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独立学院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其质量是衡量独立学院教学水平,能否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论文 篇1:

福建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师资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 要] 独立学院师资培养存在重视不够,评价体系没有激励,办学理念缺乏创新,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独立学院的师资培养一定要结合校情,加大监控;突出能力,实行激励制度和强化终身学习, 实行培训制度等培养方式,不断培养和提高独立学院自有专任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独立学院;师资培养;对策建议

独立学院能否在当代的高等教育发展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独立学院本身能否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而培养人才主要靠的是专任教师。因此独立学院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培养人才上要有自己的质量和特色。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一 独立学院师资培养存在问题

1 独立学院对师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政策支持

福建最早的独立学院兴办于2001年,当时全省只有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这3所,截至2016年12月,福建独立学院已达7所,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简称“教育部‘26号令’”)的颁布与实施,尤其是部分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过这几年来的转设评估,目前全国已经有60多所独立学院转为民办普通高校,福建省在2014年也有2所独立学院转为民办普通高校。各省的独立学院为了生存,大力扩招学生,师资基本只能保证上课需要,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师资培养。这几年又处于教育大跃进时期,母体公办大学为了自身发展,显得力不从心、无暇顾及。另外独立学院本身的管理和待遇跟不上等因素,导致师资培养不到位。因此多年来独立学院的师资培养全靠教师的自行发展,虽有个别独立学院投入精力和财力尽力培养自有专任教师,但是效果仍不佳。

2 独立学院师资培养的评价体系不科学,缺乏激励机制

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无编制,他们大多是硕士毕业就走上讲台,工作后最吸引他们的是学历提升、科研成果突破和职称晋级。因为读完博士,毕业后可以跳槽到更好单位,有的可以得到数量可观的安家费及科研启动费;而从事科学研究,既可以发表论文、著作,又可以获得单位的科研奖励;有了高学历和科研成果就可以获得高职称,有了高职称,工资待遇也就提高了,师资队伍就会更稳定。但有一些学历不算很高,但却具备了较高的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师,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福建省的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工作从2013年开始,教育厅已经把职称评聘权限下放给高校,由各高校根据本校情况,自行评聘。虽然各高校都制定自己的评聘文件,但总的来说,各校职称评聘都只注重教师的学术性,而不注重教学实践性;只注重教师论文的数量,而不注重论文的质量;更有甚者,有些独立学院只注重教师讲课的时数,而不考虑讲课的实效。这种人才评价标准对一些科研单位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但与独立学院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不相符合。那些具有一定实践水平又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往往评不上高级职称,这样长期以往会严重地打击部分教师从事应用型教学的积极性。

3 独立学院师资培养观念认识不足,缺乏创新

独立学院在师资培养观念上仍存在认识不足,创新不够。独立学院不愿意花大力气培养师资的主要因素有三点:其一是政策支持不够。所谓政策支持最大的就是资金支持,如没有配套资金支持他们做科研的话,独立学院的教师凭自身实力很难做出成果。现在要想在级别高点的学术刊物发表文章,一般都要看作者是否是公办大学的教师,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是否有承担省级以上课题及是否有副高以上职称等以上四点要求,在独立学院的年轻教师中几乎都达不到。其二是师资队伍不稳定。各独立学院都怕为其他高校做嫁衣,都怕自己刚刚培养一批教师成熟了,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留不住人才。所以独立学院基于以上两点因素,在师资培养观念上就很难改变,更谈不上创新。其三是独立学院自身定位问题。独立学院培养的对象是应用型人才,教师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因此独立学院的大多数教师教学任务非常重,根本没有时间进修培训。

4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稳定性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独立学院师资一部分从母体学校派出,另一部分在社会上进行公开招聘,包括有高级职称的社会人员及应届研究生。根据政策规定,独立学院主要是由母体学校管理教学和分配师资(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5]3号>)独立学院本可依托母体学校雄厚的教学资源,建立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但是母体学校的在岗在职教师本身科研任务重,兼课会影响母体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所以大多数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适应发展,独立学院只能聘请一些退休老教师和硕士毕业生,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没有形成老、中、青教学梯队。二是学历结构不合理。独立学院发展初期,需要大量人才,在人才招聘的时候门槛较低,硕士研究生居多,博士研究生人员较少,教职工整体素质上不去,学历结构不合理。三是专职专任教师数量较少。独立学院起步较晚,学科带头人缺乏,多数教师是母体学校来的兼职教师,专职专任教师配置与学校招生数量不符合,他们或超负荷工作,或大班授课,师生互动少,更别说个别辅导,甚至是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都无暇顾及。

二 独立学院师资培养的对策建议

1 突出能力,实行激励制度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教師地位和待遇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独立学院教师工作环境还不尽人意,比如职称晋级、课题申报和退休养老等问题仍然存在;在用人机制上,还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合理竞争。独立学院要重建人才标准,变“学历本位”为“能力本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实践教学锻炼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对教师在教学上取得优异效果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甚至可以适当量化,以教师的教学成果作为评聘职称的条件,让奉献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也有机会走上高职称之路,以此激励教师向应用型教学实践发展。现阶段独立学院迫切需要给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应积极改变管理观念,建立起各行政教辅部门都服务于专任教师的新理念。

2 强化终身学习, 实行培训制度

战国末年思想家荀子《劝学》讲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人如果停止学习,就会退步。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持续地释放能量。适应时代发展的这种基本趋势,我们必须把学习当作终身的事业。独立学院要想自有的师资队伍得到培养,必须要有计划的制定培养方案:首先是组织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包括新进教师的上岗培训和全体教师的岗前培训;其次是鼓励教师学历提升。独立学院在创办初期,招聘的不少教师都只有本科层次。虽经过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甚至有些已经是讲师或者副教授,但他们的科研能力比起公办大学的教师却逊色很多。第三是“走出去”参加学术交流。为此,独立学院首先应拿出部分资金支持他们继续深造,以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学历层次;第四是遴选骨干教师重点培训。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遴选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各级各类单位的进修,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3 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独立学院专任教师的配备应形成老、中、青梯队,建立专家型、双师型和技师型三型结合的队伍结构,构建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进出有序的流动层。一方面,在教师招聘的时候,严格把关,既要补充专任教师队伍新鲜血液,又要保持专任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招聘专任教师时,坚持宁缺毋滥原则,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要招聘对象,择优录用,注重培养;在招聘中年教师时,必须是专业骨干,具有相应职称和相关专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两门以上专业课的教学以及承担相应的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优化中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邀请或聘请著名的有学术权威的专家学者,任客座教授或讲学,开阔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视野,提高其知识水平,多为中青年教师创造继续深造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提升学术水平的同时,感受到独立学院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总之,师资培养工作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而独立学院师资培养的模式不要千篇一律,每个独立学院的师资培养方式都可以根据实际因校而异,特别是要结合独立学院所在的地理位置、文化内涵、师资结构及专业特点等资源优势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进行多样有效的师资培养,才能造就适合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师资培养模式[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2]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07.

[3]祁艳朝.高校师资队伍培养机制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2013(07).

[4]张志刚.独立学院师资培养目标研究[D].扬州大学,2007.

[5]周丽新.对高校师资培训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

[6]刘伟.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以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09).

作者:汪艺明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论文 篇2:

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独立学院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其质量是衡量独立学院教学水平,能否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逐一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在毕业环节中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和实践经验,从思想认识、过程管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独立学院

作者简介:蔡杭锋(1978-),男,浙江诸暨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实践教学管理;胡利勇(1978-),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实践教学管理。(浙江 杭州 31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工业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0951)的研究成果。

独立学院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1]毕业设计(论文)是独立学院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课,其质量是衡量独立学院教学水平,能否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普遍重视并加强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和指导环节,建立了毕业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应看到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总体质量还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在毕业环节中采取的一些措施,提出了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若干对策。

一、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管理上不到位

尽管独立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影响论文质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学生和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无论做得好与坏,学校最终都会让自己通过,所以对自己要求不高,只要能及格就行了;部分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对学生毕业环节指导投入不足,对学生放任不管。另外,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持续时间长,空间上分散,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场地又各不相同,相对自由度就比较大,因此学校在管理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难度,再加上很多学校缺乏过程管理措施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

2.指导力量不足,专业水平和责任心有待加强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随着其招生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大批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被补充到独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使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比例不断扩大,成为独立学院专任教师队伍的主体。[2]很多青年指导教师缺乏科研与工程、社会实践背景,缺乏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应有的经验和能力,导致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对指导工作敷衍了事;部分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比较迁就学生;有的指导教师还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制度、规范带有抵触情绪。另外,虽然独立学院专任教师数不断增加,但是仍不能满足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需要,因此各独立学院采取以外聘指导教师的方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任务,以笔者所在的之江学院为例,2009年参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教师共有390人,其中外聘指导教师达100人,占25.6%,比重大,部分外聘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力度不够,效果不理想。

3.生源素质受限,精力投入不足

客观上,相比于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生源素质基础相对较差,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毅力,对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不扎实,[3,4]缺乏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基础;主观上,部分学生由于受找工作、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等影响,对待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的精力不够,工作量和内容深度不足,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

4.经费投入有限

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与公办学校不一样,公办学校的经费可通过政府拨款、学生学费、自行创收等多种渠道解决;[5]而现阶段独立学院基本上依靠学生所缴纳的学费维持运转,而且很多学校学费中还有一部分要上交母体学校。这就造成了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在经费的使用上捉襟见肘,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很多学校实验条件落后,实验设备匮乏,学生不能很好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由于受经费的制约,许多学校给予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偏低,没有物质奖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教师的指导积极性。

二、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的对策与实践

1.提高认识,加强服务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关系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指导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毕业环节的重要性,应树立质量意识。教师教育质量意识如何,往往可以衡量一个教师的工作质量,也可以衡量一个学校、部门的质量管理成效;质量意识差,是工作质量差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导教师还应树立责任意识,应“以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教书育人,指导好毕业设计(论文)”。[6]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毕业环节的质量教育和责任教育,经过三年的努力,学院指导教师对毕业环节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此外,学院各级管理部门还开展了为一线教师服务的活动,使得指导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指导学生论文上;同时,在学生中做好毕业环节的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学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其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自觉性。

2.强化过程管理,建立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毕业设计环节是学生大学期间最后一个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现有许多独立学院将毕业设计提前至第七学期进行,整个过程时间跨度大,如何做好这一环节的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基础。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针对毕业环节过程长、程序复杂的特点,将过程细分,规定每一阶段需完成的工作;对关键点实行“四次集中”,即开题报告、期中检查、预审(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四个关键点,所有毕业班学生必须集中参加,所有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学生没有按时、按要求完成任何一个节点的任务,不准离校实习或找工作。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和指导教师会面的次数,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沟通,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指导工作;另一方面,给学生也施加了一定的压力,督促他们自觉完成该阶段的工作,有利于提高毕业环节的整体质量。另外,在做好过程管理的同时,学院还建立了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对各点实行动态监控,并将监控情况进行评价后及时反馈至相应分院(系),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至于使其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工作。

3.加强自身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开发利用高校“银色人才”资源

指导教师在毕业环节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或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是改善和提升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促进学院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更好地适应学院人才培养的需要,成立了“青年教师进修学校”,规定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教师必须按要求参加进修,内容包括职前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科研实践(青蓝工程)和育人工作等,进修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学分者,由学院青年教师进修学校颁发“结业证书”;“结业证书”作为申请参加学院教学基本功测试、本科教学上岗资格认定和获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推荐的条件之一。通过进修,进一步提高了学院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学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为毕业环节服务。

在做好自身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各独立学院还应注重开发利用高校“银色人才”资源。高校“银色人才”指的是高校中副高(或副处)以上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高校中潜在和宝贵的“银色人才”资源。[7]独立学院应开发利用这些“银色人才”资源,聘请他们担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一方面可缓解目前很多独立学院毕业环节工作中指导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还可与青年教师形成“传帮带”;另一方面,这些专家、教授和老领导们治学严谨、责任心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年在一线从事教学的经验,[8]学生们乐于选择他们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4.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

目前,各独立学院都非常重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笔者所在的之江学院专门设立了“之江杯”学生课外科技基金,鼓励学生自行立项、申请经费开展研究;同时,大力开展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近三年来,仅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的学生人数就超过了1500人;此外,依托本部,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活动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学会了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质,有助于其拓展知识面、倡导基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以后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指导教师可以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从中提炼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学生可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甚至熟悉的课题作为选题,有利于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

5.开源节流,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投入

独立学院由于经费来源单一,在经费的使用上捉襟见肘。为此,要对毕业环节增加投入,首先应“节流”,要想方设法压缩不必要的开支,转而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投入,用于改善实验条件、扩展场地、提高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报酬、增设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与指导教师的物质奖励、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予以经费支持等能调动师生积极性的用途。另外,要“开源”,学校应广开渠道,利用各种途径和机会,争取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青年教师应积极申报各级各类基金,积极开拓横向课题,有了基金项目和课题,一则可解决教师的科研经费问题,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更好地为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服务;再则从项目中提炼出的一些课题,可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这种选题更合理,学生也更感兴趣,能有效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短,受生源素质、师资队伍、经费等因素所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可喜的是各独立学院已普遍认识到毕业设计(论文)在其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重视毕业环节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相信经过各方努力,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一定会得到长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伟连,伍醒,许为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2]刘桂辉,段艳丰.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

[3]郑庆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结合浙江省温州市所属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教学研究,2008,(7).

[4]邓传德,孙超,李进才.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4):86-87.

[5]刘献君.论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6]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上海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若干意见[Z].2000.

[7]赵光年,马定渭,魏坚.高校“银色人才”在独立学院办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8,(1).

[8]朱翠英,周贤君,喻夜兰.高校“银色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

(责任编辑:赵赟)

作者:蔡杭锋 胡利勇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教育论文 篇3:

简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之实践与研究

【论文摘要】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如何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一直是独立学院工作的重心本文从影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因素分析入手,阐述了制约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有关因素,论述了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践与应用。

【论文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这也是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要求。由此可见,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是一个全员全方位的体系,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独立学院亦是如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的。本文立足于独立学院教学中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并且结合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完整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独立学院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的特殊性

1.学习基础薄弱。独立学院属于第三批本科,绝大多数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一本、二本的学生而言低的很多。以辽宁为例,近三年平均录取分数线比普通二本要低50-80分。就整体而言,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学习缺乏主动性。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何在,从而导致其对学习没有形成浓厚的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无法主动、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

3.思维活跃、表现力强。三本的学生善于交际,思维活跃,为人处世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善于表现自己。

4、心理素质不高。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不错,再加上是独生子女,自我存在感比较强。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比较差,心理承受力也比较脆弱,而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到他人的感受。

(二)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独立学院的成立至少要具备一支不少于100人的、聘期在一学年以上的、相对比较固定的专任教师队伍,而且在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比例应不低于30%。但是由于各个学院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教师队伍的构成也大不相同。总体来看,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独立学院完全由较齐备的专职教师队伍构成;第二,独立学院由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构成;第三,独立学院没有专职教师教学,它的教学工作是由母体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的。目前来看,大部分独立学院采取第二种形式,这就导致教师队伍的多元化。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09年之前因为和母体学校在一个校区,基本上是属于第三类,2009年以后海华学院独立办学,学院搬到沈阳,教师队伍属于第二类。

(三)教学管理的复杂性

独立学院由于学生生源及教师队伍自身的特点,教学管理工作相对于一本、二本等高校更为复杂。

1.要处理好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基础的矛盾。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上,应明确培养目标,以培养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的,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要处理好教师多元性带来一系列问题。独立学院教师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教师队伍相对不稳定,思想不统一,影响了教学的连续性、一致性以及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学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3.要克服教学基本设施不足的缺陷。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越来越重视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因此国家规定的独立学院的办学标准独立学院很难达到,造成资源配置与办学规模相矛盾。教育资源的不足从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4.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必备知识,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独立学院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要求学院在加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与相关企业的联系,激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和锻炼自身的能力,培养其应用能力。

二、制约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和教学最终追求的目标,要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要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哪些。高质量的教学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准确的培养目标、丰富的教学资源、规范有序的管理服务体系以及适度有效的监控评估体系。针对独立学院,上述四个方面具有明确的内涵:

(一)准确的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作为适应市场需求而诞生的高校,其培养人才目标应当确立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加强应用型课程板块的设置,建立富有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馆藏丰富的图书、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发达的网络资源,更重要是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学生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学校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规范有序的管理服务体系

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导致原来的教学资源尤其是管理力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学院增加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服务体系。在加强管理力量的同时,还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在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服务体系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公布学校的相关情况,使学生及时、方便、有效地了解到学院的各种公共信息,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另一方面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的服务质量,不论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日常生活或心理上的困惑等等。

(四)适度有效的监控评估系统

适度有效的监控评估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实践教学情况等的检查,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此督促教师和相关人员加以改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师等主体的参与力量,及时反馈信息,对教学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予以指导改进,对优良情况予以表扬鼓励,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情况,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系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监控活动。

三、构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策略

基于以上观点,独立学院可从自身办学定位出发,对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输出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并借助反馈调控与再评价,构建立体、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教学输入环节的质量“预控”

所谓教学输入的质量“预控”是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从质量标准设置、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培养方案优化等入手,进行教学质量的“源头”控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是输入环节监控的前提。根据社会需求设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预见性,不仅要考虑到市场目前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市场今后的需要,为市场日后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健全教学资源的运行与更新机制,构建立体化的教材和文献资料库,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面和利用率。构建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教学输入控制的关键点。独立学院应实施系统化的教师教育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强化“青年教师及首次开课教师的教学培训与试讲制”、讲课竞赛制、课程组的集体备课制和教学研讨制等,引导教师提高创新教学的技能。研制创新性的培养方案是教学输入控制的核心。鼓励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引导教师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

(二)教学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

教学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即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如何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尤为重要。一套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主要包括:

1.教学前准备情况的监控。教学前的监控是教学实施过程质量监控的第一步。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都必须进行试讲,并且由教务处、各系(部)主任、专家等对其讲授情况进行评析,只有试讲合格,达到条件以后才能走上讲台开始讲课。同时教师还要认真编写教案,做好课件,学院会组织管理人员对教案进行检查和评选,以此来监督教师备课和提高备课质量。

2.教学过程中的多方位监控。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和学院领导的监督作用。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评教和评学活动,来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院领导、管理人员和同行教师要坚持执行随堂听课制度,在听课过程中,随时发现学院的教学状况、教风和学风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全面监控。

3.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检查,在开学、期中、期末等多个阶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计划的执行状况、教学改革建设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审。

4.以校园网为载体,开放、动态的监控。开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价”渠道,实现教学评价、结果统计及查询的网络化操作;建立基于数字化教务管理平台的教学数据网上收集机制,动态掌握一线的教学状况,使教学质量监控突破时空的限制。

(三)教学输出环节的质量追控

教学输出环节的质量追控只要通过两个环节来达到,即考试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在考试环节方面,独立学院不仅要提高试题的编制质量,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改革考试方法,可以采用实践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考查方式,以此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毕业论文环节方面,通过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答辩等的全程监控,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评价信息的及时调控

建立有效评价信息的及时调控机制。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三者之间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以此来及时反馈教学质量信息,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迅速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学院还可以通过学校论坛、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广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再控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身的运作是否健康、有效,是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发展的核心,其中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就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而所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都是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所以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将是整个监控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以此可以深刻地反映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通过采用再评价的方法对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进行全面总结,追踪教学质量的监测、评价活动是否密切围绕独立学院的教育目的、教学质量标准的设计是否科学、教学质量监控过程是否全面、评价结论是否客观、质量信息反馈与调控是否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等,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积累。

作者:赵春玲

上一篇:个人工作总结(公务员)下一篇:钢铁公司工会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