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精选11篇)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1

今年年初以来,我县政府办公室认真按照《沈阳市政务公开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县公共企事业单位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在市政务公开办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在上半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以完善的机制全力把政府办的政务公开好事办好。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县政府办公室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时充实和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也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了县、乡、部门三级联动的政务公开网络。同时,我县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的有关科室和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今年以来,我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省、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其他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规定,并研究政务公开有关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我县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抓好示范建

设。积极开展创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示范单位活动,树立辽中县行政审批大厅为我县政务公开的窗口,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先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二)严格管理、规范建设,以提高办事质量确保将我县的政务公开实事办实

积极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自定公开内容向群众点题公开“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三个更加”: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下发《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对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区根据文件精神,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政务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备案等工作。各乡镇还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制定各自贯彻意见,做到不仅公开集体经济发展、财务开支等情况,而且公开扶贫救济、宅基地审批、土地征用、工程招投标等情况,为村务公开带好头、做样板。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经过一段时间的督促检查,现大部分单位都能够自觉地、及时地进行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例如我县实行工程采购招投标制度,上半年招投标办共对48项工程实行招投标,计划招标额21651万元,实际市场成交额17956万元,节省资金近3700万元。

(三)集思广益、创新载体,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来提升我县政

务公开工作的服务内涵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一是拓展公开形式。

1、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政府门户网站列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了政务信息、政务公开等专栏,内容涵盖法规规章、政府文件、招商引资、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

2、建立辽中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目前中心共有132个审批事项进入,涉及30个局。中心自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3269项,办结3269项,办结率100%,满意率为100%。,极大地提高了审批速度。

3、注重有效发挥县有线电视台等媒体的作用,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尤其是按照市政务公开办的统一部署,在今年的5月份我们集中开展的政务公开日活动中,全县各部门积极参与,活动期间共接待咨询人数几千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近万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按市政务公开办的部署,建立并推广的“114政务咨询电话”已经实现了县域的全面覆盖,全县38个单位和17个乡镇设立的咨询和监督电话现在运行良好,进一步拓宽为民服务渠道,真正为百姓提供了最直接、最便捷的服务

(四)依法而为、强化监督,以完善的制约机制保障我县政务公开工作的公正透明

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重点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为突破口,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一是强化督查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综合进

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创满意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集中专项检查与人大政协视察检查相结合。同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积极反映公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今年来,我县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督查、行政执法检查、明察暗访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责令单位整改,有效地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二是推行定期通报制度。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定期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近期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努力做到政府和公共资源配置等重大事项都公开进行,规范运作。县委、县政府还提出要求,凡是重大决策,都要注意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行决策前的社会通报、公示,并在决策后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如:近海绿洲的相关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先后经历了征求外出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有关部门行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把形成的初步方案向社会公开,再次征求群众意见,最后形成的规划设计方案得到了全县干群的普遍赞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县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的领导对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怕失权,不愿公开;怕麻烦,不想公开;怕监督,不敢公开的思想。二是工作发展不平衡。还有少数单位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进展迟缓,公开成效不明显。三是公开内容不够规范。一些单位在公开的内容中,办事的依据和职责多,公开办事的结果少。四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监

督力度不够。一些单位被动接受上级检查的多,自觉进行自查和抽查的少,个别单位对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够及时。新闻舆论监督也有待加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考核促提高。一是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发动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与年终干部考核相挂钩。二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2、抓先进促后进。以示范单位建设为抓手,培育和挖掘政务公开工作的先进典型,对做得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3、抓制度促规范。以建立应公开单位定期汇报政务公开工作制为主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在确保全县应公开单位公开率达100%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公开形式、公开实效等规范化建设和建立健全“四项制度”,即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和考核制度;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告制度,促使我县政务公开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抓督查促落实,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加强行政层级监督和专项监督。县政府监察、审计和法制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实施专项监督;各级政务公开牵头负责部门,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逐级开展督查活动,定期或不定期

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应公开单位进行明查暗访,通报督查情况,督促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在以完善投诉信箱、监督投诉电话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基础上, 通过各部门开设114政务公开电话这个监督投诉受理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进一步拓宽便民的监督形式和方法。三是推行政务公开监督员队伍建设,完善政务监督员工作机制,发挥政务监督员作用,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政务公开工作。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2

刚才, 四位同志介绍了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听后很受启发, 也很受鼓舞。大连市档案局准确把握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的内涵、定位, 并向接受公众的咨询方向拓展, 这种创新精神可嘉。当然, 从档案战线实际工作角度考虑, 如果把目标定位为“查询”, 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势必增加, 工作就可能出现纰漏, 所以应坚持为广大群众提供查阅服务这个方向。营口市档案局认真学习《条例》, 把握工作定位, 并完善制度, 积极主动和市政府行政审批办等部门沟通, 依托政府管理平台和政府信息网站开展工作, 解决政府信息收集难的问题, 这些做法值得提倡。葫芦岛市档案局开展政府信息“协查”的做法, 非常好。在政府信息查阅工作刚刚起步、各种工作制度没有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 档案部门不等不靠, 积极主动地想办法, 来满足人民群众查阅政府信息的要求, 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做法值得肯定。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工作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方面做得非常有特色。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开办不到一年, 就形成了《制度汇编》, 这充分体现了档案战线同志对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特定规律性的认识, 体现了档案战线同志对做好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的高度热忱和责任感。

《条例》就法律地位而言, 属于行政法规, 是我国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条例》规定, 县以上办公厅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对此, 国家和省政府都高度重视。

从国家层面看:首先是《条例》赋予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 成为这次机构改革中国办新增加的重要职能之一。其次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一是2007年下发的《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 二是2008年4月下发的《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三是今年1月下发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指导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 国务院开展了调研和培训工作。2008年9月, 国办到全国八个省市就落实《条例》情况进行调研, 第一站就到辽宁, 来辽宁第一站就到了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 这是国办的同志从承担指导监督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后第一次到基层。国办调研组对辽宁省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认为在所到的八个省市中, 辽宁的工作是非常扎实的, 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今年2月, 国办在北京开办了政府信息公开专题培训班, 邀请了有关专家授课, 17个单位包括我省沈阳、大连两市做了经验介绍。这些情况说明, 国家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非常重视的。

我省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也非常重视。近一年来, 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成立了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 许卫国常务副省长任组长, 冯韧秘书长和周立元、陈建安两位副秘书长任副组长, 并设立办公室。其次, 根据《条例》的要求, 修订了《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三, 印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 就条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做了明确规定。第四, 汇编《政府信息公开专辑》刊登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第14期上。第五, 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省政府、办公厅文件信息55217条。第六, 依《条例》规定, 做好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2008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26件, 都在规定时间内做了答复。

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初步考虑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第一, 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性工作。刚刚起步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十分必要, 从难从严、规范有序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保障着政府信息公开运行的平稳有效推进, 保证着政府信息查阅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建立政府信息协调发布机制, 畅通政府信息发布渠道。二是建立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制度。要强化保密意识, 明确审查主体, 明确保密审查法律责任, 要在制度建设中强化保密工作。三是建立文件报送制度, 保障政府信息公开部门和场所及时得到政府及其部门属于主动公开的文件。为使制度建设更加有效, 从省直部门开始, 我们将与政务公开办开展联合检查, 共同做好工作。

第二, 加强平台建设。我们要以建立统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为抓手, 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查阅政府信息有两个重要的平台, 一个是虚拟的互联网平台, 一个是现实的查阅场所平台, 两个平台相互呼应。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文精神, 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政府公开信息范围不仅包括规范性文件, 还包括领导讲话、领导活动信息、工作动态等, 这些政府信息都以纸介质的方式放到查阅中心查阅不现实, 因此需要搭建这样公开平台。政府信息查阅场所, 方便了需要文件复印件以及年纪大不会使用电脑的人查阅或获取政府信息。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平台建设, 把政府网站这个虚拟平台上能够查阅的文件, 力争在现实平台查阅场所都能查到, 不能这个“可以有而真没有”。

第三, 加强培训交流。我们将与行政学院沟通, 争取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干部培训课内容, 通过这种形式创造政府信息公开及其查阅工作的强大氛围。

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思考 篇3

条例》(以下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杭州市也相应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加强政府信息考核工作,较好地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为建设一个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保障公民权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从贯彻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公开标准还需细化。政府信息公开现阶段目标是什么,最终目标是什么,信息应当公开什么,公开到哪种程度算“公开”,哪些信息公开可能会涉及社会稳定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只是笼统地要求能公开的都要公开,操作性不强。

二是责任主体还需明晰。杭州市目前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第十二条与第十三条内容混淆,政府信息公开名录和部门信息公开名录都是一样要求,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根据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和明确要求。从重大决策发布渠道上来看,信息公开的重点应在政府办公厅,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市政府办公厅的信息公开反而滞后于部门信息公开,或简单地将信息公开任务分解至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公开的信息不一致。

三是目录编制不成体系。由于职能不清,标准不科学,导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混乱、数据杂乱。从内容上看,当年度新出台的政策性的文件名录不突出,而多夹杂事务性的文件内容;有的只能看到当年政策名录,看不到历年政策名录;有的年年印发文件,但没有明确相关文件的废止时间。从分类上看,应由市政府编制的目录却编进了部门的目录,不应该列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工作动态、新闻性活动也纳入了目录;有的历年编过的目录当年又编一次。从编制方式上,有的采用Excel一年一编,需要下载查阅,不能直接在网页上显示;有的信息归类混乱,主题词不突出,无法查询。

四是公开渠道比较单一。政府公报发行不广,报刊电视宣传政策性解读不够,政府网站影响还不大,政府信息交换平台不畅,群众到档案馆、图书馆查询信息的意识还不强,市民仍然习惯到政府部门查询有关事项。另外,在现行规定公开信息答复方式的要求上刚性较强,不利于实施,如无法做到无偿提供规划文本、图纸等复印件,即使有偿提供,也存在收费价格和提供主体等问题。

五是公开与保密界定不明。有的主张凡不是“国家秘密”的都应当及时公开,公民应有知情权,不应将单位秘密列入国家秘密范围;有的主张凡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未出台的政策信息、单位秘密或涉及相关信息的都应纳入“保密”范围,不予公开或依申请公开。但是,杭州市信息办和保密委对此却没有出台具体规定,有的信息本身不是秘密,但会涉及当事人的信息,公开后会涉及政府的一些内部工作。此外,“内部秘密”何时不是秘密,多长时间后合适公布,仍无人界定,也很难“一刀切”。

六是网站建设水平不高。政府网站建设虽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建设标准不高、定位不确定、平台技术不统一,总体水平仍不能满足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如,搜索功能不够,系统不能支持;有的网上办事等互动栏目形式大于实际需求;政府网站与部门子网站之间链接不够;市政府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技术不能共享等。

七是保障力量不足。目前,负责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和考核的部门是市政府信息中心,各部门信息公开基本交下属信息中心承办。考虑到审稿的保密要求,具体编发都由各部门办公室(秘书处)负责,人手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哪些信息可公开,哪些不可公开的问题上缺少专职人员把关。这也是造成信息公开不及时、目录不齐全的主要原因。在遇到具体问题依申请时,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进行协调处理,花费精力太大。此外,由于信息公开不当要追求当事人责任,让负责信息公开的同志压力很大,这就导致政府信息能不公开就不公开的现象屡屡出现。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表象上看有多方面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制造成的,包括多头管理协调不够,规划目标不明确,信息公开标准不清,政府网站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一、要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加入WTO组织向世界作出的一个承诺,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阳光政府,推进国家民主政治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被媒体誉为继《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政府信息化工作是社会信息化的龙头,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提高生产力;政府信息化可以保证政府公共政策的公正公开,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政府信息化可以有效防止政府官员腐败,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但从实际情况看,包括国家部委在内的各级政府都还没有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准备。一些干部的思想重保密轻公开;地方政府也没有制订可操作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发展目标、实施方案;许多重大决策没有经过听证咨询等必须程序,即使有的履行了“听证”、“专家咨询”等形式,也还没有达到“能公开”、“接受市民咨询问责”的程度。相反,人民群众依法问政的意识和行为却越来越强。如厦门市PX化工项目搬迁、广东番禺市垃圾焚烧厂项目等,或多或少都暴露出政府主要官员民主意识、公开意识不强,还停留在“自行拍板”的决策阶段;城市管理直接影响市民工作生活,涉及诸多利益群体,在评选满意单位中,城管部门一直徘徊在后几位,尽管有工作性质等因素,但也有工作方法的问题。因此,建立以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落实“四问四权”,推进城管工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领导

目前,在市级层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模式是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市信息办牵头提出信息公开要求,具体由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组织实施考核;市各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由办公室(秘书处)牵头组织实施核发信息,下属信息中心负责技术保障。

实际中,市信息办侧重抓全市的信息化工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不够,研究不够,指导不够,也没有统一制订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目标、公开标准、公开目录等,而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又难以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问题。

杭州市信息办对信息公开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市保密委的要求是“秘密或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不公开”,而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的要求是“什么信息能公开由各部门自行把握”。三个部门不同的工作要求体现了政出多门、政务与技术结合不紧、标准不一等问题,最终导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难以实施。

因此,要加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整合力量,统一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应由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市信息办负责技术保障,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二是要制订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新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应结合实际,做到逐步有序推开,经过几年努力达到一个目标。从当前情况看,应制订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和政府网站建设技术标准,出台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修订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明确近年内信息公开要求(含事业单位)等等。三是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人、财保障。从实际工作和发展趋势看,公开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审查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一般的信息中心技术人员难以替代政府部门的工作;部门信息把关是市政府信息的前置关口。因此,要建立政务信息工作机制,落实公开信息专职人员;要完善政府信息交换平台和政府网站建设。同时,还要将政府网站更新和维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和部门预算。

三、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从政府信息公开和群众获知信息方式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政府网站、媒体报道、政府公报、信访投诉、热线电话、档案查询等。从市民应用效率看,政府网站是首选,占56.14%;报刊电视媒体解读次之,占23%;信访投诉部门查询占9%;档案查询占5%;政府公报占3%;其他方式占4%。

一要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从调查情况看,除正式文件、政府公报外,市民最认可政府网站发布的数据,他们对政府网站发布的错误信息会较真,而对媒体的宣传一笑了之。因此,要加强网站建设,加大投入,优化网站栏目设计,使之不断适应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便民性;要完善政府信息目录分类,特别是明确哪些是政策性信息,哪些是工作动态信息;要完善信息查询功能,引导市民查询;要完善网上办事内容和方式,强化政府网站实际互动功能;要完善网上信息发布机制,征求市民意见,及时公布实事工程和人事招聘信息;要整合部门下属事业单位门户网站资源,信息量不大的、民生关系不密切的事业单位可不建子网站。二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总栏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不科学、不规范是当前信息公开中最大的问题,而且政府网站与部门网站技术支撑共享、明细分工上存在不足。要统一设计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界面,各部门对口公开相关信息,确保政府各项信息有系统地公开。为使相关栏目切合实际,由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规划总栏目,主要职能部门设计分栏目。如财政信息栏目由财政部门牵头,城市管理栏目由城管部门牵头,社会保障信息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在信息公布时,各职能部门根据相关职能分类上报对口信息。如行政支出栏目公开,现在是由各部门独立填写,总支出数与市政府公布口径不统一,也不规范。实行统一设计后,由财政局在市政府网站统一公布市人大通过的预算和执行的总盘子,其他市直部门按分项填报部门项目开支,这样既能避免重复问题,又能起到监督作用。三要建立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平台。目前,杭州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各部门向档案馆、图书馆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但全市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信息交换平台,反而是增加了部门的工作量,导致文件满天飞,政府内网通道堵塞,实际效率低下。因此,要完善政府党政办公系统,专设一个政府信息公开交换平台,以便档案馆、图书馆、信访局、热线电话以及其他市直各部门查阅,共享政府信息资源,以提高工作效率。四要完善政府公报的编辑发行工作。目前政府公报只公布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他部门的一些政策性包括试点性的政策文件并没有纳入;一些服务窗口没有设置政府公报供市民查询。因此,要扩大政府公报公布的信息范围,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民生的重要决策,包括部门出台的措施,都要予以公布;要及时公布废止信息,且每年出一个合订本;要确保市民在各信访部门、部门服务办事大厅窗口、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都能查询政府公报,减少市民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量。五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解读工作。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准确把握政策背景和緣由,正确解读政策法规的内涵,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相关政策,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为新政实施创造良好环境。有关政策要以政府有关部门解读为准,不能片面解读或人为制造新闻热点,以致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四、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

目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规定比较笼统,内容不具体,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研究。一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市信息办、市保密局、市政府信息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对接,联合出台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问题,包括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办法、当前政府和部门主动公开信息目录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等。条件不成熟的可先试行,待时机成熟时再修订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二要重点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目前,法学研究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者以及当事人对政府信息公开标准认定不一,特别是依申请信息公开标准。有的认为当事人提出信息公开依申请后,机关部门只要依法电话、邮件告知其在网上公开了相关内容,或让其查阅相关资料,就应当视为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除当事人要求提供的信息材料是其行政或民事案件的证据外,其他都不应强求机关一定要提供相关文件复印件);有的认为必须要提供书面文件包括历年的文件或者是复印件;有的还要求提供规划文本和图集;有的甚至是在政府网站公开了,还要求提供文件复印件;等等。现行规定在公开信息答复方式要求上比较刚性,机关部门无法做到无偿提供规划文本、图纸等复印件,特别是涉及工程项目建设许可或人事等问题。由于没有标准细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工作秩序,应该加以明确和规范。三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后衍生问题的研究。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衍生问题增多,相关行政复议、诉讼大量增加,应当高度重视。市民提出信息公开依申请,不公开就违法,如果遇到诉讼就要败诉;公开则政府形象大损,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除思想认识、具体政务没有达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外,亟需研究信息公开内容和方式,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收费价格和实施主体,研究政府决策程序合法性和政策合理性、公平性带来的社会性问题等。如,部门行政开支和“三公”消费问题;政府和部门领导在职权范围内行使“特事特办”问题;部门信息统一口径准确性问题;政府决策程序公开公平和行政效率问题;政府公开的信息资讯给行政相对人投资影响问题等。四要建立政府公开信息校核机制。非统计部门公开的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关系民生利益的信息由部门直接公布也不妥,必须建立政府信息校核机制,完善信息采集和统计标准;信息要有可比性,并由一个部门公布;公布的同时也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解读,既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也便于市民理解。如,经济信息要经过发改委、市经委、统计、财税等部门校核;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要经市建委、城管、环保、统计及水业集团等相关部门校核。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4

制度(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市政府“1+1+1”日常政务工作方式,加强政务综合协调工作,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市政府办公室政务工作情况碰头会制度(试行),现予印发。

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一日

市政府办公室政务工作情况碰头会制度

(试 行)

一、政务工作情况碰头会,是市政府办公室为进一步完善市政府“1+1+1”日常政务工作方式,加强政务综合协调工作,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就市政府重大工作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召集的例行会议。

二、政务工作情况碰头会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主持,或授权办公室班子成员轮流主持,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参加会议人员: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总值班室主任、督查室主任、政研室主任、法制办、文书科,各科室主要负责人。

三、政务工作情况碰头会的主要任务是:通报、传达市委、市政府当前主要工作安排及近期召开的重要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解决市政府办公室运转中有关问题,布置政务综合工作相关事项;汇总市政府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其他需要在碰头会上研究讨论的事项。

四、政务工作情况碰头会力求简短高效。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分别通报近期主抓的重要工作、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情况、市政府重大工作的督办情况等,提出需要市政府关注的全局性重大问题的建议;总值班室、文书科、督查室分别就相关工作提出协同跟进意见。情况通报要求紧扣主题、突出重点,所提建议明确具体,同时提供简要书面材料。

五、政务工作情况碰头会的会务和材料汇总工作由总值班室负

责,会后迅速汇总《近期政务工作情况综合报告》。报告要求简明扼要,采取条文式写法,按轻重缓急排序。

六、《近期政务工作情况综合报告》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抄送相关副市长。

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我市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召开会议部署,落实工作机制,编制公开指南,开展宣传培训,加强网站建设,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现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电视习,明确任务

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保证《条例》的全面正确实施,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全市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原原本本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宣传、贯彻《条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载体,开展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条例》实施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宣传,进一步明确职责,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领导重视,起步规范

为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起步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强化部门协同,**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安政发〔2008〕10号)。6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会议,8月上、中旬,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力量按照《条例》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的规定与要求,对全市实施《条例》和落实《通知》要求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

三、明确了专门的工作机构

为了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了市政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四、编制了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

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市政府的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针对我市的电子政务发展的具体情况,于2008年7月在政府网站上发电视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指南等栏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具体详尽的规划,提出了指导意见,明确了任务和责任。

五、加快政府网站建设。去年市政府网站实行了升级改版,从改版的效果来看,较之往年有了明显的改观,形象得到了提升。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确定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方便群众查询。尽可能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办事信息”;市政府还要求充分利用政府网站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认真了解、听取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行网上监督,扩大公民参政议政的范围,提升政治文明程度。

目前,全市纳入《条例》规定公开政府信息的10个县区政府、56个市直部门和有关单位中,已有9个县区(仅紫阳县未发文明确)、15个部门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机构。9县区、市直15个部门都安排布置了各自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市已初步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良好局面,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快速推进和电视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内容梳理工作相对滞后;二是县区和部门的目录编制有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三是专栏建设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完善的制度保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甚至还有4个部门(审计、农综办、招商、外事办)至今没有建立信息发布平台。部分地区和部门的依申请公开功能有名无实。

下一步工作:一是迅速建立四项制度。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还要指导有关部门制定政府信息发布制度、举报办理工作制度。二是将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网站相应的功能模块相结合。与在线办理、申请公开、在线咨询查询、在线投诉等相结合,更充分地发挥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作用。

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地推进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地为全市电视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6

一是要把工作做细。机关工作无小事,政务组工作更是无小事,要求在工作中要细心、细致;要从细小的事抓起。对任何一件组织交办的工作,都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敷衍、虚假。要时时刻刻牢记、事事处处关心、认真认真督办,细致细致过问:坚持“做到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文电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到联系工作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政府和政府办公室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

二是注重细节,做好政务服务。坚持寓谋于会、寓谋于文,把办会办文作为政务服务的重要内容、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在细节上狠下功夫,确保不出偏差,不出问题,不断提升参谋水平和智能服务质量。首先,规范有效承办会议。会议是传达决策、部署工作的重要形式。在办会中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坚持做到会前部署周密细致、会中服务万无一失、会后工作扎实有效,保证整个会务组织工作优质服务、井然有序,努力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其次,抓好公文质量关。大力实施公文“精品工程”,严格按规则、程序处理、运转公文,从文件起草、核稿、审签到打印、校对、用印、分发层层落实责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实现“零出错”。重点是把好四个关口:把好格式关,认真学习程序、熟练掌握文件格式,加强文件清样校对,保证公文的规范性;把好内容关,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可行性;把好程序关,严格实行归口把关、逐级审查、有序运转制度;把好实效关,坚持急件急办、急件急传,在符合程序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限时按要求处理公文,提高办事办文效率。

三是抓好综合协调。综合协调是保证决策执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政务组要发挥好枢纽作用,促使各级各部门都全面了解并正确理解县政府领导决策,脚踏实地的去落实决策。首先,要增强主动性。县政府领导决策一旦作出,政务组既要主动当好“吹鼓手”,组织动员,加油鼓劲,主动协调,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当好“勤务员”,为各级各部门执行决策铺路搭桥、排忧解难。其次,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既要善于根据领导的授权和意图,按职责分工分解任务,又要机动灵活地处理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既要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又要广泛听取意见,分别不同情况做出妥善处理。要进一步加强与县级各大班子,上下级政府系统办公室,各级各部门的协调、联系与沟通,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创造良好地外部环境。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7

一、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

黑龙江省图书馆按照《条例》的要求, 起草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实施方案》, 方案涉及政府信息公开设置专门查阅室、工作人员安排、纸本法律文献的挑选、软硬件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等, 并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上报给相关部门审批。经过1个月的精心筹备, 2008年7月6日“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试运行开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工作人员2名, 读者查询机4台, 纸本法条300种左右, 法律文献3 000多册, 法律期刊30余种, 网络依拖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有偿数据库) 、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友情链接, 在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可以免费取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报》。截止今年3月末, 查阅室先后接待读者30 000余次, 为读者解答咨询和网上查找政策法规26 000余次, 打印政府文件920余份, 免费发放《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报》50 000多册。每逢节日我馆还加强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 通过召开媒体新闻通报会、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板、服务台大屏幕滚动播出等方式, 收到了显著效果。现在, 有一部分读者已经习惯到我馆查询政府信息及相关法律法规。读者查阅政府信息的内容多数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工作的开展与服务得到了领导与读者的认可与好评。

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工作的具体举措

1. 加大电子政府信息的收集力度以满足及公众需求。

2010年,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政府提供的在线信息资源存在许多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在某种程度上是行政权利的公开。因此, 公开政府信息阻力和压力是难免的。有专家形容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特点是“形式上的公开多, 实质上的公开少;结果公开多, 过程公开少;原则方面公开多, 具体内容公开少”, 加上检索信息不方便, 势必影响公众的知情权。近年来的政府网站评估结果和互联网报告都表明, 政府网站的受众率和用户满意率并不高, 政府信息的公开、服务与公众的期望值间存在很大的距离。图书馆要帮助缩小这一差距, 等待政府主动提供公众所需全部信息是不现实的, 必须自主解决政府信息的全面收集问题。

2. 采取多种服务形式以达到充分利用政府公开信息的效果。

黑龙江省图书馆除了做好政府信息的组织整理, 政府信息的保存, 政府信息的查询, 指导公众利用、查阅政府信息等基础服务外, 还开展贴近公众需要的多元化服务。主要形式有: (1) 对馆藏的政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以揭示;网上的政府信息进行导航, 便于读者查询利用。 (2) 以“服务”为主导思想, 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做专题汇编。对于相同或相关的政府信息内容, 通过纸本、政府网站、政策法律网等途径尽量收集齐全, 分析整理后编辑成专题汇编、方便公众查阅。 (3) 开展公益性的法律咨询活动, 宣传政府信息中政策法规, 提高公众依法维权意识, 正确解读依法享有的正当权益。每周六律师亲临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现场为有需要援助, 需要解读法规的读者给出正确的指导和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4) 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进驻“两会”现场服务。2008年起, 黑龙江省图书馆经过周密筹备, 申请进驻了省人代会会场为代表直接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得到“两会”代表的热烈欢迎。2013年, 我馆“两会”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两会”代表需求为导向, 根据“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心为蓝本推出了《视点———“两会”专题文献专报》, 受到代表和委员的欢迎。

3. 开辟政府信息服务的新方式、方法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质量。

明确服务思想、服务理念, 开展高效、高质量的政府信息服务, 体现图书馆的优势和作用, 吸引更多的公众利用图书馆的信息。 (1) 政府信息咨询。主要内容包括政府信息咨询、引导用户到相关的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电子政务咨询、政府政策顾问等, 老百姓有问题不去“上访”先到图书馆查询, 发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 (2) 量身定制服务内容。《国务院公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报》的发送, 只方便本地公众的取阅, 更多受众只能通过电子平台获取, 政府网上的公报内容海量, 检索起来不方便, 我们顺应公众需求, 制作了目录检索系统, 为读者更快、更好地查阅提供了方便。 (3) 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助。如为不会使用电脑的老年人, 提供辅助查阅服务、为不方便查阅的残疾人提供帮助、为缺乏获取信息知识的利用者提供帮助。 (4) 以图书馆为阵地, 开展“专题讲座”, 组织形式多样的“发布会”向公众发布、解说、宣传重要政策、焦点问题、热点话题, 深化政府信息公的内容与形式。

参考文献

[1] .李国新.于良芝.徐珊.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信息公开.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3

[2] .周斌.英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及其保障措施.兰台世界, 2011.8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8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务院部门,在中国政府网上公布了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各部门将2009年一年的主要工作按“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行政复议”等部分进行了公开。内容涉及国家大事小情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报告称,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新增信息1144条,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共发布信息13889条。另据统计,自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外交部网站主动发布信息总量为195420条,计约8.97亿字。而国家发改委2009年在其网站上共发布了各类政府信息共计1145条,发布的各类信息达38270篇。

在此之后,各地政府也公布了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报告。其中北京市2009年通过“首都之窗”政府信息专栏公开信息10.12万条,答复比率提升13.2%; 上海市2009年新增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2714条,全文电子化率达97.5%; 深圳市通过“深圳政府在线”发布政府信息193529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咨询会等会议287场。

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和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稳步推进。对于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有政府部门领导指出,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是结果的公开,政策措施解读不够,行政审批过程公开不够,社会公众参与不够。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9

州市人民政府综合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积极、稳步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将2015年市政管办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根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不断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搭建了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核心,以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为支撑,以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辐射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1、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规范化建设政务服务中心。自2014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部署,根据市政府要求再取消和下放40项行政审批事项,现时在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事项共531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162项,行政服务事项369项。同时,尽可能将部分承诺件转为即办件,承诺件的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了60%以上。通过梳理、规范,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优化事项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开展好“日巡查月通报”和“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创建群众满意窗口”等活动,加强对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的监管,强化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升窗口服务质量。设立了服务对象评议表、建议和意见箱、评价器、评议电子触摸屏等,并采用全程质量跟踪管理方式,定期进行跟踪调查和回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彻底实现政务公开。

市行政服务中心以“优质、高效、廉洁、便民”为服务宗旨,不断提高行政效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15年1月至11月,共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共218439件,办结率达99%。

2、全面推进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我办积极有效推进各部门、各镇(街)、村(社区)网上便民服务站建设工作,实实在在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目前,我市已结合群众日常主要事务,有针对性地梳理出55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生、国土、民政、医疗、低保等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编制完成《市村(居)网上便民服务站代办事项目录》,其中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2项,社会服务事项5项,全部事项的网上服务深度为3级。全市共177个村(社区)已完成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建设,落实了代办员并进行业务培训,统一配备了:桌椅、电脑、高拍仪、身份证读取器、手写输入板、台牌等设备;安装好了网络对接;并根据XX市的统一要求,制成风格统一的村(居)实体便民服务站标识、行政牌、制度牌,并已全部挂上墙。

(二)网上办事大厅运行良好。

2015年,我市在市、28个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共投入29台“365便民服务网上办事+”自助终端机,加强了市服务平台建设。目前,进入市网上办事大厅的单位共43个,进驻网厅事项共736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331项,非行政审批事项281项,社会服务事项124项,可在线申办事项626项。镇(街)级网厅共有事项51项,全部可进行在线申办。至2015年11月,网厅累计收件67785件,办结67399件,办结率达99%,其中市级分厅累计收件29571件,办结29407件;镇级分厅累计收件37153件,办结37046件。(2015年1月至9月,网厅收件23492件,办结23426件,其中市级分厅收件9724件,办结9660件;镇级分厅13722件,办结13689件。)

根据XX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有11个村作为全面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及农村信息化工作试点村,现已全部完成村级“网上办事+”试点建设,落实了代办员,统一配备了:桌椅、电脑、高拍仪、身份证读取器、手写输入板、台牌等设备;安装好了网络对接;并根据XX市的统一要求,制成风格统一的村(居)实体便民服务站标识、行政牌、制度牌,并已全部挂上墙。

(三)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情况。

2015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招标投标活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宗旨,评标活动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积极按照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5年1~10月份,进场交易165宗,交易额为313388.32万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项目67宗,交易额17亿多元,节省资金6576万元,节省率3.5%;政府采购项目63宗,交易额1.2亿元,节省资金93万元,节省率0.7%;土地和矿产权出让21宗,交易额12亿元,增收308万元;公共物品产权交易14宗,成交额1302万元,增收12万元。

11月份开始建立XX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交易平台子平台,启动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至今已在网上进行交易3宗。

(四)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办理情况。

我市自从去年4月份开通运行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来,全力打造“12345,有事找政府”的服务品牌,为加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发挥了桥梁的作用,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方便咨询、求助和反映问题的渠道。今年1-11月份,XX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共受理属于市的求决、申诉、检举等各类诉求办件554件,其中求决类有284件,申诉类有49件,检举类有27件,建议类9件,举报类9件,投诉件163件,咨询类12件,建设类1件。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商、税务、公安、环保、交通能源、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水利等方面。从1-11月份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职能部门受理投诉件的态度是端正的、积极的,都能按时办结并将情况及时向市热线平台和群众反馈,共完成354件,尤其是工商局做得最好(回复规范,件件都按时办结)。未到期的47件,超过规定时限,而且多次催促至今已办结的办件有152件,未办结的1件。

(五)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挂点帮扶工作。政管办紧密联系挂点帮扶镇南塘的工作实际,切实帮助南塘镇大力发展,积极为南塘镇解决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教育强镇、社保扩面等工作。二是积极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党总支副书记黄大贤同志、党总支委员吴劲松同志分别挂任大坡镇、长坡镇村委会第一书记,积极为该村解决社保扩面、教育强镇和乡村建设规划等工作,受到村党支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三是完满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个别单位事项未能在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办理,镇(街)网上办事分厅的网上办理率偏低。个别单位未够抓紧行政审批和社会管理事项的梳理进度,未能开展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业务。镇(街)对网上办事认识未够,大部分的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未能真正在网上开展,造成网上办理率较低。

(二)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未能实现,全市专家库未能有效建立。对我市核准和备案的建设工程项目未能在网上操作,电子化交易尚未实现。我市建立的房建和市政工程专家库,专家人数少,仅41人,各专业类别专家人数很难满足专业评标分类要求、容易产生评标不公正、不公平等问题。要建立全市统一的专家库,并制定抽取评标专家制度。

(三)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未能实现全覆盖。由于村(居)便民服务站建设经费未到位,我市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未能实现全覆盖。全市有488个村(居)委会,目前建成了177个,尚有300多个村(居)未建成村级便民服务站。

三、下一年工作计划

(一)实现村级便民服务站全覆盖。做好以点带面的工作,争取早日在全市488个村(居)委会都建成并完善村级便民服务站和村级网上办事点,进一步提升村级政务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当地村民服务。

(二)统一整合搭建三级别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将根据XX市的统一布置和要求,结合实际,在原建设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基础上,通过有效整合全市现有各类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场所、设备、人员、经费等资源,升级为三级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将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市、镇(街)、村(社区)三级综合平台集中办理,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门式”管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力争到2016年底,建立集党建与基层治理、民政事务、户籍管理、商事登记、综治维稳、文化体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食药安全、农村“三资”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和财政资金监管等于一体的市镇村三级别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基层公共服务便利化、统一化、网络化。

(三)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将根据XX市的统一布置,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全面梳理面向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确定市镇村三级公共服务基本事顷,理清三级公共服务内容,部署和应用省开发行政审批标准化目录管理系统,推进三级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目录标准、要件标准、流程标准、裁量标准、服务标准和制度规范,在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公布,同时在网上办事大厅公布。

(四)逐步实现对进驻网上办事大厅的事项全面实行网上办理,并对企业及个人的专属网页进行推广应用。开展网厅业务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信息化培训,熟练利用信息化系统开展政务服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逐步推进网上交易的业务工作,拓展其它交易业务。全面推进实行业务网上交易业务,主要是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的交易平台,承接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公开招租工作。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10

一年来,我市政务信息工作紧紧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汾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通过不断强化信息报送数量,着力提升信息报送质量,使我市政务信息工作在上基础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工作情况

(一)信息报送情况 1,我市各单位报送情况

2009年,我市各单位共报送信息336条,其中财政局报送137条,计生局报送22条,水务局报送55条,国家统计局汾阳调查队报送7 条,文化局报送45条,畜牧兽医局报送61条,信访局报送1条,双百双千办报送1条,林业局报送2条,太和桥办事处报送5条。

2,我市报送上级部门情况

2009年,我市共向吕梁市政府办公厅报送政务信息238条(篇)。截至第三季度,获《吕梁政务信息●普刊》采用23条(篇),共23分;获《晋政信息●普刊》采用9条(篇),共36分;获《晋政信息●互联网》采用8条(篇),共16分。我市政务信息积分在全吕梁市排名第三。

(二)基本工作情况 1,强化领导。年初,政府办确定了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领导经常过问政务信息工作进展情况。分管领导对信息工作更是抓在手中,落实到行动中,经常给信息工作人员提要求、交任务、压担子,让信息人员时刻感觉到领导在关心和关注着政务信息工作。

2,加强沟通。我办积极主动加强与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和市政府办公厅信息科的联系,力求及时把握最新动态。不断加强与市直各单位和各乡镇的联系,以便保证有较为充足的信息来源。

3,拓展渠道。我市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在原先单一报送吕梁市政府办公厅信息科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报送渠道,使我市政务信息工作有了更大的展示平台。截至目前,除吕梁市政府办公厅外,我市政务信息工作的报送渠道有《省长专阅》、《吕梁日报》、《汾州乡情》以及市政府网站。来年,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为我市政务信息工作开辟新的阵地。

二、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过去的一年我市的政务信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和完善。

(一)信息意识缺乏。我市多数单位缺乏信息意识,长期不报信息或极少报送信息,出现信息“短腿”、“缺腿”现象。据统计,2009年我市只有9家市值单位报送信息,而仅有1个乡镇报送信息。

(二)认识存在偏差。我市多数单位和工作人员对信息工作认识不足,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存有偏差。一是认为信息工作就是专职信息员的工作,与己无关。二是认为信息工作仅仅是上级单位对我市的考核内容之一,排名能靠前或是只要不落后就行。

(三)工作制度缺失。有效的制度是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而到目前为止,我市仍未出台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2009年我市报送信息的单位寥寥无几,政务信息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如果此种情况持续下去,我市2010年的政务信息工作令人堪忧。

(四)信息人员缺乏。信息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建设。由于我市信息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的缺失,我市大部分单位并无专职信息员,我市的信息员队伍没有能够真正建立起来。也由此导致信息素材缺乏,信息视野狭窄,信息报送数量难以保证。

(五)信息质量不高。采编的信息缺乏有效的挖掘与提炼,参考、借鉴价值不高。多数信息适用性不强、题材和范围较窄,缺乏综合类、反映类、调研类等深度信息。

三、工作建议

(一)强化信息观念。各单位、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增强信息意识,正确认识政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信息工作不仅只是上级部门对我市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而且是政府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及时、快速、准确地反映各地、各部门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政府指导工作、传达政令、交流情况的重要手段。另外,我们还可以就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快速有效地通过信息工作的渠道取得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各单位要落实信息工作的分管领导,加强对本单位政务信息工作的指导,加强信息的报送工作。

(二)建立信息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是做好信息工作的保证。为做好我市政务信息工作,全面提高信息工作质量,需要尽快制定实施我市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其中明确信息工作主体和基本任务,建立信息报送制度、信息联络员制度、信息建档制度、传阅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等,规范信息刊物,提出信息报送要求,明确信息考评机制,为信息工作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三)建设信息队伍。高素质的人才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关键。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队伍建设,保障信息机制畅通。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办事处)要把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抓,形成一个有办公室主任负责、有专职信息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工作的局面。要将那些业务能力强、文字功底硬、工作作风实、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选派到信息工作岗位上来。要为信息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阅读重要文件、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参加重要调研活动和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硬件设施等条件,并形成相关制度予以保障。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11

一、政务服务中心的基本概念

(一) 政务服务中心成立的背景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信息网络技术开始扩展到世界各地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再加上“服务政府”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刻不容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融入全球化浪潮, 在行政管理方面积极吸收各国的有利经验。同时, 我国各级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行政效率低下, 行政成本过高、政务服务条件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行政管理的良性发展。为此, 我国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服务政府”的号召, 部分地方政府在当地陆续建立各种不同级别的政务服务中心, 将政务审批等办理公共事务的人员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 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降低了行政成本, 改善了政务服务条件。

(二) 政务服务中心的性质和定位

政务服务中心, 就是政府为了方便民众咨询政府政务信息、办理行政审批事务、投诉监督政府工作人员等设立的行政机构。各级地方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性质基本上是统一的, 即政府将各职能部门集中起来为民众服务的机构。各级地方政府管辖的政务服务中心名称不一样, 有的称行政服务中心, 有的称政务服务中心, 有的称政务审批中心等;而且同级地方政府管辖的政务服务中心的级别还不一样, 有的属于本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有的属于政府直属机构, 还有的是政府领导的事业单位。虽然各种政务服务中心名称和级别不一而同, 但是它们的基本工作机制是相同的。一般的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监察部门。管理部门只是政府派出一部分人管理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但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不能左右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是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将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审批许可等具体事务集中放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窗口。监察部门一般是处理民众上访和举报的部门, 同时也监督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有的政务服务中心还将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吸收进来, 方便民众办理各种事务。

(三) 政务服务中心的特点

首先, 政务服务中心具有便民性。“一站式”服务或“一条龙”服务是其显著特点。原先行政审批需要在多个部门往返, 需要多位领导签字, 政务服务中心将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集中在一起, 方便民众及时快捷办理相关事务, 有的关联紧密的事务一天就能办成, 各个职能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的协调下实现了并联审批, 减少民众往返的时间成本和物力成本。

其次, 政务服务中心具有高效性。政务服务中心将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集中起来, 实行“一站式”服务, 不仅方便了民众咨询和办理行政审批事务, 而且监察部门可以监督各个窗口单位的工作情况, 大大提高了政府职能部门办事的效率, 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成本。

再次, 政务服务中心具有阳光性。作为窗口单位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将办事程序、结办时限、收费标准说明、办事结果、后续咨询等信息公开, 便于民众办理, 不仅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 而且减少了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发生的概率, 使得“服务型政府”更加透明阳光。

最后, 政府单位和政务服务中心同时评估。政务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不能左右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 却能和监察部门一起监督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情况, 并将年度评估结果报送政府有关部门, 实行政府职能部门和政务服务中心共同评估业绩的制度, 将二者的综合成绩作为年终各个职能单位考评的标准。

(四) 政务服务中心成立的意义

首先, 政务服务中心的设立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贯彻落实, 多次强调要以人为本, 真正把民众放在行政管理的第一位。政务服务中心秉承“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服务”的服务理念, 将政府职能部门集中在一个地方便于民众咨询和办理相关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务, 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 保证了行政管理尤其是行政审批的公开性和阳光透明性, 避免了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 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其次, 政务服务中心的设立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部分民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印象, 也是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吃拿卡要”是政府工作人员办事的潜规则, 这些现象已经成为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常态。政府的形象因此在普通民众心中大打折扣。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后将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中心的窗口单位展现在民众面前, 通过制定服务细则、考评标准使各个职能部门相互竞争, 争当服务标兵, 又通过中心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和民众的监督使得政府职能部门形象大大改善。

再次, 政务服务中心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遏制寻租腐败的发生。民众对国家腐败深恶痛绝, 十八大以来, 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工作, 不仅要整治党内的不良之风, 而且要加大政府机关反腐力度。政务服务中心阳光办公减少了政府暗箱操作的寻租, 中心设定的办事细则和收费标准公开明确, 减少了各个职能部门私自设立行政许可主体和项目的现象发生, 遏制了工作人员的“吃拿卡要”等腐败行为。

最后, 政务服务中心的设立有助于推动政府角色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务服务中心是一个服务理念转变的结果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和角色, 从管制转为服务, 从微观转为宏观。政务服务中心正是“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的一个体现, 它将执行和监管很好地结合起来将服务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 有利于实现“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政务服务中心的设立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民众的基本权益, 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二、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一) 政务服务中心权限狭窄, 服务范围有限。

政务服务中心虽然集中了各个政府职能部门, 但是决策权和最终解释权仍在各个政府职能部门, 重大事务并且需要“一把手”签字的事务仍然需要到政府职能部门所在地办理, 政务服务中心只能办理一些简单的咨询和审批事项。由于主管部门没有充分授权给政务服务中心的对应窗口, 因此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还是有限的。

(二) 政务服务中心有的只是“形象工程”缺乏服务意识

大部分政务服务中心在成立初始都特别注意服务态度和服务满意度, 但随着管理和监督的松懈, 一些窗口单位遇到民众办理事情多的时候服务态度开始变差, 在民众少的时候经常擅自脱离岗位, 只见窗口不见办事人员。一些窗口还张贴工作奖惩制度和口号, 这些都成了摆设。有的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电子政务和现场办公结合的方式, 一些民众不了解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 还有的电子政务完全是摆设, 没有工作人员负责讲解和引导。

(三) 政务服务中心流程不明晰, 民众办事效率仍然低下

政务服务中心在窗口都标有职能单位的名称, 但是第一次来办事的民众大都不知道流程, 有的政务服务中心墙上的流程图很难理解, 没有专门负责引导和咨询的工作人员, 很多民众并不清楚他们首先应该做什么, 下一步该做什么, 有的窗口以完成自己范围内职责为限, 对于民众咨询的下一步该做什么大都搪塞。有的政府机构响应国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程序的号召, 大量缩减中间步骤, 但是民众对其中关键步骤无所适从。

(四)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存在利益纠纷, 不利于政务服务中心协调工作

当前, 因为政府职能部门掌握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权力各个部门有自身的团体利益, 因此各个部门为了争夺利益相互之间不配合工作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政务服务中心对各个职能部门没有直接管理权, 因此当出现利益纠纷或者矛盾时, 大部分职能部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去考虑民众的利益。所以民众的切身利益并不能得到完满的维护。

(五) 政务服务中心行政级别和工作人员归属比较混乱, 不利于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目前, 政务服务中心名称各异, 前文已提到。行政级别也不统一, 有的属于政府派出机构, 有的属于政府直属机构, 有的属于政府领导下的事业单位, 由此带来的工作单位级别和享受的待遇就不一而同。有的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 有的工作人员属于事业编制人员, 有的属于各个单位借调的临时工作人员各种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不同, 工作积极性也就因“级别”而异了。

三、关于政务服务中心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一) 完善制度法律保障, 明确职责和权限。

政务服务中心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制度和法律的保障。目前我国的政务服务中心由地方政府发挥行政自主权, 因此不同地方的政务服务中心职权不一样, 这就需要国家从全国发展的大局出发制定相关的制度, 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 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利益进行明确规定的同时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职责和权限的具体细则。

(二) 设立统筹协调机构, 协调各部门工作

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隶属于各自的主管部门, 政务服务中心对其工作人员没有约束, 因此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纠纷很难协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一个政府派出部门, 专门负责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和人员分配, 对外属于政务服务中心, 对内属于政府派出机构, 在层级上高于各个职能部门窗口单位, 但是不能干预政务服务中心的其他日常工作, 只是一个协调的机构。

(三) 增强人员服务意识, 深入群众做交流

在政务服务中心实行轮岗制, 对于不适合在窗口工作的工作人员可以调回各自职能部门接受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帮助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同时, 可以抽调一部分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下到基层, 走进社区, 走进工厂, 在宣传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理念的同时加深与民众的沟通, 帮助民众了解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流程和规则。

(四)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帮助民众提效率

我国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情况差异比较大, 尤其是东部和西部, 城市和乡村, 有的地方已经具备电子政务的条件和环境, 有的地方还不具备基本的硬件设施和文化水平。因此, 电子政务需要因地而异, 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发展电子政务, 并且帮助民众了解电子政务的操作, 更大程度上缓解政务服务中心人力不足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五) 完善内外监督机制, 提高服务的质量

目前, 政务服务中心的监督机制过于单一, 只局限于政务服务中心内部的监察部门和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应该在原有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增加民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鼓励媒体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 这样就能通过各种监督完善中心的日常工作, 帮助减少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建设“服务政府”上逐渐加快了步伐。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各自的政务服务中心, 但是各种政务服务中心的性质和定位不甚明确。本文在阐述政务服务中心基本性质和定位的同时, 针对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出现的问题提出浅显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务服务,运行

参考文献

[1]庄爱玲.公众满意导向的政务服务中心流程再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0) [1]庄爱玲.公众满意导向的政务服务中心流程再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0)

[2]秦浩, 郭薇.国内行政服务中心研究述评[J].党政干部学刊, 2012 (7) [2]秦浩, 郭薇.国内行政服务中心研究述评[J].党政干部学刊, 2012 (7)

[3]张锐昕, 秦浩.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愿景、路径选择与趋近策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5) [3]张锐昕, 秦浩.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愿景、路径选择与趋近策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5)

[4]陈伟.困境与发展:行政服务中心发展趋势分析[J].改革与发展, 2008 (4) [4]陈伟.困境与发展:行政服务中心发展趋势分析[J].改革与发展, 2008 (4)

[5]吴爱明, 孙垂江.我国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困境与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 2004 (9)  [5]吴爱明, 孙垂江.我国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困境与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 2004 (9)  

[6]王澜明.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J].中国行政管理, 2012 (9) [6]王澜明.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J].中国行政管理, 2012 (9)

上一篇:frap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下一篇:初中英语动词时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