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网络(精选12篇)
①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深刻的背景。
②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从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统帅军队,参与政治。十将军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③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罗马法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②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③罗马法的核心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以购买奴隶,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作用。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②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本文笔者将一些省份中可以作为知识拓展的选择题例举如下 (考题本身省略) :
江苏卷:
第2题拓展史料、史评等相关内容;
第6题拓展农民政权封建化的相关内容;
第7题拓展清朝驻外使节思想渐进变化的相关内容。
山东卷:
第15题拓展文明史观等相关内容。
四川卷:
第4题拓展驻外使节思想观点的相关内容;
第6题拓展晚晴社会转型各方面新旧杂糅等相关内容。
重庆卷:
第1题拓展封建社会纪检监察的相关内容。
其中, 涉及史料、史评方面的还有浙江卷中的第13题和第19题, 上海卷中的第7题和第23题, 安徽卷中的第22题, 北京卷的第12题。
广东卷:
第16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制度的起源追溯内容。
天津卷:
第5题拓展小农经济解体中农村市场化、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外出打工等相关内容;
第11题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有关的一些重要史实。
诸如此类, 不一一列举, 但复习中拓展到的高考再现时必然成为一个送分点。如江苏卷第7题:1876年, 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 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 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 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复习中的模拟题为:据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记载, 清朝官员郭嵩焘1876~1878年出使英法期间经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学习机械一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 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上述内容表明郭嵩焘 ()
A.是洋务运动的典型代表
B.代表的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C.已具有初步的维新思想
D.开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进程
对比两题的正确选项C, 答案内容相近, 考察的都是近代学习由器物向制度的过度阶段, 故而驻外使节由于亲身经历, 他们的所见所闻能代表一种进步性, 可作为知识拓展的例子使用, 同时早期维新派的人物和观点也应做简要介绍。
历史资料浩如烟海, 其中拿一手史料来看, 也是丰富多彩的。对应课本任何一个知识点, 都可以选出多段不同的材料来从不同角度命题。可见, 这确实是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列举两题如下:
试题一:胡佛担任总统期间, 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 确定最低销售价格;会见市长和州长, 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成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 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由以上资料不能得出下列哪一结论? ()
A.罗斯福新政某些政策实质是胡佛政府时期政策的某种延续、深入和强化
B.胡佛的政策是由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到罗斯福国家干预政策的过渡
C.历史学习需调整“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 形成联系、发展的观念
D.胡佛对危机缺乏正确认识, 实施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调节的偏激政策
试题二:明清时期某位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 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 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 亦不敢以为是也。”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 ()
A.黄宗羲B.李贽C.顾炎武D.王守仁
作为思维定势的教授方法, 我们都认为胡佛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没有摆脱危机, 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来摆脱危机。为了突出罗斯福, 而对胡佛的政策一概否定, 这正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这道试题除了正确答案的D选项外, 其他几项可以作为我们已有知识的补充, 也可以作为小论文的素材备用。喜欢这部分历史的学生, 教师可以推荐《关荣与梦想》给学生来拓展知识面。
对于试题二, 从和学生的交流中, 可以发现他们选B选项的原因就是关键词“孔子”、“是非”, 继而联想到李贽观点之一“不以孔子言论作为是非判断标准”, 而此题的本意却是在考王阳明。这里体现出王守仁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要把判断是非的标准仅仅是依据孔子的是非标准, 或者说不要把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衡量所有是非的一个判断的标准, 那么是什么标准呢?即“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一、试题特点分析
1.突出主干基础知识,涉及隐含基础知识
历史基础知识是指重要的历史年代、主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最基本的历史概念。新课标规定高中生所掌握的基本历史应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第28题所呈现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试验科学”、“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主干基础知识。
隐含基础知识是指隐藏于主干基础知识之下,与主干知识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隐含知识往往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与教材鲜有提及,但必须挖掘、拓展的知识。“哥白尼的‘日心说”就属于此方面的隐含知识。
2.一题一专题,考查容量大
通过专题呈现考题逐渐成为高考试题命制的趋势与特点,一道选择题往往是一个单元主题的浓缩、一段历史阶段特征的总结。第28题考查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轨迹,考查了近代科学的独立、奠基、形成与拓展过程,这种以专题形式呈现的试题形式也恰恰符合了新课程以来以模块组织教学的特点。
3.关注热点,突出现实
第28题关注的是科学发展问题,隐含着对现实的关注,不仅如此,该题还巧妙地切入了周年热点问题,2013年是哥白尼(1473—1543)诞生540周年,命题者以隐性的方式,通过引用恩格斯的材料来设问,以此考查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突出反映了历史学关注现实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学科价值。
4.设问精巧,强调理解
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来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三新”试题逐渐成为命题主流。第28题以恩格斯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评价为材料来设置问题,“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是指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脱离出来而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体系。哥白尼的“日心说”最早否定了宗教神学深信的“地心说”,宣告了科学的独立;伽利略的试验科学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该题要求学生综合对比四个选项,在深刻理解四位科学家的成就与特点的情况下作出正确选择。
二、基础知识复习策略
1.以主干知识为主,隐含知识为辅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依托课程标准与教材,着力做好主干基础知识复习,除准确、全面、深刻把握具体史实、基本概念、理论观点外,更应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师要善于挖掘隐含知识,理解隐含知识的原因、特点、影响与评价等,帮助学生形成具体历史问题的多元认识。
2.运用联系的方法组织知识,形成整体架构
联系方法是基础知识整合的有效方法。联系有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史实本身的理解掌握。横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阶段总体特征的把握。第28题是有关近代科学在不同时期的贡献、发展,属于纵向串联方面的考查。现行教材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组织教学,由于各模块之间各有侧重、彼此独立,因此,只有把相关历史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联系对比才能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3.以时间为脉络,突出热点,关注现实
历史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任何史实都可放在时间的大坐标中定位。时间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时间。历史的连续性和规律性是通过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体现的。教师在基础知识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时间,必须培养学生的时序性思维。另一类时间是现实时间。即任何一个历史史实都可与现实时间发生联系。教师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既依托课本又能跳出课本去关注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热点、焦点与周年等问题。
4.研读高考真题,提高复习效果
新课改以来,国家以高考试题来推动课程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意图日益彰显。教师通过研读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者的立意旨趣,提炼试题的关键信息,以此指导复习,能有效提升复习效果。以第28题为例,通过恩格斯评价入题,在2010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40题第3小问已出现,该题要求学生阐述对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的认识。而且,对哥白尼、牛顿等科学家的考查在2011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35题就已出现,教师在复习中如能对该题仔细解读,无疑对2013年的第28题的作答大有裨益。
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
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蒋介石的对内政策: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二、重庆谈判(1949.8.28—10.10)和双十协定——(1)谈判背景: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蒋介尚未完成内战的准备工作; 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 (2)《双十协定》的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3)意义:是人民力量的胜利;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
三、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争议最激烈的问题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四、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的爆发。 毛泽东著名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解放军的战略战术方针: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经过8个月作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山东(孟良崮战役)和陕北解放区(青化砭、蟠龙镇、羊马河、沙家店等战役)。
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内外服制度是主要政治制度。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为强化王权,商王垄断神权。
2、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1)内容:王族功臣和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地方诸侯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2)影响:土地人口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3)类型: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晋、鲁、卫等;功臣、姻亲建立的封国,如齐国;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
(4)分布特点:王族占据战略要地及富庶地区,是分封制的主体,直观地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
(5)分封制的作用
(A)积极作用: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国家。
(B)消极作用:诸侯在封地内有权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扩大统治区域等,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3、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 社会等级。
宗法制理解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一、资本主义列强积极进行扩张
1、背景:①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各国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必要性、根本原因)。②工业革命增强了列强的经济、军事实力,它们凭借廉价商品和刀枪火炮征服世界,这是它们征服世界的物质条件(可能性)。
2、方式与手段:用刀枪火炮(武力)和廉价商品(商品输出)把全球囊括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概况:
①英国——a.目的:为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b.方式: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势力进行经济扩张。c.在亚洲:到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等地;侵略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d.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e.在大洋洲: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f.在非洲:势力侵入埃及。g.在拉了美洲:加紧对新生的拉美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②法国:a.侵占阿尔及利亚;向埃及、突尼斯等地渗透。b.伙同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着手对印度支那进行侵略。
③美国:羽翼未丰,也参加了对中国、日本等国的侵略活动。
④俄国侵略欲望强烈(19世纪以后,同英法进行了激烈争夺)——a.目的:扩大领土。b.方式:凭借军事力量,对周围蚕食鲸吞。C.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
4、影响:A.为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造成亚非拉广大地区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C.客观上也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含义:一是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一是世界上大批国家和地区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征服,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形成标志:19世纪中后期,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原因条件:工业革命的开展是根本原因;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使欧美日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一系列殖民地半殖民地;轮船等交通工具先进和交通便利为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条件;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是最基本的手段和因素:
1.近代中国东北,长期受到俄国和日本的侵略。
1858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60年沙俄通过《北京条约》
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3.1894年甲午战争中
一路日军从朝鲜渡过鸭绿江入侵中国,占领九连城;另一路日军从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占领大连、旅顺,在旅顺对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4.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把辽东半岛割给日本。割辽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利益,三国出面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5.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6.19-19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
战后俄国与日本分别控制中国东北的北部和南部。
7.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割据时期
东北地区由日本扶植的军阀张作霖控制。
8.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炮轰东北军大营,攻占沈阳,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9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10.“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大批干部去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
11.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出兵中国东北,给70万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12.1948年9-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地区解放。
13.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已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
从2009年起,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参考答案出现一种全新的形式,以2009年第34题的第(2)问为例: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给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略)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
该题的参考答案是:
史实方面: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关联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答案2:仅运用边缘性知识进行回答。
组织方面:
类型1:组织形成结构,语句连贯通顺。
类型2:语句连贯通顺。
类型3:部分列举,只进行简单组织。
从以上参考答案可见试卷的两大新变化:其一,评价既从“史实方面”提出要求,也从“组织方面”提出要求:其二,史实要求方面提出了“核心知识”“边缘知识”和“其他知识”的概念。
从2009年开始,上海高考历史试卷评分标准将试题的参考答案区分为“核心知识”“边缘知识”和“其他知识”三部分。核心知识以“答案1”表述,是与问题关联度较大的知识;边缘知识以“答案2”表述,是与问题关联度不大的知识;其他知识则以“其他答案”表述,是与问题没有关联度的知识。
2011年的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又出现了一个新变化,3分选择题首次出现。以第32题为例: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三分选择题的出现,反映的实质是PISA评价方式向历史全卷渗透,套用前文所述,运用核心知识回答或回答核心问题的得3分,运用边缘知识回答或回答边缘问题的得1分,运用无关知识回答或回答的与问题无关的得0分。
二、教学建议
在当评价模式发生变化,核心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字组织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们的历史教学理应发生相应变化。
1. 核心知识因历史观的变化而变化
自上海二期课改教材推行以来,其核心史观实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发展史观或社会形态史观逐渐让位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因此,教材中的核心知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期教材中的许多重点内容已风光不再,甚至不再出现于教材,而跟现代化、文明的进步、世界由分散向整体演变相关的许多重要史实已经悄然成为教材的核心知识。以工业革命为例,上海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教材在貌似接近的表述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变化。现行教材淡化了社会形态和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即现代化)、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文明史)、商品和市场推动分散的国家向整体的世界演进(整体史)等角度重新加以诠释。
200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4题(康德拉捷夫曲线题)和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9题(工业时代题)均是从新的角度组织材料,要求用新的史观进行分析。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9题的参考答案将“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答案1 (即最高层次)中的要求,更是直白地要求考生从世界由分散向整体演变的角度来组织答案。
类似的变化甚至出现在教材的中国古代史章节中,以春秋战国史为例,现行教材完全淡化该时期的社会性质变化(一期教材特别强调的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确立),转而将社会转型定位于从王国向帝国、从封邦建国向中央集权、从列国纷争到大一统的转型等。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以往教材体系的重点——孔子思想中的教育思想、商鞅变法中有关封建制度的确立等已经无法纳入新的教材体系,更不用说成为核心知识了。
2. 核心知识因问题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中根据史学理论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教学重点,这只是教学调整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面对的问题,提炼或选择核心知识。
以前文所引200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4题第(2)问为例,该题的问题是: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中,核心是“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因此,“英国世纪”是如何形成就不包含在该问题之中,叙述的起点就只能是从“英国世纪”确立(甚至是“英国世纪”开始向“美国世纪”转换),叙述的终点也只需要说到“美国世纪”确立而不再需要谈及确立之后的情况。如果问题改变成分别叙述“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确立的历史进程,英国由弱而强、由强而霸的过程则都成为核心知识。
当材料大规模引进历史教学的各环节成为常态,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或核心知识,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要求。以前文所引2011年第32题为例,该材料引自查理一世遭审判时的辩护词(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和首席法官布拉德肖的论证词(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为了设问的需要,试题直接指明这两段对话出现在“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由议会(实质上是由议会组织的特别法庭)在审判国王,而国王却以权力来自上帝为由进行辩护并进而质疑审判的合法性,由此可以得出C选项(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和B选项(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都是正确的,但该题的情境,如果只能读出B、C两选项的意境,只能说明认识停留在表面,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得出更高一层认识——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因为查理一世所持有的观点是自己的权力来自上帝的托付,这正是君权神授的反映,而主审法官秉持的却是权力契约观点(以人民与国王间的契约为依据,既然国王已解除这份契约,那人民自然也可以解除这份契约),是“主权在民”的实践。因此,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背后都反映了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将“核心知识”和“边缘知识”稍加迁移即成为层次差异,在学习中掌握核心知识,迁移至考试中就变成追求最高层次。学习中的“边缘知识”迁移到考试中就成了退而求其次——当最高层次无法实现时,也不拒绝残酷的现实(稍低层次)。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第21题为例:
有网友发帖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很明显,本题B选项(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和D选项(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都是不错的,但它们都只涉及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仅涉及史实,一个仅涉及评价,而C选项却完整地将史实与评价两方面纳入其中,其反映出来的思维水平比B、D两项都要高一个层次。在这道题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将D选项所反映的认识水平再作一种分类,因为这一项将科举制的产生时间与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错误都已经发现,这比只发现一处错误还是要高一个能力层次的。本题A选项是对这个网帖中的三方面错误视而不见,自然是最低的能力层次了。这样的题目极可能成为未来3分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因为它可以鉴别出应试者的思维层次。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广东(历史)》可知,高考考查范围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改革、民主两个选修模块,共99个考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考试能力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历史观点。可见,历史高考内容上横贯中外,历经千年,人事繁杂,在能力要求上涉及阅读材料与信息提取、文字表达提炼、分析与综合等能力,虽然整体难度比X科有所降低,但要拿高分也不容易,很多学生在复习中有畏困情绪,主要表现有几方面。
1.大量基础知识记了又忘,怎么也记不住。
2.非选择题答题要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得高分不容易。
3.教材以专题呈现,试题则为“通史”体例,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整合,学生常常张冠李戴,掉三漏四,知识十分混乱。面对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困惑,拼时间拼精力,一味死记硬背,题海强化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要寻找新的路径和突破口和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运用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学习策略等理论的指导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复习实效。
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
“知识”是指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对自身及自然的认识(学习结果),它包括事实、信息、技能等,它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现代心理学家们根据不同的原则把知识进行分类,不同知识(不同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学习的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
1.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1983)的看法,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它是信息输入大脑后形成命题网络,并以命题、形象和线性序列形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则是回答“怎么办”,它是需要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R.M.加涅根据学习生成的不同结果把知识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其中,前四种属于能力范畴。人的能力有天生成分和后天习得的成分。后天习得的能力是由习得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构成的。这四种成分中前三种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即动作技能,属于心因动作领域。第五种即态度,属于情感领域。无论哪种知识分类方法都让我们清楚认识到,知识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对不同知识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吃力不讨好。本文对历史知识的分类主要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
2.认知心理学对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认知心理学把知识获得的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心理学家安德森用信息加工的激活论来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陈述性知识的获得,①由环境(包括教师和教材)向学生呈现新知。②学生把知觉到的信息符号转换成命题的表征。③新命题通过激活的扩散,使原有命题网络中与之相关的命题被激活。④新命题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产生网络联系,新的命题即被习得,或通过精加工过程而生成新命题。⑤所有由外界提供的新命题都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形成紧密联系而被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编入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命题网络,然后陈述性知识在一系列练习中,通过对其适用条件的概括和分化,规则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3.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外部事件,也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媒体等。这些外部事件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习素材。前者如教师提供的视频音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后者如在教材中附加问题、引文,以便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信息。陈述性知识习得的方式通常是记忆,常用的有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等,而程序性知识实际上是陈述性知识习得后如何提取和应用的问题,变式训练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三、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做好历史备考策略的选择
根据知识分类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般方式是“记忆”,在这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即应用习得的概念“具体办事”。历史学科的高考备考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按教材体例进行,侧重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第二阶段按“通史”体例进行,强调系统地掌握和巩固知识,而对题目的解答能力培养则贯穿其中,这一复习过程与广义知识学习的习得、巩固、应用和转化的三个阶段完全一致。备考过程中要根据知识分类特点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对知识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相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作出有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具体说,指能按问题条件,不断改变对问题的看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能超越学习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精加工”表现在具体学习方式上,历史学科常用的有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变式训练。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记忆手段,为保持对知识的记忆,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材料,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它分为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和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有效地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历史学科以事实性知识和陈述性整体知识为主,如人名、地名、事件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掌握复述的方法,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增强记忆并尝试背诵,主要使用意义复述、笔记“留白”、“过电影”的方法。意义复述,要求每个学生对教材的目录进行复核,目的是要把学习内容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记忆。有三种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目录说出来;第二层次是能说出每课书与所在单元的标题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是对每一课中的一级标题能说出来并能说出它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优生还要求就一个主题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的相关内容能进行复述,如“民主制度”,学生能连接雅典民主、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国的尝试、新中国的民主建设与发展单元的相关内容。笔记“留白”,学生都有做笔记的习惯,研究表明,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的注意,有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很多学生只会把老师的话全部记下来,不经筛选,课上记不下来,课后找同学笔记抄一下,往往费时失事,效果不佳。如何做笔记才更有效,笔记“留白”是笔者从复述原理中得到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复述策略中有一种方法是“尝试回忆”,借用一定的线索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提取,做笔记时我们有选择地记,刻意不记全,留下空白,课上就不用担心记不完或忙记笔记而听不到老师讲什么了。课后根据笔记中的线索,尝试回忆,把“留白”的地方进行完善,知识通过复述方式进入记忆的通道获得重新提取和巩固。过“电影”,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的时光,是知识火炬传递的桥梁,课堂上有声音、动作、视频等,它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传入大脑并形成“图像”。复述策略中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及时复习和试图回忆,过“电影”实际就是应用了相关原理。学生在每天睡觉前放松身体,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所讲的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及时的“复述”和必要的记忆。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历史学科以历史人和历史事组成,是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但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是以专题史形式出现,对影响人和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分别在不同课本中陈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运用组织策略的原理对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特别是在高三复习中更要注意组织策略的运用,把“离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寻找其中的联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思维导图”的原理和方法介绍给学生,用点线把知识进行整理归类,组成网络系统,即用思维导图来陈述一个事件,从而形成整体知识网络,强化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与知识的记忆,就好像计算机中根目录下有子目录、子子目录,以延长学生记忆的质量与时效。通过自主构建的知识体系和自主生成知识图式,能比较有效地实现对该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例题: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文博士曾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1)“和而不同”指的是不同事物的协调共存,是孔子的重要思想。结合当前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谈谈“和而不同”对建立和谐世界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案:政治方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社会习俗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间的和平共处; 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而不同思想有利于增进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保持各国的民族特色,缓和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二、有关中国世博历史
在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W#W$W%.K_S_5^U,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蒸汽机、火车机车、纺纱机、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1.请大家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851年英国成功举办第一次世博会所具备的主要条件。
政治方面:英国资产阶级统治较早确立,政治统治稳定;
对外关系:长期的殖民扩张为其积累了巨额财富;
经济方面: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强大;
交通方面:交通发达,新式交通工具应用广泛;
科技方面:科技水平领先,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较早,工业革命期间,科技发明最多。
请大家仔细阅读这段材料。
材料一:起初,清政府对出洋参赛并不重视,目之为赛珍耀奇、无益之举。这从“世博会”的早期译名即可看出,当时一般译为“赛奇会” “炫奇会” “聚珍会” “聚宝会”等,隐然含有对“奇技淫巧”的鄙薄之意。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博览会邀请中国“提供有趣之物”前往参赛,清政府起初不愿参加,“以中国向来不尚新奇,无物可以往助”搪塞,后经奥国公使一再请求,始勉强同意民间工商人等“如有愿持精奇之物,送往奥国比较者,悉听尊便”。 ——马敏《中国与世界博览会》
2.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世界博览会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
态度:轻视、鄙视
原因:长期闭关锁国,对世界博览会认识不足;传统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自然经济对外来物品及国际市场需求不大。直到19,中国政府才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加了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
材料二: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中国馆的展品是瓷器、灯笼、人偶、茶叶甚至有女子三寸金莲的绣花鞋等农产品和手工制品。许多展品通过这次比赛,提高了知名度,如京师工艺局选送的地毯,在本届博览会获得一等奖章之后,地毯价格随之猛涨。英国、法国商人群来定购,而国内天津、上海等地也是闻风而动,纷纷仿造。 —《合肥晚报》12月报道
3.中国参加历次世博会的展品表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有何严重缺陷?为何产生这些缺陷?
中国展品主要是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暴露出经济中的巨大缺陷: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机器生产水平低,资本主义工商业水平较低
原因:①半殖半封社会,中外反动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②我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缺乏充足的原材料、资本、市场和先进技术,基础薄弱
③长期战乱影响工业发展。
④长期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4.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请你设想一下,这届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几类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试各举一例。
能源:发电机、电动机 电器产品:电灯、电影放映机、电车等;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
石油化工:塑料、化肥、炸药; 电信产品: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电话。
5.世博会的举办国和展品有何主要特点?你认为各国争相举办世博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特点:①多由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或发达国家主办;
②主要展品是当时先进工业品和新高科技革命成果,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生产力。
目的:展现本国的国力和科技水平,提高国际地位;学习世界先进科技,促进贸易往来;促进本国科技经济文化发展。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次参加的世博会。在中国是否参加1982年世博会的问题上,美国比中国更迫切。为什么美国对中国会如此盛情相邀呢?
中美正式建交;美国刚刚经历了经济衰退,恢复中的美国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7. 根据以上分析,你从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中得出哪些认识?
①中国经济落后、技术低下使世中国在世博会上难有作为;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工业,重视科技进步。
2013年高考《文化生活》模块将会考什么?怎么考?怎样备考?这是每一位复习备考中的考生必然深思与探究的现实课题。笔者认为,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学会梳理教材知识、规范整合考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是提高备考复习有效性的基本保证。本文以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40题第1问为例,谈谈如何科学建构知识网络、提高备考复习实效。
【典例赏析】
[2012·浙江文综卷·40(1)]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
本题以“大热点小切口”的命题方式,呈现了以知识为载体,能力为主导,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三位一体”的命题立意,彰显了《文化生活》独特的模块特色。从建构与运用知识网络的角度,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典例启示】
高考试题年年变, 但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原则一直没变;学会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是学会有效调遣知识、正确解题的前提。那么考生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按什么样的方式整合?如何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树”?笔者认为方法主要有:
1.纵向梳理法, 即对教材中的某一具体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角度进行梳理。通过纵向梳理知识, 考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深层次、多角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式大致如下:
这种思路一般适用于具体的、微观的知识点梳理, 这样可以挖掘思维的深度, 也可以深化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特别是“怎么样” (应该怎么样、实际怎么样) 部分, 可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生活, 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等。如:
2.横向梳理法, 即对同一层面 (框、课、单元、模块) 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并联”梳理。通过知识的横向梳理可以把书读薄, 可以培养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习惯, 可以使考生形成“从微观到宏观”或“从宏观到微观”的知识体系。模式大致如下:
前期复习一般多采用从微观到宏观的梳理方式, 在后期尤其是综合性复习时多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梳理方式。这一方法能使考生养成良好的调遣知识的思路和习惯 (俗称“摸门牌号码”) , 防止遗漏知识点。如对《文化生活》整体模块“从宏观到微观”可构建以下知识体系:
3.综合梳理法 (或称纵横交错梳理法) , 即多角度、纵横交错、综合地梳理知识。一般可以采用专题法梳理, 即抓住一个核心概念、原理或观点, 把相关的内容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专题, 使相关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单元或模块为主的综合性专题复习, 尤其是第三轮冲刺阶段的复习, 可以达到“抓纲举目, 串联重点”的效果。如文化的作用贯穿于《文化生活》模块的始终, 是我们打开《文化生活》大门的一把“钥匙”, 以文化的作用为主线, 可串联成专题性知识网络体系:
总之,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精心梳理教材知识, 合理建构知识网络, 正确运用知识体系, 有效迁移网络知识, 能大大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实效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明清君主专制特点】
明朝
1、废除宰相制度:
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清朝
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
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必知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过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中共八大
A、时间:1956年
B、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
影响: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2、经济体制改革
(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
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城市改革。
(2)城市企业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意义:调动了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经济特区有五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五)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
【高考历史知识网络】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概括06-05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总结09-12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07-11
衡水中学高考高考历史11-19
高考历史考点06-28
高考历史教案07-28
全国卷历史高考10-14
高考历史四大能力要求05-30
2019高考历史热点专题10-06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