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研究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跨境交易”与“电子商务”双引擎的拉动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德宏与缅甸有503.8公里的边境线,州内居住的5种世居少数民族与缅甸的掸、克钦等民族为跨境民族,胞波情谊深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商务的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电子商务的研究论文 篇1:

微信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 要〕总结了微信在信息传播中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微信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分析中外文献发现微信的研究主要有理论、技术和应用3个方面。微信自身功能属性是研究的基础,在传播上的特性是研究的重点,利用相关技术移植或创建新应用到微信是研究的目的。微信研究目前的范围和深度有限,未来的研究应重视人性化和实用性。

〔关键词〕微信;传播;移动应用;公众平台;综述

〔Key words〕WeChat;communication;mobile APP;public platform;review

互联网是现代信息的中心,近年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研究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同时产生了大量应用,如各种社交平台、即时通讯软件,这些成为信息的重要来源。这些应用的诞生也让人们的关注点从PC端到移动端转变。移动终端的发展,也让一些便携性要求高的应用得到飞速发展,微信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1 微 信

2011年1月腾讯公司发布了微信。1年后微信的用户量就突破了亿,在2012年的第三季度达到2亿的注册用户,在2013年已经有6亿的用户注册了微信[1]。

微信的功能大致为发送即时信息、语音、图片、视频等,并且有集上传图片、说说等强大功能于一体的朋友圈。后来腾讯还加入了公众平台、微信支付、打车等高级功能,已有的功能还在不断完善与加强,新功能也会不时地加入。

学界都认同微信是一个即时通讯工具[2],重社交轻媒体。微信的一些特性也让它既有社交性又有媒体性。一些学者如陈晓华认为微信与微博一样,都属于新媒体。也有学者认为微信是大众媒体、全新的社交媒体、自媒体发展的平台等观点[3]。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大众媒体特征并不明显,仍是比较私人的社交软件[4]。在功能上微信具有新媒体的属性,在现实中是一个信息交流和中转的平台[5]。

微信的巨大用户量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关于微信的研究也不断增加。通过关键词“微信”,在传媒方面检索到8 771篇文章,并且每年都在增加[6]。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以“微信”为篇名精确查找的核心文献,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以“微信”为主题在知网中文献篇数

目前微信研究的方向大致有3个层面:第一是关于微信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微信在传播特性方面的研究。二是微信功能相关的技术层面,以利用各种技术从微信平台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主。第三是应用微信的功能和优势来实现具体的应用。总的来说,关于微信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理论,技术研究方面多以定性或者模糊定量为主,以微信的传播特点和相关应用及对社会影响为重点。

本文的参考文献大部分来自中国知网,部分来自互联网,还有一些外文文献来自EI、SCI索引数据库。文献篇名或主题与微信相关,或者是涉及微信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2 微信传播理论研究

微信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微信在传播方面扮演的角色的研究,微信的强关系、熟人圈子、私人性等特点体现它自身的弱媒体性,私聊、朋友圈、公众平台、微信群等体现它传播途径的多样化,这也让它的传播更具有研究的必要。

2.1 传播特性

微信传播主要通过好友之间私信的点到点式以及朋友圈这个平台的分享状态和公众号服务这3种方式来传播信息。

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等学者在2013年论文中提出微信的传播方式以点到点传播为主,好友之间的双向传播、朋友圈的好友动态传播以及用户作为接收者被动接收腾讯发的消息或者主动点击订阅的公众号消息这3种形式为主。他们总结微信在传播上的3个特点分别是:第一是微信好友的主要来源是熟人圈子;第二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是不被外人可见的,有保密性;第三他们还认为微信具有弱媒体性[7]。同年谢新洲和安静强调微信的重社交性和淡大众传播的本质、强关系,能快速找到大量好友、保密[8]。童慧从微信传播的不同角度总结:主体上是关系的病毒式传播,对象上是定向传播,渠道的媒体性,内容有碎片化的特征以及传播效果上的“湿化”性[9]。陈晓华则是从微信公众平台角度总结微信传播的特征[10]。

目前对微信特点的研究划分有很多,分类标准不定。并且关于微信传播各个特性之间联系的研究不多,各个特性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也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这样才能把各个特性的优势发挥得更好。

2.2 传播模型

传播模型是研究传播的重要工具。赵振祥等人认为在舆论方面微信与微博等其他平台相比,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11]。收集并处理情报让积极的舆论影响发展,控制不利于社会安定的因素,这是舆情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国家机构和社会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方法上面有基于BA 无标度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以得到近似微信信息的传播网络[12],这是一种非常适用的传播网络模型,微信的信息传播网络如图2所示。

图2 微信的信息传播网络图

在信息传播上有SIR信息传播模型,用S来代表没有收到信息的用户,I指那些收到信息并且转发的用户,R是收到信息但不作出反应的用户。这个模型的传播过程如公式(1)、(2)、(3)所示。

公式表明了在发布消息m和接收消息者之间的传播身份变化关系。消息的发布者或是主动传播者是微信传播的开始,当这些m节点消息传到未接消息者n时,两者都开始传播消息,如公式(1)所示。当两个节点都是主动推送者I时,或者一个节点只接收不发送时,对传播者身份的改变如公式(2)、(3)所示。微信中用户在收到消息后是转变为I还是R取决于用户自身的社交习惯和兴趣爱好,这种行为可能会是一种惯性,即潜水者可能一直是潜水者,而活跃者可能一直活跃。

2.3 传播因素

微信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依赖上面所说的接收并转发的用户,决定一个用户对推送的消息做出反应的几个因素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李晨和黄灿得出依赖性和普遍趋势是用户重要的分享动机因素[13]。在王小立的个体Agent建模中认为一个信息的接收者成为推送者有以下几点要素:首先是信息本身要是有价值的,他从时效和关注因子分析了信息的价值。第二点是人的因素,每个人的性格偏好、交际活跃度、接收和推送者的影响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第三是群众的因素。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14],提出意见气候对微信传播的影响。

公众号消息推送这方面研究主要从内容上区分,因为微信平台推送消息模式是固定的。受显示区域的限制,移动端推送一般只推送标题,那么标题是否吸引接收者就决定了用户是否会点击进行阅读,一条消息被点击进去是二次传播的前提[15]。在公众号的信息传播方面,吴中堂、刘建徽等人提出标题中关键词的热度与信息阅读率正相关以及标题语义分析的量化指标与信息阅读率正相关。

根据学者们的观点微信传播因素有信息本身的价值、用户个人的性格特点、用户所在的用户群以及信息的标题等。微信传播因素总结如表1所示。王小立和吴中堂都是在信息和人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研究主要从主观方面出发,没有涉及硬件水平和客观网络环境,未来可以从这方面研究,让用户能随时方便的收发消息。

2.4 传播影响

微信传播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舆论引导、企业、青少年等对象上,也涉及个人隐私、网络安全等其他方面。

微信传播对舆论趋势的影响及引导作用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它自身的交互性和实时性以及支持媒体多样性的传播,让用户都可以成为消息的发布者,同时也能成为消息的传播者,影响力前所未有。陈燕认为在舆论方面有几点不足:舆论引导主体的不明确性、舆论引导信息源的不确定性、舆论引导内容的信息冗余性、舆论引导有效性的欠缺等[16]。除直接影响舆论外,微信传播的特性也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在Michael Zimmer Nicholas John Proferes对Twitter的研究中,发现只有4%的论文提到伦理相关的问题和考量,可以看出目前这个问题并没能吸引大量研究者的注意[17]。要化解这方面矛盾可以制定相关法律章程来约束,并引导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发展更好的加密技术。

在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影响更是胜过之前任何一款应用。戚蕾和张莉提出了微信营销的四种模式:漂流瓶、位置签名、二维码、公众平台和朋友圈。这些模式为企业的知名度、广告、客户群体、口碑立下了汗马功劳[18]。在企业日常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组织,都会用微信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微信给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微信传播的便捷性也给病毒和垃圾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途径。这就迫切的需要相关法律的出台,来规范和制裁这种现象。

微信的流行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一定的影响,而其中对青年人的影响最大,大学生是这些年龄段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在这个背景下需要研究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微信有利于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对微信依赖、微信中的攀比行为等。徐静提倡在微信的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应该建一个介质,避免沉溺于网络世界;也要建设一些专门的机制和平台去解决大学生在微信上遇到的问题[19]。杨敏认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影响,让引导工作变得复杂[20]。李华琼从主体、客体、介质3个方面说明学校应该主动学习并利用微信来引导学生保证实效[21]。

在微信传播理论研究领域,未来可加大分析传播特征间联系的力度,深入研究如何发挥各个特征的最大优势。虽然目前已在传统传播模型上做了一些优化让它适应微信的特性,但提出更符合微信传播的理论模型会是一个有挑战和潜力的研究。另外,影响微信传播的因素也要做出更细致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地区、教育、习俗、经济等的不同可能让用户传播有很大差别,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因素分析会更有利于实现微信传播的精准研究。此外随着对微信传播影响更深入的研究,今后会提升微信对社会和用户的积极正面影响,这将体现微信传播研究的现实意义。

3 微信技术研究

微信技术是把微信理论应用于现实的桥梁,在理论的驱动下,只有技术的发展才能实现微信传播理论中的优势。微信的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利用好微信平台上产生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应用微信平台上产生的信息并为个人、企业乃至社会创造价值是技术发展的目标。微信技术涉及的主要领域有数据挖掘、用户行为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研究和对大数据的研究等。

3.1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信息利用领域比较基础的研究方向,利用各种技术对微信上的资源进行收集、过滤、聚类、分析等得到有用的信息。微信上挖掘信息有从微信页面和用户日志中获取两种。挖掘分为内容挖掘、结构挖掘和使用挖掘。微信与传统网页的不同之处在于微信日志是一个用来记录用户行为的记录集,所以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用户信息。有助于了解用户的行为并改进微信自身,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推荐和服务[22]。在微信使用挖掘上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为个别用户专门定制,即通过对单个用户的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定制出用户最喜爱的模式;另一方面是为整个微信服务的,从整体把握用户的偏好,改变一些结构和功能来适应大多数用户的习惯和偏好。数据挖掘也让微信成为事件检测的一个重要平台。根据国外在Twitter上的事件检测提出的技术可分为已知事件的检测(RED)和未知事件的检测(NED),方法分为有监督技术和无监督技术[23]。

微信上信息繁多、内容不规则、更新频繁都是当前数据挖掘中的挑战,也让传统方法不能直接应用,找出更好的挖掘方案在网络信息利用上仍任重道远。

3.2 用户行为

微信涉及的领域较多,实现各自领域的发展取决于对用户的了解,所以基于大数据来分析用户行为特征有重大意义。

曹菲和王琴瑶等人通过问卷了解并分析了微信用户的行为特征。他们的调查结果反映了用户自身学历高、年轻化特点,也表明了微信的强关系性[24]。当然受测人群中受教育程度高的占有比重大,而且女性比重大过男性,并不能完全反应整个社会的实际情况。此外关于微信的用户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的研究和微博还有很大差距,数量上远远不及,内容上也不够充实。像杨成明在对微博用户行为分析时就从认证用户、用户性别、用户ID、个性域名及昵称、用户地理分布与交互、用户关注数与粉丝数、微博客发送方式、微博发布的时间、原创、转发、回复与评论、微博内容等方面描述分析用户行为[25],而样本也是基于大数据来采集的,各方面都比微信这个新生事物成熟全面。

3.3 个性推荐

在微信电子商务中,它的商务模式是已知的,虽然用户在不同时期的浏览习性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对于同一个用户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趋势可寻的。通过对用户的数据挖掘和聚类分析,就能对客户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推荐。微信的个性推荐,就是给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想要的信息、广告、新闻、甚至是好友等。

3.3.1 好友推荐

微信中的好友推荐方法有以下几种:InterestBased:内容匹配算法,推荐兴趣相似的。SocialBased:推荐好友的好友。Interest+Social:将前两者按一定权重融合。

大致程序是综合共同好友比例、互动比例、兴趣相似度进行评分,选取分数最高的Top-k用户推荐给目标用户。用关键词向量描述兴趣,用TF-IDF公式计算关键词权重,用关键词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表示兴趣相似度。然后将评分最高的k位用户推荐给目标用户。计算共同好友的比例(出度)算法如公式(4)(其中u、v分别代表两个用户)。

互动比例的一种算法如公式(5)。

当然,还有通过通讯录推荐,同为一组织的推荐等。理论上来讲,结合的特征越多结果越理想,不过相应的技术难度和硬件要求也会提高。

3.3.2 消息推送

除了好友推荐之外,如何有效率地推送信息是研究的热点。在实际中,一般会考虑很多因素来推荐,如基于情感的、情境的、关键词、知识等来推荐资源。

微信个性化信息推荐算法主要有协同过滤推荐、内容推荐和混合推荐。传统的个性化推荐算法仅利用了“用户—资源”间的关系,而很少关注用户所处的环境及用户的状态,即情境。基于情境感知的推荐,就是把情境融入每个算法中。Chen提出把情境因素以及相关的关联系数,还有用户情境相似性等都加到协同过滤中[26];Linas则是在传统用户资源评分矩阵的基础上,给各个资源添加相应的情境因素,然后通过矩阵和协同过滤进行推荐[27];Adomanicius等人用情境的协同算法,开发出了基于情境感知的电影推荐系统[28]。

针对每个用户实施不同的算法,成本可能会超过收益。其中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大规模化定制。个性化与大规模是有天然矛盾的[29],不过可以在不失规模效应的前提下定制客户服务,寻找一个最大价值点,微信订阅号和公众平台起到了部分消息推荐的作用,如何在微信用户阅读和使用习惯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信息推荐,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今后研究的问题。

3.4 大数据

微信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借着如今成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微信的情报价值更加明显。商家如果能加以利用,在这个新的营销环境中必能占领制高点[30]。对政府来说,利用好大数据能更好地监控网络舆情的发展。

在微信营销方面的应用是利用用户在微信的日常使用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一定的聚类方法选出适合推送广告的潜在客户。还有就是用微信的各个数据去模拟出用户的各个属性,形成一个真实用户的模型,了解用户的基本特征,推测用户是否会对广告感兴趣,从而来推送信息。

此外,为了让数据的来源充足。一些学者试着将传统媒体与微信这类新媒体建立相应的连接。学者们认为可以发挥好传统媒体的自身优势,向微信这类新媒体领域发展[31]。然而仅仅与传统媒体对接还不够,还应该与现在有的其他媒体来实现完美对接,如现在有很多平台都支持分享到微信以及微信支付等与微信相关功能。微信也应该尝试从其他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

目前微信技术研究领域主要还是以处理数据的技术为主导,如何克服不同用户产生数据的不规则、更新快、内容广等问题是未来微信数据挖掘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微信大规模数据采集、内容处理、用户行为、情报分析和个性推荐的准确性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更优化的算法和更人性化的推荐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微信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发挥今后都要依赖于微信技术的发展。

4 微信应用研究

腾讯在2012年8月份的时候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个新的功能模块[32]。它的诞生给微信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公众号可以向订阅用户发送文字或者多媒体,用户可以给公众服务号发送特定文字或者语音等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让用户和公众号之间能够更加全面的沟通。这种方式很快被个人用户和企业吸纳,一时间大量的媒体和企业乃至政府都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微信来进行自己的推广服务。我国微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政务这两个方面,其他如医疗、图书馆、教育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4.1 电子政务

2012年8月底,广州最先用微信这个平台开通了微信电子政务通道。1年后,国内微信电子政务陆续开通了3 000个以上,政务覆盖的区域包括全国各省市[33]。在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首次重点提到了微信政务,强调了微信政务在代表政府发言人方面的重要性。现在微信政务的开通和使用情况都会作为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一项指标。朱友红认为这些微信政务不仅是政府和各个部门公开发布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在线开展群众路线的一个良好途径,政府可以更便捷的发布信息给民众,确保了信息的传达性,这让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更加便捷[34]。

陈海春李欣欣等人指出微信政务比其他公共服务有效,但在实施中仍存在问题[35]。不仅要让各个地区开通,还要对政务情报工作和群众路线起到帮助。学者们认为应该做好微信政务的定位,传播实用的政务信息,注重沟通和互动,并与其他应用形成互补,共同完善微信政务等方案[36]。此外要注重微信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政府也应该及时处理从微信上获取的政务情报,否则微信政务信息形同虚设[37]。

4.2 图书馆应用

随着校园内使用微信的人数不断增加,杨小莉和王超认为要以用户为中心,读者的需求要放在第一位[38],图书馆需要开通微信平台让读者随时随地能够查阅资料。

目前,从类型上看,绝大部分的图书馆都选择注册为订阅号,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等少数几家注册为服务号。从服务内容来看,一部分图书馆主要是利用公众平台推送一些本馆的信息资讯;另一部分图书馆除了推送信息外,还提供图书检索、借阅信息查询、新闻查询、讲座预约、图书荐购和期刊导航等交互和查询功能。模式选择方面,一般选择开发模式,因为除了编辑模式的功能外,还提供各种API接口。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模式下,能够实现消息的接收的回复,并将图书馆的公告、馆藏或者在线书目纳入微信平台。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行机制如图3所示。

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机制中功能分为三大模块,接口认证、消息解析和数据管理,其功能架构如图4所示。

4.3 医疗情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的要求也在提高,基于微信的医疗系统也因此诞生了。通过微信用户能轻松的使用移动医疗系统。

微信上的医疗系统可以分为微官网和微医疗两个部分[39]。微官网主要提供静态信息,如医院简介、使用教程等。微医疗则是真正为患者提供帮助的系统,它包括了医院的业务和信息等。如在网上实现挂号,并和对应的专家进行交流,查询医院的药物信息等。

微信医疗系统与传统的医疗系统相比,不用单独下载或者注册,直接使用微信号关注即可使用。这个平台的应用主要以提供信息为主,医疗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赖实体医院提供服务。微信与一些其他智能家具和穿戴设备结合发展,相信很快会成为用户的口袋医生。

4.4 电子商务

微信各方面的特征都让它适合作为一个电子商务的移动平台。在微信平台上,用户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中意的产品和相应的商家,同时商家企业也能够随时随地去经营自己的电子商务服务。在这种销售模式下,微信电商中的公众平台和朋友圈都可以作为企业和商家广告宣传的重要途径。很多商家早已开始了微信营销的广告推送,首次重大的广告出现在2015年1月份,宝马汽车、可口可乐、vivo智能手机分别亮相在不同的用户朋友圈中。基于这种传播上的特性,微信广告推送很快成为热点研究事件。基于公众平台的宣传最直观的就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就会收到它推送的消息。在传播方面,依靠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综合作用,以用户为中转站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此外微信平台集成了微信支付功能,使微信更贴近电子商务的整个流程。

在微信的应用层面,情报服务和商务应用是主流。情报服务中典型的图书馆应用已经成熟地应用到各个图书馆,只是在资源问题上还停留在传统图书馆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如用户在手机上查找和观看文献的舒适度与便捷性。目前,各类电子图书馆平台虽然已经不受地理因素限制,但如何解决好各大机构的资源共享问题,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是此类微信应用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图书馆应用微信电子政务也应该做好自己的定位,提高相关人员的及时处理能力。医疗方面要真正能为用户省下部分就医程序,如结合智能家居发展,在得到医生许可后,直接用智能设备的数据来监测用户健康状况。在商务应用上要将传播理论应用到实际商业动作中,让理论发挥出商业价值。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目前微信在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以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了微信的研究现状。虽然关于微信的研究有很多,涉及面也很广,从具体的研究来讲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微信的理论研究方面,没有微信的独特理论,大多数是基于现有传播理论经过变形所得到的。在微信的技术研究方面,首先是存在通用性和重复性问题;二是在选择因素方面不够全面;三是实验群体规模受到限制;四是关于微信数据的开放程度不足问题。在微信的应用方面,商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也会影响研究结果。总体上微信研究还是定性为主,大规模的定量研究还很欠缺。

今后微信的研究需要从理论上构建新的传播模型,不仅要适应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更要满足深入研究微信数据的需要,这是微信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技术上解决大规模数据收集整理的难题,让大数据中重要的情报成为资源而不是让杂乱无章的噪音干扰数据挖掘的进程,这是微信在情报上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上开发更精准更实用的信息终端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周全的服务,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为用户省下时间和金钱,这是微信对用户的价值体现。此外,微信作为一款移动端应用,如何针对移动端设计更便捷的操作和更舒适的阅读体验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之,微信的研究还将继续朝着深挖传播理论、夯实数据技术、开拓应用价值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佩珍.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2):80-84.

[2]王勇,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0-108.

[3]陈鑫.自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微信平台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3,(14):39-40.

[4]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J].现代情报,2013,(7):24-27.

[5]王艳丽.从功能论角度探析微信的属性[J].中国报业,2013,(7):27-28.

[6]李天君.国内微信研究现状综述[J].美与时代,2015,(5):129-130.

[7]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2013,(6):122-127.

[8]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3,(6):21-23.

[9]童慧.微信的传播学观照及其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13,(9):61-66.

[10]陈晓华.传统报纸使用微信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新闻传播,2013,(1):14-17.

[11]赵振祥,王洁.微博与微信:基于媒介融合的比较研究[J].编辑之友,2013,(12):50-52.

[12]王小立.微信传播建模分析[J].现代情报,2015,35(7):53-56.

[13]李晨,黄灿.微信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机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5):57-62.

[14]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5]吴中堂,刘建徽.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5,(4):122-126.

[16]陈燕.重大事件中微信传播的舆论引导[J].移动互联网,2014,(13):55-58.

[17]Michael Zimmer Nicholas John Proferes,A topology of Twitter Research:disciplies,methods,and ethics,Asli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4,66(3):250-261.

[18]戚蕾,张莉.企业微信营销[J].企业研究,2013,(6):50-52.

[19]徐静.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2):39-40.

[20]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72-76.

[21]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63-65.

[22]Osmar R.Zaiane,Xin M ,Han J.Discovering Web Access Patterns and Trends by Applying OLAP and Date Mining Technology On Web Logs.In:Proc of Advances in Digital Libraries Conf Santa Barbara,CA,2015:19-29.

[23]Farzindar Atefeh,Wael Khreich.A Survey of Techniques for Event Detection in Twitter[J].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2015,(31):132-164.

[24]曹菲,王琴瑶.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1):81-85.

[25]杨成明.微博客用户行为特征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12):21-25.

[26]Chen A.Context-awar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System:prediction the users preferences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C].Proc.of the LoCA 2005.LNCS 3479,Berlin:Springer-Verlag,2005:244-253.

[27]BALTRUNAS L,RICCI F.Context-dependent items generation i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C].Proceedings of the 2009 Workshop on Context-aware Recommender Systems,2009.

[28]Adomavicius G,Sanka Rana Rayanan R,Sen S,Tuzhilin A.Incorporat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In Recommender System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J].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3(1):103-145.

[29]Kaplan A M,Haenlein M.Toward A Parsimonious Definition of Traditional and Electronic Mass Customization[J].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23):168-179.

[30]吕清远.大数据时代下的微信营销价值[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279-279.

[31]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J].新闻记者,2013,(7):40-44.

[32]周晓莉.微信的广告价值分析[J].青年记者,2013,(6):75-76.

[33]张艳.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以微信营销为例[J].中国出版,2013,(16):18-20.

[34]熊涛,张兵.玩转微信营销实战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35]陈海春,李欣欣,赵玉攀,等.政务微信对传统政务模式的改造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5):141-145.

[36]陈超贤.政务微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4):37-39.

[37]董立人,郭林涛.提高政务微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决策探索,2013,(8):34-35.

[38]杨小莉,王超.基于推送消息调查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运营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10):169-173.

[39]张乐,刘智勇.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医疗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82-84.

作者:黄炜 余辉 李岳峰

电子商务的研究论文 篇2:

德宏州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

摘 要:在“跨境交易”与“电子商务”双引擎的拉动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德宏与缅甸有503.8公里的边境线,州内居住的5种世居少数民族与缅甸的掸、克钦等民族为跨境民族,胞波情谊深厚。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德宏一直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和“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速了中缅经贸、金融和信息合作步伐,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为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创造了良好的经贸、平台、物流、人文和支付结算等条件,中缅跨境电子商务起步发展,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对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中缅 发展 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在“跨境交易”与“电子商务”双引擎的拉动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异军突起。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从2013年的2.9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6.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德宏州与中南半岛最大的国家缅甸有503.8公里的边境线,州内的傣、景颇、德昂、傈僳等主体民族与缅甸的掸、克钦等民族同宗同源,德宏与缅甸有着深厚的地缘、族缘和经缘关系。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昆明—保山—芒市—瑞丽对外开放经济带等战略的实施,为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机遇,德宏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德宏对缅贸易占中缅贸易三分之一、滇缅贸易三分之二”的贸易优势,惠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约19亿人口中缅国际陆地光缆的通讯信息优势,中缅甸金融合作的平台优势以及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瑞思通”“中缅跳境电商产业园”“姐告跨境小镇”等一批中缅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为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德宏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动力、注入了新活力。

1 基本理论

1.1 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运输进出口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从本质上说,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特殊形式,其经营模式主要有B2B、B2C和C2C三种。B2B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互联网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B2C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企业对个人开展的在线咨询、在线商品和在线服务购买等电子商务活动;C2C即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活动,如“海代”“海淘”等。

跨境电子商务以国际互联网络发展为基础,网络空间独特的虚拟性和行为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跨境电子商务,使其不同于传统的贸易方式而呈现出全球性、开放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和快速发展等特征。

1.2 跨境电子商务的功能

一是有效缩短对外贸易的流通环节。相较于传统外贸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实现了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有效压缩了批发、分销等中间环节,有利于降低供应商寻找客户、交易谈判、询价等交易成本。

二是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阿里巴巴、亞马逊、敦煌、天猫国际、苏宁云商海外购、顺丰海淘等跨境电子商务网站,集合海量商品信息库、个性化广告推送、智能化商品检索、消费者口碑聚集、支付简便等功能,满足了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商品的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是95%以上,传统的对外贸易由于受市场规则和竞争激烈的影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可以说是大企业、强企业的俱乐部。各种跨境电子商务网站云集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家及消费者,集合了上万种商品和服务的海量信息,方便中小企业寻找客户,实现中小企业卖全球。

四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可以有效提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效率,加速农产品、海产品等鲜活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进出口商品的物流成本,促进现代农业、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3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

一是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业态发展快速。市场交易规模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快速释放。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年均增速高达30%,预计到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突破12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

二是跨境电子商务全球平衡发展。随着国际信息支持、金融合作、电商平台建设的加速推进,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一支独大的局面发生改变,以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快速发展,东南亚、南亚等国家也纷纷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

三是跨境电子商务配套产业链日趋完善。阿里巴巴、京东、敦煌网、支付宝、连连银通、顺丰国际、四海商舟等为代表的产业链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四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十二五期间,国家密集出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系列政策,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试点、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工作全面展开,制度环境逐步改善。

2 德宏州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1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截至2016年底,全州在阿里巴巴注册企业开展诚信通用户500多家,约占全州企业总数的10%;在淘宝网注册的企业和个体户1000多家。高原特色农产品实现网络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同比增长40%以上,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商品总额6%。瑞丽农场实业集团、瑞丽傣旺食品等一批企业的电子商务年销售收入超过千万元,景成集团年网络贸易突破亿元。

“翡翠王朝”“中国翠·瑞丽工”“玉雕界”等电商网站成为珠宝销售的领军品牌;中融珠宝、芒市珠宝小镇、苍龙冷链物流等一批在线商城迅速发展。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瑞丽市两度进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榜单,排名分别为第58位、第51位,是云南省唯一入选县市;2016年,“瑞丽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正式获批。

红蚂蚁商城、“德宏优品”、芒市众亚商城、淘宝·中国特色德宏馆等电商平台纷纷成立上线,入驻商户700余家,在线销售德宏优质农特产品、翡翠珠宝、民族工艺品,突出本土品牌及东南亚产品。德宏农业信息、中国咖啡之乡、数字乡村等网站建成使用,实现省、州、县、乡、村五级互联互通。德宏邮政公司充分利用“邮掌柜”“邮乐网”平台功能和邮政EMS,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服务平台。

全州拥有15个快递品牌、32个经营主体、210多个快递网点,申通、中通、圆通、顺丰、韵达、邮政EMS等品牌快递网络覆盖全州各县市,通达各主要乡镇。

农行的E商管家、工行的融e购、建行的善融商务、中行的直付通和保付通及云购物、邮储行的邮掌柜、富滇银行的富利快线等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结算方式广泛应用。沿边金融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中缅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有序推进,在边境地区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以及推行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州内部分金融机构在缅甸木姐、南坎等城市布放POS机和ATM机,提供提取小量现金、刷卡消费、电子转账等跨境金融服务。

2.2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景成集团、大通公司等本土民营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在缅甸的物流仓储、分销渠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挥企业优势创建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瑞思通中缅B2B跨境电商平台于2015年11月正式上线,有100余家商户入驻。芒市、瑞丽、陇川、盈江4个边境县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及22个边境乡镇服务站建设有序推进。瑞丽大通公司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沙跨境电子商务线下园区合作建设,集仓储、交易、融资、物流为一体的中缅跨境电商产业园于2016年12月建成投入运营,“姐告跨境小镇”列为云南省2017年特色小城镇建设名录。

2.3 政策叠加效应初显

德宏地处中华经济圈、南亚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与缅甸有503.8公里的边境线,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重要的战略节点。“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金融合作综合试验区等特殊的制度安排,以及《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實施意见》的发布实施,营造了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机遇叠加、政策叠加的良好环境。

2.4 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一是经济欠发达、财政自给率低。2016年,州级财政自给率为27%,其中陇川县、梁河县的财政自给率不足15%,对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培育等方面投入不足,政府的引导作用难以发挥。

二是面临支撑保障体系不完善。德宏远离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运输方式较为单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发展水平低,中缅跨境电商发展的支付结算体系不完善;电商人才缺乏。

三是电商龙头企业少,德宏的企业95%以上是中小微企业,绝大多数面临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弱的问题,发展中缅跨境电商的能力不足。

四是缅甸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缅甸是联合国认定的经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民族争端长期不决,交通、市政、物流、口岸、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金融管制严格,近年来,缅方加大了贸易、金融等对外开放力度,但距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3 德宏州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3.1 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全面落实国家、省有关部门关于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政策意见,以戒告边境贸易区“境内关外”、跨境电商小镇、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为契机,以缅甸为突破口、以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为目标,积极探索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思路和模式。

开发集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仓储物流、金融支持等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B2B、B2C平台,鼓励进出口企业开展全网营销,将产品开发、产品规划、网站建设、品牌推广、产品分销等集成一体,统筹谋划。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通过“海外仓”、体验店和配送网店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争取国家、省商务、银行、保险、信息等部门的支持,加快州内外贸企业与国外采购商、银行、保险、运输等贸易相关方的信息系统对接和单证传输,提高效率。

3.2 加快培育电商主体,夯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基础

充分发挥跨境电商领导小组和商务等部门的作用,切实开展上门服务、业务培训等,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珠宝、红木、生物特色等企业上线经营。鼓励企业或个人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支持景成、大通、后谷、迪思等本土企业自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扩大“翡翠王朝”“中国翠·瑞丽工”等珠宝电商平台的影响力,组织瑞丽市申报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加强跨境电子商务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完善招商信息系统,主动与规模大、带动力强的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对接,确定重点招商目标,久久为功,持续招商,为中缅跨境电商发展注入活力。鼓励企业同步发展国内和跨境业务,以中缅跨境电子产业园区为重点,强化园区在国际物流、海外仓储、境外销售、通关服务、金融支付、人才培训等功能,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

3.3 增强产业配套,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链

支持东协物流、大通公司、景成集团等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开展对缅业务,建立跨境物流仓储、配送和营销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中型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推进瑞丽邮政互换局建设,加强与缅甸信息、政策的互联互通,开展国际邮包跨境物流服务。以芒市国际航空港建设为契机,争取开通对缅甸、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航线,增强芒市机场进出口货运能力。加强口岸人力物力资源配备,提升物流通关效率。利用瑞丽姐告“境内关外”政策,加强境内境外仓储配套服务。全方位推进沿边金融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第三方电商平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资金清算、信用保险、供应链金融等服务。鼓励瑞丽大通、台丽、天津渤海等中缅货币兑换中心有效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中缅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平台,集聚采购、第三方平台、代运营、创意、培训等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配套服务业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通关、物流、退税、外汇等一体化服务。

3.4 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提升跨境电商口岸服务能力

加快瑞丽、畹町电子口岸建设,争取国家批准参照执行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建立企业和商品的信息自备案认证体系及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实现企业“一次备案、多主体共享、全流程使用”,打通海关、税务、外汇、检验检疫、商务、物流、金融之间的信息壁垒,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形成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线上“单一窗口”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口岸支持跨越境电商发展的能力。

3.5 创新监管模式,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争取国家批准德宏参照执行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分类分级信用管理方式。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流程,简化商品归类方式,提高货物通关速度,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建立出口商品可追溯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有效监管和服务。建立“网上发现、追溯源头、属地查处”的质量监管模式。推行税收在线申报、在线退缴税、实时退缴税等税收便利化措施。

3.6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制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定制化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鼓励德宏师专、德宏职业学院等地方高校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引进省内外知名培训机构,鼓励社会机构、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训,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吸引、培养、使用、流动和激励机制。加速人才与企业、项目、资本的对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求对接机制。

3.7 加强统计监测,强化风险管理

联合统计局、海关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以申报清单、平台数据等为依据进行统计、管理模式,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统计监测体系。利用信息基础数据,提供跨境电子商务主体身份识别、信用记录查询、商品信息查询、货物运输以及贸易信息查询等信用服务。建立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實施信用负面清单和管理,优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搭建信息采集、风险评估分析、风险预警处置等机制,充分发挥商会、行会等组织的自律自治作用,建立惩处机制,防范和遏制走私、洗钱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艾媒咨询.2016-2017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R].2017-01-22.

[2] 蔡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 2015,(12).

[3] 金融界.跨境电商前景可人[EB/OL].南方财富网,2016-11-17.

作者:高延芳

电子商务的研究论文 篇3:

中小卖家对依托第三方平台发展电子商务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在纵观大学生创业历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成功者更多的选择依赖于互联网模式,或是依托于第三方创业平台。不仅仅是其低廉的成本和前期投入,更多的是符合大学生的身份,在高校的教育培养和创业的选择中,互联网创业允许了这种可能,并且能够更好的延续与发展。综合种种,团队以淘宝业务的运营经验和淘宝本身发展趋势和手段并结合其他更多平台发展模式作为依据来作一个较浅显的关于中小卖家对如何更好依托第三方发展自身电子商务的研究。

1. 可行性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对各种交易模式的了解和市场行业的判断,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市场不仅仅是做全国的网上商店市场,更会侧重于周边学生、大学城方面的线下个人市场的综合考量,其中淘宝大市场是基于淘宝客户端的优化与推行以及网页版的良好的用户体验所积累的数年来的网购群体,线下的则是包含学生,教师以及员工和其他工人在内的大学城潜在的消费用户。用户就是市场,简单的市场分析,足以说明通过第三方平台来起始创业还是可行的。结合周边现状来看,服装店的数量以及款式方面的局限性更加使得大学城众多学生对网购的青睐,我们也通过调查了解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有百分之90以上的人会有网购的经历,其中在服装行业网购占比中,更是达到了几乎是百分八十。我们得出的意见是暂且认为服装市场是低成本投入行业,且需求增长型行业,更多的则是保持稳定发展。而通过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等各大主流平台的了解,由于前期资本的积累进度和量度的限制,淘宝创业门槛低,我们以淘宝为创业首选。事实证明淘宝依托其成熟稳健的发展模式和在国内最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集团的笼罩下,其优势和实力依然稳居在B2C、C2C购物网站榜首。更主要的是团队对优质的服装货源提供有便捷的途径,并且通过与阿里巴巴批发网站信息间的整合结合淘宝网的支付手段的成熟,简单、安全、快速的移动手机支付终端的良好的用户体验。从市场,平台,货源我们都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自然创业水到渠成,关键是营销。

2. 卖家基于第三方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从服装行业来说,品牌意识正逐渐变得越来越强烈,在商家和消费者本身来看都是如此。一方面奢侈品品牌商拒绝与电商合作,不仅仅是保护其代理商的利益,线下的市场比重太大,线上市场的发展无疑让线下市场的投资和就业产生很多实际性解决问题。一方面电商又想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便让一些假冒的品牌代理商有机可乘。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商家入驻,电商简化对商家入驻环节的审核和运营的监管,使售假卖家成为漏网之鱼。同时不仅仅是售假变得更加明显,追踪货源,你会发现假冒仿牌厂商经常游走于法律的边缘,通过非法途径自产,走线上销售渠道。

日前曝光的电商集体售假事件,把聚美、京东等一大批知名电商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然而,电商平台的应对方式大多是推卸责任,一句“不知道”便将罪责归咎于第三方商户。这种不负责的方式,让不少消费者很难接受。也对中小卖家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冲击不仅仅是个别的卖家,更是整个行业,乃至平台陷入了诚信危机。单从网店行业来看,市场混乱,价差差距太大,真假是非,无从判断。无疑从长期来看,对网民的长期网购的体验会大打折扣。对整个网店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将是深远的。可见,在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和品牌意识逐渐强烈的国家,中国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整个淘宝来看,淘宝商家数量间的竞争也伴随着水军一族的诞生,刷单,假信誉充斥着整个淘宝各行各业,同售假货般,给平台以及商家陷入了诚信危机。也让消费者理性选择不再“理性”。

从其他角度来看,也并不是大问题,央视网曾有报道过,之所以假货横行,仿牌屡禁不止,就在于大多的用户的购买力有限,属于中低收入阶层,甚至假货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也有人曾调侃道,还是淘宝靠谱,买的时候就知道是假的。

就我们选择的服装店现状作讨论分析,大致就是线下口碑已形成,从事某某类服装的销售。线上店铺正常运营,目标就是依托淘宝的各种优势来实现更多的销售额。

3. 运营规划以及问题对策研究

具体运营方案在前面的方案中已有详细说明。大致就是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在网店正式投入运营后,始终贯彻“顾客是上帝”的理念,热心的提供服务,并且如果我们的服装有质量问题的话,我们也能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然而,在网店经营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就网店本身的运营规模来看。产品已达数百件,而且面临着季节的更替服装款式的更换等等更新任务。由于是做厂家的代销,所以几乎是每天都需要联系沟通的,仅这样,就已是很大一笔工作量了,对时间就得有一个更为细致的安排,所以在这方面,有时候疏忽就会碰到顾客买某种款式某种大小的衣服断货或断码的情况。这无疑折扣了用户的消费心情,降低了回头率。网络营销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没有通过网络营销手段增大自己店的名气,更多的则是被动的等待顾客上门。网络营销方式效果不明显,我们主要采用了低价策略,这种策略在网络营销中已被广泛沿用,效果早已不尽如人意,而宣传也仅仅停留在QQ空间,QQ群,朋友圈这种小范围的社交媒介中,并没有真正的推广。不具有鲜明的竞争优势,据一项关于信誉排名前一百的淘宝店铺调查统计,有百分之47的淘宝店选择经营服装行业,差不多有一半,而我们网店缺乏竞争优势,不具在众多服装网店中脱颖而出的能力。网店的营销中,由于需要经常做活动并且需要购买服务软件,营销成本加大,而实际在淘宝上假货、货物混杂的情况下,就很难转嫁于营销成本于销售价格中去,这样对于网店的经营是有很多不利的。

而具体的对策如下:在店铺宣传方面的营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可以通过跟进淘宝商场的大小活动,用活动去吸引买家的眼球、提高曝光率和人气。对于竞争优势在买家眼中很大一部分在于店铺评分的高低,而对于店铺评分的高低则取决于对商品的描述、发货速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服务上面下好功夫。在这对于商品的命名也是有规可循的:名字全由关键字组成,关键字之间不用空格和其他字符,分割名称设计时兼顾“热搜关键词”和“成交关键词”不要写与宝贝无关的词,容易被下架.注意关键词排列的优先级,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同时讲究易读性。

中小卖家要做强做大,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地自主创新,就要充分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①强化电子商务意识,加速自身数据信息化进程,也符合当下经济社会盛行的大数据研究。②提升产品品牌知名度,借力跨越发展 ,在服装行业,这是必然的,然而面对开创品牌的成本的投入和品牌知名度的宣传的投入还有很长得路要走。③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网络商务合作伙伴,并将产品信息同步到多元化电子商务平台,其中对电子商务网站移动端的行业细分更应该有独特的见解。例如唯品会、聚美优品等等某一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也是未来电子商务的趋势。卖家对服装行业所依托的平台如何抉择,既要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规律,又得有自己的特色。中小卖家对如何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作自身发展的研究是基于整个以中小企业为商业主流的社会的共同问题,其发展对策的研究远远详细于此,具体的有效策略唯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实践带来的经验去推动去发展。(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吴泽武

上一篇:施工工作汇报(精选2篇)下一篇:活动工作安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