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1

[摘要]: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的守法和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关键词]:法律意识少数民族地区依法治国法制建设

[正文]: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的守法和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加以分析,将有助于从我国 1

法律意识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搞好普法教育活动。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那么,如何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呢?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基层少数民族地区各阶层人士的法律意识现状,我利用寒假时间对东乡族自治县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调查,因受文化水平的影响,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工人阶层,发出问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50份。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记录分析,东乡族自治县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许多公民对法律的权威性认识不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令人惊叹。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第二题“宪法是我国的什么法律”时,五十名调查者中,只有12人认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占受调查人数的24%,有66%的人认为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在回答第三题“我国现行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哪一年通过的”时,只有38%的人选择1982年。

二、公民的权利意识淡漠,在回答第十题“你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时,被调查者中只有44%的人大体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所应履行的义务,以此来确定自己的行为;

剩下56%的被调查者甚至都不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完全只是单纯的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相对于道德规范而言,公众对法律的运用并不普遍。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68%的被调查者很少注重通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时只有52%的被调查者愿意请律师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剩下48%的被调查者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解决或是听天由命。许多人把上访看成是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愿意通过频频上访、越级上访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公众对法制建设环境评价较差,对执法机关缺乏信任。执法机关的执法不严和部分领导干部的不守法行为,以及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干预司法行为,使得法律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第十一题“你认为法律能否维护你的切身利益”时,有高达46%的受调查者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法律越来越成为钱权的代表。

五、法律素质的不均衡性表现得十分明显,此次调查对象主要面向干部和工人阶层,但从问卷的填写情况发现,干部、公务员的法律素质普遍低下,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自身情况所应达到的高度。

从整体上看,东乡县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状况并不乐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市场经济是法治形成的基础。法治往

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形成,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成为影响东乡县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历史环境因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步晚,法制体系设计本身存在一些缺陷。致使一些群众对法律的公平正义产生怀疑;我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尤其在农村,文盲比重较大,农民对法律出现“说不清”情况比较普遍。

(三)思想意识因素。“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儒家正统思想至今还对人们的法制观念产生深刻影响,人们习惯于“德主刑辅”,把诉讼看作不光彩的事情或是不得已而为之;加上官本位思想和“人治”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部分领导干部和宗教界人士的干预司法行为,以及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使得人们对“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缺乏足够的依赖。

(四)宗教因素。东乡族自治县是以东乡族为主要聚居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人民群众多以宗教教义和教规作为规范自身行为的主要标准,这也使得法律的约束力大大降低,人们对于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结合调研,我认为东乡县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大力优化法律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环境。要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市场经济,因为现代法律意识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政治活动程序和政治观念的科学化。因为法制是民主的法制,法律意识是在民主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为法律意识的完善和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完善发展。

二、深化普法教育,内容和形式并重。在内容上,要大力宣传群众希望了解的法律法规,还要宣传群众掌握不足而又必须了解的法律内容,尤其是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和宗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人民群众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在形式上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主,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互动。

三、抓住普法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一是要重视领导干部及其他公务员法律素质的提高。二是要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农民的普法教育。法制教育应从小抓起,让青少年初步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当前,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相当薄弱,但涉法投诉纠纷却不少,农村普法工作任务艰巨。

四、强化对法律执行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就是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赋予群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培养策略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 到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将这一法治道路完成了从构想到实行的飞跃。然而, 法治社会的实现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并不是单纯的将法治写入宪法和法律这么简单, 需要的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塑造的过程。这些年来,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但和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相比较, 差距显而易见。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刻不容缓。

一、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

调查发现, 当和普通老百姓谈到法律的时候, 他们大多一片茫然, 很多人简单的将手铐、公安局、坐牢和枪毙等同于法律。认为只要自己安守本分, 不做违法的事情, 法律就与自己无关。中国数量最为广大的老百姓, 一直以来不喜欢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纠纷, 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能商量着解决才是正道。而当“私了”不成的时候,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中间人”来解决, 而所谓的“中间人”还必须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 通过他们两头传话, 说服矛盾双方各让一步, 让问题得到解决, 而“中间人”则在其中收受一定的“好处费”。而当“中间人”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时候, 民众才会想到法律, 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一方面希望法律会为他们“伸冤昭雪”;另一方面则仍然抱着通过法律给对方一点压力, 让其主动和自己“和解”的目的。这些都是法律意识不健全的表现。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

一方面是国家三令五申要推进法治进程, 一方面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我国公民深受传统思想和宗法制度的熏陶和影响。中国公民一直生活在孔教和儒学的大文化背景下, 本来就不主张个性的释放。而传统思想和旧有的宗法制度, 更是给普通民众大力灌输“情大于法”的思想观念。认为“打官司”是人际矛盾极端激化的表现。正因为如此, 在发生纠纷的时候, 人们往往通过调节和和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而不选择诉诸法律。这一国情注定了我国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其次, 我国法律体系的缺失。中国的法律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 但纠纷和矛盾的多样化, 让一些矛盾在解决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法制本身包括立法、守法和执法等诸多环节, 而立法无疑直观重要, 没有可以依循的法律, 守法和执法也就是空谈。而立法层面上的法律缺失, 也会直接导致公民对法治信心的缺失。

再次, 立法、守法和执法环节的剥离。我国的法制框架虽然已初具雏形, 并日趋完备, 但很多法制制度仅仅停留在立法层面, 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权大于法, 钱大于法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人情执法”最终会影响民众对法治的预期, 而当民众对法治丧失信心的时候, 虽然“有法可依”, 但“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终究只会是纸上谈兵。这些情况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就大打折扣。

三、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法律的普及, 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治的有效实施, 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取决于公民的法律意识程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我们要做的是向他们灌输一种法治的理念, 并以这种理念指导自己依法办事, 在出现矛盾和困难的时候, 更多的求助于法律。

(一) 观念上的引导

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所在。我们必须通过种种措施, 消除公民在法制领域的认识误区, 从思想上认同依法治国。同时要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 让公民消除对他们的顾虑和恐惧, 再配合立法、守法和执法领域的力度增大, 从根本上肃清法律顺利实行的障碍。只有让广大民众从心里认同法治, 法治建设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中国公民作为法治的主体, 如何获取法律知识, 懂得法律制度, 无非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公民自觉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另一种则是国家的法律普及。公民自觉学习固然重要, 但真正能自觉学习法公民又有几人?因此, 就需要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主导, 借助新闻媒体和各种先进的传播途径, 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让法律家喻户晓, 从而不断提高法治意识。

(三) 提升法律权威

公民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来自于法律本身的权威。而法律在普通民众中的权威建立, 来自于法律在解决民间纠纷的可信度, 在说得通俗点, 就是当老百姓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法律能够给予及时和有效的救济。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诉讼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机构应该做到及时应诉, 理性分析调解和和解程序, 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从根本上给广大民众信心。

当然, 困难时暂时的,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公民的法律意识必将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法律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公民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的过程中, 法治社会和依法治国终将完美实现。

参考文献

[1]申亚东.中国法治进程中公民法律意识的若干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 2002 (3) :158.

[2]郭学文.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心理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伯尔曼, 梁治平 (译) .法律与宗教[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1.

浅谈公民法律意识 篇3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现状;意识培养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学者逐渐开始对法律意识进行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如今我国学界对法律意识概念的主流观点为:“法律意识泛指人们关于法的思想、 观点、 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其内涵有如下几方面:首先,法律意识是众多社会意识的一种,社会意识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而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于法律,特别是现行法和法律现象的知识、观点、情感和态度的总称。其次,以社会主体认知法的方式划分,法律意识包括法律情感、法律认知和法律评价。第三,根据对法不同阶段的理解,法律意识也可分为法律思想和法律心理。法律意识的内容本国的法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社会政治制度有关,法律意识以其特有的性质和作用为上层建筑服务。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

1.传统道德意识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并存

尽管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已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大多数公民倾向于自己内心传统道德价值标准来衡量公平与否,这必然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这样对法律的评价也会带有主观性。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使法律意识在公民内心扎根,法治社会建设才会稳步发展。

2.各部门法之间的法律意识发展不均衡

公民虽然对现行法律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在宪法意识薄弱、民商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程序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这三个方面还是表现出了法律意识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公民的日常思维中,只要一说到法律,首先想到的就是“抓人”、“判刑”,公民对民商事活动中自己合法权益的保障没有更多的认识。由此看来,部门法在公民法律意识中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了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商业诈骗、偷税漏税、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在守法与违法的选择上,我们会不自觉的受到“有法不依也没事”潜意识的影响,信用缺失造成的危害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我国各项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这种社会诚信的缺失从根本上说是公民法律意识的欠缺。

三、公民法律意识的作用

1.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法律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卢梭曾说过:“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记录。”所以, 如果公民没有的法律意识, 优秀的法治环境就不能形成, 依法治国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无管是法律适用还是法律遵守,都是通过公民的行为活动来进行的, 而公民的行为是在肯定是在法律意识的支配下作出的。因此,公民的法律意识必然影响法的运行。

2.公民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的观念要件

公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法律意识才会有正确的法治观念, 有了正确的法治观念才能促进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法治观念是建立法治原则和法律制度的先前条件。但是法律是立法活动的产物,人们总是先形成对法治观念的认知从而再反映到法治的原则和法律制度中去。

3.公民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国的理念基础

所谓法律的合法性,是指法律为大多数人所同意或接受, 法律的价值以及事实被人民所认可,且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观、社会观,公平正义观。现代法制的合法性来源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现了社会主体的现代法律观念或法律意识。而这种体现现代法制合法性的法律意识对于现代法律的制定和合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1.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公民平等法律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近些年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但是很多立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多变情况,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法律制度。首先,要建构良好的民主立法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需求,从实际出发,科学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建构良好的司法环境,让人民知道法律是维护公民权益的,而不是抑制人民的。司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一道防线,严格执法是执法机关有效行使权力的前提,这就要求对行政机关的职权加以规范,不得滥用职权欺压百姓。同时,公民要想有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除了外界环境的改变也需要公民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具备了法律意识才能更好的懂法守法用法。

2.我们应加强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营造公民法律意识的文化氛围,建立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而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公民法律服从意识和法律程序正义意识的培养具有正面影响,但残存的封建等级和义务本位观念又阻碍着公民法律意识中的平等意识。

3.进行普法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充分利用传播媒介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大众传播具有广泛性快速性等特征,通过这种途径进行普法宣传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效应和氛围,使法律意识深入公民内心。通过普法教育,使公民了解法律的本质与功能,不仅知道按照法律应该怎样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可以帮助公民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使公民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公民法律意识在中国法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理念基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对我国各项事业都起着长足的促进作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懂法守法用法,凡事依法办,则社会必然和谐,各领域都会有序长足的健康发展下去。守法是公民良好法律素养的表现,反之,违法乱纪则是愚昧无知的做法。国家的法治进程中,公民的法律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民的法律意识经常作为评价和衡量一国法治水平的标准和尺度。因此,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重而道远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司海林.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与社会.2013.1(下)

浅析公民的法律意识及其提高途径 篇4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过去相比,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但是,这些成绩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仍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一、公民法律意识加强的实际意义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和公民自觉遵纪守法、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第一,法律意识在完善立法工作,促进有法可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依法办事的前提是有法可以,没有法,或者法残缺不全,那么依法办事就无从谈起。第二,法律意识在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常言说得好“已不正,不能正人”、“打铁先要自身硬”,执法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会表现出执法素质差,执法水平低,就会造成执法不公、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现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法律也无济于事。法律意识是国家司法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法律,准确、及时适用法律的必要因素。司法人员在办案中,如果是不知法、不懂法或者对法律作出歪曲理解,那么势必会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司法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第三,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要求。建国来的司法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只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涨了,依法治国之“船”才能真正地高起来。

二、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从这方面讲,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之路才刚刚起步。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与上述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表现在他们对相

当一部分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依赖政策或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从而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想的影响,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产生有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仍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参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身权益、甚至给“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的武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首先人们对权利的认识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人们对权利的主张要求日益强烈,权利的主张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来诉诸于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越来越多,这表明人们已习惯于寻求法律援助的救济方式。近年来,关于人格权、身份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案件的数量增长也表明了权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意识还存在较多问题,(四)、法律意识层次有待提高。

文化素质高的人的兴趣较为广泛,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较多,因此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就有可能较高,而文化素质低或文盲恰好相反。公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与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讲,与公民的利益关系密切并实现程度较好的法律,他们就较容易知晓,反之就少些。我国公民中绝大多数人对法律实践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得到的感性认识,因而难免带有片面性,对法律的认识能力也难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我国公民中文化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有一定比例,他们缺乏对法律知识了解的主动性,一大部分公民的法律意识处于片面的不系统的法律心理层次,处于法律意识发展初始状态,因而难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

三、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从以上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列举及存在的问题可见,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呈现出多方面、多因素的不平衡状态。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在我国的确立,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现代化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并且与许多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混杂在一起,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商品经济不发达

我国目前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农村占有较大比重。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将成为影响公民法律意识的决定因素。其一,从商品经济与法和法律意识的相互关系看,没有商品的经济产生和发展,就没有法和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是产生民事法律的客观基础。而自然经济却不能提供民事法律之基础,在它的基础上产生的法律只能起到巩固和确立财产归属权利的作用。其二,从商品经济活动的自身特性看,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遵循等价、有偿的价值规律进行的,法律上的平等要求不过是价值规律的法律语言,由此形成平权法律意识。

(二)、特殊的历史环境因素

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某些政策、方针上的失误和偏差,致使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受到了一定影响。一是我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在依靠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搞大规模群众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群众运动,就没有革命的最后胜利。然而,由于群众运动是不依靠法律的,并且在我们发动群众时候,也只能讲明政策和有关规定,而不是用法律来严格规定约束群众,因此也就产生了群众对自己创造的、表明自己意志的法律,有时也不太尊重的副作用。二是由于法制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创造一个稳定的、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因此,法制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和平建设时期的地位,显然不同。

(三)、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的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纵观中国法制史,这种传统文化体现在中国法律方面的显著特征有三个:一是缺乏对权利的逻辑规定和论证,权利观念极其淡薄;二是强化专制主义,权利崇拜观念极其狂热;三是宗法伦理精神和原则渗透,影响着法的价值取向,形成以家族为本位的法律观念,并成为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核心。这种宗族伦理传统使法成为一种伦理道德的附庸,这种状况必然产生重人治轻法制的思想,并成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历史重负。

(四)、法律生活的失调

社会主义国家是法制国家,法律生活应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国家法制健全,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生活本身协调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这为我国法律生活的协调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现实生活表明,我国法律生活要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协调,还要作出久远的努力。目前,我国的法制还不十分健全,法律还不是真正完备,法律的渗透还不太强,法律的触角还没能完全伸展到各个角落;再者,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从内容到贯彻执行还不够严谨,有些地方甚至相互矛盾。如:同一性质或后果的行为,在不同地方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有的权威就会受到削弱,公民的法律意识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结合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实际状况,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顺利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从行政与司法来看,能否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决于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如果没有他们相应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工作就难以进行。从守法与护法的角度看,公民能否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取决于公民的法律意识。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整体水平还不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它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总之,认识必须到位,行动必须自觉,工作必须一贯坚持,才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二)、切实抓好普法教育

一是要克服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普法教育不能只停留做表面文章、走过场上,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取得工作实效。二是工作形式必须灵活多样。我国人口多,地区差异大,要以尽量少的投入取得最大收益,必须因地制宜,既可集中授讲,也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既可采取就地办案的教育方式,也可以采取法律服务与帮助的方式进行,要注重教育材料的典型性、灵活性、生动性。三是要注意普法教育的广泛性和针对性。普法教育要面向群众,要在机关、学校、工厂、农村和群众务工集中地点广泛进行。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异向,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思想道德上,要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全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建设要努力培养“四有公民”,并且要在全体公民中广泛进行“道德规范进万家”和遵纪守法宣传活动,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使群众懂得公民的权利、义务和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促使他们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进而达到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目的。

(四)、加强立法,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

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那么对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显然是句空话,为此,必须做到:一要通过立法健全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自觉守法护法,依法办事。从公民角度讲,要自觉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从执法者的角度讲,要依法不依人,依法不依权;三是要维护司法公正,通过冤、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强有力地促进司法人员公正办案,使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法定义务得到履行、违法行为得到惩罚,这样能够避免徇私枉法等司法腐败。另外,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弘扬正气、打击邪恶活动,使好人敢做好事,使坏人不敢抬头;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为此在立法上要限制居于优势一方,保护弱势一方;在实际运行程序上,应给予弱势群体更多更有效的公平救济途径,用法律为他们讨回公道,用法律改变他们的命运;以此激发人们知法、守法和护法的积极性。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而宏大的社会工程,它既包括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又涉及各个领域和部门,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奏效的。在法治城市的建设中,我们应当使这项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和长期化,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公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篇5

本次调查结果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范围:西安市居民

调查人数:80人(本科以上16人,大专24人,中专或高中18人,初中18人,小学及小学以下4人)

发放问卷:80份

有效问卷:80份

一、环保意识定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刘志峰在《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一文认为: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人类思想深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环境意识既包括理论认识,也包含实践要素,由四方面内容组成,即环境伦理意识、对环境科技知识和常识的了解、环境政治经济与法制意识和环境心理意识。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

二、环保意识状况

1.在调查结果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其中有72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90%,有6人认为“不存在”,占总体的7.5%,有2人表示“不了解”。

2.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这样的,调查显示共有73人认为环境问题应该治理,其中有27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46人认为“需要治理”,态度不是那么强烈,仅有4人认为“无所谓”,3人认为“不需要治理”。

3.在回答有哪些有利途径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时,居民最多的提到的是举行社区宣传活动和采用媒体、公益广告进行宣传,比例分别为72.5%和51.24%,而最少提到的是社区组织公益活动(如:垃圾填埋,参观垃圾如何处理等),仅占33.75%,调查表明居民在提高环保意识方面,只处于被动地位,不愿意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公民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篇6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形式:调查问卷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同时大量的各种废弃物也被制造出来,它们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及我们的生存。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我和同班同学王刚利用暑假时间在家乡展开了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针对性的对家乡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本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随机调查的形式对汝州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周边环境状况展开了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又想问卷100份,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汝州市的环境现状以及攻门的环保意识依然堪忧。

一、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有83%的人表示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家乡街道上经常有废纸废物、附近的河流湖泊浑浊不清;有17%的人表示还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断改进。说明本地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然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有73%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十分担心后代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并且想为环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52%的人认为当个人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另有48%的人选择会优先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犹豫不决。看来,虽然与以前相比,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在如何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上有55%的人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有77%的人表示要加强相应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环保教育;另有56%的人认为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惩处力度。在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的问题上有待不断加强与提高。

在限制塑料袋的使用上,有78%的人认为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利于环境保护,十分支持并且自己准备了购物用的纸袋或布袋;另有22%的人表示无所谓或者认为限制了塑料袋去超市购买东西十分不便,认为超市此举是为了买塑料袋挣钱。大部分人还是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的。

对于每年农民焚烧秸秆的问题上,城镇居民几乎全部表示对大气污染严重,影响日常的出行生活,应加大处罚力度、严格禁止。但是在农村居民中,大部分仍认为虽然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但是确实是当下最为经济方便的一种处理秸秆的方式,因为当前并没有其他有效的处理方式,如果政府监管不严的话,还是会在农田中焚烧掉的。

对于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方面有87%的人认为沼气十分方便,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同时又发展了庭院经济。其中已经有60%的居民家中已经在政府的号召下建设了沼气池,另有25%的人表示有意愿建设,并且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沼气建设的投入力度。仅有13%的人表示使用沼气气味难闻,不如使用液化气煤气方便,不计划使用。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建议

这次的社会调查使我对汝州市部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明确透露出我们的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其环保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保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有一定的关系:第一,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环保意识越强烈,对目前的环境状况越不满意,更为迫切的希望改善目前的环境状况。因为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对环境意识的认识程度更清晰。第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所处环境越好,居民的环保意识越强,反之亦然。大多居民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中下意识的不会乱扔垃圾,这也是政府治理环境的一个出发点。第三,老年人环保行为强于年轻人,从调查结果中发现,综合分析环保意识较强的人群中,5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因此居民的年龄也是影响环保意识的一个因素。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我们的宣传行动可以从老年人带头做起。

针对目前我们的居民环保意识现状和我市环境保护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如何加以处理和改善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政府和市民两方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从而使汝州市的环境越来越好,还我们一个碧水蓝天。

第一、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我市环保现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同时,居民还要关心并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留意关于环保的各种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进一步了解和丰富自身环保知识,牢固自己的环保观念。

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沈阳市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力。另外,市民还应尽力用自己良好的环保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并即使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第二、加强政府的环保工作,可以以政策规定的形式有力的改善我市的环保现状。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儿童,人人皆知。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环境的重要,从而自觉保护环境。要提高居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居民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当人们的意识健全时,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环境责任,尽力使其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配套。由此可见,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而加紧宣传是迫在眉睫的。

坚决贯彻和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单位有章可循,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新技术,疏导群众采取更为环保的措施。如政府一直严令禁止但却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的问题,不是农民想烧秸秆污染环境,也不是农民不讲道理。事实上,农民并非不知道焚烧秸秆的害处。问题在于,除了焚烧之外,目前还没有更经济、更便利、更实用的处置方法。秸秆禁烧在“禁”更在“帮”,在“堵”更在“疏”。要彻底根除焚烧秸秆,关键是要给秸秆找个好出路,让其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如果秸秆能给农民带来效益,谁还舍得烧它?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可以明确地反应出汝州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7

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 传统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同步存在

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 自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 一直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理念。我国的法律意识建设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也开始注重培养公民对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认识和塑造, 但现实情况却不同, 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公民的法律意识体系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我国一些公民对法律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大部分公民的法律意识已经开始慢慢向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方向发展和靠近, 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我国很多公民对法律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都是不够科学的。法制, 作为一种外在制约力量, 从外部环境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客观来讲, 这种外在力量并非一定与人们的主观认识相契合, 所以传统法律意识和观念还在人们的法律意识体系中占据一席之位。

(二) 不同部门的法律意识发展存在差异

我国公民在认识法律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首先表现在公民没有充分认识和解读宪法和一些基本的法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在国家法律中占据基础地位和关键地位。但是公民认识宪法的程度却远远低于普通法, 在认识法律的过程中, 常常忽略了宪法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其次表现在公民的刑法意识偏强。谈到法律时, 公民首先想到就是犯罪和判刑, 从中可以看出公民并没有充分认识法律, 没有全面了解自身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

(三) 公民总体上肯定现行法律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一直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基础地位, 不断建设公民思想体系中的法制观念。从当前我国社会法治建设的情况来看, 公民基本上是肯定现行的法律体系。虽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但人们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依然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公民在评价法律问题和法律事实时, 常常是感性和理性并存的, 但在理性的思想意识中, 对法律还是持肯定和认可的态度。

二、培养公民法律意识与生成法治社会的举措

(一) 发展开放、平等、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离不开发展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民的权利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等得到了构建和发展。法治精神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 只有当其转化为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 成为公民法律心理结构的基础要素时, 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实现全社会的法律化。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打破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实现了政企分开。政府在管理社会经济活动时, 应逐渐将行政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 管理经济的权力也应当同时法律化, 这样一来, 政府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驶自身的法律权力。这有助于推进法治社会的构建和弘扬法治精神。现代社会, 人们对自身的权利和利益更加关注, 对构建合理的政治、法律秩序也更加关心。人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 越来越体会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人们运用法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大大增强。

(二)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对法律的进步和完善具有直接和具体的影响作用。民主政治能保证每个公民拥有参与政治决策、表达政见的权利和机会。公民以政治主体的身份参政议政, 使得国家政治建设是绝大多数人参与的建设。公民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 认识到自身的意志和要求已转换成相关的法律要求, 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会激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和热情。民主社会中, 任何规则的设计和政策的选择都必须要符合最起码的民主标准和要求。要生成法治社会和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离不开民主政治的建设和保障。要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建设, 改革政治体制, 按照民主化、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要求,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

(三)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不管公民的法律意识如何, 如果没有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法治社会是不会生成的。在这其中, 司法环境的营造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司法具有法定性、公开性和权威性等特点, 而公正是其灵魂。按照法治社会的生成原则来看, 司法是用来解决纠纷、保障权利和实现公正的最后一道制度防线。我们在培养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过程中, 要注意改革传统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 逐步转变公民的教育。教育的首要和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这里的人指的是如何做现代国家的公民。这种教育转变是我国走向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引导和协调我国公民的法律心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注重系统的法律知识传授。不仅注重法律思想的宣传, 还要加强公民的法律实践锻炼, 增强公民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体系, 深化法律教育程度, 扩大法律知识的受教育范围。

(四) 塑造多元文化氛围

法治是国家权力在得到法律规范后, 社会成员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了合理配置, 每个人都能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自由地选择行为方式。在生成法治社会过程中, 市民社会是其社会基础。市民社会的结构是社会主体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治理, 是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社会力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市民社会的力量在慢慢积聚并扩大。市民社会的重要特点是自由和利益多元, 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和价值观多元的社会, 它需要多元文化为其做背景和支撑。多元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宽容, 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都有其合理原因, 它们的存在使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元文化生活本质上其实是多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存的自由市场构成的复杂空间。在多元文化社会中, 人们的民主、政治等才能得到历练, 作为公民的人格也才可能造就, 这才有可能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

(五) 铸造和谐社会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发展和完善民主与法治提供了新的机遇。铸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和法治, 而民主和法治是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有效保障机制。这种机制能够及时地、自发地发现影响社会和谐运行的不正常因素, 并发挥调节作用, 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 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尽快让全社会认同政府和政府的各项决策, 认同法律和法律权威。这种社会责任感的认同依靠广泛且真实的民主制度。当我们高度关注民主和法治时, 就意味着要注意情感成分的参与。如果社会缺乏认同民主法治的内在价值, 就会很容易成为一种对时髦的追求, 改变了民主法治建设的真正目的。

三、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能够极大地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过程, 也是完善我国法治社会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会更加注重培养和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 逐渐完善我国的各项法制制度, 加大宣传法律思想, 加快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步伐。

摘要:构造、运行法治模式的基础和先导是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直接决定和反映着国家的法治状态和水平;法治的实践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改革社会管理结构和变迁制度模式, 也意味着人们的法律意识与法治实践同步前进、发展。较之以前,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有了提高, 但与法治的内在要求仍有很大一段距离。公民的法律意识要想得到提升和历练, 需要根植于法治社会中, 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 用民主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社会,生成

参考文献

[1]曲明娜.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J].法制博览, 2014 (06) .

[2]方进进.大力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加快法治建设步伐[J].法制与社会.2014 (04) .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8

【关键字】法律意识;法制建设;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之后,我国对于法律的关注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党和政府多年来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从这个层面上看,我国基本已经脱离了“无法可依”的局面,但是只有法律被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并且选择信任,闹之余尊重的时候,法律才能作为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出现。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以及价值分析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现代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单纯的法制现代化并不等于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法制只能作为法治的开端,法制现代化只能作为依法治国的必要基础对待。依法治国不仅仅要求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加要求政府的严格执行,以及公民自觉自愿的遵守。如果公民不能从自觉自愿的角度出发遵守法律,即便是国家可以通过强制的手段来迫使人民遵守法律,那么这样的法律也只能是缺乏生命力的,被動的执行,至少会形成阻碍法律本身成长的速度。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在展开法制体系和环境建设的时候,都更多关注法制体系本身,而忽视了法制现代化的实际适用效果。所有的法制体系构建都必须立足于其服务的社会环境,着力于解决环境中的问题,而如果我们建设的法制体系背离了中国社会群体的心里现状和社会现实环境,就会失去其价值。

为了实现法律自身的价值,首先应当进一步澄清公民法律意识的概念。法律意识是产生于法及法律现象,是人们对法及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并反作用于法及法律现象。从认识层次的角度看,法律意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其中前者是对法和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表现为一个相对较浅的层面,是人们基于自身利益而对法律形成的感知,是一种自发而朴素的认识。而后者则是对法及法律现象的理性认识,是系统化的认知提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观,即立法的本质是国家政权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利益分配规则并且确保遵守,这一点映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即立法是为了人民之间分配利益、解决纠纷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工具。因此可以说,对法律的遵守来源于法律心理,而对于法律的建立则来源于法律思想体系。

法律意识当然首当其冲地会应当到立法和执法群体,但是从公民的角度看,其法律意识同样也是法制完善不容忽视的重要动力。只要公民对法律保持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法律的存在才具有实际价值。但是公民对于法律的认可和遵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活动中学习并且形成的,并且每一个公民在面对事件的时候都会存在困境选择,这个选择过程中,守法的成本作为一个因素而存在,而选择的结果是遵守法律还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必然依赖公民的法律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法律意识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相关建议

前文中以及提及,法律意识由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并且作用于每一个人的每一个生活选择之中,成为维护社会的诸多微观力量。从这个角度看,想要实现法律本身的价值,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成为了必由之路。

从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角度看,在允许的情况下,从小抓起无疑是最优选择。对于青少年而言,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体系,还有诸多细节正在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而有所修正,如果能够加强法律意识的灌输,其效果必然要比成年之后的学习要具有更优的效果。针对于这一个问题,有几个方面的重点应当注意。

首先,从社会领域的法律意识渗透不容忽视。虽然对于青少年而言,其所接触的社会更多局限于校园环境,但是生活环境中的信息获取总量同样不容忽视,耳濡目染的渗透,其效果通常要比认真的灌输学习不在以下,更何况其生活环境中的诸多人,无论是家长还是朋友,都会成为其行为修正的范本。考虑到青少年阶段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社会范围的普法工作,对于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而言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价值。

其次,在校期间,增加必要的法律学习,即便不是系统性的学习,对于法律意识,尤其是深层面的法律思想体系的形成,其意义之大不容否认。这是青少年客观、体系化认识法律的重要渠道,对于青少年形成完整的法律意识,甚至于形成完整的基于法律环境的价值观都有积极意义。

最后,在展开法律意识的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不同群体的受众所对应的不同行为方式和特征,以及获取信息的不同渠道,想要展开行之有效的法律意识建设,无论是面向青少年还是社会环境中的不同成年群体,都应当有的放矢,才能获取良好效果。区分受众行为和语言特征,选择群体常用的信息获取通路,都是优化法律意识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上一篇:《游子吟》的诗词赏析下一篇:五四运动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