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火灾事故安防措施
摘要:化工企业设备是进行化工企业生产活动的基础,其健康有序的运转直接影响化工企业的生产进度。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科技的发展,化工企业的设备和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地升级。化工企业设备是化工企业发展的动力,对化工企业设备的检修工作一直是化工企業重点关注的问题。但由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在进行化工企业检修工作时难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提高化工企业设备的检修技术,保障化工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转。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火灾事故安防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检修;安防措施
引言
目前,化工企业对于我国的发展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化工机械设备对于化工企业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由于化工企业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对于机械设备的损伤也较为严重,通常一些化学试剂对设备会造成腐蚀、结垢、渗漏等现象,从而对化工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进而对化工企业的顺利运行以及环境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这就需要化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化工机械设备日常检修制度,保障日常的工作顺利运行。
1化工企业加强检修化工设备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化工行业中,化工设备广泛应用各种科学技术,设备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同时化工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环境也逐渐复杂化,种种因素导致化工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化工设备的运行效果,导致化工设备出现问题,因此企业需要加强检修化工设备。化工设备检修的意义主要是体现两点:首先是,加强对化工设备的检修力度,能够完善化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定期检修设备,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更加完善;其次是对化工设备进行检修能够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安全运行设备,检修化工设备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能够将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查找,定期检修可以减少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促使企业生产更加安全。
2石油化工设备检修过程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
从对石油化工是设备导致的火灾事故的研究中发现,导致火灾的原因主要和可燃物质的存放有着较大的关联,相关部门在对石油化工生产环境进行检查时发现,在生产石油的过程中其环境存在可燃物质,对于这些可燃物质,石油化工企业并没有做好安全监管,使得其在存放的过程中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一旦石油与这些可燃物质发生接触,则会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而出现可燃物质没有被安全存放的原因又较多,比如:需要检修的设备的管道阀门开关的问题,石油化工企业没有根据相关的要求,对其进行隔离,安置盲板,这样则会导致可燃物质出现泄漏,进而造成火灾发生;高温气候,企业对于设备没有进行降温作业,导致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热量增加的情况,这样一旦遇到冷空气,则会导致设备的管道出现变形的现象,甚至破裂下造成可燃物质泄漏;在维修检测生产设备的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理,这样则可以将设备中残存的易燃液体气体清除,可多数情况下,工作人员对于设备内部的易燃液体都没有做好全面的清理工作,从而导致易燃液体影响设备的运用;对于清理后的易燃物质没有根据要求放置在安全的位置。根据对上述可燃物质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和生产的过程中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仍需不断的改进,对石油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掌控,否则,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则会影响经济的创设以及人们的生命健康。
3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火灾事故安防措施
3.1制定相关的日常检修制度
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的日常检修,必须先制定好相关的制度,关于仪器检修的间隔时间、检修内容、检修人员等等进行规划,从而保证化工企业的工作顺利运行。除检修前的规划,检修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也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制度进行,并且对于需要更换的设备零件进行记录,保证检修工作发挥出其价值。对于检修人员,相关部门也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评价,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也可以构建交流平台,让检修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相互了解更好的检修方法。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检修技术,也要及时进行了解。
3.2合理储存危险化学品
无论是在化学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还是在化学企业的检修工作中,都会使用一些危险的化学品,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储存,遇到电流或明火,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一定要合理储存危险的化学品,放在指定的专用的储存室进行储存,按照不同化学品的性质和特点分类储存,设置不同的储存温度和条件。各化学品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禁止将危险化学品随意堆积或者是混合储存,储存室要符合安全、消防要求,要符合我国储存标准和要求,并且要安排专人管理监督。其次,对于化工企业重要的检修项目以及重点防爆区域内进行施工作业时,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业的防护人员和监督人员,防护人员要保证化学物品的合理储存,防止化学品泄漏,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安全,并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督人员必须了解全部的生产流程,了解详细的工作方案以及施工要求,严格根据施工计划进行,监督进出的工作人员,有序进行施工工作,保障化学物品的安全。
3.3做好检修前准备工作
在设备检修前,要做好清洗工作,对于管道、反应釜等部位可能残留有毒有害气体,需要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水或者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将有毒有害气体排出。气体置换完成后,需要将残留的化学物质清理掉,为了清理彻底,需要使用化学清洗剂,或者使用物理方法进行冲洗。如果冲洗效果不理想,可以对其加热,或者使用高温蒸汽进行清理,以保证有害物质清理干净。在动火前,动火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对事故隐患进行有效识别,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各种安全防护用品佩戴齐全。在动火前,要认真检查现场,确保各种易燃易爆物质被彻底清除,防止焊接作业过程中火花四溅,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进而导致火灾或者爆炸事故的发生。在焊接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检测焊接母材的厚度,避免焊接过程中,母材被熔穿。要检测容器内的含氧量,确保含氧量处于安全范围,如果含氧量过高,应停止作业,排查原因。
结束语
总之,在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各项生产工作都离不开化工设备,同时化工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化工企业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日常生产中,化工企业应该要重视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了解化工设备常见的故障问题,同时健全设备检修和维护机制,制定更高安全标准的维修要求,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合理维护和检修化工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化工设备中的问题,进而确保化工设备能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志东.石油化工装置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2):74+89.
[2]聂真,韩凯,李康,王武凤.化工设备检修中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2):92-93.
[3]王卓群,王明友,张业宏.化工机械设备检修常见问题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181+203.
[4]范兆杰,吴涛,张亚娟.浅谈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中不安全因素及措施[J].石化技术,2018,25(01):265.
[5]王倩倩,张祖玲,张晓阁.浅析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的优化及创新[J].化工管理,2018(02):194-195.
作者:严俊
摘要:氯碱工业作为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氯碱工业优秀的化学反应性能与经济性优势是其成为众多化工生产主要方式的原因,但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其自身化学稳定性不足而引发化工厂爆燃事件,如何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保证氯碱化工生产的安全性成为广大学者所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就氯碱化工反应的原理、安全管理的意义等方面分析其中容易发生火灾危险的原因,以期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帮助氯碱工业有效防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氯碱化工;生产;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氯碱工业在化学性能上的活跃性使其更容易生产出氯气、氢气等重要的化工资源,但活跃也就意味着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具有爆燃危险的氯化氮物质,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浓郁的氯气与氢气物质一旦遭遇明火,即使是一点火星也会瞬间引发爆炸燃烧等安全事故,进而给整个化工企业与众多一线生产人员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损伤。
1.氯碱化工生产原理与火灾防控的现实意义分析
1.1化工原理
氯碱工业就是使用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氢气、烧碱的方法,很多化工产品都会以这几种物质为原材料进行生产制作,目前我国氯碱工业主要采用隔膜法与离子交换膜法这两种工艺开展工艺操作,其中离子交换膜法各因其耗能低、生产过程杂质少的优势而被很多化工生产企业广泛应用。隔膜法的原理是通过电解直接生产烧碱物质,但在隔膜吸附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倘若再加之其他影响因素就会由于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引发一线生产人员中毒或化工厂爆燃等安全事故,离子交换膜法就能大幅度减少氯碱工业流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情况,并且这项工艺技术的操作相对更加便利,能在缓解一线生产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用,还能避免生产过程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图1是离子交换膜法的基本原理图[1]。
1.2强化火灾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氯碱化工生产行业会涉及很多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用采用科学的安全管理防控机制加以约束,将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危险事件,氯碱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经济效益、周边生态环境、一线生产人员与附近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等等都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影响,甚至还会对区域社会的安稳秩序与经济发展造成较大阻碍,并且还会引发广大社会的关注与舆论影响。强化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漏洞与安全隐患,实现防控氯碱化工生产全过程安全风险的目的,为氯碱化工企业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进而促使化工生产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一线环境中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帮助氯碱化工企业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实现可持续发展[2]。
2.氯碱化工生产过程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危险因素探究
2.1物质方面
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杂质、产品,甚至使用器械设备上都具有一定危险性,其中的化学物质具有各自的性能和特征,在危险程度与容易受到的影响上都有些差异。譬如说,氯碱工业中制成的氯气是具有刺激性气味与窒息性特征的剧毒物质,在混合一定浓度的氢气时一旦碰见强光就有极大可能性造成爆炸事故;氢气虽然不具备毒性,但由于其无色无味难以被肉眼察觉且在空气中会迅速扩散,如果储存或运输氢气的设备出现异常就会泄漏进入空气中,当氢气在空间中逐渐凝聚达到一定浓度之后遇到一星点火源就会引发爆燃危险,即使是没有火源也会导致现场人员吸入过多,窒息而亡;氯碱工业中常见的杂质氯化氮,如果浓度体积达到一定程度也很容易受火源影响而引发爆燃事故。
2.2管道方面
氯碱化工生产出的化学物质多为气体,而这些气体的运输就需要依靠管道进行操作,因此管道作为主要运输设施很容易堆积高浓度的化学气体,一旦运输管道內的气体混合超过一定比例之后,整个管道内部就会形成低于大气压力的负压,受负压影响的管道很容易刺激到气体的不稳定化学结构并造成爆炸事故。另外,压强的负面影响也会出现在生产厂房中,如果厂房通风性能差就会导致周围环境过于密闭,当压强超出阈值之后同样会刺激管道内的化学气体爆炸燃烧[3]。
2.3电解槽方面
电解质的储存槽中阴阳两极室如果压强分布不平衡也会引发爆炸事故,电解槽中阴极室与阳极室之间会有隔膜将其分割开来,通常两极室之间的化学气体结构与体积比例处于平衡状态,但是氢气进入电解槽后不会发生反应,也就不易被察觉出来,而氯气进入电解槽中则会迅速溶入电解液并产生化学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两极室的压强会逐渐出现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很容易引发爆炸危机。
2.4人员方面
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数不胜数,可以说绝大部分事故的发生源头都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氯碱化工生产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性要求极高,但一些化工厂却出现了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防范意识不到位、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违规进行生产操作、携带明火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化工厂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2010年阳煤氯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的“7.18”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在含有乙炔气的清净塔上实施动火作业,最终引发爆炸的后果就是一死三伤。图2是爆炸现场照片。由于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及其化工产品的化学性质较为活跃或是有毒易燃,倘若一线生产人员缺少一定的安全防护意识就很容易引发危险事故,导致化工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地位的下降,一线生产人员与周边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会遭遇严重打击[4]。
2.5操作设备方面
氯碱化工的生产过程都是由电解反应提取化学物质的,所以对其中所使用的生产器械设施、运输装置、材料收集与储存设备等都有着较高的性能要求,一旦设备设施出现卡顿、精确度下降、泄漏等问题将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成倍上升,其中储存的化学气体在一定浓度下即使是遇见静电也会出现爆燃事故。
3.加强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
3.1规范操作
我国氯碱化工生产在长期建设下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与管理体系,而落实在各个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中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体系进行精细化处理,确保每一处生产环节的工艺操作都按照标准要求规范开展。规范操作是预防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技术保障,这需要保证工艺技术的指标足够精确合理,以便于管理人员依据科学指标对氯碱化工生产过程和成品的参数信息等资料实施精准把控,当数据发生异常情况时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做出准确判断与施加防控措施[5]。
3.2强化监管工作
氯碱化工生产过程完全围绕着各种化学反应进行生产操作,一旦化学物质的纯度、比例等超出可控范围就会招致泄漏、火灾等危险事故发生,所以氯碱化工生产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完善的监管制度能帮助管理人员迅速察觉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监管工作需要严格把控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与设施设备的数据信息、设备的定期检查更新和维修、材料运输与生产过程等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化学物质的浓度始终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还要加强对一线生产人员与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和规范操作的监督管理,积极维护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秩序。而如果突发安全事故且难以控制,监管人员就需要及时关停设备并迅速疏散人群,尽可能将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6]。
3.3注意火源控制管理
化工企业在建设生产车间前要明确氯碱工业及其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特性,按照标准的一级防火要求设置安全通道、消防设施、防火距离、防火建筑等等,确保生产车间建筑具备足够高的耐火性,消防安全逃生通道也应当安排至少两个以上,不得在安全通道附近堆积物品造成堵塞封闭,以防发生火灾安全事故时消耗一线生产人员的逃生时间。另外,氯气液化储槽必须安置在半露天的环境下,生产厂房也应当采用封闭式结构以确保爆炸事故发生时拥有足够的泄压空间,封閉式厂房也能降低房屋坍塌所引发的连带事故的发生概率。此外,氯碱化工企业在开展生产作业时的重要关注点还有火源的控制管理工作,首先禁止生产车间进入明火,其次要安排人员定期检查分析氯气中的氢气浓度含量,判断生产设备与运输管道及车辆中是否存在泄漏风险。特别是无色无味的氢气难以被及时察觉,因而生产现场需要加强把控动火作业与碰撞火星等会产生火源的环节,以免稍有不慎引发爆燃事故,还有电解槽也应当具备优异的绝缘性能,尽可能从根源上消除火源在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
3.4控制空气中氯气的浓度
氯碱化工生产车间中的浓度检测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修,确保仪器测试的精准度与反应灵敏度处于较优状态,以便于监管人员实时查看空气中氯气的浓度数值,同时还要确保化工生产车间环境通风性能良好,利用自然通风来降低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含量,而发现泄漏事故时也可以借助强制通风去排放聚集气体,保障生产车间的安全性。当发现氯气含氢量超出一定范围时可以及时加入干燥空气进行稀释,以防氢气浓度过高而导致突发爆燃火灾。另外,液氮要在确保气瓶内没有杂质的情况下才能将其装入瓶中,并且应当留出一定的余压以防气瓶内压强过高而爆炸,氯碱化工生产车间的运输管道也需要伸出屋顶并装设安全消防装置[7]。
3.5加强设备维护检修工作
氯碱化工生产企业需要加强操作设备维护检修的管理,确保操作设备能够稳定运转,尤其是很多操作设备需要长时间不停歇地运行,一旦没有做好维检管理就很容易出现故障。因此,氯碱化工生产车间要加强对压力容器、运输装置、储存设备、检测装置等关键设施的常态化维护工作,及时处理风险点,同时维护检修效率与频次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同步增加,以此来不断提高氯碱化工生产设备的运转质量与检修水平。监管人员需要严格落实设备维护检修环节的抽查与监督工作,杜绝出现形式化的工作状态,设备的质量检测要关注其运行状态、隐蔽处的安全隐患、使用年限等相关内容,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才能维护氯碱化工生产现场的安全秩序和降低事故风险。
3.6提高人员素质
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当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素养,以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对待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化工企业必须将安全意识牢牢植入每个一线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心中,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让所有员工深刻了解化工车间发生火灾爆燃事故的严重危害,促使所有员工明确很多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源就在于工作中一次小小的失误。企业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氯碱化工生产车间反复播放各类火灾案例与安全防护应急措施等知识内容,促使所有员工在耳濡目染之下严格对待生产操作的每一环节步骤,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防护意识。另外,化工企业还应当定期开展有关安全防护技能的教育培训课堂,帮助所有员工熟练掌握不同化工生产事故的应对处理方案,还要定期进行疏散演习来确保突发安全事故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可以快速且有序地离开事故现场,以防氯碱化工生产车间突发火灾时由于员工过度慌乱而发生拥挤踩踏等其他安全事故[8]。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氯碱工业作为化工产业中的基础产业是不可替代的,即使危险性较高也不能让其停工停产,所以氯碱化工企业有必要强化监管对火灾事故预防举措的执行力度,由思想带头并落实到行为上,以严谨的态度把控氯碱化工生产现场的安全性。氯碱化工企业应该积极投入资源去建设生产安全防护机制,从规范操作、监督管理、工序衔接、应急机制、风险防控、器械维检、人员素质等多个维度健全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的火灾防控保护体系,为一线生产人员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建群.氯碱化工的火灾事故防控[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10):254-255.
[2]张春严,王冰亚,张东东.氯碱生产装置中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J].氯碱工业,2020,56(09):35-38.
[3]金志.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9):247+244.
[4]宋孝泉.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探讨[J].化工管理,2019(20):82-83.
[5]杨茂强,孙粉霞.加强氯碱化工行业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6):97-98.
[6]李俊.分析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方式[J].化工管理,2017(08):29.
[7]王宇.浅谈氯碱化工企业冬季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措施[J].化工管理,2016(35):320-321.
[8]王金柱.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34.
作者简介:姓名:杨磊(出生年1983.08.02),单位 :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邮编 718100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陕西蓝田,学历:本科,职称/职务: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的方向:设备采购。
作者:杨磊
化工企业火灾典型案例分析
源自课本:化工企业火灾防护
一、化纤厂化纤布存放不当引起的火灾事故
1995年2月14日,新乡市某化纤纺织厂存放的约40万m化纤坯布突然起火,因为发现火情早,扑救
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
(一)事故经过
1995年春节前,新乡市某化纤纺织厂在停用的整经车间,临时存放两垛未打包的约40万m化纤坯布。一垛直接堆放在车间中间的地面上,另一垛约7万m堆放在车间东北角,由于怕墙角潮湿和遭鼠害,在地面上加设了20 cm高的垫木,又铺上一层塑料布,布堆上方盖了一层破化纤布。
2月14日13时20分左右,车间东北角的这堆化纤布突然起火,火焰顺着布堆南侧向西侧及平面盖布上蔓延,人们对此一无所知。一直到浓烟顺着排气扇孔窜到室外时才被人发现。由于正是上班工作时间,人们听到“救火”的喊声从四面八方赶来扑救,并向市消防队报警。14时10分左右火被扑灭。
(二)事故分析
事故发生后,市消防支队及该厂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调查分析。该临时仓库原是整经车间,电源和暖气管均被切断,不存在电火花和受热的自燃因素;库房周围无明火作业,事发前门窗关闭较严,不存在飘落火源;事故当日晴天无雷,化纤布吸湿性差,堆垛不大,下有垫木,通风良好,不存在雷击或其他自燃因素,而且也无人为纵火痕迹。调查组根据着火的迹象、存布时间、堆放方式和化纤布的特性等又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化纤本身吸潮性差,在纺织整个过程中由于设备工艺的高速摩擦,在纱支和布面上积累了很高的静电荷,很不易导除,职工在落布或推布时经常受到电击。经测试,有些布面的静电荷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在存放这些带静电荷的布匹时,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为防霉烂和遭鼠害,在地板上加设了20 cm高的垫木,垫木上又铺了一层塑料布,致使布匹与地面形成绝缘,布匹上积存的静电荷无法导除。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所积累的静电能点燃布边和布面上吸附的细小飞絮和纤维绒毛。经现场调查分析和模拟试验,确认造成这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带静电荷布堆表面出现很高的电荷密度,又由于中午人静,老鼠出入活动频繁,接触布堆时发生强大的刷形放电,从而引燃布堆
浮层(由罩静电作用吸附)的细小短绒飞絮。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起化纤布火灾事故,最后确认是由静电原因导致的。在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静电。静电的特点,一是电压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由于带电体的电容变化很大,所以静电电压有时会达到很高的数值;二是静电能量不大,但足以引燃许多易燃物质,因为有些易燃物质的最小着火能量比静电的能量小得多,所以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很大;三是有静电感应,静电场中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表面感应起电;四是尖端放电,在带静电物体的尖端由于电场强度很高,使附近的气体电离而放电;五是静电屏蔽,空腔导体在静电场中,其空腔内的电场强度为零,或在外表面接地的空腔导体的空腔内有电荷时,外部电场强度为零。静电有三方面的危害: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放电能使人受到电击而引发二次事故,如跌倒、坠落等;静电妨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如使半导体组件破坏,造成使用这些组件的电子装置误动作、发生故障等。
为防止此类事故重复发生,该厂在化纤布的存放上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一是在织机和验布机上装设接地线,从工艺上消除静电的积累;二是储存中应在垫木上合理地设置接地装置,使布包和堆垛中积存的静电荷导除到地面;三是修好的坯布要及时打包入库,不要零存乱堆,以防不测。采取这些措施后,对保证化纤布储存的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制药厂药渣管理不善引起的爆炸伤亡事故
1992年5月18日,湖北某制药厂皂素车间因药渣管理不善,发生重大燃烧爆炸事故,当场烧死10人,
重伤1人,轻伤2人。
(一)事故经过
某制药厂皂素车间生产的是避孕药中间体皂素,它以120﹟工业汽油作溶剂,提取黄山药、川地龙两种植物中的皂素并浓缩加工。为了去掉植物废渣中含有的残留汽油,将药渣放入蒸发罐中进行加压、加温处理,两小时后,将药渣排放到空地上自然挥发6-8小时,使药渣中残留汽油基本除净。由于药渣是用汽油浸泡过的木质纤维,很容易燃烧,为此,当地农民每天将该厂排出的约一吨半的药渣拉回家中做烧柴用。
5月18日7点30分,有14名农民随着上班的职工一起进入堆放废药渣处装运废渣。当班工人告诫农民,药渣刚从罐中排出,自然蒸发残留汽油时间太短,劝阻他们不要装运。但农民急于早装运完回家收麦子,就是不听劝阻,强行哄抢。在挖装药渣过程中,使现场空气中的汽油含量很快达到了爆炸极限。8点02分,一农民打火吸烟,当即引起爆炸和燃烧,导致火灾。经过工厂消防队和全厂职工的全力扑救,大火很快被扑灭,现场留下了死难者横七竖八的尸体,惨不忍睹。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爆炸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挖装药渣现场空气中的汽油含量达到爆炸极限,同时挖装药渣的农民打火吸烟,从而导致爆炸和火灾事故的发生。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制药厂对药渣处理管理不善,任凭农民任意挖装药渣,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事故发生后,省、市政府及制药厂领导组成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这起事故属于非生产性爆炸燃烧事故,但制药厂也负有一定责任。在妥善处理伤亡人员的同时,调查组对厂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进行
了检查,并提出建议和制定措施。
(1)改进药渣处理方法。1988年5月该制药厂曾发生过药渣燃烧爆炸事故,当场炸死农民1人。因为事故是由于农民将药渣拉回家的途中吸烟引起的,当地法院认定制药厂无责任。但制药厂并未重视事故教训,导致此类事故又一次发生。为杜绝类似悲剧的重演,必须对药渣处理工作进行彻底的整改:一是对药渣中残留汽油的蒸发处理要加强检验,达不到标准的药渣,决不允许从蒸发罐中排出:二是合格排放的药渣必须根据天气变化确定充足的时间,使残余汽油充分挥发。同时为消除隐患和有利于节约,药渣可作为工厂燃气锅炉的燃料,自行消化,不得再向农民处理。
(2)消除生产工艺中的不安全因素。使用120﹟工业汽油做溶剂对安全生产来说是一个大隐患,建议制药厂尽快研究开发一种不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代替汽油作溶剂提取剂,从生产工艺上彻底消除不安全的
因素。
(3)药渣排放处理与生产车间严格隔离。这起事故是在消防队和职工的及时扑救下,才免于使与火墙仅1 m之隔的两个汽油储罐产生连锁反应。为万无一失,必须严格执行防火标准,进一步妥善处理好排渣处
与汽油储罐的距离和位置。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皂素车间为一级防火防爆单位,但农民可以随便进出,甚至在现场随便吸烟,说明安全管理极为松懈。因此,必须认真吸取教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加强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动员全厂职工切实查隐患,促整改,堵漏洞,加强群防群治,确保生产安全。
三、吉林辽源中心医院特大火灾
(一)事故经过
辽源市中心医院是当地最大的医院,其门诊部、住院部、办公楼连在一起,呈现“口”字型,总共四层,
一、二层是门诊,三四楼是住院处。辽源市中心医院是一所花园式医院,也是当地最大的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61630m,建筑面积26063m,分为5个区域和1处综合楼。其中1至3区始建于1962年,为3层砖木结构楼,建筑面积10323m;4区为住院部,始建于1987年,为4层砖混结构楼,建筑面积3600m
222
2,共有床位568张;5区为环廊园林门诊房,建于2002年,钢结构,面积53401m;综合楼9层,建筑面2。
2积6800m。2005年12月15日16时许,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停电,恢复供电后,随即出现火情,而医院相关人员没有及时采取报警、紧急疏散医患人员等有效措施,致使火情扩大。经过辽源市和从长春、四平等地赶到的消防官兵5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于15日22时左右被扑灭。此次火灾造成37人死亡、46人重伤、49人轻伤,烧毁建筑面积5714平方米,大楼北侧第四层(顶层)烧毁,三楼部分过火;南侧一至四
层基本烧毁,直接财产损失821万余元
(二)事故分析 这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起火部位为医院门诊楼东侧2层的配电室,初步调查认为与医院的电器设施安装质量以及当日值班电工的操作有关。这次火灾的起火原因是配电室电缆短路时高温电弧和金属喷溅粒子引发了电缆沟内的可燃物。铠装电缆的终端处没有按照电器安装的有关规定做好终端处理,终端施工工艺粗糙,降低了电缆绝缘强度,导致电缆漏电、放电甚至短路。电缆沟内剥去了铠装护套层的电缆芯线与多根铠装电缆混合交叉敷设,电缆、电线不设固定支架,直接交叉、重叠,电缆在挤压扭曲等外力作用下造成绝缘强度降低。配电线路中的过流保护装置(熔丝、空开)设置不当,甚至采用铅导线替代熔丝,使保护作用降低。电缆存在质量问题也是引发事故的原因之一。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中心医院配电室及部分电器设备改造工程中存在施工质量不合格,没有组织检测验收就直接投入使用,特别是购置、敷设了质量不合格的电缆,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报警晚,延误了灭火时间;中心医院没有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措施;龙山区公安消防科对中心医院消防安全监管不力;市卫生局对中心医院消防安全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等。
在“12?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有的科室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无一伤亡,而有的科室则发生了严重的伤亡。这从另一侧面证实了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面对突如其来的重特大灾难事故,掌握紧急自救、互救知识的人,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对于医院、学校、剧场、体育馆等特殊场所或人员密集处,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以便发现安全工作的盲区并加以重点改进,提高本质安全。同时,要将安全工作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安全责任制要做到细化到岗,责任到人,严格管理,严密防范。以人为本、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认识预防事故的重大意义,始终如一地把住防火关,不让一处隐患蔓延,不让一处失火,要做到这几点,就须做到时时防,天天防,处处防。
四、辽阳市庆阳化工厂爆炸
1991年2月9日19时30分,辽宁省辽阳市庆阳化工厂二分厂TNT生产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重伤13人,轻伤94人,硝化房全部炸毁,附近其它厂房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直接经济
损失达2000万元。
(一)事故经过
国营庆阳化工厂二分厂是生产TNT炸药的生产线。1991年2月9日,硝化工组当日一班(白班)的生产不正常,曾在上午8时10分停机修理,15时开机生产。开机后,硝化三段十一号机产品凝固点温度(74.60℃)低于工艺规定的温度(74.65℃) ,于16时10分停止投料,在本机内循环。
16时30分,二班接班。分厂生产调度就上述情况请示分厂领导同意后,转下道工序,并恢复投料。此间,硝化三段六号和七号机硝酸阀出现泄漏情况,致使二号至七号机硝酸含量高于工艺规定指标。仪表维修工姜某(已死亡)对泄漏的硝酸阀进行修理,并于17时修好,19时刚过,负责看管三段二号至五号机的机工牛某从各分离器中取样送分析室化验。这时,各硝化机温度均在规定范围内。19时15分左右,该名机工从分析室送样返回机台,发现硝化三段二号机分离器压盖冒烟,随即打开了分离器雨淋和硝化机冷却水旁路门进行降温,然后即去距工房30米远的仪表室找班长。班长张某告诉机工回去打开机前循环阀,并随即带领仪表工张某、焦某(二人均已死亡)来到工房南大门打开了备用水阀,同时告诉看管稀机的李某停止加料。此时,牛某返回机台打开了机前循环阀。在下机台时,班长张某又让牛某打开安全硫酸阀,牛某返身回去将安全硫酸阀打开一周,再下机台时,发现分离器压盖由冒烟变为喷火。这时张某也看到了火,火势迅速蔓延,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硝化机发生剧烈爆炸。
(二)事故分析
①事故的直接原因
a.设备和生产上的原因
2月9日,二班硝化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硝化三段六号机、七号机硝酸加料阀泄漏,造成硝化系统硝酸含量增高和硝化物的最低凝固点前移(由四号机前移至一机),致使发生事故的二号机反应剧烈。从硝化机温度略高表明,机内的硝化反应并不充分。硝化物被提升到分离器之后,继续进行反应,而分离器内又没有搅拌和冷却装置,反应不均匀,局部过热,从而造成分离器硝化物分解冒烟。分离器压盖冒烟后,一种可能是由于继续进行剧烈的硝化反应,局部过热加剧,硝化物分解燃烧,分离器由冒烟变喷火。另一种可能是,由于高温、高浓度的硝硫混酸与使用了不符合工艺要求的石棉绳(也可能是油或其他可燃物)接
触成为火种,使分离器由冒烟变为喷火。
b.人为因素
这起爆炸事故是在生产出现异常情况,即硝化三段二号机分离器冒烟,而后变为喷火,火势扩大而引起的。对于在生产中出现这种异常情况,如何进行处置,应采取哪些措施、工厂《岗位操作与技安防火守则》中有明确规定。可是,二号机操作工牛某和当班班长张某,在处理二号机分离器冒烟到起火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岗位操作与技安防火守则》的要求去做。虽然在分离器冒烟之后,先后采取了打开分离器雨淋、硝化机冷却水旁路水阀、机前循环阀、备用水阀和安全硫酸阀,以及停止加料等措施降温,但没有与仪表工共同检查进泄水阀是否好使,尤其是在分离器起火之后,没有采取切断该设备与其他设备的联系,打开分离器废酸循环阀及硝化机安全开关往安全池放料的关键性措施,却撤离了现场,致使火势蔓延,导
致爆炸。
②事故的间接原因
a.设备老化、工艺落后
庆阳化工厂这条TNT生产线是国内惟一尚存的卧式生产线,存在搅拌不均匀,反应不完全,易产生局部高温过热等问题,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不易控制和处理,硝化机分离器没有自动放料装置。庆阳化工厂在1974~1988年间,曾先后8次向上级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对这条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但该问题一直
没有得到解决。
b.生产秩序不正常,劳动纪律涣散 二分厂于1990年年底停产,1991年2月1日恢复生产。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生产、工艺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停车和单机停料频繁。对此,企业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认真研究并采取措施解决。同时,二分厂中断夜间干部值班制度。夜班生产的劳动纪律松弛,工人脱岗问题严重。事故发生当晚,一
工段工人7人脱岗(其中1人因病)。
c.企业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培训教育不够。工人技术素质低,遇到异常情况时,不能
熟练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新疆独山子10·28石化油罐特大爆炸事故
独山子区北距克拉玛依市约160公里,东距乌鲁木齐市260公里左右,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已有百年的石油开发史和71年石油加工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2006年10月28日19时16分左右,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在对独山子在建原油储罐进行防腐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现场作业
人员13人死亡,6人受伤。
(一)事故经过
10月28日下午七时二十分,中哈原油管道末站新疆独山子在建“十万吨原油储罐”忽发闪爆,适时正值安徽某防腐队现场作业,二十余名漆工瞬时身碎肢离,无一全尸。有目击者称当时罐顶跃空过百米,数里外的门窗亦有嗡嗡响动之声。此罐为“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2号原油储罐,主体建设于月前刚刚完工,招标承建单位——中国石油吉林化建。目前事故原因初步确定为,防腐油
漆中的有机物挥发导致。
(二)事故分析
经“10·28”特大事故调查组调查,这起事故直接原因为: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在对在建原油罐浮顶船舱内进行防腐作业时,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电线严重老化,多处接头和绝缘损坏;作业时没有按规定安装机械通风设施,致使使用的防腐漆料和稀释剂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挥发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在舱内大量积聚,遇照明设备产生的电气火花发生爆炸。
六.江苏射阳化工厂爆炸事故
2006年7月28日8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工商核准拟用名)1号厂房(2400平方米,钢框架结构)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死亡22人,受伤29人,其中3人重伤。发生事故的1号生产厂房(投资约800万元)由硝化工段、氟化工段和氯化工段三部分组成,硝化工段是在原料氟苯中加入混酸二次硝化生成2,4-二硝基氟苯;氟化工段是在外购的2,4-二硝基氯苯原料中加入氟化钾,置换反应生成2,4-二硝基氟苯;氯化工段是在氯化反应塔中加入上述两个工段生产的2,4-二硝基氟苯,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最终产品2,4-二氯氟苯。
(一)事故经过
2006年7月27日15时10分,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17时20分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19时10分,塔釜温度上升到130℃,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20时15分,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于是停止向釜内通氯气,关闭导热油阀门。28日04时20分,在冷凝器仍然没有冷却水的情况下,又开始通氯气,并开导热油阀门继续加热升温,7时,停止加热;8时,塔釜温度为220℃,塔顶温度为43℃;8时40分,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
据估算,氯化反应塔物料的爆炸当量相当于406 kg TNT,爆炸半径约为30 m,造成1号厂房全部倒
塌。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抢救伤员、疏散群众,市、县消防队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扑救,环保部门立即对现场周围大气、水和土壤进行连续监测。28日13时大火扑灭,由于对地面水采取了措施,据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没有造成大的污染。目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已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损失
情况和事故责任展开调查。
(二)事故分析
①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在氯化反应塔冷凝器无冷却水、塔顶没有产品流出的情况下没有立即停车,而是错误地继续加热升温,使物料(2,4-二硝基氟苯)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并最终导致其分解爆炸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②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a.该项目没有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在新建企业未经设立批准(正在后补设立批准手续)、生产工艺未经科学论证、建设项目未经设计审查和安全验收的情况下,擅自低标准进行项目建设并组织试生产,而且违法试生产五个月后仍未取得项目设立批准。
b.该企业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现场管理混乱,边施工、边试生产,埋下了事故隐患。另外现场人员过多,也是扩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火灾事故报告
一、事故发生地点
公司车间××××××××工段板框压滤机处,该工段当前每班投料8锅,每2锅料作为一批进行压滤,共压滤4批料。
二、事故经过
2011年3月17日傍晚18:10左右,该工段操作工人在压滤第3批料过程中,当将第1锅打入压滤机,在打第2锅料5分钟左右时,操作工发现板框下方盛有乙醇和硫酸混合液的料斗内突然着火,并迅速扩大,烧坏压缩空气阀门处的垫片后,造成压缩空气泄漏,发出“吱吱”的响声,并引燃了压滤机顶棚的玻璃钢屋面,产生大量的浓烟。险情发生后,现场操作工立即用灭火器、消防水带进行了扑救,邻近的溴素车间、化验室职工发现火警后也都积极投入到了扑救火灾的工作中,最终通过公司人员的积极扑救,在18:23将大火扑灭。本次事故造成压滤机北端物料管线、阀门被烧毁,部分电缆被烧毁,车间生产造成中断,无人员伤害发生。
三、事故原因分析
1、板框压滤机使用的电缆2002年安装,原先供离心机使用的电缆,由于受到原料、环境的的腐蚀作用,绝缘层老化现象严重,而且现场环境潮湿,造成电器线路打火,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该工段的板框压滤机是非镶嵌式的,密封性能差,压滤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溶剂泄漏现象,造成了乙醇的挥发,在现场空气中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当含有乙醇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电器线路打火时,就凑成了燃烧的条件,造成了火灾的发生,是造成本次火灾的另一重要原因。
3、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对含有乙醇的物料进行压滤和吹扫,当火灾发生时切断不及时就形成了向火源提供氧气的作用,促进了火势的发展,严重不符合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四、防范措施
1、对老化的电气线路进行更换,并严格按照防爆车间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2、采用新型压滤设备,杜绝工作过程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避免生产现场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对含有火灾爆炸危险性为甲、乙类物质的物料,一律不得使用压缩空气作动力进行压滤,全部更换为氮气作动力。
五、培训教育
对此工段职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培训。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储存的原料、产品、中间品等,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性,工艺过程又往往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应对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应遵循必要的扑救原则。
石油化工火灾燃烧速度快,爆炸危险性大,易形成立体火灾,造成重大污染。如吉林石化2005 年发生的“11?13”火灾,先后发生15次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7 000余万元,并引起松花江流域的重大污染。
2015年上半年,石油化工企业火灾频频发生: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的腾龙芳烃二甲苯装置发生漏油着火事故,引起两次爆炸;4月21日,南京扬子石化厂区发生爆炸;6月12日,南京化工园区德纳化工厂发生火灾,引起连续爆炸。
3起事故虽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却再一次给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结合以往火灾事故案例,笔者就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应对谈几点看法。
火灾危险性分析
设计不完善、基建施工时存在重大缺陷
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腾龙芳烃公司二甲苯装置,在停产检修后开车时,41单元加热炉区域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是:芳烃联合装置41单元开车引料操作过程中出现压力波动,引发二甲苯塔底至邻二甲苯塔的排料管线产生液击振动,该管线一有焊接缺陷的焊口断开,高温物料呈雾状喷出,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空气鼓风机进入加热炉风道后,遇高温爆炸,并引爆加热炉周边空间区域,爆炸冲击波撕裂西侧中间罐区储罐,相继引燃同一防火堤内4个储罐内的物料。
误操作或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企业误操作或违章操作主要表现在:关键参数未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未及时开(关)或错开(关)阀门,未有效隔离或未加盲板,容器管道未置换或置换不彻底,违规摘除报警、联锁或报警未正确处置,未按规定控制物料流速,物料卸错储罐,未按工序或比例操作,未按规定速度升温升压或降温降压,未达条件就将空气引入容器或将物料排出容器等。
石油化工装置的物料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性,一旦错误操作或违章操作,往往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如1997年6月27日发生在北京东方化工厂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罐区收油时,操作工开错阀门,致使石脑油大量外溢,遇明火引发爆炸及两次后续爆炸。此次事故共有9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损失1.17亿元人民币,造成该厂几乎全部主要装置停产10个月。
设备设施不完好
泄漏的高温易燃易爆物料和空气接触、遇点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设备设施不完好,容易发生泄漏:设备管道腐蚀泄漏,设备管道阀门缺陷或断裂造成泄漏,设备的动静密封处泄漏,操作压力的波动、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劳性损坏,以及高温深冷等压力容器的破损引起泄漏。
另外,防雷设施失效,也会造成雷击火灾事故。如2006年8月7日,某公司管道局15万m3外浮顶油罐,因雷击起火,及时扑救,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
直接作业环节管理不到位
石油化工装置内进行施工、设备检修,往往需要进行焊接、切割、临时用电用火等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就会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如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10万 t/a苯乙烯装置“6?2”闪爆事故,直接原因是动火作业管理严重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落实。事故发生时,939号罐顶上的2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气焊切割动火作业,掉落的焊渣,引起泡沫发生器处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闪爆,闪爆能量通过泡沫发生器与939号罐体之间的联通管线进入939号罐内,引发939号罐内已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爆炸。
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
分析所有火灾爆炸事故,几乎都可以找到管理上的原因,都能发现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不落实。
火灾预防措施
抓好安全“三同时”管理,把好源头关,做到本质安全
“三同时”管理,即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设备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确保相关生产经营场所安全设施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及时到位,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石油化工企业在选择工艺路线时,要尽可能选择火灾危险性小的工艺。设计时,厂址选择、装置的平面布局、防火安全间距的设置等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设备材料的选型,耐压、耐高温或耐低温、耐腐蚀等级,消防安全设施的配置,应满足物料和工艺条件的需要、遵循有关规范。要严格装置的施工质量管理,不能在建造过程中留有缺陷,装置投产时,消防安全设施要全部验收合格后同步投用。
加强设备设施管理
一是抓好防腐管理,定期监测设备管道壁厚,及时消除腐蚀隐患;二是抓好装置完好管理,杜绝装置现场“跑冒滴漏”现象;三是抓好设备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安全附件管理,确保其处于完整、灵敏、可靠、好用状态,随着技术进步,用先进的、可靠性更好的进行替代;四是抓好特种设备管理,加强检测和监察;五是加强报警、联锁管理,使报警、联锁设施处于精确、投用状态;六是抓好安全阀、防爆膜、防爆门等防爆泄压设施管理,保证灵活好用。
严格执行工艺操作制度
石油化工装置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等特点,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操作制度(规程),精心操作、正确操作,杜绝误操作和违章操作。
严格用火作业管理
要坚持能不用火则不用火的原则和用火作业审批原则。用火作业前,必须对用火设备管线有效隔离,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检测合格;落实好用火监护人的责任。
认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整改消防隐患
要定期开展各种消防安全检查,检查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是否按要求配置到位,检查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防火间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能否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检查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和可燃气检测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检查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测试保养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能现场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按照四定原则(定整改方案、定整改期限、定资金、定责任人)积极落实整改。对不能现场整改或短期内无法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编制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演练
企业要按照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火灾爆炸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修改预案,提高应急预案实战性;通过演练提高职工处置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扑救
火灾事故扑救原则
当油气储存设施发生火灾时,按以下原则开展工作:
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组织医疗专家,保障治疗药物和器材的供应。
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控制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根据油气储存设施的特点及风向,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立即切断危险区域与外界装置、设施的连通。经识别分析具备条件情况下,对可能导致火灾扩大的储存设施进行物料转移作业、注水作业或充氮(蒸汽)作业。
对火灾附近受威胁的油气储存设施,应及时采取冷却、退料、泄压等措施,防止升温、升压而引起次生或衍生火灾爆炸。
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有足够数量的灭火用水、泡沫液、消防车辆,以应对沸溢和喷溅等突发情况。
当火灾失控时,应密切关注油气储存设施燃烧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征兆,应及时采取紧急撤离危险区等应变措施。
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抢修。
当油气输送管道泄漏发生火灾爆炸时,按以下原则开展工作:
应立即停输,关闭管道泄漏点两侧的截断阀,对泄漏管道附近其他管道或电缆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全力救助伤员。采取隔离、警戒和疏散措施,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危险区域。
当气体输送管道发生火灾爆炸,应及时疏散受影响区域附近的居民,并通知停用一切明火。
根据地形地貌、风向、天气等因素采取有效的围堵措施,控制着火区域。
充分考虑着火区域地形地貌、风向、天气等因素,制定灭火方案,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抢修。
当电气设备、线路着火时,要遵循及时切断着火处的供电电源,同时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则。
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一是石油化工装置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蔓延,并可能形成立体火灾,火势很难控制。要非常重视初期火灾的扑救。
二是扑救液化气体或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在没有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对周边设施及着火部位进行冷却。
三是火灾扑救过程中要注意爆炸风险,一旦出现爆炸先兆,要及时果断撤离。
四是火灾扑救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人员防护措施要到位。
五是火灾扑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要采取措施防止造成水体污染事故。
石油化工装置的固有火灾危险性较大,抓好消防安全管理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消防安全管理的重心在预防,要落实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即使发生了火灾,也要及时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实习编辑 秦运巧
案例信息
案例编号:0001 案例名称:河南洛阳东都商厦“12.25”火灾 危机类型:事故灾害
案例摘要: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东都商厦因非法施工、电焊工违章作业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 起因物:电器设备(可勾选) (一)东都商厦基本情况
东都商厦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中洲东路339号,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900平方米。北侧为正门,隔一小广场靠中洲东路,广场入口处有“步森服饰”等违章建筑,商厦南侧靠东大街,东西为宽约4米的走道。商厦地下二层,地上建筑为北部四层,南部二层,南二楼顶有一泳池,建筑东、南、西、北四角各有一敞开式楼梯,地下二至一层中部有一小楼梯。商厦原系市一局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地下二层为家具商场;地下一层和一层租给丹尼斯量贩,正在装修,拟于12月28日开业;
二、三楼为个体商户租赁经营,其中二楼为服装鞋帽,三楼为床上用品、钟表照相器材等;四楼为个体承包的歌舞厅,中间为舞厅,面积约600平方米,四周为包厢、办公室、会议室,分隔为木结构。商厦虽有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但由于年久失修,报警系统失灵、灭火系统水泵不能启动,地下层无报警、喷水设施。有疏散指示标志灯和个别应急照明(歌舞厅)。该商厦是洛阳消防支队列管的消防重点单位,1997年列为河南省40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之一,97年以来,支队共检查15次,提出整改要求60余条。支队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000年5月16日曾作出停业整改的处罚,但商厦一直违章经营,直至火灾发生。 (二)事故发生
2000年11月底,东都分店在装修时已经将地下一层大厅中间通往地下二层的楼梯通道用钢板焊封,但在楼梯两侧扶手穿过钢板处留有两个小方孔。2000年12月25日20时许,为封闭两个小方孔,东都分店负责人王某某(台商)指使该店员工王某某和宋某、丁某某将一小型电焊机从东都商厦四层抬到地下一层大厅,并安排王某某(无焊工资质证)进行电焊作业,未作任何安全防护方面的交代。王某某施焊中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电焊火花从方孔溅入地下二层可燃物上,引燃地下二层的绒布、海绵床垫、沙发和木制家具等可燃物品。王某某等人发现后,用室内消火栓的水枪从方孔向地下二层射水灭火,在不能扑灭的情况下,既未报警也没有通知楼上人员便逃离现场,并订立攻守同盟。正在商厦办公的东都商厦总经理李某某以及为开业准备商品的东都分店员工见势迅速撤离,也未及时报警和通知四层娱乐城人员逃生。随后,火势迅速蔓延,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氰化合物等有毒烟雾,顺着东北、西北角楼梯间向上蔓延(地下二层大厅东南角楼梯间的门关闭,西南、东北、西北角楼梯间为铁栅栏门,着火后,西南角的铁栅栏门进风,东北、西北角的铁栅栏门过烟不过人)。由于地下一层至三层东北、西北角楼梯与商场采用防火门、防火墙分隔,楼梯间形成烟囱效应,大量有毒高温烟雾通过楼梯间迅速扩散到四层娱乐城。着火后,东北角的楼梯被烟雾封堵,其余的3部楼梯被上锁的铁栅栏堵住,人员无法通行,仅有少数人员逃到靠外墙的窗户处获救,其余309人中毒窒息死亡,其中男135人,女174人。 危机处理:
12月25日晚21时38分,洛阳市110报警台接到东都商厦的火灾报警,市消防支队火速派出四辆消防车抵达现场扑救,随即又调派22辆消防车紧急增援,现场指挥部下达了“强攻救人”的命令,采取“南北夹攻”的战术灭火救人,200多名消防队员投入战斗,一线消防队员头戴空气呼吸器向内强攻。商厦地下二层内家具等大量可燃物燃烧导致的浓烟和烈火顺东北、西北2个楼梯向上快速蔓延,整个商厦照明中断,陷于一片浓烟、高温和黑暗之中,消防队员的强光手电照明也无济于事。4个楼梯除东北角楼梯外均上锁。商厦4楼歌舞厅400余名群众及楼内部分施工民工被浓烟围困。商厦北面的违章建筑和停放的大量自行车严重阻碍消防车通行停靠,浓烟和高温给消防队员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经现场800多名消防队员、公安民警和部队战士的积极营救,共救出群众106人。火灾于10点50分被控制,凌晨0时37分完全扑灭。 案例思考:
“12.25”特大火灾为90年代以来仅次于克拉玛依火灾死亡人数的恶性火灾,教训极其深刻,应引起我市的高度警惕。
一、消防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失灵,整个建筑无防火致使火灾在初起时未被控制而蔓延扩大。起火的地下二层无自动报警、灭火设施、无防火分区火势在存放大量家具等可燃物的情况下,大面积燃烧,烟火迅速从楼梯入口向上蔓延。
二、敞开式楼梯成了“拨火烟窗”,是火灾时烟火蔓延的途径。烟火从东南角、西北角向上蔓延,因
二、三层入口处用木板封闭,不通风,浓烟迅速涌入四楼歌舞厅敞开的入口,充满整个歌舞厅,高浓度的烟气造成大量人员在短时间内窒息。
三、四个敞开式楼梯中仅有东北楼梯未上锁,其余三个均锁闭,致使人员无法逃生。如果烟雾较轻的南面两个楼梯未上锁,被困人员将可能经此逃生。现场观察表明,火灾中未上锁的东北楼梯烟熏痕迹最重,是烟火蔓延的主要途径,根本无法从此处疏散。
四、违章建筑等造成通道不畅,严重影响火灾扑救。由于北侧小广场入口处存在违章建筑,通道狭窄且停放大量自行车,消防车接近、停靠困难,尤其是曲臂车被迫等其他消防车退出再接近大楼,贻误了灭火救人时机。商厦西侧搭建的商铺也影响了登高救人灭火。
五、消防装备落后难以快速灭火救人。防火隔热服、空气呼吸器数量不足,一线灭火救人的消防队员在剧烈浓烟、高温、个人照明设备基本失去作用的情况下,无法迅速冲入火场判明情况并迅速救人。缺少15米金属拉梯也给登高救人造成困难。
六、电焊施工人员无证上岗,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违章施工导致火灾发生。
七、商厦消防管理薄弱。从起火至报警时间长达约2小时,在电焊工逃离现场后,商厦没有人发现烟雾并报警,更没有人通知舞厅工作人员组织疏散,致使失去最佳逃生时机。
八、四楼歌舞厅违反公安部《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管理规定》未设单独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通道。
九、消防监督部门多次责令整改火灾隐患,始终未能有效整改。消防部门多次发出《重大火险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12月1日专题报市政府要求对商厦停业,但商厦仍违章装修,违章经营。
十、职工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火灾发生后,报警者向110报警而未向119报警。烟雾刚窜至四楼时,由于舞厅内人员较多(约400余人),空气原本混沌,对少量烟雾掉以轻心,当涌入大量浓烟时场面惊慌混乱,已是逃生无门;群众对救生气垫等消防救生措施不敢尝试使用。
案例编号:0002 案例名称:吉林市中百商场2.15特大火灾事故 危机类型:事故灾害
案例摘要: 2004年2月15日 ,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54人在事故中丧生,70多人受伤,过火面积 2040平方米 ,直接经济损失约426万多元。由于雇工于洪新当日9时许在向3号库房送纸板时,将嘴上叼着的烟头掉落在库中,引燃地面上的纸板纸屑等可燃物引起的。 案例信息:
中百商厦全称为中百商厦长春路批发市场,位于吉林市长春路53号,坐北朝南正向建设,面向长春路。该建筑1993年3月兴建,1995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整体四层,其中一层层高 6米 ,在中间 3米 处设有一圈回廊(设置摊位);长 53.3米 ,一层宽 20.3米 ,高 20.65米 ,总面积 4328平方米 ;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设有两部疏散楼梯,每个楼梯净宽为 3.3米 ,总疏散宽度为 6.6米 ;一层设有安全出口3个,直通室外。楼内安装墙壁消火栓8个,一至三层有火灾自动报警器,配备有疏散指示标志7个(现场残存)和应急照明5个(现场残存)、干粉灭火器各部位共配备36个(另在后院铁笼内外存有23个报废的)、10樘防火卷帘及1个 90立方米 的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设备,并制定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该商厦属国有商业企业,现在隶属于吉林市商委,有在册职工200人,在岗职工20人,采取出租铺面方式经营。一层(含回廊)、二层为商场,主要经营食品、日杂、五金、家电、钟表、鞋帽、文体用品、化妆品、箱包、针织、服装、布匹、床上用品、工艺品、小百货等;三层为洗浴;四层为舞厅和台球厅,共有业户146户(其中有档案合同的132户,无档案合同的14户),发生火灾的楼内有业主150人,中百职工7人。 危机处理:
2月15日 11时许,中百商厦北侧锅炉房锅炉工李铁男(别名李铁成)发现毗邻的中百商厦搭建的3号库房向外冒烟,于是便找来该库房的租用人——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业主焦淑贤的雇工于洪新来用钥匙打开门锁,发现仓库着火。他们便用锹铲雪和喊人从商场几个楼层取来干粉灭火器来扑救,未能控制火势。火灾突破该库房与商厦之间的窗户蔓延到营业厅。此时营业厅内人员只顾救火和逃生,没人向消防队报警。据吉林市消防调度指挥中心电脑记录证实,直到11时28分,消防队才第一次接到报警(经查,报警人系吉林勘测设计院员工吕焱华,他路过中百商厦南面的长春路时,看到中百商厦着起火来,用手机挂119电话报的警)。消防调度指挥中心首批命令4个中队出警。距离火灾现场最近的长春路消防中队5台消防车行至途中,看到整个中百商厦已被浓烟笼罩,当即向支队调度室报告。支队立即命令市区所有11个消防执勤中队和支队机关全体人员以及中油吉化集团公司消防支队赶赴火场,并同时报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和120急救中心。从11时32分首批5台车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开始,到11时50分左右,相继共有60台消防车、2台曲臂举高车、吉化消防队1台直臂云梯车、320名消防指战员到达现场。在部署力量,控制火势向上和周围蔓延的同时,采用 9米 、 15米 拉梯,挂钩梯连挂,救生绳,举高车和云梯车等工具强行内攻,并组织消防队员冒着烟火登楼疏散和奋力抢救受困人员,共抢救出190多人(包括死伤人员)。与此同时,有500多名公安干警、100多名医护人员和24 辆救护车,参加了救援行动。现场组成了扑救组、救护组、秩序维护组、现场调查组、信息综合组。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领导亲临现场组织救援工作。经过各方全力奋战,火灾于15时30分被彻底扑灭。之后,又反复认真细致地对现场进行了清理。
2月16日 晚,国务院调查组宣告成立,组成了以公安部消防局政委陈家强为组长,商务部商政司副司长霍建国、公安部消防局高级工程师杨志杰、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局长周峰为副组长,公安部火灾调查专家小组成员和公安部消防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吉林省总工会、内贸办、公安厅消防局等11名人员为成员的技术组,负责调查中百商厦经营组织情况、消防设备设施状况、火灾事故发生和扑救经过、火灾直接原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等事实。
时间:2011-09-22来源:楚天消防网
◆ 河南洛阳东都商厦“12.25”特大火灾事故(2000年12月25日特大火灾) ◆ 焦作“3.29”特大火灾事故 (2000年3月28日夜至29日凌晨3时火灾) ◆ 佳木斯市华联商厦特大火灾事故(一)(1998年1月31日凌晨2时零5分特大火灾)
◆ 株洲市“12·16”特大火灾事故 (1997年12月16日特大火灾) ◆ 广西柳州市白云食品批发市场“9·19”特大火灾事故 (1997年9月19日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900万元) ◆ 油气超标通风差引起着火死伤两(1987年7月23日9时
火灾) ◆ 哄抢原油丢了命 (2001年7月8日
火灾) ◆ 深圳市葵涌镇致丽工艺制品厂“11.19”特大火灾事故 (1993年11月19日13时25分火灾)
(一)
◆ 深圳市葵涌镇致丽工艺制品厂“11.19”特大火灾事故 (1993年11月19日13时25分火灾)
(二)
◆ 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储油罐爆炸起火 (1993年10月21日火灾) ◆ 江苏武进横林化工助剂厂火灾 (1993年5月18日火灾) ◆ 威海市环翠化塑制品厂火灾重大责任事故 (1993年4月6日火灾) ◆ 白城市造纸厂苇场火灾重大责任事故 (1993年3月6日火灾) ◆ 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特大火灾事故(一) (1993年2月14日火灾) ◆ 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2.14”特大火灾事故(二)(1993年2月14日特大火灾)◆ 哈尔滨旅游城火灾 (1993年1月13日火灾) ◆ 深圳信封厂特大火灾事故 (1992年12月13日火灾) ◆ 江苏省南通市电视机厂“5.11”特大火灾 (1992年5月11日13时5分火灾)◆ 天津乒乓球厂火灾玩忽职守案 (1992年3月22日火灾) ◆ 漯河棉麻公司仓库火灾事故案 (1992年3月15日火灾) ◆ 衡水棉纺厂火灾事故案 (1992年2月10日火灾) ◆ 弧光短路起大火 26人入黄泉 (1991年11月22日火灾) ◆ 浏阳县金坑采育场火灾玩忽职守案 (1991年lO月26日火灾) ◆ 深圳市宝安县公明镇百星制衣厂“7·7”特大火灾事故 (1991年7月7日2l时20分火灾) ◆ 广东省东莞市兴业制衣厂“5·30”特大火灾事故 (1991年5月30日4时20分火灾) ◆ 克拉玛依白碱滩时代木器厂火灾 (1991年4月27日6时25分火灾) ◆ 黑龙江省绥棱农场“4·11”重大火灾事故 (1991年4月11日11时30分火灾)◆ “长江明珠”号旅游船特大火灾事故案 (1990年9月11日火灾) ◆ 擅离职守沦为囚徒 (1990年10月10日火灾) ◆ 鸡西煤矿子恒山矿井下失火 (1990年5月8日火灾) ◆ 违章操作致发电机组烧毁重大责任事故案 (1989年8月19日火灾) ◆ 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火灾) ◆ 天津汉沟仓库火灾重大责任事故案 (1988年12月9日火灾) ◆ 山西大同制药厂火灾(1988年10月 火灾) ◆ 长沙市造纸厂火灾 (1988年8月2日下午7时20分火灾) ◆ 四川巴县红旗农场黄矸园艺场火灾 (1988年5月28日火灾)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事故 (1988年5月6日火灾) ◆违章操作盲目蛮干十朵鲜花成为焦炭 (1988年4月10日火灾) ◆ 白兰洗衣机厂发生特大火灾玩忽职守案 (1987年10月25日2时火灾) ◆ 青岛第六棉纺织厂特大火灾 (1987年10月3日火灾) ◆ 领导疏忽大意酿成严重后果 (1987年7月26日火灾) ◆ 领导玩忽职守酿成森林大火 (1987年5月6日火灾) ◆ 禁烟区吸烟火烧喷漆台 (1987年3月3日火灾) ◆ 海绵石灰混放酿成大火千丈 (1987年1月1日火灾) ◆ 排气管撒火种麦秸垛起大火 (1986年12月23日火灾) ◆ 南通市拆船厂火灾 (1986年10月11日火灾) ◆ 观众乱扔烟蒂大火烧毁影剧院 (1986年9月29日火灾) ◆ 疏忽管理导致贵定卷烟厂发生特大火灾案 (1986年6月23日火灾) ◆ 一个电熨斗烧毁一个厂 (1986年3月26日火灾) ◆ 太原市进口采煤机被烧毁 (1986年3月3日火灾) ◆ 用木纸皮烘烤暖气大火烧毁材料车间 (1986年1月15日火灾) ◆ 纺织总厂燃大火成品库房化灰烬 (1986年1月10日火灾) ◆ 北京石景山区紫薇宾馆特大火灾事故(1985年12月16日
火灾事故) ◆ 某市无线电五厂发生特大火灾 (1985年12月火灾) ◆ 屋顶架灶熬沥青大火烧毁成品库 (1985年10月22日火灾) ◆ 广州成珠茶楼火灾 (1985年10月9日19时50分火灾) ◆ 厂长失职棉垛遭雷击起火 (1985年8月11日火灾) ◆ 荷泽市棉花加工厂发生特大火灾重大责任事故 (1985年4月21日火灾) ◆ 哈尔滨天鹅饭店重大火灾玩忽职守案 (1985年4月19日火灾)◆ 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 (1985年4月18日火灾) ◆ 带小孩进车间玩耍大火烧毁毛纺车间 (1985年1月30日火灾) ◆ 蒸气阀门未关仓库霄烟冲天 (1985年1月29日火灾) ◆ 生火煮羊肉火烧供销社 (1984年12月7日火灾) ◆ 常宁县铜钟岭林场火灾事故案 (1984年3月2日火灾) ◆ 火钩烫棉花包绳引起棉花起大火 (1983年12月21日火灾) ◆ 吉林露水河林业局火灾 (1983年3月21日6时40分火灾) ◆ 物资库内停“丰田”大火烧毁存车库 (1980年7月27日火灾) ◆油地焊接 火烧厂房 (1980年4月29日火灾) ◆ 辽宁省本溪化肥厂汽油着火 (1977年8月28日11时40分火灾) ◆ 天津第二棉纺织厂火灾 (1974年12月24日火灾) ◆ 福建省三明市农药厂火灾 (1971年11月23日l9时l0分火灾) ◆ 北京农药—厂火灾 (1971年2月10日20时45分火灾) ◆ 上海船厂“风雷号”万吨轮试航前加油火灾 (1970年8月31日火灾) ◆ 湖南宜章莽山林场火灾 (1965年10月22日火灾) ◆ 四川竹园坝钢铁厂特大火灾 (1961年4月3日火灾) ◆ 沈阳市政工程公司工棚火灾 (1961年1月5日火灾) ◆ 青岛棉纺织三厂汽车油箱失火 (1960年8月8日火灾) ◆ 乌兰浩特文教用品厂火灾事故 (1960年4月10日火灾) ◆ 北京市火柴厂学生参加劳动发生火灾 (1960年2月9日火灾) ◆ 山西晋城化工厂火灾事故 (1960年1月13日火灾) ◆ 上海中华冷气机厂储桶炸裂火灾 (1959年3月5日火灾) ◆ 西昌热水河硫磺厂火灾 (1959年1月7日 火灾) ◆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 (1957年9月11日16时火灾)
柳州白云食品批发市场“9〃19”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1997年9月19日,柳州市白云食品批发市场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900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事故经过
1997年9月19日,柳州市白云食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白云市场)发生一起特大火灾。当日凌晨2时40分许,正在市场前大门值班的保安员韦咸成发现市场内一楼入口处的38#摊位门面内西南面隔墙中间离地面高约2.3米处,有兰色电弧闪光,并听到电打火声,感觉情况有异,立即跑到离现场约20米远的值班室,向白云工商所值班的副所长李雄报告。约3分钟后,韦咸成跑回现场,只见门面内已起火,考虑仅自己一人救不了火,于是又跑上市场二楼找值班的另外两名保安员。在呼叫和敲门均无人作出及时答应的情况下,韦咸成回到一楼起火处,在李雄的指挥下,用一干粉灭火器将门面玻璃砸烂,冲进门面后打开灭火器进行扑火,但是灭火器喷不出药粉,而后闻讯赶来的保安员欧谭敏、梁钧雄先后递给韦咸成一个灭火器和一条接在市场内消防栓上的消防水带,韦喷完灭火器后,又用消防水带进行灭火。但由于水带上没有水枪,喷出的水不足一米远,起不到应有的灭火效果,再加上当时正刮着较大的西北风,火势越来越大,与38#摊位相邻的39#、42#、43#等三家门面相继起火。约2时50分,李雄才用手机拨打“119”电话报警。2时51分,柳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电话,立即调动鱼峰消防中队前往扑救。鱼峰消防支队接到报警电话,立即调动鱼峰消防中队前往扑救。鱼峰消防中队第一次出动两辆消防车于2时55分赶到事故现场。这时大火已从38#门面烧至中央天井处,着火面积已扩大到700平方米左右。消防人员到达后,立即进行灭火并向消防支队报告要求增援。柳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在这次灭火过程中先后调集了5个消防中队和7个企业专职消防队,共32辆消防车和290名消防官兵及企业消防队员投入灭火战斗。由于各门面之间以网眼约为4×3厘米的铁栅网相隔,卷闸门封闭,所形成的过火暗道大大降低了消防水枪的扑火效率。加上市场中央的天井起着抽风作用,以及当时的西北风助燃,火苗通过中央天井,从市场一楼先后窜烧3楼和2楼,然后向四周蔓延,火区迅速扩张,灭火工作十分艰难。虽然在4时55分控制了火势,6时30分将火扑灭,但火灾过火面积已达13900平方米,占市场建筑总面积的94%,市场大楼内
1、
2、3楼绝大部分商品、设备化为灰烬。直接经济损失1900万元。
二、白云市场的基本情况
1 白云市场位于柳州市蝶山路4号,为三层的框架钢筋混凝土建筑,高13.8米,建筑总面积为14751平方米。白云市场楼层平面近似方形,为了市场内的采光和通风,各层的中央均留有4个宽6.5米,长分别为18米、21.6米的天井。
柳州市工商局原以“家禽及农贸批发市场”立项设计,并于1993年元月动工兴建。在施工过程中,柳州市工商局在未办理有关手续的情况下,改变白云市场使用功能,以“糖烟批发市场”的格局继续兴建。由于白云市场使用功能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了结构和装修,如一楼由敞开式改为封闭式,但消防设施建设和用电线路的匹配却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留下了事故隐患。市场于1993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市场在投入使用和随后的竣工验收均未报请消防部门审批。
市场投入使用后共有286户业主在内经营。一楼经营批发糖、烟、酒等食品及气体火机、喷射杀虫剂、摩丝等日用杂货,
二、三楼经营家电、音像制品、通讯设备等批零业务。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柳州市工商局鱼峰分局所属的白云工商所具体负责。
为调整市场经营格局,提高经营效益,1996年10月,白云市场管理处(后改为白云工商所)向柳州市工商局提出,要求在市场东侧围墙内兴建门面50多间。在征得市工商局领导同志同意后,未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即组织施工,竣工验收也未经消防监督部门审查验收。施工后把市场内唯一的室外消防栓和供水系统总闸、水泵连接器也圈入了门面内,这直接影响了“9〃19”火灾的初期补救工作。1997年6月市场被列入柳州市二级重点防火单位。
三、火灾原因分析
火灾发生的当日下午,自治区消防总队派出4名高级工程师会同柳州市消防支队有关人员,并请柳州市检察院、监察局派员参加,就失火直接原因进行调查。通过现场的勘查查明,这起火灾起火的直接原因是白云市场一楼配电线路38#、42#、43#摊位的进户线连接处,因接触不良过热,导致局部绝缘失效,产生对地放电火花,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
自治区调查组在调查当中发现与火灾发生有效密切关系的间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防安全意识差,监督管理不力。柳州市工商局和白云市场管理所,都分别成立了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均分别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担任。但两个领导小组自1997年以来未曾开过一次专题会,一些人甚至不知自己是成员。在日常工作中,市工商局、鱼峰分局和白云工商所均有一名分管消防安全的副职领导,但由于他们分管的工作面宽、任务繁杂,他们对消防工作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到实处的不多,对白云市场在用电方面存在的隐患和
2 消防设施状况都说不清楚,对消防栓被盖在新建门面之内更无人知晓。
(二)改变市场经营功能。白云市场最初是按报建的家禽及农贸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施工,其消防设施及配电线路均按照农贸市场的要求来设臵。市工商局在白云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决定把市场的经营功能由农贸市场改变为糖烟酒批发市场。但在未对设计方案做相应修改,市场竣工验收也未请消防部门参加的情况下,就以食品批发、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等经营项目投入经营。由于电路容量及布局与实际经营不相适应,导致业户乱拉乱接电线,加速了配电线路的老化,埋下了火灾事故的隐患。
(三)有章有循,不执行夜间停电规定。市场自建成使用以后,在用电安全方面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其中在防火工作制度中明确规定:夜间辅面内停止供电。根据这一规定,白云市场管理处(原白云市场的管理单位)要求电工每天下午7时关掉市场业户营业用电,次日上午进场后合闸送电。白云市场建成后原聘请的电工蒋喜生一直较好地执行这一规定,确保了市场夜间消防安全。1997年4月,柳州市工商局将白云市场管理处改名为白云工商所,并调整领导班子。白云工商所接管市场后,所领导于1997年7月辞去老电工蒋喜生,新聘谢林强为市场电工。由于新老班子和新老电工工作交接不清。新电工到位以后,夜间从未执行过停电制度,最终导致了电线短路引发“9〃19”火灾。
(四)对火险隐患整改不彻底。白云市场建成使用后,由于原设计电路容量及电路布臵不能适应营业需要,长期以来存在着业主乱接乱拉电线和电路容量严重不足的问题。1997年6月24日,在市政府组织的全市公共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当中,市专项治理检查组在市场内查出6项火险隐患,并由消防部门填发了《集贸市场消防安全检查登记表》,明确指出市场“电线布线不规范、乱拉乱接现象比较严重“,要求整改。但柳州市的三级工商管理有关人员对这个问题并未引起重视,整改不彻底。在创建柳州文明市场的要求下,白云市场于1997年8月,仅就用电量较大的
二、三楼室内线路和市场的地下电缆作了整改,而对一楼室内线路没有进行整改。而这次火灾就是由没有进行整改的一楼室内线路引发的。
(五)管理不严,不按消防法规规定管理消防设施设备。白云市场的商品性质和建筑结构特点决定火势一旦蔓延,扑救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当大火窜上天井蔓延至
二、三楼形成立体火灾以后,按照柳州市目前的消防力量极难有效控制和扑救。因此火灾初期扑救成败是关键。
由于原白云市场管理处,受单纯经济利益驱使,违反消防法规,把市场唯一的消防栓和水泵连结器、供水总闸等设施圈占在门面内,在撤销管理处成立工商
3 所时,前任人员又没有把这些情况告诉接任的管理人员,接任管理人员又没有进行仔细的检查,不了解部门内消防设施具体位臵,且这些设施晚上被业主锁在门面内,导致在火灾扑救整个过程中消防车不能就近取水,只能到街道上的市政消防栓加水,严重地影响了灭火的效果。
还有,白云市场经常使用室内消防水带冲洗地面,在8月份的一次冲洗后,消防水枪丢失,又没有及时配备;另外,火灾前根据消防部门要求,市场各门面的干粉灭火器要更换药粉。9月4日换药粉工作已完成,但是由于白云工商所没有将新换药粉的灭火器及时下发到各门面,而是锁在仓库里。导致在火灾初发时,进入38#门面灭火的保安员使用未经换药的公用灭火器无效,使用消防水带又无水枪,两种消防器村在关键时刻都没有发挥作用,使火灾得以蔓延。
(六)消防安全教育不够。最初发现火灾的人员消防知识缺乏,措施不果断,失去灭火良机。首先,值班保安员韦咸成在2点40分左右发现38#门面内有电弧光及响声时,如果立即拉闸停电,有可能避免这次火灾。但因其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识,不能判断后果的严重性,他没有直接采取措施,而是向值班所长报告,待报告完,门面内已经起火,坐失控制火灾的良机;二是值班副所长李雄来到现场发现起火,本应立即拨打“119”电话呼救,但他却只顾指挥在场人员自行扑救,直到2点50分,他感到现场力量已不能控制火势时才拨打“119”,这时已错过了在扑灭火灾中非常宝贵的时间;三是火灾过后,消防部门在火灾现场勘查时,在起火部位发现一具未拔掉插销的干粉灭火器,说明当时在场的人员未能正确使用灭火器,表明平时对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有关人员的消防素质差。
四、事故教训及今后工作
柳州市白云食品批发市场“9〃19”特大火灾事故,是我区建国以来损失最大的火灾事故。这起火灾暴露出我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维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迅和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对已有的消防设施要加强维护,严禁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器材、设备、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
(二)加强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力度。要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设施的审验监督工作和日常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凡未经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准投产使用,违者要追究领导责任。
4
(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新闻媒介要广泛宣传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并有计划地组织本部门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专职保卫人员和重点部位的职工要通过培训学习,掌握消防方面的理论和消防器材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加强对火灾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工作。近年来,我区火灾事故频频发生,而事故责任人员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为此要制定出火灾事故处理办法,今后发生火灾事故要按照“三不放过”原则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对有关责任者要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