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影响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以1990—2010年为样本期间,研究美国油价对中国油价影响以及中国油价影响国内物价的路径和机制。通过相关性检验,证明中美石油价格具有强相关性。通过协整检验,得到两种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反映中国油价对美国油价变化的冲击更敏感,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美国油价是中国油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影响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影响论文 篇1:

国际油价走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石油是一种基础性的生产资料,它的价格不断上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 以及与石油相关的其行业的生产经营都将产生影响。消除油价走高的负面影响,需要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提高应对国际石油冲击的能力:建立石油探开发专项基金,保证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优先使用国外石油资源,扩大稳定供给的份额:开发利用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效率,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发展中的“石油困扰”。

[关键词]石油 能源 石油储备 国民经济

作者:陶 佩

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影响论文 篇2:

基于油价上涨的中国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本文以1990—2010年为样本期间,研究美国油价对中国油价影响以及中国油价影响国内物价的路径和机制。通过相关性检验,证明中美石油价格具有强相关性。通过协整检验,得到两种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反映中国油价对美国油价变化的冲击更敏感,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美国油价是中国油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国内油价上涨对中国所有行业的价格上涨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因行业不同,影响也有差异。

[关键词]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石油价格

桂繯评(1959—),男,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李双妹(1988—),女,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和政策。(上海200444)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基于1990-2010的美国通胀向中国经济传导研究”(项目编号:11ZS94)和上海大学科研项目“美国通货膨胀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A.10-0133-10-002)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石油价格冲击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20世纪70和80年代两次大的石油危机,将主要石油消费国经济拖入衰退更是如此。Hamilton[1]研究了二战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发现油价波动与美国实际的经济活动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Hooker[2]在菲利普斯框架内,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油价变化效应对美国通胀的影响,认为油价冲击仅仅通过其在价格指数中的份额产生影响;而80年代前的冲击持续明显影响核心通胀。Gregorio et al.[3]提出近几十年来石油价格变动对一般通胀水平的传递效应显著下降,这是许多国家的普遍现象。戴家权[4]认为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持续走低及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美元贬值是导致国际原油名义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纪建[5]等国际油价长期趋势的研究表明,石油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赵笑宇[6]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油价变动对各产业产品价格及价格总水平的具体影响,油价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数量关系。曾林阳[7]认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通货膨胀至多存在微弱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是否影响中国油价,进而影响中国的物价,其影响的路径如何,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中美油价波动相关性-统计分析

国际石油价格有三大定价基准,分别是美国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欧洲的北海布伦特轻质原油(Brent)和中东的迪拜高硫原油(Dubai)。通常,由于黏度和杂质的成分和含量不同,迪拜原油会比WTI和Brent原油便宜30%左右。但是近两年,几种原油之间的价差逐步缩小,由于不同原油之间有相当强的替代性,因此主要原油的价格波动态势是基本一致的。本文油价序列数据选用的美国的WTI(以下简称美国油价),中国大庆原油DAQ(中国油价)现货价格的月度数据,样本期间为1990.01.01—2010.11.01。

从图1可以看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油价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油价跟随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其中2008年的石油价格上涨到最高峰。

做大庆和西德克萨斯油价散点图,检验其相关性。从散点图看到,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见图2)。为此,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面,它用来衡量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

检验结果显示,1991.01—2010.11期间,相关系数为0.944、0.944,中美石油价格存在高度相关性(见表1)。而且,可以证明美国石油价格是中国石油价格的格兰杰原因(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也就是说,中国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国外因素,尤其是美国油价上涨,是典型的输入型的价格传导。目前美国经济衰退尚未见底,美元流动性过剩还将维持,由此导致大众商品价格上扬也就在所难免。

三、中美石油价格的联动性-协整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中美石油价格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下文进行协整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现象发生,在做协整检验前,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的稳定性检验,同时考察变量的单整阶数,即对变量及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 (见表2)。

从上述检验可知,WTIt、DAQt时间序列的水平单位根检验,不稳定;一阶差分检验结果稳定。因此,WTIt、DAQt时间序列单整阶数相同,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即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目的是对理论模型中的2个变量,作为一个经济系统互为因果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它又可以和后面的脉冲响应的分析相互补充和印证。

从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得到?押美国石油价格WTIt是中国石油价格DAQt的格兰杰原因,即美国石油价格上涨将导致中国石油价格。显然,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全面发展以及汽车进入普通家庭,中国对石油的消耗量在大幅增长。1993年首次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 1996年首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对石油消耗量的不断增加,石油价格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程度日益显著。石油行业本身以及以石油产品为动力和原材料的行业,如交通运输、化工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价格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国内油价往往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波动性明显增强。原因在于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而且进口依存度还在不断增加。

四、石油等相关行业在国内产业中的影响-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一)基本原理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产业部门、行业、产品等)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亦称产业部门间分析。它由W.里昂惕夫于1936年最早提出。投入产出分析由两个部分组成?押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和投入产出表。

1.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投入产出的基本数学模型用下面两个公式来表示:

X=AX+Y(1)

aij=i=1,2,……,n?鸦j=1,2,……,n(2)

其中,X=(X1,X2,……,Xn)为产出向量

Y=(Y1,Y2,……,Yn)为最终需求

A=(aij)n×n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x——j部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i部门产品的数量。

这里的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投入系数、工艺系数或技术系数,用于反映国民经济的生产技术结构,是各个部门所消耗的各种投入的数量跟这个部门的总产出成正比例关系,一般用符号aij表示,即纯部门j生产单位产品对纯部门i产品的消耗量,如提炼一吨成品油所消耗的原油。式⑵中xij为j部门生产产品时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又叫做中间流量;Xj为j部门的产量。直接消耗系数由aij构成的n×n的矩阵A,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矩阵A反映了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和产品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直接消耗系数是建立模型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系数,是投入产出模型的核心。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aij越大,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aij越小,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弱;aij=0则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没有直接的依赖关系。

直接消耗系数体现了列昂惕夫模型中生产结构的基本特征,是计算的基础。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强弱,并为构造投入产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参数。

2.完全消耗系数。在直接消耗系数的基础上可以计算出完全消耗系数,它是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某种总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之和。例如,生产一台机器除直接消耗钢材外,还要消耗电力,而发电需要设备,这些设备也要消耗钢材。生产机器,通过发电设备对钢材的消耗,叫做间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数,就是对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完全消耗系数是全部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

(二)投入产出表分析

选择1998—2010年期间,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分析石油价格上涨向国内产业传导。该表包含17个部门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没有石油行业,与石油行业最为接近的行业为“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所以,我们选用该部门的系数作为近似替代, 得出石油价格变动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其中,1995年版本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用于1995—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投入产出的计算;1997年版的表用于1999—2002年的计算;2000年版的表用于2003—2005年的计算;2002年版的表用于2006—2007年的计算;2005年版的表用于2008—2009年的计算;2007年版的表用于2010年的计算。

在上述6张表中,我们选用主栏中“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对不同版本的宾栏中的17个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进行比较排序,找到“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最小的4个行业(包括金融保险业,农业,食品制造业和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等),最大的4个行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运输邮电业等),作为我们分析的对象(见表4)。

分析每张表中8个行业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的变化情况:⑴观察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在17个行业中的相对位置及变化。通过与每个行业的统计量“中值”的对比,可以发现: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最小的4个行业,系数多小于中值,2000年版本中金融保险业的系数与中值相同,农业的系数大于中值。反之,最大的4个行业,系数多大于中值,只有1997年版本金属产品制造业的系数、2002年版本的化学工业以及金属产品制造业的系数与中值相同。这说明,投入产出的消耗基本稳定,但也发生变化。“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在金融保险业等投入较小的行业,投入也曾经上升,而电力及蒸汽、热水等投入较多的行业,投入也曾经下降。⑵观察每个行业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的连续变化情况。通过对8个行业在1995—2007年期间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的波动幅度的统计,发现最小系数的4个行业总体波动较小,系数最大4个行业中,“运输邮电业”的系数波动幅度最小。⑶1995与2007版本的8个行业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比较,发现所有8个行业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由此也说明这些行业的发展,对“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的依赖不断提高(见表4)。

五、石油价格上涨向国内产业传导性-投入产出分析

从大庆现货石油价格看到,1995—2010年期间,其上涨幅度高达358.62%。如此大幅度的上涨,对相关行业存在何种影响呢?我们继续分析上述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最小4个和最大4个行业,在1995—2010年期间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所产生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到:

1.在样本期间,由于石油价格上涨而导致所有行业的价格,在大多数年份呈现上涨趋势。其中,1998年石油价格相比1995年下降,表中所列全部行业的价格相比1995年下降。1999年石油价格微涨0.18%,表中的4个行业的价格出现下降,4个行业的价格上涨、下降或者上涨的幅度都超过0.18%。

2.从价格涨幅来看,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最小和最大的行业,价格相对涨幅差不多。进一步分析,会发现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上涨幅度最大的依次为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业等,而非前面分析所排序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最大或者最小这样的顺序。由此,是否可以得出结论,石油价格上涨对完全消耗系数小的行业同样产生较大影响呢(见表5)?如果是这样,原因是什么?

3.行业价格上涨,不仅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受该行业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增加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又回到完全消耗系数,将1995与2007版本各行业系数做对比,我们发现,价格上涨幅度排序(见表5)与系数上升排序(见表6)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涨,不仅取决于投入的石油价格的涨跌,还取决于投入数量的变化。完全消耗系数的上升,意味着该行业对石油的依赖逐渐加深。那么,投入的石油价格上涨,必将加速该行业的价格上升。

六、结论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动态协整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美国油价(WTI)和中国国内油价(DAQ)的统计分析

由散点图看到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有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两者存在强相关,相关系数为0.944、0.944。同时还证明,中国油价上涨,主要来自于国外的因素,尤其是美国油价上涨对中国带来重要影响,是典型的输入型的价格传导。

(二)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金融保险业、农业、食品制造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等行业的系数最小,这表明在这些行业中,“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的投入消耗相对较小,即石油的投入相对较小;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运输邮电业等行业的系数最大,即石油的投入消耗相对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行业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在样本期间也出现较大的波动。其中,“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的波动幅度较大,达到133.88%,而最小的“运输邮电业”为54.39%。不仅如此,1995—2007版本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是不断上升,进而表明石油投入消耗是不断增加,各行业对石油的依赖程度逐年上升。

(三)运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完全消耗系数表,分析国内石油价格上涨向国内其他产业传导的路径

从分析得出,石油价格上涨将导致所分析的8个行业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而且行业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石油价格上涨幅度。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最小的4个行业的价格上涨幅度,不亚于系数最大的4个行业。原因在于,从1995年至2007年,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变化较快、上升较大的恰恰是系数最小的4个行业,由石油引起的价格上涨,不仅取决于石油价格上涨幅度,也归因于完全消耗系数的幅度上升。在所有8个行业的价格上涨至少有两个因素所造成的:石油价格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共同上升。

因此,如何应对中国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1)石油价格因素。目前美元汇率持续走低还将维持,进而推动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难以避免。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国尚没有国际油价的定价权,仅仅依靠本国的力量,控制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是不可能的。同时,国内经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虽然本文的分析仅仅涉及8个行业,可以推测,其他行业的价格上涨,也在较大程度上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所以,中国经济将持续受困与国际油价的上涨而无法摆脱。(2)从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的因素考虑,通过稳定甚至降低完全消耗系数,减少对石油投入的依赖,可以减少石油价格上涨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amilton,J. D.“Oil and the Macroeconomy since World War II”,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Vol. 91,No.2.

[2]Hooker,Mark A.“Are Oil Shocks Inflationary? Asy mmetric and Nonlinear Specifications versus Changes in Regime”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2, Vol.34 No.2.

[3]Gregorio,Landerretche,Neilson“Another Passthrou- gh Bites the Dust? Oil Prices and Inflation”,Central Bank of Chile Working paper series,2007,No.238.

[4]戴家权,周向彤.美元汇率、通货膨胀与油价[J].国际石油经济,2005,(2).

[5]李纪建,管清友.石油双重属性与国际油价波动分析——一个国际政治经济的视角[J].国际石油经济,2007,(1).

[6]赵笑宇.石油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2).

[7]曾林阳.国际石油现货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9,(4).

【责任编辑:薛华】

作者:桂繯评 李双妹

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影响论文 篇3:

浅析石油禁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称,2012年预计国际油价的基准波动带将会在70-90美元,我国原油进口增速可能会放缓,但进口依存度会上升到56%左右。本文试图分析伊朗若遭石油禁运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石油禁运 战略储备 多元化供给

近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化,美、欧与伊朗冲突恶化,并声称将对伊朗进行石油禁运。伊朗是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且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而霍尔木兹海峡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西欧、美国、亚洲等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朗局势直接决定了国际油价的走向,对其实施石油禁运必将推高国际油价,对世界各国经济不可避免带来一定影响。

1 伊朗遭遇石油禁运面临的国际形势

欧盟27国外长2012年1月23日通过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禁令,新的制裁措施规定,所有从伊朗购买石油的欧盟成员国应该在7月1日前完全停止从该国的进口,并对143个伊朗公司及37名个人实施制裁。美国也升级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美国国会参议院以100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措施,它将迫使外国金融机构掐断与伊朗央行的交易,否则将被赶出美国金融体系。虽然伊朗占到日本石油进口总量的10%左右,但是日本政府将尽快有计划地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但认为日本如果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将对日本经济产生巨大打击。韩国为响应美国《国防授权法》有关要求禁运伊朗原油的决定,正计划从伊朗进口的原油降至2010年时的水平,但韩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价格比从其它海湾国家要低很多,考虑到了对本国经济的影响,韩国政府对全面禁止进口伊朗原油十分谨慎,韩国政府将评估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再做出决定。而俄罗斯一贯表示反对石油禁运,尽管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但是俄罗斯反对对伊朗实施石油制裁。

2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11%。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如果实施石油禁运,将会影响中国本已放缓的宏观经济,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2.1 影响我国与伊朗的双边贸易

目前中国对外石油依存超过55%,其中47%来自中东。如果国际油价大涨的话,按目前石油进口量和国际原油价格,中国每年大致花1万亿元,国际油价上涨10%就是1000亿元,价格风险很大。中国在伊朗有许多基础建设协议,正建造德黑兰地铁、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对伊朗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0亿美元,中石油现在持有伊朗MIS油田75%的权益和油田作业权,还拥有总面积达8309平方公里的“3区块”勘探开发一体化回购合同等,若欧美对伊朗采取经济制裁,中国企业将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单,不利于在其市场的经营。在此风险下,中国企业已开始收缩在伊朗的活动,如华为已承诺不再在伊朗寻求承接新业务。

2.2 实质性影响中国经济

伊朗石油禁运将使各国石油进口渠道减少,必将推高国际油价。高油价对经济乃至行业影响最根本的途径是拉升物价。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石油与居民生活消费越来越密切,石油价格上涨对物价造成的压力权重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石油价格直接推动我国物价上涨,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同时抬高经济活动成本,进而转化为通货膨胀;最后物价上涨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不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2.3 进出口贸易受阻,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油价上升将使其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增长减慢,使国民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石油价格越高,成本越高,市场开拓受阻,行业利润越薄,吸引力降低,投资不再进入;高油价造成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削弱了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出口自然下降;产品价格升高,阻碍了原有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购买意愿受到了一定压抑,抑制了消费。

2.4 直接影响交通运输和物流企业

油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致使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增加了企业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目前,物流企业运输成本的构成中,燃油费用大概占40%左右,因此,汽柴油涨价成为物流企业经营最直接的影响,而物流行业也必将会通过各种渠道转移至国内终端消费,从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3 石油危机下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健全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

在油价走低时,购买大量石油存储,国际市场油价大涨或特殊因素导致石油供应困难时增加石油供应,平抑油价。我国必须建立起拥有与进口原油相当的石油储备量,再加上属于自己的在国内外拥有的石油资源,就可以比较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就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有较大的回旋余地,避免在石油价格波动中蒙受大的经济损失。在加快石油储备力度的同时,还应实行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国家对企业建立石油储备应予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3.2 节约能源消费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在节约石油能源消费有很大的空间。一是要加强教育宣传,转变能源观念,从应付能源危机而实行节约和缩减,变成以提高效益、减少污染、改善生活质量和改进公共关系为目标;二是设立节能管理专职机构,组织配套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三是建立经济激励制度,对节能项目和产品给予优惠,对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四是提高节能技术研发能力,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引进和配备节能技术设备。

3.3 及早实现石油供应多元化

一是整合国内石油企业,形成资金、技术优势,对内加快石油勘探,对外密切合作增强竞争力。二是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中东、非洲及东南亚等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开发非洲、中东、南海的油气资源。三是积极外交,尽快参加“石油消费国俱乐部”,就价格、石油供应问题向出售石油的阿拉伯国家施加影响。四是加快建设国际输油管道和战略通道。例如加入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的输气管道项目,并将石油管道延伸到中国。五是增加石油供应国,分散国际政治风险。我国主要石油、天然气供应国还应包括俄罗斯、沙特、安哥拉、伊朗、卡塔尔等国。

3.4 积极参与国际石油期货交易

要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前提下,抓紧完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还要建立国际采购的协调机制,通过国内企业联手采购,争取合理的价格。我国一定程度上要拥有对国际油价的发言权,积极参与石油价格的制定过程,影响油价的升降,并且掌握市场化的避险手段,才能减少石油危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损害,提高我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3.5 加快国内石油资源勘探

我国石油资源并不富有,但仍有巨大勘探潜力。要加快勘探开采技术的革新,加大勘探开采的投入,使得新的油田不断发现,旧的油田开采量不断增加,增加国内石油供给,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到海外办厂、购买油田,控制更多的石油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2]徐剑刚,宋鹏,李治国.《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3]《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得多:我能源结构亟待调整》.中国工业报,2003-11-13.

作者:金顺敬

上一篇:七年级大队委竞选演讲稿下一篇:大型酒店领班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