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分析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症有机磷中毒在急诊十分常见,是我国农药中毒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约占80%以上[1]。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凶险且进展快,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各类并发症甚至是死亡[2]。目前,临床针对重症有机磷的急救研究已经成为重要课题之一,该研究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患者66例,探讨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并重点分析血液灌流在急救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急诊科接诊的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最低18岁,最高62岁,平均(41.3±5.8)岁;毒物类型:敌敌畏14例,甲胺磷28例,氧化乐果24例。将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急救方法: (1) 早期明确中毒毒物类型,接诊后给患者立即实施温清水洗胃,将胃内残留毒物快速清除,对饮入毒药较多的患者,反复多次洗胃,以清除彻底。 (2) 尽早建立静脉通路,针对毒物类型尽早给予解毒及ChE复活药物,以最短的时间使患者脱离危险。长托宁具有阻断乙胆碱损伤交感神经及中枢神经的作用,临床将长托宁与氯磷定配伍给患者用药,一般在用药后30 min患者中毒症状明显消失、且ChE恢复达50%-60%即可停药[3]。 (3) 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并控制并发症。对出现呼吸衰竭患者,迅速给予人工气道建立和机械通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休克患者,可使用升压药物改善;脑水肿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脱水剂。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血液灌流机应用XG-2B型,配合使用一次性炭肾。行生理盐水冲洗(总量5 000 mL,流量200~300 mL/min),并于冲洗结束前的剩余500 mL中加入20 mg肝素,持续循环冲洗20 min。建立右股静脉通路,留置单针双腔中心导管,灌流时间2 h,血流速度200~250 mLmin,初始时血液灌流速度为50 mL/min,逐渐加量,每分钟增60 mL左右,约15~20 min加量至200 mL/min。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情况[4]:显效,患者神志清醒,各类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神志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各类生命体征基本上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不良症状等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昏迷时间和胆碱酯酶的恢复时间。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下表1为两组患者急救后疗效评价。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昏迷时间与胆碱酯酶恢复时间

两组患者临床昏迷时间与胆碱酯酶恢复时间见表2。研究组患者昏迷时间与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机磷在我国各医院的急诊中毒抢救中比例极高,且由于病情凶险、变化快,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与治疗,尽早的改善毒性作用,恢复患者正常生命体征。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作用机制在于:有机磷进入机体内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胆碱酯酶无法正常水解乙酰胆碱而造成体内大量蓄积乙酰胆碱,刺激胆碱能神经末梢而产生一系列临床不良症状,包括烟碱样、毒蕈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5]。临床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主要是阻止毒物的再吸收和抗胆碱治疗[6]。通过洗胃清除患者胃内残留的农药成份,以避免继续吸收加重病情,利用胆碱酯酶活化剂等改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体内的问题,阿托品则有利于清除自由基,减少再灌注时的损伤,预防炎性因子、化学因子等的产生。但是目前单纯应用以上方法临床疗效并不满意。

血液灌流的原理在于通过将患者动脉血液引流至灌流器,经吸附剂等生物材料的净化后再注入体内,达到了血液内杂志、毒物清除的作用。由于血液流布人体全身,中毒后毒性物质溶入血液将被以更快的速度散布于全身,从而加重病情,同时血液中残留的毒素也成为影响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血液灌流则大大的改善了这一问题,从而加快患者不良症状和生命体征的改善,提高病情好转率,缩短治疗时间。

为比较加用血液灌流的急救效果,该院对患者实施了前瞻性分组治疗,结果显示,在常规急救方法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常规方法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例证实了血液灌流促进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抢救效果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血液灌流用于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相关报道尚少,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 分析血液灌流在急救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急诊科接诊的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急救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 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昏迷时间与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液灌流在促进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抢救效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可在较短时间内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 加速病情好转。

关键词:急危重症,有机磷中毒,急救措施,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 毕立雄.重症有机磷中毒的门诊急救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0) :117-118.

[2] 赵华.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23) :4759-4760.

[3] 严宝剑.重症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用药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4) :66-68.

[4] 马红娥.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对比观察[J].吉林医学, 2011, 32 (25) :5208-5210.

[5] 陈桂琴, 何晴霞.重症有机磷中毒进食后病情加重原因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19 (2) :15-16.

[6] 吴杰, 郭健, 刘敏.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75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7) :37-39.

上一篇:域名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下一篇:粉煤灰活化改性研究及复合吸附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