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报表数据分析

2022-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统计报表数据分析

统计体制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 要】数据作为统计的核心,高质量的数据将带来精准的分析结果,反之则可能影响政府决策进而滞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统计体制存在部分问题影响到统计数据质量,基于此我们做出研究探讨,文章首先对我国统计体制做简单概述,接着阐述我国统计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统计体制;统计数据;质量;影响

一、我国统计体制概述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逐渐对统计数据的质量有了进一步认知,20世纪我们主要以国际标准作为统计数据的现行标准,其实这并不正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统计体制改革更新,对数据质量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此期间不断总结分析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国际公认的统计数据质量标准主要是准确性、实用性与时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政府统计工作压力增大,当前如何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是重要课题,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是有合理的统计管理体制,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是由综合统计体制及部门统计体系构成的整体,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总的来看属于混合性统计体制。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统计体制在不断改革变化,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我国统计体制开始逐步正规化、法制化,《统计法》的出台给统计体制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接着调查体系不断完善,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趋势,满足国家对统计工作的需求,调查方法开始从全面调查向非全面调查转变,此举减少工作人员压力,随机统计得到广泛应用;慢慢的我国统计体制区域开放,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引导统计体制从封闭中走出,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参与导致统计体制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最后随着国家统计体制与国际结果,统计工作对外交流越来越多,本着取长补短的宗旨,我国统计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二、我国统计体制普遍存在问题

首先统计组织体系尚待健全。我们知道各级政府调查机构实行的管理方式为“垂直领导”,地方级政府与调查机构为同级,这样统计局就出现了双重领导,直接导致调查机构权利变大,统计机构与调查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工作,与此同时,各级调查机构也存在被垂直架空的现象,通过垂直领导,调查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还受政府管理,还需要以政府的意志为先。

其次统计机构之间协调性不够。我们知道各级政府内部均有统计机构,相互间协调性交叉,由于各专业处室之间存在不同的统计方法,也有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这就导致调查数据出现偏差,对国民经济核算产生影响同时也让专业统计数据衔接出现困难。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有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随着双轨制的出台,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不能很好的协调,不同政府机构之间交叉重叠现象严重,影响统计工作进行。

第三统计制度待完善。目前我们的普查并没有作为各类调查提供数据,对此开发利用也不充分,由于普查频繁,抽样调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抽样调查无法完全满足多级管理技术要求,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统计指标体系待提升。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已经趋于老旧,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也无法及时满足社会活动需求,也就是说,总量和速度的指标多,结构和效益的指标少,反應经济发展的指标变多,反应和谐社会的指标变少,不科学。

最后统计信息网络待健全。网络时代给数据搜集带来便利,但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数据库建设却相对滞后,系统信息化水平还是偏低,缺乏对信息资源的挖掘,从这个角度看,分析交工数据的能力便宜,目前统计部门缺乏专业人员,部分新兴技术还需完善并做好与统计调查的结合。

三、目前我国统计体制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分析

1.政府的独立性不高,对数据质量有影响。

统计体制是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政府中的统计机构所需的经费等通常由政府决定,统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业务发展受限。统计数据是绩效评价的依据,通常统计机构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来自政府机构的干扰、干预或阻力,这样调查的公平性受到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受到影响。

2.统计职能发挥不利,影响统计数据。

可塑性是衡量统计数据价值的指标,随着统计数据的变化,可塑性能反映很多问题,当可塑性提高时,数据利用率与使用价值也随之提高,当下我国政府统计职能发挥有限,这就直接影响数据可塑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政府负责收集、整合、发布数据,分析能力匮乏,这就影响了数据的利用率,例如我们经常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提及的国内生产总值,除却价格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对分析结论很有促进作用。我们知道政府统计机构重视数据来源,数据应用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很小,因此对解决问题有利。

3.统计报表不合理,影响数据准确性。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全面统计报表有不合理性,指标太多,且相对复杂,填报过程面临很大难度,调查人员由于是无偿提供数据,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受到影响,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大环境下很可能发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填报真实准确的数据会耗费更多的财力及人力,很可能导致调查人员草草结束工作,编造假数据的现象时有存在,极大影响统计报表真实性。

4.统计手段单一影响数据完整性。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统计方面也得到创新发展,综合来看,统计体制仍然没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尤其在创新领域,统计量化不够具体,甚至部分区域还存在空白,可见政府统计缺乏科学的手段,没有查到相应的数据资料,统计数据完整性势必受到影响。

四、改善统计体制对数据质量影响的策略建议

1.完善调查方法,科学构建指标体系。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统计调查方法与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此时我们可以采取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比如分析某些社会经济问题时,我们往往会提到居民收入,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年检进行查询,但,很多年检中根本无法体现隐性收入,因此指标准确性无法保证。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应不断改善目标体系,完善调查方法,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从资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投入。

2.优化报表中的指标内容。

传统报表中指标相对繁琐,应给予清理。在指标的设置之初,目的是满足经营决策需求,更要满足宏观角色需求,对于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指标,不能修改,其他指标改为有偿服务,对于国家必备但对决策没有价值的统计数据,调查机构可以选用抽样调查方法搜集。

3.制定完善的管理考核体系。

统计数据是考评的主要依据,政绩评价与目标管理考核两个体系的数据缺乏准确性会影响考核结果,对此政府统计机构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完善两种体系,首先确保考核目标能够实现,且防止弄虚作假,其次政府统计部门要提升数据质量的公开与透明,将部分重要的数据分析和核算方法公布给大家,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可塑性。

4.强化政府统计职能。

优化与扩充政府统计职能需要分析与合并相关数据,政府统计机构承担的分析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承担分析工作的成本较高,统计机构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分析工具复杂特殊,例如我们熟知的计量模型,这类统计分析成本之高显而易见,因此此类工作只有政府提供的技术与人力、财力能够胜任。其二承担大部分群众感兴趣并会影响宏观决策的分析工作,由于政府具有权威性,统计分析结论更可信,因此政府承担此类统计分析工作最合适。

参考文献:

[1]李先锋.DZ市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13.02.

[2]李娟.中国统计数据质量离职研究与实践历程[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作者简介:

洪燕(1979.11-) ,辽宁锦州人,统计师,专业研究方向:统计学 ,工作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核算部副主任。

作者:洪燕

第2篇: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报表的层级解构与分析

摘   要:本文以工资福利报表构成的深入研究和表间逻辑关系填报的需求为切入点,从报表统计的意义、目的和要求出发,探讨了报表的层级架构、数据特征,并就报表的填报与数据分析,解构为“人事”和“薪资”两条主线分层、分级的数据维度,进行采集、汇总与分析。本文最后,对报表的快速填报、审核要求和统计策略,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  工资报表  解构分析

1  工资福利报表设立的背景和意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工资福利RW>》(国统制〔2016〕102号)是由国家统计局批准,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表,通过调查机关、事业单位年平均人数、职工工资总额、年平均工资、基本工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情况,旨在了解、掌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状况,为国家层面制定工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套由全国各级基层单位上报、省级汇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终汇集的一套全国范围内的工资普查统计报表。

该套报表设立的基本任务是为了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在编在岗职工的数量、岗位构成、薪资分配及工资福利等情况,可以为省级层面、国家层面完善工资制度,制订工资政策,为基层单位完善人事、工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和统计依据。科学的报表评估指标体系确定后,可靠的数据采集以及及时的数据上报便是确保统计工作和统计结果真实可信的根本保证。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该套报表的设立可以从整体上反映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职工人员和薪资的数量特征,伴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察数据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特征,为国家层面薪资政策和制度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载体。

从微观层面上分析,该套报表数据可作为基层人事管理与薪资决策的依据来源,尤其是事业单位均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其改革方向是以实施规范岗位设置管理为主线,重点推进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其目的在于发挥绩效工资即时激励功能[1]。因此,工资福利数据的准确填报对基层单位推进其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聘任和设置、拟定工资基金管理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工资自我调节的杠杆作用,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2  工资福利报表填报存在的问题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2]。以笔者所在单位甘肃省学校为例,在工资统计报表填报中存在诸如以下问题。一是“统而不新”,报表数据采集的信息化方式和方法单一。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准确及时并且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工资的资料是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任务[3]。在国家层面对工资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统计每年都由国家人社部统一渠道下发专门的软件或平台,但基层单位的数据填报多采用手工统计居多,最多借助于日常办公软件的辅助,信息化手段较为落后和匱乏,耗时耗力,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较大。二是“统而不学”,统计指标体系理解和研究不深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工资福利RW>》为年度统计报表,报表的培训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省级主管部门业务负责部门人员培训,再由主管部门培训下属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工作人员,报表的报送反之进行,因涉及基层单位众多,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兼职人员较多,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和研究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三是“统而无用”,报表的统计功能发挥不理想。一线统计人员局限于对数据的填写和单项任务的完成,大多数单位均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本单位统计报表进行统计后的数据分析和结论反馈,并用于指导本单位薪资体系的改革实践,省级层面也无相关数据分析的对外发布。为此,对报表数据层级分析和重新构架,可提供数据填报到结果分析的有力保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3  工资福利报表的梳理和解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工资福利RW>》体现了综合报表“繁、多、杂”的数据特点,既有人事信息分类计算,也有工资信息分类汇总统计,亦有牵涉人事和工资信息的交叉统计,为了实现数据填报精准化,实现快速、精准汇总的实际需求,减少统计数据的错误率,使得统计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经深入分析报表表内和表间层级特征,并广泛调研一线劳资人员,可按照“计数、计量、交叉”的统计原则对报表进行整合梳理、分类分层,形成“基于人事信息独立完成的报表”和“引用人事岗位信息完成工资数据汇总的报表”等两类。以下以事业单位为例,予以分析说明。

3.1 基于人事信息独立完成的报表

此类报表可通过人事信息以“计数”方式单独完成,分别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薪级工资人数情况统计(表号:人社统RW24、25、27号),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工龄、任职年限情况统计(表号:人社统RW26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龄情况统计(表号:RWGS15号)等三大类共11页表格。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薪级工资人数情况统计,旨在统计处于不同类别人员、不同内部岗位、不同薪级等级人数分布情况,从中可以分析得出小至单位大到一个系统或地区的人员岗位分布情况。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工龄、任职年限情况统计,旨在统计处于不同类别人员、不同内部岗位任职年限按照“5年及以下、6年至10年、11年至15年和16年及以上”共四个等级、工龄从“5年及以下”开始每隔5年一个等级直到“41年及以上”共九个等级人数分布情况。从中可以分析小至单位大到一个系统或地区的不同类别人员任职和工龄对比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龄情况统计,旨在统计处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正高级、副高级、工人”分别为多少人,年龄段从“36岁及以下、36~39岁、40~59岁(间隔1岁)、60岁及以上、其中:经组织批准留任”共24个年龄层次人员人数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小至单位大到一个系统或地区的不同类别人员年龄阶梯分布对比情况。

3.2 引用人事岗位信息完成工资数据汇总的报表

此类报表引用人事信息中的“岗位职级”通过工资数据以“计量”方式交叉完成,分别为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和分行业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表号:人社统RW17、18号)、全国事业单位按岗位等级分层次情况和地方(省、区、市)事业单位按岗位等级分层次情况(表号:人社统RW19、23号)等两大类共4页表格。

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和分行业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两份报表数据统计一致,完成人社统RW17报表后即可生成人社统RW18报表。两份报表均是以单位整体工资总量数据为口径的“计量”统计,旨在统计完成年末在编在岗职工总数、全年工资发放分“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其他”五大类科目的年合计总金额。从中可以看出小至单位大到一个系统或地区工资发放总量、分科目工资发放总量和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分类的11个行业,可用于比较和测算该单位、该行业人员工资构成和总量水平情况。

全国事业单位按岗位等级分层次情况和地方(省、区、市)事业单位按岗位等级分层次情况数据统计一致,完成人社统RW23报表后即可生成人社统RW19报表。两份报表均是以“计数和计量交叉”方式,以每一类岗位类别为计数,计量此类岗位工资总量数据。旨在统计完成“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三类不同类别,不同内部岗位等级(其中管理人员从一级职员岗位、二级职员岗位、……十级职员岗位、见习及其他人员,即对应正省级干部、副省级干部、……、科员、见习及其他人员等11层;专业技术人员从一级岗位、二级岗位、……十三级岗位、见习及其他人员,即对应正高一级、正高二级、……、员级、见习及其他人员等14层;工勤技能人员从技术工一级岗位、技术工二级岗位、……普通工岗位、学徒期(熟练期)工人,即对应高级技师、技师、……、普通工、一般工人等7层),全年工资发放分“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其他”五大类科目的年合计总金额。从中可以看出小至单位大到一个系统或地区,不同类别岗位人员、不同內部岗位等级、工资分科目年发放合计总量。

4  工资福利报表快速填报的对策

4.1 报表的审核

根据工资福利报表的内部逻辑规律,可通过表内表间数据的核定完成报表核定,常见的错误类型有“任职年限和工龄不符、工资倒挂、前后数据不一”等错统或漏统。

任职年限和工龄不符:一般来说,不存在任职年限大于工龄的情况,如专技4级,任职年限为16年以上,工龄为5年及以下,此错误的出现应为错统。

“工资倒挂”:职级越高的薪级、年平均工资等工资科目均应越高。若存在级别低、薪级(年平均工资)高的人员则必为错统。

前后数据不一:基于人事信息的报表和基于工资信息的报表,在数据采集上有前后交叉的情况,必须遵循数据的一致性原则。如人社统RW24薪级等级统计表中管理5级岗位共6人,则在人社统RW23号按岗位统计工资科目时,管理5级岗位必须为6人。

4.2 报表快速填报的对策

工资福利报表统计数据量大、类目繁多,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经过对工资福利报表统计需求重新构架分析,对表内和表间数据关联性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统计效率,以期减轻一线劳资人员工作压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实现统计数据对职工福利情况的重要参考和统计价值。一是在工作态度上一定要加倍仔细,重复核对,完成报表统计工作。二是应将职工信息存档建立人事电子档案,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实现人事信息的网络化。三是深度分析单位内部的运行规律并提供流程、工具和方法,不局限于传统统计数据获取方式,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四是强化统计人员的适时培训,学习统计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EXCEL、Spss、Access等常用数据库软件和统计技巧知识。

参考文献

[1] 朱镇生.高等职业院校绩效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4.

[2] 王建中.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29.

[3] 王志哲.区(县)级统计体制现状及信息化改造[D].天津大学,2009.

[4] 林济生.关于高校工资发放管理问题与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5(10):281.

作者:陈琰明

第3篇: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似与不同分析

[摘 要]统计与会计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统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二者的联系又发生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报表上、计算方法上、计算范围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笔者通过分析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案。

[关键词]财务;报表;会计;统计

[

虽然,会计和统计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当中存在发展的,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两者之间的联系很大。我们知道,会计工作不论在哪一个行业企业当中都是会出现的,它的服务和工作对象的局限性较小,往往是处于小范围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而统计就不同,它的服务对象往往会上升到国家层面,重点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服务,双方各自具有特点。但是,即便他们有着一定的差异,却可以在同一个体系中互相依存,例如财务统计,这边是它们在差异中又可以融合入的体现。

1 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的相同之处

1.1 数据来源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之处最大的相同之处就在二者的数据来源上,资产负债的部分是二者相同的数据来源,利润及资源分配的部分二者的数据都来自单位的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对于其余的部分,不论是财务会计报表或者是统计财务报表,二者的数据来源都是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资料。数据来源相同,就是二者最大的相同之处。

1.2 指标的名称

在内容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是相同的,在形式上二者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在财务会计报表和统计财务报表的指标名称的设计上,二者的科目名称设计是相通的,除了个别的指标名称之外,两种报表的名称设置基本相同。

1.3 审核关系

审核关系中也存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之处,虽然二者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某些审核关系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审核方式与会计公式是一模一样的。在“所有者权益合计”的科目上,二者的计算方法都是资产总计减去负债合计,这一公式是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恒等式的公式为: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此外,还有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统计财务报表的公式也是从会计报表的关系转变而来的,即使存在某些细节方面的差异,但是其本质都是会计的核算。

2 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的不同点

前面我们说到,会计的适用范围是比较小的,存在于具体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统计财务报表的主要服务方向是国家等大数据的分析,这就为二者带来了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报表设计

报表设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报表的价值量计量单位的设置、定报报告期别设置上。价值量的计量单位的设置中,因为统计与会计服务对象与工作目的的差异,计量单位的设置有很大的区别,具体的体现在,财务会计报表的计量单位通常为“元”,而在统计财务报表中,计量单位是以“千元”为单位的,其原因就是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工作范围,会计报表面对的是小型的经济实体,统计报表则是大范围的数据统计,这造成了报表设计的计量单位不同。在定报报告的期别设置上,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统计财务报表的期别设置主要为几个月,例如1~2月、1~5月等,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企业的会计期间上,要分为年度、半年、季度、月度,并且按照公历的日期来进行确定,在这个财务的年报报告期上,二者是差不多的,关键差别就在上文的月季的报告上。

2.2 数据取得的依据

在指标数据的取得上,二者有着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根据会计账户的余额填报统计报表,虽然财务统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部分存在“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的指标,其来源也是取自会计的资产负债表,但是这两项指标并不能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上得到,因为,“货币资金”的指标是包括了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三项指标的合计数,为资产负债表上只有包括“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的指标,所以,这两项要根据单位内部的会计账户的期末余额来填写。

二是要依据会计科目加工填报的统计指标。在会计科目当中,不存在现成的“本年折旧”的指标,在制作报表时,应该从“累计折旧”当中选取,但是,“累计直接”科目反映的是该单位在成立之后的所有的计折旧数,所以,在“本年折旧”之中的指标是“累计折旧”的本期折旧数额,如果是不存在固定资产报废的环节,本年折旧应该是累计折旧账户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在有报废的环节中,以上的公式不成立。

三是统计指标需要分析填报。“实收资本”是会计科目当中的按照具体投资者进行的明细分类,所以,在统计指标中,有些指标例如“法人资本”、“国家资本”、“外商资本”等不能够从会计科目中直接取得,应该将它们在性质上进行分类处理,按照国家法律来谨慎的区分,达到通过审核的目的。

四是统计指标要从会计科目中计算。会计科目的明细是没有经过详细规定的,在各单位情况不同的实际状态下,各单位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请款对会计科目的明细进行划分,“差旅费”、“税金”、“工会经费”等指标应该从会计科目中摘算。

2.3 审核关系的不同

报表的审核关系不同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部分和利润及分配部分,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统计财务报表在上面两个部分中的公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应该关注这个差异。例如资产负债部分中,流动资产的合计公式,在利润及分配部分中,利润总额的公式,审核关系是有差别的。

3 思考与建议

财务统计工作是一项很复杂但是相当重要的工作,掌握上有一定难度,很多人难以区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在进行工作时,区别对于加强工作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3.1 加强制度建设

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在面对着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条件下,完善统计报表的制度很重要。如今,每个单位都上报年定统计报表的义务,所以,必须得保证报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社会条件是出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很多问题会是企业单位从来没遇见的,所以,单位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保障企业单位持久稳定的发展。

3.2 建立信息化系统

制度建设不是一日即成的,在企业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信息的流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会计统计工作的效率与真实性,因此,笔者建议不论是哪一个单位,都应该建设一个信息化平台,及时反馈单位内部遇到的问题,让领导者及时掌握信息作出决策,具体操作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一是建立不同部门的信息反馈专栏,及时反馈基层信息,方便决策;二是建立高效的处理机制,增强效率,在平台上公布需要解答的问题,减少工作重复,利用互联网优势定期增编新内容。此外,还应引进一批相关的技术人才,来维护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确保系统的良好运行。

3.3 财务统计分析

财务统计分析,就是要将财务会计指标充分的运用会计知识进行分析,要解决财务分析的准确性问题,就应该解决统计教材的问题,如今的教材专业化太强,很多教材关于日常的统计方法讲述的不是很多,并且大多是照搬统计教材里的课程,建议编写新教材,使分析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4 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两个报表工作的基础单位,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比较大,联系也很强,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们要具备分析辨别的能力,工作人员工作的准确性对统计报表的影响是巨大的,企业和单位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加强工作者对二者区别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财务会计报表以及财务统计报表的运用。此外,企业还应该大力培养或者引进人才,不断提升单位自身的处理能力,不断地完善并创新报表的设置与使用,以保障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4 结 论

总之,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领导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加深对二者区别与联系的理解,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完善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在工作中注重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促使企业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贾丹阳.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J].会计之友,2012(5).

作者:徐筱艳

第4篇:报表数据分析

对于企业负责人而言,在进行信息系统相关的投资决策时,并不容易。一方面,若不投入资金,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毕竟人工管理相对信息系统管理,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若投入资金,又感觉难以准确把握信息系统的投资收益。零售企业在数据分析方面的投资就最能体现他们的这种两难境地。

数据分析被公认是提升信息系统价值的有力工具,但很少见到真正成功的案例。投还是不投,真的很为难。将信息技术与业务知识融合在数据分析中,信息部的技术资源与业务部的业务资源融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报表不等于有分析,有分析不代表有效执行。我们如何将提供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策略行动,这是关键。

企业一定要重视数据分析的结果,千万不能拿到报表看一眼就扔在一边,而是要督促相关部门一起来分析报表、研究对策。企业老总们要改变管理方式,真正学会用数据来管理,而不是仅仅凭借经验来进行管理。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越快学会数字化管理方式,那么谁就会赢得越强的竞争力。

第5篇:统计人员数据分析

直营店统计人员应在录入完店铺的相关数据之后应作如下数据分析工作:

1. 销售数据分析:记录各店当日销售额、销售件数,排出各店销售前十大

及滞销后十大的款,小陈应汇总所有店铺当日的业绩及销售前十大及滞销后十大的款;一周汇总,整月汇总,季度汇总。

2. 店铺库存数据分析:应每日查看各店铺库存数据,清楚的知道各店的库

存情况,直至各个款的库存量;特别留意各店都不齐全或是一件两件的货品,整理成表格或是方案提交主管,并可结合销售情况,建议主管往哪个店铺调拨。

3. 补货数据分析:对于店铺传真回公司的补货单应整理、记录、汇总。清

楚知道这一阶段各店铺的补货情况,如哪个款补得多,销售量如何,公司的发货情况如何,若公司货源不齐全,其他店铺的库存量如何,销售量又如何,可否调配?一周汇总,上呈。

第6篇:统计数据分析

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分析

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是政府履行经济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依据,是人口计生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前提。为客观反映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现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现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全区人口计生主要统计数据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2年4月,全区有总人口158.35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2.79万人。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全区上报出生人口5762(含往年出生未报人口1997人,漏统率为34.66%)人,其中一孩4778人,二孩919人,多孩65人,一孩率为82.92%。符合政策生育4929人,违法生育83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5.54%。上报死亡人口3396人,死亡率

2.14‰ 。人口出生率为3.64‰(其中当年人口出生率为

2.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9‰。女性初婚4771人。现孕4703人。本期施行各种计划生育手术4404例,比去看同期减少400余例,其中避孕手术3204例,取出宫内节育器501例,补救手术699例。

二、主要问题

截止2012年4月底,我区报表数据信息存在较多问题,

部分乡镇基础信息缺失大,缺项多,逻辑性不强,有的完全失实,导致生成的计生统计报表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客观反映当地的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具体表现在:

(一)部分乡镇符合政策生育率虚高,当年人口出生率严重偏低。一是符合政策生育率高于90%的有5个乡镇,分别是xx镇、xx乡、xx乡、xx乡、xx乡,其中xx乡高达94.45%。二是当年人口出生率低于2‰的有21个乡镇,特别是xx乡(总人口2.63万)上报当年出生22人,当年人口出生率仅0.84‰。与我区前几年人口出生率达10‰比较,这些乡镇上报信息极不符合现行生育规律,可能存在严重的出生人口漏报。

(二)现孕漏报或虚报严重。一般情况下,现孕占当年出生的50%左右。截止4月底,一是有6个乡镇不足30%,特别是xx镇仅为1%。二是系统显示全区怀孕10月以上未生育人数达2374人,其中xx乡高达112人怀孕10月以上仍未生育。这些乡镇存在严重的现孕漏报、虚报或数据逻辑问题。

(三)初婚女性漏报严重。一般情况下,当年初婚人数与当年一孩出生人数基本持平。从目前报表数据看,有7个乡镇不足50%,最低的xx镇和xx五个月初婚人数分别为2人和1人。

(四)死亡人口漏报较为严重。截止4月底,全区死亡

率在2‰以下的乡镇有23个,特别是xx乡死亡率仅0.76‰。

(五)部分乡镇本期手术可能存在漏报。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全区共落实措施4404例,其中避孕节育措施3204例,避孕率49.59%,其中16个乡镇本期避孕率低于20%,xx乡5个月来未落实一例避孕措施。

(六)系统内基础信息缺失大,缺项多,逻辑性不强。一是部分乡镇综合措施中长效措施比例不符合实际,特别是xx乡和xx乡,长效措施比例高达98%以上。二是措施逻辑错误多,30个乡镇措施逻辑错误率高于1%,特别是xx乡错误率高达8.62%。三是系统内总人口重复严重,全区总人口重复达8181人,重统率0.52%,最高的xx乡总人口重统率达2.36%。四是总人口身份证重复(乡镇对本区)量大,其中有8个乡镇身份证重复超过500人,分别是xx镇(1517人)、xx镇(1393人)、xx乡(525人)、xx乡(908人)、xx乡乡(950人)、xx乡(1398人)、xx乡(968人)、xx乡(575人)。五是综合措施比例不合理,一般情况下,综合措施占已婚育育龄妇女比例在85%至90%之间,全区7个乡镇高于91%,最高的xx乡高达94.45%。六是部分乡镇存在总人口信息中现居地、户籍地逻辑错误或为空,与户主关系为空或为“其它”的量大。

(七)基础信息资料不齐不全,管理不规范。

三、工作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采取措施。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组级、村级起报单位,在提高报表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上狠下功夫,,对本地主要统计数据进行清理核对,加强与当地统计、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要坚持每月对系统生成的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进行认真审查,坚持定期解剖制度,并依据调查、解剖和预测数据进行统计质量分析、审查,凡自查发现数据真实性较差的地方,应立即组织进行修正、补报。

(一)认真考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实际性。从全国人口基础信息核查结果看,排除部分流出人口生育无法准时上报的情况下,全区今年人口出生率应达到8‰以上(不含往年出生纳入当年上报的),死亡率应达到6.5‰以上才符合实际规律。各乡镇要对照年初与区委政府签订的人口计生目标责任书,把工作抓紧抓细抓实,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流出人口应占总人口的20%以上;育龄妇女人数应占总人口数的26-28%;女性初婚人数应占当年一孩出生的85%以上;现孕人数应占当年出生数的50%左右;无孩育妇比在4-8%之间;进入婚龄而未婚妇女占育妇比5-7%。

(三)处理好数据逻辑性问题。全区年终报表时不得有区内重复总人口出现;身份证号缺失控制在5%以内;身份证

性别、出生时间与实际不相符控制在1%以内;应落实措施逻辑错误数控制在0.1%以内;与户主关系缺失、错误控制在5%以内;现居地、户籍地及代码缺失、错误控制在1%以内。

(四)各乡镇务必在6月底前搞好今年上半年统计报表工作,为创国优,迎接省、市半年检查做好工作准备。

第7篇:2017统计数据分析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基本国策,执行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计划生育的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我乡计划生育工作,特对我乡2017的计划生育指标作如下分析。

一、 基本情况

2015年我乡年初人口为人,年末 人口为 人,出生人口 ,其中违法生育 人,往年出生未报人数 人。死亡人口 人,已婚育龄妇女 人,出生率为 ,自然增长人数为 人,自然增长率为 。

二、 计划生育统计分析

1、 育龄妇女

据统计报表,2015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人,占总人口的 。已婚育龄妇女中,常住已婚育龄妇女 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 人。平均初育年龄 岁。

2、政策符合率

报表显示,我乡出生的 个孩子中,合法生育 人,符合政策生育率 ,比上年下降了 个百分点。

3、出生性别比

据卫生部门统计,在医院分娩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为 ,是正常

的。我乡的性别比为 ,男孩出生数与女孩出生数基本持平,应继续保持。

4、女性初婚情况

今年女性初婚人数 人,比一孩出生稍微偏少,女性晚婚率为 ,比上年略有上升。

5、避孕节育情况

育龄妇女中采取各种避孕措施有 ,综合避孕率约为 。

三、统计报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 出生率和政策符合率统计质量

报表所反映的出生率偏低,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乡计生干部和村计生专干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大意、对出生人口摸底不准确的情况,其次,由于大多数育龄群众外出务工,对这部分人群的计生宣传工作难度较大,部分农村群众在外生育子女后不第一时间告知村计生专干和乡计生工作人员。

2、 女性初婚人数和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统计问题

现在女青年外出多,结婚普遍年轻,加之好多都是没有办理结婚证,就生育子女了,所以初婚统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也造成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统计不十分准确。

3、出生人口填报问题

由于现在多数育龄群众在外务工,在外生育子女后都未能及时在所在户籍地进行登记,导致各村计生专干收集婴儿出生信息存在一定困难,二是我们计生办工作人员在为育龄群众办理生育服务证等手续时,也未能积极地宣称这方面的内容,导致部分生育了小孩的夫妇忘记向所在村村干部报出生人口,导致了工作的困难。三是部分村计生专干忽于职守,对计生工作不够重视,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原因就导致了我们在报送出生人口时出现了往年出生未上报人口的现象。

3、 节育措施落实不到位

实行知情选怿后,育龄妇女夫妇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很差,特别违法生育对象,有些是找各种借口不落实节育措施。在这个方面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以及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强化我们的服务意识。

4、 流动人口的统计和管理

在流动人口的统计方面,我们的群众不配合,他们普遍有所顾虑,所以我们的管理就没有跟上,我们的违法生育对象中有95%以上的都是外出人员。

四、来年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是应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重点是加强对中

央《决定》的宣传,以及加大独生子女奖励以及“奖扶”政策的宣传,改变育龄群众的生育意愿;二是加大对村专干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懂业务,钻业务,精业务;三是加大对村社干部的考核力度。四是摸清家底,做到月月解剖村,调查村,从而做到月月清。五是加强乡计生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供主动服务水平。

2017

年10月14日

第8篇:统计数据问题分析

统计数据泄密问题受到严查。国家保密局、最高检24日通报,去年5月以来,我国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因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获刑5年、6年。

主力资金流分析(10/26)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在中国经济实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统计数据屡屡遭窃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我国宏观统计数据就曾多次被境外媒体精准“预测”,尤其是2008年到今年6月期间,路透社曾7次“猜中”中国月度CPI数据,堪称业内“章鱼哥”。国家机关公信力受挫、国家经济安全遭遇威胁、证券机构等寻租者获取不当得利、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受损„„当个体逐利冲动膨胀到一定程度之时,国家安危与法律道德难免被抛于脑后。

从孙振、伍超明二人的案件剖析,他们的泄密对象都是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这些寻租者的切身利益,与CPI等经济数据息息相关,若能提前获知数据、并据此先于同行做出相关交易,获利十分诱人。恰因此,寻租者会千方百计向相关要员示好,或举办讲座、或朋友宴请,并许以高额邀请费用。结果,那些尚未公之于众的核心数据信息,便在“不经意”间被传递了出去。

实际上,对于数据安全,我国有着一系列法规护航。保密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统计法也明确,“统计数据依法公布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但遗憾的是,查办泄密案件时,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立案难、处理难等问题,打击力度跟不上,犯罪成本较低。从完善法律监管的角度看,一些金融机构以贿赂方式获取统计数据,同样也应该以行贿罪论处,如此,才能够真正堵住宏观经济数据泄露的“利益缺口”。

其实,为防止数据泄露,国家统计局从今年7月开始,调整了统计数据发布方式,比如提前了发布时间、缩小了接触涉密数据的人员和范围。然而现实问题在于,国家核心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十分庞杂,包括初始数据采集、整合、误差调整、部门信息交换等诸多环节,涉及人员众多,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保密监管的难度,也让泄密者心存侥幸。保护我国经济数据安全,强化工作人员教育、严格程序制度、事后法律惩戒,缺一不可。

对统计数据心存敬畏,才能让统计工作尽善尽美。此次高调通报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也在客观上凸显了统计数据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提醒更多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谨守法定职责,更需要以一种严谨履职的态度来保证数据的客观公正。官方统计的目的,是为后续政策决策服务,相关工作也应当摒弃闭门造车的思维,切实为经济发展服务。

统计领域“蛀虫”获刑,严肃了保密法规的落实。而堵住泄密的利益漏洞、完善保密的制度藩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重要作用,全社会、尤其是相关人员对统计工作严肃性与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升。

第9篇:数据统计与分析心得

(第三组)

数据统计与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比较费时和费力的工作,在工作中,小组成员既要有明确的独立的分工,也要有集体的团队的协作精神。每个人在统计数据时都要做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要有耐心而不是用一颗浮躁的心来对待工作。在数据分析中,要用一颗客观的、真实的心来做好对统计数据的客观分析与评价。这样才能使问卷调查统计出来的数据真实有效,为下一步的工作实施和决策做好准备。

我们这次东华理工大学校园文化调查问卷印发的总数为210份,其中有6份未收回,实际收回问卷共204份,其中无效问卷(被调查人未填写性别、专业、年级等相关信息)有5份,则实际有效问卷为199份。合格问卷占总数的94.76%,问卷收回率较高。在接下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中,则以此199份有效问卷的数据来统计,并计算数据结果。

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年级有11级大

一、10级大

二、09级大三的学生,08级大四学生未参与调查,其中问卷调查又以大一学生为主,有186人,占总人数的93%;而大二学生只有8人,占总人数的4%,大三学生只有5人,占总人数的3%。在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性别比中,女生有136人,占总人数(199人)的68.34%;男生有63人,占总人数的31.66%。问卷调查的女生占有多数。

此外,这次问卷所调查的专业有15个专业,其中文科类专业(广告、法学、对外汉语、英语)调查人数有133人,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66.83%;经济类专业(国际贸易、旅游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调查人

数有5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5.12%;理科类专业(自动化、科工程、土木工程、资源勘探、信息管理、测绘工程)调查人数有16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8.05%。调查对象以文科类同学占多数。

在这次数据统计与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卷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还是好的。首先,问卷中存在漏字的情况,主要是出题组印刷前没有认真做好校对的工作造成的;其次,选项有的出现错乱及其选项中没有明确注明题目是多选或者单选的题目,因此在我们数据统计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困惑,但经过向出题组的询问,我们还是明确了题目的多选与单选问题。但我想,这对于我们的调查所统计出来结果,其实际真实效果多少会有一些水分的。再次,就是我们问卷的发放组没有考虑我们要调查的比例的分配,比如年级的比例分配、专业类别的比例分配、男女性别的比例分配。这样就造成我们统计分析出来的数据有一点不合理性、不太全面性。此外,我们数据统计与分析小组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由于我们从来没有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因此缺乏经验,在统计数据过程中其实每一道题也有不不合理的作答选项,而我们第一次都把他们统计上了,没有考虑到每道题都有回答无效的答案。而后来的结果是,又让我们成员重新统计了一次,这次考虑了把每道题目中无效答案剔除后,再统计出每道题目中有效答案的选择数量。

数据统计与分析不但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而且还要会懂电脑,利用Excel操作系统来计算出最终的数据结果。这就在不同的两个方面考查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在这次数据统计与分析过程中,我们组成员都表现得积极认真,按时按量地完成了我们每个人所分配的任务。因此在

这次数据统计与分析中我们组虽然花费了有一定的时间,但还是比较少的,而且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统计任务。这也为下一组的成员的论文写作及其总结工作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在使用Excel操作系统时,由于有些成员不会使用此操作,所以给其他会操作的成员增加了工作量。在此也让这些不会使用电脑操作系统的同学能够体会到对于掌握好电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希望他们都能够好好地学习这些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

这次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实践活动,让每个同学都有收获。有的收获了出题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有的收获了问卷调查中所获得的经验,有的收获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使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实践活动中无形当中就增加了,有的〃〃〃〃〃〃

总之,我们都认为这次问卷调查实践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因为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都看到了每一个同学都在努力的把事情做的更好,都认真地对待自己所分配到的任务,都在积极的讨论与交流。

另:附第三组成员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图片

上一篇:教学组织基本管理制度下一篇:公司公共设施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