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概念教学(共12篇)
(韩国元 浙江绍兴马山中学)
如何讲清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和“能源”两个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自然资源” 和“能源”两章教学的基点。我们通过剖析、举例、比较、图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此理解深刻,概念 牢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剖析和举例: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这句话中“ 自然资源是物质和能量”是句子的主要成份。但这种物质和能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二是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只要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就不能算是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经 济属性的特点。我们来看下面的例题:
例1: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范畴的是( )。A、棉花 B、阳光 C、雷电D、东海带鱼
该题正确的答案是B、D。因为棉花不符合第一个条件,它是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农产品;雷电不符合第二 个条件,到目前为止,它还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而阳光和东海带鱼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因而都是自然资源 。
“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这个概念表述的是:能源是物质 或物质的运动。而这种物质或物质的运动必须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生物能等 等。
例2、下列物质属于能源的是( )。A、阳光 B、耕地 C、铁矿石 D、煤气
该题正确的答案是A、D。因为它们都能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而耕地、铁矿石则不能直接提供能量。
2、比较和图解:自然资源不全是能源,因为有的自然资源能够提供能量,而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提供能量。 如:阳光是自然资源,也是能源,而耕地、铁矿石是自然资源却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因而不是能源。
从能源获得的途径分类。能源有的是一次能源,有的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属 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如:阳光是能源又是自然能源 。而煤气是能源却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不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图中A表示自然资源、B表示能源,交叉的阴影部分就是它们重叠的 部分,表示既是自然资源,又是能源。
“认识直棱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 初中阶段学习了点、线、面、体、几何图形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进一步联系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的桥梁。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 从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抽象概括出一类几何体的共同特征, 形成多面体、棱柱、直棱柱等相关概念, 探索并掌握直棱柱的性质特征。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隐含在知识之中的思想方法———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类比思想等。它不但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有帮助, 而且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表述数学思想和成果的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行量变到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一个良好素材。为了真正感知隐藏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常见数学思想, 我们以“认识直棱柱”的教学片段为例, 对概念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渗透、提炼、强化的探析。
二、教学过程剖析
(一) 在概念引入时渗透数学思想片段一
师:同学们, 今天海绵宝宝给各位带来了什么礼物? (大屏幕展示)
生: (兴奋地) 魔方、玩具盒、可乐、球、钻石……
师:生活中的实物都可以抽象出对应的几何图形, 比如海绵宝宝给我们长方体的印象。你能说出其余物体对应的几何体吗?
生:魔方给我们正方体的印象, 可乐给我们圆柱体的印象, 篮球给我们球体的印象……
师:在七上的几何图形的教学中, 我们已经知道几何体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试着将它们分类吗?
生: (窃窃私语讨论) 正方体、长方体是有棱有角的, 各个平面都是平的, 而圆柱、球给我们以曲面的感觉……
点评:几何中的点、线、面、体等基本概念多是从形状及大小、位置关系中抽象出来的, 这些概念的形成, 往往可以通过依赖生活中常见的丰富原型, 通过感知、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逻辑方法, 抓住对象最主要的本质属性而产生概念, 所以引入概念必须渗透“感知、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这些广义的数学思想。奥苏伯尔提出“先行组织者能激活认知结构中已具备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之间的联系”。由于八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接触较少, 空间想象能力较弱, 而多面体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通过身边熟悉具体的现实原型引入, 引导学生联系概念的原型, 观察和分析实物模型, 从中获得研发认识, 逐步认识它的本质属性, 让学生去挖掘多面体的概念的形成, 同时在分类思想的立意下, 借助七上几何体中面的分类情况 (曲面和平面) , 使学生对构成几何体的面的情况进行分类, 对引入多面体的概念, 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二) 在概念形成中提炼数学思想片段二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习过长方体, 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一些基本要素:面、顶点、棱, 类同地, 我们可得到多面体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你能给多面体的一些基本要素命名吗?
生:我们把多面体相邻两个面之间的交线叫做棱, 几个面的公共顶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师: (辨一辨, 大屏幕展示) 下面的几何体是多面体吗?为什么?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何图形的大家庭中的典型图形, 并且将它们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 先辨别出圆柱、圆锥、球体等, 形成多面体的支架, 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特殊的一类多面体——棱柱, 之后形成棱柱的概念。
点评:数学概念的形成是整个概念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老师讲了多少, 而是学生思考了多少。倘若我们在这一环节强行地将一些新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 则严重地阻碍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小学时已经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认识, 在类比数学思想的立意下, 学习特殊几何体——多面体时, 如何按照正方体的基本要素类比得到多面体的基本要素, 如何利用上位知识得到知识结构、学习内容的类比、更为突出的是研究方法的类比。通过类比使学生形成有序的知识链条, 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类比让学生明确上位知识和下位知识的联系, 可从上位的学习中形成研究概念的基本套路, 形成对数学思维策略的引导。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感悟数学, 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的培养。
(三) 在关注联系的过程中强化数学思想片段三
师:有了以上这些基本要素, 我们对于直棱柱的认识就方便多了, 同学们能借助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来认识一下直棱柱吗? (同时结合身边的模型——“班牌”) 引导学生从直棱柱的底面、侧面、侧棱三方面进行归纳, 并得出直棱柱的性质。
数学思想具有过程性的特点, 必须有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 从自己亲身实践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获得体验, 从自己不断深入的概括过程中, 获得对数学思想的感悟。通过对直棱柱的基本要素的铺垫, 使学生对于直棱柱性质的探索, 方向明确, 分类标准清楚, 并且使学生易于表达。
师:在七上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 点、线、面、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串一1.Rt△ABC绕直角边AB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什么?
2. Rt△ABC沿直角边AB方向平移得到的几何体是什么?
3. Rt△ABC绕斜边AC方向平移得到的几何体是什么?
(通过几何画板演示, 抽象出几何图形)
问题串二1.长方形ABCD绕边AB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什么?
2.长方形ABCD沿AB方向向上平移得到的几何体是什么?
3.长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方向平移得到的几何体是什么?
(通过几何画板演示, 抽象出几何图形)
问题拓展:如果是五边形、六边形, ……n边形呢?进一步验证直棱柱的底面、侧面、侧棱三方面的性质。
点评:新《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所以无论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知识的归纳形成过程, 还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知识的验证应用过程, 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 都应该提供足够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主动去从事各种数学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获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为了抓住概念间联系, 进一步提升上位知识点的特征———面运动形成体的过程, 本片段通过多边形沿铅垂线方向平移形成直棱柱, 多边形沿着与铅垂线成某一夹角的方向平移得到斜棱柱。在这个过程中, 并没有直接把结果“抛”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归纳, 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形成过程, 从运动的视角将直棱柱、斜棱柱的概念进行辨析, 既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在反馈练习中体验数学思想
片段四从家中一个直五棱柱的首饰谈起 (实物展示) :
1. 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
它可以看作是一个直四棱柱截去一个直三棱柱吗?
2. 你知道怎样计算其底面积吗?
3. 它的体积又怎样计算?
4. 把直五棱柱看作是怎样的直四棱柱组成的, 还可以怎么剪切?
5. 你还可以将直五棱柱看作是其余的的直棱柱的组合吗?
点评:由于此范例是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形状, 把它看成怎样的两个几何体的组合, 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因而是本节课的难点, 要将难点突破, 关键是要学会转化, 转化的思想应用于数学学习的各个领域, 但不管在哪方面, 它都是以已知的、简单的、具体的、基本的知识为基础, 将未知的化为已知的, 复杂的化为简单的, 抽象的化为具体的, 一般的化为特殊的, 非基本的化为基本的, 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三、在教学反思中领悟数学思想的升华
(一) 以概念引入为契点, 培养“合情合理”的数学思想
数学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 对某个数学概念的认识应建立在对一类事物共同属性认识的基础之上。
概念形成一是可借助现实原型引入, 即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概念的原型, 从中抽象出几何基本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 使学生在这些典型、丰富且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获得对多面体本质属性的初步认识。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素材, 设置符合“常情”的教学情境, 不仅赋予了“直棱柱”概念的现实背景, 也使学生感悟到学习“多面体”概念的必要性, 明白了学习的“道理”。
二是可以通过知识发展的需要引入, 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 还应该把这个概念放到相应的概念体系中, 考察它的“来龙去脉”, 即分析学习这一概念需要怎样的基础, 知道掌握它以后可以做什么。初一的教学中, 学生已经具备了几何图形等概念的研究方法, 所以对于多面体概念引入时可采用内涵定义法, 即“类差+种概念=被定义的概念”, 在多面体的定义中, 大前提是“几何图形 (种概念) ”, 条件是“由若干个平面围成 (类差) ”。“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内涵包含了“几何体”所有的内涵, 而“由若干个平面围成”是多面体所独有的、用以区别于一般几何体的本质属性。因此, 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种概念 (几何体) 的类差 (由若干个平面围成) ,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几何体具备了什么特征才是多面体”, 就可以自然地使学生建立起对新概念 (多面体) 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可见, 从数学知识发展的需要出发, 对“概念体系”进行分析, 可以了解到概念间的从属关系, 形成明晰的知识结构, 并清晰地认识到学习“多面体”概念的“合理性”。
三是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或区分概念。如“直棱柱、斜棱柱”是特殊的多面体, 在学习了“多面体”的概念之后, 再附加条件“直观特征”就可以对应得到“直棱柱”、“斜棱柱”的模型。以上几种模型是常见的概念引入方式, 而这几种概念引入的方式往往伴随着常用的思想方法的体验和“合情合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二) 以概念形成为手段, 培养“情理交融”的数学思想
几何概念无外乎从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刻画。“直棱柱”性质中的“相邻两条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是从“位置和数量关系”出发, 刻画了“边”的本质属性。在研究直棱柱“边”或“角”的数量关系时, 我们不妨通过引导学生从实物原型出发, 经历观察、猜想、实验、概括直至论证的过程, 一方面, 突出合情推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诠释“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方面, 可以使学生对直棱柱的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入, 即“直棱柱相邻两条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相对于直棱柱的直观感知, 是由位置关系向数量关系的一种延伸, “直棱柱相邻两条侧棱相等”, 相对于“直棱柱相邻两条侧棱互相平行”, 是由“位置关系到数量关系”产生思维的一种深化。
具体操作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1) 通过学会观察、归纳, 通过观察发现共性的东西; (2) 注意理解所学概念的来龙去脉, 这个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有何背景?有哪些限制条件、哪些特殊规定?学习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除老师及教材所下的定义外, 试试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3) 注意有没有其他等价的说法, 为什么等价?应用时应如何处理这个等价转换?相应的符号能否记牢, 符号的读法、表示法会不会; (4) 概念的名称、进行表述时的术语有什么特点?根据概念中的条件和规定, 可以归纳出哪些基本的性质?这些性质又分别由概念中的哪些因素 (或条件) 所决定?它们在应用中起什么作用?能否派生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5) 回忆过去学过的概念中, 有没有相近、相似, 容易混淆的地方?它们与过去学过的概念有什么联系?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应当如何强调这些区别; (6) 根据所理解的定义, 举出实际的例子。
(三) 以概念学习为形, 培养数学思想和方法为魂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发展长河中无数数学家的智慧结晶, 它是度量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 数学思想方法, 既诞生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又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是指导问题解决的重要策略, 因此, 作为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常常出现在问题解决的始点或初始阶段。对于数学思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起点加以分析, 从中了解指导思维活动的具体思想方法, 以此确定思想方法究竟在什么时候发生了, 并对问题解决产生影响。数学概念是诸量关系的反映, 诸量关系联系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怎么样找出揭示诸量之间联系的途径?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般都需要学习者的心理能力中有着厚重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以概念学习为载体, 设计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我们知道,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必须要理解一些物理概念,掌握一些物理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然而,这方面的学习不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学生靠死记硬背得到的记忆在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
一、先要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们在讲动量这个概念时,可以先举个例子: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不小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会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要根据事物的相似性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加深理解
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例如,在讲解电流的形成时,很多学生对“带电质点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不理解,我們就讲解先水流的形成:在水杯里的水是静止的,但其实水分子在做着杂乱无章的运动;当我们把水倒出后,所有水分子统一朝一个方向运动,就形成了水流。然后把水分子换成自由电子,电流的形成就好理解了。我们的目的是对于物理概念,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记住物理量的单位和定义式,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弄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要知道物理规律是怎样得来的,能记住物理规律的文字叙述及数学表达式,还要抓住表述规律的关键词语,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了解规律的应用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三、做适当的练习以加深理解
要深入领会概念和牢固掌握规律,还需要系统的练习才能达到领会概念和牢固掌握规律的目的。“熟能生巧”,这一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做练习之前,教师要选好题目,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由简到难,可做适当引导和提示;在讲解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好是学生讲解,教师总结,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试析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研究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研究制定如何进一步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已成当务之急。
一、我国目前关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税收政策存在的缺陷
应当肯定,我国的税收措施与政府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为我国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等方面筹集了大量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保建设,推动了我国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节能减排税收优惠范围较窄,力度较小
一是节能减排税收优惠偏重于企业所得税。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特别是增值税为主,但节能减排上,许多产品、项目或技术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可享受到税收优惠,而增值税方面享受的税收优惠比较少,导致优惠面较窄。二是对企业开发利用水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氧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缺乏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削弱了企业对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三是在部分节能减排税收优惠项目中,或规定了办理时限和享受优惠的有效时间,或设置了过多的限制条件,提高了企业享受优惠的门槛。四是企业自建自用节能减排项目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按现行所得税新法规定,节能减排项目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起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而对于企业自建自用项目,比如自建为自身服务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由于项目本身不能产生收益,也就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
(二)征税范围过窄
在资源税方面,许多国家都将水、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列入征税范围,而我国目前只对矿产品和盐征税,相比之下覆盖面太小。在消费税方面,我国虽然在4月对税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加入了石油制品、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等项目,但总体来讲课税范围依然不宽,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并没有列入征税范围,如电池、化肥、含磷洗衣粉和塑料制品等,这对环境保护来说是很不利的。在资源税方面,现行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仅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等七大类资源征税,征税范围太窄,反而刺激部分企业对非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使用。
(三)现行税收政策存在“重鼓励、轻制约”的缺陷
目前,国家在再生资源回收、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制约性税收政策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税制度存在缺陷。资源税除石油和天然气以外以销售量或自用量为计税依据,导致企业在开采中“拣肥弃瘦”,造成资源无序开采和大量浪费;大多数资源产品采用定额税率,导致应纳税额与资源的价格相脱离,税收杠杆和价格杠杆均无法发挥调节作用。二是消费税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污染的一次性用品,除了方便筷之外,卫生纸品、塑料包装袋、电池等均还没有纳入征税范围。三是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税制。
(四)“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建设缺乏专项的税收政策支持
在“两型”社会建设上,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也缺乏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开征环境保护税等等政策研究和试点等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型”社会的建设进展。
二、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目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调整缺陷,研究税收政策如何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税收政策应作如下调整。
(一)改革完善现行税制
1.改革资源税制。建议扩大征税范围,在现行征税范围的基础上,将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沙石、粘土等列入资源税征税范围,尤其要对不可再生、非代替性、稀缺资源课以重税。将现行的以销售量和自用量为计税依据的税目改为以开采量为计税依据,并提高计税标准,改革计税方法,从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相结合的方法转变为从价计征的计征方法,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和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遏制资源过度开采。
2.完善消费税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对一切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征税。在更大的范围内重点要将非循环经济范畴的重要消费品纳入消费税范围,以此拉开其与循环经济产品的税负差距。尤其是应把资源消耗量大的煤炭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一是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如大排量的小汽车,越野车,摩托车应征收更高的`消费税;对煤炭、电池、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及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氟利昂产品应列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二是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如饮料容器等应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3.完善增值税制。为更好地体现鼓励“利废”,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意图,应当将部分社会效益好、促进环境保护力度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纳入增值税优惠政策范围。为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允许企业购置的污染治理设备、环球监测仪器与环保设备,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于意义重大,但经营亏损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如垃圾电厂、废旧电池处理厂等,采取即征即退或免税等优惠政策,解决因退税不及时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等问题。
4.完善企业所得税制。企业所得税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政策工具。在节能环保方面,目前主要采取降低税率、减计收入、税额抵免等形式。()建议加大企业相关节能减排投入的支持力度。加大企业节能减排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提高固定资产折旧标准、加速折旧、摊销或增量投入加成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等措施,以鼓励两个行业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
5.调整和完善与环境相关的其他税收政策。对于现行具有一定环保作用的地方税种,例如,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一方面要按税制改革的正常要求完善税制,适时调整偏低的税负等,在此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其环保功能。
6.开征环境保护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缺少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专门税种,现行税制大部分税种的税目、税基、税率的选择都未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与国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环保型税收体系的发展差距很大,弱化了税收对资源有效利用的支持力度。为了强化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实施效果,我国除了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正向鼓励和扶持企业或个人按法律和政策行事外,还应该开征环境保护税,逆向调节、限制企业或个人行为,增加企业不按法律、政策行事的成本。
(二)通过税收调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文/周振铎)
小学生进入中年级,第二信号系统活动逐渐占主要地位。他们的学习不再像初入学时那样依赖直接的刺激 物,他们的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具备了从简单的比较、分类向简单的推理、概括等逻辑方法发展的基础。因 此,中年级概念教学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开始要求用较严谨的语言表述概念的内涵。相对于低年级,在表述概念的内涵时,教材逐渐加强了 语言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要求。教材中,日常性的语言大大减少,如“东西”之类的词语越来越少,取而代之 的是科学上常用的“物体”等词语。
其二,教材所揭示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然是较低层次的。教材所揭示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都是比较简单 的、基本的。例如:“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这里只揭示了“浮力” 的方向,并没有涉及浮力是如何产生的,浮力的本质(水的压力差)等。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概念,教材并 没有要求揭示其内涵和外延。这类概念,或者是直接引用儿童日常生活中已形成的概念,如“螺丝钉”、“喷 壶”等;或者在引入日常概念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特征,如“果实”、“鸟”等;或者是直接引入科学概念, 让儿童通过多次接触、使用这些概念,去体验这些概念的大致含义,如“脊柱”、“关节”等;还有些概念是 在让儿童观察自然事物范例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抽象出来的,如“哺乳动物”、“溶解”等。
根据以上两点特征以及概念本身的基本逻辑特征,教师在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应注意只使用简单的 和基础的逻辑方法,并且只要求学生用这些逻辑方法去获得概念,不要求他们知道这些方法本身的内涵。在中 年级,这些简单的和基础的逻辑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概念的限制法和概括法
概念的限制法是由外延宽的概念过渡到外延窄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要增加原概念的内涵 ,使它的外延相应地减少而过渡到新的外延较窄的概念。例如“砂质土”的概念可由“土壤”的概念通过限制 而来:
土壤――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
砂质土――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含砂多的土。
原概念的内涵增加了“含砂多”,就可使其外延缩小,变为外延窄的“砂质土”这个新概念。
概念的限制法只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进行,而且有一定的限度。例如,
限制 限制 限制 果实─→肉果─→苹果─→红玉苹果。限制到具体的种“红玉苹果”,就不能继续限制下去了。
概念的概括法是由外延窄的概念过渡到外延宽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就要通过减少原概念 的内涵,使它的外延相应地扩大,转化为外延宽的新概念。例如,“土壤”的概念可以由“砂质土”的概念通 过概括而来:在“砂质土”的内涵中减去“含砂多的”几个字,便可得到“土壤”的概念。
由于中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自然教材并没有严格按这种逻辑方法获得概念,往往通过观察直观形象 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然后运用语言归纳(概括)来得出概念。例如,“哺乳动物”,是在让学生观察猫、牛、猴、狮子的外形、繁殖、喂养后代的情况,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之后,再进行归纳:“猫、牛、猴、狮子在外 形和繁殖、喂养后代方面有很多共同特征,它们是同一类动物,叫做哺乳动物。”教材中还有“金属”、“水 的`净化”等概念,也是采用类似方法获得的。诚然,这还是属于由外延窄的概念过渡到外延宽的概念,也是概 括的一种形式。
二、概念的定义法。
它是通过揭示邻近属概念和种差来说明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定义法在中年级自然教材中有三种形式:
1.性质定义 指用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作为种差下定义的方法。例如:
(附图 {图})
~~表示种差;==表示邻近属概念;
――表示被定义概念。(下同)
教材中还有“螺丝钉的共同特征”、“水的浮力”、“骨胳”、“污染物”、“温度”、“导体”、“绝 缘体”、“热胀冷缩”等概念,是运用性质定义来揭示概念内涵的。
2.发生定义 指用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产生或形成过程中的特征、来源作为种差下定义的方法。例 如:
(附图 {图})
教材中还有“大气”、“脱臼”、“污染源”、“摆”、“摄氏温度”等概念是运用发生定义来揭示概念 内涵的。
3.功用定义 用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功用作为种差下定义的方法。例如:
(附图 {图})
“土壤”的概念也属功用定义。
三、概念的划分法。
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物质、生物的分类,一般都属于划分法。
划分由划分的母项、子项和划分的依据三个部分组成。例如,对“土壤”概念可作如下划分:
根据含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砂多的叫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粘质土;砂和粘土含量 差不多的叫壤土。
在这里,含砂和粘土的多少是划分依据,土壤是母项,砂质土、粘质土、壤土是子项。
教材中还有“肉果”和“干果”的概念是通过划分得出来的。
四、语词解释法。
是对语词的意义进行规定或说明的方法。它告诉我们一个语词表达什么概念,并不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不是概念的定义,只是明确概念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例如:
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
其他还有“北极”、“上”、“下”等概念,都属于用语词解释法说明其含义的。
概念教学的逻辑方法,对于大多数自然教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要在不要求学生知道这些方法的名称的情 况下,使学生能运用这些逻辑方法进行思维和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不但要深刻理解概念教学的逻辑 方法,还要进一步研究概念教学的方法。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的捕捉和利用 作者:丁 恺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06期
摘要:课堂教学中丰富的学生资源是课堂师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起点和基质,本文从捕捉和利用资源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有效利用学生资源的方法。课前的学情分析是捕捉学生资源的前提条件;观察分析、价值判断是捕捉学生资源的有效途径;课堂的“重心下移”是捕捉学生资源的关键。在捕捉学生资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分类归纳初步处理资源,通过打磨“半成品”加工处理资源,通过类比转化深度开发资源,最后通过资源的共享广度辐射资源,逐步有效地利用学生资源。
关键词:学生资源;课堂教学;资源捕捉;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6-0069-02
学生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而生成的资源。它主要来源于学生,其中包括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或回答、学生的课堂练习、学生的行为表现、学生的情绪表达等方面。学生呈现的资源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课前与课中的学习程度、思维特点、困难疑惑以及学生问的差异。课堂教学是师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展开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捕捉和利用学生呈现出的丰富资源是课堂推进的关键所在。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由于认识的偏差和方法的缺乏在利用学生资源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蕴涵的丰富学生资源缺乏认识,没有及时捕捉、利用与开发,致使大量学生资源流失。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束缚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而且也少了一条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有的教师意识到学生资源的育人价值,但而对学生呈现的丰富资源无从下手,于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资源的效用。因此,本文将探讨有效的捕捉和利用学生资源的方法。
一、学生资源的捕捉
(一)课前的学情分析是捕捉学生资源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火眼金睛”不仅依赖课堂中的教学机智,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已经有的知识技能及生活经验、课前收集的相关材料等是课堂教学展开的“基础性资源”。而课堂中通过互动交往,学生又会呈现出很多“互动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教师只有通过课前大量的研究工作,了解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学生差异状态,从而对学生可能呈现的资源进行预设,才能在课堂中开阖自如,对学生的各类资源适
切地利用。学生的前在状态是指学生已经有的知识、个体经验等,它反映的是教师进入教学前的学生真实状态,也是教师教学展开的学生起点状态。潜在状态是指学生潜在发展的可能性,即学生在教学行进中可能出现的真实表现与潜在发展。差异状态是指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同方面的差异,也可以说是每个学习主体的独特性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这些资源有大致的了解并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刘学生课堂中可能呈现的资源进行充分预设,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迅速、敏感地捕捉有价值的资源。
(二)课堂的“重心下移”是捕捉学生资源的关键
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的教学看似有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但是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其课堂是半封闭状态而非完全开放。其课堂主要呈现出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情况,于是便出现了由教师牵引着慢慢“小步走”、“碎布走”现象。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大多是简单、机械重复、没有思维含摄的小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反馈也是简单的、单一的,学生的资源就显得比较贫乏。课堂要让学生表现出各自真实的状态,呈现出丰富的资源,就需要教师降低课堂教学重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而课堂的“重心下移”要求教师提供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改变原来教师主宰或主导课堂的局面,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通过开放环节的设计或者开放问题的探讨,让每个学生自主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呈现出不同的思维状态和思维水平。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从而通过学生问的碰撞尽可能地引发出更有价值的学生资源。
(三)观察分析、价值判断是捕捉学生资源的有效途径
只有用心聆听学生的话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教师才可能从学生的所言所行中读懂学生,从而有效地捕捉到学生资源。原来教师往往只听到好学生的声音、响亮清楚的声音,现在教师不妨多去听听学生中异样的、微弱的以及错误的声音,并探究其背后学生显现出的思考过程、思考困难、独特思考视角等等。教师的眼里要有全体学生,通过察言观色,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情绪表情、课堂记录练习中分析出学生的状况,从而及时挖掘出有价值的学生资源。此外,教师在课前预设的基础上有方向的搜索也是捕捉资源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搜索时要心中有数,带着对学生可能情况的判断基础上,在巡视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捕捉,这样就提高了搜索学生资源的效率。面对学生呈现的纷繁多样的资源,教师要认真分析、判断,看其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学生发展,从而选择捕捉的时机。经过教师价值判断之后,捕捉到的学生资源便是需要被进行开发利用的。此外,由于学生状态的自发性和偶然性,使得学生资源的呈现往往会受到局限,有些教师认为有价值的却在互动中没有呈现的典型资源,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学生资源的利用
(一)资源的初步处理:分类归纳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让学生一个个随机地站起来回答问题,资源以“串联”的方式呈现。资源的这种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对各种资源的比较辨析,不利于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且教师呈现资源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带来资源的零散、杂乱、不具有代表性,学生很难从这些资源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更别说逐步提升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可以把学生资源分类,不同类型的资源体现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和不同的思维视角,然后“并联”式地呈现给学生。学生的资源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正确的资源,需要学生普遍掌握常规的方法;第二类是错误的资源,错误资源也是学生的重要资源。典型的错误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帮助理清思维、规避同类错误,反衬正确资源及在此基础上生成新资源的意义;第三类是学生中一些独特的做法和想法,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激活思维。当然,这只是对学生资源的初步分类,教师还可以针对课堂中具体的学生资源进行细分。如:正确的资源显示了学生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采用了什么方法;而错误资源又具体是什么类型的错误,是由于概念不清,还是错解题意,抑或是表达问题等。对学生的资源进行归纳分类后教师便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化学生资源为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
(二)资源的加工处理:打磨“半成品”
混乱的学生资源经过初步处理后,学生的思维水平、理解掌握的程度能够显现出一定的阶层性。多数教师选择对正确的学生资源进行分析、讲解、阐述,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资源修正自己的思路、做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正确的学生资源能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他们能从中领会思考的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仅能理解或部分掌握正确的方法,却始终不明白自己的困难在哪里,自己的思考的结症在哪里,如何来解决自己思考中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的“半成品”入手,来利用和处理学生的资源。所谓“半成品”就是指学生未完成的思考过程、未解决问题的方法、未清晰的语言表达等。而这些学生资源是能够通过教师的指点、同学问的讨论、师生间的互动被完善、最终成为正确的资源。通过对学生的“半成品”进行加工打磨,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一起经历从混沌到清晰,从无序到有序,从茫然失措到胸有成竹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明白如何从表象逐步看到本质,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穿透能力。
(三)资源的深度开发:类比转化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更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思考的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的思维往往习惯于点状、表浅地思考问题,自然也就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他们的所呈现的资源很难具有深刻性,而且往往也不具有发散性。但全班的学生资源又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教师要深度开发多样化的学生资源,发现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帮助学生沟通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即使是同一种思维角度也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尝试方法,教师在讲解某学生的资源的时候不能止于让其他同学理解这种方法思路,还应让其他同学也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尝试多种方法。通过亲身独立地体验这类方法,学生不但可以把这类思考问题的方法化为己有,而且可以通过类比思考的方式产生一类相同角度的“类方法”,他们也就能意识到各种“类方法”之间不同角度的思考差异。同时,学生对于这种“类方法”意识的逐
步建立,又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从不同角度思考多样化的方法。这样,就有可能在学生个体身上实现从“一”到“多”的追求,实现真正多样的“化”法。
(四)资源的广度辐射:资源共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冒出奇特的问题,独到的见解,新颖的做法等,如果这些个性化的资源有价值的话教师便可充分地利用。教师可将学生的个性化资源加以引申,在师生互动中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研究、讨论、体验,使得个性化的资源充分的共享,个性化思维转化为整体思维。奇特的问题启发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辨析,寻求答案,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独到的见解则可以让同学一起来讨论,或者组织小小辩论,在辨析比较中判断正误,让同学一同经历头脑风暴的过程。新颖的做法则可介绍给其他同学,让同学了解其思考的过程并且也能学一学,试一试,体验不同方法的妙用。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点,帮助学生提炼问题与思想方法。通过资源的共享就使得一个学生的独特资源被全班同学都享用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与思维,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认识更具灵活性和全面性,此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个性化资源的共享,促使学生认识实现了从模仿到创造的生成。
一、创设情境巧为学生引入概念
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为学生引入概念的时候会陷入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直接把概念告诉学生, 让学生记住这个概念, 然而实际上学生仅仅只是记住了这个概念, 却不能生成概念, 这使学生不能理解概念的应用原理。第二个误区是教师创设一个情境给学生看案例, 希望学生从中找到概念, 可是学生不能迅速地找到概念, 于是教师会浪费很多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概念, 就要让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研究事物的方法。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杠杆”这一课为例, 部分教师会给学生看翘翘板、羊角钳、指甲钳, 许多学生看了这些物品以后, 依然不明白教师想让自己学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以上的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 这是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 可以看到这些工具都有“省力”的作用。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的构造, 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 可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固定的点, 人们只要在一端使力, 另一端就能形成一个反作用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 就能够比较这些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点, 于是便能总结出这些物体都有一个支点、两个力臂、只要在一端的力臂上施加作用力, 另一端就能形成一个相反的力, 而这两个作用力于作用力成正比, 方向于作用力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时, 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氛围里, 而要让学生找到事物的共同点, 从中生成事物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提取概念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 教师意识到学生必须把学过的概念整理成一个系统, 才能使物理知识基础变得扎实, 于是他们会总结出一份物理概念让学生记下。教师直接告知学生提取概念的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也不能从提取概念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概念以后, 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取概念知识, 并在提取的过程中自我完善知识结构。
仍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杠杆”这一课为例, 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上述的物体, 一边提取出这些物体的特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己完成一个杠杆的概念系统, 这个概念系统如表1:
学生在提取概念知识的时候, 会自己验证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发现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某个概念时, 就说明自己的知识结构有缺陷, 自己需继续探索与这个概念相关的物理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取物理的概念知识, 学生就能在形成物理知识系统的时候以宏观的角色看待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只有形成一套宏观的物理知识系统, 才能够灵活地解决物理问题。
三、巧设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学生如果有一套完整的、宏观的物理概念知识系统, 他们就能够灵活地解决与之相关的物理问题, 教师可用引导学生应用物理概念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我检验物理概念系统。教师可以布置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完成, 应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
仍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杠杆”这一课为例, 一名教师布置的习题如下:
现在有一个1.5米长的杠杆, 左边放300N的物品, 右边放500N的物品, 假设不计杠杆本身重力, 如果要让杠杆平衡需采取什么办法?
教师应用这道习题, 可让学生理解到人们之所以会用杠杆的原理做杆秤, 是因为杠杆蕴含着科学的原理, 它的构造很简单, 能够较为准确地秤出物品的质量。可是因为杠杆称本身具有不精确性, 如它的质量本身会影响杠杆的精确性, 所以人们一旦研究出更精密的仪器以后, 慢慢就在生活中不再使用杠杆秤。学生如果概念知识较为扎实, 他们就能应用杠杆平衡的原理解答出这道题:该杠杆的支点为左端0.9375米处, 若要杠杆平衡, 支点应向左移3.75厘米。物理教师引导学生做这道习题, 就能让学生理解到物理原理能被应用在生活中, 然而物理理论知识是讨论环境完美、不计其他物理事物影响下的规律, 在实践生活应用中, 物理现象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把物理理论应用到生活中, 就要考虑到因环境造成的误差问题。学生在做物理习题时还能检验自己是否真的能灵活的应用物理概念。
教师用巧妙布置习题的方法, 能让学生从理论、实践、应用这三个角度理解物理概念, 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
这部分内容的考点主要有资源的分布、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应特别注意水资源、耕地资源、铁矿资源以及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等。
资源和能源这部分内容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点,也是高考的重点。试题往往以人地关系、建设节约型社会为背景,阐述自然资源的特性及人类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治理措施、可持续发展思想等,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知识梳理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2.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从属性上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从空间分布上可以分为陆地资源、海洋资源等。
3.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概况。
4.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1)资源问题。
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剧增。
(2)解决措施。
“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①“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同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的具体举措:节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5.能源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凡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6.我国的能源问题。
(1)我国的能源问题。
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
②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和地面植被破坏。
③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
④农村使用植物燃料进行燃烧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
(2)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所占比重较小。中国人均能源不足,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年年攀升,其中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最近中国的油、电、煤、气普遍紧张,加上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能源紧张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解决中国能源紧张问题应立足国内,把节约能源放在第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能的社会,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具体措施如下:
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②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③加强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
④开发清洁煤技术,支持煤化学工业发展,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⑤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积极对话和合作,保证境外稳定可靠的油气供应。
7.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方面,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衡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三、典例剖析
例1.(2013年高考海南地理卷)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6~7题。
6.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7.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 )
①碳排放量增加 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6.A 7.B
【试题立意】本组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第6题,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s州有丰富的甘蔗原料,燃料乙醇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一般接近原料产地。故选A。第7题,乙醇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矿物能源的比重,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减少碳的排放。由于生产燃料乙醇需要以甘蔗为原料,从而导致甘蔗种植面积扩大,热带草原面积减少。故选B。
例2.(2013年高考重庆文综·地理卷)图2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2回答4~5题,
4.两国相比 (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干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5.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答案】4.A 5.D
【试题立意】该组题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
【解题思路】第4题,考查的是淡水产出效益和能源产出效益,对比美国和巴西的柱状图,很明显可以看出美国的淡水产出效益低于巴西的淡水产出效益。故选A。第5题,考查的是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形成原因,从图中可看出,美国的土地产出效益大于巴西的土地产出效益,对比四个选项,土地产出效益高的原因可能是科技发展水平。故选D。
例3.(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endprint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8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区域能源开发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的粮食问题,以及考生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用巴西甘蔗生产乙醇为背景,既考查了区域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又关注了能源问题及粮食安全问题。
【解题思路】第(1)题,结合文字材料及图8可知巴西甘蔗产量大,为乙醇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巴西石油资源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第(2)题,在分析“利”时,主要从乙醇汽油的优势及对环境的保护价值着手;在分析“弊”时,要注意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如果再用粮食大力发展乙醇,会加剧粮食供应压力。
【答案】(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四、跟踪训练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3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都是 ( )
A.管道运输 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 D.航空运输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的建设很可能会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处于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入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四条曲线中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5.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读世界四个主要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回答8~9题。
8.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 (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9.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 )
A.水资源总量不足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资源污染严重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参考答案: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为教学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看得更真,感受更亲,理解更深,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做恰当选择,不能合理应用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选择和应用呢?
首先,要合理组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文、声、像、影等要素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组合优化。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年龄特点,应用计算机的图、文、音、像、影等特殊效果,控制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如小学低段拼音教学可以使用声像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高段数学教学可以使用动画效果,展示图形变换、平移、旋转等过程,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难点重点,尤其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补充和拓展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进行合理组合、节选,要从学生的探究需要出发制作有效的、组合优化的,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才能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突破教学难点,突出学习重点,保证学习效果。
其次,要适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依据信息媒体特征,恰到好处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如音乐的出现、图像的展示、动画效果,一定要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为用而用。一定要有实用价值,不能为了追求形式。合理适时的选择和应用教学课件来表达各种教学信息,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从而为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讲究次序和步骤。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开发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的协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时,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以及理想的交互作用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接上引起认识的冲突,产生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要熟练地操作和使用课件,生动形象具体的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在教学中要恰当出现和展示,不能因操作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尽力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点燃学生求知的思维火花,帮助学生排难解疑。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整个的教学过程,帮助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课件的交互界面要科学、生动和具有趣味性,要有反馈判断和评价,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习进展情况,以便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主导积极性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浅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47学员 黄山区汤口中心学校 蒋文华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班班通、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教师就要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更有效地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面我就平时教学实际和这几天学习谈一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一、备课中要预设灵活地利用电子课本资源库中的教育资源
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各学科资源库中已经配套安装了各学科同步教学资源,有卡片、ppt、Flash、视频、动画等等,这就为我的备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上课时随时可以调出使用,保障常态化多媒体教学的实现。这样就不需要我再从网上查找搜索资料拷贝做成Word文档或ppt来,我只需在教案中备注讲到某个环节用资源库中的卡片、某个环节用库中flash、ppt,节省了我备课的许多精力。
如上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节资源库中就已经备有卡片、flash、ppt,根据需要选用非常方便。
课本上的例题我们可以采用聚焦功能,节省教师抄题目时间,练习题让学生在电子课本的小黑板上练习很方便。
另外电子白板使用划词搜索功能还可以随手搜素,教师需要什么资源,只要在电子白板中一写一划即可将各种相关资源分类展现,减轻了我备课中查找资源的工作量,另外对课堂上学生发生的突发意外生成资源,可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真可谓一举多得。如:在上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时,我叫学生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98×102时,学生这里读作“乘”还是“乘以”争论不休,我用划词搜索,很快就找到这一类资源,通过人机互动,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二、在备课中要合理设计应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使学生更多地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我先下载了多边形内角和的flash课件,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入手,在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时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和,进而提问五边形内角和的求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四边形内角和的求法的回顾与进一步的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就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证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快地就达到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的目标。
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完全平方公式,我又下载了Flash课件,一开始创设出几个动态图形,把学生带到学习中来,在情境中适时提出问题:问题一出引发学生探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达成共识:“几个图形相互组合形象地为我们解释完全平方和公式”加深了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随后我又插入ppt练习,让学生进行演练。这节课学生带着浓厚的求知欲望来上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效果特别好。
三、备课中合理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我们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实时地、自然地对插入图片和合PPT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会达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一课时,我就插入了一张关于《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阅读材料,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插入了勾股定理和赵爽的有关的图片,在学习《弧长和扇形面积时》我插入了关于圆周率的阅读材料,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这样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进取精神。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室资源;多媒体资源 ;生活中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222-01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合理选择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仅要利用好校内的教学资源,也应关注校外的物理教学资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将其本身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发挥,在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中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过分依赖各种教辅资料,对教材本身的挖掘和利用不够充分和深入; (2)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造成对传统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不重视,未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实验室资源,未能将多媒体资源与实验室资源有效结合;(3)忽视了生活中物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感性认识的建立和丰富,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4)对教师和学生这些人力资源的关注度不够,教师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够强烈,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教育。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的一些看法和具体做法
一、教材的挖掘和利用
教材是重要的文字教学资源,物理教师应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充实物理教学的内容。如将课本中“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信息库”等内容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生活,讲一些有趣神奇的物理现象,将现代信息技术前沿科学的物理渗透其中,以充实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教学资源的课内整合。
二、实验室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的作用,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1、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有趣的演示实验,教师们也大都以此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组实验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验证、探究物理概念、规律,学生通过实验学会仪器的使用,基本的测量、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独立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3、鼓励并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三、多媒体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挂图、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物理情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与物理课程的整合,为教学资源的优化提供了动力,对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提高、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物理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或图片,以此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生活中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物理教师要巧用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善用自然中的教学资源,活用科技领域的教学资源,使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学习的兴趣,并活学活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相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会大大地提高。
五、教师和学生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1、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素质直接制约着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教材作为基本的教学资源,也有其局限性,也有不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去补充、创造和升华。教师还应从实际出发大力开发新型教学资源,挖掘校内现有教学资源,减少校内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积极拓展、利用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创生优质教学资源。
近些年媒体经常报道矿难、煤电之争等关键字眼, 归根结底就是能源与经济问题。工业发展的根本就是能源, 没有能源的支持, 工业无法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水平无法提升。而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各种能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物资, 但是能源的不合理开采也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 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我国政府必须要准确协调好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一、能源分布及配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较强, 但是能源资源较为匮乏, 对于能源利用十分重视, 充分发挥能源的最大价值;而经济较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 能源资源丰富, 但是大量能源浪费状况较为严重, 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当前经济发展必须要有能源资源的支撑, 而发达国家由于资源较少, 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能源, 这就导致发达国家必须要依赖于发展中国家。据统计数据所得, 发达国家所消耗的能源占世界能源的85%左右, 但是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只占全球人口总数的25%左右, 尤其是非石油国家必须要开发或引进石油能源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就当前国际形势来看, 全球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是石油净进口国家, 西欧国家每年石油进口量为96%, 而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直接影响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东六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只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左右, 但是这些国家却控制着全球石油出口总额的80%左右, 石油资源极其丰富。而日本自古以来都是靠进口各种资源, 是一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 日本政府开始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 比如核电、地热能源等都是日本重点研发的项目。当前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科学技术立国”的战略, 就是想通过科学技术的升级摆脱对能源资源的依赖, 要将重点放在能耗低、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进口, 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美国目前是全球能源消耗第一大国, 对于能源的依赖较高, 尤其是在上世纪初期, 美国主要是依靠能源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 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 美国必须要依赖进口能源, 这也是为了对本国能源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目前美国很多行业发展都需要能源作为支撑, 美国也开始加强了对各种能源资源的储存, 这样就可以减少能源危机带来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但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储量较多, 东部地区能源储量较少, 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 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较低。不过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必须要依赖于能源资源, 这就需要进一步对西部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 但是由于地形或地质因素的影响, 导致西部能源开发难度增大, 路途遥远, 运输成本增加。而且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较低, 能源开采技术不足, 这也会导致我国开采成本的提升, 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各个地区的资源环境不同, 这也就容易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对于国家而言, 在当今形势下必须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要构建合理的多元化的资源贸易体系, 采取对外投资、合作开发等手段提高资源供给度和供给的经济性。而对于国内的某一地区而言, 一方面应建立地区之间的资源合作机制, 保障国内资源的自由流动, 实现资源的地区合理配置, 防止因资源流通不畅或交易成本过高引起的局部地区资源短缺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积极融入国家资源战略体系和国家资源贸易体系, 向更加广阔的外部空间寻求资源来源。
二、我国能源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 人口总数居世界前列, 经济水平也同样不容小视, 但是人口基数过大导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导致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成为现如今困扰中国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能源生产量居世界第三, 而消费量则更是巨大,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虽然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但人口基数过于巨大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中国必须着眼于能源消费如何保障国民需求这一问题上。中国必须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 将能源供给做到满足国民的消费和经济社会的稳步长远发展, 只有如此, 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保证社会会的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能源消耗严重, 能源的开采也在不断增加。据相关数据统计, 我国的煤炭储存量剩余仅仅达到900亿吨, 照现在的开采速度来看, 可供开采的时间不到100年;其他能源更是如此, 石油的剩余储量为23亿吨, 可维持不到15年。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 而能源的占有量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仅仅占有百11%、2.4%和1.2%。由此可见, 我国的能源形式的严峻性有目共睹。我国向来以煤炭作为国家的第一能源。我国的煤炭储备量一直很高, 但是煤炭的储备量却远远低于现在的世界水平, 出现这种问题, 势必会影响我国煤炭业的发展, 从而影响整个国家能源的危机。现如今, 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煤炭的严重缺失一定会带来煤炭价格的上升, 因此, 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会出现。煤炭的开采必然会带来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带来地质、水资源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限制煤炭产量, 加上我国对此监管力度不够, 对于胡乱开采的问题没有加强管理, 带来的社会问题严重, 不仅对于煤炭开采自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 加强经济和黄静的双重矛盾。
从总的方面看来, 想要保证我国能源经济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必须加强我国能源结构的自我调配和自我管理机制。在全世界能源消耗严重的大条件下, 不光是我国这种人口基数巨大的发展中国家, 一些发达国家也同样出现这种资源短缺的问题。比如前几年在美国就出现了这种问题, 电力供应不足导致燃油价格居高不下, 这种问题, 又在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加之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 从而导致了不可避免的经济资源危机。只有把这种趋势作为一种长久发展的趋势, 将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的开采相互协调在一起, 将两者出现的不和谐、不协调的问题通过市场协调平衡起来, 就能逐步缓解这一问题, 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但是中国的国情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截然不同。我国的市场化与西方差异巨大, 一些非市场化的行为也会将能源的需求量拉入风口浪尖, 所以对于政府应运用与之国情符合的方法保障资源的供应, 确保其发展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 保障自身发展机制, 建立健全这方面的标准,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能源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 经过一系列勘测, 我国的西部, 不仅煤炭资源、石油资源丰富, 而且其太阳能和生物能资源也十分丰富, 西部地区的能源占全国总能源的一半以上。另外, 西北地区也是我国最早的能源开采基地,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远近闻名, 因此我国对于西部进行开发建设, 必须将能源的开发放在第一位。不管是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还是新疆的克拉玛依大油田在当时都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因为其资源的储备量极高, 我国成为全世界煤炭储存量最大的国家, 因此, 西部地区的开发势在必行, 西部的合理开发对于我国能源的现状也是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不管是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相当丰富, 石油、天然气的储存量巨大, 煤炭更是居世界前列, 这说明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可开发潜力巨大, 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不得不说, 我国资源在西部, 西部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天然聚宝盆。
虽然在西部地区拥有丰厚的资源, 从大角度看来确实是一种先天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如今看来只能作为一种先天优势, 并非真正的优势, 因为我国的资源开采能力差, 无法将现有资源真正最大化转变为现有经济利益供国民使用, 这种先天优势就无法转变为真正的经济优势。我国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发展自身经济水平和科技能力, 将这种先天优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不断创造出合理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开采, 保证对环境无害的情况下发展其内在的经济利益, 做到经济与环境两不误。
现如今, 我国积极探索西部开发已经有了初步效果, 大体具有以下开发模式:1.主导产业带动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适合西部这种自然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 在煤炭、石油或者天然气丰富的地区建立一系列开采体系, 将资源进行合理处理发展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产业结构, 以达到利润最大化。2.产业延伸模式, 在资源发展的基础上, 优先发展一些见效快、利益高的产业, 促进该地区经济的积累。当经济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发展其关键项目, 从而发展更多产业, 促进国家经济的平稳增长。
四、西部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所谓资源产业, 就是指从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 在内部进行一系列的循环, 当然自然资源在其内部的发展中仍然起到一个主导地位, 通过这一大主导, 不断发展与此资源息息相关的产业。这种产业以这一大主导为支柱, 依靠它进行发展。如煤炭企业发展可以在开采煤炭的同时, 开设洗煤厂促进拉动发展, 所挖出的煤炭可以对自身企业进行供电, 这又带动了电厂的发展。由此看来, 为主导地位的产业对于社会的贡献呈双倍三倍甚至五倍的增长, 自然资源对于产业的贡献也不断变大。当然这也一定会带来一些问题, 如主导产业发展不平稳势必影响其他产业等。
资源产业群不但可以把这一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更能在相对薄弱方面带动资源的发展。首先, 如果资源产业形成规模, 企业一定会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的地区集聚在一起, 从而节约了运输成本的压力。第二, 集聚可以使得交流更加方便, 此举可使得劳动力供给更加方便, 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我国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发展自身经济水平和科技能力, 将这种先天优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不断创造出合理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开采, 保证对环境无害的情况下发展其内在的经济利益, 在形成一种循环式的工业体系之后, 这种资源企业的寿命就会很长, 自身的稳定性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 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另外, 现如今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 在能源资源开采上切忌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严格遵守国家指定的法律法规, 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才是对社会做贡献。
西部能源开发要解决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能源消费问题, 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 在扶持的基础上加大力度, 满足供应, 保障农村及边远地区对能源的需求, 但不能过度供给, 防止浪费。
不管怎样, 我国必须把西部大开发中的能源开采问题作为其开发的重要发展战略, 根据我国国情, 充分利用海内外各种资源, 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为西部地区的未来发展做足长远打算,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资源开采, 将这种先天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而带动国家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 让我国西部地区真正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工业生产对于能源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大, 这就引发了我国的能源供给危机。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 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能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十分不合理, 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能源现状进行分析, 阐述能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并以西部大开发为例, 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能源资源,经济发展,现状,西部大开发,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宝友, 肖文, 朱卫平.我国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及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12 (10) .
[2]彭佳雯,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J].资源科学, 2011 (4) .
[3]张蕾, 陈雯, 陈晓, 薛俊菲.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时空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S1) .
[4]童泉格, 孙涵, 成金华.内蒙古能源碳排放驱动因子研究及趋势预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 (3) .
[5]王磊, 吕璐, 解明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与中国能源消费——基于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的经验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2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