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经济法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编者按:2010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已临近,专业阶段考试将于9月11-12日进行,面对每年一次的这一我国会计专业资格含金量最高的考试,数千万为实现会计职业梦想的参考人员们对各考试科目的复习也进入了攻坚阶段。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CPA考试经济法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CPA考试经济法论文 篇1:

2009年CPA考试《经济法》命题形式与应试技巧分析

一、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科目改革对复习应试的影响

(一)考试大纲的变化 调整比较大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体系发生较大变化,考试大纲和辅导教材由原来的14章调整为15章,各章顺序做了调整;二是删除了2008年教材中的会计法、著作权法的有关内容,增加了反垄断法的内容,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外汇管理法律制度、专利法律制度依照新颁布或修订的法律做了重大调整;三是各章内容结构具有相当大程度的调整,很多章节增加或调整了有关知识点,经济法科目的内容更加体系化,更具完整性。鉴于历年CPA考试突出对当年教材新增考点的测试,2009年教材新增考点以及重大调整章节的考点,考生应当重点复习。这些考点主要集中在: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中的“法律规范”(教材第2—4页)、“法系”(教材第5页);第三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中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并与分立”(教材第85-89页)、“外商投资企业的协议、合同与章程”(教材第90-91、99-100页);第四章“公司法”中的“解散公司的诉讼”(教材第160页)、“清算组及其组成”(教材第161页);第五章“证券法”中的“适用简易程序免除发出要约收购方式增持股份的事项”(教材第216-217页);第七章“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中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概述”(教材第283-299页)、“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法律制度”(教材第326-329页);第八章“物权法律制度”中的“登记机构禁止作为的行为”(教材第337页);第十一章“外汇管理法律制度”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教材第423-426页)、“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制度”(教材第426--430页);第十四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中的“专利法律制度”,新调整的考点主要包括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的条件——“新颖性”的界定(教材第536页)、“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教材第537-538页)、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的条件(教材第543-544页)、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教材第545页)和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教材第545页);第十五章“竞争法律制度”中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教材第574-597页)。

(二)命题类型的变化 旧制度下,经济法试题有两类四种题型,客观题(单选、多选、判断)和主观题即综合分析题,且客观题和主观题所占分值平分秋色。新制度下,经济法试题有三种题型:一是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每题只有一個正确答案,要求考生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的答案。二是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6题,每题1.5分,共39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要求考生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所有答案。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1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三是综合题,共2题合计30分。

(三)命题价值取向的特点 经济法科目命题的价值取向,在于测试考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考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价值取向在试题中主要表现在:一是案例分析性题目。考试中,常常将一些重点命题转化为具体案例,考察考生应用能力。不仅两个综合分析题是这种题型的典型代表,而且选择题中也有相当大的比重属于小案例型的题目。二是跨章、节关联考点、对比性考点综合命题。跨章、跨节、跨段落关联考点综合命题趋势在经济法试题中成为命题的一种趋势。跨章、跨节、跨段落关联考点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在掌握经济法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将这些关联考点通过链接,达到融会贯通。三是重点和难点的命题。2009~CPA考试《经济法》共计15章,诸如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合同法、票据法属于重点章节,物权法、票据法、证券法等章节中难点较多。

二、选择题命题形式与答题技巧分析

(一)选择题命题形式 一是重点命题型选择题。重点命题型选择题的命题特点,是考查考生对一些重点法律规定的理解情况,考察方式是将教材中的一个或一些重点命题进行关键词改造,或者故意曲解相关法律规定。这种命题方式给考生的启发是,对教材中的法律规定,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其真正含义,并且关注其中的关键词,尤其考生最容易忽略的“应当”、“可以”、“除……之外”、“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等关键词。

[例1](单选):下列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表述中,不符合《公司法》对其所作特别规定的是( )。

A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B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C 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D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B

[解析]根据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不允许分期缴付出资。这实际上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区别所在。题中B选项属于对相关法律规定的曲解。

[例2](多选):下列有关重整制度的表述中,符合《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有( )。

A 债务人尚未进入破产程序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

B 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20%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C 破产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重整计划草案可以由破产管理人制定

D 按照重整计划减免的债务,自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时起,债务人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答案]ABD

[解析]根据规定,破产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重整计划草案“由”破产管理人制定,注意,这里是必须由管理人制定的意思,因此选项C中所说的“可以”是不正确的,不应该选。选项ABD的表述均正确。

二是命题比较型选择题。命题比较型选择题的命题特点,是将教材不同章节或同一章节不同页码、不同段落的相关命题进行比较,尤其比较细微的差别,考察考生掌握的程度,问题的答案往往在一念之差。这种命题方式的启发是,在复习过程中,要举一反三,多比较,多联系,多链接,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例3](单选):下列公司组织机构中关于公司职工代表的表述中,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

A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

B 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

C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

D 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组织机构中公司职工代表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包括公司职工代表,因此

选项A的说法错误,应该选,选项BED的组织机构中,均应包括职工代表。

[例4](多选):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符合留置权适用条件的有( )。

A 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因未履行租赁物维修义务,而承租人自行维修所支付费用无法得到清偿时,承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留置权

B 定做人未向承揽人支付报酬的,承揽人对完成的工作成果可以享有留置权

C 寄存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保管费的,保管人对保管物享有留置权

D 委托物不能卖出,经行纪人催告,委托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

[答案]BC

[解析]根据物权法、担保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A选项所述情形,承租人有权要求相应减少租金或者延长租期;D选项所述情形,符合提存的条件,行纪人可以提存委托物。

三是计算型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的命题特点是有关Ctg所需要的要素往往有陷阱,或者很隐蔽,考生要注意提防和推理。计算型选择题的主要考点包括诉讼时效;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外商投资企业出资期限与比例;债权人会议的表决;合同的违约金、赔偿金、定金;借款合同本息;票据时效、追索通知;知识产权优先权和有效期等。

[例5](单选):某破产企业有9位债权人,债权总额为1100万元。其中债权人甲的债权额为300万元,有破产企业的房产作抵押。当债权人会议讨论和解协议草案时,下列情形可以通过的是( )。

A 有6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450万元

B 有5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550万元

C 有4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650万元

D 有3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750万元

[答案]B

[解析]债权人会议的决议,首先要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通过和解协议草案的决议(特别决议)时,所代表的债权额必须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本题中除甲外,有8位债权人有表决权,C、D选项未过半数。本题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为1 100-300=800万元,A选项未达到2/3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6](多选):外国甲公司收购境内乙公司部分资产,并以该资产作为出资与境内丙公司于2008年3月1日成立了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甲公司收购乙公司部分资产的价款为120万美元。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价款的下列方式中,不符合规定的有( )。

A 甲公司于2008年5月30日向乙公司一次支付120万美元

B 甲公司于2008年5月30日向乙公司支付60万美元,2009年2月28日支付60万美元

C 甲公司于2009年2月28日向乙公司一次支付120万美元

D 甲公司于2008年8月30日向乙公司支付80万美元,2009年8月30日支付40万美元

[答案]BCD

[解析](1)通过收购国内企业资产设立合营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应当自合营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一次支付全部购买金,因此选项A符合法律规定;(2)分期缴付出资时总期限不得超过1年,选项B中1年末(2009年2月28日)支付的价款只有50%;(3)选项C中尽管1年末(2009年2月28日)支付了全部价款,但前6个月支付的价款低于60%;(4)选项D尽管前6个月支付的价款超过了60%,但总期限超过了1年。所以本题答案为BCD。

四是案例型选择题。案例型选择题的命题特点是将一些重点命题转化为具体案例,考察考生应用相关法律规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给我们的启发是,对于教材中抽象的法律规定,我们要习惯学会举例,通过举例加深理解。

[例7](单选):2009年6月1日,甲在乙的画展上看中一幅画,并提出购买,双方以5万元成交。甲同意待画展结束后,再将属于自己的画取走。此种交付方式属于( )。

A 现实交付 B 简易交付 C 指示交付 D 占有改定

[答案]D

[解析]现实交付,就是让与人将其对物的事实管领转移给受让人,如将货物递交到买者手中或家中、房屋买卖中的交钥匙等。简易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这就是简易交付。指示交付是转移动产占有的一种抽象方式,指让与动产物权时,如果让与人的出让动产由第三人占有,那么让与人可将对第三人的标的物返还请求权转移于受让人以代替实际交付。占有改定,是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例8](多选):某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股本总额为10000万元,董事会成员有5人。下列情形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是( )。

A 甲董事辞去董事职务

B 公司累计未弥补的亏损为2000万元

C 持有公司股份8%的股東请求时

D 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答案]AD。

[解析]由于甲董事辞去董事职务导致董事会成员少于5人,因此需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所以A项正确;该公司累计未弥补的亏损未达到实收股本总额的1/3,因此不需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持有公司股份8%的股东并没有超过10%的法定比例,因此不应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认为必要时、监事会提议召开时应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因此D项也正确。

五是纯记忆型选择题。纯记忆型选择题在考试中的比重很小,其命题特点在于。考查教材中一些关键数字或要点,需要死记硬背,一般只需考前几天临阵磨枪即可。

[例9](单选):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技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 )内仍未履行,对方当事人有权主张解除合同。

A 10日 B 30日 C 60日 D 90日

[答案]B

[解析](1)技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延迟履行主要义务,经催告后在30日内仍未履行,对方当事人有权主张解除合同。(2)当事人在催告通知中附有履行期限且该期限超过30日的,在该履行期限届满后方可有权提出解除合同的主张。

[例10](多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情形中,中国证监会可以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的有( )。

A 公司的股本的总额由人民币1.2亿元减至人民币60007/

B 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由28%降到21%

C 公司最近2年连续亏损

D 公司未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

[答案]BD

[解析](1)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股权分布(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份在25%以上)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2)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

假记载;(3)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4)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

(二)答题技巧分析选择题在考试中占70%的比重。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题的得分率决定最终的考试结果。考生在作答选择题时,应当注意如下几个认识上的问题:首先,考试题比平时的习题都要复杂、灵活,所以需要多动脑筋;考试题不存在命题错误问题。如果发现题中少一些作答的必要因素,一定是自己没有用足题中的信息,千万不要归责于命题老师。考试中的命题很少与你同步题或模拟题完全一样,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似曾相识的答案。其次,单选题简单,4选1,稍加留心即可得分,所以应当高度重视单选题,力争100%答对。对于单选题的解答,必须仔细读题干,把所有选项全部看完再作答。切忌认为前一个选项正确就不再看后面的选项。单选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并不简单,尤其一些命题关键词很容易被改造,陷阱多,所以需要考生更多的谨慎。再次,回答多选题。第一遍审题需要高度谨慎,对每一个与教材中原命题有变化的选项,一定多思考“为什么”;答完后不要再过多“相面”,否则容易越改越错。

三、综合分析题命题形式与答题技巧分析

(一)综合分析题命题形式 在解答综合分析题时,考生一方面要认真审题,注意陷阱。磨刀不误砍柴功,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在审题与答题的关系上,一般认为“七分审题,三分答题”。众多考生往往忽略审题的重要性,在题干内容没有审阅完毕或者审阅正确的情况下就急于答题,要么令答案错误,要么在书写答案过程中突然意识到自己有错误,只好放弃已经写就的答案,另起炉灶重写。

(二)答题技巧分析 对于综合分析题,正确的审题方法是审两遍,第一遍逐字逐句仔细看,注意关键词,可以在一些数字等关键词下做标记;第二遍则带着后面提出的问题找答案。分析对了,接下来便是组织答案。一般来讲,综合分析题提出的问题有4个到6个,每个问题的问法都一样,即“该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甲的主张有无法律依据?陈述理由”。换句话讲,一般要求考生既要回答结论,又要陈述理由,包括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所以,每个小问题的标准答案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结论,要求简洁准确。(2)法律依据,一般以“依照……规定:”起笔;在书写法律依据时,考生无须一字不差地默写有关法律规定,只要写出有关法律规定的基本意思即可;法律依据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把回答这个问题的有关规定写出即可。(3)事实依据,一般以“本题中,……”起笔;具体的写法是,将本题的法律关系套在“法律依据”中。最后再重复结论,即“所以……”。通过以下例题来加以说明。

[例11](综合分析题),,2009~5月,某纺织机械总公司(下称中方)拟与瑞士LD公司(下称外方)共同组建合资企业。双方达成以下主要意向:一是合资企业投资总额为380万美元,注册资本拟为200万美元,其中外方出资102万美元,占总股本的51%,中方出资98万美元,占总股本的49%。二是中方拟以其经依法评估和有关机关确认的机器设备、厂房、办公楼、有偿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和资金出资(其中办公楼已为下属企业贷款而作抵押),外方拟以机器设备和美元现金出资。三是从合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合营双方分别分两期缴付出资,其中:中方第一次出资为前述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折合为70万美元,在三个月内缴付,第二次出资为货币,为28万美元,在六个月内缴付;外方第一次出资为货币,为12万美元,在三个月内缴付,第二次出资为机器设备,折合为90万美元,在六个月内缴付。四是合营期进人第五年时,合营各方可按各自出资比例减少30%的注册资本,届时可不再报批、修改企业章程和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在合资企业投资总额和股权比例不变的前提下,注册资本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為什么?(2)合营各方出资的资产种类是否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3)合营各方分期认缴出资的安排是否妥当?为什么?(4)合营各方约定合营期内减少注册资本30%的计划是否合法?为什么?

标准答案:(1)在合资企业投资总额和股本比例不变的前提下,注册资本数额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合资企业投资总额在300万美420万美元外之间的,注册资本应为210万美元。本题中,合资企业投资总额为380万美元,注册资本仅为200万美元,所以不合法。(2)外方符合法律规定,中方则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根据有关规定,合营各方可以自己所有的机器设备、建筑物、现金、无形资产出资,但不得以其已设定担保的财产作为出资。本题中,中方以其设定抵押的办公楼作为出资,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3)中方分期认缴出资的安排符合法律规定,外方分期认缴出资的安排则有不妥之处。因为,依照有关规定,合营备方分期出资的,第一次出资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15%,并且应从合资企业注册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缴纳。本题中,外方第一次出资额未达到其认缴出资额的15%,故为不妥。(4)不合法。依照有关规定,合资企业在合营期内不得减少其注册资本,但因投资总额和生产经营规模等发生变化,确需减少注册资本的,必须经审批机关批准,修改合营企业章程,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本题中。合营各方约定减少30%注册资本,届时不再报批、修改企业章程和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所以不合法。

作者:刘春霖

CPA考试经济法论文 篇2:

2010年CPA考试《经济法》要点分析

编者按:2010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已临近,专业阶段考试将于9月11-12日进行,面对每年一次的这一我国会计专业资格含金量最高的考试,数千万为实现会计职业梦想的参考人员们对各考试科目的复习也进入了攻坚阶段。为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充分地复习、高效地备考,本刊特邀各科目辅导专家对此次考试相关重难点做出导读与分析,以期对众考生予以指导与启示。

证券法是近年CPA经济法考试的重点,每年经济法试题中该章所占比重都在15分以上,且都有一个综合题考查本章内容。本章重点包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三种证券上市的条件、重大事件与内幕信息、上市公司的收购等。本文选取其中一些重点考点,打破教材固有框架,以一种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思路进行列举和解析。

一、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法定条件的比较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是今年新增内容。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门槛要比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高。

一是两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共同条件。(1)发行人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3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算。(2)发行人的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经办理完毕,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3)发行人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不存在下列情形:①发行人的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②发行人的行业地位或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③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④发行人最近1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⑤发行人最近1年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⑥其他可能对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4)发行人依法纳税,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发行人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5)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所持发行人的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6)发行人资产完整,业务及人员、财务、机构独立,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公司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7)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员应当忠实、勤勉,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资格,且不存在下列情形:被中国证监会采取证券市场禁火措施尚在禁入期的;最近三年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最近一年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8)发行人具有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9)发行人的公司章程已明确对外担保的审批权限和审议程序,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10)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内不存在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违法行为,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内不存在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证券,或者有关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三年前,但目前仍处于持续状态的情形。(11)发行人募集资金应当用于主营业务,并有明确的用途。发行人应当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

二是两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法定条件的不同点。(1)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2)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3)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7/元。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7/元。(4)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发行人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政策。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发行人的业务应当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并不要求“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5)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发行人最近2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二、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基本情况有两种: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其中,公开发行包括向原股东配售股票——配股;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增发

一是一般条件。(1)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不存在可能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仲裁或其他重大事项,最近24个月内曾公开发行证券的,不存在发行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50%以上的情形。(2)财务状况良好,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3)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公开发行股票: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擅自改变前次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的用途而未作纠正;上市公司最近12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最近12个月内存在未履行向投资者作出的公开承诺的行为;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二是公司配股,除符合一般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1)拟

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30%;(2)控股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3)采用证券法规定的代销方式发行。

三是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除符合一般条件外,还应当符合:(1)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2)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3)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

四是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1)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特定对象不超过10名。发行对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董事会拟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除上述情形,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2)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三、股票上市与交易

一是股票交易限制。(1)公司法上的限制: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总数不得超过规定比例等。(2)证券法上的限制: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员,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赠送的股票,任何人在成为前款所列人员时,其原已持有的股票,必须依法转让;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6个月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除前款规定外,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5日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人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但证券公司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5%以上股份的,卖出该股票不受6个月时间限制;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上述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两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二是股票上市条件。主要掌握: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四、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

一是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特别注意掌握如下要求:(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2)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金融类公司的累计公司债券余额按金融企业的有关规定计算;(3)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二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司,除应当符合发行股票条件和发行普通债券的条件外,还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除符合公开增发股票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1)公司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2)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年的利息;(3)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平均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但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的公司除外;(4)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预计所附认股权全部行权后募集的资金总量不超过拟发行公司债券金额。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价格应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的均价。

三是公司债券的交易。公司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公司债券的期限为1年以上;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公司申请债券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五、上市公司收购

一是收购目的。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在于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已获得或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1)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N50%以上的控股股东;(2)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3)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4)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5)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二是上市公司收购人。如无相反证据,投资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致行动人:(1)投资者之间有股权控制关系;(2)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3)投资者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同时在另一个投资者担任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4)投资者参股另一投资者,可以对参股公司的重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5)银行以外的其他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为投资者取得相关股份提供融资安排;(6)投资者之间存在合伙、合作、联营等其他经济利益关系;(7)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8)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9)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和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员,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亲属,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10)在上市公司任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前项所述亲属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或者与其自己或者其前项所述亲属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11)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与其所控制或者委托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持有本公司股份;(12)投资者之间具有其他关联关系。上述一致行动人可归纳为5类:彼此有控制、共同被控制或参股关系的主体之间,如上述(1)(2)(4);公司负责人兼职的公司之间,如上述(3);有融资、合伙、联营等经济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如上述(5)(6);自然人在收购者公司中有任职、持股、或者近亲属任职等关系并且共同持有同意上士公司股份的,上述(7)(8)(9)(10)(11);其他。

三是上市公司收购中的权益披露。(1)收购人持股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上述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两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2)持股收购人持股30%时,继续增持股份的,都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四是上市公司收购方式。(1)要约收购。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收购人按照规定进行要约收购的,对同一种类股票的要约价格,不得低于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日前6个月内收购人取得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收购人可以采用现金、证券、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支付收购上市公司的价款。收购人聘请的财务顾问应当说明收购人具备要约收购的能力。(2)协议收购。收购协议达成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作者:刘春霖

CPA考试经济法论文 篇3:

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 要:随着全国各大高校的纷纷扩招,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会计作为历年高校的热门专业,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尤为值得关注。CPA证书作为会计职业市场最重要的证书,受到会计专业研究生的追捧。文章通过对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的背景及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会计研究生从事的行业类型、通过CPA的科数、报考目的、目前薪酬水平、期望薪酬水平等几个方面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并进一步对通过CPA的科数与目前薪酬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如何正确的认识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等学校和广大的研究生密切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CPA;就业;薪酬

根据相关部门的最新统计,研究生就业状况不如往年理想。特别是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迅猛增加,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需求岗位总体相对趋紧,致使研究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对于会计研究生报考CPA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当前会计研究生教育大多侧重理论知识的深化,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会计实际操作经验积累的要求却尤其重要。普通毕业生数量超过社会需求,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愈显。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毕业生对本专业的知识熟练掌握,即各种专业证书;另一方面更要求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由于毕业生技术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工作时间锻炼,使他们的就业情况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验而找不到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验就找不到工作”。

会计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加大。据统计,虽然研究生较本科毕业生来说就业率相对较高,但近几年研究生平均供需比却逐年下降。一方面,用人单位逐渐走出“学历至上”的原始观念,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在关注学历的同时,逐渐开始注重应聘者的能力。另一方面,与用人单位淡化学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钩,高学历人才数量迅猛增长。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连年持续扩招,同时会计专业又是年年的热门报考专业,致使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大幅攀升,在用人单位淡化学历的趋势背景下,对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使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优势逐年下降,就业压力加大。

会计专业研究生蜂拥报考CPA。用人单位对专业和经验的要求,使没有足够多经验的研究生为了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加快其成为中高级管理人才的成长速度,纷纷把目光集中到了尽可能多的考取专业证书上来。调查显示,目前70%的会计类大学生甚至很多非会计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在努力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研究生中报考CPA的比例则更加高于这一数字。很多研究生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CPA学习中,而放弃了许多宝贵的课题研究机会,忽略了必要的研究能力的培养甚至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二)高校老师看法不一。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争相报考CPA这一行为,教师们持不同态度。有的教师表示支持,他们认为通过CPA考试,不仅能使学生从CPA教材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而且优秀的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将CPA考试科目和平常所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追求上进的表现,同时也是找工作中一项很好的筹码,至少能够证明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另一部分教师则持相反观点,他们指出,会计研究生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科研创新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各种沟通能力等,而不仅仅是为了通过CPA考试。

(三)社会对CPA考试的认可。注册会计师是目前领跑会计职业市场的四大证书之一,可谓就业的本土金字招牌,因此尤为受到追捧。如今的CPA考试已不仅仅是最初为了成为注册会计师进入事务所工作的一种资格考试,而是逐渐被大众所认可。CPA的低通过率使CPA证书越来越成为一种能力的象征,因而得到许多企业的重视。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对于就业是否具有明显的影响?影响与付出是否成正比?是否通过科目越多,就业状况就越理想?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具体研究探讨这些问题,并对于如何正确的认识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等学校和广大的研究生密切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具体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我们选用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近五年的会计专业硕士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典型的财经类大学,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另一方面研究数据更容易取得。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被调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类型、通过CPA的科数、报考目的、目前薪酬水平、期望薪酬水平等几个方面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对各个信息以及信息之间进行统计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近五年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毕业生约为近300人,通过各年通讯录我们收集到268个样本,并于6月底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问卷,至9月初共收回问卷106份。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以下统计分析:

(一)毕业后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有4人,国企41人,外企3人,银行6人,私企15人,政府公务员7人,事业单位28人,自主创业、继续学习等其他2人。可见相当大比例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国企、事业单位,分别占38%、26%,而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却很少,仅占4%。

分析不同性质的工作单位特点:

事务所:在会计师事务所虽然薪酬较高,可以接触比较全面的会计业务,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外语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业务能力。但注册会计师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压力很大,加班出差频繁;职业风险大;注册会计师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来适应工作的需要。国有企业:收入及福利稳定;安全系数高;发展前景好;工作压力较低;生活较规律,双修日,加班少。很多的研究生毕业选择去国企。外企:高薪,福利好,工作环境好;有系统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强调个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能力,也有利于搭建自己的人脉;注重员工发展,给予员工诸多培训等。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好,有利于能力的提高。私企:发展空间较大;能够很快学到实用的知识;需要一职多能,无形中提高能力;劳有所得;自由性大,升职、积累经验相对更快。公务员: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通过总结分析,会计专业研究生对于所选单位最看重的几点是: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薪酬和福利、资金和规模、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人才培训情况、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等,视他们对各方面的注重程度及能力程度而进入不同的行业。结合国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研究生比较愿意进入收入稳定、前景好、压力相对较低、生活较规律的单位,也反映了毕业生比较务实的一面。

(二)毕业生中曾报考过CPA的人数竟然达到了近100%,其中考过未过36.79%,通过一门16.04%,通过两门23.58%,通过三门7.55%,通过四门5.66%,通过五门2.83%,通过六门6.60%。可见拼命考取CPA几乎成为所有会计专业研究生学习生涯的一部分,但多数人没有通过或通过一两科,能够全科通过的人并不多。

(三)通过对报考CPA目的的统计,选择为了“增加一个有用的专业证书来帮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的人最多,占到36.22%;“通过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拓展自己未来的就业面”分别占29.34%和17.86%。而为了“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仅占1.02%。结合CPA报考人数及就业单位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基本不是为了进入会计师事务所,而更多人的理想单位是进入国企或事业单位等。大部分人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报考CPA。

(四)对于目前薪酬,4000-6000区间的最多,占45.83%;6000-8000区间其次,占25%;8000-10000占12.50%。而43.4%的毕业生将自己的期望薪酬定为8000-10000;10000-15000占18.87%;15000以上占21.70%。从目前薪酬和期望薪酬的比较可以看出,目前薪酬低于期望薪酬,可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现实往往不能满足毕业生们原本的期望,但要为自己设立一个合理的长远目标,看重长远收入而非短期收入。

(五)被调查会计研究生中63.21%的人认为研究生就业形式较严峻,就业比较困难;35.85%的人认为形式较好,压力不大。71.7%的人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基本满意,23.58%的人基本不满意,2.83%的人非常满意,只有1.8%的人非常不满意。可见在高校扩招,就业市场需求岗位总体趋紧等背景下,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并不是太乐观。但也不比过度紧张,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实习,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大部分人毕业后还是可以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六)在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多科CPA的研究生进入了国企、事业单位,能够拿到比较高的薪金,但很多没有通过的同样也能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甚至比通过多科的人的薪酬还要高。CPA与就业去向、薪酬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并没有我们原本想象的那么高,或者说不十分具有显著性。由于单位的好坏我们无法从单位性质上进行衡量,在此我们暂且使用目前薪酬的高低来表示工作的优劣,与CPA通过科数进行相关分析。以下是我们运用Eviews软件对收集数据中CPA的通过科数与薪酬相关性的分析: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在横坐标为CPA通过科数,纵坐标为薪酬的坐标轴中,每一个点代表一个被调查对象CPA通过情况和薪酬情况。红线为所有点的趋势走向。由于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对薪酬的调查并没有具体的薪酬数,只有一个区间范围,于是我们选取了每个范围的中间数,这就造成了许多点重合的情况,同时也没有明显的大部分点在红线周围密集的显示。但由于红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且相对较平缓,还是可以说明CPA通过科数对薪酬有促进的影响,但并不是十分显著的。

对CPA通过科数与薪酬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出二者为正相关的关系,约为0.425。进一步说明了CPA通过科数对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相关性不是非常大,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不一定通过的科数越多就一定能找到薪酬高的工作。

三、结论及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会计专业研究生在就业时倾向于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等收入稳定、前景好、压力相对较低、生活较规律的单位,在选择单位时比较注重单位的未来发展前景、工资待遇等因素。在报考CPA方面,几乎所有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过CPA考试,并希望借此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巩固专业知识,通过CPA通过科数与薪酬的相关性分析来看,报考CPA虽然对未来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十分显著。很多被调查者认为在工作中,研究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纸证书,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更多的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主研究分析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与应用能力、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商务沟通能力等,能够在变换的环境下灵活运用知识技能来自主分析解决问题,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激烈的竞争。另外在另一项研究生就业的调查显示,许多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希望研究生能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能力、人文知识的学习及写作能力训练等。

这些都表明CPA证书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研究生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要看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也就是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报考CPA比较重要,它从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会计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促进了研究生对本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报考CPA不应成为研究生生涯的全部,CPA考试涵盖了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及风险管理六大方面,CPA备考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必定会遇到CPA考试与科研、社会实践等相冲突的情况,这就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应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明确努力目标,合理分配学习与科研、社会实践等的时间,做到适当的取舍。有针对性的积极弥补自己专业知识以及各种实践能力的不足,成为理论-实践的双能型人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普通毕业生过剩、高端人才急缺的会计就业背景下,使自己不断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未来找的满意的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代志鹏.试析应届研究生的社会化[J].中国研究生.2006,4.

作者:张双

上一篇:护士年度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歌颂祖国的演讲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