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丘市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推荐9篇)

安丘市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 篇1

工作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根据国家和潍坊市有关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深化全市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更好地为促进全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

(二)总体要求

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

(三)基本原则

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拓宽工作领域,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提高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创新载体、完善制度,实现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畅通政府和群众互动渠道,切实提高政务公开的社会效益。

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推行行政决策公开

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推进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公布意见采纳情况。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要程序加以规范,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二)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依法行使权力,积极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确保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履职尽责。按照职权法定、程序合法的要求,依法梳理审核行政职权,编制行政职权目录,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并向社会公布。重点公开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征收等执法活动中履行职责情况,积极探索执法投诉和执法结果公开制度。

(三)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

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公布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继续清理、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任何行政机关不得在法律法规之外设置和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公开办理程序,强化过程监控,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的动态管理制度。要逐步依法将审批职能和审批事项集中到服务中心公开办理,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

(四)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公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公开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和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以及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公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公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定期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以适当方式定期公开出国出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经费支出。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还要及时公开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 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以及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公开的内容要详细全面,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每季度统计并公布所属部门(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五)着力深化基层政务公开

总结推广基层政务公开的成熟做法,大力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及时公开城乡社区居民关心的事项。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为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打好基础。健全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所有面向基层服务的医院、学校、公交等公共企事业单位都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编制办事公开目录,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职责。

三、深化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一)理顺管理体制

政务服务中心对政府各部门进驻事项办理进行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对进驻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培训、日常考核和年度公务员考核,受理服务对象投诉,承担市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二)完善服务功能

坚持应进必进。凡面向企业、群众,为社会服务的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事项以及相配套的管理与服务事项均应进 驻政务服务中心,由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收费、统一送达。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或不宜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需由部门单独设立服务大厅的,必须由部门向市政府提出申请,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后方可暂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或单独设立服务大厅。坚持依法行政。所有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事项都要按照“许可(审批)主体、许可(审批)事项、许可(审批)依据、许可(审批)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时间、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的“八公开”要求,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和互联网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坚持充分授权。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单位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情形、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能当场作出决定的事项应当场办理,使一般性审批事项都能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坚持规范高效。对同一个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由政务服务中心明确牵头部门并由牵头部门会同协办部门,采用现场踏勘、现场会办和联合会办等方式实行联合办理,提高联审会办效率。

(三)创新工作机制

加快建立完善“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机制。整合行政许可(审批)职能,设立行政许可综合服务科(室),明确工作职责,统一行使行政许可(审批)和相关配套服务职能,条件成熟的综合服务科(室)应整建制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努力实现职能归并率、项目到位率、人员到位率、审批授权率均达到100%。要积极创新创优服务方式,在完善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 办结和一次性告知的基础上,结合窗口实际,积极推行提示服务、预约服务、上门办理、代理服务、延伸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的要求,将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纳入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要充分利用现有政务网资源,通过互联互通,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完善地、县(市)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以及各职能部门多位一体的审批网络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导入数字认证等先进技术,积极推进网上审批,提高网上审批的实效性。应设置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

(五)加强监督管理

监察机关要选派监察人员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依法依纪对中心管理机构和窗口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并通过行政审批网上监察、行政效能监察、执法责任制检查以及电子监察等形式,加大对项目审批和收费行为中“应进未进、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等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情节严重、拒不纠正的行政行为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政务服务中心要通过设立投诉窗口、投诉电话、举报箱、电子信箱等形式,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服务事项办理情况的投诉举报,并及时核实处理。要重视发挥特邀监督员队伍和新闻媒体的作用,促进政务服务中心持续高效、廉洁规范运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从实际出发,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措施,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行政首长要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督促、抓协调、抓落实。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编制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形成工作合力。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要协助党委和政府抓好统筹安排,指导、协调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各项工作。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完善政务公开程序、规范服务中心运行、评议政务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制度,为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配套制度,制定政府信息公开评估标准和程序,逐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研究建立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有机结合的制度规范,使之相互促进、协调运转。

安丘市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 篇2

1.第一次完整表述文化体制改革基本框架。《意见》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通过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服务职能,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明确划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范围和界限。党的十六大按照“两分法”的原则,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不同类型的分类指导的改革方针。然而,究竟哪些是文化事业?哪些是文化产业?各方面的认识还不一致。《意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此做出科学和明确的划分:凡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其他艺术院团,一般出版单位和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报刊社,以及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行业组织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上述规定,使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种类型的分类改革有了明确目标和政策依据。

3.首次允许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可以吸收部分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意见》明确提出,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符合上市条件的,经批准可申请上市。转制为企业的出版社、报刊社、文化产品进出口公司等,要坚持国有独资或国有绝对控股,实行特许经营或许可证经营。这是首次允许转制为企业的出版社、报刊社、文化产品进出口公司等,可以吸收部分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

4.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实施对外文化贸易做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安排。

为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的巨大逆差,《意见》提出,要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要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对外文化贸易,赋予有条件的各类文化企业外贸自营权,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改革和重组现有对外文化交流机构,培育大型文化中介机构,形成一批经营文化产品的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合办报刊、频道、栏目和节目,合作演出和展览,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广播影视节目在国际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5.把文化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意见》的特色。为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推进文化领域中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意见》提出: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和发展一批出版、电子音像、影视和动漫制作、演艺、会展、文化产品分销等产业基地。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有条件的可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集团;大力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出版、动漫和网络游戏等,建设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

6.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具体的工作部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党委领导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文化体制改革,使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得到组织上的保证。

安丘市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 篇3

况汇报

按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通知精神,现将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意见》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的措施

按照《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意见》有关要求,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中我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廉政建设、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结合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务信息公开目录》,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和职责。

(二)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意见》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按照政务公开工作有关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提高干部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利用政务门户网站、信息化办网站和《信息化通讯》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政务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 的典型案例,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参加各种会议、技术交流、座谈讨论等形式,加强对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载体。根据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有关要求,对兵团信息化办政务网站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网站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实现了网上项目申报、表格下载、资质网上受理、考试报名查询等网上办事功能。增加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导航、业务指南、领导信箱、网上调查、下载中心等相关栏目的服务功能。建立了“倍增计划”、“电子发展基金”、“资质认证”、“双软认定”等项目管理平台,公开了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设立专门受理电话,接受有关问题的咨询。

(四)认真做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相关工作。现基于栏目体系架构建设的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平台已经完成,根据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有关要求,为治理工程建设领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举办培训班举办。

二、面临的困难

一是由于编制等原因,还没有专门人员负责政务公开工作方式;二是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还存在着政务信息共享机制还不健全;三是在政务公开工作中的标准和规范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中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执政,服务基层的工作理念,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完善制度为重点,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水平,为信息化发展和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等文件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工作质量。

(三)进一步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政务网站效能,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拓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渠道和范围。

安丘市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 篇4

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

全文如下: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市以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及三级便民网络为抓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监督制约行政权力、保障公众民主权利、服务人民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现就我市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高优质便捷高效服务。

二、工作重点

1、增强政府决策和执行透明度。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推进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以公开促进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行政策执行“三同步”制度,即“政策文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稿”同步向社会公开。开展政策执行中的政民互动,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收集、整理、反馈制度和工作机制,动态公开社会各方对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反应,根据民意适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内容,体现科学决策。

2、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坚持依法行使权力,积极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确保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严格依法律规定的权限履职尽责。继续加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拓宽覆盖范围,实现行政服务中心“一卡通”系统与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有机融合;进一步完善电子监察和法制监督系统功能,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实时监督、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市级机关部门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所有行政事项和服务事项100%网上实时办理。建设覆盖全市各镇(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体系,实现镇(区)行政事项和服务网上实时办理。

3、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在公开全市各部门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银色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同时,继续清理、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坚决予以取消。对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公开办理程序,强化过程监控,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事项的动态管理制度。逐步依法将审批职能和审批事项集中到服务中心公开办理,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

4、深入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机制,主动、及时、准确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政府信息。进一步增强政府重点工作的公开力度,主动公开各类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府工作计划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建立健全财政公开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健全虚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制度,确保社会公众便捷地获取及时、正确的政务信息。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等措施,做好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举报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切实做好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

5、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一是根据省市要求,实施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实施、监管以及资金管理使用全程公开,特别是主动公开项目用地管理、招投标活动以及资金使用等 1

情况。二是要建立健全项目信息公开目录,完善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着重解决好工程建设领域信息不透明、公开不规范等问题。三是加强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信息化平台,实施项目建设的全程监控。

6、扎实开展基层政务公开。适应基层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体制、机制。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不断深化基层政务公开内容,增强基层政务公开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健全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衔接配套制度,实现乡镇政务公开事项延伸到村,与村务同步公开,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效联动,相辅相成。提高基层政务公开信息化水平,将政务公开的终端延伸到社区(村)、家庭和个人。加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把社会关注度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重点抓好群众关注的教育、住房等热点问题的公开,推进办事公开。不断完善听证、公示、咨询等制度,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决策过程的透明度,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7、加强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公开。加大干部选拔任用、机关财务预决算、政府采购、基建工程等事项的内部公开力度,实现既公开结果,又公开过程,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平、公正。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梳理行政机关内部职权依据和运行流程,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并及时在内部公开,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建立干部职工参与机关建设和管理的有效途径,提高工作透明度,提升行政效能。

8、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和舆情导控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新闻即时发布机制,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对外发布全市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行业发展情况。健全完善全市舆情导控工作机制,密切跟踪舆情动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防止因信息发布不及时、舆论引导不得力造成负面影响,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9、构建立体化的政务公开平台。一是加强“中国·如皋”政府网站群的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部门和镇(区)政务公开的效率。二是推动报纸、广播、电视建立公开专栏,不断提升档案馆、图书馆和镇(区)、村居(社区)政府信息公共查阅点、新闻发布会、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等公开渠道的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拓展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平台、数字电视频道、户外电子播报系统、政务公开微博等新媒体形式,提高信息公开的普及性、便民性和时效性。

10、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将政府及其他部门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和管理措施,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健全政务服务平台,促进政务服务的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提供让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政务服务。

11、充分发挥市行政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凡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服务中心办理。因涉密、场地限制等特殊情况不进入服务中心办理的,须经市政府批准。双重管理和垂直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便于工作、加强服务的原则,应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对进驻中心的窗口部门行使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职能,对进驻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和日常考核,承担市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经市政府同意设立的各行政服务分中心,一并接受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市行政服务中心应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重点,规范服务运行,着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部门要对其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充分授权,使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一般性审批事项能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对同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逐步实行联合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结果、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渠道。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效能评估等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12、进一步加强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室)建设。坚持把方便基层群众办事作为政务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镇(区、街道)要在政府(办事处)所在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有线电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涉农补贴等纳入其中公开规范办理,并逐步拓宽服务范围。各村居(社区)要依托公共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室,在做到六个一(即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个值班人员、一套管理制度、一本服务台帐)的基础上,建立便民服务免费代办

制度,向村(居)民公开服务承诺,为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免费待办服务。市经济环境监测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要加强指导和监督,使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运行。

13、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服务平台。一是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构建市网上服务大厅,建立网上“一站式”服务系统。以“中国·如皋”网站群为载体,优选、整合全市各级政府机构实用、常用的网上便民服务资源,以公众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为核心,开展网上办事的“一站式”服务。二是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将就业保障、社会救助、卫生医疗、人口计生、户籍治安等公共服务纳入其中,为全市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三是为公共资源交易搭建平台。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行机制,形成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探索交易平台与服务中心合并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14、整合信息化政务服务资源。一是整合全市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形成市-镇(部门)-村三级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实现网络资源统筹规划、全面共享,保障全市各部门、各类系统在网上安全、通畅运行。二是服务中心为主线,逐步实现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的联接与整合,推动不同部门和服务中心(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三是整合电子政务硬件资源,建设市电子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利用,形成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体系。

三、保障措施

15、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行政首长要作为第一责任人,落实政府部门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财政、编制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要协助党委和政府抓好统筹安排,指导、协调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各项工作。各级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

16、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完善政务公开程序、规范服务中心运行、评议政务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制度,为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提供制度保障。研究建立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有机结合的制度规范,使之相互促进、协调运转。

17、加强培训和宣传。通过举办培训会、专题讲座、业务交流会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思想认识,提升综合素质。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板报、工作简报等形式,展示我市在打造“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方面的新举措、新亮点,为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安丘市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 篇5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加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经章丘市委、市政府同意,章丘市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交通协警队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报名,择优聘用。

二、招聘岗位

岗位A:男性交通协警队员50名;岗位B:女性交通协警队员10名。由第三方签订聘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实行劳务派遣制度,不占机关事业编制。

三、招聘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素质品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有章丘市常住户口,高中(包括职专和技校)以上学历。

3、年龄在18至30岁(1982年5月3日至1994年5月3日出生)。

4、身体健康、体貌端正,外观无明显疾病特征,无纹身,无肢体功能障碍;无色盲,双眼裸眼视力在4.8以上;男性要求身高在1.70米以上,女性身高在1.60米以上。

5、具备一定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者和退伍军人优先考虑。

在职人员应聘的,应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定向、委培应届毕业生应聘,须征得定向、委培单位同意。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主管机关认定有作弊行为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应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能应聘,现役军人不能应聘。其中,在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非应届毕业生也不得以已取得的学历作为条件参加应聘。

四、招聘程序

(一)报名

报名时间:2012年5月3日至5月4日。

报名地点:章丘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章丘市明水街道新东外环南首路东院内)

《招聘简章》及相关附件可登录章丘人事考试网()查询下载。咨询电话:(0531)85087109(0531)85087059

(二)资格审查和初检

资格审查和初检按以下程序进行:

对应聘人员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整个招聘工作的全过程。考生在报名时需携带《章丘市公安局招聘交通协警队员报名登记表》、《初检登记表》(见附件,请应聘人员提前下载打印填写,报名表、初检表必须用同一张A4纸反正面打印),高中以上学历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户口本,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一寸近期同底版免冠彩色照片4张。全日制普通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还要提交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等相关证件材料;2012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交就业推荐表。同时,在职人员还需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同意应聘证明。经审查符合应聘条件的参加初检,即对资格审查合格人员的身高、体重、视力、色觉、身体外观等进行检测。

本次招聘不收取报名考务费。

(三)笔试

经资格审查和初检合格的人员请于2012年5月15日由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到章丘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原报名点)领取笔试准考证,参加笔试。

笔试时间,笔试地点见准考证。笔试为客观性试题,测试内容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男女岗位分别排名,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成绩设最低合格分数线,由市招聘主管部门根据招聘计划和考试情况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笔试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尾数四舍五入。

五、体检

根据笔试成绩,按招聘岗位,在最低合格分数线以上,由高分到低分按计划聘用人数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体检费用个人承担。不按要求按时参加体检的视为弃权。招聘单位和应聘人员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可以申请复检,费用由申请方负担。复检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因弃权、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缺,经市招聘主管部门批准,按招聘岗位,在最低合格分数线以上,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

应聘人员笔试成绩、进入体检范围人员名单和进入聘用范围人员名单均及时在章丘人事考试网()予以公布。

六、聘用及待遇

经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的,按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由第三方(章丘市海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三年(试用期三个月)。由第三方代管劳动人事关系,其中包括:有关档案代管、人事关系代管、劳动合同签订、保险缴纳等事宜。招聘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使用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负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定期对招聘人员进行考核。合同期内,每月基础工资:1类岗1100元、2类岗1200元、3类岗1500元,另有300元的绩效考核工资,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具体工作岗位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安排。聘用人员执勤服装、装备等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合同期满,表现突出的优先续签劳动合同。

聘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备勤,统一服装。招聘人员要服从公安机关的工作安排,交警大队根据工作需要分配上岗,主要协助交警承担街面巡逻、手势指挥疏堵保畅、路口停车秩序管理、路口路段流量疏导、路段静态秩序管控、恶劣天气下交通管理、电脑操作、处置突发事件、重大警卫安保等任务。

大队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根据协警队员年龄、身体条件变化、自身素质要求,各岗位之间进行轮岗。每月基本工资随岗位变化随时调整。

被聘用人员不具有人民警察和公务员身份,不享受人民警察待遇,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

七、监督检查

招聘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最大限度地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同时,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考试聘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坚决纠正;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考生,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附件:《章丘市公安局招聘交通协警队员报名登记表》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江铃的深化 篇6

坚持基本形式基础上赋予新内容

为了保障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集团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使职代会在企业决策、管理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长期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以上职代会,坚持在职代会上听取审议董事长工作报告。在每次职代会董事长工作报告中,都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目标、重大技术改进方案、重大工作调整方案、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都详细地全盘托出,让职工代表评头论足。同时,由于工会加强了对职工代表的选举、培训等工作,注意引导职工代表抓大事、议大事,使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如:职代会团组长会议审议《2004年度员工工资调整及增发月薪的方案》时,根据公司员工的要求与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增长状况,合理地提出了再增加5%的工资升级面和再增发半个月月薪的意见,得到了外方行政的理解与支持,经各方行政领导共同研究采纳了职代会的意见。近几年来,公司职代会审议通过或决定了《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公司员工工资调整意见》《员工带薪休假管理办法》《集体合同(草案)》《关于加班费标准调整的议案》《员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几十个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文件和重大改革改制方案,从源头上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坚持厂务公开,努力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步入正常化、科学化发展轨道。公司坚持通过职工代表评议各级领导,从1994年开始,在全公司建立了公司、分厂(子公司)、车间科室三层评议监督体系,连续十余年对全公司中层以上干部进行逐个考核、评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2003年公司又先后出台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管理规定》《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2006年又推出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这一系列措施和方案的出台,在干部队伍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

近年来,公司又陆续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医疗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在2010年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围绕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积极分解落实到公司董事局成员、党委常委和有关部门,明确责任人,规定整改时限,把整改问题落到实处。公司在策划推行这些改革和解决员工的意见建议时,始终坚持听取工会方面的意见,争取职工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所有关系到职工利益的改革,从文件起草到通过实施,都有工会参与,对于工会方面提出的意见,只要合理合法,行政方面都积极采纳。

运用ISO 9001管理体系

创新民管形式

公司在推行厂务公开工作中把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公开、公正、透明机制与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外资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结合起来,把推进现代化管理与促进厂务公开结合起来。JPS(指公司生产系统)是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美国福特生产系统、结合实际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的一套用于生产经营中的管理系统。系统覆盖公司管理、制造、安全、环保、工作小组等10大要素。JPS的精髓是消除浪费,它通过全员参与企业的管理、制造、安全、环保等要素的运作,利用全面设备维护、快速切换、操作指导书、可视化管理、防错这五大工具,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达成目标。因此,积极实施厂务公开,对JPS的有效推行作用重大。在JPS的推进过程中,企业的方针目标从公司到分厂到车间到工作小组逐级参与,企业的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到工作小组成员,让每一位员工对企业的管理行为充分理解和对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目前,采取的指标积分卡层层分解,通过指标的逐级完成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此外,企业还通过“看板”定期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与重要信息定期公开,让员工参与到对重大工作的监督中来。2012年底,公司工会又科学地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动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创新发展。

为确保厂务公开规范有序,公司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为第一责任者,工会组织为第一执行者,纪检监察部门为第一监督者,职工为第一评价者,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运行机制。在公开体系上,实行了公司、分厂(子公司)、车间、班组四级公开。在公开内容上,根据职责的不同,划分范围,突出公开的重点。在公司层面,主要公开重大问题的决策、重要制度的落实、人财物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在分厂层面,主要公开生产经营管理、选人用人、劳动分配和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改革方案及执行情况;在车间层面,主要公开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各项管理体制中的考核和经济责任制落实;在班组层面,主要是个人生产任务的公开,评先创优、违规违纪的奖惩公开。在公开形式上,全面普及公开栏、公示栏,还充分运用网络、电视台、报刊、橱窗及专题会、文件、通报等多种形式公开各类热点、焦点问题,增强公开的透明度 。

为了使厂务公开稳步推进、扎实有效,公司制订了《厂务公开实施办法》,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都能结合实际制订《实施细则》,把厂务公开融入生产经营,与推进现代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使厂务公开真正贴近企业、贴近一线、贴近管理、贴近职工,确保实现形式有形,公开内容到位,实施效果显著。如:模具厂充分发挥袁政海和袁政海班组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厂务公开向班组管理延伸,有效地融入“六型班组考核评定办法”,效果不错。推行厂务公开,还体现在行业与专业对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监督、考核等环节的详细要求,使公开有了更强的操作性。如:在劳动用工方面,公司的招工计划、各单位岗位的需求变化,都通过人事企管部门张榜公布、公开招聘,增强了透明性。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防止腐败,公司对采购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成立了采购中心,大到汽车配件,小到一张复印纸,都由采购中心统一招标采购,并接受纪检的全过程监督,从而提高了配套采购质量,降低了成本。多年来公司还强化了废旧物资处理与各类工程建设招投标的监督工作,公司任何一项工程的招投标都必须接受纪检监察的全过程监督,每年开展效能监察100多项,到现场监察数百场次,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工程招投标还组织职工代表进行监督。如:生活区防盗门安装工程的招投标就由公司工会组织十多名职工代表进行了全过程的群众监督。

立足企业实际探索新途径

厂务公开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大的艰巨任务,是逐步推行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呢?在实施和深化这项工作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首先,企业各级领导只有牢固树立“依靠”方针,抓紧抓好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实行厂务公开,才能使企业改革更有活力,企业发展更有动力。

其次,企业工会组织只有坚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进取精神,突出“维护”职能,在公司党委领导下,认真做好厂务公开的日常工作,与纪检监察部门紧密协作,才能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工会工作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满意和称赞。

再次,企业党政工只有高度重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制度创新带动工作创新,以工作实践充实制度内容,依法维权,建立平等协商制度,才能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促进厂务公开工作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李万全)

深化检务公开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篇7

关键词:检务公开;司法改革;思考

推进检务公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部署的一项改革措施,深化检务公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深入研究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检务公开的新途径新方式,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切实提高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一、深化检务公开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行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深化检务公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司法民主的有效途径,是践行司法为民、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检察改革、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检务公开改革,一要全面把握基本要求,坚持检务公开的正确发展方向;二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确保检务公开规范有序开展;三要强化组织领导,为深化检务公开提供有力保障。

高检院制定《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从文件的名称就能看出,制度建设在本轮深化检务公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一轮深化改革不单是对原有检务公开制度的丰富,而是对检务公开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改革,是由检察职能公开向检察权行使公开,政务性、事务性公开向诉讼性公开,执法结果静态公开向执法过程动态公开转变。最重要的变化是执法办案信息公开取代“检务公开”二十项,成为公开内容的核心,同时围绕执法办案信息公开,在公开原则、方式、途径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新一轮改革明确要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就是要从执法办案的理念、方法入手,积极探索执法办案的公开透明,执法办案信息依法全面及时规范地公开,努力形成一套符合司法规律特点,又具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因此,新一轮改革体现的是全面和深化,是对检务公开各个环节和各项要素横向纵向的覆盖,是一项系统性的改革。

二、检务公开制度的系统化构建

检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关联性、持续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从公开的内容、途径和配套制度机制等方面整体规划、系统构建。

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为活动信任指数与公众对检察活动的了解度成正比,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等内容外,其他检务活动和事项一律应予公开。

传统检务公开的深化。应该继续深化完善传统的检察开放日、检察宣传周、信访接待和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如检察开放日制度,可以把每年若干次开放日变成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使公众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上门,开放的影响和效果会大大增加;又如人民监督员制度,可以在监督自侦案件的基础上,探索把不批捕、不起诉、不支持监督申请等检察环节终结的案件纳入其中,让监督员作为第三方参与案件的审查、宣告,完善监督程序。

执法办案活动的公开。主要是指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中组织犯罪嫌疑人、申诉人、侦查机关、被害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公开调查、质证和发表意见的公开听证审查活動,向当事人当面宣告案件结果,充分说明理由、依据,并通知被申诉人、被害人、近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到场的公开宣告活动。公开听证审查、公开宣告活动根据案件情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和专家学者参加,允许公民参与旁听。检察机关将执法办案活动公开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让公众有效参与,是检察改革的必然趋势,对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将产生重要作用。考虑到司法资源和诉讼效率,应主要选择不逮捕、不起诉、自侦撤案、不支持监督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等诉讼程序在检察机关终结、缺少其他机关制约的案件。对社会影响大或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存在较大争议的案件,由检察院主动开展公开审查,其他案件则依当事人申请进行。

检察机关应顺应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趋势,探索如何充分运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如开通官方微博或微信,向公众推送重大案件、典型案例等信息,主动开展宣传和引导舆论;将案件程序信息查询、在线信访、行贿档案查询等网络服务平台功能引入检察院官方微信和手机客户端,方便公众随时随地查询执法办案的相关信息。通过新兴媒体开展检务公开,应注重内容的及时性、精炼性和可读性。

三、完善检务公开制度改革的建议

1.以检察职能为载体进一步丰富检务公开形式

检察权的运转应该是公开透明的,通过程序对所有人平等对待的设计,个案公正才能转化为普遍公正,转化为能够为人民感知和看得见的正义。

完善“一站式”检务大厅建设。强化以检务公开大厅为平台的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建设,整合控申接待和案件管理两项职能,将已运行的案件管理大厅建设为集案件办理查询、业务查询、控申接待、律师会见约见、检察长接访等职能于一身的检务公开大厅。

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宣传平台。落实“两微一端”为主的新媒体发展战略,改版升级门户网站,整合、优化门户网站的功能和栏目,开通官方微博、微信。

全面深化“检察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扩大“检察开放日”的社会影响,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检察工作、认知检察工作、支持检察工作。

2.完善执法过程公开机制

以看的见的方式实现正义,正义才才更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程序公正日益成为司法公正的重要方面。公开的程序可以保证实质结果的正当性,公开程序所得出的结果,更容易被利害关系人和群众接受,有利于维护终结性裁决的稳定性和司法权威。案件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将检务公开的中心转移到执法过程上来,特别是要将重大刑事案件的批捕起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重大涉及国家和集体公共利益案件的处理等有影响的案件作为公开的重点。在确保办案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把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流程、执法理由和执法结果向社会全面公开,以程序主体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消除诉讼参与人对司法活动公正性的疑虑,增强社会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和认同。

3.加强新媒体时代的检务公开宣传工作

如何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篇8

一、多方联动、多管齐下,不断夯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基础。

1、完善多方联动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格局。坚持“党委领导、行政主办、工会协调、纪委监督、群众参与”厂务公开工作格局,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组织机构,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总经理、工会主席、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工会、纪委及党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公司纪委书记任组长,工会副主席、纪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公司厂务公开监督检查小组。企业基层的车间、工段、班组也相应选配民主管理工作联络员,负责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联络、反馈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2、完善系统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一个受控点,纳入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特别是职代会相关工作内容,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化。同时,要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企业内部的《厂务公开实施办法》、《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厂务公开及职代会组织制度、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职工代表提案工作制度、职工代表巡视制度、厂务公开监督检查制度、职工代表述职评议制度的“1+6”配套管理模式。

3、完善良性运转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运行体系。建立完善的含公开内容、公开范围、公开载体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运行体系。形成职工代表大会管理体系和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厂务公开内容体系,规范职代会的时间、内容、程序和管理,强化了职代会“审议建议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审议决定权”和“民主评议监督权”;明确公开形式,各个职能部门按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层次、时间、方式、责任部门的要求各司其职,实行标准化、程序化操作。形成“网络健全、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措施有力”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运行体系,确保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工作质量和实际效果。

二、助推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不断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吸引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才能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深化开展,实现职工有话可说、有议可提、有技可展的和谐劳动关系局面。

1、在发展战略和完成任务目标中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坚持职代会主渠道,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向职工公开。将实现目标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安全生产、市场竞争等问题向职工亮家底,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对职代会上确定的年度目标的关键经济技术指标细化分解、层层细化,层层落实,把方向性目标转化为实质性工作内容,把任务、责任、实践落实到人,使广大职工把企业目标化作个人追求,找准个人在企业经营中的定位,发挥自身积极性和责

任感。

2、在激发职工创造活力中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围绕如何抓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技术指标,发动职工参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通过每季、每月、每周分层次召开的生产例会、经济活动分析会等专项业务会议,将经济技术指标等向职工公开,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力地促进技术经济指标优化和生产经营目标实现。

安丘市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 篇9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坚持遵循规律。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

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

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

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审评资源,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支持委托生产等新的组织模式发展。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实行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

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强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强化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上一篇:我的自述中学生作文下一篇:小区安全管理责任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