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安全制度

2023-0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员工行为的准绳,通过制度和观念双管齐下,共同提高全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辐射防护安全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辐射防护安全制度

医用X线辐射危害与辐射安全文化素养

【摘 要】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影像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X线检查做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方式,在现代临床中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伴随着医生对使用X线影像设备进行检查和诊断的依赖性不断加大的同时,医用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亦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介绍医用X线辐射的危害入手,总结我国医疗放射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辐射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并提出对培养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建议。

【关键词】 X线辐射;危害;辐射安全文化

自广岛和长崎原子弹袭击造成严重伤亡,到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再到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露,辐射危害和人们对辐射危害的恐惧一直存在。

其实辐射本来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天然的存在于空气、水、食物和土壤中,并被不断释放出来,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近年来从人们对医用辐射的研究发现,我们在利用X线进行医用诊疗时的辐射剂量也是不可以忽略的。医用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 X线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自伦琴发现了X射线,开创了医学放射学的先河。此后的一百多年里,X射线在医学领域发生了很大的飞跃。与此同时人们在实践中发现,X线检查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在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剂量掌握不好,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若没有科学有效的监测与防护,从个体来说,电离辐射可能引起人体发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各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即确定性效应,同时还可能发生白血病、癌症和遗传性疾病也就是随机性效应。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2.5 亿人次接受X线检查,其中有20%的检查是无临床意义的。按此比例推算,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次不应接受X线的照射。若按1/50万的胸部摄影致癌风险概率计算,这些本不应该接受X线照射的人中有100人将因X线检查而诱发癌症、白血病以及其他遗传性疾病[1]。另有调查显示,在英国,诊断性X线照射导致75岁的人的累积风险率为0.6%,相当于每年有700人发病,最长见的是膀胱癌、结肠癌、白血病[2]。Brenner对儿童CT检查的辐射致癌风险利用线性外推标准模型估算,得出1岁儿童CT检查中照射所致终生癌死亡风险是0.18%(腹部)和0.07%(头部),数倍高于成年人。在美国,每年大约60万名15岁以下儿童做腹部和头部CT检查,其中约有500人最终死于CT辐射诱发癌[3]。因此说由于医用X线应用的日益频繁而引发公众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2 目前医疗放射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度依赖X线进行诊断滥用拍片

普通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已经成为常规检查。由于医生过多的依赖拍片的诊断方式,而导致医生肆意的开X线摄影单让患者进行拍片,这在大多数医院已是屡见不鲜。尤为甚者的是,许多医生对婴幼儿甚至是新生儿也采取这种诊断方式。如婴幼儿肺炎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医生为迎合家长诊断心切、治疗后想尽快得知病情发展情况的心理而滥用X线拍片,从而使得婴幼儿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X线照射;在骨科,医生为一些行动不便的病人实施床头拍片,虽然方便了某些患者却使病房内的其他患者遭受了不必要的X线辐射。

2.2 CT摄影使用的增加

由于CT的成像清晰、对病灶诊断的准确率比拍片高、机器性能日臻完善等因素,使许多患者更积极主动的要求进行CT诊断。殊不知各种先进的CT检查技术在为临床提供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剂量负担。一般体部CT扫描的表面剂量是胸部CT扫描表面剂量200~300倍,是乳腺摄影剂量的20~30倍,是腹部平片剂量的10~20倍[4]。但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医用辐射对人体健康可产生危害”的认识或对此危害认识不足,总认为CT的清晰度较高、相对的诊断准确性更高,从而主动要求医生开CT诊断单。目前CT的使用率逐年上升,在对病灶进行诊断的同时,给受检者的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2.3 重复检查过多

一些医院的医生为了经济利益,不管其他医院所做的X 射线片、CT是否达到诊断要求,一律要求患者在本院做全套重新检查,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使患者承担了过多的X线辐射,同时这种做法也与医疗卫生行业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相背离。

2.4 从业者照射防护意识的盲目性

一些医务人员虽然明白“医用辐射对人体健康可产生危害”,但其认识有盲目性。一部分人认为医疗照射是非常有害的职业危险因素,因而产生过度的恐惧,以至于把自身的一切疾病都归过于医疗照射辐射,从而对自身进行过度的防护,但对受检者的保护意识却十分淡薄;另一部分人由于在短期内没有见到明显的危害症状和体征,再加上在正常强度的工作范围内,随身佩戴的个人剂量计一般都不会超过最高标准限量,这些原因促使他们忽视了医疗辐射的危害性;还有的医生根本不重视个人剂量计的检测,在工作时间内不佩戴个人剂量计,到年底回收的时候却直接把剂量计放在X线主射束中照射。以上的情况都是由于工作人员对照射的防护意识差或盲目而造成的结果。

2.5 放射工作人员技术欠缺

目前放射医疗行业工作人员的技术层次不齐,技术精湛的一般都不直接从事X射线的曝光工作,主要是对照片进行后期的诊断工作;从事曝光工作的一般都是学历相对较低、工作经验相对较少的技师,他们对影像设备不熟悉,对一些常规检查操作包括方法、体位、条件等不熟练,由于这些原因造成拍片的失败几率增高,致使许多受检者在短时间内重复多次接受X射线检查。

2.6 放射工作者缺乏医德修养

從业人员医德修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不主动向受检者讲解X射线辐射的危害性;二、对非受检者进入X射线操作现场不予制止;三、对陪检人员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四、对儿童、孕妇、育龄妇女进行医疗照射时,未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这些情况屡见不鲜,因此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辐射伤害。

2.7 受检者及陪护人员辐射危害及防护意识淡薄

目前几乎所有的受检者都不重视医用辐射的危害,更有的患者认为不管大病小病只要接受了X线检查才会感觉踏实。这是由于公众对电离辐射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意识的淡薄所致。受检者的陪护人员由于忽视辐射的危害而经常在不经意中承受着辐射的照射,这类群体更需要加以重视,因为他们不但没有既得的利益,而且还要承担着电离辐射的危害。

每台医用X线机都配有一套铅制的帽子、围脖、背心、围裙。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使用这些辐射防护屏蔽措施来减少非照射部位的辐射危害,对于乳腺、甲状腺、性腺等敏感部位更是应该加强防护。但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医院几乎忽略了使用辐射防护屏蔽措施这一规范化的操作,这样违规的行为几乎上成了大多数医院常规的做法。长此以往就又加大了X线辐射产生的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发生的可能。

2.8 医院的放射诊疗设备落后

由于放射诊疗的仪器设备价格均不菲,医院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许多本应该更新换代的放射诊疗设备却仍在超期服役。这些老化的设备所调制的射线参数往往和实际发出的射线剂量不相符合,结果就使废片率增高、重复检查增多。种情况不仅使受诊治人员增加了辐射危害的风险,同样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目前医用辐射的防护和安全性研究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但是医用辐射防护技术的实施以及防护设备的应用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目标,而对医用辐射设备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才能现较高层次的安全目标,但要从根本上保障辐射安全,最终还要靠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

3 辐射安全文化

3.1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给出了安全文化素养的定义:“存在于单位和人员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确立了安全第一的观念,是防护与安全问题由于其重要性而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该定义清楚的表明,安全文化素养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独立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外的确保辐射安全应用的单位和员工的意识形态,但它却每时每刻都在有形的、具体的事物中表现出来。辐射安全文化素养表现在医疗行业中,即要求从事医疗辐射相关活动的全体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献身精神,也意味着要求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要谦逊谨慎、精益求精。

3.2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在医疗诊治中的应用

医疗照射的种类繁多,受检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又各不相同,即使进行同一种放射诊断检查,在不同医疗机构对受检者所使用的辐射剂量也相差很大,甚至达到几个数量级。因此,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在第60号出版物提出的医疗照射防护体系中引入了剂量约束这个新概念,建议对某些常用的诊断程序应考虑采用由适当的专业机构或审管部门选定的剂量约束或调查水平。2003年4月1日实施的我国第四代放射防护新基本标准GB18871-2002,首次建立了诊断性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这个标准所建立的指导水平,规定了受检者在进行某个部位的放射诊疗过程中照射部位所能接受的辐射剂量的最高值,同时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的照射辐射剂量必须控制在最高值的范围之内,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不但要有非常强的技术质量保证,也要采取必要的辐射防护措施。我们常见的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人为经验的偏见、计算误差、设备失调及病人配合欠妥等情况均在所难免,如果将防护、质保等自觉上升到安全文化素养的意识上来,就更利于避免偏差盲目,从而可以使医务人员更加尽职尽责做好医疗服务[5]

3.3 对培养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建议

作为医疗辐射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是要有扎实的医疗照射技术的基本功,尽可能减少照射的废片率,使拍片的质量得以保证。此外,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也就是说由于工作人员缺乏辐射安全文化素养所致。良好的安全文化素养对保证辐射防护、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辐射安全的高标准和医用辐射的健康发展均起着重要作用。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不可能自然而然的产生,它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培育健康的辐射安全文化素养不仅要依靠国家发布各类法令、法规以及标准来积极倡导辐射安全建设,同时国家财政应该增加对辐射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对于临床医师、放射医师及技术人员,要定期组织开展医疗照射防护技术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使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医疗照射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要求其定期参加放射卫生及辐射监督主管部门的考核检验;医学院校作为辐射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培养基地,应创造条件开设辐射安全相关课程,使学生及早接触辐射安全文化知识,为培养辐射安全文化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利用各种媒体对公众进行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宣传,建立人人重视医疗辐射安全的风气和习惯,使全民的辐射安全文化素养得以提高,真正为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秋兰,X线滥用最严重的医源性放射性损伤[N].健康报,2008,8(1).

[2]Committee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Health effects of exposure to low levels of ionizing radiation,BEIR V.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3,212:615-636

[3]Brenner DJ,Elliston CD,HallE,etal.Estimated risks of radiation-induced fatal form pediatric CT[J].AJR,2001,176:289-296

[4]王兆達,王志文.滥用X射线检查的危害及其控制[J].中国辐射卫生,2010,19(1).

[5]唐波,辐射安全文化素养探析[J].辐射防护通讯,2008,28(3).

通讯作者:

王海玲 女 主任医师。

作者:韩晓璐 王海玲

第2篇:基于病毒防护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摘 要】本文阐述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基本模式包括通过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模式进行传播、通过主动扫描进行传播,基于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评价等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提出局域网病毒防御策略、邮件网关病毒防御策略、防火墙联动防御策略等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关键词】病毒防护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 传播 策略

“互联网+”标志着信息化技术进入全新的阶段,其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各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技术在为人们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自身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也在对相关领域造成严重的威胁,因为病毒所引发的数据丢失、硬件损坏、运行故障等问题,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学习的同时,也使得相关行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病毒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只有综合参考病毒的特征及传播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病毒防护技术,才能有效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本文拟围绕互联网发展态势,针对网络病毒传播方式,提出基于病毒防护技术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一、计算机病毒概述

当前,“计算机病毒”已不再是陌生的词汇,但社会各界对其认识往往不够全面。从本质层面来看,计算机病毒与网络中常见的浏览器、播放器等软件较为类似,均属于可以被计算机识别、执行的代码程序。然而,从其他领域进行分析,计算机病毒又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即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软件的代码在被计算执行之后,能够发挥辅助作用,满足人们需求;而计算机病毒会损害计算机,部分病毒仅仅是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减慢,有的病毒则会导致文件、软件遭受破坏,或者盗取用户重要信息,使得用户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损失。

计算机病毒自身存在较为显著的隐藏性特征,通常只是隐藏在部分特定的网络当中,属于特殊的代码程序,一旦代码被计算机认定、执行,其便会感染计算机整个系统。此外,计算机病毒还会依附于网络进行快速的传播。由此可知,计算机病毒除了隐藏性,还有不可知性、破坏性、传染性以及依附性等特征。

二、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基本模式

(一)通过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模式进行传播。首先,通过在本地进行目标地址检索进行传播。例如,基于邮件进行传播的病毒类型,其进行传播扩散的主要途径在于进行各种邮件地址的搜索,而上述邮件地址通常会在本地电脑的临时文件夹当中进行保存,病毒通常是进行有关文件的检索,并从临时文件当中搜索对应的邮件地址、通信模式,在不断寻找本地邮件的过程中进行传播。其次,将病毒伪装成信息交换的通信附件。部分病毒的传播属于被动方式,通过攻击部分邮件软件,然后针对其文本格式进行修改,而用户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这种修改,其使用该软件发送的所有邮件均存在病毒。最后,基于系统控制实现病毒传播。当病毒通过某种途径攻击计算机之后,便会不断寻找计算机漏洞,利用漏洞获取计算机部分控制权,如协议、软硬件、社交工程等,以此进行病毒传播。

(二)通过主动扫描进行传播。通过主动扫描进行传播的病毒主要是利用远程扫描的方式,对互联网中的协议、软硬件進行扫描,并利用其存在的漏洞进行远程控制。具体来说,该种病毒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安全策略当中的各种问题,或者利用系统漏洞,对计算机开展扫描,如果计算机账号口令设计无法满足要求,蠕虫病毒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攻陷系统,获取对应的控制权。与此同时,还有部分病毒会针对计算机进行检索,检索部分可写入公开的文件夹,然后将对应的病毒录入,抓住一定的机会,即能够进行传播。该种病毒与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病毒传播较为类似,但两者之间还存在本质的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三、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

(一)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病毒防护中常用的技术,防火墙主要指的是针对安全区域、危险区域进行隔离的病毒防护措施。防火墙能够视作隔离器、过滤器,其本身的抗冲击能力突出,能够依照用户需求设计防御措施,阻止违规的病毒信息登录用户电脑端口,同时能够针对内部网络、公共网络连接实施全面的控制,把病毒阻挡在外网。

从传统的防火墙技术来看,其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分别对专门的地址、服务实施有效的过滤,同时在电脑状态检测、数据内容检测方面发挥作用,有效扫描各类病毒代码、病毒载体并进行阻挡。随着防火墙技术的持续发展,防火墙不仅仅局限于信息过滤、网关技术领域,也纳入各类身份验证、加密技术、VPN控制等功能,病毒防护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但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领域,防火墙的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单纯应用防火墙无法获得理想的安全防护功能,实际应用还需要综合应用其他类型的病毒防护技术。也就是说,防火墙技术未来必然会朝着多元化集成技术发展。

(二)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技术通常是针对各类非法入侵痕迹进行检测,比如各类登录页面痕迹、黑客入侵等,通过分析上述痕迹,发现对应的非法入侵者。入侵检测可以针对电脑中各种信息痕迹实施检测,有效分辨合理操作、外界入侵,以此针对计算机网络状态实施判断。入侵检测的核心是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开展痕迹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统计学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辅助,以此对网络病毒进行有效的响应、防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病毒所涉及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能否针对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行为进行有效的判断,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重大。对此,入侵检测技术发展的重点在于针对各类病毒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精准判断各种攻击方法,且还需要针对病毒攻击方法、防御方法进行自动更新,才能够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非法入侵手段。比如,早期的入侵检测技术在检测到网络负载达到网络最大流量的100%~120%的时候即认为存在非法入侵行为,倘若流量持续增长,则会使得入侵检测技术判断错误,漏检率、误报率均会大幅增长。所以,在流量呈几何倍数增长的5G时代,能否针对海量流量下的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并针对相关信息进行精准的判断,关系到入侵检测技术的安全防护效果。除此之外,防御检测技术在加密数据包方面的检测功能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未来还需要在间密文件检测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

(三)安全评价。所谓安全评价技术,即利用提前储存的有关安全状态评价方面的各种系统特征对计算机进行分析,在存在数据流量的情况下,可以判断计算机本身异常与否,从而有效检测计算机是否面临入侵威胁。安全评价技术主要检测互联网中入侵检测系统开启情况、防火墙保护状态,还涉及评价安全策略状况,包括协议、软硬件等。安全评价技术本身并不是单纯评价各种病毒类型,而是从计算机评价开始,综合评价对应的操作情况,将各类不良操作纳入安全评价对应的防护措施,可以及时了解安全软硬件、协议、系统安全策略存在的缺陷,并针对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发挥有效的预防功能。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安全评价不只局限于计算机,而是可以应用于互联网多个软硬件、协议,实现更为广泛的安全防护目标。

四、基于病毒防護技术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一)局域网病毒防御策略。从局域网病毒防御策略实际应用来看,其可以构建针对不同地区某一区域进行连接的网络,同时构建远程总部病毒报警查勘系统,以此针对本地、远程某个区域网络进行监控,系统分析区域内远程网络的易发生源、病毒爆发种类、病毒爆发频率。连接不同区域内通过多台计算机网络建立的计算机组或者域网计算机通信远程网的病毒防御策略,主要通过三级管理策略进行安全防护,包括单机终端杀毒—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网组成的计算机集中监控—连接不同地区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网组成的远程网总部进行管理,在实现局域网病毒防御联动的同时,建立病毒爆发的隔离机制、恢复机制。

(二)邮件网关病毒防御策略。现阶段,尽管人们在生活中对电子邮件的使用频率大幅降低,但政府机关、科研所等信息集中部门的邮件使用频率仍极高,因此,建立邮件网关病毒防御策略仍然至关重要。首先,综合参考现阶段快速发展的云计算技术,在全面加强邮件网关过滤、网关拦截的同时,还需要引入数据加密方案,不仅需要针对云数据中的邮件信息实施AES加密,同时还需要针对数据访问权采用RSA加密,针对两者实施绑定处理,将其储存在HDFS节点,提升加密的等级。其次,引入数据删除技术。用户在进行信息删除的过程中,倘若由于磁盘停运引发删除失败,存在泄露的概率,这就需要利用数据屏蔽技术,尽可能降低泄露的概率。最后,使用身份认证机制,通过硬件信息绑定、数字证书以及生物体征等途径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同时需要综合参考对应的服务、网域进行等级的划分,并引入异常状态实时监测技术,保证身份认证的效果。

(三)防火墙联动防御策略。防火墙联动机制主要是依托网关的一种安全防御策略,当网关中检测到异常的现象,第一时间通知防火墙进行防御,防火墙再次针对网关位置进行检测,在针对相关异常进行判断之后,针对病毒进行阻隔。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防火墙联动防御的效果,在将病毒检测功能提升到网关的同时,分别为每一台虚拟服务器单独配置分区,综合利用VLAN进行不同的IP网段划分,以此进行逻辑隔离,同时联合防火墙进行综合控制,进一步提升病毒防御效果。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否科学合理地使用这把双刃剑成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推进信息化技术研发的过程中,还必须意识到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全面围绕信息化技术、互联网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病毒防护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策略,尽可能将病毒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韩琪慧.网络主动防御技术在医院信息数据库安全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9)

[2]曾敏,戴卫龙.勒索病毒原理分析与企业有效防范勒索病毒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18)

[3]郭小磊.基于数据挖掘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系统开发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9)

[4]崔宇烁.基于数据挖掘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系统开发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9)

[5]范德龙.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通讯世界,2019(8)

[6]孙丽娜.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系统开发中数据挖掘技术应用[J].软件导刊,2019(8)

[7]杨铭.浅谈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8)

[8]蔡桂华.网络安全威胁因素和网络安全技术分析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4)

【作者简介】许业进(1980— ),男,广西玉林人,硕士,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计算机软件应用。

(责编 苏 洋)

作者:许业进

第3篇:工业网络安全防护

摘 要 2010年10月发生在伊朗核电站的“震网”(Stuxnet)病毒,给其核电系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为各个企业的工业网络使用安全提供警示。目前,很多企业都把工业网络的安全防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大了人力和经济的投入,确保内部核心网络的安全。结合从事煤矿工业网络维护经验,分析了目前工业网络应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工业网络;应用;分析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输速率、稳定性、可靠性等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以太网络向工业网络的延伸。工业网的应用是对传统以太网络技术的延伸,是工业网络协议和以太网络协议的结合。而现实的技术发展满足了工业网络应用的几个关键需求,首先,以太网满足了工业网实时性的要求,快速交换机和光纤通讯的普遍应用,建设1000M、10G的内部工业网成为普遍,满足了工业控制对实时性的要求,其次满足了工业网稳定性的要求,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网络设备的性能大为提升,专用的工业网络交换机能够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能够适应严酷的工业生产环境,保证了工业网络的稳定性,这是工业网络得以应用推广的关键因素,使得工业网能够实现实时控制、实时监控、实时响应、远程系统监视等。工业自动化网络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特点

1)网络传输的时效性。工业网络不同于一般的应用网络,少许的延迟、丢包等问题不会太影响用户的感受,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损失,而工业控制网络则不同,有些应用系统的控制需要很频繁的定时刷新现场的设备控制参数,如果网络延迟、丢包等会给工业网络的控制系统造成巨大的隐患,可能引起很大的事故,传统的以太网络性能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网络的需求,所以传统的工业控制还是以总线现场控制为多。但是快速以太网络的发展,为工业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奠定的目前工业网络快速发展的基础,快速以太网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交换机性能的大幅提升和光纤通信的普遍应用,以太网的传输速度逐步发展到目前的100M、1000M、10G甚至更高,加之路由多功能应用,数据包分别转发,避免数据的碰撞,使得网络信号传输效率更高,完全满足工业网对实时性的要求;②工业网中使用的交换机都有数据存储、转发的功能,通过划分VLAN,使得工业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根据不同的网段传输,避免数据的相互干扰,也提高了系统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这一特点也为工业网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一个网络可以接入不同的控制系统和应用系统,系统之间互不干扰,以目前我矿工业网的运行为例则接入了视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③网络中的设备端口大都支持全双工通讯,数据在发送的时候能够接收数据,使得网络系统通讯的时效性大大提高,而且目前使用的交换机、光纤接口等部件为模块化设计,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恢复和处理,也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时效性和可维护性。

2)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尽管工业现场的环境极为恶劣,但本身又要求系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实时性以及设备的不间断运行。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设计特点,首先是专用工业级的网络应用设备的高性能,比如工业交换机相对于一般使用的交换机,具有更高的适应环境能力,很高的温度适应范围,具备冗余电源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以适应极端的工作环境,其次是网络结构的设计要有充分的冗余,一般通过是环网设计、链路聚合,一个节点或是一段网络通信线缆出现问题后不影响整体的网络的运行。尤其是在煤矿井下的恶劣环境中更要考虑线缆传输的安全稳定,再者是设备的可维护性强,现在的设备一般采用模块化安装,转换接口模块化,模块要有充分的备用,有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工业网络的安全防护问题

工业网络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高了工厂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依赖网络的系统运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不能够很好的避免和防护,同样也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工业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网络设备风险,首先是交换机,端口模块等,工业网络需要的是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而且部分环境及其恶劣,高温高湿度,尽管设备有很好的性能,但还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设备损坏问题,这个问题要在建网之初,充分考虑做好预案。如做好设备冗余、热备、电源冗余,故障检测手段等,保证工业网络所运行的设备能够不间断的运行。再者是数据传输线路的问题,网络信号的传输现在大都是通过光纤传输,线路的维护在运行中同样重要,尤其是在煤矿井下,这一点就显得极为重要,井下铺设的光缆通信线路一般是依附巷帮而铺设,如果遇到巷道帮来压没有及时发现就有可能造成通讯中断问题。

2)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的更新问题。工业网络一般是内部网络,为安全起见一般和外部网络隔离,这样就造成内部网络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无法升级,为系统安全留下隐患。针对这样的问题要有专门的维护人员定期进行系统和杀毒关键的升级,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经过防火墙、网闸防毒墙等安全设备直接连接到外部网络进行升级,二是通过专用的存储工具下载升级包在内网计算机上升级,升级前做好系统的备份,出现不兼容等问题时能够及时恢复。

3)使用U盘、光盘、笔记本接入导致的病毒传播问题。内网设备在运行中,会不可避免的使用到U盘、光盘等进行资料的转移和处理,这就给整个内部工业网络的运行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因为一旦出现病毒感染,可能对整个内网的设备是致命的,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问题通过两个方面做好这工作,一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安全设置禁止系统的USB接口和光盘的使用,相应的内网电脑都要设置足够复杂的开机密码和屏保密码,二是加强人员的管理,机房建立访问登记制度,处理故障使用专用的笔记本等,避免出现通过存储介质引入病毒的情况。

4)存在工业控制系统被有意或无意控制的风险问题。如果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操作行为没有监控和响应措施,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或人为行为会给工业控制系统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要完善工业控制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措施,做到各部分操作有记录可查,责任到人。

5)工业控制系统控制终端、服务器、网络设备故障没有及时发现而响应延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完善监控系统建设,把系统设备运行的主要参数,集成到一个系统中来,实现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实时监控,有故障及时发现,其次是建立合理的人员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总结

国内外发生了多起由于工控系统安全问题而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的问题,为此,工信部2011年10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切实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可见工业网络的安全不同于一般网络的安全,更关乎一个企业的安全和效益,甚至国家的利益,尽管工业网络在应用实施和运行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但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趋势,网络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不断有新的系统接入到网络,只要防控得当,就能充分发挥工业网络的高效便捷,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于洋,郭春山.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问题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12).

作者:侯庆启

第4篇:辐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

一、 在院长及分管院长领导下,成立放射领导小组,科主任负责全面防护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研究放射防护工作,保护人群及工作人员防护安全。

二、 放射科X线检查场所和环境:必须按部分标准进行防护处理和屏蔽,并警示。

三、 严格掌握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检查,对受检查者及携扶者,放射工作人员均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四、 在场所许可证范围内开展工作,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工作量须登记上册。

五、 保证X线诊断设备处于正确状态,各种仪表指示准确。

六、 机房布局合理,不准堆放无关杂物。

七、 加强防火、防盗管理。在发生辐射装置丢失、被盗、火灾事故后,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并报公安、环保和卫生部门。在报告的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提供事故中丢失、被盗、火灾中的辐射装置种类,以便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第5篇:辐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

一、 在院长及分管院长领导下,成立放射领导小组,科主任负责

全面防护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研究放射防护工作,保护人群及工作人员防护安全。

二、 放射科X线检查场所和环境:必须按部分标准进行防护处

理和屏蔽,并警示。

三、 严格掌握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检查,

对受检查者及携扶者,放射工作人员均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四、 在场所许可证范围内开展工作,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工作

量须登记上册。

五、 保证X线诊断设备处于正确状态,各种仪表指示准确。

六、 机房布局合理,不准堆放无关杂物。

七、 加强防火、防盗管理。在发生辐射装置丢失、被盗、火灾事

故后,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并报公安、环保和卫生部门。在报告的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提供事故中丢失、被盗、火灾中的辐射装置种类,以便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第6篇:辐射防护和安全制度

1、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设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负责放射科的防护监管工作。

2、严格执行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和放射科工作制度。

3、建立放射工作管理档案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档案。

4、定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体检。

5、放射科工作人员定期接受放射防护法规、专业技术的知识培训。

6、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合理配备与使用场所相适应的防护设施、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

7、定期对放射性装备及使用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和安全检修维护,并建立机器维修档案。

8、指定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发生放射事故时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报告。

9、合理使用X线,严格掌握适应症,设置对侯诊者和陪诊者屏蔽防护;对孕妇忽然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

10、依法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

第7篇:辐射防护与安全保卫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射线装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医院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

2、主动、积极配合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本医院成立射线装置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管理人员。每年由相关部门对使用的射线装置进行一次检测。

4、对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5、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对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对本院的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

7、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8、设置明显的射线装置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9、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维护、管理,使用场所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防护措施。

10、使用射线装置进行诊疗时,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11、当发生丢失等事故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

敖汉旗大甸子卫生院

2010年4月17日

第8篇: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范文)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1. 严格遵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辐射相关法规的要求,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法规规定的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管。

2. 对本单位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

3. 依法办理环境影响审批、验收、辐射安全许可证等环境保护相关手续。作为诊疗机构,依法取得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4. 辐射工作场所必须符合主管部门的法规及标准的要求,获得许可并经监测合格后再正式投入使用。

5. 辐射工作场所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警示标识、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防止人员受到意外照射。

6. 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 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工作期间由单位安排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8. 依法对本单位射线装置工作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编写评估报告,于每年1月31日前报原发证机关。报告除总结本单位全年辐射工作外,还包含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辐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监测结果。

9. 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各项整改意见。

10. 配备辐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指导受检者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11. 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排除各项安全隐患,做好防火、防盗等各项安全措施,加强安全保卫,防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

12. 制定辐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

第9篇: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1

四所楼镇卫生院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1、强化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自觉配合并切实落实诊所内放射设备的使用安全,避免放射事故的发生。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经常检查防护设施的性能,确保其安全正常的运转。射线装置变更时及时办理申报变更手续,机房定期进行辐射水平检测。

3、采用放射诊断应遵循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放射防护知识和相关法规的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期间须接受定期培训,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射线装置。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须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对已经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要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5、医用诊断X射线机须由专业放射影像医师操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设备。

6、进机房前须佩戴个人剂量计,开机前检查安全装置,记录机器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掉电源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7、对患者拍摄前应认真核对诊疗方案,准确对位,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重复照射。

8、机房内除受检者外,陪同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9、机房内必须配备一套受检者防护服装,并按规定使用。

10、机房门必须设置门灯连锁装置并保持正常运行,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照射前必须关闭机房大门后方可开机照射,机房工作时大门上方应有红灯指示。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一、对使用科室提出的设备维修申请,维修人员应及时予以响应 和处理。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记录,并通知使用科室恢复使用。

二、无法解决的或疑难的问题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

三、急救设备,维修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扯皮,而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需要。

四、使用科室要按规定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定期检查执行落定情况。

五、定期深入科室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预防维修(PM),降低设备发生的概率。

七、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保修厂方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八、应做好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的维修值班,确保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均能处理突发的维修要求。

九、保持工作区域的安全与整洁。保管好各种维修工具、仪器,防止丢失损坏。

十、定期召开业务碰头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研究、分析维修中的疑难问题,交流维修心得。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

一、放射安全管理小组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放射科主任对放射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二、技术培训计划: 计划对医师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科主任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

三、放射培训计划:工作人员准备参加河北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组织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知识的培训;做到每个操作人员都进行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教育,增强操作人员在辐射工作岗位的可调节性,做到辐射人员轮流上岗,尽可能达到“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的原则。所有从事辐射的工作人员每年接受法律法规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

监测方案

一、积极配合、协助环保、计量等职能部门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

二、定期对设备辐射情况进行监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发现辐射量超标对环境或工作人员构成危害的立即上报。

三、对工作人员剂量计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检测,发现辐射量超标者立即通知本人并按规定进行处置。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为使本单位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与职责

(一)本单位成立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

长: 陈

副组长:彭冬冬

员:杨顺强

应急处理电话:0378-4282525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院办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应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7、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三、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

(四)各种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放射影像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 放射科岗位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医院感染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指令性任务,认真接受医院领导及职能科室的工作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业务发展计划及质量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月、季、年度完成总结汇报,反馈并加以完善。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人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保证医疗质量。

4、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投照质量。

5、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组织本科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7、担任教学工作,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8、负责组织本科人员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地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

9、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10、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一、 从事X射线检验工作的人员须经卫生部门放射防护知 识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射线检测工作。

二、 从事X射线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和 防护知识训练,提高防护的自觉性。

三、 从事X射线检测工作的人员操作前,必须综合具体情 况,佩带防护用品,作好个人防护。

四、 从事X射线检测工作的人员操作前,须在人体表面具有 代表性的部位上,佩带个人剂量计,进行个人受照剂量监测。

五、 任何新的X射线机交付使用前或现有装置发生任何改 变后,都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综合的引起外照射辐射声的监测,以便为制订常规监测方案提供依据。

六、 X射线机控制器与管头的连接电缆不短于20m,且工作 时控制器与管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

七、 X射线机进行高压接通时,应悬挂警示灯,并明确告诫 无关人员不得在照射室附近逗留。

八、 任何与X射线检测无关的人员未经射线防护负责人同 意,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进入射线辐射区域。

九、 X射线机需设有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小于0.5欧姆。

十、 从事X射线检测的人员不得把个人生活品带入曝光室, 不得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或存放食物,不得在曝光室做与放射工作无关的事。

上一篇:初中生作文写作指导下一篇:医院学习宪法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