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细节描写(精选8篇)
一、当前初中学生写记人记事的文章时存在着严重的写作瓶颈。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训练常以记叙文为主,尤其是记人记事的文章。按理说,对于一个十多岁的青少年来说,老师要求他们用600字左右的篇幅来刻画一个熟悉的人,记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应该是一件很难的事。可事实并非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我每次进行此类作文的训练时,都会发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结起来大致如下:或是不知如何下笔对所要刻画的人物进行描写,或是刻画人物干瘪艰涩,或是写人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经过对学生的反复观察和谈话调查,我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平时没有用心观察身边的人,认真思考他们一言一行、一笑一颦背后所能揭示的个性特征,更不懂得把人物放在一个特定背景中加以塑造。所以,教师要在让学生写有关人物描写方面的文章前,先要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地指导。尤其是指导学生的观察和筛选有关人物个性的有效信息,只有这样学生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们要想成功刻画人物,让其形象突出典型的方法多如繁星。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我仅对用动作细节描写来成功塑造人物的方法及重要性加以详细地论述。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误会,我郑重声明:并不是我要一味的突出动作细节描写这一方法的唯一性。我只是觉得用这样的篇幅面面俱到,倒不如就一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论述。
二、生动传神的动作细节描写,写人千姿百态、仪态万千。
什么是动作细节描写呢?动作细节描写是指对能够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动作,包括一些不经意的细微动作。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小举动,却能一针见血得使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给人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作家刘真就曾这样说:“作品中的细节就像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当中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节部分决定的。”一个出色的作家之所以能让笔下的人物彰显个性本色并能给读者留下持久的印象,是他们用自己的如椽大笔来描摹人物,用精妙的雕刀塑造多姿的形象。这样的例子在古今中外文学创作大师的著作里真是俯拾皆是。著名的明清小说家吴敬梓在他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用一个“攥”字和一个“缩”字不仅成功刻画出胡屠户嗜钱如命,唯利是图的性格,也能让我们揣测出这一形象当时的复杂心情。就这样胡屠户这一形象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中国大文豪鲁迅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中简单地用一个“排” 字和一个“摸”字就能分别成功地塑造出孔乙己有钱时的摆阔炫耀的性格和穷困潦倒时的寒酸形象。再如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中这样描写 “水生嫂”,这位贤惠、温顺的女性的。在“水生”要在第二天去大部队时,有这样一句话对“水生嫂”加以刻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一个“震”字和一个“吮”字对这一女性进行细腻地动作刻画,从而使她特有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用“扑”“抢”“撬”等一系列的动词成功地刻画出老葛朗台贪婪、嗜钱如命的性格。可以说像这样用精彩的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经典语段和篇章不胜枚举。然而,让我们老师感到沮丧的是学生在平时写作时往往忽视这些能够展现人物性格的细微动作。若教师在教读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章时再不注意对其详细的进行讲解,不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体会和再现场景,不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真切体味作者的独特用意的话,那么我们的学生又怎么会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的语段呢?因此,我觉得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学会运用动作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从而彻底地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的难题。然而,我们要求学生用动作细节描写人物又不可盲目。
三、动作细节描写,既要真实贴切,又要言简意赅。
1、动作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并高于现实生活。
作文就要从真实生活细节中取材,书写现实。因此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动作细节描写时一定要能够精确、逼真地反映现实中的人事特征。但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真实”并非真的发生过,但必须符合生活实际,决不能凭空想象。
2、动作细节的描写要典型 用动作细节描写人时,要能把握人物特有的个性特征,并非不加选择的全部描绘,洋洋洒洒不着边际。人物个性不同表现出来的动作也不尽相同。
3、动作细节描写要能凸显主题
动作细节描写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的,因此要精挑选那些最能体现主旨和人物特有品质的动作,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加以描写。
4、动作细节描写要传神
鉴于动作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特殊的作用,我们在用词句对人物进行刻画时务必反复推敲以传其神韵。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细小的动作镌刻于纸,铭刻于心。
四、动作细节描写的提高要训练得法
要使学生扎实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并在写作中熟练运用,只是靠观察生活和品读有关写人的经典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让他们灵活巧妙地正确运用动作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一)学会观察 丰富积累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想写好细节描写少不了平时的深厚积累,多读勤思是主要的途径。教师要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的细节,让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悟成为细节描写的泉源。抓住那些有意义的细小情节浓墨重彩,于细微处见精神。
(二)专项训练 提升层次 梅里尔的教学理论指出:只有向学习者提供辅导并且遵循从扶到放、逐渐独立的原则,尝试应用才能收到实效。教师通过专题训练授之以技法,给学生提供细节描写训练的平台,通过有梯度的训练,为学生的独立写作做好铺垫。
1、选词训练 进行有关精当动词地填(选)词训练,反复推敲用哪一个动词更贴切、更巧妙。说起对精当动词地填(选)词训练,让我们不仅想起后人对贾岛的“推”“敲”典故的讨论,很多人都和韩愈评判一样认为“敲”字要比“推” 字更精妙。但是,“韩愈的评判并非就是终审性的结论。此后许多文人墨客对‘推’字还是‘敲’字运用的孰优孰劣,多次展开过激烈的论辨,于是推敲的历史公案就产生了。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争就是千年,到现在仍争持不下。有人觉得这二字各有妙处,强说其中的一字胜于另一字有失公允,似乎‘敲’字从声形合一的方面确如韩愈所说的胜过‘推’字;但如果从音韵读来,‘推’字要比‘敲’字悦耳些,并且还认为‘推’字更合当时的静谧的气氛。”(摘自吴礼明的“研文的余屑”中的《关于“推敲”公案:深处见诗心》)。可见,到底用哪一个动词或是哪些一连串的动词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常引导学生细细地琢磨作者运用动词的精妙之处并及时的进行人物动作的片段描写。
2、人物写生的片段训练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情境,降低人物描写的难度,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词可写,在平时的具体作文教学时,我常进行两种教学的尝试。第一,让一位模仿能力强、善表演的同学进行表演,让其他同学观看后进行讨论点评表演的优劣,最后再进行文字描述。这样做虽然浪费了一点时间,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还是很好的。第二,教师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来确定一个人物的特有性格。学生进行讨论后扩写。比如,一次我进行这样的训练:请用至少5个动作来描写一位“慈祥”的老人。就这样学生写人的文章有很大的提升。
经过一段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动作细节描写的教学是解决学生作文干涩空洞的突破口之一。我相信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管齐下,重视动作细节描写训练,定能让学生的作文大放异彩。
一、为什么要强调奋斗类作文细节描写
经过对中考作文题的类别分析, 我们发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能够写好奋斗类和情感类的作文就可以了。像《向前, 向前, 向前》《……并没有结束》《动力来自……》《日积月累》都是非常适合写奋斗类作文的题目;《……并没有结束》《凝聚》是非常适合写情感类作文的题目。当然, 作文绝不只这两类, 我所讨论的是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升格, 而不是针对尖子生的创新作文。根据阅卷经验, 一旦作文偏向奋斗类, 范文水平就明显下降, 例如, 《向前, 向前, 向前》的中考优秀作文, 我印发了13篇给新初三学生评分, 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分, 竟然有几篇只给到了二等, 只有寥寥三两篇获得了学生的赞叹。而一旦作文倾向情感类, 范文水平就陡然升高, 例如, 《凝聚》, 范文数量之多, 水平之高, 百花齐放, 令人惊叹。由此, 我发现了学生作文的短板——不擅于写奋斗类文章的细节描写, 即便高手也很难把这类文章写帅气。所以, 这类文章的升格, 是非常重要的成绩增长点。要想升格, 我认为一定要进行素材的革命和细节的训练。本文重点讲细节描写的升格。
二、奋斗类作文细节为什么难写
实际上学生天天都在奋斗, 为什么奋斗类作文的细节就那么难写?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1. 如今的孩子生活面太狭窄, 真的是除了学习就是跑步, 而且他们往往从中获得的还是痛苦。
其他奋斗经历虽然偶有涉及, 但是学生选材的时候往往难以发现自己的独特故事。因为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是老生常谈, 就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兴趣了。
2. 这类文章很难找到大家示范的蓝本, 不像情感类作文能找到非常多的大家散文, 这类文章课文中更是难觅踪迹。
我们语文课本中的散文、记叙文和小说大多倾向于情感类、道德类、民族类等, 几乎不涉及个人的奋斗, 即便有也很难借鉴, 例如, 《热爱生命》。这和学生小学语文学习就有反差, 小学的时候学生很容易从课文中学习好词好句放进自己的作文, 而初中的时候, 课文的写作迁移作用在奋斗类方面就变弱了。
3. 受一贯阅读文章的结构影响深远。
我们回顾一下, 学生小的时候读的是童话, 童话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从此, 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这句话, 在学生的作文里出现了太多翻版, 例如“从此, 我明白了动力来自亲情”“从此, 我开始日积月累”“从此, 我明白了奋斗并没有结束”……呜呼哀哉, 学生的这些话往往出现在作文靠近结尾或者结尾部分, 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刚扣题, 文章就结束了。这样在评分的时候认为是根本就没扣上题, 每年因此饮恨中考的大有人在。所以连扣题部分要详写都做不到, 还何谈详写部分有漂亮的细节呢?
因此, 我认为这是一个历来头疼的问题, 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克服, 那么奋斗类作文细节帅起来就会让学生走进中考考场的时候底气十足。
三、奋斗类作文细节的训练方法
奋斗类作文细节的训练方法, 我认为非常有效的有三种, 并且我都进行过实践, 效果的确很好。
1.“挖空填词句”, 这一种适合普通班。
将优秀范文的细节描写段摘取出来, 将特别精彩的词语或者句子挖空, 让学生填空比赛。挖得不宜过多, 要本着学生填完, 对照原稿之后很容易就可以背下来的量来进行。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特别好操作, 可以做到PPT里, 课堂上一起竞猜;可以做成小文章, 留成回家的作业;可以填完讨论, 帮助孩子学习和记忆。不宜选太生僻的素材, 尽量选大家可以驾驭的素材, 这样填空的过程就有效地帮学生积累了语言。
2.“同文异改”, 这是我最常用的教学手段。
将一篇二类文的重点段落摘取出来, 这个段落最好是写得很明白, 但是写得不精彩。然后让全体学生尝试改写这一段, 要求不改变本意, 只升格细节, 同时字数有严格要求, 让大家在同等字数要求内比武。有的时候采取自己完全自由的改法, 有的时候采取教师给定的几种技巧, 让学生来按照固定技巧来改。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特别好操作, 最适合留成家庭作业, 时间不长, 但动脑不少。教师批改方便, 录入范文容易, 讲评时间可控, 示范效果明显。而且可以顺便帮学生积累一个成功的段落。
3.“挖段补段”, 这是我对尖子生常用的教学手段。
将一篇文章的最精彩描写段落挖空, 然后给定字数, 让学生填补, 填补完和原作者比赛, 学生互相比赛。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因为不知道原稿是什么, 所以学生相当奋勇, 创造力能得到极大的激发。
总之, 细节描写适合用段落训练的办法推行, 比较省时高效, 学生不会太畏难, 人人皆可有收获。兼以各种教学小活动, 学生则更加积极。例如, 我曾经进行了“十大金刚改细节”的活动, 精选两个班总写不出细节的十个男生, 来改写别人的二类文, 事先给足指导, 然后让学生周末用全力改, 下一周我指导他们都改好之后, 做进PPT, 给全班当范文样本来讲。这10个学生得到教师表扬, 受到同学赞美, 在紧接着的年级大考中, 十人中竟然有两人作文差2分满分, 共7人进入一类。下面将这个样例稍作展示:
奋斗类作文细节升格之法实践之一———十大金刚改作文
首先我精选了一篇写学习的, 虽然是通俗素材, 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是精英, 每人必须创新。中考中传统素材给高分、满分的也大有人在。
原稿的段落展示:
也许真的受了触动, 渐渐地觉得应该结束这样的生活了。有人说:“任何的结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开始了新的倾注, 倾注于学习中。一本本练习册、一道道模拟题, 我开始一点点地摒弃那些坏习惯, 不再有空空的草稿纸, 不再有未验算的习题, 我开始在一道道难题中求索, 在一个个错误中进步, 我已经感受到了攻关后的喜悦与成就感。每一秒、每一小时、每一天, 我都尽可能多地在题海中寻找彼岸, 在课本中探索终点, 我开始倾注, 在通向中考的跑道上, 我只有用加倍的努力与速度, 努力超越, 并成为最后的赢家。
修改的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选点, 找重点镜头突破细节描写, 不要面面俱到。这个段落比较适合选取的描写点有三个:做题状、思考状、享受状。然后我找到10个男生, 辅导相应的技巧方法, 让他们回家就对一个描写点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段落展示:
方法1:连动法
修改者:郝海天
每天一放学, 立即拎包, 霍然站起, 脚不点地地离校, 一路小跑到了家, 快速开门, 闪进屋, 甩上门, 转眼安稳地静坐在书屋中。抽出作业拽出笔, 开始了与作业的“顽强拼杀”:干掉一本, 推开一本;解决一张, 丢走一张;扫除一个, 扔掉一个……手腕灵活而高效地小幅转动, 手中的笔忙忙碌碌地渲出一行行潇洒的汉字, 弥补上一个又一个空白处……很快解决了作业的武装, 又马上迎来了背诵的装甲车。五指大张把书按在桌上, 目不转睛地紧盯其文, 口中含混不清地念念有词, “哗啦”———豪放而霸气地翻过一页, 手一拍, 清脆的响声更是我的提神之曲……正是:战士无畏天下敌, 过关斩将勇披靡。浑然不觉窗外事, 一心倾注练习题。
评语:连续使用精彩传神的动词“干掉一本, 推开一本;解决一张, 丢走一张;扫除一个, 扔掉一个……”使文段活泼有生气。
方法2:综描法
修改者:刘天一
第二天, 我便早回到家, 放弃了早已习惯的篮球, 而心中就如割了一块肉般疼痛。不过, 当前一天的那一句怒吼回荡在我的耳边, 我便再也没有了杂念, 轻轻地坐到书桌旁, 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笔, 慢慢地翻开练习册, 开始了第一天的改变。做了许久作业, 有些困倦, 去洗把脸,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疲劳而暗淡, 但是眼底有一丝倔强闪过。回身再坐书案前, 甩甩头, 深吸口气, 我的右手又在纸张上飞快地移动起来……随着最后一笔的落下, 我的心头突然微微一颤:我做到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随即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幸福和快乐。是的, 我又回归了从前的自我, 我又找回了从前的印象。
评语:综合使用人物描写方法:有动作、有心理、有肖像, 综合立体展示用功学习的镜头。
方法3:景衬法
修改者:季翔
拿到成绩的那天晚上异常沉闷。瑟瑟秋风, 从窗口吹进, 微冷。镀银的冷月肆意地在屋里泼洒着凄凉, 渗透了我的心房, 我悄悄地躲了躲, 无助地藏身在一小片灰暗的阴影里, 一切停滞不前。颓丧地轻抚书皮, 心中默念, 或许我可以举槊再战。我肃然起身, 下定决心, 倾注出自己的心力, 要铸就一条凯旋之路。
日复一日, 月复一月, 各种几何图形好像都有了生命。在一团温软的光晕中, 我紧紧按着题纸, 攥着笔盖, 捏着笔躬身在草稿纸上固执地挥洒着。面对纷繁的题目, 我不再心乱如麻。我在一点、一线、一面间看到了美妙圣洁的几何世界。
清澈的月光悄然泻在笔下的题纸上, 折射得满纸清辉。灯下, 我静静地倾注着, 殊不知, 人已寐, 夜已阑……
评语:作者用前后两处景物描写, 衬托了自己或悲凉或享受的心境。且前后对比, 很有匠心。
方法4:反复法
修改者:张泽宇
也许真的受了触动, 渐渐地我觉得应该结束这样的生活了。坐在熟悉的课桌前, 拿起那熟悉的钢笔, 铺开熟悉的试卷, 思考着一道道生疏的题目。我满怀信心地做着, 眉毛还时不时自豪地一挑一挑的。我把我的一切都倾注在了那道题上, 心中默念:我要去战斗。有时眉头紧锁, 无从下笔, 便一丝不苟的写好每一步, 目光与笔尖在试卷上交错移动。当我郑重的写完“证明完毕”时, 心中顿觉畅快!于是乘胜追击, 再次坐在熟悉的课桌前, 拿起那熟悉的钢笔, 铺开熟悉的试卷, 思考着一道道令人期盼的新题。
评语:作者反复提及“熟悉”二字, 既反复, 又照应。同时前后的反复也写出了自信心的不断增强。
方法5:虚实法
修改者:刘晨
我拿起笔, 开始我的题海冒险。攥紧手中笔, 盯紧纸上题, 心中默念着公式, 思绪翻腾, 列出每一个方程, 随后, 把过程与答案小心地誊写在书上, 再在脑海中快速检验一遍。就这样, 一道道做着题, 一番番享受倾注的快乐。我仿佛跨上战马, 冲下山去, 开始我的鏖战。奔来千军万马, 我不惧。大喝一声, 惊住敌军, 用枪挑、用剑挥、用刀劈。敌军终于招架不住, 轰然倒塌。我的战马一跃飞过残骸, 奔向成功。
评语:画线处为虚笔, 借助想象写出了自己做题陶醉享受之状。
四、奋斗类作文细节的突破之法
当然细节描写的提高还是“近乎技矣”的层面, 写作要“近乎道也”靠的应该是更精妙的构思、更深邃的思考、更超越的境界。我认为, 先教会细节的写法, 让大家能够获得写奋斗类细节的自信和能力, 随着学生的成长, 引导学生学会选取自己独特的人生故事, 挖掘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 进而写出让人过目难忘的作文。
因此, 在“十大金刚改作文”活动之后, 我在班级大力倡导素材的革命。在一个月后的年级大考中, 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作文分大于等于45分 (满分50) 的作文中, 重复题材只有7篇。其中4篇恰好都是写自己如何努力改作文的, 放眼全区应该不落俗。学习类有3篇。其他没有任何重复素材, 一改全是跑步和学习的局面, 做到了百花齐放。大于等于45分的作文达到了36篇。并且在阅卷的过程中, 发现上一次两个班级的范文已经被年级很多学生借鉴, 其中杨迪岚同学的“旋开了笔”一句, 被借鉴的最多。年级其他老师做作文讲解PPT的时候发起号召, 向无私提供范文的杨迪岚等同学致敬。这样就掀起了全年级反复修改作文、找教师面批的高潮。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刻画”这个词。这“刻”字旁边有把刀。就是说,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不是写,而是要求“刻”。
所以说,你手里的笔不仅仅是笔,还要似刀,用刀把人物形象刻出来。据说,雕刻家最怕雕刻人的鼻子和眼睛,因为这是人物形象最传神的地方,刻不好,整个雕塑前功尽弃。写文章也一样,人物形象“刻”不好,文章也就顿然失色。
那么,人物的“刻画”靠什么呢?靠的就是细节描写。细节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生疏,其实一点也不少见,它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们的周围处处充满了生活细节。
一次,笔者在医院就看到这样一个细节:
……一声啼哭,医生将一个血红血红的婴儿裹在襁包里递给他:“儿子!”
他激动得顾不上疼得半死的媳妇,抱过儿子,高兴得满产房跑。吓得医生追着后边骂:“疯了这人?送婴儿室去!”
一看,就知道这个小伙是一个初为人父的“愣头青”,医生让他送孩子去婴儿室,他却高兴得抱着儿子满世界跑。抓住这个细节,仅仅几句话,就将一个年轻的爸爸得子后的那种喜悦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笔者这里还有一篇八年级同学的作文,这段文字刻画出来的形象,大家想必不陌生:
……5分钟倒记时完,开始发试卷。
试卷一到手,70几支笔,就跟小鸡啄米似的,嘀嘀笃笃一片。听起来,这种声音很奇妙,像是很近,就在身边。又像很遥远,如同大草原上奔腾的马群,一会儿远,一会儿近。还有点像无数个跳动的音符,磅礴万千!一会推向高峰,一会跌向低谷。听这种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幸福的,又是恐惧的。
卷面上会做的题,很快做完了。不会做的题,犹如一条条死蛇,躺着不动,既可怕又无奈……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验,考试时会做的题很快便“搞定”了,不会做的总是让人焦躁和无奈。
一、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深深地记着王春红老师在听完我的课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节课大都是你要给学生什么,为何不带着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让他们自主发现该学的知识?”也正是在这一句话的指引下,我把学生自学能学会的定义及例子都放到了学案上,而且让学生理解定义后自己搜索人物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自主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对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就会有深入的理解,课上再进行写作练笔学生就如鱼得水,教学反思《人物细节描写之魅力教学反思》。回想自己最初的上课思路就显得极其传统,而自己的角色也是一个传授者而非一个引领者。所以人们说教课是一门艺术,当教师更是一门艺术,看来三尺讲台上的学问也是博大精深啊!
二、如何有效灵活地把握生成,驾驭课堂?
本节课讲完我有这样几个问题困惑不已,至今还未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
1、预设与生成不符时,我怎样才能灵活机智的解决?
本节课中出现了两个让我出乎意料的情景。我出示的两个句子中(1)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第一个句子我本是想让学生说没有人物细节描写可学生偏偏坚持认为有。这也许是我的疏忽,不该找这样一个句子。但因在试讲中未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也没注意,而比赛时这个突发事件着实让我着急了一下,幸好我用第二句和一句对比才稍微明确了方向。由此可见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还是极其重要的,可怎样才能快速地具备这种能力呢?另一个意外的生成是学生总结出的方法五花八门,而我竟然只口头做了取舍,却忘记了擦掉黑板上不属于方法的词语所以在后面写作时可能给学生带来了一些麻烦。所以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灵活机智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应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而我还在学习中。
2、如何才能调动陌生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本次讲课我超时不少,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我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调动陌生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个问题,所以学生不举手时,我还得寻寻觅觅不知叫哪个好,无形中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愿我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2011-04-02 09:3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点击:
848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例文中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学习和仿用细节描写,并用于写作之中,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描写一些细节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学习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难点:运用细节描写并能运用到写作之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细节描写是文章中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再用我们爱心去感受生活,我们生活的花朵同样回更加灿烂。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从技巧上讲,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美化记叙文语言的重要方法。
二、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一)选择最佳的点进行细节描写
1、综合细描,第一步是选点。
选点的这个“点”应该是对中心有作用的“点”,只有“点”到位,才不至于跑题和偏题。比如以“母爱”为话题,我们选点可以是妈妈给自己加上一件外衣的动作点,可以是妈妈注视自己模样的状态点,可以是告诉自己如何做人的语言点等,其实,这个选点在某种意义上和选材相关,但不管选哪个点,都应该是表现“母爱”主题的。当然,不能正确选择“点”,我们将无法展开描述,当然也就面临着跑题和偏题的可能性了。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而这个最能表现主题的“点”也正是我们在写作时需要特写和加以浓墨重彩着力渲染之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点进行细节描写才是最好的呢?
老舍说过:“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我们都知道利用职业,阶级,民族等特色,帮助形成特有的人格;可是这些个东西并不一定能使人物活跃。……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他来。每一个动作中清楚的有力的表现出他一点来,他才越来越活泼,越实在。……这样,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
老舍这段话的意思是——只有成功地描写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笔下的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他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来。足见精彩的动作描写对于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到自己思想、性格的制约。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进行成功的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由此,我们认为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应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动作点”,以动作细节描写为主,辅以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等进行综合细描。
选择事情发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动作点去描写,辅以其他描写方法、其他角度,才能把语言的力量集中到一处,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文字的功底。如果把动作发生以前、发生过程中、结束以后的情况等等全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文章就没有了重点,我们只能知道人物每一步所做的内容;而且容易形成流水账,篇幅冗长,笔墨均分,乏味而平淡。这是同学们在记叙事情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动作进行的过程中必有精彩的亮点,把握住这个亮点进行具体描写,不仅能突出事情的重点部分,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等,还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2、选点举例及点评
片段一
那天,我们上地理课,一位同学和老师顶嘴。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只见她踱进教室,扫视大家,问:“谁干的?站起来!可以从轻发落。”教室里只有四种声音:老师的脚步声、我们的呼吸声、心跳声、钟表的滴答声。“快站起来!别耽误大家时间!”由于是下课时间,大家都浮躁了起来。“就是!”同学们应和着。他站起来了,满脸涨得通红。老师首先表扬了他的诚实,接着把他平静地带到了办公室。
点评:这则片段选取学校课堂上一个常见的“点”,事情不大却很真实具体。有班主任的动作、语言,有班里同学的动作和反应,也有“他”的动作和表现。可见,在选择综合细描的“点”时,无须选择那些惊天动地的大“点”,只要符合主题,都能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并且写出了真人真事,真情真意和真感受。而这样的“点”,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比比皆是吗?世事洞明皆文章呀。
片段二
“加油!加油!”同学们拼命地为单杠上的小勇鼓劲,他就要做第12个引体向上了,这是目前我们班至今无人突破的记录。只见他的身子前后摆了摆,仿佛在积蓄力量,就在身子再一次向前悠的时候,他猛地大喊一声“嗨!”立刻,全身都绷得紧紧的,双臂用力向上拉,身子哆哆嗦嗦地慢慢向上移动。他双眼紧闭,汗水顺着通红的脸颊往下流。胳膊上的肌肉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一样逐渐鼓了起来,小臂上的青筋也鼓起来,像一条条青色的蚯蚓。单杠也好像在努力绷劲,好把小勇拉上去。小勇坚持着,坚持着,在同学们的呐喊声中,他的头慢慢地靠近单杠,超过了单杠!“成功了!”同学们欢呼起来!
点评:作者没有把小勇如何做准备活动、如何攀上单杠、怎样做引体向上、怎样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如何下杠等等全描写下来,而是选择了做引体向上最艰苦的一个镜头,动作点选取得很好,读起来仿佛亲眼目睹了小勇的顽强和努力。作者观察得很认真,依次看到了小勇的动作——“摆”“悠”“拉”“移动”“绷”“靠近”“超过”单杠等等;听到了他的呐喊声“嗨!”;观察到了他的神态——眼睛“紧闭”着,脸通红,汗水流下来;注意到了他全身都“绷得紧紧的”,身子是“哆哆嗦嗦”“慢慢”地向上移动,肌肉“逐渐鼓了起来”,小臂上的青筋“也鼓起来”;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作者把小勇完成最后一个引体向上的经过生动地呈现给读者。同时,作者还注意到了单杠的状态和周围的同学,以此衬托出小勇的努力。
“看门”给我快乐 人民大学附中 许涵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有所乐。有人会因五彩斑斓的绘画长廊中流连忘返;有人会在复杂多变的棋盘上乐此不疲;有人会对悠扬华美的音乐殿堂情有独钟。而我目前最大快乐来自于“看门”——奉献自己点滴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乐。
上了初中后的第一个学期,我就被安排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差事——“看门”。当老师大声地叫出我的职务时,我的耳朵就立刻被一阵笑声充斥了。我也理解,这很正常啊,看门这个差事让人一听就觉得无聊,而且没有技术含量,每天要做的就是开门、关门。估计是老师看我每天到学校最早的缘故吧,我暗暗想,既然交给我,我就做好它。没曾想,这个差事给我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二天早上,“新官上任”的我自然是早早的来到了学校,为大家开门。走廊里面静静的,一层静谧而庄重的气氛似乎笼罩了整个走廊,氤氲地融在了我的心中。门紧闭着,像挂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门神一样把所有的人拒之门外,顿时,我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微笑,一种惬意从心底油然而生。我小心翼翼地取出钥匙,像捧着一个传世的宝贝,轻轻插进锁孔,随着钥匙在孔里发出“吧嗒”的响声,劳动付出体现自己的价值的成就感就像一壶醇酒把我熏醉了一般,快乐像一个精灵浸透了我的身体,我似乎在灿烂的阳光中盛开了,一朵花,一朵小花。进入教室安静地坐了下来,当我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从我开的门走进教室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到心里美滋滋的。能为大家提供便利,劳动付出带给了我巨大的快乐。
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职位,一种转瞬之间的付出,一份早来晚走的辛劳,从中能体验到快乐,应是一种心境吧。孔子弟子公西华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看来小事不小,做好小事,从中体验到乐趣,也是一种享受,更何况“看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个人快乐,还暗含着一种责任。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最后一个走。听着大家稀里哗啦一片收拾作业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旌旗猎猎的战场,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等待着建功立业,呵呵,思绪飞翔在教室的天花板上,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呀,俨然超出了快乐的范畴,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奉献之趣吧。关上门,随着钥匙在孔里发出“吧嗒”的响声,教室的门就被锁住。一种安全感油然而生,虽然教室里的“财产”与外界只隔了一道门,但是这道门却免去了同学们许多东西丢掉之忧。这个看似很小的差事,却能使班内的“财产”得到保护,使同学们放心地把自己的东西放在班里,减轻肩上的负担,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让我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自豪,怎么能不让我快乐呢?刘心武有篇文章叫做《春从心出》,里面谈到春天永远在自己心中,只要你有心情,你就会看到大雁跋涉般的豪情,这个关键是自己的感受。诚然,“看门”这个差事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我从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价值,为班级贡献了力量,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种最大快乐。【点评】
本文有两处“引叙评”结构。
第一处是第四段,引用《论语》中公西华的原句,接着,对这句话进行简单解释——“小事不小”;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做好小事,从中体验到乐趣,也是一种享受”。用此结构,顺利过渡到“责任”这个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处在结尾,“引”名著名言——“刘心武有篇文章叫做《春从心出》,里面谈到春天永远在自己心中,只要你有心情,你就会看到大雁跋涉般的豪情,这个关键是自己的感受”;“叙”自己体会——“诚然,„看门‟这个差事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我从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价值”;“评”主题“为班级贡献了力量,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种最大快乐。
三、细节描写必须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
1、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地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2、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象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作文细节描写训练教学案
2011-04-02 09:4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点击:
4684
四、浅滩习泳,感悟技法 1.自我感悟: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一个同学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对“紧张”这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2.范例展示: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内心世界。如: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内心独白描写: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例如要描写上文中那位同学的紧张心理就可以这样写: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幻觉描写法: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走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3.指点迷津,方法分类:
A、营造环境(正衬、反衬)渲染人物的处境
B、运用联想(相似、修辞)活化人物的性情
C、化虚为实(心理、幻觉)张显人物的心境
D、借助想象(动作、语言)揭示人物的体验
五、才艺比拼,学以致用
1.学生自主操练:
请运用今天学的知识,为下面一段话进行细节描写,看看谁更胜一筹:“我的同桌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他的许多事迹让人难以忘怀。我从心底里佩服他。”
2.师生点评。通过这个环节提高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这种写法的理解。
六、参考题目:
1.我的同桌
2.难忘的语文老师
3.感受母爱
细节,是一片好作文的基本要素,现在学生写作文,往往只是一个轮廓,至于每个事件的内涵和对人物性格的展示,只能是草草了事。虽说篇幅字数完全合乎要求,可细品起来,总觉得很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某学生为了表现妈妈的伟大,便叙述妈妈雨夜背她去看病的故事情节,可是对于妈妈冒雨的艰难,这位同学却只用“深一脚,浅一脚”六个字就概括了。本来很感人的一个事情,却被写得如此笼统,致使整篇文章也黯然失色。就记叙文而言,如果说情节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文章才能丰满,才能愉悦人的心灵。所以说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还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细节是记叙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性特征的具体而细小的材料,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所谓,就是构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环境特征的最小的组成单位。也就。而细节描写就是对这些细枝末节的描绘。
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的性格。
例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有一处细节是:竺可桢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把那支放在铜套子里的钢笔式温度计,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计拿到屋里,记录当天的气温。这支温度计,他经常插在外衣右边的小口袋里,长久的插来插去,小口袋盖布总是先磨破了。这样,做衣服时,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块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
这不起眼的一小块口袋盖布却反映出这位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勤奋的可贵精神。又如,周立波的《分马》之中,作者对老孙头的刻画也有这么一个细节描写:
他狠很地抡起木棒,棒子落到半空,却仍在地上。作者用细致入微的动作细节,刻画出老孙头对马又爱又恨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性格真实而鲜明。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谁能忘记阿q临刑前画圈的细节;谁不记得朱自清的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至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穿脱“道具”——军大衣的动作,相信谁都会记忆犹新。这些细节描写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刻画人物离不开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这些常规的手法,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有细致入微的细节,就会使作品锦上添花,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突出、更典型。
二、展示故事情节。
话剧《陈毅市长》中,一开始介绍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到了墙上那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这个细节的出现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开始陈毅市长好不容易“破门”,又受到“三分钟”的限制,而后陈毅市长采用激将法迫使齐仰之“破例”,有“三分钟”而到后来的“秉烛夜谈,三天三夜”。正是这个小小的字条而使剧情波澜起伏,故事情节也围绕这小小的字条而得到展示。人物性格也在矛盾中得到了展示。
三、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还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作者在写竺可桢到毛主席住处时,有一处细小的景物描写: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寥寥几字就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虽是冬日,却温暖如春。烘托出会见时的融洽气氛,衬托人物的愉快心情。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作文时又该如何去选择细节呢?
首先,要真。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真实。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视为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古今中外的许多的作家都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列夫.托尔斯太曾指出高尔基的作品中关于火炉摆法的错误。
其次,是细。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
三是要精。细节在精而不在多,杜鹏程说:“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细节描写贵在传神。
回首许多的文学作品,我们记忆最深的也无非是一两处的细节描写,可见好的细节描写无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平时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能在作文时以小写大,见微而知著,给自己的文章添色生辉。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的,它要借助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戏剧还是诗歌,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就小说而言,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中篇,既就是短篇小说,也同样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起到文学作品所应起的艺术效果。其中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创作中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在整个艺术作品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明显性、主题的深刻性”。它虽然只是“故事情况”中最细小的一部分,但是“描写得出色的细节,且能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和他的情绪,或者对事件及对时代产生一个直觉的、正确的概念”(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短篇小说,篇幅虽小,容量不大,反映生活面比较窄,但是成功的短篇小说,同样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当然是与作者的艺术表达能力、艺术修养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就是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这个细节描写就十分精彩,小说中前后四次写到军大衣,每次都有不同妙用。第一次是开头,写“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军大衣是沙皇警察的特殊标志,再配一个小包,便活画出了奥楚蔑洛夫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不可一世的态度。第二次是听说狗是将军家时,奥楚蔑洛夫忙叫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暴露了他受到震惊、害怕权势、外强中干、恐慌万状的胆怯心理。第三次是再次听说狗是将军家时吓了一跳,忙叫巡警“给我穿上大衣吧”,露出一副浑身发抖、胆战心惊的可鄙状态。这两次一脱一穿,虽然动作完全相反,却正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加上奥楚蔑洛夫那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的掩饰(借天气变化),更暴露了他虚伪、卑微的心理。第四次是结尾,写奥楚蔑洛夫恐吓了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表现了他虽然得到了充分表演,灵魂得到了充分暴露,但仍然恬不知耻,向群众发泄淫威,然后扬长而去的丑态。这篇小说,作者虽然注重了人物语言的描写,但是加上这四次对军大衣的细节的描写,就把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典型的、生动的细节,人物才能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这里说的细节,往往是生活中很细微的小事或小人物的细微的神态动作,但由于这些细节选取得典型,描写得细致,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在短篇小说中,这种细节描写的手段和方法,向来受到作家的重视,有些典型的细节描写,能够长久留在读者的记忆里。鲁迅认为,从反映生活来说,短篇小说的作用是“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如果从刻画人物说,细节描写也同样具有这种作用,虽然着力描写的是“一斑”“一目”,是生活中的细微的小事,或人物的细微的小动作,它的艺术效果却不同凡响。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作品的主题更深刻,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从孙犁的代表作品《荷花淀》里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里有一处这样写道: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的描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着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是十分生动的。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妻子却在紧张的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使紧张的战斗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写打捞战利品的过程中,作者对许多细节作了生动的描绘,如“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争着打捞战利品。这里,作者把打捞战利品与日常生活中的摸鱼揉合在一起了。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后,“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后来“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一丢过来,一丢过去的描写,渲染了胜利后欢乐的气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那种相亲相爱稍带戏谑的感情。总之,作者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揉合起来写,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氛。作者也就是通过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既使作品的情节富有生动性,又使作品的主题得到深刻地显露,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英雄气概,谱写出了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再如王愿坚的《党费》里,写黄新的女儿妞儿伸着“细长的勃子”,“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又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沾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一声哭了。”这一动人的细节,看似轻描淡写,着墨不多,但却生动活脱地展现了一个饥饿干瘦、垂涎欲滴的儿童心理和情态,它没有直接描写黄新的慷慨无私,但“无情未必真豪杰”,在“无情”之中显示了革命战士最丰富最强烈的人性和人情,揭示了人物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和无私无畏的美德。
由此可见,一个典型的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胜过许多的其他笔墨,而且使人物形象传神,使作品的主题深刻。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描写,就会使作品显得干枯无味,它虽然是作品中一些细微的、渺小的事情,有些甚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但把它放进作品特定的环境中,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说,没有无细节的生活,更没有无细节描写的文学作品。从以上几个例子也可以看到,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起到了“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作用,当然我们是仅就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如果缺乏这些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就不能将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十分丰满,只有借助典型的细节描写,才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不仅能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主题深刻,它还能起到连接故事情节的作用。茹志娟的佳作《百合花》,就能充分得到证实。如对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的描写,在小说中前后出现了两次,这些树枝和野花是生命的象征,它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美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又如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的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第二次出现则更使“我”痛失战友悲愤心情,再如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挂破衣服并高低不肯让新媳妇补,表现了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和执拗,并略带对新媳妇的愠意。第二次出现,通讯员“已经走远了”而“我”却还能看见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这一方面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一直目送通讯员远去,加上下面对“我”的“后悔”心情的描写,简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真挚情感。第三次出现,不仅进一步证实担架抬来的这个重伤员确实就是通讯员,而且说明他从抱扎所回团部后一直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到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来不及补就牺牲了。第四次出现,新媳妇“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中间包含着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包含着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以上这些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不仅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到了上述重要作用,而且使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更紧密,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深沉,从而增强了对读者的感染力。这些看来似乎不重要的细节,在小说中,象一条纽带,使作品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富有节奏感。
总之,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动人的情节,都不能没有一定的细节描写,“缺乏细节描写的作品,会失去生命力,任何一篇短篇小说读会变成契诃夫所说的熏鲑鱼的干棒子。鱼倒没有了,光剩下了干棒子
” 通常我们会根据描写的对象不同,而将细节描写分成六种类型。
一、景物(环境)细节描写。
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既写出了沉郁凄凉之景,更写出游子孤独思乡之情。(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二、肖像细节描写。
如: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藤野先生》)把“清国留学生”的辫子“高高耸起”,夸大比拟为“富士山”,形象突出,凸现了他们的庸俗丑态、腐朽糜烂,同时野流露出作者厌恶反感和鄙夷的神情。
三、语言细节描写。
如: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掌柜反复提到“还欠十九个钱”,极其鲜明地刻画出掌柜自私冷酷的嘴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含蓄地说明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性,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四、服饰(衣着)细节描写。
如: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五、动作细节描写。
如: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挥手之间》)在描写毛主席的这个动作时,用五个“举”字,一个“挥”字,以及比喻、夸张、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心理细节描写。
其一、能够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比如, 当成名“怒索儿, 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而得其尸于井”之后的描述:“夫妻向隅, 茅舍无烟, 相对默然, 不复聊赖。”这一细节的描写, 给我们展示了成名夫妻欲怒不能、欲哭无泪、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心理状态。再比如, 当成名和村中少年好事者比斗蟋蟀的时候, 成名先后“自增惭怍, 不敢与较”——“大喜”——“骇立愕呼”——“顿足失色”——“益惊喜”, 这一连串的细节给我们展示了成名从无所谓——喜出望外——异常珍惜的内心世界。
其二、烘托人物心情, 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人物的心理不外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法, 而细节的描绘则是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成名根据神巫所示之图前往寻找促织的过程的描述:于“蓬蒿中侧听徐行”, 见虫则“遽扑之”, 然后是“掭以尖草”, “以筒水灌之”, 得虫后“大喜, 笼归, 举家庆贺”, 并“上于盆而养之, 蟹白栗黄, 备极护爱”。这一系列行动细节的描写, 就把成名期望、急切、喜悦、释然的心理活动生动细腻地表现出来。
其三、铺垫渲染,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 当成子投井自杀之后, 成名夫妻经历了惊、怒、悲、忧、焦虑的一系列的感情变化, “忽闻门外虫鸣”, 在此, 作品描述了小蟋蟀的形状:短小, 黑赤色……形若土狗, 梅花翅, 方首, 长颈;写了小蟋蟀的迅捷、飘忽;又写了小蟋蟀“忽落襟袖间”, 对成名似有感情。在这里, 对小蟋蟀形状和动作的细节描述, 一方面表示促织的异乎寻常, 暗与成子化身促织相呼应, 一方面暗示了小蟋蟀的超凡本事, 为下文中的斗胜强敌、鸡口脱险、过关斩将、由此给成名带来富贵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其四、画龙点睛, 深化作品的主题。课文第五部分也即文章的第八段写到:虫, 逐级献上去;奖, 逐级赏下来;成名因而暴富;可是“精神复旧, 自言身化促织”, 这一个典型的细节, 点明交代了深意促织的来历, 增强了故事的神奇色彩, 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在官府的逼迫下, 成子自杀后还要魂化促织以供玩赏, 才能解脱一家的苦难, 这就更加表现出百姓所受苦难至深和统治者的荒淫残暴, 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
其五、生动逼真地描绘作品的典型环境。生动、逼真又富有代表性的细节, 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逐级上献蟋蟀的过程:宰的“怒呵”和赏, 抚军的“大悦”以及“上大嘉悦”, 然后是逐级的赏赐等等, 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 各级官员“奉为定例”并蒙受促织“恩荫”的现实, 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都是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之上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环境。
在此, 我们也有必要来探究一下本文在细节描写中所运用的技法:
第一、对比性的细节描写。比如“蟹壳青”的斗无不胜、“庞然修伟”与成名的促织“伏不动, 蠢若木鸡”形成对比;少年好事者的“掩口胡卢而笑”与成名的“自增惭怍, 不敢与较”、少年的“大骇”与成名的“大喜”;从成名的“自增惭怍”到“大喜”到“骇立愕呼”到“顿足失色”到“益惊喜”;从成名的“转侧床头, 惟思自尽”到“田百顷, 楼阁万椽……裘马过世家焉”等等。
第二、比喻式的细节描写。比如“未几, 成归, 闻妻言, 如被冰霜”, “如被冰霜”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成名突闻噩耗、身心遭受巨大打击时的惊怖之情。再如“小虫伏不动, 蠢若木鸡”, 极力渲染小虫呆笨的神貌, 为下文的扣人心弦的搏击场景设下铺垫。
第三、夸张式的细节描写。比如写到小虫鸡口脱险的情节时, 鸡“径进以啄”, 情势危急, 而小虫则以其机敏出人意料地将鸡制服, 以夸张手法展现了促织的神奇。再如, “自昏达旦, 目不交睫。东曦既驾, 僵卧长愁”, 充分表现了成名忧惧交加、一筹莫展的绝望心情。
第四、拟人式的细节描写。比如描写促织和蟹壳青这一激烈厮斗的过程, 写到小虫“暴怒”、“振奋作声”、“翘然衿鸣”, 就把小虫奋勇搏击之声之状之神描绘得栩栩如生, 情态毕现.
第五、侧面烘托式的细节描写。比如描述虫鸡相斗的场面, 一方面写小虫的出奇制胜, 一方面则用成名的心情烘托, 由“骇立愕呼”到“顿足失色”到“益惊喜”, 跌宕起伏。
第六、简笔勾勒式的细节描写。比如“忽闻门外虫鸣, 惊起觇视, 虫宛然尚在”, 寥寥数语, 就把处于极度绝望中的成名, 忽然听到促织的叫声、看到促织时惊喜莫名恍惚如在梦中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了观察事物的外表以外还地要认真琢磨和研究事物的内在。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是从表面看不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研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相互交流和沟通,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来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某一个事物进行观察探讨,然后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事物的特点。一个人一个眼光,观察事物也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们把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写在本上读出来,这样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帮助,一种提高。
例如,在一次作文比赛中有这样的一篇作文,有位学生以《门》为题写道:“冬天来了,外边刮着寒冷的北风。中午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写作业,但是门老被风吹开,弄得挨着门的同学们无法安心写作业。如果把门插上的话出来去的同学很多,还是要开门的。这样就弄得门开了关,关了开。搞得同学们都很苦恼。到了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门框上多出了一块黑胶皮,这块方寸大小的黑胶皮牢牢地巴在了门框上,它填补了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了门与门框的摩擦力……好多同学在开门的时候都把惊喜的眼光投向了这黑色的、普普通通的、用小钉钉住的胶皮。这样在不插门的情况下风也刮不开了。同学们也可以很轻松地打开门。中午的时候同学们也可以安心地写作业了,不用再为了门的问题而苦恼了!”在这篇作文里作者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突出了黑胶皮的作用,也表达了同学们对那位热心的同学的一种赞扬。这里面有些情景写得非常的仔细,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另外,仿写也是培养细节描写最好的方法之一。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语文中的每篇课文,语言都各具特色,或用修辞扮靓语言,或在字词上精雕细琢,或在造句上别具匠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现成范例,如能善于捕捉,细心体会,认真仿效,必有所得。
当学生从课文中读出了描写人物的方法时,我在课文兴奋点处安排学生小练笔,仿写人物。有的学生写道:“他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脸庞。他胖胖的身子把衣服撑得紧绷绷的,脖子非常短,在他的脸上,最惹人注目的还是他那双小眼睛,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虽然他的眼睛很小,但看起来却是炯炯有神。”当他读完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猜出写的是本班同学王瑶,课堂再一次达到高潮。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懂得了作文的“模子”,就会慢慢地跳出仿写的“模子”,确立出自己的新模式。
仿写是最基础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不光光是照葫芦画瓢,依葫芦画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看葫芦画瓢,模仿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模仿。通过模仿写作提高自己的内在水平,然后慢慢地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在模仿的时候也要有所创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外,填补课文的空白点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方法之一。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不仅对作文极其重要,和创新力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去启迪、开发、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是写之根,写是读之魂。写之生花妙笔沉淀在读中,写之需要成为读的指引,读本身蕴含着写的心声,写本身是读的浓缩结晶,写之枝繁叶茂植根于博大精深,写之成败毁誉检验着读之效果与质量。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不偿失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读写结合是使阅历、思维、思想聚合碰撞,拓宽写作的源泉——生活空间;撞出了思想“火花”;燃烧了情感的“火焰”;这样作文的细节描写就有了深度,也有了新意,但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
实践证明,细节描写可以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只有视觉上对事物有了详细的观察在写作的时候才会有灵感。细节描写将同学们身边不经意的事和人写活了,让他们感觉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也让他们找到了打开话匣子的钥匙,在细节描写的训练中,他们尝到了作文成功的乐趣。我期待着语文教学的结晶——作文教学的园地百花争艳。
【责编 齐秋爽】
【作文教学之细节描写】推荐阅读:
定稿细节描写教学设计10-13
作文细节描写训练09-23
嗑瓜子作文细节描写09-10
解析作文怎样进行细节描写07-09
在高考小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06-18
作文教学心得反思:作文教学之我见10-09
读作文教学随笔之感想05-29
谈作文教学之我见06-20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05-26
描写月圆之夜作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