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控小组

2022-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网络舆情监控小组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 要: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知识获取、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由于学生数量较大、知识丰富、思维活跃、乐于发表意见,四者相互交织,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成为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和舆情监控系统特点的分析,提出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即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综合使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正确的引导高校网络舆情。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舆情;监控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智能终端集中,智能终端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众多网民中,高校学生由于数量较大、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成为所占网民比例非常大、影响也极为广泛的一个群体。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速,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各个角落,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留言跟帖、BBS论坛、博客,到后来兴起的QQ群、微博,再到最近兴起的微信群,各种互联网媒介层出不穷,作为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言论自由权利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特别近年来,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迅猛发展,使得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信息交流和观点发表变得即时、方便甚至时尚,因而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即时通讯工具的便捷、互联网媒介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乐于表达意见,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成为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力量。因此,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成为当前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生主管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网络舆情的含义

王来华[1]在《舆情研究概论》中,对舆情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社会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简言之,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还有观点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表达意愿、诉求机制的不断完善,舆情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宽泛,不仅局限于社会政治、国家方针、政策措施,同时对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通过各种媒介进行表述。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对政治以及社会事务抱有极大的热情,参与性强[3],往往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热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使得大学生表达情感、意见、建议更加便捷,以上因素形成了高校网络空间中的舆情。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可以理解为在高校网络这一特定的空间中,高校学生对自己关心或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意见、建议的总和。

一是表达的自由性。互联网颠覆了关于传统表达的理论,由于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技术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他很难使用传统法制进行规范和限制。互联网作为新型媒体,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接受者。高校学生可以利用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自由地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互联网让高校学生的舆情表达变得自由与直接。

二是表达主体的隐匿性。在传统的舆情表达中,人们考虑到自身角色和言行之间的关系,往往在舆情表达上受到了限制。网络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舆情表达主体往往以匿名或者化名的身份出现。因此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的信息表达可以摆脱身份、性别、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不能通过传统方式表达的意见、建议、态度、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这种充分表达的背后,一方面体现了表达主体的隐匿性,另一方面,使大学生群体摆脱了道德的束缚,很容易导致舆情表达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很容易在网络上蔓延,非理性的表述,也很容易在网络上进一步失真、放大。

三是影响的扩散性。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加上高校学生在网络中表现活跃,使得高校网络舆情表达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特点。由于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会呈现出时效性强、信息渠道广泛、信息量庞杂、影响广泛等特点。但高校网络舆情影响持久力低,如能早期发现则相对易控制[4]。

三、高校舆情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单纯依靠人工从海量的舆情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有效利用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以实现舆情信息的自动收集、分类、分析、预警。

1.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舆情监控系统共同的特点:基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按照话题组织内容,将众多话题自动分类、分析,并进行动态展示、跟踪、评估其发展趋势。系统实现对各大搜索引擎、新闻门户、博客、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信息载体的监控。实现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危机事件、民众诉求、正面报道等的监控。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校舆情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覆盖范围不够,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海量的数据是其最大的特点,大部分舆情监控系统对主流的网站进行监控,但网络中每一个区域都受到不同人的关注,任何一个空间的缺失都将导致监控失败;舆情深度加工与智能处理不足[5],舆情监控系统收集的信息无法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大量的人工处理、分析才能形成可用的舆情简报。同时无法对舆情发展趋势给出可用的参考信息; 舆情主题中垃圾信息太多,由于汉语语法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语义多议性,导致在某一监控的主题中不相关的垃圾信息过多,增加了人工处理的成本 ,基于中文信息处理和文本挖掘的热点发现算法需要进行一点提高完善。

2.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由于高校网络舆情涉及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单纯依靠人工无法完成,因此使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高校舆情监控部门的重要技术手段,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由采集子系统、分析子系统、检索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网络舆情系统,能够对事件的来源、热度、传播范围、传播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

舆情分析技术是用于舆情信息分类和判断,按照关注的人物、地域、单位、事件、主题等要素进行舆情分类,并对敏感舆情的传播情况包括传播源头、发布人、传播媒体、传播内容、传播路径进行抽取和分析,提供各类统计数据和图表,掌握舆情事件在网络中传播的全貌。

(1)分类技术:系统内置一套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舆情分类体系,通过自动分类技术,对用户关注的敏感信息和国计民生的各个重点领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负面、有害信息。

(2)敏感信息分析技术:负面敏感信息分析是本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预警功能在第一时间将负面或敏感信息告知用户。支持对负面信息分等级预警,参考关注度和负面内容来划分四个预警等级(初级、中级、高级、特级)。系统还提供对有害信息原始网页快照存留来提供证据存取。

(3)热点发现与跟踪热点自动发现:自动识别热点新闻事件,发现网民的关注焦点和热点,提供1天、3天、7天等时间序列的符合用户精确度要求的分类热点排序。

(4)热点自动追踪:对热点信息进行持续追踪,通过趋势分析图和传播路线图等技术展示热点事件的传播趋势。

(5)专题分析技术:专题分析技术用于分析舆情事件或热点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情况。根据用户设定的专题条件,自动聚合该专题的相关信息,并对传播媒体、每日传播情况、传播全过程进行分析。

(6)炒手分析技术:通过对发布者网络发言倾向、发言的网友关注情况和媒体关注情况的综合分析,对发布人进行打分,分析出疑似炒手和关注炒手。

(7)导控技术:导控技术又称为信息探针,用于追踪舆论的传播影响力和检验处置结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包括:各时段点击数增减情况、各时段回复数增减情况、转载量、搜索引擎快照搜录情况;处置结果检验包括原文删除、快照删除。

(8)趋势分析及预警:根据结构化信息分析关注热点话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社会的关注程度,对舆情事件多维度的综合分析,以多种方式展现主题事件关注趋势,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

(9)提供实时信息预警机制,可将短时间内发生的突发热点事件以及敏感新闻通过短信、邮件或者弹窗方式通知用户,并帮助用户快速制作出关于此热点事件的统计简报。

(10)舆情统计分析动态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同时为用户提供强大的自定义统计报表,可自己定义监测范围、监测时段、监测对象、图表显示方式(可定义横坐标、纵坐标以及图形)等,以生成不同报表满足多种个性化需求。

四、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除使用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外,高校还应配套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二者相结合才能快速妥当处置高校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建设和谐稳定校园和推动高校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舆情安全防御体系架构图(如图2),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同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早防范的原则,制定处理程序及办法。建立以网络舆情工作小组为核心的网络舆情安全防御体系,处理各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其中管理部门包括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信息网络中心、学生管理部门、校团委等。院系包括各院系主管领导、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技术处理团队包括舆情监控人员、IT学生助理、校内论坛站务。技术处理团队负责日常监控、研判预警,结合使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发现舆情信息后立即上报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根据信息涉及到的范围具体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院系处理,并根据情况由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进行安抚,由技术团队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舆情工作小组将事件过程定时向领导层汇报以提供决策支持。

五、结束语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应深刻认识到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同时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服务学校全局和学生工作的思想。学校管理层可通过网络舆情分析,准确了解学生的呼声和要求,为学校制定管理制度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障学校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王玉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10-20.

[2]刘毅.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外国语大学,2007.

[3]董亚倩.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2.

[4]曾润喜.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实践研究,2009[11]:79-80.

[5]焦小刚.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网络天地,2015[19]:1-2.

(编辑:鲁利瑞)

作者:鲁学亮 谢彤芳 张旭 丁姝 陈平

第2篇:基于网页文本获取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

摘 要:利用网页文本获取技术,可以建立一种新的网络舆情监控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以及应答处理,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文本获取;舆情监控;高校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高校里,由于用户的知识层面、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以及网络设备的普及率比较高,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负面的网络信息往往比正面的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高校里亦是如此。负面的网络信息散布者往往都会借助网络来更快、更广地表达其错误的观点、传播其错误的思想,并借此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给当事部门、单位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同时,通过网民的相互转载、转发、群聊等,错误的观点、思想往往会被放大、发酵,形成不好的社会影响,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生活,使人心惶惶,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可以这么说,有时网络载体已然成为负面舆情信息的放大器。高校里,由于网友的活跃程度很高,有的大学生甚至有的教职工都会被负面的舆情信息所迷惑并“以讹传讹”,小到影响整个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大到影响整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正是由于大学生、教职工参与程度极高,高校里的网络舆情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现状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主要包括学校新闻、通知公告、学生论坛、学生博客、OA办公讨论区以及各留言板等。这些信息往往来源于不同的部门、单位,一般情况下,学校新闻由党委宣传部管理,通知公告由办公室发布,学生论坛、学生博客由学生处监督,OA办公讨论区等由现代教育中心搭建、维护等。由于高校舆情信息来源于不同部门、单位,造成各部门、单位在舆情监管方面“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监控,极易造成不良信息的广泛、迅速扩散,进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另外一方面,作为高校决策制定的领导者,想要在某特定时间段内及时掌握本校所有网络舆情信息将变得很难。甚至,个别分管领导还要通过与其他分管领导才能获取相对比较全面的舆情信息。在此情况下,领导者很难及时、准确地应对网络上的突发事件。第三,依照“谁建设、谁监管”原则,各舆情信息发布者都应该对各自所发布的各种信息负有监管职责。可现实情况是,高校里许多单位把网站建设好,把交流平台搭建好后,就陷入“三不管”状态,即“不更新、不维护、不监管”。这时,在防范负面的舆情信息时,做不到“及时关注、时刻警惕”的状态;另外,一旦出现负面的舆情信息时,都找不到源头,出现“扯皮”现象。缺乏统一管理,各家“各自为政”,舆情信息监管不到位、不及时,监管陷入被动,这是目前一些高校所面临的现状。

三、网页文本获取简介

网页文本获取,即通过搜索互联网相关网页,并对网页上的文本内容进行抓取。目前,互联网搜索主要包括“爬行和抓取”“索引”“搜索词处理”以及“排序”四个步骤。即派“蜘蛛”在互联网上发现新网页并抓取文件,然后跟踪该网页文件中的链接,发现更多新网页并获取文件;“蜘蛛”在抓取这些文件后,将其分解、分析,并以巨大表格形式存入数据库。此时,若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页文本搜索,搜索引擎首先对用户搜索词进行判断是否有错别字或拼写错误等处理后,启动查询数据库,返回包含搜索词的页面,并根据排名算法依序呈现。

四、基于网页文本获取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方法介绍

某个高校范围内,能否有个小型系统专门负责网站信息的监管,做到敏感信息“及时关注、时刻警惕”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网页文本获取技术的网络舆情监控方法,可方便、实时地应对高校范围内的网络舆情监控。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主要包括学校新闻、通知公告、学生论坛、学生博客、OA办公讨论区以及各留言板等,而包含这些网络舆情信息的网页文本往往部署在高校自己的服务器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读取服务器上网页文件的方式进行文本判断,而不需通过“蜘蛛”进行爬行获取了。解决了文件获取问题后,文本获取就变得简单多了。但是,可能很多网络舆情信息是写在网站程序的某个数据库中的,服务器上并没有包含该信息的相关html或htm等文件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对全校所有包含类似于“学校新闻”“通知公告”“学生论坛”等等具有“互动”性质的网站进行梳理,得到其数据库的存储地址并通过读取数据库的形式进行文本获取。一旦确定各数据库的存储地址后,只要不是新增、减少网站或是重新建设网站,我们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进行数据库内容的实时监控。在对网页文件或数据库内容进行文本获取时,我们可以设置各种特定的词,通过文本“截取”方式进行过滤,一旦发现网页文件或数据库内容中出现特定的词,即可进行相关预警,并设置显示网页文件位置或数据库名称等。

总结: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研究秩序,更好地服务师生,促进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针对高校里有可能出现的负面网络舆情信息,提出了基于网页文本获取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方法。通过该方法,学校决策制定的领导者,就可以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未雨绸缪”,即使出现负面网络舆情,也可以及时做到“亡羊补牢”,为阻止或遏制负面信息扩散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洪华,张立.高校网络宣传教育及网站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1(34).

[2]徐建华.网络搜索引擎原理、特性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0(8).

(1.淮阴工学院党委宣传部,2.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作者:陈洪华 张立

第3篇: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及预警机制建立

摘 要 对我国高校当前网络舆情监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控管理以及预警机制建设对策,希望能够对高校网络舆情科学的监控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管理;预警机制

网络信息技术的及时性以及新媒体的便捷性,导致高校网络舆情被不断的扩大和聚焦,并形成舆情危机,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的形象等。所以高校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制度和预警机制,进而为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奠定基础。

1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舆情监控的认识不足。高校的网络舆情问题需要从应对机制的方向入手。很多高校在网络舆情应对措施和预警机制的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足,通过对当前高校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设情况调查来看,有80%的高校都没有设置网络舆情所对应的职能部门,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而导致一旦出现校园危机事件,就会受到网络舆情的诋毁,导致高校的名誉受损,所以还需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认识。

2)网络舆情监控的应对机制缺失。随着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以及一些与学生相关的或者具有煽动性的问题都会造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受到污染。同时高校在网络舆情监控中主要的应对机制采用临时小组应对方式。也就是如果一旦出现危害高校声誉的网络舆情,高校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应对机制,而是临时组建小组,针对这个事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当事件平息后,临时小组也随之解散,无法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应对机制和监管、预防机制。

3)网络舆情监控责任分工不清晰。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地方政府也认识到网络舆情控制的意义,所以都建立相应的专门的网络舆情控制机构,比如网络舆情处置小组,管理小组等。主要负责对网路舆情的控制和解决,通过对当前我国各地区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区都针对网络舆情危机制定了相应的机制和措施,比如福建龙岩市的《关于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很多高校虽然也意识到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的重要作用,但并没有在具体的工作中有效的落实,导致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危机难以及时、有效的进行控制。

4)网络舆情监控责任制度不完善。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频率较之以往明显增高,但是在危机处理中,很少有人意识到对网络舆情监管问责不完善的问题追究,导致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更低。同时通过网络而引发的突发事件,使得公众更加关注的是事件的结果而非过程,如果结果与大众预期的结果不符,将会导致网络舆情的泛滥,难以控制。同时如果在网络舆情处理的过程中没有设置相应的问责机制,也会导致舆论的监督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使社会的负面效应增强,所以必须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问责制度的完善,提升管理中的责任意识。

2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控制与预警机制建设的对策

1)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演练。网络舆情危机是一种无形的危机形式,为了有效地应对这种危机事件也可以采用有形危机处理的方式,利用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方式开展网络舆情演练。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比如QQ群、微信以及贴吧等容易产生校园网络危机的地方,模仿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网络危机情况,进行人为的传播,使其快速的引起校园的轰动,进而对高校的舆情监管职能发挥进行检验,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控制能力,同时也提高高校建立共同协作发展的能力,但在演练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模拟好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做好预案,演练结束之后一定要及时的总结。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舆情演练的定期开展,来强化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演练,这有利于高校在面对网络舆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最终实现维护高校形象的目的。

2)完善网络舆情责任监管制度。为了保证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责任分工制度的完善。第一,高校需要针对网络舆情问题定期开展资料的搜集以及预警机制建设制度研讨会议。高校的党委管理部门以及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必须要对学生论坛、贴吧、QQ空间以及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密切的关注,并根据网络发展动态从监测、预警以及应对三个方面设置网络舆情应急制度和预警机制。第二,还需要对网络舆情的信息源进行合理的定位,高校的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校园网的准入登记和备案,要求所有的用户都采用实名制的方式进行登录,如果发现校园网中存在敏感性信息,需要对信息源进行准确、快速的定位,防止网络舆论危机的出现和蔓延。第三,高校辅导员以及教师需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用户行为的监管,可以采用“文明应用网络”等主体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发挥网络效应,保证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最后,还需要注重在技术上的提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网络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同时及时安装和更新防火墙的网络设备,实现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屏蔽,防止这些不良的信息出现在网络上,影响网络的健康环境。

3)设置专门的网络舆情新闻发言人。网络舆情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能够使高校网络舆情得到有效的正向引导。网络舆论新闻发言人需要进行实名制注册,主要负责在高校的校园网、学生论坛、QQ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上发布高校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合理的设置舆论解决的途径和方式,同时负责对一些突发事件以及结果的通报和相关帖子的回复等,通过与网络媒体间的协调实现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同时高校的各院系还需在本院系中选出一个与学生直接对接的联络员,负责在学生中间做好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发布的辅助工作,从而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无缝对接,实现有效的预警机制建立和管理。

4)积极培育学生意见领袖。在高校网络舆论环境中有一批活跃度高、影响力强,和其他大学生能够频繁互动的意见领袖,他们凭借线上良好的形象塑造被广大学生在网络上熟悉和认可,不仅能够影响其他学生的思想观点,还能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为方式,具有较高的人气和较强的话语权。他们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和预警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他們在网络上和其他学生的密切互动,他们可以及时、全面、较为详细地了解网络上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及大学生的网络言论和观点,清晰地掌握舆情的起源和走向;他们可以用自身更贴近大学生的网络语言影响舆论的发展,从而实现对网络舆论良好的监控、管理和预警。培养这些意见领袖分析、判断和处理舆情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影响力有利于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地监管。

5)完善网络舆情的责任制度。问责制度当前已经成为了行政以及企业管理中比较广泛的一种责任制度,对提升下属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问责制度的应用也提升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速度。但是在高校的网络舆情监管中,问责制度的重要性,没有被很好地重视,更没有在网络舆情监管中进行落实,导致高校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危机,无法找到相关的责任人,而这种制度的缺失也使得舆情监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足。所以还需要强化网络问责机制,加强对各部门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对舆情危机处理能力的培训以及工作责任心的强调,通过考核制度的建立以及网络舆情的演练,逐渐提升相关人员的网络舆情监管意识和能力。同時高校还需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问责制度作用,提升舆情监管人员的思想认识,通过多方面的合力,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高校的网络舆情危机得到有效的抑制和消除。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舆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监管不仅会影响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性,同时也可能导致高校的名誉受损,所以还需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机制的完善,并不断优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管理效率,使高校的校园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在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的构建中,需要做好舆情的采集、分析、预警以及处置工作,使网络舆情各环节的监管保持一致,并形成一定的监管合力。此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设中,还需要保证及时性、敏锐性,并做好后期的跟踪工作,防止负面舆情的死灰复燃或者蔓延,充分发挥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43-45.

[2]裴喜永,韩杰斌,滕维淑.浅析网络文化对现代大学生教育的影响[J].南方论刊,2009(1):64-65.

[3]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283-285.

[4]涂秀珍,娄东生.试论网络时代高校的校园舆论环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9-103.

[5]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12-15.

作者:黄鑫

第4篇: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细则

为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与我校相关的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监控小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管理,小组成员由各个学院选派的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组成,主要负责我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工作。

第二条网络舆情监控员及管理员职责

一、工作范围

(1)监控与学校相关的新闻网页、论坛和贴吧。

(2)辅助宣传部老师开展日常工作。

二、工作职责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武器,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力,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监控的方法和形式,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客观公正,确保网络舆论监控的准确性。

(2)做好网络监控工作。监控、管理校内外参与学生

较多、影响较大的网页、论坛和贴吧,并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对网民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与我校相关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党委宣传部负责老师汇报。同时,利用值班时间在相关贴吧、论坛等发布关于我校正面消息,加强我校宣传。对容易引起网络舆情混乱的消息及时进行正面引导。确保严密监控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进行解惑答疑,做到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疏导及时、处置及时。

(3)做好工作记录。认真、详细、负责地完成工作记录,特殊事件要做到跟踪记载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不利我校声誉的较重大舆情信息或其他需特殊关注的舆情信息要做好仔细认真的电子档保存工作。

(4)认真编写《舆情汇报》。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根据舆情反映的内容和学生关注程度等进行初步研究、讨论,对学生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 每月定期完成《网络舆情汇报》对当月的网络舆情及监控结果等进行总结。

(5)做好收发工作。在校收发室领取信件、报纸并送至宣传部办公室,做到及时、准确、负责。

第三条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凡在与我校相关的论坛、贴吧、BBS(如百度“武汉科技大学吧”、沁水青山BBS)等专门针对我校学生的网

络服务系统发生有关武汉科技大学的舆情,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经研究可直接进行引导或删除有害信息的操作。若无监控权限,可及时联系相关论坛、贴吧、BBS等的管理员协助。

(二)经监测发现在校园网以外的Web主页、BBS、博客等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发生有关武汉科技大学的舆情,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应及时上报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老师,党委宣传部及时报告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报上级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处理。

第四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重点针对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我校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第五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人员组成

(一)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党委宣传部选派老师领导;

(二)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成员由各个学院选拔推荐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组成。

第六条 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按照个人课表安排值班时间。值班时不得迟到、早退或玩忽职守;

(二)例会制度。网络监控小组每双周召开例会,对过去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交流,部署近期工作;

(三)报告制度。对值班期间发现的关于我校较重大舆情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老师;

(四)请假制度。因故不能值班或例会等活动的网络监控小组成员应提前至少一天向相关负责人请假,否则视为缺勤;

(五)办公室管理制度。值班人员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安静,定期进行打扫。爱护办公用具。做好办公电脑维护,保持记录本的整洁。

第5篇: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细则

为进一步规范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加强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提高我校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力度,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如下。

第一条 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管理,小组成员由辅导员、各系选派的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组成,主要负责我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工作。

第二条 网络舆情监控员及管理员职责

一、工作范围

(1)监控与学院相关的新闻网页、论坛和主题贴吧。 (2)辅助舆情监控小组开展日常工作。

二、工作职责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武器,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力,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监控的工作方法和形式,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确保网络舆论监控的准确性。 (2)做好网络监控工作。监视、管理校内外参与学生较多、影响较大的网页、论坛和贴吧,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对网民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事件与人物,第一时间直接向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老师汇报。同时在相关贴吧、论坛等发布关于我院的正面消息,加强宣传密度。对一些容易引起网络舆情混乱的消息及时介入、引导,及时解惑答疑,确保信息传播可控制,可预测,做到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疏导及时、处置及时。

(3)做好工作记录。认真、详细地完成工作记录,特殊事件要做好跟踪,记录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不利我校声誉的重大舆情信息或其他需特殊关注的舆情信息要做好仔细认真的档案保存工作。

(4)认真编写《舆情汇报月报》。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根据舆情反映的内容和学生关注程度等进行研究、预判,涉及到学生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每月定期完成《网络舆情汇报》,对当月的网络舆情及监控结果等进行总结。

第三条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通过校园内部网在学院贴吧、微信等信息平台发布的虚假信息、不实信息、未经学院官方认定的信息,以及学院相关机密信息等,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可直接进行官方回复或删除,若无监控权限,可及时联系相关论坛、贴吧、微信等平台的管理员协助处理,必要时发布官方信息予以说明。

(二)在校园网以外的Web主页、BBS、博客等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发布的有关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不实信息、有害信息,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应及时上报学生工作部(处)相关负责老师,学生工作部(处)及时报告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报上级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处理。

第四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重点针对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我校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第五条 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安排值班时间。值班时不得迟到、早退或玩忽职守;

(二)例会制度。网络监控小组每双周召开例会,对过去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交流,部署近期工作;

(三)报告制度。对值班期间发现的关于我校较重大舆情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老师;

(四)请假制度。因故不能值班或例会等活动的网络监控小组成员应提前至少一天向相关负责人请假,否则视为缺勤。

第6篇:沙岗镇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细则

为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与我镇相关的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促进和保障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监控小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管理,小组成员张晋源、郑丹由组成,主要负责我镇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工作。

第二条 网络舆情监控员及管理员职责

一、工作范围

(1)监控与政府相关的新闻网页、论坛和贴吧。 (2)辅助宣传部开展日常工作。

二、工作职责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武器,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力,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监控的方法和形式,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客观公正,确保网络舆论监控的准确性。

(2)做好网络监控工作。监控、管理、影响较大的网页、论坛和贴吧,并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对网民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与我镇相关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党委宣传部汇报。同时,利用值班时间在相关贴吧、论坛等发布关于我镇正面消息,加强我镇宣传。对容易引起网络舆情混乱的消息及时进行正面引导。确保严密监控涉及我镇的网络舆情,进行解惑答疑,做到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疏导及时、处置及时。

(3)做好工作记录。认真、详细、负责地完成工作记录,特殊事件要做到跟踪记载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不利我镇声誉的较重大舆情信息或其他需特殊关注的舆情信息要做好仔细认真的电子档保存工作。

(4)认真编写《舆情汇报》。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根据舆情反映的内容和社会关注程度等进行初步研究、讨论,对政治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 每月定期完成《网络舆情汇报》对当月的网络舆情及监控结果等进行总结。

(5)做好收发工作。在网宣QQ群中、及时查看信息,做到及时、准确、负责。

第三条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凡在与我镇相关的论坛、贴吧、BBS等专门针对我镇网络服务系统发生有关的舆情,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经研究可直接进行引导或删除有害信息的操作。若无监控权限,可及时联系相关论坛、贴吧、BBS等的管理员协助。

第四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重点针对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我镇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第五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人员组成

(一)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江杰领导;

(二)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成员选调生、村官组成。 第六条 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按照个人安排值班时间。值班时不得迟到、早退或玩忽职守;

(二)例会制度。网络监控小组每双周召开例会,对过去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交流,部署近期工作;

(三)报告制度。对值班期间发现的关于我镇较重大舆情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

(四)请假制度。因故不能值班或例会等活动的网络监控小组成员应提前至少一天向相关负责人请假,否则视为缺勤;

(五)办公室管理制度。值班人员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安静,定期进行打扫。爱护办公用具。做好办公电脑维护,保持记录本的整洁。

第7篇:什么是网络舆情监控?

至尚国际互联网集团回答:

从社会角度来说,网络舆情监控就是对社会热点讨论进行观点引导,一般向维持社会安定的为目的进行引导,避免过激言论。

从商业角度来说,网络舆情监控是一种危机公关的,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等特点,由于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任何小问题都有可能放大成为大问题,并在短时间内变成舆论热点。

现代企业在日常管理经营过程中树立自身品牌,就必须要时刻关注网络口碑的变化,防止企业经营中一些细小问题或负面报道扩展为大问题或全国新闻,及时消除负面报道,防止事件扩大。

而网络舆情监控,是通过网络信息采集技术,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抓取、分类、检测,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必要时,针对网络负面信息对外进行发布会澄清等。

第8篇: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

1、既支持指定网站新闻、博客、论坛监测,也支持整个互联网的舆情监控。

2、智能识别非法网络信息,帮助您进行网络扫黄、打非、打假。

3、自动发现负面报道、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论坛贴子。

系统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系统概述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依托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网页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智能聚类分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统计分析,实现各单位对自己相关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系统结构

功能特点 ·自定义URL来源及采集频率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用户可以设定采集的栏目、URL、更新时间、扫描间隔等,系统的扫描间隔最小可以设置成1分钟,即每隔一分钟,系统将自动扫描目标信息源,以便及时发现目标信息源的最新变化,并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到本地。

·支持多种网页格式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可以采集常见的静态网页(HTML/HTM/SHTML)和动态网页(ASP/PHP/JSP),还可以采集网页中包含的图片信息。

·支持多种字符集编码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采集子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多种字符集编码,包括中文、英文、中文简体、中文繁体等,并可以统一转换为GBK编码格式。

·支持整个互联网采集

Goonie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元搜索模式是以国内知名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结果为基础并利用Goonie采集器直接面向互联网定制内容进行直接采集,用户只需要输入搜索关键词就可以了。

·支持内容抽取识别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可对网页进行内容分析和过滤,自动去除广告、版权、栏目等无用信息,精确获取目标内容主体。

·基于内容相似性去重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通过内容相关识别技术自动判别分类中文章的关系,如果发现描述相同事件的文章自动去除重复部分。

功能描述

1、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可以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内容主题词组和回贴数进行综合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

2、舆情主题跟踪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分析新发表文章、贴子的话题是否与已有主题相同。

3、自动摘要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对各类主题,各类倾向能够形成自动摘要。

4、舆情趋势分析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人们所关注的程度。

5、突发事件分析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

6、舆情报警系统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

7、舆情统计报告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生成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提供信息检索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第9篇:网络消防舆情监控关键词词库

附件2:

网络消防舆情监控关键词词库

【消防综合类】

消防官兵、消防干部、消防警官、消防战士、消防士官、消防文员、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职雇员、消防志愿者、消防人员、消防队、多种形式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消防士官选取、消防直招士官、消防退役安置、火灾、大火、火警、灭火救援、消防救助、消防装备、消防车、消火栓、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规划、消防监督、消防管理、消防执法、消防验收、消防技术服务、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监测、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宣传、消防安全培训、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消防咨询、消防远程监控、消防志愿服务、消防志愿行动

【消防管理类】

消防坑爹、消防执法不作为、消防无法无天、消防乱处罚、消防乱罚款、消防乱收费、消防培训收费、消防吃拿卡要、消防腐败、消防收贿、消防受贿、消防打人、消防抓人、消防执法蛮横

【灭火救援类】

消防灭火收费、119报警电话无人接听、消防队出警慢、消防队到场慢、消防车无水、消火栓无水、消防员见死不救、消防队不作为、消防队救援不力、消防队扑救不力、消防指挥不力、消防 大火 多人跳楼 多人死亡、消防人员死亡、消防人员受伤

【部队管理类】

消防车辆事故、消防战士牺牲、消防装萌、消防卖萌、消防屌丝、消防2B、消防炫富、消防高帅富、消防白富美、消防富二代、消防官二代、消防对骂、消防女警官、消防美女、消防制服诱惑、消防裸官、消防用人唯亲、消防跑官要官、消防买官卖官、消防群体性事件、消防打骂体罚、消防警民纠纷

上一篇:写给迷茫的大学生下一篇:你知道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