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共12篇)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设计
主题:学会理财
1、教师:每个同学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学会合理利用金钱,管理零花钱。
2、在课堂上教师提出建议,师生共同确定了主题
二、活动背景设计
不少家庭对下一代的理财教育缺乏有目的的启蒙教育和引导,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零花钱要多少给多少,甚至把零花钱作为对孩子读书的激励手段,使孩子少有勤俭、理财概念乃至上大学及工作后仍是缺乏理财和自我管束能力。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和体验,帮助他们了解学会理财是学会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引导他们负责任地储蓄、消费和投资,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三、活动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同学们理解什么是“理财”,科学的理财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每个同学认识到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以及养活孩子的艰辛。改掉部分同学身上铺张浪费、在物质上互相攀比的毛病,形成勤俭节约的好风气。
3、能力目标
同学们学会科学理财,合理利用金钱,理性分配零花钱,将父母给的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四、活动内容与方式设计
1、理财小知识以板报、手抄报的形式。
2、赚钱体验组织学生收集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卖。
3、积攒零花钱以一个月为期限,同学们各自将父母给的零花钱数和自己的开支记下,了
解一个月以来自己的开销情况。
五、活动准备设计
1、将全班同学分小组,安排各自负责的任务。
2、告知家长该次活动的目的,取得家长信任和支持。
3、与本次活动要接触到的社会相关人士进行接洽,得到他们的支持。
六、活动过程及指导设计
1、部分小组负责收集废品变卖,一个组负责板报,一个组负责手抄报。每个小组在活动前
向教师提交人员分配计划表和详细的活动方案。
2、除了小组工作,每个同学要进行“积攒零花钱”计划,认真记录数据。一个月后进行数
据汇总。
3、收集废品变卖、板报、责手抄报项目活动中,教师予以适时的指导。
七、活动成果展示
1、整理活动中的相关文字和图片材料。
2、活动总结会议,交流成果与经验。教师指出不足并帮助改进。
3、将成果进行总结,展出。
4、评选该次活动中表现优秀分子并予以奖励。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探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了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一般来讲完整的小学实践方案必须要包含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适用对象以及活动的设计和指导者等, 通过这些要素能够明确活动的具体方案, 使得学生对活动的认识能够更加的深刻。
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是实施活动之前的必要准备, 能够对活动进行有效的预设, 从而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的策略探讨
1. 选择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 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传统的小学教学把学生封闭在了课堂之内, 使得学习和现实生活不断远离, 这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和现实生活相互联系并且能够持续发展的渠道, 所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中, 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得学生能够可以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另外在进行选材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阶段特征, 选取一些相对有趣并且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活动, 比如参观博物馆、观摩民俗表演, 走访孤寡老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
2. 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活动目标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核心, 这直接关系到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定位以及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等重要问题, 所以在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 目标要清晰准确, 要和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相符合, 不能远离教学目标,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不能方案制定后却无法实施。另一方面, 方案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度”, 让学生获取新经验新知识的同时不能盲目的扩撒, 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 要做好时间的分配, 对活动要考虑周全。
一般来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交流归纳、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以及展示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当然这些环节并非一成不变, 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细分, 比如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可以再分为模仿演示和交流汇报等环节。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仅仅的围绕教学的目标, 突出重点, 在方案的制定中要充分的考虑好时间的分配, 一般在教师导入的环节可以占到课堂时间的10%, 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可以占到80%, 讲评的环节占到10%, 这样就能够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来, 以真正的实现动脑和实践充分的结合, 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4. 活动要进行细致精心的准备, 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这是老师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前提条件, 是学生们从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的重要保障。活动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了老师的备课, 同时也包含了学生在活动之前的预备活动。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对学生做好指导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只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 而是应当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以及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去发现问题, 拟定解决问题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详细计划, 这样才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
三、小结
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重视,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也更加广泛的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比较好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是指导课程顺利进行的保障, 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方案的制定或者是方案的制定不够细化。那么, 就很有可能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 使得综合实践活动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应当科学合理的制定活动方案, 使得方案能够对课堂的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剑峰.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J].魅力中国.2010 (08) .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方案 制定
中图分类号:G42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154-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能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在现代小学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和社区的需求为基础,解决学生关心和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以这样的学习活动为内容的课程设置则能恰如其分地达成现代教育的需求目标。因此,我国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小学教育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一堂好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要有一个科学详尽的活动方案。那么,怎么准确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呢?如何科学制定出新颖可行的方案呢?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1 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
顾名思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实现某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它是实施活动前的必要准备,体现出整个活动的预设性,以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通常来讲,一个完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者、活动准备、活动时长、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建议、活动评价建议等。通过对上述基本要素的明确而形成活动方案,使学生对活动本身认识加深,能清晰了解活动步骤和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预”的效果更好,可以通过开展方案制定课的教学课程。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自主、规范地进行活动设计或修改活动方案草稿,再通过交流、合作、论证,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通过上文可知,科学而新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是上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不但能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使他们体验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以下本文就从活动选材、目标制定、准备工作和环节设计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1)选材要贴近生活,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人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精灵,是生活于自然中的高级动物。学生更是如此。可是传统教育往往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封闭在课堂内,课堂学习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为小学生们开辟的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因此,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材时,必须要贴近实际生活,要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同时,选材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特点,不要选择那些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而应截取一些相对简单有趣、能够让小学生通过思考获得启示的活动。例如,开展一些参观、观摩、走访等形式的活动。
(2)活动目标要恰当,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的活动目标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涉及活动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情感发展及教育的价值观等问题,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鉴定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的作用。所以,方案中活动目标必须要恰当,要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具体来说,首先,活动目标制定要来源于课程标准,符合新课改纲要的精神。其次,活动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最后,活动目标制定要把握好“度”,体现新经验的同时不能盲目扩散。
(3)活动准备工作要细致,师生共备为活动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充分做好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有效地准备工作保证,是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要条件,是学生真正在实践活动中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的活动准备工作,既包括教师的方案制定、备课等准备工作,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前的预备活动。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准备指导工作,尤其注意不能把该工作作为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而应作为一次以“开展实践活动前准备”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进行,让学生在“调查”、“探究”、“讨论”、“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拟定解决问题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计划,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4)活动过程要有序,考虑周全,时间分配合理
一般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要有激趣导入、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实践操作、展示评价和拓展创新等六个方面内容。当然,在这六个环节中任何一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细分。例如,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可以进一步再次细分出两个环节:其一,交流汇报,质疑互补环节;其二,模仿演示,整体回顾要领环节。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突出各环节的重点及渐进性、衔接性。事先考虑好时间分配,合理展开。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师的导入和示范讲解时间约占10%,学生们的操作时间占80%,讲评环节最多占10%。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践和动脑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综上所述,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的。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小学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制定活动方案,以实现教学目的。我真诚地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线索,但其中的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实践课方案实施策略.
[2] 实践活动过程控制研究.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类型.
一、活动主题:中秋节
二、计划教学时间:1—2周三、教学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与中秋节有关的知识。学会实践活动的操作方法,学习制作活动方案并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观察、调查的情况。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走向社会,感受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调查研究、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索创新等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活动体会中秋节的快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活动准备:
1、设计活动方案。
2、分组、分工。
3、制作课件。
4、安排调查研究活动用具等。
五、教学活动重点: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新生课题的解决。
3、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4、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六、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确立主题,制定方案
(一)启发提问,明确目标
1、启发提问:(1)秋天的节日有哪些?(2)一年之中哪些月份属秋天?(3)口头描述秋天的景色与特点。(4)讨论区:如何理解“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2、明确目标: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叫《中秋节》。(板书)
(二)活动指导,教给方法
1、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和查找资料,开展中秋节的课题探究。自主选题,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课题:(1)中秋节的来历;(2)金秋诗词欣赏;(3)中秋节风俗调查;(4)中秋美食;(5)中秋佳果;(6)月饼的变迁;
(三)制定方案,布置任务
1、分组安排活动地点,确立分课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法。
2、活动步骤:观察,参观,收集资料,记录;
3、口头整理:你看到了什么?收集到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第二阶段] 走出课堂,搜集、调查、积累、整理信息资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作好档案记录。
2、指导教师配合这次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3、主要活动安排:
(1)为家里设计一个中秋赏月的活动方案,或从外观、色香味角度设计一种月饼。
(2)电脑作画:电脑制作一幅关于秋月的美丽图画,并打印出来。主题:月到中秋分外明。景物要求:月色、山水、楼阁和人物。
(3)秋游登高: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望远,写下你的感想。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总结反思
一、小组交流:
在这次亲身实践活动中,你们什么收获?请你们把找到的“中秋节”的材料和组长、组员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哪些内容?
二、小组汇报:
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吗?
1、成果展示你所在小组拍摄、制作的图片等作品。
2、赛诗会与故事会:朗诵小组搜集有关秋天的诗词,看谁搜集得多,谁朗诵得好。
3、集体评议(互相评价),表扬鼓励。
三、活动感受:
谈谈你的体会,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和自豪。说说中秋节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活动反思: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信
息
技
术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有关目标,根据省,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实践的乐趣。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活动。
二、课程目标
(一)1.让学生获取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研究活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形成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应用与交流,增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与文化,生活与实践的了解,为以后在社会中应用信息技术打下基础。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他们学会探究,学会运用
所学动手实践,学会学习。
(二)阶段目标
初中年级的学生,基础薄弱,但学习积极性比较大,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通过实践探究,为谈们今后学习更多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使他们在校内学习之余丰富更多的课外知识。
研究课程前的准备工作
1.能进行上网浏览,熟练地使用网络工具进行资料搜索,整理、分类,并综合性地加以应用与利用。
2.能独立思考研究课题,自主选择,确定研究内容。
3.以小组为团队,进行分组研究,只有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加成功的完成研究任务。
4.小组评比,以小组团队成绩为共同成绩,是共同努力所得。
5.主题实践活动完成后,进行展现研究成果,展开成果展示会,供学生学习和参观。
三、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的安排上,采用单周课堂辅导,双周实践指导两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
四、实施策略:
(一)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使学科教学彻底深入,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么一样的成就,我们在组织实践的同时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在多种探究方式下,学生既从人文方面学到了知识,也同时从社会自然中学到了知识。
(四)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团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在一起,相互借鉴。相互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五、具体安排
(一)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活动的主题选择,主要结合课本知识,将实践活动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形成既能发散思维寻找校外知识,又不偏离主题,紧扣课本知识。
首先可以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将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作为主题,进行实践操作。
其次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去实践,也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初步打算:
1.每班以小组为中心,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每一组由6组成,每组4台计算机,一个内存卡,并由小组组长带领团队进行实践操作。每班大概有11-12组组成,每6人一小组,6人每人分工如下:1.版面设计。2.文章收集。3.图片收集。4.文章撰写与整合。5.文章撰写与整合。6.小组实践进度的回报,人员的管理与监督。(组长)。小组组长由小组人员投票推荐。组长将本小组人员分工一式两份,交予教师一份,组长保管一份。
2.实践活动主题以电子小报为主,题目由各小组讨论决定。由组长将各组题目汇报于教师。教师先教授实践要领,便于实践操作。
3.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要学会团队配合,尊重同学,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敢于
面对各种生成的问题能力。
4.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实践者、设计者、体验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
六、评价与展示
怎样过好生日
二、活动主题分析:
在当今小学生中间,有一种乱花钱,消费攀比的现象,归根到底是他们对物质消费的错误认识,形成消费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次活动以小学生中最常见的过生日现象为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消费问题,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日观念,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消费习惯、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父母劳动成果、
4、从能力上培养学生制定计划搜索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分析和锻炼实践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1、了解小学生生日消费的一些情况、
2、收集生日的来历,为什么过生日、
3、调查大人们怎样庆祝
五、活动时间:
1个月
六、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周:导人新课,了解过生日意义,确定研究课题,分组分工,安全教育。
第二周:调查有关人过生日费用,以及名人怎样过生日。
第三周:讨论研究,怎样过一个文明生日
第四周:汇报结论
七、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在过生日的时候,大家总会说:“生日快乐”。那么怎样过生日才快乐呢?
2、课堂讨论:怎样过生日才快乐呢?
3、学生自由发言:
二、讲故事:
老师给同学讲“明明过生日”,这天是明明的生日正巧又是“五一”节,明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都在家,忙着为明明准备了丰富的生日菜肴,大人们忙的不亦乐乎。可明明只顾看电视,过了一会儿明明的朋友小泉和婷婷来了,他们给明明带来了贵重的生日礼物,以祝贺明明的生日。
三、讨论交流
1、你认为明明的生日过得快乐吗?
2、是不是花很多钱过生日,才算是快乐的生日?
3、快乐的生日标准是什么?
4、你以前的生日过的怎样?哪一次生日最有意义最快乐?
四、教师小结:
明明的生日确实过的很热闹,有长辈的厚礼,但是长辈为了明明的生日花去了很多的钱和精力。同学们也为明明的生日花了一大笔钱,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其实过生日最重要的给生活增添意义,而不在与生日的形式。
五、提出问题
1、过生日有什么意义和来历?
2、你怎样去过生日?
3、爸爸妈妈怎样过生日的?
4、伟人们怎样过生日?
5、你认为明明怎样过好生日?
六、确定课题、分组分工、落实任务。
要求学生从中选课题,课题相同的人为一组,各组确定组长,组长明确组员任务。
一、以《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为依托开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 在课程开展的初期, 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型的教学模式, 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讲, 如何将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具体内容, 是一个很大的难题。2004年,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的出版, 为我们实施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单元主题, 而每个主题之下又是一个又一个开放的小主题, 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示内容, 根据学生兴趣及实际条件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同时, 教材又为我们提供了包括观察法、采访、问卷、演讲等许多进行活动所必需的方法指导。这就使得师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了依托, 在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以得到教材的“扶助”, 从而使活动有序、有效地启动、开展下去。
例如,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七年级上有一单元主题《寻找身边的绿》, 在做这一单元活动的时候, 我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 并联系我区实际, 共同商量定出了《关于宣化区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宣化区初中学校校园植被的调查》、《水污染的研究》三个小主题, 并指导学生根据主题需要确定了适合的研究方法。这时, 教材中研究方法的提示又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 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 就可以明白各种方法如何去应用,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 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蓝本和可资借鉴的过程, 并不代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把这本教材当作学科教材去教, 以至于会出现黑板上种庄稼、做实验的现象。而是需要教师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去使用。
二、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课程。因此, 以校为本开发课程资源是我们实施课程的理想境界。在课程启动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 在师生基本能够依托教材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完成活动之后, 教学的重点就应该进行转移, 即由选择教材单元主题转移到紧密联系学校实际, 立足社区实际, 开发当地资源, 自主开发教材主题中去。这时候, 学生可以在学科学习过程中, 对学科知识有所感悟、反思、质疑, 或者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延伸、拓展, 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有利契机,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进行深层创新、研究, 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语文学科在教授了以“故乡”为主题的单元后, 在实践课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家乡的名片———京西第一府宣化”的主题活动。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 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 去探索、体验、创造, 从而生成系列的探究活动主题, 形成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几年来, 笔者根据学生年级特点,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先后做了《校园安全面面观》、《可爱的宣化》、《传统节日》、《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综合实践活动, 并在每个主题之下形成了系列的小主题供学生选择, 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操作的内容。这样的以校为本开发活动内容的做法, 克服了活动场地、季节、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有利于把活动落到实处, 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校本研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流方向, 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实践, 开拓校本开发的新路。
三、以多学科教师合作指导为主深化教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亲历亲为, 一起参与活动;活动的激励者———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探索、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和协调者——活动中, 同学们遇到的困难是形形色色的, 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去支持、协调。教师还需要为活动提供一些资料、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课程, 在活动过程中涉及到文科、理科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在活动中, 既要动脑, 又要动手, 而我们的教师所学专业是单一的, 在活动指导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造成了活动指导的局限性。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的做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指导教师为主设计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而学科教师均承担相关内容的指导,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指导教师群体, 使学生开展的每一次、每一项实践活动都有了有力的指导师资保障, 促进了活动课程的深入发展。例如:在我 (语文专业) 承担指导的《我心中的偶像》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 就同时聘请了历史、政治、心理等学科的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在指导《保护我们的家园》活动中, 又聘请了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为指导, 有效地完成了这一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兴的课程, 唯其新, 才更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唯其新, 才给了我们更多的探索空间。以校为本, 多维指导, 多方开发资源, 全力做好活动指导, 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这门课程健康地发展。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 同时也是难点。如何推进这门课程是课改研究的新课题。宣化第二中学依托教材开展教学, 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以多学科指导教师协作完成活动指导, 为推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了尝试。
为积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二十一世纪的技能,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实验技术熟练的基础上,体现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及责任心,人际关系与协作,问题的识别表述与解决,好奇心创新与思维能力等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特长,重点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科学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力求对综合实践课程有所突破和创新,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形式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以科学教育理念为支撑,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依托,以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等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综合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为前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为此,结合我校机器人、航模、学生电脑作品制作、集邮等特色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研究适合我校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校本教材为我校重点开发的资源和课题实施的有效载体,能力生根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为我校探索研究的目标。
在课题研究、探索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的能力植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通过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实验,探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目标与要求,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实践运用,总结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为我校和兵团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方法。
课题的开发、研究、探索和实施是以: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理念;以综合实践的能力植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以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体验,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开展。
三、研究内容与操作要点
(一)研究内容:按照实践研究的操作程序,分步骤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
1、围绕我校的办学特色:航模、机器人创新实验、学生电脑作品制作、集邮、科技小制作,采取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信息技术、机器人和航模为载体,把各特色相关学科有效的进行整合,融合为一个大的平台,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长短结合、化零为整,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生的信息、科学和创新素养开展研究。
2、把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以模塊化的形式纳入综合实践课活动课程体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3、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形成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活动案例。
4、以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小学六年级、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班形式的探索实践。
(二)操作要点:
1、运用新视角。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前沿科技发展的趋势,以活动实践操作的角度切入进行课题研究和课程的开发实践。
2、注重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注重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注重“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通过设计、制作和试验等活动获得技术实践体验。
3、立足于活动实践,以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教育为平台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校本教材的编写、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紧密围绕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来进行,并将其能力植根于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
5、做好专任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
6、规范课题管理。课题实验是一项科学、严肃、认真的事,要有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措施,要有科学地检验和总结。建好实验队伍、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在实验过程中抓规范管理,做到有要求、有落实;及时了解新信息、吸纳新经验;定期研讨、总结实验情况,确保实验按程序进展。
7、选择和高校及国内外知名相关企业合作,为课题的开展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8、重视学生活动成果。学生的每个活动成果必须用电子成长档案袋的形式进行保存,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9、重视课程评价。对实践效果进行检测,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对课程设计本身和实施效果的评价。评价校本课程的成败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素质是否因此而有所发展?教师素质是否因此而得到提升?建立的校本课程是否可以继续循环滚动?自己的经验是否可供他人学习和借鉴?
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学生热爱家乡的教育。我校定于12月20开展“亲近自然 走进农家”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12月20日下午
二、活动路线:
XX中学—冬瓜坪—双王庙—黄金桥—XX中学
三、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内容:
野外拉练+环保行动+社会调查+影视教育+征文比赛
(一)野外拉练:以班为单位,每班分4—5个小组,每组由指定教师担任队长,负责组织和安全工作。
(二)环保行动项目:
每组准备小锄头、塑料袋等清污工具,清除公路及两侧垃圾。
(三)社会调查
每组分发若干份调查表,调查了解XX果农的生产、生活、经济等情况。
(四)影视教育
周四晚上组织全校学生观看励志影片。
(五)征文比赛
以此次活动为载体,举行一次征文比赛,分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活动要求:
1、请各班于 12月18日 将分组名单上交团委。(注:每组学生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
2、全校师生活动期间注意安全、环保,不允许擅自外出活动。
3、学生在公路上行进要靠边,不得追逐打闹,横穿公路。
4、户外竞走是项团队合作的活动,各小组组长负责照顾好本组组员,在活动中负责管理好组员行为。
5、请穿适合季节的运动类服装、运动鞋;女士请勿穿高跟鞋。不需带太多现金,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附:《野外拉练日程安排》
野外拉练日程安排
13:30 全校师生操场集合,强调户外活动纪律和安全事项。
14:00 准时出发。
14:00—17:00 野外拉练+环保行动+社会调查
17:00—17:30 返回学校,各小组清点人数,上报团委。
18:20—20:10 影视教育
教师活动安排表
七年级一班:z
七年级二班:z
八年级一班:z
八年级二班:z
九年级一班:z
课外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特点,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它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其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为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机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调查身边生活中的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想
1、走进活动基地,了解家乡的电力资源和用电环境以及发展经济的电力资源优势,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
2、深化素质教育,实施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物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调查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规划方案《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3、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人与电力息息相关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思想,培养能源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的观点。
三、调查身边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计划和组织方式
1、首先进行调查中交通安全知识和安全用电和防触电知识的知识。
2、调查课时安排以一天为宜。
3、把全班分成十个小组,由两位老师带领。
4、学生带好记录册,带上照相机,拍些常用家电和安全用电的照片。
四、调查身边安全用电综合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
观察地点选在家庭、公共场所,供电站等,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和各部门正常工作条件下,有选择地有目的的观察。
五、调查身边安全用电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
1、统计自己家及邻居家所用的电器种类
2、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
3、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村农业上所用的电器的种类
4、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
5、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深入工厂调查各类开关
6、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7、通过实验探究为何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
六、活动总结
1、学生之间交流,成果共享
2、各组写出调查报告
3、全班集中,各组交流
4、总结出农村安全用电注意事项,给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活动反思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作文教学金钥匙
“作文教学太难了!”这是语文教师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学生更是“谈作文色变”,拿起笔作文,写不了几句就“理屈词穷”。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张定远认为,“作文教学还存在理念滞后,作文教学局面沉闷、枯燥、被动;作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不高;命题作文在很多学校比较普遍等。”此等情况严重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化写作能力的提高。一些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假话、空话、套话偏多,不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实话、心里话。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情况的产生更多在于他们没能积累一定的素材,对生活的关心、体验还不够、不深,导致写出的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动手实践。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通过学生自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笔者把作文教学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大胆尝试,为作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
一、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宽习作的视野
生活是河,作文是船,船只有航行在生活的广阔海洋里,才能千帆竞发,自由畅通。杜威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自我的超越。”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将学生个人、社会、自然等要素彼此交融,汇织成一张网,体现了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内在整合。学生的眼睛不再盯着教材中的几篇作文,所有的活动内容皆能人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社会。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选取的作文内容,也就超越了先前的作文选材观。
在“向灾区献爱心”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调查了汶川地震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收集了国家各级政府和世界人民积极投入救灾援助、与灾区人民患难与共、支持他们重建家园的资料,写下了许多感触很深的日记。李莹同学这样写到:“……地震遇难者人数不断攀升,虽然许多人幸免逃过了灾难,但是他们有亲人已在地震中丧生,他们的家园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满目疮痍和凄凉,幅幅画面惨不忍睹!然而,在灾民的眼里,我却分明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震后余生的坚强……”谢瑾雯同学结合身边的事情,在日记中写遵:“我们学校发起了‘为汶川灾民献一份爱心’的倡议,同学们纷纷捐出一份份零花钱,奉献一份份爱心。我回到家,将自己的储蓄罐打开,一角、五角、一元、一共凑到三十二元三角,虽然不多,但毕竟表达了我的心意,天灾无情人有情啊!”……
在语文作文课的教学中,我们注意设计开放性作文题,《白水洞》《邵阳特产——猪血丸子》《家乡腊菜》《江北夜景》《雪峰蜜橘》《武冈豆腐》和《我爱资江河》……当作文题摆在面前,由于写的是学生亲身耳熟能详的事情、景物,他们便能信手拈来、下笔千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用之不竭、鲜活真切的作文素材。
二、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我们学校在“校园绿化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中高年级每个班级抽选6名学生组成一个“班级绿化设计”小组,成立一个“绿化设计开发有限公司”。各班经过评选。组成一支最能干、最具创新开拓精神的小组,同时组织他们上网搜集各地名校和公园的绿化工作,从绿化面积、植物品种、图案设计及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找到许多资料。有的学生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城南公园、新邵一中、八中、赛双清公园,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了一组组珍贵的照片资料,供同学们设计使用。在2008年“国庆”作品展览中,他们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用“纸模型和实物模型”进行展示。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任务。在汇报活动中,需要6名学生的共同合作,他们有的给自己的设计公司取名、有的动手剪裁、有的负责粘贴……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座座美丽的校园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过后,许多学生将此写入作文,文中流淌着浓浓的情意。《我快乐,因为我学会了合作》《美丽的校园我的家》《设计公司取名记》……
一个学期一个主题。今年,我们又举行了“温馨班级建设”活动。老师们带领学生布置温馨教室,学生参与设计、剪纸、手工、布置等,一篇篇有情有趣的作文也因此诞生。学生对写作不再害怕,许多孩子甚至迷上了作文,我班学生在谈到自己的理想时,一些学生的心中居然燃起了作家梦、记者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三、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彰显作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也遂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时代特征,成为语文课程活的灵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又为人文性的文章提供了途径。
在“捏鸡蛋”活动中,笔者先让学生推测鸡蛋的生熟,接着归纳推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对错。活动结束了:“鸡蛋真的捏不破吗?”“鸡蛋为什么捏不破?”“找个大人来试试,会不会捏破?”“为什么熟鸡蛋不会浮起来?”“用鸭蛋实验的话会怎样?”……学生在自主参与后,有了自己的思维、情感、价值体验。笔者顺势引导:“你自己找个鸭蛋试一试可以吗?”“老师来试试怎么样?”……鼓励学生继续探究,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也在不断深化,新的问题在探索中变成新的体会,新的领悟,充实了作文内涵。教师鼓励学生求“新”、求“变”,鼓励学生自由而创意地表达,学生活跃的思维、独特的方法、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表达愿望,于文字中得以体现。这种教学方法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激励促发展,在评价中渗透教师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成立课程领导小组, 健全课程组织机构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这一特点, 我区成立了以教育主管局长为组长、以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为副组长、以基层学校校长和教研员为组员的课程领导小组, 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课程师资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全新的课程, 我区搭建了阶梯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平台。 首先, 对全体领导及教师进行大规模通识培训; 其次, 对任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再次, 定期开办综合实践活动研修班、建立名师工作室、确立实验基地校, 并在基地校定期开展经验交流、课堂教学观摩、优秀案例分享等培训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 教师们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立足区域各校实际, 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世界有多大内容就有多广的课程, 开发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途径。
1. 开发家乡社区文化资源
我们区地处吉林市核心区域, 同时又涵盖5 个乡镇,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都有可开发利用的自然文化资源。 如地处回民区的回族小学开展“ 回族文化直通车”主题活动, 地处北山脚下的25 小学开展“ 北山的研究” 主题活动, 地处乡镇的大绥河中心校开展“ 小小柞蚕终化蝶”的主题活动, 还有的学校开展“ 我的家乡—美丽富饶的松花湖” 主题活动。 总之, 家乡的自然文化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挖掘校内校外人力资源
校内的教师、学生, 校外的专家、家长以及社会相关部门人员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 如17 小学把授课教师按特长分成几个组, 成立兼职教师指导组, 学生在活动中有问题可随时找对口的老师帮助解决。 25 小学在开展“ 我身边的交通标志”主题活动时, 请交警大队的民警作指导教师; 11 小学在“ 野鸭子的研究”主题活动中, 邀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作专题报告; 9 小学在“ 珍爱我们的眼睛”主题活动中请来了医院的眼科医生, 为学生讲解眼睛的构造及保护眼睛的知识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得到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全员的配合, 做到了校内校外资源综合利用,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 编辑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没有教参, 教师感觉无米做炊, 因此, 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 我们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这些案例的选题体现了学校和区域特色, 突显了社会及自然问题。 活动目标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 活动方案涵盖了活动分工、设计、探究方法、预期解决问题等内容。 活动实施的操作过程具体, 活动结果展示丰富, 教师评价客观公正。 案例集的编写, 激发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热情, 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典型范例。
4. 编写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手册
为了使这门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能够有效、规范的实施, 我们还编写了学生使用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手册》。 这本手册分别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方面, 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 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内容为活动主题, 注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多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手册》 的编写, 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背景材料和探究方法, 同时也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成长记录袋。
四、突出主题式活动研究, 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主题式探究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 主要包括“ 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展示交流、总结评价” 这几个阶段。在各阶段中, 我们还探索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
活动准备阶段探索出了《开题课》《主题筛选课》《方案制定课》等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活动实施阶段探索出了《方法指导课》和《实践操作课》 等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展示交流阶段总结出了《成果展示课》《交流汇报课》等课堂教学模式; 总结评价阶段总结出了《展示评价课》、《交流反思课》等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模板。
总之, 我区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 通过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汇编优秀案例、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学习手册等手段, 实现了专业引领,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区已经形成区域特色, 成为我区课程改革的一个生长点。 我们将继续努力, 在探索中进步, 在实践中成长, 我们永远在路上。
摘要:通过对吉林市船营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回顾, 认为成立课程领导小组, 健全课程组织机构;加强课程师资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立足区域学校实际, 开发课程资源;突出主题式活动研究, 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等策略, 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考查方案09-12
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6-15
综合实践活动的企划方案07-10
小学《春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7-16
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07-25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方案07-02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07-19
小学植树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7-02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好书伴我成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