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该文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讨论了实现煤矿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实现原理、系统架构及主要功能。系统建立了危险源识别预警框架,实现了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测、预警及处理闭环,可切实提高危险源管理的透明度及闭合处理的质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以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为背景,结合彬长矿区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分析了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通过合理生产布局、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建立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加强煤矿人才培养培训五个方面来提高新形势下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瓦斯矿井 机电设备管理 瓦斯治理 安全管理 人才培养

1 引言

1.1 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的现状

安全生产对于煤矿企业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彬长矿区几对高瓦斯矿井经过不断摸索与经验总结,安全管理初显成效,形成了如干部走动式管理、危险源辨识体系、“三违”管理、隐患排查、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及防灭火管理等适合彬长矿区的独有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安全生产现状仍十分严峻,零敲碎打事故时有发生,对此我们提出安全生产“三零”目标管理,使安全管理体系向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及全面性发展。

1.2 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矿井设计与实际现状不相符

目前我国煤矿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多以50岁以上专家和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力,这些人员要么长期脱离一线生产,要么没有生产实际经验,设计均严格按照规程、老套经验照搬,不能与煤矿生产建设实际情况相匹配,生产布局的设计不合理,未完全充分考虑地质变化、瓦斯治理和防灭火压力等实际问题,工期安排过于理想化,这点在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中尤为体现,掘抽采平衡很难实现,通风瓦斯管理压力大。

1.2.2矿井机电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彬长矿区引进的先进设备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技术水平以及运行参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机电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例如矿井主扇、矿井瓦斯抽放泵、数字化变电所等,但这些与矿井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的设备日常检修及维护不能常态化,一旦这些设备发生故障,大面积停电停风、瓦斯超限和防灭火压力必然增大,机电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1.2.3瓦斯综合治理管理不到位

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中如何有效的治理瓦斯,杜绝瓦斯事故尤为重要。现在彬长矿区各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设备、设施建设均能达到先进水平,也多多少少有了一些瓦斯治理经验,但是效果不明显,瓦斯治理理念跟不上当前安全形势需要,瓦斯治理工程管理水平低,瓦斯超限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矿井安全生产。

1.2.4企业发展与人力需配失衡,安全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国内涌现出多个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企业失衡的发展造成了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瓶颈,利益的驱动使得许多素质低下,安全意识极度缺乏的人涌向煤矿企业,不按规章办事,违反规程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人的出现正是煤矿安全管理难点所在,尤其突出表现在年轻的彬长矿区。再加上基本建设期间职能机构设置的不健全、施工方劳务工作者管理不到位等增加了矿井建设期间安全管理难度,难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安全管理任务重、难度大。

2 提高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坚持掘、抽、采平衡,合理生产布局

矿井生产接续安排必须给瓦斯预抽工作创造条件和时间。首先从设计源头着手,把瓦斯抽采纳入矿井设计,使瓦斯治理安全设施及设备提前施工、提前装备、提前投入使用,在进入二期建设期间开展瓦斯预抽;其次在政策制度、人力、资金上优先保障;第三合理生产接续,尽快形成 “一掘、一抽、一采”的生产格局,为瓦斯预抽创造时间,使瓦斯治理由被动防范到主动治理转变,实现掘、抽、采平衡。

2.2 强化机电设备管理,降低供电、设备故障率

机电设备管理是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作为现代化企业,必须强化机电设备管理,降低供电、设备故障率。

建立健全机电管理相关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重视力度,对主要机电设备如主扇、主提系统、供电设备、瓦斯抽采泵站和制氮站等进行定期检查;配备专职防爆检查员,加大失爆和保护接地检查,杜绝机电设备失爆;严禁国家命令淘汰的设备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设备入井;加强机电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改变观念,强化业务学习,选拔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具备创新发展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同时选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尽量数字化,减少人为操作环节,不断优化矿井机电设备,全面提高机械设备可靠性。

2.3 建立健全瓦斯综合治理体系,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彬长矿区安全管理要牢固树立“瓦斯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瓦斯治理的根本是瓦斯抽采”的理念,要始终坚持以“抽采为主、风排为辅”的原则,将区域预抽、边掘边抽、采前预抽、边采边抽、采后卸压抽放和高抽巷抽放等多种方式瓦斯综合治理措施相结合,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3.1健全瓦斯治理责任制和技术管理体系

为保障瓦斯治理规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矿井必须建立以矿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制定和完善瓦斯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健全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管理体系,一是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立通风部、通风队、抽采队、监测中心、通风调度等专业队伍和机构,配足配齐技术人员;二是矿井的开拓部署、采区设计、生产系统调整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由总工程师决策,其他副职对自己所分管的业务范围负责。

2.3.2优化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

一是矿井必须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始终保持系统的简单、稳定、可靠,实行动态管理、动态检查,按规定及时组织通风阻力测定,掌握矿井阻力分布情况,不断优化通风系统。二是矿井实行分区通风,实现采、掘独立回风;三是严格设施施工质量管理,使井下所有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做到可调可控,提高有效风量率;同时,加强通风巷道维修,保证风流畅通,主要进回风巷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2/3。四是按规定及时调配风量,加强测风、调风管理,保证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五是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实施局部通风机专人管理、挂牌管理。

2.3.3多措并举,提高瓦斯抽采效果

一是坚持多措并举,开展地面与井下瓦斯抽采相结合,井下区域抽采与边掘边抽相结合,采前预抽与边采边抽相结合,高抽巷抽采与卸压抽放相结合的瓦斯抽采方式。井下区域进行大孔径长距离钻孔施工和定向钻进技术的应用,采前施工网格式钻孔等瓦斯预抽方法,提前预抽煤层瓦斯;同时进行边掘边抽、边采边抽、采后卸压抽采、高抽巷抽采、上隅角埋管抽放及地面钻探等抽采方法,降低生产过程的瓦斯涌出量。二是积极探索适用的瓦斯抽采参数,改进封孔工艺,提高瓦斯抽采浓度和抽放效果,增加抽放瓦斯利用量。三是对瓦斯抽采效果进行评估,使煤层经瓦斯抽采后,抽采率、可解析瓦斯量和回风流瓦斯浓度均达到要求后,方可组织回采。

2.3.4建立完善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建立完善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瓦斯监测必须做到实时监控,实现全天24h连续监测瓦斯,规范人工瓦斯检查,使井下瓦斯监测不留死角,及时掌握瓦斯涌出变化。瓦斯断电必须灵敏可靠,要做到瓦斯断电实验常态化;按规定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维护、调校、管理,减少故障;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图纸台帐齐全,配备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及时维护、定期调校,保证系统运行平稳、数据准确可靠。

2.3.5积极开展科研与技术攻关

矿井应该积极与科研院校、机构合作,做好矿井瓦斯涌出预测、瓦斯压力、瓦斯赋存、钻孔瓦斯衰减系数、煤层透气性等参数的测定及相关数据收集。研究低透气性煤层提高瓦斯抽放浓度和抽放效果技术、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布置高抽巷层位选择和适应矿井的最佳防灭火技术。推广应用瓦斯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瓦斯治理水平。

2.3.6管好用好瓦斯治理专项资金

用于矿井瓦斯治理的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真正用到瓦斯矿井瓦斯治理工程。建立瓦斯治理激励机制,完善奖励制度,调动治理的积极性,为瓦斯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2.4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制定安全发展近期及长远规划和目标。各级矿领导要将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落实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分化到部门、到人,使每个人都挑安全重担,年初制定目标,年末进行考核落实。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矿井安全管理必须保持严抓细管,杜绝“三违”现象发生。严格执行领导值班、带班制度,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必须与工人同上同下,保证入井时间。同时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实行闭环管理,必须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落实时间、落实罚款,必须保证隐患整改到位。

2.5 加强矿井人才培养培训

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要转变用人机制,吸引外部人才、培养内部人才、留住现有人才,才能缓解主体专业人才的短缺局面。妥善解决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接收、安置和培养工作,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工作,不断改善“硬环境”、打造“软环境”,提升了各类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作为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要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一通三防”知识普及学习工作,从工人到领导、从职工到家属、从矿区到社区,不同岗位的习惯养成,丰富员工“一通三防”知识,为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 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矿井通过合理生产布局、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建立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加强煤矿人才培养培训五个方面严抓细管,坚持防微杜渐,做到防患于未然,方能实现彬长矿区高瓦斯矿井全面持久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省身,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2] 冯思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1(17)

[3] 瞿春安.高瓦斯矿井瓦斯抽放方法与工艺改进,TD712,2008

[4] 王云刚,王恩元,刘贞堂.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7(8)

作者:马忙利

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2:

煤矿井下危险源识别预警系统的设计

摘要:该文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讨论了实现煤矿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实现原理、系统架构及主要功能。系统建立了危险源识别预警框架,实现了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测、预警及处理闭环,可切实提高危险源管理的透明度及闭合处理的质量。

关键词:危险源;危险源识别;预警

Key words: hazard; hazard identification; early warning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根据1998~2002年5年间的全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各行业共死亡66406人。其中仅煤矿企业就死亡31233人,占到各行业死亡总数的47%以上。而且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频率也远远超过其他行业,每年全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就近50起。重大恶性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和政治影响。近年来,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先后颁布了各类法律、规程、条例,投入大量资金改进矿山生产设备,对主要灾害的预防开展攻关研究,这些措施为改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而言,我国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技术研究不够,致使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难以准确地把握煤矿生产系统中的重大隐患及薄弱环节,难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也是目前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煤矿生产中面临着各种风险,能否对这些风险预先进行识别、评估,进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迫切需要进行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辨识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合理控制,预防风险的出现,然后要对已知的危险源进行持续地监测,同时辨识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源,在对已知风险预控失效或出现新的风险时,能及时作出反应,对风险进一步进行分析、预警,并加以控制或消除,遏制其扩散演变为事故,造成损失。

目前,煤炭行业中也正在大力推进重大危险源识别及预警体系的建设。因此,在煤矿建设危险源识别预警体系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建立危险源识别预警系统框架,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测、预警、监督体系。本系统针对煤矿瓦斯、顶板、地质构造、机电设备等危险源,综合运用标准对照法、事故树分析法等危险源辨识方法,辨识存在于煤矿危险源的不安全因素,构建危险源及不安全因素库,并对目前已知的隐患进行分析、分类,实现煤矿井下危险源与危险因素的统一管理。实现煤矿井下瓦斯和顶板等重大危险源在线实时监测,建立识别和预警模型,识别重大危险源的不安全状态,并对预警进行分级,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预警。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点和企业安全管理状况的双重监督,实现规范化的预警处理与闭合流程,提高危险源管理的透明度及閉合处理的质量,为煤矿企业的危险源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1系统原理

本系统的重点是形成一个闭环、动态、完整的数据处理和识别、评价流程,见图1。

危险源识别的本质是识别危险源的不安全状态,首先通过瓦斯、顶板、地质构造、机电设备几类危险源的分析,建立危险源识别模型,确定每类危险源包含的危险因素、安全隐患及其预警模型,确定预警模型逻辑运算需要的数据。

根据危险源识别模型需要,构建掘进工作面、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日常工作等基础对象模型,围绕构建的基础对象模型,将日常的生产进尺数据、瓦斯指标、传感器调校、巡检记录、设备检修记录等统一处理,结合集成的安全监控、顶板压力监测、电力监测等系统的数据,进行危险源预警的实时运算。

系统产生的预警信息通过WEB方式进行发布,用户浏览系统时可收到预警提醒;预警产生后会自动触发预先设定的处理流程,处理流程中涉及的部门、用户可以收到任务提醒,实现规范化的预警处理与闭合流程。

2实现方案

2.1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构成如图2所示,煤矿井下危险源识别预警系统分为数据集成模块、预警处理模块、消息处理模块、流程处理模块和预警系统UI等几部分。数据集成模块主要处理由现场子系统、全矿井综合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本质安全矿井体系支撑系统等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预警处理模块通过对地质、设备、环境等危险源信息的管理,根据系统中设定的分级预警方案和分级预警指标设计各种动态分析模型,使模型与每一个危险源监控点关联,判断危险源状态、判断是否预警及预警级别。系统UI负责系统信息、预警信息的实时浏览与查询,根据预警类型及级别关联相应的规程规定,当有预警时自动显示相应的制度与处理措施。工作流引擎主要负责预警流程的发起、处理、监控与闭合,图形化工作流程作为规范预警处理流程、提高预警处理效率、监控预警处理流转状况的工具,是本系统预警处理预警流程的核心。消息处理模块根据系统配置,对预警信息进行组织,并进行信息的调度、控制和发布,并与短信平台、消息客户端等进行有效的交互,提高相关单位与各业务科室的协同处理能力,加快预警处理速度。

2.2危险源模型

针对煤矿井下存在的瓦斯、地质构造、设备、顶板等危险源,根据现场了解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通过标准对照法、工作任务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识别出的危险源及评价指标,结合本质安全矿井支撑体系与本系统中相关的隐患分布情况,设计出以示意图形结合表格的模式展示的危险源模型,主要包括易于说明原理的图示与各类指标的具体描述,以图片的方式展示危险源模型。

本系统中提到的危险源主要是围绕煤矿井下的主要生产对象——工作面展开,主要涉及工作面的瓦斯、环境参数、地质构造、顶板压力等,其中设备危险源随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延伸,扩展到提升、电力等系统。

本文以地质构造与机电设备为例,列出危险源模型的评价及预警指标,如图3、图4。

3主要功能

系统构建了多种危险源模型,建立了危险源及危险源指标库,实现了对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机电设备、日常工作、收尺进尺、瓦斯指标等基础数据的填报与管理,实现了瓦斯、顶板、皮带、电力等监测监控系统数据的集成,并将系统中所有可用的数据、参数、指标等变量化,一起参与到危险源管理评价预警体系,实现了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并对产生的预警进行实时的提醒,實现了预警处理流程从发起、流转、执行、跟踪到完成的规范化的流程闭环管理。

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及特点:

1) 系统具有危险源隐患基元库,将危险源管理相关标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分类表格化,可为危险源辨识工作提供参考,也为煤矿企业的危险源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2) 煤矿井下危险源的识别,围绕煤矿瓦斯、顶板、地质构造、机电设备等危险源,识别重大危险源及其不安全状态,构建危险源及影响因素库。并提供了易于说明原理的图示与各类指标的具体描述,可为危险源预警指标的识别与定义提供参考。

3) 煤矿井下危险源的预警,针对危险源的不安全状态建立预警模型,通过实时计算和分析,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预警。系统建立了危险源预警指标管理体系,将系统中的所有可用资源变量化,并且都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参与到危险源的预警评价中。

4) 通过列表、图形等方式实现煤矿井下瓦斯、顶板、地质构造和机电设备重大危险源的在线监测。系统提供图形化的危险源监测功能,可以直观的了解危险源的分布情况、特定危险源的位置及实时状态。

5) 流程定制与管理,实现危险源预警处理流程的灵活定制及规范管理,实现预警处理的闭环,可实现预警处理流程从发起、流转、执行一直到完成闭合的整个过程的追踪。

6) 数据统计分析,对系统中的数据及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及分析,并以各种图表的形式展示。

4结束语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一次性能源70%以上来自于煤炭,建设高产高效自动化安全生产矿井是当今世界煤炭生产发展的主流。本系统通过建立危险源识别预警体系,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测、预警、监督;危险源预警可启动相应的预警处理流程,并可实现与短信平台、OA等进行有效的交互,实现规范化的预警处理流程, 可有效提高煤矿对井下危险源的管理水平,提高煤矿生产过程中风险评价、风险预警和动态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吕鹏飞,郭军.我国煤矿数字化矿山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探讨[J].工矿自动化,2009(9).

[2] 吴泉源,史殿习.信息系统及其综合集成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

[3] 贺耀宜.煤矿本质安全支撑体系平台研究[J]. 工矿自动化,2012(11).

[4] 王永强.本质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 工矿自动化,2011(6).

[5] 陈小林.煤矿安全隐患量化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0(12).

[6]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作者:闫兆振

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3: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与时代变革背景下,能源是保障国家变革、发展的重要支撑。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其生产连续性与安全持续性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实际经营状态。我国煤矿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煤炭本身属于易燃物,若开采期间未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则易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还会对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影响。风险预控管理的实施,无疑进一步提升了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效果,有效降低煤矿安全事故与煤矿从业者死亡率。但是,想要最大程度上发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价值,必须积极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现状,明确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要求与应用方案,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准确应用这一管理方案,进一步优化相关管理工作,进行煤矿安全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煤矿行业安全性。

关键词:煤矿行业;安全管理;风险预控管理

煤矿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主要指在煤矿安全管理提前预防、事中控制等环节中,通过风险辩识评估、识别风险因素与风险管控措施等多种手段,将不安全行为作为管控重點,采用一系列措施达到减少、消除不安全行为、有效管控煤矿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达到人、机、环、管全面配合,将相应风险保持在可控制范围内。以往煤矿行业多应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但存在安全管理理念陈旧落后、煤矿行业机械化水平低等多种因素,所以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只能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相应控制与处理,并不能预测性的防范安全事故,最终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煤矿企业造成了严重的、难以挽回的损失[1]。在现代化背景下,较多煤矿企业主张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期间,引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手段,逐一排查风险与危险源,将风险预控作为首要管理目标,结合不同风险采用不同控制措施,达到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效果的目的。

一、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1.安全管理形式化

部分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管理中心倾向于煤矿资源业务活动,更重视企业年收入与市场份额,并未认识到安全管理与企业经营利润及经济市场份额的相关性[2]。煤矿企业部分管理者素质不高,未充分认识到积极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必要性,所以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不够重视,不够上心,导致整体安全管理工作并不理想。随着煤矿安全管理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开始认识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不断提升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并投入了更多人力与物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3]。但是,部分煤矿企业发展有限,容易被传统发展模式制约,安全管理工作内容相对混乱,职责不清,工作内容不明,改革难以下手,最终导致安全管理成为煤矿企业的表面工作,并未发挥相应作用。在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之后,制定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难以在工作中落实,或是实际发挥的效果有限,最终导致煤矿生产期间存在的各种风险难以及时发现、处理。部分煤矿企业存在发展思路受限现象,依然将企业经济效益作为重点关注内容,并不愿意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投注过多精力,最终导致煤矿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产能日益增加的同时,安全管理并未优化和加强,所以安全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4]

2.安全培训工作缺乏

煤矿企业职工进行生产作业之前,首先要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活动,强化相关职工的安全意识,约束其不安全行为,有效避免职工安全事故发生。考虑到一次安全培训活动并不能发挥长久且持续的效果,所以煤矿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安全培训活动,不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理想的安全管理氛围,持续提升煤矿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职工安全性,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但是,很多煤矿企业并不愿意经常举办安全培训活动,或安全培训活动举办次数多但培训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最终导致职工接受的培训效果受到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安全培训活动的实际作用。部分煤矿企业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并不是为了提升职工安全意识,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或相关部门检查,并未认识到认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安全培训活动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安全培训活动的价值难以达到预期。甚至还有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反复进行安全培训活动是在浪费职工时间,会对职工实际生产效率造成影响,会增加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本,不愿意进行安全培训活动,长期受到这种错误思想影响,最终导致安全培训活动无法顺利实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5]

3.安全技能不娴熟

想要做好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这一目标,必须充分掌握相应的安全技术与安全技能,保证其娴熟程度。但想要达成这一目的,煤矿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充分掌握先进的安全技术,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范与安全标准,并将安全技术与安全技能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才能实现煤矿安全作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最大程度上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最大程度上提升职工生命安全与煤矿生产安全。但受我国煤矿资源分布、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各地煤矿企业对煤矿安全技能与安全技术重视不一等因素影响,各地煤矿企业的实际发展水平有限,即便是在一线工作的煤矿作业生产人员,也未充分掌握最先进的科学安全技术与技能,所以安全技能与安全技术的实际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1.做好风险预控管理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

因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会对煤矿行业安全管理工作造成直接影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充分应用后可有效提升实际管理水平,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创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日常进行煤矿作业时,必须积极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相应的宣传与培训,在煤矿企业内部营造优良的安全氛围,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学习意识与学习兴趣,促使职工认识到积极应用、掌握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督促煤矿企业全体职工参与到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与风险预控管理技能学习中,实现企业全员参与这一目的。只有煤矿企业从上到下都重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与风险预控管理技能学习,充分发挥基层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才能保证企业职工全员掌握风险预控管理技能。煤矿井下有大量安全风险存在,所以想要实现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在煤矿井下各个工作面以及各个巷道相关位置,设置相应危险源标识牌,让职工第一时间发现危险源,主动防范危险源。还需结合全体职工的文化水平与安全教育情况,积极进行安全专项培训,培训过程中积极普及安全风险管控相关知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日常作业期间,还可运用井下广播不断宣传安全技术、安全技能、风险预控等知识,不断提升职工的认知情况,促使职工具备理想的危险源识别与鉴别能力。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职工进行日常工作、约束自身行为的基础,但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未完善,或是规章制度混乱,所以职工的行为无法约束,日常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时需在现有规章制度基础上,分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规章制度的需求,积极制定相应、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最大程度上消除规章制度对安全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煤矿企业需要积极调查煤矿实际生产情况与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从实际情况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将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保证职工充分掌握相应规章制度,并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在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我国法律法规,避免模糊混淆内容,还需明确煤矿行业的规程、标准以及操作规范等,保证规章制度的可行性。最后还需全面分析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保证相应规章制度的可行性与完整性,促使企业内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强化职工风险预控意识

意识直接主导着所有实践活动,若无充分风险预控意识进行指导,无疑很难进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建设工作。所以,想要全面提升煤矿生产效率与生产安全,积极提升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建设力度,不断强化职工风险预控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想要有效强化职工风险预控意识,则需让职工充分掌握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技能。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影响职工生命安全的风险点与危险源,这是导致煤矿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很多职工并不具备危险源识别技能,其安全管理模式也无法辅助企业相关人员有效识别危险源,所以难以保障职工能够及时管控或处理危险源,难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基于这一点考虑,在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时候,必须强化职工的危险源识别能力与识别意识。企业需积极分析煤矿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源,将已知危险源一一告知职工,要求职工充分掌握相应危险源,实际生产期间主动识别危险源,并做好危险源处理工作。再者,还需提升职工的风险评估技能,帮助职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及时准确识别相应风险,促使职工主动规避风险,及时上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妥当处理,最大程度上消除风险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危害。

4.构建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想要顺利完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必须完善相应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这是相关体系建设的中心与核心。若想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做好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并将管理机制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与管理效果。对于煤矿生产管理人员、风险管控人员以及施工负责人员而言,想要构建完善合理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必须创建合理、科学、适宜的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积极分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明确煤矿实际生产情况与安全管理现状,对复杂的风险预控工作进行细分,展开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的风险预控工作。但对于下矿井进行煤矿生产的普通生产人员而言,完善的管理体系直接影响其工作内容、工作数量以及工作积极性。部分普通生产人员并未认识到风险预控管理与自己的相关性,自己无需承担相应责任,所以不重视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应结合风险预控管理内容,将管理细化到每一个职工岗位上,明确岗位应承担的管理责任,促使职工积极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约束自身不良行为,促使煤矿安全生产。最后,必须根据煤矿企业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相应风险管控业绩考核机制,落实相应的奖惩制度,明确考核内容与考核项目,并根据职工类型实现考核针对性与考核可行性,不断强化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引导职工主动参与相应煤矿生产风险预控工作,促使现有风险预控机制日益完善、日益科学、日益全面。在实际考核过程中,若每一位职工均可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完成相应考核,充分展现自己的业绩能力,凭借自己的实际能力获取相应的奖金,则可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与企业归属感。在煤矿企业中形成良好的考核风气,还可改善工作氛围,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主动性,促使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煤矿企业实际生产效率,促使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對能源生产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采煤矿等能源的基础上,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升煤矿生产安全性,促使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娟.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8):21-22.

[2]王燕飞,侯小丽.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价值[J]. 当代化工研究,2020(23):171-172.

[3]李永军. 探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4):115.

[4]郭宏秀. 浅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数字化用户,2019,25(13):45.

[5]王友洪.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浅谈[J]. 新商务周刊,2019(16):25.

作者:阎炜

上一篇:环境工作总结(3篇集合)下一篇:公司会议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