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精选8篇)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1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我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相当少。西部地区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因此,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联合与协作”等方面实现西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顺利实施。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问题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和成都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浦东、北部的天津滨海之后,中国首次在西部地区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批准重庆市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两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显著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收入差距、城市化滞后、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农民市民化缓慢、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方面的矛盾与问题严重阻碍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顺利实施。笔者紧紧围绕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这一主线,在全面把握西部地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格局的条件下,详细剖析阻碍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体系。

一、国内外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

从历史上看,各国在发展初期都经历了城乡关系失衡的非良性互动状态。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和城市经济领域。然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及其区域二元社会经济文化结构问题的研究则集中在较广泛的领域和视野展开。其中,刘易斯(W.A.Lewis)(1954)提出的“二元经济论”、费景汉、拉尼斯(John C.H.Fei、Gustav Ranis)(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乔根森(D.W.Jorgensen)(1968)提出的“二元结构模型”、哈里斯、托达罗(Harris、Todaro)(1970)提出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1957)提出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等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出发,把城乡关系成为其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他们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城乡关系、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资本积累、技术选择、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口增长极变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霍华德(E.Howard)(1898)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E.Saarinen)(1910)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932)提出的“广亩城理论”、芒福德(L.Mumford)(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城乡发展观”、麦基(T.G.Mcgee)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20世纪开始的“城乡边缘区理论”、岸根卓郎(岸の根卓の男)提出的“城乡融合设计”概念等从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国内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同志的城乡关系论对计划经济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骆子程等学者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本线索,系统分析了城乡矛盾的特殊性、演变过程、体制原因及影响后果,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思路。接着,周叔莲(1996)、郭

克莎(1996)、金碚(1996)、王建(1996)、王积业(1996)、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1998)等学者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21世纪初期,曾菊新(2002)、张平军(2004)、周一星、石忆邵和张翔、柴彦威、金艳、曾磊、鲁奇(2002—2005)等学者从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对城乡统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党和国家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对学术界提出了重大的研究课题。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和成都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学者们对其中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其一,国外学者研究的理论大多是在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问题并不明显的条件下创立的,且一般把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研究,这对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针对性明显不足;其二,国内学者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围绕社会热点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展开应对性和政策式讨论,紧紧围绕城乡关系问题展开研究的论文和专著一般散见于对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之中,而针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性进行重点研究的更不多见;其三,国内大多数学者主要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问题进行研究,而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问题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成果,结合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其原因,运用投资学、运筹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理论来研究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符合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政策建议。

二、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存在阻碍着城乡统筹战略的顺利实施的主要问题。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思想观念上的制约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观念思想制约是限制城乡进一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一,“等靠要”、“为搞实验区而搞实验区”等消极思想限制了人们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不利于重庆市在制度上进行自主创新,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二,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必须要做好近期与远期目标想结合的战略规划,戒除一蹴而就式的改革观念。第三,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人为地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

(二)城市化进程滞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对工业、农村对城市的依存关系日趋增强。但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使得城市负担不断加重,削弱了城市的先头带动作用。表现在:第一,整体城市化水平偏低,决定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处于较低的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2006年仅26.9%。第二,区域差异显著。2006年都市城市化率达到61.5%,而其他地区城市化率分别只有20.8%。第三,城镇体系建设不合理。城市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中等规模城市出现断层,影响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及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减弱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不利于统筹城乡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

城乡劳动就业不协调是西部地区城乡统筹问题的根本所在。表现在:第一,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占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较弱。目前,西部地区城市优势产业培育不足,导致城市劳动承载能力的不强,已经成为城乡就业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三,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不匹配,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而影响到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不平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严重制约着重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着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表现在:第一,基础建设投入的不平衡,城市投入的总量高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础设施投入的不平衡,2006年,西部地区城市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的14.29倍。第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广大农村不能分享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第三,医疗卫生水平的不平衡,不健全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远远滞后于城市。第四,科技文化的不平衡,科技文化的投入、应用推广等城市大大超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阻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城乡间发展差距,对统筹城乡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五)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

收入分配不合理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消费与投资结构的协调,而且从长远来看关系统筹城乡的成败。表现在:第一,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要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的5 302元上升到2006年11 5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 692元增长到2006年的2 87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18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1.69倍。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99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3.13倍,到了2006年达到了直辖以来的最大程度,收入差距扩大了4.0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其城乡居民的实际差距将会更大。第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总体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改革30年间的绝大多数年份中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而且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变动态势极不稳定,不利于差距的缩小。

(六)农民市民化缓慢

农民变市民速度的缓慢,不仅不利于农民增收,还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是影响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主要障碍。表现在:第一,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目前仍然有5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非农就业的适应能力差和就业及收入的不稳定制约农民转化为市民。第二,农民市民化障碍重重,在体制制度及意识观念等方面的阻力较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二元体制下的户籍政策,农村的土地制度,不平等的教育体制,歧视的就业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制约因素,以及法律意识、思想观念等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将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产生阻碍作用。

(七)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削弱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表现在:第一,户籍制度不统一,制约城乡二元制结构的改变。第二,土地制度不健全,农村宅基地还在增长,没有实现居住性转移。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全市还没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劳动和社保局分支机构在全市覆盖不广。第四,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农村税费改革不彻底,基层财政转移支付面临诸多问题。第五,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成,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保险发展迟缓。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是造成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主要原因,导致政府政策向城市倾斜,形成了封闭的城乡关系,造成了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的缺失,不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完善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这必然要求制定详细的战略实施规划。战略实施规划主要包括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目标包括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成有西部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形

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

远期目标:努力把两个地区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懈奋斗。建成有适度差异的具有新型城乡特点的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

(二)深化思想认识,破除落后观念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统筹,同样也是思想观念的统筹。第一,破除旧有的城乡差别观念。传统的城乡差别、收入差别、工农差别等观念严重阻碍城乡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因此应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观念,以新观念促进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以新观念引导新发展。第二,破除改革中的“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体制制度的改革,打破旧有的体制束缚与制度障碍,进行体制创新,从制度与体制中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并以新型城乡一体化制度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三,避免改革一蹴而就的心态。“急于求成”、“为搞实验区而搞实验区”等心态不仅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且将会加大统筹城乡改革的难度。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远期与近期相结合的战略规划,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第四,破除改革“避重就轻,求稳怕乱”的思想。统筹城乡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旧体制,在于某些统筹土地、户籍及社保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只有破除改革“避重就轻,求稳怕乱”的思想,树立积极进取、敢闯敢冒、超前思维等观念才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三)加快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首先要做大城市经济圈,扩展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空间和容纳能力,逐步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协调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城市经济圈的壮大一方面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撑和科技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民变市民进程。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发展优势产业以及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等方面。

1.突出城市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带动作用主要依靠产业的带动作用来实现,通过城乡产业的链接与融合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这两个地区是传统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是传统的优势产业,但目前应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一方面对现有产业进行整理和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主动将产业链向郊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城镇地区延伸,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来促进当地城市化建设和农民市民化进城。

2.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城市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将有利于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发展统筹城乡战略的顺利实施。

3.探索农民变市民的创新模式。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在于农民变市民,目前农民变市民进程主要是受到现有体制与机制的制约,因此,加快农民市民化必须进行模式上的创新,打破旧有的体制和制度。尤其是在城乡结合地区,农业产业化及农民市民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可以优先考虑在城乡结合部率先进行农民市民化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四)加快农村自身发展,提高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快农村自身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发展城乡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任务。

1.加大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现有农业投入水平较低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瓶颈。因此,稳定提高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增加支农投入的总量,是促进农村、农业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

2.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3/4,而且在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劳务输出现象,发展劳务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而且发展劳务经济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来源,也使进城农民提前适应了城市工作与生活节奏,增强了城市适应能力,为农民市民化创造了有力条件。因此,劳务经济可以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组织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第二,突出企业优势,创新就业模式。第三,发挥政府作用,做好就业服务。

3.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第一,建议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失地农民以土地换住房、社保等制度。按照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原则,合理调剂区域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互建工业园、财税分成等方式,与库区的对口支援区县及其他地区协调建设用地指标,保证统筹城乡发展用地需要。第二,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流转方法,明确流转程序,配套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按照“承包地换社会保障、宅基地换住房”的原则,采取置换或回购土地、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第三,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村民集资、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区修建标准厂房或职工公寓出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村收入,逐步实现工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从而实现促进农民市民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4.加快生产要素向农村扩散。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包括资本、人力、技术等。目前困扰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本和技术,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现有农村财政金融体制较为落后,对城乡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不够突出。同时也不能发挥出对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资金支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而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多是粗放式经营,技术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又加剧了其他生产要素的耗用。主要措施为:第一,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配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第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尝试土地入股、以地换资等资本筹措方式;第三,尝试建立农村银行,激活农民或农村自有资金;第四,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博彩业”在内的政府或私人的现代融资渠道;第五,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支持力度,着重解决关系农业发展的节水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突出问题。

(五)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乡协调互动作用

1.确立战略工程地位。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明确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顺利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先导和根本。

2.建立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在工资、社保等方面的差别。

3.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

4.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革是完善政府职能,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第一,加强政府在统筹城乡进程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强化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5.构建开放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实现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还要以一种开放型思维,将重庆市、成都市更好地融入到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合作中去。加强相互之间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鼓励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支持外地优势产业、企业“引进来”。

6.建立健全预警监控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触动和涉及到各组织、各部门以及个人的利益与矛盾,存在着潜在的改革风险与挑战。因此,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土地流转等风险监控机制,建立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建立各项改革措施的信息披露机制将能有效规避各种创新的潜在风险和降低各项改革的制度成本。

7.优化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城乡统筹中的资源配置不是资源的平均配置或均等化配置,而是需要针对城乡发展的不同需要和特点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源的优先配置,对农村地区的公共资源配置采取有针对性的倾斜。

参考文献: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2

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 城市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别, 比较落后。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 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 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各类发展政策, 解决各种行业结构雷同, 交通基础建设水平落后, 自然社会生态不统一, 各级经济组织不完善等问题。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顶层设计”解决对策建议如下:

一、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趋同

在西部各省市区制定“十二五”规划时, 都提出要促进各种产业的发展, 但都存在产业种类重复、职能相同现象, 集中体现在蔬果、茶、中药、畜牧、煤、旅游等方面。对于各地产业结构的雷同现象:

第一, 各地相当一部分产业结构趋同和重复的建设, 由于各地的市场仍然具有足够需求, 或技术进步的边际生产提高能够使得边际成本降低保持在市场平均利润率之上, 这种产业趋同, 必要的竞争将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二, 各地有部分产业的雷同现象是由于非市场的供求和竞争因素造成, 例如各级政府的干扰、推进。这种情况下, 市场经济受到政府利益取向的影响, 在政府干预手段 (金融、税收、行政许可、土地政策等) , 一般会显著地促进一些高附加值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 而相对地忽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如果各级政府都采取类似行为来干预产业的发展方向, 那么, 必然要扭曲资源最佳配置的机制, 偏离本地区比较发展优势, 需要各级政府进行调控和解决。

2.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由于西部地区身处内陆, 区位优势不足, 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笔者走访时发现, “村村通公路”、农村危旧房改造等仍未完全完成。公共交通网络中航空、公路、港口、水运、口岸等交通运输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综合的交通运输网还未最终形成, 西部各县市区、不同运输方式缺乏有效的衔接, 各地各行业信息不能共享, 各地各种交通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各种运输线路与运输形式整合度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一般等级公路建设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中长期规划不足或质量欠佳常需修补等问题, 高速公路网的建成仍需一段时间。铁路建设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对内对外的大交通、大流通格局尚未形成。

3.生态系统协调建设困难

自然生态协调和谐是区域经济整体化发展的自然基础, 而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一直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两难问题, 如何取舍, 短期、长期效应的选择都考验决策者。西部地区因为工业起步较晚, 生态环境相对其他地区较好。但由于全球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破坏, 自然社会生态不协调问题日益变得突出, 自然生态资源管理体制不能协调一致的问题不断出现。如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面临西部各地区各自独立管理的水务管理系统, 既未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水资源调配“块块”问题, 也存在规划、国土资源、建设、房管、水利、农业、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各部门九龙治水的“条条”问题。实际操作中, 由于地方利益驱动, 地区很难在自然水资源不同用途和不同配置之间起到完全协调作用, 在水利资源保护、水利资源跨区域和流域的调剂配给、自然水环境的保护、自然生态治理、水利防汛指挥体系中各自都有掣肘。

二、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

1.观念及理念的更新

思想上的形成统一的认同, 能够使人们更加理解深化改革的目的性, 从而形成“一致的改革共识”, 增强不同人们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整体化新格局的不断形成, 需要在观念和理念上实现不断突破, 这种持续突破需要地方各级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树立先进的观念, 提高推进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作用的认识, 要求人们树立支持各种除国有经济为主导之外, 各种非公经济在城乡经济社会整体化进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的统一认识, 不断引导城市乡村的广大市民农民, 共同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体制机制改革

从一定程度上看, 城市乡村经济社会分离、对立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结果, 城市乡村经济整体化的实现也一定从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体系改革入手, 不断破除阻碍城市乡村互动的制度上的隔阂, 不断建立健全有利于城市乡村发展的体制体系。特别是就目前政策体制制度体系而言, 从户口制度、地籍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制度、收入分配制度、金融制度、就业制度等不同方面不断进行深化改革, 以支持西部地区城市乡村经济社会一体化。

3.区域基础设施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铁路部门可根据各地区产业行业结构、生产能力布局、城市乡村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 对铁路网络的结构进行不断调整, 采取干线与支线配套、点与线能力配套、固定移动设备配套, 提升铁路网络的运输能力。调整与完善陆桥运输系统, 加快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 要加强公路体系改造建设, 提高公路的等级, 使相邻地区的公路等级、路况平等, 加强与周边省区有关部门的沟通, 促进顺畅的公路网建设, 从而使全区公路交通顺畅。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各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性质上是一致的, 属于公共产品, 在供给上应该采取同样的支持政策。可重点关注拓宽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来源,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4.产业化和城镇化战略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 西部地区;出入境;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D63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9-0033-02

一、西部地区出入境工作形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公民因私出境及外国人入境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实施,西部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到西部地区旅游、经商、考察、留学、就业的境外人员(外国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大幅度增加。部分地区通过政策倾斜为吸引外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大量外国企业和港澳台同胞进入西部进行投资,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口岸值守时间不断延长,口岸签证(注)量成倍增长。

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与中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接壤,拥有漫长的陆上国境线,外事交流日渐频繁,随之而来的毒品犯罪、恐怖袭击、偷渡行为、贩卖珍稀动物等行为十分猖獗。从近年来西部地区出入境工作形势来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口岸入出境外国人日趋增多,散居地区境外人员数量比重逐年上升,境外人员管理工作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任务日趋繁重;二是以就业为目的的常住外国人持续增多,对外国人的居留管理工作比重逐渐加大;三是临时入境人员众多,成分复杂,流动性大,给出入境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四是“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人员越来越多,分布行业和地域较广,治理工作难度极大。

二、西部地区出入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基础工作薄弱

近年来,西部地区出入境管理部门和边防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不断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极大地推进了西部地区出入境管理工作。然而,新形势下的出入境管理工作仅仅依靠专业化职能部门还远远不够,这些职能部门在出入境管理和国境安全工作方面发挥了其突出作用,但对于外国人入境后的居留管理工作鞭长莫及,监管乏力,必须依托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强化管理。而派出所的境外人员管理工作出现诸多问题:一是外管“三员”队伍不健全,即在三资企业建立外管联络员、居(村)委会建立境外人员管理联络员、宾馆饭店建立户口协管员工作成效不突出,“三员”队伍作用不明显。二是对境外人员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境外人员管理部门特别是作为境外人员管理主要责任单位的派出所,承担了大量日常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无力顾及外管工作,境外人员管理工作常常被弱化。三是部分地区未将境外人员管理工作纳入派出所、社区(责任区)目标管理,导致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弱化了对外国人的居留管理工作。

2. 对入境外国人管控手段乏力

西部地区外国人分布相对分散,短期居留者居多,流动性较大,给出入境管理部门的管控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对于临时来华人员的管控,公安机关主要强化了住宿登记工作,但总体来看,临时来华人员申报住宿登记率偏低,基层公安机关也没有主动掌握外国人的入境活动动向,导致基础信息工作薄弱。除基本的登记手段之外,相关部门普遍缺乏进一步的跟踪管理举措,忽视了对外国人的日常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甚至对部分外国人的行踪缺乏必要掌握,往往是涉外案件和事件发生以后方被动介入。

3. 跨国犯罪治理不足

西部边境地区山多林密,犯罪分子作案后,公安机关很难进行追捕。境内外犯罪势力相互勾结,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和人脉,在边境利用先进武器,进行走私、贩毒、抢劫等犯罪活动,甚至与执法机关相对抗,逃避警方的监控和打击。西部地区跨境犯罪组织严密,犯罪形式复杂,手段凶残,破坏性强,治安形势极为严峻。

4. 对外合作交流不够深入

近年来,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加大了对外警务合作交流的力度,特别是云南、广西、新疆等地加快了对外警务合作的步伐。但多数对外警务合作仍停留在国家外交层面,微观层面“点对点”的区域警务合作仍显匮乏,经常性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合作效能低下,合作领域狭小,合作方式单一。

三、改进西部地区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对策

1. 以加强口岸控制和边境管控为工作中心

西部地区边境线漫长,口岸众多,严格边境管理,控制非法出入境活动和犯罪分子跨境作案的通道,成为本地域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现实情况来看,西部边境地区犯罪组织或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后,为逃避惩罚而跨境寻求异地躲藏的现象越来越多。内地的不法分子犯罪后,千方百计潜往边境或境外隐蔽;境外犯罪分子也利用我国西部边境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出入境管理工作的一些漏洞,疯狂进行走私、贩毒、偷渡等犯罪活动。因此,强化出入境管理,有效遏止非法入出境行为和跨境犯罪必须进一步加强边境管理,出入境检查工作应该不断完善,特别是要强化边境线以内一侧的治安治理和管控,以便有效控制非法入出境行为及犯罪分子跨境作案的通道。

2. 以强化外国人入境居留管理为工作抓手

针对西部地区入境外国人分布情况和居留特点,各级公安机关和出入境管理部门应加强外国人入境居留管理工作。对于散居的外国人,应当侧重于加强住宿登记管理工作。已经办理居留证件或已经办理暂住手续的常住境外人员,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证境外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境外人员的居留管理方面,必须健全入境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管理制度,强化临时住宿登记管理工作,提高住宿登记率。派出所应在24小时内掌握境外人员的基本情况,住宿登记项目要做到准确、全面并及时报送出入境管理部门。在涉外案件的处置及日常工作开展中,派出所民警应对境外人口住宿申报进行抽查和核实,一旦发现漏报等情形,就要针对问题深入核查,对漏报行为作出严肃处理,促使境外人员主动申报,登记机关如实登记。

3. 以出入境动态信息为工作支撑

西部地区的警务信息化水平较为滞后,出入境信息平台建设尚不健全,境外人口信息匮乏,制约了出入境管理的工作效率。公安机关对辖区内的境外人员要认真核实身份,掌握境外人员的活动轨迹,建立动态追踪管理制度。对于可疑人员和可疑事项要重点监控和查证,对违法人员及时做出处理。还要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延伸公安机关控制的触角,派出所民警应从境外企业内部入手,在企业内部挖掘、物色情报信息员,拓宽涉外情报信息的搜集渠道,提高公安机关分析预警的能力。社区民警应主动与信息员联系,教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

4. 以跨国犯罪治理为工作切入点

跨国犯罪往往与非法入境等行为联系在一起,对我国边境治安秩序和出入境管理秩序造成巨大破坏。针对西部地区跨国犯罪的特点,应将跨国犯罪的治理作为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重点。要增强合作治理意识,完善协调机制。在跨国犯罪治理过程中,要充分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10+1”构架下的区域协定,加强与毗邻国家的警务联络和警务合作,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巡防和联合侦查机制。

5. 以开创区域性警务合作新格局为工作突破口

近年来,西部地区对外警务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警务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现实层面的警务合作全面展开,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2012年湄公河“10?5”案件的联合侦查活动中,中国政府和司法机关与老缅泰三国深入开展务实合作,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多层次、多领域的司法协作和警务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包括加强情报信息交流、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整治治安突出问题、联合打击跨国犯罪、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等。案件侦破过程中,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情报交流、联合清剿、协作抓捕、证据交换、审讯配合、嫌犯移交等方面开了国际司法合作的先河。

随着西部地区国际警务合作的不断推进,对外警务合作的内容和领域应进一步扩展。从合作领域来看,应涵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跨国执法办案、策划重大国际执法活动、保护海外安全利益、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等诸多方面;从合作机制来看,我国经侦、治安、边防、刑侦、出入境管理、禁毒、反恐等部门,应与有关国家执法部门对口建立工作层面的直接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外方在信息共享、案件协查、调查取证、联合办案、缉捕嫌犯等方面的合作。

参考文献: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4

沈萍霞(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西部农村寄宿制 学校在发展中却面临很多问题,主要有资金短缺,办学经费困难;缺乏管理人员 编制,教师工作量大;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贫困生问题突出等。针对这些问 题,对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

1.基本情况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在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危房

改造工程”的基础上,为实现西部“两基”攻坚计划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体 现了党和国家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两年来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为16万个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配备了

远程教育设施。[1]2006年投入力度还在加大。

据统计,我国西部13个省级单位,现有寄宿制学校项目县512个,共有寄宿制中小

学校5154个。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直接影响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全局。为此,我们专门对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了调研,设计了有关西部农村 寄宿制学校问题的问卷,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贵州、内蒙、西藏、广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区)展开了调查;走访了西部部分贫困地区的一些寄 宿制学校,先后去宁夏、内蒙古、陕西省等省的学校进行考察。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在看到农村义务教育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更深刻地了解到西部寄宿制学校面 临的困难和问题。

2.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资金短缺,办学经费困难。2001年,我国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东部平均值为2

075元。如果以东部为1,西部则为0.48。初中生均教育经费东部平均值为2655元,西部为1474元。如果以东部为1,西部则为0.56。高中生均教育经费东部平均值

为5942元,西部为2823元。如果以东部为1,西部则为0.475。[2]可见,西部基础

教育经费比东部少很多,而且东西差距在近几年内表现的更加明显。

这种状况在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尤为突出。在调查的近1500份问卷中,无一例

外地提到经费短缺问题。在访谈中大家也一致认为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最大 的困难就是资金短缺,办学经费少。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学校没有额外的收入,地方政府投入经费不足,致使学校连 正常的开支都难以解决,学校的硬件设施改善更是无从谈起,基础设施跟不上时 代发展需要,表现为校舍紧缺,生均活动面积小,教育设施严重缺乏,无现代化 的教学器械等。如陕北偏远地区某些学校学生连电脑都没见过,学校没有像样的 教学设备,体育器材也严重缺乏,有的学校甚至连一个像样的篮球都没有。

2.2缺乏管理人员编制,教师工作量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师

资力量不足,管理人员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是学生住校,封闭式管理、开放 式办学。涉及学生住宿、餐饮等一系列的问题,和非寄宿制学校相比它的管理难 度较大,加之西部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又存在上述一系列问题,管理更是难 上加难,要使学校后勤工作正常运转,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对西 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都是难题。

西部地区本身就缺乏教师,师资编制不够,教师流动性也很大,加上宿舍、食堂 等后勤管理人员没有正常编制,学校又没有经费请临时工作人员,使得教师既要 给学生上课,又要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工作量非常大。教师的待遇却得不到相应 地提高,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另谋发展,因此“孔雀东南飞” 的现象很突出。

2.3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西部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学历水平都不是很高。在被调查的1493份问卷中,有近一半教师是成人高校毕业。据不完全统计,西部农

村寄宿制学校校长中,专科学历的就占了54.5%。很多教师只是中师毕业,少数民

族地区情况就更差。从下图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问题。

从被抽样调查的56名(回、藏、维、土、白、壮、苗、东乡等民族)少数民族小

学校长学历情况统计(见表一)中,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具有本科学历的 校长只占7.1%,大部分校长只是中师毕业。

少数民族校长学历表

由于环境、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许多教师很少有继续学习提高的机会;加之 工作忙,自学时间有限,所以他们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有限,教学理念、教育 思想比较陈旧,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理念、教育思 想落后,有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管理能力不高,科研意识淡薄。如个别老师 竟然闹出了“要看我校的素质教育,等下午课外活动时再来”的笑话。

2.4农村学校贫困生问题突出。在西部寄宿制学校中,贫困生问题非常突出。据一

些校长反映,有的农村学校贫困生要占到80%以上。

寄宿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除了种田,农民很少有其它的收入。尽管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通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取消了原先

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加 农民收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农民收入低仍是不可 否认的事实。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贫困生比例仍非常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很多学生交不起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辍学现象也很普遍。由于学校本身无 经费来源,贫困生数量又多,对这种情况学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解决好这些 问题,还需要多方努力。

3.1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针对西部地区各项资金短缺问题,国家也是花大力气、下大本钱给予关注和解决。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从今

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安排支出103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年将达到78

0多亿元,地方财政每年将安排支出250多亿元,来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

义务教育的需要。当然,关于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首先,国家要加 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强对贫困地区学校建设的经费投入;其次,地方政府也有 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经费的投入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再次,学 校也要自己想办法,通过师生勤工俭学或争取社会力量来解决

(下转第170页)

(上接第176页)

办学经费紧缺问题;同时,群策群力,发动群众,通过捐资、捐物、出力等形式 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学校面临的困难。

3.2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近几年,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投资力度,中

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但对数

量众多的寄宿制学校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很多学校只有校舍,而无相应的配 套设施,如宿舍、食堂、浴室等。配套设施的缺乏相应的带来如前所提到的住宿、饮食、学生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在面临困难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想方 设法加强学校管理。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面临的住宿、饮食、学生安全等一系 列问题,应加强寄宿制学校建立后的配套设施建设。上级部门对已经确定的寄宿 制学校要投资建设合乎标准化的宿舍、食堂、澡堂等,配备专职的炊事员、管理 员,使学生能保证入住学校宿舍,从而确保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减轻了专 职教师的负担,保证他们更好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现状,首先应从数量上补充,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年轻教师扎根西部、服务西部,还可以以大学生毕 业实习、支教等方式缓解师资短缺的问题;其次要提高师资质量,加大对教师的 培训和提高。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 校长,一批好教师,就是一所好学校。所以应保证许多偏远地区的教师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及时了解教育改革的最新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先进的教 育理念和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等;再次改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通过一些优惠 政策鼓励他们长期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 的培养和提高。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有6000多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5%以上,但这里的民族教育却十分落后。据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各少数民族中每千人拥 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全国平均为

698.12人,而生活在西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每千人拥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回族584.89人、维吾尔族613.22人、藏族264.7人。

[3]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必需引起高度重视。

3.4关心中小学贫困生。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东西部农民收入差

距也很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仍在缴纳书本费和名为 “杂费”的学费,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儿童因无力交费而失学。2006年国家对西

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 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4]这对农村学

校和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要使所有贫困家庭的学生受益,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国家应继续设立 中小学助学金,重点放在西部农村地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继续扩大免费 发放教科书的范围,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并逐步扩大发放补助金的 范围;可以通过给学校划拨少量土地或提供劳动实践场所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 勤工助学并改善生活;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帮助贫困生渡过难关;争取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寄宿学校贫困生都能真正享 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做到不让学生因 家庭贫困而失学。

参考文献:

[1]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5(3):5-16。

[2]刘尧等.《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35-39。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5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了网络问卷调查法对武汉的社会工作者队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社会工作在武汉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普遍偏低。武汉市社工目前面临着社工缺口大,人才紧缺;社工工作负担重,任务繁杂效率低;职业身份不明确,自身认识尚不足;社工学历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学历结构有待优化;社工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薪酬待遇不理想,前景发展不明朗等重重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认知度 网络问卷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1武汉地区社会工作者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1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

武汉地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城市相比,总体规模偏小。主要表现在社工数量规模较小、社工文化程度两极分化严重、社工法律法规制度有待完善、社工队伍社会参与度以及社会对社工认识度偏低等问题。

1.2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分析

(1)工作职责不明确;(2)薪酬福利低。

1.3社工的社会认知情况

(1)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低;(2)社会工作者对自身的认知度不高。

2社工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整理。可知社会工作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其中,社工人口缺数大,工作负担重,任务不明确,社会影响力低等相关问题阻碍了社会工作的顺利发展。接下来,深入探讨,剖析社会工作者所面临工作瓶颈。

2.1社工缺口大,人才紧缺问题大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很快,但却存在很大的缺口。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武汉地区社工缺口就超过2万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在中国网与新浪网对2056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者认为社工人才缺口大、留不住的两大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社工不认同,社工的社会地位低(70.1%);社工工资低(69.3%)。其它原因还包括:社工人才的培养机制落后(59.5%);社工工作不稳定,工作前景不明朗(58.9%);社工工作繁琐劳累(57.4%);社工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不够(56.5%)等。所以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迫在眉睫,培养社工人才任务重大。社会应该对社工有正确的认识,让社工的社会地位更高,收入更加丰厚。

2.2职业身份不明确,自身认识尚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身份不明确。我们发现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法律规定不明确,发展空间受限;第二,自身认识不足,社会影响力低。

社会工作者对自身身份认同的缺失,使得他们的工作方法简单落后,还没有突破以前传统单调的行政管理方式,导致工作得不到大众支持。一方面加大了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难度,很难使公众把力量凝聚起来,参与社会工作建设;另一方面较低的社会认同感决定了较低的社会地位,长期以来,社会工作被认为是一个低层次的工作。所以职业身份不明确,社会地位不高成为阻碍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

2.3社工学历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学历结构有待优化

在对武汉各地社工的调查中也反映了在职社工学历普遍不够高,并且应用在工作中的专业知识欠缺,大多数社工表示在工作中无法发挥所学的专业,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种类繁杂,牵连相关常识较多,相关的程序也较为繁琐。导致的现状是:专业与实际不相符,职业技能欠缺。

2.4社工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第一,挪用社工现象明显;第二,社工工作积极性下滑;第三,社工岗位职责不明确;第四,社工机构文化内聚效应较小。

2.5薪酬待遇不理想,前景发展不明朗

据调查,当前社工薪酬待遇不理想,前景不明朗。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劳动关系不明确;第二,工资待遇偏低;第三,工作前景不明朗。

参考文献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县域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又十分复杂,说起来十分沉重,同时是我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说它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最小单位;说它十分复杂,是因为涉及面宽,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县域经济要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分困难;说它十分沉重,是因为我们去过西部的许多县,虽然看到了一些县域经济富裕、不断发展的一面,但看到更多的是贫穷、落后的一面;说我们十分感兴趣,是因为县域经济发展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去认真研究。

一、县域经济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下述特点:一是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三是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四是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五是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有多个层次:相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如欧盟、亚太地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是区域经济的范畴;相对于一国经济而言的区域经济,如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也是区域经济的范畴;相对于一个省而言的县域经济也是区域经济的内容,如陕西从大的方面划分为陕南、陕北、关中等不同的区域,仅就关中地区可以以区县为单位划分为更小的区域。县域经济是狭义的区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最小单位。

2、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一、二、三产业各个部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趋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和面貌,县域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强弱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强弱,如西部经济不发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部的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弱。从第三届全国百强县的排名来看,几乎被东部地区垄断,西部地区仅有三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西部地区的真正崛起有赖于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

3、县域经济在各项指标中均占到绝对比重

据统计,截至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共有2860个(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市辖区830个,县级市381个,县1478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有896多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到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3%;全国县域经济的GDP达5.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4.5%。

4、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县域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是农民的主要聚集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三农”问题关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县域经济不发达。

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十大因素

通过对不同地区县域的比较研究发现,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竞争力强弱,受以下十个因素的影响:DECD=F(NR HR PL EC ML ES EE IA CL PLS)

其中,DECD―县域经济发展,NR―自然资源,HR―人力资源,PL―生产力水平,EC―经济制度,ML―管理水平,ES―经济结构,EE―经济环境,IA―无形资产,CL―城镇化水平,PLS―生产与生活方式。

1.自然资源的禀赋与自然条件的优劣程度

自然优势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优势有两种: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县域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源优势是产业优势形成的前提条件,同样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如陕西神木县和靖边县之所以能进入第三届全国西部百强县之列,与其煤、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同样,县域经济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条件决定着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地理位置决定着一个县的区位状况,决定着它的交通状况、对外开放条件与开放程度等。一般来说,具有区位优势的县发展较快。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是其重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枢纽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单一非再生资源的长期使用,自然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有弱化的趋势。

2.人力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因素,但人口大县不等于经济强县。人力资源不仅包括一个县所属的人口数量、人的素质,还应包括人的理念及人力资本状况。如果说人力资源的数量决定县域经济中劳动力供给、市场需求以及劳动力的`素质,那么,人的理念及人力资本状况则决定县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和发展的速度。

3.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它决定着经济总量及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效果。如西部经济落后,东部经济发达,由此决定了东部经济是个“发展”问题,而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发展问题,首先是解决生存问题;二是县域经济的“产品―企业―产业”三位一体的现状,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既定起点,也是吸引外资的平台,是外资与本地企业对接的基础。

4.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力

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产力布局,即县域经济结构,它影响和决定着县域经济是否协调、持续发展的问题。县域经济活力是县域经济市场机制力量的体现。非国有经济比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力指标,其他还有:机关人数与就业总人数的比率反映出就业导向和就业活力;人均存贷额反映金融方面的活力;GDP与就业总人数的比率也是一个反映经济产出活力的指标。

5.资本、技术及管理水平

资本与技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它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及层次,决定着产业选择及升级换代问题;管理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县域经济的管理水平与发展速度。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市政府及县市领导的能动作用非常大。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温家宝同志在《经济日报》成立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批示中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6.经济制度及政策

具体指:一是产权制度;二是政府的经济政策;三是管理制度,如干部管理制度、干部选拔制度等;四是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化程度,如是否引进了竞争机制等;五是政府引导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7.经济环境及对外开放程度

经济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目前重要的是营造软环境,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进入。经济环境既是对外开放的前提,也是反映开放程度的一个标志,它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国内定位,要在全球经济中定位,要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提升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可以用进出口总额与GDP比率、利用外资的总额、外资企业比重等指标来衡量。

8.县域的知名度及无形资产

县域的知名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无知名度;二是知名度是否转换成无形资产,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品牌。县域知名度的提高通常借助于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特殊的产业,如陕西临潼借助于兵马俑、户县借助于农民画均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县。但这些县的知名度没有完全转化为无形资产,没有有力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的知名度高,无形资产大,有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9.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正相关。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县域的生产与消费水平;二是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县域的市场化程度;三是城镇化水平是县域工业化程度的反映;四是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县域经济结构。

10.居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直接决定着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传统的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县域经济的现代化;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县域市场体系的形成,影响第三产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据统计,截至20底,全国GDP超过50亿元的县共有262个,东部地区191个,中部地区52个,西部地区19个。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88个,中部地区有9个,西部地区仅有四川双流县、新疆库尔勒市、重庆江津市3个,而且分别排在48、60、98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受制于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而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1.观念落后

西部地区观念落后表现为:一是长期受自然经济观念影响,尤其是小生产观念浓厚,如缺乏成本观念;二是受原始市场经济观念影响,如反映传统小商品经济的“汉唐雄风”、“丝绸之路雄风”影响着西部县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入世后,西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外文化理念的冲突,即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与自然经济理念的冲突。理念冲突具体表现在:一是西方人崇尚透明度与西部人崇尚暗箱*作的冲突;二是西方人崇尚市场经济规则与西部人崇尚钻空子的冲突;三是西方人崇尚法治与西部人崇尚人治的冲突。

2.产业定位不明确

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要抓住一两个产业,做大做强,要形成和县域资源相适应的特色经济。但西部地区的大多数县产业定位不明确,选择产业过多,多个产业齐头并进,而且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小,特色经济不明显。如陕西有的县在县域发展战略中确定了五大支柱产业,结果一个产业也做不大,没有自己的特色,形不成规模。

3.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东部县域经济中基本上是非公有制经济占绝对比重,如浙江、江苏省等公有制在县域经济中几乎已全部退出,而西部县域中公有制还占有很大的比重,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东西部经济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所有制结构的差异;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西部地区的县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不发达;三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企业化、产业化水平低。

4.政府政策与竞争机制滞后

一是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仅限于经济方面,在政治方面不但未给非公有制企业优惠政策,甚至连平等政策也未落实,如非公有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很难进入政府;二是干部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县乡干部很难优胜劣汰;三是企业家机制未形成,管理队伍的培育工作滞后。

5.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落后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西部地区许多县的生产方式落后,如在农业生产方面机械化程度低,有的地区仍然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在仅有为数不多的工业生产中,信息化程度极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生活方式方面,一是农民意识浓厚,县乡干部生活节奏慢,现有的城镇人口大多是“计划经济的城市人”,缺乏“市场经济的城市人”。二是农民及城镇人口保持着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大家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四、加快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

加快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树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的观念。如要树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求所有,但求所得”、“允许私有企业企业主入党”、“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等观念;其次,还要树立正确的县乡干部评价观念。不能以“是否有问题”作为衡量县乡干部的标准,以“是否有问题”为评级标准会使理性管理者做出“不作为”的选择,而应以是否创造了财富、为老百姓办实事、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县乡干部的标准。

2.对县域经济准确定位

对县域经济准确定位包括对县域定位与产业定位。只有准确定位,才能明确发展方向,才能找到发展的突破口;只有准确定位,才会有科学的发展思路,才能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具体说,一是为县域准确定位,如西安临潼区可定位为世界旅游名区、西部经济强区;渭南的潼关县可定位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一线两带”的东起点、关中城市群的第三层次。二是产业定位,县域经济要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其他产业相配套,发展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要形成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在这个产业群中,主导产业要明确,产业结构要合理,产业结构要向优化和高级化演进。

3.创建新机制

首先要在县乡干部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并加大外聘力度,增加外聘数量,促进县乡干部选拔机制的转变;其次,建立创新机制,特别是要加大文化创新力度,推动自然经济文化向市场经济文化转变;再次,要加大县域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留住科技人才,也要加强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4.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在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要树立“非公有制企业是县域经济的第一主体”的观念;在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的县,应通过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在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一定比重的县,应通过企业家培训、企业制度改革等措施实现非公有制企业的二次创业,并切实解决二次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5.实行土地制度创新,走农业规模经营的道路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鼓励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只有扩大农业经营的规模,才能解决土地使用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同时,要调整村镇结构,扩大村镇规模,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

6.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引进外资

一是要为外商提供生产经营的必要资源,在落后地区可无偿提供土地等资源,只要外商来生产与消费,就能带动经济发展。二是塑造软环境,改变“关起门来打狗”的局面,特别是政府要从提供优惠政策转变为提供优质服务。

7.经营县城,强化中间环节作用

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大城市向农村辐射的中间环节。因此,要鼓励农民进入县城,使县城的人气旺起来;建立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调整乡镇、村庄结构,提高县域经济的城市化水平。以上七条为一个整体,其中转变观念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核心,机制是保障,产业是载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手段,规模经营是方式。当前要抓住转变观念这一核心,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县域经济准确定位,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建立新的机制,选择最佳发展手段,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实行土地制度创新,走农业规模经营的道路;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大力引进外资,并经营好县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五、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七对关系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要做好以上七个方面工作以外,还必须处理好以下七对关系。

1.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的关系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由于发展起点比较低,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优惠政策,但要转变一味地依赖优惠政策的误区,要处理好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的关系。优惠政策是吸引外部资金的重要条件,而优质服务是留住外部资金的保障,只有提供优质服务,优惠政策才能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相对于东部省份的县来说,优惠政策对西部地区的县不具有比较优势,在优惠政策上各个地区可以互相模仿,而且模仿成本低,所需要的时间短。而对于西部地区的县来说,提供优质服务是塑造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优质服务是一个地区的“内功”,经过长时期才能形成,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即使模仿也需要较长时间。

2.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的关系

西部地区的县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资源禀赋状况选择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选择上一定要有比较优势和“特色”,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并不是只发展一种产业,而放弃其他的产业。在产业选择上要妥善地处理好主导产业和产业多元化的关系,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应多业并举,但产业多元化应尽可能是同心多元化,即各个产业之间应有比较大的关联度,这样才可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通过各个产业链条之间的相互带动,促进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3.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的关系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批企业来支撑,企业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更需要农产品种子的研发、种植、养殖、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等农业性企业。特别是对于农业占比重较大的县来说,企业这一组织形式比分散的农户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谈判力和竞争力,所以应尽可能培育、扶植一批企业。促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一批企业,而且需要有一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对于一个县来说,只要真正有一两个大企业,就足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而且企业的数量和企业的规模是互相促进的,一个大企业会带动一批小企业,一批小企业经过竞争会培育出大企业。

4.向市场要钱与向政府要钱的关系

对于相对贫困的西部来说,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理顺向市场要钱与向政府要钱的关系。全国贫困县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造成贫困的原因有多种,有自然因素,有人为因素。对于自然条件恶劣造成的贫困,政府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对其进行转移支付,对其进行“输血”。但仅仅依靠“输血”只能解决生存问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要使这些贫困县摆脱贫困,必须使其有“造血”功能。所以对于贫困县来说,如何脱贫致富,谋取发展应摆在首要位置,要发展就要有市场意识,从市场上获取财富。

5.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的关系

资金短缺往往被认为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引进外资被视作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灵丹妙药。引进外资固然会解决资金瓶颈,同时还会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对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如果能引进外资,无疑会加快其经济的发展,但关键是西部县域依靠什么优势来吸引外资,有无外资进入后的发展平台、对接基础,也就是说引进外资后如何与本地经济对接。所以,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启动民间资金。在西部许多县存在资金短缺和银行大量存差,以及资金大量外流并存的困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金短缺,而是没有启动民间资金。要吸引外资,首先应启动民间资本,使民间资本和外资同样享有国民待遇,为其创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其共同促进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6.国有企业退出与事业单位退出的关系

所有制结构差异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西部地区一些县公有制经济占有相当比重。西部地区的县也认识到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调整所有制结构的举措,加大国有企业退出步伐。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缩小。但是事业单位的数量却依然很多,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数量仍然很大,县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支付事业单位的开支,甚至有的县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对于西部地区的县来说,不仅国有企业应全面退出,而且一些事业单位也应该尽快退出。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供水、交通、文化教育等公用事业的公共产品属性在弱化,由政府出面通过事业单位的形式提供这些准公共产品的必要性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减少事业单位,可以大大缩小县级财政的开支,把有限的收入用到更需要财政支持的领域,同时可真正减轻农民的负担。

7.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的关系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7

一、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要性

中西部地区是传统农业地区, 是我国粮食主产区, 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的天然优势。据统计, 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7%, 棉花产量占全国的72.2%, 油料产量占全国的69.1%。但是, 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地区。2010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是5510元、4418元, 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8143元。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就业问题和城镇化率偏低等问题, 都有待于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加以解决。

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经济落后、粮食主产区的中西部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特点, 能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实现农民增收, 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在我国当前中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确保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内陆地区经济转型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 大力扶持各类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我国中西部地区这几年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 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 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典型, 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状况在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笔者以2009年下半年对河南省安阳的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调查为例, 分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问题, 希望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二、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技术含量较低、规模小、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 其中威胁到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生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困难

在调研活动中发现, 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现象。虽然这几年国家已经出台应急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未有效缓解。据银监会测算, 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 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 中型企业为90%, 小企业仅为20%, 几乎没有覆盖微型企业;国内仅有20%的小型微型企业 (以下简称“小微企业”) 能获得银行贷款, 而大企业达到100%。

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资金短缺情况随企业所处行业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而不同。但是小型民营企业, 特别是面粉加工厂的资金紧缺现象特别严重, 甚至由此引发一些违规违法的事件发生。比如一些面粉加工厂代农储粮的恶性偷逃事件的发生。一些大型企业子公司的中小企业普遍资金比较充足。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困难情况, 因企业规模、属性、行业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大体上是民营小型企业的运营资金困难;中型企业的扩建资金困难;国营企业的子公司相对资金宽松。例如, 河南泰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由于隶属于安阳十大企业的鑫磊集团, 由集团公司拨付资金, 因此不存在资金困难。而大多数中小型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 尤其是民营小型面粉加工厂, 资金非常紧张。目前, 民营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处于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 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及扩大规模都需要大量资金, 但是厂房等土地使用权不属于企业支配, 而缺乏不动产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由于政府贴息贷款总量不足, 河南省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应享受到的政府贴息贷款在实际中还难以全部满足, 特别是民营小型企业尤为突出。

2、配套设施及环境存在问题

由于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化生产需要电力保证和原材料、产成品的运输条件, 而中小企业多分布在县市和乡镇, 特别是地处乡镇的中小企业, 深受地方配套设施跟不上之苦。

(1) 用电保证方面, 地处乡镇的面粉加工厂和饼干加工厂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农村用电多为低压电力, 不符合企业的生产需要。农村用电的电力多数仍然是民用的低压电力, 不符合工业高压用电的要求, 电压不足会导致企业机器运转不良, 生产效率低下。企业必须另设高压电力网线。比如, 河南泰丰食品厂就耗资百万另外架设生产所需的高压工业用电, 而那些缺资金的小企业可能就难以做到单独另外架设高压线了。二是电费贵。农村用电因电力长途传送, 损耗较多, 所以农村用电一直比城市贵, 工业用电又比居民用电贵, 再加上分时段电力收费, 负担最重的当然是乡镇级的中小企业。按照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豫发改价管[2008]837号《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华中电网电价>的通知》, 自2008年7月1日起 (抄见电量) 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河南省销售电价。商业用电、非普工业用电价格合并为一般工商业电价, 高峰时段电价为1.044—1.069元/度, 尖峰时段电价为1.178—1.207元/度。由此可见乡镇中小企业的用电负担之重。安阳市银江面业公司每加工一吨小麦耗电约1千度, 合每斤小麦0.5度电, 每年电费200多万元。三是用电难以保证生产需要。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为乡镇企业, 地处农村乡镇, 使用的是农村电路和用电电网, 一旦刮风下雨, 农村电网就会自动跳闸停电;农村生产的灌溉季节, 为确保灌溉而切断电力供应。一旦停电, 全自动化生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就被迫停产, 半成品作废, 面临物料浪费、多耗电能的成本。而人工工资必须支付, 这对于利润较薄的中小企业来说, 无疑是大大增加了不合理的成本。此外, 突然停电对锅炉寿命也有影响, 会带来间接损失。比如, 安阳县迎丰饼业公司每次停电造成的直接损失额为2500元, 间接损失额500多元。以上各项合计每次停电损失3000多元, 每年因停电大致损失25万元, 三年多损失70—80万元。

(2) 乡镇的道路等环境设施方面, 不符合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要。由于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越来越趋于规模化生产, 需要定期大量运进原材料、运出产成品。而这些企业所处的乡镇, 大多数的道路是按照国家“村村通”工程修建的乡村公路, 大卡车出行时整条道路就会堵塞。而要拓宽道路, 则又涉及道路所占土地的征用、修路资金等问题。比如, 安阳县迎丰饼干厂原料面粉及成品饼干的运输量大, 而厂区外的路只有4米宽, 不够大车通行, 虽然以前政府有过道路拓宽的计划, 但因征地问题而久未落实。

3、经营成本上升, 企业利润低

安阳县迎丰饼干厂在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方面的压力非常突出。这几年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升较多, 主要是油和面价格上涨、包装涨价。2007年度面粉价格上涨12%~13%, 糖的价格上涨15%;从2007年底至2008年5月半年油的价格上涨120%, 从2007年的5500—6000元/吨, 到2008年3月最高时上涨至1万元/吨;包装也不断涨价, 外包装上涨15%, 受国际油价影响, 内包装成本上涨25%。产品各项成本上涨后, 产品价格调整却面临销售下滑和国家对价格调控的政策压力而难以及时跟上成本上涨的幅度。2007年底成品上涨5%, 销售下降20%。到2009年年中为止, 产品成本比2007年底成本上涨前平均上涨8%~10%, 成品上涨后再无价格调整。这造成一些大厂倒闭, 行业大洗牌。河南400多家饼干企业, 国家认证的200多家, 从2007年经济危机到2009年3月份, 大致有10家处于半停产状态, 其他企业倒闭。安阳县迎丰饼干厂幸存下来, 但2009年上半年税后利润率 (包括未支付的利息) 仅为6%, 因该厂无贷款, 否则, 扣除年利率6%左右的贷款利息, 基本无利可赚。

4、市场开拓难

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本身规模小, 资金实力不够雄厚, 在市场开拓方面往往比较薄弱, 2008的的经济危机加重了部分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推广和拓展的难度。河南泰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业生产素食仿生食品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已通过HACCP认证、QS质量认证, 同时获得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证书及自主经营资格, 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销量比较好。但速冻食品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目前处于初创阶段, 仍然在继续扩大再生产, 但利润很微薄。现在企业注重广告宣传, 打造品牌产品来开拓市场, 但是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太好, 自然难以开拓市场, 只好以销定产。安阳县光明粮油公司希望拓展市场销路, 但是目前粮油市场竞争激烈, 多为大型企业把持, 尤其是央企如中粮集团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优势明显, 使小型粮油公司难以开拓市场。

5、企业扩建征地困难

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建征地涉及到土地流转和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问题, 这是目前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前, 地方政府征用农民土地兴办工业园区或者给中小企业划拨生产用地, 一般征用期限是20—30年, 给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是按每亩地每年一千斤粮食的市场价值给农民年租金。这些土地再过十几年、甚至几年后征用期限就会到期, 到期后, 这些企业用地能否续租, 还是很大的问题。因为这几年土地价值迅速攀升, 物价上涨很快, 按以前补偿标准, 对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不利, 恐怕农民不会再接受原有征用条件。而提高征地条件, 又是目前处境艰难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生产加工型企业的用地面积一般不大, 还好解决;特色农产品种植企业, 比如反季节蔬菜种植、菌类养殖等农业企业用地较多, 更是今后企业持续经营的难题。

6、人才引进困难

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人才的待遇不够优厚, 难以吸引并留住人才。特别是民营小企业年薪不高, 且难以解决人才的落户要求。而且,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对企业员工上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率总和过高, 各地具体规定不同, 但一般高达员工工资总额的50%~70%, 这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导致企业因此不愿与员工签订固定期限合同, 不愿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保费用, 甚至不愿增雇长期合同工, 多用临时雇工来代替。有关的调查显示, 在河南省, 单位或雇主给农民工上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比重仅为4.5%、11.3%、6.2%、2.3%和0.9%。这不利于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建设, 也不利于扩大社会就业, 特别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城镇化率。再比如, 在笔者这次调查的安阳中小企业中, 仅有安阳市银江面业公司这一规模较大的企业给所有农民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办理了社会保险, 其他的企业多是给主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办理社会保险, 对农民工多是签订临时雇员协议, 暂未办理社会保险。当然, 像反季节蔬菜种植、菌类培植这一类企业因其业务本身的季节性特征, 故而只在收获旺季时临时雇佣农民工, 确实是实情, 其他企业就另当别论了。

河南泰丰食品公司一线员工400多人, 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几十名。目前公司的一线工人和行政管理人员加在一起有600人左右。今年新增400—500人就业, 新生产线投资1200万, 设备已到并安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人员流动性大, 人员补充迟缓。现在企业注重广告宣传, 打造品牌产品, 急需品牌营销团队来开拓市场。安阳县光明粮油公司缺乏人才, 主要是营销方面的人才。但民营小企业难以满足大学毕业生落户市内的要求。

7、代农储粮业务存在风险

目前, 大多数面粉加工厂已经办理代农储粮业务, 能够减少库存原料小麦的占压资金, 及时在面粉价格高的时期抓住商机多赚钱。代农储粮业务的操作原理如下:农户将自家留作自用口粮的小麦存放在面粉厂, 需要吃面时, 直接从面粉厂分次取回相应加工好的面粉即可。这样, 农户不用自己在自己家储粮, 又能及时吃到面粉;面粉厂代农储粮时, 将这些粮食加工后按市价出售, 再在小麦市场价格较低时按市价购回小麦, 回补代农储备的粮食, 能够便于面粉厂节约储备小麦的资金, 又能抓住商机, 扩大销路, 更多赚钱。但是, 一些面粉厂业主存在短视、欺诈行为, 在麦收时节通过回扣、分红等诱惑手段吸引农户将留下来的口粮储存在自己的面粉厂, 然后在面粉市价上涨时擅自将代农储备的粮食加工按市价出售, 在后来小麦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时期, 又不回购储备量, 一跑了之, 害苦了委托这些缺德面粉厂主储存口粮的农民。所以, 一般农户听说自己储粮的面粉厂小麦库存没有了, 面粉也快没有了的时候, 纷纷上门讨要, 企业主偷偷跑路搞假破产, 令储粮户苦不堪言, 永和乡有两家面粉厂因此而倒闭。

三、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对策

目前, 我国实行的针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 主要有乡镇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贫因地区新办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农业生产企业免征所得税政策、技术性服务企业免所得税政策、新办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企业所得锐减免政策、新办独立核算的公用服务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福利生产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小型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2011年我国又对小型企业税收进行改革, 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 并提高了征税起点, 使免税企业面扩大, 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的负担。

我国中西部地区各地政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也已多年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来推动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中小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恶化, 促使各个省政府采取了更多的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政策。主要表现在深化中小企业帮扶,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管理培训、帮助市场开拓等方面。

但是, 从现有的这些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来看, 并没有完全契合当前中小企业的困境, 还存在政策偏差和不到位的情况, 比如, 贴息贷款不足及分配问题、技术辅助与指导滞后、用电及道路等配套设施不足、企业员工户籍资格的限制等等, 都还存在相当大的政策缺位及调整空间。根据目前情况, 今后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尚需出台及完善的以下对策。

1、成立专门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服务机构, 做好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与政策扶持

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创投基金信息、管理咨询、技术辅导与指导、境外业务拓展咨询及投资指导。目前, 地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受农业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却又管理服务不到位, 需要政府明确专门管理机构, 促进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2、落实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和国家农副产品深加工贴息贷款政策, 解决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困难

目前我国专门用于“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指标总量不足, 在实际执行中又存在民营中小企业难以申请到贴息贷款的问题。

3、解决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配套环境及设施困难

主要是用电保证和道路等配套环境设施。为乡镇级中小企业架设专用高压电路系统, 拓宽农村公路, 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及农业生产、生活需求。并进一步减免针对中小企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 减轻企业负担。同时, 各级地方政府可以酌情在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比较密集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周边拓宽乡村公路, 满足企业的运输要求。

4、政府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平抑物价上涨速度,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维护稳定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

比如2011年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棉价、糖价、食用油、粮食等价格逐渐趋稳, 给企业稳定生产奠定了成本基础。

5. 帮助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市场

特别是产品不耐长期储存的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 如绿色蔬菜、菌类、瓜果、速冻食品等, 需要政府协调外销的火车车皮及高速公路收费问题。政府应继续致力于消除或减轻这次经济危机给部分中小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6、妥善解决处理好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续期及扩建中的征地问题

政府应着重做好有关土地流转和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等方面的工作, 为农产品深加工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好相应的外部配套服务。对于企业持续经营所用农地, 应在农地征用到期后积极协调企业与农民协商续签土地使用合同, 并保证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落实失地农民的社保待遇。

7、解决人才引进难的配套问题

解决农产品深加工中小企业引进的人才就地落户问题。降低企业的社保收费费率, 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当然, 这涉及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稳定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当前遇到的资金困难, 需要国家政策进一步的扶持和各地地方政府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并因地制宜给予地方扶持, 使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后能发展得更加顺利, 并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金焱、蔺上: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东岳论丛, 2001 (3) .

[2]朱坤林: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9) .

[3]肖玮:仅两成小微企业获银行贷款[N].北京商报, 2012-0112.

[4]中国统计年鉴 (2011)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考 篇8

一、深刻理解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基础和智力基础,统筹城乡教育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我国现阶段,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城乡教育资源存在严重不平衡,发展水平相差太大,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阻碍城市化、实现社会公平的障碍,也是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原因。因此,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2、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是形成城乡差别的根本原因之_。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别,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对广大西部地区而言,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实现维护好最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举措,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3、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举措。近年来,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取得了令^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旧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认真审视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改革基本上是在教育内部进行的,教育改革的外部环境基本局限在舆论宣传上,特别是一些制性因素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就决定了历次教育改革的成果虽然是巨大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推动城乡教育均衡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到新阶段一次具有全新意义的改革,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提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更加凸显;二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得到有效整合,支持教育发展的力量得到加强;三是统筹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有效整合。可以说,统筹城乡教育基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里程碑,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教育发展方式的确立,标志着一个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教育时代的开始。

二、全面把握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就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快速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以统筹兼顾各类教育和谐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为重要手段,实现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为最根本的目标。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人民满意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最现实、最迫切,也是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加快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两个重点。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把现有教育资源重新组合,使每所学校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个发展水平;也不能搞“削峰填谷”,以牺牲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水平及速度来求得城乡教育发展的均衡。我们要在投入、师资方面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农村学校的发展;要创造条件,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广大农村落后地区辐射;要创新机制,引导和支持城区优质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交流帮扶,实现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相对均衡。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着力解決教育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分布不均的问题。城乡教育的差异,首先是教育投入的差距。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造成的,这种现状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这就决定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依靠上级的支持和先进地区的帮扶。一是上级政策性投入要不断加大,二是新增加的教育投入要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师资配置的不均,既有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低的原因,也是长期教育福利政策导向偏差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综合统筹,标本兼治,既要进行政策倾斜,加强教育管理,又要健全统筹机制,引导师资交流,但更关键的是要加快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始终把握教育发展全局。“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在县域范围内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住实际,那就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事业发展整体滞后。因此,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小区域,大格局”的思想,具体讲,一是要更加紧密地把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保持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二是要更加紧密地把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体化建设结合起来,突出教育事业的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三是更加紧密地把统筹城乡教育与统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结合起来,缩短与先进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

三、推进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教育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因素也很多。我们要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解决

好以下问题:

1、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强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协调领导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县、乡两级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职责,将教育更加紧密地纳入城乡统筹发展中,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树立全县教育“一盘棋”的观念,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统筹调控力度,切实提高管理效益。进一步明确中心学校职能,理顺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相互之间的权责关系,发挥乡镇中心学校组织、领导、沟通、协调的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加快化解教育欠债,放下教育发展“包袱”。西部地区长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欠债像雪球越滚越大,成为制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沉重包袱。历史欠债的成因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毫无疑义的,那就是这些欠债基本上属于政策性欠债,并且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各级政府要尽快为这些欠债“买单”,卸掉压在西部农村地区学校身上的负担,让农村教育轻装前进。

3、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对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进行有计划的治理,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紧迫的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拓展资金渠道,严格按国家标准,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着重改善边远贫困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规范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按标准配备小學音、体、美教学仪器、实验器材和图书资料。重点解决学生宿舍、食堂和运动场地建设问题,解决农村部分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滞后的问题,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4、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建立师资均衡配置机制。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首先,要统筹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与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完善城乡“手拉手”帮扶制度,促进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校长与教师队伍的交流和帮扶,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在建设稳定的农村师资队伍上下工夫,解决农村教师待遇偏低、生活条件艰苦的问题,其次,要统筹科学严格的制度管理与完善“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既要实行严格的学校编制管理,继续深化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改革,用制度来稳定教师队伍,引导合理流动,又要完善激励机制,从物质上、精神上体现教师献身农村教育的自豪感。第三,要统筹教师业务培训与师德教育。对农村教师要组织实施以新课程、新理念为重点的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要重点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爱岗敬业,为农村教育发展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5、实施名校带动战略,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是整个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统筹好优质教育资源和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首先要把优质教育资源尽快做大,在教育总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其次科学调整学校布局,要把农村薄弱学校做强,确保农村优质学校数量逐年增多,使适龄儿童少年基本实现就近入学,杜绝择校现象。第三,要在“联”字上做文章,在不牺牲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前提下,创新帮扶机制,支持“名校”联合或“兼并”农村薄弱学校,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下一篇:党政机关办公楼工程造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