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能力提升的要点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领导者能力提升的要点(精选8篇)

领导者能力提升的要点 篇1

(二):

1.不要被下属反授权:让下属只能提选择题,不能提问答题; 2.对下属只给目标不给方法;

3.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强将手下皆弱兵,人都是通过试错来成长的;能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4.管理的六重境界:用人之财,用人之智,用人之力、事必躬亲/包办代替(技术型),惧之,辱之;

5.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思考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别;

6.学历决定一个人的起点,情商和思考力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7.潜能开发问句:当下属问你“怎么办?”你马上反问“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还有......—我知道没有了,如果有还有什么方法,你再想想—你太厉害了,竟然能想出这么多种方法—那你觉得哪个最有效?—yes(太棒了,你答对了)如果no(你再想想......)直至yes—那你准备怎么做?—那你准备何时开始何时完成? 以上情况需满足二个条件:有难度有价值,有时间;

8.管理说到底是一种教育,好的管理者都是故事大王和培训专家; 9.员工不会做你期望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

10.教练下属的四个步骤:我干你看,你干我看,我再干你再看,你干。目的是让他会而不只是懂了;

11.战略是不能因为战术而改变的;

12.达成目标是硬道理,管理就是管目标;

13.目标倒逼法—科学的管理,目标顺推法—传统的管理;

14.认错是不承担责任的表现方式,真正的负责不是深度检讨而是达成目标; 15.责任必须一对一,责任除以2等于0; 16.没有计划的目标就是一场空想; 17.目标达成的系统思维:

目标—责任人—详细的实施计划—相应的检查—奖罚,过程中须准备1-2个完不成的预案; 18.正因为有变化才更需要有计划,把变化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19.思维模式:感性思维(95%)理性思维(5%); 20.反应模式:刺激反应(按本能做事)(95%),结果导向(按程序做事)(5%); 21.决策思维图(做结果+做决策):想一想—我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有哪几个选择?哪个性价比最高?风险评估(涉及到金钱:亏了没了赔了,我能否承受?如何管控风险?如果不涉及到金钱,那么有无不良后果、影响、损失?)我的决策是......行动步骤1.2.3.4.......22.结果导向思维图:

领导要我做到什么结果?—我有哪几个方案可选择?(至少3个方案,否则不允许往下走)—哪个性价比最高?—风险评估(涉及到金钱:亏了没了赔了,我能否承受?如何管控风险?如果不涉及到金钱,那么有无不良后果、影响、损失?)—我的决策是......—行动步骤1.2.3.4...„

23.科学决策要考虑的因素:理念与价值观,原理—墨菲定律,原则—以怨报怨、以德报怨、以直报怨,经验—风险提留金,感觉—直觉,经验的高度提炼;

24.是人都需要激励:下属需要激励,领导也需要激励;

25.正激励(物质和精神激励)负激励(物质和精神激励);

26.表扬的目的是为了让正确的行为重复发生,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错误的行为不再发生; 27.尽量缩短激励周期;

领导者能力提升的要点 篇2

1 充分认识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集中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让世人瞩目,综合国力大增,人民得到了发展的实惠,对发展的认可和期望值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继续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具体来说,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压力。占世界人口总数1/5的庞大基数对物质、制度和文化财富持续增长的需求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二是资源压力。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前提,而我国的资源存量,如能源、淡水、森林、空气、可耕或可牧的土地,总量巨大是事实,但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生态压力。人口基数的巨大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四是结构性压力。城乡二元结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必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五是空间压力。历史的际遇造成了我国人口分布和发展程度呈现东、中、西的三级分布,而空间分布又是相反的状况,西部资源相对丰富,但人烟稀少,发展程度较低。这种人口分布、发展程度和空间的逆向配置造成了人口、发展和空间分布三者协调的巨大压力。六是国际环境压力。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使我国发展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面对上述复杂和巨大的压力,我们没有回头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前提下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告诉我们,片面的、畸形的和不顾及后果的发展是错误的发展,其错误表现为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当然,要发展就必须付出成本,但是发展与成本之间却有4种不同的关系表现:一是付出成本无发展;二是付出成本有发展,但代价远远高于发展;三是付出的成本与发展成果基本相抵,这种为发展而发展的模式也不足取;四是付出的成本远远低于发展的成果,这就是我们需要并追求的科学发展模式。只有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矛盾问题,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保障。

2 积极探索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2.1 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实践表明,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越深刻,贯彻落实的行动就越自觉、越坚定。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坚持深入持久地学,全面系统地学,真正学深学透、学懂弄通。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不断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准确把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地方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真正使这一战略思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要树立和落实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政绩观,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看待政绩,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2.2 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业务素质

当前,还有不少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办法,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很多时候,事情没办成、没办好,就是因为不熟悉市场规则,不掌握和不会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学习是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顺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加强学习,主动更新知识,不断增强把握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系统掌握和正确运用科学理论和知识,才能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知识,努力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运行特点和基本规则,了解各种调控手段的原理和功能,切实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社会管理知识,了解社会结构演变规律和当代社会管理理论,掌握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管理社会和处置突发灾难、应急问题的能力。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科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前景,把握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科学确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行政,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治意识,规范从政行为,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近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如果领导干部善于驾驭市场经济,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解决问题,许多发展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发展的局面就能打开,发展的步子就能加快。否则,面对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只能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从而错过发展的良机。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搞好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要有工作热情,而且要下工夫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努力提高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2.3 坚持在实践中锻炼、积累和提高,不断取得科学发展的实效

实践是培养能力的第一课堂。知识要转化为能力,根本的途径就是靠实践。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增强运用科学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要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把工作的过程变为学习提高的过程。要虚心向基层和群众学习,自觉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特别是紧紧抓住制约本地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奋力攻关,在破解难题、勇闯新路中增长才干。要坚持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总结,注意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把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积累起来、坚持下去,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尤其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了解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总结推广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使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能体现群众意愿。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也是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广西近几年出台的一些重大决策,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因为符合实际,推行后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了解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做到各种情况了然于胸,才能想出加快发展的好主意、好办法,从而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2.4 牢牢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

思想方法不仅影响着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也影响着思想意识及价值取向,影响着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用其指导实践。要坚持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尤其要注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善于化解不和谐问题;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正确选择发展的模式和道路,科学制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避免出现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的问题。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自觉抵制违背损害群众利益、群众意愿的现象。思想方法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党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坚强的党性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2.5 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构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机制

政绩观决定工作思路和方向,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最终决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具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努力在广大干部中营造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良好氛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考核标准要体现科学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更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既要看经济发展情况,又要看社会进步情况;既要看当前取得的“显绩”,又要看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潜绩”。要在评价目标的设置、评价的主体、考核结果的运用上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过去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相互脱节的现象,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用、调整、交流的重要依据,使考核结果真正成为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度量衡”,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度,使广大干部从繁杂的应酬和刻板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投身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仲祖文.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新班子紧迫课题[N].人民日报.2007-09-12.

领导者能力提升的要点 篇3

【关键词】 塔西佗陷阱 领导者 执政能力

【作者简介】 熊立胜,中共湖北十堰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学副教授。

塔西佗是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曾任古罗马民主政体最高领导人——执政官。他曾这样谈论其执政感受:“当一个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这个见解后来成为国际政治学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 ,即当政府及其领导者失去公信的时候,无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人们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近些年来,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已悄然显现出“塔西佗陷阱”的某些征兆。其一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相关资料显示:全国突发性群体事件近年一直居高不下。在这些事件中,无论是维权还是泄愤事件,都表达出人们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某些不信任。其二是各种政治谣言、民间流言、小道消息及种种黑色幽默借助微博、手机短信、地摊文学、街头政治及酒桌文化广为传播,充斥人们的视听。突发事件频发与流言谤语四起预示着执政者已经面临“塔西佗陷阱”,中国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

“塔西佗陷阱”是公众对政府失信行为情绪化的极端反应,是领导者道德危机、能力危机以及政府管理体制危机的预警。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领导干部未能经受住胡锦涛同志所讲的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理想信念丧失,脱离群众,作风变异,精神懈怠,自然地惰性发作,有的沉湎于各类应酬之中,斛筹交错,忙于编织个人利益关系网,甚至买官卖官;有的则价值观严重扭曲,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包二奶,养小蜜,金屋藏娇,甚至写性爱日记,做性爱标本,搞情人PK;还有一些人视党纪国法如儿戏,视人民群众如草芥,言语出格,张狂作派等等。在社会转型期,在法治尚未健全的背景下,领导者的言行就是社会的风向标,“官为水之源,民为水之流,源清方能流洁”,“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讲的就是领导者言行的重要社会示范效应。

政府失信、领导者道德失范,势必导致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甚至使一部分人丧失道德底线,在一个法治式微,规则乏力的无序社会,人们只能靠增强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殊不知,这样的个体或群体的实力越强,与社会的离心力越大,对其他人的威胁也越大。各种利益关系网纵横交错,其伸张线越长,利益交叉点越多,打成死结甚至撕开口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就使所有人陷入“安全悖论”之中。在无规则的社会中,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无论是弱势群体还是强势群体。人人自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冷漠,使一部分人只讲利益,不讲是非与责任。

失信于民或智识不足又会引发一部分领导者的能力危机。使其不能统筹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不能准确把握改革中的种种现实矛盾与问题,用简单的方法解放复杂的社会矛盾,将一些体制缺陷及缺乏科学预见和有效策略所造成的工作失误以“转型代价”、“国际惯例”、“中国特色”等等遁词予以开脱。“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担当责任。热衷于做表彰文章,以“锯箭疗创”甚至饮鸩止渴的方式处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惜成本追求表面的繁荣与一时的稳定等等。从而导致政府的威信下降。从政策与法律的层面看,此类现象也绝非个别。比如,行政程序法20余年前就已列入人大议程,其后则杳无音讯。官员财产收入申报法历时17年没有出台。公车改革方案虽有民革中央和多位人大代表反复提案,历时15年仍难成型。管理者的执政能力由此可见一斑。提升领导者的执政能力,除了道德教化,知识的拓展,更重要的还得从体制、机制方面着眼。

当代中国社会各类矛盾集中表现为多元的利益诉求与现行的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方式之间的矛盾,多元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单一的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简单的道德教化与道德评价之间的矛盾,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导源于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端。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出现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它似乎只是经济、道德或别的什么问题,社会两级分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农民生病不敢住医院是因为他们太贫困,环境污染至少有部分是因为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的,黑砖窑、毒牛奶、染色馒头等人道主义危机是因为商家太黑心,社会诚信的普遍缺失是因为人们之间缺乏信任,政府官员的贪腐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力量不足以抵制权、钱、色的诱惑等等,但是从本质上看,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症结:现行的行政体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长期稳定和持久繁荣,必须稳妥而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1. 还政于民,变革过分集中的权力体制。权力只对授权者负责,这是政治学的一条铁律。国家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学者李永忠认为:“国际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议行合一’的权力结构,极易演变为高度自上而下,过分集中的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形成以一把手为核心的管理层控制的人身依附关系,出现执行权取代或侵占决策权、控制或异化监督权的议、行、监合一的权力运行模式。这种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成为党群疏离,权力腐败,作风变异和危机事件多发的总病根”。中国共产党执政90周年最基本的经验是:与时俱进,依靠人民成就伟业,依靠人民战胜困难与危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不如还政于民。

2.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化解各类矛盾与风险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市民和政府之间,在患者和院方之间,在乘客和铁路之间,在本地人和流动人口之间,在房地产商和拆迁户之间,鼓励他们各自建立自己的组织,在每次冲突的时候,都能成立相应的机构,并在立法上保证这些机构的权力。让它们长期地、公开地去争论,去寻求利益的平衡点,去建立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而不是时而压制这一方,时而压制另一方,掩盖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许这种治理方式会增加一时一事的困难,会降低发展速度,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其总成本会大大降低。因为一旦这样的程序确立,它所确定的规则就有普遍意义,维护这样的规则就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破坏这样的规则就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规则会使冲突各方容易认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确认各自的利益边界。规则确立的过程也是人们学会以正当手段捍卫自己利益的过程,领导者的执政能力和公民的民主精神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3. 注重行政文化建设,提升领导者的社会公信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行政文化是执政者的思想支柱与精神动力。人类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理想与信念的支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必须注重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官员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评价体系必须注重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道德与法律,自律与他律,领导者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有机结合。宣传鼓动方式必须具有科学性、现实性与时代感,使其具有感召力,官方行为必须与所宣传的道德法律相一致,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同与信任。这些都需要文化的支撑。古往今来,领导者失信于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尊重客观规律,并且言行不一。只有保障自由,广开言路,方能预知民意。只有尊重规律,顺乎民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领导者的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虞崇胜.政治体制改革躲不过绕不开[J].炎黄春秋,2011-11-25.

[2] 李永忠,董瑛.科学研判消极腐败的危险[J].同舟共进,2011-9-17.

责任编辑:达名流

管理能力提升篇:领导能力 篇4

管理者。

1、管理者一般要学习管理方面的必要技能。

2、关注中心点是关注员工所处的生理、心理、工作环境的状态。

3、管理者以高瞻远瞩的角度视察环境。

4、对组织的流程改进与调整、修正、诊断起指导作用。

5、要处理比较复杂的管理事务,在工作任务中招扮演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6、通过洞察力以发现各种事件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7、管理重心关注效率,以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8、权威性来自于管理职位与所拥有的权限。

9、遵从企业组织的目标。

10、内省性与思维性主要以现时的观点看问题。

11、通常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主要角度是方式方法。

领导者。

1、与生俱来就拥有能起管理作用的一些领导特质。

2、关注中心点是把员工们带到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高度。

3、管理者以激情与言行来激励员工,影响员工。

4、在组织中认别人才、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并对员工们的工作表现进行认可。

5、处理问题的焦点是放在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的事件中,以作正确的决策与决断。

6、在决策中是制定者的身份。

7、以榜样性的言行举止来赢得员工们与利益相关者们的尊重。

8、是组织游戏规则的创造者,主要以建立新的标准为主。

9、内省性与思维性主要以未来的观点看问题。

10、通常是做正确的事,主要角度是事情与事务,

在管理中如何提升领导能力呢?

1、通过选择领导风格来提升领导能力。

领导风格主要看当领导者是任务导向还是员工导向。把领导风格按任务导向与员工导向分为四类;一类是高度关注任务,也高度关注员工。二类是高度关注任务,关注员工少。三类是关注任务少,而高度关注员工。四类是关注任务少,也关注员工少。在不同领导风格下,员工们的生产率受领导风格的影响。由于企业组织千差万别,文化环境也是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领导者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领导风格来提升个人领导能力。有三种领导行为;独裁型领导行为、家长型领导行为、员工参与型领导行为。独裁型领导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与影响流动。家长型的领导是相互作用的信息与影响流动。员工参与型领导也是相互作用的信息与影响流动。在员工受教育程度低或者员工比较喜欢命令的方式工作的组织环境中用独裁型的领导风格比较好些。在员工受过普通教育或者员工创新思维比较低时,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中用家长型的领导风格比较好些。在员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员工的自由意识和创新意识比较高时,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员工参与型的领导风格比较好些。微软、IBM等国际型企业为什么给予员工高自由度,就是因为员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比较高,所以才给予他们高度自由,采取放任式管理,因为创新意识是在自由与不受约束的环境中悟出来的。在很严格的管理环境与封闭式的土壤中是产生不了创新思维的。因此,领导者要在不同的组织文化范围中运用不同的领导风格来提升个人领导能力。

2、通过开发个人不同的管理能力来提升领导能力。

开发领导能力必须开发管理技能,电脑操作、外国语言、沟通、演讲、谈判、写作等等都是可以开发的管理技能。这些管理技能可以在平素时间内练习或者通过专业培训获得。还要开发认识能力与认识理解能力,这样可认领导者对问题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刻、从短期到长期、从现在到未来。最后还要开发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维、新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持继变革。

3、通过文化与价值观的植入来提升领导能力。

提升领导能力之我见 篇5

清华网络学习心得体会哈那提哈巴斯

素质决定水平,水平决定能力,能力决定成效,成效决定发展。因此,提升领导干部的素质尤为重要。本人结合清华网络学习及自身工作体会,就提升领导干部素质问题作一粗浅思考。

一、优化三种作风

作风是保障发展的基础,优良的作风是实现稳步发展的要求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优化良好的思想作风、优化朴实的学习作风、优化高效的工作作风,只有不断倡导和弘扬这“三种作风”,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

优化良好思想作风。一是要树立惠民的思想,把百姓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百姓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百姓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利民、便民、惠民作为一切行动的宗旨和指南;二是要树立服务的思想,积极转变职能,强化公仆意识,不树官威、不摆官谱,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全心全意投身服务,一心一意做好服务,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三是要树立廉洁的思想,严肃纪律性,把好金钱关;注重规范性,把好权力关;保持廉洁性,把好节日关;坚持原则性,把好人情关;加强约束性,把好责任关;切实架起纪律的高压线,筑牢自律的防火墙。

优化朴实学习作风。一是要学以修德,把政治学习、理论学习、素养学习作为必尽的社会责任和必备的精神追求,切实塑造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二是要学以正心,通过学习可以树立正确的观念,可以确立准确的观点,有效增强明辨是非、判断曲直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三是要学以解惑,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用所学的知识破解难题;四是要学以增智,通过勤学、苦学、常学,拓展思维、扩充知识、开阔视野;五是要学以致用,依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的才干、转化为服务的本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建设。

优化高效工作作风。一是应在“短”字上下功夫,带头开短会,带头写短文、带头讲短话。把文山会海占用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二是应在“快”字上下功夫,该办理的事情,马上办理,坚决不推。能解决的事情,立即解决,坚决不等。难处理的事情,想法处理,坚决不拖;三是应在“勤”字上下功夫,勤下基层、勤搞调研、勤解民情,以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四是应在“高”字上下功夫,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领导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工作水平,推进工作的效能化和程序化。提高落实水平,增强落实的高效性和长效性。

二、深化三种理念

理念是促进发展的主导,先进的理念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深化科学的理念、深化民生的理念、深化务实的理念,只有不断树立和深化这“三种理念”,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内驱力。

深化科学的理念。一是要科学定位,对本地区的现实状况应有科学的认识,对本地区的发展形势应有科学的理解,对本地区的发展思路应有科学的分析。二是要科学谋划,按照总体目标,谋划措施、谋划方式、谋划布局、谋划长远发展;三是要科学决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保护生态、协调发展。深化民生的理念。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多体现民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把人民群众参与开发建设的行为引导好、组织好。二是在工作部署上多体现民意,以群众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根本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在工作方式上多体现民主,通过民主评议、走访调研、座谈纳谏等多种载体、多种方式广纳意见、广听呼声。四是在协调发展上多体现民生,把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把服务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切实为民办大事、办实事、谋福祉,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深化务实的理念。一是工作要扎实。工作中应戒“虚”,戒“浮”,戒“空”,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认真抓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切实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风气。二是服务要踏实,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多听民言、多知民情,多解民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踏踏实实做人民的公仆。三是对民要诚实,切实履行和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每一项承诺,积极打造诚信机关、诚信政府、诚信社会。四是政策要落实,对于政策和安排不能停在笔上,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应杜绝只说不练,只做表面文章,只打雷

不下雨的现象。通过不断完善督办机制、检查机制、考核机制,促进各项政策得以落实。五是政绩要真实,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成绩浮夸和数字水分。无论是汇报还是总结,要真实反映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用实际行动、实际水平创造实际成效。

三、强化三种能力

能力是加快发展的支撑,突出的能力是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强化分析研究的能力、强化破解难题的能力、强化调配关系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和增强这“三种能力”,我们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执行力。

强化分析研究的能力。一是要勤于思考,结合实际工作、实际情况,勤动脑筋、勤加思索。二是要善于分析,对于所遇见的实际问题和实际矛盾,要从宏观上、微观上、主观上、客观上等多种角度分析根源、分析本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三是要精于研究,对发展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自身的工作领域,要主动研究、不断研究、深入研究,用研究出的方法、研究出的经验、研究出的成果有效提升发展水平。

强化破解难题的能力,切实增强发展的持续性。一是要破解障碍问题,通过有效方式着力破解观念上的障碍、思想上的障碍、习惯上的障碍、机制上的障碍、落实上的障碍。只有破解了发展中的诸多障碍,思想才能得以开放、政令才能得以畅通、效能才能得以提升、发展才能得以提速。二是要破解瓶颈问题,采取有效手段努力破解技术瓶颈、人才瓶颈、资金瓶颈、管理瓶颈。三是要破解制约问题,利用

有效途径全力破解知识制约、交通制约、条件制约、气候制约等制约发展的问题。

领导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层干部,我想中层首先应该是忠诚的,一个优秀的干部,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肩负着深化校领导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的重任,只有我们作风切实,讲实话,求实效,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上,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才能体现一个高品质团队的风貌,才能发挥中层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

其次,通过学习,我觉得干部还要有些精神。我们都会记得陈正祥给我们回顾的他的经历和反思,从中我们汲取了一名干部应该有的敬业精神、钻研精神、创新精神。谋学校事业发展我们乐意敬业,谋自身素质提高,谋教育改革深化,谋学校发展合力,善谋就是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郑重书记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海阔天空的演讲,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更加真切认识到好学习才能有发展,才能成为学校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而创新精神更是与学校的内涵建设息息相关。因为思想的高度决定了眼界、行为的力度、行为的有效性和战略性。因为创新所以我们才有了办学理念的不断完善,跟单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与教材的继续深化,我想自己还应该不断在创新上多思考、多实践。特别是聆听了开原市第三中学校长刘国臣的报告,让我对当前的国内国际教育形式及存在的差距有了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学校政教干部,还要不断学习和对教育前沿的走势有所了解和把握。

最后,我想要追求一名干部的最佳生命状态。我想把学生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优质教育作为第一追求,把师生满意作为第一目标,这或许还不够最佳,我又想拥有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真诚的情感品质、广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管理智慧,或许也不够最佳,但这些都是我要追求的,只有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佳。其实,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学习,都是在引领我们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同时,我还想说,我们既是领导的助手,但也是舵手,只有提升主体主动性,才能提高水平,所以,我体会到居位而不虚位,努力实践,不断进步,也请校领导继续关注我的成长。

寓教于乐,尽情去玩,用心去体验,充分信任学生,还孩子的天性率真,以及作为中层干部的职责和使命,是我这次干部培训的最大感受。

在xx师专心理学张教授布置的去大山里挖金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团结、互助,我们懂得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及在完成一项任务时,细致周到的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困难的估计,对数字的精确分析,对队友的信任,关注细节的重要性等等,这些对完成一项任务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深刻,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中,不仅让我明白了作为政教干部应该负起的责任,更让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着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充满着帮助我们的人,也充满着需要我们伸出双手去给予协助的人!培训中,我们第5小组的成员始终都是团结一致,共同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在这其中让我看到了友谊的珍贵!

服务型领导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篇7

一、服务型领导公共服务理念的培育

实践证明:任何变革都是从理念层面开始的, 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 领导公共服务理念的确立是重构服务型领导的首要任务[1]。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公共领导要将关注的焦点对准公民的需要,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同时, 要顺应现代领导发展趋势, 实现领导角色转变, 作为公共领导者更多的角色是承担仆人的角色, 更多的工作是服务。这就要求行政领导在行政过程中树立: (1) 公共意识。服务于公民, 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2) 公仆意识。权力来自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要甘当人民的勤务员。 (3) 平等意识。与民众建立平等的关系, 要求双方互相尊重和平等对待。也就是说, 领导者与民众无论是在人格上、地位上、法律适用上均是平等的。 (4) 合作意识。要讲诚信, 领导与公民之间只有互相信任, 才能最终实现二者的有效合作;领导与公民有平等的地位, 合作双方平等地拥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的责任;公民对领导行为有监督权, 这就要求领导行为应公开、透明。 (5) 责任意识。行政领导 (公务员) 在行使自己的权力的同时, 也肩负着责任。行政领导 (公务员) 客观责任来自于法律、组织与社会的需求。而主观责任则是行政领导 (公务员) 在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影响下, 对责任的感受。可见加强行政领导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十分重要。 (6) 利民意识。利民意识要求服务主体超越特定的角色要求, 为公民提供一些“额外的关怀和服务努力”及表现“主动的服务”来获得公众的满意。

2.正确处理权、责、利的关系

领导服务理念的更新, 服务意识的提高重点需要做好下面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破除“官”的念头。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 掌握多大权力, 都是人民的公仆。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办民之所急是服务型领导的基本职责。二是破除 “权”的欲望。权就是责。在其位要谋其政, 掌其权要尽其责。三是淡泊名利。作为领导干部, 要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 真正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作为第一追求、把服务作为第一职责。

二、通过道德素养的提升提高领导服务能力

领导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 离不开人的价值选择和道德选择。 领导过程以及领导行为的产生不可避免地要与领导者的道德意识以及价值观发生联系。但法律只能对领导行为起基本的规约作用, 难以有效激发人的使命感和充分挖掘出人的内在潜力;而“道德由于主要具有实质的合理性而具有非强制性特征”是良好的组织绩效的保障因素[2]。正是由于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对卓越领导的重要性, 近现代几乎所有的领导理论都特别重视领导者的伦理道德问题。因此, 重构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 需要加强领导的道德修养。

领导道德主要包括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公共道德是指公民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 所应当遵循并由国家提倡、得到公众认可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既然是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作为领导就更应该率先垂范。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其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行政领导 (公务员) 是各级政府的核心与灵魂, 他们的服务往往是用权力进行服务的。他们在领导活动中掌握着决策权, 并在相应的职权范围内掌握着一定范围的社会资源的管理、分配和协调的权力; 他们能否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使职务权力为民服务, 直接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的实现程度。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更需要领导的道德素养来保障;行政领导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还应包括道德责任。可见, 保持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曾庆红在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 概括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公务员精神”, 即: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情操、工作态度、 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 是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也是公务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领导者要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道德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性质决定的。因此, 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要大力弘扬“公务员精神”, 不断提高道德素养。

三、通过更新服务方式提高领导服务能力

当前新的领导观主要有平民领导观、简约领导观和柔性领导观等[3]。无论是一般领导还是公共领导, 需要顺应现代领导发展的趋势, 采用平民化、简约化、柔性化的领导方式, 这就要求领导者做到:一是寓领导于服务之中。领导就是管理, 管理就是服务。西方的“服务型领导”在运用权力的模式上是伙伴之间“感召—服务”模式;推崇的是特有的个人优秀品格,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 为他人服务的奉献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现代管理理论也认为, 服务型管理能够调动被管理者的参与热情, 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良性互动, 提高管理效率。著名的霍桑试验就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寓规范于引导之中。发展需要规范, 更需要引导。根据市场规律、政策导向和行业规划, 指导其遵守法律、规避风险、拓宽市场、扩大效益, 走良性发展之路。三是进一步增强领导影响力。在竭力保护群众的利益, 全力维护组织的发展的同时, 通过自身道德品行、工作能力和经验、不断创新的领导艺术塑造领导者的个人魅力, 赢得认同, 增强非权力影响力;通过激励机制、 沟通机制、协调和引导等方式来影响被领导者, 培育领导团队, 实现由个人领导到团队领导。

四、通过改进服务质量提高领导服务能力

领导服务是个贯穿整个领导活动的动态过程。人们对领导服务的要求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要保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领导者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深入群众, 调查研究

在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对于密切领导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成功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要相信群众, 尊重群众, 依靠群众,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在方法上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深入群众, 在群众中调查研究, 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 主动倾听群众呼声, 主动解决群众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服务者只有了解并正确把握被服务者的心愿和要求, 服务才能找到最佳着力点, 才能满足被服务者的意愿, 才能达到服务的动机、手段与效果的最佳统一, 使被服务者满意。各级领导者要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 树立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和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不断提高行政能力

领导的行政能力与领导者影响力、领导环境、领导手段均有直接的关系。其中的领导者的个人非权力影响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领导者的个人非权力影响力, 一方面来自于个人的品格因素, 包括道德情操、思想作风和心理因素等;另一方面来源于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知识结构。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行政领导的工作技能和才干, 包括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知识结构主要包括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领导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服务型领导一方面要加强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 要学会学习, 终生学习。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也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同时, 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 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高和创新, 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民主行政能力、依法行政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

3.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服务效率

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建立健全和完善从决策到执行全过程的制度, 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制度, 自觉接受各界监督, 坚决刹住“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 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办事。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着力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要强化效率意识, 严格办事时限, 彻底改变作风散漫、行动迟缓、办事拖拉的工作陋习。服务效率不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 也是影响服务型领导、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声誉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托电子政务的技术和手段,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和回应性。电子政务的实施使政府信息更加公开;政府权力运行更加透明;政府与公众互动更加便捷。既增加了效率, 又节约了行政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 同时也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因此,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不仅是现代政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也是行政领导 (公务员) 提高服务效率、更新服务手段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政府的各级领导 (公务员) , 不但要熟悉电子政务运行情况, 掌握相关的技术, 而且, 还要掌握和遵守与其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同时, 注意不断学习和创新, 进一步开发电子政务的新领域, 使电子政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公民服务。

代表民众利益, 是权力的原始意义, 也是责任的本源。领导服务并不仅仅是服务, 而是权、责、服务的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我国的民主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了领导的权力逐步弱化, 而领导的服务逐渐加强。我们之所以提出重构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 是因为重构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观的本质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体现。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环境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是坚持以人民的利益至上, 在法律的框架内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的领导活动和认知行为。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与人民群众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平等关系。为人民服务既是领导者的责任也是义务, 既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

总之, 重构社会主义的服务型领导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需要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为指导, 也需要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既需要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 (公务员) 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也需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支持和规范;既需要通过教化不断提高领导的道德品格, 也需要社会主义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引领。“领导就是服务”势所必然, 而成功实现社会主义服务型领导的构建任重道远。

摘要:培养和提升服务型领导的服务能力, 是重构社会主义服务型领导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服务型领导要树立公共服务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在领导过程中力行“责任、透明、合法、高效”;既要提升道德素养和道德责任意识, 还要更新服务方式, 提升领导服务质量。

关键词:服务型领导,道德素养,服务方式,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洪生.培育和塑造公务员公共服务理念[J].重庆行政, 2007, (6) :49-51.

[2]陈一收.以服务为业:领导修养的伦理路径[J].桂海论丛, 2007, (4) :19-21.

领导者能力提升的要点 篇8

【摘要】军校学员领导管理素质的培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之一,为普遍提高军校学员的领导管理素质,总部机关要求军队院校普遍开设《领导科学》课程,学员领导管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多方面、全方位入手,下面就如何提升学员领导管理素质问题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军校学员 领导管理 能力素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7-02

一、提升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素质

1.领导科学与行为艺术类课程

该类课程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系统地研究人的行为形成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人的行为规律,使学员深刻了解人的本性、人的社会性、人的心理需求、行为动机,从多个不同角度对人的特定行为进行解释,从而能够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能力。

2.管理学基础类课程

该类课程以组织中的管理工作为研究重点,系统地研究组织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使学员了解组织行为、管理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员的计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激励能力、检查控制能力。如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

3.具体业务领域的管理类课程

该类课程以特定领域的具体业务管理为研究重点,主要研究具体业务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和技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如军事人力资源管理、装备信息管理、装备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军事物流管理、装备信息管理等。

二、创建学员旅-学员营-学员连三级编组模式

1.建立全覆盖的领导管理岗位体系

美国西点军校实行学员管理体制,高年级学员管理低年级学员。一些院校虽然设立了学员旅、模拟连的领导管理岗位,但仅仅设立了模拟连连长、副连长、排长、班长等军事系列岗位,没有设立指导员、书记员等政工系列岗位。建议在设置岗位时,两类系列兼顾,全面覆盖学员旅、模拟连的所有领导管理岗位。

2.进行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责权利

管理学理论认为,岗位是责、权、利的有效统一。在进行岗位描述和设置时,首先要进行岗位分析,明确岗位任职资格条件,在此基础上,一是要规定岗位的职责义务;二是要明确岗位的权力;三要根据岗位确定合理的岗位津贴及相关待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有效激发学员领导管理潜能的目的。

3.建立等级管理制度,区分不同等级

等级划分是现代管理的普适原则。外军院校通常都建立了高年级学员管理低年级学员的管理机制,依据学员的管理资历和管理能力给学员定级以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角色意识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建立等级管理制度时,既可以参照美军西点军校的做法,按照学员的年级由高年级到低年级依次编为1-4等学员领导,也可以按照学员的实际领导管理水平分为1-4等学员领导。无论是哪种做法,都要对四个等级的学员领导以不同的肩章或臂章加以区分,执行不同的义务和责任,区分等级。

三、提升学员领导力

1.在日常文体活动中体会领导者责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每个学员在参与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领导管理素质组织,成立各种健康的文艺团体,鼓励这些团体多举办相关的文艺活动。在注重培养学员个性特长的同时,全面提高学员组织、指挥、领导的能力。

2.在大型活动中提升领导管理水平。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大型活动的管理,运动会管理,引导每一个学员用所学的管理知识提出自己的处理方法。

3.在参观见学中感悟领导管理经验。利用节假日,多组织学员参观管理经验丰富的部队,参观见学前每个学员都要拿出自己的相应方案,在参观见学中对比自己的方案,取优汰劣使其更加完善。

四、加强学员领导管理工作绩效考核

1.构建科学的领导管理工作绩效指标体系

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说明,运用系统思想,进行层级分析,准确选择领导管理工作绩效指标,并合理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学员领导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我军对领导干部的领导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一般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对于学员领导管理工作考核来讲,可以突出领导者能力素质、领导发展潜力以及履行职责的情况等要素的考核。

2.建立统一规范的绩效考核程序

要本着“公开、公正、客观、透明”的原则,设计绩效考核程序。在实施绩效考核时,要合理确定参评人员,拓宽考评渠道,提高学员民主测评参与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程序,确保整个过程都公开、透明,以增强对考核结果的认同感。

3.及时反馈,不断提高

学员旅干部的工作重点在学员的管理指导上。要及时发现学员骨干的优、缺点,对领导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耐心讲解,使每一个骨干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晓庆.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的管理素质与提高.重庆通信学院学[J].2004,(09).

上一篇:中印贸易论文下一篇:金工实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