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共8篇)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 篇1

兰州市2015年第三届幼儿园、中小学教师

教学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36人)

学前:6名

钟雪婧 七里河区民族幼儿园 曹坤煜 西固天鹅湖幼儿园 赵晶晶 海石湾幼儿园(分园)

冯 淼 程 瑾 何彩兰

西固文化小区幼儿园 西固蓝馨幼儿园 城关区民勤街幼儿园 城关区东岗小学 七里河小学

城关区上沟小学 城关区五泉小学 七里河区健康路小学 榆中九中 兰州六十三中 兰州八十二中 兰州八十二中 兰州九十九中 兰州五十九中 兰州五十八中 兰州二中 兰州二中 兰州五十九中 小学:10名

李少华 兰州市西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 郭 彤 李 卓 城关区五里铺小学 李 倩 王燕红 城关区通渭路小学 田正青 城关区和政路小学 颉 珍 城关区大砂坪小学 初中:10名

张 燚 兰州十一中 单小虎 兰州十六中 刘小萍 兰州外国语学校 苏俊锋 西北师大二附中 刘兴平兰州三十二中 高中:10名

王世伟 兰州五十九中 牛小忆 兰州六十六中 柳芳芳 兰州五十九中 刘 佳 兰州西北中学 张婧卿 兰州五十二中

王 云 牟先涛 吴宗仁 许维英 刘 静 高宏岩 侯肖男 冀金龙 南小华 沈红艳 李兰兰 俞振宁 祁海乾

二等奖(共125人)

幼儿园:15名

蒋娜娜 城关区保育院

项 楠 兰州军区总医院幼儿园 刘 虹 城关区和政路幼儿园 王志慧 永登县幼儿园

景 鑫 兰州军区总医院幼儿园 黄佳蓓 城关区和政路幼儿园

惠晶晶 何昱璇 郭婷婷 权雨佳 李 丹 田晓莉

兰州军区总医院幼儿园 兰州交通大学幼儿园 城关区铁路西村幼儿园 城关区永昌路幼儿园 城关区铁路东村幼儿园 兰州军区总医院幼儿园 蒋 漪 城关区五泉幼儿园 富生翠 永登县幼儿园 小学:37名

王怀青 西固区福利路一小 郭 伟 西固区合水路小学 白庆玲 榆中文成小学 王庆玉 七里河区秀川小学 岳 萍 城关区大砂坪小学 王晓琴 安宁区河湾小学

赵迎春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李慧慧 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 赵志海 安宁区孔家崖第一小学 钱惠玲 七里河区火星街小学 王仁江 城关区水车园小学 他光霞 西固区玉门街小学 于晓霞 安宁区长风小学 金鸿文 兰州三十六中 何亚娟 红古区海石湾一小 李 燕 永登县新城区小学 马国萍 西固区福利路第一小学

程 敏 城关区团结新村小学 雷鸿艳 城关区水车园小学 初中:43名

郭文厚 兰州三十五中 胡 明 西北师大二附中 魏海霞 永登七中

马维华 兰州六十三中 乔 璐 兰州九十九中

万海琴 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田建刚 兰州八十八中 甘云萍 兰州三十六中 李万平兰州八十二中 李红娟 兰州外国语学校 谢亚婷 兰州二十二中 高 静 兰州三十五中学 何 芳 兰州五十六中 吕欣欣 兰州六十六中 马美琳 兰州树人中学

把多梅

张 瑜 丁启辉 王晓娟 窦平谢建玲 田 玮 姜红宇 杨程引 常明敏 王 琳 岳雪莲 丁慧芸 孟宪扬 李威辰 石军丽 柴宗虎 孟相任 黎皎洁

张余成 马 林 把余福 刘 彧 孙 晨 舒 涛 胡淑君 朱弘波 张 帅 裴媛媛 姬小花 颜丽军 王文娟 梁 艳 张 娟

永登县新城区幼儿园

西固区福利东路三小 七里河小学

安宁区崔家庄小学 城关区耿家庄小学 安宁区十里店小学 城关区宁卧庄小学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 城关区柏道路小学 西固区福利东路一小 城关区教研室 榆中文成小学 西固区合水路小学 城关区南河小学 七里河小学 西固区玉门街小学 城关区雁园路小学 七里河小学 兰州三十六中

兰州三十六中 兰州二十一中

新区秦川镇保家窑初级中学兰州六中 兰州九中

兰州外国语学校 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 兰州五十四中 兰州六中 兰州三十四中 兰州八十六中 兰州九中 兰州六十六中 兰州八十一中 兰州六十二中

侯芳芳 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李 珍 米清元 张智泉 徐惠茗 范相莉 张文兴

兰州二十二中 兰州六中

兰州外国语高中 兰州十七中 兰州八中 兰州十九中

张晓玲 兰州八十二中 雷 菁 兰州四十三中 侯 洁 兰州五中

周文娟 兰州二十二中 韩 明 兰州十七中 修 微 兰州六十九中 高中:30名

邵旭东 兰州五十八中 郑显祖 兰州二中

冯 进 兰州五十二中 高 杨 冯小玉 李雅琴 张 燕 管晓燕 王雯倩 张丽娇 李金荣 徐怀寿 王孝凤 刘永锋 姚洪双 兰州十四中 榆中二中

兰州三十三中 兰州六中

兰州六十一中 兰州二中

兰州三十三中 兰州三中

兰州五十八中 兰州三十四中 兰州五十中 皋兰一中

苏小丽 兰州四中 张 敏 永登六中 彭 宇 兰州十八中 魏梅霞 林志峰 肖 英 方 岩 朱泓瑾 王贵武 马 骥 王小春 王冰蕾 张东京 周怀盛 蒋应心

皋兰一中 兰州三中 皋兰一中 兰州六十三中 兰州西北中学 兰州五十一中 兰州九中 兰州五十中 兰州五十八中 兰州六十中学 兰州民族中学

榆中县职业技术学校

三等奖(共74人)

幼儿园:10名

刘 洋 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园 宋 欣 城关区铁路西村幼儿园 杨文静 城关区永昌路幼儿园 车 晶 海石湾幼儿园

王春玲 城关区徐家巷幼儿园 小学:22名

苗种国 兰州新区秦川镇六墩小学 姚国庆 七里河区阿干镇中心校 崔 玮 西固区月牙桥中心学校 巨雅伟 永登县新城区小学 丁 霞 红古区海石湾第四小学 贺晓兰 西固区合水路小学

丁晓琴 王好霞 张 莉 许冰洁 陈 雪 陈晓丽 陈禧亮 马千里 叶初蕾 吕艳红 姚婧雯

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园 永登县新城区幼儿园 永登县幼儿园

城关区和政路幼儿园 西固智慧树幼儿园 永登县城关小学

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 城关区五泉小学 城关区二营学校 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 城关区秦安路小学 全美佳 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 陈立芬 永登县城关小学 王晓娇 七里河小学

李旭辉 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 刘 军 榆中县文成小学 初中:28名

龚珊珊 兰州五十六中

周国伟 兰州新区秦川镇初级中学 魏家秀 榆中六中 蒋 宏 科学院中学 姚代之 兰州六中 王红英 兰州树人中学 朱玉兰 皋兰县什川中学 张丽娟 兰州八中 李 晖 科学院中学 魏瑞芳 皋兰三中

连 郁 兰州六十二中 高 薇 兰州民族中学 张 玲 兰州九中 王 静 兰州十四中

高中:14名

杜莹溪 兰州二中

尚进虎 兰州六十一中 石恒艳 兰州十中 胥凤翎 兰州五中 俞振元 皋兰一中

付莹樱 兰州五十七中 齐占权 兰州二中

李文婷 孙 荣 李明昱 金 刚 张瑞祥 王筱璐 罗敬津 金海林 巴怀峰 常好善 李永锋 蒋拴贵 包文洁 陆毛珍 马永峰 唐菊兰 俞生林 张克霞 张小涛 高 敏 仲晓燕 张 景 盛增风 魏丽苹 龙学娟 王炳男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 篇2

一、项目设置

本次比赛内容和成绩评定在参照全国及本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赛的基础上,在项目设计上增设地方特色内容,如泉州南少林五祖拳健身操;健身操和广播体操比赛给每位体育教师评定成绩,更具独特性和公平性。比赛的内容采用理论项目与实践项目相给合的方式进行(见表1)。

二、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本文以参加本次比赛的80名参赛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本次比赛的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参赛教师的基本情况

1.参赛教师的性别结构:本次比赛考虑到女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随年龄增长,受家庭与身体因素影响较大,为更好地体现男女平等,给广大女体育教师更多展示的机会,在参赛的文件中特别规定每队参赛教师为小学3名、中学3名,其中小学女教师不少于1人,中学女教师不少于1人(见表2)。

2.年龄结构:本次参赛的体育教师青年体育教师占大多数(见表3),为本次比赛灌入新鲜的血液,年轻教师表现出更多的活力,使比赛不断呈现精彩的表演。特别是在最后的专项比赛,评委们时常被体育教师的精彩表现所折服。中年教师也同样表现出经验方面的优势,靠自己的成熟与稳重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3.学历结构:从对参赛教师的学历情况进行统计(见表4),可以看出泉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通过参加自考与函授形式经过几年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本次比赛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以上,表明体育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有了更高要求,逐渐改变体育教师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体育教师更朝着从“知识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跨越。

4.职称结构:本文对参赛教师的职称进行了数据统计(见表5),参加本次活动的教师主要为中学二级和小学一级;小学高级和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参赛的较少。

5.特长结构:从参赛教师的特长进行了统计(见表6),篮球项目在泉州市是一项开展非常普遍的体育项目,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课余时间接触最多的也就是这个项目,所以有40%的体育教师把篮球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

(二)体育教师参赛的选拔及培训情况

对本次教师的选拔及培训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7),虽然本次比赛组织者赛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参赛文件已经提前半年左右就下发到各县区教育局,可是从体育教师反馈的情况看,部分地区的体育教师还是临时组队参赛,赛前没有经过选拔而是直接推荐部分体育教师来参赛。很多体育教师赛前没有经过集中训练就直接参加比赛。

(三)体育教师对比赛的总体感受

1.体育教师对比赛的认可度:从调查的数据看(见表8)体育教师对本次比赛的组委会的组织工作情况还是很认可的,对比赛日程安排部分参赛体育教师认为日程较为紧张,休息时间不够。由于比赛的项目设置与全国技能大赛相同,所以体育教师认为合理的占多数,分数比重的认可度也很高,多数体育教师觉得比重合理。

2.参赛体育教师对比赛强度的感受:从参赛教师对比赛强度的反馈(见表9)可以看出有67.5%的参赛教师反映强度适中;32.5%的参赛教师反馈强度太大。

3.参赛体育教师对比赛的收获感受:在两天半时间要进行5个项目的比赛,不仅白天比赛,晚上还得比赛,对于一般的参赛者来说都会觉得比赛的强度较强。多数教师表述对比赛很有收获,在理论方面收获较多的占较大比重。

4.参赛体育教师对比赛裁判的感受:由于本次的裁判团队是由全国体育学科指导组成员,福建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福建省部分高校负责体育教学工作的教授或副教授,还有其他县市的体育教研员组成,可以确保本次裁判工作更加权威与公平公正,每一单元比赛前所有的体育教师号码都要进行重新的抽签,比赛结束后马上进行成绩公开,做到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本次比赛参赛教师对比赛裁判的执裁,做到了公平执裁(见表11)。

(四)体育教师喜欢的参赛项目

通过对参赛教师喜欢的参赛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广播操与五祖拳健身操作为教师最喜欢参赛项目(见表12)。泉州市大课间活动开展多年,广播操与五祖拳健身操作为大课间活动的一个常规内容,体育教师平时也都会把它作为教学内容,所以成为多数体育教师喜欢的参赛项目,片段教学作为近年来泉州市级比赛的一个主要内容,很多体育教师经历比赛的过程,教学设计与教案虽说是体育教师平时备课的重要内容,很多体育教师都只是写教案,比赛时要求的完整教学设计很多教师就写不好。自选项目体育教师们都选择自己的特长,如大学专修的项目,所以自选项目很多教师都是比较喜欢的。

(五)片段教学比赛最担心抽到的项目

通过对片段教学比赛最担心抽到的项目进行统计(见表13),体操与健美操、舞蹈由于受到学校的条件与安全问题的考虑导致平时教学过程中也较少安排这些教学内容,由于对这些教材较少使用,所以体育教师在虚拟(无生)的教学片段就担心抽到这类教材。

(六)体育教师的参赛成绩平均分

对体育教师各参赛项目的平均分值进行统计(见表14),从体育教师最后的成绩看,反映了广播操与五祖拳平时基层都有开展比赛,体育教师平时也要进行教学与训练,所以整体水平较高,片段教学泉州市最近几年都进行了全市的比赛,很多体育教师之前也都有参赛的经历,所以对这个项目并不陌生。体育教师虽然平时也都会写教案,但对于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与要求还是不够清楚,导致体育教师的分数相差很大,出现了最高多94分最低才78分的现象,应加强理论学习。

三、结论与建议

(一)通过本次的比赛,根据体育教师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信息,对于比赛的强度普遍认为强度较强,两天半内要完成五个项目的比拼,同时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强度会较强。今后的在比赛的日程安排方面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加比赛时间,特别是晚上最好不安排比赛项目,让体育教师有更好的休息,可以为第二天比赛做好准备。

(二)通过本次的比赛,对于体育教师反映出来的一些较难的教学规定动作,如体操动作中的鱼跃前滚翻,侧手翻,团身后滚翻,武术中的少年拳第二套1,2,3;健美操与舞蹈中的华尔兹前进后退步,华尔兹转体180,大众健美操少儿二级1,伦巴纽约步,伦巴定点转。

(三)对于体育教师反映平时较少接触又较难的内容,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完全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建议下次比赛可以降低要求或都选择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来代替。或者通过赛前一段时间让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与培训,真正达到普及与提高的水平。

模具技能大赛与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模具专业;技能赛;教学改革;探讨

衡阳技师学院作为湖南第一所技师学院,多年来为湖南及广东地区模具行业培养了上万名专业人才,在湖南地区模具行业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我院模具专业学生参加省市各类模具技能赛每年达五次以上,学生比赛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学院通过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改革,促进师资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模具专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分析

近几年,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可以分为两大类: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技术。

模具设计任务:根据产品图,利用软件建立产品三维模型,对模具进行初始方案设计,应用分析软件分析设计方案,并对初始方案进行优化,完成整套模具的三维设计,最后绘制模具总装二维图及主要零件二维图。模具制造技术任务:根据给定的部分零件二维图,利用指定的加工设备,将零件加工后装配模具并调试。有的模具制造技术竞赛也包括模具设计的部分任务。各类模具技能竞赛中,竞赛任务实质都是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的部分环节进行考核,其目的是检验模具专业学生对先进模具设计方法的掌握和设计工具的应用能力、模具零件制造方法和工艺的应用能力、先进制造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技能大赛促使了我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学生要在模具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以及数控加工技术,还要有综合职业能力。老式重视理论教学的模式已经落伍,我们学院在最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体系模块化。我校原采用的是单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专业导向设置课程,形成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技能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其特点是充分考虑了专业课与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易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系统的获取知识,但课程一成不变,教学内容滞后,且与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规格相比,适应性差,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差。因此,新的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的“三段式”模式,采用模块化。整个学习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绘图模块、零件检测模块、模具结构模块、模具零件加工模块、模具综合模块。其中,绘图模块包括了机械制图及软件绘图,零件检测模块包括了公差及模具拆装,模具零件加工模块贯穿整个学习阶段,最后的综合模块根据技能赛的特点,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部分环节,分多个专门化方向:冷冲压设计方向、塑料模设计方向、冷冲压模具制造方向、塑料模具制造方向,学生在第三学年根据自己特长选择方向进行专业化学习。这样使学生竞赛有专长、就业有特长。这种新的模块式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贯彻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这种模块化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项目化。最近几年的全国模具技能赛都是组合赛,由几个学生分工完成,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都是考核的方面,而项目教学可以对以上方面进行训练。它具有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我们根据各模块知识要求,按项目编写了所有模块的校本教材,以《模具综合模块》为例,我们学习注射模设计方向项目时,以手机外壳作为载体,使用pro/e进行设计、然后用CA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用MasterCAM进行仿真加工,让学生熟练掌握该项目的学习过程,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考核过程化。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考核体系要区别于“高考模式”。闭卷考试让学生仅仅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目的是过关,这样只能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应该以考核能力为核心,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引导学生侧重对基本概念的牢固掌握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和项目成绩,而项目成绩考核又与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一致,包括安全文明生产及规范操作扣分。这种考核方式突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技术规范,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技能大赛促使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模具技能竞赛考核的是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的部分环节,不是某单个技能,因此要求学生应掌握多个技能。这要求必须配备双师型教师指导。传统的模具理论教师实践能力差,不能胜任实践指导;而模具实习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只能应付普通的机加工、钳工等指导,不能胜任CAD/CAE等先进技术的实践指导。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具技能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师培训平台,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和专业集训,使得教师既是教练员,又是陪练员。现在学校技能竞赛已经常规化,每次竞赛我们的专业教师都必须参与指导,教师从原来完成教学任务转向研读职业标准、参与工作过程、通晓竞赛规程,并对学生“手把手”地教。教师也可以亲自参加技能大赛,从而形成了“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教学格局,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职业技能大赛成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学生每参与一次比赛,老师就进行了一次互相培训学习,使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常规化。

四、结语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基础工业。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迅速,对模具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输出什么样的毕业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睞,我认为,每年的模具技能竞赛就是人才需求的一个方向标,并对技能人才培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模具技能大赛,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技能大赛逐步形成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的局面,这样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1)

[2]梁国一、刘锴.关于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出国与就业.2011,(16).

[3]殷增桂.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湖南农机,2008,(5).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 篇4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要素

分值

实验教学目标

1.实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有依据;

2.确定实验内容前是否做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3.实验内容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1.实验原理呈现;

实验方案

设计

2.实验方案逻辑清晰;

3.实验对象、实验仪器、实验装置的选择与创新;

4.实验主要仪器和装置原理分析。

1.实验仪器与装置布置;

实验操作要领

2.实验仪器与装置连接与调整;

3.实验操作步骤;

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5.实验观察与数据获取。

1.实验现象记录或数据呈现方式;

实验数据

处理

2.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

3.实验结论获得;

4.实验效果或误差分析。

1.表达是否清晰准确;

2.是否具有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评价

环节;

3.是否具有该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

4.实验内容是否体现重点或难点的突破;

5.实验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

合计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 篇5

比赛项目说明

 初中组

语文:教科书研究与使用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按要求解答。2.比赛时间:100分钟。

3.比赛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评价教科书内部相对独立部分的设计意图,运用新课程理论处理教材与教学,落实新课程倡导的“用教材教”的要求。

数学:解题析题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进行现场解题析题。2.比赛时间:50分钟(含解题及现场析题)。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解题和对题进行拓展设计(30分钟);析题并对题进行拓展设计说明(20分钟)。

英语:口头作文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命题及要求进行现场口头作文。2.比赛时间:15分钟(含准备、作文及表述)。

3.比赛要求:围绕主题,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述流畅;语音语调准确。物理: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并讲解。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及讲解)。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设计方案、规范操作、准确讲解,实验结果正确。

化学:演示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课题、素材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讲授。2.比赛时间:20分钟(含熟悉演示实验的课题、素材,现场演示及讲授)。3.比赛要求:根据该演示实验的学习目标,正确地进行演示操作和讲授。生物: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器具进行实验设计并现场操作。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设计及操作)。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科学设计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正确合理。

历史:故事评析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指定的历史图片进行口头评析。2.比赛时间:10分钟(含熟悉素材及口头评析)。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分析评述提供的历史图片素材并简要提出教学的意见与看法。

2前进接支撑前摆——支撑后摆下。

女子双杠(低杠)组合动作:跳起支撑前摆成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屈膝弹杠并腿支撑后摆——支撑前摆下。(8)武术(徒手类)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形神拳》武术套路。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形神拳》武术套路为依据展示。

(9)武术(器械类)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健身短棍》武术套路。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七~九年级教师教学用书《健身短棍》武术套路为依据展示。(10)健美操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二级成人套)的成套动作。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2009年8月版)为准展示,但不要求地面动作(力量训练部分)。

音乐(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

必选项目:弹唱(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60%)。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现场提供的曲目自弹自唱。2.比赛时间:4分钟(含熟悉曲目及弹唱)。

3.比赛要求:选手须按照指定曲目的调性、速度以及风格,即兴编配钢琴伴奏,同时流畅、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意境。

自选项目:专业技能表演,报名时须注明选项(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40%)。1.比赛方式:任选一项专业技能表演。2.比赛时间:3—5分钟。

3.比赛要求:专业技能表演即声乐、器乐、舞蹈等项目,小型乐器及伴奏带(含声乐作品伴奏带)须自备,伴奏带格式:光盘或U盘。

美术(自选项目,报名时须注明选项):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项目选择其中一项比赛(纸张由主办方提供,其他材料自带)。

比赛项目(四选一):

1.色彩写生(根据提供的静物照片,写生一幅色彩作品,用水粉或者水彩颜料作画均可)。

2.纸立体(根据提供的主题和若干卡纸,制作一份纸立体作品)。

3.海报设计(根据提供的主题和相关图片,运用Photoshop软件,设计一张海报作品)。4.软笔书法(根据提供的文字素材和书体要求,创作一幅软笔书法作品)。比赛时间:120-180分钟。比赛要求:现场创作,符合题意。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问题评析

1.比赛方式: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某一具体问题作指导性评析。

2.比赛时间:8分钟(含阅题与评析)。3.比赛要求:观点正确、阐述清楚、指导性强。 高中组

语文:教科书研究与使用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按要求解答。2.比赛时间:100分钟。

3.比赛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评价教科书内部相对独立部分的设计意图,运用新课程理论处理教材与教学,落实新课程倡导的“用教材教”的要求。

数学:解题析题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进行现场解题析题。2.比赛时间:50分钟(含解题及析题)。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解题和对题进行拓展设计(30分钟);析题并对题进行拓展设计说明(20分钟)。

英语:口头作文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命题及要求进行现场口头作文.2.比赛时间:15分钟(含准备、作文及表述)。

3.比赛要求:围绕主题,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述流畅;语音语调准确。物理: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现场操作并讲解。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及讲解)。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设计方案、规范操作、准确讲解,实验结果正确。

化学:演示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课题、素材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讲授。2.比赛时间:20分钟(含熟悉演示实验的课题、素材,现场演示及讲授讲解)。3.比赛要求:根据该演示实验的学习目标,正确地进行演示操作和讲授。生物: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器具进行实验设计并现场操作。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设计及操作)。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科学设计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正确合理。

6后,面向裁判站立,两臂侧上举示意动作结束。

②应连贯完成规定组合动作,动作失败或掉下器械,在裁判示意允许的情况下,可从失败动作处继续,但一个动作反复失败达三次,此动作计零分。

③应着简洁运动装和体操鞋,禁止佩戴项链、戒指、手镯、手表等饰物参赛。男子双杠(低杠)组合动作:挂臂撑单脚蹬地屈伸上成分腿坐——慢起成肩倒立(停2")——前滚翻成分腿坐——屈膝弹杠并腿支撑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分腿坐挺身前进接支撑前摆——支撑后摆下。

女子双杠(低杠)组合动作:跳起支撑前摆成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屈膝弹杠并腿支撑后摆——支撑前摆下。

(8)武术(徒手类)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形神拳》武术套路。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形神拳》武术套路为依据展示。

(9)武术(器械类)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健身短棍》武术套路。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七~九年级教师教学用书《健身短棍》武术套路为依据展示。

(10)健美操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展示《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二级成人套)的成套动作。

比赛时间:5分钟。

比赛要求:选手以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2009年8月版)为准展示,但不要求地面动作(力量训练部分)。

音乐(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

必选项目: 理论与鉴赏(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60%)。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现场听辨乐曲并试卷答题。2.比赛时间:60分钟(含听辨及答题)。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选手的基础音乐知识、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鉴赏的素养听辨乐曲并试卷答题。

自选项目:专业技能表演,报名时须注明选项(成绩占学科技能项目的40%)。1.比赛方式:任选一项专业技能表演。2.比赛时间:3-5分钟。

3.比赛要求:专业技能表演即声乐、器乐、舞蹈等项目,小型乐器及伴奏带(含声乐作品伴奏带)须自备,伴奏带格式:光盘或U盘。

美术(自选项目,报名时须注明选项):

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项目选择其中一项比赛(纸张由主办方提供,其他材料自带)。

比赛项目(四选一):

1.素描写生(根据提供的人物照片,写生一幅人物全身像素描作品,用铅笔或者炭笔作画均可)。

2.色彩写生(根据提供的静物照片,写生一幅色彩作品,用水粉或者水彩颜料作画均可)。

3.海报设计(根据提供的主题和相关图片,运用Photoshop软件,设计一张海报作品)。4.软笔书法(根据提供的文字素材和书体要求,创作一幅软笔书法作品)。比赛时间:120-180分钟。比赛要求:现场创作,符合题意。信息技术:算法基础与编程解决问题

1.比赛方式:上机测试(算法基础、补充程序、输出程序运行结果)与上机编程(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2.比赛时间:90分钟(上机测试、上机编程各45分钟)。

3.项目权重:上机测试项目占学科技能项目的60%,上机编程项目占学科技能项目的40%。

通用技术:模型制作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材料做出相应的作品。2.比赛时间:120分钟。

3.比赛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模型以结构强度为主,考虑模型结构及连接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问题评析

1.比赛方式: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某一具体问题作指导性评析。2.比赛时间:8分钟(含阅题及评析)。3.比赛要求:观点正确、阐述清楚、指导性强。

三、综合素质项目

1.比赛项目(方式):试卷答题(占50%)、评改论文(占50%)。2.比赛时间:试卷答题40分钟、评改论文20分钟。

3.比赛内容:德育、教科研、评价(命题)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理念、思想及个人见解。幼儿园组笔试为幼儿教育综合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 篇6

李家庄学校

武凤梅

2014.5.课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推进,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学科教学特点,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注重教学相长,体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新型教学模式已逐步形成。如今的课堂教学已从过去强调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强调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强调交流互动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随着技术手段不断先进,特别是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为堂教学创设了交互教学环境创新的学与教的模式和方法,体现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同时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高职院校教学与技能大赛衔接初探 篇7

关键词:技能大赛,综合能力,航天精神,大赛标准

0 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 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专业技能大赛作为一种专业技能教学手段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 技能训练与素质提高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职教育发展方向。近年来, 我系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 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获奖人数超过40人次。其中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13年我系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和模具专业学生以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荣获“注塑模具CAD与主要零部件加工”赛项一等奖, 选手们熟练的技术、提交的材料和加工的零件与大赛标准和企业标准吻合, 得到主办方和大赛评委的一致好评。下面将分析技能大赛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我院技能大赛取得的成功经验, 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技能竞赛观念, 如何进行专业建设、改革, 如何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 如何进行学生培训选拔, 以赛促教、赛教结合,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1 技能大赛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以来, 得到了全国多所职业院校的追捧, 也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技能的师资, 但是, 在竞赛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 有的学校对技能大赛并不重视, 没有认识到技能竞赛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 资金、师资支持力度不够, 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 (2) 在培养学生过程中, 注重单门课程的学习, 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 (3) 有的学校并没有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加强校企合作。竞赛并没有引领教学改革, 没有起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4) 有的学校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正确, 眼光短浅, 为了暂时扩大学校知名度, 保证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夺冠, 倾全校之力, 重点培养几个参赛选手, 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为竞赛而重个体轻全体的不良现象。

2 教学与技能大赛衔接对策

笔者在指导技能大赛的几年中, 深有体会, 为了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2.1 树立全员参与, 重在学习的竞赛观

针对个别学校在竞赛中出现的为竞赛而重个体轻全体的不良现象, 职业院校必须树立全员参与, 重在学习的竞赛观念。为此可以在院校之间、院校内部、专业之间、班级之间, 甚至在日常教学环节的小组之间, 举办多种多样、规模大小不同的技能竞赛, 使竞赛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常态。这样既可以顾及到每个学生, 使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真正营造“技能至上, 能力第一”的氛围, 又可以选拔出优秀的学生, 代表学校参加高级别的竞赛[2]。

2.2 专业建设是基础, 制度建设是保障

专业建设是技能大赛成功的基础。随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进, 我系数控技术专业是市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之一,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建设专业之一, 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市级教改试点专业, 这三大专业在示范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的逐步完善, 各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等实训条件建成, 完善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教师通过国内外培训、交流访问、挂职锻炼、参与教科研项目建设、编写特色教材等, 提升了社会服务功能;校企合作, 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编写“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材。通过三年的专业建设, 为技能大赛取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工作, 推动了相关的制度建设。学院成立了“技能大赛办公室”, 并由专人负责, 组织协调相关人员, 商定参与的项目, 联系和接洽相关事宜;学院出台了“技能大赛奖励办法”, 并由技能大赛办公室统一协调负责每年学院技能大赛奖励经费的发放;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以及教师指导技能大赛的相关事项有了依据;成立了“产学合作处”, 负责校企合作等各方面事情。系部规定, 参加技能大赛培训的学生, 通过正规的流程办理手续, 经系部主任批准, 培训期间以技能大赛为重, 准许请假停课到比赛结束, 期末考试可以申请缓考;考查和考核科目, 在完成任课老师布置任务的前提下, 成绩为良或优。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竞赛与日常课程学习的矛盾, 他们就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培训和比赛当中, 为技能大赛取得成功提供了先决条件。

对参赛选手的培训, 指定专任的指导老师, 分工协作, 全程指导。机械类专业的比赛, 大多以小组参赛, 成员各有分工。比如:有负责三维造型及建模的, 有操作车床加工回转零件的, 有操作铣床的加工型腔零件的, 有负责工艺设计与工艺文件报表的等等, 指导老师也相对应。但是不管是选手还是指导老师都不是独立的, 他们之间是协作关系, 而且必须配合默契。

学院领导的重视、学院、系部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技能大赛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 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是关键

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技能大赛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几年来, 我系尤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包括系统的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系部成立了学习实践部, 有技能大赛经验的高年级学生任部长, 负责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调学习场地和设备、招收新学员等。学习内容包括二维绘图、三维造型、编程与加工、机床操作、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 老师引导, 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 优生带差生, 能者为师的模式。在学习实践部,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讨论学习中的任何问题, 有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请教专业教师辅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不管是技能大赛培训还是学生的日常训练, 我们都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航天精神的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贯穿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始终。在赛前的紧张集训期间, 航天精神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指导老师陪着选手们夜以继日的训练, 动不动就六个小时紧张的模拟比赛, 任何时候都严格按照6s管理, 机床开动时, 必须有人在场, 加工结束时, 必须清扫现场等等, 需要选手们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天指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开总结会, 找出问题的原因, 共同分析问题, 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 第二天再继续。如此反复, 让各种问题都尽可能的在赛前暴露出来。长期的辛苦是必然的, 但我们的老师和选手从来没有抱怨过。正是这样的训练, 培养了选手们优良的心理素质。

参赛选手的选拔上, 我们采取了层层选拔, 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的方式。选拔时, 指导老师会根据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推荐, 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 分模块培训、考核、淘汰进行层层选拔。同时, 系部也不定期举办技能大赛、选拔参加院级和市级的技能大赛的学生, 最终从通过市级大赛获奖的学生中, 选拔表现优异的学生组队参加国家级大赛。通过层层选拔的方式, 不仅选拔的学生可行, 同时在层层考核、选拔、淘汰过程中, 不断的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选手在紧张而激烈的比赛中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打下了基础。

2.4 标准结合是重点, 赛教结合需改革

大赛不过是手段, 促进教学, 提升素质, 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所用才是目的。因此, 在学生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 我们都会考虑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指导, 融入企业标准, 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 按照企业加工产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因为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加工出来的零件仅有其形, 而要到达企业真正的可用产品还需要完善各项精度指标。因此, 将企业标准、大赛标准和课程标准三结合是培训内容的重点, 也是技能大赛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赛教结合”的重要性, 对于如何实施也各有自己的认识。经过实践, 笔者认为, 赛教结合需要在改革中才能真正的实施,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形成良性循环, 才能走的长远。几年来, 通过技能大赛, 不断总结经验, 并将有用的经验固化下来, 融合到各个教学过程。校企合作, 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编写“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3]的一体化教材, 以企业真实零件和技能大赛典型零件为载体,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编写每一个项目, 将职业资格考核典型案例和技能大赛典型案例按项目正式编入教材,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接触到技能大赛和企业以及职业资格的相关内容, 并不断强化。以企业标准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拓展实训基地内涵, 开发新的实训项目, 也为技能大赛和实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赛教结合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并形成良性循环, 才能再创新高。

3 小结

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集中展现了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 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促进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 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当然, 各学科各领域技能大赛方式不同, 工作经验上也会存在差异, 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赛教结合需改革”这一点, 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 总结经验, 在探索中与时俱进,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师素文, 裴炳文.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

[2]陆建平, 赵翠.关注高职技能大赛, 提升高职育人水平[J].交通职业教育, 2011 (3) .

中职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 篇8

【摘 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的普及,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技能大赛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造就更多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技能大赛 专业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省咸宁卫生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创建于1972年4月。四十多年来,为了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医务人员,我校不断创新医学教育改革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011年9月,经咸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我校改为公办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学校,由单一的培养医疗人才转变成为培养44种专业人才的综合型学校。技能大赛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等等。本文就技能大赛引导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技能大赛具有时代意义

2008年6月28日,教育部正式提出建立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和“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序列。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出现,开拓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革新之路。技能大赛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逐步形成了普及所有院校的良好局面。大赛检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同时展示了职教学生的精湛技能、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体现了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拓展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素养。

二、中职学校生源状况

随着高校、高中扩招,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日趋下降,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差,而且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秩序混乱;求知欲望不强;学习惰性严重,贪图安逸享乐;留守学生数量偏多,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多为后进生,自信心不足。中职学生普遍在中学时期没有打好基础,中考成绩不理想,多少都存在一些自卑心理,存在一些消极情绪。

三、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我校有四十多年的办学经验,虽然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二)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的上课就是“照本宣科”,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在课堂上显得被动,思维受到限制。

(三)师资力量

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不足。学校的任课教师多数还是从普通大学毕业生或大专院校教师中聘用,远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因为这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或相关工作经验,所以上课时不能很好地将教材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四、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把学生技能比赛、学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资格取证作为工作重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以往的课程设置大多分为基础理论模块与实习实训模块。随着技能大赛的推广,我们将课程设置细分为四个模块:文化基础、专业理论、技能实训和岗位训练,使得教学目标更明确。随着技能大赛的普及,建立了覆盖全体师生的参与制度,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机制。

(二)课堂教学的改变

以前,很多教师只是上课传授知识,对专业目标不闻不问,其课堂的有效性显然大打折扣。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性改进。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在实训基地中,将书本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将“纸上谈兵”式灌输进化到“实战演练”式指导,同时也可把技能大赛的各项要求潜移默化地注入学生的头脑,为将来参加技能大赛提前打好基础。

(三)“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卫生部、教育部在关于印发《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区域性“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提高职称、提高技能。学校根据《教师法》规定,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支持和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参加职称评定和提高技能等级等活动。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并结合学校需要,参加研究生学习。学校不仅在时间上给予支持,还报销学费;在教师聘用及待遇上向高职称、高技能人员倾斜。教师对此普遍予以积极响应。

五、需要注意的负面影响

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师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参加大赛获奖的学生身上,从而忽视大多数的普通学生,背离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这与国家开展技能大赛的初衷是相悖的;不能只看重比赛过程,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教育过程。

六、结束语

总之,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引领了课堂教学改革。中职学校要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浩淼.全国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183.

[2]孙晓丹,李馥,霍范伟,等.针对中职学校生源状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3):24-25.

上一篇:散文诗教学分析下一篇:高中作文给妈妈的一封信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