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人与自然

2022-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技和人与自然

用自然辩证法看待科技创新

【摘要】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对于“技术”的观点和态度来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进行论述,结合自然辩证法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带来的弊端。对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伤害提出反思。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日益发展揭示了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即要以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基础进行科技创新。

【关键词】科技创新;自然辩证法

中国有句俗话,叫欲速则不达,体现出一种东方式的智慧和哲思。实际上,中国文化里是欣赏慢的,以至于提高效率的科技发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称为“奇技淫巧”。而如今,我们吃饭有方便面、读书有速成班,连恋爱都忘不了快字当头:嫌约会时间长,那就整个千人大阅兵,嫌一对一效率低,那就走“人海战术”。快则快矣,却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了。

有些东西是可以求快的,有些东西是不必求快的,比如艺术,从没有听说过一个艺术家的高下是靠产品数量判定的。恋爱亦如此,需要的是“心有灵犀”的缘分,而非千人相亲这样的批量生产、快速配给。一小时阅一千异性,记住尚且不易,更遑论去挑拣合适的人选。社会变化太快。当“人海战术”成为找对象事业的帮衬,其中不仅折射出爱情的异化,更反映出公众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奇技淫巧,典礼所禁”。对技术的拒绝这种观念源于道家,而后又由儒家所传承,几千年来一直沉淀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直到“五四”运动后“赛先生”被引入,历史才逐渐地被改写。

智慧不一定给人带来好处,或者说,它既可能带来好处,也可能导致灾难,而这种灾难往往是致命的。技术是智慧的结晶。技术历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困扰和不安。这种困扰和不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技术既能做“善事”,也能做“恶事”,逐渐成了人自己不能控制的力量,它逐渐走向了原来目的的反面。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方面,技术会“玷污”人的心灵,也就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会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会打开人的欲望,从而远离天地大道。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篇》)。”庄子在主张要抛弃技术,即使有能够提高效率的技术也不应当去应用,因为对于技术的运用会破坏人心的淳朴和纯洁。人若追求机巧的机械,必会做机巧之事,做机巧之事,就会有机巧之心。有了机巧之心,人的心灵就不那么纯清了,人就容易进入急功近利的境地。而人心不纯洁,则天下也就不可能纯洁。因此,庄子并不是不知道机械给人带来的好处,但那些好处与所带来的坏处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好处只是些蝇头小利,而坏处却是根本性的,它破坏了德性的源头——人的心性。

处在两千多年以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时代的我们,对于庄子的这种预见更有着深切的体会。已经完全被科学技术所包围、从骨子里渗透着科学的我们,也许一时难以接受庄子的观点,但庄子的警告却是不能不听的。我们在享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好处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它所带来的种种害处。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强化了人类的自大心理,似乎只要有了科学,这个世界就可以臣服在他的脚下,于是就有了种种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科学使人们相信:依靠我们的智慧、远见和共同行动,未来的命运将掌握在我们手中。人类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吗?如果还这么自信,也许人类的结局比65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还要可悲!

这种自信是没有理由的。人类诚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的智慧并不足以控制自然,因为,无论科学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也无论人类有怎样的远见,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他的智慧都只是一种小智慧。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以有限的智慧不可能控制无限的宇宙。

西方国家兴起的拆除水坝的运动,原因是它们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控制自然的结果,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森林消失,河流干涸,污水横流,气候失常。生态系统的破坏,需要上千年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而有些则是无法恢复的,如生物的灭绝。我们只知道计算经济的增长,但是在某些地方,这些经济收益远远抵不上生态的损失。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而后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殖民提供的机会。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针对中国的瓜分狂潮便开始了,以及日本明治维新后对中国的掠夺和殖民不都是“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吗?人类尚且连自己的行为都不能控制——如战争、杀伐、对自然的无限制开发等非理性的行为——怎么能谈得上控制自然呢?“征服自然”不过是一个狂妄的幻想罢了。庄子强调:“身之不能治,何暇治天下乎!”要治理天下,就必须先治理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尚且需要治理,哪有工夫治理天下呢!若自己的心不正,天下如何能正?而机械会使人心不正,故而不用。那大地上的千疮百孔若不是人类心灵的伤痕又是什么呢?那荒凉并且疯狂扩展着的,并不是什么沙漠,而是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

大地不仅仅供给人们食品和农作物,它还是人类存在的依托,人们把大地看作自己生命的“母亲”,对它怀有无限的敬爱和虔诚。而现代技术则将这种敬爱和虔诚排除在人与大地的种种可能的相互关系之外,而只将“有用性”当作大地的唯一属性,大地不再是人类的母亲,而仅仅以农作物的提供者身份出现,人与大地的关系成为紧张对立的两极。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片面性、畸形化不仅严重阻碍着人及其社会的健全发展,而且己经对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造成了根本性的威胁。人类亟待自救。自救的前提是深刻反思现代文明的弊害,确立新的文明理念。奥尔利欧·佩奇指出:“现代人类掉进了自己不断取得的更加光辉灿烂的成就所设下的陷阱。这些成就掩盖着流沙,人越是向前迈进,就陷得越深。而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知道现代人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进入了恶性循环,是否能够在没顶之前作出最大努力而获得自拔。为了在自己创造的新条件下生存,现代人必须在文化方面来一个质的飞跃。”现代科学技术给人带来的伤害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伤害,它导致人自我的失落,普世价值观的崩溃,人文精神的枯竭。不同的国家间、宗教间、民族间、文化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就是个人自我人格也存在矛盾分裂,这是当今文明的一个矛盾,是在精神深处困扰人们心灵的沉重隐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利与弊,毋庸置疑,其利大于弊,即我们现在要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进行科学技术创新,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结合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才能使人类科学技术创新健康更好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 329, 331.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3.

[3] 张全新. 学习江泽民关于创新意识的论述[J]. 发展论坛, 1998(8).

[4] 列宁. 列宁选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8: 128.

[5] 杨奉公, 彭光华. 加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素质教育[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2).

作者:邓科

第2篇:首届自然博弈尖峰科技国际论坛在郑州召开

11月28日,首届自然博弈尖峰科技国际论坛在郑州召开。世界进化博弈理论研究领军人物、美国著名科学家克里斯托弗•阿达米教授,德国远程数据通信应用光子学领域著名科学家诺伯特•格诺特,留美医学博士、小分子药物专家刘澎,美国科学家、美国InPhenix公司首席运营官和高级工程副总裁李同宁,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灯塔中心、遗传算法应用与研究实验室访问教授姚萌等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介绍了各自科研领域的最新进展。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出席并讲话。省科协副主席梁留科主持论坛开幕式。郑州大学副校长高丹盈等领导出席论坛活动。

龚立群指出,中原经济区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关注,为加快河南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挑战,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舞台。论坛对全省科技界深入了解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梁留科在主持论坛开幕式时指出,本届论坛是河南省科协举办的一次重要国际性高层论坛,也是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具体体现。论坛旨在把目前国内外尖端的高新技术进展领域引领到河南,发挥高新技术引导产业转型的重要作用。这次论坛集中介绍了“小分子药物、电话和数字通信、光电子器件、微波通信”等领域目前国际上最新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以激发更多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

克里斯托弗·阿达米(Christoph Adami):金融市场的进化博弈论

阿达米是世界进化博弈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将进化博弈理论成功应用于宏观金融市场分析研究的先行者,美国太空总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科学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

阿达米教授介绍了博弈论的起源与应用历程。自然博弈理论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基础学科,其研究成果目前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博弈论最初是J.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开发出来,去理解和描述“理性行为”,并试图以此理论来探索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然而,经过约翰梅纳德史密斯和他的同事的努力,博弈论造成的最大影响却是为解释动物行为提供了数学依据。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进化博弈论又一次用于金融市场的分析,取代了从“战略性采纳”继承下的战略生物机制。进化博弈论的主要因素是两个角色相互作用的定义和许多角色平衡点的概念。

阿达米教授介绍了进化稳定策略、纳什均衡、固定点和相画像等进化博弈论的主要概念,并用简单的例子作了解释,展示了博弈论在市场经济泡沫形成现象的应用,在这里,“非理性行为”将成为理解这些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非理性决策”也可以用于形式主义的博弈论。

诺伯特·格诺特(Norbert Grote):远程数据通信应用光子学部件近期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

诺伯特•格诺特是德国远程数据通信应用光子学领域著名科学家,德国亚琛技术大学物理学和光电学博士,德国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成员。

格诺特指出,全球通信网络中的IP数据交通一直高速持续增长,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会翻两番。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就对这种光学系统所需的光子学部件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以达到更高的传输能力。

格诺特介绍了远程数据通信应用光子学部件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更高速度;更低能耗;更高性能;更少痕迹;更低成本。他说,使用先进的调制格式,包括光相位调制(如QPSK格式),已经成为一项能提供总数据传输率100Gb/s以上的关键技术,结合高频谱效率和鲁棒性对抗光纤损伤。25Gb/s和40Gb/s的設备使用传统的调幅,对单路和多路的多通道传输是有高回报的,可能达到甚至超过100Gb/s的数据速率。

李同宁(Lisa):光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和挑战

李同宁是美国著名科学家,美国InPhenix公司首席运营官和高级工程副总裁,主要负责经营公司并开发新的光电设备、医疗、光纤传感、国防、电信和工业应用等。

李同宁在报告中指出,现代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共享将世界溶为一体。光能将信息传播得最快,因为光可以以每秒

30万公里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古人用烽火台的光传递信息,电的发明又使用电灯取代了油灯,激光的发明,则使光学这门古老的学科进入了复兴时期,扩大了光学技术的应用范围,大大提高了光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光电子器件技术成为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医用光学、生物光学、军事光学等先进技术领域的核心器件。而半导体电子器件技术则以它的体积小、易集成、功耗低、性能好、成本低成为激光群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在报告中介绍了InPhenix公司研制开发的最新的半导体大功率宽带宽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光放大器及其最新的应用领域,同时追溯了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挑战。

刘澎:小分子抗病毒药物——8个核苷的故事及其启示

刘澎是小分子药物专家、核苷类靶向药物研究领域专家、留美医学博士,2000年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刘澎在报告中对小分子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作了简要介绍,之后向与会者详细讲解了8个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故事”:ACV及其衍生物;DHPA及其衍生物;BVDU及其衍生物;FMAU及其衍生物;AZT及其类似物;3TC、FTC及L-核苷;ABC、ETV及碳环核苷;2-甲基核糖核苷衍生物。

姚萌:微波通信在乳腺癌检测领域的应用

姚萌是微波通信领域著名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灯塔中心、遗传算法应用与研究实验室访问教授。

姚萌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微波通信技术在乳腺癌检测领域的最新应用情况。

本届论坛由河南省科协、郑州大学主办。自今年起,论坛将每年举办一次,努力将之打造成为尖端科技和研究成果发布、交流、研讨的高端学术论坛。(祁长河 编辑:万伏牛 马玉宝)

(河南省科协)

第3篇:构建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摘 要:科技是推进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革命性力量,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通过科技手段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科技进一步拓宽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界域,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生态危机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人、科技与自然之关系,正确引导科技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亲自然的科技构建美丽世界,才能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技创新;美丽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11.05

Build a Beautiful World Where Human,Technology and Nature Coexist Harmoniously

Zhou Guowen Hu Dan Zhu Yingying

(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

Key words: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eautiful world;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伴隨着科技革命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生态建设方面的迫切任务。

2021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表示:“中国将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将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已经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在讨论与生物安全防控、世界气候问题等相关议题的重要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会“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现中国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而且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民生福祉和未来。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积极谋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责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科技是人类智慧与知识的结晶。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正确认识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引导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中国主张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1]

一、人、科技与自然之关系

人、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是关系人类命运的经典命题。自然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马克思在论述自然时指出:“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自然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实践的对象,也是人类社会中的角色,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供养源和审美对象。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孕育于自然界,也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所以人与自然有与生俱来的和谐共生、共存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人不是作为生物学的个体或群体,而是以社会成员的资格同自然相交往”[3],在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主体是人。

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合称,通常指由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融合而成的整体。科技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工具化产物,也正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代表着人类利用自然水平的提升,科技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科技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科技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助力人类探究宇宙的奥秘、海洋技术的发展助力人类对海洋生物和矿产资源的探索、地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关注“人—科技—自然”的关系。科技孕育的生产力与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是紧密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征服自然、尊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过程。

如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科技—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科技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的根本矛盾是人类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提倡在制度变革的基础上以科技的新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他们坚信,科技本身是具有生态性的,科技本身的生态性可以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不需要进行科技创新和变革。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当前世界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科技这个根本因素导致的,他们完全否定了科技的合理存在。

在国内,关于人、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部分学者从“绿色科技”的概念研究出发,认为绿色科技是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和理念,它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创造更高的绿色生产力;2.从科技的生态转向角度研究出发,认为科技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们对生态安全和生态幸福的追求;3.从“可持续的科技观”研究出发,强调科技生态文化、正确的生态科技价值观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社会应该培育可持续的科技观。

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若科技反生态、非道德、无节制地快速发展,则其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会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极大的困境和挑战。因此,实现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而道远,但这也正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无论人类以科技为工具走得多远、走到多美好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自然界是人类永远的家园。人类是构建美丽世界的主体,自然是构建美丽世界的客体,科技是构建美丽世界的中介。人、科技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这也是构建美丽世界的三大维度。毕竟,人作为主体并不在三者之中占据主导控制的地位,自然作为客体也并不被动,科技绿色转型作为中间环节并不降低新时代科技创新产生的巨大生产力。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人、科技和自然和谐共生,关键是要挖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和价值内涵,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与维度。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科技创新背景下,深刻把握三者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科技创新融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焦点。

二、在科技创新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

科技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人、自然与科技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科技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演变,即将走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要特征的生态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神秘性逐渐被揭开,人类学会了利用自然环境为自己创造更丰富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农业文明时期,科技并不发达,人类利用科技的效率较低,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但也存在局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入17世纪,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近代科技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人类在与自然打交道时对自然造成了正反两方面影响,人类既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如在耕地时使用机械化作业、使用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病虫害。对科技的资本主义式的应用使人、自然与科技关系处于不和谐的状态,科技的反生态发展态势日益凸显,以至于掩盖了它为人类服务的本质,比如过度使用化学农产品会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土地原有的生态平衡,而最终作为食品的农作物会进入人类身体中,受到危害的终是人类自己。

一脉相承的科技创新是跨越不同文明形态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40—50年代,以原子和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标志着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信息文明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大发展的时代,群众见证了信息文明时代催生的核能技术、转基因技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但是,对科技的滥用也使科技发展偏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环境生态频频出现危机。例如,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世界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水俣病事件等。同时,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枯竭等全球性的生態问题也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环境生态危机的出现,全球力量开始行动起来,这主要集中3个层面:1.为了应对全球生态危机,以联合国为中心,召开了各种大型的国际环境会议;2.国际上成立了相关的环境机构和组织;3.各个国家根据具体国情纷纷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无论是全球行动还是各国的环境保护战略,都为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构建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以科技创新为杠杆,在更高层面、更深基础和更宽维度上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科技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科技价值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准则,从绿色观念到生态实践,既为人类群体及个体的生活行为与生产活动做出规范式的约定,也为人类未来科技的绿色发展方向提供了目标式的要求。同时,人类在谋求社会经济发展利益的实践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價值准则,以科技创新的方式有效推动绿色发展,真正遵循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科技创新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根本要求,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体现。基于这一要点,运用现代科技在自然保护过程中发挥正向度作用是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指向。

绿色科技创新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根本,也是科技创新面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绿色科技创新以保护地球为根本。地球是一切生命的摇篮,人类更是依赖自然界而生,通过劳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而获得生存的条件。科技是人类与自然打交道时发挥人类智慧的产物,要利用好科技,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随着近代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的破坏速度在不断加快、程度在不断加深,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不断出现。反思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改变,需要思考如何把握好科技这把双刃剑,使科技成为绿色科技、生态科技,进而在继续扩大生产力的同时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

重新审视人类、科技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亲自然之科技创新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摒弃了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及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行为,批判了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思想观念,深刻体现了人类对于过往发展模式的反思。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如今,如何有效把握科技创新的力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人类面临的必答题,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进步是全世界应该解答的时代命题。

绿色科技创新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新路径。人类应该在科技创新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目标,保护并促进生物多样性;在推出各项方针政策措施落地的过程中,注意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亲自然之科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防止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衡,用绿色科技的力量全面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三、以亲自然之科技构建美丽世界

亲自然科技是当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是立足于不污染、不破坏、不损害生态环境的科技,是助力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科技。亲自然之科技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抉择,也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亲自然之科技在低碳循环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以劳动工具及产品终端更新换代的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且以物质生产对象深刻变革的方式有效搭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

亲自然科技的出现及发展是当代科技融入生态价值关怀的必然趋势。构建美丽世界需要发挥亲自然之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只有赋之以人类智慧,地球家园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构建美丽世界,需要运用亲自然科技保护生态的核心力量,追求环境科学治理的精神,促进绿色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亲自然之科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把握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美丽世界,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一)以亲自然科技为驱动,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亲自然之科技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世界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走向,绿色现代化更是一个文明国家迈步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必然。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社会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而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抉择。人类应当利用亲自然科技的力量建设更高质量、更显绿色、更加安全、更具公平、更有效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亲自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运用于绿色现代化建设中,就是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促进全球绿色生产力的壮大,为构建清洁的美丽世界奠定路径、工具及物质基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构建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与生态建设全球化进程息息相关。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提出:“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我们要切实践行承诺,抓好目标落实,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共同守护地球家园。”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需要世界各国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共同提升亲自然之科技的品质。

以亲自然科技为驱动助力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需要把握4个方向不动摇:1.协力推进全球生态观念现代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2.推进低碳生产现代化建设,全球都面临着能源浪费、资源短缺的挑战,通过亲自然科技革命推动低碳生产迫在眉睫;3.坚持建设绿色生活现代化,以亲自然科技为杠杆,积极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4.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这是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原则和题中要义,也是各国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二)以亲自然科技为引领,发挥各国力量构建地球命运共同体

亲自然科技可以提高全球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是深化环境治理改革的关键一招,也是绿色发展促进环境治理的必然举措。然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决抵制国际污染转移的不道德行为,防止全球环境保护单边主义;加强南北、南南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追求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目标。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具有系统性、宽面向和多维度的特点,因此,发挥亲自然之科技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当前,亲自然科技融入全球环境治理的焦点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当前世界环境治理的关键,各国应该加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发挥亲自然之科技的引领作用,推动全球绿色能源利用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这也是新一轮智能现代化的科技革命和生态产业绿色变革的趋势。各国以生态科技合作为支点,不仅能促进科技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的“绿色复苏”,汇聚起后疫情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大合力,而且能助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因自然而生,科技因人而生,人与自然本是一体的,不试图摆脱和强行割裂这种关系。科技是人类生产先进化的产物,并且有其独特的工具价值。不断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无论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节能低碳产业,还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科技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因此,在把握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工具和生态价值,控制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范围,从而使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生态文明关乎世界各国命运,关乎百姓福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各国不能仅将眼光放在国内,放在眼前,还要关注全球,放眼长远,关注未来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保障子孙后代享受碧水蓝天。同时,人类要找准道路,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道路,这是一条秉持着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道路,是一条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基本前提的道路。

四、结语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科技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起着关键作用。如何牢牢把握科技发展的态势,并使之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服务,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关键所在。同时,立足科技向善的新时代视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人类不仅需要重点理清人、科技、自然三者的关系,树立三者有机统一的理念,而且需要用生态理性的眼光审视科技与自然发生作用时给自然界带来的各种影响。

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人与自然、科技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类如果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肆意利用科技破坏生态环境,最终科技的利剑将会刺向人类自己。科技发展要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利用亲自然科技在构建美丽世界中发挥杠杆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之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尊重天道的自然理念,这是保证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精神命脉。

人类经历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过程。反思西方社会的工业革命发展历程,人类在任何时候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不能动摇。

亲自然的科技成为当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明确趋向,也是发挥科技正向度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人类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回首過往的工业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以全球气候变化为焦点的生态环境危机。人类不能坐等自然破坏、资源耗尽、环境污染,而是应该以亲自然的态度与方式放眼地球环境的未来再造,着手当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焦点的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克服探索亲自然科技过程中的现实利益阻碍,深度谋求人与自然界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和音)[N].人民日报,2020-10-07(00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陈先达.社会与自然关系试论[J].高校社会科学,1990(01):22-30.

[4] 傅伯杰.生态科技营造美好家园[J].中国环境监察,2021(Z1):42-43.

本文系教育部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后期项目“环境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9JHQ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国文,男,1973年生,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胡丹,女,1996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朱迎迎,女,1997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

作者:周国文?胡丹?朱迎迎

第4篇: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选之六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高考腾讯专稿2015-07-01 14:46 我要分享

[摘要]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我们更好的感知自然。

广东考生作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电视等的出现使“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成为了可能。通过科技,我们不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还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奥妙。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我们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见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目前,一组“世界与内蒙古撞脸”的图片在网络上走红。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景点在许多地方与内蒙古有异曲同工之妙。网友们纷纷感叹,要是没有科技,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内蒙古那具有“国际范”的美。的确,如今的人们处在边界的互联网时代,不出家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内蒙古广阔无垠的草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气势。这要放在古代,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惫。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过科技,才能满足我们对自然无限的好奇心。

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通过科技,我们无需实地考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尔发生了8.0级大地震,令世界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们得以换一种方式心系灾区。通过电视,我们了解到灾区的各方面情况。通过上网,我们还能了解到尼泊尔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气象灾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们与尼泊尔的距离。我们无需亲自前往灾区,便能够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就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我们能更加理性地面对自然,对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间。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科技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想象,推动了我们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发达的时代里,哥伦布历尽艰险发现新大陆,却未发现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亚洲;近代中国人因为科技落后而缺乏对

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们要好好利用科技,开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师辞职信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我们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时,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

总而言之,在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里,科技的出现总是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感知自然的。我们应感激: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本文完全符合题意,观点十分鲜明。标题“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全文围绕此分别从“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和“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两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层次清晰,论证严谨,观点突出。

本文立意深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作者反复强调“科技”能“让我们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体现了小作者并不否定亲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数第二段,作者借用时下流行的教师辞职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可见其论证思维的严谨、辩证,值得点赞。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引古说今,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论证能更深入一点,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第5篇:科技让自然灾害不再疯狂

世界气象日

2005年,这是地球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一年。

这一序幕是从2004年底揭开的。

2004年12月26日,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印度洋海底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一场大海啸随之席卷东南亚,死亡人数近15万。

2005年8月

,“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和田纳西州,1000余人遇难,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2005年8月7日至9日,从我国东南沿海登陆、代号“麦莎”的台风减弱为热带风暴后席卷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给山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2亿元。

2005年12月,山东烟台、威海两市连续遭遇罕见的强暴风雪袭击,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风力大,时间集中在3日~7日、10日~18日和20日~22日。

……

我国是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总损失的70以上。

2006年3月23日,是第46个“世界气象日”,基于2005年世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世界气象组织将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不再事不关己

有句老话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们真的能高枕无忧吗?

综观2005年,台风“麦莎”与济南擦肩而过,胶东半岛暴雪与济南无关。但不要忘记,当年济南曾饱受春季大风、夏季高温和暴雨、秋冬大雾之扰,济南人不能潇洒地坐看风起云涌,因为气象灾害就在我们身边。

气象灾害是由大气圈物质的变化或异常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它的种类最多,危害范围最广,影响深度最大。据悉,影响济南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大风、大雾、冰雹、干热风、雷击、低温冷害、高温酷热等。按影响来排序,干旱、暴雨、大雾、风雹灾害位居前列。单单一个雷击灾害,2005年济南就有六人遭雷击死亡。

济南饱受五大气象灾害影响

世界上自然灾害多种多样,对于地域广阔的中国来说,是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大雾、高温、沙尘暴、雷电等气象灾害每年都交替发生。据山东省气象台有关专家讲,每年我国发生的这些气象灾害,在山东、济南也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且种类多、危害大。

济南有什么气象灾害影响?世界气象日来临前,济南市气象学会秘书长徐登福在接受采访时说,影响济南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大雾、雷击,给工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至少在一亿元以上。2005年,因暴雨、大风、冰雹、雷电等气象灾害给济南带来的损失高达1.3亿元。

一、难忘干旱之渴

济南春季气候干燥、雨水少,春季降水仅占全年降水量的的12。“济南素有十年九旱一说,要是冬春连旱,旱灾就比较严重了。”徐登福说。

自1998年秋季到2003年春季,济南持续五年干旱,南部山区两大水源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补充,全市农业灾情严重。

二、汛期暴雨连连

济南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5。受市区南部依山、北临黄河地势的影响,夏季多发局域性强对流天气,呈现时间短、过程量大的特点。

2005年9月18日晚上(中秋夜)到19日9时,市区降水量达170.2毫米。由于雨势急,市区低洼地段、桥涵等多处积水,给交通造成较大影响,部分低洼处的民房、仓库被淹。

三、雹灾不容忽视

每年夏季是冰雹天气的多发季节。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夏季能见到一场冰雹十分激动;对农民来说,冰雹天气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济南市人工影响办公室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商河、济阳、章丘三地农田饱受雹灾困扰。为此,他们每年都会采取人工消雹作业,减轻雹灾的损失。

四、秋冬大雾频频

济南的雾主要出现在冬季,即每年11月至次年1月。2005年,济南出现十余次大雾天气。尤其是11月29日至22日的秋雾,造成高速公路和机场关闭,空气质量也明显下降。

五、雷击灾害严重

说到雷击,人们或许还有种老观念:作孽遭雷劈。其实不然。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接触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使雷雨天里诱发雷击事故。

据济南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程师何致青介绍,市区及周边地区存在五大“落雷区”:南部山区从玉函山延伸到土屋路、英雄山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一带,东南方向从千佛山南侧到燕子山、砚池

第6篇: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摘要:科学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观,对于科学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中国举办奥运会及地震灾难的科学研究发现为例,通过简要介绍其自然哲学的来源、主要思想及产生的影响,来探究自然观,科学观对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2008年奥运会科学技术发展地震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首先,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矛盾中,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界。自然辩证法首先是由恩格斯开创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主要在《1873-1883年自然哲学手稿》(即广为人知的《自然辩证法》,但恩格斯并未为他未完成的手稿起一个名字,因此,更准确的应用这个名字)、《反杜林论》中加以阐发。其主要思想是说,辩证法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在人类思维中起作用,自然界的发展也是符合辩证法规律的,如果不自觉学习辩证法,自然科学家就会走入歧途。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就开始了人化的特征,自然史与人类史就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巨大能力和潜力,也标志着人的活动作为一支力量介入到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给自然界打上了人的烙印。这不仅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对整个自然界的演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面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或矛盾中,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科学技术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建立,才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从社会关系方面的提升,也才有贝尔纳所说的对社会的科学改造。

其次,恩格斯说过,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是“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第一:我们要使自然界更好更久远地为人类服务,就必须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正确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学会预见这些行动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对“自然影响”,“几千年的劳动才稍微学会估计”,对“社会影响”的预见“就困难得多了”第二:研究人类生产行为的社会影响,主要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到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这是一条很顺畅的研究进路,这应当是自然辩证法学科研究的逻辑主线。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准很多处于世界70-80年代的水准,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耗高,有效利用程度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2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5-8倍、 4-10倍和10-30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贫乏,人均耕地不及世界水准1/2,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水准的11.7%,人均水的占有量为世界水准的1/4,人均矿产资源为世界水准的1/。铁、铜、石油、天然气、钾、硫、磷、铀等国家建设所需的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明显不足。

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国情,这种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将是难以为继的,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实现这一战略转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大力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我认为。自然辩证法理论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研究,一是它所描绘的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图景,是与19世纪对机械自然观的反动,对物理世界时间的发现、进步进化观念的兴起一脉相承的,它们共同酿成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另一是它所强调的思辨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延袭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路子,曾经造成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裂,以致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在我国一再被提出来讨论。这两个方面都有待于详细的历史研究。

2008年8月8日到16日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最重大体现。就是因为我们科学技术提高了,才可以举办如此之宏伟壮大的奥运会。不管是鸟巢的建筑还是水立方的建筑,不管是开幕式还是奥运过程中的一切设施,在国际上都可以说是一流的。罗格先生评价今年举办的奥运会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估计这次奥运会是空前,也可能是绝后。首先,我总体介绍一下,我从四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个就是总体情况,智能化的水平;第二个是奥运会的安防;第三个是奥运会的智能建筑情况;第四是智能交通IPS的情况。。为了保证奥运会的圆满进行,对奥运会的安防系统和智能化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这也代表了我们国家的水平。首先的要求是实用,因为我们要求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资料,能够实时检索和查询。第二,因为奥运场馆是一次最后的检阅,将近七年准备的最后一次建设,所以这样一次契机也是对我们国家智能化水平的一次很好的促进和推动。第三,因为奥运场馆的特殊性,在场馆比赛期间集中使用,在比赛以后要转为民用,所以这个系统的伸缩性和可裁减性要求非常高。另外,因为奥运会涉及到三个层面,包括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场馆安全,这样三个层面的安全问题,所以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国家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进行,我们组建了奥林匹克统一的指挥中心,把安保的采集、传递、处理、指挥、调度统一成一个系统。另外一方面,安防系统本身也要保证安全,安防系统尽管是保安全的,但是它本身的安全要得到高度的重视。体育场馆里的这些智能化分析,要

保证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行,这些设备的安全也不能忽视。还有与此配套的一些商贸区,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商贸区,还要提供一些商品丢失、被盗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和“水立方”膜结构采用ETFE膜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良好的保温隔热、消除回声,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温馨,安逸的环境ETFE膜材结构建筑,膜材采用进口产品。“鸟巢”采用双层膜结构,外层用ETFE防雨雪防紫外线,内层用PTFE达到保温、防结露、隔音和光效的目的。“水立方”采用双层ETFE充气膜结构,共1437块气枕,每一块都好像一个“水泡泡”,气枕可以通过控制充气量的多少,对遮光度和透光性进行调节,有效地利用自然光,节省能源,并且具有。这就很明显地说明了科学技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使得我们中国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我们中国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科学技术情况,让那些不了解我们的国家以及人对我们刮目相看这次奥运会是相当成功的,我认为。那就是因为有了科学技术!

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还有人们的重视程度。像2008年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伤人数如此之多,为什么会是这样?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已经很惨烈了,为什么几十年之后会发生同样的事情?那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地步.或许真的是地震预测很难.专家说我们没有发现能够让地震科学家在现有水平上依据现有经验做出判断的前兆异常,就是这次汶川地震没有短临预报。所以我认为可能是政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也可能是觉得没有意义,就没有向天气预报那样发展地很快。所以,认为应该强化政府在预警中的关键位置。在现实条件制约下,政府肩负有限责任,但必当全力以赴。政府应向公众坦陈风险决策的难度,并明确说明对预警的承担。巨灾应急体制须彻底改革,成立紧急事务部门,统筹所有巨灾和突发事件的处置。给科研充分学术自由。要让预报工作者免于恐惧,放手工作,向责任部门大胆预报。在科学尚在攻关的现实下,“虚报”和“漏报”均应免责。逐渐增加信息开放度。第四政府要给科学界减压,社会要给政府和科学界减压。政府、科学界和社会应密切沟通。全体社会成员同舟共济,宽容、务实、沉着面对巨灾威胁;理解预警需要成本,共担必要代价。就象环境保护,现在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现在才意识到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性,如果一直以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环境的保护,或许情况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所以我们要站在高处,看得更高更远.也拿地震来说,日本是地震高发区,虽然震级不是很高,但是经常发生,却损失不是很大,那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利用科学技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国家情况,从长远出发,从小教育孩子地震的相关知识以及在修建房屋时考虑到地震的影响而避免了损失.这就是正确利用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

所以,科学技术在发展到一个很完美的阶段时,是肯定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的,这条道路是很难走的。通过以上事例中不难看出科学研究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起着很大作用,科学家对于自然观和科学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科学技术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原因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不过,我们要从这些失败中吸取教训,踏踏实实地去做,把不正确的改正,这样科学才会有所发展。同时这些自然科学哲学也利于我们今后的科学实践成绩的不断提高。

第7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投稿须知征稿启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投稿须知征稿启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机械科学与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力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刊名为《华中工学院学报》,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本刊是连续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荣获“百种杰出中国学术期刊”称号,2008年本刊获得了“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09年获得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编辑部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本刊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目前,本刊每年被有关文摘刊物摘录上千篇,被国内外20余家权威文摘期刊和重要数据库收录。近两年本刊所发表的论文100%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

引文数据库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在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和100名排行榜中,本刊在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类中名列前茅。

稿件要求

总体要求:要求论文选题新颖、重点突出、论证充分、结构严密。每篇论文的篇幅 (含图、表) 一般不超过 6 000 字;作者署名不得超过 4 位。请勿一稿多投。其他刊物上发表过或拟用之稿件,本刊不再接收。

排版要求: 稿件排版请用单栏 (注意适当加大字号和行距,以便修改)。 稿中不要出现自撰词语或其他非规范术语。句号请用“.”,省略号请用“„”。字母符号的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标请准确录入,向量(矢量)和矩阵排黑斜体。

摘要:摘要为300字左右,主要反映论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原理及特点、结果与结论,应尽可能多地给出原文中的定性、定量结果和主要创新内容,并将其译成相应的英文 (包括文章题目和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职务、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中不得标引参考文献序号,避免复杂数学公式和化学分子式,切忌把研究背景写入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选取的关键词应保证其准确性 (对主题而言) 和正确性 (对书写而言)。每篇文章请给出 3~8 个关键词 (中英文对照),所有缩写词必须给出全称。第一个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

首页页下注:在文章首页下方应注明:

收稿日期:年-月-日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E-mail 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标题层次: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各层次序号依次为“1”,“1.1”,“1.1.1”等,一律左顶格,后空一格写标题。若“1.1.1”后还有小层次,则分别另起行 (空两格)用“a.”,“ b.”,“ c.”,„ 表示。引言不编号。

数学公式:在叙述中须引用的数学公式及重要数学结果才编号 (公式号右顶格),且另行居中。未编号的简短公式一般随文写,但较长且较复杂的未编号公式可另行居中。全文公式统一连续编号;定理、引理、定义、推论等也分别全文统一连续编号。

图表:图表要精选,出自已有文献的一律舍弃,切忌图表的内容重复或与文字重复。 图表均应有序号和图名表名 (全文统一连续编号)。图表中字符和数据应准确无误,且与文字叙述一致。

图应精心设计与绘制,要求布局合理、大小适中、结构紧凑美观,线条粗细均匀。定量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必须有刻度和刻度值,必须有量和单位,并分别居中置于纵横坐标轴外侧。 照片图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图随文走,一般宽度控制在7cm内。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形式。表中各栏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一致,字符和数据应与文字一致。表内“空白”表示未测试或无此项,“-”表示未发现,“0”表示实测结果为零。表中所需说明的事项,可用简练的文字注于表的底线下方。

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和规定。非法定计量单位必须换算,如:1 bar=105 Pa,1 mmHg=133.322 Pa, 1 atm=101 325 Pa, 1 dgn=10-5 N, 1 kgf=9.806 65 N,1 tf=9.806 65×103 N,1 ppm=10-6等。文中变量一律采用单字符表示。

参考文献:论文应附参考文献 (10条左右)。所列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发行的书刊、会议论文集等;必须引用的非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料,请做页下注 (写在当页下方)。文献必须按顺序引用,文中未引用文献则不列出。若文献作者超过 3 个,只写出前 3 个,然后加“,等”;外文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且名应缩写 (不加缩略点)。

各类文献著录格式 (含标点符号格式) 如下: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

[译著]: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

[连续出版物]:作者.题名[J] .刊名,年,卷(期):页次.

[会议论文集]:作者.题名[C]//整本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城市名):保存单位(具体到院系),完成年.

[科技报告]:作者.题名,报告编号[R].报告地:报告机构,发布日期.

[标准]: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

[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专利]: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P] .发布日期.

[报纸]:作者.文名[N].报纸名称,出版日期(版次).

[网络文献]:作者.题名[相关标识/OL]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作者须知

投稿:请直接投稿hzkjdxxb@126.com ,编辑部收到稿件会在一个月内回复燕将进一步请专家评审。来稿请勿一稿多投。

审稿:本刊将采用双盲法同时送2-3位同行专家审稿,回避与作者同单位的专家审稿。

查稿:作者投稿2~3天后经由编辑部初审,会将处理意见发至作者注册的邮箱中。在正式接受稿件2.5个月之后,作者可通过Email查询专家审稿结果。

改稿: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文稿作文字修改,对内容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责任编辑会将编辑加工意见与专家审稿意见一并反馈给作者,供修改时参考。修改毕请作者填写“稿件处理意见表”及“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校对:文章一经修改定稿后,校对时若无实质性差错,请不要增补或删减内容。各校次均请对照原稿比校,切勿只凭感觉读校。校样请用红色圆珠笔校改,也可在PDF文件上直接标注。请用规范校改符号并保持样面整洁。

第8篇:论生态自然观的树立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意义

学号:2110911333姓名:刘新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生态自然观的树立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意义

摘要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 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使得世界科技健康持续发展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世界科技持续发展

(一)何为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态自然观自然而然地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生态自然观不反对技术的利用,但它要求对技术的利用不仅要从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完善出发,注重人的生活和价值的意义,而且还要求所选择的技术要与生态环境相容.因此,“只有一个地球”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口号是生态自然观最简洁的表述.

(二)生态自然与世界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而世界科技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生态自然观的树立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不能不提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 1

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反对人类的绝对中心论,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致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不仅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调节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保持大自然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将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下解放出来,转向生态文明方式.并且要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以放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重归自然为代价的.一个追求生态文明的社会支持鼓励经济增长,并不因为要保护环境而取消经济增长,而是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普遍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使环境教育适合可持续发展,建设健康完好的世界科技体系,包括要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科技健康发展.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影

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这仅依靠个别人不行,少数人也不行,只有使之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人类啊,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节约一滴水,保护一棵小草.让天空依然明净,让河水依然清澈,让小草依然碧绿,让花朵依然鲜艳,让阳光依然灿烂,让地球依然生辉!

(四)结论

因此说,生态文明是世界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本身的一种体现.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在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短期的、局部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的问题.

还必须认识到,一种新的文明观点、文明方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过程.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因此,树立正确生态自然观对世界科技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第9篇:文章标题: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

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

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

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1、4.5、7

9、

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

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解决制度、技术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人的素质,义无反顾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抛弃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化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来源于,欢迎阅读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上一篇: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下一篇:小学生安全乘坐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