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中国梦做法

2022-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实现中国梦做法

辅导员在对90后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的“中国梦”

[摘 要]高校辅导员虽然在高职院校中做着平凡的工作,但工作对象具有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辅导员在引导90后大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对90后大学生进行教育,并实现自我的“中国梦”是高校辅导员在新时期中的新目标。

[关键词]辅导员 90后 大学生 学生管理 中国梦

[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说道:“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需要我们每一个在不同的岗位的人努力拼搏,为了这个理想而奋斗终生。我们始终要具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并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的困难,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进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辅导员在对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自我的“中国梦”,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质

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辅导员必须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只有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把握时代的方向,才能在方向上正确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教育。因此,辅导员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领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精髓。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不动摇,在实现民族的“中国梦“的道路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中国梦”,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树立优良的职业综合素养

树立优良的职业综合素养,即在学生的“心”上做文章。只有充分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给予正确的、学生能接受的意见和指导,学生才会信服你。特别是90后大学生,更加需要尊重他们的内心想法。只有付出真心,才能得到学生的心,和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具体做法是:第一,加强沟通了解,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辅导员工作中,多倾听学生诉说他们的困惑,是建立起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途径。新生入学伊始,通过师生谈话掌握新生的性格特点,发现人才,并仔细查看新生的学籍成绩和档案,对学生的性格和爱好有一个了解。记得在一次接待新生的现场,由于笔者事先看了学生的资料,待学生和家长来报名的时候,笔者一下子就说出了学生的籍贯、家庭地址和特长爱好,令在场的家长惊讶不已,家长和学生都感到特别高兴。家长表示,把孩子放在我们学校很放心,因为辅导员很用心。 第二,从学生角度出发,多照顾学生情绪。挖掘闪光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即使成绩再差再调皮的学生也有自身的闪光点。

三、树立扎实的专业素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都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难以驾驭的。因此,渊博的知识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辅导员要坚持每天看书、读报、学习,要求自己每一次站在讲台上都要讲出最新、最吸引学生的内容,让学生能每天学习一点,进步一点,受益一点,成长一点。辅导员要立足知识的前沿,掌握所带专业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与最新成果,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在教育教学中能从高层次上驾驭和把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真正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双赢效果。

四、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系已经有两位辅导员先后住院。其中一位辅导员在新生军训结束后因胃病累倒,住院长达一个多月,中药调理半年。在军训期间,辅导员硬撑着没有离开岗位,每天坚持陪伴学生在军训场上,及时处理学生在军训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组织军训会演等。笔者和同事去医院探望她时,看到她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挂水,身体极度虚弱,但脸上却挂着笑容。学院一直很重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强调要为辅导员的个体发展提供平台,于是,成立辅导员健身俱乐部的念头油然而生。而辅导员乒乓球比赛成为辅导员健身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项活动。我们比的是友谊,比的是身体,比的是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我们的辅导员都还很年轻,要从现在起真正落实这一健康理念,做一个健康快乐的辅导员,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追求自我的成功。“阳光晨跑”一直是我院坚持的举措之一。每天早上伴随着起床铃的优雅音乐,学生们开始集中到广场上,而作为辅导员的我们也穿上运动服和学生们一起晨练,学生看见辅导员也参与进来了,都很开心,而且这对于辅导员本身来说也是一种身体素质的锻炼。每天早起“陪练”不是一种辛苦,而是一种愉悦,收获的是学生的尊敬与崇拜,那些曾经因为懒惰不起床的学生也逐渐融入晨跑活动中来。每周四下午四点钟,特意为女辅导员开办的瑜伽班受到了女教师的欢迎,大家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跟着专业瑜伽教练调节身体,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工作的挑战。

五、辅导员工作中的激励艺术

激励是强化需要动机的有效手段,管理者通过激励的方式,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实现管理目标。有时辅导员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番安慰的话语,都可成为激励学生的动力。90后学生难免犯错,如果我们辅导员劈头盖脸地将其痛骂一顿,可能会增加学生的逆反情绪。相反,如果我們耐下心来跟他们讲道理,再鼓励他们以后以正确的方法去处理问题,相信学生内心一定充满感激,乐于接受。有一次,班级里一名女生在使用违禁电器时,刚好被宿管发现了,女生害怕极了,违禁电器也被没收了,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凡是使用违禁电器的学生一律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女生这时候给笔者打电话,很害怕地问自己会不会被处分,笔者耐心地跟她分析了在宿舍使用违禁电器的危险性,以及其他院校由此引发火灾的案例,她对此作了深刻检讨。笔者跟她谈到了平时她在班里的优良表现,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礼,她很后悔自己的行为,发誓今后不再违反校规校纪,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真的做到了。记得有一天早晨,一位母亲很激动地给笔者打来电话,开心地告诉笔者说,这次放假回家她发现孩子懂事多了,经常去看望家里的老人,说一些贴心话,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家长感到很欣慰,感谢笔者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听到这样的肯定,作为辅导员,笔者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了。

六、辅导员的精细化管理

构建交流平台,实现平等对话。根据90后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的熟悉和喜好,开学初笔者就建立起班级QQ群、班级微博、飞信等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做,一方面使班级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在无形之中得到增强和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班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无缝隙交流,使得很多情绪、问题能够在事发之前就得到及时解决。记得在一次放长假的节前下午,班级学生都没有课了,学生们急切地拖着行李箱准备回家,笔者的QQ也挂在线上,这时候突然看到群里有学生在谈论宿舍热得快没有拔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是在开玩笑,有的学生在回复其他的聊天内容。笔者看到这一信息后没有当成是玩笑,立刻“飞奔”到那个学生所在的宿舍,跟宿管拿了钥匙后,推开门就看见一瓶烧开的水正在沸腾,热得快正在工作,而宿舍里一个人都没有。笔者快速地拔下插头,热水瓶里的水烧得只剩下一小半了。如果没有和大家建立起这样的联系,笔者看不到大家的聊天,说不定一场大火就在所难免了。事后笔者对该宿舍的成员狠狠地教育了一番并且没收了违禁电器。

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主独立、思想活跃、追求时尚、渴望平等。90后大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是优越的一代,早熟的一代,叛逆的一代,需要大人们更多了解、更多关心的一代”。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把握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走向,采取新的工作方式、工作手段,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辅导员工作是一门艺术,要切实做好辅导员工作,仅仅做到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辅导员在帮助实现别人的梦想过程中,也成功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我们也正为促进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 参 考 文 献 ]

[1] 韩兵兵.浅析如何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J].现代交际, 2011(322):9-10.

[2] 王寅秀.高校辅导员如何指引大学生托举“中国梦”[J].现代交际,2013(352):251.

[3] 邓凤英.关于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41-142.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冯雯婷

第2篇:学习实践“中国梦”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摘 要:从古至今,人人皆有“梦”。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华儿女走过了艰难曲折的旅程,但我们从未退缩,绝不放弃。我们一定要把这幅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作为民办院校的党组织可以朝着落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抓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扩大“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让“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走进课堂等方面努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作为民办院校的党员教师也应持之以恒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注时事热点,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钻研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以此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作为学生党员更应努力助推“中国梦”,除了要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以坚定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要用于创新。

关键词:中国梦;高职教育;宣传教育

一、“中国梦”的召唤

梦想是与狂风大浪搏击的帆船,有了它,我们才能乘风波浪,到达幸福的彼岸;梦想是一对坚强的隐形翅膀,有了它,我们才能在浩瀚的天空中自由地展翅飞翔;梦想是生命力最顽强的种子,有了它,我们才能钻开狭小的缝隙,绽开最绚丽多姿的花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主席关于“中国梦”最初的阐述。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主席对“中国梦”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可鉴,“中国梦”再次召唤我们,“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强国梦、富裕梦、幸福梦。

作为民办院校的党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也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树立主力军的意识,必须利用坚强的精神支柱,凝聚强大的力量,通过不懈的奋斗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承载着十几亿中国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而伟大的历程:从在毛泽东同志的伟大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压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至今,②60多年来,中华儿女走过了艰难曲折的旅程,但我们从未退缩,绝不放弃,我们一定要把这幅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

二、作为民办院校的党组织,可以朝着以下五个方面努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1.落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党组织深入解读“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以各种形式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并将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到各个系部当中去,并且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活动方案的实施,坚决避免单纯地落实文件。

2.抓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组织要紧紧抓好“理论引领工程、师德建设工程、实践提升工程、助力成长工程、夯实信仰工程、温暖心灵工程”,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思想政治培训、师德培训、教学能力培训等,积极引导青年教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树立优秀的教师形象,扩大教师的影响力;积极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扩大“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影响力。

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刊、宣传栏、广播、校园板报、校园网等媒体,加强对“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老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4.让“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走进课堂。

特别是思政老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把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与“中国梦”主題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领会到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5.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践行“中国梦”。

党组织通过参观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基层,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现自我,收获真实感悟,激励引导学生在实现“中国梦,我的梦”中磨砺意志,锻炼能力。

三、作为民办高校的党员教师,也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努力助推教师的“中国梦”实现

1.党员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还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关注时事热点,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思政老师,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新变化,我们更要坚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时刻关注国际新闻,关注身边人身边事,以自己专业的知识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2.党员教师要自觉参与学院安排的师德修养、专题讲座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以教师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指导学生,在学生中传播正能量。

3.党员教师要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钻研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我们却可以培养科学家,培养企业家,培养艺术家……因此,我们更需要不断地给自己补充新的专业知识营养,给自己注入新的能量,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要不断地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新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技术人才。

作为民办院校的党员教师,实现“中国梦”也是实现我们的“教师梦”。我们必须投入最大的工作热情,积极地应对每一天,把爱注入学生心中,在学生中散发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传播正能量。

四、作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作为学生党员

1.“首要任务是发奋学习,学习一切对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健康成长有用的知识”④,学生党员不仅要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地参与学校有益身心的活动,自觉抵制消极落后的社会思潮影响,而且还要鼓足信心和干劲,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钻研自己的专业技术,把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2.以坚定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科学的理想信念犹如茫茫大海里的指南针,给我们指明正确的航海方向,给我们带来前进的动力。作为年轻人,从工作的最低层做起,满怀激情地应对每一个挑战。自觉抵制和克服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各种消极错误的思想障碍,敢于承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坚持不懈、不屈不挠,把个人的全部力量投入到实现个人的梦想中去,投入到我们青年学生的“中国梦”去。

3.要勇于创新。历史的潮流在不断地更新,社会也在一天一天的、一点一滴地进步,落后的思想早已铺满了厚厚的尘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青年学生要胸怀大志,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青年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我们自己的梦。中华民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21世纪的中国是我们实现梦想的福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紧紧地联系起来,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插上一对勇敢坚强的翅膀,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朝着“中国梦”奋勇前进,前进,再前进!

参考文献:

[1]王英梅 王普京.“中国梦”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3年3月第1版:53

[2]王英梅 王普京.“中国梦”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3年3月第1版:54

[3]徐永利.引导青年教师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N].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5日

[4]秦兴洪 冯益谦.《圆中国梦 从我做起》[M]. 广东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 100页

作者:刘婉芬

第3篇:为实现中国梦建设法治中国

摘 要:“中国梦”作为全中国人民的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大梦。但是中国梦的实现是漫长的,是要靠一步步规划,靠中国人民的力量脚踏实地的去实现的。在实现中国梦的现阶段我们亟须做好规划,从政策、制度、法律层面为中国梦的道路点亮明灯。文章就分析中国梦与法治国的关系开始,进一步探索建设法治国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并最终给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国梦;法治国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中国梦”这一课题以来,各期刊杂志、专家学者都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中国梦”即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伟大而又质朴的愿望,也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更是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全方面的协调进步,更离不开民主和法治这两大基石。本文就来谈谈中国梦与法治的关系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特点和建议。

一、中国梦与法治的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法治建设既是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这句话简单而直观地阐述了法治与中国梦的关系。

(一)法治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中国,中国梦的实现形式,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法制和法治的建设。没有商法、经济法市场将一片混乱,没有宪法、行政法政治生活将乌烟瘴气,没有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先进文化将无从萌芽和发展,没有民法、刑法社会的硬性规则将不复存在,没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关法律保护环境可能会落成一句空话。没有法律制度和法治意识,人类会回复荒蛮时代;没有法律制度的继续完善和法治意识的进步,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很难获得良性的发展。因此,法治建设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环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法治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首先,“中国梦”说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人民群众的“小梦”所集合成的“大梦”。“人”作为国家最小而又最有力量的单位,其最基本的追求是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权利。换言之,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梦想是获得经济利益、政治自由以及人格尊严等权利。这需要国家对合理私权利进行保护,并对公权力进行控制。而法律就是保护“权利”、控制“权力”的最好标杆和武器。没有法治,我们无法保障公民的合理权利,更无法实现每个人民群众的“小梦”,那又何谈中国的“大梦”。其次,建设文明强国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目标,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民主公正是文明强国不可或缺的基本。众所周知,法治是民主的基石,没有法治,民主就得不到保障,而没有民主的国家就不能称之为现代文明国家。法治对于民主和建设文明强国的重要作用再次证明了法治之于“中国梦”的意义。因此,法治建设不仅是对每个中国公民的保护,也是中国建设文明强国的制度保障,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二、建设法治中国的特点与难点

中国作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阶段的文明古国,无论是社会关系、社会习惯还是民族文化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同时,作为近代历史起步较晚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难以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模式。因此,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法治国家主要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同时也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难点。

(一)长期人治历史,使得法治规范、法治方法乃至法治精神都难以贯彻落实

我国有几千年的人治历史,其中存在过许多盛世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惯性规律来讲,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中有不少可援用的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长期的人治历史,使得中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克服人治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不利因素。

在封建社会,人治的模式与当时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适应的;但我国在逐渐步入工业社会乃至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传统的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已经很难应对新的矛盾和挑战,因此以法治为中心的规则之治对于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就变得至关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在初步建立起法治规则后,由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人治理念的阻碍,导致法治规范和法治方法难以真正地贯彻落实,这进一步导致无法建立起现代社会所亟须的法治精神,然而没有较为完善的法治精神,法治规范和法治方法又难以进一步发展,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人治模式对人们的影响,着重把握好法治规范和法治方法的落实环节,真正建立起法治精神,再用现代法治精神进一步指导法制规范的建设和治理模式的改革。

(二)法治建设的艰巨性,使得法治建设缓慢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国法治建设具有艰巨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长期的人治历史,使得公民甚至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人治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阻碍了法治意识的树立和成熟,而思想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其次,较短的建国史和国家建设中的挫折进一步加深了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较长而近代的建国史却很短,在这短暂的建国史中,我国又曾经经历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受了重创,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无论是发展时间还是发展程度还是难以达到社会发展规律的需要。其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既不能照搬封建社会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这就要求我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探索和创新难免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磨合,因此我国法制建设的道路必然是曲折前进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尤其是经济发展更是令世界瞩目。但由于法治建设进程缓慢,难以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已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13年5月30日,非官方学术组织“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发布《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报告中就提出,法治建设滞后蕴含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风险,在当前表现为主体不同权、民营经济发展受限;政府权力过大,制约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公民人身和财产权保护不利,权利救济渠道不畅,市场主体缺乏稳定的安全预期。这里主要强调了法治建设中对公权的控制和规范不足以及对私权的保护缺失,致使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风险。法治建设的区域不协调性,也给社会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例如,具体的法律规范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同一情况在不同地区就会受到不同对待,有些地区的人因拆迁而“致富”,但有些地区的人却会因拆迁而“致贫”,这种差异会加重社会的不公平性,不利于维持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要加快法治建设的脚步,不仅要走快更要走稳,给予法治建设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保证法治建设能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建设法治中国的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从立法方面来看,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道路,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从司法方面来看,司法制度基本完善,司法已经成为最终解决纠纷的机制,职业化的法官队伍也已经初具规模。从执法方面来看,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已经成为行政机关基本的工作规范和目标。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展开,公民的法治意识也大大增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与法治建设的进步息息相关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还是有极大的进步空间,中国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因此在法制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根据以上要求,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从有法可依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地位和权威性。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把中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这表明中国的立法工作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的终结。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大大加快了建设法律体系的进程,这必然导致法律体系中存在不足,因此我们需要更长时间磨合、完善现有法律体系,使之更符合中国的实际。其次,必须要提高法律的地位和权威性。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是将法律提高到至高地位,用法律来“治官”、“治吏”乃至管理国家。而法律权威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外在强制力需要加强国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建设,而内在说服力就要求提高立法工作的质量,制定良法。

第二,从依法办事的角度来看,必须深化行政法制改革,保障人权,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这里我把依法办事的主体广义的理解为行政主体和普通公民。行政主体依法办事,就要求建立科学公正的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法。在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的规则和程序,真正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在利用行政权制定规则或作出决定时,更要注意征询民意,使规则和决定更加合理。只有“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只有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把普通公民作为依法办事的主体就是要求公民在日常经济、社会生活中知法、守法、护法,积极行使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只有每个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真正实现保障人权这一历史任务。

第三,从公正司法的角度来看,必须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完善司法制度,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队伍的建设。公平正义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可见公正司法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而想要实现司法公正,我们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其一,要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使司法机关不受其他权力机关的不良干扰,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其二,要完善我国的司法制度,不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真正实现司法公开、民主,这是司法公正的内在保障。其三,要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把司法公正落实到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其四,要加强司法队伍的建设。司法人员是司法公正的载体,要实现司法公正不仅要提高司法人员的工作能力,更要加强司法人员的道德建设。

第四,重中之重是通过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中国梦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梦,只有依赖人民的力量才能实现,而加强法治建设也只有依赖人民才能落实。我们唯有不断完善立法工作,规范行政工作和司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才能在社会中建立起良好的法治环境,让公民真正相信法律、相信国家,从而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勇于并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建立起正确的法治意识。同时也只有公民的法治意识提高了,我们才能利用公民的需求和智慧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以形成良性循环。人民是建设法治国家、实现中国梦的受益者,更是力量源泉,因此,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并用先进的法治思想影响和教育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中国梦是现代中国的一份历史性事业,它绝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完成,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共同组成的,我相信要走好走稳这条道路,不仅需要中国精神的指引和中国力量的推动,更需要我们手握法治这把开路利剑,打破封建陈规、打散歪风邪气,真正塑造起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中国,一个人民喜爱、正气浩然的中国。

参考文献

[1] 孙来斌,刘进.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梦”多维透视[J].理论前沿,2013(453).

[2] 陈晋.中国道路与中国梦[J].党的文献,2013(2).

[3] 吴爱英.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J].中国司法,2013(7).

[4] 李步云.法治国家的十条标准[J].太平洋学报,2007(12).

[5] 侯乃平.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之我见[J].理论界,2007(12).

[6] 张文显.全面推进法治改革,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法学解读[J].法治与社会发展,2014(1).

[7] 王利明.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6).

[8] “中国梦·法治路”系列述评[N].检察日报,2013-05-20.

[9] 公茂虹.解读中国梦[J].思想前沿,2013(03).

作者:张帆

第4篇: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1

中国梦有着中国特定的历史承载和现实意涵,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贯联;同时中国梦又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具有世界精神,是中国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梦想是人类对完美事物的憧憬和渴望,是人类最天真无邪的愿景。只有充满梦想的民族才有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中华民族向以务实、刚健、勤勉著称,中华民族同样有着自我伟大的梦想。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最早使用“中华民族”概念,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在各界广泛使用。作为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为世界礼貌做出过巨大贡献。在雅斯贝尔斯所称的“轴心时代”,中华民族就构成了自我的政治礼貌,构成了自我的文化传统,之后又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汉唐时代”。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次灾难。从鸦片战争到1945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大小470次战争,签订了1145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疆土174万平方公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了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早期探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倡导“中体西用”,发起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康梁等人推动“维新变法”,惨遭失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世界第一富强之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闸门。

自此之后,无数志士仁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实现民族的图存图强和振兴繁荣,成为近代以来全民族的心声,凝聚汇集成为民族梦想。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世纪之交之际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新表达,是对孙中山“振兴中华”延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作出表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有着中国特定的历史承载和现实意涵,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贯联;同时中国梦又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具有世界精神,是中国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中国梦的真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每个人都为完美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社会不是抽象的,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命构成的。只有每个人都为完美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美国梦以个人奋斗为基础,其精神内核是不论出身、阶层,只要努力勤奋,就能获得成功。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患难与共中,认识到群众的价值和力量,中国梦作为“国家之梦”,正是这种群众精神和社会伦理的表达。但是没有个体的强健,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绝无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强调:“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每个青年人的梦想”,“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充满生机活力和创造性的民族,首先得有充满生机活力的个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一向处于超稳定结构中,养成了消极顺应的群体心态,由于人格的扭曲,人的创造潜力退化,生产、科学、艺术创造活动萎缩。近代以后,当别的民族在礼貌大道上快速前行时,中华民族一向在踯躅而行,丧失了一次次赶上世界礼貌大潮的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社会本位主义,重秩序,重和谐,强调共性,压抑个性,并把抑制自我、抑制个性发展作为取得和持续社会和谐的首要条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天下先”,“出头的椽子先烂”……这种伦理精神具有很强的发散功能,成为一种为抽象群众主义外壳包裹着的抑制个体精神的制约力量,成为漠视个体价值的支撑点。

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教授在探讨现代化的动力时发现,个体的成就感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他透过统计资料证明,一个国家在必须历史时期高成就欲望的人越多,这个国家这一时期的发展程度越高。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相反,人类历史证明,自我丧失,主体性贬值,必然导致民族整体素质的下降,延宕礼貌发展。道理很简单,社会不是抽象的,它是由具体的鲜活生命组成的。难道能够脱离个体的强健而求得民族的强盛吗?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由于特殊的人文地理和历史传统,中国梦的实现必然以群众和社会为本位,但没有个人的梦想,决无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期间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完美梦想相通。

由此,中国梦不光是个大概念,更是个体复苏、人格升值,激荡创造力、释放进取精神从而再造民族精神,推动整体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每一个平凡中国人的平凡梦,与中国梦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与完善,是其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没有体制和制度的保证,中国梦不可能实现

制度与体制的进步,是一个社会真正的进步;制度与体制的完善,是一个社会真正的完善。人类礼貌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制度礼貌的提升。“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造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D。c·诺斯:《论制度》);体制则是制度的组织化。比起制度来,体制更具有形构性。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与完善,是其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没有体制和制度的保证,中国梦不可能实现。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2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依托、共同传承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在长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等,使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昌盛,有利于激发当今社会的创新活力。

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还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俗话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激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意义。

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使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到一起,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凝聚成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能量。

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兴旺发达的源泉和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新时代的要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鲜活力量。改革开放政策铸就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改革创新精神激发了当代中国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冲破各种思想羁绊和观念枷锁,破解各种改革和发展难题,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3

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一代,对于新事物有无限的渴求,对于未来有无限的憧憬的一代。大学生不仅是社会的精英,更是这个社会的积极分子。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断求新,积极努力奋斗,表现出更加优秀的职业水平。要实现中国梦,大学生们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也直接产生了影响。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这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的“先行军”。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作了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逐渐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首先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其基本环节。应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二)提高教师素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化学生

教师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教师不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要在提高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是“才”,政治素质是“德”,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思想品德。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加强和提高自身“德”方面的修养,不仅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和合格的教育者,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把学生培育和感化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通过学生感化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往往被其内在动机和需要所驱动。树立典型,塑造榜样就是为了提供行为参照,确立行为目标。学习者有了目标参照,进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一致。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他们的精神比较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对校园中在思想品德方面涌现的优秀大学生典型要及时大力宣传,使良好的风气在大学校园中弘扬,成为大学校园中主导地位的风尚,使大学生们的行为有可仿效的行为作参照,从而见贤思齐。

党的十八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推动创先争优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稳步发展的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将对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觉得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政治素质、很强的是 非观念、 优秀的精神面貌, 需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努力学习 勤奋刻苦,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这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首先应该做到的,在努力让自己做到优秀的同时,和大家共同进步,经常交流学习经验,不保留,乐于帮助后进的同学。另外,提高自己在知识的摄取方面的宽度和深度,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应该学好理论,提高素质,在政治上带动同学进步。

(二)增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修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要讲政治道德, 要自觉提高政治道德修养。要讲大局,在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实践“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 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

(三)注重带头作用,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心存澄洁。即要刻苦钻研,又要勇于实践,具有远大的理想和 强烈的爱国主义成长成才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健康道德素质,争做优秀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进步。我应当尊敬身边的老师和学生,全心全意为我们的集体、为师生服务,热心社会工作,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奉献点点滴滴,要永怀大爱之心。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大家的梦想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整个国家的梦想。”

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有人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但我认为更是青年学生的梦。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追寻者,回首19世纪,我们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的历史征程,是与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可歌可泣,只为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青年学生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无数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出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年代日新月异,历史阔步向前,21世纪的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流淌着“先烈的血脉”,凝结着“民族的精神”,汇聚着“中国的力量”……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寄托者,“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90年前后出生的青年学生,30岁左右将目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50岁左右将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长在发展时代的青年,是幸运的;追逐复兴梦想的青年,是光荣的。看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作为“中国梦”的寄托者,当之无愧!

人是社会的人,从来就不曾有过绝对的独立的静止的人的概念。人一出生,就要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意味着义务和责任,而人的概念就是被这些义务和责任所框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要用自己的劳动偿还从社会中所得的,同时还要努力在社会的财富中增加新的份额,只有这样,生命才是有价值,不虚妄的。我们将自己的力量融入到社会的进步中去,我们的生命也就融入到社会的生命中去,随着社会的更迭进步,将永不磨灭,这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是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 当然,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除了圣人和伟人,谁也无法左右社会的兴衰,谁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我们只求尽心去做,对于每个人,国家和社会都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对于学生,学业就是他的国家,对于教师,学生就是的国家……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我们要老老实实的做事,诚诚恳恳地做人,标注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成就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着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这又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青年学生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相结合,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一定要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切实掌握现代文明和技术成果;一定要自觉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第5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如何理解实现“中国梦”

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事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要实现这些、做到这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

第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国家一切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归根到底靠“实干”。没有“实干”,写在纸上的东西无论多么美好动人,终究无法成为现实。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靠“实干”。“实干”是一切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任何物质财富都是通过人的“实干”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家庭幸福、百业昌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基本标志。通过“实干”,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增强社会的物质实力,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之道;脱离“实干”的“空谈”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能是空话。

第三,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靠“实干”。“实干”是一切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其一,社会的一切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必须依靠精神文化生产者通过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实干”来创造;“空谈”只能制造误国误民的“精神垃圾”。其二,“实干”是“实干精神”生成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实干精神”是反映“实干”的需要和规律,并在实干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各精神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精神,勇于担当、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精神,不怕挫折、攻坚克难的精神,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精神,等等。实干精神,人们只有在“实干”的历练过程中才能够创造它、理解它、珍惜它、升华它、享有它,“空谈”是与实干精神格格不入的。其三,“实干”是塑造健康人格、培育“中国精神”的园地。“实干”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对于个人来说,“实干”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立德励志、享受人生的根本途径,是“立德、立信、立言”之本。对于社会来说,“实干”是引导观念、涵养精神、弘扬文化、凝心聚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4]。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地。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第6篇:如何实现中国梦

--------我们的梦,共同的梦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姓名:孙永磊学号:20121020017

每个人总有一个梦,可能彼此会不相同。但是,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梦,一个亿兆中国人民的梦-----中国梦!

记得,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总书记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中国梦”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梦”正在扬帆起航,正在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我们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这不是空想的白日梦,而是有蓝图、有规划的中国伟大复兴的计划!

那么,我们将要如何实现“中国梦”呢?我想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或者说是值得思考的。

第一,重民生是“中国梦”的现实温度

中华民族要完成伟大复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与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有关。有人说,“美国梦”强调个人主义,“中国梦”强调集体主义,然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正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每个人都能免除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每个人的梦想都能找到落实的地方,“中国梦”就能像水滴汇集,化作绚丽的彩虹。

第二,创新,撬动“中国梦”的杠杆

马克思说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如何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怎样让清洁工厂取代“傻大黑粗”如何治理污染重塑“美丽中国”?只有推进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才能真正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增强 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尔孜规所说:创新,是撬动 “中国梦”的杠杆。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圆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国

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四,实干兴邦:“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不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行动第

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中国梦”承载着中国人民太多的希望,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托,要“凝梦”、“圆梦”,我们还需要注意或者说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没有国富国强,就难以实现民富民强!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五是实现民主法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制度,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条!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中国梦”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中国梦”展现的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自信!

“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有决心相信,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能够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能够实现,我们伟大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它实现!

作者:李江涛

第7篇:当代党员如何实现中国梦

当代党员如何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汲汲以求的梦想,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当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梦想,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实现“中国梦”呢?

一、要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刻理解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以民为首,不断为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基层党员干部要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谋求更好的发展。带头学习政治理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

二、要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中国梦需要行动和实干,需要每个人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事情。要有实干精神,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多接地气,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如果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按照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摆脱浮躁,踏实肯干,务实创新,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佳绩,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三、要加强学习,做事要实,律己要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学习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和智慧。坚持从实际出发,开拓进取,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会既谋事又干事。对待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强化宗旨意识。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

第8篇:如何理解和实现中国梦

摘要: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本文从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特征以及中国梦的价值体现等角度理解中国梦和探讨如何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 民族复兴 实践创新 科学发展 挑战 社会发展近段时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什么是中国梦,那到底什么是中国梦呢?继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之后,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阐释了“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和起点上,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令人震撼、催人奋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战略研判和美好期望。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有梦想,13亿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梦想,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美国有美国的梦想、欧洲有欧洲的梦想,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美好的未来,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研究中国梦,我们认为首先应对中国梦的概念和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实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如何准确理解“中国梦”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解读中国梦的内涵:

1.背景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幅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

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

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2.性质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民

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

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

广阔的空间。

3.意义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

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

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

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

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

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

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进,“中国梦”的

动力之源全面激活,“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中国人民从未像

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

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

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

民族的“人间正道”。中国既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又在推动世界经济摆脱

危机、走出低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

“利好”。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已经以与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

的崭新实践,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演进提供了新范式。

要准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还必须认真把握“中国梦”的主要特征。

“中国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中国梦具有未来性

“中国梦”是指向未来的,是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的期许和愿景。“中

国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是在中国基本国情现实的

基础产生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梦”产生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是每一个

中华儿女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的共同期盼。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

位,对照“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我们的现实还有不小差距。实现“中国梦”,还

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不断地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只有通过不懈奋斗、

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有所作为,才能把美好的“中国梦”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2.中国梦具有目标性

“中国梦”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我们还要看到,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还必须进行目标转化。只有把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转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才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在人们的具体实干中变为现实。这就要求每个行业和领域形成具体目标、具体路线图、具体时间表,让全社会的每一部分肌体、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进而汇聚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洪流。

3.中国梦具有民族性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13亿人民的梦,具有鲜明的民族和人民色彩。“中国梦”源于中国,属于中国,它把个人的成功与人们共同的幸福有机结合,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它不仅表现在领域广(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等众多的领域)、规模大(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口基数世界第一),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4.中国梦具有开放性

“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梦,亦是世界的梦。“中国梦”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不是脱离世界文明大道的狭隘民族梦。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始终追求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与世界同分享,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推动发展,以发展捍卫和平,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为赶超之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事实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成就“中国梦”是世界的重大利好,“中国梦”的实现将为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提供一种新范式。“中国梦”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中国梦”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已经并将继续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5.中国梦具有激励性

“中国梦”,一个拨动人心弦、激动人心灵、振奋人心劲的词汇,正在亿万中国人心头回响,它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在“中国梦”被提出以来的近几个月,“中国梦”已成为全国上下热烈讨论的话题,从繁华都市到僻静小村,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客,有关“中国梦”的议论不断升温。“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新动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

信心、给人以力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将继续激励我国各族人民勇敢迎接挑战、不辜负历史责任、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终生。

对于中国梦提出以来,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各方面突显强大推动力,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彰显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时代价值

习主席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强大就需要具有时代性的思想。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时代性的指导思想。中国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拓展了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新空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关键是它始终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并具有时代性。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想。一方面,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从根本上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实现中国梦也需要克服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时代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引领实践、攻坚克难,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

2.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新思想、新精神、新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了中国梦是拓展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目标导向,彰显了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和强大支撑。中国梦内蕴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标明了弘扬中国精神的价值理想。只有向着实现中国梦的方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展现中国精神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能量。

3.中国梦蕴含着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中国当代面临许多难题,例如:贫富差距、“三农”问题、领土争端、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解决中国当代社会各种问题。中国梦使中华人民焕发出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认真面对社会的每一个问题。只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棘手问题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

4.中国梦是实现与世界各国共享战略机遇与共同应对挑战的理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机遇往往也会惠及他国,任何国家在抢抓战略机遇的过程中,都要抛弃独霸世界的思想。中国梦的思想使中国保持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友好交往。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为了实现这个梦,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致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解决好民生问题。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民众之力量,坚持斗争,坚持继续革命,攻坚破险,共同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①如何理解和实现中国梦作者:徐志诚(陕西论坛)

②“ 中国梦 ”的八个基本特征作者:徐治彬(人民网)

第9篇:如何实现中国梦 我的梦”(推荐)

中国梦 我的梦”

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我叫

,是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天就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如何实现中国梦和我的梦。 每个人都有梦,我也有梦,“梦”是什么?是晚上睡得昏昏沉沉时,那些瞬时间在脑海里的映像吗?是哪些儿时我们向老师、家人、朋友们所说的,我长大了要从事某一份职业的渴求吗?还是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些都是梦,而如今习总书记所定义的“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梦在脚下,梦在前方,以个人梦铸就“中国梦”,而我又以怎样的梦来铸就呢? 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学习中出成绩,在工作中体现人生价值,;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正能量,用“个人梦”铸就“中国梦”。

“中国梦”首先是“自强梦”。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进一步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我们每一个人只有立足自己岗位,创先争优,胼手胝足,奋发有为,在奋斗的每个驿站都留下无悔的记忆,才能为自己的梦想注入一份心力。 作为青年大学生,要主动将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心。只有国家的发展我们才有自己的机会,才有可能实现自己期望的梦想。作为青年大学生,必须紧密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争取美好生活的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青年大学生身上。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好;只有民族、国家实现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同样,只有每个人都拿出实干的精神和劲头,立足本职,干好自己的事情,在自己岗位上人人出彩,每个人活力都充分涌流,13 亿个体共同编织的“中国梦”才够美丽,才更坚实。作为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分子,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也不是以个体存在的,而是共同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更多地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

肩负起实现振兴中华的重任,更好地体现作为优秀青年人的人生价值和追求。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中国梦,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人生如船梦想如帆,年轻一代就是在追逐梦想的进程中而成熟。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时代成长起来的优秀群体,幸福的群体,也是有思想、有抱负、有志气、有作为的群体。对青年学生而言,最实在的行动就是要刻苦学习、实现价值,未来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让美好的梦想真正实现! 我想从以下几点来简单的说一说:首先是要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做起。虽然我们现在的课业负担不像在高中时代那样沉重,但是,大学生的任务依旧是认真的学习。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知识,为今后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要放眼全球,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关注一切国内外事件,要有广阔的胸怀去兼容每一种不同的声音。培养出宽和的心态。第三,要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只有深入了解社会,才能让自己真正知道自己的缺陷究竟在哪里。进而才能改进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第四,必须要有正确的奋斗方向。要紧紧跟随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实行党的决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微薄之力,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我们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上一篇:三维实体模型下一篇:中医医院医师定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