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共9篇)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 篇1

中国梦有着中国特定的历史承载和现实意涵,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贯联;同时中国梦又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具有世界精神,是中国性与世界性的融合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梦想是人类对完美事物的憧憬和渴望,是人类最天真无邪的愿景。只有充满梦想的民族才有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中华民族向以务实、刚健、勤勉著称,中华民族同样有着自我伟大的梦想。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最早使用“中华民族”概念,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在各界广泛使用。作为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为世界礼貌做出过巨大贡献。在雅斯贝尔斯所称的“轴心时代”,中华民族就构成了自我的政治礼貌,构成了自我的文化传统,之后又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汉唐时代”。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次灾难。从鸦片战争到1945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大小470次战争,签订了1145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疆土174万平方公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了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早期探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倡导“中体西用”,发起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康梁等人推动“维新变法”,惨遭失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世界第一富强之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闸门。

自此之后,无数志士仁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实现民族的图存图强和振兴繁荣,成为近代以来全民族的心声,凝聚汇集成为民族梦想。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世纪之交之际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新表达,是对孙中山“振兴中华”延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作出表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有着中国特定的历史承载和现实意涵,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贯联;同时中国梦又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具有世界精神,是中国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中国梦的真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每个人都为完美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社会不是抽象的,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命构成的。只有每个人都为完美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美国梦以个人奋斗为基础,其精神内核是不论出身、阶层,只要努力勤奋,就能获得成功。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患难与共中,认识到群众的价值和力量,中国梦作为“国家之梦”,正是这种群众精神和社会伦理的表达。但是没有个体的强健,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绝无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强调:“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每个青年人的梦想”,“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充满生机活力和创造性的民族,首先得有充满生机活力的个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一向处于超稳定结构中,养成了消极顺应的群体心态,由于人格的扭曲,人的创造潜力退化,生产、科学、艺术创造活动萎缩。近代以后,当别的民族在礼貌大道上快速前行时,中华民族一向在踯躅而行,丧失了一次次赶上世界礼貌大潮的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社会本位主义,重秩序,重和谐,强调共性,压抑个性,并把抑制自我、抑制个性发展作为取得和持续社会和谐的首要条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天下先”,“出头的椽子先烂”……这种伦理精神具有很强的发散功能,成为一种为抽象群众主义外壳包裹着的抑制个体精神的制约力量,成为漠视个体价值的支撑点。

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教授在探讨现代化的动力时发现,个体的成就感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他透过统计资料证明,一个国家在必须历史时期高成就欲望的人越多,这个国家这一时期的发展程度越高。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相反,人类历史证明,自我丧失,主体性贬值,必然导致民族整体素质的下降,延宕礼貌发展。道理很简单,社会不是抽象的,它是由具体的鲜活生命组成的。难道能够脱离个体的强健而求得民族的强盛吗?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由于特殊的人文地理和历史传统,中国梦的实现必然以群众和社会为本位,但没有个人的梦想,决无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期间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完美梦想相通。

由此,中国梦不光是个大概念,更是个体复苏、人格升值,激荡创造力、释放进取精神从而再造民族精神,推动整体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每一个平凡中国人的平凡梦,与中国梦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与完善,是其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没有体制和制度的保证,中国梦不可能实现

制度与体制的进步,是一个社会真正的进步;制度与体制的完善,是一个社会真正的完善。人类礼貌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制度礼貌的提升。“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造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D。c·诺斯:《论制度》);体制则是制度的组织化。比起制度来,体制更具有形构性。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与完善,是其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没有体制和制度的保证,中国梦不可能实现。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2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依托、共同传承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在长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等,使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昌盛,有利于激发当今社会的创新活力。

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还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俗话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激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意义。

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使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到一起,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凝聚成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能量。

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兴旺发达的源泉和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新时代的要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鲜活力量。改革开放政策铸就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改革创新精神激发了当代中国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冲破各种思想羁绊和观念枷锁,破解各种改革和发展难题,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3

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一代,对于新事物有无限的渴求,对于未来有无限的憧憬的一代。大学生不仅是社会的精英,更是这个社会的积极分子。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断求新,积极努力奋斗,表现出更加优秀的职业水平。要实现中国梦,大学生们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也直接产生了影响。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这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的“先行军”。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作了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逐渐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首先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其基本环节。应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二)提高教师素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化学生

教师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教师不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要在提高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是“才”,政治素质是“德”,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思想品德。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加强和提高自身“德”方面的修养,不仅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和合格的教育者,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把学生培育和感化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通过学生感化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往往被其内在动机和需要所驱动。树立典型,塑造榜样就是为了提供行为参照,确立行为目标。学习者有了目标参照,进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一致。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他们的精神比较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对校园中在思想品德方面涌现的优秀大学生典型要及时大力宣传,使良好的风气在大学校园中弘扬,成为大学校园中主导地位的风尚,使大学生们的行为有可仿效的行为作参照,从而见贤思齐。

党的十八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推动创先争优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稳步发展的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将对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觉得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政治素质、很强的是 非观念、优秀的精神面貌,需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努力学习勤奋刻苦,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这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首先应该做到的,在努力让自己做到优秀的同时,和大家共同进步,经常交流学习经验,不保留,乐于帮助后进的同学。另外,提高自己在知识的摄取方面的宽度和深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应该学好理论,提高素质,在政治上带动同学进步。

(二)增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修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讲政治道德,要自觉提高政治道德修养。要讲大局,在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实践“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 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

(三)注重带头作用,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心存澄洁。即要刻苦钻研,又要勇于实践,具有远大的理想和 强烈的爱国主义成长成才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健康道德素质,争做优秀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进步。我应当尊敬身边的老师和学生,全心全意为我们的集体、为师生服务,热心社会工作,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奉献点点滴滴,要永怀大爱之心。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大家的梦想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整个国家的梦想。”

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有人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但我认为更是青年学生的梦。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追寻者,回首19世纪,我们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的历史征程,是与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可歌可泣,只为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青年学生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无数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出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年代日新月异,历史阔步向前,21世纪的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流淌着“先烈的血脉”,凝结着“民族的精神”,汇聚着“中国的力量”……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寄托者,“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90年前后出生的青年学生,30岁左右将目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50岁左右将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长在发展时代的青年,是幸运的;追逐复兴梦想的青年,是光荣的。看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作为“中国梦”的寄托者,当之无愧!

人是社会的人,从来就不曾有过绝对的独立的静止的人的概念。人一出生,就要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意味着义务和责任,而人的概念就是被这些义务和责任所框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要用自己的劳动偿还从社会中所得的,同时还要努力在社会的财富中增加新的份额,只有这样,生命才是有价值,不虚妄的。我们将自己的力量融入到社会的进步中去,我们的生命也就融入到社会的生命中去,随着社会的更迭进步,将永不磨灭,这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是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当然,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除了圣人和伟人,谁也无法左右社会的兴衰,谁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我们只求尽心去做,对于每个人,国家和社会都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对于学生,学业就是他的国家,对于教师,学生就是的国家……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我们要老老实实的做事,诚诚恳恳地做人,标注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 篇2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意义,作用的发挥,思考反思

乡镇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 肩负着引领农村群众进行健康的文化娱乐使命, 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桥梁和枢纽, 能有效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从而实现“中国梦”所勾画的和谐、幸福生活。作为一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 如何结合乡镇文化站的工作特点, 结合本镇实际, 有效开展乡镇文化站的建设?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南安市仑苍镇文化站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意义

乡镇文化站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设立的全民文化娱乐活动公益单位, 是服务广大当地群众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重要组织。乡镇文化站是建设美丽和谐乡村不可缺少的文化组织, 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乡镇文化站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乡镇文化站容易将群众聚集在一起, 是对人民群众宣传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乡镇文化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代的主旋律通过文体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 使广大群众在娱乐中自觉接受党的先进性理念。乡镇文化站立足基层, 面向群众, 是加强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文体事业的重要平台, 广大群众能通过文化站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理想和信念等方面的教育, 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说, 乡镇文化站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 对营造辖区内的文化氛围, 增加群众的文化意识,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有效发挥乡镇文化站作用的措施

乡镇文化站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基层政府组织本地群众、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友谊的好帮手。对传播新知识、新举措, 收集民情和开展文体活动等有着重要作用。镇文化站如何有效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从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呢?下面, 我就谈谈两点建议:

1. 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政府作为乡镇群众文化站的直接领导机构, 对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 政府也应该转变观念, 从“包办”走向“管理”,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让我们看到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只有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来开展文化活动, 并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使群众文化站自身具有“造血”功能, 才能让群众文化站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泉。政府在管理过程中, 要侧重于公益型文化事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并对乡镇区域的文化建设进行宏观规划, 从而为开展群众文化站建设的提供有力保障。如我镇根据《南安市“特色文化村”创建活动方案》, 提出了以“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幸福指数”为理念, 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主线, 启动了“一村一品”工程, 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村”品牌, 结合实际, 将联盟村列入南安市首批“特色文化村”创建村。在联盟村开展“特色文化村”时, 我们将活动开展的主动权下放至各村, 镇政府作为引导者, 提供思路和建议, 但活动如何开展, 文化村的特色如何凸显?由各个村自发组织与思考。如联盟村在镇政府的牵头下认真制定《联盟村“特色文化村”创建规划》, 并针对本村留守老人、儿童多的实际, 积极发动乡贤捐资100多万元, 建设了联盟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即老年儿童活动中心) 。目前, 在活动中心主楼一楼配备了4台高科技健身器材、2500多册的图书阅览室、游艺室和棋牌室;一楼门口文化广场400多平方米, 配有健身器材10件和灯光篮球场、露天舞场等;二楼配备了茶话室、卡拉OK室以及多功能室, 配备了音响设备、电视机、DVD、碟片50多张;三楼配备了南音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等。在副楼设有400多平方米的儿童活动中心, 专门提供给儿童游乐。活动中心为群众免费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有力推进了本村文化事业发展,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 受到群众们的热烈欢迎。

2. 立足实际, 因地制宜。

乡镇文化站建设只有立足本地实际, 才能让辖区内的群众参与进来, 也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站工作人员要有长远发展规划, 根据乡镇人口布局、地域特点、产业集群、经济条件创建文化活动设施, 制订文化活动方案。如仑苍镇是中国水暖产业重镇, 这里云集了众多水暖企业, 因此, 我镇在开展乡镇群众文化站建设时就要考虑到这个事实, 如我镇依托中国水暖城建立的广场文化活动, 经常性开展文艺演出、舞蹈健身娱乐活动等, 丰富了农村精神文明生活, 受到水暖城企业和经销商的热烈欢迎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在元旦、“五一”节、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期间, 我镇还积极举办篮球赛、拨河、猜谜语等活动。同时, 各村结合实际, 组织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如仑苍村成立了仑苍请福南音社, 园美村组建了篮球队, 大宇村组织门球活动等。在引领水暖企业文化建设时, 我镇高度重视, 积极牵线搭桥, 如辉煌集团公司成立了文学艺术体育联合会, 成为了南安市乃至全省第一家成立文学艺术体育联合会的非公企业, 并设有文学社、音乐俱乐部、舞蹈俱乐部、篮球俱乐部、武术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等群众组织, 有企宣部、常年演出的艺术团、图书馆、广播台、产品科技文化馆等常设机构, 月刊《辉煌资讯》作者近100名;九牧集团、中宇集团有限公司也都建立了专职文化队伍, 自主创新能力很强, 能编导演大型文艺表演。

三、对当前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思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些村的文化站建设还相对比较薄弱, 这些是乡镇文化站建设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1. 资金的来源。

要搞好群众文化站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重要的硬件基础, 但一些村落由于经济相对不好, 在资金的筹措上存在着困难, 同时筹措到的资金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也影响关后续资金的筹措。如何引导文化站建设筹措资金和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是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要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只有让社会机构和热心公益人士看到文化站建设的希望, 他们才能长期持续地参与到文化站建设活动中来, 也能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进来,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 资源的利用。

当乡镇文化站投入资金增加设备后, 如何让设备发挥出作用?如有的村落花了不少钱建设了“农村书屋”, 但是使用率非常低;有的村落花了不少钱添置了广场文化活动的器材, 但是除了节假日偶尔使用, 其它时间基本上是闲置的;有些文化站缺少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导致设备经常丢失和损坏。只有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 活动的开展。

社会在发展, 人们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 他们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一直变化, 有些文化站活动形式单一, 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失去兴趣, 导致活动开展越来越单调, 人数越来越少, 这些也是乡镇文化站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 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活动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对引领人民群众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立足本土实际, 凸显本地特色, 才能让乡镇文化站扎根农村, 深入人心, 从而让乡镇文化站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并帮助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冯津.乡镇文化站如何有效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06期.

[2]刘春来.办好乡镇文化站不能忽视——浅谈如何办好乡镇文化站[J].大众文艺, 2010年18期.

如何实现中国梦 篇3

关键词:实现;中国梦

D252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一)综合国力强力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幸福光环。

(三)中华文明在复兴中发展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

(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中国梦具有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含义,而其价值含义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把中国梦变为现实,需要凝聚力量,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为此,中央指出: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如果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一是做到“四个觉醒”。我们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觉醒: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心点是既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心点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中心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心点是科学发展观。

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即要不断推进历史大变动,又要不断实现自身新觉醒。要把解放思想与解放生产力相结合,把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与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结合,把加强党自身团结与加强党和人民团结相结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离开中国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道路和理论体系,而去另外寻求或依傍别的什么主义和模式,即没有前途,也没有意义,而且还十分危险。

二是谋求“三个超越”。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要坚持谋求“三个超越”:一是超越西方大国近代以来依靠殖民主义掠夺世界资源完成工业化进程的老路;二是超越当年的德国、日本等军国主义依靠发动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的老路;三是超越霸权主义搞超级大国争霸和争夺势力范围的老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中、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既不能做美国梦、欧洲梦,也不能做苏联梦,而只能做中国梦,从根本上说就是坚定不够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和平、文明的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是找准一个路径。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因此,我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要有正确的前进方向,要有能够确保“梦想成真”的科学路径。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所谓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前景光明,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历史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宏伟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不爱国,无以有中国梦;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特有的特征、气质风貌,是促成改革开放“中国奇迹”的精神动力。由这两种精神构筑的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力纽带,是鼓舞中国人民追逐梦想、奋力前行、创造辉煌的不竭动力源泉。我们一定要在追寻中国梦的征程中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精神,不断为中国精神增添时代元素。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梦想的实现不是靠嘴巴,而是靠头脑靠手脚、一句话,靠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有轉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才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在人们的具体实干中变为现实。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需要每个单位、每个人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目标、具体路线时间表,让全社会的每一部分肌体、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进而汇聚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建设洪流,形成磅礴的力量,共同铸就梦想成真的伟大时刻。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 篇4

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我叫

,是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天就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如何实现中国梦和我的梦。每个人都有梦,我也有梦,“梦”是什么?是晚上睡得昏昏沉沉时,那些瞬时间在脑海里的映像吗?是哪些儿时我们向老师、家人、朋友们所说的,我长大了要从事某一份职业的渴求吗?还是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些都是梦,而如今习总书记所定义的“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梦在脚下,梦在前方,以个人梦铸就“中国梦”,而我又以怎样的梦来铸就呢? 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学习中出成绩,在工作中体现人生价值,;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正能量,用“个人梦”铸就“中国梦”。

“中国梦”首先是“自强梦”。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进一步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我们每一个人只有立足自己岗位,创先争优,胼手胝足,奋发有为,在奋斗的每个驿站都留下无悔的记忆,才能为自己的梦想注入一份心力。作为青年大学生,要主动将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心。只有国家的发展我们才有自己的机会,才有可能实现自己期望的梦想。作为青年大学生,必须紧密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争取美好生活的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青年大学生身上。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好;只有民族、国家实现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同样,只有每个人都拿出实干的精神和劲头,立足本职,干好自己的事情,在自己岗位上人人出彩,每个人活力都充分涌流,13 亿个体共同编织的“中国梦”才够美丽,才更坚实。作为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分子,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也不是以个体存在的,而是共同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更多地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

青少年如何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篇5

摘要: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崭新的起点,对每个中国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每个人应坚持和彻底贯彻实行十八大的精神,共同实现中国梦。结合每个人的理想,共同实现个人富强,最终实现国家富强。

关键字:中国梦,十八大精神,个人理想,强国,复兴,共同理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今天,中国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发展仍有无限空间,中国人还需要鼓足干劲、共创未来。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共同理想是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的精神枢纽,是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把人民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只有靠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亿万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又是团结和凝聚亿万人民的思想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有助于人们达成认识的一致和行动的统一,有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团结稳定。

共同理想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目标,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有了共同理想,才能使人们认清方向、选准道路,才能使人们胸怀宽广,自觉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诱惑。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引下,我们党牢牢把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党的奋斗目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同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共同理想为人们指明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有效激发社会成员的信心和热情,激励人们自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描绘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蓝图,展现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未来,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给全体中华儿女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获得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才能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党的十八大集中全党智慧,体现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提出了宏伟奋斗目标,描绘了壮丽发展蓝图,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敢做梦”、“能圆梦”、“拥抱梦”的决心和信心。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其次,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代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没有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积累,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个人理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违背,就失去了客观地依据,因此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变为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理想对现实的超越性并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需要对现实和自我作出比较大的改变才能够实现。这种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阻碍和波折,充满着曲折和坎坷。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遭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动摇理想信念的人,不可能将理想最终变为现实。人类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就是如此。当代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以国家利益为重,成就小我才能成就大我。

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并不是笔直的,往往是充满了曲折。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追求理想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正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接近目标。正如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一样。

作为当代青少年的我们,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但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同样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这是青年作为现代人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我认为,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自己的远大志向,并依此为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旦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落实好党的十八精神,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每个青少年应该树立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 篇6

心 得 体 会

中队组织官兵召开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

川”主题教育动员活动。动员官兵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全党全国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要通过主题教育,引导全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与推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而努力奋斗,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十八大为全国人民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均翻一番的新要求。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十八大还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有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指引,和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是美丽而又可及的。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体会“中国梦” 重要论述。用“中国梦”思想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和谐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和谐稳定大局。用“中国梦”思想引导中队上下充分发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力与企业一起度过难关。特别是中队干部要提振精气神,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把心思和精力聚集到推动企业发展上来。官兵要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中队的发展添砖加瓦。

如何实现中国梦_如何实现中国梦 篇7

一、对教材进行大胆科学整合, 加强对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育,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伟大的中华民族, 为人类文明, 社会进步, 科技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我们的民族, 历经磨难, 自强不息。我们的民族, 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民族具有海纳百川, 泰山不拒息壤的博大胸怀。我们的民族, 每个时代都涌现出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科学家, 艺术家, 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的民族, 有闻名于世界的四大文明, 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人间奇迹。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但历史毕竟是一条奔腾向前, 永不停歇的长河, 在无限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 岁月是一把无情的刀箭, 能斩断人们的精神思缕, 大浪无会使许多人像泥沙一样被卷走。幸而, 人类发明了文字, 史学家们用不朽之笔把历史上的这一切记录下来, 得以世代承传, 我们才有史可读, 有史可鉴, 我们才可以创造暂新的历史。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热爱自己民族的历史, 从自己民族历史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来涵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认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使命。对于自己的学生, 则应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让他们敢于在面对各种肤色的人时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这种培养, 不是教给他们单纯的历史知识所能达到目的。那是教书应试, 而不是教书育人。这种培养, 应该以系统化史实史料及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来晓其理, 动其情, 立其志的。这就需要我们作教师的大胆, 科学地进教材进行科学整合。即把历史教学纳入系统化轨道。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 (1) 明确三维教学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把教学目标量化到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上。对此, 要咬住青山不放松。 (2) 优化教学过程,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 这样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情境导入, 教师连环设向 (创设有机的问题情境) , 学生抱题读书, 思考探究, 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明确, 信息反馈, 巩固提高的师生互动过程。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应该体现在学法指导上, 既要教给他们思维方法, 记忆方法, 又要指出思维的发展方向, 如以事见理, 以人见情等等。 (3) 整合教材, 将选修教材中的民族人物, 改革, 思想等放入相应的必修教材的教学当中,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 先进思想和实践所起到的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学生就有了记识的线索, 做到以线穿点, 点面结合。而且他们也悟出了我们值得引以为自豪的道理和我们应该自信什么。

二、情化教学, 讲出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信心,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渐染效应。让历史课堂释放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之所以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是因为我们炎黄子孙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的学生, 明天就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我们的任务, 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信, 对于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人而言, 是其生存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有自信的国家, 民族和个人, 生命的马达才会高速飞转, 才会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所以, 我们高中历史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就不是一般的教育任务问题, 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释放正能量。

除了运用大胆科学整合教材的办法, 我们还可以用情化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史学家们写历史, 是有很严肃的写作态度的, 是有高度责任感的, 更是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的。秉笔直书, 不虚夸, 不溢美, 但却褒贬分明, 爱憎鲜明。历史不是无情物, 作者原本有情人, 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诉诸笔端, 融入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故能为我们留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历史故事。所以读史, 讲史都可以产生心灵的共鸣, 情感的共振。这是一种渐染效应。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有情人, 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情有独钟, 有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所谓情化教学,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讲得动情、讲得入情让教者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 讲到动人处, 眼角眉梢皆有意, 一颦一笑都传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 使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 情感的共振。再则就是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去心领神会。

三、引入神话传说的源头活水, 滋养学生梦想的发育和成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

神话和传说虽是人类幼年阶段思维的产物, 无论是把人神话还是神人化, 都是人类美好梦想的源头, 都寄托人类的某种美好的原理。而且这些梦想都有许多会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得以实现。例如: (1) 嫦娥奔月→嫦娥三号月球安全着陆; (2) 愚公移山→三峡工程取得巨大成果;……可谓梦想千年, 一旦成真。这样看来, 梦想从特定意义上说是人类追寻, 创造的原动力。没有了梦想, 人类就不会追寻, 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作为生命的个体,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梦想, 也不会去追寻, 去创造, 也不会进步。那么,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完成这样一个任务, 促成学生梦想的发育, 让他们人人有美好的梦想世界。

那么, 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 引入神话, 传说的源头活水有助于促成学生梦想的发育。即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发掘教学内容与相关神话传说的联系, 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思维平台, 引领学生进入梦想思维境界, 促成学生梦想的发育。如创设关于牛郎和织女的问题情境, 创设喜鹊搭桥的思维平台, 就促成了学生对美好爱情梦想的发育。创设关于白娘子许仙和法海和尚的问题情境, 构建法海和尚钻到蟹壳里永远不会再来的思维平台, 就促成学生对自由的梦想等等。在有一点就是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把相关的神话, 传说与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的时代, 是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放飞美好梦想, 实现美好梦想的时代。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角度看, 它展现为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历史逻辑与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代逻辑相反相成并根本改变中国面貌, 极大影响世界格局的伟大进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维度看, 它走过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国情有机会并不断创新的光辉历程。从发展前景看, 它开辟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胜利引领全球化未来的灿烂前程。

青年当努力实现中国梦 篇8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来的中国要靠青年一代去建设,他们的发展成长对未来国家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中学时期是人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当前,结合我们的现实情况,联系实际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点成绩。

首先,在学生刚进校时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通过这一举措,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经能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但也不排除有的学生思想认识还比较混乱,存在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思想。这与某些家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对学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这也警示我们必须尽快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以防止其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发展,影响以后的生活与学习。

其次,针对了解到的情况,制定思想道德培养计划。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在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教育。

中学的各学科都可以成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平台,其中思想政治课堂也是如此。在现有的中学政治课程体系中,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知识的传授,能让学生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其实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哲理和经济政治学知识,这些知识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也是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可缺少的要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如知识竞赛、时事问题大讨论、实际调查以及辩论等,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基本知识,并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使这些知识能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关心国家大事,感悟当代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紧迫性、必要性,明确个人理想的实现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实现的过程,为个人理想努力就是为国家建设努力,为民族复兴努力。因此树立个人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更好地为将来服务国家和社会做准备。

再次,联系国内国际实际,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国情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当前,举国上下都在热议中国梦,当代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中国梦要靠这些未来的建设者去实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所了解,知道了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必须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仅要学好各学科的文化知识,而且要能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培养学生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的意识,使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增强有利于他们不断充实自己,进一步完善价值观体系。我们在学生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中国梦打牢他们的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正面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视频资料,激励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正能量,不怕艰难困苦,不畏前路艰辛,致力奉献,爱家爱国,努力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责任感也有所增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更关心集体荣誉,更愿意为集体工作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使学生成为对人类对社会有益的建设之才,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 篇9

冷 溶

《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26日 08 版)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为之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

中国梦是怎么来的,它的涵义是什么呢?

(一)“振兴中华”这句话,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我们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最响亮的一句话。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人们所熟知,一直是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励志警句。

中国梦,民族复兴,为什么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凝聚中华民族?

外国人往往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中国人搞发展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很悲惨,受尽屈辱,这个反差太大了。习近平同志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一个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国主义。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强盛息息相关。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非常准确,非常有力量。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首推汉唐。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现在世界上还把中国的语言文字称作汉语,把中国学称作汉学,可见它的影响。在唐朝的时候,发展得最好的时期,是又强大又可亲的形象。强大而可亲,这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是治国的理想境界。当时是时清海宴、文怀远人、和睦万邦的景象。

中国的衰落,是在明朝中叶以后。邓小平同志讲过这段历史。他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明朝中叶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的时候。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历史学家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也描绘了明朝衰落的情景。他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认为,这不但是明 2 朝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转折时期。当时西方已经过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起来了。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开始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西方世界发展速度加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了这个历史。这正是在明朝中叶的时候。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著名的《世界通史》里,把世界史划分为1500年以前的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也说明这是个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近100年,但是二者的目的和理念完全不同。这样,中国就开始落后了。

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国家看起来还很强大,但实际上是落日的辉煌。当时,英国已经过光荣革命,跑在了最前面。法国经过宗教改革,开始了启蒙运动。原本落后的俄国也在1698年开始改革,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恩格斯称彼得大帝是“真正的伟人”,能够顺时而变。而清朝却不了解世界的变化,以为自己很强大,思想僵化保守。康熙也喜欢西学,但不是作为强国之道学的,他不理解其中的新思想,固守自己那套旧的东西,认为西方的东西不过是奇技淫巧。中国当时的落后,并非国力不行,而是理念的落后,是生产力性质的落后。大清帝国与欧洲先进国家在认识、眼界、气势上,已经不能相比。大清虽大,也只是囿于一隅,而那些被称作“蕞尔小国”的西方国家,早已经着眼于全世界了。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二)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人真是在做梦,找不到出路。毛泽东同志诗曰: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经过170多年的奋斗,现在是到了快要梦想成真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从“长夜难明”到“梦想成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推翻了满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没有找到民族复兴的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所谓“两个百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百年,是从无路可走,到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这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完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我们就是处于完成第二个百年任务的阶段。

这两个100年,最早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关于第一个百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讲到了。第二个百年,是他在1961年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讲的。他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他还讲过:“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后来邓小平同志按照这个思想,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了。他说,第一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温饱,第二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再用50年时间,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来,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党把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在第二个十年里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向着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前进。

“两个百年”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我们党一直是执着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按照这个“梦”设计的。

十八大报告也讲了两个百年,即建党100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年。这和上面说的“两个百年”不矛盾。第二个百年是一样的,第一个百年有交叉。十八大报告讲建党100年的目标,是强调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性目标,是我们现在正在干的事情。同时,从建党说起,也表达了一个更深刻的含义,就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才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可能。一个是建党,一个是新中国建立,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

那么,“两重任务”指什么呢?就是说,实现民族复兴是一个任务,但对我们党来讲,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搞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两重任务”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在19世纪中叶,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1840年鸦片战争,一个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两件事情当时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中国后来的发展则是紧密相联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由此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则给我们指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然后又通过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来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历史证明,救中国和发展中国都要靠马克思主义,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梦,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是我们的梦。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是一个梦。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特别不能忘记搞社会主义这个任务,这是我们的崇高理想。

习近平同志在讲中国梦的时候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 5 根本的梦想”。这句话说明,中国梦要落到中国道路上,只有把这条路走好,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

(三)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这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由此,这个梦也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当初之所以要用“小康”这个概念来表述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每个老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这个认识。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话说得多么实在、具体、亲切。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 要把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必须继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脚踏实地,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为之奋斗。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中国早已告别了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在世界上早已有了尊严。但是,要使中国变得更加富强、更加文明,中国人更受尊重,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两个百年的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第二个百年也已行程过半。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国家、为民族、为家庭、为孩子们脚踏实地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上一篇:《春酒》说课稿下一篇:道德讲堂之孝老敬亲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