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改进比较优势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福利在国际贸易的分配和货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的关系。得出结论:按生产效率的国别差距确定汇率水平能够使发展中国家分享一定的国际贸易福利,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大了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压力,但这种升值空间应当以转移行业的出口国生产效率和承接国生产效率比值为上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贸易中的汇率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际贸易模型中的汇率变量研究
摘要:随着汇率波动的加剧,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凸现。古典与新古典主义因所处于固定汇率体制中的金本位时期,所以并未给以汇率以足够的重视;凯恩斯主义在其需求分析的框架中研究汇率,因此其汇率分析也必然带有凯恩斯主义固有的缺陷——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新国际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框架中分析汇率变量,缺乏宏观高度。本文基于浮动汇率前提,试在宏观经济层面寻找国际贸易中汇率变量的微观基础,并给出程式化分析。
关键词:国际贸易;汇率;新古典主义;净出口;微观基础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汇率决定理论是外汇理论的核心,其理论较为完善,而汇率作为自变量如何影响其它经济变量的分析较为薄弱,尤其是汇率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国际贸易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使资源在国际间转移与交换,既然交换就涉及到交换比率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与出于简易性的考虑习惯用以物易物的古典分析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从而也把汇率变量从国际贸易领域中剔除出去。然而国际贸易条件 和实际汇率就是对交换比率的一种度量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回避对货币因素的分析,但却不能忽视对汇率因素的分析。因此从理论逻辑上讲汇率本应该属于国际贸易领域,而不应该游离于国际贸易理论之外。并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频繁波动的汇率也必将影响到一国的贸易层面。因此无论从理论逻辑上还是现实经济生活中,贸易理论中的汇率变量分析都是值得探讨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汇率变量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研究文献数量有限。古典与新古典主义因所处于固定汇率体制中的金本位时期,所以并未给予汇率以足够的重视;凯恩斯主义在总需求分析的框架中研究汇率,因此其汇率分析也必然带有凯恩斯主义固有的缺陷——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新国际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框架中分析汇率变量,缺乏宏观高度。本文基于浮动汇率前提,试在宏观经济层面寻找国际贸易中汇率变量的微观基础,并给出程式化分析。
一、国际贸易理论模型评述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汇率变量分析
1.斯密在其绝对成本理论中汇率的痕迹
斯密在绝对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的描述为:“假设国际贸易条件 为1,即一单位红酒换一单位布匹……”。[1]从描述可知,其人为假定贸易条件为常数,并且为1,故完全忽略了贸易条件的分析;没有分析贸易条件因素,而是单纯设定为一个常数,更没有分析贸易条件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并且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在汇率这一层面的分析是随意的、不科学的,假定贸易条件为1,完全是出于其理论分析的便利与理论的成立。如果贸易条件不是假定为1,而是其它数值,贸易可能就不会在不同国家展开,那斯密所论述的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际专业分工、使每个国家都能增加财富的结论,就可能不复存在。
2.李嘉图与穆勒在比较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的考虑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方面的论述为:“国际贸易发生的条件是国家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这仅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国际贸易价格位于有差异的比较成本之间。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专门生产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将使每一个国家都获益。”[2]李嘉图的论述可抽象成下列数学表达式:
穆勒在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比较利益的分配问题。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在差异成本之间确定,在此限内交换,两国均可获利,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确定在哪一点,关系到比较利益的分配问题。比较利益的分配取决于贸易国对交换的商品相互需求强度的对比,在交换中获得比较利益最大份额的是那些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最有利地位、其产品最为国外需求而自己对国外产品最少所需的国家。这就是穆勒的“国际需求方程式”。相对李嘉图而言,穆勒进一步给出了国际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成正比关系,但未能进一步分析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汇率变量分析
“在封闭条件下只有当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经济才达到均衡,同理,在开放经济中,要达到一般均衡其必要条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需求与供给相等”。[3]以均衡分析为特点的新古典主义同样把均衡引入到国际贸易领域的分析中,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总额以及贸易条件取决于国家间的技术差异、禀赋的不同和消费者的偏好结果等诸多因素,而不能简单地由单方面因素决定,它是一般均衡的结果。新古典主义从生产与消费的均衡中推导出贸易的均衡。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地由贸易决定贸易,而是经济整体的均衡会自然而然地确定贸易模式、总量和贸易条件。开放条件下的均衡并不要求各国国内各自达到均衡,恰恰相反,国际贸易却是建立在各国国内的非均衡的基础之上。从新古典主义论述中,可知新古典主义更注重于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认为贸易条件由各国的需求与供给共同确定,贸易条件内生于世界市场的均衡。即各国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决定了贸易条件,因此,在贸易条件决定问题上相对于比较成本理论迈进了一步。但在分析汇率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方面显然受到贸易条件内生性的束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汇率变量的分析
1.传统凯恩斯学派
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崩溃,1944年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此协定下,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汇率稳定。因此相对于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金本位制而言,迫切需要探讨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国民收入分析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可以运用到开放条件下分析汇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其分析模型如下:
凯恩斯主义是以国民收入作为对贸易利益核算指标,在其需求分析的框架中得出汇率与国民收入函数关系,但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验逻辑统计之上,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
2.马歇尔—勒纳条件
(四)新国际贸易理论关于汇率变量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主要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以及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又称为行业内贸易)量大大增加。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同时也大量进口同类工业产品。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和相似的要素充裕国家之间进行?坎普(kemp)和克鲁格曼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国际贸易现象。这种行业内贸易的好处可以通过扩大市场、增加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来获取利润。由于国际贸易主要是在两国或多国多厂商之间进行的,因此用博弈论把国际贸易表述为寡头贸易或垄断竞争模型,就能定量研究各种贸易政策的后果。多恩布什和马丁研究了汇率对国际贸易影响。马丁把两国行业内贸易看作为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研究得出结论: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厂商的国内销售量与出口量都增加,对手出口量下降,从而使该国总量下降,国内价格上升。由此可知一国货币贬值,贸易使国内消费者利益受损,厂商获利。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在两国行业内贸易中,一国货币贬值,本国净社会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是由调整前汇率值和汇率的调整幅度所共同决定的。存在汇率值e*,当e>e*时,货币贬值增加本国净社会福利,当e 综上所述,在分析汇率与贸易变量关系的众多文献中,主要差别集中于以下两点,分析方法与因变量的选择。在分析方法上,马歇尔—勒纳条件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其余都是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模式。在因变量的选择上,古典理论采用实物收入,新古典主义采用国民收入,凯恩斯主义选择了净出口量来反映贸易,多恩布什采取了社会总福利。以上理论的缺陷分别为:古典贸易理论中,斯密、李嘉图和穆勒分别在古典框架中对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但斯密的贸易条件简单而僵硬。李嘉图和穆勒更多地关注贸易条件的决定机制,也未给出贸易条件与贸易量的具体函数关系。新古典主义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得出贸易条件内生于经济体系中,这与实际经济情况相差甚远。凯恩斯主义是以国民收入作为对贸易利益核算指标,在其需求分析的框架中得出汇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但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验逻辑统计之上,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罗宾逊夫人虽然分离出汇率调整对净出口的影响,但分析方法仍旧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同样缺少较坚实的微观基础。多恩布什和马丁分析了汇率调整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但这种分析是建立在产业内贸易这一分析框架之中,缺乏对宏观经济的总体把握。因此,当分析汇率调整对整体贸易量的影响时,这种优美的分析方式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二、国际贸易模型中的汇率变量:始于微观基础的逻辑 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汇率问题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额 作为因变量,并试图给出国际贸易理论中汇率变量模型的微观基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也成为影响决策者行为的变量,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就可以纳入行为人最优选择的新古典分析框架中,进口可以看为一国对国外商品的消费需求,出口可以看为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需求。因此国际贸易分析可以纳入开放条件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这一新古典分析框架中进行。这种分析方法既能从国际贸易与汇率的程式化分析中给出两者之间的清晰关系,同时又符合国际贸易这一学科自身的定义: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从而为这一宏观分析提供较理想的微观基础。 (一)消费者最优选择下汇率调整对进口量的影响 模型的前提假设:(1)消费者符合理性假设;(2)汇率外生决定且浮动;(3)国际间贸易忽略交易费用,例如运输费用、关税等;(4)两国模型;(5)完全竞争;(6)小国模型;(7)长期分析两国国内价格可以变动。 三、结论 结论1:根据1.6a式,开放条件下,消费者的最优消费进口量是关于实际汇率与实际收入的函数,即汇率的变动将影响进口需求。 结论2:根据1.7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实际汇率与进口量成反相变动关系。根据1.9式的斯卢茨基方程,实际汇率对进口量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替代效用表明,当真实汇率变动时,面对新的国内与国际的相对价格,消费者重新在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之间进行替代选择。收入效用表明由于真实汇率变动,影响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进而影响对国外商品的需求。 结论3:根据1.8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收入与进口量成正比变动关系。当收入增加时,将对国外商品需求增加:当收入下降时,国内将减少对国外商品的进口。 结论4:根据2.0式,开放条件下,一国最优净出口量是关于实际汇率、本国实际收入与国外实际收入的函数,即汇率的变动将影响净进口。 结论5:根据2.1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实际汇率与净出口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两国相对的实际收入与实际汇率的水平值。 结论6:根据2.2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本国实际收入与净出口成负向变动关系。当本国收入增加时,对国外商品需求增加,实际净出口下降。当本国收入下降时,国内将减少对国外商品的进口,实际净出口增加。 结论7:根据2.3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收入与实际净出口成正比变动关系。当国外实际收入增加时,对本国商品需求增加,实际净出口上升。当国外实际收入下降时,国外将减少对本国商品的进口,实际净出口下降。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4)[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3] 全国利,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Respect to Foreign Exchange Rate LIUWei1;ZHOU Gao-bin2 (1.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GDUFS,Guangzhou 510420,China; 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510521,China)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刘 巍 周高宾 国际贸易分工中的福利分配与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 摘要:本文利用改进比较优势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福利在国际贸易的分配和货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的关系。得出结论:按生产效率的国别差距确定汇率水平能够使发展中国家分享一定的国际贸易福利,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大了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压力,但这种升值空间应当以转移行业的出口国生产效率和承接国生产效率比值为上限。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空间远小于美国有关经济学家的估计,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分工; 福利分配; 汇率形成机制 文献标识码:A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将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学说发展为“比较优势”学说,奠定了广泛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现在,我们通过改进该模型来探讨汇率形成机制和国际分工的福利分配问题。 一、单纯贸易条件下生产效率差异决定了适宜汇率和合理的福利分配 纸币脱离金本位后,货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国际贸易变得复杂起来,下面考虑货币汇率及贸易条件,分析国际贸易福利分配问题。 (一)贸易产品定价以进口国国内生产效率和国内价格为基础 如果两国货币的单位价值分别按单位生产要素来定价,并且各有30单位的A币和B币货币存量。在成熟的市场条件下,在A国,单位衣服和汽车的价格分别为3单位A币和9单位A币;在B国衣服和汽车的价格分别是2单位B币和5单位B币。进行国际贸易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出口产品的贸易定价。A国的衣服要出口到B国,其价格不能高于2单位B币,否则B国就会自己进行生产而不从A国进口;对A国而言,能接受的进口汽车的价格为9单位A币,B国商家为获得超额利润,也不愿意降低汽车在A国的销售价格,B国出口到A国的汽车价格应不低于9单位A币。为达到国际分工前的需求程度,B国出口2单位汽车到A国获得18单位A币;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更需要外汇,A国会鼓励出口6单位衣服到B国获得12单位B币。 (二)不同的汇率水平能够产生不同的国际贸易福利分配效应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A、B两币具有三种汇率数据:一是根据生产要素购买力平价,1单位A币等值于1单位B币;二是根据衣服购买力平价,1单位B币等于1.5单位A币;三是根据汽车购买力平价,1单位B币相当于1.8单位A币。由于国际贸易定价是由贸易对手的国内需求、生产效率和贸易条件决定的,因而无论哪一种汇率安排都不可能改变国际贸易的定价机制。在定价不充分的情况下,即出口产品定价远小于贸易对手国内同类产品定价时,出口国家汇率升值才有可能提高出口产品价格,这需要视贸易条件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情况而定。 1.以生产要素价格为汇率标准,生产条件好的国家能够占有处于劣势国家的利益。 如果当前汇率定为1,则货币当局需要用相同数量的本币兑换国际贸易盈余。对A国而言,货币当局发行12单位A币兑换12单位B币,A国货币存量为24单位A币,物质财富为2单位汽车和4单位衣服,价值30单位A币,A国国民需求变弱,潜在通货紧缩率为20%;B国根据货币汇率发行18单位B币兑换18单位A币,此时B国拥有36单位B币和6单位衣服、4单位汽车价值32单位B币,B国的需求有所扩大,潜在通货膨胀率为12.5%。同时,经过A、B两国贸易结算,A国货币当局12单位B币只能换取12单位A币,这样B国不仅获得了李嘉图福利,还获得额外的6单位A币的贸易盈余。在这种汇率制度下,经济欠发达国家与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国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改善而且有所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一般不会持有经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而是通过贸易在发展中国家购买等值物品,发达国家的盈余货币回流到欠发展国家,经济欠发达国家的货币存量回升至原来水平,但物质财富有所减少,发生通货膨胀可能性增加,国内经济和国际贸易条件同时恶化。 2.以生产条件劣势国家的比较优势产品价格为汇率平价标准,生产条件好的国家能够获得“李嘉图福利”。 如果B国与A国汇率安排为1.5,即衣服购买力平价。对A国而言,货币当局发行18单位A币兑换厂商的12单位B币,国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国内经济条件与国际分工前相同;对B国而言,货币当局发行12单位B币兑换18单位A币,国内货币总量与国际分工前相同,但获得了李嘉图福利,国内产品更为丰富,国民能够享受到来自国际贸易的廉价产品,货币购买力提高6.7%,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通过国际贸易结算,A、B两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3.以生产条件好的国家的比较优势产品价格为汇率标准,生产条件较差的国家牺牲“李嘉图福利”而获得一定的贸易盈余。 如果两国货币汇率按汽车购买力平价确定,即l单位B币等于1.8单位A币。对A国来说,货币当局需要发行21.6单位A币兑换来自国际贸易的12单位B币,国内货币存量为33.6单位A币,物质财富仍与原来相同,潜在通货膨胀率12%;对B国而言,B国货币当局发行10单位B币兑换18单位A币,B国货币存量为28单位,获得“李嘉图福利”,国内价格进一步降低,货币购买力提高14%;经过国际结算,A国获得2单位B币贸易盈余。 (三)以进口产品生产效率差异为基础的汇率机制给贸易双方带来不同的经济效应 为了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和高科技含量的贸易产品,发展中国家宜采取与进口产品的生产效率差异相适应的汇率机制。由此可见,货币汇率基本决定于生产效率。在这种汇率安排下,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商品价格结构明显不同,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其他产品价格差别以生产效率的差距为基础,发达国家技术占优势行业或产品通过国际贸易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具有较大的贸易优势,并且在制定贸易规则中具有主动权,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盈余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发达国家必定会采取多种措施对该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促其货币升值。 发展中国家货币低估和发达国家货币高估成为国际常态,发展中国家牺牲“李嘉图福利”,获得贸易盈余营造安全的金融和贸易环境,但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如果贸易规则合理,发展中国家通过当前辛勤的劳动和节俭的生活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赢得长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货币逐步成长为国际储备货币,能够享受铸币税和来自世界贸易的廉价商品,使国民的生活休闲富足,从而享受发展中国家成长的好处。比如B国为保持本币的对内购买力,可以发行2单位B币,能够享受巨大的铸币税。 二、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大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压力,但可以分享一定的福利 货币汇率确定还有极其复杂的影响因素,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在货币汇率 按发达国家生产效率最高产品购买力平价确定时,经济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贸易盈余,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李嘉图福利,但其生产要素价格极其低廉。在上例中,A国的生产要素价值仅相当于B国生产要素的0.56。此时如果A国政治稳定,政策适宜,其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值能吸引B国劳动密集型或高消耗行业转移至国内。假定B国将1单位汽车生产转移至A国,利用先进的科学和管理技术组织A国的生产要素组织生产,A国生产效率有所提高,6单位生产要素可以生产1单位汽车。B国利用解放出来的5单位生产要素用于生产衣服。此时,在A国内生产1单位汽车,8单位衣服;在B国内,生产5单位汽车和2.5单位衣服,国际福利进一步得到增进。如果A国的生产效率没有变化,仍假定以该国的成本价格销售产品。在贸易往来中,B国转移生产1单位汽车和出口1单位汽车,获得贸易收入9单位A币和利润汇回3单位A币。同时,假设A国分享0.5单位衣服的分工福利,出口3.5单位衣服,获得7单位B币贸易盈余,还能获得来自B国相当于6单位A币的B币资本流入。如果要保持原来的货币汇率1单位B币等于1.8单位A币,则A国有2单位B币贸易盈余和0.33单位B币资本净流入,可见,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入能够加大A国货币的升值压力,而A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产业转移的福利。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汇率安排很难继续维持,为平衡国际收支,B国必然要求A国货币升值。另一方面,如果B国汽车转移生产的生产成本高于本国,则产业转移不会发生,因而其升值上限由B国转移至A国的汽车的生产效率与其本国生产效率差异来决定。在上例中,B币与A币的汇率比值不能低于1.2(6/5),否则B国的产业转移就不能带来额外利润,资本流入就会终止。 上述模型是建立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简化分析。实际上,对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缺乏和就业压力是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入不但能够带来一定的分工福利,还能增加就业,并可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另外,由于当前国际资金流动性充足,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资本时刻审视着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投资机会,各国的利率水平、货币供给量和经济贸易条件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导致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影响汇率水平。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主要来自加工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升值空间远小于有关经济学家的估计 (一)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入明显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从国际收支情况看,2000-2004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顺差中所占比重依次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推动下,2004年我国大陆的加工贸易顺差大幅攀升,2005年达1424.5亿美元;截至2005年末,累计吸引国外直接投资规模约在6700亿美元,每年吸收600多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项下顺差约为600亿元。可见,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入显著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二)人民币汇率低估程度小于预期,与美元汇率的升值上限应定在1:7.30以上 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报告,以制造业为例,中国员工工资相当于美国的2.9%,但其劳动增加值相当美国员工的13.7%,这表明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是中国7.299倍,单位劳动工资是中国的34.48倍,单位劳动成本是中国的4.74倍。按此计算,人民币汇率低估程度应在11.7%左右,远远低于美国有关经济学家估计的人民币平均低估27.5%的水平,而且这种估算是以美国淘汰产业为基础的,如果按信息业等高科技行业估算,人民币低估程度可能更小。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合理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促进过剩流动性与经济相融合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升值到加工产品的贸易平价,国际收支也会存在一定的顺差,这种顺差是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入的必然结果,是以牺牲“李嘉图福利”为基础的,国内必然会产生绝对流动性过剩。实际上,这种流动性绝对过剩是一种潜在的对内贬值,即通货膨胀。可见,当前维护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与合理的汇率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因而,当前认为调整我国外贸不平衡的观点会牺牲我国的贸易福利,而适当将维护币值稳定的政策目标转变为促进货币与经济融合更适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二)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生产效率与人民币升值相适应 对于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来说,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通过改变技术的使用和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2004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71%,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下降,2005年提高到0.76%。但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依然不足,我国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仅为1.34%,与发达国家科研投入差距依然加大。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如果不能保持生产效率的快速增长,制造业成本优势会随着工资的快速增长而缩小甚至消失,从而影响产业转移承接能力,阻滞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确定灵活的外汇储备海外投资战略,提高国际储备的利用效率 我国应当提高外汇储备利用效率,转变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式。其战略选择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外汇储备投资跨国公司股权,派人参与其经营。当前,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掌握并引导核心技术的发展,并购与投资跨国公司并参与其经营可以分享其成长与扩张的利益;二是投资关键的生产要素资源。储备关键的生产要素资源,不仅能够防止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当生产效率提高时,还能享受基础价值的提高;三是掌握领先技术的发展潮流,推动研发能力的提高和技术、人才的储备及推广。 (责任编辑:姜天鹰)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海辉 企业金融创新工具的选择与评价 【摘要】文章简述了相关企业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背景、基本概念、操作案例及综合评价。进而分析企业从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利用国际贸易业务汇率避险工具,在企业金融创新中的实践和成果。 【关键词】企业 金融创新 工具 评价 近年来,上海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要求,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建立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部际协调机制,坚持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浦东国资企业应紧紧抓住金融变革的环境发展机遇,并积极在企业发展中运用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结合浦东开发建设,为国资经营的“创新转型”和“二次创业”作出贡献。 一、企业从债券市场直接融资 1.背景:我们的信贷市场为什么需要债券?因为债券市场发展能完善融资结构。近年来债券市场高速发展,是管理层应着力推进的新型融资形式。目前,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规模远大于股市。相比之下,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太小,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大力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债券市场。一直以来,企业融资完全依赖银行贷款单一的融资模式。事实上,长期投资不应以银行的短期借款去投资长期项目,这种期限不匹配的融资方式,对银行系统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然而,目前债券市场占企业融资的比重仍然偏小,银行仍然承担了过重的融资功能,这在宏观和微观上都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因而,发展债券市场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一个急迫问题。 截止2011年年底,我国债券余额21.9万亿元,约为同期GDP的47%,而美国债券余额突破36万亿美元。从流动性看,2011年美国债券市场日均成交量达到9 087亿美元,是同期纽约股市和纳斯达克股市所有成交量之和的9倍,而我国债券市场去年日均成交量大约是2 524亿元。随着企业从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即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债券、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等方式逐步被广泛采纳,国家正研究加快债券市场发展与融资结构完善的步伐,同时,贷款利率市场化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企业做好运用这些金融创新工具的准备了吗? 2.基本概念和目前债券市场介绍。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 债券的发行方式一般分为公开发行(public offering)和私募发行(private placement),即非公开发行。 《证券法》第十条对公开发行的定义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1)短期融资券: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2)中期票据: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超过1年)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3)私募债券: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向银行间市场合格投资人或者特定数量的机构投资人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4)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通常是指国有非上市企业发行的债券。(5)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通常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形成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形成证监会管公司债,交易商协会(央行)管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私募债券,以及发改委管企业债券的发行管理格局。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2010年4月开始研究推出私募债品种,并最终于2011年4月29日,公告《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1〕6号)。私募债券产品的优势在于:(1)综合融资成本较低;(2)发行规模不受净资产40%限制;(3)信息披露程度要求低;(4)发行手续简便。因此,私募债券已成为企业扩大发行债券规模的一种补充选择。 据悉,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2年6月12日,邀请部分主承销召开了内部会议,商议通过将外部评级AA级以上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发行额度分开计算,即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量可按企业净资产40%分开计算。 3.案例。浦东某国资企业短期融资券(主体信用AA),于2009年9月(4亿元)、12月(4亿元)分2期共发行8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综合成本分别比银行同期基准贷款利率下浮31.2%和24.8%,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同意的2年有效期内,于2010年11月、2011年3月,又分2期成功续发8亿元,续发综合成本分别比同期基准贷款利率下浮17.8%和10.7%。该企业同时还在2009年9月成功发行8.5亿元企业债券,票面利率4.2%,期限(3+2)可选择方式,综合成本4.65%。在满足公司累计债券余额占公司净资产比重不超过40%的前提下,于2012年2月又成功发行4亿元中期票据。以上数据不难判断,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对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是非常重要和有实际意义的。根据当前的政策,若该企业的净资产在50亿左右,按照一定债务工具组合发行,可发行40亿的公募债券和10亿左右及以上的私募债券。 4.直接融资发展趋势迅猛。据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公司债发行82只,发行规模为1 006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的24只、539亿元飙升242%和87%。今年上半年股市低迷,股权融资困难重重,使得许多上市公司转而发行公司债,公司债上半年融资超千亿元创新高,规模超过IPO融资额。今年企业债发行94只,发行规模为3 281亿元。去年同期,共发行124只企业债,但发行规模只有1 413亿元。今年上半年企业债的融资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2%。根据万得资讯(Winds)的统计,今年上半年短期融资券发行5 900亿元、中期票据发行4 30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短期融资券4 500亿元、中期票据3 400亿元分别增长31%和26%。 2012年上半年之前,有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企业公开发行债券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发债规模规定。新政策的推出对于发行人来说是利好消息,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分开计算,意味着评级AA级以上发行人可以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金额上限较过去扩大了一倍。由于政策导向和企业经营资金需要,势必使企业直接融资趋势迅猛发展。 5.综合评价。 (1)债券市场政策推陈出新,债务融资工具的空间在扩大。直接融资是指在传统的银行间接融资、民间借贷方式、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等之外,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而开辟的新型融资渠道。近期,债券市场日益开放和完善,不断推出的各种直接融资创新品种和相关额度分开计算的政策。如“私募债券”的发行方式已绕过累计发债余额不超过40%的最高限制,再加上交易商协会的额度分开计算,将大大地扩容了企业债券发行额度,从而也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直接融资方式和发行规模的机会。 (2)降低财务融资成本,分享创新成果。企业在探索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同时,也在分享创新成果,为企业降低财务融资成本,寻找利润增长点作出积极贡献。上述案例资料也表明,在公募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务工具成本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成本。在目前发行利率不断下行,比银行贷款成本更有优势的情况下,发行人可以获得更多的低成本资金,以达到降低自身财务成本的目的。 (3)突破宏观调控,拓宽融资渠道。企业从债券市场直接融资,还为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银根收紧的环境下,寻求新的融资模式,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对资金的刚性需求。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在贷款利率日趋市场化变革中,积极寻求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低成本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模式。 二、国际贸易业务汇率避险工具:NDF- DF跨市场套利组合 1.背景:由于从2005年7月21日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1美元对人民币从8.11元到6.30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2%。虽然人民币在境外尚不能自由兑换,但境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对冲和投机套利依然非常活跃,许多企业和普通投资者对人民币外汇交易的需求强烈。根据监管要求,境内企业与银行不能参与NDF市场,NDF方案对象客户仅限与境内企业有关联的境外公司参与。为满足市场需求,香港、新加坡境外市场推出一种特殊外汇远期合约NDF,这反映市场对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内走势的预期。在实际操作中,越来越多的贸易型企业尝试使用国际贸易业务汇率避险工具NDF-DF跨市场套利组合。 2.NDF-DF业务概念及汇率市场介绍。 (1)DF(远期外汇契约foreign exchange forward contract)为企业锁定当期外汇成本、保值避险的金融产品。具体做法是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未来结汇(企业将外汇卖给银行)或售汇(银行向企业出售外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到期时按照该协议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售汇业务①。 (2)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on-delivery forwards)与一般的远期交易不同,NDF是客户与银行约定远期汇率及交易金额,并于未来指定日期,就先前约定汇率与即期市场汇率之差价结算差额,而无须交割本金②。 NDF与DF的区别是,DF到期后需要现汇交割,且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NDF是一种无本金远期外汇合约,无需真实的贸易背景。 近年来,人民币改变了单向升值的趋势,开始出现双向波动,并且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稳定。由于境内市场的封闭,短期内境外美元对人民币的远期价格(NDF)波动较大,与境内美元对人民币的远期价格(DF)出现价差,理论上存在跨市场套利的机会,即在美元对人民币汇价高的市场上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而在美元对人民币汇价低的市场上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 3.NDF-DF跨市场套利业务案例。 (1)进口型企业跨市场套利。某进口企业A在银行申请办理远期售汇业务(DF),期限一年,金额为100万美元,远期售汇价格为6.88。同时,企业A在香港的关联公司B申请办理同金额、同期限的远期结汇业务(NDF),价格为6.98。 在一年后的交割日,如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7.08:A公司远期售汇688万元人民币买入100万美元(和即期相比,收益20万元CNY),B公司NDF收益为(6.98-7.08)×100=-10万元CNY,A+B净收益10万元CNY。 在一年后的交割日,如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6.88:A公司远期售汇688万元人民币买入100万美元(和即期相比,收益0万元CNY),B公司NDF收益为(6.98-6.88)×100=10万元CNY,A+B净收益10万元CNY。 在一年后的交割日,如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6.68:A公司远期售汇688万元人民币买入100万美元(和即期相比,收益-20万元CNY),B公司NDF收益为(6.98-6.68)×100=30万元CNY,A+B净收益10万元CNY,见下表。 从上表可知,无论实际远期汇率怎么变化,整个集团都将获得10万元人民币的收益,但是它确失去了远期结售汇本有的套期保值的作用,只是获得了固定收益,客户原有的汇兑风险没有规避。 (2)出口型企业跨市场套利。某出口企业C在银行申请办理远期结汇业务(DF),期限半年,金额为100万美元,远期结汇价格为6.85元。同时企业C在香港的关联公司D申请办理同金额、同期限的远期售汇业务(NDF),价格为6.80元。 在半年后的交割日,如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6.95:C公司100万美元远期结汇685万元人民币(和即期相比,收益-10万元CNY),D公司NDF收益为(6.95-6.80)×100=15万元CNY,C+D净收益5万元CNY。 在半年后的交割日,如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6.85:C公司100万美元远期结汇685万元人民币(和即期相比,收益0万元CNY),D公司NDF收益为(6.85-6.80)×100=5万元CNY,C+D净收益5万元CNY。 在半年后的交割日,如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6.60:C公司100万美元远期结汇685万元人民币(和即期相比,收益25万元CNY),D公司NDF收益为(6.60-6.80)×100=-20万元CNY,C+D净收益5万元CNY,见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知,无论实际远期汇率怎么变化,整个集团都获得5万元人民币的收益,但是它却失去了远期结售汇本有的套期保值的作用,只是获得了固定收益,客户原有的汇兑风险没有规避。 4.NDF-DF跨市场套利业务总结。NDF-DF跨市场套利业务本质是利用两个市场间的不对称汇率来获得收益,当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波动较大,特别是NDF市场,因此时常出现两个市场间套利的机会。而办理的前提是确认DF和NDF的价差的方向,如美元/人民币NDF价格高于DF时,只有进口企业才能办理,反之只有出口企业才能办理。在目标客户的选择上,客户对于汇率的走势是看平,想通过跨市场套利来降低即期结售汇成本。对于那些想规避汇率风险的客户,不要推荐该产品,还是应该劝他们购买远期结售汇业务,对冲远期外汇风险。 另外要注意的是,由于境内是外汇管制的市场,两个市场间的盈亏不能简单的平衡,因此,建议客户自己通过其他方式转移盈亏,比如佣金或者贸易利润等形式进行。 5.NDF-DF跨市场套利业务评价。 (1)借助金融衍生工具,获得丰厚利润回报。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使用NDF-DF跨市场套利组合金融工具,且在境外拥有业务平台,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就能够在汇率波动市场中捕捉到盈取价差利润的机会,获取额外收益。浦东某国资集团企业下属某进出口公司,NDF产品在2007—2010年度累计交易金额24.6亿美元。收益2亿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的30%左右,为公司创造了较为可观的金融衍生收益。 (2)利用境内外汇率市场的价差,集团内同质企业联动效应。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贸易型代理的公司熟练运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与银行开展NDF-DF跨市场套利业务的合作,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且这种贸易操作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在集团系统内同质企业产生联动效应,借助一个境外公司平台(几家公司共用一家境外公司),抓住汇率市场价差的有利时机,形成共赢的操作态势。浦东某国资集团旗下5家进出口公司在2009—2011年,3年累计实现NDF-DF跨市场套利业务收益达11 984.3万元。 总之,在当今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变革的形势下,金融创新工具呈多样化,企业灵活运用直接融资市场的债务融资工具、国际贸易的汇率避险工具,将改变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空间,更确切可行地为企业创造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者为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利用NDF规避人民币升值预期中的汇率风险[J].武汉:交通企业管理,2006(12). [2] 2010陆家嘴论坛:聚焦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变革[EB/ OL].[2010-06-21]. http://money.163.com/10/0621/18/ 69NL774000254IJ5.html. 作者:陈晓青 推荐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论文05-26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题目06-16 国际贸易与经济论文09-25 国际贸易专业介绍05-27 国际贸易就业方向05-28 国际贸易实务题库06-12 国际贸易单证操作06-23国际贸易中的汇率论文 篇2:
国际贸易中的汇率论文 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