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护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社区护理方式。方法:纳入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128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社区预防护理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是社区预防护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区老年护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区老年护理论文 篇1:

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探究

[摘 要]社区老年教育是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推动老年教育成为一项覆盖广、普惠性教育事业的主要途径。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为进一步缩小贵州城乡老年教育发展差距,积极依托社区推进老年教育发展,文章对“社区+老年大学”“社区+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社区+学习型组织”“社区+市场”“社区+养老服务产业”“社区+高校”六种模式进行分析,以探索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路径,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贵州老年教育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发展模式

[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74号)指出,“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将老年教育的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发展农村社区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发展重心在基层、在农村,重点在于扩大基层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基层老年教育覆盖率。过去,一谈到老年教育,人们想到的就只有老年大学,老年教育若是单纯依靠老年大学,将处于需大于供的非平衡状态中,难以实现老年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提高基层老年教育的参与度是贵州省老年教育发展中亟需突破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丰富老年教育的形式,将围墙内的学校老年教育向围墙外的社区老年教育拓展与延伸。借助贵州省社区教育发展的契机,探索贵州省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究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是构建现代化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的重要一步。

一、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领域的融合

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的基础[1],兼具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属性,是老年教育领域与社区教育领域的融合。社区老年教育是社区内的老年教育,强调老年教育社区化历程,是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社区老年教育概念

1.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以老年人为教育实践主体,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教育目标,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最终评价尺度的综合社会教育”[2]。老年教育要以人为本,重在追求老年群体的生命价值与生命体验,促进老年人积极“再社会化”。

2.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以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为教育与服务对象的教育形式[3],其扎根于社区,发展于社区,壮大于社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3.社区老年教育

我们可将社区老年教育理解为以社区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社区老年人学习需求为教育内容,以社区为教学场域,以社区资源为教学资源而开展的活动的总和,包括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4]。

(二)社区老年教育特性

社区老年教育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老年教育”和“依托公共文化资源的老年教育”两类载体的融合发展[5],有着鲜明的开放教育特性。社区老年教育是促进老年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有其独特的属性。

1.主体社区化。社区老年教育不限于老年大学与社区的合作共建,其发展主体是社区,强调老年教育活动的社区性,主要在社区范围开展。

2.形式灵活化。社区老年教育具有开放性,是围墙内与外老年教育的融合。自然、人文等元素都可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学内容,公园、展馆等场地都可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学载体,培训、讲座甚至娱乐等活动都可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学形式。

3.资源整合化。社区老年教育重在资源整合与利用,整合社区内物质资源,利用社区内人力资源,形成相对完善的社区资源供给链,为社区老年教育注入能量流。

4.内容个性化。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是吸引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前提。社区老年教育内容的选择以老年人兴趣为支撑、以老年人生活必需为引领,在社区营造爱学、乐学的学习氛围。

二、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

近几年,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多主体化发展态势明显,有党政主导办学、社会组织参与办学等形式。笔者通过对贵州省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有六种发展模式。

(一)“社区+老年大学”发展模式

社区老年学校是社区与各层级老年大学合作办学的重要形式。利用老年大学规范的学科设置、优质的师资力量,利用社区人力管理资源、老年群体聚居等优势合作共建社区老年学校来促进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

“社区+老年大学”发展模式是实现学校老年教育到社区老年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教育压力,让一部分老年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老年大学的教学服务。如贵州老年大学与贵阳市观山湖社区合作成立贵州老年大学观山社区分校、贵阳市老年大学与乌当区顺新社区合作成立顺新社区老年学校、松桃县老年大学与南门社区合作成立南门社区老年学校。社区老年学校、老年大学社区分校是“社区+老年大学”合作办学模式的典型,也是老年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转型的重要体现。

社区老年学校、老年大学社区分校的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考慮到贵州省经济发展实际,在全省大规模推广“社区+老年大学”模式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显然不现实,也不可能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模式。因此,社区老年教育需要其他发展模式作为重要补充。

(二)“社区+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发展模式

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建有完善的社区教育制度,如社区教育工作制度、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制度、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制度等,以保障社区老年教育的顺利运行。

贵州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多为职业院校,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及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至2019年10月,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已与140余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起社区教育工作联络机制,如望谟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新屯街道新屯社区挂牌“社区教育示范点”、铜仁电大石阡工作站在国荣楼上村授牌“社区教育学习点”、德江中等职业学校在煎茶镇新场社区成立“社区教育服务站”。社区教育示范点、社区教育学习点、社区教育服务站为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在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尝试打开了新的局面、明确了新的方向。纳雍中等职业学校与雍熙街道公园社区合作建设社区老年教学点,利用本校师资在每周日的固定时间到雍熙街道公园社区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食品安全、生活常识等教育。修文中等职业学校利用省级社区教育试点的优势建设了茶艺室、舞蹈室等教学场地,对滨阳居委会的老年人进行茶艺品鉴、太极拳、交谊舞等培训活动。社区与省级社区教育试点的交叉发展,无疑为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由于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完善的、可复制的试点经验;同时,受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的限制,“社区+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发展模式难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

(三)“社区+学习型组织”发展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组织[6]。城镇、基层社区利用学习型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利用社区的有序运营、规范操作,在特定区域内建设社区学习共同体,打造社区学习共同体生态圈。

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是一种非正规的老年教育组织,是围墙外与篱笆外的老年教育形式。教学方式灵活、内容贴近生活、受众范围广泛等特点决定其可以成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围墙内竞争性的学校老年教育到无门槛自由式老年教育的演变,是“社会即学校”理念的体现。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依靠自发性的老年学习型组织,老年学习型组织中的某一个体依靠自身的技能优势组建一个以其为中心的全新的学习圈。如此反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根据自身的需求或爱好参与到新构建的学习圈中,建设一个又一个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如花溪区菊林书院由一群爱好书画的老年群体组成,可被称为老年学习型组织;菊林书院的某一人凭借自身书画才能在某一社区带领老年人成立另一个书法学习班,这样一人带一群,从而形成一群又一群,“成员即资源”,发挥学习型组织的内生动力[7],这就是“社区+学习型组织”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的主要模式。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能减轻老年教育压力、优化社会上的老年技能型人才。

以兴趣而集合的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有着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踊跃参与其中。强烈的责任感、共同的归属感让社区老年学习型组织更加稳固,集体中每个人积极投身到社区老年学習共同体的建设中,为社区老年教育“发光发热”。目前,“社区+学习型组织”发展模式多集中在城镇社区,而少见于农村社区。由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是依爱好与兴趣划分,往往与年龄、性别、职业有关联,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经济、家庭支持等),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铺开。

(四)“社区+市场”发展模式

受社区场地、经费、人员等限制,社区无法满足大范围开展老年教育的要求。引入第三方教育培训机构,形成“社区+市场+老年教育”运行模式,依靠市场化机制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社区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公司化、市场化运行社区老年教育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老年教育有市场需求,进入老年大学接受系统老年教育的老年人只是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社会上有学习需求却无法入学的老年人却是多数,采用市场化模式,引入第三方教育培训机构,既满足了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又满足培训市场的经济需求。其二,市场化社区老年教育有必要,市场化的社区老年教育既能为老年人赋权增能,平衡社区内老年教育的供需关系,又能让老年教育有效融入社会治理,创建和谐、美丽的新型社区。2017年,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园社区与辖区内的某艺术培训学校合作开展社区老年教育,通过艺术培训学校提供场地、师资等,金华园社区提供教育管理、教学服务等,发挥各自长处,积极开展老年教育。至2019年底,该培训机构已累计培训2000余名老年学员。

“社区+市场”发展模式虽然可以弥补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不足,但在实际的发展中,有的企业易受市场的影响,在开展老年教育时会将经济效益放在前,社会效益放在后,这就异化了老年教育的本质,变成“教育搭台,经济唱戏”,变“老年教育”为“老年经济”。

(五)“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

当前,养老行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平台的紧密合作已经成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易地扶贫安置点的老年教育工作是全省老年教育工作的重点。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硬件设施等较为齐全且多配备了照料中心,完全可以成为探索“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的新阵地。桐梓县燎原镇蟠龙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社区内设有书画室、照料中心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作为省级社区教育试点的桐梓职校在蟠龙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新尝试,一方面利用本校的师资定期对本社区老年人进行书画教育等活动,同时又对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进行康复照顾等。目前,蟠龙社区拟结合社会上的养老服务组织对本社区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即老年人白天在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等活动,晚上回到自己的居所休息。蟠龙社区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虽处于前期的摸索阶段,但为社区与养老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打开了窗口,为后期深入实践提供了条件。

当前,贵州省养老服务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不少养老服务社会组织都把老年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社区积极对接,共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由于社会上的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水平参差不齐,资质高低不一,且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不同,对“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考验。若双方衔接不当就会弱化老年教育的教育性、公益性、普惠性等属性。

(六)“社区+高校”发展模式

高校是智慧型、技能型人才的聚集地,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在职教学团队,也拥有一批兼具经验与能力的离退休教师队伍。采用“社区+高校”发展模式助推老年教育,将社区与高校有机结合,丰富老年教育资源,为社区老年教育注入活力。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自1979年成立以来,经过近41年的发展实践,形成了遍布全省的电大办学体系,具有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开放成熟的成人教育经验。利用全省电大的系统优势,省、市(州)、区(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工作站)组成的具有树根状的多层系统组织架构将老年教育渗透到基层的每个角落[8]。同时,省、市(州)、区(县)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成立更为在全省探索“社区+高校”发展模式提供了经验。如铜仁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北门社区、西门社区开展了老年电子钢琴培训;遵义市广播电视大学在添阳社区开展了老年人健康讲座;毕节市广播电视大学对双树社区、桂花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破除迷信宣讲活动;采用“社区+高校”发展模式发展老年教育,既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就近入学的便利,又提高了高校的人力资源效益。

社区内的高校,采用就近原则,与社区建立定点老年教育联动机制。如护理或医学等专业的学生可将社区作为实习单位,定期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测、康复照顾等活动;财务或金融等专业的学生利用每周的固定时间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类教育培训;采用“社区+高校”模式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既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实践服务能力又扩大了老年教育的受益群体范围。

三、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思考

目前,贵州老年教育在全国老年教育发展梯队中位列前排。据贵州省老教办统计,至2019年12月,贵州省老年教育入学率为8.7%,超过全国3.5个百分点。虽然贵州省老年教育发展势头猛劲,但基层老年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发展尤为迫切。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必要朝着多元化、整合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

(一)根据社区发展实际,综合选择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

笔者结合目前贵州省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六种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并对每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在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中,社区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及自身发展需要,综合选择一种或几种发展模式作为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

如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社区可选择“社区+老年大学”发展模式或“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农村社区,特别是硬件设施不足的社区可综合采用“社区+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发展模式、“社区+学习型组织”发展模式及“社区+高校”发展模式。

(二)以全省电大体系为主体,加快基层社区老年学校建设

贵州省电大系统作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若将老年教育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遍布全省的电大教育系统则是从省会延伸到各地市、区县的枝干,各个乡镇的社区老年学校则是枝叶。只有各级老年教育机构正常运转,贵州老年教育才会枝繁叶茂。

目前,基层老年教育是贵州老年教育的薄弱点。由于基层存在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信息流通缓慢等问题,基层社区要利用好老教办(老年大学)和电大工作站的多部门统筹协调关系网络,及时传递老年教育的前沿资讯,加强联动,共建共创社区老年学校。

(三)发挥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的引领作用,建立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机制

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也是贵州省级社区教育试点的工作重心之一。发挥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在基层社区中的引领作用,提高其对区域内老年人群的服务能力,开放共享省级社区教育试点资源,改善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

如省级社區教育试点单位与社区建立起社区老年工作机制,对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管理等作细致明确规定,规范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程序,将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在社区的老年教育工作常态化、常规化,鼓励省级社区教育试点单位与更多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构建起联系机制。

(四)激发市场潜力,盘活社区老年教育资源

资源供给不足是贵州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扩大基层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基层老年教育资源活力是当前老年教育事业向前发展遇到的瓶颈。盘活社会上的老年教育资源重点在于激发市场的潜能,利用好市场“这双无形的双手”。

运用市场的资源配置理论,社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老年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增加其参与老年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提高社区老年教育资源的可利用率,变企业资源、社会组织资源为社区老年教育资源。

(五)发展老年学习共同体,促进社区老年教育成果转换

老年学习共同体是具有创新力的组织,能够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具有组织构成上的开放性、系统内部的联合性,在功能实现和任务执行上具有相对独立性[9]。兴趣与爱好是老年人自觉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的内在驱动力,能吸引老年人自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学习小组等,开展内容新颖的老年教育活动。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老年人在追求再教育需求的同时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在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中,社区要积极转换老年教育成果,如通过书画、编织工艺等义卖活动,既可以为社区老年教育持续发展提供资金,又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增强社区老年教育的聚合力。

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社区老年教育还要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目前,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于教育资源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不足的现实和与日俱增的老年教育需求之间形成矛盾。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环境下,大力探索社区老年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对贵州省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探析、选择和整合,对提升贵州省老年教育质量,提高贵州省老年教育覆盖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乃林.社区老年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8-10.

[2]毛建茹.人力资源开发:老年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81-85.

[3]吴遵民.我国当代社区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1(3):9-13.

[4]叶忠海.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11-16+23.

[5]毛建茹,胡丽亚.基于需求的老年教育载体分层设计与运行策略[J].成人教育,2017(7):36-40.

[6]彼得·F·德鲁克.知识管理[M].杨开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0.

[7]汪国新,孙艳雷.成员即资源:社区学习共同体内生发展规律探析[J].职教论坛,2013(24):38-41.

[8]丁晓华.养教联动探索老年教育新途径——江苏养老教育与养老结合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9(5):122-125.

[9]崔珍珍.构建松散耦合的老年教育新型组织[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5):49-52.

[作者简介]陈婷婷(1989-),女,江苏射阳人,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区教育、老年教育。

[责任编辑 孙世虹]

作者:陈婷婷

社区老年护理论文 篇2:

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社区护理方式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社区护理方式。方法:纳入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128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社区预防护理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是社区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防跌倒意识;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生存质量;跌倒发生率。结果:社区预防护理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社区预防护理组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防跌倒意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社区预防护理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社区预防护理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社区预防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预防跌倒意识,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跌倒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关键词】社区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跌倒;预防;社区护理方式

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发生率高,是跌倒高发人群,跌倒后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伤残和死亡,生活无法自理,大大降低生存质量[1]。但研究显示,跌倒是可控制的,通过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丢到,可可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2]。本研究分析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社区护理方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128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社区预防护理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41-82岁,平均(56.21±2.66)岁。老年高血压患者有34例,糖尿病患者有30例。常规护理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41-83岁,平均(56.25±2.62)岁。老年高血压患者有33例,糖尿病患者有3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社区预防护理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是社区预防护理。(1)健康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和宣传栏等告知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发展的后果、治疗方法、跌倒高危因素、危害性,使患者正确认识跌倒,树立跌倒风险意识。(2)饮食:指导患者进行丰富维生素D和钙质、低盐饮食,预防骨质疏松。(3)运动干预:嘱咐患者充分休息和睡眠,并进行倒步走、侧身走、沿着直线走以及金鸡独立等,增强机体功能和预防跌倒。(4)血压和血糖监测:对患者监测血压和血糖的方面进行监测,结合监测结果调整用药,说明药物使用注意事项,预防服药后低血糖或低血压而跌倒。(5)环境护理。设置扶手、防滑垫、门口小地毯等。嘱咐患者转身动作慢,注意扶扶手[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防跌倒意识(0-100分,得分越高则认知和防范意识越高);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SAS和SDS)、生存质量(SF-36评分);跌倒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进行t检验(计量,用x±s表示)、χ2检验(计数,用%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

社区预防护理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如表1.

2.2 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生存质量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社区预防护理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如表2.

2.3 两组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防跌倒意识相比较

社区预防护理组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防跌倒意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跌倒发生率相比较

社区预防护理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如表4.

3 讨论

社区预防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中的应用可通过健康教育、用药、运动、饮食干预和环境护理等多方面积极消除跌倒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跌倒风险,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5-6]。本研究显示,社区预防护理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社区预防护理组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防跌倒意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社区预防护理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社区预防护理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综上所述,社区预防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预防跌倒意识,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跌倒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毛晓润,杜文娟,徐月贞等.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575-578.

[2]肖燕.綜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24(2):199-200.

[3]李红.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认知率及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34(36):163-165.

[4]毛晓润.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5]李明.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6):249-250.

[6]邓亚男.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J].医学信息,2014,25(39):131-131,132.

作者:嵇益群

社区老年护理论文 篇3:

老龄化社会呼唤多元化社区老年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76

我国老年护理所面临的问题

老年人口数量庞大、患病率高使老年护理需要量逐步增加;家庭小型化和大量的“空巢家庭”使我国传统的靠血亲养老护老的功能逐步弱化;传统观念以及老年人对环境和心理的需求使老人首选居家养老;顺利完成养老和老年护理的经济能力欠缺。

缺乏完整的老年护理体系:①缺乏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而且,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中对上门居家护理、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等产生的护理费用基本不予支付;②缺乏系统的老年护理机构和组织,就我国现有的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街道和乡镇卫生院,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和未来的老年护理需求;③缺乏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我国现有的社区护士都是从临床护士转化而来,缺乏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我国的老年护理服务既得不到数量上的满足,也得不到质量上的保证。

解决我国老年护理问题的策略

建立和健全我国老年护理保障制度:我国应加快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长期老年护理等社会保障制度。养老和老年医疗、护理保障制度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安全,要完成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主导完成。

建立系统的多元化社区老年服务组织机构:①上门居家护理:以整体护理的理论为指导,大力开展上门居家护理。使居家养老的老人得到必要的保健护理、疾病护理等,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尽可能健康地安度晚年。②社区健康咨询:深入社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可举办专场讲座,普及防病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针对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和接受能力较低的特点,开展实物操作的示范性教育。③日间照护:日间老人照顾服务可使老年人白天在服务机构得到照顾,提供不产生赢利的一日三餐,晚上由家庭提供照护。这种形式由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照顾老年人的责任,使老年人享有家庭的温暖,又能减轻因照护老年人带来的种种问题。④老年公寓:公寓护理模式,是指专门为老年人建造的生活设施齐全、公用设施配套完善、为老年人提供终身性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基本的医疗预防和较好的生活护理、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因而对老有所养,提高生活质量能起到积极作用。⑤老年护理院:除提供老年公寓的护理内容外,还能提供较全面的治疗和抢救措施。主要收治病情较重,或有褥疮、留置管道、癌症晚期等需要较多治疗护理的老人。

订评估老人所需照护的等级和标准以及相对应的收费标准:应运用整体护理的理念,制订出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照护评估标准。

制订评价、规范和指导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标准体系:现在各地的社区服务中心在提供有限的社区护理服务时,都是各自根据情况参照原有的医院临床护理模式下的规章、制度、操作常规、管理制度等自主制定的,其规范性和科学性都很难保证。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让社区护理服务工作不再盲目和随意,而是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加大对社区护理的经济支持:一是增加政府对老年护理需求者的补助,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不同的支助档次;再依据保险、个人、政府按一定比例支付社区护理费用。二是增加对社区护理服务工作者的经济支持,实行收支分开,收入上缴政府,由政府保证他们的经济收入不低于和政府相当级别工作人员的水平;同时又以一定的工作数量和相应的工作质量对他们进行考评,依据工作完成的情况划分出数个相应的工资级别。

加速培养和培训社区护理服务专业人才:成立专门的从事社区护理或社区老年护理的组织机构,改善社区护理人员工资待遇,加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培训和提高,加速在校护生的培养,设立社区护理或老年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李继坪.社区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刘建芬,潘孟昭.护理如何为老年人服务.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13.

3 刘则杨.护理经济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

作者:蒋阿凤 丁亚萍 马晓英

上一篇: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述职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