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文献综述(精选8篇)
文献综述
引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加入WTO组织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由于组织内国家相对的自由贸易,导致了国家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国家间的竞争也可以说是国家内部各个地区间的竞争。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怎样提高山西省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对整个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里,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并不能赢利,相反,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却能取得可观的收益。长期指导我国外贸战略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已经不能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变化,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山西尤为严重。那么山西在这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其对外贸易结构有何特点?山西面对严峻的挑战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斯库?对于这些,国内外学者研究比较少,主要研究者多为山西省一些高校老师、报刊编辑和政府机构顾问等。
正文:
相关研究选题的观点理论:
由于没有国外没有专门对山西国际贸易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
国际上的相关理论:
对山西国际贸易的研究大致需要以下几个经济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金培教授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或一个地区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或其他地区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要的的更多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M.E.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著名模型,他认为,一国或地区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4个要素:生产要素情况、需求条件状况、相关辅助产业状况、市场结构以及企业策略和竞争情况。知识经济理论,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独特与以前其他经济的特征:资源利用智能化、知识利用产业化、资产投入无形化、高科技产业支柱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企业发展虚拟化、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山西作为资源能源大省,要在新时期成功完成经济转型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转型经验,可以应用SWOT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非常明了的分析出某一地区面对经济转型时的优劣、解决办法。
国内的研究成果:
国内专门对山西省的对外贸易研究集中开始于2000年以后,有对山西某一产业对外贸易的论述,也有对山西整体国际贸易现象的研究。例如,科技情报开
发与经济杂志2006年刊发的《山西焦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崔凯)中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详细论述了作为山西支柱产业之一的煤炭产业的对外贸易情况,文中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辅助产业的状况、市场结构等角度详细的分析了山西焦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并指出了制约山西省焦炭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该刊物早在2005年9月的期刊的中收录了郭莉荣的《山西对外贸易模式的现存缺陷》,该文中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指出山西对外贸易模式的缺点:
1、贸易总量小;
2、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3、对外贸易方式单一且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落后;
4、出口市场狭窄;
5、对外贸易经营主体不强;
6、对外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
7、科技对贸易的拉动作用过小。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老师薛海霞的《山西省加工贸易发展初探》中详细说明了加工贸易对山西省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吸引外资、对外贸易等的明显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山西省发展加工贸易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发展山西加工贸易的对策。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工贸易,因此,该文中用大量翔实的数据有力的指明了山西加工贸易的内外环境,从宏观上、政府政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
1、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切机;
2、发挥山西资源丰富、在能源开发中人才丰富的优势;
3、加强区域内加工企业的整体协调性。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特色道路》(周娟美)中非常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山西作为资源大省转型面临的困难和转型的道路。
1、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充分利用知识和创新使得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完美嫁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重组资源配置;
3、大力引进人才,建立创新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本选题现阶段的主要观点以及评价:
综合大多数学者对山西国际贸易现状的研究,大致可以看出他们对山西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有着一致的看法:
1、山西本身的经济结构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山西的产业结构单一并且出口产品附加值过低,主要以资源开发和初次加工为主,因此经济效益低、出口风险大;
3、历史和地缘特点使得山西的外贸发展时间短,经验少;
4、山西的对外贸易企业大多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具体事例如下:2004年,山西的出口商品中,煤炭占18%、焦炭占57%,金属镁占12%,不锈钢板材占4%。从中可以看出,山西出口商品过于单一,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山西的外贸市场就面临极大的风险,同时,山西的高科技产品出品份额太少,高科技产品有着消耗少、附加值高、环保节能等优点。对山西面临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各位学者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里不同的解决办法,例如:发展知识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等等。但是,以前的研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有的只是针对某一行业的解决办法,有的只是从政府角度提出政策对策,没有系统的提出一整套的从政府、企业、法制法规、经济结构等角度的解决办法。
本选题的主攻方向:
在过去半世纪中, 产业内贸易, 即在同一个产业里同时发生着产品的进口和出口的现象, 吸引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注意, 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这些文献着重于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方法及其决定因素。
产业内贸易的最初研究, 如Balassa (1966) 、Grubel (1967) 以及Grubel和Lloyd (1975) , 都带有实证的性质。由于Grubel和Lloyd的证据表明, 工业化国家以及具有相似禀赋的国家之间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这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相矛盾, 因此促成了非完全竞争下的“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以对此进行理论解释。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分析
“新贸易理论”模型通常认为, 产业内贸易是同时由国家方面和产业方面的特定因素共同决定的。国家方面的特定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和地理距离等, 而产业方面的特定因素包括市场结构、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等。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水平产业内贸易模型, 这类模型解释了水平差异产品的双向贸易, 而水平差异产品是指在相似的质量水平上具有不同特色的产品。第二类是垂直产业内贸易模型, 主要解释了垂直差异产品的双向贸易, 其中的垂直差异产品是指同种产品之间具有质量差异。
首先, 第一类的水平产业内贸易模型可以追溯到Krugman (1979, 1981) 、Lancaster (1980) 和Helpman (1981) 。这些模型中, 水平产业内贸易源于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相互作用, 供给方面包括水平产品差异、垄断竞争和递增的规模报酬, 需求方面则是消费者对多样性的特殊偏好。Helpman和Krugman (1985) 还将要素禀赋差异纳入到一个两部门模型中, 其中一个部门生产同质化产品, 另一个部门生产差异化产品, 以此解释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共存的现象。在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下, 他们的结论是, 当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要素禀赋时, 国际贸易的数量, 尤其是产业内贸易的数量, 是两国之间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决定的。更进一步, 若两国间的经济规模越接近, 则贸易量就越大。
第二类模型考察的是垂直差异产品。Falvey和Kierzkowski (1987) 在Falvey (1981) 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演示了在没有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条件下, 产业内贸易是如何产生的。在此模型中, 供给方面假设了一个两部门经济, 一个部门生产同质产品, 另一部门生产具有不同质量的同种产品。模型还讨论了技术差异, 以及与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度相联系的产品质量。在需求方面, 消费者具有相同偏好, 并且在给定价格条件下, 对每种质量的产品的需求取决于个体收入。在此框架下, 收入水平差距越大, 垂直产业内贸易量就越大, 因为收入差距会产生需求差异。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保证了两国对所有质量水平的产品都存在需求。由于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要求更高的资本密集度, 因此在开放经济中, 资本充裕的国家会出口高质量产品, 而劳动力充足的国家会出口低质量产品, 其结果就是, 在要素禀赋相对差距较大的两个国家之间, 双边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的份额就会越大。
总而言之, 这些模型表明了在具有不同要素禀赋 (供给方面) 和不同人均收入 (需求方面) 的国家之间, 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Gullstrand (2002) 还修改了Falvey和Kierzkowski (1987) 的模型的需求方面, 从而证明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和国家间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 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在这个模型中, 平均人均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中相对高收入人群的份额增加, 能承担高质量品类产品的人群份额也相应增加。但是, 每个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取决于再分配制度, 因此这些制度会影响对高质量和低质量品类产品的需求数量。
三、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的发展基本独立于理论研究。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注重于相关关系而不是决定因素, 因此这些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十分清晰。大致上, 除了Helpman (1987) 和Hummels和Levinsohn (1995) 的两份专门检验某一特定理论模型的研究, 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采用了折衷的方法来鉴别和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共有的性质特点。
沿袭Greenaway和Milner (1989) 的分类, 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检验产业方面的特定性质, 例如市场结构、最小有效规模、产品差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 这类研究包括Pagoulatos和Sorensen (1975) 、Caves (1981) 、Hamilton和Kniest (1991) 、Lundberg (1992) 、Greenaway等人 (1995) 、Aturupane等人 (1999) 、Crespo和Fontoura (2004) 。
第二类检验国家方面的特定性质, 例如要素禀赋、收入水平、发展水平、贸易平衡、距离、贸易条款, 这类研究有Loertsher和Wolter (1980) 、Balassa (1986) 、Helpman (1987) 、Globerman和Dean (1990) 、Ballance等人 (1992) 、Greenaway等人 (1994) 、Montout等人 (2002) 、Reganati和Pittiglio (2005) 等。
第三类则两者兼有, 这类研究包括Somma (1994) 、Greenaway等人 (1999) 、Hu和Ma (1999) 、Blanes和Martin (2000) 、Veeramani (2002) 等。
这些实证研究比较明显的缺陷在于, 在分析行业方面的特定因素时假设了国家间具有同质性, 而在研究国家方面的特定因素时又假定了行业部门间具有同质性。其次, 这些研究在衡量特定产业的特点的时候, 往往是以国内的信息和条件为准, 而不是贸易所涉及的各方, 例如用国内的产业特点来代表样本中的每个国家。而且, 由于假定了部门间也存在同质性, 早期的研究忽视了一个国家内部不同部门间的要素禀赋差异, 例如在产业间假定了国家方面的经济特点是不变的, 因此产业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就被忽视了。
Greenaway等人 (1999) 首先批评了Balassa和Bauwens (1987) 的研究, 他们通过讨论产业特征的决定因素, 指出只有在分析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时, 这种衡量产业特征的方法是合适的, 而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时, 这样做明显是不合适的。
实证研究如不考虑这方面影响的话, 就会曲解结论, 其关键原因之一是:产业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会被忽略——这不仅包括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 还包括同一国家内不同部门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考虑到之前总结的理论文献已经强调了这一因素在决定产业内贸易模式中的重要性, 如继续保留这一假设就会导致结论存有偏误。因此, 供给方面如果存在产业间或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 就会导致国家间存在相对价格差异, 那么即使假设所有国家对不同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都具有相同的偏好模式, 相对价格差异也会导致比较优势模式从而影响产业内贸易。
四、研究方向和展望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入:
首先, 产业内贸易与一般的贸易一样, 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 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科学技术水平, 以及资本投入等。目前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文献, 并没有考虑到各产业的要素禀赋差异, 在研究时笼统地使用宏观加总的要素禀赋的数据。将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更细致地区分不同产业的要素禀赋, 对产业内贸易的模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其次, 产业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于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文献, 都涉及到多个相同或相似的经济变量, 两者的理论和实证文献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结构变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且两者间的传导机制是如何的?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总而言之, 目前的产业内贸易文献, 试图通过对产业更细致的分类来研究产业内贸易, 但同样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Aturupane, C., S.Djankov and B.Hoekman (1999) ,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European Union’[J].Weltwirtscha ftlichesArchiv, 135, 62-81
[2]Balassa, B. (1986) ,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A Cross-country Analysi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0, 27-42
[3]Crespo, N.and M.P.Fontoura (2004) , ‘Intra-Industry Trade by Typ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Portuguese Data?’[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140, 52-79
[4]Falvey, R. (1981) , ‘Commercial Policy and Intra-Industry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1, 495-511
[5]Hummels, D.and J.Levinsohn (1995) ,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Reconsidering the Evid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 799-836
服务的可贸易性一直是学界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与人们对服务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亚当·斯密认为,服务生产所使用的劳动并不将它本身固定或实现在任何特定的物体上。这样理解服务今天看来还是远不够全面的,学术界对于服务的理解也不断地深入。其中,Hill(1977)对服务的阐述具有重要的影响。Hill认为服务和商品属于不同的逻辑范畴,他把服务界定为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给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状态(人或物)带来改变。因此,Hill从这个角度把服务分为作用于物的服务和作用于人的服务。国际贸易文献中谈及服务之处颇多,但鲜有系统的阐述,下面将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按照传统的标准仅仅根据产品是否有形来区分商品和服务往往存在很大的困难。对此,Kravis(1983)教授提出了一个区分服务的标准,即服务的生产所使用的商品形式的中间投入的价值相对较低。并且,他进一步指出,服务贸易中所指的服务应该是非要素服务。Sampson,Snape(1985)认为服务与商品一样均由要素生产,所不同者,商品是要素服务的物质实体而服务则是由要素所有者更为直接地向客户进行提供。
Hindley,Smith(1984)认为,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很多服务可用作中间投入品,构成对生产和贸易的补充。Burgess(1990)也认为,服务除了可以直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很多服务也被企业购买用在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充当中间投入品。Whalley(2004)提出,一些核心服务可以视作通过时间或空间的方式与生产的中间投入联系在一起。前者如银行、保险,后者如电信、运输、批发、零售等。这些学者所说的服务其实主要是指生产者服务。此类服务在现代服务业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总体来看,学界对于服务的内涵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这对于服务贸易的理论研究必然带来极大的不便。正如Deardorff所说,“研究服务贸易的一个困难在于,对于什么构成服务缺乏共识,也即很难找到一个简约有效的标准将服务与一般商品完全区分开来,并以此作为服务贸易研究的基础。”当然,这个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对服务可贸易性的认识。
Hill(1977)指出,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法储存,其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时发生。这个说法排除了服务的可贸易性,成为“服务不可贸易论”的主要基础。很多后来的相关研究都指出了Hill这一界定的局限性。Sampson,Snape(1985)等人指出,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接触对于很多服务而言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要求。而且,很多时候,需要提供者和接受者接触的服务和那些没有这个要求的服务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重要。Bhagwati(1984)也指出,由于技术的进步,一些服务在提供过程中提供者和接受者相分离的现象不斷出现。Melvin(1987)指出,Hill的界定仅适用于接触性服务;其他很多服务,比如,金融,保险服务,数据处理,法律服务等,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故服务贸易可以在要素层面或产品产品层面上进行。Burgess(1990)认为,尽管服务所具有的生产和消费须同时发生的内在性质决定了其可贸易程度不如商品,但是通讯技术的进步已使得很多服务的可贸易程度大大提高,而且贸易成本甚至要低于一般商品。Wong,Wu and Zhang(2006)指出商品与服务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服务的可贸易程度更低,部分原因在于服务贸易要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部分原因归于服务产业中严格的政府管制。同时他们又完全认同Burgess的看法,即随着电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服务的可贸易性大大提高了。
可见,虽然理论上对于服务和服务可贸易性的认识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服务是可贸易的这一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如此,笔者仍坚持认为,对此问题的回顾和再思考并不是一种赘复,它对于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摸索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服务贸易的界定与贸易形式
最早提出服务贸易这个概念的是澳大利亚人Hugh Corbet,他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时代周刊上撰文明确提及服务贸易。但是时至今日,理论界仍然没有能够给出一个普遍接受的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Melvin教授(1989)提出过一个看法,服务部门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早已引起关注,但是令人诧异的是,对于服务贸易理论的关注却鲜有发现。他认为,服务界定的困难是一个可能的原因;与此同时,服务贸易的界定即服务贸易中贸易的对象到底是什么也是一个问题。可见,服务贸易的界定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如Melvin教授所言,如果要避免明显的矛盾和理论上的不连贯,这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另外,服务贸易的具体形式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基本理论问题。
Grubel(1987)认为,Hill(1977)关于当服务生产者改变其他人或物的状态时即意味着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发生的阐述对于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本质有两点启示:一、当人员、资本或商品跨越国境短暂停留提供服务或接受以某种方式改变它们的服务时即发生服务贸易,比如旅游、运输等服务贸易;二、当包含有服务在内的物质实体跨越国界时亦发生服务贸易,比如音像制品。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即包含服务的物品与一般的贸易商品区别甚微,那么,如何区别到底是商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呢?Grubel认为,这主要取决于贸易对象价格中服务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服务贸易的特征是非要素服务增加值相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比较高。
Sampson,Snape(1985)认为服务贸易应该在一国居民与另一国居民是否发生交易的基础上进行界定,而不能界定为地理范畴上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这种交易完全可能发生在一国的地理范围内。他们对服务贸易作出的分类主要是基于服务如何以及何处生产和贸易。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服务贸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无需服务生产要素或服务接受者移动的服务贸易,比如咨询服务、建筑设计等;二是通过服务生产要素的移动产生的服务贸易,比如建筑承包;三是通过服务接受者移动产生的服务贸易,比如旅游、留学等;四是生产要素和接受者均发生移动的服务贸易,这往往发生在第三国。Stern,Hoekman(1987)的看法与Sampson,Snape极为相似,他们认为当本国要素因向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而获得收入即可认定为发生服务贸易,并且这与服务过程在何地完成无关。如此界定服务贸易相比传统的定义只局限于独立服务而言要更为全面。
Burgess(1990)认为服务贸易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在有些情况下,从事数据处理、和咨询服务的企业可以通过通讯来进行服务的跨国贸易;服务型企业有时也可以通过在他国开设分支机构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贸易,比如银行和金融服务;服务贸易有时也可以通过服务生产的特定要素暂时跨国移动的方式来进行,如管理和建筑设计服务。
服务贸易的内涵复杂且丰富;服务贸易的形式也不可能像一般商品通过实体跨境转移的方式进行贸易那样简单。相关的理论文献给我们勾勒出了服务贸易概念和服务贸易形式的大致轮廓,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服务贸易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这既和服务自身的特殊性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理论探讨的多维度和分析便利性的需要是分不开的。也正缘于此,对服务贸易进行高度抽象的界定或将服务贸易的形式教条化对于理论研究而言可能都不是明智之举。
三、服务贸易的贸易基础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认为,贸易发生的前提是产品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价格差异,即为贸易基础。主要的理论模型有斯密和李嘉图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以及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模型等。这些理论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商品贸易的贸易基础,理论界对于服务贸易的贸易基础的研究不如对商品贸易的研究那般完善。其中,Deardorff(1980,1985),Melvin(1989),Hindley and Smith(1984)等人的研究最为系统,主要集中于讨论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国际贸易纯理论中最为古老的命题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问题,值得略施重墨。
Deardorff(1980)将比较优势原理阐释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其自给自足相对价格与净出口模式之间必定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平均而言,自给自足价格较高的产品总是与进口相对应,自给自足价格较低的产品则与出口相对应。然后,他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国家多种产品的贸易模型证明,在包含要素服务的情况下,比较优势原理依然是成立的。不过,要素服务和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贸易中的服务还是有所区别的,理论界对此基本也都予以认可。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Deardorff(1985)在其另一篇论文中提出,对于服务贸易是否完全遵从比较优势原理,很难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答案。当采用某些方式界定比较优势和服务贸易时,答案是确定的;但是,也总会存在一些情况使得比较优势原理不再适用于服务贸易。因而,Deardorff认为,比较优势原理应用于服务贸易时,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对比较优势本身的内涵重新进行设定,或者对服务贸易的构成进行澄清,方可使比较优势原理在解释服务贸易的贸易基础时具有说服力。但总的来说,这些问题仍属于概念层面的偏差,并不影响比较优势原理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
当比较优势用自给自足相对价格来衡量时,比较优势原理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都是一致的。Melvin(1989)详细分析了把生产者服务纳入标准H-O模型的问题,并以此来解释服务贸易的具体模式。结果表明,引入服务并不需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框架,将比较优势在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进行重新界定即可。从而很好地證明了比较优势原理在服务贸易中是成立的,可以很好地解释服务贸易的贸易基础。
Hindley,Smith(1984)认为,将比较优势原理应用于解释服务贸易的基础并不存在什么困难。尽管和一般商品相比,服务具有显著的不同特征且值得细究。Hindley,Smith认为服务与一般商品的区别并不能构成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贸易这一说法的基础。而且,比较优势原理所暗含的逻辑是非常强大的,足以超越服务与一般商品的差别。他们明确提出,比较优势原理的标准理论为分析服务部门中的贸易和投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框架。
从理论界的主流观点来看,比较优势原理用来解释服务贸易的贸易基础是可行的,但是应该根据服务贸易的特点施加一些限制和修正。当然,也不能奢望用比较优势原理一劳永逸的解释所有类型服务贸易的贸易基础问题。众所周知,商品贸易的基础理论不断演进发展,用来解释贸易基础的理论模型除了斯密和李嘉图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以及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模型以外,还出现了产品周期理论、基于偏好差异的需求模型和基于收入差异
的林德模型等。服务贸易的基础理论研究稍显滞后,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
四、结语
本文对服务贸易领域的一些基础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服务的可贸易性、贸易形式和贸易基础。这些问题有些貌似赘复,有些不为人所关注,但其实都是服务贸易理论能够不断深入和体系化的必要的基础性铺垫。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学界对于这些基础的理论问题至今仍然纷争不断,难以取得一致认同。正缘于此,服务贸易理论体系的发展进步缺乏可靠的基础也就不难理解了。若本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能够反映一些可称其为问题的问题,也便是意义所在了。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关税壁垒以及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许可证、配额制等)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弱,正逐步走向淘汰,而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悄然登上国际贸易大舞台,这就是渐受瞩目的“绿色贸易壁垒”。它是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各国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直接或间接地限制甚至禁止了某些产品的贸易,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并且随着各国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绿色壁垒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在贸易与环境的矛盾下,绿色贸易壁垒便成为他们实施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己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几乎波及到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构筑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和法规,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入本国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全球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环境问题呈现出的全球化、政治化、社会化和累加化新特征,使得解决当代环境问题仅仅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解决。而将环境与贸易直接挂钩,用经济的手段通过限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产品的贸易,已经成为保护环境的发展趋向和必然措施。另一方面,“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是各国进行国际贸易时的基本愿望,为此而采取一些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确保本国产品对国内市场占有额的措施则成自然之举。
(一)绿色壁垒的特征 :
1绿色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
绿色壁垒以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理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法性。世界贸易组织也允许各成员方采取相关措施,绿色壁垒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从而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进行刻意刁难及歧视的情况非常突出,这是其实质不合理的一面。绿色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相比,其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可以以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作为其制定实施的依据和基础,形式上具有合法性。2绿色壁垒在目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
绿色壁垒的保护方法既不同于关税壁垒,也不同于其他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完全是以保护环境为借口,在保护环境的大旗下,以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等手段,为贸易自由设臵重重障碍。绿色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和理论上的合理性,使其更具隐蔽。
3绿色壁垒具有贸易上的歧视性
设臵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经济领先优势,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环境意识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成为绿色壁垒的主要牺牲品。在现阶段以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去要求发展中国家,显然是极端不合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落后国家贸易上的歧视。
4绿色壁垒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
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同时,这些绿色保护措施,还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实施时容易受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涉及面就更大、更深。20世纪 70年代以来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涉及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人类到动物,从动物到植物,从固体到液体,从液体到大气,范围越来越广泛。5有利性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具有阻碍全球贸易 自由化发展进程、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消极一面,但更有利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的一面。绿色贸易壁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趋向和产品的生产商、经销商对正在全球掀起的“绿色浪潮”的积极 回应。因此,在 WTO的游戏规则中,他是受到保护和鼓励的。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 贸易制裁。
2.绿色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 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
3.绿色环境标志。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它由政府管理部门或民间团体按照严格的程序和环境标准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及包装上,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到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生态 和环境保护要求。
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减少废物,用 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流行于发达国家。
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基于保护环境与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6.绿色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 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 源成本内在化。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绿色壁垒将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影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表现出负面性。1997年至1999年的3年中,我国因遭受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达200亿美元。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正当的绿色壁垒有助于国际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全面认识绿色壁垒,充分应用各种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突破贸易壁垒,是我国各外贸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绿色壁垒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主要有:(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第一,农副产品出口所受到的绿色壁垒限制日益增加。某些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的检测不仅由抽检变成了批检,检验标准也有所提高。如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一项最高时检测指标案可查的就有200多项。有资料表明,中国成为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最多的国家。目前,因绿色贸易壁垒而受阻的品种,已经从蜂蜜、烤鳗发展到蔬菜,甚至蔓延到了野生菌如松茸等等。
第二,许多传统的大宗出口工业品受环保因素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在纺织服装产品方面,国际纺织环境保护法中使用的常见指标包括禁用致癌燃料、限制金属残留、限制使用加白剂与柔软剂等等使我国的出口受到较大的阻力。在机电产品方面,一些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噪声污染、节约能源、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限制,无形中加大了我国机电产品进入这些国家的困难。如欧盟制定了“技术协调和标准新方案”,实行CE标志认证制度。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也相继对电子、机械和电器产品实行认证制度,对我国电视机、收音机、灯具等出口造成了极大困难。
第三,导致我国一部分产品出口竞争力削弱。目前一些国家对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实行双重标准,对国外产品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测试、评估等等,增大了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产品出口竞争力。1994年美国环保署颁布了一项规定,即美国生产的汽油可以逐步达到有关新环境标准,而进口汽油则必须在1995年1月1日该规定生效时达标,否则禁止进口。委内瑞拉当时是向美国出口汽油最多的国家,因此也就是这一规定的最大受害者,便投诉到WTO,本案专家组裁决认定美国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二)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缺乏道德法制观念,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这不仅严重违背了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及其处臵的巴塞尔公约和我国的有关规定,还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因此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严把产品进关。同时,一些外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逃避所在国严格的污染治理规定,利用我国环境标准低和环保意识淡薄的缺陷,相继在我国投资设立污染防治费用高、处理难度大的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企业。大量污染项目进入我国,在绿色壁垒下对我国的出口构成了潜在危险。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对现有的三资企业进行认真调查和评估,对不符合我国环保规定的要限期治理;对新设立的三资企业项目应避免新的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
(四)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
三、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从白色农业文明到灰色工业文明再到未来的绿色生态文明,是人类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因此,21世纪的主旋律必将是绿色经济。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绿色壁垒。(一)政府层面
1.明确角色定位和责任。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责任,对外,在熟练掌握和运用 WTO相关规则的前提下,为维护本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利益,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利用 WTO的政策审议机制,积极承担起审议绿色壁垒实施方面相关贸易政策的职责,加强对这些政策措施与 WTO规则之间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的分析和评价。除此之外,对于某些带有明显歧视性和针对性的绿色贸易壁垒,应积极主动地采取策略。产生纠纷时,政府应代表企业与对方国家磋商,磋商不能解决时,应向WTO申请仲裁,有效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对内,应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与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而不是自行其是。2.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政府在根据绿色贸易壁垒的新趋势,督促企业执行环境保护的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尽快完善贸易中的各类商品在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以及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保证经济贸易的环境管理与国际通行法规相衔接。同时,我国也要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参与国际标准化机构或体系的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认证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环保标准,充分利用WTO透明度规则,在绿色壁垒与WTO规则不相符的地方提出建议,进行协商,要求修改,以争取较为宽松的环境。3.积极扶持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把培育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品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当以积极的“绿色财政”政策,配之以“绿色金融”的实施,给予绿色产业以优惠政策,设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业基金”,为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出口提供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基金,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4.推行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制度。通过绿色核算、绿色审计,推行清洁生产,有助于形成整个国家的绿色竞争力。5.进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和环境管理制度的刨新。通过分散和明确环境资源产权,确立相应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主体,建立有效的使用、补偿和责任承担机制。(二)企业层面
企业应用战略眼光看待环保问题,要认识到环保是一种投资,是对外贸易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器,才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
1.实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根据有关专家预测,绿色产品将在未来10年内将主导世界市场。这就要求企业从需求出发,在研究国外先进环保技术的基础和经验上,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不断引进和开发产品的绿色技术,积极开展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的开发,实施全过程的绿色生产。这样才能开拓广阔的绿色产品市场,占得先机,扩大出口。
2.实施绿色营销,塑造绿色形象。企业搞好绿色营销,首先,要搞好绿色品牌设计。其次,重视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在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过程中,应强调产品对环境的友好性,可以实施差别策略,注重带有提示环保信息的绿色包装,或者尽可能少包装,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等。企业也可以在其产品上附上绿色标志,进一步提升绿色形象。3.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国际认证。应对绿色壁垒,要求企业在技术、管理以及标准上与国际全面接轨,企业必须改变意识,转换观念,保证足够的财力、人力,积极参加 ISO 14000的认证,以该认证标准为基础,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4.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国际市场风险,在适当时机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以绕开绿色壁垒。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做到出口市场多元化,同时亦可直接进行海外投资,直接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绿色产品。这样,在面临国外绿色壁垒时,一方面,可减缓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压力,降低风险,减少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另一方面,也可将当地信息及时反馈给母公司,以便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先机。
总而言之,绿色壁垒是长期的,要想突破绿色壁垒,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各个层面都应注重搜集国际“绿色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设立绿包壁垒的预警机制。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物质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顾客在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注重于更高层次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传统的营销注重产品的功能和特色,很少考虑顾客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而产生了体验营销模式。
关键词:体验 营销 战略 正文: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
著名学者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1.感官体验。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应用在体验营销上。感官体验可区分为公司与产品(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等。
2.情感体验。即体现消费者内在的感情与情绪,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
3.思考体验。即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4.行动体验。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身体体验,指出他们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与互动,丰富消费者的生活,从而使消费者被激发或自发地改变生活形态。
5.关联体验。即以通过实践自我改进的个人渴望,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它使消费者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
二、体验营销的特点
(1)体验的参与性
体验活动的关键核心是消费者必须参与其中,没有消费者的参与,体验也就不存在了。(2)体验的补偿性
当消费者参与活动时,如果出现令消费者不满意或者受损失的情况,体验提供者必须对消费者给予赔偿。(3)体验的知识性
体验提供者在策划体验活动时,为了使消费者能有一个愉悦的体验,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把体验活动布置得有声有色,使消费者在获得愉悦体验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4)体验具有差异性
体验作为出自消费者内心的精神和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当然是因人而异的,因个人所受教育、文化及亲身经历、爱好的不同.必将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体验经历。
三、传统营销与体验营销的区别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传统的特色与利益营销已逐渐的被体验式营销所代替,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侧重点不同
传统营销重点放在了产品的特色与利益上,通过进行产品的销售来获利;而体验营销关注的重点则是放在了顾客的体验需要上,通过安排情景、事件以及设计一定的体验活动,让顾客得到有价值的体验使企业获取利益。
2、对目标消费者的理解不同
传统营销假设他们面对的目标消费者是理性的,通过理性的购买过程进行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通常是由需求认知、寻求信息、评价各种产品、选择、购买与消费等几个阶段所组成的。而体验营销则不同,他们认为目标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感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是通过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作用而进行购买的。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既接受体验,又参与实施到体验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出了顾客导向的理念。
3、效果不同
在传统营销中,购买过程随着产品交付完成,顾客售后对产品评价完成后而结束。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所获得的感知效果并不会因为完成一次体验就马上结束,体验感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有时消费者甚至事后会对所获得的这种感知重新评价,从而产生新的感受。
传统的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产品的特色以及对消费者的利益。认为,一件产品对顾客而言,非常实用即可,关注的重点是产品的功能性。如食品很卫生、有营养;家电质量高、耐用;零售店商品丰富、价格公道;各种软件性能好、稳定、效率高......然而到了体验经济时代,这样做就未必赢得消费者了。体验式营销始终站在消费者的体验角度来构思,不像过去一样仅满足于功能和质量,而是考虑消费者看到它、听到它、使用它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更关注消费者在消费的前、中、后的全部体验,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是那么鲜活、多样化,而且是可以看到和亲身感受到,超越他们的预先设想,这样的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营销。
四、体验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体验营销进入我国后,主要应用在国内的家电业、IT业和服务业。一些大企业也在大力倡导和推进体验营销来塑造企业品牌,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清华同方、四川长虹等。这些国内知名企业在开展体验营销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今,体验式营销深入到各个领域,从家居市场“免费体验”到“老公寄存处”的设定,从网上购物支付宝付款到送货上门均有体验式营销的身影,产品的同质化,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单纯强调产品的功效和特色的传统营销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体验式营销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但从整体上来看,体验营销实施的层次较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体验营销理念的认识与接受,不同企业差别较大,运用程度有很大不同。(2)实施体验营销的系统性不强,有的企业只能设计对产品或服务的某一环节的体验,缺乏系统的规划。体验营销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某一类体验,而是为顾客创造一种无懈可击而又难忘的整体体验。(3)实施体验营销的基础不牢,一般的营销尚未做好,实施体验营销底气不足。产品质量是传统营销的核心,体验营销下的产品大多数情况只是作为体验的载体而存在,在体验的高级阶段,体验甚至可以脱离产品独立存在。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产品本身的质量,没有坚实的质量做后盾,体验是不可能成功的。
五、体验营销的战略规划
1、制定体验营销组合策略
(1)个性化策略。体验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两种体验是完全相同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体验是消费者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这种内在反应是消费者的个别化感受,任何两个人对同一刺激所产生的体验不尽相同,体验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2)体验促销策略。体验促销策略是指通过体验广告和在销售促进中融入体验因子等向目标顾客传递体验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思维认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验促销的关键是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同时通过调动消费者的各种感官刺激,支持和增强主题,以达到制造和传递体验的目的。可以通过广告画画所创造的美好意境,广告语中所蕴涵的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因子给消费者以美好感受和情感共鸣,渲染主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3.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虚拟体验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成果,采取电脑辅助设计,动感电影、互动游戏、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网上商店、虚拟实境等多种体验手段,结合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体验。网络是一个廉价快捷体验的好地方,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独特感觉。通过网站或电子商务,吸引顾客、发布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4.加强体验终端基础设施建设和设计
体验效果取决于销售终端的一种氛围,一种场景和环境,导致销售终端日益成为各企业商战中的“主战场”。这就要求各企业应通过对销售终端设置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为顾客创造全面的体验。要考虑你的产品,包括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要考虑你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产业的有关情况。吸引顾客、发布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体验是一种服务,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体验是满足顾客情感需求为主的营销提供物, 是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由亲身经历, 产生感受, 留下印象, 使之兴奋的一种特殊服务的方式。体验营销策略的实施受到诸多方面影响, 企业首先要明确目标市场, 定位要准确, 引起体验的影响主要是感觉因素或是其他因素。要注意各方面协调运作, 企业提供的体验策略可以是其中突出的一种模式, 也可以是其中几种模式的组合,组合兼容性越大, 效果越理想。
参考文献:
[1]朱丽娅:体验营销及其战略规划和策略建议[J].宁夏大学学报,2005,1:120~12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
2、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它不仅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节省了用于查阅分折文献的大量宝贵时间,而且还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
(一)选题原则
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
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
(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5)通过Internet网和光盘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的搜集方法
将文献资料储存在大脑中或其他载体上形成不时取用的“资料库”的过程称作文献资料搜集法。它包括阅读法、剪报法、笔记法和现代化技术存贮法(如复英电脑存贮、光盘存贮
等)。
三、类型、格式与写法综述的类型
根据写作目的和收集到的资料情况不同而不同、通常可分以下四种:
① 简介式综述:就是按内容特点分别综合介绍原文献所论述的事实、数据、论点等,一般不加评述、这种类型综述适用于某些学术、技术问题的概要介绍,尤其适用于某些问题刚发现还尚无定论时,较宜使用这一种形式。
② 动态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动态,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介绍其主要进展,一直介绍到目前的发展程度、这种类型最适宜介绍学术、技术的进展。
③ 成就性综述:就是将有关文献汇集分类,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项目有关的各种内容从原始文献中摘出,不管时序先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这种类型适用于介绍新方法、新技术、新论点和新成就。
④ 争鸣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学术观点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按不同见解分别叙述。叙述中可表述作者倾向性的意见、这类综述,写作时要注意对所引用的原始论文的论据一定要抓住要害。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部分具体格式:①综述题目;②作者单位;③摘要;④关键词;⑤前言;⑥主题;⑦总结;⑧参考文献。下面着重介绍前言、主题部分、总结部分及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前言部分要写清: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
(2)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综述范围切忌过宽、过杂,“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二)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三)总结部分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四、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4.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5.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6.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7.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8.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9.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10.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
11.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据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由文献引用的内容而并末见到被引用的原文,因为这往往是造成误解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时可给综述的科学价值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应避免的错误
1.忌作重复综述。综述应从一、二次文献中归纳综合而成,不能在别人的综述基础上再作相同范围内相同课题的综述。
2.选题范围过于宽泛
综述虽然是综合论述某课题的文稿,但论述范围不能过于宽泛,否则篇幅过长,论述主题不集中。其次选题要切合实际,简洁明了,能够概括全篇主题,且能引人注意。有的作者单纯追求选题的大而全,范围过于宽广,反而会出现选题过宽而内容过窄,文题不符的问题。
3.生搬硬套,对知识进行再创造能力和概括性差
综述虽然是综合叙述.但它绝对不是一次性文献的叠加和堆积,必须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综述是综合与叙述相结合的产物,“综”是基础,是对前人发表的文献收集整理、综合的过程;“述”则是通过对材料的引用与观点的取舍,客观分析一次文献、数据和观点的过程。“综”和“述”两者缺一不可,只“综”不“述”,是一种单纯的资料堆砌;只“述”不 “综”,形同“无源之水”,缺乏科学性。
4.添枝加叶、各取所需
综述的基本原则是忠于原文、让事实说话。因而综述的内容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科学是综述写作的生命。综述中所引用的数据、结果、结论一定要符合科学的真实面貌,不能主观判断,更不能凭空想象或推测、加工。
如果仅通过阅读或摘录在别人综述的基础上作第二手综述,则可能出现片面性、甚至以讹传讹。还有的作者对所收集的资料原文中没有的内容、数据、经过自己的“推理“、“加工”,写入文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5.详略把握不够,重点难以突出
综述由于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所以在撰写时,对一次性文献必然涉及的范围广、材料多,而且结构庞大,所以如果不注意详略得当,那么,重点就难以突出,综述就难以起到浓缩资料的作用。
6.引文资料跨度太长
有的作者认为综述资料时间越长越好,因而,收集文献资料追求篇数多、时间长,其实,文献资料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时间跨度越长越好,具体的限度虽然难以规定,但原则上是参考文献的引用数目,期刊一般限定在20条以内,最多不能超过30条,时间上资料以3—5年为宜。
7.间接和转引文献资料多
综述的文献资料必须是一次性文献资料,而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有的作者为了省事,甚至投机取巧,写作时直接把一次性文献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一一列举出来.这不仅违反了综述参考文献引用的基本原则,而且对读者是极不负责的。
关键词:区际贸易,国际贸易空间,拓展
由于金融危机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区际贸易空间拓展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学者们对区际贸易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区际贸易壁垒、我国区际贸易的现状、拓展贸易空间的研究和用模型来构建区际贸易空间。本文将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评析,以期对研究区际贸易空间拓展问题的学者们给予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一、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斯密将其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贸易分工领域,创立了绝对成本理论,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一国只要专门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获得总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有可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可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中获得利益。
二、国际贸易空间的研究
将区位理论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起来的是贝蒂尔·奥林(B.G.Ohlin),他指出:“如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多边市场理论’,其他多边市场理论,可以从价格差异理论和地租理论中看到。然而,尤其重要的是,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区位理论的。区位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区位理论的一小部分。”可以说,奥林开拓了贸易与区位理论之关系的新领域。
新兴贸易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内生形成的原因。杨小凯等经济学家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对此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他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和Young (1928)分工———市场———分工的互动关系,与传统贸易理论中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分开相反,他将两者合而为一,并用数学将这些思想加以形式化,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了国际贸易内生于国内贸易的结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必须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相适应,而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市场的容量有效扩大,因而,随着国际间交易的交易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就会自发形成;认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折衷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因此,一个国家卷入国际贸易的程度,也可以用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来解释。发达国家因为交易效率高,均衡分工水平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因此,也就更需要国际贸易来充分利用高分工水平的好处;而落后国家因为交易效率低,均衡分工水平也低,国内贸易就能适应低分工水平,并不需要很多国际贸易。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考虑的是国际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所得,将空间经济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传统问题,更强调了外部经济在贸易中的作用,即行业层面上(与单个厂商层面上相比)的收益递增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相似的国家专业化生产不同商品。对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中心—外围模型表明,虽然从总体上看贸易自由化会使一个国家的工业在空间上显得更加分散, 但是对某些工业而言,贸易自由化却可能带来空间集聚。这隐喻着由于存在这些效应,使得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国民福利的增进,比通常讲的贸易所带来的福利要多得多。一般认为,国际贸易所得来自于消费者所得和生产者所得,其中后者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产业结构所带来的。但空间经济地理的分析表明,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它既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集聚。当一个产业为了适应贸易方式的变化而重新组织生产时, 意味着贸易也许通过更深一层作用机制, 来改变一国经济的福利水平。
沈坤荣、李剑对贸易和人均产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 国际贸易通过提升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和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国内贸易则相反, 国内市场分割的加剧, 阻碍了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三、区际贸易空间的研究
1. 区际贸易壁垒的研究
王雷认为,区际贸易壁垒会通过影响一国经济整体内部的协调而阻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就我国区际分工和贸易壁垒问题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我国整体的区际贸易壁垒虽然仍较高,但有降低的趋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对国内经济协调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发现我国区际贸易开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无论是产业间的还是产业内的贸易。通过对区际贸易壁垒形成机理及其与国际竞争力相关度的分析,发现制度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将大大推进我国区际贸易的协调和全国专业化分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进而可以有效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陈钊和陆銘认为,改革以来财政的分权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是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深层次原因。由于较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且通常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 所以往往在贸易收益分配的谈判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而落后地区如果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它将失去当期分工的收益,同时却将提高自己在未来分配分工收益的谈判中的地位,甚至可能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落后地区的战略性行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其自身是有利的,但却造成了社会总产出减少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2. 我国区际贸易发展的现状
叶裕民将全国划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高度开放的地区, 包括沪、津、晋,绝大部分商品面向全国市场,地区自我循环比率低。第二类,中度开放的地区,即省内商品销售率不超过40%,其余商品以全国为主要市场,其中大区外商品销售比重在30%以上。这类地区包括京、蒙、苏、浙、粤、川、贵、青、宁、新。第三类,自我循环比率高的地区,这类地区生产的商品主要以省内为市场。第四类,其他地区,包括豫、鄂、湘、桂、云、陕、甘。其中豫、鄂、湘、桂的特点是以大区内市场为主,但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优势, 其专业化水平高于第三类地区的皖、闽、赣、鲁;云、陕、甘属于另一种类型。研究表明,总的来看,我国各省区之间经济联系比较弱, 各省自成体系,实行经济发展的自我循环,割裂了全国统一市场。
王雷认为,中国整体的区际分工程度较低,尤其是山东、河南、四川三省的分工度指标最低, 东部整体分工度水平低于西部, 基本反映了资源禀赋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 这种状况十年间没有多大变化。他认为, 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产业间贸易, 区际贸易可以拓展的空间还是巨大的, 它必将随着区际分工程度的提升而不断加大, 同时, 区际贸易作为以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的大地区内部的产业内贸易, 能鼓励地区性及全国性规模企业的发展。此外, 通过对各地区贸易外向度的考察, 王雷还指出我国各省份有忽视区际贸易、以国际贸易替代区际贸易的倾向;国内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在内陆地区得到根本的深入, 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专业化生产分工格局, 区际贸易发展滞后等问题。
3. 我国西部地区贸易空间理论
蔡文浩基于区域开放视角来分析贸易的发展,文章首先以制度为切入点, 分析了不同区域和地区开放模式的选择问题;其次, 引入空间要素下运输费用对区域开放及区域贸易发展的影响;最后, 文章对区际贸易未来趋向进行了展望, 即回归到区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与演进则是区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高新才通过对甘肃对外贸易空间拓展中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区域优势进行分析后认为,甘肃应加强与西亚、中亚、中东等毗邻区域的对外贸易空间拓展,采取进出口商品结构转换战略、区域出口重点商品扶持战略、区域出口中心城市拉动战略来科学拓展甘肃对外贸易空间,发挥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汪晓文认为,目前甘肃对外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要克服上述问题就要从甘肃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出发,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科学地拓展甘肃贸易空间,确立外贸出口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
陈秀山等应用数学规划模型分析,认为西北五省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具有特殊地缘优势,在对外贸易的空间拓展上,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流通通道建设,提高其对内和对外两个市场的双向开放度,促进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西北各省区也要在发展自身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省区之间的产业关联,扩大中间投入品贸易,以实现规模经济, 从而提高其在出口市场的竞争力。
四、研究成果分析
通过对上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均提出区际贸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是也存在着以下四个问题:(1)关注分工、贸易的同时忽视了空间拓展问题;(2)以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地区贸易,存在着不合理性;(3)国内区际贸易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基础上;(4)国内外研究主要针对发达国家及地区。
参考文献
[1]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高新才.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对甘肃区域经济的实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陈秀山, 张岩, 等.西北地区贸易联系与空间流向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3) .
关键词:国际投资;行为经济学;过度自信
一、国外研究现状
Roll(1986)提出大部分兼并活动与经理人过度自信有关,这就是所谓的“自大假设”(hubris)理论,即并购常常是由于经理人过于自负、判断失误而造成的,当然会损害公司价值。由于过度自信的存在,经理人会过于重视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轻视已披露信息揭示的的客观情况(尤其当信息不完全时),对凭借个人努力获得成功过度乐观。人们尤其对他们自认为是能控制的结果更为过度自信。从事并购的经理人显然正在取代目标的管理者,成功的并购实质上加强了经理人目前的地位和工作前景。因此,他可能存在对结果控制的幻觉并低估最终失败的可能性(March 和Shapira, 1997)。因此,经理人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很容易受过度自信心理的影响,相信并购行为能挽救经营不善的目标公司,给其盈利带来奇迹,实现管理协同效应;或是对并购活动的投资收益持过分乐观态度,认为其智慧的并购决策能给公司带来受益;或是认为自己掌握了可靠信息,找到了市场价值低于内在价值,即价值低估的目标公司,意图实施并购––购买便宜货以提升公司价值。
Malmendier和Tate(2002)讨论了经理人过度自信对并购的影响。由于经理人高估并购能带来的受益,同时认为其公司股票被市场低估,所以倾向于做出并购决策。他们通过《福布斯》500强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发现过度自信经理人比理性经理人更可能从事不可能增加价值的并购计划,更可能进行各种类型的投标。过度自信经理人更倾向于从事破坏性并购,这在经济和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而且过度自信的经理人易于从事多元化并购,但平均来说不可能比理性经理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行为经济学认为,跨国公司在选择FDI时考虑的第一因素是东道国与投资国的文化差异性(如民族、宗教、语言等)对FDI的影响。Nohria and Ghoshal(1994)和Roth and O Donnell(1996)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投资范围越广、投资区域与总部文化差异越大,则总部对分公司的监管困难越大,Gomer-Mejia and Polick(1997)研究表明总部对分公司的管理成本是文化差异变量的增函数。
行为经济学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东道国国内的政治稳定性变量,这一变量中又包含革命运动、军事政变、国际制裁、暴动等多种因素。I.Shihata(1998)研究表明政治稳定性是决定跨国公司商业成功重要外部变量。Hosseini(1994)认为,在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情况之下跨国公司是否选择FDI取决于经理人对东道国信息收集处理和理解能力。从决策管理系统视角来看,跨国公司FDI决定过程就是一个具有有限能力的经理个人或团队面对多变复杂的国际变量的决策与选择过程,符合R.Heiner(1983,1985)的所谓C-D模型(Capacity-Difficulty Gap Model)。
二、国内研究现状
李飞在(2012)指出,在央企境外投资活动中,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项目的实施成功。典型案例案例就是中钢集团2008年曾“冲动投资”以14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等,结果导致了该央企的巨额亏损,陷入了困境。某种意义上讲,决策失误是最大失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盲目决策,二是决策实施过程失控,一些企业在实施境外投资决策时,正是因为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制约机制,在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地址选择、合作伙伴确定、投资方式及项目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可行的科学论证,最终导致决策重大失误,新加坡“中航油”事件就是惨痛的教训。
李国平(2006)指出,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过度乐观等非理性行为可以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米黎钟,李国平(2005)指出,行为金融研究表明,公司由于经营管理者盲目扩张和过度自信,往往会造成认知偏差,从而导致投资与并购的失败,造成巨额的损失。
徐学锋(2010年)提到,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75%的企业并购是完全失败的。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曾对《财富》500强和《金融时报》250强的大企业在1998年以前进行的116项收购案例做过统计:其中23%的企业通过并购获得了效益,61%的企业失败,还有16%的企业成败未定。可见,在决策中,对于投资并购案并不能简单以1+1>2来考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并购惨遭失败的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经营决策的理性与否是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之关键。饶育蕾、张轮(2005)提到,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往往是公司进行非理性、大规模购并的心理动因。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一个人过于肯定未来事件的某个特定结果时,就会产生乐观偏差。如管理者经常过高估计其购并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个人想法与公司氛围促使管理者对公司未来发展持过度乐观态度等。
三、总结
从国内外对国际投资行为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经理人的过度自信行为的研究,二是对东道国的环境因素的研究。伴随着国内外学者的不断探索,希望在国际投资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方面能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徐学锋.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J].企业经济,2010(4):164-166.
[2]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