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精神西方文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朝鲜古代乌托邦文学研究

摘要:乌托邦文学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人类拥有,并倾向于追求超越现实的自由心灵,她推动人们否定现实,批判现实,并投入到现实的改造中。乌托邦的社会意义正是由于想象能与现实社会交互作用,推动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乌托邦文学的研究意义则在于借助社会理想的文学表达,一方面可以发现某一个人、民族或群体思想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表达,找到现实社会之不足及其原因,进而探求改良现实社会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本论文以韩国学者的前期研究为基础,综合借鉴了东西方学者关于乌托邦文学的分类标准,选取了与“社会政治制度”或“国家”、“城邦”意味相关联的朝鲜古典乌托邦文学作品作为分析对象,依照作品体现出的主导性哲学思想精神,将作品分为建国神话型、道家思想型与儒家思想型三类。同时加入中国和西方的乌托邦文学作品,相互间进行交叉性类比分析。朝鲜建国神话《檀君神话》可称作朝鲜古典乌托邦题材的开山之作。通过对《檀君神话》的分析,可以发现古朝鲜社会的生产生活样态,其天人关系与中国殷商时期具有相类似的特征。《檀君神话》中人神一体的统治模式也为后世君权神授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希伯来人的君权神祗关系,两者呈现出正相反的信仰模式,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构成基础和民族团体心理。从神话中折射出东西方民族团体信仰在起源上即有不同。《檀君神话》作为朝鲜民族的建国神话,提到了“朝鲜”一词,通过与箕子朝鲜,《山海经》朝鲜,《史记》鸟夷的比较,结合朝鲜民族的传统颜色偏好,本论文认为朝鲜民族与殷商氏族之间有高度的相似性,而朝鲜半岛上的居民,很可能是距今4000-4200年前间,在中国夏朝初建前后,由于气候变异,降水量增加,洪水泛滥后,殷商氏族先祖们走水路迁移到地势更高的东北及朝鲜半岛的结果。夏朝大禹治水时期将这部分群体称作“鸟夷”。“鸟夷”又成为朝鲜半岛原始居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朝鲜道家思想型乌托邦是作品数量相对较多的乌托邦类型。这是由于道家思想曾经是朝鲜李朝以前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在朝鲜历史上影响范围广,时间相对较长。同时由于受到中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及游仙文学的影响,故而在文学领域变体出体现道家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最早的道家思想型乌托邦出现在中国老子的《道德经》中。朝鲜道家思想型乌托邦以《青鹤洞记》为代表,并衍生出万水洞、富山、《青鹤集》的太平洞等多种形态。除乐园地理位置位处于大陆的作品外,还有海岛中的乌托邦乐园类型,如《义岛记》。道家思想型乌托邦的众多作品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如位置隐蔽、不易发现、景色优美、水土丰饶、适宜耕种、农产丰富等。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劳作思想和生产模式。儒家思想在朝鲜历史悠久,尤其在李朝时期,是其主导性社会思想。最早的儒家思想乌托邦是中国孔子的《礼记·礼运》。朝鲜儒家思想型乌托邦以《洪吉童传》和《许生传》为代表。《洪吉童传》反映了作者对原始儒学的尊崇,及其对后世儒学的抗拒,由此造成洪吉童行动轨迹上的矛盾走向。《许生传》是朝鲜具有跨时代变革意义的乌托邦小说,对以往的突破在于作者注重了经济法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出了具体而详实的社会变革方案,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现在仍然具有进步意义,具有向前看的意味。《许生传》向前看的特征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儒家思想型乌托邦的共同特点是两者都建立于农业经济基础之上,都有“孝”之伦理观念,都被列为当时的禁书。作为东方乌托邦作品分析的重要补充,本论文介绍了西方乌托邦的经典之作,包括《圣经》、《上帝之城》、《乌托邦》、《理想国》、《太阳岛》及《新大西岛》。通过《圣经》与《檀君神话》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各为政教分离和政教合一提供了原始模板。同时,《圣经》也成为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如个人主义,正义规则,律法观念、体恤弱者等等均来源于《圣经》教义。《上帝之城》被誉为除《圣经》之外,最重要的一部宗教典籍。作者奥古斯都提出二分说,即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他与《圣经》一起成为后世西方政教分离思想的理论来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他的正义观,在其晚年提出法治观。《理想国》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引发了正义与法律,人治与法治关系的哲学探讨。使正义与法律的关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成为西方法律思想的重要范畴,正义的概念被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视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柏拉图与孔子生活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各自的社会背景不同。柏拉图所在的雅典,在其文明的萌芽阶段就和商品经济结下不解之缘,要进行商品贸易,就要求商品交易的双方交易上公平,法律上平等。而孔子生活在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同的生产劳作模式造就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的哲学思想又成为后世思想发展的基础。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西方最经典的乌托邦代表作,成为后世仿效的摹本。其《乌托邦》社会改革方案涵盖了经济、家庭、婚姻、信仰、战争,甚至作息时间等等内容,非常全面、具体、细致。《乌托邦》与《洪吉童传》为同一时代的作品,两者体现出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两位作者思想的开阔程度。相比较而言,东方乌托邦创作者的思路相对保守和封闭,根本原因与农业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西方乌托邦的共同特征是无论宗教型、还是世俗型乌托邦,都涉及到宗教信仰。说明西方宗教影响力之巨大。而东方的儒教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宗教,即便有严格的礼教仪式,但不具备宗教应该具有的自发性、普遍性和不可人为压制性的特征。通过与西方乌托邦作品内容的对比可以发现,有史以来的东方社会里,一直缺乏几个部件:法治观,公正观,正义规则、个人主义,宗教信仰。与此相对,东方有人治观、基于人缘、血缘、地缘的亲情观、集体观。东方的这些观念间接造成东方式窝里斗、人际关系复杂、每人一条龙聚合是散沙的民族团体性格。基于上述比较结果,本论文提出建设理想社会的态度,应敞开胸襟,抛弃自己传统思想中不合理的成分,接受对生产力发展有帮助的部分西方观念,以补充自身的不足,建设完美的理想家园。

关键词:朝鲜古代;乌托邦文学;理想国家模式

学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摘要

Abstract

序论

第一章 乌托邦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及分类

第一节 乌托邦的概念

第二节 乌托邦文学的意义及分类

第二章 古朝鲜建国神话型乌托邦

第一节 神话型乌托邦《檀君神话》反映的古朝鲜社会样貌

第二节 《檀君神话》中的“天神”观

一、《檀君神话》的“天神”意象

二、《檀君神话》中的王权神祗关系

第三节 上古时期的“朝鲜”与“鸟夷”

第三章 朝鲜道家思想型乌托邦

第一节 朝鲜的道教及道家思想

第二节 道家思想型乌托邦特征

第三节 朝鲜道家思想型乌托邦文学

一、《青鹤洞记》的乌托邦思想及“鹤”意象

二、其它“山”、“洞”型乌托邦文学

三、“海岛型”乌托邦文学作品

第四章 朝鲜儒家思想型乌托邦

第一节 朝鲜儒家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儒家思想型乌托邦特征

第三节 朝鲜儒家思想型乌托邦文学作品

一、许筠及《洪吉童传》的硉岛国

二、朴趾源及《许生传》的无人岛

第四节 儒家思想与社会现实之冲突

第五章 东西方乌托邦文学作品比较

第一节 西方乌托邦文学经典作品分析

第二节 东西方乌托邦作品特点之差异

第三节 东方理想社会解决方案剖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上一篇:竣工资料档案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电力企业信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