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工作心得体会

2023-0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务公开工作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政务公开工作心得体会

水资源与现代水利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校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水资源与现代水利课程的建设情况,涉及本视频课程已具备的基础条件、课程讲授内容和教师的优选、录像制作及前后期工作过程、课程建设体会与存在问题等。

关键词 视频公开课 水资源与现代水利 课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外名校的视频公开课风靡网络、备受推崇,建设我国特色的视频公开课已势在必行。①河海大学 水资源与现代水利视频公开课入选2012年第一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经过近5个月时间的建设,已于2012年9月29日在“爱课程网”正式上线,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与好评。在此介绍该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与体会,以期为相关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1 科学定位、合理确定授课内容是前提

网络视频公开课预期受众对象主要是高校学生,以及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社会公众。由于网络视频公开课是免费开放的,具有科学与文化素质教育性质的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②就是要让多数人感兴趣并且能够听懂,因此既要避免专业知识的过度深入,又要对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表述。这是安排视频课程内容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本课程前身可以追溯到早于2006年开设的水利概论和水问题论坛,该两门课程主要面向本科生,前者面向不同专业本科生,后者为水利类专业学生。2012年初把以上两门课程有机整合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更名成“水资源与现代水利”。相关视频2012年对外开放,可供学生自学和复习,同时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水利的平台。

本视频课程的内容精选了在中国水利领域具有基础性、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介绍,通过录像公开,有利于受众了解水利工作发展现状,特别是它的重要性、艰巨性和迫切性,深化对我国水利工作的了解和热爱。

课程第一讲的内容:水与人类文明。主要讲述水的历史和来源,水在全球的循环演变。让受众了解水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以及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第二讲的内容:面临的水问题。让受众认识到我国现在面临着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等问题,以及这些水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则通过第三、四、五三讲加以阐述。

第三讲的内容:水资源开发利用。讲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思路和常规措施方法,以及一些非常规新方法。此外,还有如何加强有效管理,提高缺水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讲的内容是:洪涝灾害防治。阐明不同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产生效果,典型案例等。当前情况下,山洪防治措施和方法尤为重要。

第五讲的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介绍了常规治理思路和措施,以及利用新思路治理水生态环境一些典型案例,让受众认识到不能就水论水,而应该全方位考虑如何有效解决水污染和水生态恶化问题,提高自觉保护水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过前五讲的内容,受众能对我国当前水利状况有个大体了解。第六讲是对我国水利未来发展前景的介绍。解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的背景和意义,阐述水利的含义、当前水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未来十年左右水利重点工作和任务,系统总结新的治水思路与方法,了解发展前沿,激发受众对于水利事业科学发展的关注和热爱。

以上课程内容设计,使得各讲内容脉络清晰,逻辑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是本次视频公开课能够快速上线的重要前提。

2 组合优选授课主讲教师是关键

视频公开课可以由一位教师讲授所有内容,也可以由若干个(但不宜太多)各有专长的教师分别讲授。前者有其优点,即不需要协调不同教师讲授内容,风格比较一致,但后者可以发挥不同专业方向教师的特长,更好地反映学科整体实力。本次授课教师选择采用后者。

课程六讲内容的授课教师全部为教授、博士生导师,都是河海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国家重点学科的资深专家学者,并担任过学院院长、系主任等。他们对教学工作非常投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大多数有国外交流经历,对国内外水利发展较为了解,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第一讲和第四讲内容由芮孝芳教授讲授,芮教授是江苏省教学名师,由他介绍水与人类的关系,洪涝灾害防治知识、经验和思路,激发了受众对这一课程的浓厚兴趣;由钟平安教授讲授第三讲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也是很合适的,他长期从事水资源与水利计算教学与科研工作,讲课重点突出,生动有趣;崔广柏教授讲授第五讲,他善于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多年来一直是国内水生态环境研究的权威,近十年主持大量生产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第六讲由董增川教授讲授,他曾是水文水资源学院院长,现任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平时十分关注国家水利行业和学校、学科的未来发展,对本讲相关内容有长期深入的研究。

总之,本次视频公开课充分考虑由本学科不同方向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授课,堪称最佳组合。

3 精益求精、做好录像及前后期工作是根本

为了满足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需要,课程组教师在组织准备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真阅读领会教育部相关技术要求,还在“爱课程网”上观看已经上线的课程录像,学习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水资源与现代水利作为一门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需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学科知识,解析相关专业术语。因此在课程材料组织、PPT制作过程中,除引用了许多理论、项目、会议的内容外,还配以相应数据、图片,这些数据、图片有的是老师们的第一手资料,有些则是从网络上搜索得到。涉及国家边界的地图,则是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上下载,确保准确性。这些图片的引入,给枯燥的文字和概念增加了趣味性,这也是视频教学优势的一个体现。

在正式录制之前,各位教师模拟录像环境,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和青年老师进行了多次试讲,从这些学生和老师处得到反馈意见,寻找不足的地方进行适当修改,并不断更新内容,力图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同时通过试讲和集体研讨也尽量避免了六讲内容的重复,为后期视频录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四点:一是录像前课程负责人不仅要做好课程内容顶层设计,而且还要对各讲具体内容、PPT进行协调审查,这样可避免今后因重复或有些讲授内容不当等问题需要返工修改,影响工作进度。

二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录制环境十分重要,好的录制环境可以使教师更投入,更放松,更能发挥出水平。教师录像时要情绪饱满,着装整洁,佩戴领带,掌握好时间。

三是视频后期制作要精益求精。其中,字幕制作不容忽视。教育部对视频公开课的技术指标做出了严格规定,包括“要同时交付独立的‘SRT’格式的字幕文件”,此类字幕又称唱词。在视频播放时,字幕与教师的讲课画面和声音一同呈现,能增强课程内容的理解性,可以让受众更容易记住一些内容,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③在唱词制作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在学生初步从录像中记录出完整字幕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审查,纠正因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错误,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增减录像和字幕内容。准确性是唱词的一项基本要求,即不能出现错别字。错别字的出现会使受众对内容理解出现偏差。因此,唱词制作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出现纰漏。对于标点符号,一般用空格来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断句,视频画面的大小决定了每屏画面只能显示有限的唱词,所以需要合理的断句来增加唱词的连贯性、理解性。

部分教师在授课中会有一些习惯性口头语,为了使视频更正式、效果更好,需细心找出并删除,并注意保持视频的完整性、连续性。同时要用唱词对教师的一些口误(在后期剪辑时无法处理)进行修正,对教师讲课过程中的省略说法和不完整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

四是在上交视频供教育部审查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收到修改意见,这时要根据审查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修改。除了唱词外,对视频中的一些内容,教育部专家认为不合适,退修时应进行增删处理。此外,也要尽量不要涉及政治敏感性内容。

4 领导重视、多方面配合是保障

以上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离不开教务处和相关学院的有效组织,以及各相关方面的积极配合。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与关心,分管教学副校长亲自审查课程定位、内容构思合理性,在课程内容确定前还想方设法收集资料提供相关参考文献;教务处更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相关活动,保证经费和活动场所,教务处分管处长等亲临录像现场;河海大学两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积极给予咨询指导等等。正是因为各方面重视与配合,使得工作按计划高水准开展。

5 存在的问题与体会

由于是第一次做这项工作,本视频课程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加以弥补。

分析世界知名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理念和实例,可以为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成功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目前网上热传的国外视频公开课都是随堂录像,是平时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其高质量的授课艺术和最前沿的知识理论,是引起重大反响的原因之一。而我们的视频公开课属于综合素质课的性质,定位不同,注重的是普及性,这就要求通俗易懂,也就不得不舍弃了部分专业性,同时由于时间的限制也造成了授课内容浅表,而没有更加深入展开的现象。此外,本次录制过程中,师生交流环节仍感不够多,不很充分。

建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出努力。由简入繁是一个过程,在推出综合素质课性质的课程后,能继续深化授课内容,也很值得期待。此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人受益。总之,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精心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视频公开课。

作者:陈元芳 孙 阳 王海元 张 薇 董增川

第2篇:《经济与社会人生》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

摘要:《经济与社会人生》2016年2月入选教育部第八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作为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直接经验与亲身体会撰写成此文,以共同种身份的同行借鉴,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提升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近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社会人生;视频公开课;经济规律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85

2011年,教育部启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目标。《关于开展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80号)确定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目标和定位: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精品视频公开课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创设了一种崭新途径,微观上看,满足了公民“学点什么”的朴素需求,宏观上看,则是对文化强国之路的极佳注解。截至2016年2月5日,一共上线课程达988门。《经济与社会人生》作为普通院校一名普通教师主讲的课程入选全国988门课程之列,其经验与体会对大多数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的职业生涯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经济与社会人生》课程的主要内容

由于公开课的授课对象为一般大学生(不是专业学生)和社会公众。所以,《经济与社会人生》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具有初级微观经济学基础的在校本科生及社会公众,试图将抽象的经济学规律和概念通过直观的案例分析,来诠释社会现象,解读人生价值。旨在把微观经济学从高深的经院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进行对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家以经济视角对个人及家庭幸福、企业和人生效率及企业和个人的最优选择等问题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提醒人们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市场经济社会要勇于担当责任,善于理性选择,才能造就高效率幸福人生。这门课程是在多年教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时,结合人们个人生活实际与企业经营现实的一种感悟。在当代浓浓的市场经济氛围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大家把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将追逐名利当作主页,任凭物欲去浸染自己的心灵,结果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富裕,可让你们的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空虚,心灵离充实与幸福越来越远……本课程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在教会年轻学子和社会大众在明了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再传递给他们一种正确把握人生幸福和社会效率真谛的思维方法。

要真正建设一门好的视频公开课,首先要明确定位,内容贵精不贵多,简明生动、完整清晰地讲述好若干知识点,让观众在聆听时真正有所触动和收获才是成功的。再加上当时的条件是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一切话费都要自己垫付的情况下,只能按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5讲来设计教学内容。

1.1 第一讲:经济规律与人生幸福

每一个普通的人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学角色被称为消费者。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进行的消费行为时,所使用的分析工具是从消费者消费商品和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开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也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而影响效用最大化消费目标的决定性原理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在多年的讲课中通过不同案例反复分析,发现这一规律不仅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而且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幸福感。本讲首先解析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人生幸福;其次通过不同情景讲解诠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何影响人生幸福;最后解读如何克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创造个人的幸福人生。

1.2 第二讲:经济规律与家庭幸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如同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一样。无数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就构成和谐发达繁荣昌盛的社会。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往往将一个家庭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充分诠释了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孜孜追求,导致社会和谐度降低,家庭幸福感下降。笔者认为庞大的国家社会整体是由无数个家庭细胞组成的,每一个家庭细胞和谐了,社会整体必然和谐。家庭不和谐的关键在于家庭成员之间过度的“爱”而造成感情的边际效用递减,降低了享受感情的幸福感,而导致这一结果的经济学解读仍然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这一讲里诠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何影响家庭幸福,以及如何克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实现家庭幸福。

1.3 第三讲:经济规律与企业效率

市场经济的另一个主体是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厂商。以微观经济学定义的厂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的。而确保企业利润最大的关键在于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变化规律,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厂商短期生产函数中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该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其他要素投入数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连续等量地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本讲主要诠释三个问题:决定企业经济效率的经济规律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如何决定企业效率;从经济规律角度分析,只有企业通过制度设计、科学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克服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影响,才能打造效率企业。

1.4 第四讲:经济规律与个人效率

在经济学理论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用于研究厂商的生产行为,笔者在长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体悟到:对劳动者个人来讲,边际产量相当于个人潜能,个人潜能的发挥取决于家庭及人际交往等外部环境因素和心态、胸怀、使命感及意志力等个人内在因素,通过生动感人的案例解读了经济规律与个人潜能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个人潜能,造就效率人生。

1.5 第五讲:机会成本与理性人选择

经济学的思想也就是如何进行最优选择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机会成本的概念中。机会成本是这样阐述的:机会成本是指某一既定资源用于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首先要理解的是:某一既定资源有不止一种用途;人们选择的是最优的用途,次优用途的收益是最优用途的机会成本,也就是那最有和次优作比较,可见理性的选择是机会成本越小越好。微观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理性的人具有理性的选择理念,也就是机会成本的选择理念。本讲诠释了机会成本的经济理念与企业及个人的最优选择,提出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在做选择时,一定要具备机会成本的选择理念才能实现效率最优。

2 建设经验与体会

一个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经费自筹经费的情况下,自己身兼数职:既是编剧,又是演员;既是导演、又是监制,历经两年多完成从校级、省级到国家级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难以言表,简述如下。

2.1 重视培训、请教专家、看懂文件,搞清要求是事情成功的基础

2013年3月当我的选题《经济·社会·人生》被学校作为视频公开课建设推荐到省教育厅后,我对视频公开课知之甚少。4月教育厅组织各学校推荐课程主持人参加培训,培训专家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求。同时教育厅高教处主管领导详细地告知我们河南省技术方面的指导老师及我省能够录制的学校,并将专家的讲课课件以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技术要求文件都发给我们。课后我向专家请教了更为细节的国家级课程制作详细的要求,及自己该如何准备才能达到目标。这次培训使我清楚地了解到我该怎么做?如何做才能建设一门高质量的质量工程课程。回到学校,我找到爱课程网站,在电脑前整整坐了20天,反复看2011年教育部立项上线的课程,从选题、内容、课堂设计,视频制作、主讲教师的仪态、语速甚至表情。我知道了我该讲什么、如何讲?同时我研究了所有的相关文件及《视频公开课制作技术标准》。我发现要想完成课程的制作以我校的条件(没有录播室,没有人做过这件事)真的是困难重重。可学校把我推出去了,如果做不好就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而要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最后我决定请求省教育厅老师帮忙联系,带学生到有录播条件的学校录播室录制。我的想法得到了我们院长的大力支持,我就到郑州大学拜访相关老师,郑大的老师给了我非常仔细的指导,把录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还把他们参加培训的资料都考给我。所有的这些准备工作为我顺利获得省级立项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尤其是冲击国家级时,为了了解更详细的要求,我于2013年12月份到广州参加培训,聆听了许茂祖老师的“努力搞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和靳新老师的“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共享课视频技术分析”两个报告,会后我就我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详细地请教了两位老师,他们都非常细致地给我做了解释,使我进一步明白了我该怎么做?广州之行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去冲击国际级视频公开课。

2.2 精品课程应该处处体现出一个“精”字

精品视频公开课要使“精”字体现在建设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视频公开课要在网上播放,课程制作中的一点瑕疵都会被无穷的放大。因此,从讲课内容到PPT的设计制作,甚至上课着装我都请专业人士做了指导。为了做出效果较好的视频来,我自己垫资聘请专业制作团队,为了使声音和视频效果更理想,我花重金租用专业影视制作设备(因为学校新建的录播室达不到国家级的技术要求,另外学校也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最后制作的课程视频和音频效果很理想,顺利获得国家级立项。每一讲的录制必须达到达到要求,稍有问题,要重新录,省级我的五讲,共录了九讲,几乎每讲必重录;国家级五讲共录了7讲,那种辛苦现在想起来还恐惧。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听字幕、添加字幕,因为专业公司费用太高,只有自己听。我先找学生听出来,然后自己订正准确率及断句,反复听进行订正,每讲字幕都不下10遍,力求100准确率。最后每讲再找三个比较细心的学生各自再把关一遍。字幕听准确后添加字幕,我的要求是精准,通过反复的练习,最后都达到了我的要求。从省级到国家级的建设过程中,我的经验是自己只要做出精品来,就会得到各级专家老师的认可。

2.3 虚心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用心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

中国俗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点不错,尽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每一步我亲力亲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我拿到国家级专家的修改意见时,顿时感到非常惭愧,深感自己的水平离国家级的专家要求还有距离,比如我在听字幕时没有注意:“的、得、地”的区别,专家老师都指出来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及差距、看到了自己素养的欠缺。我极其认真地按专家要求做了修改,改动不大,半个月可以完成,但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仔细认真修改最后获得成功。2015年7月7日《经济与社会人生》上线以后,我没有感到欣喜,没有感到自豪,因为深知这样艰辛的历程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理论素养)及PPT制作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感到自己作为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的幸运,感恩有这样的机遇锤炼自己,通过这次凤凰涅槃似的磨炼,既锻炼了自己心志,更扩展了自己的胸怀,使自己更虚心地去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

2.4 体会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过程是一个自我修养不断升华的过程。因为建设的最后成果是公开播放的视频,他要求每一环节的完美无缺,每一项技术要求的尽善尽美。为了达到国际级水平要求,我看了无数上线课程,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的培训,研读了有关的文件及技术要求,从PPT的设计制作,到讲稿的安排,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用心改正自己的口头禅。甚至录课时自己的服装与授课环境的协调,一切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最后视频的剪辑、字幕的添加无一不亲力亲为。一路走过来发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使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3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3.1 存在问题

《经济与社会人生》这门课程建设前后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总结起来,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1 条件的局限,无法达到尽善尽美

不和国外比,那国内条件好的学校,有团队、有设备,主讲教师只负责课程内容的讲授及PPT的制作,在录制类似的课程时,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而我们学校因为以前没有完成过该类课程建设,而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加上视频质量与制作技术要求极高,所需费用完全超出大家心理接受限度。本来堂课可以师生互动得很好,可因为只租来一个专业话筒而没办法使学生互动,话筒不一样音质差别太大,最后只能放弃,因为教室的局限,摄像机影响教师全景,为了美观只能选取部分镜头,而不能用实景。再加上现在学校建设课程不是长期效应而是上级下达任务,下面才会响应启动,一般就几个月,对于我的特殊情况,既当“演员”又是“导演”并兼后期制作指导,两年多来为完成任务不得不争分夺秒。同时经费支持力度也不到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创作质量尽管自己极力要求精但制作出来后还是无法尽善尽美。

3.1.2 内容较为浅显

因为要考虑视频公开课的受众是社会大众,课程强调普及型,相应地就牺牲了部分专业性,并且每讲时长尽量不超过35分钟,难以对理论做深入探讨,只能简要介绍其原理和概念,使观众能知其然,却没法知其所以然。只能以浅显易懂的案例来诠释专业性的原理和概念,同时传递经济学思想和理念。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又缺专业专家指导及论证,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作品自己就感到很幼稚。因为视频公开课制作耗时耗力耗钱。既是现在完成了,但对内容的安排还心存疑虑。

3.2 解决思路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在网络时代已经是一种教学技术的改变、知识传播渠道的改变,它不仅会极大地促进每一个老师教学的方式的改变,也会敦促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我国的传统教育仅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讲授,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出现使学生学习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摆脱学生仅限课堂学习的单一学习环境,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网络这样宽广无边的平台上接受社会的检阅,不仅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提升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3.2.1 学校要以国家级建设作为目标,促使教师将课程质量工程建设常态化

有专家预测:五年以后人们对专业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依赖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可以达到网络视频的远程师生互动,再加上现在学生对信息化的掌握速度不低于甚至超过教师的掌握速度,那么五年后网络化、信息化对我们普通院校教师的冲击究竟会有多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偏重科研到教学科研并重的转化,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网络资源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极重要的参数指标。所以学校从上到下要引起重视,将教师的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作为常态化素质要求。一方面要配置能满足视频公开课录制要求的较高质量的专业硬件设备,另一方面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督导措施吸引教师建设高质量课程的兴趣。因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专注投入极大的精力,更需要教师有极大的勇气站在摄影机前去完成课程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及综合素养的要求都要比一本课堂要求高,并且视频制作及字幕听取及添加字幕过程是自我审阅与督导的过程,这种自我督导导致的自我教学水平的认知的效果是任何外界督导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因此,学校将质量工项目建设对教师做常态化的要求,将会对教师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有极大的提升,进而也会对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3.2.2 将现代影视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程视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经济与社会人生》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课程视频与影视视频既有统一性又有很大的区别,统一性体现在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吸引力;区别在于影视视频在录制过程中视频、音频可以完全分开,通过后期制作做无限的艺术化美化,而课程视频是真实客观的记录,视频的拍摄要围绕教学内容的表现和学习情境的创设,还要确保每个画面以及画面的组接符合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同时又需要视频与音频的严格同质同步,既要体现教学实景,又要超越教学实景增加美感及吸引力,这不仅要求录制人员熟知课堂教学规律,还要具有极高的现场录制技术水平及专注度。这就出现了让影视专业人士做而缺乏专注度,学校技术老师缺乏吸引力的矛盾。建议在现在各个学校花巨资在建设硬件的同时,考虑如何能够将现代影视技术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从而使课程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建议同城学校之间能够整合建设资源,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提供更高水准的录播环境,培养专业的课程视频制作技术人员,为教师建设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提供支撑。

3.2.3 精品视频公开课定位要准确,内容要精炼

高质量的、有特色、有创新、真正能满足听众渴望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会受到公众喜欢的。但如何建设一门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课程,找到很好的定位,找准听众的兴趣点,又能切实地提高听众的知识面和科学素养,这是对主讲老师的极大挑战。单单立足于专业、立足于校园,依靠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建议学校在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构建院级和校级专家团队对申请不同等级的视频公开课课程的定位进行严格论证把关,不仅要求教学团队进行各方面的社会调研,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商讨设计,使最后建设的课程能定位准确,内容精炼,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能起到更大的示范辐射作用,能真正让公众受益,同时能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曹兰英.西方经济学(第三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8).

[2]蔡自兴等.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02):8.10.

[3]强彦等.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13.15.

[4]颜丹平等.“走进地球”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02):24.26.

[5]张凯等.大学视频公开课示范效应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01):82.16.

作者:曹兰英

第3篇:基层政务接待工作心得体会

政务接待是连接上下关系的纽带,是沟通左右的桥梁,是保证政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政务接待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县级政务接待办事机构,如何适应县委、政府工作需要,为来宾提供优质服务,笔者的体会是:应努力做好“三个围绕”。

一、围绕接待抓服务,争创“三大品牌”

第一、争创精细品牌。接待工作无小事,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要根据来客活动日程,遵循来客接待流程,精心编制接待方案,有序搞好活动组织;把握接待工作特点,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妥善办理接待细节,做深、做实各项接待要素,确保接待工作“零失误”。要始终坚持把“规范接待管理、提升接待水平、争创服务品牌、展示地方风采”作为接待工作思路,把“让来客满意、让领导放心、让社会称赞”作为接待工作追求目标。

第二、争创精致品牌。如果说接待工作成败在细节,那么接待工作的形象在精致。要创新接待服务手段,在服务态度上,热情真诚;在服务方式上,讲求实效,注重安全、卫生、舒适。常规接待,细致入微,高效周到;大型接待,科学运筹,精心组织。坚持在接待场所实行“三统一”(统一着工作服,统一戴工作牌,统一使用文明用语),力争每次接待都能成为成功典范。

第三、争创精干品牌。接待工作的质量,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员工素质。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队伍整体素质。拟定学习内容,讲求学习方法,保证学习效果。讲求工作作风,提倡立说立行、逐项落实、精干高效。讲求工作水平,力争出手事达较高标准。采取“走出去观摩、请进来指导、挤时间充电”等方式,形成“学、比、赶、超”的竞争态势。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精明能干”的接待工作人员队伍,力争使每位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较快的反应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二、围绕接待抓协调,树立“三种理念”

一是对内协作为贵。每次大型接待任务都要由全体职工共同完成,这就需要通力配合。要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中心意识、形象意识。团结协作,统一行动;补台不拆台,竞争不嫉贤。努力营造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的共事氛围。

二是对外和谐为贵。接待工作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样,也需要宽松的工作环境。要适时主动向上级机关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关怀;注重与县级部门、乡镇的沟通,积极争取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以及其他县级部门、乡镇的更多帮助;加强与接待经营业主的联络,积极争取他们的更多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接待工作外部环境。

三是对客印象为贵。为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接待工作的主线。要坚持把接待工作定位为对外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的思想不动摇,以方便客人为宗旨,充分满足来客活动意愿,达到宾客来访目的,让来客留下“宾至如归、留连忘返”的良好印象。

三、围绕接待抓管理,把好“三道关口”

一要把好接待流程关。应根据来宾的地位、身份确定相应的接待规格,严格按照接待流程运作;坚持来客接待报告制度、来客接待方案审批制度;加强与相关单位的配合,搞好接待衔接。

二要把好接待成本关。立足实际,合理安排,优化方案,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地方风情,推介地方绿色食品(饮品),宣传地方支柱产业。厉行节约,点滴做起,力争做到务实、节俭。

三要把好廉洁自律关。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去的不去。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遵守财经制度,遵守廉政规定。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履职尽责,无私奉献。

第4篇:政务中心窗口工作心得体会

从x月份来到xx街道政务中心工作转眼快半年时间了,现在我来谈谈坐窗口的一些自己的感受。政务中心窗口工作既平凡又不易,这里没有身临一线工作的风风火火、轰轰烈烈,但它是联系普通百姓的纽带,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群众的满意是民政工作追求的目标,更是对民政工作的鞭策和监督。如何通过窗口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群众的认可。

少些牢骚,多点耐心。xxx窗口工作本就很烦琐,我们耐心询问他们具体要干什么和来这里的目的,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然后帮他们解决问题。

做好窗口服务工作除了具备责任心和诚心外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培养耐心的同时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一是要练坐功,即要能“坐得住”。二是要加强自身素质的训练,学会修身养性。大家都知道在窗口工作,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特别是遇到一些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的人要能沉得住气,要有一定的耐心,决不能简单行事,要学会做群众工作,掌握一定的接待技巧和说话的方法。

政务中心的窗口服务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第5篇:基层政务接待工作心得体会

文章标题:基层政务接待工作心得体会

政务接待是连接上下关系的纽带,是沟通左右的桥梁,是保证政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政务接待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县级政务接待办事机构,如何适应县委、政府工作需要,为来宾提供优质服务,笔者的体会是:应努力做好“三个围绕”。

一、围绕接待抓服务,争创

“三大品牌”

一、争创精细品牌。接待工作无小事,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要根据来客活动日程,遵循来客接待流程,精心编制接待方案,有序搞好活动组织;把握接待工作特点,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妥善办理接待细节,做深、做实各项接待要素,确保接待工作“零失误”。要始终坚持把“规范接待管理、提升接待水平、争创服务品牌、展示地方风采”作为接待工作思路,把“让来客满意、让领导放心、让社会称赞”作为接待工作追求目标。[文章-http:///找范文,到]

二、争创精致品牌。如果说接待工作成败在细节,那么接待工作的形象在精致。要创新接待服务手段,在服务态度上,热情真诚;在服务方式上,讲求实效,注重安全、卫生、舒适。常规接待,细致入微,高效周到;大型接待,科学运筹,精心组织。坚持在接待场所实行“三统一”(统一着工作服,统一戴工作牌,统一使用文明用语),力争每次接待都能成为成功典范。

三、争创精干品牌。接待工作的质量,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员工素质。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队伍整体素质。拟定学习内容,讲求学习方法,保证学习效果。讲求工作作风,提倡立说立行、逐项落实、精干高效。讲求工作水平,力争出手事达较高标准。采取“走出去观摩、请进来指导、挤时间充电”等方式,形成“学、比、赶、超”的竞争态势。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精明能干”的接待工作人员队伍,力争使每位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较快的反应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二、围绕接待抓协调,树立“三种理念”

一是对内协作为贵。每次大型接待任务都要由全体职工共同完成,这就需要通力配合。要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中心意识、形象意识。团结协作,统一行动;补台不拆台,竞争不嫉贤。努力营造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的共事氛围。

二是对外和谐为贵。接待工作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样,也需要宽松的工作环境。要适时主动向上级机关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关怀;注重与县级部门、乡镇的沟通,积极争取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以及其他县级部门、乡镇的更多帮助;加强与接待经营业主的联络,积极争取他们的更多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接待工作外部环境。

三是对客印象为贵。为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接待工作的主线。要坚持把接待工作定位为对外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的思想不动摇,以方便客人为宗旨,充分满足来客活动意愿,达到宾客来访目的,让来客留下“宾至如归、留连忘返”的良好印象。

三、围绕接待抓管理,把好“三道关口”

一要把好接待流程关。应根据来宾的地位、身份确定相应的接待规格,严格按照接待流程运作;坚持来客接待报告制度、来客接待方案审批制度;加强与相关单位的配合,搞好接待衔接。

二要把好接待成本关。立足实际,合理安排,优化方案,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地方风情,推介地方绿色食品(饮品),宣传地方支柱产业。厉行节约,点滴做起,力争做到务实、节俭。

三要把好廉洁自律关。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去的不去。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遵守财经制度,遵守廉政规定。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履职尽责,无私奉献。

《基层政务接待工作心得体会》来源于,欢迎阅读基层政务接待工作心得体会。

第6篇:《党务公开条例》心得体会:《党务公开条例》是新时代党务工作基本遵循

《党务公开条例》心得体会:《党务公开条例》是新时代党务工作基本遵循

党务公开,是指党的工作和活动在规定许可的情况下,具有或应该具有公开性,而不再具有或不应该具有秘密性。而在实践中,如何界定“公开”或“秘密”、把握“应该”或“不应该”,过去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尺”,基层党组织理解上有分歧,在落实上也有偏差。此次《条例》出台,厘清了模糊认识,补齐了制度“短板”,有利于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

《条例》旨在建立党务公开长效机制。党员干部对待党务公开,即要认识到重要性和必要性,还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让党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正是《条例》出台的出发点和实践指向。《条例》出台,既是为了确保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是为了确保党务活动“阳光作业”,以党务公开促成良好政治生态,进而推动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党务公开”是畅通党内监督重要渠道。十九大报告指出,“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见议渠道”。党员行使监督权力,就需了解情况、查核信息,若信息不公布,监督就无从谈起。《条例》明确了信息发布,党员有权找你索取,你就有提供的义务,这就从保证党员“知情权”“参与权”,进而达到监督党内权力运行的目的。

抓紧抓实《党务公开条例》。党务公开政治性、政策性强,能否把握正确方向,关键在学透悟透《党务公开条例》;进而与《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支部工作条例》相衔接,并融会贯通。贯彻落实《党务公开条例》,重在准确把握、执行果断,不留“空白”、没有“死角”,以“三个务必”抓紧抓实党务公开:一是务必加大力度,除涉密内容外,要最大程度地公开;二是务必拓展广度,凡是党员关必的,都要尽心尽力地全面、真实、具体地公开;三是务必推进深度,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都要深入调查,找准问题根源予以公开。

第7篇:电子政务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及通信网络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形成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实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电子政务系统实质上是政府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方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它是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办

理等,都是在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中进行。这些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所以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但由于这些公文是通过电子政务公文处理平台产生的,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归档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纸质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而应将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等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它们各自具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两个管理流程执行各自主管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两个流程之间是通过文件实体的交接而衔接的。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按照文件生成与运行规律,采取统

一、严密的手段,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通过对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程序上的一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机构因素造成的两者在衔接上的真空地带和减少重复性作业。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

1.1“前端控制”原则

考虑到电子文件的易改性、易逝性等的特点,如果还是象过去那样,按照文件的生成、积累、鉴定、立卷、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难于保证了,电子文件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会造成部分的重复劳动。因为电子文件在归档之前就有可能已被修改,或者有些已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有些在文件形成时已提取了主题词,文件归档之后还要进行标引工作,这无疑是增加了劳动量。因此,必须贯彻“前端控制”的原则,即要求将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后期阶段需要控制的手段提到前端,也就是说档案部门对于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的介入要向前延伸,从文件生命周期的“前端”就开始控制文件的归档活动。具体来说,在文件系统设计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就应该考虑归档与归档后文件管理的需求,将集中管理一份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归档。要把归档工作嵌入工作流程,以保证在每一个流程之后,将相关文件实时归档。并且要求用户及时著录和鉴定文件信息,并且把著录、鉴定信息与电子文件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文件归档时,将该电子文件与相关信息一并移交或发送给档案部门。

1.2“全程管理”原则

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程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而且,对文件进行的技术操作,包括操作平台的转换、存储位置的改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种管理和跟踪记录,对于证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保障

判断传统文件的真实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文件载体的原始性;二是文件形式的原始性,其主要是指具体的文件内容、字体、字迹以及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对文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判断传统文件真实性的准则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因为一是电子文件的载体与其信息是可以分离的,载体的不固定性,使得电子文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的概念;二是电子文件的更改可以不留痕迹,复制起来真假难辨,处理过程又具有隐蔽性。因而判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其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认定文件是否就是当时当人当事形成的,主要关注的是其本质的要素保持不变。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法定程序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组成一个贯穿电子文件从生成、运作到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通道”,以此来保证数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

2.1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一是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的控制,防止非法侵入。

二是设置操作日志

第8篇:做好新时期的政务服务工作心得体会

政府办公室是一级政府的参谋部。办公室工作要做到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务服务工作,就必须以学习为基础,以实践为关键,以促进发展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核心,结合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把先进性体现到政务服务的全过程之中,落实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工作之中。一

、坚持学以致用,在工作理念上体现先进性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紧密结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用科学的理论推进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理念推动工作开展。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政务服务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线,因而办公室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务服务工作。针对当前部分党员把科学发展观与加快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而冲淡经济发展主题的倾向、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和关心群众生活的倾向。我们在政务服务工作中,首先是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当前,攻坚破难、加快发展仍是我县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加快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努力创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政务环境,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为实现我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服好务。其次是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办公室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把心操在基层,把劲使在基层上,济民困,解民忧,支持和帮助群众致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第三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好务。

(二)以正确的政绩观规范政务服务工作。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我们的政务服务工作方向。办公室的同志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用是否造福百姓,惠及社会作为考量政绩的出发点,用是否为官一任,发展一方来分辨政绩的虚实性,用是否遵循规律,求真务实来识别政绩的可靠度,用是否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来检验政绩的含金量,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只追求政绩的心态和做法,始终把正确的政绩观贯穿于政务服务的全过程。必须在践行三个代表、抓好三项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党的建设)、履行三项职能(审核把关、督查落实、跟踪调研)、搞好三个服务(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等方面尽最大的努力,创最佳的业绩,求最好的实效。

(三)以坚定的群众观指导政务服务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办公室必须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以坚定的群众观指导政务服务工作,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把服务群众当作自己第一职责,把政务服务工作同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和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到整个服务过程中。就是要坚决克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缺乏群众感情的官僚主义倾向,摒弃特权思想,在政务服务工作中切实摆正位置,做到传达领导意图不是作指示、协调各方工作不是下命令,调查处理问题不是当钦差,反映基层要求不是施恩惠。就是要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在审核把关、跟踪调研、督查督办、处理来信来访等各项业务工作中都自觉体现宗旨意识,在权力所及、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为老百姓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二、提高服务能力,在工作水平上体现先进性服务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务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社会调整的矛盾凸显期,在我们的政务服务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提高新能力,努力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

(一)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办公室作为政府的直接办事机构,尤其需要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着力解决法律意识淡薄、执法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切实当好依法行政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实质贯穿到政务服务工作之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在起草、论证、审查各类文件和处理各类行政事务时,做到不与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要进一步提高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质量,注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要不断简化办事程序,努力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政务服务平台。

(二)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上一篇:文学常识现当代下一篇:去福利院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