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学教案

2022-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生物遗传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微生物遗传学教案

关于高中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分析

摘 要:作为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生物学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奇妙。在生物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中,高中阶段的生物遗传学知识最为复杂,其难度较大,且属于高考生物的必考题型之一。本文以高中生物遗传学题目的解题技巧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物遗传学题目,以期高中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及其解题技巧。

关键词:高中 生物 遗传学 解题技巧

与初中阶段的生物基础知识相比,高中生物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明显有所提高。在高中生物基础知识体系中,生物遗传学与生物进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一部分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在生物遗传学的相关题目当中,由于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所以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求高中生具有完善的基础知识体系,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地应用各种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1 遗传图谱题目类型的解题技巧

作为高中生物遗传学中最为典型的题目类型之一,遗传图谱题目的解题过程较为繁琐,需要结合已知条件,根据遗传学的相关知识,明确图谱中与求解相关的基因组成,从而进行解题。为简化解题的步骤,提高解题的准确度,学生还需要掌握多种解题技巧。

例1:观察遗传图谱1,试分析遗传图谱1中某遗传病的遗传规律。

解析:首先,由图1可以看出,其中10和11均患有该遗传病,在其子代中却出现儿子无病的情况,因此,可以判定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其次,在3与4的遗传过程中,仅有儿子存在该遗传病,因此,可以判定该遗传病不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而应当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所以,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并未分析遗传图谱中所有家庭成员的基因情况,仅仅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成员来进行分析,进而简化了解题步骤,提高了解题效率。

2 关于遗传学知识的实践应用题的图解法

生物遗传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生物遗传学题目经常与生活中的实践应用相关联。对于此类题目,学生需要掌握灵活的解题技巧,其中就包括图解法。

例2:某兔子饲养场进行了一次种兔筛选实验,已知实验对象为毛色分别为黑色、白色的兔子。其中,黑色与白色为兔子毛色的相对性状,实验选取A、B、C、D四只兔子,其中A和B分为雌兔,C和D为公兔,A、B、C的毛色均为黑色,只有D的毛色為白色。A、D交配后的子代毛色均为黑色,在B、C交配后的子代中存在两种毛色。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求兔子毛色的形状关系,并用X、x进行表示;

(2)分别使用X、x表示A、B、C兔子的毛色基因型;

(3)请选用合适的方法判定C兔是否为纯种兔。

解析: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绘制遗传图谱的方式进行解题。由于在子代中没有提及公、母问题,因此,该形状的控制基因基本可以确定为常染色体性状基因,绘制的遗传图谱如下(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A、D两只毛色为黑色的兔子交配后所得子代均为黑色,所以,我们可以判定黑色为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色为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A兔为纯种兔,D为纯隐性兔,(1)(2)两问题均可回答。

对于题目(3)中C兔是否为纯种兔,需要设计新的实验才能解答。为此,可以按照以下图谱进行设计(见图3)。

如果B兔与C兔交配的子代满足假设一的情况,则意味着C兔的基因为XX型,属于纯种兔;如果满足假设二的情况,则C兔的基因为Xx形,属于杂种兔。

3 结语

高中生物遗传学题目的类型众多,在选择解题方法时,我们需要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为熟练解题技巧,我们不仅需要不断完善遗传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体系,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不同的解题技巧,尤其是遗传图谱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其能够使解题的过程更加直观,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胡静宜.高中生物解题技巧的总结与分享[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2):36.

[2] 贾莉.解析高中生物的遗传学习题[J].山西青年,2013(8):78.

[3] 唐春明.浅谈遗传学习题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2(32):76.

作者:史棋月

第2篇:高中生物遗传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常在高考考点中出现,但相较于其他内容,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有一定难度,而在很大程度上学生遗传学水平直接关系到生物考试成绩。因此,实施生物教学时,高中生物教师应不断对遗传学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探寻,在引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学习总结遗传学有效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遗传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遗传学;有效教学方法;高中生物

[

遗传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涉及知识面较广,看似简单,但学习起来有很大难度。面对遗传学的相关问题,学生经常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解决,久而久之,不但对学生的生物成绩产生影响,而且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遗传学的兴趣。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不断提升对此部分内容教学的重视程度,引入多种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习得遗传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解题技巧,从而提升遗传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在高中遗传学教学中,亲子代传递的相关问题是主要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

遗传学理论知识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高,因此,对于遗传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首先应从学生兴趣的激发入手,使学生对遗传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DNA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儿童被拐后通过DNA验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例子引入,使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满怀期待地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又如,对于基因形状控制的教学,教师可将罂粟花图片引入,对其果实的危害性进行介绍,并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罂粟花成为单纯的观赏性植物”。这样,学生可感受到遗传学知识的实用性,进而对遗传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次,加强对遗传学基础概念的教学,如配子、受精从这个关系图来看,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要经过液态这个过程,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

设计意图: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演示,激发兴趣

装搭好仪器,放3到4颗米粒大小的碘粒加热,大量紫红色气体出现后停止加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请两位实验观察员上讲台观察。

问题1:加热后不久,你观察到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出现?有没有液体出现?

问题2:停止加热后,紫色气体哪里去了?紫黑色的小晶粒是什么?

点评: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回答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华或凝华现象。在这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很多表述不准确的地方,通过不同学生的表达,集思广益,突破难点。

4.实验探究,发散思维

从熔化、汽化均需要吸热出来请学生思考:升华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能否用实验证明或是找到有力的证据?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碘升华需要吸热(或是其他一些升华实例需要吸热等)。实验探究提供干冰等材料,学生得出升华吸熱的结论,并从凝华是其逆过程得出凝华放热的结论。

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可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干冰置于室温中能迅速消失”等常识设计实验。可能有小组设计出实验方案,但够不严密。对此,可小组展示,相互提问或是补充,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这样,学生积极参与,于讨论中掌握并理解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总结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

学完六种物态变化以后,学生脑中会比较混乱,如是吸热还是放热,谁到谁属于什么变化,对此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有什么好的记忆和理解方法,最后教师给出自己的一种方法,供学生参考比较。如用上下楼梯的方法(如右图)理解物态变化,把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七年级学生理解掌握,这也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

6.小组讨论云、雾、雪等的形成

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科,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此环节可让学生参考课本第158页,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它们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最后点评并用框架图总结。

7.课堂总结,落实提高

学生在本节课结束以后,自己尝试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主线,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8.布置作业

纸质作业:布置与六种物态变化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探究作业:家庭小实验进一步模拟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未知世界的冲动。

5板书设计

4.7升华和凝华

1.固态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气态

2.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

3.云、雾、雪、霜、雨、露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反思

由于升华和凝华的一般过程都较为缓慢而且难于被直接观察到,往往需要学生的间接分析推断这一过程,因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逐步引导、层层推进,最终揭示其中的本质。本节内容比较抽象,而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教学时间短,及笔者对课堂的把控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学生参与度不高,包括在演示实验上由于碘放置过少导致现象不是很明显等,以此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将会更加注意课堂把控,做到有的放矢,把课堂节奏给控制好。

[参考文献]

丁春海.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8).

(责任编辑黄春香)

作者:姚利

第3篇:谈高中生物遗传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摘要]遺传学既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遗传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应的高中生物中的遗传学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因此生物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讨和研究遗传学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遗传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遗传学;有效教学方法;高中生物

[

遗传学内容抽象、包含信息量大、知识理论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经常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中生物遗传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注重基本概念教学

遗传学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多,且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应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明白概念的本质内涵。

例如,在学习性染色体时,教师可提出问题:(1)人的性别分为几种?(2)为什么会有男女之分?

这两个问题存在于学生的周围,并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热情大增。经过学生间相互分析、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答案: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由此引出性染色体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又如,在学习“相对性状”的概念时,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表现型来进行概念教学,如让学生在同学间找出单眼皮与双眼皮的个例并进行比较,在教师中找出直发与卷发的个例并进行比较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对性状”的含义。然后,教师再通过举例将概念进行分类、归纳,并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及时进行纠错,促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二、注重生物课本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直观的手段。通过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分析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高中生物遗传学中涉及很多的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本实验,帮助学生把握实验的本质内涵,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遗传学知识,让学生在遇到课本实验以外的实验问题时,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有效解决问题。

例如,课本中的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其实验要求是:将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分别进行正交、反交。杂交后的子一代再进行自交。实验结果表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教师解释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基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实验题目“有黑鼠、褐鼠两个种群,如何判定两个鼠群的显隐性”来对实验进行延伸。这道题是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重点考查学生对课本实验的理解程度及知识应用能力。

可见,学生在学习、练习、考试过程中遇到的实验题,大都是由课本实验延伸、演变而来的,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高度重视课本实验教学。

三、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遗传学教学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与遗传学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有效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训练。

例如,在学习遗传病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联系当地医院,带领学生到医院亲自观察、了解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白化病等。通过观察、研究及医生介绍,学生自己总结出这些遗传病的防治方法,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饮食调理”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充分了解了遗传病的危害,并提高了对遗传学知识的认识,实现学以致用。

四、注重解题规律的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中涉及的计算题很多,许多学生在遇到这些题目时,只是一味地做题,而不去思考,更不用说总结解题规律了,常常出现“学而不思则罔”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列举典型例题,重点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和总结解题规律,使学生学会应用解题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例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类型时,教师在分析典型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遗传规律:(1)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2)判断治病基因的位置:隐性遗传看病男,母女(病男的母亲和女儿)都病,为伴性;隐性遗传看病女,父子(病女的父亲和儿子)都病,为伴性。

在总结这些规律时,教师要明确指出,并不是所有的遗传病的遗传类型题都可以采用该口诀来解答,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与判断,从而准确解题。

总之,高中生物遗传学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需不断探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基本概念教学,强调课本实验教学,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解题规律,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知识,从而提高遗传学教学的有效性。

(特约编辑安平)

作者:李华玲

第4篇: 生物的遗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通过对自己及家庭成员的一些性状调查,让学生对遗传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并能够归纳说明性状的概念。

2、初步了解基因、dna和染色体(染色质)之间关系

3、理解在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携带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4、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基本概念。

5、了解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方式。

6、了解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以及有关法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性状的观察以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性状调查,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的能力。

2、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通过判定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4能力。

1

2

3 [

、在观察、探究活动的记录和分组讨论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目标: 、通过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念。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 、通过人类预防遗传病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染色体和基因的概念。 难点: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教学过程]:

[引言]

各位同学新年好啊!同学们你们在春节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小孩长得真像他的爸爸或者妈妈”,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长得像我们的父母呢?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性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是否也是遗传现象?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律?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性状。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

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性状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性状与父母相同,或者与父母之一相同,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用生物学的术语叙述遗传这一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若性状与父母不同,叫做什么?子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于父母的性状?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是怎样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的?或者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

提出问题,讨论: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在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时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每个受精卵又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即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所以,我们可以说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提出问题: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什么性状?

我们必须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细胞所含有的物质。

2.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1)染色体: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 (雌)染色体图:不同生物染色体形态不同。

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不同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提问: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各种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体细胞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2倍,或者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进一步研究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体细胞中总有每两条形态大小相同,可以配成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配成23对,玉米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0对。

提出问题,讨论: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这样,孩子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与父母的相同了。就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来说,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染色体的变化?

这是由于染色体数目规律的变化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又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由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的孩子的细胞中就具有了父母双亲的染色体或者说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了。父母的遗传物质

就是这样传给了子女。

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叫做核酸。同学们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听到看到的dna就是核酸的一种。

提出问题: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性状?

(2)基因:

“基因”这一名词,同学们也不陌生。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与生物性状有什么关系?科学研究发现,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我们常说的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分成若干小单位的遗传物质,这些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小单位叫做基因。如:豌豆的花有红色、白色,茎有高、矮,人的上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小片段,所以基因也与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只有其中的一个。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下面我们以人的卷舌和不卷舌为例,研究问题。

生物的一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如人能否卷舌,耳垂等。

提出问题,讨论:以a或a表示控制卷舌特征的基因,这两个基因在人体内会有几种结合方式,分别决定什么特征?同学们可以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a与a结合,可能会有三种方式:aa、aa和aa。

提出问题,讨论:若aa决定的性状是卷舌,aa会决定什么性状?那么aa又会决定什么性状呢?

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不是aa决定卷舌呢?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细胞中的成对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即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卷舌由显性基因决定,以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细胞中的基因是aa;

不卷舌由隐性基因决定,以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细胞中的基因是aa。

那么,基因为aa,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会表现出什么性状呢?

在基因为aa时,隐性基因不能表现,只表现显性基因a决定的性状,所以aa也是卷舌。

提出问题,讨论:上一节课,我们在分析人体几种性状的遗传方式时,归纳出有这样几种情况,以上述能否卷舌的特征为例:

示投影片:

(1)爸爸、妈妈卷舌,孩子卷舌;

(2)爸爸、妈妈不卷舌,孩子不卷舌;

(3)爸爸、妈妈双眼皮,孩子单眼皮;

(4)爸爸卷舌、妈妈不卷舌,孩子卷舌;

(5)爸爸卷舌、妈妈不卷舌,孩子不卷舌;

(6)爸爸不卷舌、妈妈卷舌,孩子卷舌;

(7)爸爸不卷舌、妈妈卷舌,孩子不卷舌。

请同学们利用显隐性基因的知识对以上各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

同学们对(1)、(2)两种情况比较容易理解,孩子继承了父母的特征,这就是遗传。(4)、

(5)、(6)、(7)几种情况中,孩子继承双亲之一的性状,同学们也能接受。那么,为什么出现了第三种情况,是不是在调查中搞错了?

提问:父母都是卷舌,体细胞中成对基因会有几种情况?

(1)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不卷舌的后代?

(2)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或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不卷舌的后代?

(3)假如,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不卷舌的后代?这种后代是怎样产生的?

示投影片: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父母都是不卷舌,生出一个卷舌的孩子?要说明可能或不可能的理由。

留一个小作业,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学到的知识对投影片所示的 (1)、(2)、(4)、(5)等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4.人类的性别决定

人类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生男生女真的是能人为控制的吗?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人类的性别是由性状控制的,也就是说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讲,我们共有23对染色体,对比一下,我们发现1-22号染色体在性状和大小上几乎一样,而地23号染色体有明显的区别,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控制男孩和女孩的性别是由第23号染色体决定的,因此我们把第23号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而1-22号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染色体的重新排列情况.

由此我们发现社会上认为的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的,说法是错误的.

5.人类的主要遗传病

禁止近亲结婚是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为什么将遗传病与婚姻法的规定联系起来?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遗传病。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面的图。这是一个先天性愚型病患者。这种病人的患病特征主要是天生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坐、立、走都很晚,只会说“爸”、“妈”单音节词,有的缺少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种疾病是天生的,但得这种病的孩子的父母可能是正常的。那么,患者患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经过研究发现,患者的父母产生的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使患者一生下来就有这种疾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病。

(1)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为遗传病。

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目前,已经了解的人类遗传病有4000余种,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其中一些遗传病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死亡。

以前,遗传病一般是无法治疗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力图使发生变化的遗传物质恢复正常的活动来治疗某些遗传病。但目前大多数遗传病仍然不能治疗。

提出问题:遗传病不会传染,也不能治疗,对于它是否可以不管,随它发生?

我们不能治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遗传病的发生。这些疾病的患者给家庭带来了精神、经济负担,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如何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2)禁止近亲结婚:

根据统计发现,近亲结婚,如表兄妹、表姐弟结婚,婚后所生子女遗传病发生的几率高于非近亲结婚。如白化病,近亲结婚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非近亲结婚子女患病可能性的13.5倍;全色盲,近亲结婚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非近亲结婚子女患病可能性的17.9倍。我们国家某地有一个山村,由于近亲结婚的人多,出现了许多傻子,被称为“傻子村”。

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近亲结婚,后代遗传病发生的机会增加?我们知道,携带致病基因的人并不一定表现出遗传病,如由隐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病,但这种基因有可能递给下一代。血缘关系远,具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小。而近亲结婚,婚配的双方遗传基因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大。

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也为了减少遗传病给家庭、个人带来的痛苦,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表兄妹、表姐弟结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小结] :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生物的性状、基因、染色体,这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我们也初步了解了国家为什么规定近亲禁止结婚的原因和意义。

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很复杂的,也是很有趣味的,在这里我们只是学习了最基本的知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高中还会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第21章 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

1. 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

2. 生物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性状:遗传学家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都称为性状

基因:决定生物性状的有效dna片段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人类的性别决定

5.人类的主要遗传病

6.遗传病的预防

[教学后记]: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要注意从学生自身或身边的问题、现象开始,从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自助获得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生物的遗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

学中要注意把握难度,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易加深。

第5篇: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

一、课程名称:

生物多样性

遗传学

二、教学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

三、学分与学时:

5学分,总学时90,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36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过程中遗传与变异的科学,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讲解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本规律,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遗传物质的改变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生物的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遗传学发展的新成就;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有关遗传学的一般问题。并在科学态度、独立工作能力方面得到初步的训练。

六、教学重点:

以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体作图,病毒的遗传分析,细菌的遗传分析,数量性状,遗传物质的改变等的遗传分析基本内容为重点,基因精细结构、遗传分析,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与进化做简要介绍。

七、主要先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遗传、变异及遗传学的概念。

2. 熟悉遗传和环境条件的关系。

3. 了解遗传学各分支学科的概念,并能正确认识遗传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遗传、变异及遗传学的概念

2. 遗传学的发展:简介遗传学的发展历史,了解遗传学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3. 了解遗传学对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

【目的要求】

1. 掌握显性和隐性的概念的概念。 2. 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及表型与基因型的概念。

3. 熟悉性状的分离及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的科学解释,分离律的实质以及分离律的验证(测交验证)。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孟德尔简介,豌豆杂交试验。

2. 显性和隐性的概念的定义、分离现象。

3. 孟德尔的假设和验证,配子形成时发生分离的证明。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目的要求】

1. 掌握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孟德尔对性状自由组合的科学解释以及;

2. 掌握自由组合律的验证(测交法,F3测验法,自交法);

3. 熟悉两对以上基因自由组合的遗传分析。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 自由组合的解释。

3. 多基因杂种

第三节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概率的定义及概率的两个基本法则。 2. 掌握用概率的方法来分析遗传比率及卡平方测定方法。

3. 了解二项式展开式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概率:定义及相乘法则和相加法则。

2. 二项展开式。

3. 适合度测验。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目的要求】

1. 掌握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特点及其遗传学意义。

2. 掌握植物高等植物及真菌的生活史;熟悉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 3. 熟悉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平行关系

4. 了解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及超微结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简单复习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突出其遗传学意义。

2. 动、植物的生活史、真菌类的生活史。

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自学内容

1. 细胞: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及超微结构。

2. 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四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目的要求】

1. 掌握基因与性状的复杂对应关系以及遗传性状的表现与环境的关系,认识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2. 掌握复等位基因及复等位现象的概念,理解人类ABO血型的遗传,

3. 掌握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互补作用、累加作用、重叠作用、上位作用、抑制作用),基因互作各种类型的分离比。

4. 了解致死基因及致死效应的概念

5. 了解母子间的血型不相容;自交不亲的遗传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基因的多效性,表现度和外显率,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2. 致死基因的定义。

3. 复等位现象:复等位基因,孟买型与H抗原,Rh血型与母子间的不相容,自交不亲和。

4.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互补基因,修饰基因,上位效应。

第五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目的要求】

1. 掌握性别决定的类型及性别决定机理。 2. 掌握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隐性基因的伴性遗传;显性基因的伴性遗传)规律。

3. 熟悉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概念

4. 了解环境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及性别分化与内、外因素的关系。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性别决定: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的方式(XY型、ZW型)。

2. 伴性遗传: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假设、验证)。人类的X-连锁遗传,人类的Y连锁遗传,鸡的伴性遗传。

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果蝇X染色体不分开现象。

4. 其它类型的性决定:简单介绍蜂的性决定。

5. 人类的性别畸形(略,在染色体畸变中讲述)

第六章 染色体和连锁群

【目的要求】

1. 掌握连锁与交换的概念,掌握交换值的测定以及基因定位的方法(两点测验法、三点测验法)。

2. 掌握真菌的遗传学分析、四分子分析、着丝粒作图和链孢酶的遗传分析方法。

3. 熟悉并发率与干涉的概念。

4. 了解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制以及与自由组合规律的区别。

5. 了解家系分析与基因定位、体细胞杂交与细胞学图的制作。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连锁与交换:亲组合与重组合,连锁与交换,重组值,连锁群,三点实验与基因的直线排列,并发率与干涉。

2. 真菌类的遗传学分析:四分子分析。

3. 人类连锁分析和细胞学图:家系分析与基因定位,体细胞遗传学与细胞学图的制作

自学内容

1.染色体遗传机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第七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与连锁

【目的要求】

1. 掌握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特点及其在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2. 掌握F因子、质粒、转化的概念,理解中断杂交实验与细菌的连锁图。

3. 掌握F质粒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细菌基因的交换与重组作图。

4. 掌握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概念。

5. 熟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与连锁图的关系。

6. 了解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

7. 了解性导及三种不同的致育因子的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细菌和病毒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地位: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特点

2. 细菌的遗传分析:细菌的杂交,F因子,高频重组,中断杂交技术,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细菌的交换过程,重组作图,性导。

3.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烈性噬菌体,噬菌体的基因重组,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转导,普遍性转导,特异性转导。

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目的要求】

1. 掌握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理解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以及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2. 掌握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方差、标准误的计算方法。

3. 掌握近交和近交系数的概念和近交系数的估算方法。

4. 理解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

5. 了解杂种优势的理论(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遗传平衡假说)及杂种优势的应用。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析: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影响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也在染色体上,数量形状和质量性状的关系。数量性状和选择。

2. 分析数量性状的基本的统计方法:平均数,方差,标准误。 3. 遗传变异和遗传率:遗传率,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

4.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近交和近交系数,近交系数的计算,近交的影响。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遗传学理论。

第九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

(一)染色体畸变

【目的要求】

1. 掌握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和来源。 2. 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细胞学效应和遗传学效应,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发生机理。

3. 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整倍性;非整倍性)以及单倍体、多倍体,单体、缺体等的概念。

4. 熟悉单倍体、多倍体可育性低的原因。

5. 了解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的起源,以及染色体数目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来源及遗传学效应。平衡致死系的定义,简单了解染色体结构改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2. 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单倍体、多倍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来源(普通小麦、陆地棉、烟草的起源)及配子产生情况,多倍体的诱发。

第十章 遗传的物质改变

(二)基因突变

【目的要求】

1. 掌握基因突变、突变率的定义以及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随机性、稀有性、可逆性、多方向性、重演性、独立性、有利和有害性)。

2. 掌握基因突变的检出方法:果蝇突变的检出,人类基因突变的检出,链孢酶突变的检出方法。

3. 了解基因突变的表型特征。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基因突变的概说:突变体的表型特性,突变发生的时期,突变率,突变的可逆性,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自发突变的原因。

2. 突变的检出:果蝇突变的检出,人类基因突变的检出,链孢酶突变的检出方法。

3. 诱发突变:辐射和诱变,紫外线照射,化学诱变,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十一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目的要求】

1. 掌握近代基因的概念及基因的精细结构(位置效应、顺反子互补试验)。

2. 熟悉基因和DNA ,生化突变型和一基因一酶说。 3. 了解基因概念的发展历史。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基因的本质:基因和DNA,DNA的测序及方法,真核基因的结构,重叠基因,生化突变型和一基因一酶说。

2. 基因的精细结构:位置效应,顺反子,互补实验,近代基因的概念。

自学内容

1.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生物化学课程讲授)。

2. DNA的分子结构与复制(生物化学课程讲授。)

3. DNA与蛋白质合成(生物化学课程讲授)。

4. 遗传工程(基因工程课讲授)。

第十二章 突变和重组机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转换与颠换的概念,基因突变的类型,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 2. 掌握基因转变的概念,重组的可能机理(杂种DNA模型),了解染色体断裂愈合模型、模写选择模型。

3. 掌握转座子的概念,了解转座遗传因子的转座机理。

4. 掌握紫外线诱变的机理以及DNA损伤修复的3种方式,了解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和它的修复。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突变的分子基础:碱基类似物的诱发突变(转换与颠换),改变DNA化学结构的诱变剂,结合到DNA分子上的化合物,基因突变与氨基酸顺序,编码顺序改变与血红蛋白病。

2. 重组的分子基础:基因重组的可能机理(断裂愈合模型,模写选择模型),基因转变,遗传重组的分子基础。

3. 转座遗传因子:玉米的控制系统,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转座机理,各类生物中的转座因子。

4. DNA损伤的修复:紫外线照射对DNA 的损伤,光复活,暗复活,重组修复。

第十三章 细胞质遗传

【目的要求】

1. 掌握短暂的母性影响与持久的母性影响及区别。

2. 掌握高等植物叶绿体的遗传及分子基础,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在生产上的应用的基本原理(三系的选育;三系的配套;杂交种子的产生)。

3. 熟悉真菌类线粒体的遗传及分子基础,了解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4. 了解持续饰变的概念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母性影响:短暂得母性影响,持久的母性影响。 2. 细胞质遗传:高等植物叶绿体的遗传,真菌类线粒体的遗传,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禾谷类作物的雄性不育。

3. 持续饰变:定义

4. 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核质的相互关系。

第十四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

【目的要求】

1. 掌握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协同作用,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2. 掌握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了解两栖类的核移植实验。

3. 掌握原核类基因表达的调控(乳糖操纵子学说),了解真核类基因表达的调控。

4. 了解基因重排控制基因表达,哺乳动物性分化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所起的某些作用。

5. 了解噬菌体的自发装配,细菌的孢子形成,伞藻的再生和嫁接实验。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细胞质的不均一性和细胞的分化,细胞质对染色体行为的影响,细胞质对性染色体的影响(X染色质失活假说)。

2. 细胞分化的可逆性:植物的组织培养,动物的核移植实验。 3. 基因表达的调控:人的血红蛋白在发育过程中的组成变化,原核类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类基因表达的调控。

4. 几个发育现象的遗传学分析:简单介绍基因重排控制基因表达。

5. 噬菌体和原生生物的分化:图解噬菌体的自发装配,伞藻的再生和嫁接试验

6.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协同作用。

第十五章 遗传和进化

【目的要求】

1. 掌握群体的概念、遗传平衡定律的原理,能正确估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 掌握在选择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变化,了解突变、选择、迁移和漂变对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影响。

3. 熟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了解突变与进化的关系,新基因的起源。

4. 了解蛋白质进化,核酸进化,遗传体系的进化,学会用进化的观点分析生物学问题。

5. 了解物种的概念、形成以及产生新种的方式。

6. 了解育种实践中的人工选择,育种实践中的远缘杂交。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进化概说:蛋白质进化,核酸进化,遗传体系的进化 2. 进化理论: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料,新基因的起源。群体中的遗传平衡(突变、选择对群体平衡的影响),工业黑化。

3. 新种形成:种的概念,隔离方式新种形成的方式,

自学内容

1. 育种实践中的人工选择

2. 育种实践中的远缘杂交

第6篇:《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 课堂时间,更好地 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程分析:

本课是在生物中找出不同的地方,认识生物不仅有遗传还有变异现象。教材是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变异现象,沿袭上一课的思维形式。首先从我们自己身上突破,让学生从家人、从同学中找差异,感知变异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像遗传现象一样是生物的一个特性。接着对动物的观察,进一步拓宽深度。

最后,从植物身上加深对变异现象的理解,并引向更深层次,为下一课研究做好铺垫。针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遗传现象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变异现象也不难理解,方法和思维都是相同的。

当然方法还是观察-分析-判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在比较辨别中,完成特定的活动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将学习所需要的信息筛选出来,从而认识变异的一般特征。通过对植物的资料查找,更深刻地理解变异的两种特性:可遗传性变异,不可遗传性变异。这样较好的达到课标提出的以下目标:通过观察现象,搜集整理信息,知道生物比仅有遗传的特性还有变异的特性。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并能对同一现象作不同探索。从科普资料中吸收各种信息。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同时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形成积极的科学热情。从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看,对生物世界中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并能对一些变异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为重点。关于遗传与变异在生物中的应用的了解为难点。关于应用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也许由于上一节课的教学,学生还沉浸在生物的遗传中,甚至还在各种动植物中寻找生物的遗传信息,忽然这节课就提出一个相对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些不适应,怎样让学生自然的认识到这个差异,需要我们注意。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和辨认活动,认识遗传的一般特点;

●通过有针对性的探讨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变异特性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

●通过观察和推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领会生物变异现象研究的方法,并能进行持续研究;

●运用所学的方法能对一些变异现象作出解释和推测;

●能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理由拒的研究和表述习惯;

●养成浓厚的生物科学研究兴趣,并能关注科技前沿的信息。

●有生物学科学研究勇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导入

【说明】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要观察的金鱼,不过是精选一个家族中差异比较大的和其它家族中经过人工繁殖的,把这些有相似的放在一起。

1.谈话:请你们观察这鱼缸里的金鱼,看看哪些是一家子。

2.学生分组观察寻找并回答。

3.提问:你为什么这么分?

4.学生讨论回答。

5.老师告诉他们真正答案。

【评析】让学生处在矛盾中,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正所谓: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教学中,有意设置这样的障碍,使课堂带来活力,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

二、引导寻觅

1.提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回答。

3.提问:你们觉得可以怎样来回答这些问题呢?

4.大胆的猜测,回答。

5.谈话:如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答案,单从一个角度研究是不够的,像上节课一样,我们也来从人类、动物、植物中寻找答案,如果都有你们所猜测的这一特点,我们才可以认可这个结论。

【评析】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研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儿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进行思考和研究,真实而自然再现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对学生影响深远。

三、筛选解疑

1.谈话:把你们上次看的照片重新拿出来,再从他们身上寻找不同点,我们看看这些不同点有哪些。

2.学生观察、比较、筛选。

3.学生汇报。

4.师生总结。

5.提问:动物和人我们都观察和分析过了,下一个是观察分析什么啦?(生:植物)

6.谈话:对,是植物。你们打算怎么观察研究呢?先讨论一下。

7.学生讨论,引导拿出操作方法。

8.学生室外观察,并做好记录,采集样本。

9.师生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评析】这一环节真实而自然的引导和经历,使学生感受深刻,同时体验到研究的快乐。最大限度的放手给学生,学生拥有自主研究的主权和时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学生的合作也异常活跃,积极性很高。

四、学生轻松经历变异的奇异

1.谈话:生活中生物产生的变异现象很多,并且还有一些科学家在这方面作了研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请大家留心,看哪些变异现象可以往下一带遗传,那些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2.学生观看有关变异现象的资料。

【说明】这里的内容是经过精选的视屏信息或者电脑制作的动画或幻灯片,内容是有关变异现象的,应该有的可遗传性变异和不可遗传性变异的现象。

3.学生讨论自己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师生总结这两种变异现象。

【评析】我们研究往往也会疲倦,虽然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单一的活动形式,会引起人的倦怠。在这部分就是让学生轻松一下,并透过今天的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可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印象深刻。

五、课后调查活动

谈话:经过两堂课的研究,我们对遗传和变异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我们会发现遗传和变异的特征可以互相转换,并不固定。请你们回去将课本45页书上的调查表带回家和你的家人比比填写好,或许你们你还会发现很多的秘密。

教学片断赏析

“引导学生寻觅”的教学片断

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你确定它们是一个家庭的吗?

师:为什么这么问?

生:你看这个金鱼头上有个小突起,而这一个却是平平的。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颜色差别很大。

生:尾巴也不太一样。

生:嘴巴也有不同。

师: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也很多,这两条鱼头部形同。

生:这两条尾巴相同。

师:刚才不是说尾巴不同吗?

生:那时那两条,这是这两条。

师:你们观察很仔细,值得表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更值得表扬,不过老实告诉你们它们是一个妈妈生的。

生:哟――

【片断评析】当学生的发现和理想的答案有反差时正是产生疑问的地方。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见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性,老师抓住学生这一点,并深入的引导他们去比较遗传和变异的内容特征,含而不露,自然而生动,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真对动物发生的部位特征,有其相交和重叠的地方。层层深入,学生也被带入一个深思的境地。

第7篇: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三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专题8 遗传的基本规律 时间:2018.3 【考纲要求】

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II 2.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II 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II 4. 伴性遗传 II 【课前回顾区】 1.请选择构建知识网络

基因 核基因 质基因 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性基因 染色体 常染色体遗传 伴性遗传 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假说-演绎法的五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3.据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解析

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2.动物、植物的显性性状基因型应如何鉴定?

隐5.9:3:3:1的比例变型有哪些? 6.人类遗传病一定是基因异常引起的吗? 【课内探究区】

探究一:用假说-演绎法来判断基因位置

【典型例题1】某同学发现了一只刚毛雄果蝇,若已知刚毛对截毛是显性,刚毛基因用B表示,

1.他推测了该基因在果蝇细胞中的位置,试写出其可能的基因型。

2.后来他又发现了雌雄果蝇中均既有刚毛,又有截毛,可以排除哪种情况? 3.假设是细胞质遗传,该如何证明? 4.该种办法还可证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子代雌雄均既有刚毛又有截毛,则该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否则就是位于 染色体上; 5.如果刚毛雄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正交与反交,后代雌雄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 6.那么这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也可能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在他又有了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实 验方案。 简要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遗传图解: 预期:若 , 则 。 若 , 则 。

【归纳提升】如何确定基因位置:

【对位练习一】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探究二:用巧妙的比例关系来推断遗传规律

【典型例题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归纳提升】如何据比例推知遗传规律:

【典型例题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归纳提升】

探究三:遗传系谱图的识别与遗传概率的计算 【典型例题4】.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2)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3)Ⅲ11和Ⅲ12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羊水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遗传病。可供选择的措施有: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性别检测 C.基因检测 D.无须进行上述检测

请根据系谱图分析:

①Ⅲ11采取什么措施? 。原因是 。 ②Ⅲ12采取什么措施? 。原因是 。 【归纳提升】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 【课后巩固区】

1.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 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2.(2018年北京卷)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 和和褐色眼 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 和 是 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 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的一部分 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 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3.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园桃 矮化蠕桃 矮化园桃 甲

乔化蟠桃矮化园桃 41 0 0 42 乙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 30 13 0 14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

4.(10全国1)33.(12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 ,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 (14分)某植物茎秆有短节与长节,叶形有皱缩叶与正常叶,叶脉色有绿色和褐色,茎秆有甜与不甜。下面是科研人员用该植物进行的两个实验(其中控制节长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叶形的基因用B和b表示)。

【实验一】纯合的短节皱缩叶植物与纯合的长节正常叶植物杂交,F1全为长节正常叶植株,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叶=9:3:3:1 【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F2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3:1(无突变、致死现象发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方面解释上述实验中F1的性状表现有利于________。

(2)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一中F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用︱表示染色体,用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与实验一的F2结果相比,请尝试提出一个解释实验二的F2结果的假说________。

(4)根据你的假说,实验二中F1产生配子的种类有________种。

(5)为验证你的假说是否成立,可采用______法,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假说成立。 专题8 遗传的基本规律 【典型例题1】答案

刚毛雄果蝇可能为BB Bb XBY XYB XBYB、XBYb、XbYB,或可能位于细胞质中。 XYB 让该刚毛雄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正交与反交,如果子代均与母本一致可证明。

【对位练习一】【答案】D 【典型例题2】1)自由组合定律 (2)略 (3)9紫:3红:4白 【典型例题3】(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对。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课后巩固区】 1.A 2. (1)隐 aaBb aaBB (2)白 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3)父本 次级精母 携带a、b基因的精子

(4)显微镜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雌蝇 3.(1)乙 乔化 (2)DdHh、ddhh (3)4 1:1:1:1 (4)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2分) 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2分) ②表现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2分) 4.1)两对,自由组合定律; 2)、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3)4/9,4/9,扁盘:圆:长=1:2:1。

5.(14分)(1)增强生存斗争能力(或适应能力) (2) (3分)(3)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分) (4)2 (5)测交 绿色叶脉茎秆不甜:褐色叶脉茎秆甜=1:1(其他合理答案也对)

第8篇:八年级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其他的生物和人一样,它们不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在岁月的更迭中,一代代生息繁衍。雏鹰会长大,像她父母一样拥有强劲的翅膀搏击长空。刚出生的小骆驼就有硕大的脚掌和厚厚的驼峰跟着他的母亲奔走大漠。每一种生物和他们一样,继承了亲代的性状,在后代和亲代之间非常相似,在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伞藻的嫁接实验,分析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结论。

学习重点: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难点: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什么是遗传呢?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就是遗传。

你和你的母亲或者是父亲长的有点相像。例如,眼睛、耳朵或者鼻子等长的想你的父亲或者母亲。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遗传同其他的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944年美国科学家&nt;&nt;&nt;&nt;&nt;__________等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实了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观察与思考:“伞藻的嫁接实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伞帽的形状是由哪部分结构控制的?

2、

通过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

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足以准确证明细胞核是遗传控制中心,可能是假根控制了伞帽的形状,所以说假根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你还能列举一个实验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吗?

通过大量的科学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控制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就出存在这些物质中。因此说,___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观察P77图44—人类染色体图谱,说出染色体的特点。

、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1)易被______染料(例如:醋酸洋红、龙胆紫等)染成深色。

(2)在体细胞内染色体_______存在。

(3)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不同。

(4)同种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相同。

()染色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科学家经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_______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2、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___________结构。

(2)一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____个DNA分子。

(3)DNA与_________一起组成染色体。

3、基因的结构特点:

(1)基因是DNA上与________相关的片段。

(2)基因同染色体一样也是_______存在的。

(3)一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个基因。

(4)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一对基因控制着一个性状。

()同种生物细胞内所含有的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保证了子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

(二)明确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者的关系示意图:

堂小结

本节你有哪些收获?

堂堂清训练

一、选择题

、下列叙述与遗传现象有关的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代代芙蓉艳艳红

2、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DNA

、RNA

D、染色体

3、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

)

A、DNA和蛋白质

B、DNA和基因、蛋白质和基因D、DNA和脂肪

4、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

、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是由DNA和人蛋白质组成的

、能决定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细胞核

、基因

D、染色体

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DNA分子上

、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DNA分子

D、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

7、下列排序由大到小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基因、DNA

B、基因、DNA、染色体

、染色体、DNA、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二、实验探究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靠细胞膜的流动来移动。现在将变形虫一分为二,一半有细胞核,另一半没有细胞核,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下培养。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结果:有细胞核的一半有长出了另一半,变成一个完好的个体;而没有细胞核的一半死亡了。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篇: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伴性遗传(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案例设计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指导思想:

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辅以导学、讨论等以体现研究性学习。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班一共有56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7人,男女生比例为29:27≈1:1。现在我把这枚硬币抛出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是国徽面向上,或者是字面向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大家想一想,老师抛的硬币出现国徽面和字面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生:各占二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十。

师:对了。如果我们听说某某人生了小孩,大家很想知道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那么生男孩、女孩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呢? 生:也各是二分之一,各是百分之五十。

师:那生男孩生女孩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男女染色体的情况。

板书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生:阅读课本P37的观察与思考。

师:通过阅读、观察、大家看出男女染色体的不同之处吗?

生:第1-22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23号染色体的差异较大,通过阅读,我们知道第23号染色体确实与人的性别的决定有关,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分别表示为男性:xy,女性:xx。 师:那么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我们得出 xy (男性) xx(女性) x.y (精子) x(卵细胞)

1 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xx(女孩) xy(男孩)

也就是说,当男性提供含x染色体的精子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xx,发育为女孩;当男性提供含y染色体的精子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xy,发育成男孩,因为女性只能提供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可提供含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的精子。由此我们知道,生男生女主要由谁决定? 生:男性。

师:回答正确。但不仅是在古时候,就是在现在边远的农村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并且把生不到男孩都怪罪到女性身上。有些长辈还煽动一些过激行为:离婚、把老婆赶出家门、把女婴抛弃、把女胎打掉,照此下去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思考、交流、勇跃举手回答。(略) 师:多么可怕呀!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基本能认可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加之现在规定胎检性别要保密,据统计,大范围的男女比例接近1:1。 所以

板书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生:进一步理解生男生女图解,从理论上得出男女比例接近1:1的道理。

师:开动你们的脑筋,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自已设计方案,模拟随机受精的过程,验证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

生: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略) 师:课后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有些人想生个男孩或女孩,去求神拜佛,吃所谓的“转胎药”,他们能如愿吗?

2、我们平时知道的通过动手术而成的“变性人”或“人妖”,他们体内的性染色体改变了吗?

3、男同学以后生不到自己想要的男孩或女孩,能怪自己的老婆吗?

三、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内的染色体有23对,人的性别是由其中的那对性染色体决定的,并且是可以遗传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四、课下作业:课本P39

1、

2、

3、4 学习指导:P32-35 教学后记:

1、设计意图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具有环保意识,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2、成功之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男性决定的,并且性别是可以遗传的,破除他们自身可能存留的封建思想,了解重男轻女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又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这是这节课的闪光点。

2 生物必修

上一篇:7一建党节诗歌朗诵下一篇:感受幸福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