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共8篇)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篇1

论文题目: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课程相融合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梁麦柯

学 号:19320111033

二级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韶州师范学院)

专 业:学前教育

班 级:2019级学前教育3班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赖永强副教授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课程相融合的文献综述

梁麦柯

(韶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前言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提出:“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 脉”“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1]

当前阶段,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对学前教育也更加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的重要瑰宝,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符合现阶段教育发展的趋势。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内涵,对现代学前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学龄前儿童正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前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更有利于从小培养其正确价值导向,为提升品德素质打好基础,更是在新时代以新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现代学前教育;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为内核,结合5000年文明中出现的儒家、墨家、法家等各流派思想体系所形成的融合共通的历史沉淀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具有一脉相传、历史悠久、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特点,另外,在对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并将其与自身互补的厘定上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文思想上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2]。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升华。因此,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础。[3]另一方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在维护社会伦理道德、改良社会风气、培养高洁品格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学前教育是指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配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启蒙和开化的过程。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性格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也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联系紧密:无论是古私塾对《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名篇中尊师重道、人伦义理、忠孝节义思想的传播,还是现代幼儿园、学前班等对汉语基础知识的灌输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因此,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囊括了学前教育的始终,为学龄前儿童进一步学习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做出了充分的准备。[5]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的包涵面甚广,包括华夏文明自产生初至今延绵流传下来的思想、道德、学问、艺术、行为习惯等等。是我们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潮流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成就具有创造性,是国家历史遗产、各种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的总体形式,以儒教、道教文化为核心价值。[6]在世界上,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时代的变化中,许多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覆没。但是“礼”对我们来说却有很大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讲礼貌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则可以呈现出融洽的幼儿园氛围。小朋友在园区内讲礼貌、讲规矩,便利幼师的教导,使园区氛围更加美好。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5000年历史长河上堆积着无数的文化珍宝。这些必须被年轻一代继承和保护。所以传统文化应该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影响孩子们,尽早培养新一代的爱国感情,使传统文化能被热爱和保护。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的具体结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现阶段学前教育单纯的说教课程很多,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反而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动手引导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习惯。这里孔子所说的是复习的重要性,但更多是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重要性,因为我们在学前教育中,想要稳固孩子某种

良好行为,就要经常引导其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不断的练习。做到知行合一,好的习惯从小养成,从细节入手,在日常的生活规范中,体现学前教育中的寓学于生活。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幼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三字经》中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7]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之所以三次迁离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为了给孩子从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幼儿时期是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品行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重视榜样力量,这则故事能够深刻地体现到这点。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的具体结合还表现在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做游戏。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其实更为明显的体现在游戏中,学龄前儿童对于理论知识兴趣缺乏,注意力不能集中,接受程度不高。但这些问题在游戏中完全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电子游戏的普及,同时也使我们许多传统的游戏形式失去了用武之地。但我们作为学前教育的实施者,不能因为社会的进步,而从小教育孩子玩电子游戏,这对孩子的生理、心理都起不到促进作用。今天很多孩子没有玩过传统的户外游戏,例如,丢手绢、木头人、丢沙包、放风筝,走子游戏、踢毽子等等。因此,为了充实幼儿教育的课程,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收集传统的民俗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发挥其作用。部分游戏可能不适应全部的学前儿童,或是现阶段开展条件不适合,这种情况下需要幼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是对原有游戏进行创新。因为传统游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做游戏也是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最为恰当的点之一。许多传统游戏可以起到竞技、益智、助兴等作用,并蕴含诸多文化内涵于其中,注重传统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孩子寓学于乐,寓乐于学。

三、营造文化氛围,打好德育基础

德育工作是讲好文化课的基础,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础是进行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身心虽然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是可以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打好德育基础。对于幼师来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必要的,教师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顺利的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对于幼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要求,是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的先决条件。另外在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学校应该利用这些节日来进一步加强对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氛围营造。[8]例如说,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赏月,这时向孩子们讲述和宣传佳节团圆重逢的故事。幼师可以利用这些故事从小培养孩子孝敬老人,关心爷爷奶奶的良好品德习惯。例如,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给幼儿分发粽子的同时讲述屈原投江的壮举,通过传达这样的故事,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爱国心,潜移默化的将爱国的种子扎根在孩子们心底。通过这些方式,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以新形式不断的继承,孩子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有求知欲,而他们的德育修养在传统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得到了改善。

总结

我国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太广,不同学者在做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工作上侧重点不同,所选择的载体也不一样,有的学者选择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文化传承载体;有的选择国学经典作为文化传承载体;有的选择民间游戏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等等,不过目的都一样,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爱国情感。

如千人行书院,其以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理论为教学知道思想的全日制私塾,以“老实大量”读经,重视包本背诵,这是选择以国学经典作为传承载体的办学模式。

为学先为人,德育是为人的基础,是学生的人生底色。学校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德育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教育的本质是化育人心,因此,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更要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中国的学前教育理应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四)[J].幼儿教育,2015,(13):4-5.[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2013,(20).[3]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山东社会科学.2013,(3).[4]梁丽.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辽宁中医学报.2005,(5).[5]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3,5.[6]王淑萍,赵天俊.传统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探讨[J].科教

文汇(中旬刊),2019,(11):144-145.[7]袁松岩.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J].科学大众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篇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全新理念指导下的重大变革, 必将极大促进农村发展建设, 我们建设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 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对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还较落后, 园林景观单一、不成系统, 人均收入还处在较低的位置, 因此本综述希望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的目的紧跟国家发展热点, 着力解决新农村庭院闲置带来的问题, 使新农村庭院建设脱离形式并结合湖南新农村庭院建设基础, 寻求更为良性的设计方法, 使农村庭院方便、实用、舒适、环保和经济。

2.2研究的意义希望解决农村闲散土地资源、剩余劳动人口、人均收入、景观单一不成系统等农村实际问题。

3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生态建设范志浩提出以庭院绿化、村旁生态景观林保护、农村能源改造、环村庄林带建设等项目为主体, 全面推进全市的农村庭院林业生态建设[1]。黄豪中提出积极发展农村生态产业、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着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2]。

3.2 绿化模式吴云霄等提出农村庭院绿化建设的模式:园林产业模式———利用整个庭院空间种植名贵稀有果木乔灌;乡村旅游模式———以绿化美化家居环境, 突出农家特色, 发展乡村旅游提高经济收入[3]。路姗姗等用数据总结农村庭院绿化模式:自然绿化型、园林小品型、经济林果型、阳光晒场型。园林小品型和自然绿化型的综合效益最高, 更值得推广[4]。

3.3 庭院经济李然等总结了发展庭院经济的必要性:闲散土地资源、庭院经营水平潜力巨大、解决人多地少问题。庭院经济发展趋势:一村一品, 创建名牌;一业为主、综合经营;一户带动、全村行动;一方天地、立体高效;一村一户、全民服务[5]。孙甲霞等中提出了新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对策:强化科技, 培养人才;科学规划, 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完善体系;政府支持, 优化环境;加强交流, 因地制宜[6]。

3.4 园林景观朱俊阳提出应保持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将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创造性结合, 实现传统与现代多角度互融共生[7]。许琼等提出加强乡村景观理论与方法研究;重视乡村景观的动态研究、乡村景观需求研究[8]。

4研究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查阅和归纳分析, 结合湖南当地农村庭院的实地调查和实践经验, 探讨新农村功能化庭院建设的方法和方式, 着力于解决新农村庭院建设的若干实际问题。

5研究内容及方法

通过文献归纳、实地调查法收集湖南农村庭院资料, 并了解整个地区农村庭院的发展现状, 总结农村庭院的布局形式、手法及植物景观元素的应用。用分析归纳法分析归纳现有农村庭院案例, 具体在农村庭院布局、经济、景观、休闲娱乐四方面进行论述, 找出不足和解决办法。用实例论证法针对研究内容设计新农村庭院, 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论证研究结果。

6技术路线

通过现状研究 (研究背景;文献总结) →基础研究 (分类研究;具体研究) →实例研究 (现状;基础研究) →相关理论及成果→ (实例验证) 得出并总结结论。

7研究与展望

本综述系统在生态、绿化模式、经济、景观4 个方面总结与研究相关文献, 从专业角度对新农村庭院建设提出建议。前人研究仅在理论方面对农村庭院进行研究, 并没给出实际性方案设计, 得出结论也较类似。

综合前人研究结果, 日后提出对新农村庭院建设有实践意义的具体方案。这种模式的提出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村景观、人均收入、土地资源浪费、剩余劳动力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问题, 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 为打造当地特色产业和景观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志浩.河池农村庭院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7.

[2]黄豪.新农村的生态建设的意义和发展途径探讨——以广州市番禺区榄核镇大坳村为例[J].《规划师》论丛, 2009.

[3]吴云霄, 邱兵, 屈亚潭.农村庭院绿化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4]路姗姗, 许景伟, 李传荣, 晏辉, 胡丁猛, 付裕.农村庭院绿化模式的环境效应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5]李然, 刘文国, 陈文革.发展庭院经济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邯郸市新一轮农村庭院经济调查[J].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二) , 2008.

[6]孙甲霞, 张万军.庭院经济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7]朱俊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豫东乡村庭院环境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 2012.

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茶叶;包装;绿色设计

一、研究的意义

我国茶叶在种类上品种比较齐全,同时我国也是全世界茶叶的主要生产国以及茶叶出口国,茶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比较大,随着我国生态茶园以及无公害茶园的建设,使得我国茶叶的绿色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就当前我国茶叶的包装发展来说,还没有真正跟上绿色化的步伐,这样无疑会使得茶叶绿色化的进程有所放缓,在国际竞争中也就没有多少优势,所以说,对茶叶包装进行绿色化设计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茶叶市场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包装设计与老百姓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百姓消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在选购物品的时候依据产品的包装设计做决定,这也能够体现出包装设计在整个茶叶品牌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包装设计能够体现出品牌的文化以及体现出品牌自身的重要价值。

由于茶叶中主要含有一些抗坏血酸等成分,这样的成分是比较容易被氧化的,继而容易在质量上出现问题,所以说,茶叶的包装设计就应当有较高的要求,相关的设计师在对包装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茶叶自身的特性进行分析,保护茶叶自身的品质以及功能是茶叶包装设计时应当考虑的说要问题,另外企业在进行茶叶绿色包装的时候应当在包装设计、生产线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继而使得企业自身的环保以及绿色形象树立起来,因此,茶叶包装和绿色设计在整个产品形象的塑造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对其外包装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分析,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以及我国当前的茶叶市场的发展境况可见,对我国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进行分析十分有必要。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茶叶包装设计的研究

张文莲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提到,茶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更包含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前茶叶在我国具有典型的文化形象以及文化意义,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茶叶包装以及绿色设计进行研究,能够使得茶叶自身的价值以及附加值有所提升,继而使得茶叶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宣传与弘扬。

罗娇在其学术论文《茶叶包装设计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提出,茶叶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形象,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的茶叶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茶叶包装应当想着品牌化以及国际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对其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应当将文化作为核心和灵魂,将品牌包装作为策略,使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文化以及品牌展现,这样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审美观点,同时也有助于茶葉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丁勇在其文章《茶叶包装的基本特性及应用趋势》中提出,当前的包装概念不仅要求选用能够保障茶叶品质的包装材质,顺应当前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能力,另外还应当在包装的外观设计上要有设计感,体现出茶叶自身的品牌特征,对于茶叶的包装设计来说,其特征具有经济性、装饰性、规范性、品牌性以及科学性,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茶叶包装设计也开始出现绿色化的转向也应用趋势,要体现出环保的理念和要求。

高圆在文章《茶叶包装的种类及其评析》中,就当前我国市场上所出现的比较具有竞争力的五种包装设计进行了分类以及介绍,这五种有纸包装、铁罐包装、纸盒包装、塑料包装以及竹编包装等。

美国学者费谢尔和戈登所编著的《小手册大创意——包装设计案例分析》中就茶叶包装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强调茶叶的标示设计能够产生深远的意义,能对拓展产品营销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关于绿色设计的应用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资源危机以及污染智力的压力,继而出现了绿色革命的相应运动,德国首先出现了环境标志,之后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地也就开始在包装设计上采用环境标志。

其中在美国的企业界以及产品包装界曾实施了相关标准面对包装进行了相应的寿命周期的评定,对相应的包装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

当前在一些欧美比较发达的国家,包装材料进行回收以及再次进行利用已经成为常态,美国的一些政府也开始采用相关的法律等强制性的措施来将包装的废弃物回收;在德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就应当待到百分之八十;瑞典,有近一半的人愿意为购买具有环保性质的产品而多花费百分之二十的价钱;在日本,很多产品生产商都是在对商品进行包装的时候,都尽量不使用对环境带来污染的原料;法国相关部门也在此方面有明文规定,需要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有循环利用的字样。

在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包装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与此同时我国的环保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产品的包装上有所体现,但是和国外的绿色包装工业相比,我国的绿色包装发展还不够,尤其是对废弃包装方面进行的处理,都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境地,使得我国很多资源都得到浪费,使得环境污染状况也有所加重,对整个包装工业的有序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和影响。

三、总结及展望

在中国茶叶由来已久,随着茶文化的出现,茶叶包装以及绿色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绿色包装依旧存有诸多问题,首先,在我国针对绿色包装还没有确切的已经明晰的概念,尤其是在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中依旧没有确切的概念,继而也就很难在全国加以推行,其次,我国茶叶绿色包装的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现状,我国各地在此方面的法规等要求也不尽相同,继而就会对我国绿色茶叶的整体发展状况带来严重的阻碍;再次,我国对茶叶绿色包装方面进行的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因此在整个市场中所占据的优势不足,和国外的相关技术相比,这样的一种劣势无疑会使得我国茶叶绿色包装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最后,我国当前茶叶绿色包装的消费趋势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当前我国的绿色消费概念还没有形成,消费者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此在茶叶的绿色包装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市场。

对于将来我国茶叶包装的发展趋势来说,绿色包装设计是我国茶叶包装的基本走势。对于茶叶的包装来说,合理的造型以及结构上的设计是我国茶叶包装在设计过程中所应当考虑的前提以及重要基础,这对于茶叶的周期以及品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茶叶的包装在造型上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其包装造型往往是依据茶叶自身的定位以及运输的方式等。

在对茶叶包装进行造型的时候,应当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消费者自身所具有的环保意识还比较差,茶叶的生产和制造商也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就会使得茶叶在包装设计上很难遵循绿色设计的理念,容易出现过度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要尽量避免包装设计对茶叶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还应当注意茶叶的包转设计应当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障茶叶自身的品质;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主要考虑商品的结构设计,它要求茶叶产品的包装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包装结构简单化,并且对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茶叶绿色包装的造型设计取决于产品定位、运输方式和材料选择等因素,包装的造型与结构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而不同的包装造型对应的材料利用率也是不同的,得体的包装造型可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

在对茶叶进行装潢设计的时候,通过梳理发现未来主要的趋势就是要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尤其是在对外包装进行装潢设计的时候应当遵循相关的标准,在设计的时候还应当做到规范化,注意突出包装的回收标志以及材料的成分。

四、结语

包装的绿色设计是国家生态战略的一个微小节点,但通过对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的探讨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激发产品设计师的环保理念,形成设计师对茶产品設计的绿色环保共识,还对茶叶产品业界对包装风格的形成提供借鉴,我们在品茶知味的同时更应该倡导推广绿色环保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使这一绿色设计的理念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让人们品茶的同时,又能让消费者感受、感悟到绿色、永续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舒祖菊.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07(15)

[2]张亚伟.谈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9(01)

[3]尹杰.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J].艺术教育,2007(15)

[4]华再欣.绿色包装与茶叶包装[J].上海包装,2009(01)

[5]胡淑霞.方世辉.开发茶叶绿色包装之我见[J].经济视野,2007(15)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分解 篇4

颚式破碎机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学 生:HEH 学 号:11113030120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 级:A1112 指导教师:王英惠 胡云堂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二0一四年十一月

文献综述

前言

本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颚式破碎机的建模与仿真分析》。在基本建设工程中,需要大量的,各种不同粒径的砂、石作为生产之用。而一般砂石都需要破碎从而达到生产要求。自第一台颚式破碎机问世以来,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其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而颚式破碎机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石料可供破碎机械来进行加工,来满足工程的需要。所以在生产中广泛的应用。而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复摆颚式破碎机,国产的颚式破碎机数量最多的也是复摆颚式破碎机。

颚破机性能特点:颚破机破碎比大,产品粒度均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简便,运营费用低。颚破机工作原理:工作时,电动机通过皮带轮带动偏心轴旋转,使动颚周期地靠近、离开定颚,从而对物料有挤压、搓、碾等多重破碎,使物料由大变小,逐渐下落,直至从排料口排出。

破碎机是将开采所得的天然的石料按一定尺寸进行破碎加工的机械。鄂式破碎机是有由美国人E.W.Blake发明的。自第一台破碎机的出现,生产效率快,又满足安全条件,又能适应生产,大大加快了生产。颚式破碎机主要由机座、偏心轴、颚板、连杆、调节机构与闭锁弹簧等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两块腭板,而且它的破碎作业是在两块腭板之间进行的,其中一块腭板固定在机架上称为定腭板,另一块装在运动的动腭体上,称为动鄂板,其表面一般为齿形。当动鄂板周期性的靠近与远离定腭板是,完成破碎与排矿作业。复摆鄂式破碎机适合破碎中硬度石料。在工程中,多用他做中、细碎设备,起破碎比较大,可达i10随着机械工业的进步,近年来,复摆鄂式破碎机正朝着大型化发展。所以,一个合理的传动装置可以使复摆鄂式破碎机运行的更加顺利,合理有效。动鄂的优化可使磨损大大的降低,冲击、噪声、振动都相应的减少,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的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

正文

1.颚式破碎机的特点

复摆颚式破碎机的机构属于四杆机构中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曲柄为主动件。颚式破碎机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维修方便在物料粉碎行业广泛应用。复摆鄂式破碎机的动鄂,是直接悬挂在偏心轴上的,是曲柄连杆机构,没有单独的连杆。由于动鄂是由偏心轴的偏心直接带动,所以活动鄂板可同时做垂直和水平的复杂摆动,鄂板上各点的摆动轨迹是由顶部的接近圆形连续变化到下部的椭圆形,越到下部的椭圆形越扁,动鄂的水平行程则由下往上越来越大的变化着,因此对石块不但能起压碎、劈碎,还能起辗碎作用。由于偏心轴的转向是逆时针方向,动鄂上各点的运动方向都有利于促进排料,因此破碎效果好,破碎率较高、产品粒度均匀且多呈立方体。

复摆鄂式破碎机和简摆鄂式破碎机相比较,复摆鄂式破碎机的机器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少了一件连杆、一块肘板、一根心轴和一对轴承),生产效率较高(比同规格的简摆鄂式破碎机生产效率高20%—30%)等优点。但复摆鄂式破碎机的鄂板垂直行程大,石料对鄂板的磨削作用严重,磨削较快,且能量消耗也大,工作时易产生较多的粉尘。

在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复摆鄂式破碎机。国产的鄂式破碎机数量最多的也是复摆鄂式破碎机。复摆鄂式破碎机主要由机架、鄂板、侧护板、主轴、飞轮、肘板和调整机构等组成。机架即机座,实际上是个上下开口的四方斗,主要用作支承偏心轴和承受破碎物料的反作用力,因此要求具有足够强度,一般采用铸钢整体铸造,规格小的可用优质铸铁代替。大型破碎机的机架由分段铸成后再用螺栓装配在一起,铸造工艺较为复杂。自制的小型鄂式破碎机可用40~50毫米厚的钢板焊成,但其钢度不如铸钢好。

鄂板包括活动鄂板和固定鄂板,各与鄂床组成活动鄂和固定鄂。鄂板用楔形铁块和螺栓固定在鄂床表面,保护鄂床不受磨损。固定鄂的鄂床就是机架,活动鄂的鄂床悬挂在偏心轴上,由于它直接承受对石料的挤压作用力,所以必需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活动鄂床一般用铸铁或铸钢制造。鄂板直接和石块接触,除承受挤压和冲击力外,尚与石块强烈摩擦,因此要求用高强度且耐磨的材料制造。常用的是铸锰钢鄂板,其铸钢含锰量为12~14%左右。若条件受限制时,可用白口铸铁代替,但容易磨损和折断,使用寿命不长。为了有效地破碎石料,鄂板表面常铸成波浪形和牙形,其齿峰角度一般为90°~110°,齿高和齿距视出料粒度和产

量要求而定。齿形高齿距小,则出料粒度小,产量低,动力消耗大。一般齿高和齿距之比为1/2~1/3之间。由于复摆式的特点造成鄂板底部比上部磨损快,所以鄂板往往做成上下对称形状,以便磨损后能倒置安装,延长使用寿命。鄂式破碎机的优点是生产率高,结构简单可靠,破碎比较大(一般为6~8),外形尺寸较小,零件检查和更换较容易,操作维护简便,不用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人就能够操作,应用范围广,与其他类型破碎机比较,不容易堵塞。因此工程中普遍采用它来破碎各种硬度92500公斤/厘米以下)的石料,常作粗碎和中碎设备。一般用于破碎极限抗压强度不才200 要很大的摆动体,增加非生产能量的消耗,破碎可塑性和潮湿的物料时,容易堵塞出料口。由于工作时产生很大的惯性力,机体摆动大,工作不平稳,冲击,振动及噪音较大。因此须安装在比机器自重大五倍以上的混凝图基础上,并须采取隔振措施。大型破碎机还应安装在埋设于基础上的刚梁上。

鄂式破碎机的最大装料块度应比装料口宽度小15~20%,即给料的最大石块不应超过装料口的0.85倍。当用鄂式破碎机破碎坚硬而光滑的大砾石时,砾石容易从装料口反跳出来,故破碎天然砾石的生产率不及破碎来才块石的生产率高。使用鄂式破碎机时,必须注意由于机器是在工作条件恶劣情况下运转的,除了必须严守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外,还必须及时发现并修复被磨损的零部件,这是提高机器作业的重要措施。

2.颚式破碎机的分类

颚式破碎机经100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进,其结构已日臻完善。我国自50年代仿制颚式破碎机以来,结构近50年的摸索和研究,设计资料更加完善,设计方法更加先进,结构更加合理,产品性内更加优良。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维修方便等其他破碎机无法替代的优点,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工业各部门,而且我国生产的破碎机还远销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生产各型号颚式破碎机约万台。颚式破碎机的破碎工作是在两块颚板 间进行的,其中一块颚板固定在机架上称为定颚板,另一块装在运动的动颚体上称为动颚板,其表面一般为齿形。当动颚板周期性地靠近与远离动颚板时,完成破碎与排矿专业作业。由动颚、定颚以及机架侧壁的护板构成破碎空间,因此鄂式破碎机的进料口与排料口均为长方形。哦时间的规格用进料口的宽度B和长度L表示。例如进料口宽度为900mm,长度为1200mm的破碎机表示为9001200鄂式

破碎机。我国制定的复摆动颚式破碎机标准审批稿中,用汉语拼音字头P(破)、E(颚)及BL(单位为mm)来表示其规格,即PE-BL。前苏联国标中的B、L单位为dm。如进口料为900mm1200mm的复摆颚式破碎机,我国规格记为PE-9001200,而前苏联规格则与我国不同。颚式破碎机按运动形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简摆颚式破碎机和复摆颚式破碎机。简摆颚式破碎机是英文动颚绕机架上的固定支座作简单的圆弧摆动而得名。复摆颚式 破碎机是因为其动颚在其他机件带动下作复杂的一般平面运动而得名,因此动颚上点的轨迹一般为封闭曲线。简摆大都制成大型和中型的,其破碎比i=3~6。复摆一般制成中型和小型的,其破碎比可达i=4~10。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要求,复摆颚式破碎机已向大型化发展,并有逐步代替简摆颚式破碎机的趋势。按规格大小可把颚式破碎机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进料口宽度大于600mm者称为大型;进料口宽度为300~600mm者称为中型;小于300mm者为小型。3复摆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3.1复摆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

带轮与偏心轴联成一整体,它是运动和动力输入构件,即原动件,其余构件都是从动件。当带轮和偏心轴2绕轴线A转动时,驱使输出构件动颚3做平面复杂运动,从而将矿石压碎。如图3-1,图3-1 复摆颚式破碎机结构图

图3-2 复摆颚式破碎机机构运动简图

3-2。

由图3-2可计算出复摆颚式破碎机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3(240)1 3.2 复摆颚式破碎机的结构

如图3-3所示为复摆颚式破碎机。电动机10通过小带论及V 带,将运动给大带轮14,从而带动偏心轴13转动。动颚5上部内孔两端的双列球面滚子轴承支承在偏心轴上。偏心轴外侧轴颈装有支座主轴承,主轴承外圈与机架12上的镗孔配合,并用螺栓固定在机架上。在偏心轴两外端部分别装有大带轮14与飞轮9,以调整破碎机工作时主轴运转速度的波动。动颚的下部由推力板1支撑,推力板(即肘板)的另一端支承在与机架12的后壁相连的楔铁调整机构3上。可在由机架1侧壁上两凸台机构成的滑道中滑动。当需要调整排料口尺寸时,只要调整楔铁上的螺栓,使楔铁上下移动,带动调整座在滑道中前后移动即可完成。推力板4的两端头为同心圆弧的圆柱面,且中部较两端薄些。其两端头圆弧与动颚5和调整座3上的“II”型衬垫接触,在破碎机工作时,两者间为纯滚动,以提高机械运转的机械效率并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由于推力板与肘板衬垫间为非几何锁合,而是靠动颚的重量实现重力锁合,因此在机器运转时,由于动颚产生的惯性载荷,会使推力板与其衬垫周期分离而产生冲击响声,严重时甚至会使推力板从其两端衬垫中脱落。因此在动颚下端有一跟拉杆通过机架上的弹簧拉杆2拉住动颚,使推力板与衬垫始终保持贴合状态。

4.仿真分析

颚式破碎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建模与仿真运动分析,观察颚式破碎机的运动情况

并颚式破碎机的结果分析,对颚式破碎机的位移,速度,角加速度进行测量、分析。5.结束语

用pro/E的参数化模块实现颚式破碎机的参数化设计,通过更改系统里的参数,即可生成自己想要的齿轮三维模型,从而使设计人员减少复杂繁琐的工作,仿真设计又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的形象,是用户不必面对实物就能清晰的了解齿轮的啮合运动状况。诺发现齿轮的啮合运动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有利于提高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颚式破碎机是一种在矿山工程和建设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破碎机构,这是因为其结构简单紧凑、偏心轴传动件受力较小、动颚垂直位移较小、加工时物料较少有过度破碎的现象、动颚颚板的磨损较小,而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根据生产能力、进料口尺寸、硬度、堆积密度等设计出合理的机构,因而对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鸣皋,破碎机综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3 [2]kanda Y, sano Y,Yashima Y.A consideration of grinding limit based on.frachure mechanics.Power technology ,1986(3): 5-7 [3] sikong L,Hashimoto H,Ashima S,Breakage behavior of fine particles of brittle

minerals and coal.power technology,1990(1):11-15 [4] 许荣杰 锤式破碎机配锤图表的编制和应用,杭州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13 [5]机械设计手册编辑组 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1990:2-10 [6]Kaliszer H.et al ,Effect of dressing up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An nals of the CIRP Vol.25/2/1976,p.27-35 [7]王玉荣,公差与技术测量,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优秀文献综述 篇5

1.1建筑的基本结构功能要求

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1]

1.1.1项目概况

经杭州城乡建设规划管理部门的批准,拟投资建设多层商业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6000 m2,高度控制在24米下,层数6层以下。

1.1.2建筑要求

一层布置主要入口,休息接待多功能厅等;二层布置会议,三四五六层布置办公室。

1.2建筑形式及结构类型

本次课题拟采用现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参考杭州市区各种综合办公楼工程设计现状,完成该综合办公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及基础设计等。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初步拟定的结构方案有:

1、基础方案:根据地质条件为冲洪积而成的粘土质粉砂工程地质特性[2]以及建筑楼等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初选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采用扩展基础可以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这种基础的抗弯刚度较大,因而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并能将所承受的集中柱荷载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底面积上。柱下条形基础是常用于软弱地基上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一种基础形式。[3]

2、主要承重结构方案: 本工程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即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由框架承担的结构体系。竖向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叠代法计算其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采用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其内力;现浇楼板,按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和计算,按照规范、规程,采用合理的配筋的方式。[4]

办公楼是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人员等办公的业务用房,而综合办公楼就是除了办公之外还有别的功能的楼,其中包括酒店、商

业设施、娱乐设施、会务、等功能。[5]

本次综合办公楼采用现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框架结构具有结构性能良、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空间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为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的研究对毕业后参加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这次设计将使我细致的了解并熟悉一个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各部分设计的过程,并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到大学期间所学的各门课程。所查阅文献的主要范围为大学课程教材、网络、图书馆有关书籍以及来自中国知网、读秀学术和万方数据库的参考文献。这有利于我进一步在学习和查阅规范的过程中加强对建筑各项规范的熟悉并掌握以前所学习到的知识。建筑功能与形式

2.1建筑布局

建筑平面布局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各种类型的建筑按使用功能一般可以归纳为主要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和交通连系部分,通过交通联系的部分将主要使用空间和辅助使用空间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的面积。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而本次设计拟采用套间式组合,是将各使用房建相互串联贯通,以保证建筑物中各使用部分的连续性的组合方式。其特点是交通部分和使用部分结合起来设计、平面紧凑、面积利用率高,非常适合综合办公楼。[6]

2.2建筑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中的办公楼建筑也有不断向高空发展的趋势,钢筋混凝土体系的发展为高层办公楼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面布局条件。其中大开间的布置方式,即采用较大柱网,少设分割墙,内部办公区域可自由分割。[7]这种形式成为近年来国内中高层办公楼建筑的主要布局模式。这种布局不但增大了使用面积,而且缩短了交通面积,同时有利于结构的计算。

2.3建筑的功能与形式

当今,世界上的建筑呈现出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局面,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信息革命的进展,建筑流派更加纷繁,建筑样式更加千

姿百态,不断翻新。因此,创造符合功能的形式美建筑,达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和谐,是建筑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形式必须符合功能,而功能应创造形式。要知道完全脱离功能的形式是不存在的,反之纯粹的功能空间必然单调乏味,也难以存活。只有满足了空间功能,同时又给人以美的享受,才是我们向往的建筑空间。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人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枯燥、不具人情味的钢架玻璃摩天大楼,更不喜欢低成本大批速造的混凝土的廉价“盒子”。所以,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迎合人们的口味而又不断发展的审美需要,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本地环境与气候等条件,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特点的建筑。[8]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部的艺术效果,细部的构造方案等,创作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活和生产环境。[9]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多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针对多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的建筑结构设计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10]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10]

3.2框架结构

3.2.1优点

(1)框架结构构件类型少,设计、计算和施工都比较简单。计算中,框架是典

型的杆件体系,近似计算的方法很多,工程中最实用的是力矩分配法及D值法,前者多用于竖向作用下求解,后者用于水平作用下求解;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2)平面布置灵活,采用隔断墙分隔空间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以适应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有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3)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

3.2.2缺点

(1)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

(2)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并不十分合理;

(3)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

4结论

由于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的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有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框架结构具有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空间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13]所以,现在框架结构已经在国内的大多数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基本用于多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方案。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使我们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还可以使我们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达到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佚名.办公建筑那点事[M].城市建筑杂志社, 2010.[2] 孙家齐, 陈新民.工程地质[M].4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12.[3] 莫海鸿, 杨小平主编.基础工程[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4] 钱稼茹等编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7.[5] 综合办公楼.百度百科.[6] 聂宏达, 郄恩田.房屋建筑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7] 程文瀼.混凝土结构[M].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6.[8] 郭俊.建筑的功能与形式[D].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011.[9] 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 赖东林.对某综合楼结构设计的探讨[J].广东科技, 2007.[11] GB 5000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GB 5001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篇6

一. 绪论

1.交通灯的由来:

交通灯是指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灯组成用来指挥交通的信号灯,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的一个典故中,当时交通灯只有两种颜色红绿,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2.交通灯的发展史:

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后来,英国伦敦议会大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

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直到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在大发明家爱迪生为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而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指挥 1

信号家族,遍及全世界陆、海、空交通领域了。

二. 主体

1.发展智能交通灯系统的意义:

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交通道路的发展速度却满足不了汽车数量增长的需求,这就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车辆通行速度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在加强城市基础建设的同时,改善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运行模式,提高十字路口的通行效率,对缓解城市交通堵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城市的交通灯控制,是根据一定时间段的各车道车流量的调查而分配出的相对合理的同定红绿灯转化周期。但在特定的时间段,会出现某一方向车辆早已通行完,而另一方向车辆排队等绿灯的情况,这严重降低了实际的十字路口交通效率。

针对现实中越来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可设计出一种城市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的新方法。可根据车流量来智能控制红绿灯的读秒时间,解决了各车道车流量不均衡所造成的十字路口交通资源浪费问题,设计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利用对相向车道采用不同步的红绿灯信号控制方法,能够减少交通资源浪费,大幅提高十字路口的车辆通行效率。2.国内外智能交通灯系统的发展现状: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控制和疏导的主要手段。而作为城市交通基本组成部分的平面交叉路口,其通行能力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而交通信号灯又是交叉路口必不可少的交通控制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流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外逐步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有实效的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

(1)澳大利亚SCAT系统:

SCATS采取分层递阶式控制结构。其控制中心备有一台监控计算机和一台管理计算机,通过串行数据通讯线路相连。地区级的计算机自动把各种数据送到管理计算机。监控计算机连续地监视所有路El的信号运行、检测器的工作状况。地区主控制器用于分析路El控制器送来的车流数据,确定控制策略,并对本区域各路口进行实时控制。SCATS系统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出优点,结构易于更改,控制方案较易变换。SCATS系统明显的不足:第一,系统为一种方案选择系统,限制了配时参数的优化程度;第二,系统过分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移植能力差:第三,选择控制方案时,无实时信息反馈。

(2)英国SCOOT系统:

SCOOT是由英国道路研究所在TRANSYT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于1980年提出的动态交通控制系统。SCOOT的模型与优化原理与TRANSYT相仿,不同的是SCOOT为方案生成的控制系统,是通过安装在交叉口每条进口车道最上游的车辆检测器所采集的车辆信息,进行联机处理,从而形成控制方案,并能连续实时调整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来适应不同的交通流。SCOOT系统的不足是:相位不能自动增减,任何路E1只能有固定的相序;独立的控制子区的划分不能自动完成,只能人工完成;安装调试困难,对用户的技术要求过高。

(3)国内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国内应用和研究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一方面进行以改善城市市中心交通为核心的UTSM(urban traffic sys—tem manage)技术研究;另一方面采取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针,建立了一些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主要是简易单点信号机、SCOOT系统、TRANSYT系统和SCATS系统其中几个结合使用;而如湘潭、岳阳等国内中小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主要还是使用国产的简易单点信号机和集中协调式信号机。

3.采用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好处:

(1)特点:

① 能适应各种恶劣的运行环境,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强,远高于其他各种机型; ② 通用性高,使用方便; ③ 程序设计简单,易学,易懂;

④ 采用先进的模块化结构,系统组合灵活方便; ⑤ 系统设计周期短;

⑥ 安装简便,调试方便,维护工作量小;

⑦ 对生产工艺改变的适应性强,可经行柔性生产; ⑧ 体积小,功耗小,性价比高。(2)PLC的应用:

① 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制及自动化流水线。

② 模拟量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为了是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和数字量质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和D/A转化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

③ 运动控制: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起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的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

④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能编程控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块,目前许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块。PID处理一般是运行专用的PID子程序。

⑤ 通信及联网: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他智能设备间的通行。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很快,各PLC厂商都十分重视PLC的通行功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新近生产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⑥ 数据处理:现代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表、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将它们打印制表。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的控制系统。

三. 总结

采用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流量合理的调节交通信号灯的读秒时间,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治交通拥堵而且可以合理的利用交通资源,进而大大缓解交通压力。在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

统的设计过程中可能牵涉到信号的采集与传输,在考虑到施工的成本以及安装困难度的前提下,本设计主要想采用光电计数器。因为光电计数器叫一般的传感器而言,它不仅成本低而且安装方便。

四. 参考文献

[1] 彭树生.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 [2] 王晓军.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4 [3] 杜荔编.微机原理及其接口.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1 [4] 曹克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 [5] 龚捷.接口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 [6] 韩九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1 [7] 于泉.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1.1 [8] 周蔚吾.道路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技术手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1 [9] 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1 [10] 路林吉.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4.8 [11] 陈立定.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华南理工大学了版社2006.2 [12] 何衍庆.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技巧.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1 [13] 廖常初.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2.1 [14] 廖常初.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与技巧.电工技术出版社.2004.9 [15] 廖常初.PLC梯形图的书许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电子技术杂志.2001.第11期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文献检索,教学设计

师范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的课程目标[1]

分析师范类专业的文献检索课的课程目标, 必须了解师范类专业文献检课的特点和要求。师范类课程文检课最主要的特点是实用性。学生在学习文检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主要为了学会一种科学、准确、快速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 因此, 文检课不仅是一门工具课, 更是一门解决问题的策略技能课。另外, 师范类学生对文献的需要和兴趣, 以及对文献检索的广度和深度都与其具体专业背景密切相关, 学生对文检知识是要求适用的, 且专而深的, 因此, 对于师范类学生而言, 文检课应该传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最科学先进的方法技巧, 突出检索能力的培养, 即对检索课题的分析、综合、比较、类比、系统、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训练[2]。

所以, 师范类专业文检课的课程目标, 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主, [3]以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增强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信息检索, 使学习成为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比较深入地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向, 为正式进行学习、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得计出, 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目标。

课程统筹与结构

根据国家教委《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 (1992年印发) 的规定, 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特点, 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时计划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做出详尽的规定, 并列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4]因此本课程由授课教师统筹, 负责课程设计、安排、编 (选) 教材、教课以及联络等工作, 并且因为课程所涉及的工作较为繁重, 学校应安排相应工作人员分担教务工作。师范类专业文检课的学习对象是师范院校的学生, 根据学习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教育层次, 即以大学入学新生为对象的导向教育;以三、四年级学生为对象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以研究生为对象进行信息检索高级课程教育。教学地点除了教师室内授课, 还应安排必要的实习课时 (图书馆实习、计算机上机实习) 进行非课堂学习, 以及安排适量的自学项目 (布置课题检索作业) 等。

课程设计与内容

课程设计首先反应在课时安排上, 本课程每星期上课二课时, 一学期二十周, 共计四十课时, 包含指导实习四课时, 复习答疑二课时。整个课程学生必须保持出勤率80%以上才能参加考试。符合出勤率要求及考试及格者, 可获得规定学分或成绩证明。

课程内容方面, 在第二部分“课程统筹与结构”中, 提到师范院校的学生, 根据学习阶段可分为三个教育层次, 每个教育层次的教育内容[5]分别如下:

1.以大学入学新生为对象进行的信息知识教育为基础的导向教育。这个学期的学生对文献信息要求不高, 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模式, 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要求知识成为这一时期文献检索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图书馆的功能和主要的服务项目, 让学生了解馆藏结构, 掌握必要的检索系统, 对图书馆有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初步了解文献检索最基本的理论和作用。

2. 以三、四年级学生为对象开设的信息技能训练和提高为中心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 这个时期的学生, 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 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方法, 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时候应该开设师范类文献信息检索理论及方法课, 系统学习检索理论和各种类型的检索方法, 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检索方法, 增强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以研究生为对象进行的继续实施和深化的信息检索高级课程教育。此时学生的信息需求明确, 信息检索要求专而深, 在这个阶段应该针对学生的研究方向的信息需求进行教学辅导, 介绍检索步骤, 主要的检索渠道, 一些大型的数据库如综合性权威检索工具、中 (西) 文专业参考数据库及其使用, 以及研究所涉及的数据的检索途径等。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文检课的教学有较大的难度, 其大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 我们教师都希望把“纯说教式”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些, 实践性较强的检索章节讲得简明扼要些, 重要内容讲得透彻些, 难点问题讲的明白些, 在以往, 文检课教师提出并实施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6], 以下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

1.引导——探究学习方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分析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等步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与此类似的教学方法还有启发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

2.愉快教学法。该教学法指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 依据现代化的、科学的理论和教学思路, 以愉快的形式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它可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 首先是以趣激学, 引发动机, 展示目标, 其次是以趣导学, 组织认知, 掌握目标, 第三是以趣励学, 适时评价, 反馈目标。

3.能力教育教学法。该教法以素质教育为主, 以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增强主动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为目的, 引进科研课题, 结合学生科研活动和专业进行教学, 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包括发现获取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4.互动教学法。它通过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集体讨论, 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 这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 相互合作, 相互努力的过程, 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网络教学法。它以学生通过网络自学为主, 教师辅以必要的指导, 如解答疑难、指导实习、组织考试, 采用非实时模式授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自主掌握学习进度的教学方法。

当然, 每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

教材编写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 是本课程实施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 关于文献信息检索的书已有很多, 从科学涵盖面、侧重点以及信息多元化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来看, 各具特色, 深浅不一。从现有大量的文检课教材编写的内容看, 大多数教材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7]:理论部分、手检部分、机检部分、网络资源。从内容组织看, 这几个部分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 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部分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大多数定位在对信息、文献、情报的概念和检索原理、检索过程、检索语言、检索策略的介绍上。学生在理论部分中学到的检索策略等在检索实践中不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从课程内容更新看, 内容更新滞后, 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化, 各种网络检索工具需不断更新, 检索工具 (手检和机检) 和网络资源的介绍与发展迅速的检索实践存在不适应, 对于检索工具的介绍、大部分教材介绍它们的发展演变、收录信息范围、主要功能、著录格式、界面特点等, 而这些信息与数据却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所以, 这部分内容往往滞后于检索工具的现状。从学术道德教育方面看, 缺少有关学术道德教育与知识产权等方面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信息道德法规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杜绝或减少由于现实中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与不合理性, 所造成的违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不良学术道德等现象, 此外对于人们关注的如版权、著作权等问题没有介绍或介绍很少。

课程评估

关于文检课的评估分为两方面:一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估。同大学其他课程一样, 文检课采用考核评估来评核学生的成绩, 对考核, 可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8]。具体讲, 试题分闭卷部分和开卷部分, 闭卷部分包括名词解释、填空、改错等题型, 着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卷部分为分析综合题, 着重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题的设置要与师范类专业直接结合起来, 突出本专业的学科特点) , 最后给出一个综合成绩。这种考察方式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针对课程本身对学生影响的评估。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看学生最后考试成绩, 还要看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 这里有两个途径来评估该课程:

(1) 由学校统一制作调查问卷发给上课同学填写, 问卷上课程所得的分数、排名计算等可以反映该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可以证明整个课程设计结构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了学生的需要。

(2) 由任课老师自己设计一项问卷调查, 针对每课内容及有关课程安排的细节等征求学生意见, 这样可以收集不同的评价和意见, 有利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每门课程都应有回顾和总结, 文检课也不例外。根据师范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的课程目标、统筹结构、教学内容、教法、教材、评估等内容的综述, 提高师范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 要从教师培养、教材更新、教法改革着手。

首先, 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针对任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检索技能必须加强。搞好师范类文献检索课建设, 关键在于教师, 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图书情报检索的专业知识, 还要对师范类专业特性有一定了解,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作到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检索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要求任课教师不断地有针对性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补充专业知识, 提高检索技能, 掌握最新的检索方法。

其次, 在教材方面, 应该选择 (编写) 一本能突出学校办学方向、专业特色, 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教材。内容应含盖新生及中、高年级学生的的知识需求;增加网络信息检索基本原理, 网络资源的分布、类型、服务方式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等实际操作技术的介绍;同时, 配合教学内容对文献利用内容的增加, 合理安排文献检索与利用两大内容的篇幅比例, 适当增加有关信息源的介绍 (包括网络信息源) , 改变过去教材中普遍存在的偏重文献检索, 忽略信息源和信息利用知识的状况, 另外增加学术道德、知识产权、信息法律和法规, 以及学术引用规范与相关标准的内容。

最后, 关于教学方法, 应该看到文献检索课融合了情报语言、工具书的使用、检索原理、计算机检索等学科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容易出现主次不分、概念过多、课堂气氛沉默等问题, 因此, 必须针对各部分内容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彻底跳出传统过分注重课堂讲授的教学圈子, 打破常规教学的方法, 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加强实习操作等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汝颖主编.高效能中文教学 (第3届中文科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选) .香港中文教育学会, 香港大学课程学系, 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 1998年4月版:81-85.

[2]方宜仙.理工院校文检课探索式教学法.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2) :87.

[3][6]林豪慧.文检课教学模式研究综述.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5 (6) :79-80.

[4]顾英.深化文献课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2) :89.

[5]张宏.浅谈法学专业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1) :81-82.

[7]刘彩娥.文献检索课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6 (2) :32-33.

企业组织氛围的文献综述研究 篇8

关键词 组织氛围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1 组织氛围的概念

组织氛围的概念主要用来研究工作环境对人的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最早提出组织氛围概念的是心理学者k.lewin(1938)。①他首先提出著名的场地理论,该理论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了解行为发生的整个情景,而整个情景主要是指个人与环境,所以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组织氛围强调的是个体主观知觉的心理环境。Litwin& Stringer(1968)②认为组织氛围是工作环境中可被其中生活或者工作的人们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组可测的属性,这组属性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之后也有(Campbell,1970③;Schneider,1975④)从其形成原因角度进行定义。还有一些学者从组织氛围的作用这一角度进行阐述。Tagiuri(1968)⑤提出组织成员对良好的组织氛围的感知会引起满意度、工作投入、生产率的增加和离职率的降低。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组织氛围的概念,组织氛围的研究理论基础还是勒温场地理论。因此,组织氛围应该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来共同界定,是组织成员对组织所有特征的共同知觉。

2 组织氛围的维度

众多的学者都认为组织氛围有多重维度,而且认为组织氛围是可以通过一系列能被组织成员感知的工作环境属性来测量。Litwin&Stringer(1968)将组织氛围划分为9个维度(结构、责任、奖励、风险、温暖、支持、标准、冲突以及认同)。Campbell(1970)将组织氛围划分为个体自主性、赋予职权结构程度、奖励指向、体谅和支持五个维度。Newman(1985)将组织氛划分为人员设备安排、工作性质、管理技巧、绩效与管理的关系、工作动机、工作环境、管理形态、生产压力、同事关系等九个维度。Daniel &Denison(1984)认为可以通过衡量组织内部成员的士气、态度、凝聚力来测量一个组织的氛围。Patterson,West& shackletoneral(2005)综合考虑了众多因素,最后将其划分为自主性、一致性、工作投入、上級支持、培训、福利、程序化、陈规化、创新及弹性、对外聚焦、自我反省、目标清晰、工作效率、努力程度、绩效反馈、工作压力、质量取向。

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氛围的维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些维度都没有在实证研究中得到很好的证明。林佑贞(2009)的硕士论文主要针对饭店行业,设计了一套有关组织氛围的量表,他将组织氛围划分为制度清晰性、上级督导、工作自主性、成长空间、人际关系、温暖关怀和团队协作作为饭店组织氛围等七个关键维度,并且进行了验证,结果比较理想。

3 组织氛围的变量研究

3.1 组织氛围作为自变量

组织氛围作为自变量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对满意度、员工的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3.1.1 组织氛围对满意度的影响

Robert D. Pritchard(1973)研究了组织氛围对管理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组织氛围显著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

Janet D. Donohue(1986)在对医学院护士毕业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毕业班学生感知的企业组织氛围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

Alessandro Ancarani(2009)进行了组织氛围与病人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研究发现:严格的管理控制将降低病人的满意度。

3.1.2 组织氛围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A. Neal(2000)就基于安全氛围视角的组织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氛围通过安全氛围中介调节影响员工安全行为。

3.1.3 组织氛围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Barbara(1994)对组织氛围、组织沟通与员工角色紧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组织氛围和组织沟通显著影响护士的角色紧张。

Gregory A(2006)进行了组织氛围与员工循证实践感知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氛围影响员工对一般实践与循证实践的感知。

3.2 组织氛围作为中间变量

Paul C(2002)研究了组织背景对组织革新的影响时发现,组织氛围在其中发挥了中介调节作用。

Jean-S€閎astien Boudrias(2010)研究了组织氛围和感知的公平在管理者授权对员工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在组织氛围和感知公平很高的企业,管理者的授权显著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

谢荷锋,马庆国(2007)研究了组织氛围对员工非正式知识分享的影响。

黄盼盼(2010)就组织氛围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结构的组织氛围提升工作敬业度;高支持的组织氛围提高团队满意度;高标准和高责任的组织氛围促进工作投入度。

王端旭,洪雁(2010)对组织氛围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支持性组织氛围与员工创造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内部动机和心理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3.3组织氛围作为因变量

有关组织氛围因变量的研究成果很少,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组织氛围的自变量有个体特征、非正式组织、组织背景、组织文化等等。

4 研究述评

组织氛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由于组织环境包括了方方面面,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组织氛围的概念,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概念。通过文献查阅,有关组织氛围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個阶段,将组织氛围作为一个整体,没有针对不同行业,只是笼统的研究它对组织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将组织氛围研究的内容具体化,开始在IT行业、制造业等行业展开研究。比如很多学者开始纷纷研究组织氛围对员工组织承诺、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离职行为、知识共享行为、创新行为等具体行为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组织氛围的中介作用,认为员工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员工个人层次自变量与员工工作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阶段,对组织氛围的研究更加具体化了,比如在更多的业研究组织氛围的作用与影响。细化了组织氛围的概念,从组织学习氛围、组织伦理氛围、组织安全氛围、组织服务氛围等角度展开研究。

注释

① Lewin K. The conceptual reprent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forces[M]. Durb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38.

② Litwin, G. H,R. A. Stringer, Moti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M]. Bost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1968.

③ Campbell.The Roundabout: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What Are Psychologists in Organizations Doing? [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Volume 1, Issue 3, Spring 1970, Pages 285-286.

④ Schneider, B. Organizational Climate[J].An Essay, Personnel Psychology, Vol 28, 1975,447-479.

上一篇:中央控制器说明书下一篇:《天堂的颜色》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