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外语教师信息化能力策略探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1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颁布了《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其后,在全国高校中开展相关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教育部近年来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号召广大教师应转变为“互联网+教师”,教师顺应技术发展形势,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通过更新观念、角色重塑,成为新时代信息素养全面、信息能力提升的教育工作者。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数字化使得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es)、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等术语,成为高校外语教师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当前,面对信息化技术对外语教学带来的“海啸般”的变革,高校外语教师这一教学主体群体亟待提高信息化能力,与时俱进提升信息化素养,积极适应新时期的外语教学。

一、加强信息化时代学习能力

高校外语教师的角色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作用于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课程文件从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文件,说明外语教师对课程教学资源的主动性掌控权逐步弱化。2004年以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大纲均以“教学大纲”命名,2004年起,《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更改为“课程教学要求”,随后又修订为“课程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由单一转向多元化,教学目标从注重“读写”转向注重“听说”,英语课程逐步转变为承担培养学生的具有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的世界文化的素质教学课程。课程定位的变化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因循守旧,应积极顺应变化,主动应变,在外语教学中融合教育与技术,采取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

外语教师信息化时代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教学理念的学习。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摈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会应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开展教学。从语言知识点的“讲授型教师”转变为善于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和课程资源的“导演型教师”。第二是信息资源整合的能力。教师应学会运用多种信息资源,整合设计课程教学,变课堂上的主讲者为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者。这要求教师应了解课程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有能力从国内、外的慕课平台、视频教学资源平台等为课程寻找相关资源。第三要学习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为指导的教学设计能力(黄林林,2017:82-88)。在教学设计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现自我,通过培养学习同伴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在教学中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学习者在课堂内外都能主动进行发现学习和自主学习。

二、大数据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

“大数据”(Big Data)这一概念出现于Mayer.Schnberger和Cukier合著的《大数据时代》中,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陈坚林指出大数据具有海量数据规模、快速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较低等特征。随着网络进入Web3.0时代,智能化、交互式的互联网体验对学习模式和学习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陈坚林,2017:5)。

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资源处理能力应不断提高,才能应对当前外语教学需求。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资源整合需求,要求教师破除“唯教材、唯课程论”的传统观念。信息化时代,教师教学对象为90后及00后一代,他们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其网络使用经验、学习及认知方式与以纸媒为主的教学时代大不相同。注重学习的交互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学习体验的自主性,是当代大学生学习模式的突出特征。

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必须在培植个人的信息素养方面投入充分的精力和智慧。从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中,选择和外语教学目标相得益彰的网络教学资源,有效利用于课堂教学中,才能满足数字时代的学习者需要。教师教学中应紧跟学科教学前沿趋势,关注外语学科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掌握教学和科研常用网络工具,有效处理教学资源,并能将网络资源灵活转换为翻转课堂资源、师生交互资源。高校外语教师通过提高信息化素养,教学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后,使世界各地的教学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通过提高信息化素养,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做到使用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在线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使学生能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场所和方式。交互式学习平台,如清华大学推出的“雨课堂”、UMU课堂、外研社开发的“随行课堂”等,可以使教师通手机移动端向学生推送个人制作的微课、相关网络资源等。借助这些网络手段,师生互动的时间更加充足,方式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极大改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信息化素养提升能够改善师生关系。随着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占有逐步趋向平衡。甚至学生比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获取更有经验。据此,信息化时代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也将体现更多的互助性。即时通讯手段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多种模态的信息交流培养出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如创建网络课堂交流聊天室、网络课堂、微信群等,会使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愉快。教师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学生的内心和生活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和教师建立良好关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三、不断提升外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技术是教师队伍现代化一大保障。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已颁布《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教育技术培训是高校教师的必修课。对于大部分高校外语教师,他们不但要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承担科研工作。这导致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时间不足,教育技术能力长期止步不前。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少部分外语教师目前对于教育技术的认知仍然停留于制作PPT课件,对于网络空间课程、微课制作、在线开放课程制作知之甚少。因此,提高高校外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应从多个层面逐步完成。

第一,学校要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师开展教育术能力岗前培训。通过“讲授+上机”、工作坊、案例教学等方法,向教师介绍教育技术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具体课程,对教师掌握必备信息化教学技术提出明确的达标要求。第二,建立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学术共同体,对运用信息化手段设计课程开展研讨活动,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素养。第三,通过微课制作、网络空间课程开设、慕课制作等具体任务,对教师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展开训练。使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技术自觉意识得到培养,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郑琼贺云2017:94)。

四、培育外语教师掌控“人工智能”的核心素养

面对发展迅猛的智能化教学,部分教师一度怀疑自己的工作是否将被完全取代。正如被阿尔法狗战胜的棋手一样,教师们在感慨人工智能强大的深度学习能力的同时,对自己教师的定位产生了危机感。教师如何面对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挑战,如何做到掌控而不是被“人工智能”取代,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信息化技术给外语教育领域带来极大改变。随着自然语言处理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步融入并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评价等外语教学环节。人工智能正在与我们的外语教育有机融合,改变学习范式,构建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外语教育新常态。外语教育的人工智能化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从重复、繁重的机械性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又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教师对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同,人工智能教师能够精准地、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需要学习的知识,在海量数据支持下,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优势。

信息化时代外语教师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潮流中保持独特价值,成为真正的“不可替代”的老师呢?2015年11月,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研究报告,指出教育和学习应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为所有人提供发挥潜能、实现可持续未来的机会。结合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外语教育的系列文件,我国外语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等素质(梅德明,2018)。由此可见,外语教师在面对人工智能时,应当以教育的人文素养培育为己任,全人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仅靠人工智能和人机互动教学是不可能完成的。外语教师需要以掌控“人工智能”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履行教师教育职责,超越机器教学的狭隘功利主义,培养新时代适应全球化共同发展理念的跨文化人才。

五、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外语教学与网络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化教学手段、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外语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高校外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自身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加工、设计能力,同时高校也要加大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并予以足够的重视,完善制度,提高监管,从而使教师实现不断成长。外语教师应秉承教育本质,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人文素养为最终目标,面对越来越智能化的电脑网络教学工具,保持教育职责以培养可持续发展、为所有人提供发展机遇、成就美好生活的学习者的崇高目标,超越对物化资源的依赖和束缚,履行教师的育人职责,是外语教师在信息化时代能力提升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其最高目标。

摘要:高校外语教师面对信息化时代新需求,应从多个方面提高应对能力,以适应当代90后、00后大学生的学习及认知模式。信息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信息资源整合能力,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网络变化带来的教育挑战;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培训,以超越“人工智能”的核心素养引领教学,才能使外语教师在智能化网络互联的教学背景下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外语教师,人工智能

参考文献

[1] 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外语学习方式探索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8):3-8+16.

[2] 黄林林.MOOCs资源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理论·技术·实践[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7.

[3] 梅德明.新时代外语教育应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文汇报,2018-2-9(第六版).

[4] 郑琼,贺云.高校外语教师教育技术学术能力的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17(6):92-96.

上一篇:品牌引领特色产业提升创新助推功能农业发展——山西吕梁举办首届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下一篇:论司法实践中文件物证检验意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