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更趋向于全球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要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来对学生展开教学,当前,诸多设计院校都在大力开发艺术设计的途径,积极努力的创建更有效的艺术教育机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教育研究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山东民间艺术元素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山东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未开设民间艺术鉴赏等课程,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课程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这不仅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山东民间 艺术元素 高校艺术设计

民间艺术要想成为生动、鲜活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必须与当代及当代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相联系。所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当代发挥作用,都要经历现代转换。民间艺术的创意与创新,是民间艺术产品的创造性转化,这是民间艺术品牌的生命力所在。创造性转化是指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改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

换言之,就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解析与利用民间艺术,以新的载体继续保存民间艺术的精神和技巧等精髓,并以新思想、新形式以及新技术进行新的创造,这是民间艺术“活”在当下,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高校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现状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不断融合,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与优化,但是从整体发展视角来 看,受教育课程设置、艺术课程实践等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 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非物质文 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1)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现如今,艺术教育工作备受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组织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大中小学长期陷入到“智育第一”、“智育唯 一”的思想下,大中小学校均以智育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 智育教育活动,所创建的教育体系、管理制度均为智育服务。

山东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未开设民间艺术鉴赏等课程,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课程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尽管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均 涉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中所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完全没有 满足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等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2)艺术课程实践现状

在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个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关注度极高,大学生时常会参加一些由电视台所举办的文艺活动、由学校所举办的文艺演出、由个人所具备的艺术交流活动。

二、山东民间艺术元素与艺术教育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这不仅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还关系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否能够突出本国特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共同需求。

(1)目标

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时,只有拥有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够达到实施教育工作的最终 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内容

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将民间艺术概论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融入到艺术课程体系中,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构建并完善非 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系统整 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将“多元化” 作为艺术教育导向,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的整合 到一起,让学生能够正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传统艺术欣赏为起点,学习传统艺术理论,开展传统艺术实践。

(3)形式

高校在选择艺术教学形式时,教师需要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媒介组织学生开展艺术教学活动,为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艺术教育活动中,使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能够成为民族艺术精神的承载体。为此,高校应充分调动 现有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不断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深化高校民族艺术教育内涵,突出高校民族艺术教育的地域特色。

具体到山东来说,民问艺术产品中不乏灵光闪现的好的创意,比如以“好客山东”为主题的旅游资源的整合,民间工艺品中民问艺术元素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巧妙结合,《梦海》、《大羽华裳》、《蒙山沂水》、《粉墨》等省内著名演艺品牌的打造等,但是由我省民问艺术为主要创作元素的演艺节,国内知名、影响大的品牌较少,这与创意创新乏力有很大关系。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艺术设计教育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民间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两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山东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随心所欲、不以形为桎梏的意象表现特征及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思想观念,无不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模式。

本文以此为基础,汲取山东民间艺术元素的精华融入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将民间艺术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相结合,把民族文化 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找寻具有现代设计意义的切入点,将传统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语言,完成民间 艺术元素向现代设计的转换,一方面使中国的传统民俗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得以探索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本文系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山东民间艺术元素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立项号:ZY202001336)阶段性成果;本文同时还受到青岛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立项专项资金资助]

[1] 劉昂. 山东民间艺术产业的创意研发[J],枣庄学院学报,2011,4,47-50.

[2] 刘阳,过仕明. 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研究[J]. 学术论坛, 2015, 12,122.

[3] 杨晨玉. 高校艺术教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 北方文学, 2019, (1):192-193.

[4]张玉柱.齐鲁民间艺术通览 ·序[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

[5]赵如军.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创意产业中的传播[D].山东大学,2006,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6]王瑞.关于当代中国大众艺术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思考[D].河北大学,2006,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作者:杨荣 吴书光

设计教育研究论文 篇2:

基于实践教学的艺术设计教育研究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更趋向于全球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要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来对学生展开教学,当前,诸多设计院校都在大力开发艺术设计的途径,积极努力的创建更有效的艺术教育机构。艺术设计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会遇到诸多机遇与挑战相结合的局面,相关的艺术设计教师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本文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模式进行了主要研究。

关键词:实践教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

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行业正在迅速发展,此时,针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多,许多高校也在不断地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但是根据艺术教育行业的繁荣发展,在这其中展现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文化素养与创造力不够成熟,对此,要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进而促进艺术设计教育质量提升。

一、藝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状态

艺术设计教育是加强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课程。艺术设计教育体现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艺术设计教育的涉及面非常广阔,比如说:服装设计和多媒体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等等,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生活品质得到良好改善,艺术设计也在人民的实际生活当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对此出现了一些专业课程就成了学生以及家长积极追捧的课程,最近几年,艺术设计的热度在市场方面被发展到学校教育当中。由于诸多因素,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以及发展速度非常缓慢,这样的情况出现给教育行业与管理行业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影响了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发展,它包含了教学方式与课程研究等问题,针对艺术设计教育要研究其市场和学校以及用人部门等多方面的因素来提升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发展。首先,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得高水准的艺术设计人才较少,其次,诸多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不能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应用相互融合,使得自身的学习优势得不到良好发展,所以就得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大力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是今后设计教育当中的最主要的问题。

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策略

1.发展学生的主导地位

艺术设计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应用,也在人民群众当中被广泛地进行运用。当今的教育理念倡导课程要多元化和人文化发展。让教育工作者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积极地培养学生审美乐趣,将艺术设计教育的价值落实到心目当中。在艺术设计教育当中,老师要改变教学的思想意识,在更深的层面上来发现学生的潜力,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增加教学的创新理念

在新时期阶段发展当中,信息传播的速度令人惊奇。艺术设计教育要掌握多元化的发展因素,如果老师了解的知识不多,就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老师一定要在传统的领域当中走出来,指导学生明确信息的传播力量,在教学课程当中不断创新,完善部门以及市场的需求,艺术设计也是在教学领域里具有创造性的表现,教学活动里的有效开放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不断拓展,不断的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实践经验,给设计者带来广阔的空间发展,进而丰富他们的生活。如果老师的课件太守旧,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的求知欲大大减弱,也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资源发展

1.加强学生学习的教学领域

针对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目标当中,老师要不断地拓展教学活动资源力度,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对的教学场景,发展教学资源与课内外有效地进行结合。课内资源其包含了:教学素材和网络资源以及校内阅读。而课外资源包含了:社会环境和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创建等。比如,学生能够结合商场橱窗进行设计,在文化建设中体会到广告设计的精髓,在商品包装里感受到艺术设计的魅力,能够让学生增强设计理念和产品设计的认识。

2.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为了融入新时代的发展,学生需要在设计时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显然,艺术设计的作品不仅要有独特的创新内容,还要根据市场体系以及人们的需要进行实践,对此,给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首先,根据老师自身来说,老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因为只有老师具有这些能力的时候,他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发展和创新。其次,老师要对市场体系掌握得足够健全,积极的挖掘设计行业中崭新的设计理念,进而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他们的创作灵感。

3.加强市场方面的培养

艺术设计是经过视觉效应来体现出想要表达的含义,它面临的是当今市场中的群众,就必须要在设计理念里引进市场元素,这样可以有效地完成具有独特的艺术作品。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的时候,要加强学生市场识别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市场当中站稳脚跟,方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实战能力,进而形成教学和市场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今后在设计中对市场体系更加了解,实际意义上体现出教学和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的目标,优化学生对市场艺术设计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人文研究艺术设计教育十分重要,为了能让艺术设计更富有意义,而且还要充分运用到市场当中,这就要结合有关单位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独特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的艺术设计思想观念贴合市场体系,让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充分发挥优势,让设计教育行业获得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艳芳.莎士比亚戏剧与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3):174-175.

[2]谭忠毅,乔力广.高校人文精神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19(9):47-48.

[3]从人文传承与前沿科技,新时代设计师如何更好完成设计?———“人文设计与前沿科技论坛”实录[J].设计家,2019(1):36-39.

作者:蒋林晏

设计教育研究论文 篇3:

浅谈宜居型生态室内设计教育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我们对生态环保理念已经越加的重视,越来越走进人们的心中,当然,这和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息息相关,在现如今生态环保与我们的生活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联系。我们每个人少开一天车就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少一些雾霾,多见一些明亮,在节能减排中我们就做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在室内设计和装饰上也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重要领域。在室内设计中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理念去进行,对于装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等等,都需要我们的关注。把室内和生态相结合,为室内的设计扩展了一个新的领域,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本文我们就以“浅谈宜居型室内空间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它发展的历程为主题,全面的对当前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诠释在生态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的原则,对生态设计现如今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宜居型生态设计理念经性系统的描述。现如今室内设计已不是单一的装饰装潢,而是包括了许多的内容,例如;工艺美术、材料的选择、房屋的结构、景观的设计等等。对于生态室内设计这一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新技术的驾驭都需要设计师在室内布局、装饰材料的选择和对室内营造的分为以及节能环保设计上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宜居型;室内设计;生态理念;环保

一、宜居型生态室内设计的相关概述

(一)“生态型理念”相关释义

“生态型理念”是我们对于环境破坏的补偿、是对于环境破坏的反思,以设计方法、设计理念为向生态型转变的初衷,以保护环境、为人们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标,使得人与自然和社会相联系的生态室内空间设计理念。由于自然能源被大量的消耗,人们生活的环境不断地恶化,这使得我们也不得不加快生态型设计的转变,使得室内空间生态设计逐步成为主流发展方向,在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完善。让保护环境与发展绿色生态相协调成为生态室内设计发展的原动力。

(二)生态型理念遵循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城市化不断地加快人口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自然环境不断地遭到破坏,这些因素都在确定我们理念的正确性。在怎么做才能保证我们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上这就要从对资源的节约、在科学发展的技术手段以及能源的使用上着手考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尽可能在设计方案的提出中节约自然资源的使用,在室内设计中应追求室内的采光和通风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的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可能的对一些配件、家具、装饰材料进行二次使用,减少自然能源与物资的消耗。遵循可持续发展进行再创造。在与传统的室内空间设计相比生态型室内空间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的、绿色健康的需求。融合大自然与现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2.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在生态室内空间创造设计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对生态自然造成了破坏,对自然环境也会进行占据使用。所以这也需要设计师在设计空间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形式的美感和材料的性能,更要对材料的实用性和对环境的生态保护上进行考虑。

(三)生态化的室内环境

生态化的室内设计与以往的室内设计内容相似,也包含了室内的空间设计和室内的装饰装潢设计,但唯一不同的是生态室内设计结合了自然资源。

舒适的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把每个空间的比例掌握的到位,而且还需要在空间中包含一些情感色彩和人文文化的创造,把室内空间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创造出宜居型的生态室内空间。

二、宜居型生态室内设计分析

(一)宜居型生态室内设计研究现状

在现如今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生态理念,绿色健康的理念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例如:绿色有机食品、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等等。并且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对于住房的环境也提高了要求,在满足舒适的前提下更要体现环境的优美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满足日渐提高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在生态室内设计的不断发展下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也越来越宽泛,逐渐将成为实际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同时,这也需要设计师的不断学习,接受新的设计理念,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来适应着生态设计的实践和研究。在当前我国对于生态设计的研究主要在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以及对于设计材料的应用和生态技术的发展上。而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原则上却相对于缺乏。

三、生态室内设计的实现途径

(一)室内环境生态化设计的外部条件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住宅环境的生活品质也不断的提高。在生态室内设计中环境因素的多方面的影响,是仅凭设计师一己之力所不能控制的,是需要我国技术相关部门和国家政策等相关部门所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与我国的能源市场相协调,从而实现舒适型生态室内设计的顺利发展。

(二)国家政策的引导及实施

在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对室内空间装饰装修也是很好的发展,但是也需要国家的政策的支持,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与能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刺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是提倡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友好型的社会,促进我国的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大力提倡、宣传环保意识。让环保意识深入发展。

结论

在做到舒适性生态室内空间设计,我们需要的不僅是对材料上的节约,还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设计师在考虑空间分布的同时也应该对建筑与自然通风、采光等融合进行考虑,保持可持续发展。

本文一解决生态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生态设计理念和原则入手,分析了生态设计理论体系。生态室内设计要与自然相协调,在设计中以节能电器和环保材料为重点,降低环境的污染和伤害。对于装修材料垃圾要进行统一的回收和合理的利用,实现环境的再生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文艺.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2]杨婷.生态设计理念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刘佳美(1995.2-),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牡丹江,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刘佳美

上一篇:唐代虚估历史论文下一篇:销售工作要点(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