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细节设计多方位思考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设计中细节的考虑, 是建筑设计人员的职责所系, 责任所在。任何一个伟大的建筑都是由许许多多细节所构成的;而对任何一个细节的忽略, 都有可能造成建筑作为一个作品的永久缺憾。

建筑的目的是取得一种人为的环境, 其基本功能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人造空间, 是为了遮风挡雨。这一点, 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经说道:“建筑,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早在一两万年前或更早就已经出现了。当我们老祖先开始使用石器的时候, 盖房子的活动就已开始。一直到今天, 只要有人定居的地方, 就一定有房屋。盖房子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为此, 人们要求一些有掩蔽的适用的空间。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就懂得这个道理:‘当其无, 有室之用’。这种内部空间是满足生产和生活要求的一种手段”。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学家奈尔维也认为:“所谓建筑, 就是利用固体材料造出一个空间, 以适用于特定的功能要求和遮蔽外界风雨”。

建筑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建筑除了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以外, 同时也是造型的艺术、空间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建筑不仅是人本的人文的, 更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有机建筑理论的代表人物赖特一再强调“建筑应该是自然的, 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某年的武汉会议上, 国际知名建筑师唐纳德·霍特先生通过自己设计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Collinslanding大厦等作品, 就“怎样理解设计中功能形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作了很好的阐释。唐纳德·霍特先生介绍说, 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建筑设计需要创新, 它的根本是要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要体现建筑设计中功能形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原则。国际知名建筑师何晓先生认为, 建筑不应该是单独存在的, 优秀的建筑必须以人为本, 一座新的建筑物的建成不仅有其本身的建筑形态, 更是直接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它本身的内部功能, 以及其中居住和工作的使用者的生活。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要求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细节, 并将之结合成一个完善的整体。

注重细节不仅能造就成功的建筑师, 而且往往会造就出伟大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4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 他概括成功的秘诀就是5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 一个“建筑设计方案无论如何恢弘大气, 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 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 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而大师在设计实践中也是亲力亲为, 一丝不苟。他在设计每个剧院时, 都要精确测算每个座位的不同音响感受和视觉感受, 甚至“一个座位一个座位地去亲自测试和敲打, 根据每个座位的位置测定其合适的摆放方向、大小、倾斜度、螺丝钉的位置等等。”由于他的注重细节, 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成就了他一个伟大建筑师的地位。还有我们所熟悉另一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对细节的关注和执著方面也是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他在设计每一个建筑作品时, 都会对其中每一个细节, 包括对每一棵树的树种、草皮、山石的大小、位置的处理, 以及对原生态的保护, 反复进行推敲试验, 直到满意为止。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执著在他的“日本山中美术馆”和其他许多作品中, 都可以看到。从上述这些大师们看来, 细节有时显得更为重要。每一件伟大的建筑作品, 不都是要通过具体的细节来表现吗?而且由于细节的直观、鲜活, 才使得建筑整体更加生动、更具有表现力。孔子说“致广大而尽精微” (《中庸》) , 正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建筑设计中对细节的忽略, 造成抹不去的硬伤和巨大的损失, 有很多的例子。近几年, 由于建筑设计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引起的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新京报张键瑛报道, 在对北京住宅建筑设计满意度调查中, 有87.16%的被采访者表示对建筑设计不满意, 对细节的忽视和硬伤让业主总是无法买到对建筑设计满意的住宅, 其中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小区的建筑设计不满意, 外立面颜色不合理, 墙体设计中没有保温层, 小区水景维护费用过高等方面。

下面, 作者想就国内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 外墙材料的选用与地域性。我国的建筑设计业在选用外墙材料上, 往往有一种赶时髦和跟风现象, 而且多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行风气之先, 再影响到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几十年来, 莫不如此。水刷石、马赛克、外墙涂料、外墙砖、玻璃幕墙、铝质装饰板和石材等等, 某种外墙材料的选用, 成了中国建筑某一个时期的统一标志, 完全忽视了不同地域的地理气候环境差异 (本文暂不论及其经济性及其他) 。实际上, 由于外墙材料的选用不当, 已经给不少城市留下了难看的“疤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高档楼盘贴外墙砖很盛行, 50%以上的外墙材料采用贴砖。传统观念里, 一直以为“面砖比涂料高档, 石材比面砖高档”。现在, 许多原本“高档、体面”的外墙砖已经脱落得惨不忍睹, 让人丝毫感受不到它原来的风采, 而且脱落砸伤行人的事也时有发生, 想修补也很困难。北方多风沙、粉尘地区采用水刷石等外墙面, 易存留泥土, 又难于清洗;南方采用不耐水易脱色的外墙涂料, 则易被雨水冲刷, 走色发花;昼夜温差较大, 湿度变化大的地区, 外墙贴马赛克极易脱落;以及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石材的贴挂安全等, 给不少城市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尴尬和各种问题。因而, 在建筑设计中, 外墙材料的选择应主要取决于建筑的风格与功能, 并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材料使用后的实际效果和维护、修补、清洗等具体问题, 设计者也有义务向用户作出说明, 力避跟风和赶时髦。

(2) 外墙色彩的选用。色彩是城市的建筑语言、形象体现, 它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 体现出时代的气息。外墙的色彩是建筑物的面容, 颜色和质地都有视觉上的重量感和冲击力。目前易见的问题是色彩的选用上, 设计者对建筑元素考虑多, 而对周边空间及环境的因素考虑少, 造成整体的不协调。尤其是在一个狭小空间里, 对大体量的建筑外墙整体采用那种过于沉闷或过于强烈的单色, 如普兰、纯黑或大红、橘红等, 这些色彩在视觉上造成了过于暗淡或过于强烈的刺激。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里, 极易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压抑或焦躁不安。南方气候炎热, 建筑色彩宜使用高明度的中性色或冷色作基调, 显得明快淡雅。北方寒冷地区, 采用中等明度的暖色和中性色, 在冬季给人以温暖感觉。除了设计与环境有特别需要外, 外墙色彩在大面积应用时应避免过纯的颜色及明度较高的有机色, 如大红和鲜黄;当然, 过于沉闷、暗淡的普兰、纯黑等也不宜大面积使用。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建筑, 应采用不同的色彩。如医院、疗养院用色需要体现安宁、静谧;纪念馆、大会堂要体现肃穆、庄严;幼儿园、游乐场所等则宜选用明快的多色调来体现活泼、欢乐;而体现历史风貌的建筑群则不能脱离当时的审美情趣, 如秦汉的以玄色为贵, 明清皇家的朱墙黄瓦等, 都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同时, 确定颜色还要考虑到视线的距离。在近距离上看样板确定立面颜色时要防止立面做完后感觉偏浅的倾向;当立面的前景开阔, 应把颜色定得深一点, 在狭窄的街道或在街坊内部则要照顾近距离效果。上述列举的几种颜色的应用, 如果是在旷野上、大海边、抑或森林里, 或周边建筑物环境需要的情况下, 可能又是另一种效果了。所以色彩的选用, 不能脱离本地区气候、环境和文化的特点, 必须体现建筑物的性质和功能, 必须要和周边的环境整体协调, 考虑建筑物的空间效果才能充分体现建筑的整体美。

(3) 高层建筑的防盗和安全。据报道, 近几年来, 北京、广州、南京、沈阳、西安等地高层楼房住户被盗贼入户盗窃的事件频频发生, 甚至高达30层的住户也未能幸免。资料表明, 其中主要途径就是由户外下水管、空调架、楼梯间的外连接横梁或楼房之间的较小通道等可以到达高层住户阳台或窗户, 并由此入户。因此, 设计中应考虑非封闭阳台是否与公用走道接近, 其他结构条件是否有供翻越的可能;以及各种管道是否安装在临近阳台或窗口;设计中各种管道、避雷装置等垂直管线应考虑远离阳台或窗的部位等。

(4) 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问题。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一种较为廉价、清洁、可持续再生能源的使用, 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据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与同型号的电热水器相比, 一年可节约电费近1200元, 至少省2000°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煤炭、石油资源日益匮乏, 电力紧张的耗能大国来说, 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但是在不少地方却发生了政府和开发商禁止用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怪事, 沈阳等城市还由政府出台通告, 强行要求市民拆除已经安装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引发了大多数市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北京等一些地方也发生过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物业公司与业主对簿公堂的事。尽管原因比较复杂, 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这些设计中基本都没有考虑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细节问题以及对城市景观的破坏。我们认为, 应从城市美观、建筑设计的角度进行重新定位, 尽快制定统一标准。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应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问题结合起来, 对所涉及的屋面布置和安装基础、屋面安全和防水, 可能对建筑物的外形美观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管线的户内预留通道等因素充分加以考虑。倘能如此, 上述纠纷和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5) 空调冷凝水的排放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装空调的人家会越来越多, 空调冷凝水的排放问题也应当引起设计部门的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冷凝水随意排放, 水珠滴流造成污染和噪音, 既容易引起邻里纠纷, 又影响环境卫生, 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笔者就此做过试验, 西安的夏季, 一台1匹分体机空调的冷凝水排放量可达到10~15kg/d。如果在设计中能考虑安装一条下水管, 并给每户预留接口, 即可很好地解决。如同时将这些冷凝水收集利用起来, 据此粗略统计, 按全国拥有2亿台空调, 平均年使用60d计算, 每年即可回收水1.2~1.8亿t, 这相当于一座大型水库的库容水量。

(6) 阳台地面高出室内地面。作者在某地区一个高档住宅区就看到了这样的例子, 这栋复式楼的开放式阳台地面高出室内地面约2f, 一遇大雨, 水便容易倒流进屋子, 业主很有意见。当然, 这也可能属于比较少见的例子, 但作为建筑设计人员, 应避免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发生。

(7) 厨房、卫生间集中排烟排气等问题。《住宅设计规范》虽有要求, 但比较原则。在具体实践中, 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造成厨房、卫生间不能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尤其是卫生间。这种情况下, 应考虑采用自然或机械强制排烟排气管道;建议厨房门采用阻燃或难燃材料, 以增强防火安全性;卫生间则宜使用防水材质门, 以避免潮湿变形、发霉腐烂。

(8) 报箱、小型储物柜及楼门防盗。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住宅楼下宜设计报箱、小型储物柜, 以有利于用户。最好是墙体内嵌式, 成本既低又安全方便实用。住宅楼门的防盗门, 现在多使用电子密码锁, 由于住户人多、密码易丢失, 失密后便形同虚设;如使用电子钥匙, 并配以电子眼等监控系统, 则安全系数更大。

(9) 景观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地面材料应尽量减少千篇一律的水泥混凝土或石材地面, 宜更多地选用透水透气性能好的生态材料, 以利雨水渗入地下。如选用青红砖做地面材料, 基层使用三合土或炉渣三合土即可, 没有必要再使用水泥混凝土铺设底层。草坪设计中既要考虑整体的美观, 又要考虑行人的方便, 道路的设计不宜阻断小草的生长;露天坐凳不宜选用容易开裂变形、发霉腐烂的原木制作, 宜选用防水性能优异、不易老化的复合材料;室外景观灯的设计宜选用功率较小的长效节能灯具, 并具有防水、防盗的功能;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地面景观灯应特别考虑防撞击、防压护网;水景设计应考虑安全、节水、清洁、维护费用等综合因素。以上例子还远不能说明我们建筑设计中细节缺憾的全部, 提出的改进建议也只是一孔之见。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对21世纪建筑的发展作了5个方向性的展望, 他提出建筑业需要大发展, 好的建筑师应是建筑业发展的组织者。并认为, “发展涉及科学、经济、社会和文化, 即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的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的现象”, 是“人类生存质量及自然的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一些房地产业界的人士也认为, 建筑除了物质层面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等作为品质基础, 还要追求精神层面的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高品质的房产, 高品质的生活应该是一种和谐, 一种从容, 一种境界。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建筑内涵更加丰富的理解和要求, 对建筑设计的细节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们每一位有志于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者, 都有责任强化对“精细”的执着提高设计质量, 找出设计中的质量控制点, 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精益求精, 在细节上下功夫, 减少乃至消灭缺憾, 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更多的建筑精品。

摘要:伟大的建筑都是由众多细节所构成, 对细节的忽略, 可能会造成永久的缺憾;注重细节可能造就出伟大的建筑师;建筑不仅是人文的, 更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建筑设计师的职责理所当然应加强对建筑设计中细节的考虑。本文还针对国内建筑设计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细节,生态,建议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文集.第4卷[M].

[2] (意) 奈尔维.黄运升译《建筑的艺术和技术》[M].

[3] 《建筑功能创新必须以人为本——国际知名建筑师谈设计哲学》.

[4] 任志平主编《细节决定成败全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5]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

[6] 张键瑛《忽视细节建筑设计成纠纷新焦点》[N].

[7] 周若祁主编《绿色建筑》[M].

上一篇: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运用艺术探讨下一篇:食管癌贲门癌合并肝硬化7例同期手术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