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精选10篇)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1

一、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概述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可编程,硬件可剪裁、重构的专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常嵌入在对象环境中,并通过其在对象环境下运行的特定程序,完成对外界物理参数地采集、处理,达到对控制对象地响应或人机交互的功能。

目前,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解决接口多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集成开发环境等的特定应用问题。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底层性与对象系统的紧耦合性是其显着的基本特征。所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对象数据采集、控制、开发环境、功耗,以及适应能力、可靠性等品质因数是选择嵌入式系统的标准。

为适应技术发展需求,嵌入系统在不断追求结构紧凑、坚固可靠、技术密集、高度分散的同时,尤以不断创新为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核心。使嵌入系统凸现了高技术门槛,主要表现在软硬件设计的紧密相关性上,特别是构建RTOS系统需透彻了解RTOS的工作机制和系统资源配制,掌握底层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计、调试方法。

随着对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愈加关注,现场可编程、调试、引脚配置变得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所以,用户可配置的SCO(在片系统)已成为现阶段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发展技术。通过现场可编程阵列把接口应用设计和系统开发留给系统设计者,提供灵活、多样的片上电路设计平台,使电路板设计变成在片的芯片配置,将嵌入系统地设计带入了软硬件的双编程时期,进一步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而下一代的在片系统还将发展成一个MUC数量可缩放的集合体。

在嵌入式应用系统中,虽然高端产品不断涌现,但由于应用对象、环境的不同特点,嵌入系统的8位机产品仍因应用对象的有限响应时间、完备的集成开发环境、良好的性价比等优势仍然占据着低端应用系统的主流地位。Cygnel公司的C8051F系列产品就充分印证了这点。

回顾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已经历了由模拟向数字的演进过程,现又逐步演变为数模并存情形。由最初软件编程主宰的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单片机),到硬编程主宰的专用集成电路时代,再到今天的现场可编配置时代。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技术正沿着“许氏循环”的浪潮不断前行。而配套的`软件设计平台也随着科技进步在不断得到完善。可以预期,软硬双可编程的嵌入式系统时代必会带来更加便捷的开发环境和技术支持。

二、嵌入系统的设计原则

嵌入系统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软硬件协同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关键。需解决好软硬件的同步与集成设计问题,要结合具体应用进行综合考虑,保证设计工作的一致性与正确性。在针对具体应用系统的功能目标分析基础上,分解整个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和技术要求,结合系统的实时响应要求、接口功能定义与标准、嵌入芯片的处理能力、编程语言、开发环境、产品的升级与维护问题、开发投入能力、产品综合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权衡考虑。

(一)在明确系统性能需求的基础上,细化以下考虑因素

1。系统功能实现手段的软硬件分配。

2。器(部)件选择和系统构建。包括微处理器芯片、外围接口电路、各种驱动电路形式、器部件类型、前后向通道处理方式、人机界面和手段等。

3。控制算法设计以及软件系统的架构形式。

4。语言选择。依据设计者熟练程度和习惯、开发环境和控制功能要求选取。

5。抗干扰问题的解决与设计。包括软件的和硬件的、常规的和特定的。

6。实现工艺和方式。包括印制板设计、走线安装、装配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应用等。

在各实施阶段,对项目进度、关键技术的风险因素必须进行审查评估,评价软一硬件的功能设计与分配,以及实现的技术性能、工作量和时间进度。明确电路之间的接口参数、软一硬件功能衔接,以及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发现关键部位或矛盾突出点的瓶颈问题,将隐患排除在早期设计阶段。

(二)嵌入系统中微处理器选择应考虑

1。MCU的算术、逻辑处理能力;运算速度和时钟频率;总线控制功能、中断方式和仲裁机制;RAM和FLASHROM容量;软件加密保护。

2。外围接口功能的可重构配置能力;数据通讯模式;前后向通道类型;端口电压的适应能力等;

3。开发工具的在线调试或仿真能力;FLASH代码读写环境;编程语言的支持程度;代码的可移植性等。

4。电源电压;功耗等。

三、嵌入系统的软件特点

嵌入式系统是可利用资源有限、专用性很强、实时性要求也很高的应用控制系统。故在软件设计方法和实现手段上,嵌入系统软件同PC机软件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实时性的控制方法

PC软件提升速率方法,极大依赖处理器性能提升,还体现在缓存方案、动态分配等技术手段上。但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这些技术就存在硬件资源不足、工作频率低的现实问题,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二)特定的异构特征

嵌入式控制软件设计既要考虑特定的硬件固有部分,也要考虑来自系统之外的各种通讯、传感器的专用信号处理接口,以及不同控制目标的实时期望和执行机构的异步并发事件处理能力。因此不同的硬件系统或控制/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目标,将会产生不同的系统构建方案。

(三)系统的性能目标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2

一、体系的调研情况

1、本系统是深入各层次面,先调研再开发

生产受控管理系统是采用先调研,再编码、测试、使用的方式,且受调研人员广泛而充分,调研的人员更是企业基层的使用者、专业管理者,还有熟悉生产运作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参与,开发后的系统,更加切合生产实际,使系统做成专业管理人员之所想,使用者易上手,主动积极去维护数据的系统,而不是被动的,强迫去使用。而许多国际国内开发的软件如ERP系统、MES系统,则走上了较尴尬的地步,网上盛传的一句话是“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分析其原因无非是这些软件先开发好,然后再推向企业,开发时调研不充分,企业在实施时,底层的代码修改不了,只是修改一下表面上的东西,最后用起来感觉特别别扭,不能符合生产的实际控制管理,与企业的现有管理水平也相差甚远。同时也造成了开发成本与实施成本很高。

2、本系统能与国际国内的体系认证紧密的结合

现阶段,国际国内的企业体系认证主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而乌石化公司已通过这三项国家体系认证多年,这三项体系在乌石化运行较好,鉴于此情况,体系在开发调研过程中,充分考虑体系的要求,把生产受控管理系统与三项体系管理紧密结合,能够满足大到体系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小到岗位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要求。这在国内是走到了前列。

3、系统能监控整个从问题的发现,措施的制定,问题的解决与验证的过程

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根据生产受控过程的需要,在处理整个问题或叫隐患、不符合等,都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做到在事情处理上有始有终,这是生产受控系统的一个显著地特点。系统中事故事件管理模块;晨会、调度会督办模块等都是按照此原则设计的。从现有国内各大企业来看,大部分开发的系统只是记录部分过程或结果,没有很好的把整个过程串起来,使整个过程受控。

二、系统应用结构、网络结构与框架设计

系统设计采用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3层)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 Script…)和Active 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降低了应用的成本,是一种成熟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B/S结构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建立企业内部通信网络或利用Internet。特点是安全、快捷、准确和具有节省投资、跨地域广的优点。同时采用此结构,前台界面较易上手;但此形式用于企业管理方面还是较少,生产受控系统是一个非常用意义的探索。

三、各模块效益情况和促进作用

1、现场人员分布管理模块

通过实施现场人员分布模块,在场人员的情况不只是总值班室一个点知道,所有信息全公司共享(生活区VPN);对现场出现应急能及时控制人员情况并撤离;总值班室不需干任何手头工作,只是点一下鼠标了解信息;现场对人头,便于检查;根据服务器系统时间,对没有按时上报的岗位,自动纳入考核,对信息没有及时更新的管理人员,及时纳入考核;不同科室的问题,综合考虑统一解决。

2、事故管理模块

通过实施事故管理模块,记录各环节的运作时间,避免相互推托责任;对措施的落实及时监控;对事故统计分析;对措施的类型能够统计分析,对重复出现的即时纳入考核;能够长期积累,便于查询;除去事故报告书来回传递的环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企业标准管理模块

通过实施企业标准模块,统筹安排管理程序文件复杂要求及多环节的流程,实现及时流程移交,缩短流动时间;节约纸张、印章、印刷等费用;减少领文件、登记作废等环节,并由系统替换车间企业标准管理员的工作,节约成本;使流程更有实效性,便于更新,使车间第一时间知道:适用的标准、科室管理的标准、相关人等等随时统计;集中全厂标准,更具用查阅性。

4、法律法规模块

通过实施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模块,程序文件要求的过程复杂,系统能够简化环节,进行实时发布,缩短与使用者见面时间;车间再不需要作评审工作,只做适用性筛选,及复合型评价,避免两层皮,更具有实用性;可以把分布在不同手里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及时汇总形成法律法规库,使这些法律法规不再因外界变化而丢失;可解决公司只有法律法规清单,而无内容得尴尬局面;法律法规库价值无限,对库的维护将纳入奖励机制。

5、票证管理模块

通过实施票证管理模块(以火票为例),火票可完全受控,不符合流程及要求的火票不可能开出来,如分析、分析过时、安全措施、工艺处理、各级别签字等(签字观念的转变);开火票可随时、随地,避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印出的火票更加清晰正规;数据出自一家,具有权威性;便于统计分析:各车间各时间段的火票数,能很好体现现场工作量;对开火票的地点作出统计,对设备状况进一步了解。

6、项目动态管理模块

通过技改技措项目管理模块,建立一个共享资源的平台,提高各类科技项目、技改技错项目、三查四定等管理的深度,突出技术项目管理的广泛性,.建立一个科学管理的平台,利用信息系统网络数据实时掌握技术项目的创建、设计、施工的动态情况,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大范围的降低项目管理的成本,提高技术项目管理的效率。

7、调度会晨会督办模块

通过实施晨会工作安排模块使晨会精神及时到达每人手中,避免二次传递,使信息传达中断,或传达错误;上网后可随时随地对要回答的问题做出解答,避免了地点的限制,不用再开会或相互打电话;对没有回答或及时回答的自动纳入考核系统,使跟踪更有效;对安排的工作能全部跟踪,避免遗漏,只要你没完成的,几年都可以查到;对安排类型,安排车间或人员等便于统计分析,是评价业绩的很好依据。

8、经济责任考核模块

通过实施经济责任考核模块,使经济责任考核更加公开、公正、透明,公布及查询更加及时;通过各部门网上联动考核,实现月底自动汇总相关报表。

9、工艺方案评审模块

各车间、部门上报各自工艺方案后,由管理科室对方案进行评审,并最终发布,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来回跑动,避免因某一工作人员不在岗造成的工作耽误。

1 0、操作卡管理模块

通过对操作卡计划的导入,以及实际应用操作卡与计划的关联,实现一目了然的知道计划情况。

总之,通过生产受控管理系统,利于生产信息的集中管理、及时反馈、有效分析,为化肥厂的生产、计划和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加强了生产优化,对于保证装置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实现企业发展和效益目标有着重大意义。

最后,化肥厂生产受控系统是经过长期的基层调研,涉及化工企业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设备管理、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体系认证、调度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企业培训的管理、事故的管理等,人员包括企业的领导,各部门的专工、基层的使用者,经过参与者的积极响应,不断地提出改进的建议,使生产受控系统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受控的需要,同时满足国家三大认证体系的要求。

现在生产受控系统在乌石化化肥厂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经过乌石化公司多次岗检的检验,在公司内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公司组织了技术、企管、安全、设备及网络等方面的专家人员,特定对化肥厂的生产受控系统,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充分肯定,将对现有的生产受控系统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开发,到那时它将成为真正意义上化工企业的ERP系统,在同类的化工企业具有很高的使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玉清等著.ERP与企业管理——理论、方法、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梁彩云.追析制造企业ERP[J].经济问题控索,2005,1:58-59.

[3]尹涛.企业实施ERP的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8):8-11.

[4]郭百钢,韩玉启.一个基本的ERP选型方法及评价标准框架[J].现代管理科学,2007,10:8-11.

[5]王明明,吴娇.化工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探讨[J].化工技术经济,2003,21(4):40-43.

[6]张海英,乔佩利.软构件技术与CORBA结合开发ERP系统[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6(5):17-20.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3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42-02

新农合系统是以新农合业务数据为主体,结合与新农合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以及卫生部门掌握的其他公共卫生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形成省级新农合数据中心。新农合省级平台是以数据整合与管理为基础,数据展现与分析为核心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此文介绍了辽宁省铁岭市新农合系统与医院系统的接口开发与设计。

1 系统概述

本文介绍的是单独开发的一套农合接口系统,是独立与HIS系统之外的一套独立农合系统,这套接口系统也调用新农合开发商发布的动态链接库文件,从而实现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办数据库数据的有效交换。

接口系统的主要功能为:代码维护、门诊日常业务管理、住院日常业务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

系统的主要界面如下:

2 系统设计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2.1 系统设计的硬件环境 奔腾1.8GPU 80G硬盘 512M内存

2.2 系统设计的软件环境 操作系統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开发工具 Borland 公司的C++Builder 6.0。

3 系统的主要特点

3.1 系统采用模块化积木式设计,将医院复杂庞大的新农合接口系统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基本模块,使系统可随着医院规模及投资量的不同而自由缩放,从而适应大多数医院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可方便地进行升级换代。

3.2统的设计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管理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并考虑到医院的实际工作和业务习惯,针对药品编码、收费项目、医生姓名、科室名称等均采用标准编码、自编码或拼音码等编码结合,尽可能地为操作员的操作提供最简单快捷的方法

3.3 采用数据字典的方式对医院有关参数进行设置,而且每项参数的预设值数量不受限制,确保系统有较强的通用性,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使用。

3.4 系统采用原型法进行开发,便于今后的网络联接及版本扩充和升级。

4 系统主要功能

4.1 代码维护:主要有项目匹配、药品匹配、医疗机构代码、农合字典导入、住院费用自动上传、修改上传标志等功能。能够完成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接口系统的日常代码维护工作,医院HIS系统中的诊疗项目、药品代码与新农合系统中的诊疗、药品代码的对照工作,新农合诊疗或药品目录进行升级时,利用农合字典导入功能,可以实现目录的实时更新。住院患者每日发生的费用,通过住院费用自动上传功能实时上传至新农合服务器,达到数据实时上传。

4.2 门诊日常业务管理:主要有门诊日常管理、操作员结账管理。具体功能可以实现门诊挂号上传、费用及未结算费用选择、费用确认上传、预结算、正式结算、打印门诊新农合收据、费用结算撤消、登记撤消等功能。录入门诊病案号后,系统将HIS中的门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信息进行查询并显示,通过功能按扭区中的各个功能,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信息传至新农合服务器中。可以进行患者直接在医院进行结算并打印门诊农合收据,达到患者在医院结算的目的,直接进行报销,方便农合患者就医。

4.3 住院日常管理:包括住院日常管理功能、操作员结账管理。具体功能为:住院入院登记上传、患者费用上传、预结算、患者出院登记、患者正式进行结算、打印收据、结算召回、结算撤消、无费退院、住院登记信息进行修改等功能。通过录入住院患者的病历号,系统从HIS系统中调出患者基本信息、费用信息、结算信息,通过功能区中的按扭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新农合数据库中,达到患者在医院窗口就可以进行结算。

4.4 查询统计管理:包括操作员结算凭单查询、操作员HIS系统对账单、处方明细查询、查询结算信息、卫生局报表-月结算汇总表、卫生局报表-住院月结算明细表等等。通过此菜单下面的各个功能,能够实现月未报表、与新农合进行对账、实时查询新农合服务器上的结算信息。强大的查询、报表功能使此系统更具有实用性。

5 数据库结构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和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起着关键作用。

数据库的结构特性是静态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变动。因此,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又称为静态结构设计。其设计过程是:先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用E-R图表示,再将各个分E-R图汇总,得出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模型,最后将概念结构模型转换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模型表示。

数据库的行为结构设计是指确定数据库用户的行为和动作。数据库用户的行为和动作是指数据查询和统计、事物处理及表报处理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应用程序表达和执行。因而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征要与应用系统的设计结合进行。由于用户的行为是动态的,所以,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也称为数据库的动态设计。其设计过程是:首先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及应用情况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表示,并详细描述其中的数据操作要求,进而得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数据库的子模式。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4

城市环境信息综合查询分析系统开发与应用实践

主要介绍了城市环境信息综合查询分析系统的建设目标、体系结构、数据组织、系统模块的功能、关键技术等.应用实践表明,开放的`体系结构、通用的GIS平台,一体编码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规范标准的信息维护与评价体系等可为开发其它城市的环境信息系统提供借鉴.

作 者:刘明华 唐桂刚 孙保和 毛剑英 王文杰  作者单位:刘明华,孙保和(秦皇岛市环境监测站,河北,秦皇岛,066001)

唐桂刚,毛剑英,王文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

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321 关键词:环境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城市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5

一、对于系统软件开发的简要分析

系统软件应用程序有优点也必然有缺陷,从事软件的工作人员要仔细分析系统软件的应用程序和开发工作,以此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及漏洞,并且及时对其做出修改与创新,充分做好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一切准备工作,以便系统软件的开发顺利进行。

1.浅析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在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先要构建好与开发工作相对应的模型,切实依据系统软件开发工作的具体内容,对该模型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且及时修改它的不足之处,从而生成一个完整的生存期模型,方能确保程序开发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生存期的模型在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将会衍化出多种多样的形式,然而,将这些模型应用到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设计上的漏洞。就好比在演化类的模型中,就必须优化以及调整系统软件的开发的流程和步骤,这是为了给系统软件开发的管理工作带来高效率与科学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或者降低系统软件开发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我国如今的系统软件程序开发模式不太适应当代企业发展的趋势,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基于企业的发展前提下,重新探索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

2.浅析系统软件的应用程序。首先,系统软件的开发周期比较长,其次,系统软件的应用程序比较复杂繁琐,如此一来,软件应用程序就无法达到现代企业的.相应需求。所以,必须要运用全新的开发模式来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软件是构建的基础工作,要求其要有足够的能力去除理数据方面的信息,将页面作为主要的呈现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尽量满足软件使用者各种各样的需求。与此同时,软件设计者要将自身的专业技术尽可能的发挥,将专业及相关的技术应用到软件的开发上,并且善于将研发工作进行创新,争取将系统软件开发的周期不断缩短,系统软件的应用程序也要做到简洁化,提高系统软件研发的效率。

二、基于软件工程技术的多面探究

软件不属于工业产品,无法进行批量生产,它属于半虚拟类型的高端信息技术产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带动着互联网的发展,这样一来,系统软件的设计也就变得复杂起来,导致软件工程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1.软件工程技术的简要介绍。软件工程涉及语言设计、数据信息、开发流程、平台系统、软件运行、后期维护以及控制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涵盖性广、复杂多样化的特征。软件工程技术是以满足软件使用者的应用需求作为目标,其次需要仔细分析软件运作的环境,最后再通过控制与管理的手段进行科学化的系统软件开发工作,以及后期对其进行维护的整体过程。最终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发展目标。

2.软件开发模型的具体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流程需要重新设定,必须要将新的开发流程特征与传统的软件开发区分开来。软件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小点;第一,开发过程中的模拟模型,为了方便软件应用的分析工作以及开发周期的调节,模型的构建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第二,软件工程管理模拟模型,除了做好初步工作,还要完善好系统软件的开发流程和管理制度,以确保系统软件的开发顺利开展;第三,组织公共模拟模型,这是以上两点的结合体,作用于软件工程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运用。正是这三种类型的的模型体系,贯穿整个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软件工程技术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达到软件开发最终目的,所以,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必定少不了对软件开发中的问题进行控制。

3.软件开发技术的市场需求。如今,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不断地发展,软件开发人员已经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方式方法。但是,这些方式方法的发展时间普遍较长,可以使用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由此可见,这些创新式的软件开发模式是否能够顺应目前的软件开发趋势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考察。所以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软件技术要如何施展才能更好的满足软件系统的需求。

三、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

由于软件工程技术自身携带的属性,使其在软件的开发工作和运用过程中变得非常复杂繁琐。所以,软件开发的工程师要清晰的认识到系统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将面临的困难及自身的不足之处,采取科学的方法,以此改进软件工程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合理运用。

1.软件模型的科学构建。首先,由于考虑到软件工程技术专属的特殊性质,软件开发者在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工作中,要注意是否建立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软件模型,保证软件工程技术切实运用到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当中。其次,在进行构模的过程当中,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系统软件当中程序的具体运用。最后,在系统软件的开发周期、开发流程和开发管理等几个方面,要做出合理的调整,有规划的开始软件模型的开发工作。另外,为了达到软件模型的最佳构建效果,软件开发者要自觉地对软件开发模型进行科学性的考察,及时发现并且纠正构模工作不足的地方,以此保障软件开发能够稳健进行。

2.软件应用程序的研发。应用程序可以说覆盖面非常广,软件开发各项工作都包括在内,由此可见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软件应用程序的存在是为了能够满足软件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所以,在进行软件应用程序的研发工作时,要注意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念,软件的开发者必须要清晰的明确软件使用者对软件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按照软件使用者的现实需求提取相关的重点内容进行科学化研发工作,尽量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因此,在以科学为前提之下,充分的利用上述的系统软件优化流程,增加软件使用者对系统软件的使用频率,以此达到提高软件开发效益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系统软件开发高效化的愿景。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互联网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但是依附互联网而生的软件开发工作却还是处于较新的产业,存在着许多已知和未知的缺点。软件工程技术是软件开发的根基,只有不断去提升我国软件工程技术,软件的开发才会随着软件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前进。同时,鉴于系统软件自带的复杂属性,势必会不断的为软件工程技术的创新带去灵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最后,计算机的硬件保障要做到位,才能成为软件开发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徐歆冰.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软件工程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

[2]甘利.网络时代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探究[J].通讯世界,2016(23).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6

一、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概述

所谓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等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对相关企业的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储存,及时关注其产生的变化,进而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找到需要信息,避免影响到企业的顺利运行,同时也能为企业的日后相关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的整体运行,还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间接性的影响,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复杂化和大型化的特点,因而极为容易受到传统开发观念带来的影响,致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制造出的模型较为呆板

由于以往传统形式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理论开发上,因而其对于软件工程的具体描述只在信息系统具体实践阶段才简单大致的提到一下,进而致使在现今的高等教育结构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并不包含一个软件工程思想课程,这样一来容易产生的最直接结果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个较为呆板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型,不利于促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项目管理力度不够,容易致使质量评估不完整

通常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时,其研究的重点内容都是系统规划和开发环节,进而就对系统具体实施和项目管理等深层不深的理论内容处于忽视状态。但事实却是要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的实施力度,在对其纯软件准确度量的同时还要对开发进度合理控制,进而进行准确科学的质量评估。除此之外,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结果展开全面的度量评估,在其達到合格标准之后方可进展开全面实施,而实施成效只能利用软件质量标准进行度量,从而进行实际运行阶段。

(三)频频出现重复开发现象,造成资源大量浪费

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都感受到了其开发存在的难度在大大增加,并且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体积较大的特点,再加上不具备专业化的理论指导,导致其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时间准备,这样一来就极容易出现重复开发和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出现,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逐渐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者和开发者失去了信心。

三、软件工程思想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合理有效使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在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并且由于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化的思想理论。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完全可以将其合理使用,进而充分发挥出其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功能。例如:在使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时,要积极引入对象的具体概念,利用对象来描述实体,进而对实体关系图、消息传递图、类结构图及对象状态转换图等信息展开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建立非结构形式的模型。除此之外,在必要状态下,相关开发人员还可以积极引入形式化方法,对使用用户的实际需要充分满足,从而设计制造出科学合理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加强对项目管理的重视和过程的管理控制

项目管理作为软件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存在的意义就是在软件工程中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方案、明确开发人员的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开发计划、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标准展开软件开发,进而顺利完成软件规定的相关任务。同时项目管理又是影响软件是否有效开发的重要因素,因此软件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软件度量、质量度量及可靠性度量等环节都已制定了量化模型,而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不但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模型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展开有效的管理,还能选择出一些科学化的理论模型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评估中,从而最大限度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三)合理使用构件技术,尽可能减少重复开发行为的出现

若想有效保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顺利开发,不但要具备标准需要,还要拥有先进性的避免重复开发的方法,而软件工程思想可以将开发重点由自身理论研发过渡到软件生产环节。换句话说,构件可以在软件生产过程中作为零件应用到新管理信息系统中。在此以建筑结构上的预制板为例,而构件就相当于预制板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就是通过构件来生产预制板,而预制板形成高大建筑物。由此可知,构件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出现重复开发的现象。

四、结语

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7

随着科技的发展,临床麻醉环境的改善,设备的更新,以及对麻醉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麻醉科对信息获取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科室主任对人员的管理需求(包括临床信息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药品及耗材管理、自动排班管理、各项费用管理等);院方管理者对手术科室的管理需求(包括与手术相关科室的人员绩效汇总、手术分类统计、手术过程中的药品及耗材的统计明细、费用明细、手术间及设备的使用率等);临床麻醉专家咨询需求(对于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有很好的辅助指导意义,例如人体在各种状态下的生命体征评分计算、各项功能指标的公式计算、各种药物的临床使用说明、药理学特性、计算公式以及配方、麻醉诊疗常规、麻醉分类处理、麻醉设备的使用、麻醉意外的应急处置等内容);与院方相关科室实现信息共享(无缝链接HIS、LIS、PACS等系统),减少重复作业,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等。

1 系统总体方案

麻醉临床信息系统是专为麻醉科手术室开发的围手术期临床信息系统,覆盖了从提交手术申请、分配手术、术前访视、术中记录、术后恢复的全过程。手术室麻醉临床信息系统是一个以数字形式获取并存储麻醉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以交互方式收集术中麻醉相关信息,并且自动采集信息(见图1)。

2 系统主要功能

⑴麻醉医生工作站 (1)术前访视支持手术安排、患者基本信息、病程、化验、检查(包括PACS影像)、医嘱等信息浏览;提供术前访视单和麻醉计划需要录入的各种信息,术前访视单中的部分检查、检验信息可以通过接口自动获取。(2)术中记录提供了术中事件、用药记录,修正从仪器采集的因为干扰失真的生命体征数据,形成麻醉记录单。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在任一手术间、办公室了解全部手术间的麻醉状态。(3)术后管理可以对手术和麻醉进行总结,并自动生成费用传递到HIS系统,打印出麻醉医疗文书。可以自动形成术中医嘱,并通过HL7传递到HIS系统。

⑵手术护理信息系统 (1)手术安排手术预约安排、手术间安排、护士排班。(2)手术全程跟踪从病人进入手术室开始到麻醉、手术间、恢复室,直到离开手术室的全程进行跟踪。(3)手术状态报告可连接大屏幕,显示各手术间的状态。生成和打印手术护理医疗文书。术前器械准备、术中、术后器械清点。支持护士日常排班。(4)术后计价可以手工或根据麻醉事件生成费用传递到HIS系统。

⑶临床手术申请预约系统 为临床科室提供手术申请功能。

⑷科研与科室管理系统 (1)手术麻醉过程回顾结合术前、术中、术后医疗过程文字、数据和术野视频记录回顾手术麻醉过程。(2)数据检索和分析可以根据术前、术中、术后记录的文字和数据、病人自然信息等内容进行精确或模糊检索,找到需要的手术信息,进行分析。(3)统计查询支持各种针对手术、麻醉的查询,支持科室、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的工作量统计。支持对各种用药、麻醉方法、器材、设备等进行统计查询。(4)危重评分支持APACHE、TISS等多种评分,并对多次评分结果进行趋势分析。(5)事务管理支持人员排班、物品、器械管理。

⑸监护仪数据采集套件 通过从监护仪、麻醉机等仪器采集数据并记录到麻醉数据库中。为了便于麻醉医生或相关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或手机发送异常警报信息。

⑹患者术野影像资料记录系统 该系统安装在手术间工作站上。通过手术间高清摄像头拍摄术野的影像,通过视频图像采集卡转换成MPEG-2格式,用户可以保存视频信息,手术后选择影像片段存入DICOM服务器。可以在其它工作站浏览、回顾手术视频信息。视频信息可软压缩成MPEG-4格式。

⑺数据库服务器 使用ORACLE数据库。主要存放从监护仪、麻醉机等采集的病人生命体征等数据,以及手术麻醉操作产生的业务数据。

⑻WEB服务器 用于实现麻醉专家咨询系统,并对远程用户访问提供支持。

由于麻醉临床信息系统连接的站点数比较少,业务数据量相对不大,可以将WEB服务器程序安装在麻醉数据库服务器上。

⑼集成平台接口 系统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共享服务器模式、独立服务器同步数据模式,以及采用最新国际标准(已在解放军第301医院检测通过)HL7、DICOM、ICD10等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充分共享患者的医嘱、检验结果、检查结果、医学影像等医疗信息。

⑽远程会诊支持 为远程会诊提供麻醉过程、麻醉相关数据浏览、视频等支持。

⑾存储备份和恢复策略 提供多级灾难备份恢复机制。

3 应用效果

⑴本系统实时采集患者床边设备数据,减轻麻醉医生记录麻醉过程和医疗人员的书写压力,使得麻醉医生把精力集中在患者的麻醉操作上。同时,还可根据系统提供的临床路径规范化地完成麻醉操作,也减轻了护士的压力,使其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治疗等操作。

⑵术中和术后的临床监测,直接从医疗设备中实时采集患者生命体征参数,生成体征趋势表并长期存储。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地重现患者手术麻醉过程和术后体征的变化趋势,制定相关的临床决策。

⑶向管理部门、科室及医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统计、过程回顾、效率分析等,为医疗管理服务。

本系统在我院开发应用近两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病人和医生的欢迎。提高了手术麻醉的质量、安全和效率。

摘要:本文介绍我院与外单位合作成功开发出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该系统应用于临床,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与手术麻醉相关的业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手术麻醉科室提供了一个先进的管理工具,实现了手术麻醉科室的现代化管理。

关键词:HIS,麻醉临床信息系统,LIS,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黄正东,徐晓伟,郭雪清,等.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9(1):63-64.

[2]肖静,任志刚,肖君霞,等.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拓展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9(7):78-80.

[3]陈强.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2):134-135.

[4]李黎明.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2):36.

[5]张晓祥.临床麻醉与监护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2):20.

[6]卫锦薇,黄健.手术麻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08(3):14-16.

[7]陈利佳.麻醉信息系统的实现及意义[J].重庆医学,2008(21):22-23.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8

【关键词】:计算机过程级;炉气分析;动态模型; 静态模型。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

一、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过程级控制冶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国内的多家钢厂都在不同规模上实现了计算机控制。为了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种,降低成本和消耗,稳定生产工艺,在转炉上使用计算机过程控制已经成为必要。

二、系统概述

本文所陈述转炉,为无副枪顶吹型式,与大方坯连铸机构成了产能匹配的短流程生产线。该转炉动态炼钢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正常,能够完成动态炼钢对数据的需求。本系统主要完成实现了的生产管理,包括生产作业状况显示和传送等;并对吹炼开始、吹炼结束等状态进行跟踪;能够对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存储、记录;实现了对主料和辅料的计算及管理;实现了对废钢、生铁的配比及称量的管理;能够打印各种报表和记录;能够对转炉的作业时间进行管理;实现了与连铸机、化验室等计算机通讯。

三、主要的特点、特征

(1)基础级到计算机级数据传输程序设计:50吨转炉数据传输的控制程序通过使用西门子公司专用的编程软件STEP7,并采用LAD、CSF、STL三种灵活的方式编制而成。整套控制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编程方法:控制程序分为若干控制部分,每一部分的控制程序及数据分别编制在不同的FC、FB以及DB程序块中,并由主程序OB1在每次扫描周期中依次调用来实现各自的控制功能;此外,在每一个程序块中,加以详细的注释以进行说明。这种编程方法使得程序的查阅、功能的扩充及修改变得更加容易,大大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可读性、实用性和维护性。

(2)炉气分析系统通过对转炉炉气(如CO、CO2、N2、O2Ar等)进行分析,实现对冶炼进程的检测。

(3)数据传输控制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具有数据录入、显示、传送、自诊断/报警、历史趋势记录等功能,为动态炼钢提供了正确无误的数据和对原始数据的记录功能。

四、关键技术

(1)氧枪精确定位控制:

在转炉炼钢生产中,基础控制级的氧枪定位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吹炼终点的钢水温度和碳含量,同时,对生产安全和炉龄、枪龄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将氧枪定位作为一个重点技术问题解决,硬件上采用德国TURCK增量型编码器和西门子FM450高速计数模板配合,完成氧枪位置信号的采集。定位数据的处理采用点线结合的方法,对于极限位、待吹位、开氧/闭氧位、变速位等需精确定位的关键点,采用10次往返计数值加权平均的方法,以抵消提升加速和下降加速引起的卷扬钢绳弹性形变所造成的定位误差。对于纵轴线上的枪位显示数据,则采用自动定量补偿和人工校准相结合的方法予以处理:即当氧枪提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在编码器读数的基础上,分别加或减一个补偿量,这个补偿量是对氧枪1000次往返读数与实测枪位误差的统计处理结果,用这一数据补偿,在氧枪的工作行程上,可以达到+/-2CM的定位精度,完全能够满足枪位指示的精度要求。另外,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MMI设置了枪位校准按钮,当控制误差较大时,可以把氧枪下降到校准点,按下校枪按钮进行软手动校枪,此时定位系统自动初始化,恢复设定精度。

(2)炉气分析系统:

转炉动态炼钢炉气分析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即EMG模块、SPS模块和图表站。其中EMG模块运用于DOS下,主要实现数据的分析;SPS模块运行于UNIX下,主要用来采集控制阀(气体阀)的参数;图表站用来实现气体含量的显示。

转炉动态炼钢系统炉气分析采用俄罗斯EMG-20-1型飞行时间质谱仪,质谱仪的原理是将采集到的炉气气体样品引入电离区,通过电子撞击,电离原子和分子以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经过固定电势的加速电场,具有相同初始功能的离子被抛出。按照离子质荷比的不同,在无场的漂移空间离子得以分开。离子的分离依靠离子在无场漂移区的飞行时间与其质荷比的相关性。在具有相同功能的情况下较轻的离子较之较重的离子具有更高的速度并能较早到达检测器。通过质谱仪在时间刻度上的图谱记录和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可以确定混合气体的成分及百分比含量。现在根据分析的CO的含量可以来指导转炉的煤气回收,根据H2的含量可以判定氧枪是否漏水。

(3)静态控制模型:

静态控制模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原料的条件寻找最佳的原料配比,并根据已知的配料确定冶炼的方案。转炉静态控制模型是转炉炼钢计算机终点控制的核心,其精度直接影响到终点钢水碳含量与温度同时命中率的高低。依据建立模型方法的不同,静态控制模型有理论型、统计型和经验型。

(4)动态控制模型:

转炉动态控制模型则是对静态控制模型精度的补偿。根据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等理论,以及炉气分析结果建立脱C速度计算模型、温度变化计算模型、其他元素变化计算模型等,采用增量校验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对分析结果延误的矫正和系统误差的消除,提高转炉的终点命中率。

动态控制模型主要由爐气定碳模块、温度预报模块、喷溅预报模块、冷却剂控制模块构成。模型的自学习、自适应功能的实现是提高模型精度和使用性的关键。根据具体方式的不同,模型对误差的处理方法大体又可分为数值处理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两类。

(5)管理功能:

炼钢生产是物流和信息流密集的生产过程,保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转炉动态炼系统为过程级控制,信息采集、处理功能强大的监控软件,为实现部分过程级控制功能提供了可能,基于这一情况,在自控系统中开发了辅助管理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侧重两个方面:生产数据采集和上传,操作指令记录和设备状态记录。

五、结束语

简单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篇9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刘春燕工作单位:信息工程系设计题目: 简单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学生用户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要求

(1)借阅图书,续借图书,归还图书

(2)查询学生用户基本资料和借阅图书情况

(3)按各种方式查询图书馆的藏书

2.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要求

(1)图书信息录入,注销陈旧图书;

(2)对新手进行登记或注销

(3)信息查询,可根据不同关键字进行条件查询;

设计报告撰写格式要求:

1、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认真领会课程设计的题目,读懂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

求,学会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学会如何运用前修知识与收集、归纳相关资料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严格要求自己,要独立思考,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设计报告:要求层次清楚、整洁规范、不得相互抄袭,凡正文内容有整段完全相同者

一律以抄袭论处。设计报告正文字数不少于0.2万字(不包括附录)

时间安排:

消化资料、系统调查1天

项目原型开发1天

数据库建模1天

系统管理1天

用户管理2天

系统功能实现3天

系统打包,验收1天

指 导 教 师 签 字:2013年 9月1日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篇10

【摘 要】AIRMAN是飞机健康监测框架中用于地面维修的软件模块,能够实现维修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子排故等功能,在机务人员的培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能直接应用于普通教学。因此,通过分析企业对机务工程专业的培养需求以及教学模式的组织方式,本文开发了空客公司AIRMAN的辅助教学系统,使得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机务工程;AIRMAN系统;多媒体教学

0 引言

机务工程专业以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维修专业技术人才、适应航空公司的需求为目标,近年来就业率一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而如何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一直专业建设的一个研究重点。

飞机状态实时监测与健康评估技术是飞机健康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实现民用飞机长期可靠、安全飞行和高经济性运营的关键,航空公司在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1],因此本文针对机务工程专业中飞机状态实时监测与健康评估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展开了研究。

目前空客公司的A318/A319/A320、A330/A340以及A380等机型均采用AIRMAN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健康监控[2],因此很多航空运营单位均将此系统作为员工培训的主要支撑。但是AIRMAN系统的体量复杂且庞大且用户权限要求高,无法直接用于普通教学。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且直观、容量大等特点。因此,本文通过研究AIRMAN系统的功能、结构,利用Authorware开发相应的模拟系统、研究基于AIRMAN模拟系统的教学方案,对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是具有重要的意义。AIRMAN模拟系统的开发

1.1 AIRMAN的工作模式

基于AIRMAN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电子排故过程[3-4],即当飞机出现运行故障时,由飞机警告系统(FWS)进行处理,即先将故障信息传递给驾驶舱显示系统,再由机组人员添加或者补充飞行日志,同时飞机警告系统生成故障信息并通过空地传输技术(ACARS)传给AIRMAN,AIRMAN根据经验数据库自动查找相关的故障信息,并按维修等级制定故障排故的实施顺序,在飞机完成任务之前自动生成工单,并智能调度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同时在飞机制造商的专家数据库上自动生成超链接,将所需的手册进行有效的组织,提高排故效率[5]。可见,对航后报告数据的处理与优化是AIRMAN系统执行的关键。

1.2 系统设计

为了利用模拟系统进行辅助教学,本文将模拟系统分为AIRMAN模拟、COMPARE、SUMMERIZE三个模块。

(1)AIRMAN模拟模块

AIRMAN模拟模块用于模拟AIRMAN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表现方式,重点在于对AIRMAN数据库输入以及信息输出的逻辑关系以及物理意义的呈现。

AIRMAN数据库是AIRMAN的核心模块。以空客为例,其AIRMAN数据的主要储存在航空公司的运行数据库、接受飞行报告数据的历史数据以及制造商的维修经验知识数据库(如图1所示)。

其中,航空公司的数据主要有技术项目和工单;飞行报告数据的信息数量较多,其主要分驾驶舱和客舱显示数据、故障信息数据、航空日志条目的信息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报告数据等[6-7];维修经验数据,除了全世界空客公司的运行数据以外,还包括AMM、TSM、IPC等手册数据[8]。

图2 AIRMAN数据基本来源

AIRMAN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当航空公司登陆其人机界面,对本公司的数据进行筛选,例如故障信息、航后报告(PFR),这些数据来自是航空公司数据库;

(二)当飞机进行非计划电子排故时,需要AIRMAN智能地制定排故方案,此时需要飞行报告数据库、航空公司数据库的输出,而排故过程需要历史经验和相关手册作为指导时,也需要经验知识数据库。利用这些输出的信息便可以在实现健康监测的同时,有效降低维修成本[9]。

本文对AIRMAN核心功能的模拟主要内容包括:演示飞机实时监控,动态展示飞机从起飞开始对整个飞机执行任务状态的监控,在飞行遇到运行故障和自检故障的情况下触发AIRMAN模拟输出[10],并利用Authorware交互图标等方式演示AIRMAN的处理程序。

(2)COMPARE模块

COMPARE模块用来演示自动排故与传统排故的不同。传统排故过程主要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进行现场操作,在按照手册进行步骤维修。在这期间存在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排故准确度低、时间长等问题,同时由于排故过程中涉及到的维修资源过于庞大和复杂,也会对排故过程造成影响。AIRMAN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具有故障发现早,定位精度高,并且能够得到最优的排故流程。

(3)SUMMERIZE模块

SUMMERIZE模块用于对AIRMAN模拟模块的演示过程和COMPARE模块的对比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基于AIRMAN系统的健康监测体系的特点等结论性说明。

综上,经过分析研究,设计系统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整体框架设计图系统实现

为了生动地展现AIRMAN系统,首要任务就是对素材的收集并进行编辑。素材的主要来源于手册素材,其中包括空客公司AIRMAN用户手册和机载维护系统(OMS)手册等;另一方面就是原创素材,通过对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借助多媒体软件,自行绘制符合要求的素材。

依据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逻辑,对图标及其子图标进行素材插入,然后再进行调整,达到理想的匹配效果,如图4所示。图5为运行故障和自检故障过程模拟。图6为实时监控运行人机界面。图7为遇到自检故障后,对故障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判断。

图4 AIRMAN监控飞机素材匹配

图5 运行故障素材匹配

图6 实时监控运行

图7 故障可靠性判断结论

本文对航空公司对机务工程专业的培养需求进行了分析,针对航空公司对飞机状态实时监测与健康评估技术人才的需求,模拟空客公司AIRMAN开发了辅助教学系统。首先,对AIRMAN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主要的模块进行了分析,重点考虑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所包含的信息类型并结合飞机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的目的,设计了辅助教学系统的演示模块;同时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不同的机型以及自动排故与传统排故方式的差异,设计了比较教学模块;最后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辅助教学功能和效果,开发了提要生成模块。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可以有效解决在飞机上或者模拟机上进行培训学习成本过高,而波音公司或空客公司开发的模拟软件(如CBT)价格昂贵,不适用一般普通教学的问题。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仿真,不仅能在教学时方便地进行系统演示,而且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该系统组成和原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培训感谢信下一篇:终止劳动合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