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独立是最高的自由
一个圆融而高贵的人,他给周围的人带来一种挥之不去的气质。这种气质源于他的思想!
这种气质圆融而高贵,是因为在浮躁的尘世中,能够坚持用一颗不为外界所烦扰的心,独立的思考问题,结出闪耀的智慧。
独立思考的人,首先用清澈的湖水清除暗藏在心中的某个角落里的灰尘。因为我们在时间中的积累中,灰尘慢慢遮蔽了心灵的通透,只是连自己都不知道灰尘的存在。世俗的眼光会蒙蔽人的心灵,早些时期不正确的观点,看世界可能会带着偏见,只是自己不知道。心灵的清澈通透,才会在细节中感受的自然的美,才会从人作为动物这一自然的属性去感受世界,才能真正得到正确的思想。
在思考中,遇到一个思想者的指引,或是某饱含智慧的书便会受到启发,他思想的大门便彻底打开,进入到了另外一个豁然开阔的世界;这就犹如在黑夜中孤独行走的人,一旦得到了天上星星微弱灯光的指引,便会不停的前进,直到彻底走出黑暗,走进光明。还有些时候,独立思考的人,一个人在黑夜中行走,用着内心的良知作为行走的指引,逐渐的探索,积累出思想的果实。
圆融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能够与周围的世界和谐,而又自成体系。乐嘉在“非诚勿扰”中说过这样一个事情:以前乐嘉和孟菲打乒乓球,乐嘉老是输给孟菲,乐嘉很是不高兴,便发誓要赢了孟菲。这样乐嘉便狠练乒乓球,从下午练,练到晚上十二点;从晚上十二点练,练到凌晨三点。过了一段时间,乐嘉再去找孟菲,结果乐嘉赢了孟菲。当然,乐嘉很开心,很高兴。后来乐嘉知道了事情真相,原来孟菲赢了乐嘉以后,乐嘉拼命在练球,孟菲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孟菲又故意装作不知道乐嘉不高兴,故意装着乐嘉练球的事情,故意让乐嘉赢了孟菲,让乐嘉自己很高兴。
其实孟菲到底打乒乓球的球技是不是比乐嘉高,这件事在孟菲眼里无所谓,孟菲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上体现了圆融。
在现在的社会,大家忙着挣钱,买房子,买汽车。但是,即使满足了这一切,这样的人会感到幸福吗?不会。因为在无尽的物质追求中,心灵被物质所纠缠,永远不会感到满足,永远不会感到自由。
人的身体只是一个皮囊,思想才是核心的东西。思想的独立会带来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如果没有思想的独立,我们的身体永远只会听从外界的声音。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一点自己的声音,这样的人非常可悲,一辈子在别人的影子里,别人的眼光中活下去。
身体只是相对固定,思想可以跳出身体的束缚,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束缚的。即使是盲人,他的身体受到了束缚,但是思想还是自由的,同样可以获得很大的收获。
只有思想的独立,才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不断获取宝贵的财富,不是在别人眼光或思想的束缚中,阻挡了自己思想的发展。没有思想的独立,不可能获得事业上的进步,不可能获取真正的幸福,这也是很多的人付出的惨重代价。
一、要注重大学生自由个性的培养
在专家们已经取得的关于创新问题研究的成果中, 我们看到, 个性培养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虽然我国学生的智力水平极高, 但创造力倾向并不出众, 因此除了正规教育, 还应加强对大学生个性特质的培养。”个性教育, “主要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质和资质的唤醒和发展, 其着力点在于个体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这使我们懂得, 个体创造性的培养要以其内在潜能的唤醒为前提, 而通过对庄子思想的分析, 我们又能够认识到, 个体只有成为独立的存在, 获得精神的自由, 其内在的潜能和资质才能够被唤醒, 然后再被导入到创新的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 自由个性的形成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缘于此, 在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个性培养的着力点应是个体的自由精神的唤醒, 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长期以来, 影响中国人思想意识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重视群体, 忽视个体, 主张个体只有把自我消融在群体之中才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种忽视自我独立性与主体性养成的传统思想, 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人独立自由的个性的形成;第二, “近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哲学界在讲到把握世界的方式时似乎只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而最终推崇的只是理性认识, 只是思维。”这种忽视感性存在, 只推崇理性思维的哲学思想, 是在“主—客二分”式的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 这种世界观引导人们只把自我视为主体, 把他人、他物视为客体, 主张主体通过对客体的认识与利用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这种执着于自我、对有效用的东西不停地追逐的人生观, 只能使主体被异化为外部力量的奴隶, 而难以获得精神境界的自主与自由。这样的人生观至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人人格的构筑。
二、要注重大学生超越意识的培养
庄子告诉我们, 主体只有在排除了外界的功名利禄以及自我欲望的种种束缚之后, 才能使自我的精神达到自由的境界, 而这种排除的过程就是自我的精神境界不断超越、不断提升的过程。张世英先生曾经按照在世结构的不同, 把人的精神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四个等级, 它们分别是:“欲求的境界”“求实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创新能力的形成所需要的自由精神境界就是“审美境界”, 主体只有达到了审美的精神境界, 才能够走进“天人合一”的在世存在结构, 才能够获得自由。“超越存在者, 进到世界中去, 让人与存在者整体相关联, 这就叫做自由”。这时, 获得了与存在者整体相联的自由主体, 就能够把自我作为窗口, 使周围的世界得以“去弊”, 得以如其所是地显示自己, 这种使外在世界“去弊”的过程, 就是主体创新能力展示的过程。而要达到“审美的境界”, 就必须超越“欲求”, “求实”以及“道德境界”对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束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 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儒家重群体的文化, 以及“主客二分”式世界观的不利影响, 他们的心灵始终承受着来自于外部力量的种种束缚, 因而, 培养他们形成超越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只有具备了超越意识, 他们才能做到, 既生存于现世之中, 又能超脱于现世之外, 既在积极面对以主客关系为主的日常生活的同时, 又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使自己的心灵走进“天人合一”的境域, 找到自由的家园, 从而使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质得以唤醒、迸发。
摘要:古代思想家庄子通过形象描绘的手法, 为我们展示了个体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以及实现这样的劳动过程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这使我们认识到, 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就是个体的自由精神和内在潜能的展示过程, 它启示我们在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活动中应重视两点:第一, 重视自由个性的培养;第二, 重视超越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庄子思想,自由精神,超越意识
参考文献
[1]姚燕平.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J].教育研究, 2000, (3) .
[2]王汉清, 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9) .
然而,现实与理想难免是有一定差距的。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普遍缺少的是自由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辨的能力。
一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语文教材中难免会有难以勾起学生阅读欲的文章,其中的甚者是所谓的“主旋律”文章,简言之,就是彰显爱国情结的文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第一专题都是这一类的文章。以往处理这类重要考试极少涉足的文章的方式通常有两种:或囫囵吞枣,或略去不谈。但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取向将更加单调,同时他们也会质疑教材的选文质量和教师的执教能力。因此,过于简单化的处理方式或许会让我们得不偿失。如何将浅显的文章讲出深度,这是我们应当尝试的。
现在的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快餐式的,拿到一篇文章之后,他们很少会做独立的深入的思考。以《祖国山川颂》为例,这样的一篇文章,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报以太大的热情。笔者在执教这篇文章时,就刻意打破学生的既定思维,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故意卖了个关子,让学生初读课文畅谈感受,并进行民意调查。结果如笔者所料,多数学生认为这篇文章写得相当一般。后来经笔者提示,学生作再次阅读,才逐步得出思考的成果:我们必须把文章放在它诞生的时空之中加以解读,才能领悟到它的价值。这正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也是孟子所倡导的“知人论世”精神。
在阅读时,我们不能把作品的思想价值和文学成就割裂开来。在阅读《祖国山川颂》时,学生普遍忽视了它的思想价值,甚至连它的文学成就都没有注意到。当然,随着课堂阅读的逐渐深入,学生不但找到了诸如“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以及“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这样文学意蕴极为浓郁的语句,也让我们聆听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代的声音。
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多维度的阅读,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学生往往没有带笔阅读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的阅读方式经常导致他们或者无视一些重要信息,或者忽略“美丽的风景”。如《祖国山川颂》的注解中就隐藏着解读文章的钥匙——“1980年”,没有看到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就无法与作者进行平等的对话。
二
记得杭州一家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一则新闻,大体讲的是一些外国友人到杭州一家幼儿园参观,时值圣诞,于是他们请那些小朋友画圣诞树,结果出人意料,不管墙上是否有圣诞树的范本,小朋友笔下的圣诞树都大同小异。这件事情耐人寻味,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印刷厂,批量生产一些思想匮乏的复制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以《长江三峡》为例,这是一篇基本没有理解难度的文章,学生除了浏览三峡风光之外,通常不会再做过多的思考。教学过程如果到此为止,学生的思维训练根本无从谈起。本文的创作初衷和主旨毋庸多言,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如果学生看到“长江三峡”不会自然地想起些什么,作为教师,我们就更需用心了,我们“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于是,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了《南方周末》于2002年采写的系列报道《三峡,无法告别》,让学生的思维游走在“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和“灵魂已逝”的三峡自然与人文风光之间。如此一来,学生思维的火花马上就被激活了,在师生的畅所欲言之中,三峡不再是凝滞于刘白羽笔下的冰冷的文字,而幻化为悠悠的民族之魂和浓浓的文化之道感染着每一颗单纯的心灵,让我们替它欣喜,又为之惋惜,在复杂的情感体验与回味中,每个人的思绪也得以延长。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情境,同样,就像书法作品经常要有“飞白”一样,我们也需要为学生的阅读留足空白,让他们既能做到准确地抓住文本的精髓,也可实现自由的拓展。
三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
新课程改革从理论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扮演穿针引线的角色。之所以说是“理论上”,因为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矛盾情况:一是由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如果学生语文素质整体较差,他们思维的活跃度、敏感度和深广度都会大打折扣,他们会在硝烟还没升起时就缴械投降,主动放弃主体地位,而表现为麻木、迟钝、无所谓和漫不经心;二是个别学生个性偏激,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偏离了道德、法律的轨道。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持续弱化自身的作用,执着于将学生捧上课堂的主体地位,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顺势而为而不得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做学生思想之路上的明灯。
笔者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对独裁者和战争抱有超人的热情。在讲到有关二战的文章时,笔者请大家畅谈对战争的看法,结果他滔滔不绝地赞美希特勒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学生的大笑有双重含义:一是表达了他们的情感立场,否定了这位同学的观点;一是高兴有戏可看了,他们想坐山观虎斗,看看老师究竟会作何反应。要摆脱尴尬局面,笔者当然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了:首先,肯定希特勒过人的政治头脑和卓越的军事才华,他人生坎坷,却成为了二十世纪少有的能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人物,他的《我的奋斗》成为了20世纪少有的产生世界影响的作品;其次,“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生物学范畴的生存法则,应用到人文社会领域需要有道德的牵制和法律的约束。举个例子,这一法则相对适用于春秋时期。“春秋无义战”人所共知,各诸侯国为了眼前利益此攻彼伐、争强斗狠,他们的行为无法简单地用正义和邪恶来加以区分。然而二战中,德国法西斯疯狂侵略的无耻行径和大肆屠杀的发指作为显然为伦理、道德和法律所不容,对此一味地褒美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如果我们能站在受害国的立场上作换位思考,就更加不会听之任之……
因此,尽管教师的课堂作用在弱化,但是在特定场合之下,我们还是应该挺身而出的。
总而言之,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语文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在语文新课程大力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背景下,学生能否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实现自由思想,这是我们教师应该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容推卸的责任所在。我们应当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空间与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逐渐成为我们期望的“年轻的思想者”。
2011 年版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第7 条中规定, 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作品的能力”。独立阅读的能力只能在独立阅读中形成, 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情感的体验也只能在独立阅读中完成, 一切外在的因素都无法取代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 独立阅读、自由表达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正确途径。课堂上学生的独立与自由也正是经志芹老师所追求的“阳光课堂”的内核。
语文课堂的美, 最本质的因素是什么?是学生沉静的阅读、积极的思维、准确的表达, 是阅读与表达的活动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学生通过阅读表达活动真正提高了认知, 锻炼了思维, 丰富了思想情感, 如此, 语文课堂的美便绽放了。而这一美的境界, 需要教师去精心营造, 从学习活动的创设、学习方式的使用到学习结果的评价, 多维度打造学生美丽阅读的平台。经志芹正是循着这一思路构建她的“阳光课堂”。
首先是尊重个性, 正向评价。
课堂上要想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光度和热度, 从而让其产生一股内在的能量, 唯有从正向评价上着力。正向评价是对学生个性的肯定, 尊重学生的差异, 正视学生的认知 (哪怕是错误的认知) 。通过正向评价纠偏扶正,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 这是经志芹“阳光课堂”的第一个元素。正因为她遵循这一理念, 所以在她的课堂中常能出现变腐朽为神奇的细节。就像《河中石兽》课例中出现的, 学生将“纪 (jǐ) 昀”读成“纪 (jì) 昀”这一小小的错误, 她竟然能够把它变成有利的教学资源, 以此提拎出文本解读的核心。而对于正确的认知, 她又能从方法、态度、表达或者是程度上, 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评价其最为闪光之处, 从而增加学生生命的能量, 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不断成长。在她的评价刺激中, 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活动真正地发生了, 学生阅读与表达的美也彰显了。
其次是尊重个性, 全员参与。
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常常只照顾到教授群体的共同性需求, 忽略掉学生群体内的差异性需求, 因此就出现了课堂上的“看客”现象:或者懒得搭理老师的指令, 或者对老师布置的学习要求无能为力。要让全员参与学习, 必须要共性与个性兼容, 二者相得益彰。尊重个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共性, 尊重个性是建立在尊重共性的基础之上的。
那么, 课堂上如何达到共性与个性的互融呢?经志芹老师的做法是以学习活动的创设构建起共性与个性互融的载体, 既有满足共性学习需求的活动, 又有满足个性化学习的活动, 让全体学生各有所得。一节课的设计中, 能够安排有难有易的梯度性学习活动,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学习收获的机会;一系列的课堂教学中, 能够安排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 让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有锻炼并展示才能的机会。正是这种学习活动的个性化设计, 使得所有学生获得了课堂学习的平等, 因为他们的机会是均等的。这种尊重个性、课堂平等的观念, 无形中给学生种下了自信的种子, 他们带着被尊重的自豪和满怀的自信走向学习、走向生活, 一路上一定是阳光满照。
再次是尊重个性, 给予自由。
没有自由就没有思想, 没有思想就没有语言的成熟。
语文学习的过程, 说到底是通过语言发展思想, 又通过思想发展语言的过程。要想学生真正提升语文能力, 必须给予他们自由阅读的时空, 让他们在真切的阅读中去思考、体察、感悟, 读出自己的见解, 读出自己的思想。因此, 《新课标》中, 关于初中学段的具体目标有这样一条:“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要达成这一目标, 前提条件是学生有自由阅读、自主体悟的机会。自由阅读、自主体悟并不是散漫与放逸, 而是在规定的学习活动中的自由与自主, 是在一定学习任务引领下的自由与自主。在任务的引领下, 学生或者独立阅读, 或者对子互学, 或者小组群学。无论哪种学习方式, 都体现出学生的独立与自由;在不受教师干扰的情况下, 学生的思想得以舒展。经志芹老师的课堂采用这种方式放给学生自由的权利, 发展学生感悟作品的能力, 从而让学生获得言语表达的能力。《敬畏自然》一课中, 学生精彩的发言就是自由阅读与表达的明证。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如果用《新课标》对初中学段具体目标要求的这一条来衡量经老师的“阳光课堂”, 可以说她是做到了的;不但如此, 她还给课堂注入了阳光的元素, 拓宽了课堂学习的路径, 让学生在独立自由与合作共享中完成阅读体认, 提升语文能力。
马国川:在今天,您怎么来评价80年代中期以后延续了好几年的“文化热”这种社会现象呢?
汤一介:大家觉得文化很重要。1985年我们在深圳开了一个“文化协调会议”,除了北京的学者外,还有上海的王元化、武汉的萧萐父、西安的陈俊民等等,清华大学的刘达也来了,同时也请了杜维明参加,还有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的主席魏斐德。后来我们发表了一个纪要,认为中国只提出四个现代化是不够的,除了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还必须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才是一个完整的现代化。
马国川:“政治现代化”说法在当时似乎有点犯忌。
汤一介:对,很犯忌,我们着重讲文化现代化。我们的想法就是,要真正现代化必须是全面现代化,你不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现代化。其实从清末就要搞什么现代化,每一次现代化被打断的原因之一,就是单纯考虑经济,没有考虑文化、政治,所以被打断了,夭折了,做不下去了。建国后大讲特讲的现代化也被打断了,因为没有一个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相配合,光是经济现代化很可能会走弯路的。
马国川:实际上汤老这个思想在今天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也有人批评当时的“文化热”比较浮躁。
汤一介:那是肯定的,本来是有点浮躁嘛。因为一个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不能都很深刻,不能都很正确。90年代开始“国学热”也不一定都正确,包括现在的“我们学术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很难说,我更不了解了。
文化的发展应该是在全球意识下的多元化发展
马国川:但是进入90年代,学术思潮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90年代后期,李泽厚有一个说法,认为80年代属于“有思想没学术”,90年代“有学术没思想”。上海王元化先生反对这个说法。
汤一介:要严格地讲,李泽厚当然不是很全面,可是他也有一点道理。我们经过80年代,很多问题并没有深入思考,因为太快了。
马国川:人们当时就说,各领风骚三五年嘛。
汤一介:太快了,可是你要说80年代就一定有多少思想,也没太多的思想,李泽厚本人的思想大多在80年代形成,但他90年代就没有出太多的东西。“有学术无思想”,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学术也不太多,因为90年代经济大潮,下海影响太大了,学界更浮躁了,每年出版20万种书,很多是压在书库里。所以并没有多少人在真正地做学术,真正做学术的当然也有,可是比较少。但80年代主要是提出很多问题来。
可是“浮躁之风”就是9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经济大潮把人弄坏了,要下海,要快;一年要出几本书;再加上我们的教育制度,各个方面的问题。评职称,必须有著作才行,没有著作就不能当教授,而且一本还不行,甚至两三本都不行,制度使得学术研究并没有真正地深入下去。
马国川:90年代您个人主要关注什么?
汤一介:90年代以后,我特别关注整个文化的动向。90年代初,《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那个时候我就有一个担忧,我就怕把中国传统哲学说得太好了,过分了,容易发生问题。
马国川:您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汤一介:对,我当时对来采访的《中国青年报》和《黑龙江日报》的记者说,文化的发展应该是在全球意识下的多元化发展,对文化的发展必须有全球意识的观念,不能只看到你自己。
马国川:那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世纪就是中国的文化世纪”、“中国文化能救世界”等说法甚嚣尘上。
汤一介:所以我担忧。原来的“西方中心论”不对,现在讲“东方中心论”也不对。“西方中心论”已经不行了,你再搞一个“东方中心论”也不行,搞“中国中心论”就更不行。现在是互相影响,因为人类已经处在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网络时代。
马国川:几乎在“国学热”兴起的同时,美国的亨廷顿写的《文明的冲突》风行一时。
汤一介:在中国我是第一个发表文章批评文明冲突论的,我用的基本都是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是说,文化尽管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天和人要和谐,人和人要和谐,情和景要和谐,不是非得“东风压倒西风”。
马国川:中国传统文化好像从来没有讲过斗争的哲学,即使在法家的韩非里面也只是一种权谋之类的东西。
汤一介:没有上升到哲学。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从1949年到邓小平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就是斗争哲学,所以搞得中国太苦了。
马国川:一方面批评“国学热”会出现问题,一方面认为只讲文明冲突,不讲文明和谐相处,也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您是“两面作战”的状态。
汤一介:可以这样说吧。世纪末的时候,费孝通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文化自觉”,就是要认识自己文化的来源、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文化的走向,既要反对复古,也要反对全盘西化,或者全盘他化。我觉得,在文化上真正能看得比较清楚的是费孝通,比其他的一些老先生要清醒。
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
马国川:今天的思想界也是很混乱的,您看儒学、国学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有些人甚至要搞“国教”,您怎么来看待这些?
汤一介:这当然是走不通的,因为从西方的经验来看,最后是要政教分离的。原来是政教合一的东西,后来走不下去了,必须政教分离。如果政教不分离,宗教要干涉政治的话,人民就没有自由可言的,因为他就会排斥异己。西方假如真正要坚持自由、民主的话,就不能政教合一。中国的历史经验就是,袁世凯要做政教合一,就不行,没法做。现在要做政教合一,怎么可能?特别是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框架下面,要做政教合一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我觉得提出来有好处,你提出来大家来讨论,来清理我们的思想,看看从西方讲,从中国讲,这个在历史上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是好呢还是坏呢?这个也可以讨论。
马国川:也有人说,我们这套传统文化挺好,这里边就有民主的东西,什么以民为重、以民为本的思想这里都有,这个东西就是西方的民主,甚至说就可以拿我们的东西来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抗衡。
汤一介:并不能认为我们自己的文化是已经把世界上所有好的文化都包含进去了,这是不可能的,西方有它的文化,有它的好处,也有它不足的地方,不同文化之间应该是互补的,这样才真正有文化交流的价值。如果我们都好,我们何必要去吸收其他民族的东西呢?或者我们都糟,我们也没吸收人家的基础和能力。
我是觉得,现在确实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互补的时代,你要多考虑人家的长处在什么地方,自己的长处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行。而且最好是不同文化之间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对方,不要封闭。
马国川:“政治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就是“民主”,是不是这样理解?
汤一介:其实严复原来的说法也有他的道理,他是从“体”、“用”的角度来考虑,他批评“中体西用说”,我们不能牛体马用,体用应是统一的,他认为西方社会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我觉得他对西方的看法有他的独到之处。自由应该是一种精神,民主呢就是怎么来保证自由的实现。因为自由是创造力的源泉,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所以要思想自由。蔡元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倡导“思想自由”的教育思想。思想自由才有创造力,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创造力。从哲学讲,哲学的问题都是从怀疑开始,没有怀疑就没有办法进步。
不能定为一尊。如果没有自由,就没有怀疑的权利。政治上可以有指导思想,但是学术上不能有指导思想,如果有指导思想就没有办法发展学术了。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
徐静蕾的人生风景很好看。一切深入的理论、复杂的技术,在她这里完全恢复成友好、简洁的方式。二十多岁成名,用她自己的话讲“把该享受到的虚荣都享受到了”,观众评价她人淡如菊,媒体称呼她为才女,不过徐静蕾没有守着这些镜花水月的印象,27岁便当导演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我和爸爸》——王家卫也在27岁拍出了《旺角卡门》,往后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让人们明白徐静蕾的电影梦并非是女明星玩票式的作品,等到《杜拉拉升职记》的时候,她更用亿元票房告诉了别人真实的自己。所以,在新片《亲密敌人》上映之时,我们对于徐静蕾的期待,很像是卞之琳在《断章》里的名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不过徐静蕾的“这片风景”忙得够生机勃勃的,这从采访时的小插曲中可以一叶知秋。天气冷,她穿了一个黑色长羽绒服,从上个通告赶来,跟随身的英语老师见缝插针地练习英文。化妆时,她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得改一个稿子,半个小时之后交呢。”采访间隙,手机响,她拿起新换的很像是平板电脑的手机,“过几天我还要去泰国去做后期”。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精力充沛的白羊女老徐才能游刃有余。仔细想想,也只有这个时候能抓到徐静蕾来做采访。在一个女人最好的时光里,不再被动地等待好剧本好角色,而是自己去主动地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大导演身份之外,徐静蕾的女人味也散发得恰到好处,问某个问题,她思考,“我觉得……”,声音充满了女人的俏皮感,这让人想起某个作家笔下的徐静蕾:“初恋情人就长她这样”,宛若初恋,还当导演,思想独立,就构成了徐静蕾身上那种不可替代的难得的性感。
当导演我更简单直接一点,平时会客气一点。
我在片场不是特别激动的那种人,导演是内心很感情、行动判断力上很理性的那种人。
不管你心里有多么感性,但是工作时要去解决问题。如果你不理性,就容易做出一个错误判断。
需要大声说话才能制伏别人的导演,那说明他没有安全感。
我现在觉得商业片好玩,那种比较个人化的电影其实是自娱自乐,我自己高兴就行。我不关心他们高兴不高兴。
文艺片没有标准。但人在社会上都是有标准的,有时候做一点符合标准的事情也是很好玩的,我希望跟更多的人去分享电影这个东西。
我就是喜欢干“自虐”的事儿,比如说《亲密敌人》这个档期,都是大片,竞争很激烈,我就想平稳的胜利有什么意思呢?
干一点比较有风险的事情。也让自己觉得很来劲儿。我还是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我觉得我做过的事儿都挺没意思的。
演员这个身份给我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有时候又会跟我本性的东西相冲突。
等剧本,天天抛头露面,画一个特别美的妆……我们从小都读过莫泊桑的《项链》,我有时候穿着借来的衣服和几百万的珠宝,我就想,自己怎么就变成一个虚荣的女人了呢?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在工作方面。我比同龄人要成熟。但在另外一方面,我是一个挺叛逆的人,大家都说你好,但有时候我觉得还不够好。
我觉得现在就是半退休状态,你看一年之中。我只有这个时候是在做采访,拍杂志。
我觉得不能为了证实自己的存在,就天天抛头露面。每天都在电视晃。那太累了。
我在虚荣方面已经得到太多的东西了。人都虚荣。我承认我也虚荣,但我的虚荣心太早都得到满足了,所以现在做事。只会想能不能既得到满足。然后这还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我还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变化,我头发越来越长了。这算变化吗?这意味着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个女的。
拍《杜拉拉》之前我剪了特别短的短发,我觉得那才是我呢,可能那个时候我骨子里觉得自己是个男孩。
我的青春期还没过呢,一直会有那种“凭什么”的逆反心理,凭什么要这样,给我一个理由先?
父母把我从小培养成很有主见的人,他们对我的放心也来源于对自己教育的放心。一方面他们不担心我。知道我为人处事还是挺成熟的,虽然在家里是个大懒蛋。
如果你是一个读过一点书或一点历史的人,你就会知道。社会规则其实是一直在变的,没什么东西是必须的、应该的。
所有的规则本应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舒服。所以。别为自己定下太多规则。
我喜欢思想独立的男人。因为现在的教育很容易把人培养成应声虫。什么都跟着别人的理论在走。
不是有种说法叫知识分子和知道分子嘛,知道分子就是人云亦云的。这样的男人可能课本怎么说,他就怎么说,有一套符合规则的人生哲学。所以。思想独立也是一种难得的性感。
然而, 既然是“一场”, 就意味着终有散场。随着时间推移, 随着非常态下的突击抗震救灾转变为常态下的灾区恢复生产、家园重建, 人们的大悲会慢慢抚平, 人们的感动会渐渐淡化, 人们的激情也会逐步降温。而这场地震灾难的全过程, 犹如其他任何一场由大自然制造的劫难那样, 也有它自身从发生到发展再到完全过去的客观规律。这样一个过程, 或许要延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久。假如未能充分认识这样的客观规律, 我们在思路、举措、表现、作为等方面, 很有可能与灾区人民的实际需要形成“错位”。从这个角度上说, 关爱、帮助、支援地震灾区的最高境界, 应该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人们熟知的一个概念, 其中的某些原理、理念、做法、标准, 应该被借来一用, 用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支援灾区的指导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注重长远、科学规划、追求效率。“可持续”地关爱、帮助、支援地震灾区, 也是同理。例如, 地震造成了许多个残缺不全的家庭, 幸存者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的人生路将因此改变。灾难致使许多儿童乃至婴儿成了孤儿, 他们今后的物质抚养、人格发育、身心健康以及入托上学、就业婚恋等等, 每一步都会面临新的问题。绝不是一时一事, 而是在今后的十几年、几十年里, 他们都需要来自社会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理解、关爱和扶持。震后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当然需要大量资金, 但也有一个包括财政、社会捐助在内的大笔救灾款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运用的问题。同时, 住房重建应如何选址, 怎样的建造方式才能做到既经济又适合地震易发带, 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现实问题。这些, 都需要来自地方政府、公益机构、专业人士的科学管理和悉心指导, 也需要志愿者、有良心的企业家等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去奋斗、去运作。
一、《若干规定》的立法创新
(一) 明确“第三人”的法律责任是侵权责任
《若干规定》第5条明确审计业务的法律责任性质是侵权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是补充责任, 当独立审计存在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和推定有恶意审计的情形下承担连带责任是例外。《若干规定》第6条确定过失构成侵权, 应承担不实范围内的有限补充责任, 对独立审计以补充责任的法理依据在于以下两点:其一, 被审计单位是信息源的控制人, 最了解影响投资人投资决定或证券价格的信息。其二, 提供不实的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等其他责任主体并无联络, 不构成共同侵权, 可能成立“数个侵权行为偶然竞合”而产生的补充责任。
(二) 承认独立审计准则部门规章的法律地位
《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的原则, 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 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并且在第6条中明确其为独立审计是否过失的法律依据之一。《注册会计师法》第21条第1款“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 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 第2款“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报告时, 不得有下列行为……”, 第3款“对委托人有前款所列行为, 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的, 适用前款规定”, 以及第42条的“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 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等规定中可看出, 判定会计师事务所过错的依据就是独立审计准则。因此, 《若干规定》中明确了独立审计准则部门规章的法律地位。
(三) 独立审计侵权案件的归责原则统一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强调过失比例责任和责任顺位
我国现行法律均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视为侵权责任, 但没有明确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还是公平责任原则。《若干规定》将独立审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首先遵循了独立审计的规律性特征, 由于审计本身固有的局限性, 注册会计师并不能保证已审财务报表不存在任何错报或漏报。而根据审计的成本效益原则, 注册会计师对于已审会计报表也只能承担合理的保证责任。其次, 过错推定原则为各国之通例。从各国实践来看, 独立审计制度发展至今, 尚未有国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四) 独立审计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采用倒置模式
在举证责任的分担上, 《若干规定》明确了会计师事务所因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对外出具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 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会计师事务所在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时,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与该案件相关的执业准则、规则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等。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详细列举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八种具体情况, 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6项规定的进一步完善。而《若干规定》又是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进一步完善。
从经济学上看, 举证责任倒置包含一个“非对称信息 (asymmetric information) ”理论, 注册会计师与第三人 (公众投资者) 相比, 在信息披露中处于相对主动的专业技术优势地位, 公众投资者只是被动地了解、接纳公开信息, 会计师是否有过错难以充分举证。所以, 对注册会计师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过错原则符合诉讼中的举证距离原理, 也有利于保护公众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从法学意义上看, 举证责任倒置是平衡特殊侵权方式下双方当事人利益的需要, 是相对于民事诉讼“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而设立的, 这是基于现代法制的正义和公平对传统举证规则的补充、更正。正确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 体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二、《若干规定》的谨慎理解
(一) 独立审计民事责任顺位及责任有限性
《若干规定》第10条确定了被审计单位、出资人及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顺位。一是应先由被审计单位赔偿利害关系人的损失;二是若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 事后未补足, 且依法强制执行被审计单位财产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 出资人应在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数额范围内向利害关系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三是对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足赔偿损失的, 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不实审计金额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存在多个利害关系人且损失总额大于不实审计金额时, 对会计师事务所执行赔偿责任应采取参与分配制度, 《民诉意见》及《执行规定》对参与分配提出申请的依据规定不同。
(二) 过错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的相对性
过错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相对性的产生原因是独立审计民事诉讼依然应当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诉讼规则, 举证责任倒置是特殊的规则, 并不是在所有的证据环节中都能适用。独立审计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具体有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 实行过错推定的相关审计行为。由已知审计报告、审计行为和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该报告, 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因果关系来推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过错, 不要求原告来证明, 这一事实的举证责任由被告来承担, 被告主张会计师事务所应证明自己的审计行为遵循了相关的执业准则、规则并无过错, 有审计工作底稿等为证。第二, 审计报告真实性由被告会计师事务所举证, 审计报告真实的含义是必要审计程序正确充分, 这样高度专业的举证同实行过错推定的相关审计行为同样应由被告会计师事务所举证。第三, 关于因果关系推定的事实。由独立审计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 因审计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特殊的性质, 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加以判断。因此, 原告只要证明报告是被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 损害事实客观存在即可。第四, 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时, 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引起损害的事实。是被告的免责减轻责任的条件。如果被告主张损害是由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引起的, 应由被告举证证明原告的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事实,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证明成立则免其责, 证明不能或证明不足, 由其承担责任。
(三) 不实报告认定标准的谨慎性
《若干规定》明确了审计报告真实性标准是《独立审计准则》下的程序真实。一方面, “合理的保证责任”产生程序真实。根据审计成本效益理论,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由委托人支付, 最终由社会公众承担的合理的审计费, 是降低委托代理风险的最经济的控制机制。“独立审计准则”的程序规定既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生命线, 也是会计界和审计界防范职业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 程序真实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只能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其一,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真实的相对性。其二, 现代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固有局限性决定了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只能是相对的。
(四) 利害关系人范围考量的科学性
关于利害关系人 (即第三人) 的范围问题, 在学界存在较大分歧, 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包括所有第三人, 由此形成“已知第三人”和“可预见第三人”两种学说。若采取“可预见第三人标准”, 则意味着以公众投资人的保护和会计师执业行为质量的改进为主要政策考量, 容易忽视第三人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差别以及第三人范围的扩大化导致的诉讼急剧增加的后果。确定第三人的范围, 用公平原则来分担损失需要考量三个重要因素:其一, 利害关系人损失产生的真正原因是被审计单位内部存在的错弊或欺诈或经营失败。其二, 事务所的执业过错在于其在进行审计活动时, 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披露这些错弊或欺诈或失败等问题。其三, 利害关系人的过错问题是利害关系人明知或在损失的造成方面存在重大过失, 那么应免除或者相应地减轻事务所的责任份额。
三、《若干规定》的疑惑与不足
(一) 否定审计报告用途合理限制的正当性
《若干规定》第2条解释利害关系人时强调利害关系人对审计报告信赖或者使用的合理性, 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应合理预见可能的报告使用人及报告用途。报告用途决定审计目的与目标, 决定所实施的必要审计程序, 进而决定审计报告真实性。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的报表审计主要审计企业的长期或短期的偿债能力。从报告用途与报告真实的相关性出发, 审视《若干规定》第9条, 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报表审计若在报告中注明“本报告仅供年检使用”、“本报告仅供工商登记使用”, 但《若干规定》加进“等类似内容”, 作了扩大而绝对性解释。事实上, 审计报告存在客观上的合理使用需要, 不同报告的合理使用的具体范围具有差异性, 司法解释基于审计报告用途合理限制的正当性, 应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报告做合理限制, 引导利害关系人对审计报告合理信赖或者科学使用, 保证会计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 未明确界定审计业务范畴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也称新审计准则体系。它取代了1995年所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 将注册会计师业务分为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两大类, 并分别针对两类业务制定不同的业务规范, 鉴证业务准则又包含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审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指代, 广义审计泛指所有的注册会计师业务, 鉴证是审计的下位概念;狭义审计仅限于财务报表审计, 鉴证是审计的上位概念。审阅业务准则目前仅限于财务报表审阅, 通过实施审阅程序, 包括询问公司有关人员和对财务数据实施分析程序, 提供有限的信息保证, 这种审阅没有实施审计程序, 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目前仅限于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注册会计师不应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结果能否实现发表意见。当对管理层采用的假设的合理性发表意见时, 注册会计师仅提供有限保证而非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 新审计准则体系使用了鉴证概念, 而鉴证包含审计、审阅和审核等极易混淆的业务, 遵循的准则不同, 实施的程序不同, 保证程度不同。要求《若干规定》在解释初应限定审计业务的范围为财务报表的狭义审计。排除审阅和审核的法律责任的适用, 避免司法中法律适用的歧义。
(三) 缺乏过失大小操作性标准
《若干规定》第6条列举了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过失的几种具体情形, 但没有规定过失大小的认定标准, 使得本条的操作性不强。过失理论中有客观说, 主观说和主客观统一说三种学说。主观说认为过失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或者虽然预见到了却轻信能够避免。客观说认为过失是行为人对其应尽的注意义务的违反。按主客观相统一的观点, 过失是行为人违反其应尽和能尽的注意义务的行为意志状态, 后一种说法较为合理。
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过失观点出发, 过失大小的影响因素有:违反执业准则、规则中规定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的程度, 如在没有执行函证程序、函证程序失去控制, 或实施函证程序不够充分三种过失中, 过失程度是由重到轻的;审计报告的虚假程度, 即违反执业准则、规则得出的不实审计结论与遵循执业准则、规则得出的真实审计结论的差距大小及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重要性。差距越大,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越重要, 过失就越大;相反, 过失就越小;注册会计师能尽而未尽的职业谨慎或注意义务的程度。比如, 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加幅度超常增长, 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这是错误和舞弊的迹象, 应当引起职业怀疑, 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排除。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王利明:《民商法研究》 (第1辑) ,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还有一位广西的白志强朋友,问了一个让我思考了好久的问题——什么是武术的最高境界?鉴于这个问题不是具体的习武中会遇到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合适,就把它放在下一个栏目——“拳迷茶座”中,请我的朋友无怨同大家聊聊……
真成大哥总喜欢把这样的“球”踢给我,踢就踢吧,谁让我是“热线”的老朋友。我知道,任何一个喜欢武术并且习练了几年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我也不例外。所谓“武术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是—个不能正式论述的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成大哥把这个话题放到“茶座”里面是明智的,毕竟,茶座是一个“侃”的好去处。
侃谈一、不要“千江月”,只求“万里空”。大家听说过“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空”这句话吗?如果没有听说过,就让我们闭目遐想一下吧——中秋夜,圆月高悬,千万条江河碧波嶙峋,每一个波纹都会折射出一个月影,无数的“月”随着波的起伏在水面飘荡。我们在江水里看到的“月”不是真正的月,是由于江中有水,是水的折射作用。假如是干涸的江呢?当然就无法辉映月了,此乃“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也;毛主席在他的词《六盘山》里写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是一幅秋高气爽的写真画。如果万里晴空,一丝云也没有呢?我们看到的是碧空如洗,晶莹剔透的无限空旷,此乃“万里无云万里空”是也。江水原本就是水,水中的月是“添加”进去的,并非其本有;天空原本是由氮气、氧气等无色气体组成,云不属于天空,云属于地面被蒸腾了的水分。武术的最高境界不是你学了多少招式,掌握了多少套路,而是你感悟了多少真谛。月就一个,它在天上,江水中每一个波纹映照出来的只是月的影;天空是纯净无染的,“乱云飞渡”可没有“极目楚天舒”美。如果我们把武术比作江水或者天空,那么最原本的江水、最原本的天空应该是一个“空”字。
侃谈二:“武到极时便是文”。老拳王张立德老师前些年在文章里提过“武到极时便是文”,“极时”其实就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国古典文化无数次论述“阴阳转化”的深奥哲理,作为国粹的中医学非常重视“阳极必阴,阴极必阳”、“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的病理变化过程。同样,辩证法也告诉我们矛盾相互转换的规律。当着事物发展到了顶点,矛盾的对立双方势必相互转化,从而完成发展的完整过程。“武”的外在表现是“动”是刀枪剑戟,是拳来腿往;“文”的外在表现是“静”,是笔墨纸砚,是敲击键盘。假设我们参悟透了武的真谛,我们对武术有了相当的造诣,我想,应该也必须依照辩证法的法则去完成必然的发展过程——即由武到文的转化。
侃谈三:金庸先生深谙此理。也许现实中真正可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但是金庸笔下却有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周伯通修到了这样的境界。《九阴真经》是武林至宝,多少人为了得到它不惜去死。就是这样一本“宝书”,周伯通得到了并学会了书上的绝世武功。然而,他却能把它忘记。对于没有相当根基的人来说,记住已经很难,把记住并烂熟于心的东西再忘记就更难。周伯通在第一代绝世高手死的死,疯的疯,看破的看破后能够得到武林的最高礼遇,能够成为“中顽童”,能够修成鹤发童颜,心无点尘,真的是武术或“内功”的作用吗?肯定不是。论功夫、论资历周伯通不如欧阳锋和黄药师,但是论胸怀的坦荡、论无私无欲却没有人敢和他比。金庸先生不愧被称之为大侠,虽然先生不会武术,但却看透了武术的精髓,看到了武术的核心,看到了就是习武一生的人也可能体悟不到的武术的内涵。也正因如此,老先生才为我们写下了周伯通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一位真正的武术大家。一个身体健康活泼如少年的人,一个一生视武术为生命的人,怎么能够在晚年忘记武术呢?他也是视《九阴真经》为至宝的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话题——
侃谈四、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再到更高级的发展规律,武术也不例外。假如一个不会武术的孩子,习武10年并达到了一定水平,这自然就是对“不会武术”的否定;当着从不会武术到会武术再到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发展就完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矛盾必然会向对立面转化。“忘掉”不是一般意义的忘掉,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更是浓缩和融入心灵的一种永恒,是铭心刻骨。否定之否定阶段表现出的肯定阶段的特征,不是简单的重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武术的最高境界是“忘记”武术,忘记的到底是什么?是一切缺乏实用的招式和套路以及不需要记住的东西。这个“忘记”不能理解为任何会一点武术的人都可以做到,也不能理解为只有武术段位达到八段、九段的人才有这个能力。个人认为,只能是对武术付出了真爱,付出了几十年不懈追求的人或许有这样的可能。“忘记”不是真正的抹去头脑中一切有关武术的印记,而是把武术融入每一个细胞,达到生命与武术的合一,武术就是你,你就是武术。到了这样的程度,武术就不再需要“记住”,就像我们不需要记住自己的长相那样,武术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武中有我,我中有武。出手投足无一不是武的精华和极致,也就是否定之否定阶段的武,不会再有初级阶段武的表现形式,武到极时便是文!周伯通忘记了九阴真经,你能说他是个不会武术的人吗?
【思想的独立是最高的自由】推荐阅读:
独立思考的意义09-16
鼓励自己独立的句子06-25
美国的司法独立09-20
独立的作文1500字10-14
女人独立的句子留言12-02
关于安装独立水表的申请06-18
影响独立性原则的因素07-14
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教学反思12-28
独立翅膀的初中生作文01-04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稿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