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以学校课程建设推动综合素质评价“落地”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语境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塑造与提升,以及对其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与分析等子系统。效能的达成和价值的实现均与学校课程建设这一实践基础深度联结、密不可分。学校课程建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学生课程修习质量是客观评价其综合素质的核心参照。在新时期,学校可基于综合素质评价五大维度系统建构课程体系,基于独特育人目标整体设计特色课程群,基于学生职业发展倾向着力打造生涯规划课程系列。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课程建设 课程修习质量

在新高考改革语境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塑造与提升,以及对其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与分析等子系统。而此两部分的效能达成和价值实现均与学校课程建设这一实践基础深度联结、密不可分。事实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地”,若缺失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有力支撑和有效供给,那么其必将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与无奈之中。然而,实践调研发现,诸多学校在常态化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并未与自身的课程建设架构起紧密的关联、融合路径。相反,却被视为一种“额外负担”而遭遇到了种种诘问和责难,进而使其游离、“超脱”于学校整体有机的课程教学变革之外。鉴于此,本文拟对此议题作一厘定与澄清,以期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规范化实施,改善学生评价生态。

一、学校课程建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中明确指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厚植、扎根并紧紧依托于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变革实践。因此,学校课程建设是协助学生知识获得、经验积累、生命成长的丰富养料,亦是促进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

1.学校课程的“开足开齐”是奠定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

课程是联结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因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和说明价值的媒介”[1]。因此,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时代精神下,高中学校能否“开足开齐”相关课程,进而提供门类众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课程“集群”,是其内涵式、特色化发展的核心要义,亦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例如,《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的“艺术素养”维度,其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由此可见,对于学校而言,其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与塑造,就不仅限于传统学校中的“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而应积极开发、建设出诸多与艺术类实践活动高度相关的课程门类(如“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然而,调研发现,部分学校受高考指挥棒的规约与束缚,“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致使诸多高影响力、体验性、实践性课程的有效供给严重滞后与缺失。无疑,学校课程的“开足开齐”是奠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牢固基础。

2.学校课程的“可选择性”有利于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新课改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设计的初心与使命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而要实现此目标与愿景,学校须构建、打造出更具丰富性、多样化以及可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作为基础和支撑。这是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需求是课程建构的出发点。学生的需求不同,教育的供给也应该不同,作为学校教育服务的最重要的产品——課程,就应该是多样的、可以选择的”[2]。然而,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羁绊与限制,我国学校课程建设更多呈现出同质化、模式化、单一化的特征和样态,难以关照到每位学生的独特需要与多元诉求,从而使其陷入“被选择”“难选择”的窘境和无奈之中。

为克服、扬弃“统一型”课程体系对学生个性成长与发展的束缚和局限,学校应进一步增强学校课程建设的“可选择性”逻辑与品质。“通过建构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发现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启动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动力便成为现代普通高中学校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3]并且,“课程越是‘个人选择’的,越显现出‘个性’,他们个人的潜质就越能释放出来。让所有学生的智慧充分涌动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4]。因此,学校课程的“可选择性”将对学生的个性养成和素质培育产生驱动与催化作用。所以,学校应建构出基础与拓展、分层与分类、专题与综合、学术与实践等彼此交互、有机联结、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惟有此,才有利于学生学习选择权的进一步实现,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不断满足日益变革的未来社会需要。

3.学校课程的“追求卓越”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特的潜能优势

《意见》明确指出,评价要“坚持指导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可见,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除了要求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之外,还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激励、彰显其独特潜能或优势素质,以进一步明晰其学科特长和专业性向。而要实现此制度设计的教育“初心”,学校课程的“追求卓越”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结构与体系存在的不足,即较多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性与基础性发展需要,相对忽略了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和超常规诉求。尤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这种“吃不饱”的困境无疑是阻碍其“野蛮生长”、限制其潜能释放的病灶所在。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挖掘、激发其潜能优势,学校课程建设应努力“追求卓越”,进而为更多优秀学生提供最好的滋养和资源。对此,国外如火如荼的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建设,以及我国部分中学所开发的“特供类”课程(如“中科院课程”,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综合性”课程(如“高端科学实验综合课程”,北京十一学校)等,都是学校课程建设追求卓越品质、激发学生优势潜能的创新举措。实践证明,此类“追求卓越”的学校课程供给,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特的潜能优势,可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拓展其成长发展的进步空间,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程修习质量是客观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参照

如何将学生参与课程修习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其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参照,一直是学校实施中的焦虑与困扰。诚如有校长所指出的那样:“无论是各类课程,还是学生活动,都存在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相脱节的现象,并未将学生学习各类课程过程中所表现的素养,以及各类活动中学生所展现的特征和品质,纳入综合素质的评价中。”[5]在笔者看来,可将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所取得的考试成绩或学分以及修习过程中的突出行为表现、形成的标志性成果等作为重要观测点来实施评价。

1.课程修习所取得的考试成绩或学分作参照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离不开其学业成就或考试成绩指标,这一点在国外学生评价实践中亦有广泛思想共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其“相同之处是他们都认为学生的学术能力或者学业成绩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所搜索到的各种针对高中生的评价体系中,基本上都没有把学生的学术能力或者学业成就排除在综合素质之外,而都是把它作为一块十分重要的内容”[6]。基于此,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参照之一即是其课程修习所取得的考试成绩或学分,这在《意见》中亦有明确规定和陈述,即学业水平“主要考查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由此可见,综合素质评价并非盲目排斥、摒弃分数式评价路径,相反,学生课程修习所取得的考试成绩仍是检验其对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实践操作等情況较为客观、高效的评价方式,亦是衡量、判断其学习力优劣的重要凭依。另外,除以原始分数呈现的考试成绩外,学分制是课程修习结果的另一量化表征形式,用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历和体验课程学习。

2.课程修习过程中的突出行为表现作参照

此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除了把考试成绩或学分作为核心参照外,还需将其在课程修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况涵括其中,从而达到对学生“知”与“行”的全面诊断和评价。如清华附中所开发的“诚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测量对象或手段就是“行为”,其做法即是将学生在三年高中期间的行为收集起来,然后基于行为,建立与最终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只有基于具体行为的评价,才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7]。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除了关注学生的“一般”或“普通”行为外,更尤为强调对其“突出表现”“优秀表现”或“代表性行为”的考察与评价,其目的即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发扬优点”。这一诉求与指向在《意见》中亦有明确规定,即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要“坚持客观性,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并且,“学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在我们看来,学生在课程修习过程中的突出行为表现更能彰显其独特的个性品质、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

3.课程修习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性成果作参照

除主要考查学生课程修习所获成绩、学分及过程中的突出行为表现外,《意见》中亦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作为评价其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重要观测点。着眼于这样的制度设计,有以下两点教育学思考和意义。其一,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客观证据。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判定,较多凭依教师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好恶”,致使评价的随意性很强,缺失了客观、公正和说服力。如此,“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仅仅凭陈述材料(包括自我评语和教师评语),不足以断定学生是否具备材料所描述的素质。为了进一步确证,有时还需要让学生提供作品(如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文学作品等)以起到印证作用”[8]。总之,强化基于证据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此次学生评价改革的本质规定和鲜明底色。其二,借助丰富的“学习成果形式”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尹后庆指出,我们对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不宜只是测试其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是要学会选用多样的学习成果形式进行评价,如文科类课程可以用撰写评论、调查报告、口头讲演等方式,实验类学科用递交实验报告方式,视觉艺术类以作品方式,语言类和音乐类课程用语音录制方式,等等[9]。在我们看来,这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研究性成果或作品,是学生创造力、想象力与实践力的最佳呈现和证明,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参照是题中应有之义。

三、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课程建设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校本化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应与学校课程建设深度融合,已成为学界的思想共识。如有学者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是要让课程的实施成为发现、发挥每一个学生专长和潜能的机会。……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中,个人的表现信息不断呈现,搜集和分析这些信息,不断给予发展支持、引导和校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目的,这就是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和作用。”[10]也有一线校长认为:“将学校课程和活动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相结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时,应与学校课程相融合,而非单独分割开来。”[11]

1.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维度,建构学校课程体系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内容构成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大维度,它意味着学校课程体系可基于不同维度进行开发和建设,以利于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地”。遵循此原则与逻辑,高中学校可对现有的课程门类、内容及设置情况进行统整、优化和完善,以革除课程之间存在的要素分离、逻辑混乱等弊端,进而形成以综合素质评价五大维度为划分依据的学校课程体系。如青岛市S中学建构了“五板块四层次”的新人文课程体系,其中,“五板块”是将学校课程横向分为人文素养课程、科技素养课程、艺术素养课程、国际视野课程、身心健康课程等板块,每一板块又形成不同的课程群,以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结构形成有机的关联和支撑。又如河南省Z中学以综合素质评价五大维度为参照点,并在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建构了“三型六类”课程体系。其中,“六类”是数学与逻辑、科学与技术、人文与艺术、公民与社会、健康与生活、实践与创新等课程,这与综合素质评价五大维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基于综合素质评价五大维度来系统优化学校课程体系,有利于将学校零散、混乱、无序的课程有机、系统地组织起来,进而使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课程建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和评价育人的功能,并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提供重要载体和依据。

2.基于学校独特育人目标,设计特色课程群

在高等学校实施“综合评价”“精准选拔”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特色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与紧迫。而要实现此诉求和愿景,学校就须破除“统一化”思维窠臼而确立独特的育人目标定位,并以此为基点来系统建构、整体打造特色课程群作为支撑与依托。如在《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中特别设置“学校特色指标”模块,其目的是要积极引导学校系统思考其课程的整体设计,以形成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12]。基于此评价理念和思路,山东省L中学立足“培养具有坚韧力、成长力和卓越力的坚毅少年”的独特育人目标,建构并实施了包括弘毅课程(即学业类课程群)、英毅课程(即德育类课程群)、轩毅课程(即艺术类课程群)、勇毅课程(即体育类课程群)、清毅课程(即生涯规划类课程群)等构成的“坚毅”课程体系,以期不断锤炼、塑造与提升学生的坚毅素质。又如上海市C中学秉持“大环境”的独特育人理念,构建了包括“环境·科技”类课程群、“环境·人文”类课程群、“环境·心理”类课程群在内的“环境素养培育”特色课程系统,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素养,成效显著。总之,将学校独特育人目标与特色课程群建设深度融合,有助于高中学校形成鲜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特色,进而为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基于学生职业发展,打造生涯规划课程

《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深刻体悟此制度设计的内在意蕴,我们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着眼于学生特殊性和未来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方式”[13],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整体性评估,使其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潛能优势,从而寻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与发展道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与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和高度契合性。诚如有学者所言:“综合素质评价和生涯规划实际互为表里,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能力的评定是帮助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完善自我认知及确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生涯规划则最终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14]因此,为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地”,学校可基于学生职业发展倾向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涯规划课程系列,以使学生能在课程修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专业性向,进而确立个人奋斗目标,明晰努力方向。课程紧密围绕相关社会职业领域而建,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和感受,并进行生涯规划,实现综合素质评价与课程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Taylor,P.H.& Richards,C.M.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M].Swindon:NFER PublishingCompany,1979:11.

[2][3] 李希贵,秦建云,郭学军.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J].教育学报,2014(01):50-55+87.

[4] 石鸥.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关于高中多样化、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3(02):4-8.

[5][11] 何天宝.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与建议[J].未来教育家,2020(06):43-45.

[6] 崔允漷,柯政.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09):3-8+12.

[7] 王殿军,鞠慧,孟卫东.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创新实践[J].中国考试,2018(01):46-52+66.

[8] 罗祖兵.欣赏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论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18(01):109-114.

[9][10] 尹后庆.站在追求文化自觉的高度推动综合素质评价改革[J].人民教育,2017(19):51-55.

[12] 陆璟.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上海设计”[J].中小学管理,2015(06):7-11.

[13][14] 樊亚峤,徐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生涯规划教育的整合策略[J].中国考试,2020(01):59-64.

【责任编辑 关燕云】

作者:王洪席 陈平静

第2篇:中职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中职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其毕业和升学的主要依据,引导学校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中职学校下一阶段必须实现的教育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汤光伟(1976-),男,湖北孝感人,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职业教育研究部教研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发展。

课题项目:本文是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的实践探索研究”(编号:QJJ125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正处于从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是全社会对中职教育提出的迫切希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中职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毕业和升学的主要依据,引导学校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中职学校下一阶段必须实现的教育培养目标。

一、为什么要在中职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2009年1月,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是专门从事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已有多年,这是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改革。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要求当代青年“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

然而,目前“应试”的指挥棒依然存在并对中小学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在部分初中学校,一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少数有希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身上,部分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怀,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冷落、被遗忘,因而自暴自弃,而这部分学生正是中职学校的生源主体。

从生源来看,学习成绩较好的初中学生一般都选择上普通高中,准备升大学。剩下的升高中无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毕业生,才被中职学校以各种方式“请”了进来。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知识技能底子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技能不够熟练,语言不够文明,写作能力差,字迹不够工整等。二是为人处事不够成熟。中职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心态不够积极,缺乏宽容、豁达与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好等。

总体而言,近年来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与前几年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学生的求学精神、态度、热情也不如以前,整体综合素质不是很好。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层面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一个人生长、生活的基本场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其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有的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如:有的是单亲家庭等。有的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欠妥,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等。 有的学生家长们本身不懂教育的规律,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顾其子女自身的条件,去为其子女们设计成才计划。

(2)社会环境因素。每一各社会成员的成长过程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部分行业的管理难免存在疏忽和漏洞。各中小学周围开设的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和街头小贩出售的口袋小说、卡通图书等,或多或少会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2.学校层面

(1)招生秩序混乱无序。近年来, 由于大学不断扩招,普通高中升学率逐年提高,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职学校生源不足、生源整体素质下降的局面。中职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往往降低门槛,对报考的学生不管分数高低、素质好坏,一概来者不拒。招生秩序混乱无序,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中职学校的声誉,也给部分初中学生发出了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错误信息。

(2)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阵地。但在目前的德育工作中,却存在急功近利、浮躁、虚假的作风,实效性不强,一是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有时对于德育是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时习惯于用一系列的数字、报表、图示、评比等来代替德育的实效性。二是德育内容严重滞后,脱离社会生活。社会生活逐渐丰富多彩,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学校德育和社会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德育工作显得苍白无力,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实际问题。

(3)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目前中职教育仍然未能从传统的普通中小学学生管理的窠臼中解脱,对中职学生的评价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评价等现象。目前,中高职衔接还不通畅,中职学生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就业形势还比较乐观,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普遍不足,“混日子”现象比较普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的形势下,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理所当然的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实现的教育培养目标。

1.政策层面:中职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职升高职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出现招生生源不足的情况,少数院校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浪费了有限的学习资源,也限制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生育高峰的回调,高考适龄考生已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加上本科院校的进一步扩招,高职院校生源问题将会凸显。而目前中职毕业生缺乏直接升高职的途径,也成为影响中职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因此,从长远来看,优秀中职毕业生直接升高职是高职院校招生发展的必然趋势。此举一方面可拓宽中职毕业生直接升学道路,另一方面也为高职院校提供较充足的优质生源。

在中职毕业生直接升高职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原有的评价制度已经不能适应需要。我们要改革中职学校现有评价制度,对中职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其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主要依据,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中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给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在评价功能、目标、主体、内容、标准以及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与内容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3)采取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方法,突出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引导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长为品德高尚、身体健康、基础扎实、技能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

与此同时,要改革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国家级、省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并在招生名额中划出一定比例(20%—50%)定向留给中职毕业生,由各中职学校按比例推荐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优良的毕业生直接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

2.社会层面: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近几年来,中职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了快速发展,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人们轻视职业教育的意识也还没有完全消除,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协助中职学校做好宣传工作,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节目、集体讲座、行业代表座谈会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教育法》等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鼓励企业和个人支持中职教育发展。二是定期举办中职教育成果展,大力宣传中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办学成果,树立正面形象,提高学校声誉,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

3.学校层面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靠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够做好。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特点,学校需要建立与学生家长增强联系的机制,使学校能够与家长共同努力,协同配合,把学生领上正道,使他们能够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一般比同层次的普高学生要差,中职学校如果不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后就业就会更困难,学校的招生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深化校企合作,从新生入校开始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4.教师层面

(1)博爱待人,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师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待教育教学,以博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多关心、多帮助,并辅以更细致、更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挖掘其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朋友。

(2)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不同地方教育教学质量存在差异,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争取使每

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3)科学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中职学生成长、就业、成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学校要从各个环节,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去关心爱护学生,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从中考失败的阴影中抬起头来。要建设好班级体,使学生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如何在中职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为了推动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参照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各地方可结合实际自行制定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结果客观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实施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既关注全体发展又关注个体差异,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2.发展性原则。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民主性原则。加强学生之间、教师、家长与企业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有效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及企业评价,及时反馈,增进理解与沟

通,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4.多样化原则。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顶岗实习结合起来,以职业道德和职业

能力为主,结合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5.可操作性原则。评价过程简便、直观、易操作,逐步实现评价操作与管理的信息

化。

6.客观性原则。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方法,确保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具体、实事求是,增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三)内容标准

中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对学生学科学习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和职业性发展目标三方面的综合评价。

1.学科学习目标。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各学科的修习情况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目标执行。

2.基础性发展目标。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评价维度,各维度主要表现如下: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

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3.职业性发展目标。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性发展目标评价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业绩等三个评价维度。

(1)职业道德:学生在平时实训时期和顶岗实习阶段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守工作制度,勤奋工作等。

(2)职业技能:学生具备本专业岗位要求的基本的技能和动手能力,能完成实训和实习工作任务,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职业业绩: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训和实习工作任务;如能在工作岗位获得突出业绩或获得较高等级职业技能证书或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励,可以加分。

在综合素质评价三方面赋分比例中,学科学习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和职业性发展目标三方面的完成情况分别占20%,30%和50%的比重,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四)方法程序

以学年为单位,每学年末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基础性发展目标,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职业性发展目标以实训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为主导。毕业前,依据三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规定时间内由班主任组织评价小组对毕业生进行一次总体评价,评价结果由学校统一逐级上报。

1.各维度的评定方法

学生自评:学生按照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的六项内容,在班级展示成长记录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提供自评等级的依据,使用自评表逐项进行等级评定。

同学互评:使用互评表,全班所有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按照六项内容逐项进行等级评定。

教师评价:班主任牵头召集教师评价小组成员,使用教师评价表,各成员按照六项内容逐项为每个学生进行等级评定。评价小组成员应参加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考察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主动了解被评学生的情况。对学生某一基础性发展目标判定为D(待发展)时应慎重把握,判定为A(优秀)时要严格对照评价标准。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的评定结果均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发展)四个等级呈现。凡是评价维度中评定为A或D的,必须提供充分的实证性材料。

职业性发展目标由职业性发展目标评价小组组织进行,该小组由学校就业部门人员,班主任,实训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人事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业绩作出评价。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如能在工作中取得重大业绩或获得较高等级职业技能证书或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励,可以加分。

2.评价结果的告知公示。在学年末和毕业前,学校应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各评价内容得A等第的学生要在校园内公示7日以上,接受师生监督。

3.评价结果的呈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模块(专题)修习学分、维度等级和写实性评语。维度等级分别呈现九个维度的等级,写实性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由班主任老师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有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综合素质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学生毕业前,应整合中职三年各学年的评价结果,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次总体评价,由校长签字认可,并形成电子表格,供高校调阅。

(五)结果运用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中职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招生选拔的主要依据。

(六)组织实施

1.加强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省级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指导各地实施评价。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市、县(区)普通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监督、咨询、投诉、复议等事宜。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中职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校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和教师评价小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主要负责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的制定、组织实施、监督、结果认定和上报。校长是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责任人。班级教师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实训教师代表和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及班级教师评价小组的成员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应收集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业绩等九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之一,也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了解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重要资料。

3.全省统一建立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载体和呈现方式,同时是中职学校学生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成长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表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

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表是对学生一学年学科学习和综合素质表现情况的全面反映,含学分获得情况、基础性和职业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第和写实性评语等内容。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是对学生三年表现情况评价的汇总,含三年在校期间学分获得情况、基础性和职业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第和写实性评语等内容。

4.要发挥形成性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平时的观察,及时评价学生在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要引导学生收集个体发展中有代表性的资料,在互评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和分析,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要重视发挥企业在对学生职业性发展目标评价中的作用。

5.要积极探索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方式。中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试行期间,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

(七)保障措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培训制度、申诉复议制度、监督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评价工作公平、公正。

1.公示制度。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内容、方法、程序及评定结果的使用,均要提前向社会公示;评定结果

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对评定结果为优秀的学生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诚信制度。逐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机制。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对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违反诚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培训制度。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4.申诉复议制度。学生、家长如对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有异议,可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诉。学校必须认真调查,要根据原始记录、原始实证材料给予耐心、透彻的答复,实事求是地做出恰当处理,并及时向申诉人反馈,维护学生权益。对学生不服学校处理意见而提出的复议要求,由教育行政部门做出裁定。

5.监督评估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督查与评估,并及时改进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和其他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凡提供虚假材料或不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和校长的责任;对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涉嫌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查实,取消其综合素质评价相应等第。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

[4]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赣教基字〔2008〕65号).

[5]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席建军.对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素质评价的思考[J].现代教育教研,2011(05).

责任编辑:王国光

作者:汤光伟

第3篇:浅议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①

[摘           要]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其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发展、教师个人发展以及学校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发挥出教师的积极作用,不仅要为其提供发展平台,还应重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从而通过评价不断优化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以中职学校为例,分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综合素质

[

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其工作的核心,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拥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过硬的综合素质,而科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增加教师的自我认识,并且能够使学校掌握教师的真实能力与素质,进而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中职学校是为我国发展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更加需要科学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一、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构成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更为主要的是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专业教学,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在这方面表现出不足,即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学识再好、再高,学生在学习中也如同听催眠曲一样,无法保证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构成应包含认知学生的能力、基本素养、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等多个方面:(1)认知学生的能力:具体是指教师观察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能力;在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能力;唤醒、激励学生进步的能力;能够在与学生接触中发现并且纠正其不良习惯和行为的能力;同时,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的能力[1]。(2)基本素养:主要包括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爱且尊重自己的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分析以及推理能力;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以及交流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要丰富;能够很好地控制自身的情感变化;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也要比较好……只有以基本素养为基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才能不断提升。(3)教学能力:包括教师分析和处理教材内容的能力;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明确教学目标的能力;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和作业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获得并分析教学反馈信息的能力;教学研究以及评价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和设备的能力等。(4)专业能力:是指教师所教授的学科或是专业的广度和深度,能够很好地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并且对其有很好的把控能力;还需要有较好的专业实践能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并且能够使用新设备;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

二、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特点

对中职学校教师展开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应注意两点,即:对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工作表现以及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展开全面评价,而不是单一地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科研成果上来进行评价;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合理性,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不仅仅是通过单一的考核项目进行有效、合理且公平公正评价的,而且需要学校注重从日常工作等方面制定评价内容和制度,保证评价的有效性[2]。例如:一个参加工作5年的教师,其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不会反映在学生的试卷上,而是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结果,从综合的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并将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記录在考核项目中,确保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性。因此,对教师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尊重评价的特点,进而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保证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一)制定评价原则

中职学校在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时,需要明确评价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评价措施才能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既促进教师的发展,又能够改善教学质量,使学生和学校都能够拥有发展的基本条件,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在评价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3]。在评价时,要以事实作为科学依据,实事求是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做出评价,确保能够反映出教师的真实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通过评价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能够增加学校对教师的认识,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长处,掌握其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能够针对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而学校也能够结合教师的情况和学校发展目标制定教师培养计划,选择合适的内容安排教师参加培训,提升其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中职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且有利于教师的个人发展,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二)优化评价内容

中职学校在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时,需要对评价的内容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评价质量和有效性。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教学成效、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效果、学生的考试成绩、参加的科研项目发展情况、日常工作表现、带领学生参加比赛的表现以及获得的成果等,评价内容的全面和科学性有利于提高评价的质量和科学性,提高评价结果在教师和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例如:在制定评价内容时,将教师带队参加的各类型比赛获得的成果融入评价中,可有效激发教师带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比赛中,为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奠定基础。此外,在确定评价内容时,还应将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方法和效果融入评价中,丰富评价内容的同时,提升评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增加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视度,进而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可见,在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提升评价的现实价值。

(三)创新评价方式

创新评价方式是保证评价活动顺利进行、提升评价作用的重要措施。中职学校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做出评价时,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变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等因素不断创新评价方式。在评价时,要从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勤情况、专业能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改善及其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进行,但这些都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的项目,故而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4]。例如:学校可以采取年度评价的方式对教师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展开评价。教育教学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科研工作的成果需要的时间更长,甚至需要几年、十几年,故而对教师评价时也应考虑到这一点,在制定评价方式时,可以以年度工作情况展开评价,也可优化评价质量。

(四)重视评价结果

中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仅需要重视教师参与项目的过程、在相关活动中的表现,还要重视其成果。同时,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也不应该只重视评价内容和方法,还应重视评价结果,便于学校利用评价结果制定教师培养计划、调整教师的薪资待遇、进一步优化评价内容和方法。此外,还要利用评价结果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优化教育教学活动和成果,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重要性,需要加强领导的重视,促使评价结果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价值。

四、提升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质量的措施

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提升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优化方法,实现最佳的评价效果,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满足教师的教育发展需求,实现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加强领导对评价的重视程度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实施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成长、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措施,故而需要中职学校领导者的支持和重视。想要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学校领导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和措施,提高评价效率和质量,确保评价工作能够在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以提升教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培养成果[5]。总之,领导的重视程度是评价教师不可缺少的因素,需要采取专题会议等方式,加强领导的重视。

(二)加强对评价的宣传工作

中职学校在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时,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即通过宣传增加教师对评价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向学生宣传,增加学生的认识,并使其参与教师的评价工作;向家长宣传,使家长看到学校对教育教学的重视,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对此,学校可以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定期召开会议、定期公布评价进度等方式,在开展宣传工作的同时,确保宣传的效果;同时,能够在学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可拓展评价信息的获取渠道,进而增加信息量和说服力,突出宣传在评价中的作用。

总之,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值得学校关注,并且对其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做出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在教师自我认识和学校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培养计划,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师队伍能力与素质。因此,中职学校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定教師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夏晓辉,罗天豪.关于中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估指标建构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8):25-27.

[2]彭友江.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

[3]张艳.浅谈“教学竞赛”对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J].中国培训,2017(6).

[4]张金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知识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5]朱铭洁,陈宏.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5,35(8):75-78.

编辑 王 敏

作者:陈振华

第4篇: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指导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以下简称《成长记录册》)的日常性记录基础上进行。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在学生毕业时,以各学年评价为基础,再做出学段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8号)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精神,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中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作为学生在该学段学业是否合格、准予毕业的依据,也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业时的参考。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河北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河北省中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3.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反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的关键指标,各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在《成长记录册》上要有详细的评价和记录要求,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本学年《成长记录册》上的记录为基础。

三、评价指标

1.河北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方法逐步细化。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2.“德”的二级指标包括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德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思想品德的三级指标包括热爱祖国、勤奋自强、诚信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合作五个方面;社会实践的三级指标包括学农学军、实践活动、劳动表现三个方面;德育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3.“智”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其中,学习表现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三级指标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学科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学习能力的三级指标包括阅读交流表达、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学习成绩的三级指标主要是各学科(德育、体育、美育学科除外)成绩。

4.“体”的二级指标包括健身锻炼、身体健康、体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健身锻炼的三级指标包括锻炼习惯、健身能力两个方面;身体体健康的三级指标包括体质健康、卫生习惯两个方面;体育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5.“美”的二级指标包括艺术活动和美育学科学习两个方面。其中,艺术活动的三级指标包括活动表现、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艺术学科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6.各三级指标的检测要素主要来自《成长记录册》中的记录,记录登载配套软件后,将自动生成各学年、各学段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各指标的评价结果用“优”、“良”、“合格”、“不合格(或须努力)”记载。

7.中等职业学校各段综合素质评价设置各年级,各专业水平考试成绩记载栏。各专业学生水平考试成绩既反映学生学科学业水平的状况,是学生是否合格、毕业的依据,同时也是高一级学校录取各就业的基础性信息依据之一。

8.综合评价另设“突出表现”或“特长”记录栏,概述性表述学生思想品德突出表现和兴趣特长突出表现,总字数控制在50字以内,若无突出表现或特长则不记录。

四、实施要求和办法

1.在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实施中,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坚持发展性评价,检测评价时,要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既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状况;坚持学生自我评价原则,重视体现学生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自我评价,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坚持多主体评价,学生本人、同学和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重视调动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吸纳家长、社会的评价意见。

2.重视同学互评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学生互评应采取班级互评、小组(队)互评等形式,小组互评的学生数在10人左右。

3.评价由班级评价小组负责。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本班主要学科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成员组成,人数为5人左右。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中的学生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本班级学习、授课时间不少于1年。每一个学科教师和班主任都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心态、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到有日常记录积累,有个案分析指导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评价结果的运用

1.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依据。

2.各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和就业的依据之一。

3.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管理保障

1.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工作的研究、宣传、试点与推广工作。市教委组织力量在“管理通”平台基础上,研制《河北省中等职业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配套软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字化操作。

2.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订本区县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明确校长、教师、班主任等人员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责要求,切实做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培训和管理以及《成长记录册(试行)》配套软件的推广、培训工作。

3.试点学校要成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制订本校《成长记录册》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规范程序,组织开展《成长记录册》的文字版本记录和配套软件数据填写,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要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要加强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坚持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加强民主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4.市、区(县)德研、教研和科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职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要对本方案试行、推广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总结经验,提出对评价方案及实施操作要求的修订意见。

5.市、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区县和学校实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对区县和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以保证评价实施过程的客观、公正和公平。

第5篇:榆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根据抚松县教育局[2009]4号文件精神,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和谐开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为学生一生发展全面奠基”为出发点,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以“和谐人文愉悦”的办学理念为基点,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形成,最终形成书香满园、文化引领、环境友好的具有榆树学校特点的教育环境,推动学校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评价共组组织机构

1、榆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主任:丁伟(校长)

副主任:唐世明(副校长)崔艳国(政教处主任)宋洪波(工会主席)

委员:苑芳生(教务处副主任)田立五(教务处副主任)李强(政教副主任)毛海霞(少先队辅导员) 李巾杰 毛风程纪家有耿善康(班主任代表)

杨振华从显龙邵明国(任课教师代表)

家长委员会10人

学生代表5人

2、个评定小组

⑴公民素养与道德品质小组

组长:崔艳国

副组长:李强

组员:李强毛海霞班主任

⑵学习能力评定小组

组长:唐士明

副组长:苑芳生田立五

组员:个任课教师

⑶运动与健康评定小组

组长:崔艳国

副组长:李强

组员:毛海霞体育教师

⑷交流与合作评定小组

组长:唐士明

副组长:苑芳生田立五

组员:任课教师班主任

⑸审美与表现评定小组

组长:崔艳国

副组长:李强

组员:毛海霞音乐教师美术教师

三、评价的流程

(一)平时评价

1、学生自评

参照本学期自己制定的目标,进行总的自我评价;至少要写出自己的一条优点和缺点,并有相应的简要的实例佐证。

2、同学互评

对要评价的学生写的自我发展评价进行简要的评价;对班主任指定的和自己选定的同学(本小组的)进行互评,至少写出一条优点和缺点,并有相应的实例佐证。

3、教师主评

班级任课教师要在班主任统一安排下开展评价;班主任所安排的学生必须是在任课教师实际教学中表现良好或者兴趣特点突出的学生,评价要要用发展性的语言引导或激励学生;班主任对那些任课教师不能给出科学的、激励的、准确的评价的在其他方面比较特殊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的鼓励,要因人而异。

4、家长助评

家长在参看以上三种评价之后,结合孩子在家的表现进行全面的或者几种某一方面的评价,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或要求,也可以对学校、老师提出建议。

(二)期终评价

1、过程:学生平时评价结果的审核与整理-----学生学科以及其他竞赛成绩的整理-----学生学科以及其他能力测试能力结果的整理-------学生所有项目成绩的归纳整理------确定该生的期终等地------综合性评语的撰写-----学校审核意见-----班级公示一周----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家长签字确认。

2、期终评价要由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共同完成。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任课教师三人,班长、学委员(学生代表二人)。

3、评价要严格依据所见材料据实统计并核实,严禁一言堂或评感觉或情绪评价的现象发生。这是硬

性要求并贯穿于所有的评价之中,是评价的底线。

4、当有期终等地并列而A等超出情况发生时,采取查小项中优秀的数量,多着优先,如果还是有并列的则由评价小组成员投票表决。

5、A等地要严格控制在≤30%的比例内;C等地要严格控制在<5%的比例内。

6、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一般应该实行“意见一致原则”,有意见分歧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7、期终等地要家长签字同意之后才能对《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填写。

8、学校意见:主要是有针对性审查本学期在行为表现上有过突出问题或违纪行为的学生;关注在心理健康、思想波动方面的学生的评价等地和评语的撰写。有问题要责成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重新评定,并盖政教处签章,以示学校意见,通过的不用盖章直接通过。

9、关于公示

期终等地结果出来后,班主任将在班级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学生和家长在班级制作的通知单上签字生效。

(三)评价课的一般流程

1、教师导入

2、学生评价:

首先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评价,要至少说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要有实例佐证。然后由教师指定的评价人(同学或老师)对其进行评价,对该同是否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进行认证,要有实例佐证。再然后可以有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3、互动环节:

小组内互评;同学请某位同学或老师对自己进行评价。

4、教师点评:

任课教师对班级的某些同学进行简要的评价;班主任可以对近阶段表现突出的同学或小组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5、班主任组织评选出本月进步最大的个人和最合作的成功小组。

6、学生代表小结:评价本堂课的效果,说出自己的感受。

7、布置作业:填写评价表;与家长交流自己本月的综合情况(德育作业)。

8、下课。

四、评价的要求

1、评价采取打分制,打分范围在65----100分之间。各项评价最终使用平均分。

2、任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听讲、思考、回答、质疑等)进行评价打分每学期每位同学2次。

3、班级小组要在当节课后马上对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情况(如是否积极参与情、是否积极讨论、是否合作或合作的态度、是否敢于坚持观点不随大流等)进行评价打分。每学期每位学生4次。

4、任课教师(艺体教师除外)要对作业情况(工整度、上交是否及时、有无抄作业等)做好评价打分面对班级全体每学期4次,做好评价书面资料的留存,对于迟交、不交、抄袭等情况要当面请该生签字确认。

5、体育教师要按照国家标准及时准确公正地做好学生体质检测工作,并评价打分;要做好乒乓小本课程的测评工作,并检测打分,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科学设计好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6、所有任课教师是学生语言能力和书写能力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工作中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语音、语调以及不正确的朗读给予及时的纠正、点拨和指导,要积极、经常的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态度开展引导教育工作。每学期末学校将对全校学生开展朗读和写字的检测并打分。

7、各班级要积极配合并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名曲欣赏工作,要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让绝倒多数学生有能力接受一般性的检测,学校在期末要进行名曲欣赏的测评并打分。

8、各班级要积极做好班班合唱工作,在音乐教师的技术帮扶下,持续开展合唱活动或者练习,努力使合唱成为班级舆论、班级文化建设有力支撑点,学校将在学期末对学生的声乐进行测评并打分。

9、五项评价中各项评价的操作运用

⑴五项评价分别为:公民素养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⑵公民素养与道德品质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完成。

⑶学习能力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作为一部分;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一部分;读写能力测评一部分,并参考个人学科竞赛情况。

⑷交流与合作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一部分;班级小组当堂关于小组合作情况的评价一部分;教室当堂的对于学生上课情况的评价一部分。

⑸运动与健康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作为一部分;乒乓球小本课程的学习情况评价作为一部分;学生体能测试作为一部分。

⑹审美与表现一项:在评价课中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作为一部分;名曲欣赏情况评价作为一部分;合唱中的声乐能力评价作为一部分。

五、评价内容

(一)公民素养与道德品质

爱国爱党,遵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自尊、自信、自强;关心集体,奉献社会,热爱公益活动;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有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观念;关注并参与环保,有环保意识。

1、有参加社区服务或公益活动以及校园环境整治维护活动的记录或者证明。

2、对班级和学校有贡献。

3、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

4、努力进行自我教育,改正不良习气。

5、其他

有下列不良之一者,本项评价等地不能评定为“A”

⑴一次社会活动或者学校公益活动记录也没有,不按时完成德育作业的。

⑵无故旷课的。

⑶有小偷小摸,破坏公共财物。

⑷涉足舞厅、游戏厅、网吧场所的。

⑸攀爬树木,乱扔垃圾的。

⑹打架骂人的。

⑺被学校纪律处分或者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罚款和拘留的。

(二)学习能力

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制定并适时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善于反思,善于质疑和探索。

1学习态度认真,有按时完成作业的记录。

2有反映学生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或考察成绩的记录。

3校级或者校级以上的学科获奖记录。

4自主学习能力的证据,如课外阅读的笔记、心得或者本人书写的文章等。

5探究学习成绩、做平或者记录等,如实验研究报告、社会活动记录方案。

6、其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项评价等地不能评定为“A”

⑴个学期学科期末考试成绩有不及格现象的。

⑵缺乏自主学习精神,每学期无故不交作业各学科累计15次或者有一次抄作业的(抄和被抄的)。 ⑶字迹潦草,朗读滞涩,毫无进步的。

(三)交流与合作

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性活动;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并主动与他人交往和交流;有团队精神,乐于与他人合作并协商共同完成任务。

1、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或者社团活动记录的。

2、在班级小组中能团结协作,注重集体荣誉感的。

3、其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项评价等地不能评价为“A”

⑴只顾自己,不参加小组或者班级的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的。

⑵无故不完成班级或者小组安排和分配的学习活动任务的。

(四)运动与健康

坚持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良好;讲究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健康的心理和生活方式,无不良嗜好。

1、各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考查或测试。

2、国家标准的体能测试成绩。

3、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情况。

4、大课间参与情况。

5、各种体育竞赛的获奖证书。

6、其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项等地评定不评定能为“A”。

⑴无生理上或者疾病上的特殊原因,经常不上体育课和不参加大课间活动的。

⑵不注意个人卫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包括衣着、寝室床铺、桌面整理等)

⑶有较严重的心理偏差并且不能自我调控,造成伤害他人的。

(五)审美与表现

能够发现美、欣赏美、珍惜美,有基本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爱美观念;认真参与艺术学科学习、各种艺术活动以及创作。

1、各学期艺术学科测评的原始记录。

2、参加学校各种艺术活动情况(合唱、名曲欣赏、艺术社团)

3、各种艺术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项等地不能评定为“A”

⑴艺术类课程期末测评不及格的。

⑵从不参加艺术类活动或拒不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的。

六、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职责

1、要站在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成长的高度,学习领会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把评价工作用好、用实、用活。

2、在评价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本方案的有关规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保存原始评价过程材料,做好文本材料的填写并及时归档。

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

1、校级以及校以上级优秀学生的评选必须是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等地为“A”的学生。

2、学校、班级每年奖励的学生必须是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等地为“B”或“B”等以上的学生。

八、保障措施

1学校依照放干,做好评价工作的宣讲、解读工作,努力使家长、学生、教师能深刻认识评价的意义,把评价工作作为推进学校整体工作进步的常规之一。

2、全校教师要高度重视评价工作,正确认识自己在评价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要积极的将评价工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的整个过程中。

3、各班级要认真做好公示,严格执行学生、家长签字制度。

4、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要及时、深入了解各评价小组的工作和各任课教师的评价工作,严格执行评价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一经发现营私舞弊、敷衍了事者,立即清出评价小组,在“两考一评”中一票否决,通报批评。

5、本方案未尽事宜和解释权归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

榆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 2011年3月16日

第6篇: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珙县上罗中学校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差异性原则。评价中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

3、公平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评定的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学校评定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机构健全了评定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成员组成广泛,具有代表性。校长郑会平任主任,副校长熊宗炳、李长军任副主任,成员有副校长2人、中层领导5人、年级主任3人、教师代表3人、家长代表和社会人士各1人,共16人。委员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珙县

第 1 页, 共 6 页

上罗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任免评定小组成员,组织监督评定工作,认定仲裁评定结果。

(2)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工作暨指导小组”。 校长郑会平任组长,副校长熊宗炳、李长军任副组长,成员7人,负责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日常工作的指导与开展。

(3)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监督小组”。组长由龚建春担任,李敏和贾庆东老师任成员,负责评定纪律监督。

(4)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级评定小组。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工作,班级评定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班5人。评定小组成员根据学校制定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完成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三、队伍建设

(1)致力评定队伍的建设,加强评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并把它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内容,记入教师档案。未参加培训的管理者、教师不得作为学校评定委员会和班级评定小组的成员。

(2)学校评定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坚持集体领导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原则,其主要职责是落实评定方案,制定具体的评定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定工作;对评定结果进行认定和公示;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学校评定委员会下设工作暨指导小组、监督小组,分别负责评定工作的指导、日常事务的处理和评定纪律监督。

(3)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给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学期,对学生应有充分的了解,具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班主任是班级评定过程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评定工作的全过程负。其他成员要全面参与评定工作,评定结束后全体成员应在评定表上签名认定以示负责。学校评定委员会对各班的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果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致使评定严重失真,将对相关责任人严肃查处并上报。

四、制度保障

(1)建立公示制度。评定委员会及下设机构成员向社会及全校公示,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向班级的学生公布,一周之内如果超过1/3的学生不同

意某个教师作为评定者,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替换。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向社会及班级学生公示,广泛宣传学校综合素质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评定结果的作用等,指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定结果在学生所在班级公示,并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接受、记录学生的质询。应充分考虑并消除公布评定结果对部分学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建立诚信制度。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者、学生本人、学校、评定委员会成员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信用记录,并将参与评定的有关教师的信用记录和表现与评选和考核挂钩。如果在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则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并取消其三年作为评定者的资格。学校建立诚信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学生及家长提高诚信度。

(3)建立举报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或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级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电子档案,形成管理系统,以适应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及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积极摸索一套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成长过程和个性特长潜能,又能够为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监控评估机制。评定委员会将组织人员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应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六、内容方法

1、评定内容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内容整合为六个方面: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运动与健康;(5)审美与表现;(6)综合实践活动。这六个方面内容及其细化表现作为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

2、评定程序

(1)学校成立评定委员会,每个班级成立班级互评小组。

(2)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评定。由学校评定委员会确定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工作由评定小组组织开展。

(3)在评定工作正式开展的前一个月,由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名成立评定小组,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无记名投票征求意见,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作为评定者,则需要做相应的替换。

(4)评定工作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家长说明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纪律,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评定的程序先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给予综合的评定,把学生每学年综合评定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记载,并在班内公示。

(6)评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评定委员会备案。校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纪录备查。评定结果一式叁份,学校存档、社会事务办、招生办各一份。

3、评定办法

(1)评定的依据:评定的信息来源于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日常表现,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等。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评定小组应参考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必须有相关成长记录材料和书面理由为依据,以备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质询。评定小组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当将日常的事实记录作为评定依据时,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如果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评定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

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2)评定的表达: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1)等级表达。评定者应从6个评定项目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评定给出一个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2)评语表述。应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鼓励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指明努力的方向。

(3)评定的比例:原则上各班级评为A级的比例占班级人数25%,并且评为A的学生成绩必须是班级学业成绩(期中、期末成绩)前40%的学生,各班级要严格控制这个比例。对学生综合素质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非常慎重,原则上学生只有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才能被评为D级,被评为D级的学生其材料必须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审核并清楚明白地说明理由。同时要注意做好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

(4)评定结果:

① 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的结果来确定学生的评定结果。

② 为能更好地衡量、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长过程,根据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评定的成绩来确定该生初中阶段综合素质的总评成绩。

③ 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总评成绩为优秀的同学,严格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A级同学的名单,名额比例为25%。如若出现分值相同,同进A级又超过25%的情况,将参考这些同学提供的相关证据与材料裁定。25%以外的,总评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总评成绩良的同学确定为B级。总评成绩为合格的定为C级,不合格的定为D级。

(5)评定的记载:期末学业成绩评定和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一并汇入《珙县中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

七、其他

本方案本学年起执行,如与上级今后出台的评价方案有出入,以上级的方案为主,学校方案另行修订。

本方案的解释权属珙县上罗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珙县上罗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2008年 9月18日

第7篇: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溪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2012年3月5日初拟】

六、评定标准

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一级指标

1、2项实行“合格”与“不合格”的评定,

3、

4、

5、6项采用A、B、C、D等级评定。

(一)评定标准说明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评定标准分为热爱祖国、思想道德、法纪意识、环境保护四个评定要素。依据国家、省关于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及《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初中教育现状,每个要素设计了相关评定指标(即相关行为表现),共 14项。达到评定指标中的8项及以上,且达到的指标必含第

1、

2、

3、

5、

6、

10、11项关键指标为合格;其他为不合格。

2.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能力评定标准分为团队精神、沟通与分享两个要素。依据国家、省关于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初中教育现状,每个要素设计了相关评定指标(即相关行为表现),共4项。达到评定指标中的2项及以上,且达到的指标必含第15项关键指标为合格;其他为不合格。

3.根据国家有关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初中教育现状,对一级指标中的

3、

4、

5、6项指标评定要素作如下规定:

(1)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分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四个评定要素。(2)运动与健康分为生活习惯、身心健康、运动素养三个要素。

(3)审美与表现分为审美情趣、审美表现两大要素。

(4)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分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两大要素。

凡符合基本标准者,视情况可得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得D;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奖状”“证书”“获奖名单”“星级证书“】提供),经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得A。凡得A等第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被评定为不合格或D等级的须通知学生本人,告知家长,并允许其申诉。

(二)评定合成说明:

1.学校每学期评定一次,初中毕业时总评一次。

2.综合素质评定中

1、2项指标的毕业等级汇总方法:

九年级2个学期均合格且其余4个学期至少有3个学期合格,则毕业总评等级为合格;其他情况为不合格。

3.综合素质评定中

3、

4、

5、6项指标的毕业等级汇总方法:

单项指标6个学期有5个学期及以上评为A,且初三2个学期为A,同时无C、D者,总评为A等;

单项指标6学期只要有1个学期评为C或D者,总评即为C或D等;其他情况则评为B等。(三)评价程序及规定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按照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的程序进行。

1.学生自评:评价前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评价方案》,广泛宣传评价目的、意义,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展示自己成长记录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对照《评价方案》的六个方面要求进行自我评定。

2.同学互评。全班(或学组)所有学生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班主任组织汇总。

3.教师评价。班主任牵头召集学科教师共同按六项考评内容逐条为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评价组成员应参加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考察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主动了解被评价学生的情况。

4.学校评价。各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综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意见,确定被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第,报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评价结果必须在班级公示。

5.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或复议之日起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四)评价要求

1.《泰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每个学生每学期一张,并在六个学期表的基础上形成初中三年的总表。

2.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中包括每学期的评价表、三年的总表,学生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成长记录袋进入学生档案。

3.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进行评定。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4.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学校以书面形式将评价表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各评价内容得A等第的学生应在校园内公示15日以上。

(五)保障制度

1.公示制度。在开展评价工作期间,学校要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使用、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和各班级评价小组名单等向社会公示,评价结果要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将及时调查处理。

2.举报和申诉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设立举报电话,学生、家长、教师或社会其他人士若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结果等环节的公正性存在质疑,可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评价领导机构逐级举报或申诉,评价领导机构要对举报或申诉做出答复或处理,并对各项举报、申诉及处理过程和结果作详细记录。

3.信用记录制度。为了防止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对所有参与评价人员及学校建立信用记录,将信用记录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学校、个人的年终评估。对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对评价人员弄虚作假的,除取消其评价资格外,三年内不得晋级、评先,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查处,追究相应责任。

4.监督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质量评估,及时改进和纠正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凡提供虚假材料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和校长的责任。市教育局不定期组织对学生的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音乐、美术、体育等项目A等第的学生进行抽测。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评价程序操作的,一律取消其相应的等第,并将抽测学生和学校的有关情况记录在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附录各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可聘请家长或社会人士参加),班主任任组长,具体负责对班级中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第8篇: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发挥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教师而言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调整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过程;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鉴定学习成绩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学习潜力,为学生接受终生教育、实现终生学习打下基础。现将我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建全

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年级的组长为成员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用更加客观、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使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的评价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实践。

二、明确评价目的,转变评价观念

1、明确“一个目的” 学校组织开展学生班会、通过学校广播等深入宣传,使学生明确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态度的端正,使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2、树立“两个观点”

在成立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后,学校组织学生和教师学习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认真做好评前培训,重要的是老师评价观的转变。

(一)是重视平时的评价,改革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考查方法,强调重视考察学生探究的过程;

(二)是树立起“评价也是一种学习”的新观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地评价中进行师生情感互动,在评价中塑造、显示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3、坚持“三个有利于”

学校组织教师家访,深入宣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使家长都能明确评价的重要性、严肃性,明确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并且积极、认真负责地参与评价工作。

三、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全面实施评价工作

“让每一位学生都留下成长进步的足迹,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自信”是设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宗旨。具体来说要做到:简约、生动、全程、体现学校特色。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巨匠心的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评价中,每个学生都能领到一本色彩明丽的书,是通过评价 方式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的书,这就是《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这里浓缩着学生真实的自我。这里看不见各科的分数、名次,唯独只有孩子努力后的学习、劳动成果以及同学、家长和老师热情而中肯的建议。然而,从中却让我们更容易地发现我们的孩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发现孩子在学习上的真实面貌。

我校根据“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这五个评价维度的要求,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评价表,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体系, 并且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自己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和“老师眼中的我”。这样亲切的语言,更能引导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内容多元的栏目,让学生“重塑”自我。

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发挥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充分发挥自己 1 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教师而言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调整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过程;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鉴定学习成绩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学习潜力,为学生接受终生教育、实现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验效果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实施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评价学生、促进素质发展。

《学生成长记录袋》比较全面科学地记录、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各项素质,客观、生动地展现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根据来自多方面的评价,奋斗的目标更加明确。他们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设计、自我调试,最终不断地自我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那些书面测试看不到的素质,明显得到提高。 2.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可想而知,当努力地学习了一个学期以后的孩子们在收到这么一份神奇的礼物时,是多么地高兴和自豪。因为在这儿,他们看到了一个热爱学习的自我,一个积极上进的自我,一个有特长的自我,一个心灵手巧的自我。在这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起他们向更高水平迈进的信心。而当那些为孩子不辞辛劳而又寄予厚望的家长在收到经过精心设计的“综合评价手册”时是多么的欣喜和感动。因为在这儿,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孩子,是一个令他们感到惊奇的孩子。他们对孩子的了解不再停留在一组组枯燥的数字上。他们不仅看到了孩子的点点滴滴的进步,还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于是,他们必定会急于按老师的建议给孩子以最大的帮助和引导。他们也会开始检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3.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评价,提高教师素质。

学生评价手册的改革既转变了教师观念,让教师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亮点、特点,从正面的、健康的、积极的角度看学生,促进了教师对学生的深层次了解和研究,提高了自己的评价水平;同时也促使教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革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成长记录袋》一定会给每个学生记忆的天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乐趣!

五、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问题,同学们中也有不少问题,并且班与班之间、同学们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

1、有的同学上课能认真听讲,有的同学则不能;

2、有的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同学则不能;

3、有的同学能尊重老师,有的同学则不能;

4、有的同学能团结同学,有的同学则不能;

5、有的同学能说普通话、语言文明,有的同学则不能;

6、有的同学能按要求穿校服、戴校牌,有的同学则不能;

7、有的同学能按要求留合格发型,有的同学则不能;

8、有的同学能按时到校,有的同学则不能;

9、有的同学能遵守楼内、室内纪律,不跑跳、不吵闹,有的同学则不能;

10、有的同学能按要求做好两操、干好值日,有的同学则不能。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一少部分同学,甚至是个别同学身上存在,但就是这个别同学往往破坏了我们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了大家。同时,我们小学部的全体老师强烈的责任心驱使我们,不允许一个同学掉队。可能有些同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不是很好,但我们相信每个同学的心都是向善的,都是想进步的。

同学们身上存在问题归纳了这样四种形式:

1、思想品德不高。

有些同学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 2 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有的同学甚至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

2、心理健康不全

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们义气,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 常;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各种资料表明,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人爆发出来其行为导致的后果更严重,危害性更大。

3、行为习惯不良

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同学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经常出入网吧,和街头流氓整天混在一起,甚至违法乱纪。

4、学习成绩不佳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记得有“诗”是这样写的“小子本无才,父母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从中可略见一斑。这其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在下一步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环节;

2、实行A等直通车和D等直通车政策,对于荣获市县校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的,直接划为A级,对于打架斗殴、吸烟喝酒、顶撞辱骂老师等严重违纪现象直接划为D级;

3、加强过程记录,使考查内容全方位;

4、学生的考试成绩只作参考,对于高分低能尤其是高分低德坚决不划为A等,对于成绩较低,但学习态度好、道德品质好的则予以充分的照顾和适当的提高等级;

5、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班级适当增多优秀名额;

6、坚持在评价过程中遵循既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唯证据论”的原则,强调评价结论应有客观依据,但客观依据不等同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平时的课上、课下表现,给老师、给同学的印象也是重要依据。

第9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

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七)语言能力。能讲流利的普通话,有一定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书写规范。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对学生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制度。

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程序。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总评,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六、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等级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综合素质的

六项指标,均采用“优秀”(A)、“良好”(B)、“及格”(C)、“待及格”(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6项评价考核指标中,凡达到4项合格(C),即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标准。

南麻学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为积极推动我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南麻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指标应包含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非统一考试科目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实践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实践能力的评价要与综合实践课内容相结合进行。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三、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管理制度。 我校根据区科教局指示精神制定评价方案,组织实施。我校均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工作机构。

我校成立了综合素质评价领导组,其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由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 评价领导组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六、工作程序。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

2、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

3、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

4、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考评;校长进行综合评价;

5、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

6、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在操作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探索科学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

七、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 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

综合素质的六项指标,均采用“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中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6项评价考核指标中,凡达到4项合格(C),即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标准。

八、成绩公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解释并公示。

评价结果应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领导组进行调研与处理,并组织复评。

九、保障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大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纪检监察,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规范,坚决反对和抵制不正之风,构建诚信的运作机制,严防发生舞弊事件,严肃处理各类违纪违规人员。

上一篇: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下一篇: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