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课德育教学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学校成为培养公民意识、公民能力的主要阵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公民和道德教育”成为法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被纳入法定课程。目前,公民教育贯穿在法国12年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民课德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公民课德育教学论文 篇1:

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课程三种范式的转换

摘要:20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经历了“修身课”、“公民课”和“德育课”三种课程范式的转换,这三种道德课程范式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中国国情和时代特色。其中,清末民初的“修身课”主要继承了中国儒家道德教化的传统范式,同时渗进了一抹“中体西用”的色彩;民国时期的“公民课”主要借鉴了西方伦理规范的教育范式,不过,由于社会动荡、时事多艰而未能真正落实;新中国的“德育课”是源于老解放区政治主义教育的课程范式,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改革过程都别具一格。

关键词:道德课程;“修身课”范式;“公民课”范式;“德育课”范式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的激烈變革,学校道德课程也经历了“修身课”、“公民课”和“德育课”的范式转换,如何在传统美德与现代伦理、课程范式的传承与创新之间选择一条和谐理路,是道德课程与教学论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对三种道德课程范式转换的深度反思,也许能为我们建构教育转型期学校道德课程新范式提供多种启示。

一、“修身课”范式的源流

“修身课”既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文化传承的标志,也是20世纪初学校道德课程的正式名称。“修身课”(或称“修身科”)这一课程名称可以溯源于《大学》中“先修其身”一语。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课程范式,“修身课”的“原型”直接隐含于春秋时期的“六经”之中,除《数》外,《诗》、《礼》、《乐》、《易》、《春秋》都是古代学校培养君子人格的隐性课程。以后无论汉唐宋明,还是晚清时期,《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不仅成为荐贤科举的必读书目,而且也是各级教育机构实施道德教化的经典教材,民国初期各类学校仍然设置“修身科”即是证据之一。例如,蔡元培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还专门编著了一本《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以为中学校“修身科”教学之用。蔡元培先生在该教材“例言”中明示:“本书悉本我国古代圣贤道德之原理,旁及东西伦理学大家之说,斟酌取舍,以求适合于今日之社会”。为何晚清民初学校道德教育仍然以“修身课”作为课程范式?对之,蔡元培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学修身教科书》第一章“修己”中作了精到的解释:“道德者,非可以猝然而袭者也,必也有理想,有方法。修身一科,即所以示其方法者也。”据此,他进一步阐述了“修己”在“修身课”中的优先地位:“道德之条目,其为吾人所当为者同……而其为先务者,修己之道是己……故道德之教,虽统各方面所以言,而其本则在于修己。”由是,“修身课”在清末民初的各级学堂和学校普遍开设,每周两个小时,并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保持儒家文化的特色。

在课程目标方面,《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光绪三十年(1904)》中规定:“修身其要义在随时约束以和平之规矩……养成儿童德性,使之不流于匪僻,不习于放纵。尤须趁幼年时教以平情公道,不可但存私吝,以求合于爱众亲仁、恕以及物之旨。此时具有爱同类之知识,将来成人后即为爱国家之根基。”解读上述“修身要义”,可分解为培养儿童自我约束,遵守礼仪规矩、发展儿童理性,克服人性弱点,保持公德之心、生成爱国情操三个方面。从表面上看,“修身课”的目标在于养成儿童克己、友亲、忠恕等儒家传统德性,但深层的课程目标却在于“使受教育者皆富于服从心、保守心,易受政府驾驭”。

在课程内容方面,清末初等小学与高等小学的“修身课”奉行“中体西用”保守观念,具体表现为以程朱理学形式阐述儒家道德为主,辅以少许西方现代法制理财内容。例如,1902年《钦定蒙学堂章程》(光绪二十八年)规定,在蒙学堂八门课程中,修身课位列第一。内容为:“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由于晚清时期的小学教育分为初小(1—4年级)、高小(5—6年级)两个阶段,据此,“修身课”内容也略有区分。其中,初小学段主要摘讲朱子《小学》、刘忠介《人谱》;高小学段主要“讲《四书》之要义,以朱注为主”。1904年中学修身课内容规定为:摘讲陈宏谋《五种遗规》:《养正遗规》、《训俗遗规》、《教女遗规》、《从政遗规》、《在官法戒界录》。五年级后设《法制及理财》。由此可见,中学的“修身课”内容与小学相似,只不过对于忠君仁爱道德范畴有所拓展。在上述列举的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修身课”内容的几个特点:一是教材内容基本上沿袭儒教学者的言论语词;二是所传授的道德内容与几千年来的三纲五常一脉相传;三是民主、法律、理性、自由等现代文明的道德范畴所占比例微不足道,甚至几近于无。

在课程方法方面,首先,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以行示范,使儿童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德性情操得到陶冶。其次,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于初小阶段的儿童,要求教师关注儿童的情感资源,开发儿童先验的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此,教师多以各种蒙养图说,极短之古诗歌,让儿童在反复吟诵中体悟、生成“明德立志”。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生活践履层面,效法古代圣贤,为儿童树立“修身进德”的榜样,通常采用向儿童图解和讲述经典孝悌忠信故事的教学法,即“比附古人言行,绘图贴说,以示儿童”。通过指示古人之嘉懿德行,启发儿童产生立志效仿的道德动机。对于中学阶段的儿童,一方面要求教师对仁义礼智信、忠恕和平等“儒教德目”进行阐发讲解,督导儿童理解并牢记这些美德教条。另一方面引导儿童诵读道德文章、圣贤语录、诸子遗训等,促使儿童自觉涵养良好情性。进而激励儿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践躬行。

不过,从明代到民初,“中学”毕竟受到了三百多年“西学”的碰撞,“修身课”范式也出现了渐变迹象。虽然小学和中学继续开设“修身课”并列为各科之首,但“修身课”的授课时数由原来每周2小时减为每周1小时。虽然小学阶段的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但是,中学“修身课”的内容增加了较多的公德元素。例如,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的“修身课”内容为:“第一学年,持躬处世,待人之道;第二学年,对国家之责务;第三学年,对家族及自己之责务,对人类及万有之责务;第四学年,伦理学大要,本国道德之特色。”至此,“修身课”这个源于中国先秦时代的古老课程范式,经历了两千多年缓慢的辗转流变后,一种新的道德课程范式的转换正在民国中期酝酿并初见端睨。

二、“公民课”范式的转换

“修身课”范式凭借其巨大的历史惯性一直延续到了在清末民初,真正的转换发生在1923年。在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总说明》中正义取消了“修身课”,小学、初级中学的“修身课”改名为“公民课”,经过十年的不断调整,1933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于《公民训练标准》,从而标志着“公民课”课程范式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实现了转换。

首先是“公民课”目标的转换。早在民国成立之初,蔡元培先生就在《教育杂志》、《民立报》等处发表了《对新教育之意见》一文,后来又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符,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因此主张消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确立了新的民国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立于国民之地位,而体验其在世界上在社会上有何责任,应受何种教育。”“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何能力,方能尽何责任;受何种教育,方能具何种能力。”尽管公民课的这些新目标一度遭到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的篡改甚至废止,但随着帝制的迅速破产和新文化运动的强力推动,公民教育方针重新得到实施。其中,《小学公民课程纲要》(1923)目标规定:为了解自己与社会(家庭、学校、社团、地方、国际)之关系,养成适于现代生活之习慣。《初级中学公民学课程纲要》的目标规定。具体包括:研究人类社会之生活,了解宪政之精神,了解法律常识,略明国际的关系,养成公民的道德。1923年“新学制”规定高中《人生哲学》和《社会问题》课程目标为:“使学者渐明人生之真相与修养之方法。”

其次,“公民课”内容转换。我们知道,“修身课”以儒家传统美德为中心,强调个人情性层面的内在人格的修养;“公民课”则以现代伦理为中心,强调个人理性层面的外在准则的遵守和行动。小学阶段“公民课”内容虽然仍然包含“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传统美德,但已经不采用《四书五经》或上述晚清“修身课”的教材,而开设了系列的公民素质训练课程。它们包括体格训练、德性训练、经济训练、军事训练等内容,并且按小学六学年分为281个细目,逐年提高了训练要求。《初级中学公民课程标准》(1932)规定的公德内容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公民与政治生活、法律大意(包括公共生活、权利、契约、法院等)。《高级中学公民课程标准标准》(1932)内容包括:社会概要、政治概要、经济概要、法律大意和伦理大意。由此可见,社会公德和伦理知识已经成为“公民课”的主要内容。如果说“修身课”内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传统“私德”修养的话,那么“公民课”内容的合理性则在于凸显现代“公德”价值。

第三,“公民课”方法的转换。清末民初的“修身课”主要采用儒家的自省陶冶和赫尔巴特的“约束”、“管制”、“惩罚”等,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严重地压抑了儿童的理性与自由。与之不同,“公民课”以杜威“从做中学”为方法论。除实行导师制外,主要应用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这些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训练和实践。

设计教学法1917年由美国输入中国,后经南京高师附小的试验,1921年被引入“公民课”的教学。由于设计教学法不强调教材的使用,也促使公民课的教学不使用统一编写的教材,打破教学科目界限,以学生自主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公民知识。根据设计教学法的理念,在“公民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主要在于规划、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道德活动。尽管设计教学法的应用遇到一些管理技术上的困难,但1948年以前它始终是公民课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和设计教学法一样,“道尔顿制”也产生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中学教学实验,这种教学方法以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学习的自由、合作和实践。1922年“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教育界后,也很快被应用在“公民课”的教学改革中,其对“公民课”的教学与训练的影响在于:一方面学校通过学生的自由活动养成儿童自我约束的能力,学校成为实际社会组织,打破班级界限,在团体生活中,学生既为团体服务,又保持个人独立性。另一方面,儿童借助教师的指导,自我规划订立学习或活动计划、自行学习和实践。后来全国约有100所中小学曾经先后试行和推广了这种教学法。

“公民课”的出现意味着延续着几千年德性修养范式向现代理性规范范式的转换。这种课程范式将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了人类现代民主、自由、理性、个性等公民意识的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蕴含或体现着人本主义、民主主义、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公民课”与“修身课”的差异在于:其一,“公民课”与修身课的目标不同,前者不再仅仅专注于个人品质、德性修养等私德范畴,而且更加关注国家、宪政、法律、义务、责任等公德范畴。其二,在“公民课”范式中,以现代理性为核心的道德内容占据了中心地位,相反,以情性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开始被边缘化。其三,“公民课”范式改变了“修身课”教学过分重视教师道德灌输的作用而忽视儿童道德自主生成的弱点。其四,“公民课”改变了“修身课”重视教材和重视读顷的做法,而是以生活为教材、以道德行动替代背诵教条来培养儿童的合作与自律的品格。

三、“德育课”范式的转换

“德育课”作为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一种课程范式可谓别具一格。“德育课”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程名称,而是由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健康教育五大课程模块构成的“大德育”课程统称。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德育课”在不同时期先后拥有众多不同的名称从而形成了“课程家族”:“道德课”、“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政治课”、“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国革命常识”、“时势政策”、“法律常识”、“社会科学基础”、“政治常识”、“共同纲领”、“青年修养”、“社会科学常识”、“道德品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此外,“德育课”既不是对“公民课”范式的传承也不是对“修身课”的发展;既不是“道德教育课程”简称,也不是来自西方“Moral curriculum”(道德课程)的译名。

在课程论语境下,德育课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特色和国情特色,德育课范式的内涵与外延经历了逐渐演变和不断扩大的过程。德育课范式的最初形态是出现在老解放区学校开设的专门的政治课。这种政治课的最大特点表现为:一是没有教学计划、没有教学大纲、没有统一教材;二是政治课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具有浓郁革命、战斗、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色彩。不过,初始于1950年的政治课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变革,1981年正式分为“思想品德课”(小学阶段)和“思想政治课”(初中阶段)和政治课(高中阶段)三种形态。因此,德育课范式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其一,德育课目标的政治性。1950年《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规定设立“政治课”,同时取消包括“修身课”和“公民课”在内的各种道德课程名称。虽然半个世纪以来“德育课”的具体名称至少经常更换,难以尽数,但德育课范式的政治性目标却比较稳定。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曾经对德育课目标

进行过多次调整,但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政治观点始终成为德育课设置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目标。如果我们对以下的材料进行认真比较的话,就不难得出上述的结论。1952年的德育目标为“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清除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发展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打下初步的基础。”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德育课的任务必须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1986年《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规定:通过“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相关的法律常识),从小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各类人才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基本要求为:对学生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初步明确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树立集体主义的思想,培养学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尊重他人,孝敬父母、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和分辨是非的初步能力,懂得维护祖国统一与安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荣誉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德育课”内容的理想性。在考察德育课范式内容的理想性时,对照上述相关的德育目标列举,我们有四点发现:一是同一时期的德育课目标与内容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交叉性;二是不同时期的德育内容的理想性都很强;三是不同学段德育内容的高度相似性;四是内容以情性美德的教育为主,理性伦理规范教育为辅。例如:1952年《小学暂时规程(草案)》规定的德育内容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1978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第三章(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包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1985年8月1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规定小学学段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为“五讲四美”。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内容包括:进行道德、民主和法制、纪律教育,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小学德育纲要》的德育内容可以概括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民主与法制观念启蒙、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启蒙等。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纲要》分初中、高中两段,但德育内容大同小异。

“德育课”方法的特殊性。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既不同于“修身课”范式强调内省、顿悟和仿效,也不同于“公民课”范式强调“从做中学”,而是先后经历了“灵魂塑造法”、“理想激励法”、“主体建构法”的不断探索过程。就“灵魂塑造法”而言,教师扮演着“儿童灵魂塑造的工程师”的角色,重视儿童精神人格的整体性培养。在政治课阶段,投有专门的稳定的教材,教学形式主要通过讲英雄人物故事、教唱革命歌曲、呼喊革命口号、参加各种政治运动和生产斗争来激发儿童的革命斗志,培养儿童高尚的政治情操。就“理想激励法”而言,在改革开放后,德育课主要是由教师课堂讲授,从无产阶级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的高度激励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面教育和课堂讲授为主,主要宣讲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传播革命道理。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学校有时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英雄先进事迹展览馆;有的学校可能邀请劳动模范或先进人物来校举行道德主题报告会;有的学校可能组织学生观看具有理想教育意义的电影活动。以此激励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就“主体建构法”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灵魂塑造法”和“理想激励法”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有效性严重失效,德育课出现“三化(一般化、简单化、成人化)两不(不联系学生实际、不讲究实效)、一个样(大、中、小学一个样)”的困境,在“滑坡”还是“上坡”和“适应”还是“超越”的激剧学术论争中,“主体建构法”作为一种回应危机的新方法应运而生。“主体建构法”的最大亮点在于德育课的教学重心发生根本的转移:由教师塑造灌输转向师生多向互动;由片面强调德育认知教学转向德知、德情和德行三者合一;由强调显性德育方法转向重视隐性德育方法开发;由强调理想信仰激励的教学转向发展儿童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能力的教学。此外,在“主体建构法”的改革过程中,还出现了与之相匹配的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生活课程”、“活动课程”、“体验课程”等。

对20世纪中国学校道德课程三种范式的深度反思使我们获得如下的启示:在正面的意义上说,虽然“修身课”、“公民课”、“德育课”在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这些差异本身也蕴含各自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的合理性元素。以当代诠释学观照,它们既是建构中国未来学校道德课程范式不可或缺的“前理解”或“前结构”,更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之间可能产生“视域融合”和“历史效果”(或“效果历史”)的重要资源。在负面的意义上说,无论是对传统道德的简单否弃还是对现代伦理的盲目迷信;无论是过度追求课程目标的政治主义,还是强化课程内容的理想主义,都不是道德课程范式的真正创新,也未能真正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相反,却可能导致学校道德课程目标的失实、课程内容的失信、课程方法的失效。因此,若要建构一种具有科学性和高效性的新道德课程范式,我们在课程目标上应该保持个体目标、社会目标和人类目标之间的和谐;在内容上应该保持私德、公德和美德共通;在方法上应该保持情性、理性与行动三者的教学均衡。

作者:尧新瑜

公民课德育教学论文 篇2:

法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学校成为培养公民意识、公民能力的主要阵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公民和道德教育”成为法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被纳入法定课程。目前,公民教育贯穿在法国12年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

法国公民教育的目标

简单来说,法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公民,使之形成正确的思想态度,端正的行为品格,正确的价值观、爱国情操与国际和平思想。通过学校课程,国家可以有效地传播基本的、共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如责任感、团结、尊重、平等、宽容等,促进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培养学生共同生活的正确意识,为未来参与民主生活做准备。具体来说,法国公民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具有如下品质的公民。

一是自立自律的公民,能够理解和尊重法律,遵守规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感教育是法国目前公民教育的重点。学生应该认识到个人和集体责任,有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进行负责任的行为,成为有教养的法国公民。从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感来说,如小学开设道路安全课程,教学生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从小培养学生树立安全责任感意识;中学性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男女生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女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

二是能够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并能够发表观点的公民。作为合格的法国公民,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了解人权和民主理论,熟悉政治和社会制度,理解文化和历史多样性。法国的学校课堂比较自由,老师经常以辩论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引导,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对公众辩论的认可,这些也都是民主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三是成为积极主动的、有参与意识的公民。法国公民教育的最主要目标是培养在未来民主社会生活,并能够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学校是缩小的社会,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和学习,也会培养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如法国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四是关心法国和欧洲议题的公民。随着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公民”概念丰富了法国公民教育的内涵。法国公民教育强调学生不仅要关注法国,而且还要放眼欧洲,放眼世界,了解法国在欧洲、在世界中的地位,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合作意识、有团结精神的欧洲公民。

五是有国家归属感的公民。法国一直以它的法兰西文化而自豪,学校的公民教育十分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主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法国的文化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加强多元文化的融合,培养统一的共和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形成国家认同是法国学校公民教育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树立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的意识,也要让各民族学生接受统一的法国社会价值观,即平等、自由、博爱和人权思想教育。

法国公民教育的内容

公民教育是法国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还是欧洲国家中将公民教育列入必修课程学习年限最长的国家之一。2006年,法国政府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共同核心”知识能力,其中包括“社会和公民能力”,学生要掌握作为公民所需要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相关的知识、技能与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法国公民教育有了新的内涵,公民教育课程涵盖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包括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律教育、环境教育、和平教育等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如预防肥胖、上瘾行为、虐待、性暴力、过度冒险行为;防止暴力、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同性恋以及一切形式的歧视行为;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文化多样性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欧洲以及国际社会议题。法国学校公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共同价值观的学习,以及积极行动的学习,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层层推进。

小学阶段。法国在小学阶段就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是学生学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尊重”和“宽容”两个核心价值观来组织教学,强调对公民教育知识和行为能力的获得。

6-8岁,公民教育主要围绕《共同生活》课程展开,课程内容包括个人卫生、个人和集体安全、国家认同的概念、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介绍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发展学生正当的社会行为,尊重自己和他人,爱护公共财物,初步实现自治,承认他人的权利和种族间的平等,了解与他人相处的准则等。学生通过了解国家的象征理解国家概念,如认识象征自由的弗里吉亚帽,了解法国国庆日、法国国旗、国歌等。

8-10岁,公民教育内容包括个人自由、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共同价值观问题。学生初步接触到各种制度,了解选举权、普选、总统、总理议员的职权与作用,认识学校生活范围内的财产等概念,了解法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了解人权宣言以及关于自由权利的含义。在这一阶段学习结束后,学生学会尊重学校里的规则和价值观,意识到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

初中阶段。1996年,法国初中公民教育大纲进行修订,并于1999年9月正式实施新大纲。新大纲规定学生应该了解法国社会长期形成并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达到相应的公民知识和能力水平,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为了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初中每个年级的教育主题的设计也各有侧重:初一年级从人的权利和义务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在新的情境中重新确认自己的身份,获得他人的认可;初四年级则重点让学生了解当前法国、欧洲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局势。

在法国,初中被认为是学生“学习成为公民的地方”,学生主要学习民主共和国的主要价值观念。如在法国公民教育教材中,“团结”是学习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其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小到朋友间的合作、各种志愿活动,大到社会保障制度、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因此,课程就可以围绕“团结”这一价值观展开。如,学生通过对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政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学习了解国际团结,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就某一个问题(如国际团结如何捍卫人权)收集资料完成一篇论文。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法律,老师会组织学生去法院参观,观摩庭审,还可以与院长和律师进行交谈,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高中阶段。在高中阶段,法国公民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公民身份”的教育,强调对公民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以及批判精神的培养。高中三年,学生必须学习《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这门课程,借此了解国家制度的运作和自己作为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国家法律体系。该课程主要采用辩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辩护,使学生熟悉政治辩论。高中三年公民教育的主题分别是:高一,从社会生活到公民资格,反思什么是公民;高二,制度和公民实践资格,主要关于制度的学习以及如何成为积极的公民;高三:思考现代史的发展对公民概念的影响。

法国的小学和初中每周进行公民教育的时间是30-60分钟,其中大部分教学是在课堂上完成,但也可通过组织参观、项目学习和讨论会等活动开展公民教育。高中每周进行公民教育的时间为2个小时。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是否具备了与公民身份相关的技能等关键能力进行评估,评估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别是知识、技能和行为。每个学生都有一本个人记录簿,上面记录了他们从小学到中学期间在“社会和公民”能力方面获得的成绩以及进展情况,评估标准是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知识和技能“共同核心”。评估时间分别为小学二年级、五年级以及初中毕业三个时间段。而且,为了加强学生对公民教育的重视,公民教育课程成绩被算入学校期末考试成绩之内。学生记录簿不仅反映了学生学校生活的参与情况,也是学生行为表现的重要依据。从1989年开始,公民课程被纳入到中学毕业证书考试中,考试科目有法语、数学、历史-地理和公民教育四门,公民课程是其中之一。

法国公民教育的途径

开设公民教育课。法国学生从6岁就开始接受公民教育,小学生每学年的公民课课时大约为30个小时,中学生为28个小时,根据欧盟的统计数据,法国是欧洲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课时最多的国家。除了单独的公民教育课程外,学校提倡跨学科教学方法和渗透教学法,将公民课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如在初中阶段,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交叉主题的教育内容就是分散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在科学课上,学生可以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地理课上,有关法国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的介绍可以增强学生对法兰西文化的热爱;历史课上,学生在学习启蒙运动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法国公民课的教学形式多样,除了讲授以外,老师还会经常以组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或是以小组形式进行主题汇报演讲,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如关于消除歧视的一堂公民课,老师首先给学生呈现一系列情景选项:年老的人在公交车上应不应该有优先选择座位的权利;租房不倾向于租给同性恋夫妇;一张数学考卷有学生得了5分,有学生得了19分(满分20分);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我会把车停在残疾人通道……学生要对这些陈述给出判断以及理由。接下来,老师会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相互辩论,最终使学生达成正确的认识,即应该更加尊重、包容差异,理解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消除偏见和歧视心理。

法国的小学是“教师包班制”,一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的全面教学,教师也要掌握公民教育教学技能。中学阶段,公民教育教学有专门的任课老师。此外,公民教育也会融合到各科教学中,因此,所有中学教师都必须具备公民教育的一系列知识能力。区教育局会组织为期三天的有关公民和公民教育主题的培训课程,尤其针对小学和初中阶段历史和地理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如果希望教授公民课,也必须参加培训。

非正式教育以及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不仅通过课堂教学,还通过各种非正式教育形式以及实践活动接受公民教育。学校经常会举办各种课外活动,如各种学习小组、俱乐部、体育活动,学生创办的各种校报,社会教育之家等等。法国所有的博物馆一律对教师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免费开放,学校往往会组织学生去附近博物馆、纪念馆参观。这些课外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性、社会公德以及道德实践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共同生活,成为积极的社会公民。比如,学生通过班级选举进入班级委员会或学校委员会,成为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机构会议,学校还会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学生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表达自身意愿和诉求的空间和自由;学生不仅是学校规则的遵守者,他们也能够参与到规章的起草和修改中,这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校规章政策的意义,也能培养学生参与民主生活的习惯。

此外,法国规定,学生必须要参加当地社区或者更大社会范围的活动,通过加强学校、学生以及当地社区的联系开展公民教育。法国鼓励小学与当地政府以及文化、社会、体育协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提供更多的方便。教育部和当地政府甚至会签署教育协议,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给予支持。如2010-2011学年,法国巴黎一个社区开展了由小学和退休家庭参与的代际活动,学生通过和退休老人接触,懂得了尊重的概念、工作的价值,培养了公民和道德责任感。

1994年,法国教育部和国民议会联合发起了一个所谓的“儿童议会”。儿童议会仿照法国国民议会工作模式,来自法国各个地区、代表不同儿童群体的儿童代表作为“议员”,就一些有关儿童群体利益的议案进行讨论,并向议会主席提问和质询。这些儿童代表主要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在2003年6月13日举行的第15届法国儿童议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区577名儿童议员参与了三项法律草案的审议,涉及设立免费、无广告的“绿色”公共儿童电视频道,在收容机构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无家可归者重返社会以及促进媒体与新技术发展。

各种特殊节日也是法国学校进行公民教育的有效时机,如每年的国际儿童日、国际人权日等,学校和社区会对那些在维护人权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为了使公民教育行之有效,法国建立了公民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参与。根据法律规定,法国每所中学都必须要成立“健康和公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会成立重点小组,制定有关学校行动方案倡议。在学校外,各地区政府也会制定各种公民教育计划。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社会团体和政府形成了广泛的公民教育参与主体。

法国教育部认为,家长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地位。家长要和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好公民。家长要与教师一起尊重孩子个性,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与孩子共同做决定,帮助孩子成长。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各种家长委员会参与到班级及学校事务管理中。如当选学校校务委员会的家长代表拥有表决权,就学校运作和任何有关学校生活问题(如残疾儿童入学、课外活动、学生安全等)发表意见和建议。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将公民教育摆在教育优先位置,这也体现在各种指导机构的设立。法国有专门的健康和公民教育委员会指导小组,急救训练指导小组,以及环境教育指导小组等,这些指导小组致力于开展公民教育实践,协调公民教育工作,与教育部的外部合作伙伴加强联系。2006年9月,法国成立了一个由不同政府机构的代表组成的指导小组,其成员由来自教育、健康、急救服务、职业健康、安全等领域的专家组成,旨在为学生以及学校制定合适的公民教育计划。

为了保证公民教育的顺利实施,国家、各省、地方以及学校各层面都提供了各种公民教育培训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对象有校长、督学和教师。公民教育是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国家、省、地区教育资源中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公民教育相关资料,每所学校也都有自己的信息和资源中心,法国教育部还有专门的公民教育网站。政府致力于整合一切社会资源,为公民教育服务。

公民教育在法国得到政府尤其是国民教育部的重视和引导,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积极营造和改善公民教育环境,支持学生把校内学习和校外生活联系起来。公民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层层推进,与学校实际生活相结合,教育方法上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态度、行为的转变,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起自由、民主以及参与的观念,教育效果更加有效。(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 罗佳)

作者:董筱婷

公民课德育教学论文 篇3:

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

摘要:公民教育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法治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实现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的转型,需要理念的指引,更加需要制度的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局限性;转型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研究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研究现状。(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法制教育等,其中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学科建设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非常多,有如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这样以学科形式展开的思政教育学研究,也有如聂月岩所著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样对思政教育实践的研究,对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探索及调查研究也不在少数,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著作供我们参考。其中,《困惑与思考: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热点问题探讨》一书对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做了深入的探讨,系统地研究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理论[2]。

2.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研究现状。(1)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公民及公民教育,从词义到历史的发展,都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紧密联系。所谓公民教育是指使公民养成对自身角色身份的正确认识,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从而培养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的过程。[3]从性质方面来看,公民教育是国家以权利与义务统一为基本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有公民实施的教育。从内容方面来看,公民教育是对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育,它是广泛的、非专业的。(2)公民教育的研究现状。2002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设专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并将公民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新的社会课程改革中。2003年,郑州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民教育研究中心。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新公民读本》用于校本课程的教学。公民教育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转型,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1.理论内涵不足,與实践严重脱离。概念是建构理论的基石,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治,它的理论内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的巨大变化,传统单一的政治教育管理已经很难覆盖到全社会。经济全球化席卷整个世界,社会的经济活动由单一转变成多元,社会快速流动,观念急剧更新,这使得社会成员的存在方式发生改变。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2.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灌输手段面临严峻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机械式的灌输方式大大降低了受教育者的责任感,因为在这种教育方式日复一日的作用之下,学生学到的只是被动地记忆和机械地服从,久而久之便抛弃了自己的思想,沦为书本的奴隶。

3.教育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队伍建设混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水平及理论修养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施教者的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在一些高校的专业授课教师中,依然存在着学历水平较低、专业不对口或专业水平较差、施教能力不高的现象。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瓦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甚至做人的道德底线,这无疑加大了教育实施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或道德等方面的缺失直接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使人们不得不关注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和公共道德的严重不足等问题。

三、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的改进思路

1.学校开设公民课程,开展课外实践。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积极开设公民课程。公民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讲卫生、讲礼貌,大到宪法制度,从公民权利到公民义务,从司法独立到宪政国家等等。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应有的价值诉求是,受教育者应接受科学的知识,树立科学的精神和高尚的文化品格,汲取教育中所蕴含的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念,确立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积极探索的优秀人格。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我们提倡把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与非意识形态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性放在突出的位置,从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的角度出发做好教育。这也是公民课程的历史使命。

充分调动学生在校园活动、学生管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及公共事物参与热情,培养政治参与意识。应该明确学生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学校的管理、服务领域,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用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参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在学校的学生干部选举中把民主公开放在突出的位置,鼓励学生参与,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进步的热情氛围,不仅为团体注入活力,而且学生在参与选举的过程中对权利和义务又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增强了自信,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2.改进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引导。在我国中小学甚至是大学的教育中,灌输过多而启发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把灌输与启发割裂开来,会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很难达到教育目的。改传统思想政治课灌输式教育模式为案例式、渗透式教学非常重要。教育者应该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摆脱书本的束缚,以平等的方式,通过身边的事件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和环境里形成公民意识。同时,教育者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上多考虑学生的需要,照顾到学生的感受,使教育真正起到解决学生的思想矛盾和现实困惑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要改变“说空话、说套话”的现象,从实际出发,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考虑到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激发学生作为公民的主体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培养独立意识和理想认同感。

3.完善教育体制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保障。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参与指导公民教育。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牵扯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统一专门的指导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很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很难达到教育目的。拿我国的德育来说,现如今,在全国大部分省都设有德育专业委员会,共同谋划如何开展德育,制定怎样研究德育的问题。我国公民教育也需要有类似的机构,用来指导公民教育方向、确定目标、规范内容、安排课程体系、监督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评估公民教育的效果。促进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增强实践效果。这样机构的确立,能加快我国公民教育走向成熟。要培养公民教育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的培养在我国公民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某些教师灵活性较差,适应新课改的能力也较低,造成教学质量偏低。而教育者首先应该具备自由平等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展示出现代化公民应有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素质。专任教师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着专业的知识,对课程内容熟悉掌握,以及充分明白学生在本课程目标达成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困难,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国需要加强公民教育的专任教师师资力量建设,培养一支专业高效的教师队伍。

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我们必须要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转型,这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定位。我们应该坚信,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公民教育,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远的将来定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输送合格的现代化公民。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越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4.

[2]秦树理.国外公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2.

[3]张晶.公民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5):22-23.

作者:刘宁晖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教学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语文阅读培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