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十一届五次会议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山东第十一届五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一届第五次会议台籍委员采访记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14名台联界别委员和21名台盟界别委员怀揣着厚重的提案和发言稿,在全国最高的参政议政殿堂,为台胞倾诉心声,为两岸关系发展贡献良策。尽管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不同,却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倾尽全部的心力。十多天的会期,不仅是一年来深入调研和思考的总结,更凝聚了35名台籍委员数十载的海峡之情。

融合感情让心灵交流更普遍

委员们认为,两岸关系正处于深化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机,如何在这一大好时机下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关键要融合两岸同胞的感情,深化文化交流。

史茂林委员说,两岸同根,同源,同种,心灵上的沟通是最重要的,在文化交流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比如书法、绘画,两岸的语言研究,工艺美术的造诣等等,有很多平台可以搭建。他提议两岸艺文界的朋友都拿出精品来共同磋商,借此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这对于消除隔阂是很有好处的。

蔡国斌委员则再次提议要建立两岸三地青少年培训基地。他说,近几年,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多,类似千人夏令营,大陆学生到台湾读书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但两岸青少年还是缺乏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他提倡两岸学子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在一个基地里,围绕一个课题一起进行研究,这样更有利于在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交流。他建议中央能加大扶持的力度,尽快建立一个交流的载体,从而进一步加大合作的力度。

王二虎委员也表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特别是青年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上是非常重要的,应多通过一些活动,加强互动。他举例说,陕西每年都邀请台湾同胞到黄帝陵祭祖、进行夏令营活动,特别是到壶口瀑布去看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很多台湾青少年用瓶子装着黄河水、黄河沙子带回台湾去,因为他们说这是祖宗留下的东西。因此他提出陕西省作为文化大省,应多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多举办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的交流沟通。

建言海西探经贸合作深水区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可谓是两岸经贸深入交流合作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意义非凡,本次全国政协会议上,台盟、台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就海西建设问题以发言、提案的方式建言献策,希望能够推进海西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林文漪委员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优越,对台合作优势独特,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备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为了深化和拓展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台盟中央今年将着重就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以及江西4个相关地市融入海西发展的情况,展开扎实深入的调研,争取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政策建議,为海西经济区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作为来自福建的台籍委员,叶露昆一直关注海西建设,他表示,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将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增进两片同胞福祉起到重要作用。海西建设离不开两岸的密切合作。台湾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方面有其优势,大陆在市场规模、资源含量等方面优势突出,随着两岸交通不断发达,物流成本不断降低,两片优势互补的情况将更加明显。

“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都发源在海西,共同的文化传承,使海西建设中的两岸交流合作障碍更少、便利更多。”同是来自福建的骆沙鸣委员说,闽台之间“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密切关系将成为两岸共同打造海西经济区的天然纽带。

蔡勉委员认为,目前福建周边地区已纳入海西经济区的覆盖范围,但海西政策仅赋予福建省,周边地区属于从属地位,且区域定位、规划范围和优惠政策尚不明确。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将带动福建省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她建议,海西经济区除福建省以外的地区应享受与福建省同样的政策,明确这些地区与福建省都是两岸经贸交流的“桥头堡”,是海西建设中两个并驾齐驱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共同构建具有活力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文化交流 拓和平发展新局面

如果说经贸交流惠民生,那么文化交流则聚民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打开新局面,就必然要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大繁荣、大发展。

2011年6月,分藏两岸60余年的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简少玉委员对此感触颇深。她在提案中提出,支持福建构建闽台“共同文化区”。她说,文化的“合璧”最能拉近心的距离,文化交流最“给力”,要唤醒两岸同胞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才能共同打造中华文化的自强。祖国要统一,构筑两岸共同文化区可先行。

委员骆沙鸣认为,文化繁荣才能使经济的发展更加扎实,才能不偏离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才能让两岸同胞共享繁荣、共享中华民族的自尊自强。他说,“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期待两岸能够在文化的层面上,共同塑造中华文化的时代形象。”

简少玉委员说,福建一直以来在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两岸大学生交流、小学生交流等方面都开展了类似千人夏令营、两岸小天使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接触,扩大了交流,促进了沟通。叶露昆还提出闽台有很多相同的民俗,应共同来做好妈祖文化、关帝文化、保生大帝文化、陈靖姑文化的保护工作,以利于文化的传承。

王松委员提到,两岸的有些用语不相同,特别是文字上识繁书简,台湾学生到大陆就读,对横排的简体字不适应,大陆学生去岛内,也不大适应台湾的竖排繁体字,这些都有待于双方进一步探讨。他认为只有双方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才能真正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推动者、担当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深入研讨瞩台企发展新趋势

台湾农民创业园作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受到了台籍委员们的普遍关注。创业园建设虽成绩喜人,但委员们的建议、提案则提醒: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黄志贤委员在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发展方向、投资力度、融资方式、市场通路等方面,需要政府予以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尤其是在法律咨询、报关报检等方面,应给予台农、农企更多的服务。他说,“对于符合国家政策来大陆投资的台湾农业企业,应实行优先审批、优先验收,优先办照的制度,进一步优化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投资环境”。

纪斌委员一直关注台资中小企业的发展,在采访中他特别提到一个例子,江苏省无锡有一家台资企业,注册资本金2000万美元,规模还可以,但是融资难等问题仍困扰着他们,由于两岸银行的征信系统等很多方面都不配套,导致企业贷款困难。他认为,委员们的责任其实很重,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解决的建议,以此来改善台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

叶惠丽委员几年来持续关注台资企业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台资企业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她说,“一些中小型台资企业大多资金有限,对于融资、贷款等金融服务的需求迫切,对于如何开展转型升级的目标还存在种种困惑,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此次她提出协助解决台资企业经营困难的建议。

杨健委员关注的是创业园的资金问题,他认为,“要推动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深入发展,就要加强对入驻园区的台湾农民、农企的金融支持,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推动创业园的深入发展,加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李钺峰委员提出,要支持台资西进,密切两岸合作,助推西部地区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他说,“我希望大力促进台商西进投资,尽快形成台资企业在大陆沿海与内陆‘并蒂开花’的双赢局面。”他介绍,台商西进大陆,可先期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重庆、成都与西安等西部重点中心城市投资兴业,进一步优化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区域布局,开辟两岸密切合作的新领域,形成东、中、西部梯度推进、衔接发展、均衡布局的区域开发态势。

情牵两岸 履职认真建善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待,更是35名台籍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履职的不竭动力。他们履职经历各不相同,履职时间也有长有短,但情牵两岸、心系统一的精神内核却高度一致。

陈杰,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台联副会长,作为此次会议台联界别的召集人,每次主持会议总是让委员们感到既轻松又有节奏,整个会场的气氛很活跃,对于部分委员对报告中提出的专业简称,诸如“五位一体”、“三下乡”等的指代内容有困惑时,总是悉心回答,让讨论顺利进行。

“作为一个台湾同胞、一个台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要履行好职责,通过全国政协这个参政议政的平台,反映台湾同胞的声音和利益诉求,不辜负社会的信任和期待,这是一种责任的驱使。”林贤顺委员说。

杨思泽委员表示,今年可能是自己履职的最后一年。以后虽然不能再写提案,但还会积极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政协委员是一份承载着社会、民众热切期望的重任,不能做‘花瓶’,要做一些實际工作,要有所作为。”这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如是说。

“这次参加政协会议,我作为一个台湾省籍的委员,对两岸的合作交流非常非常重视,在两岸和平发展当中,一定要有更多的参与者、推动者,还有更多的受益者。”张嘉极委员表示,他今年的提案聚焦使经济软着陆。

黄植诚,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少将。作为一名老委员,他认为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他说,大家的发言很多都是围绕着台湾同胞在大陆的现状、生活等方面展开,很多方面都很有预见性和前瞻性,这是多思考并勤调研的结果。“现在政协委员的发言质量越来越高,也非常有内涵,作为一个老委员,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他由衷地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政协委员,是荣誉,是责任,同时也是历史担当。”吴国祯委员说。他表示,政协委员的言行代表着人民的形象,这就要求委员要深入到基层调研,甚至是岛内基层调研。其次是总结,有研究才有进步,有研究有结论又专业,才能适应当前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形势。

张泽熙委员认为,委员还要继续加强调研,对各个层面要有更深的了解,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反应各类人群的愿望,提高提案的数量和质量,以增强履职的责任感。希望能更多加强研讨,形成更多有价值的意见,促进成果转化。同时,要促进政协各界别的跨界交流,不同方面的信息和认识,有助于界别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闭幕之际,苏辉委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台籍委员们将各归岗位,搜集社情民意,深入调查研究,继续为台胞的利益诉求发声,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职责,也是使命!”她说。

会议间隙赴昌平区实地调研

3月12日下午,是政协委员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但台籍委员们并没有休息,在全国台联副会长、北京市统计局局长苏辉委员的带领下,部分台籍委员到北京市昌平区进行调研,与昌平区委书记侯君舒、区长金树东等座谈,听取了昌平区发展建设、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文化创意产业等情况的汇报。

委员们对昌平区草莓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对昌平把握当前机遇,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继续改善民生、优化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

委员们一边走在阳光明媚的草莓博览园的大棚中,一边了解草莓的品种、栽培、繁育技术及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相关情况。来自天津的梁燕君委员十分关注食品安全,此次大会上,她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到草莓大会参观,让她深感有了“用武之地”,不时地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昌平区已建成的草莓日光温室数量,草莓年产量、产值及农民增收、草莓生长各环节的安全及监控等颇为专业的问题。

会后,委员们一行来到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参访,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现象、产品创意、市场前景及人生的感悟等,获得了委员们的热烈掌声。林贤顺等几位委员参观了再造石雕塑和装饰混凝土轻型挂板样品后,就再生产品和文化创业与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

作者:檀国柱

第2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治决议

(2007年3月15日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3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听取并赞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赞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会议批准了贾庆林主席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黄孟复副主席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我国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方针政策,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推动工作创新,开展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会议指出,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赞同和衷心拥护,已经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思想基础,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继续全面贯彻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胜利实现!

会议指出,2007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继续创造新的业绩。要注意选择社会普遍关注、党和政府决策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组织委员视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协商讨论,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真言、谋良策。

会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民政协要高举大团结大联合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正确认识和协助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密切联系各界群众,深入体察、及时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协助党和政府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要积极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直接“三通”,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为两岸同胞谋和平、谋发展、谋福祉。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要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会议指出,今年是本届政协的最后一年,要结合政协换届工作,以促进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搞好机关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要认真组织政协委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和政协章程,更好地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圆满完成本届政协提出的每位全国政协委员届内集中学习一次的任务。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确保政协机关工作协调统一、规范有序、灵活高效地运转。要认真总结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中创造的好的做法和新鲜经验,进一步深化认识、掌握规律,指导和推动政协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

会议号召,人民政协的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职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北京讯,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篇: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2012年11月29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财政经济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共6件。财经委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相关工作开展了调研,并征求了领衔代表的意见,代表们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11月2日,财经委召开全体会议,对议案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钱世茂等11位代表提出的《加快浙中城市群立法工作》的议案(第10号)

浙中城市群是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是我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平台。财经委认为,加快浙中城市群立法工作是必要的。根据《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我省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三大城市群和四个都市区。制定《浙中城市群协调发展促进条例》,将为浙中地区加快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也将对其他城市群、都市区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省人大常委会将其列入2012年立法计划二类项目后,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着手开展专题调研。财经委建议有关部门抓紧做好条例草案的论证和修改工作,尽快进入立法程序,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关于议案中提到的加快建立省级协调机构统筹解决浙中城市群立法和建设等相关重大问题的建议。经了解,省政府已明确,省推进城市化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承担浙中城市群的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二、关于郭建梅等10位代表提出的尽快制定《浙江省跨海特大桥管理条例》的议案(第11号)

我省已建设完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方便群众出行、完善浙江沿海交通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交通流量不断增大、各类隐患逐渐增多,加强跨海特大桥管理、保障跨海特大桥安全畅通的任务日益繁重。相关地方政府对加强跨海特大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专门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由于跨海特大桥项目技术复杂,运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现有法律又没有专门条款针对跨海特大桥管理方面的规范性要求,跨海特大桥日常运行如何实施有效的协调和监督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一些管理办法也缺乏法律效力。财经委认为,制定《浙江省跨海特大桥管理条例》,对加强跨海特大桥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财经委将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议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快做好条例制定的调研和论证工作,适时提请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三、关于龚菊莲等10位代表提出的要求制订《浙江省公共汽车管理条例》的议案(第13号)

加强公共汽车运营管理,规范公共汽车客运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保障乘客、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共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虽然已解决了公共汽车客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问题,但对于公交线网布局、车辆技术标准、站点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等具体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完善。据了解,国家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对公共汽车管理作出详细规定,目前该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前期已多次调研和征求意见。财经委建议,为保持与上位法的一致性,在《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出台并实施一段时间后,再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我省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四、关于楼季华等10位代表提出的要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的议案(第1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社会保险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省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工作。2011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继续加强养老保险基金规范管理,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省人大常委会采取全省统一部署、各级人大共同开展的方式,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专门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工作报告,提出了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加大征缴力度、加强基金管理、强化服务能力等意见建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改进,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整改报告。财经委认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对于推进我省社会保险的各项工作,推动解决相关领域多年来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相关的配套法规尚在制定中,很多工作仍处在开展落实阶段。因此,财经委建议,在社会保险法及其配套法规实施一段时间后,再针对我省实际执行情况,适时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五、关于朱钟毅等10位代表提出的《尽快制定保障性住房相应法规》的议案(第20号)

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2012年5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城镇住房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财经委在前期调研中,深入基层和一线,实地考察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现场,与保障对象进行当面交流,广泛听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建设管理单位、部分人大代表、街道及社区人员的意见建议。在认真分析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财经委提出了科学合理制定建设目标、切实提升保障房品质、重点发展公共租赁房、加强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等意见。财经委强调,要完善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分配、退出、运营和监督等相关政策措施,尽快将一些短期性、应急性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机制,提高住房保障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财经委建议将《浙江省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并将会同省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前期立法调研工作,争取尽早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

六、关于袁天喜等10位代表提出的要求制定《浙江省医疗意外保险条例》的议案(第22号)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加快建立转移分散医疗风险机制,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财经委认为,在目前已建立医疗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等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一方面使医疗机构从繁杂的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免去支付巨额赔偿金的负担,促进医疗事业良性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遭受意外的病人及时得到赔偿,为后续的治疗及康复提供物质基础,从而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医疗意外保险的立法,涉及多个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利益主体众多,情况比较复杂,还需作深入的调研论证,以更好地反映和兼顾各方面意见。财经委建议省级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议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待时机成熟时,提请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第4篇: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心得

春光明媚的三月,喜逢两会胜利召开。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关注国家就不能不关注两会。因此,在我们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里立刻掀起了一股“两会”学习热。作为大三下的学生,我们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相关报道,借此机会谈谈对“两会”的感想。

2012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十一届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09级学生党员齐聚B2-3 六楼活动室观看开幕式视频。作为一名当代知识青年,一名中共党员,听了温总理的政府报告后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自从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对党有了更深一步的接触和了解,一点一滴地感受到身边许许多多党员默默的无私奉献,深深体会到党的正确领导意义所在。我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定会把握重要的历史机遇,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实事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必定能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

今年的“两会”代表们讨论的焦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等众多领域,但更加突出的是民生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民生问题,这也就体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国家对民生的重视。全国人大的立法、监督作用和全国政协的协商、监督作用在不断地完善和现代化,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保障工作将不断改善,意味着中国国家职能将不断人性化,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进步和发展。今年“两会”的召开将为“十一五”计划注入新的动力,将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两会代表在谈到当代的青年时还说到:吃苦不在形式,学问要有“杀手锏”。代表们指出,现在时代变了,不能要求年轻人像从前的科研工作者那样吃苦。吃苦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心理有数,有自己的创新和特长。只要扎实干、有本事,在哪里使出来都可以。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的大学生,关心两会,关心国家政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从而适应祖国发展的需求。在这个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里,我们要坚信党和国家能够让每一个人才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要坚信党和政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实自己的实力,不断丰富知识和学习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坚定地站出来。同时身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更应该关注党的大事,学习党的政策方针,为党的事业贡献出毕生的力量!

第5篇: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2012年3月)

1 物价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同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基地。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加强监管、规范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2 广大内需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加强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把好土地、信贷、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准入和审核关,加强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的监管、督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3 农业政策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支持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产。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机制,新增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生产服务组织倾斜。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力度,让扶贫对象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要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强农村水电路气以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要认真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

4 发展方式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力度,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各类城市都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5 人才强国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6 就业创业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工作。

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管理,开展劳动关系争议排查,加强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7 文化产业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

8 深入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是: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消费税制度。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推动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深化价格改革。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粗暴执法、渎职失职和执法腐败等行为。

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依法设定、实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严禁领导干部插手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土地矿业权拍卖等经济活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9 对外开放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阶段,进出口贸易、双向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创新对外经济工作思路,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我们强调扩大内需,但决不能忽视外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扩大贸易融资和信用保险,改进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帮助企业克服订单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向中西部转移。巩固美日欧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承接服务外包。制定加强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指导意见,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实施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

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健全服务保障。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支持“走出去”的企业相互协同、集群发展。放宽居民境外投资限制。加强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维护我境外企业人员和资产安全。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努力保持与发达国家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全面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继续推进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在多哈回合谈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第6篇:县第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讲话

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同志们:

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天召开中共XX县第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县委2004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05年的工作。

会议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执政能力,为实现升位翻番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代表中共XX县第十一届常委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迎难而上,奋力攻坚,2004年工作成效显著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本届县委任期的第二个年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躬身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扭住升位翻番目标不放松,继续按照“强工业、兴交通、调结构、活三产、美城市、增效益”的18字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克服各种困难,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实现了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预计全年GDp实现8.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6.5%,二产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30.3%,三产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13%;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09万元,增长5.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75万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5亿元,增长52.4%,升位翻番目标稳步推进。2004年的工作实效,突出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抓思想发动,升位翻番动力增强

进一步强化我县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干发展的内在动力,县委把思想发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年初,制定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增强了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随后,组织县级四套班子领导、乡镇和部分县级部门负责人分别赴彭山、青神、蒲江、夹江、眉山工业园区、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参观、考察、学习,横比找差距,“知耻而后勇”。庚即,发动全县进行发展大讨论,针对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坐井观天、盲目自大,自甘落后、作风懒散、行动迟缓,谋官不谋事等问题,通过强烈的对比,深入的剖析,热烈的讨论,达到了思想发动的良好效果,进一步坚定了升位翻番的信心和强工的发展方向,增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抓工业发展,强工战略强势推进

县委坚定“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坚持把抓工业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牵头主抓重点工业产业,所有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明确责任,绩效挂钩,形成了全县总动员,集中精力苦干实干,推动工业大上快上的良好氛围。一是发展目标思路更加明确。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余斌同志指示精神加速全县工业发展的意见》,编制了《XX县工业发展规划》。二是项目投入力度加大。千方百计实施企业技改扩建工程,全年工业净投入3.7亿元,增长54.5%,其中更新改造投资2.5亿元,增长119.2%,完成玉祥公司技改、富彩瓷厂煤改气、强华瓷厂红改白续建、4家化工企业热电联产、应林化工扩建8万吨中性元明粉生产线等重点工程,华康化工3万吨硫化碱生产线即将竣工。通过改革、拍卖或租赁等方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盘活了丹齿公司和荣建、建伟、诚鹏、新华鹏等陶瓷企业及丝绸厂。三是工业园区逐步壮大。投入1400万元进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主干道已全部硬化,供气、供水专用管道、供电专线和电视、电话、光纤网络等全部接通,吸引了明宏光学、喜洋洋光学、汇康中药、三月饲料、一点通公司、佳源齿轮厂等企业入驻,引资金额达到5800万元,还有多家企业正在洽谈,工业园区正逐渐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骨干。四是服务工作更加优质。县级领导带头联系企业,采取召开企业座谈会、银电企联席会、企业现场办公会和向重点工业企业派驻联络员等形式,指导企业完善发展规划、加强内部管理,协调解决企业在用电、用气、运输、资金方面的困难,供电部门全年不停电,电力供应在芒硝企业新增自发电的情况下比上年增长10%,金融部门新增工业贷款3530万元。全县工业经济创历年最好水平,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实现2.3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6亿元,增长45.8%;芒硝产量达到34.5万吨,瓷砖产量达4025万平方米;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产品销售率达到99.3%,全年实现盈利1223万元,增长164.7%,工业税收实现2474万元;企业出口扩大,有10个企业获得国家进出口经营权,出口创汇450万美元。

(三)抓稳农富农,三农工作生机盎然

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农业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和粮食直补等各项减负增收政策,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村经济发展呈现了多年未有的良好形势。农业总产值实现5.46亿元,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35元,增长460元,增幅是去年的2倍多;粮食总产量达到8.5万吨,增4.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业主加农户模式的推动下向调高、调优、调畅的目标迈进,六大基地新增经济作物2.6万亩;成功申报了魔芋、水稻、脐橙等绿色食品品牌5个,完成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基地3个和国家级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的认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培育了国荣丝绸、禾森餐饮养殖、“红运橙”、“金陆捌”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村专合组织7个。生猪生产走出多年低谷,出栏20.9万头;新增奶牛650头,存栏达到2150头。拓宽农村劳务输出渠道,全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4万人,劳务收入达1.3亿元。加强XX新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资金1亿多元,修复水毁工程350处、整治病险水库11座、改造中低产田土2600亩、解决3900人饮水困难、改造农民住房2000户;农村户办“六小”工程得到普遍推广;新修乡村水泥路136.5公里,农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四)抓第三产业,商贸旅游日益活跃

加快推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营造“亲商、重商、敬商”的社会氛围,宣传兑现优惠政策,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质量,让各类社会财富在商贸领域得到充分涌流,全年新发展民营企业56户、个体工商户1013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促进了城乡经济繁荣。金融运行平稳,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95亿元,增长14.6%,贷款余额5.29亿元,增长8.5%。重视旅游发展,积极打造“两山两线”旅游品牌。九龙山景区公路全面硬化,景区设施进一步完善;龙鹄山开发总体保持稳定,在磨合中逐步向前推进。丹蒲路、丹顺路休闲旅游带依托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新增餐饮旅游休闲场所18家,其中2家被命名为市级休闲娱乐区(点),尤其是逸兴苑以其生态园林规模和幽雅的川西民居风格在周围市县产生较大影响,被旅游卫视列为推荐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来丹。全年接待游客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80万元。

(五)抓基础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生态XX为目标,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一是改善交通环境。全面完成了总投资3400万元的丹蒲路改建工程和总投资1400万元的仁中路、张王路改建工程,水泥路通乡率达100%、通村率达88%、通社率达66%。二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农区种草5000亩,成片造林1.18万亩,退耕还林40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 6%,城镇及交通沿线的绿化进一步提高;重点治理污染企业11家,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试点县。三是完善城市功能。完成城市规划修编工作,稳步建设“娇小美城”,中泰花园、世纪商厦、沧浪桥相继建成,完成丹中校、中医院搬迁新建,打通南北干道,改造大小南街,唢呐艺术长廊、世代二期、中泰二期、三星级宾馆、金宇花园、阳光花园、文庙商业广场正抓紧施工,整治改造县城进出口,城市交通环线初步形成;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双创”工作,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县城面貌日新月异,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

(六)抓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按照国有经济有序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的要求,积极开展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工作,理顺机制,轻装上阵,加快发展。主要抓了丹齿公司、丝绸公司和商贸企业的改制。针对丹齿公司停产后,改制工作集中面对各种困难、矛盾的情况,县委精心部署,沉着应对,县级各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在帮联丹齿职工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改制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中车(集团)总公司及下属7436厂对丹齿公司的整体兼并;目前中车丹齿公司已投入设备维修和技改资金3000多万元,企业运转正常,正在逐步调精、调优产品结构,开拓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向既定的3年内达到产值5亿元的目标奋进。原县丝绸公司由井研国荣丝绸公司收购盘活;已完成5个原国营商贸企业改制工作;粮食企业改制目前进入关键阶段,职工身份转变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面对竞争激烈的招商形势,我县不畏强手,奋起直追,领导带头,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抓招商。创新招商引资考核和奖励办法,大幅度提高了招商工作在各部门、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中的比重和对引资成功者的奖励额度,实行了招商“朝会”制度。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压力增大、办法增多、渠道拓宽,加强了与沿海及周边省市的交流,与达州万源市结为友好县,与江苏省金坛市进行了友好交往。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协议资金6.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1亿元。引进了中车汽修、国荣丝绸、喜洋洋光学、汇康中药、正大制釉、宏宇炉料、禾森餐饮养殖、新豪橡胶等十多家企业。

(七)抓亲民爱民,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县委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坚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一是大力开展争当“爱民书记和爱民干部”评比表彰活动。先后有19名优秀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受到市、县表彰。二是扎实开展消灭无墙户工作。采取联系部门出资一点,所在乡镇资助一点,村社党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改造无墙户或危房户108户。三是做好群众急、难、险、困的救助工作。组织慰问贫困群众、贫困党员近2000人,发放慰问金45万元。制发了灾民救助卡、特困户救助证、五保供养证,对农村295户特困户和五保户实行了低保补助;重点解决农村退伍军人和老复员军人在生活中的“三难”问题。四是实施“星光工程”,投资建成县老年人活动中心。五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全面推行依法逐级信访,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在信访办轮流值班接待来访群众,对突出的信访问题包案处理;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535件,及时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纠纷1236件。2004年,我县是全市唯一到市以上机关无序上访指标为零的县。

(八)抓政治文明,社会环境祥和稳定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县人大工作的领导,坚持把人大工作纳入县委工作部署,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

[1][2][3][4]下一页

第7篇:对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对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第20170285号提案的答复

自治区工商联:

贵单位在自治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动广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提案》(团体提案20170285号)收悉。经研究,结合我厅职能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了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广西也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工作列入了2015年、2017年的改革任务。此提案的提出,符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发〔2016〕16号)的精神,也符合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要求的精神,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项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将进一步吸纳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继续推动广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一、 自治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况

(一)完善政策和制度,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第8篇:对自治区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

对自治区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 第20170381号提案的答复

海洪、蔡敢为委员:

你们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促进广西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建议》(第20170381号)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广西也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工作列入了2015年、2017年的改革任务。你们提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的建议,符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发〔2016〕16号)的精神,也符合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要求的精神,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将充分吸纳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加强工作力度。

一、自治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况

(一)完善政策和制度,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自治区高度重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15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相继印发了《关于深化

1 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办发〔2016〕42号)、《广西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办法》(桂政办发〔2016〕114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桂政办发〔2015〕91号)、《关于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暂行规定》(桂政办发〔2015〕135号),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出台了《广西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暂行管理办法》(桂科成字〔2016〕71号)、《关于印发加快全区技术市场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科成字〔2015〕80号)、《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工作方案》、《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任务安排指标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等一批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政策环境。

以上政策措施将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列入对各地市的绩效考核指标;落实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处置、分配、收益权)70%—99%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创新和成果转化,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提高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给予研发和转化人员的奖励比例;实行对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构促成技术交易、技术市场机构进行技术合同登记等按比例给予奖励性后补助的政策,促进了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16年,全区实施技术交易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320项,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的120.3%,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3项。促进了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成果落到企业,进行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

2

(二)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情况。

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建设了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1.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建立了以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广西铝及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广西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28家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吸收大学、科研机构和社会其他技术创新要素,着重解决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产学研结合缺乏战略层面的持续合作;二是产学研结合组织形式松散,合作过程缺乏利益和信用保障机制;三是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渠道还不畅通。联盟这种契约型组织形式,促进产学研之间在产业技术创新层面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关系,解决信用和利益保障问题;通过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打通技术创新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渠道,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通过对优势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有效组合,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并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 “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一是依托各类科技计划中产学研结合有基础的项目立项安排支持,推动联盟的形成;二是根据重点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以及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共同的技术需求和重点需求,为政府制定科技创新计划重点提供意见,实现创新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行配置,积极引导产学研 各方开展技术创新。

3 2.一批大学科技园和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平台。广西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桂林大学科技园1个,自治区级大学科技园的广西大学科技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以来,自治区建立了80家院士工作站,吸收91位院士进站指导,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地方培养一批人才,促进一批成果的转化。

3.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情况。

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平台,我厅支持各高新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我区38家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有19家在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有效带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服务。2016年,全区38家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公投入经费7700多万元用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在孵企业1674家,留学归来人员创办企业9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93家,开展创业培训活动1000多场,申请知识产权1709项。在南宁高新区,我们发展了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3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好几家众创空间;支持广西石墨烯研究院落户南宁市高新区,支持大学生创业基地发展。支持柳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柳州(国家)高新区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为柳州高新区的10多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支持桂林高新区、桂林电子开大学和理工大学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方便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农业科技园区积极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各级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部门,创建产学研基地,夯实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集聚创新人才,为园区建设及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4 科技支撑。目前园区内已建立区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自治区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个,良种繁育中心9个,初步建立起自主创新与消化引进相结合、产学研相配套、与主导产业相协调的开放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如广西贺州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贺州综合试验站、国家级花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水稻)贺州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大宗蔬菜)贺州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西甜瓜)贺州综合试验站、广西良种培育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持。

4.加快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开放共享,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研发和成果转化服务。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精神,扎实推进《广西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6〕16号)各项任务落实。目前,我区已有83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自治区网络管理平台向社会开放共享科研仪器2163台套,其中50万元以上仪器869台套,20-50万元以上仪器1294台套,总价值14.5亿元。2016年开放共享仪器数量比上一增长了106%,仪器总值增长75%。

一是建立了跨部门协作机制,着力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2016年,科技厅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与教育厅、发改委、工信委、卫计委、国资委等13个厅局联合建立了部门分工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大型仪器设施管理单位以及用户等构成的共享服务体系,保障了

5 绩效考核、信息报送、新购仪器联合评议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区于2016年对提出申购的11家单位、22台单台套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行联合评议,有效减少了大型仪器重复购置经费约1503万元。

二是初步建成了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管理及服务平台,盘活存量提高资源利用率。2016年,共有67家管理单位按《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要求,制定了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并通过自治区网络管理平台向国家平台上报共享制度118项。该我区向社会开放的科研仪器总有效工作机时达196万小时,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达806小时/台,年平均利用率达到53%,仪器功能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三是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实施用户补贴政策,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共享服务。2016年,科技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绩效考核,累计奖励开放共享先进机组72台套,为科研院所、高校和中小企业提供开放共享后补助资金333万元,约有378项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通过自治区网络管理平台获得了大型仪器检测技术服务,取得相关科研成果826项,制定地方级以上标准86个,申请专利168件,培训技术人员约1.6万人次。

二、下一步计划

(一)贯彻落实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细化和落实科技体制改革措施。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2017年,重点是制定《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修订《广西壮族自

6 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出台落实《关于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政策和措施,贯彻落实《广西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办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出台《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报告制度的工作方案》,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处置、分配、收益权)70%—99%落到实处,落实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后补助政策和技术市场发展后补助政策,破除科技成果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二)集聚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需求,集中科技资源,在传统特色产业等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开展科技联合攻关,鼓励加快成果产业化,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三)持续深入实施促进成果转化大行动。

2017年-2020年,组织全区实施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推动各市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政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成果在广西的落地转化。支持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处置、分配、收益权)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给研发团队及转化有功人员的70%—99%奖励比例落到实处。2017年-2020年,落实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后补助政策和技术市场及技术转移机构绩效奖励性后补助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承接

7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继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任务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列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科研经费支持及推荐科技奖励的依据。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服务工作。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每年建设20家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和完善广西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开展技术交易的线上线下对接活动,支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大型仪器共用协作网建设,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研发和成果转化技术服务。

(五)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一是鼓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二是打造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一批有潜力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自治区科技创新基地以及院士工作站,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培育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培育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为我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支撑。2017年认定24家院士工作站。三是加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强化园区内研发平台、孵化器、成果转化基地、科技服务平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加快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

(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多层次融资渠道。

8 2017年-2020年,在保持科技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017-2020年规模为50亿元,主要支持关系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开发和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等建设。201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共安排20.15亿元(含创新专项资金12亿元、科技计划经费8.15亿元)用于科技创新。积极筹建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推进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建NSFC-广西联合基金。

关于自治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发起或配合发起设立广西成果产业化投资基金问题。目前,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正积极参与设立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在内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大健康等自治区确定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各类投资基金,并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与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合作,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鉴于中试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根据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及有关企业共同出资设立该基金的意愿不大。今后,将加强探索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探索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工作。

关于税收优惠政策问题。国家对经技术合同登记的技术转让实行免增值税政策,对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实行减免所得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为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政策保证。今后,我厅将加强宣传,激发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9

2017年4月28日

10

第9篇: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刘奇葆蒋巨峰李崇禧等出席

甘道明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刘玉顺作省法院工作报告 邓川作省检察院工作报告

本报讯 (记者 王小玲 陈婷)1月20日上午,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道明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还听取了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省十一届人大现有代表886名,798名代表出席大会,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刘奇葆、柯尊平、甘道明、韩忠信、郭永祥、杨志文、张东升、王宇坤、袁本朴在主席台就座。

本次全体会议的执行主席韩忠信、王福耀、古美伦、吉克尔布、苏蓉、足麦、张彤、张静、陈芳、韩治成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韩忠信主持会议。

蒋巨峰、李崇禧等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甘道明说,过去的一年,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中共四川省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要求,认真依法履职,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服务“两个加快”。

全年共制定地方性法规7件,修改5件,废止5件,批准成都市地方性法规3件,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10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9个,对5部法律法规开展了执法检查,接受并审查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211件,就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6项,任免和批准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46人次,为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决定性胜利,为“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回顾2010年的主要工作,甘道明说,省人大常委会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着力保障“两个加快”,围绕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努力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推进民生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推进公平正义,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着力推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为根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坚持法制统一,提高立法的规范性科学性,坚持突出重点,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服务保障,提高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贯彻落实,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联系指导,增进沟通交流。

谈到今年主要任务,甘道明说,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常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继续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法制保障。

甘道明说,“十二五”开局之年,省人大常委会要围绕“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加强立法工作,坚持地方立法工作指导思想,突出四川特色,提高立法质量,为我省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力法制支撑。要围绕经济社会建设,加强监督工作,认真贯彻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加强代表工作,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为代表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努力提高代表服务保障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要提高依法履职水平,加强自身建设,按照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的要求,始终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为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玉顺在报告法院工作时说,2010年,全省法院践行“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指导思想,突出“服务大局、能动司法”工作主线,坚持经常性工作抓提升,实现规范高效,创新性工作求突破,破解司法难题,保障性工作上水平,推动自身科学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两个加快”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今年,全省法院将重点做好五项工作:坚持能动司法,服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坚持司法为民,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坚持公正廉洁司法,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建设。

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邓川在报告检察院工作时说,2010年,全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加强法律监督、加强自身监督、加强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各项检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强化服务大局意识,立足职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化维护稳定意识,结合执法办案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强化执法为民意识,扎扎实实做好民生检察工作;强化开拓创新意识,着力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强化监督配合意识,大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强化人才保障意识,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2011年,全省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接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部分副主任辞职的决定,接受甘道明、韩忠信、杨志文辞去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大会还表决通过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选举办法。

出席大会的还有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省政府、省政协、成都军区空军、省军区、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武警四川省总队的领导同志,省老同志:欧泽高、王少雄、魏宏、李登菊、叶万勇、王怀臣、钟勉、黄新初、陈光志、黄小祥、黄彦蓉、张作哈、王宁、李成云、陈文华、黄志远、杨岭多吉等。

上一篇:团市委全委会讲话下一篇:亲爱的妈妈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