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总结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微生物检验总结(精选8篇)

微生物检验总结 篇1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体。

2.细菌: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的原核细胞型单细胞微生物。

3.细菌的生化反应:利用生化试验检测细菌对各类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的试验方法。

4.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才可释放到菌体外。5.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在生活过程中合成并可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毒性强而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6.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7.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上呼吸道、口腔、泌尿生殖)都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寄生,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甚至有益,8.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特定条件下能引起疾病的菌群,称为条件致病或机会致病菌。

9.菌群失调:是指宿主某些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群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

10.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11.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源微生物、非病源微生物、和细菌芽孢)的方法

12.无菌:是指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13.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操作对象的方法,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类型:非细胞性微生物(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真核细胞性微生物(真菌)2.寄居于人类的微生物可分为:(1)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2)条件致病微生物(3)病源微生物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组分

a)磷壁酸;由核糖醇和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交联而成的多聚物。b)磷壁酸功能:抗原性强,是阳性菌表面重要抗原(分型),并与细菌的黏附(致病)有关。

c)表面蛋白:致病和抗原性有关。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成

 外膜:位于肽聚糖层外,由内向外依次为: 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5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成

脂蛋白:外膜最内层,连接肽聚糖和外膜层。

脂质双层:结构类似细胞膜,中间镶嵌有外膜蛋白——孔蛋白

6、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成

 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多糖组成,又称细菌内毒素。——外膜最外层  周浆间隙 膜磷壁酸

G+ 菌细胞壁

壁磷壁酸

特殊结构

表面蛋白:SPA、M蛋白

G-

脂质双分子层

特殊结构

脂蛋白

类脂A:毒性部分

(外膜)

脂多糖(LPS,内毒素):

核心多糖:属和组特异

特异多糖:种和型特异

7.。革兰阴、阳性细菌细胞壁的比较

 特征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 肽聚糖层次

~50

1~2  化学组成肽聚糖

外膜

磷壁酸

肽聚糖

 厚度

(20~80nm)

(10~15nm) 外膜

有  周浆间隙

存在于某些菌种

存在于全部菌种  孔蛋白

有  分子渗透性

高渗透性

低渗透性 8.细胞壁的功能

1.维持细菌细胞固有外形,保护细菌。2.和细菌细胞膜共同完成物质的交换。

3.细胞壁上的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性。

9.细菌L型

 即细胞壁缺陷细菌,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陷的细菌

 革兰阳性菌的L型细菌称为原生质体,必须在高渗环境中才可存活。 革兰阴性菌的L型称原生质球,因其肽聚糖层受损后外膜仍存在,在低渗环境中仍有一定的抵抗力。

10.细菌L型特性

 染色性发生改变,多为革兰阴性。 形态发生改变,呈多形性。 仅能在高渗环境中存活

 菌落表现为:油煎蛋样、颗粒样、丝状 11.荚膜的功能

1、抗吞噬作用,与毒力有关。

2、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

3、具有粘附作用,有助于细

菌的定植(和致病有关)

4、鉴定细菌

5、免疫原性

6、抗干燥作用

12.细菌的特殊结构  鞭毛

 附着于多种细菌(如大多数杆菌、少数球菌、全部弧菌及螺菌)菌体上的细长而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 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 菌毛(详见后述)

 比鞭毛更为纤细、短而直的丝状蛋白附属物。 分为普通菌毛、性菌毛

13.芽胞的功能和作用

1.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强大抵抗力; 2.可以是否杀死芽胞作为物品消毒灭菌判断效果的指标;

3.芽胞在菌体的位置和直径大小随菌种不同有 助于细菌鉴别。14.细菌的菌毛(Ⅰ)

 化学成分:菌毛蛋白,具有抗原性。 功能:

普通菌毛:是一种粘附结构,又称定植抗原,与致病性有关。

微生物检验总结 篇2

食品微生物及其分类

食品微生物的概念

食品微生物是指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学是由工业、医学和农业的微生物学中与食品生产相关的部分互相融合贯通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主要对微生物性状、与食品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食品微生物具体包括:能导致动植物及人感染诱发传染病、引发食物中毒的微生物, 即食源性病原微生物;能使食品变质的微生物;能生产出发酵食品 (如酱油、面包、饮料、味精、醋、馒头、酒等) 的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的分类

与食品较为密切的微生物, 可按分类系统分成病毒、细菌、霉菌及酵母菌4 类。微生物的种类较多, 部分亲缘关系未明确, 仅能通过生活特性、外部性状及内部结构等确定, 故当前无法根据亲缘关系分类。

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技术

微生物检验的内容

检验内容有两类, 一是检验食品污染指标菌, 测定大肠菌群系。污染指标菌来源于牲畜和人的粪便, 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 发酵产气、兼性厌氧、乳糖、需氧、产配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杆菌。通过测定粪便的污染指标菌, 对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进行评价。测定细菌总数, 即菌落总数, 在特定条件下, 对处理后的食品、生活饮用水等进行培养, 得到1 mc或1 g检样细菌菌落的个数, 以此对食品、生活饮用水的被污染程度进行判断。二是检验食品致病菌, GB4789 标准对食品部分微生物数量有较明确的规定, 需测定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等。

微生物检验的技术

●分子生物学

该技术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核酸探针技术两种。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在于经加热使双链DNA裂解, 形成两条单链, 以此作为DNA聚合及引物模板, 将温度降低, 使DNA分子和寡聚核苷酸引物互补序列退火。一般来说, 退火的温度越高, 则扩增的特异性越好。

●电阻抗法

此技术原理在于培养基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类代谢成小分子物质, 该物质有电活性, 使培养基导电性增加, 引起阻抗变化。对培养基的电阻抗变化进行检测, 以此判断培养基中细菌生长与繁殖特性, 便能检测出细菌。此技术在大肠杆菌及霉菌检测中有较好应用。

●仪器法

使用Mini-VIDAS分析仪, 采用酶联荧光 (ELFA) 技术, ELFA技术有较强特异性及敏感性, 测得的荧光和抗体抗原含量有正比关系。使用VietkAMS系统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 同时分析60~480 个样品, 鉴定时间短, 仅为2~3 小时, 检验效率较高。

●免疫学方法

该方法又有免疫酶技术 (EIA) 、荧光抗体技术 (IFA) 和免疫磁珠分离法 (IMS) 3 种。EIA技术为实用、 新颖的免疫学技术, 将抗体、抗原特异性反应与酶高效催化相互结合, 抗体或抗原与酶经共价结合, 形成酶标抗体或抗原, 或将抗酶抗体与酶经免疫方法结合, 以此产生酶抗体复合物。IFA有间接法和直接法, 间接法将已知细菌的特异性抗血清滴加在检样上, 作用产生后洗涤, 而后加荧光标记抗体,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直接法将已知特异性荧光标记抗血清直接滴加在检样上, 洗涤后,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IMS技术使用免疫磁珠, 通过磁场装置对铁珠进行收集。

●快速酶触反应检测法

在生长及繁殖的过程中, 细菌能释放及合成特异性酶, 依照此特性, 选择指示剂及底物, 对反应结果进行记录。研究显示, 美国3M Petiffilm TM微生物测试片能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细菌总数。

微生物检验时, 应切实做好存放装置、药品配置及装置、样本处理等问题。对装置存放要求及条件进行重点考虑;安装装置时应调节气温, 避免气温影响;详细记录装置气温的稳定性, 规定时间内做好装置消毒, 使用感应设备监测装置运行状态;收集样本时, 保证在无菌下抽样, 防止样本污染。输送样本时, 避免光线对样本造成污染, 输送应及时;将输送时间控制在抽样后3 小时内, 如若输送不及时, 需在适宜气温下完整存放样本。

结语

解析食品微生物检验 篇3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

食品检验的特点是:

①法规性:检验方法必须采用国家法定的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②要检验的菌少、杂菌含量多。

a需要增加要检验的细菌。

b抑制杂菌。

③检验的范围广。

④检验结果具有数量界限。

⑤采样后要求应尽快检验,快出结果,操作要慎重,结果要准确。

1 生产实验原理

在各种法规检验方法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生化试验,设计生化试验的原则就是:在试验过程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使细菌的代谢产物与加入的化学物质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或特征。以下是我对部分生化试验原理的解释。

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试验原理:有些微生物可以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

②甲基红试验原理: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被进一步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和琥珀酸,使培养基的pH值下降到4.5以下,加入甲基红呈红色,阳性。

③V-P试验原理: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进一步脱酸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乙酰(丁二酮),进而与培养基内蛋白胨中所含的精氨酸的胍基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④柠檬酸盐试验原理:一些微生物可以以铵盐作为唯一的氮源,以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柠檬酸盐生成碳酸盐使培养基变成碱性,酸性指示剂变色。

⑤马尿酸盐试验原理:一些细菌可以水解马尿酸生成苯甲酸和甘氨酸,苯甲酸和氯化铁反应生成苯甲酸铁沉淀。

⑥硫化氢试验原理:有些微生物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亚铁盐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沉淀,使培养基变黑。

⑦靛基质试验(吲哚试验)原理:一些细菌可以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可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成红色。

⑧卵磷脂酶试验原理:一些细菌产生卵磷脂酶,分解卵磷脂产生甘油脂和水溶性的磷酸胆碱,在菌落周围形成一个乳白色的沉淀环或浑浊带,在周围有一个透明圈。

⑨脱氢酶试验原理:微生物有脱氢酶,可使氯化三苯四唑(TTC)还原,由无色变为红色,所以菌落变红色。

⑩淀粉酶实验原理:一些细菌可产生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双糖或单糖,加入碘,菌落周围不变色。

⑾明胶液化实验原理:一些细菌可产生胞外酶,使明膠蛋白分解为氨基酸,从而失去明胶凝固能力。液化为阳性,仍为固态为阴性。

⑿重点试验——三糖铁试验(TSI)原理:

1.1 成分:牛肉膏、蛋白胨(氮源)

三糖:葡萄糖0.1%、乳糖1%、蔗糖1%。

酚红指示剂、琼脂(pH值调至7.4,培养基摆成高层斜面)。

1.2 接种:

①穿刺接种。

②斜面划线接种(36℃培养18-24h)。

1.3 观察结果:

①分解葡萄糖、乳糖和蔗糖。斜面产酸变为黄色(阳性),底层产酸变为黄色(阳性)。

②分解乳糖、蔗糖,不分解葡萄糖。斜面、底层都产酸,都变为黄色(阳性)。

③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和蔗糖。斜面产碱显红色(阴性),底层产酸显黄色(阳性)。

④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硫化氢。硫化氢与亚铁离子生成硫化亚铁,使培养基变黑。

⑤分解糖类产气,培养基中有气泡或裂缝。

2 前沿技术的应用原理

2.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原理:酶与Ab或Ag与相应的Ag或Ab结合,事先将待测标本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标本中的Ag(或Ab)亦吸附在固相载体的表面,加入酶标Ab(或Ag),酶标Ab(或Ag)与相应Ag(或Ab)结合后不能被缓冲液冲掉。当加入酶相应的底物时,由于酶的催化作用,底物发生反应可呈现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酶作用于底物所形成的有色物质的量有关,即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Ag(或Ab)的量成正比。

2.1.1 注释:固相载体:(聚苯乙烯)

①吸附(也称包被);Ag或Ab吸附到固相载体的过程,也称之酶标板的致敏。

②封闭:用牛血清填补固相载体上剩余的位点。

2.1.2 基本方法:

①4℃过夜包被Ab或Ag。

②PBS冲洗三遍,每次3分钟。

③加入酶标Ab或Ag(37℃湿盒孵育30分钟)。

④PBS冲洗三遍。

⑤加入OPD和H2O2反应15-30分钟。

⑥用2M浓硫酸终点反应(酶作用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浓硫酸使酶失去活性)。

⑦用酶标仪测OD值(吸光值)。

此测定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但易出现假阳性(非特异反应)。

2.2 PCR技术(P-聚合酶 C-链 R-反应)

2.2.1 仪器:PCR仪

2.2.2 三个温度:变性温度90-95℃

退火温度40-60℃

反应温度(合成DNA)70-75℃

2.2.3 引抑为一小段寡聚合苷酸,酶为Tag酶。

微生物检验总结 篇4

简述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后,常见的几种类型?

答:①毒血症②菌血症③败血症④内毒素血症⑤脓毒血症

试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答:①荚膜②黏附素③侵袭性物质

简述病原菌感染机体后,机体如何发挥抗菌免疫功能?

答:首先遇到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与粘膜构成的屏障结构,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及吞噬细胞对细菌的非特异性的吞噬和体液中杀菌抑菌物质对细菌的攻击。7-10天后,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一起杀灭病原菌

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答:①钝化酶的产生②药物作用靶位发生改变③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形成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原来只占很少比例的耐药菌株被保留下来,并不断扩大。

举例说明细菌命名的原则。

答:细菌的命名一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文双命名法。一个细菌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属名在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形容词,首字母小写;两者均用斜体字。中文译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如Mycoba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属名亦可不将全文写出,只用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如M.tuberculosis

如何确定从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为葡萄球菌?并确定其有无致病性。

答:①直接镜检,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发现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状排列的球菌,可初步报告疑为葡萄球菌,需进一步分离培养鉴定。②分离培养:血培养需经增菌后转种血平板进一步鉴定,若无细菌生长,需连续观察7天,并以血平板确定有无细菌的生长。脓液、尿道分泌物、脑脊液沉淀物可直接接种血平板,37℃过夜,可形成直径约2-3mm、产生不同色素的菌落。金葡菌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③试验鉴定:血浆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肠毒素测定,SPA检测。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SPA检测有A蛋白的存在。

什么是不耐热肠毒素(LT)?它的物理性质、基本结构、致病机理及与霍乱毒素(CT)的关系如何。

答:LT是肠产毒型大肠杆菌产生的致病物质,因对热不稳定,故称为不耐热肠毒素。其65℃30min可被破坏。LT分为LT-Ⅰ和LT-Ⅱ,LT-Ⅱ与人类疾病无关,LT-Ⅰ是引起人来胃肠炎的致病物质。其结构包括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其中A亚单位是毒素的活性部分。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结合后,使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令胞内ATP转变为cAMP。胞质内cAMP水平增高后,导致肠粘膜细胞内的水、氯和碳酸氢钾等过度分泌到肠腔,同时钠的吸收减少,导致可持续几天的腹泻。LT-Ⅰ与霍乱肠毒素两者间的氨基酸的同源性达75%,他们的抗原高度交叉。

什么是O157:H7大肠杆菌?其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是什么?

答:O157:H7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血清型,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其致病物质是其表达的志贺毒素。

如何根据O抗体和H抗体的变化特点判断肥达试验的结果?

答:若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若两者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若O不高H高,可能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若O高H不高,则可能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对肠热症患者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标本采集应注意什么?

答: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程取不同的标本。肠热症第1、2周取外周血,第2、3周取粪便、尿液,全程可取骨髓分离培养细菌。

简述对疑似痢疾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的常规及快速方法。

答:常规鉴定:①初步鉴定②最后鉴别③鉴别试验④血清学鉴定⑤非典型菌株可用传代法及毒力试验进行鉴定。快速诊断:①直接凝集②免疫荧光菌球法③协同凝集试验④乳胶凝集试验⑤分子生物学方法

幽门螺杆菌与空肠弯曲菌的异同?

答:1.尿素酶试验

2.产生大量尿素酶

3.婴幼儿腹泻

霍乱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剧烈腹泻及严重脱水的症状?

答:霍乱弧菌可产生致泻性极强的霍乱肠毒素,该毒素由1个A亚单位和5个相同的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使毒素分子与真核细胞上的受体结合,A亚单位具有酶活性功能。A亚单位进入细胞后,激活腺苷环化酶,令胞内cAMP水平增高,导致肠粘膜细胞内的水、氯和碳酸氢钾等过度分泌到肠腔,同时钠的吸收减少,导致严重的腹泻和呕吐。

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是何菌?其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

v答: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其生物学特性主要有4℃不生长,而42℃生长。在血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均可形成5种不同形态的菌落,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产生多种色素。

非发酵菌鉴定原则及初步分群试验

答:分群依据:①氧化酶试验②葡萄糖氧化发酵③动力④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假单胞菌的概念及其共同特点

答: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胞、无荚膜的革兰阴性菌,氧化酶试验阳性,多为腐生菌,少数为植物和动物寄生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其共同特点是:革兰阴性、直或微弯、较细长、散在排列、无芽胞、有荚膜,多数有鞭毛,专性需氧,生长温度范围广,最适生长温度35℃,少数能在4℃或42℃生长。生长中可产生各种水溶性色素。

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

答:①标本的采集:按疾病和检查目的,采取不同的标本。②标本直接检查:直接显微镜检查;抗原检测;核酸检测。③分离培养和鉴定。

简述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过程。

答:白喉棒状杆菌存在于白喉患者的喉头气管及鼻腔粘膜,有时皮肤、结膜等部位也可见到。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细菌多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后白喉棒状杆菌在鼻咽部粘膜处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白喉杆菌在侵犯局部增殖,产生外毒素致病。

简述白喉杆菌体外毒力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

答:①琼脂平板毒力试验。将含有20%牛血清肉汤琼脂分注与平皿中,每只平皿10ml,50℃冷却,在凝固之前,将浸有白喉抗毒素血清稀释液的滤纸条沉于琼脂内,制成平板(Elek平板)。在与滤纸条相垂直的方向将待检菌画直线接种,划线宽度约6-7mm,两端与皿壁连接。同时,与之相距10mm处平行划线接种一标准产毒菌株,作为阳性对照。37℃培养24-48小时,若菌苔两侧出现斜向外延伸的乳白色沉淀线,并与其邻近的标准产毒株的沉淀线相吻合,则为产毒株。②SPA协同凝集试验:将白喉抗毒素IgG先吸附在SPA上,再加入待检菌培养物上清液。若有白喉外毒素,则与SPA-IgG结合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③对流电泳:将已知的白喉抗毒素和待检菌培养液分置琼脂板两孔之中,电泳30min后,若两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表明待检菌为产毒株。

临床上对疑似的炭疽患者怎样鉴定病原。

答:若从标本中检出革兰阳性大杆菌,两端平截、呈竹节状排列,并有明显荚膜,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可产生芽孢,呈卵圆形,小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央;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扁平、干燥、无光泽的菌落;动力阴性,牛乳凝固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串珠试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均为阳性,则可报告:“检出炭疽芽胞杆菌”。有条件者可应用DNA探针,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其他鉴定试验作为参考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做。同时应注意与其它芽胞杆菌相鉴别。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和实际应用。

答:(1)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2)方法:取5UPPD或OT0.1ml注射于前臂掌侧皮下,经48—72h检查反应情况。应特别注意局部有无硬结,不能单独以红晕为标准。(3)结果分析:①阳性

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直径0.5—1.5cm之间。这表明机体曾感染过结核,出现超敏反应,但不表示正患结核病;②强阳性

硬结直径超过1.5cm以上,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检查;③阴性

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结直径小于0.5cm,说明无结核感染,但应考虑下述情况:如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的早期,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如荨麻疹等)、霍奇金病、结节病、艾滋病。(4)应用:①选择BCG接种对象及测定接种效果,结核菌素反应阴性者应接种BCG;②结核菌素试验对婴幼儿可做诊断结核病之用;③可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④可借用其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脂质含量高,这一特点有何意义?

答:结核分枝杆菌胞壁含脂质多,与其染色性、抵抗力、生长速度及致病性等特性有密切关系,脂质中的分枝菌酸使其具有抗酸性;细胞壁含大量脂质,可防止菌体内水分的丢失,故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同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故生长缓慢,且脂质中的磷脂、索状因子、蜡质D、硫酸脑苷脂等毒性成分以不同机制致病。

简述从标本中检验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

答:1.显微镜检查(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简易快速的检查方法。直接涂片法是用接种环取病人痰液中浓厚部分或离心沉淀(3000r/min,20min)的尿沉淀物2—3接种环涂片,涂片要厚。经自然于燥和火焰固定后进行齐-尼抗酸染色,或作金胺“o”荧光染色。前法用油镜检查,后法用荧光显微镜高倍镜检查。镜检时应仔细查遍整个涂片或观察至少100个视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后呈红色,其它细菌和细胞为蓝色。经荧光染色的结核分枝杆菌,在黑色背景中呈亮黄色。涂片镜检结果应报告“找到抗酸性杆菌’’或“未找到抗酸性杆菌”,而不能报告“找到结核分枝杆菌”。(2)浓缩集菌涂片检查法:如果直接涂片镜检不易检出结核杆菌,应采用浓缩集菌涂片检查法,以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所谓浓缩集菌涂片即为将采集标本离心,取沉淀涂片,或是采用漂浮集菌法,集菌后标本经反复多次使涂层加厚,一般取3—4个接种环,涂抹面积大约直径在15mm即可,干燥固定后染色镜检。2.核酸检测

用PCR法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设计结核分枝杆菌特异rRNA片段的引物进行扩增,然后用结核分枝杆菌rRNA序列特异的DNA探针与之杂交。PCR技术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大于95%。3.抗PPDIgG的检测

用ELl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PPDIgG,可作为活动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肺结核病人的血清阳性率为80%—90%。

简述抗酸染色的步骤及结果,并举出两种抗酸菌。

答:①初染:石炭酸复红加温染5min②脱色:3%的盐酸酒精脱色1min③复染:美兰染1min结果:抗酸菌为红色,非抗酸菌为蓝色。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均为抗酸菌

一患者怀疑患有肺结核,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包括标本采集至报告结果的全过程,检查方法应有传统方法和快速检查方法。)

答:1)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2)标本直接检查:①显微镜检查②核酸检测③抗PPDIgG的检测。3)分离培养与鉴定 4)药物敏感性试验 5)免疫学诊断6)动物接种

临床常见的致病性厌氧芽胞梭菌有哪些?其致病条件是什么?

答:临床常见的致病性厌氧菌主要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与艰难梭菌。其致病条件是大面积创伤、局部供血不足。

简述破伤风梭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

答:形态:菌体细长,由周鞭毛,能运动。无荚膜。芽胞正圆形,比菌体大,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

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血平板上37℃培养48小时始见薄膜状爬行生长,伴ß溶血。

简要列出破伤风的防治措施。

答:①采用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 主动免疫法,作为特异性预防。②迅速对伤口进行清创扩创,防止形成厌氧微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防治措施。③特异性治疗使用抗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结构及培养特性。

答: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芽胞位于次极端,呈椭圆形,无鞭毛。在菌体内可形成明显的荚膜。厌氧,但不如破伤风梭菌厌氧严格。最适生长温度45℃时,繁殖周期仅为8min,在血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在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在牛奶培养基内能分解乳糖产酸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肉毒梭菌的致病机理及防治原则

答:其致病物质是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神经毒素。肉毒毒素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运动神经末梢功能失调,导致肌肉麻痹。

试举出四种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名称。

答: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深部脓肿。

为什么所有的脆弱类杆菌对青霉素具有耐药性?治疗应选用哪些抗生素。

答:因脆弱类杆菌是革兰阴性菌,青霉素的作用位点是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无五肽交联桥,所以对青霉素耐药。治疗应选用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等。

布鲁菌的主要致病特点是什么?怎样协助临床检验诊断?

答:①布鲁菌主要致病特点:羊、猪、牛是布鲁杆菌的自然宿主,人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感染胎畜、羊水和乳汁等分泌物而感染。细菌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并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内形成原发感染灶;在淋巴结内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可侵入血流并进一步扩散到肝、脾、骨髓等其它组织中繁殖,再释放入血。如此反复多次造成间歇性菌血症和多脏器感染。菌血症时由于内毒素的作用可使病人表现为发热等中毒症状,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也称波浪热。该菌在宿主体内可顽强增殖和扩散,主要与荚膜的抗吞噬和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有关。②微生物学检查:1)查细菌:取标本(主要是血液)分离培养;2)查抗体:急性期用玻片凝集试验测IgM抗体,其效价以1:200以上为阳性;慢性期作补体结合试验测IgG抗体,结果以1:10为阳性;3)查细胞免疫:布鲁菌属试验阳性可诊断为慢性或曾患过布鲁病。

我国流行的布氏杆菌有哪些生物种?最常见的是哪个种?怎样鉴别之?

答:我国流行的布氏杆菌主要有羊、牛、猪三个生物种,最常见的是羊布氏杆菌。各型主要依靠H2S的产生及对碱性染料的抵抗作用鉴别。羊布氏杆菌不产生H2S,可在含硫堇和碱性复红的培养基中生长。

简述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点.答: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无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多数菌有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最佳培养基是巧克力琼脂。

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方式和钩端螺旋体的致病过程。

答: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储存宿主是鼠类和猪。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大多呈隐性感染,少数家畜感染后,可引起流产。钩端螺旋体在感染动物的肾脏中长期存在,持续随尿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类与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而被感染。钩端螺旋体能穿透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或从其破损处侵入人体,在局部迅速繁殖,并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血循环引起钩端螺旋体血症。

简述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特点。

答:梅毒螺旋体有很强的侵袭力,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人类,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后者通过性接触传染。后天梅毒分为三期,表现为反复、潜伏和再发现象。先天梅毒是梅毒孕妇患者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并扩散至肝、脾、肾上腺等内脏中大量繁殖引起胎儿全身性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或出生活的梅毒儿,表现锯齿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梅毒的免疫是传染性免疫,即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时才有免疫力。

简述莱姆病螺旋体的致病特点。

答:其致病机制尚无定论。当人被疫蜱叮咬后,伯氏疏螺旋体在局部繁殖。经3-30天潜伏期,在叮咬部位可出现一个或数个慢性移行性红斑。开始为红色斑疹或丘疹,后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大的圆形皮损。皮损逐渐扩大,但一般经2-3周,可自行消退。

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表格自制)

【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细菌L型--支原体】--{培养特性--需要高渗---需要胆固醇}

{菌落--油煎蛋状,0.5-1mm---油煎蛋状,0.1-0.3mm}{形态--高度多形态性--高度多形态性}{大小--大小为0.6-1.0µm--大小为0.2-0.3µm}{细胞膜--不含固

醇--含高浓度固醇}{细胞--缺乏或无--无}{细胞壁缺失的原因--青霉素、溶菌酶和胆汁等作用所致,去除条件可恢复--遗传}{通过滤器--能通过滤器--能通过滤器}

{对青霉素的作用--抵抗--抵抗}{液体培养--有一定混浊度,可附壁---混浊度极低}{致病性--引起慢性感染,如骨髓炎、尿路感染和心内膜炎等--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和条件致病}

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各引起什么疾病?

答:肺炎支原体支原体肺炎,解脲脲原体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之一。

简述引起我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的病原体其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答: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人虱,所致疾病为流行性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鼠蚤和鼠虱,所致疾病是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恙螨,所致疾病为恙虫病。

立克次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①体积:小于细菌,大于病毒,形态以球杆或杆状为主,革兰染色阴性;②细胞内寄生;③以节肢动物为寄生宿主、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④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⑤对多数抗生素敏感,而磺胺可刺激其增殖。

简述外斐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答:立克次体的脂多糖成分与变形杆菌的菌体抗原有共同成分,可引起交叉反应。根据这一原理用易于制备的变形杆菌O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建立一种非特异性直接凝集实验,为外斐反应。利用此反应可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抗立克次体的抗体,从而辅助诊断斑疹伤寒、斑点热和恙虫病。

简述衣原体独特的发育周期。

答:沙眼衣原体严格寄生在细胞内,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在其繁殖发育的周期内,可见两种形态,原体及始体。原体具有感染性,通过表面受体吸附于易感细胞并被细胞吞噬进体内。原体在吞噬体内体积增大进入增殖状态,形成始体。始体在吞噬体内以二分裂的形式进行分裂,繁殖出子代并成熟为原体,从易感细胞中释放出来,再感染新的易感细胞。

沙眼的病原体及其传播方式。

答:沙眼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眼-眼或眼-手-眼传播

衣原体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①形态多为球型,革兰染色阴性原体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始体大,大小与细菌相似。②代谢,缺乏能量来源,故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③有独特的发育周期④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⑤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衣原体引起哪些重要疾病?

答:能引起人类的沙眼、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呼吸系统等疾病。

简述真菌的培养特性。

答:营养要求不高,在一般的细菌培养基上能生长,最适温度22-28℃,但深部感染真菌最适温度为37℃。多数病原性真菌生长缓慢需培养1-4周。酵母型真菌生长较快,一般经24-48小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简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答:①直接镜检可见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及假菌丝②分离培养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或淡黄色类酵母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及成群的卵圆形芽生孢子③血清学实验可检测多种假丝酵母菌的抗体,应用ELISA或胶乳凝集实验可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壁甘露聚糖。④动物实验将白假丝酵母菌悬液1ml经尾静脉或腹腔注入小鼠或耳静脉注入兔体内,5-7天后动物死亡,解剖发现肾、肝等有脓肿。

简述病毒衣壳的结构、功能,并举例说明之。

1.衣壳是包围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由一定数量的壳粒组成。根据壳粒数目和排列方式不同分为:螺旋对称型,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20面体对称型,大多数球状病毒;复合对称型,如噬菌体。功能:保护、介导、抗原性

简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的周期或过程。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

简述病毒成功繁殖需要哪些条件.⑴ 允许病毒颗粒在缺乏宿主细胞时为一种稳定生存形式;⑵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⑶病毒成分在细胞内复制所需的遗传信息以及病毒成分在细胞内包装、成熟、释放的辅助信息。

试述灭活病毒和保存病毒的主要方法?灭病毒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保存病毒:-70℃,在冻存液中加入甘油或二甲基亚砜

简述采集病毒感染标本时应注意的事项.标本采集应注意:采样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方法

培养病毒的方法有哪几种?

组织培养,鸡胚培养,动物接种。

简述病毒的分类原则

⑴ 核酸类型与结构 ⑵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⑶病毒结构 ⑷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⑸抗原性 ⑹培养特性 ⑺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⑻ 宿主种类传播方式和媒介等。

简述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主要结构成分的功能。

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⑴流感病毒的内部结构

核衣壳:病毒分片段的RNA,结合有核蛋白NP以及与复制和转录有关的三种依赖RNA的RNA多聚酶蛋白。呈螺旋对称。基质蛋白(M蛋白):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原性稳定,也具有型特异性。外膜: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⑵流感病毒的辅助结构 血凝素(HA):HA(病毒吸附))保护性抗原,血凝抑制抗体(保护性抗体)

神经氨酸酶(NA)(核衣壳释放)与病毒释放有关。

简述分离与鉴定流感病毒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方法有哪些。

.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和快速诊断方法

甲型流感病毒为何容易引起大流行?

流感病毒RNA分节段,甲型和乙型由8个节段,丙型由7个节段构成。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若干亚型。

简述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呼吸道病毒中,对胎儿危害较大的病毒是哪种?其致病性有何特点?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风疹,成人多引起隐性感染,孕妇感染时易发生垂直感染,造成胎儿流产或畸形。

总结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共同特征:⑴ 病毒体呈球形,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无包膜;⑵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⑶ 在宿主细胞浆内进行增殖,迅速引起细胞病变。⑷耐乙醚,耐酸,对紫外线、干燥敏感。⑸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有何特点?

特征是: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征,同一种病毒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疾病。

肠道病毒可引起哪些疾病?

主要疾病有:⑴脊髓灰质炎,⑵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 ⑶疱疹性咽峡炎 ⑷手足口病 ⑸流行性胸痛 ⑹心肌炎和心包炎 ⑺眼病

简要介绍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验方法。

⑴ 标本采集与处理 ⑵抗原与核酸的检测 ⑶ 病毒分离与鉴定 ⑷ 抗体检测

简述柯萨奇与ECHO病毒的微生物特性 ⑴形态结构⑵ 基因⑶培养⑷抵抗力

简述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⑴标本采集与处理 ⑵标本直接检查 ①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②抗原检测③病毒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④核酸检测⑶病毒分离培养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

球形,双层衣壳。外衣壳=包膜(脂质双层+蛋白质)HBsAg等 内衣壳: HBcAg、HBeAg 内部: DNA---环状双链、DNA多聚酶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及其功能。不完全双链环状DNA,含4个ORF,编码7个蛋白S:HBsAg,Pre-s1,Pre-s2 C:HBcAg,HBeAg P:polymerase多聚酶X:HBxAg基因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组成及其意义。

HBV 抗原组成⑴、HBsAg表面抗原:是机体受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之一。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即抗HBs。⑵、HBcAg核心抗原:HBcAg主要定位于感染细胞核内,不易从患者血清中检出。但HBcAg也可在肝细胞膜表面表达,宿主CTL作用的主要靶抗原。HBcAg抗原很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但无中和作用。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 IgM则表示HBV在肝内处于复制状态。⑶、HBeAg核心抗原:HBeAg可作为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进入恢复期时HBeAg消失,抗HBe阳性;但抗Hbe亦见于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抗HBe说明病毒感染性较低(是预后良好的征象)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用途

⑴乙型肝炎的诊断 ⑵判断传染型 ⑶判断预后 ⑷筛选献血员 ⑸检测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⑹流行病学调查

虫媒病毒的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⑴病毒呈小球状 ⑵ 核酸为单正链RNA,衣壳为20面体对称,外层为脂质包膜,其上有糖蛋白组成的血凝素;⑶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 ⑷病毒对热、脂溶剂和去氧胆酸钠敏感;⑸ 病毒宿主范围广

简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⑴致病性①传播途径储存宿主② 流行环节 ③ 致病过程,⑵免疫性 ⑶防治原则 防蚊灭蚊,疫苗接种。

疑似乙脑患者,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诊断?

⑴ 标本直接检查①抗原检查②核酸检查 ⑵ 分离培养 ⑶ 抗体检测

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HFRS是以肾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主要临床表现:⑴发热期 ⑵低血压 ⑶少尿及多尿期 ⑷恢复期

疑似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如何进行检测?

⑴病毒分离与抗原检查 ⑵核酸检查 ⑶ 抗体检测

简述疱疹病毒的共性。

共同特性:⑴形态结构 ⑵细胞培养 ⑶ 病毒包膜蛋白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病毒体以膜融合或者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进入细胞。⑷ 感染类型

临床实验室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常用方法有哪些?

⑴ 标本直接检查①直接显微镜检查②核酸检测 ⑵抗体检测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直接检查方法有哪些?

⑴检测病毒颗粒 ⑵ 检测病毒包涵体 ⑶ 检测病毒抗原 ⑷ 检测病毒核酸

疑似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在出生最初3周内从新生儿尿液、呼吸道分泌物或者其他体液分离出HCMV是先天性感染最敏感和特异的诊断依据。

HIV的形态结构

形态:球形病毒,80-120nm 结构

1、核衣与核心——呈圆锥状、两条相同的正链RNA、有衣壳蛋白和核衣壳蛋白、有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 包膜 :

1、脂质双层

2、糖蛋白刺突(gP120 gP41)

简述HIV的复制过程。

⑴逆向转录为DNA,形成DNA复制中间体,⑵形成前病毒DNA ⑶转录为病毒RNA ⑷有的拼接成mRNA,有的形成RNA基因组,⑸组装,释放

简述AIDS的临床表现。

AIDS的临床表现分为四个时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相关综合症、艾滋病

HIV感染的常用临床检测方法有哪些?

⑴ 标本直接检查 ①抗原检查 ②核酸检查 ⑵抗体检测 ①初筛试验 ②确证试验 ⑶ CD4T细胞计数

疑似狂犬病人,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标本直接检查:⑴抗原检查 ①免疫荧光技术 ②快数免疫酶联技术 ⑵核酸检查 2分离培养 3抗体检测

简述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⑴捕杀野犬 ⑵人被动物咬伤后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伤口处理②被动免疫③疫苗接种

简述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性。

⑴感染部位 ⑵传播途径 ⑶不同型的HPV侵犯部位和所致疾病不同。

人乳头瘤病毒诊断方法有哪些?

⑴ 核酸分析 ⑵ 原位杂交 ⑶DNA印迹 ⑷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 篇5

按照上述采样方案,能采取最小包装的样品就采取完整包装,必须拆包装取样的应按无菌操作进行。

不同类型的食品应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 1.液体样品:充分混匀,以无菌操作开启包装,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容器。2半固体样品:以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无菌勺子从几个部位挖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3.固体食品:大块整体食品应用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部位割取,割取时应兼顾表面与深部,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若为检验食品的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为检验食品品质的情况,应从深部取样。4.冷冻食品: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大块冷冻食品可以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样品或用无菌小手锯从冻块上举取样品,也可以用无菌钻头钻取碎屑状样品,放入容器。固体食品和冷冻食品的取样还应注意检验目的,若需检验食品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需检验其品质情况,应取深部样品。5.生产工序监测

(1)车间用水。自来水样从车间各水龙头上采取冷却水;汤料等从车间容器不同部位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

(2)车间台面、用具及加工人员手的卫生监测。用5cm2孔无菌采样板及5支无菌棉签擦拭25cm2面积。若所采表面干燥,则用无菌稀释液润湿棉签后擦拭;若表面有水,则用干棉签擦拭,擦拭后立即将棉签头用无菌剪刀剪入盛样容器。

微生物检验总结 篇6

A.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B.药敏试验,动物实验,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C.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动物试验 D.直接涂片镜检,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E.染色镜检,药敏试验,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答案: A 解析: 医疗机构污水微生物样品应采集 A.各科室冲洗流入下水道的污水 B.患者使用后流入的污水 C.污水贮存池内的污水

D.该机构污水最终排放口的污水 E.手术室流出的污水 答案: D 解析: 能形成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炭疽杆菌

D.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嗜血杆菌 答案: A 解析: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多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哪项指标的水样 A.挥发性酚 B.金属 C.有机物 D.微生物 E.放射性 答案: D 解析: 用于PCR实验的仪器称为 A.色谱仪 B.质谱仪 C.酶标仪 D.紫外透射仪 E.DNA扩增仪 答案: E 解析: 6 PCR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聚合酶链反应 D.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肥达反应 答案: C 解析: 不会使医疗机构污水中总游离余氯结果偏低的因素是 A.水样经强光照射 B.水样经过振荡 C.水样经过高温 D.水样立即检测

E.水样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 答案: D

这是2013年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原题,因为时间匆忙,刚刚整理完50道题,请考生关注我的空间或者百度“新浪博客 卫生资格考试”,另有复习指导书电子版免费赠!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培是 A.36℃,24h B.37℃,48h C.28℃,24h D.28℃,48h E.44℃,24h 答案: B 解析: 醋酸纤维膜电泳主要用于 A.小分子多肽分离 B.抗原或抗体分离 C.免疫球蛋白分离 D.盐的分离 E.糖的分离 答案: C 解析: 生活饮用水采样后如不能立即检验,其保存温度和时间为 A.﹣2℃,4h B.﹣4℃,6h C.0℃,4h D.2℃,4h E.4℃,4h 答案: E 解析: 在做证实试验时,挑取蜡样芽胞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的数目为 A.5个 B.10个 C.15个 D.20个 E.25个 答案: A 解析: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蛋白浓度采用波长是 A.190nm B.220nm C.250nm D.280nm E.300nm 答案: D 解析: 高速离心机的转速范围是 A.2000~9000转/分钟 B.5000~10000转/分钟 C.10000~40000转/分钟 D.10000~60000转/分钟 E.8000~50000转/分钟 答案: C 解析: 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管理,正确的是

A.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在单位应具有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B.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应通过国家生物安全认可

C.生物安全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D.实验室从事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无需生物安全实验室

E.实验结束后,非保藏机构应及时将病原微生物就地销毁或者移交保藏机构保管 答案: 解析: 分子筛层析法的原理是 A.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B.介质带电荷不同 C.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

D.蛋白质与介质吸附能力不同

E.蛋白质分子与其对应的配体异性结合 答案: A 解析: DNA用EB染色后,用何种光线激发观察 A.目光 B.荧光 C.可见光 D.紫外光 E.激光 答案: D 解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最佳范围为 A.10bp至50bp B.200bp至50kb C.500bp至100kb D.900bp至100kb E.1kb至100kb 答案: B 解析: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对进口食品的阳性检测样本保存期限是 A.3天 B.1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E.十个月 答案: D 解析: 在油性液体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过程中,乳化条件是 A.28~32℃水浴中乳化 B.35~39℃水浴中乳化 C.40~44℃水浴中乳化 D.45~49℃水浴中乳化 E.50-54℃水浴中乳化 答案: C 解析: 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水质微生物检测时,采集样品的聚丙烯容器灭菌最常用的方法是 A.紫外线消毒 B.干热灭菌 C.巴氏消毒 D.高压蒸气灭菌 E.次氯酸灭菌 答案: D 解析: 副溶血性弧菌在三糖铁培养基中的反应不包括 A.底层变黄葡萄产酸产气 B.斜面不变色 C.不产硫化氢 D.有动力 E.不分解蔗糖 答案: A 解析: 关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错误的是 A.进口产品应为市售包装 B.产品应在有效期内 C.检验前样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D.检验时从2个以上包装中取混合样品 E.检验时用样总量一般为5g或5ml 答案: E 解析: 民航飞机座舱内的臭氧主要来源是 A.大气环境 B.机内仪器 C.机内座椅 D.机内人员活动 E.乖客携带的行李 答案: B 解析: 做ELISA反应时,用酶标比色测定的指标是 A.激发光 B.透射光 C.滤光度 D.透光度 E.吸光度 答案: E 解析: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规定经处理和消毒后的医疗机构污水需检测的指标不包括 A.总余氯 B.粪大肠菌群 C.肠道致病菌

D.结核病医疗机构增测结核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 E 解析: 在医疗工作中,对青霉素的耐药株高达90%以上的菌株是 A.链球菌 B.肺炎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伤寒杆菌 E.四联球菌 答案: C 解析: 公共场所中无需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的是 A.空气

B.茶具,餐具 C.毛巾,床上卧具 D.理发用具

E.浴盆,脸(脚)盆 答案: 理发用具 解析: D 28 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中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危害等级的描述是 A.分为三类,第三类危险程度最高 B.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 C.分为四类,第一类危险程度最低 D.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高 E.分为三类,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 答案: B 解析: 沙门菌检验中使用的增菌液TTB是指 A.缓冲蛋白胨水

B.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 C.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 D.四硫酸钠煌绿增菌液 E.碱性蛋白胨水 答案: D 解析: 以下观察结果中,不符合志贺菌的是 A.在TSI琼脂上不发酵乳糖和蔗糖 B.在TSI琼脂上发酵葡萄产酸不产气 C.在TSI琼脂上不产H2S D.动力阳性 E.革兰阴性杆菌 答案: D 解析:

茶具及餐具微生物检测样品的测定中,错误的是 A.采用涂抹法采样

B.采样对象为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茶具或餐具 C.采样面积为25c㎡大小 D.口唇接触处

E.送检时间为4h以内 答案: C 解析:

采集自来水常用的中和试剂是 A.硫代硫酸钠 B.甘氨酸 C.卵磷脂 D.吐温-80 E.卵磷脂和吐温-80 答案: A 解析: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仪器 B.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 C.防止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

D.防止病原微生物实验者的自身感染 E.防止出现阴性实验结果 答案: E 解析:

关于实验室记录管理要求,错误的是 A.实验室记录可输入计算机或书面记录 B.可将记录保存于实验室供留底查询 C.输入计算机的记录应定期整理 D.书面记录保存5年后可销毁 E.相应的影像资料应长期保存 答案: D 解析:

关于食品采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无菌刀、勺和无菌容器采样 B.每一个独立包装为一件 C.大样为一整批样品 D.中样为200g E.小样为25g 答案: B 解析: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哪个温度范围内易见到动力 A.37~42℃ B.35~37℃ C.20~25℃ D.10~20℃ E.0~4℃ 答案: 解析: C 37 医疗机构污水粪大肠菌群监测频率是 A.每周不少于1次 B.每月不少于1次 C.每3月不少于1次 D.每半年不少于1次 E.每年不少于1次 答案: B 解析:

在核酸电泳中,不同构象DNA泳动率通常是 A.线性>切口环状>超螺旋 B.超螺旋>线性>切口环状 C.超螺旋>切口环状>线性 D.线性>超螺旋>切口环状 E.切口环状>超螺旋>线性 答案: B 解析:

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的试验是 A.吲哚试验 B.嗜盐性试验 C.血浆凝固酶试验 D.链激酶试验 E.肝菌肽试验 答案: C 解析:

HEPA过滤器一般采取的消毒方式是 A.戊二醛 B.甲醛熏蒸 C.电离辐射 D.75%乙醇 E.氯己定消毒 答案: B 解析:

对流电泳试验中,常用的缓冲液是 A.巴比妥缓冲液 B.碳酸盐缓冲液 C.醋酸盐缓冲液 D.磷酸盐缓冲液 E.硫酸盐缓冲液 答案: A 解析: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细菌浓度的仪器名称是 A.蛋白测序仪 B.紫外分光光度计 C.可见分光光度计 D.酶标仪 E.色谱仪 答案: C 解析:

对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正确的做法是 A.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烤处理 B.化学消毒剂或干烤处理

C.阴性检测结果的标本不需处理可直接丢弃 D.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处理 E.仅化学消毒剂处理 答案: D 解析:

关于食品中粪大肠菌群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多管发酵法 B.将处理好的检样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 C.将初发酵阳性培养物接种EC肉汤

D.将EC肉汤管中产气者分别转种于伊红美蓝平板 E.取典型菌落接种乳糖发酵管进行证实试验 答案: E 解析:

滤膜集菌法监测医疗污水的结合杆菌时,需要抽滤的样品量是 A.50ml B.100ml C.200ml D.300ml E.500ml 答案: C 解析:

检验食品中的志贺菌,首选的条件是 A.接种营养肉汤,36℃±1℃培养8h B.接种营养肉汤,36℃±1℃培养24h C.接种GN增菌液,36℃±1℃培养8h D.接种GN增菌液,36℃±1℃培养24h E.接种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36℃±1℃培养18~24h 答案: C 解析:

进行食品的小肠结肠炎试验时,所有的生化反应培养温度是 A.20℃ B.26℃ C.30℃ D.36℃ E.42℃ 答案: 解析:

下列不属于肠杆菌科的是 A.枸橼酸杆菌属 B.克雷伯菌属 C.爱德华菌属 D.鲍特菌属 E.肠杆菌属 答案: D 解析:

制备细菌外膜蛋白可用 A.SDS裂解 B.酚、氯仿作用 C.PEG6000作用 D.超声波破碎

E.SDS及氯仿作用 答案: A 解析:

关于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B.常用的介质是纤维素

C.原理是介质形成的筛孔网状结构 D.流动相是梯度离子缓冲液

谈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篇7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 检验流程包括检验思路的确定、标准检验方法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样品前处理、检验结果的判断、原始记录、报告等许多环节, 其中手工操作也较多, 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也较多, 实验室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持续地加以监督和控制, 并结合必要的室间质量控制手段, 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可从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1检验人员方面:实验室的检验水平与检验人员素质密切相关, 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是检验人员素质的核心所在。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要求检验人员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实验室可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实验室间的交流, 必要时进行考核等手段, 来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中强调检验人员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性, 通过制定的奖惩制度来规范检验人员的工作行为。2仪器设备方面:实验室所有仪器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必要时还要进行期间核查。在此基础上可通过一些监控手段来确保仪器设备保持最佳性能, 如高压蒸汽灭菌器, 可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 (2) 或化学指示剂如变色胶带监视灭菌效果;需要控制温度的仪器, 应在工作前和工作后做好温度的记录, 不符合应及时调整;生物安全柜要定期由专业人员更换滤网, 对紫外线消毒设备必须三个月检查一次其消毒性能等等。3检验耗材方面:如培养基: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都是使用市售干粉培养基, 这些来自著名公司的培养基, 质量比较稳定, 但在购买和使用前首先要对外观色泽和均一性、p H值、水分含量、批次或批号、琼脂凝胶的硬度、选择性等进行初次评估。用质控菌株进行预测, 确保培养基、试剂达到预期效果。在使用市售培养基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信誉度好的产品; (2) 要根据培养基储存条件储存, 尽量少包装; (3) 要根据日常工作需要作为计划, 控制在有效期内用完; (4) 购回试剂应对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做好记录, 检查密封性、标签牢固性; (5) 在配置时应仔细检查原料, 如发现结块、变色严禁使用; (6) 所有培养基要有配制称量时要有记录, 把剩余培养基密闭好; (7) 严禁使用过期的、污染的、失了水的培养基。又如标准菌株:必须做好明确的作业指导书, 实施标准菌株的规范管理, 做好菌株的传代验证, 这样才能确保标准菌株在实验中应起的作用等等。4样品采集方面:因样品采集并非实验人员进行, 样本采集是否合格规范要求, 是实验成败的又一关键因素。因此, 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工作人员, 要注意加强与采样人员的沟通, 向样品采集者讲解采集样本的方法、要求, 指导他们规范采集样本, 如无菌要求、随机方法、种类、数量、采集部分、冷藏或保温、运送方式、安全要求等。实验室收到样本后, 应仔细核对检验内容与送检单, 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样本, 注明原因退回。

最后, 要求每个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者都应提高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认识, 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 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要求检验人员应加强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学习, 发现问题, 及时记录, 作为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补充、完善的依据。要求检验人员对实验的整个过程应在工作当时予以记录, 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同时, 管理者应防止片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 要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专业扎实、技术精湛的食品微生物检验队伍。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问题探讨 篇8

(广西岑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岑溪543200)【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食品的生产与保存方法也在日益进步,但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食品检验,特别是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检验方法更是不断推陈出新。本文通过对不同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69-01 据有有关单位统计,每年全球增加的腹泻病例达15亿个,由此造成的儿童死亡多达300万,其中约有70%是由于食用的食物或水中含有致病性微生物导致[1]。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2]。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味美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快速方便的食用方法,新奇的食材,离奇的生产方式成为消费者与商家追捧。由此伴随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查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快速、可靠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成为了学者们研究与讨论的重要课题。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以食品被有害菌污染的状况为标准,并规定了各类食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限量以及不得检出致病菌的要求指标。但是随着食品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新方法的引入,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与以往大不相同,现用的检验方法无法检测到食品中的某些微生物,影响了对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的客观评价[4],由此也发展出各种新型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本文通过对各种不同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予以分析,从而讨论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1、传统方法传统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有:形态检查、细胞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毒性试验及血清试管凝聚试验等[4]。这些检验方法检测结果灵敏可靠,但是受试验工作过程繁琐,检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不利因素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已很少使用。2、酶触反应及代谢产物检测法酶触反应及代谢产物检测法是根据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特定活性酶或代谢物的原理,通过特定试剂检测其特定产物,从而確定食物中所含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根据此种方法制造的试剂盒使用十分方便、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如美国3MPetiffilmTM微生物检测试片可快速测定细菌总数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3、电阻抗法电阻抗法是应用微生物增长过程中会将培养基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电惰性物质代谢为乳酸盐、醋酸盐等具有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的特点,通过测试培养基导电性的变化,检测微生物的方法。这种新兴的生物技术近年来已经应用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酵母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检验[6]。4、分子生物学法核酸探针法,指将已知的特异DNA片段使用特定方法进行标记,利用碱基互补原则,特异DNA片段会与目的DNA杂交形成双联,通过检测特定标记测定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此种检测方法的DNA标记使检测变得直观、准确,例如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AOAC990.1 3GENE.TRAK和用于李斯特氏菌的AoAC993.09GENE.TRAK。但是这种方法一种探针只能检测特定一种微生物,且检验样品需要培养时间,且其敏感度不高,因此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是在核酸探针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可以在体外进行DNA扩增的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于1983年,由美国Getus公司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ulis和Erlich联合创建,利用将双链DNA进行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几步组成一个反应周期,循环反应,进而使靶DNA迅速扩增的原理,从而可以快速准确检验微生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虽然需要配备特殊设备才能使用,但其具有特异性高、灵敏性强、简便快捷的检测特点,不仅可以用于食物中的微生物检验,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任何存在DNA的检验,因此这一技术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5、免疫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利用特定抗原或抗体受特异性反应酶催化作用而产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的抗原或抗体遇到底物时会受特定反应酶催化产生出可用肉眼分辨或用仪器定性、定量的变化,从而确定微生物的种类。荧光抗体检测法,是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通过在特定抗原或抗体上标注荧光从而快速检测微生物的方法。此种方法简便、快速,但容易受到样本中非特异性荧光干扰,且荧光显微镜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免疫磁珠分离法,指应用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通过磁场装置从食品中分离特定微生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出样品中的少量微生物,并且避免了选择性培养基对特定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检测数据快速、准确、有效。6、仪器法随着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半自动或全自动仪器的发明与问世大大简化了检验工作,减少了检验中人力的投入,提高了检验的速度与准确性。如,Bactometer系统,由培养箱和分析器组成,通过培养箱培养微生物,检测培养基电阻抗、电容抗等相关指标,自动生成检验结果;流式细胞仪可以使微生物从悬液中快速分离,从而快速、定量检测微生物;免疫磁珠分离仪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将特定微生物分离出来,从而方便检验检测;微型全自动荧光酶标分析仪利用酶联免疫荧光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利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自动读取、打印鉴定结果;ATP生物发光仪利用生物发光法,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判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7.结论随着科学研究与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也将推陈出新,综合以上对各种检测方法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应向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方面发展,同时配合各种仪器的使用,今后食品微生物检验将全面自动化、标准化、高精准度化。参考文献[1]雷建晓.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J].投资与合作,2010(10):133-134.[2]王云国,李怀燕.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J].粮油食品科技,2010,(3):40-43.[3]张代真.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问题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325-326[4]林文辉.浅谈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进展[J].医药与卫生,2010,(3):295-296.[5]王英芳.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 学术观察,2011,(7):321-322.[6] 张洁梅.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221-222.

上一篇:幼儿园办公室个人述职下一篇:公路运输调研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