、市场知名度低,农户还无法享受到其带来的金融服务。所以,我国正规金融机构的对西部农村的金融服务已经严重弱化。

4.金融机构运营效率低、经营风险高。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经营绩效差使得负债业务严重不足、资产业务质量低下,中间业务的收入也很少。这就直接导致了存款减少,贷款损失严重,于是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严重下降,导致农村资金严重外流。由于没有足够的存款,金融机构也不敢发放贷款,恶性循环随之产生,最终的结果是使自身存款积累较少,一旦一笔较大金额的不良贷款在当地某个金融机构出现,就会造成该地整个金融机构的系统风险。

5.西部农村金融市场“二元结构”特征明显。西部农村金融市场“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分割与并存。这种结构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一些政策,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本身自主经营的能力,使得西部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导致正规金融机构在西部农村农户中的地位下降,失去了农户的信任,从而促进了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在同样的交易成本下,正规金融机构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他们不愿意也没有动力为西部农村小规模资金需求提供服务。因此,尽管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可是需求者依然存在,正规金融机构的替代者非正规金融也就随之产生。由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风险要比正规金融机构大,他们的弥补方式通常是提高利率以获得更高的风险报酬率。虽然其利率较高,但是由于其方便灵活等优势,依然在西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可是问题在于,这些非正规的金融机构没有标准的合约、明确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管制度,同样给西部农村农户带来很大的风险。

(二)西部农村的金融组织所处环境

1.西部农村失地农户逐年增加,使得农民工成为金融需求的主体。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建设征地等其他建设征地等造成西部农村地区失地农户大量出现。农户虽然获得一定的补偿,但是失去土地使得农户的家庭收入变得更低,由于缺乏技术、教育水平较低造成了农户就业困难。因此农户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这就造成了农民工的大量出现。农民工在获得劳动收入之后,需要通过金融机构将劳动所得流入农村,这就使得农民工成为了西部农村金融需求的一个主体。

2.西部农村农户金融意识薄弱。受西部农村教育基础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他们大多数从事的均为传统的家庭种植业,盈利能力比较差,加之没有任何专业技能,他们没有办法从其他途径获得收入,所以整体收入比较低,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考虑金融方面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需求也仅限于基本的生活性消费需求,投资以及风险预防意识薄弱。因此,我国西部农村农户对于金融的认识处于底层阶段。

3.人才的欠缺。人才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可以为农村金融带来新的思想、充分发掘农村的金融资源。为了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农村就业。但是,往往由于西部农村恶劣的生存条件、不便利的交通、简陋的医疗设施等原因,导致很少有毕业生下到农村基层去进行工作,所以农村还是面临着人才空缺的问题。

4.金融政策不健全。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政策的不健全,首先表现在征信系统方面。信用制度是金融市场的基础。西部农村贷款的需求者主要为广大农户。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征信系统的不完善以及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导致贷款风险增大,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时有发生。其次表现在监管机制方面,由于监管设备的落后、交通的闭塞,使得一些惩治制度无法实施。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缺少风险管理化制度以及预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已经到了很难挽救的地步。再次表现在在法律制度方面。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缺失比较严重,使得其在发挥自己作用时缺乏法律的支持,减缓了西部经济发展的速度。最后表现在在国家政策方面。我国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国家,政府对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保护反而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发展。

5.农户资金风险较大,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户把钱存储在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以贷款的方式发放给其他需要资金的农户,这就使得农户的资金风险在无形中被放大。首先,由于西部农村农户可用于抵押的资源比较少,提供不了有效的担保,随即产生信用困境,资金的归还无法得到保障,这就造成了信用风险;其次,西部农村农户主要从事传统的种植业,生产周期比较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形成西部农村农业资金的高风险成本;再次,西部农村农户贷款的特点是额度小、笔数多但是比较分散,这就加大了管理成本。这些因素使得农户对于自己的资金失去了安全感,不愿意将资金再投放进农村,从而造成资金外流,阻碍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农村金融生态改善带来的机遇

自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针对西部农村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实行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其中的机遇。

(一)资金方面

一个重大项目的成功落实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国家为西部大开发每年拨款数千亿元,这数千亿元资金进入到西部,它的流动需要很多载体,这就为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大量产生提供了机遇。由于金融机构大量产生,必然就会产生同行业的竞争,随即进入优胜劣汰的机制,促使西部金融组织良性发展。

(二)政策方面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一直为参与西部大开发参与者提供政策优惠,例如在税收方面,在分税制改革以来,西部农村政府拥有了一定的税收权,这使得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当地金融体系进行扶持。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的兴起,为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手段。村镇银行的发展,增加了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供给,缓解了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国家在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上也给予了很多的优惠。在这些优惠政策的促使下,我们应该发掘西部农村的潜力,充分利用优惠条件,大力开发西部的资源,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动,给予西部金融生态完善强有力的支持。

(三)教育方面

西部大开发归根结底需要人才的支持。当地的金融生态环境到最后还是需要当地人民去建设、维护。只有总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使当地农户的教育水平提高,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为此,国家提供专项资金大力修建希望小学、提供优惠条件开展西部支教、鼓励大学生村官等,都是为了向西部农村注入新的血液。所以,西部农村应该抓住这些机遇,帮助一部分人先提高起来,然后以点带面,带动整个西部农村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农村本身方面

西部大开发给予西部农村资金、政策、人才大力支持,使得大量资金、人才涌入西部农村的同时也将西部农村带入到了大家的视线当中。在政府帮助西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大量的投资者来到了西部农村。他们可以利用农村本身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农家乐的发展,当地的土特产也可以得到推广,这样就会形成更多的资金流动,促进各种各样金融载体的产生,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西部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对策

(一)城市农民工作为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应当重视城市农民工金融意识的普及

西部农村农户作为西部城市农民工的主要来源,是联结西部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同时也是城市与农村信息互相传递的一个通道。目前,我们对于农民工的金融需求仍然不够重视,对于面向农民工专门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体系建设仍然不足。随着西部农村农户失地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民工便承担着为家庭提供经济收入的责任,农民工打工所得的劳动收入一般都通过汇款形式直接汇给家人;同时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他们不仅把城市的信息与技术带回了农村,因此也产生了金融需求,这就给西部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农民工受到城市大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了城市中的金融意识与思想,当他们回到西部农村时,便会成为金融知识的传递者、金融信息的宣传者,使得更多西部农村农户了解金融,从而达到城市带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目的。

(二)模仿“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在农村的使用

商务部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度,“家电下乡”销售达1亿台以上,销售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在拉动消费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家电在农村的普及率也得以提升,家电的使用率也进一步提高。“家电下乡”活动取得成功离不开政府13%的财政补贴。所以,针对我国金融产品在农村的使用以及普及,可以模仿“家电下乡”利用财政补贴进行普及。例如:给予财政补贴取代对农民贷款的贴现方法,可以使农民贷款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并且避免贷款被转移用途或者无效使用。随着普及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使资金重新流回农村,而且可以使农村的金融意识逐步加强,进一步促进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完善。

(三)政府减少干预,促进银政关系良性发展

我国金融组织并不是由市场完全决定的,政府对其的影响作用十分巨大。所以,西部农村政府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忌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随意干扰,减弱本身的管理职能,为市场主体服务,遵循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使其调节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农村金融机构本身也应该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配合西部农村政府,做农村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后盾,促进政府和银行关系的良性发展,推进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完善。

(四)改善金融组织单一的现状,大力发展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

我国西部农村邮政储蓄主要业务为吸收存款,贷款发放则比较难,而另一家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除了政策性的粮油收购、储备业务以外其他业务均不办理。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国西部农村实际上仅剩农信社一家金融机构。这就导致了竞争的不充分,使得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缓慢。为此,我国政府应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例如继续扶持和规范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信贷机构,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改善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还要根据国家政策,加速改变邮政储蓄现状,为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信贷支持路径。其次,在改善我国金融组织单一现状的问题上,切忌盲目地增加金融组织的数量,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实行土地联产家庭承包制,对于每个农户家庭,他们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生产的商品化程度,社会化程度、现代化程度都很低下。所以,针对我国的国情,我们需要的是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体系而不是单纯的商品金融。

(五)正确引导民间资金,服务农村金融发展

2012年国家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缓解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目前在西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乡镇企业借款难、贷款难的问题,温州金融改革中通过适当放松管制,正确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促使其合法化的做法,对于西部农村金融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丽水地区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更是旨在破解农村金融难题,通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建立一个多层次、低成本、广覆盖、商业运作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西部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先天发展不足,可以参考丽水采用的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措施,正确引导民间资金,为农村金融发展服务。

(六)建立、健全西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制度

目前,我国西部金融生态中仍然存在许多法律问题没有解决,法律法规的滞后已经阻碍了西部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此,推进金融法制建设,构建合理高效的金融生态成为完善我国西部金融生态的另一项基本任务。完善基本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立有关存款保险机制的法律制度,建立市场化的企业破产制度,降低金融机构破产成本,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形成产权主体多元化,消除金融产权所有制歧视的制度障碍等,使金融生态中的优胜劣汰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应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性,为维护西部农村金融生态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七)建立、健全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监管机制

金融是高风险行业,所以完善的监管机制是其发挥作用的保证。我国目前的监管机制一直秉承了全面覆盖的理念,并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延伸力度依然不够,对于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仍然存在许多空白和盲区。对此,我们应采取一定措施。首先,健全监管机制。可以根据农村金融机构在监管部门的登记备案,按照组织形式、财务制度、经营业务范围等,标准明确的制定各个分类法律法规。一方面,对在金融机构从业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在业务操作方面从法律角度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要重视行业自律、机构内部控制以及市场约束的补充和配合,将金融业的行业自律和政府的外部监管有机结合,建立起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其次,建立西部农村金融机构指标评价体系。包括金融主体意识形态指标体系、金融运行环境指标体系、金融主体主观能动性指标体系。对每个体系中的元素给予相对应的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定量分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水平。利用定量分析所得数据对其风险预警机制,更好地完善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监管机制。

(八)建立、健全西部农村金融征信系统

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完善离不开征信系统的支持。西部金融生态征信系统包括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诚信和西部农村农户的诚信。在我国西部农村农户的眼中,金融机构只是一个简单的保管箱的功能,而并不是融资渠道或者交易媒介。取现的顺利程度、资金的安全可靠程度便成为西部农村农户对金融机构的选择标准。服务设施的规范程度、营业场所的固定程度、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成为对金融机构的评定标准。所以西部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重视自身的服务质量、业务效率等,以规范化服务来赢得农户的信任,进而使得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吸收能力得到加强。西部农村农户自身的诚信建设是西部农村金融征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我国西部农村信贷投放的对象主要是农户个体经营者,但是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低,信用观念淡薄,缺乏系统、规范的账务管理与制度约束。随着我国西部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普及,银行卡已经十分普及。银行卡上记录了农户的基本信息,并且对其金融交易记录也有详细的记录,所以,我们可以以银行卡为中心建立农户征信系统,通过对其交易内容的分析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从而确定授信额度。例如:我国贵州清镇已经启动了“诚信农民”建设。通过信用评级,将农户分为一般诚信农户和一星至五星诚信农户,等级不同,得到的贷款额度和政府贴息也不同,一般诚信农户可获得5000元至1万元的优惠贷款,而五星级的诚信农户可得到20万元的优惠贷款。这样农户争相将自己的信用等级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加速农户征信系统的建立。

(九)发展中间业务,完善金融服务硬件设施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我国西部农村与外界的交往也越发密切。这就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汇兑、结算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目前金融机构盈利的又一个增长点。中间业务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增强,而且还能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但是,中间业务的办理依赖于金融硬件的完备,目前农信社不属于银联成员,网上银行业务也没有开通,电子汇兑时间长,结算手段相当不畅。交易的不方便使其丧失了大批农村的优质客户。因此,加强金融服务硬件设施迫在眉睫。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西部大开发,建立符合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清算系统,以满足西部农村农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完善。

(十)开发农村保险产品,完善农村保险机制

西部农村农业既面临着自然风险,又面临着市场风险,但是即使承担着这么大的风险,农户的收入仍然处于低下水平,农户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称。保险作为风险补偿的一种方式,同样可以适用于农业生产。当农户的收益由于市场或者自然灾害受到损失时,保险产品便可以进行补偿,这就使得农户的收益得到了保障,降低了风险的预期,改善信贷资金发放难的现状;其次由于风险的预期降低,更多的金融资本流入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降低了融通的成本。因此,农业保险的完善对于推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贡献。

四、结束语

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完善是西部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保障。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下,我们应该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条件,结合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我国西部农村实际的金融法制体系和金融生态完善措施,促使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健康发展,扎实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梁小楠]

作者:何树红 杨博 戴明爽

第2篇:把加强西部电力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撑

[摘要] 围绕西电东送这一主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和南方电网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西电东送具有重要意义。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西电东送;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策和建议

[

[文献标识码]B

[

2006年5月31日至6月7日,调研组围绕西电东送这一主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和南方电网进行调研。在8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到了广西的南宁、百色、崇左、桂林4个地市,以及重庆的北部新区、长寿区、大足县,与广西自治区、重庆市以及有关地市、区县的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广西电网公司、南方电网西电东送、重庆电力发展的专题汇报,考察了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枢纽变电站。

通过考察,我们对西电东送的运作和效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主要有三点体会: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并且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第二,西电东送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南方电网公司作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试点是成功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西电东送的重要意义

统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西电东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在生产力布局上的一个战略决策,使得资源开发利用打破了地区分割、各自为战的格局,在更大的区域内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这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电东送应当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1.西电东送是优化资源配置、东西部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

我国西部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东部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东西部之间很强的互补性,客观上要求通过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实施西电东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2.西电东送促进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西电东送使贵州走上了一条“电力强省”的道路;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云南建设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推动力;西电东送也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3.西电东送是支持东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1993年至2005年,西电送广东最大电力由35万千瓦增长到1171万千瓦,占广东全社会用电负荷的比例由2.5%提高到26.5%;年送电量由15.4亿千瓦时增长到476亿千瓦时,占广东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由3.3%提高到17.8%。西电已成为确保广东电力供应、解决能源约束问题的重要渠道。

4.西电东送是南方电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西电东送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电网和电源建设,使南方电网迅速发展起来。5年内,电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32亿元。2005年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变电容量分别为2000年的2倍和1.88倍;2005年全网装机总规模达到9083万千瓦,是2000年的1.58倍。“十五”期间,5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14.0%,2005年的全社会用电量是2000年的近2倍。

5.西电东送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结合点

在南方电网区域内,广西位于通道中部,是西电东送的电网支撑和电源补充基地,西部的云南、贵州是送电方,广东是受电方。重庆是川渝电网和华中电网联结的枢纽,并且与贵州电网相联,从外部输入电力。从1993年至2005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累计完成电量1986亿千瓦时。东部腾出市场,吸纳洁净、廉价、优质、可靠的西电,既是解决当前和今后的能源瓶颈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持西部的具体体现。西部可以通过西电东送加快能源建设,培育支柱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6.西电东送是推动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

南方电网区域与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接壤,直接面对着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按照国家的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指导方针,通过南方电网与次区域国家的电网互联、电力交易和合作开发,近期可以较小规模向周边国家输送电力,长远可以输入周边国家的能源,将其纳入西电东送范畴,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这对于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利用境外资源、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西部电力建设和西电东送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西部电力建设和西电东送在展现很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1.关于电力规划的统筹协调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电力规划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问题。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电力工业发展规划衔接仍不紧密,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时,与电力规划的协调不够,电力部门往往被动填补电力供需缺口,难以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二是电源与电网的协调问题。厂网分开后,电源与电网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部分电源无序建设,不仅影响电力规划的实施,还导致电源布局不合理。三是电力规划与上游行业规划的协调问题。在国有大矿没有形成更大生产能力前的一段时间内,小煤保大电的格局仍将存在,并将影响电力生产。

2.关于电价形成机制问题

西电东送的电价机制还不合理。西部送出电价低于省内销售电价,基本没有赢利空间,送电积极性受到影响;东部对西电电价调整空间十分有限,而且涨价后西电竞争优势也将有所下降。作为中间环节的电网企业利润空间很小,但投资需求很大,造成巨大的资金缺口,负债率不断攀升,严重制约了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3.关于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目前广东的水电装机已占到可开发容量的99.4%,预计2010年省内煤炭产量将下降到100万吨,发电用煤短缺。广西2020年前水电资源将基本开发完毕,目前已成为国内主要的燃煤缺乏省份,远期燃料来源难以落实。重庆人均保有煤炭储量也只有76吨,后备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同时,目前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西部的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能耗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比例较大,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而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率较低。

4.关于农电发展的问题

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管辖338个县级供电企业,供电人口超过1.7亿,占南方5省区总人口的73%;2005年县级供电企业售电量2119亿千瓦时,占总售电量的52%。在重庆,全市40个区市县中有农村电网的占到39个。1998年以来,通过实施两期农村电网改造,南方电网系统和重庆基本改变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简陋落后的状况,提高了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并且实现了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当前农电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期以来农村电网规划工作滞后,建设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并且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不匹配,造成部分已改造的农村电网又出现新的瓶颈,需要重复投资建设。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电网结构还比较薄弱,供电可靠性还不高,设备陈旧老化、科技含量低,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农电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三是还没有实现通电的无电人口大多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山区,地处偏远,居住分散,建设条件差,电网延伸难度大,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电源和电网的统筹规划

要强化电网企业在电力工业规划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宜授权电网企业负责其供电区域电力工业的统一规划,政府负责对规划进行审查。确立电源和电网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以电网规划引导电源规划的思路,通过规划集中体现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同时,应强化电力规划的权威性,只有列入电力规划的项目才给予核准,并要求按照规划确定的开发时序进行建设;对未经审批擅自开工的电力项目,国家不予以立项,银行不予贷款,建成的电源不予上网。在制定电力工业发展规划时,还要注意统筹考虑与矿产采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加快电源结构调整。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今后电源的发展将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大型水电、风电基地建设,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核电,合理发展天然气发电和抽水蓄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在负荷密集地区合理建设尖峰负荷电源;积极采用高参数、高效率发电机组,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其中,贵州、云南做好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和优化西部水电开发,建设坑口火电站,促进西电东送;广西重点建设路口、港口及对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稳定极限有明显提高的电源点;广东在落实好西电东送规划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核电及新能源发电,建设一批大型电源,以大代小,并建设一定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和尖峰燃气电厂。重庆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水电,加快火电建设,积极推进核电和天然气发电,特别是希望从2006年开始,将重庆列入三峡水电站的电能分配计划,每年消纳20亿千瓦时,由重庆电网统一分配、统一平衡、统筹消纳;在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建设4个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540万千瓦,与三峡电站相配套解决西电东送的调峰问题;规划建设核电站,装机4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作为市内电源建设和消纳四川水电后的补充;利用库区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库区能源产业,为移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达到安稳致富的发展目标。这些意见是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应在能源资源的统筹规划中明确加快对西部水电资源的利用,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水电建设的长期稳定的政策;给予大型新建水电站项目低息、长期贷款,减免税赋,提高西部水电竞争力,并在政策上妥善解决好环保、移民等问题。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能源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比较高,需要政府给予免税、补贴等扶持政策,降低上网电价,提高竞争力。

2.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国家的电价政策应保证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在提出电价方案时,应保证电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保证电网建设贷款的还本付息和投资的合理回报。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府监管下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和电力供应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有序地放开电力市场,强化公平竞争机制。充分考虑东西部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制定合理的西电东送电价机制,为电力市场平稳运行打好基础,促使电力企业提高效率,促进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电网

要进一步发挥大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支持电网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致力于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益。通过建设西部能源基地,实施大规模的西电东送,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电源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是电力开发中最重要的节约途径。建议国家和有关各方把西电东送长期坚持下去,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进一步提高用电侧管理的水平和效益。目前南方电网全网负荷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发电量30多亿千瓦时,等于建设一个装机60万千瓦的火电厂一年的发电量,可见用电侧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电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议各级政府从完善政策、形成合力入手,支持电网企业科学制定错峰、避峰和计划用电方案,充分考虑当地负荷特性和用户特点,切实提高用电侧管理的水平;支持电网企业进一步统筹安排电力供应和需求,削峰填谷、提高负荷率,从而提高现有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支持电网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协助政府压缩高耗能企业用电,引导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指导用户节约用电、科学用电,提高度电产值,降低单位能耗。

加快电网技术升级。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供电线路损失,未来5年南方电网综合线损率预期降低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向社会多供电50多亿千瓦时。南方电网公司在“十一五”节能降损纲要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的节能降损管理体系,建设国内技术领先的现代化节能型电网,线损率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同时,规划建设±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推广应用紧凑型输电技术,在同等输电规模的情况下,可以节约大量线路走廊的土地资源。建议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电网企业支持,促进其大力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水平。

4.加快西部电力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西南水电、煤电基地大多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在这些地方大力进行电力建设,可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官”,农电应加快发展步伐,为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为发展县域经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注入强劲的动力。一是农电发展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从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按规划办事,在规划的指导下实施农电发展,不搞不切实际的统一标准。政府要把县级电网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相适应。二是多管齐下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政府应积极支持电网企业,把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纳入“十一五”县级电网规划;南方电网规划投资约33亿元,通过电网建设解决41万户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但对没有条件通过电网延伸解决的其他无电人口,地方政府应研究利用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沼气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解决用电问题的办法,并落实具体措施。广西在“十五”期间当地农村的燃气、沼气入户率已达70%以上,其做法值得推广。三是从政策上支持建立农电发展的长效机制。国家应考虑和落实形成县级电网可持续发展的电价机制,落实县级电网建设的资金来源。加大对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对县级电网工程建设进行税费减免。

(执笔人:宁夏自治区委常委、自治区国资委党组书记项宗西;调查报告参与者<按姓氏笔画为序>: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刘其文;中共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刘洪才;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长朱保成;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林贤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

(本文责任编辑 刘爽)

作者:调研组

第3篇: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中焦点问题的社会谁知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西部民众有关西部大开发中五个焦点问题的期望、现实评价、前景预测、态度和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民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行为和态度正相关程度最高,与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的期望、现实评价和前景预测都有显著相关。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焦点问题;社会认知

作者:张 惠 戴 冰 赵玉芳 张庆林

第4篇: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赂,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任务,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上来,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和巩固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政治意义。

一、 西部大开发可以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

二、 西部大开发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最 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它必将有力地 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的蓬勃发展,

三、 西部大开发可以促进全国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 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发展、 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助于良好政治局面的形成。 西部大开发作 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可以促进全国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

四、 西部大开发可以全面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夺取和巩固政权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

五、 西部大开发可以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西部大开发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巩固作用, 首先表现在它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

第5篇: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我国西部占了国土三分之二的面积,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最多的地区,因而,其在我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如前主席胡锦涛所说,西部地区繁荣、发展、稳定,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实行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有着极其深远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跛足前行,西部大部分的国土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区域经济的理论告诉我们,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经济的总体发展效应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否则低水平的地区将会制约高水平的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从而制约全国的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事实上,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极大障碍,既制约了全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进程,又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整体统一性,对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极为不利。因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提高西部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变潜在的消费需求为巨大的有效需求,以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增强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进而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其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把西部地区具有的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投资成本低廉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利于振兴西部地区经济,更重要的是,它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我国西部地区与周边十多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聚居的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造成我国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地区,东西之间贫富差距异常之大、社会公平目标被损失太多。这种极不平衡的状态,会引起落后地区人民强烈不满情绪,激化民族矛盾,很容易演化为严重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问题乃至中国整个战略上失衡。东西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无疑已动摇了我国的稳定性目标,这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严峻现实。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国家应当把解决东西部地区差距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观调控措施逐渐缩小这种差距,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

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告别贫困,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只有这样才能让西部各民族都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整体利益和每个民族利益的一致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从自身获得的实惠中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进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稳定。

总而言之,西部大开发加快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急切要求。

首先,从我国人民生存环境角度看,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艰苦,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向自然过度索取,以致出现“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过度的垦殖与开发,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因此,只有加快西部开发,把扶贫、改善生产条件和改变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西部才能走上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道路。

其次,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必须保护环境、平衡生态、留有空间、延续时间。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河川和植被的重要发源地、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而且也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更是决定我国能否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为敏感的地区。如果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不仅使当地无法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解决我国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开发西部,只有在开发中才能重整山河,才能真正维系西部的生态平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西部地区“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从西气东输,到西电东送工程的稳步实施;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铁路、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从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西部大开发——这一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正在广大西部地区扎扎实实地推进。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稳定;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任务,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战略意义是深远而难以估量的。

第6篇: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摘要: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而人文环境的建设将是这个宏伟战略的重点和基础,也是一个难点。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人文精神缺席的西部大开发可能会落入乌托邦计划。西部大开发的难题在于“人、自然、经济”三元关系的问题,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精神需要普及化、大众化,这就需要创新教育体制,开辟社会化教育渠道。只有把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文环境建设问题处理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得以顺利展开.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人环境;意义

正文: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我国西部国土面积 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国家提出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

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在总体规划下,今年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大工程,继而循序渐进,遵循经济规律实施,避免一哄而起。

本文的“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总体的表现。从整体意义上说,人文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人文环境状况是控制西部大开发深入持久发展的瓶颈,人文环境的建设是西部开发工程大厦的社会地基也是其拱心石。把人文环境建设摆到基础性地位上来,有广泛的依据,也有其重要意义。

(一) 西部大开发中人文环境建设的历史意义

我们应当从历史实践出发,尊重历史的必然性,始终遵守历史统一的原则。从中西历史比较来看,没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创造的人文环境,就很难培植出西方近化自然科学和近代社会文化转型;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1600年-1900年之间中国却变得大大落后于西欧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停留在过去人文观念上无所事事、缺乏创新。处于中西盛衰消长之际的明代是关键时期。当时人文新陈状况如何呢?明代思想家中王阳明的影响最为著名,但他与同时代的西方人文主义大师比起来显得未免寡浅。明朝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个性化、异端化倾向颇重的思想家,但他们的思想种子最终的结局象当时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样不能形成气候。因此传教士传到中国的科学、西学终究未能很快地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森林。两相对照,我们可以说没有人文精神创新的引导及其肥沃士壤,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如果我们漠视进步的人文精神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规律,西部大开发就将步入实践的误区。

(二) 西部大开发中人文科学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万能论、科学主义都是独断论,都是违反科学史实际和科学家实践活动本性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是两种相对独立的不同学术传统,尽管二者时或平行、时或交叉、时或环动、时或渗透,但是毕竟二者有不同的对象、出发点、价值观、信念、方法、规范和模式。当有人把自然科学视界之外的东西看作无有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在掩耳盗铃式地漠视人文环境,而这种看法实际上是给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帮倒忙。设想人文不在场的局面是什么呢?只能是技术乌托邦或者什么都没有,这种乌托邦史无前例,后也无来者。也许出于某种超越智慧的安排,让人类兼有科学与人文,让科学与人文并存而互相规范、互相促进,这正是人类的福社。

(三) 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社会主体作用的重要意义

社会是有其自身独特性的存在系统,我们必须确认和发展社会主体,因为社会主体才是历史的决定性的力量源。社会主体何以有如此力量呢?又何以能发挥此种力量呢?乃是因为有人文价值系统的整合作用、纽带作用、定向作用。新思想、新思潮、新价值等对社会意识有巨大的规范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其作用力之大有时出乎意外,正是在这种作用中,社会主体得以建构、发挥作用。相比之下,再伟大的科学发现也难以直接使公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体,因此,西部大开发如果缺少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充实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体,西部大开发的圆满成功将是很难实现的。

总结:

结 语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展西部大开发中人文环境的建设,只有西部的人文环境建设好了,西部大开发才有了其发展的坚实基础,西部大开发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这才是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哈珀. 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 谢阳举. 杨振宁论科学与人文关系述评[J]. 西北大学学报. 2000年,(3).

[3] 唐纳德·沃斯特. 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4] 许通美. 美国与东亚:冲突与合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第7篇:总结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加速西部地区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急切要求;也是保持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陆地边境线占全国的80%左右;总人口约3.5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6%,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

上世纪末前后,西部地区的人口,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五省市大体相当,国内生产总值却不到东部五省市总和的40%。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尚未实现温饱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大部分也分布于这一地区。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

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战略构想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布局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同时也是党中央在新世纪对西部地区人民的一个重大政治承诺。

从2000年开始计划到2010年,西部大开发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这一战略付诸实施已经10年了。10年来,西部地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第8篇:西部大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十六大解读: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 赵承)

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说,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顺应新形势,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第三,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们就是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又着眼于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来源:新华网 2002年11月23日

中部各省区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表示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工业化和

城镇化进程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干部群众连日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表示要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进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湖北、河北、吉林等省的干部群众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为新世纪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武汉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肖小秋说,根据武汉城镇化水平发展的趋势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把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加工农业、市场农业、创汇农业、旅游休闲农业作为调整目标,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无公害鲜活农产品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一产业向

二、三产业延伸作为调整重点,努力实现特色、规模、品牌、效益的突破。

湖南、山西、河南等地干部群众认为,十六大报告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深刻阐述和新的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山西省副省长兼计委主任牛仁亮说,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占很大比重的内陆省份,山西在启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之际,将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1 和质量,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将扶持由企业自主推荐的、目前已有一定规模、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品和项目作为突破口,把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来抓,力争再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达到全国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保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湖南省农业大县宁乡县道林镇大界村党支部书记崔建湘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调整农业结构,这说到我们心坎里。大界如何更快发展,这几天村干部已经讨论出了计划:一是扩大奶牛生产;二是增加烤烟的种植面积;三是利用资源优势办好硅石厂、红枣厂等村办企业。

在工业化、城市化速率位居江西前列的新余市,当地干部纷纷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来加快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新余市市长金细安说,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新余的工业化、城市化速率,把城市作为大发展的平台来构建,创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以城市品位的提升来增强城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黑龙江省民委主任洪英华说,近年来全省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深入,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黑龙江省将按照十六大精神,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指导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色、特色经济,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地处淮河边的安徽华安达工艺品公司,是一家利用水生植物杞柳编织工艺品的民营企业,每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带动当地5万农户跃出“贫困窝”。公司总经理、全国百佳退伍军人企业家潘同春在学习了十六大报告后表示,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民营经济大有作为。我们将从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出自己的贡献。

金融时评: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第四部分论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为中国应该如何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这一道路和方向的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既符合中国的国情也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既具有后发优势也具有后发劣势,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要注意自身的特点。说到底,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当然,这个比较优势既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也包括内生比较优势。我们认为,这两个比较优势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打好的两张牌。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实际上,要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就要把握好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的界限和路径。在中国加入WTO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要素配置功能,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之间找到一个“最优折衷”,以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高的质量完成中国新型工业化这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只有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制造出中国的内生比较优势,从而走上现代意义上尤其是新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增长理论的模型告诉我们:国家的竞争表现为人力资本的竞争,人力资本在长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然而,人力资本的形成并不具有物质资本的形成所具有的特点,印度的软件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套用政治教科书上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可以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精神文明”,换句话说,人力资本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这也是我们可以借此塑造自身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原因。我们认为,没有中国的内生比较优势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真正意义上 2 的新型工业化,因为没有内生比较优势就没有真正的创新,从而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而不能形成国家的长期竞争优势。

我们在强调内生比较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外生比较优势的作用,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会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外生比较优势进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利用外生比较优势上,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增长和就业问题,进而逐步解决结构性调整问题。前一段时间,媒体上广泛讨论了如何把中国打造为“世界制造中心”,其根本方法可以算做是外生比较优势原理的应用。当然,另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改革,目的就是使其符合外生比较优势从而具有自生能力。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生比较优势的作用相对于外生比较优势而言会逐步上升。当然,这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大思路是一致的。事实上,国外转型经济学界的理论研究表明,渐进式改革是一个帕雷托累进的过程。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发展是一种“创造性破坏”。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创造性破坏”就是新演生的内生比较优势把原先的内生比较优势转化成了外生比较优势,更确切地说,是转化成了外生比较劣势。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劣势用在别人手里却可以成为优势,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道理正在于此。当然,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个道理正好体现于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国际金融报》 (2002年11月22日第四版) 课题研究:"入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

什么?

国家信息中心“入世”课题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近一年,但是我国制造业却已初步体验到了入世后国内外市场更加开放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入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什么?

加入世贸组织近一年来,我国认真兑现入世承诺,对外开放的大门更加敞开。从制造业的总体运行表现看,这一年内既没有受到进口商品的明显冲击,也没有出现外商大量进入的异常情况。与入世前的预期不同的是,从出口看,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受惠程度不高,比较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型产业短期内却受益比较明显;从进口看,原以为入世后受冲击和影响最为严重的汽车工业受冲击程度并不高,钢铁、化肥等的进口高增长却对国内产业形成高压。一年时间过于短暂,入世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随着时间推移,各产业受入世的正负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短期受益较多的产业仍然存在着长期的隐忧,甚至存在今后几年出现与入世第一年完全相反走势的可能。

机械电子行业 受益比较明显

受入世的影响,今年以来中国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国际市场环境进一步好转,从而成为入世的最大受益部门。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891亿美元,增长23.8%,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49.3%,净增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量的68.43%。其中出口952.6亿美元,增长27.2%,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约10个百分点;进口938.4 亿美元,增长20.4%,进口增幅低于出口近7个百分点,进出口一直保持顺差。从出口类别看,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类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和零附件、家用电器及零件为出口前两大类产品,前8个月累计分别出口 3 193.46亿美元、119亿美元,分别增长57%、40%。同时,发电设备、纺织机械、钟表、自行车等去年出口下降的产品,今年止跌回升。在出口的拉动下,机械、电子等装备加工行业产销形势进一步好转,1—8月,机械、电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2.7%和21.1%,产销率达到97.18%和97.72%,成为今年工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这些行业和产品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二是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一般认为,中国大多数产业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拥有低廉但质量高的劳动力价格,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凭借成本价格优势取得比较优势,而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处于比较竞争弱势。为什么入世对中国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这类资本密集型产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反而较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呢?从入世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这类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府保护程度较低。机械电子产业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引进技术、产品和资金最多的产业部门,因此,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入世前这些行业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实际保护程度较轻,加入世贸组织后调整的幅度也较小,很多产品不但具有较强的国内市场竞争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入世之后,随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能力自然会进一步显现出来。从入世后中国机电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进出口表现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即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其入世的受惠程度越高,越是政府保护的产业,其所受到的冲击越大。

第二,出口结构适应了国际分工的需要,出口受限程度较轻。客观地看,中国机电产品特别是通信设备等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正是这一技术上的差距,一方面使出口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工业化国家低端产品的需要为主;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大量的高技术产品,从而使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这一领域形成产品和市场的互补。这种互补结构,使入世谈判时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对进口中国的机电产品和通信设备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放得较宽,因此入世后中国机电产业和部分通信设备就比较快地享受到了市场双向开放带来的好处。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较多,全球化或国际化特征明显。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机电产业是外商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和行业。入世后,由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进一步接轨,市场透明度增加,更多的机电和通信设备生产厂商加快了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很多跨国公司更是计划将中国作为其全球通信设备的生产基地。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使中国机电和通信设备产业具有明显的“两头在外”的全球化(或国际化)特性。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446.2亿美元,增长26.1%,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出口增长38%,中外合作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分别增长9.7%和11.0%,成为带动机电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越是全球化特征明显的产业,由于其产业链的配置范围和方式与外部经济活动的联系越紧密,而入世无疑将改变国内外同一产业的联系方式和深度,因此,国内产业受入世积极影响的可能性将明显加大。

一部分传统产业 比较优势未发挥

我国纺织品、皮毛羽绒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依托于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在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中形成了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是我国多年来的出口大户。按理说,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应该能够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从入世后这些行业的表现看,除纺织行业表现比较平稳外,大多数行业的出口增长并不是十分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迹象。

受入世后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上述行业中,同一行业中不同产品的受惠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在纺织行业中,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特种机织物、化学纤维长丝、工业用纺 4 织制品等制成品1—7月的出口金额累计分别增长了46.4%、40.1%、36.9%、34.7%,而初级产品中的蚕丝、动物毛的出口则分别下降了13.6%和10.1%。在贱金属及制品行业中,铝及其制品、铅及其制品的出口分别增长了50.5%和19.3%,锡及其制品、锌及其制品、镍及其制品、钢铁的出口则分别下降了53.6%、20%、22%、12.7%。

从入世的角度看,我国一部分传统重点出口行业的预期效应之所以未能转化为现实,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入世前纺织、服装等传统重点行业对部分国家的出口长期呈两位数增长,致使其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基数和低需求弹性制约了入世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二是谈判时发达国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市场开放的条件较为苛刻,入世后虽然取消了对部分产品的配额限制,但最终取消配额限制还有一个协议规定的过渡期。根据中美协议,我国承诺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数量的年增长率不得超过7.5%(毛纺产品为6%),否则美国可以单方面采取提高关税、设置配额等保护性措施。根据WTO规则中的“双边谈判多边适用”原则,其他成员也可以使用这一协议中的内容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而近年来我国对部分国家的出口是呈两位数增长的,这一约束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钢铁化肥等行业 产品进口增长快

入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初期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减让进口关税的影响。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于2002年1月1日大幅下调了5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降低到12%。由于关税上限是约束性的,实际关税水平比承诺的关税水平要低一些,且关税降幅不同,有些行业或产品承受的压力较大。二是取消非关税措施的影响。按照入世承诺,中国自2002年1月1日起取消了钢铁、腈纶、涤纶、聚酯切片、化肥、部分轮胎等产品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到2005年将取消所有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在五年过渡期间,保留的部分产品配额也都明确了基期配额量和增长率,由于基期配额量较大且增长率高,配额的保护作用大大弱化。受此影响,入世后钢铁、化肥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异动迹象,而备受关注的汽车行业则因种种原因避免了入世初期的进口冲击。

自去年以来,国际上刮起了一阵限制钢材进口的风潮,引起了各国反倾销、进口限制的连锁反应。2002年3月20日美国紧急提高钢铁进口关税的“201条款”正式生效。根据这一方案,美国对钢材、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至30%不等的关税。美国启动201条款以后,欧盟、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纷纷采取了临时保障措施或者进口限制措施,而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又大幅度降低了钢材进口关税和取消钢材进口限量登记等非关税措施,从而使一些钢材出口国的大量低价钢材涌入国内,对国内钢铁产业形成巨大的冲击。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钢材钢坯的进口量为491万吨,仅3月份就达到267万吨,创最近几年来的历史最高记录;与此同时,出口量却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出口仅119万吨,同比下降33.89%。钢材的进口高增长和出口的大幅下降,致使我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今年一季度钢材价格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200—300元/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库存和产成品资金增加,实现利润下降43.86%。为保护国内钢铁产业,中国按照世贸组织规则采取相应措施,决定自2002年5月24日起180天内,对普通中厚板等9类48个税号的进口钢铁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的临时保障措施,同时对原产于与中国签有双边钢铁贸易协议的三个非WTO成员————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钢材实施进口限定数量管理。但是,实行临保措施后,境外资源对国内市场仍然保持高压态势。据海关统计,

5、

6、

7、8四个月份全国分别进口钢材209万吨、235万吨、255万吨和25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3.7%、58.8%、49%和48%,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目前除不锈钢板、硅电钢、普通条杆、无缝管外,其余5个品种钢材的进口量都超过了各自的限制数量。由于临保措施11月24日到期,之后一个月进口钢材不再受临保措施限制,且临保措施只适用于钢材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不受临保措施限制,再加上按规定进口份额 5 不超过该种产品进口总量3%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产品不适用临时保障措施,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与中国签有双边钢铁贸易协议,双边协议列明产品不适用临时保障措施,因此,下半年我国仍面临关税减让、取消限量登记的问题,境外进口压力仍然沉重。

我国是世界化肥消费第一大国,化肥进口量最高时曾达世界化肥进口总量的30%左右。目前,我国进口的化肥品种,主要是钾肥、磷酸二铵和复合肥等。由于今年以来几个化肥品种的准入量基本用足,钾肥进口又没有限制,因此国内化肥市场受到的冲击程度并不亚于钢铁行业。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中国累计进口肥料122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6.6%,累计进口金额16930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8%。其中,化肥累计进口608万吨,增速高达81.5%,累计进口化肥金额981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6%。作为支农产业,我国化肥是微利行业,近几年几乎没有利润(现有34.1%的企业亏损),在进口高速增长的压力下,今年前八个月国内化肥行业的产销及利润增长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回落,生产经营形势进一步恶化。另外,据世界化肥协会(IFA)报告分析,今后几年国际化肥市场仍将供大于求,如果不能较好地把握调控手段和采取相应的政策,进口化肥势必对国内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

从产业成熟度、市场开放度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判断,汽车工业应该是入世后受冲击和影响最为严重的产业部门之一。但是,实际的运行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今年1—8月,全国累计生产轿车63.3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1%,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率达到4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进口车销售量增长不足10%,和去年入世以前的比例大体持平。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被压抑许久的需求,在进口车价格没有任何下降趋势的时候,呈现出爆炸性释放。有关机构曾测算,去年国内的短期等待人群就有5万人左右,这5万人的消费欲望已经在今年前两个季度消化完毕,而且几乎90%以上的消费者都购买了国产汽车。二是入世以来由于国家仍然执行严格的进口车配额的限制,中国汽车行业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还有3年左右的过渡期,再加上其他种种客观性的原因(如批文涨价等),因此,虽然关税降幅较大,但进口车未出现预期的大幅激增。但在这两方面的因素淡化之后,汽车行业受入世冲击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出来,国内汽车行业仍然面临产业损害的潜在威胁。

少数出口行业 产品价格下降

受美元贬值和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影响,今年以来,中国重点出口行业产品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中、高技术产品类出口价格的下降更为明显。这说明,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中国制成品出口价格的负面影响并未因入世而得到缓解。在海关统计的13大类出口制成品中,有8个类别产品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这些产品有一部分恰恰是今年出口增长较快的行业。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织物制手套、帽类产品累计出口数量分别增长18.3%和27.2%,但金额仅分别增长7%和12.9%,从而造成单价分别下降9.6%和9%。从电子行业中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彩电业来看,2002年前8个月中国共出口彩电1095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54.8%,但出口单价却由上年8月的118.6美元/台下降到今年8月的116.7美元/台。由此可见,入世后中国出口增长主要是数量增长拉动的结果,出口效益的改善幅度大大低于数量的增长幅度。

从1—8月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看,在海关统计的11类制成品中,除两类产品的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外,其他9类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入世的角度看,促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关税下调,使进口产品的价格相应下降,剔除这个因素,进口产品的利润相对于出口产品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进口商因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明显低于出口的损失。二是入世后,为抢占中国市场,国外生产、经销商采取了低价销售的市场战略,并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威胁。

从出口价格变化的趋势上看,中国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市场,都是极具竞

6 争性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上,价格竞争仍然是竞争的主要形式。对大多数制成品国际贸易来说,中国基本处于供应链的末端,不论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服装还是属于高技术产品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中国由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严重依赖外国的技术创新,赢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即使是那些中国企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高技术产品,也大都属于这两类产品中的低端产品,无论从质量、性能、技术创新和外观设计都与发达国家甚至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经济体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出口产品价格处于低档位,与一般的制成品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在出口产品结构不能完成升级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价格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仍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从进口价格的变化情况来看,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技术、资本货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一半以上以出口为目的的加工贸易进口大量来自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对发达国家进口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和升级,形成垄断价格的可能性就越大,价格的走势将随竞争格局的演变而变化。 贸易摩擦增加多 反倾销全面启动

我国自1996以来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从1979年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在欧盟被反倾销起,截止到今年4月,已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494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额150多亿美元。入世以后,国际市场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居高不下,从温州打火机欧盟遇阻事件,到号称“入世第一战”的钢铁临保措施的出台,再到DVD专利纠纷以及针对中国纺织品、农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等非关税贸易摩擦,都昭示出WTO对于中国来说,机遇是潜在的,而挑战则是现实的。在贸易伙伴滥用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时,为减轻贸易摩擦对国内产业的损害程度,中国政府在不打折扣地履行成员义务的同时,于2002年1月1日开始施行《反倾销条例》。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四个月里,中国反倾销案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入世后中国与WTO成员贸易摩擦不减反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国际角度看,全球经济明显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尤其缓慢,特别是去年,全球贸易发展放慢,而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保护就容易抬头;二是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高关税下降,关税已不再是主要的贸易障碍,非关税措施必然增多。三是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歧视性政策。 来源:《经济日报》

东部如何“更快一些” 从沪苏代表发言

看东部发展动向

听过江泽民同志作报告,来自苏南昆山的十六大代表张雷很兴奋。两年前,江泽民同志到昆山视察,曾鼓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号召“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张雷说,一定要按照大会精神,抓紧、抓牢、用好机遇,以开放推进工业化进程,争取3年内使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事实上,不仅张雷,许多来自东部“有条件的地方”的代表,都早已或正在着手考虑“率先”问题。透过他们的思考,能够触摸到东部热烈跳动的脉搏。

胡茂元想“走出去”

胡茂元代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作为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

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0%的国有大型企业总裁,他想的是:如何从前期“引进来”战略而转向“走出去”。事实上,作为上汽集团,已经在慢慢迈出,先是零部件“走出去”了,前不久,又以10%的股权参与了通用收购大宇的重组,开始了资本的全球化运作。“这还远远不够。”胡茂元说,“今后要寻找多种机会,在世界级的范围内寻求重组,在全球性的范围内,一定 7 要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壮大中国经济的实力。”

李良园看“长三角板块”

李良园代表,上海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在他看来,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的长三角经济带,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更强的经济龙头地位。其实,“长三角板块”近年来崛起速度惊人,跨国公司纷纷在此安营扎寨,产业资本相继驻足。李良园认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全球六大城市群之一。按照规律,城市群与产业带密切相联。“长三角应该作为一个区域概念,抓住未来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利用世界产业转移,做大做强。”他说,“这也是上海能否建成制造、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关键。”

蒋定之“为基层多鼓掌”

蒋定之代表是无锡市委书记。他先给记者算了两笔“账”。第一,是13年间,无锡出现了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两个10倍”;第二,是无锡用20年时间基本实现了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接着,蒋定之话语一转谈起了改革创新:“无锡还要有新局面,改革需要有新突破。”怎么突破?“改革的办法来自基层,改革的主体来自基层。要多依赖、多支持基层群众,吸收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他强调说,对于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创造力,多鼓励,多支持,多鼓掌,就是对改革的最大支持。

胡鋐亮说“产业群”

胡鋐亮代表,是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副总经理。如何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他认为,“要抓住信息产业的核心,这样可由点成链,由链成片,形成强大的产业群效应”。他举例说,像软件业中的芯片制造,就涉及三大类:从上游看,一是为设计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二是提供设计工具的企业。从下游看,吸引封装、测试两大类公司。不仅如此,还有外围的一大片企业,比如为上游企业再配套服务的试剂工厂、高纯水技术工厂、设备维修公司等等。“点—链—面,整体看就变成了一条‘龙’,一个地区也就生龙活虎了”。

沈文庆忙“科企联姻”

沈文庆代表是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科技,”这句话他最爱听,也最常说。他所在的科研院所,现在已开始把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的研究放在第一位,与支柱产业“联姻”,解决其技术改造问题。据沈文庆透露,他们与电气集团首期就签订了金额达5000万元、涉及14个项目的合约,第二次又签订了8000万元,涉及19个项目。当然,不仅支柱产业受到沈文庆他们的青睐,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同样也备受器重。“就算是小商品,如果注入高科技,同样可以产生大效益。”

张卫国要创“惟一”

张卫国代表是江苏镇江市委书记。镇江如今被划入“苏南板块”,他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有了发达地区的鼎鼎大名;担忧者,镇江这个“小老弟”如何赶超“老大哥”?“我们的想法是,实行错位竞争,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他说,“能争第一就第一,不能当第一就创惟一。”争第一,欲通过集聚资本、人才、技术来实现超常规发展;创惟一,就是做足生态、沿江港口、旅游和区域发展文章。他们的口号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2002年11月19日第二版) 专家: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十大战略 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教授前瞻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战略。

(一)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

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俞教授提出了严重警告: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 8 再可持续,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毁掉了太多太多独具特色且弥足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大熊猫和红树林。

历史上形成的风景名胜区和划定为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固然需要保护———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但俞教授认为,这些地区只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几或百分之十几,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而城市中即使达到30%甚至50%的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相反,在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乡土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维护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

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包括: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几乎没有幸免,结果———许多动植物无处安身;截弯取直———事实上,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且尽显自然形态之美。

河流是地球上唯一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也是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而当所剩无几的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又不惜工本拦河筑坝,以求提高水位、美化城市———此举有许多弊端。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自然的动人之态。其它对待河流之态度包括盖之、填之和断之,则更不可取。治河之道在于治污,而非改造河道。

(四)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如: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

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逐渐变小,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不合理地规划城市,导致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是中国大地景观的一大特色,而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防护林体系,则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全国范围内目前已启动了十大生态防护系工程,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俞教授指出,这些国土生态系统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一些沿河林 9 带和沿路林带,往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因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而被伐去。一些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原有防护林网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

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保留原有防护林网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

(六)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熟悉国际城市发展情况的俞教授说,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追求。

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似乎并没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示,而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核心。

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行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的把握,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七)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单位制是中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围墙中的绿地往往只限于本单位人员享用,特别是一些政府大院、大学校园。对此,俞教授有自己的见解: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影响、大工业社会形态很不发育、对围合及领地的偏爱等原因,形成了开放单位绿地的心理障碍。而现实的安全和管理等考虑也强化了绿地的“单位”意识。但现代的保安技术早已突破围墙和铁丝网的时代。事实上,让公众享用开放绿地的过程,正是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公共意识的过程,在看不见的保安系统监护下,一个开放的绿地可以比封闭的院中绿地更加安全。

(八)“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

公园概念至今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公园设计、建设与管理中。设计者挖空心思,力图设计奇景、异景;建设部门花巨资引种奇花异木,搭建假山、楼台,甚至摆放各种娱乐器械,以此来吸引造访者。公园的管理部门则以卖门票为生,“以园养园”。这实际上是对公园性质的误解,是把公园同娱乐场所、主题公园和旅游点混为一谈。

在现代城市中,公园应是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工业化初期的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内,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这意味着城市公园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就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

(九)“溶解”城市,保护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中国城市扩张模式以及规划及管理方式上,农田实际上很难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存在。从总体规划和审批开始,城市就是一个边界明确的土地利用单位,凡是进入城市边界的,所有土地便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当然还包括绿地系统。农田则迟早被征用,城市中是不允许有农业用地的。

随着网络技术、现代交通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也在“溶解”。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 10 田渗透入市区,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

(十)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俞教授对这样一种现象持反对态度:不惜工本到乡下和山上挖大树进城。虽然中国大地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乡土植物区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见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来自异地。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城市建设者和开发商普遍酷爱珍奇花木,而鄙视乡土物种;二,缺乏培植当地乡土植物的苗圃系统。改变前者,有赖于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改变后者,则需要前瞻性的物质准备。因此,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应作为每个城市未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战略。

俞教授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生态基础设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这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 50年—100年进行规划和投资。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

此外,建设生态城市不能急功近利。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建设决策者,只是忙于应付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问题和街头巷尾的交通拥堵问题。应研究长远的大决策、大战略,哪怕是牺牲眼前或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更持久和全局性的主动。因为只有这样,规划师才有他的尊严,城市建设和管理者才有其从容不迫,城市的使用者才有其长久的安宁和健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11月18日第十一版)

第9篇: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反思

(2009-09-25)

西部的发展,重要的不仅是要有资金(和80年代比中国现在已经是不缺资金),而且是资金的获得方式。 西部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新的经济部门,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太空经济、海洋经济、旅游业、物流业、广告业、文化产业、休闲会务业、教育业、保健养生业等等。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的发展制造业的新路。

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在1979年从沿海地区开始的。1999年开始的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则是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减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十年后的今天,可以看到这一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西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4%,比全国平均高1.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4.4个百分点;一批内地新涌现的明星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南宁等,其耀眼的程度不亚于沿海的深圳、厦门;神木等偏远地区的小县城,一跃跨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逐步加快,从1999年的7.3%,提高到2007年的14.5%,2008年也达到12.4%,高于全国的总体水平;人均收入的增长,至少可以说基本跟上了全国的平均速度,没有使东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是少见的。

和大部分先发展国家的,依靠私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试错的发展道路不同,中国是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制定产业政策,发挥后发优势,依靠政府有效地集中使用有限资源,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和战略产业,为外资和民间私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同时,开展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学习。

寻租现象和腐败普遍

这一模式很快地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果,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避免了市场试错的弯路,中国的GDP持续30年的高增长,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大,贫困群体迅速减少;但其负面影响是分配过于向政府倾斜,政府持续垄断大部分资源,寻租现象和腐败普遍,不公正的收入差距扩大,污染严重,精英以外的普通老百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与感和分享感较低,社会成本在越来越高。

西部大开发的成绩和问题也正典型的反映了这一发展模式的成绩和问题。中国的西部地区,地处中国的上风上水(有人说是中国之肾),有多种不同文化的原住民,是中国的水源、气源、矿源,也是中国社会和谐和安全的敏感点。西部大开发中,比起东部,更迫切地需要尽快克服和消除中国发展模式中的负面问题。笔者认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反思的:

一是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现代化也不一定要在每一个省区,每一个地方都一定要经过一个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但过去的西部大开发十年,基本沿用的是全面发展工业的老思路。从1999年到2008年,西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2.9%提高到42.1%。西部和中国的整体结构越来越相似。今后如继续走这条路,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

西部地区既是中国的水源,几条大江大河的上游,又是中国的严重缺水地区,从整体来说是不适合大量人口密集性居住的,是不适合聚集大量人口来形成工业的规模经济性的。比如,陕西神木县城20万的人口现在每天缺水3000至5000吨,这可能不是要靠寻找更多的水源来解决(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是要靠减少本地的居住人口来解决。但较少的城镇人口,同样可能组成为现代化的矿区和旅游提供各种必要的有效的服务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和矿区,生活,生产和旅游服务所需要的各种工业产品,完全可以从沿海的制造业基地生产,通过现代化的物流渠道,最有效,最方便地及时送到西部的各位客户手中。 不同于东部的发展新路

二是西部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就业不等于只有发展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三块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发展西部,不是要改变这一格局。三大基地的制造业的升级,不等同于要把它的现有的制造业转移到内地。而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通过在原有地区的技术升级来实现的,特别是带有污染的冶炼业,更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措施,消除污染。

那些可以需要转移到西部的一部分,必须有更大的综合成本优势,而不仅是便宜的劳动力和地价。如重庆成都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可能是长三角通过长江的延伸;北部湾地区,是珠三角的延伸;内蒙等地是渤海湾的延伸。这样才能使西部的制造业继续保持东部的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的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性,具有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全世界所需的制造能力是有限的,制造业所能容纳的就业机会更是有限的。西部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新的经济部门,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太空经济、海洋经济、旅游业、物流业、广告业、文化产业、休闲会务业、教育业、保健养生业等等。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的发展制造业的新路。

三是西部未来的富裕,除了要增加就业机会外,可能也离不开现有的西部人口部分向东部迁移。雨水稀少的地区,地震和各种自然性灾害的多发地区,是不适合大规模的人口聚集的。西部的大发展,不能忽视这些自然条件的制约。笔者在若干年前到甘肃夏河拉布伦寺的道中,经过一些村镇的集市,为这些地方有这么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感到震惊。这是靠近黄河的上游,一年没有多少天下雨的地方。这些年轻人的未来可能是在东部沿海,而不是在他们的家乡。

在好莱坞的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美国梦曾是美国内地小镇的演变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小镇中的年轻人前往纽约,洛杉矶等地寻求自己未来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给大部分的中国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实际的变化。但奇诡的是中国梦至今还没有成为中国媒体、中国影视的一个主题,反而在不久前发生的韶关玩具厂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却是西部年轻人向东的寻梦过程变成了一个梦魇。

四是收入分配要有有利于西部发展的新结构。和国内一些学者常说的制造品的利润分配是向研发和行销这两端倾斜不同,近几年在世界市场上更经常地看到的是利润分配向资源国(如石油开采国)倾斜。中国西部现在已经是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生产地,占全国已知天然气储量的64.5%,水力资源蕴藏量的82.5%,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多的地方,也是世界仅有的高原原生态地貌,另外,还没有勘探的地方还占很大的比例。西部是否可以发展成就像澳大利亚(澳洲),和巴西一样,以资源开采,和为资源开采服务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通过资源开采公司所有权的收益,资源税的地方分成,为资源开产服务的产业的发展,等等,来获得良好的地方收益,并刺激资源开采业,和资源开采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地方的资源优势。 输血机制变为造血机制

五是应该逐步提高西部地区本地原住民对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与权和分享权。新加坡是1965年才建立的新国家,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多种民族,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但通过提高各族群对发展的参与权和分享权,成功地化解了六十年代时一度尖锐的族群冲突。在80年代中中国学者王小强,白南生等曾通过对西藏的调查,写过一篇有名的报告:“把输血机制变为造血机制”。其思路至今都是有启发的,西部的发展,重要的不仅是要有资金(和80年代比中国现在已经是不缺资金),而且是资金的获得方式。应该使原住民有机会通过参与权和分享权,感到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本地的资源,获得发展的收益,获得发展的尊严,获得对国家的认同感。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从东部的改革开放开始的。当世界都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能这么快地实现经济大超越?和中国的模式是什么时,中国自己正在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思路下,反思西部的十年大开发。我们期待着在东部开始的中国发展模式,能在西部大开发的持续和深入中,尽快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合作项目协调人,资深研究员

上一篇:银行会计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幻想三国志1图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