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放管服汇报材料

2022-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与上级进行沟通,还是与上游客户进行交流,汇报是必不可少的。汇报是否能简明扼要的抓住重点,关系到工作效率,也关系到个人晋升以及与客户合作的成败。那么,你懂得如何写好一个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企业放管服汇报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企业放管服汇报材料

“放管服”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的思考

摘要:由于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税务管理的意识整体情况相对较弱,税务管理水平也亟待提升。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认为税务事项不过如此,由企业财会人员兼办即可,故而对职责要求较为淡化;另一方面,企业对税务管理仍停留在被动的、消极的、表面化的达到税法规定的基本要求而已。而且,企业对税务知识的培训管理也不够重视,有些企业甚至会有些许抵制,存在尽可能偷、逃税的侥幸心理,缺乏主动学习、透彻理解的意识。文章拟通过SWOT的剖析,在近几年“放管服”的改革形势下,企业应如何改变才能更好地应对并符合税务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企业;“放管服”;税务管理

近几年来,税务系统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税收坏境。全国税务系统勇于创新,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大幅度削减税务行政审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有效便利纳税人;但在后续管理上做“加法”,在加快转变税收征管方式的同时,依托“大数据”系统(金税三期系统和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加强后续管理及风险提示,从而健全了事中、事后的管理体系。

在国家税务总局改革前,企业每次发生新业务时,须将情况详细说明清楚并通过税局逐级审批后,方能在批准范围内(包括税种及税率等)执行;改革后,企业可以根据税法规定自助办理各类税务事宜,包括开票、缴税、享受优惠政策等,减少了很多审批流程,相关资料也无需提交税局仅企业留档即可。但后续税务系统会根据“大数据”信息,加大抽查力度及比例,一旦查出企业有偷、逃税款或违反税法相关规定的情况,税局会采取降低企业纳税评级、交纳滞纳金等相关措施。

基于上述税务改革背景,企业应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放管服”的改革形势和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SWOT(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四方面来介绍一下,企业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税务管理工作。

一、优势(S)

税务系统“放管服”背景下,优化了税收环境、减轻了纳税人负担。主要体现在:减少和优化税务行政审批;简化企业设立、迁移、注销手续;改进企业优惠备案和合同备案;精简涉税资料的申报工作;提高并优化纳税服务。

“放管服”的改革优势下,企业的税务管理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并充分理解税务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配合税务系统改革的推进发展。

二、劣势(W)

有些企业对税收管理停留在被动、消极,缴税意识淡薄,对税务知识的培训管理不够重视。但在“放管服”的改革背景下,若企业不改变原有状态,那么就很可能会遇到接踵而至的税务风险。所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主管税务的工作人员,都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税务管理的意识。

(一)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

改革前很多涉税事项都须由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批,如今大部分则由审批改为备案,有些甚至备案都取消了,作为企业的税务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水平,自主判断各种税收事项,熟练掌握和运用税收政策,这就对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加强现有税务人员的学习培训

企业应对内部人员建立人才培育机制,评估现有人员税务方面的技能素质等,为他们发展成长及进步创造较好的平台。同时,企业也可增设一些公司内部的OJT课程或公司外部培训讲座等,以加强现有人员在税务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

2.考虑增设税务机构

企业可以考虑增设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建立合理的岗位体系,配备拥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員。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涉税的日常工作,还要建立税收政策信息渠道,动态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纳税行为统一筹划、统一管理,推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专业化。

3.加强与税务管理机构的沟通

在进行税务管理时,企业税务人员未必能精准把握政策的每一个要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通过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有效沟通,对实际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涉税风险进行剖析。同时,通过交流,企业税务人员也可以进一步透彻地理解税收政策的意义及操作关键点,这样,既提升税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也优化了企业税务管理的有效性。

(二)加强税务政策的梳理与解读

1.整理并解读现有的国家税收政策

近几年来,国家税收改革全面铺开,不断推出减税、优惠政策,作为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须做好现有税收政策的整理与归集,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梳理与企业或企业所在行业相关的国家税收政策。企业税务人员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税收政策培训课程,或是在企业内部开展学习讨论会,以加强对税收政策更深层次地学习和理解,从而在日常工作中降低纳税成本,更好的用足用好政策。

2.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变化

企业税收管理人员在梳理现有政策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不断学习、理解、消化,以期更好、更快地适应税务系统“放管服”的改革形势。

三、机遇(O)

在“放管服”的改革环境下,国家税务平台对税收政策科学分类,明确网上发布的渠道和形式,升级12366纳税服务平台,提高税收政策透明度,加大税收热点问题的宣传。改革浪潮下,税务政策不再像以前那样“躲躲藏藏”。比如最近一次的增值税税率调整信息是总理公开宣布的,无论是税局、所长、专管员还是我们普通的公民,都是在同一时间通过同一个平台上获悉的。对于企业而言,政策放开了,企业应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学习,力争税收创效。

(一)加强会计核算,以达到税收要求

在2018年国家出台了多项与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率从50%提高到了75%、累计亏损弥补年限从5年延长到了10年等。由于税务和会计口径及要求有所差异,企业财税工作人员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须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享受税务优惠政策。比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税务政策较《企业会计准则》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笔研发费用均须按税务规定整理归集至经批准后的研发项目中,若无法归集至对应的研发项目中,从税务口径的角度来说,该笔研发费用是不被认可的。在此情况下,作为企业的税务人员,就必须充分理解、充分吃透政策关键点,并合理、合规地调整企业现有会计处理,最大程度地让企业享受政策优惠。

(二)加强税收筹划工作

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合理、有效的税收筹划工作,从而在合法的前提下,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另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税务人员应尽早介入其中,统筹考虑各类税务因素,有效开展税务筹划工作,从而降低企业税收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挑战(T)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税务系统的管理方式在不断改进。税务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的税务征管方式,可以实时采集并掌握海量交易数据(包括统计、外管局、社保、银行),所以,对企业而言,将做好随时迎接税务抽查的准备。

企业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税务信用。正如习总书记要求的: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随着中国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将纳入信贷审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中,所以企业对税务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一)建立以税务风险为导向的税务管理体系

加强税务管理,制定防范税务风险各项措施,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企业应该建立以“税务风险”为核心的税务管理体系,针对税务风险进行全面的预防;同时企业税务人员要积极开展部门内或是跨部门的交流、探讨,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理解,实现对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税务管理工作。企业可运用税务管理系统,通过主动税务自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涉税业务,并对其进行逐一核实,从而有效预防或规避涉税风险。

(二)考虑由第三方專业机构提供专业意见

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可以考虑增加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参与,比如:邀请咨询机构定期进行税务管理的宣传,或是外包一些较难处理的税务业务,以保证税务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改革背景下,“放管服”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优势要好好利用,劣势也应积极克服和纠正。企业及税务人员应建立合规、合理的税务管理体系,加强税务风险控制,不断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放管服”改革下的新形势,从而实现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含.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加强措施[J].时代金融,2018(06).

[2]单湘平.简论税务部门“放管服”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应对[J].全国流通经济,2018(27).

[3]王慧敏.探究企业税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管理论坛,2018(01).

[4]王锦荣.企业税务管理风险与控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

(作者单位: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作者:曹佳旎

第2篇:“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内容提要:“放管服”改革是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企业活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基于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微观数据,分别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方面的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提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简政放权的改革则需进一步落实到位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此外,就“放管服”改革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进行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放管服”改革可能是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活动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企业经营绩效

“放管服”改革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它将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有机结合,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问题。改革的核心是减少经营活动中的束缚,同时激发市场主体的潜在活力,并通过不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1]。

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国“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3~2017年,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2]。总体上看,现有改革的速度较快,但改革质量和效益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大,还存在放权、监管和服务不到位的情况,“放管服”改革还没有实现既定目标,改革红利也未完全释放[3]。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要不断深化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而微观市场主体企业作为改革政策实施的直接受益者,对各项改革措施的效用感受最为真实,并直接体现在企业经营绩效的变化上。本文重点探讨“放管服”改革对微观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相关文献综述

市场反应是对每一次改革实际成效的最直接的表达。关于政府职能转变作用于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关于政府管制对市场的制约的研究。比如新规制经济学的代表人物Laffont指出,政府管制执行中的问题是导致转型经济国家管制失效的主要成因[4];陈刚通过对4期CGSS数据的研究发现,政府管制显著降低了个人的创业概率[5];张龙鹏等基于2008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证实地区行政审批强度过高会导致当地居民的创业倾向和创业规模降低[6]。王永进、盛丹将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作为政府管制的替代变量,得出政府管制制约了我国本土企业出口的结论[7]。另一类是关于实施简政放权改革成效的研究。国外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取消行政许可的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生产率、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Sharma的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的印度放松对工业企业的管制导致了其企业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国内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评价简政放权对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的影响。迟福林等的研究表明,简政放权等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并且通常改革力度较大的区域经济发展越快[8]。国家行政学院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我国10个省份的10 000家企业的调查顯示,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简政放权等改革“改善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9]。

现有关于“放管服”改革的文献主要从两个角度开展研究:一类是对“放管服”改革开展以来的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提供建议。一些学者从理论演绎的角度阐释了“放管服”改革的意义。李军鹏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总结为市场经济转型、经济体制完善、市场决定性作用时期的职能改革等三个阶段,提出我国放管服改革要满足人民需要,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10]。张定安结合“放管服”的改革理念,回顾了“放管服”的改革进程以及推进机制,并根据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了未来深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11]。另一类则是对“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马宝成认为,2013~2015年改革中还存在如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减少的行政审批项目含金量不高、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过大、监管“短板”还未补齐、中介组织管理失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放管服”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12]。李军鹏基于我国“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效率困境”问题提出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以政务提速倒逼各类审批制度以及监管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有效化解部门分割管理与整体政府建设之间的矛盾[13]。毕瑞峰、段龙飞以广东省中山市25个镇区为样本,发现“放管服”改革以来该市事权下放和承接中存在不够规范、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事权承接提出了相关建议[14]。

“放管服”改革作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需要从市场角度对其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上述关于“放管服”改革的研究,只是对改革本身及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讨论,缺少对市场影响的研究。这可能是由于“放管服”改革推行时间较短,企业对制度的评价难以衡量,很多研究受困于数据问题,难以对“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进行全面考察。为此,本文从企业经营绩效这一微观视角入手,运用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相关数据,围绕制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全面评价“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从企业角度出发,运用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分别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三个方面,更为全面、精确地测度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从地区层面实证研究了各地“放管服”改革的落实效果,丰富了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理论,并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该调查项目由武汉大学与斯坦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等境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联合开展,2018年的调查包括广东、江苏、湖北、四川和吉林五个省份,全面调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等不同区域企业的发展状况。2018年CEES的调查县区为102个,有效企业样本数量达1978家。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CEES调查严格遵循随机分层抽样(PPS sampling)的科学方法,以2017年制造业企业的年报数据作为抽样框,依据调查省份的制造业人数规模,从中随机抽取制造业发展程度具有差异的县区级行政单元作为调查区域。CEES调查中包括了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社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为本文实证检验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使用的数据是当前唯一从企业维度出发考察企业对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评价的数据,包括行政审批成本是否减少,政府部门监督抽查活动是否减少以及行政审批在线办理比例等方面的与“放管服”改革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测度“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更为有效,也更具有针对性。此外,本文使用的企业对政府“放管服”评价的数据可以匹配企业的经营绩效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测度误差,进而更为准确地测度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根据实证研究需要,本文选取了包括企业行政审批成本变化情况、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的比例、政府部门监督抽查活动变化情况、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企业存续年限、投资、人力资本投入、创新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剔除掉空缺值和异常值,最终构建了共计1696个观测样本值的横截面数据。

2.指标选取

本文主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采用实证计量的方法来研究政府部门的“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1)核心被解释变量

本文实证检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经营绩效这一重要指标的度量。借鉴邓悦等的做法[15],选取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代理变量。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企业经营绩效水平相应也就越高,且企业经营绩效持续改善的能力也相应越强[16]。此外,全要素生产率也经常被用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状况。因此,本文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代理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下面对这三个变量分别进行介绍。

简政放权指的是政府部门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以此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政府行政审批权限的取消和减少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随着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企业的行政审批成本将会下降。因此,本文使用企业办理行政审批的成本是否减少作为简政放权的代理变量。由于随着企业行政审批成本的下降,企业的经营绩效可能会提升,因而本文预计简政放权的指标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放管结合指的是政府部门通过创新监管来促进公平竞争的方式。政府部门更为公正的监管方式,可使政府部门监督抽查的次数有所减少。因此,本文使用企业评价的监督抽查次数是否减少作为放管结合的代理变量。放管结合可以降低政府监管行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从而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因而本文预计放管结合的指标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優化服务要求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减少市场干预,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简化了企业行政审批的办理流程,体现了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的良好公共服务。基于此,本文使用企业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的比例作为优化服务的代理变量。政府部门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水平,企业办理相应行政事务更为便捷,这可能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有利影响,因而本文预计优化服务的指标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3)控制变量

企业的经营绩效可能会受到企业自身要素投入、社会资本和经验积累的影响,其中企业自身要素投入包括投资、人力资本投入和创新投入,社会资本与经验积累则与企业存续年限有关。因此,为准确测度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对上述这些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进行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选择性偏误和降低内生性。参考相关文献[17],本文选择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存续年限、人力资本、投资、研发创新等,其中企业存续年限为企业自注册至今的时长,人力资本投入使用的代理变量为企业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资本投入的代理变量为企业是否有投资工业机器人,研发创新为企业是否设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见表1)。

企业存续时间越长,越可能积累更多的经营管理经验、更大的渠道优势以及形成良好声誉和品牌,因而企业存续时长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年龄越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可能越成熟,更具有体系,因而其生产经营状况可能相对较好。

在生产函数中,企业人力资本对于企业产出具有重大影响。人力资本投入越高的企业,其对应的产出水平可能越大,因而其经营绩效可能也就越好。现有文献测度企业人力资本投入的指标有企业高技能员工占比、企业研发人员强度等[18-19],本文借鉴程虹等[20]的做法,选择企业大学学历以上的员工占比来表示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水平。

资本对于企业产出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借鉴程虹等[17]的做法,本文以企业是否有工业机器人作为投资的代理变量,有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可能会有相对更多的资本要素投入,由此其生产效率可能会更高,相应的经营绩效也就会更好。

创新对企业形成新产品或改善现有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而生产新产品或改善现有产品品质能够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现有文献衡量企业创新的指标包括企业研发强度、研发支出以及是否设立研发部门等[21,17],本文借鉴这一思路,选择企业是否设立独立的研发部门作为研发投入的代理变量。

(二)统计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本文先对使用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到,总的来说,我国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有待从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更为有效地落实。调查表明,认为行政审批成本减少的企业占比为51%,认为监督抽查减少的企业占比为38%,企业认为能够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的比例为43.42%。上述三个数据中,仅认为行政审批成本减少的企业占比超过50%,其他的两项指标均低于50%。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企业不了解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政府部门推行的相关政策并未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需要,或者相关政策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因此,政府部门应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更加全面有效地推行“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

从表3中可以看到,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吉林省的“放管服”改革进度相对滞后。从简政放权来看,东北地区的吉林省认为行政审批成本减少的企业占比为45%,低于其他三个地区的省份,且与这一指标最高的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相差9个百分点。从放管结合来看,东北地区认为政府部门监督抽查减少的企业同样在所有地区中最低(29%),较这一指标最高的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低了19个百分点。从优化服务来看,企业能够在线办理的行政审批占比最低的地区依然为东北地区的吉林省,且这一指标为35.62%,与这一指标最高的东部地区的广东省和江苏省相比,低了13.43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东北地区的“放管服”改革进度总体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东北地区有必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加速落实“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在上述描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就“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统计描述,得到的结果分别如图1、图2和图3(下页)所示。可以发现,政府部门的“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可能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如图1所示,认为行政审批成本下降企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为8.41%,比不认为行政审批成本下降企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要高出9.71个百分点。同样,如图2所示,认为政府部门监督抽查减少企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为14.19%,比不认为政府部门监督抽查减少企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要高出17.13个百分点。图3的散点图同样表明,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的比例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可能具有正相关关系。以上的数据表明,政府部门的“放管服”改革可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下文采用实证计量的方法来检验这一作用是否存在。

三、我国“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1.回归模型

为研究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运用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这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具体模型设定如(1)式所示:

TFPij=α+βxij+γX■■+Dj+εij(1)

在式(1)中,TFPij表示企业经营绩效变量;xij表示政府部门的“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变量;β为核心待估变量;X■■表示一系列与被解释变量以及政府“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等核心解释变量有关的控制变量;εij为随机误差项,用来衡量不可观测的因素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控制了企业在地区维度的固定效应(Dj),从而盡可能地去除不可观测因素对核心待估参数的遗漏变量偏误影响,其中下标i表示地区。

2.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式(1)设定的计量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表4(下页)报告了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OLS回归结果。

第一,政府部门简政放权的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与我们此前的预期不符。如表4所示,第(1)列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未控制其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变量前,行政审批成本减少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10%显著性水平统计为正;同时,从回归系数来看,认为行政审批成本下降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不认为行政审批成本下降企业的要高5.58%。以上数据表明,政府部门简政放权的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然而,在控制其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变量以及充分引入地区固定效应后,如第(6)列回归结果所示,政府部门的简政放权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仍具有正向影响,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从回归系数来看,认为行政审批成本下降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不认为行政审批成本下降企业的要高3.54%。与预测不符的原因可能包括:一方面,以上数据表明当前政府部门的简政放权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可能是因为政策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另一方面,表明企业可能需要更多地了解政府相关的放权政策,利用有利的政策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绩效。

第二,政府部门放管结合的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改善具有正向影响。如表4所示,第(1)列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未控制其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变量前,减少监督抽查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1%的显著性水平统计为正。从回归系数来看,认为监督抽查减少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不认为监督抽查减少的企业要高16.8%。以上数据表明,政府部门放管结合的政策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政府部门实施有效的放管结合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同时,在控制其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变量以及充分引入地区固定效应后,如第(6)列回归结果所示,政府部门放管结合的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仍具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5%显著性水平统计为正。从回归系数来看,认为监督抽查减少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不认为监督抽查减少的企业要高8.33%。以上数据表明,政府部门放管结合的政策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因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创新监督管理的方式,做到公正监督,减少监督抽查企业的频次,以此来促进企业经营绩效有效提升。

第三,政府部门的优化服务政策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提高。如表4所示,第(1)列回归结果表明,在未控制其他影响经营绩效的变量前,企业在线办理行政审批对其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1%显著性水平统计为正。从回归系数来看,企业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的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提高0.2个百分点。同时,在控制其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变量以及充分引入地区固定效应后,如第(6)列回归结果所示,企业在线办理行政审批对其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1%显著性水平统计为正。从回归系数来看,企业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的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提高0.13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政府部门优化服务的政策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改善,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二)调节效应检验

“放管服”改革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放管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对于经营环境的预期,从而使企业进行更多投资,尤其是在创新、人力资本以及资本等方面的投资,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提出如下假设:“放管服”改革可能会使得企业在创新、人力资本以及资本等方面的投入增加,进而使得企业的经营绩效得到提升。这里使用调节效应模型来检验这一假设是否成立。调节效应模型如式(2)所示:

TFPij=α+βxij+δMij+γX■■+εij(2)

在式(2)中,Mij表示“放管服”改革与企业投资、人力资本、创新等变量的交互项,用来考察企业在投资、人力资本、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对“放管服”改革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式(2),本文将分别就“放管服”改革与企业投资、人力资本和创新等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

表5报告了“放管服”改革与企业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从表5中可以看到,第(1)列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以及充分引入地区固定效应后,简政放权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且至少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为正,这表明随着简政放权政策的推行,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正向影响将会有所增强。而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的系数均为负数,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表明随着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政策的推行,人力资本可能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简政放权政策改革推行能够促进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的原因可能在于,随着企业行政审批成本的下降,企业有更多的资源可以用于人力资本投入,从而使得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提升,进而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

表6(下页)报告了“放管服”改革与企业投资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从表6中可以看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与优化服务与企业投资的交互项的系数均为负数,这表明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行,企业投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逐步削弱。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伴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行,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可能更多地通过研发创新等来获取更多的收益。

表7(下页)报告了“放管服”改革与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从表7中可以看到,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与创新的交互项的系数均为正值,且至少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为正。这表明,随着政府部门监督抽查次数的减少和在线办理行政审批比例的提升,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断提升。这也就是说,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使得企业经营绩效得到提升。

通过上述“放管服”改革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发现,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行,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断增强,也就是说,“放管服”改革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投入,由此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就“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企业对“放管服”中简政放權、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三个指标的评价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检验了“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总体上企业对政府的“放管服”改革的评价不高,分组描述后发现“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吉林省企业对政府的“放管服”改革评分较低。第二,对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政府部门的放管结合与优化服务改革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认为监督抽查减少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不认为监督抽查减少的企业要高8.33%;企业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的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提高0.13个百分点;政府部门的简政放权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在加入了控制变量以及固定效应之后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第三,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放管服”改革通过促进企业创新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虽然“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市场对“放管服”改革的整体评分较低。根据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为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这就需要通过政府自身的改革来带动其他重要领域的改革,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放管服”改革不仅要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而且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此,建议各地方政府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年度动态的“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的评价,瞄准国内最先进的营商环境地区,不断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同时,要尽快推出竞争政策审查机制,由专业机构对政策的出台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凡是与公平竞争有冲突的政策一律不得执行,从而奠定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第二,均衡推进我国各地政府“放管服”改革,尤其是要助推东北地区的政策落实。东北地区“放管服”指标评分较低、落实情况较差,可能是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化体系建设滞后所导致的。为了深入推进东北地区“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一要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取消、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前置性审批;对不当用权进行问责,同时强化行政效果的监督,禁止任何妨害营商环境的行为。二要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要完善信息互通的社会环境。政府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打造“互联网+政务”的新模式,加强政府与群众间的联系,进而改进政务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通过逐渐开放政府部门的相关数据,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公共信息使用效率,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第三,“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应该着重考虑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的差异,给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一要大规模地降低企业强制认证的成本,市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减少强制性认证的目录范围,由政府或政府所属的认证机构从事业务所发生的经费应由政府财政负担,不再向企业收费,切实减少企业强制认证的成本[22]。二要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按照“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的要求,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的时间,真正实现新办企业5个工作日内完成的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提升新办企业的开办质量,让企业准入也能准营;在不增加企业税费负担的前提下促进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从而使得企业在规范的制度保障下,具有更高的创新活力。

第四,中央应进一步深入推行“简政放权”政策。简政放权由于政策存在滞后期或是改革落实力度不够等原因[23],其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未来改革红利的出现打好基础。在深化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要建立服务型的行政审批制度。将以往各机构封闭式和分散式的审批过程转变为开放式和集中式审批[24-25],各县区市可以设立行政审批局进行集中审理。二要建立联动型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构建多层级的行政服务平台,形成自上而下联动型的服务体系。三要建立规范化和信息化的行政审批流程。制定严密的审批操作规程,缩小自由裁量权,全面清理规范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组织行为,大幅压减各类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同时通过实行网上审批,强化行政审批监督与问责,推进行政审批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李志军.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EB/OL].(2018-03-22)[2019-04-11].http://www.gov.cn/premier/2018-03/22/content-5276608.htm.

[3]杨志勇,文丰安.优化营商环境的价值、难点与策略[J].改革,2018(10):5-13.

[4]LAFFONT J J.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J]. Economic Journal, 2005, 115(507): 556-557.

[5]陈刚.管制与创业——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J].管理世界,2015(5):89-99.

[6]张龙鹏,蒋为,周立群.行政审批对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家才能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6(4):57-74.

[7]王永进,盛丹.政府管制、外商投资与我国行业出口依存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11):100-113.

[8]迟福林,张飞.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4):6-8.

[9]马建堂.简政放权:来自社会的评价与基层的声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4):4-5.

[10]李军鹏.改革开放40年:我国放管服改革的进程、经验与趋势[J].学习与实践,2018(2):29-36.

[11]张定安.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6(7):33-38.

[12]马宝成.推进放管服协调发展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J].行政管理改革,2015(7):86-90.

[13]李军鹏.十九大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目标、任务与对策[J].行政论坛,2018(2):11-16.

[14]毕瑞峰,段龙飞.“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地方政府事权承接研究——基于广东省中山市镇区的调查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8):30-34.

[15]邓悦,王泽宇,宁璐.企业社保投入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吗——来自中国的新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6):61-71.

[16]邓悦,周宇航.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改革绩效评估——以河南邓州强县扩权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2):178-182.

[17]程虹.管理提升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吗?——来自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8(2):80-92.

[18]韩润娥, 赵峰. 中国发展加工贸易中要素的优劣势分析[J]. 对外经贸, 2008(1):50-51.

[19]LEVINTHAL C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 128-152.

[20]程虹,陈文津,李唐.机器人在中国:现状、未来与影响——来自中国企业一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J].宏观质量研究,2018(3):1-21.

[21]CHEN W R, MILLER K D. Situ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firms’ R&D search intensit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4): 369-381.

[22]潘紅波,李丹玉.产业政策。企业雇员和政府补助[J].宏观质量研究,2019(1):17-30.

[23]汪玉凯.放管服改革如何深化——社会各界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评价[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9):47-50.

[24]劉胜,申明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J].改革,2019(1):150-158.

[25]谭家超.资源配置、法律规制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J].改革,2017(5):135-145.

Key words: deregulation & regulation & service reform; business environment; enterprise performance

作者:邓悦 郑汉林 郅若平

第3篇:放管服改革情况汇报材料

目前,我单位运行的主要办公系统有: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医师执业注册联网管理系统,这两个系统是省级开发管理,并和国家级平台对接,由省卫生计生委负责运营。2018年省卫生计生委在周口、开封等4地市开展试点,实现了卫计办公系统与当地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按省卫生计生委工作安排,预计2019,全省都能实现对接。截止目前,网上办件量5件。

按照县里安排,我单位已经定做了20个“掌上办事”APP易拉宝宣传画,计划放置在委机关、各二级机构大厅,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院候诊大厅,并印制了10万份“掌上办事”APP宣传折页,计划放置到全县483个村卫生室,直接对本村群众宣传发放。目前,我系统已经通过微信工作群对“掌上办事”APP进行了推广宣传,所有宣传品将于下周3全部放置到位。

2018年8月30日

第4篇:2016“放管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一】“放管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一、推进“放、管、服”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大幅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着力清理规范收费项目,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廉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对接落实国务院决定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14年7月以来,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14〕27号、国发〔2014〕50号、国发〔2015〕11号三个决定取消和调整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经认真梳理,国务院决定取消的国家部委行政审批事项152项,涉及省直部门对接的事项99项(其余53项由中央垂管部门负责对接)。其中,我省对应取消9项,暂予保留1项(其余89项属于国家部委权限,我省无对应职权)。国务院决定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53项,涉及我省承接的36项(其余17项属于中央垂管单位承接)。我省省直部门对应承接国务院决定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后,省直机关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数量实际增加14项,纳入省级行政权力清单进行统一管理,拟于10月底向社会公布。二是取消、下放省直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组织人员对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310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8项)进行再次清理,拟调整行政许可事项37项,其中取消6项、下放17项、转变管理方式2项、合并9项为2项、新增3项,此次清理结果已于2015年6月12日以省政府令向社会公布。启动409项行政服务事项的清理工作 ......

第5篇:“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典型汇报材料

xxx编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互联网+放管服”要求,督促指导各相关单位对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认领和梳理,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助推咸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纵深推进“一张网”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一网覆盖”。结合湖北省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编制全区“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协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动态调整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完善对应事项的服务指南和审查细则。配合政务服务中心,继续梳理全区信息化建设和网上办事情况,督促各单位使用电子政务外网,全面应用省行政职权和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推动各部门业务办理平台与全省“一张网”深度对接,协调上级部门逐步关停各部门网上办事窗口,确保2018年11月底前联通到区级。

二是完善权责清单制度,继续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推动权责清单信息公开化、流程标准化、运行数字化、办理网络化和监督实时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工作机制。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根据国务院、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再承接、取消、调整、下放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继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公布区级证照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和清单化管理。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惠民政策知晓率。利用电视、报刊、微信、网络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改革内容,加强政策解读,让投资创业者看得到、找得着、用得了;畅通工商登记咨询热线,结合“法律七进”,深入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大型商场、街道等开展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四是完善窗口流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登记窗口建设,优化窗口人员配置,实行窗口岗位业务通办。健全窗口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完善导办服务、上门服务、直通车服务等服务举措。大力推行工商登记 “一次就办好”服务承诺和服务机制,通过网上申办、窗口快办等途径,努力实现简易事项和一般事项“最多跑一趟”。

五是优化审批流程,构建公开透明政务服务机制。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库,加大行政指导力度,落实“提前介入、及时注册、重点指导、跟踪服务”的要求,保证重大项目在注册登记时快速办结,使之高效落地。

第6篇:放管服工作汇报

铜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放管服”优化营商环

境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精神,根据住房公积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求,力行简政之道,大力推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放管服”改革,从“便民、透明、廉洁、高效”几方面入手,着力推动中心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切实提升营商环境。

管控结合,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中心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关于在市域内各金融机构存储公积金基本原则》和《住房公积金银行存储计分排序细则》,突出各商业银行对铜川地方经济融资支持,同时兼顾其报价利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三个方面量化计分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分配存储资金,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公积金的撬动作用。

紧盯工作薄弱环节,修订完善相关内部制度。建立推行岗位责任制、AB角工作制、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管资金,防止违纪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中心积极探索制定《财务管理制度》、《风险防控制度》,不断加强资金存储、资金审批、费用支出等一系列资金使用的管理,加强贷后风险管理,确保贷款风险可防、可控,保障资金安全和科学使用。为了廉洁、高效的管理好职工的公积金夯实基础,同时进一步防范廉政风险,中心主动邀请审计部门进行年度审计,深入排查住房公积金的筹集、管理及使用方面存在的现实点和潜在安全隐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资金安全稳健运行。 积极探索公积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缴存职工使用公积金管理,防范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风险。在全国率先推出《缴存职工按信用等级实施差别化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核心,针对缴存职工使用公积金施行差别化管理办法,今年中心还将信用分级管理融入新修订的贷款、担保政策中,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评价使用体系,有效保障了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弘扬了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简政放权,便利企业、职工办事

铜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办理缴存、提取、贷款等所有业务一律实行“零”收费。今年中心对历年来出台的各项业务政策进行了梳理、优化,出台了《铜川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转移实施细则》、《铜川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实施细则》和《铜川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保证人担保实施细则(试行)》。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的新措施。公积金提取手续更加便捷、公积金贷款门槛降低、担保手续简化,优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理时间,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面对公积金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公积金制度扩面,让大多数低收入人群享受公积金政策福利,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困难的问题,通过长期调研、论证,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为聘用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意见》和《铜川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与使用办法(试行)》,将行政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在校大学生纳入到公积金覆盖范围内,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公积金低息贷款。

认真履行住建部《关于严格执行规范和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的通知》,对缴存比例高于12%的均一律调整到12%以下,细化了降低缴存比例的内容和要求,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增加就业和职工现金收入,加大了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规范缴存比例为5家单位降低成本500余万元,经公积金管委会同意,5家煤炭企业缓缴公积金1.2亿余元,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加强业务大厅服务窗口的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实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制,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完善业务大厅服务设施,整合窗口功能,设立综合柜员变单一服务为全方位服务,在各县区管理部服务大厅统一安装公共WIFI, 增设智能服务终端,设置填单台和导服岗,主动为办事群众进行办事引导。通过软硬环境建设将公积金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组织开展“业务大练兵”技能考试,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综合素养、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营造了一心服务为民的工作局面。

开展“下矿区、下社区、下厂区”服务群众活动,深入基层缴存职工“上门服务”,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减轻了群众的出行压力。为老弱病孕残开通了绿色通道,将缴存、支取、贷款等主要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全部公开,为广大缴存职工提供“一站式、一厅式”服务。利用公交站牌和电梯间宣传业务新政策,今年上半年累计下单位、进社区、进厂矿、沿街上门宣传30余次,发放宣传彩页和政策明白卡5000余份,提高公积金政策的知晓率,为制度扩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拓展服务渠道。通过建设使用新业务系统,实现了公积金支取实时到账、个人公积金余额可对冲公积金贷款还款等功能,方便了缴存职工,为缴存职工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为中心建立了科学、合理、规范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体系,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随着网站、客服热线、手机APP、自助终端、微信、微博、大厅触摸屏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建成,广大单位、职工群众可通过多种渠道咨询、办事,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完成部分业务的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下一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尽快建成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体系,向广大缴存单位和缴存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服务。

第7篇:放管服效改革材料

编办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工作材料

**县审改办按照省审改办《关于印发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政策督查方案的通知》(晋审改办函[2016]30号)和市审改办《关于落实我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政策督查方案>的通知》(长审改办函[2016]7号)要求,牢牢把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这一宗旨,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同时我办加大权力清单制度监督力度,按照厘权、清权、确权、晒权四个步骤,以编制“两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两张图”(权力运行图、风险防控图)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建立“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流程优化、廉洁高效、透明公开、人民满意”的权力运行机制,着力在提质、提速、提效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为人民群众服务水平。

一、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政策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1、落实和承接国务院及省、市政府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政策文件落实情况。

全县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纳入清单管理,

2015年以来凡省、市政府下放、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均对应承接、取消和调整。制订下发了相关文件:(**政发(2015)14号)、(**政发(2015)20号)、(**审改办(2015)6号)、(**政发(2016)16号)(**政发(2017)9号)等文件,共承接省级下放12项,市级下放4项;取消12项,取消年检年审3项;工商前置改后置21项;下放乡镇1项。

2、

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政策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全面清理中介服务事项。制订《**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清理规范县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政办发(2015)57号)文件,明确审批部门一律不得自行设定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和提供相关中介服务材料。制订《关于落实国务院第二批清理规范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政发(2016)17号),**审改办(2017)4号等清理规范共10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3、

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它政策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我办

的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去年审批项目进一步削减、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审批方式进一步改进的基础上,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为核心,以两单两图一平台为重点,进一步明确政府工作部门职责权限,推进行政职权公开规范运行。

二、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情况

1、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

各审批单位按照市审改办相关精神,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制订审批流程,按责任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落实相关环节对应职责人,确保承接到位。

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具体措施,为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巩固改革成果,根据市级相关精神,我们印发出台了《关于印发**县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16)43号),强化监管责任,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细化职责任务分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工作。

3、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进展

我县26个县直行政执法单位,除4个零报告外,全部编制完成“一单两库一细则”,并全部在**县政府网站公示。其中:检查事项清单共计671条,市场主体名录共计9395家,执法检查人员共计525名。根据《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抽查事项186条,抽查次数418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500人次。

4、落实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

全面落实上级指定县级政府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确保法定职责必须为。同时积极推进承接权力运行流程制订,细化规范审核程序。

三、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1、“两单两图”编制和公布情况

“两清单”、“两张图”是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权力运行图、风险防控图),这是“六权治本”的基础性重要工作,我们按照厘权、清权、确权、晒权四个步骤,全面实施权力清单制度,我县“两清单、两张图”已全部编制完成,并上网运行。(1)“两单两图”实施范围:我县“两单两图”梳理共44个单位:县直31单位,乡镇13个。(2)审核结果:全县共审核确认行政权力3759项,审核确认责任事项25095项,制定权力运行图1906张,风险防控图1869张,查找廉政风险点24434个,制定防控措施24316

条。

2、“两单两图”运行情况

制订并下发了《关于规范“两清单”、“两张图”上网试运行工作的通知》(**审改办发(2015)8号)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在部门网站和县政府网站公示的格式和要求。经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并上网运行。**县人民政府网站网址:(www.chinaqx.gov.cn)信息公开栏。进一步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全县审批环节精减涉及9个单位32个项目,其中审批环节精减1项的有7个单位10个项目;审批环节精减2项的有7个单位14个项目;审批环节精减3项及以上的有4个单位8个项目。办理时限精减涉及14个单位49个项目。

3、制约和监督行政职权运行机制情况

为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巩固改革成果,根据市级相关精神,我们相继印发出台了《关于严肃纪律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通知》(**审改办发(2015)1号),《**县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县政府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发(2015)21号),《关于印发**县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16)43号),强化监管责任,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细化职责任务分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工作。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1、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行政审批部门将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办理许可证和有关批文方面,但对于许可证发放之后,对取得许可的单位和个人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却监管不力,违法经营、违法建设、等侵害群众利益和公共利益现象时有发生。

2、行政审批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行政审批从受理到作出审批决定,仍由“窗口”实施,行政监察部门难以对全过程进行监督,行政服务中心也只能根据部门上报的情况进行考评打分,对违法、违纪问题,当事人不举报难以发现,监督作用显得乏力。一些审批事项从受理、审查、办理、发证等环节还没有完全得到监督,法外增加审批条件、超时审批的问题依然存在。

3、“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各单位或科室对各项执法工作有特别要求,随机抽查造成执法人员不掌握其它执法科室业务和法规,造成执法难度大。建议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条条上的培训,将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制定培训方案,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从执法人员选派条件、调整情况、工作职责、检查要求等四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使大家明确这项工作具体操作方式。

2017年6月30日

第8篇: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改革合力已经形成。“放管服”改革,事关政府职能转变。****党组高度重视,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放管服”改革推进实施工作,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和“月例会、半年小结、全年评查”的长效机制。各单位把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有力抓手,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任务,在****交通运输系统营造了齐心协力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精简审批事项,服务效能快速提升。自****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以来,****严格按照省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围绕“事项减少50%以上、环节压缩50%以上、时限减少50%以上”的工作目标,通过自查清理、业务初审、联合会审、反馈沟通、法制审核等方式,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7项削减为12项,又因省级权限下放和法律法规变动新增事项2项,目前共有行政审批事项14项,审批环节削减65.65%,审批时限削减89.63%。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繁文缛节和不必要证明事项2项,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2016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将近6万件,提前办结率90%以上,按时办结率保持100%。

三、强化监管方式,市场秩序持续规范。“双随机、一公开”是市场监管的基本方式,对于规范市场执法行为,减少监管中的重复、烦苛和自由裁量权,具有重要作用。依据省、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部署,****制定了《****交通运输委员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共确定抽查事项24项,并明确了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对象、抽查比例、抽查频次、抽查方式、抽查内容等内容,同时建立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相应的随机抽查程序,严格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自2016年以来,市交通委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500余次,抽查范围全面覆盖所有随机抽查事项,进一步提升了执法单位对行业管理对象的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四、推进“一口受理”,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按照“服务优先、辅导靠前、审管分离、受审分离”的原则,****制定“一口受理”工作方案,科学设置了一口受理前后台的衔接机制,界定了辅导、受理、审核、审批等各个环节岗位职责。设置行政审批事项综合受理窗口,平行受理相关业务,设置咨询辅导区,为群众提供“肩并肩”咨询辅导服务。根据市政府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编制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对行政审批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承诺办理时限等要素进行了统一,提供了示范文本和常见错误示例等内容,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运转流程,实现行政审批全过程的规范、透明,为“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奠定基础。

上一篇:河南思想品德中考下一篇:生产车间节能降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