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研究

摘要: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介,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正因为如此,教育改革也总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教材、课程政策等方面的诊断与分析。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政策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影响因素和基本理念后,提出了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对策与建议,最后根据前期研究构建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具体来讲,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理论发展的需要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工作改进的需要,本论文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中国知网(CNKI)、Google学术、超星、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EBSCO、 Proquest、Springer Link、Emerald以及图书馆等多种途径,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做了全面系统的查阅、收集、梳理和分析,发现当前学术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德育评价模式、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政策以及评价实践等几方面。其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我国近年来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政策与措施不够灵敏,没能及时地反映实践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发展面临的新任务;二是静态研究较多,缺乏动态分析与比北较;三是理论探究较多,实践推行较少;四是引进推介较多,本土化创新不足;五是大多以某一学校或某地区的几所学校为个案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而缺少跨地区地对照与比较。其次,本研究界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课程评价等核心概念,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复杂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用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法是直接认知、洞察评价对象的最好方法,可以获得第一手信息,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听课法、测试法、调查研究法。查阅文献分析法,如查阅自评报告、课程设置、单元课设计、教案、课程大纲、实施总结、课业资料、学科考核等原始资料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将第一手信息和第二手资料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正确诊断,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希冀借此来为研究的深入展开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第一章,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审视。对这一研究域的审视,不但要从现实需要出发,还要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和实践基础中进行综合考量和深入分析。首先,本研究从我国古代时期的德育评价、近现代时期的德育评价以及建国后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三个阶段探讨了德育课程评价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复杂性现状和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的认识奠定基础。其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正随着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而进行渐进式改革。从课程评价主体角度看,主要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课程评价对象角度看,主要采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水平“三维立体”的评价方式。“自上而下”的德育课程评价主要体现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管理体制仍然是在中央集权制度的框架下,课程开发和评价是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和学校处于从属和执行的地位。从课程管理目标和渐进式改革方向以及我国各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央一级的课程管理还会有相当程度地保留,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下而上”的德育课程评价主要体现在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对其独立制定和实施的校本课程进行的评价和地方政府对本区域开设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进行的评价。最后,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与当前实施的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理念:管理主义色彩浓厚;二是主体:缺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三是过程: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方法: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五是功能:改进、激励和导向功能弱化;六是效益:投入大产出少。第二章,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剖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价值判断活动,既受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又受中等职业学校内部诸因素和德育课程评价本身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因素的确定,能够获得课程系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找出偏差,有效地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评价的主体因素、评价的对象因素、评价的技术与方法因素、评价的环境因素和评价的指标体系因素等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主体包括课程专家、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代表不同团体利益的人员,他们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需求,从不同角度进行课程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对象在宏观层面涉及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的评价,中观层面涉及课程开发、过程设计的评价和课程整体系统的评价,微观层面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其结果等方面的评价。一般说来,影响学校课程评价的环境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社会因素、经济和文化因素、评价氛围和评价制度因素等。课程评价理念决定着课程评价的性质和取向,课程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课程评价理念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理念有: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有效性课程评价理念、交往性课程评价理念和学生中心的课程评价理念。基于对中职德育课程评价复杂性的分析和评价理念的梳理,本研究提出运用复杂性理论尝试破解中职德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即实现三个思维转向:实现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向;还原论思维转向还原论思维与整体论思维相结合;静态评价思维转向发展性评价思维。第三章,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想。首先,确立科学主义的人文精神课程评价观,全面关注中职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类指导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发展。其次,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原则,坚持导向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第三,合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复杂性,评价过程中注重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第四,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德育评价视角,对评价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以“一体四径”为抓手,构建“开放式平台”,通过创设“互联网+”的信息渠道,创造良好的评价环境与氛围,为德育课程评价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五,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和法律政策保障等。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通过收集全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方案,并向全国多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生、课程设计专家发放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指标问卷,比较客观地设计出了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评价指标,并为各个指标赋予了的权重。本研究共设三个级指标,并赋予三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课程设计(0.4)、课程实施(0.3)和课程效果(0.3),共设1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课程思想、课程目标、教材、课程标准、课程特色和创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策略、课堂反应、达标程度和学生学业水平。依据该体系对课程设计中的教材、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课堂教学和课程效果中的学生学业水平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并对评价对象的选取、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的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学科专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理论发展的需要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工作改进的需要

(四)个人工作实践与研究的结合

二、研究综述

(一)文献综述

(二)文献述评

三、核心概念

(一)中等职业学校

(二)德育课程

(三)课程评价

四、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终身教育理论

(三)复杂理论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六、研究思路与设计、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设计

(二)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审视

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历史回顾

(一)古代时期的德育评价

(二)近现代时期的德育评价

(三)建国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

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现状

(一)“自上而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

(二)“自下而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

(三)“三维立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念:管理主义色彩浓厚

(二)主体:缺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三)过程: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方法: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五)功能:改进、激励和导向功能弱化

(六)效益:投入大产出少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剖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影响因素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主体因素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对象因素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技术与方法因素

(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环境因素

(五)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因素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

(二)有效性课程评价理念

(三)交往性课程评价理念

(四)学生中心的课程评价理念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思维转向

(一)线性思维转向非线性思维

(二)还原论思维转向还原论思维与整体论思维相结合

(三)静态评价思维转向发展性评价思维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想

一、确立人文精神的课程评价观

(一)科学主义的课程评价观

(二)人文主义的课程评价观

(三)体现科学主义的人文精神评价观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原则

(一)导向性

(二)科学性

(三)全面性

(四)客观性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复杂性敞视

(一)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二)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

(三)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四)德育课程与学校德育发展规划一致性评价

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体系构建

(一)开放式平台

(二)一体四径

(三)“互联网+”的信息渠道

五、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实施保障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组织保障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制度保障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技术保障

(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其他保障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实践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指标的制定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指标的应用

(一)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四本教材的评价

(二)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三)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之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附录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之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附录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之课程专家访谈提纲

上一篇:企业文化特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诗文素养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