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精选8篇)
一、研究背景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要求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育部颁布的从今年9月1日施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广大中小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形成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当代中国学生精神世界主流指明了方向。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少年儿童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影响不能低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少年儿童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他们的心灵。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目前,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是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二是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三是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少年儿童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四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在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少年儿童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本研究课题旨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切实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寻求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及途径。
二、理论思考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良好的行为的教育,立足于“德”对学生“人”的关注与发展,使学生生成“道德”的“人”。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是一动态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性学习,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学生“学以明礼”“学以致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要以“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一基点,顺应这一规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为高效形成学生的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也有赖于这些学习方式的推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德育课程,一方面是德育实现(最优化地实现)根本目的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德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少年儿童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少年儿童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少年儿童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实验假设
本研究课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寻求切实可行的基本教育模式及途径,为普遍的学校提供借鉴,同时培养一批富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
四、课题界说
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态度的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和道德教育(人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的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实效是指实际的效果。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实在在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德育的实效性是区别于那些“空洞”、“大而泛”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情感因素,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挖掘和整合各学科教材德育教育内容,切实做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以全面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为依据,以探索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途径、评价为抓手,研究提高学生品德素养的基本途径和教育模式,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技术,为我校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研究现阶段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年龄、个性特点和德育课程标准,制定合理正确的教育目标,主要表现为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关心他人和尊老爱幼,初步学习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2.探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操作体系,即采用何种模式、途径、方法来提高德育的实际效果。
3.注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与学校人文环境及相关学科的联系、整合和渗透。
4.研究制定出符合我校特色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体系。强调多元性和主体性,切合实际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正确合理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个体评判思想品德素养是否得到提高。
六、研究方法
根据本研究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是课题研究的前提,主要调查现阶段各年级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和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调查的范围和对象是本校教师、学生、部分家长及社会人士。
理论研究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将通过文献研究为学生思想品德的目标、操作、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将成功经验总结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实验研究是课题研究的主体。在研究过程中,将依据正确的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实验和课外活动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循环进行,以期达成目标。
七、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成果以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和典型课例、教案、个案分析及综合实践教育
方案等形式予以反映。拟完成调查报告4-6份,8万字左右的研究论文集,10万字左右的典型课例、教案、个案分析及综合实践教育方案集,1张反映研究成果的光盘,并组织5节以上的研究课和实践活动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和鉴定。
八、研究计划
1.课题组成员及具体分工:
(1)课题组成员:
顾问:陈文
组长:曹国林
副组长:王卿邵国锁邓忠俊
成员:李荣铭邓利强张月兰吴炜芳谢辉吴良俊倪云华陶静张兰琴吴艳吴小会吴良辉
谢云杜丽娟周丽华袁培华陈学文虞惠珍潘琴潘益斌
(2)具体分工:
课题组的领导和组织工作由曹国林同志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由王卿、李荣铭同志负责;目标体系的研究由邓忠俊等同志负责;操作体系由邓利强等负责;评价体系由邵国锁等同志负责。
2.研究工作的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2004.9——2004.10)
完成课题研究设计,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2)调查研究阶段(2004.11——2005.1)
确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3)文献研究阶段(2005.2——2005.7)
以理论学习为中心内容,进行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以论文来反映。
(4)实验研究阶段(2005.9——2007.5)
运用实验法在课堂教学和校外活动中进行综合实验、分析和论证。
(5)结束总结阶段(2007.6——2007.8)
收集整理资料,完成研究报告。
九、研究经费
本课题研究约需4万元左右,将有我校自行筹集予以解决。
一、高考范文的收集与选取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范文作为一种规范的写作文本,可以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词块、句型、语篇三个方面提供丰富有效的输入,提高学生大脑中英文信息输入的质与量,增强语言输入的有效性。笔者在高三英语教学中注意选取一定数量的历年高考书面表达范文,从中提取高频词汇、各类句式及不同题材的篇章, 经过整理分类后作为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基本素材,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示范写作教学全过程,优化高考复习英语写作教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基于这种理论,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尝试开展了小组合作写作。通过合作写作,小组成员在写作训练中的实际表现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更正,减少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更正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紧张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学生不仅能较快地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学会从多角度思考对某一件事件或论点的表述,而且在汲取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化营养的同时,每个成员都得到均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原则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写作的前提, 基本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相对固定”。笔者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具体写作的主题,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将不同英语程度、能力和兴趣的四个或六个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好、中、差三种程度的学生通力合作,程度好的学生在合作写作中组织讨论、带动其他同学参与讨论,中等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程度较差的学生则在合作写作中获得实际的帮助和指导,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并且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四、“范文指导—小组合作” 教学模式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
现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书面表达试题为例,谈谈“范文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一)阅读范文 ,分析文章结构 ,明确写作要点。多媒体展示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的书面表达试题范文,学生认真阅读。
Dear Tom,
How are you doing?I wonder if you could sell some Chinese knots for me.I made them myself with red silk threads,cloth and other materials.They look really beautiful in the shape of a diamond,about 5 inches long and 4 inches wide .In China these knots stand for friendship,love and good luck.People can either give them as gifts to friends or hang them in their houses.They are only 12.99 US dollars each.If anyone want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knots,let them write to me.Also,do let me know if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Thank you!
Li Hua
根据汉语提示归纳出如下写作要点:(1)物品名称———中国结。 (2)请对方代卖。 (3)中国结外观描述。 (4)中国结象征意义。 (5)中国结价格区域。 (6)自己的期待。
(二 )分组讨论 ,列出文章重点词组的表达方式及句式模版。文章的结构列出之后,就该确定文章重点词组的表达方式了。在时间紧张、无法全篇拟出草稿时,可以先列出重点词组的表达方式,然后开始写作。这样可以防止在写作过程中落下要点。各小组在讨论后确定以下语篇布局与高级词汇,以及可能使用的句式模板:
第一段:第1句:已给出句子。第2句:if引导宾语从句。第3句: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第4句:in the shape of ...。第5句:现在分词短语或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第6句:with结构。第7句:被动语态。第7句:总结插入语,限制性定语从句。
第二段:第8句:递进插入语,形容词比较等级。第9句:动词不定式或条件从 句。第10句 :look forward to和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最后一段:客套语。
结尾:已给出信息语。
(三)学生个体独立完成作文。小组完成讨论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见解, 选取小组讨论所得成果的部分要点,运用自己的语言,独立完成自己的作文。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班级巡视,个别指点,帮助程度较弱的学生。最好规定完成作文的时间, 刚开始进行写作训练时,可以给学生15分钟,以后逐渐减少到12分钟或10分钟(因为上个环节中已经通过小组合作, 集体讨论完成了审题的过程)。只有在平时加强限时写作训练,学生才能在考试中用较短的时间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四 )小组内互相批改。小组成员首先互相阅读其他成员的作文,然后小组内部自行确定互相分析和批改两篇作文。在阅读和批改其他成员的作文时,学生会比自己写作时更理性,更容易发现别人写作中的错误与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分析,开阔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会反思,并会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 避免以后再犯别人出现过的错误。通过互相批改,学生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在他人的文章中看到自己的错误会给他们更强的刺激, 有助于他们改正错误。给同学的作文打分并写出简要的评语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因为只有学会欣赏好文章,学生才能看到自己的文章和好文章的差距,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高考中书面表达的评分细则印发给学生, 使他们有据可依,同时对照自己的习作,清楚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互相批改后,每个小组选出一篇最好的习作,再在各组之间交流或在班级中交流。
(五 )教师查阅和总结。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写作任务。教师可以抽查或小组推荐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在课堂上做出总结。此外,还应对进步较快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进步较慢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本次作文经过各组讨论, 得出写作此类文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好套用一定的文章结构(三段论式的书信类文章);注意段落之间的连贯流畅和前后呼应(过渡词、衔接词的使用);根据自己实际的英语水平,选择自己有把握的表达方式(表达正确是第一位的)。就高考备考而言,要长期积累常规的表达素材、经典句式、高级词汇和巧妙的逻辑词,以突破现场直接表达的写作难关,根本无需猜题、押题,相反,那样的做法只能导致自己语言思维越来越僵硬化,写出的文章无血无肉,只是大量无用而累赘词汇堆砌罢了。
五、“范文指导—小组合作”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 )有效解决写作与批阅的问题 ,保持学生的写作热情。目前,大多数学校依然是六七十人的大班额,且一般情况下一个老师都带着两个班,天天有课。因而教师在批阅作文时,难以顾及每个学生作文中的每个错误,而且作文篇幅长、篇数多,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批改任务。然而,学生经过艰苦的写作过程后都渴望得到评价结果, 小组批改既能缓解老师的工作量,又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保持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避免错误的敏锐度。在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发言,并能大胆运用已有知识对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批阅和提出个人的修改意见。相互间的纠错避免了紧张羞涩的心理压力,同时提醒自己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三 )通过阅读其他同学优秀的作文 , 学生可以欣赏到高于自己水平的范文,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进而激发学好英语的兴趣。批改比自己差的作文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而有利于向上的学习风气的形成;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 )有利于独立写作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写作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使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或者说合作写作只是写作训练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写作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有意识地、逐步地减少合作写作的步骤。如上文列出的五个步骤中有四个是合作完成的,教师可以将它减少到三个、两个甚至一个, 直至学生独立地审题、构思、完成作文。
六、结语
写作是四项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方面, 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热情,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范文指导—小组合作”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解决学生写作时思路狭窄、思想片面、无从下笔的问题,有利于打造学生乐意合作、想要合作的新型写作课堂,有效提高学生高考中书面表达的成绩。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英语教学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采用“范文指导—小组合作”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尝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写作。通过阅读范文,分组讨论,独立写作,互相批改和总结问题五个环节完成合作写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人际交往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语文教材变化较大,涌现出许多版本。自2003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编写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最终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有五部教材: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鲁人版、粤教版。其中使用版本最多的仍旧是人教版教科书,地方版本以苏教版为主。本文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范文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中语文范文系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有79篇范文。其中古诗文39篇,约占课文总数的49%;现代诗歌4篇,约占课文总数的5%;现代散文6篇,约占课文总数的8%;中外小说戏曲和话剧9篇,约占课文总数的11%;各种实用类文章21篇,约占课文总数的27%;带有星号的自读文章有23篇,约占课文总数的29%。从现代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选文具有如下特点:
一、结构合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课程重在掌握课程结构,他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1]”而掌握课程结构,就是要理解构成课程知识系统诸多要素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也就是一门课程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此来看,为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掌握教材结构的安排,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改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布鲁纳还指出,为了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方法上应该运用发现法,要重视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由浅到深的编排序列进行自我发现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注重对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强调求知是主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教科书的编写要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科知识结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水平,采用螺旋式序列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一改旧版本每个单元范文体裁驳杂的面貌,而是每个单元的范文体裁都相同,总体上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形态。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知识点分布在各篇文章当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例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是现代新诗,该单元有三课共四首诗歌,第一首较为短小且容易理解,其他三篇的篇幅依次变长,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刚入高中的学生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第二单元主要是古代文言叙事散文,共三篇范文,第一篇依然是短小精悍的范文,其他两篇的篇幅的长度和难度都逐渐增加;第三单元主要是现代写人记事的散文,共有三篇文章,写人记事散文的各个知识点散布在这些文章中。知识点融汇在几篇文章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复习和迁移;第四单元主要是现代新闻和报告文学,同样也体现了上述的编排规则。这四个单元的范文包括现代诗歌、文言散文、现代写人记事散文和实用类范文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必修二至五的教材在此基础上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以此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2]。同一单元,同一个知识主题,同一个图式。多篇在语言、结构或内容方面相似的典型例文被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学习者作为图式学习的例子,自己发现知识的结构和规律,也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一选择的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诗歌、小说、短小精悍的优美散文,这样的安排符合高一新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他们适应高中生活,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
二、适应发展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维果茨基的理论来看,语文教科书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最近发展区”,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努力编写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科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范文和其所包含的知识结构,是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设定的,既承接初中语文知识,又有所提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必修二是在必修一的基础上设定的,以此类推每册课本的编制都是在前一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到最后达到整个高中阶段所要学习的总目标。这样的范文安排和知识结构排列,使学生跳一下才能够得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古诗文占整个高中阶段范文将近一半的篇数,可见古诗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从诗歌方面来看,必修一选择了一首毛泽东的词和三首现代诗歌,用这些高中新生易于理解的范文把诗歌引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选择了7篇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古诗。必修三按照螺旋上升的形式,选择了7篇高难度的、经典的律诗,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诗歌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这种选文的安排符合学习者循序渐进展开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成功地为学习者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三、便于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学生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科书的编写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选择范文的出发点,创设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提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的范文系统[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范文在单元的安排上很有特色,每个单元都有一篇或者是两篇自读课文,一般这些课文都分布在单元的最后一篇或者是两篇(有的一篇文章包含两篇范文)。这给学习者创造了充分的自学条件。例如,必修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共三篇文章,第一篇《荷塘月色》和第二篇《故都的秋》是精读课文,第三篇《囚绿记》是自读课文。学生在精读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掌握了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拥有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第三篇文章,用已经掌握的认知结构来建构其文本意义。不仅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加深对写景状物散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释:
[1][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第39页。
[2]何更生,金艳艳:《认知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三》,学语文,2006年,第一期。
[4]严晓婕:《人教版与粤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之比较》,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5月。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何更生,林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一[J].学语文,2005,(5).
[3]何更生,方婉莹.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二[J].学语文,2005,(4).
[4]何更生,金艳艳.认知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三[J].学语文,2006,(1).
[5]严晓婕.人教版与粤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6]于淼.人教版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诗文编选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意见建议内容:
1.习不深不透不经常,尤其是业务知识的学习上有浅尝辄止的现象;
2.工作主动性欠缺,和群众沟通缺乏耐心;
3.多走访多交流,尤其是和计生两户多交流沟通;
4.在群众间多宣传计生优惠政策;
5多学习业务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6.增强环境的适应能力,多请教,多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7.协助为稔沟村王林刚家办独生子女证。整改方案:
1.在学习上要细心、认真、经常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在业务知识方面,多和老同志交流,多观察,多请教,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2.多和群众交流,注重交流方式方法,对待群众有耐心,有热情。
3.多走访,多和计生两户多交流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利用全面入户和平时的时间在群众中多宣传计生优
惠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以及计生常识,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认识。
5.多学习业务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6.增强环境的适应能力,多请教,多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为引导未成年人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学习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机筑小学“向国旗敬礼”主题教育方案:
一、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重要指示精神,以主题升旗仪式、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等为形式,引导小学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爱国意识,激发爱国情感,引导孩子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生航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二、活动时间
2016年9月25日至10月8日。
三、活动安排
1、举行“向国旗敬礼”主题升旗仪式。
9月26日早举行“向国旗敬礼”主题升旗仪式,严格规范敬礼、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并由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表演诗朗诵“向国旗敬礼”。再请少先队大队长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要努力学习,学会做人,将来做建设祖国的栋梁!最后,全体学生面向国旗敬礼。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在活动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切实发挥仪式教育的育人功能。
2、参与“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组织全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登陆中国文明网进行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抒发自己的感言。将热情洋溢的寄语、满怀真情的签名在网络上呈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共筑中国梦。激发学生们为实现伟大祖国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成为对社会、对祖国有价值的人。
3、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
组织全校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增强少先队员们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使爱国之情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要求
各年级要把本次活动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本次主题活动的顺利完成。
留庄镇中小学 2016年9月24日 “向国旗敬礼”主题教育
活
动
方
案
留庄镇中小学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加强学校素质教育为主题,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贯彻“做儒雅教师,育文雅孩子,创洁雅校园,办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成立实施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郭效一 副组长:刘永平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实施策略
(一)重基础,完善硬件设施
合理调整校园布局,尽可能地让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打造绿色生态校园。因地制宜,建好实验室、图书室、班班通教室、艺术室等,完善办学设施设备,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二)抓关键,搞好软件建设
1、构建适合我校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1)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师生共同为校园内建筑物、植物、活动场所,取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名字;让每一个班集体有体现各自个性的别名;统一规划好校园内的墙壁,让校园每一处都体现出爱乐小学的“雅”文化。
(2)继续加强教室内板块、板报等文化阵地建设,精心组织好读书活动、礼仪教育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
2、打造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具体要求是:
(1)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政治学习、开展各项活动,利用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等多种方式,激发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2)认真组织广大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主要是通过常规管理,搞好校本教研,抓好检查评比。
(3)充分利用全市开展的“赛课推优活动”,在校内人人上课,同科目教师听课,评选科内优秀教师,向上一级推荐,使更多的教师尽早成为各级名师。
3、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发挥好它的作用。具体要求: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探索适合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2)通过“原味课”、“指导课”、“示范课”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统一规范教学行为,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4)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利用多媒体教室加强英语教学,利用微机室,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
(5)在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中,抓好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作为重点,同时主抓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勤俭节约习惯,同时每学期组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技能培训,并按每学期的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开展。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张扬学生个性(1)上好各学科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每周定时、定人、分组开展多种特长训练班,组织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参与到活动中去。
(3)鼓励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特长组建各种“社团”,学生自由开展活动,学校加强管理与指导,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5、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案
(1)根据素质教育质量目标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修订学生个人素质评价方案。
(2)根据教师工作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修订教师工作评价方案。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宣传启动阶段
该阶段主要通过礼仪常规系列教育活动改变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
(1)、大力宣传“五风”建设
政风:廉洁 高效 协作 务实
校风:敬业 勤学 立志 创新
教风:博爱 精研 合作 奉献
学风:乐学 会学 博学 学会
班风:尊师 守纪 勤学 好学 各条线以此为工作的指南,大力宣传学校五风建设,规范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促进学校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的形成。
(2)以教师会议、学生集会、班级和校内各种大型活动贯彻和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爱乐小学生礼仪常规》、《班级管理细则》等,从学生的言行举止规范学生习惯,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方式,培养学生遵章守纪、文明礼貌的自觉性。
(3)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强化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
我校针对学生实际,每月制订德育系列专题,每周安排一个训练点,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列训练点,天天有常规要求。由学校检查组对所监控年级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每月累计积分,得分高的班级发给行为规范星级流动红旗,学校明确规定各班行规得分列入班集体考核之中,占45%比例。在制度约束的同时,我们还重视 “内化”的研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同时,我们把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和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通过校会、红领巾广播站、校刊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4)在此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中,采用传统品德教育方式与现代品德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即“明理——导行”与“体验、感悟”两种教育方法相结合。德育处、少先队、班集体,通过学生集会、班队活动等时间,给学生讲清遵章守纪、文明礼貌的道理,传授常规、礼仪等方面正确的行为方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实践。教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即在学生认同的基础上,自觉接受教育,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与约束,再通过长期的行为实践,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阶段(2016年6 月至2016年9月):能力培养阶段
该阶段应继续深化常规、礼仪教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好两个方面的活动:
(1)以学校体育工作作为该阶段的突破口来抓:继续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按学期规划和要求,运用我校开展乒乓球运动的传统项目优势,开设田径、篮球、羽毛球、跳绳等兴趣小组活动,让全体学生掌握两项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同时利用全校举办的文体活动和文艺晚会,确保体育艺术“2+1”工程取得实效;体育运动会的举行,让全体教工和学生同时进行,进一步丰富师生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继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扎扎实实地推广校园武术操;各年级各班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班主任组织训练,形成学习推广校园武术操的热潮;继续坚持做好每天上午、下午的学生眼保健操,加强用眼卫生教育,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学生睡眠时间;通过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疾病预防、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学生健康教育。
(2)以学校德育处为主抓处室,开展各项活动:以“共建洁雅校园”活动为主题的“保洁公司”活动,通过学校统一规划,师生共同设计,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装扮得既漂亮,又有一定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让校园成为师生自主创新的场所和文化育人的阵地。
(3)以学校教导处为龙头,在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导处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并定期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4)以洁雅班集体建设为载体,加强班集体建设。第三阶段(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自主提高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继续深化学校办学理念,在已有的探索中,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1)搭建展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提供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引导学生组建各种“社团”,指导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健康有益的、有利于各自兴趣爱好发展的活动,全面形成学校在以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开展读书活动——一个展现孩子智慧的天地;艺术节——一个展示孩子艺术才华的节日;体育运动会——一个让孩子心动不已的活动,让这些成为每个孩子童心飞扬的节日。这些传统的节日活动从而成为我们学校的特色活动,从而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
(2)关爱特殊学生群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关心特殊家庭学生,建立特殊家庭学生资料库,从生活、学习上关心这些学生,给贫困学生学杂费减免,结成固定的手拉手帮困对象,定期组织自强队员开展活动,让他们也同样享受蓝天下的一份至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老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卡立档,进行心理辅导。(3)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法制报告,增强学生法律知识向学生、老师和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学生观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图片展,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给行为偏差生召开谈心式座谈会,教育学生从小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4)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办好家长学校,让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对学生无时不在的产生教育和影响,学校整合各种有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媒体的教育作用,也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生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获得知识、开阔眼界、锻炼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爱乐希望小学
(一)一、黄金投放套餐:
30秒8次+黄金剧场挂角+剧场全天游走字幕20遍
二、播出时段(每日)
12:151次30秒
13:451次30秒
17:301次30秒
18:301次30秒
19:301次30秒
21:051次30秒
22:151次30秒
22:251次30秒
挂角:每晚黄金剧场右下挂角(2、3集挂角)游走:全天电视剧中游走字幕20遍
专题:3分钟专题10:55—11:0217:12—17:37共计2次
三、播出费用:15000元/月
鹤壁教育电视台播出方案
(二)一、黄金投放套餐:
30秒6次+黄金剧场挂角+剧场全天游走字幕12遍
二、播出时段(每日)
12:151次30秒
17:301次30秒
18:301次30秒
19:301次30秒
21:051次30秒
22:251次30秒
挂角:每晚黄金剧场右下挂角(2、3集)
游走:全天电视剧中游走字幕20遍
专题:3分钟专题 9:48—10:02、10:55—11:02、17:12—17:
37、22:20—22:35 共计4次
特殊提醒:鹤壁理工学校邀您共同收看精彩节目!
三、播出费用:20000元/月
效果分析
1、全天时段分散均匀,播出次数多,接受人群广
2、精彩电视剧和好看栏目收视效果好
3、全天游走字幕可以锁定不同时间段观众
4、专题时间长,观众能深入了解学校
5、从而达到让观众通过形象宣传片、专题、游走、挂角、提醒深入了解学校招生政策、招生理念,五种广告形式融合播出,频次多,密度大,一定可以强化学生、家长对学校认知、认同与接受。
一、指导思想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小学德育中的环节。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现状和特点,拟订本方案。
二、活动目标
本学年分别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做人习惯、生活习惯等)、安全、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校各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思路
坚持以品德课、班会课为主阵地正面教育,其他学科渗透教育来正确引导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要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四、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环境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拖)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6、不在校园内用零食。(饮用水除外)。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1、升降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课间、午餐活动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做操时动作规范,精神饱满。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9、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姿势正确。
10、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1、跟随路队回家,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
2、不做危险的游戏。
3、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4、不准爬树,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5、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6、放学时排好路队,做到“快”“静”“齐”,放学路上不擅自离开路队,注意安全。
7、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8、不得听从和跟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1、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高年级学生提倡记课堂笔记。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五、实施方法:
1、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制定、落实、实施方案。组 长:杨连文 副组长:马卫
组 员:各班班主任。
2、班级成立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学校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和“班级值勤值”,稽查全校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3、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评。
4、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评估挂钩。
5、积极开展“爱满校园”“文明礼仪伴我行”“3-6年级好孩子跟踪调查活动”等相关活动,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6、家校联手,利用家长会、联系单等形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行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7、长抓不懈,建立长效评比机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将其内容作为一日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长期进行下去,并做到每星期一通报,每月评比。
六、实施步骤
1、好习惯大家定。
寻找道德垃圾——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真空,在我们的身边和周围存在着种种不文明的现象,道德垃圾寻找活动旨在引导我们从身边、从自身细细地寻找种种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并加以辨析,然后制定出本月的好习惯训练点。
2、好习惯大家练。
训练重点确定后,马上分层段训练,训练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老师、家长积极参与,进行鼓励、督促。从而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细、抓严、抓实。
3、好习惯大家评。
通过有效的训练后,学校在月末组织评委进行了评选,评选出“好习惯”集体和个人,并利用校报、橱窗等少先队阵地,及时公示、宣传。
4、好习惯大家写。对于每月评选出的好习惯个人都写出了具体好习惯养成办法或心得,一方面号召大家都来学习,另一方面要装订成册,形成我们自己的“好习惯养成宝典”集。
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4-2015)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范文】推荐阅读:
教育研究课题方案01-23
教育教学研究年实施方案07-25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5)10-14
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01-05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方案06-2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06-18
单亲家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研究课题方案11-23
教育局活动方案怎么写范文01-15
诚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及总结范文06-28