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教学

2022-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语文低段教学

浅析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由此可见,阅读和书写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而想要习得这些技能,首先要做的就是识字。本文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识字教学进行了浅要的探析,寻找教学策略。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低段语文;感官识字;教学思路;教学应用

一、小学低学段语文识字教学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针对低学段小学生的语文识字教学应该首先明确思路,例如围绕感官思维激发学生的识字动机,抑或者通过教学汉字客观规律,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识字建构能力。结合这两点思路,下文就展开了针对小学低学段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感官识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对于低学段小学生而言,感官刺激是最直接的教学方式,通过教授学生多种感官识字教学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动机与识字兴趣,让小学生从传统中的“要我学”逐渐过渡转化为“我要学”,即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意识。

根据心理实验结果表明,处于小学低学段的6~7岁儿童注意力只能最多持续15分钟左右,但是小学低学段每节课有40分钟,也就是说低学段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难以保证40分钟全部集中的,如此一来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思考创新教法引导学生,强化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深入学习汉字知识内容,比如利用各种感官刺激提高学生识字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具体来讲,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识字五到”,即“手到、眼到、手到、耳到、心到”,在将感官刺激与识字教学紧密相连过程中。教师还要提出许多奇思妙想,例如要培养学生边学、边写、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即当学生动手写一个汉字时,要让他的脑子里同时出现这个汉字的读音,比如在《口耳目》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围绕“耳”这一汉字提出了感官刺激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摸摸自己的耳朵,脑海里想象耳朵的样子,确保学生在学习识字过程中保证字音、字形、字义的相互衔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游戏教学法,围绕你比划我猜、拼音汉字交朋友等等游戏方式全面铺开教学,渲染课堂氛围,建立课堂教学乐园,利用游戏将识字与事物认知过程联系起来。比如说在《口耳目》这一课中,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体五官图片,然后采用“说图意”的方式展开识字教学,让学生观察并指一指自己认识的五官部位,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各种游戏学习汉字、音形与字义。在“你比划我猜”这一环节中,一名学生就利用各种日常生活动作来暗示另一名学生自己所表达的某一五官形象,然后猜出答案,活跃课堂气氛。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个感官都得到刺激,他们的眼睛在观察、耳朵在聆听、嘴在交流、大脑在思考、身体在做动作,在这样的全身心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得以快速提高。

(二)引导学习汉字规律、提升学生建构能力

按照布鲁纳所提出的“发现即是教育儿童的最佳手段”这一思想,教师应该了解低学段小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希望以此来促进他们认真学习,也通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反射能力来引导他们学习汉字内所蕴藏的各种客观规律,提升他们的识字能力。教师应该设计发现汉字音、形、义的识字工具,例如汉语拼音工具、汉字笔画笔顺工具、字典查阅工具等等都能引导学生学习识字。而关键在于让学生边学习边发现潜藏于汉字中的各种客观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自习观察,在运用各种工具过程中思考并说出自己在识字中发现了什么,通过发言和大家分享。

比如在学习《小蝌蚪》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发现问题并提出“老师,我发现‘蝌蚪’这两个字,其中‘科’和‘斗’前面都加了一个‘虫’字。”此时教师就会告诉学生,实际上许多昆虫、两栖类动物的汉字中都会看到“虫”字旁,除“蝌蚪”以外,还有“蜘蛛”“蜻蜓”“蜥蜴”等等。由此,教师就帮助学生找到了潜藏于汉字中的重要客观规律,学生也能结合这一汉字中的客观规律展开自主学习,形成汉字联想模式,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并学习更多汉字,形成识字独立思考能力。

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经验总结

如上文所述,在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结合理论实践,刺激学生感官,同时帮助学生找到存在于汉字中的各种客观规律,总结种种教学经验,形成一种直观多变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当前的多媒体、微课、新媒体等等平台及形式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以便于学生理解。整体来讲,就是结合低学段小学生心智年龄与学习注意力来导入趣味性教学,例如如上文所述的游戏化教学、互动教学模式都能保证小学生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

再一点就是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深入认识汉字象形形象,并尝试独立思考寻找到存在于汉字中的字形特点。而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中的角色地位也需要发生转变,教师首先应该从一个教学者逐渐转变为点拨者,它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汉字,成为主动学习者,例如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实践探索,实现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识字部分是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多思考能够直观打动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感官教学、引导发现教学等等,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动脑理解事物,形成对汉字的主观认知体系,實现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参考文献:

[1]唐敬萍.巧用识字策略,提高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才智,2019(18):161.

[2]王金华.浅谈小学语文低段扎实有效的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61+63.

[3]王玲利.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54.

[4]张尧煌.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7(30):51.

作者:张丽琼

第2篇:小学语文人教版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探究

摘 要: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萌芽阶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夯实识字教学基础,辅助学生完成用语方式的过渡。对此,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小学语文人教版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教版;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语言活动的内容,但就低年级学段学生来看,受其意识水平限制,学生往往难以在了解字形结构的同时,理解其与音、义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教育者有必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口头用语到书面用语的过渡,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与应用能力。而从具体的教学措施来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长久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大多并不重视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认为过于简单,并不需要耗费太大的精力,导致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儿童的识字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后期语文教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基于此问题,教育者应该端正自身态度,要充分了解到透析汉字本质对学生后期学习与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意义,从观念上转变不重视识字教学的问题,进而需要充分利用既有优势资源,引导学生去感受漢字的独特魅力。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以图片配字配音的方式,吸引学生。同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微课的方式制作融入字体结构、音节以及含义的动画,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将汉字呈现于学生眼前,以此吸引学生。也可通过对偏旁部首的拆解,引导学生理解各个结构所代表的含义,进而探究字体本身的意义,尽可能增加识字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 合理利用游戏深化教学内容

小学低学段学生的思维仍然较为简单,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单纯地进行汉字教学,使其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显然是枯燥无趣的,不光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故在利用图片、视频等完成简单字体的教学,并有效激发了其识字兴趣后,有必要利用游戏,为学生创设更为生动活泼的情境,以此引导其由简单字体向深难字体的学习进发。一般可采用儿歌识字、拆字谜等游戏。如在“碧”字的教学中,可将其拆解为“王”“白”“石”三个字,编写“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的简单儿歌,并引导孩子结合儿歌内容进行字形的组合,进而通过多次重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收获乐趣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字形。在字形教学完毕后,也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巩固训练,如可以以拆字谜的方式,结合字形设置谜面,引导学生通过猜谜语掌握深难字形。如对“磨”字,可设置“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树先生,长在石头上”,以此引导学生们通过有效的组合掌握该字体。需要注意的是,在猜谜等游戏活动开展时,教育者应该做好激励工作,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对猜谜成功的学生,可为其发放小红花等,以作奖励。而对于勇于回答问题,但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也需要给予适当的激励,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给予学生充分的正向引导,确保其能够较好地完成深难字的学习。

三、 以朗读的形式实现随文识字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后,可利用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字义的理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育者应该充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发现汉字韵律的魅力。首先,可从简单课文的朗读入手,在初步识字教学完毕后,教育者可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鼓励学生不怕读错。在该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做好生僻字与学生易错字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进而利用卡片、投影等方式,进行单独教学。一方面通过朗读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做到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以汉字的韵律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随后,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在《草》一诗的朗读时,教育者可首先对诗中所表达的感情进行讲解,有必要时可利用多媒体配上视频,让学生能够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坚韧不拔之意,确保其能够通过多次诵读体会其中的情感。此外,还应该利用课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发现自己不会的字,并教会其利用查字典等方式,掌握字音、字形、字意,以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特性,在开展语文识字教学工作时,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完成简单字的教学;进而可利用游戏活动,增加教学难度;随后可利用朗读,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深化;最终通过将识字变为学生的乐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王春茂.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12):119.

[2]王娟.教育游戏在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6.

[3]焦海荣.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J].新课程研究,2012(1):115-116.

作者简介:

何多鸿,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小岭滩小学;

杨平芳,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塘坊小学。

作者:何多鸿 杨平芳

第3篇: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在课堂以及课下的过程当中指导学生学习关于阅读的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基础阶段。在目前看来,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阶段,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只是课堂的参与者,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办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质的语文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阅读习惯。本篇文章就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展开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就一定要让小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注意在课堂当中要以学生为本,把语文阅读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第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注重自身的阅读素质培养,然后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且要把语文的阅读学习拓展到现实生活当中,只有在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有效的培养语文的阅读习惯。其实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间接性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本身的发展,甚至有时候会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厌倦心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角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其实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不仅仅是指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的习惯,其实还包括了在语文课堂之前的预习习惯,平常的生活当中读书的习惯,在进行阅读时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等,阅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逐渐积累的,注重关注生活当中的事物,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思考能力。第二,教师还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标注和思考,在重点的句子当中进行标记,并写出自己在阅读当中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把在阅读当中不理解的句子标记出来。在第一遍的阅读之后,语文教师要及时的对课文当中标记的句子进行解读,对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低段的语文课堂当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所以,教师要注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掌握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的内心活动。比如,如果在语文阅读课堂当中学生比较调皮,贪玩心思比较重,在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去进行课堂当中的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行情境教学有很多的优点,进行合理的情境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当中运用知识,也能够促进技能的提高,实现教材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连接,让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当中掌握学习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阅读当中,学生一定要具备很多的阅读量,能够对每一个阅读的主题表述自己的看法,但是,有调查的研究结果表示,在目前的社会当中,有很多的小学生只在语文课堂当中跟随语文教师开展关于语文的活动,在下课的课外时间很少去进行主动的阅读,如果在这个时候缺少语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很难去表达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想法。为了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教师要从语文课堂当中渗透阅读能力和技巧方法,抓住课堂当中的基本功,也要尽量的去减少语文的课后作业,为语文的阅读留出足够的时间。

三、语文阅读方法的探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力不强,对外界事物的好奇程度很大,而看书刚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对世界的渴望。在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对学生阅读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想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在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在不知不觉当中使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注重閱读方法的教学,即使在课堂上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阅读,也应该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时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时刻接触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日常的课堂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对于阅读,使用一些方法并没有坏处,通过想象将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或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就可大大增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百利而无一害,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非常重要。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了基础,也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通过阅读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慧,阅读教学重在拨动方法之弦——谈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9,(56)33.

【2】桑坚德浅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一兴趣、方法、刁惯让语文阅读教学轻松有效[J].课外语文2019,(57:)590.

作者:李萌

第4篇: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在低段识字任务非常繁重,如何能让学生喜欢学?我认为得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性格特点,并结合现行课本,激发他们学字的愿望,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能充分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

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的大纲要求,引导学生看墙壁上的标语、宣传语、广告语、商店招牌等,让学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认的字就问”的好习惯。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又能产生想学字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对学生的写话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明白了:识字是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处处能识字。

其次,创设情景,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看、听、说、写的综合调控能力,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比如,在识字巩固环节,采用把生字藏在词语或句子中,请学生读句后找出来,并模仿说句子,让学生把学到的生字运用到组织语言中去,通过训练,现在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再次,寻规律识字。

我们知道汉字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而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时,我采用多媒体,出示“杨、李、雾、霜、蝶、蜂”等字的画面,同抽象了的古字比较,最后再出示楷体汉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知道了形声字、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学生很快就记住生字了。

四、正确书写能让学生更好的记住字形。

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品味。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只能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其形,字形间架结构不准确,失去汉字的美观。还可能使学生书写不流畅或“多笔少划”,在此,为了能让学生记住

字形,正确书写,除了要让学生看清字形外,还要做必要的强化训练,进行书空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写错别字。

五、巧设作业,巩固识字。

语文的识字教学,不是教师包办代替,面面俱到,它是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为此,要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精心的设置课堂作业,来巩固识字尤为重要。比如:“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方式,就能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也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形式来巩固识字,理解字义,撑握生字的运用。象种将“字、词、句”连为“一体化”的作业设置对低级学生识字的巩固非常有效。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识字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识字教学。这些方法的确对提高低年级识字、巩固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教学中,也许还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我将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把低年级语学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5篇: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反思。现在低段识字任务非常繁重,如何能让学生乐学爱学?我觉得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性格特点,再结合现行课本,激发儿童学字的愿望,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学习效果。

一、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

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的大纲要求,引导学生看墙壁上的标语、宣传语、广告语、商店招牌等,让学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认的字就问”的好习惯。这样既使学生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以能产生想学字的强烈愿望;也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对学生的写话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懂得了:识字是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处处能识字,这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创设情景,快乐识字能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看、听、说、写的综合调控能力,不能简单的重复,孤立识字;而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比如在识字巩固环节,我会采用把生字藏在词语或句子中,请学生词读句后找出来,并模仿说句子,让学生把学到的生字运用到组织语言中去,教学反思《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反思》。 现在学生的说话能力明显有进步。

三、规律识字,是儿童识字的好方法。

我们知道汉字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而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时,我采用多媒体,出示“杨、李、雾、霜、蝶、蜂”等字的画面,同抽象了的古字比较,最后再出示楷体汉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知道了形声字、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学生很快就记住生字了。

四、正确书写能让学生更好的记住字形。

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品味。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只能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其形,字形间架结构不准确,失去汉字的美观。还可能使学生书写不流畅或“多笔少划”,这就为以后的习作教学埋下“祸根”——写错别字。

五、巧设作业,巩固识字。

语文的识字教学,不是教师包办代替,面面俱到,它是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为此,要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精心的设置课堂作业,来巩固识字。比如:“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方式,就能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也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形式来巩固识字,理解字义,撑握生字的运用。象种将“字、词、句”连为“一体化”的作业设置对低级学生识字的巩固非常有效。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识字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识字教学。这些方法的确对提高低年级识字、巩固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教学中,也许还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我将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把低年级语学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6篇: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心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反思。现在低段识字任务非常繁重,如何能让学生乐学爱学?我觉得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性格特点,再结合现行课本,激发儿童学字的愿望,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学习效果。

一、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 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的大纲要求,引导学生看墙壁上的标语、宣传语、广告语、商店招牌等,让学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认的字就问”的好习惯。这样既使学生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以能产生想学字的强烈愿望;也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对学生的写话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懂得了:识字是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处处能识字,这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创设情景,快乐识字能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看、听、说、写的综合调控能力,不能简单的重复,孤立识字;而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比如在识字巩固环节,我会采用把生字藏在词语或句子中,请学生读词读句后找出来,并模仿说句子,让学生把学到的生字运用到组织语言中去 。现在学生的说话能力明显有进步。

三、规律识字,是儿童识字的好方法。

我们知道汉字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而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时,我采用多媒体,出示“杨、李、雾、霜、蝶、蜂”等字的画面,同抽象了的古字比较,最后再出示楷体汉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知道了形声字、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学生很快就记住生字了。

四、正确书写能让学生更好的记住字形。 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品味。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只能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其形,字形间架结构不准确,失去汉字的美观。还可能使学生书写不流畅或“多笔少划”,这就为以后的习作教学埋下“祸根”——写错别字。

五、巧设作业,巩固识字。

语文的识字教学,不是教师包办代替,面面俱到,它是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为此,要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精心的设置课堂作业,来巩固识字。比如:“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方式,就能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也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形式来巩固识字,理解字义,撑握生字的运用。象种将“字、词、句”连为“一体化”的作业设置对低级学生识字的巩固非常有效。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识字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识字教学。这些方法的确对提高低年级识字、巩固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教学中,也许还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我将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把低年级语学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我得出的结论便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可是,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孩子自我识字的能力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以下四种方法:

一、趣味识字法

1、开课环节生动有趣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是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这样设计教学的开课环节:“同学们,今天有几个我们不认识的小客人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愿意跟他们交朋友吗?”“愿意!”在孩子们的大声回答声中我打开电脑教学软件出示生字卡片并告诉他们:“今天的小客人很喜欢你们,如果你们能把它们记在脑子里,它们就会很乐意地帮助你,成为你今后学习的好帮手。”

2、自编顺口溜降低难度

在集中的归类识字中,单纯的结构分析是孩子们很难接受的,为了激发孩子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我自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孩子识记。如学生难辨“密”和“蜜”,我这样编:“密林长在山中,蜂蜜酿自蜂虫。”通过顺口溜中的下划线,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区分了“密”和“蜜”的不同。

二、形旁表意功能法 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湖、海”,“冰、凉、冷、冻”以及“祝、福、祈、祷”,“袄、袖、裤、袜”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了“三点水旁”、“两点水旁”以及“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的表意功能。我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两点水旁”表示与寒冷有关的意义;“衣字旁”表示与衣着有关的意义,“示字旁”表示与礼仪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以上两组汉字了。

三、游戏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作游戏便是其中之一。我把汉字中结构比较复杂的合体字分成几个部件做成小卡片让孩子们自己拿着,然后我说出一个新学的合体字,让孩子们找出组成这些字的各个部件。比如我说胳膊的“膊”,孩子们便自觉地拿出“月”、“甫”、“寸”三个部件组成胳膊的“膊”,这就是找朋友的游戏。

四、在语言环境中循环记忆法

如果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教学,使学生信息反复量增大、信息存储期加长,识字效果就会更好。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了在语言环境中循环记忆的方法。首先,我将新学的汉字放在相应的儿歌或简单的故事当中,让孩子们多读多练,使学生大脑对这些汉字产生反复刺激,达到不断强化的目的。其次,我使用循环记忆的方法,让新学的汉字每间隔一段时间重复出现一次,使学生有规律地反复识记所学过的生字,这样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就会大大地提高。

康湖小学 韦建平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心得

一、培养学生“我爱识字”的习惯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可是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

二、倡导学生“我的识字能力最棒”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认识不少字了,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1.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半年多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2.请“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请“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请他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鼓励学生“我是识字小能手”

比如可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里的人物的名字认下;把自己家的生活用品认下;把爱吃的蔬菜、水果等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小区认下等等,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康湖小学 韦建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我尊重学生们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康湖小学

韦建平

教学心得材料

濮阳经济开发区濮水办康湖小学

韦建平

第7篇: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

推荐阅读是语文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现在如何按照课改精神、课程理念、课标要求上好阅读课,也就成了我们广大基层教师研究的重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老师曾经:“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那么一个儿童在他初学语文的起始阶段,怎样帮助他们学习阅读呢?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采取以下操作进行。

一、教会孩子预习课文

新课程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新规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作为教师应该学会解放自己,但更应该充分指导孩子的自由空间。低段孩子自主预习的难度相当大,我们主要是依靠家长的参与,因为

一、二年级的家长对孩子希望和热情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资源,一开始就召开家长会,明确预习指导的要求:

1、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符号标出;

2、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

3、标出自然段序号,尽可能的多读几遍课文;

4、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的检查则采用抽查,看家长是否签字。但现在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只有爷爷奶奶监管。面对此类学生,抱怨和放弃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自己,住得比较近的孩子可以一起预习,相互监督,教师则重点帮扶不主动的学生。同时教师要适时教会学生查字典,这样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就这样长期坚持,到一定的时间,我们所面临的预习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教师自己也相对轻松一些。

二、指导孩子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这一要求,注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了朗读教学。这是学习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应按照以下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习阅读。

1、借助于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3、在正确、流利基础上再有感情朗读

因面向的是低年级学生,教师在这三个层面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每一个环节都要交代明白,阅读落实。例: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不会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你们已经能正确读课文了,现在提一个新要求,把课文的每句话读通顺,读流畅。

●同学们真行,把课文读得那么正确、流利,下面提个更高的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这样一步一步要求清楚,朗读的三个层面才得以实施、落实。长期坚持下去,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想情感的熏陶,有助于学生对篇章样式的积累。

三、帮助孩子不断加深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

书是读懂,而不是讲懂的。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其感受与体验是不同的。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又离不开读文的。前面提到三个层面阅读,要在不同层面的阅读中,不断地帮助学生提升对阅读认识的水平,就要注意:

(一)、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新教材所选的课文为我们展现了很多优美的意境,课文中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呢?

1、.明确各阶段训练目标 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应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认读全篇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获得初步感受的过程。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未能深入,所以该阶段的认识是粗浅的,但是很有必要的。在操作上经常用的语言是:●大家已经能把课文读正确了,你知道本课讲谁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做一件什么事情吗?

在深入读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例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比赛读等等,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从容、充分、创造性地读书。

学生读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要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引导时,可通过品味有特点的重点词句等途径,让学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补充,交流阅读的方法和读后的感受。比如《画风》第5 自然段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怎么处理两个风字的读法,前一个风字音要重、长一些,后一个短而快一些,突出宋涛被小艺点拨之后的惊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小朋友的聪明与机灵。另外6自然段的“也”和8 自然段的“还”的读法也很有探究的价值。通过这些重点词语的研读,领悟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阅读后交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语文知识方面的收获,可以是人文知识方面的认识,也可以是自己在情感方面受到的启示等等,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于阅读交流在操作上可以使用下列语言:

●你们已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课文读到现在,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讲一讲好吗?

●同桌同学一起研究研究,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小节读给大家听呢?

●你最喜欢读哪里,先练一练,然后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读这一部分的原因?

这样的阅读教学,没有把情感体验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而是与三个层面的阅读紧紧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情感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感悟得以升华。

2.、重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关注儿童的想象世界”这是新教材中选文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低段学生的想象丰富、独特,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时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办法。

如教学《画风》一课,引导学生想象: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呢?把你的画方法告诉大家;一年级下册2课《春雨的色彩》一课,启发学生想象:参加争论的还会有哪些小鸟?他们会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30课《棉花姑娘》一课,让学生想象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棉花姑娘会怎样感谢七星瓢虫等等。

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二)、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画画、唱歌、表演都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象《画风》一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画一画风,他为了画好,避免重复,肯定要先知道书中的小朋友已经怎样画了,这样也就达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23课《王二小》一课,学生对王二小这个人物并不了解,但歌颂他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多数学生却能哼唱,为使学生了解王二小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听录音跟唱这首歌,那委婉动人的乐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从前,他们很容易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在深入读文之后,再以这首歌的演唱结束课堂教学,升华学生情感,使其心灵受到震撼。

又如,教学一年级下册24《画家乡》一课,课前,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乡的景色,了解家乡的变化,然后,把它画下来并准备介绍给同学们听。在充分准备之后,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所画的一望无际的田野、山清水秀的小镇,新颖别致的建筑……都会激起他们对家乡的无限热爱,经过孩子自己用心整理的语言也一定会使同学们受到感染。之后,再感知课文内容,知道文中几位小朋友家乡的样子,从此基础上,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家乡。

此外,像《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角色较多,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之后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教学的情趣与乐趣。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本,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树立开放意识”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一。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比如今天姜老师把叶圣陶爷爷写的《我们知道》配乐朗诵给孩子听,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又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同时又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真正树立和落实大语文观。再如教学《柳树醒了》一课,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田野中观察春天里动、植物的变化,在教师引导下,按照课文的语言格式,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

这些活动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双基

作为低段语文教学,没有纯阅读的教学,应该根据课的具体特点落实相应的双基训练。

1、在阅读中识字。如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朗读生字所在的句子,特别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等。如本课的旗杆读qíɡān,杆是多音字。

2、在阅读中理解词语。有些词语单凭讲解、注释,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在阅读中演一演、比一比、读一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3、进行句式训练.象本课中的“风把旗子炊得飘起来了”一句,在读指导时把它换成被字句,与前面短句一起读,初步认识两种句式不同表达效果。另外可以抓住“他们在洁白的纸是画了太阳、房子、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句子对学生进行 “…在…还在…”的句式训练,把书上规范的语言转换成学生语言,让学生学会说话。

4、片段的仿写等。如二年级下册5单元18课《雷雨》在阅读雨前的景象后,可让学生仿铺排的写法,写出雨中的具体景象。

五、在阅读教学中构建起鼓励与评价机制

低年段学生不同于中高年段学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是很差的。他们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常常需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这一特点,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尤其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容易兴奋,易于激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课,做小动作等现象经常发生。

如故在课堂上构建起鼓励与评价机制,则对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自信心、责任感、自觉性、坚韧性都有很大的帮助。例:

●××同学在别人读书的时候听很真认真,奖励一颗认真星。 ●××端书的姿势真标准,奖励一颗标准星。

●你读的声音真洪亮,声音小的同学都来学学他。

●你站起来读书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还很有礼貌。大家都像她这样读一读。

●××在这节课上积极发言、思维活跃,大家真为你高兴。

●××在这节课上发言次数不多,但是一直在听大家的发言。会听别人的发言是更重要的学习。

对读书的鼓励与评价:

●他们读得怎么样,大家评一评(对评价好的,你也这样读一读;对评价不足的地方,再练习读读)。

●你读得真好。大家都像他这样读一读。

●你读书的时候,全班同学听得是那样认真,知道为什么吗?

●你不但听得认真,还能说出别人读书时的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是值得大家向你学习的。

●你不但认真读书,而且还有独到的见解,是个会读书的人。 这些语言的运用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同时由于学生的参与阅读的评价,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自觉性、坚韧性都会得到很大的锻炼。

当然,由于每一课的特点不同采取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就同一篇课文,因学生状态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会有调整,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最终要落实的就是针对学生个体状态,虽然让他学会阅读,会花费我们很多精力,但学会阅读的孩子,语文成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8篇:小学语文低段古诗教学浅见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

常言道“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诵。”可见,自古诗对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就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谨,魅力无限。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小学生人生阅历浅,认知水平有限,刚刚接触古诗,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对

一、二年级学生该如何进行古诗教学我觉得是注重诵读,淡化理解。

老师们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达到了一些共识,例如:借助注释理解诗文,读出古诗的韵味;通过了解作者体会古诗诗意,而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学习古诗文有一些方法是非常适合低龄学生的性格和知识面。

一、 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的孩子接触和体会。所以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

二、 多读古诗,在读中悟情

读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每个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二是强调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古诗的思想感情读出来。由缓到急,由低到高,从“无情”到“有情”再到情感的喷发,把阅读推向高潮,从而领悟古诗。

三、利用音乐,唱出古诗音乐美

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感受意境美、音乐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 ,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四、多背多记,在识记中积累

在低段古诗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这是教学古诗必须完成的一环。背诵古诗,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低段学生对古诗的日积月累,对以后中高段的古诗学习起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背也是需要方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段的诗文教学,并不要求深刻理解诗文意思,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学生就有趣多了。

五、在画中巩固,升华诗歌理解

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对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课分为两种:(1)教学观赏画。指的是在课文插图中出现的,在课文讲解过程有中助于学生理解的;(2)学生创造画。指的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最后将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既是对学生理解诗文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创新力的考验。

古诗是一门艺术,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情感。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古文意思,把握诗人真切感受,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古诗文兴趣。最后利用激情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

第9篇:浅谈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刘志丹红军小学

贺秀秀

阅读教学不论在任何一个学段都是一个重点,我个人认为小学低段也一样,在侧重识字写字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应努力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一些感知性的乐趣,从低段就培养孩子们对于语言的热爱之情。《新课标》中在小学低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及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且乐于与人交流;能够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此外还有一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阅读教学,以从小培养学生这种最基本和最必须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抓实两条线,一条是“言语实践线”,主要提升学生言语智慧,另一条是“人文熏陶线”,主要涵养学生健康人格。人文熏陶是蕴藏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的,它不可能与言语实践完全脱离,独立成一个教学板块,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存在于细枝末节里。因此,一堂高效的阅读课,应该巧妙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安排六大单元的阅读教学,分别从景物、童话故事,生活场景、名人史事方面就将两者渗透在语文素养里面。本册有一些贴近生活的课文比如《奶奶的白发》、《好学的爸爸》,在课文与生活实际中寻找契合点,让孩子们从生活感悟中读出奶奶的辛劳与不易;读出爸爸的好学与上进,在文本中激发孩子们对于长辈的敬爱之情体贴之情;激发孩子们乐学向上的主动之意。《司马光》一篇让大人小孩都受益颇多的经典课文。拿来给小孩子讲,除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要求外,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还有很大的教学容量可以给老师发挥,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是主体不妨让他们自由一点去探索,看看他们在某一危险环境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听听他们在同一危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说说他们自己的理由。阅读阅读,让孩子们自己乐意去读,读出乐趣读出知识才是主旨所在。在引导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引导换词感悟,情景模拟对话读,反面假设推导读,设身处地感悟读等等。方法永远服务于效果,只有让孩子们好读,读好,读出感情,这节阅读课才上的才算是大致达标。

在每一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项一般都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上课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导语、图片或创设相应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然后在兴趣的激发下,去“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且读出声来,从视、听两个通道去感知阅读材料的内容。如果拼音不熟练,教师可以范读或领读,尤其是对于比较难读的字音或长句子,教师应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尽快读正确、读通顺,为有感情的阅读做好铺垫、打好基础。比如第四课《春到梅花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人流”是什么样子的?欢乐的海洋又是怎么的局面?通过有感情的多次朗读,应该努力引导孩子们通过字面看到画面,通过画面悟到情面。又比如第十五课《放小鸟》:我听到窗外有一只小鸟在焦急的叫唤,这只小鸟同被我“关”起来的那只可爱的小鸟有什么关系?它在叫什么?它为什么叫得那么焦急?我最后为什么决定放小鸟?读文章我们不仅要读出字面交待的信息,还要看到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融洽美好。

在阅读教学中要除了做到以读为主线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可引导学生诵读读书歌:“小朋友们,读书啦!读书啦!身坐正,脚放平,眼离书本一尺,左手轻轻按,右手慢慢移,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过目,按标点正确停顿。”这是最开始指导阅读的儿歌,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以及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要求就是把课文读正确。一种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阅读教学。

在平时的朗读训练时,老师要及时表扬和激励学生,“你读得可真好!”“真棒,比老师读得还好!”……即使读得不够好时,老师也要说“读得有点感觉了,谁能比他读得更好?”老师的评价不仅要有激励性,更要有指导性和针对性,要能够教学生真正学会朗读。当学生读书声音响亮但缺乏感情时,教师可说:“你的声音真洪亮,如果感情再投入些就更好了!”当学生读书感情很投入,声音很美,但是声音太小时,教师就说:“你读得可真好!如果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等等。老师的评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给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其他的孩子听了老师的评价也明白了应该怎么做。得到表扬和激励,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学生读书的热情就更高了。

刘志丹红军小学贺秀秀

上一篇:幼儿小班语言教案大全下一篇:dcs控制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